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青少年心理问题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分类号 B848.9
1引言
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工具――《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在其编制的过程中就不断进行着信、效度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工具,“心理量表的效度指标可以不断增加和完善,效标检验的工作本课题还将不断进行。”[1,2]。本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一方面考察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实证效度,即探讨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的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被试相比,在心理健康素质上是否存在差异,从而进一步验证《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对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差异的鉴别力;另一方面,分析这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差异,使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便于找到学生素质方面的原因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2方法
2.1工具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课题组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的编制课题组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的四量表之一――《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作为研究工具[3]。
2.2被试与研究程序
在天津市范围内选取大学生共计425名完成《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剔除21份无效问卷(主要为漏答项目太多和具有明显默认反应方式的问卷)后,获有效被试404人。其中一年级100人,男61人,女39人;二年级103人,男55人,女48人;三年级102人,男62人,女40人;四年级99人,男53人,女46人。被试以教学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主试为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测试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
在天津市范围内选取参加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并经《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筛查(筛查标准即建议约谈的标准)出的115名一年级大学生。要求他们在接到约谈信或主动前来约谈前填写《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问卷。剔除14份无效问卷后,有效被试101人,其中男54人,女47人。
把上述被试中的404人作为本研究的正常被试,而由《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筛查出的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101人作为有心理问题的被试。测验结果用SPSS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
3.1信度分析
采用克隆巴赫(Cronbach′ α)一致性系数对404名大学生《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测验结果进行信度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534~0.886之间,除认知风格和归因风格两个分量表外,其余分量表的信度值都较高。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1,2]。
3.2效度分析
3.2.1适应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6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适应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极显著,各维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总体适应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个体容易因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从适应的角度讲,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的确在情绪、人际、学习、生活及生理、社会等方面存在适应不良。
3.2.1人际素质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3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人际素质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总体人际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其中人际交往和人际调控等维度的差异显著,而人际知觉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人际心理健康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较低、品质较差。
3.2.3个性素质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7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个性素质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总体个性素质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其中乐观―悲观、意志、内外倾、耐挫折差异显著,而在冒险、责任、独立3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3.2.4动力系统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7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5。
由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利他性利他动机、成长性动机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和利他性需要引起的动机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除这两个维度外,在动力系统分量表总分及其他5个维度上的差异都不显著。
3.2.5自我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自我分量表》的总分及自我认知(包括学业自我、身体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4个方面)、自我评价(包括自尊、一般自我效能2个方面)、自我调控3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6。
由表6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自我分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总体自我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自我较为消极。其中身体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自我调控差异显著,而在学业自我、自尊、一般自我效能上的差异不显著。
3.2.6认知风格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认知风格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5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7。
由表7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认知倾向(冒险―稳重)上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具有较为稳定的认知倾向,喜欢任务和情境适于已有的程序和规则;正常组大学生则具有较为创新的认知倾向,喜欢面对不熟悉、不确定的环境。在认知风格总分及认知决策(场景―自我)、认知方法(灵活―单一)、认知加工(整体―局部)、认知行为(独立―合作)4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3.2.7归因风格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4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8。
由表8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两组大学生在归因风格分量表总分及4个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3.2.8应对风格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风格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8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9。
由表9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应对风格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显著,可能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通常采用较少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缺少灵活性和变通性;正常组大学生则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处理面对的问题及其相关的情绪困扰,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其中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差异显著,而在其余7个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
4讨论
4.1关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信度和效度
心理健康素质概念自2003年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课题组提出以来,已引起了心理学、教育学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以“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和题目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检索的结果表明,本课题所引发的相关研究与思考大致有四类,其一是调查研究,如关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其二是关于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研究;其三是关于在整个研究中贯穿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所引发的心理健康相关研究;其四是心理健康素质的拓展研究,如关于军人、教师等人群的心理健康素质的思考与研究。而这些研究大多都会涉及到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工具《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那么工具本身的科学性及特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使后续研究中实证研究更能科学地反映被研究对象的心理实质,理论研究更有根据、教育措施更符合对象的特点,有必要进行此项研究。
研究发现,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适应、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应对风格5个分量表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归因风格3个分量表得分略高于一般群体大学生但差异不显著。即经“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之《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测量,并依据标准一(即部分维度测验的分较高,可能有心理问题,建议专家约谈)筛查出的超过全国大学生常模的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素质显著低于正常组大学生。本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总体上来说是科学的,能够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有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差异。
4.2正常组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特点
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中,适应分量表是状态量表,其余为心理健康素质分量表。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分析的结果看,完全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筛查的结果一致,说明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的大学生适应是不良的。在其余的7个心理健康素质分量表当中,有4个分量表,即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和应对风格,有心理问题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大学生。
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确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他们在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诸维度上与正常组大学生均呈现出显著差异。本研究中《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验的主要是大一学生,从个体内外原因上分析,他们生理上处于青春期末期,易兴奋,情绪易产生波动,性生理趋于成熟与性心理尚不完全成熟有矛盾冲突,这是内在原因;外部原因上,因受到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转变、师生及其交往方式的更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问题突出表现为适应不良。生理与生活上不适应,直接导致时间管理不善和学习效率低下,引起情绪不良,也造成学习、人际、社会等方面的不适应。由于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加上各种适应不良交织在一起,如果疏导不及时,个别学生则会发展为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人际交往、人际调控2个维度上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与正常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健康的个体都有人际交往的需要,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更为强烈。他们在面对全新的环境和交往对象时,都希望受到关注,有机会展现自己,进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满足自身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往往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进一步引发出心理障碍。如果心理异常组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及交往的技巧和有效方法,不愿或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就会使自己陷入孤独和寂寞之中,出现冷漠、孤僻、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从而也体会不到自身的成就感,对自我价值就会产生怀疑,体验到挫败感,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心理矛盾加剧。本分量表的测验结果表明,有心理问题组与正常组大学生的人际知觉没有差异,而有差异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调控。因此,有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素质,尤其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提高的方面主要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调控的技巧。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结果表明,正常组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乐观―悲观、意志、内外倾、耐挫折4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个性特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影响显著,良好的个性素质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在个性的养成上逐步完成向成人的过渡与转变,但成长过程中的生活事件和矛盾冲突若处理得不及时或不得当,就可能导致大学生个性素质低。个性素质较高的大学生通常能够以乐观的态度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意志力、耐挫折能力、接纳性与包容性、独立性和冒险精神等,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个性素质较低的大学生面临压力时,易产生焦虑、烦恼、困惑、愤怒等负面情绪,表现出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那么健全个性的培养应该从达观的人生态度、愉快的情绪、坚强的意志等方面入手。
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自我分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其中身体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3个方面差异显著)、自我评价、自我调控上的差异显著。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个体的总体自我概念及各个特定方面的自我概念都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大学生对自我的看法不但影响其行为,也与其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自我分量表得分较高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形象、人际关系、情绪状态有较为满意的认知,对自我的评价积极,自我调控能力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反之得分较低的大学生,对自我不满意,甚至不能接受自己,害怕失败,计划性较差,出现自卑、抑郁等消极心境,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提高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自我水平,自我认知方面应注意社会自我和情绪自我,提高自我评价和调控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和求助,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不成熟型或逃避、否认等应对方式。应对风格分量表的结果表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理智―合理化策略、针对情绪的身体策略、否认―压抑策略、躲避和求助策略、针对情绪的行为策略的得分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尤其在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通常以“退避”、“自责”和“幻想”等应对方式来应付困难和挫折,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于一体,较少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或两面性的人格特征,在情绪和行为上均缺乏稳定性。
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认知风格分量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3个分量表上,正常组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总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动力系统分量表的维度上,正常组大学生在利他性动机和成长性动机上得分都较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得分高。大学生动机系统已基本确立,但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应从利他和追求自己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方面进行培养和教育。认知和归因风格两个分量表两组大学生无差异,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5结论
(1)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正常大学生的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应对风格和适应等分量表得分都高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且具有显著差异,而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分量表得分差异不显著。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在区分正常和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可靠、有效。
参考文献
1 沈德立, 马惠霞, 白学军.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 23(1): 107~111
2 沈德立, 马惠霞, 白学军.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信效度再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4(4): 241~245
3 郑日昌, 邓丽芳, 张忠华.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3(2): 102~108
DIFFERENTIATED VALIDITY OF CHINESE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SCALE
Lu Qian, Ma Huixia, Bai Xuejun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 T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导致留守青少年增多。由于家庭教育不足、部分人的歧视等原因,部分留守青少年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要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解决留守青少年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家庭教育差,行为偏差明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关爱和教导,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影响是巨大的。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的留守青少年,缺乏的正是来自父母的爱。犹如在一张白纸上写字,如果在白纸上执笔写字的人没有认真练习写字,这张白纸上怎么会出现令人赏心悦目的书法?调查显示,家庭良好教育的缺失,容易让留守青少年行为存在着明显偏差。研究表明,由于留守青少年缺乏亲人的关注,容易出现退缩或冲动、焦虑、内向孤僻、自我评价不高、性情古怪等行为障碍。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留守青少年的父母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从事的工作大多为高强度、低收入,工作时间较长,很大程度上影响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因此,已经为人父母的农民工,要将子女的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将对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要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交流,建立维系亲情的纽带,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将孩子不健康的想法扼杀在萌芽阶段,帮助孩子树立一个健康、正确的人生观。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会使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安全感,滋润孩子渴望爱的心灵。
二、社会原因影响,心理起伏较大
来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多数从事一些较脏较累的工作,他们的子女有时可能受到一些歧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被人看不起”给部分留守青少年造成一定的心理创伤,让部分留守青少年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比如自卑、抑郁、敌对、孤僻。调查显示,留守青少年在敌对、心理不平衡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青少年。要解决这一类社会问题,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要歧视留守青少年,要引导和教育城市青少年正确对待留守青少年,共同关心爱护留守青少年。同时,社会应在法律、政策上关心留守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要努力消除留守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的差别,让城市青少年和留守青少年从心底互相认同。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在生活上关心留守青少年,温暖他们的内心,在学习上帮助留守青少年,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与留守青少年家长经常沟通,建议他们从心理上多多关心自己的孩子,指导与帮扶留守青少年纠正不良的心理倾向。学校要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教学方法,营造温馨的学习氛围,使留守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
三、适应情况不良,产生心理问题
研究发现,部分留守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留守青少年不愿与城市青少年交朋友,不合群,而且留守青少年更倾向于将失败的责任归于自我,缺乏自信,容易自暴自弃,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在学习方面,留守青少年的焦虑程度明显比城市孩子要高。这需要教师用真诚的关爱来缓解留守青少年的不适应问题,一视同仁地关心所有学生,并在学习上多多鼓励留守青少年。比如,在班级里展示留守青少年的优秀作业,让留守青少年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抑郁、孤独感较强也是适应情况不良的一种表现,许多留守青少年表示自己没有什么真心朋友,在集体活动中不敢与人交流,对人际关系敏感、紧张。多数留守青少年感到“与新朋友在一起时不好意思接近”,课堂讨论时怕自己语言不当不敢发言,课外活动时也不能很好地和伙伴们交流。因此,作为父母,应该尽量让子女的生活具有稳定性,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作为学校,对于留守青少年的适应问题也要付出相应的努力,要倡导素质教育,加强专题心理健康辅导,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政府制定的相应政策也是很重要的,要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让留守青少年和城市子女有相同的待遇。这对增强留守青少年的归属感,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非常重要。
四、结束语
总之,解决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刻不容缓,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避免出现管教失序状态。城市的家长要对留守青少年平等相待,学校要充分关注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政府应制定一些政策,从根本上解决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营造关爱留守青少年的氛围,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形成关爱留守青少年的工作合力,并教育留守青少年自立、自强、自律,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R395.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125-03
青少年在整个人生阶段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生理上,青少年迅速长高,体力、知识和能力增强,他们认为自己不再是孩子,逐渐产生了“我是大人”的意识;在心理上,面临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自身的自尊感水平略有下降,但由于自我评价能力不高,评价系统并不牢固,因此自尊心还不稳定[1-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健康观念已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4]。医学的进步使青少年生理上的病症得以改善,人们逐渐把研究重心转移到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上[5-6]。因此,采取何种方法对青少年心理健康进行保护和辅导,是众多心理、医护工作者共同的目标。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保护应是综合的、全方位的,而社区综合措施干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通过采用社区综合性干预,对社区内青少年提供有效与规范的心理保健服务,减少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不良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促进其心理健康的目的。现在将干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10日于本市某初中选取一年级学生进行一般健康问卷(GHQ)初筛、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进一步筛选,选择其中被评定有心理问题(GHQ > 5分,SDS、SAS其中之一粗分 > 40分)的72例学生作为社区综合性干预的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0例,平均年龄(13.49±0.79)岁。
1.2 方法
对筛选出的72例初中生干预措施的制订遵循“综合、有效、针对”原则,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开展专题讲座 分析青少年目前在心理与行为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思考对策并制作成教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初中生及其家长、在校教师进行讲授。题目如“抵制不良诱惑”、“反抗期的‘软着陆’”、“另眼看世界”等。注意讲座的形式应尽量生动,语言尽量通俗,辅以个案或历史故事,以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1.2.2 深入社区、现场宣传教育 制作精美海报,以宣传展板形式在社区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并现场派发传单,扩大心理干预措施在社区内的知名度。
1.2.3 对学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教师有时在教育上会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应通过健康教育方式让教师认识到过往的忽略及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并不可取,可增加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危险性。
1.2.4 家庭辅导 采取家访、家庭咨询和家长会等活动与学生家庭建立积极的干预关系,并对一些具有不良教养方式的家庭进行干预,增强家长对综合干预措施的信心和支持度。
1.2.5 学生个体心理辅导 根据具体情况,由社区的专业心理医生对干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可通过心理咨询、沙盘游戏等方式开展。个体心理辅导通常以5、6次为1个疗程,每次时间为40~60 min。
1.3 效果判断
采用GHQ、SDS和SAS作为评定工具,在综合性干预前及干预后均进行测评;干预前后对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干预结束后由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估。GHQ-2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分数越高表明一般健康状况越差。SAS与SDS均有20个条目,分4级评分,信度、效度良好。以我国常规的上限为界,标准分 > 53分,表明有焦虑或抑郁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掌握情况
干预后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掌握情况[n(%)]
注:与干预前比较,*P < 0.05
2.2 干预前后GHQ评分比较
干预后学生一般健康状况明显改善,GHQ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综合干预前后GHQ各因子分级总分比较(x±s,分)
2.3 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社区综合干预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SAS、SDS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x±s,分)
2.4 干预后学生学习成绩及行为表现评估情况
干预结束后由老师对学生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估,结果显示学生在此两方面均有所改善。见表4。
表4 干预后学生学习成绩及行为表现评估情况[n(%)]
3 讨论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所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问题。所谓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7]。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认为,人们都有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潜能,建议人们给予出现心理问题的患者以真诚、共情和无条件积极的关注,以令其自我发展。龚建华等[8]认为,家庭环境对个人的身心发育会产生最基础与最重要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因素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素质、父母教养方式等。
在当今医学模式的转变下,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已不仅在医院中展开。以社区作为平台的综合干预手段由于其综合、有效、全面的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发展。社区综合治疗的核心不仅只关注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的个体,还对个体周围的环境,如学校、家庭、所在社区进行综合性的干预,以期通过改变环境与个体本身的认知,持续的对具有心理问题的个体进行帮助,使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
由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实施了综合干预措施之后,GHQ、SAS、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综合干预措施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社区综合性干预后,老师对接受干预的初中生进行了评定,发现其在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上都有所改善。笔者考虑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①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得以解决后,能将重心与注意力放在学习生活上,学习成绩提高;②社区综合干预措施中有针对在校老师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了其对学生的态度和教学方式,使其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刘敏贵等[9]在深圳对儿童开展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发现,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社区综合性干预措施后有所提高,说明综合性干预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程度,也可以增加其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帮助其应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综上所述,社区综合性干预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十分有效,值得在今后进行推广。值得注意的是,社区综合性干预是一项长久的措施,应该持之以恒地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蔡笑岳.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陈萃,张红静,江虹,等.一般健康问卷(GHQ-28)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信效度检验[J].山东大学学报,2010,48(3):159-162.
[3] 秦红,赵鹏.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833-1834.
[4] 陶恭亮,张伟波,刘虹.运用心理疏导、综合干预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效果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09,6(8):11-12.
[5] 张文.某大学2007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医药导刊,2009, 11(11):1989-1990.
[6] 李香梅.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09,7(12):116-117.
[7] 谢弗.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中图分类号】G40-0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15-01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人说: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窃以为,书籍还应当是防治人们心理疾病的妙药良方。唯其如此,中小学图书馆应当成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联合国卫生组织早在28年前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相互独立又互相依赖,只有两者都具备才算是健康。谁不希望健康?健康是人人向往的。失去了健康,一切都将失去意义。然而,我们的教师、学生的家长,往往是对孩子们生理上的疾病重视有加,心理上的问题熟视无睹,以致延误了最佳矫治时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问题。
有鉴于此,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普及心理知识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对此,中小学图书馆理应责无旁贷。那么,中小学图书馆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尽其所能呢?笔者以为,应当:
一、加强图书馆建设,不断丰富和改善馆藏,优化读书环境
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获取知识的源泉,也是助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摇篮。它应该有丰富的馆藏,除了不断收集、整理大量报刊资料外,还应该有针对性地不断补充大量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都较强的图书及电子读物,特别是心理健康方面的,诸如《面对挫折》、《积极的心态决定一切》、《心理医生》、《心理问题自己解决》之类的图书。因为这些无声的老师,更能激起青少年的兴趣,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的作用。
阅览室是青少年集中阅读的地方,环境布置务必轻松、优雅、舒适、温馨,使读者进室阅读时能心情愉悦,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有条件的似乎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分设阅览室,以营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都更有利于读者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负责地向师生推介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
图书馆应当经常地、主动地向教师推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使其能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人格、循循善诱、授人以渔;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养成乐学、善学的积极心态,真正体会到古人所谓“真乐事,读书写字”。
青少年受知识面的局限,往往对读什么书缺乏选择能力,而图书馆员正好发挥自己的强项,帮助他们选择。不妨向他们推介一些伟人(名人)传记、英雄传奇、改革开放以来创业精英们的奋斗纪实等等书籍。借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使其志存高远,爱国爱党,不怕挫折,顽强奋斗,独立自强,合作宽容,成为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有文化的、身心健康的人。
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多样活动,多渠道、多角度地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1.开展“快乐读书,有奖征文”活动。
2.利用宣传橱窗展示心理问题案例、解答心理问题咨询、剪贴心理问题文摘、介绍心理疾病防治办法。
3.举办心理健康辅导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4.完善电子阅览室硬件建设,屏蔽不良网吧诱惑。
四、延伸图书馆的功能,和学生家长一起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中国的父母正确教育孩子的知识太少了!为此,图书馆要发挥资料丰富的优势,配合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为家长开设讲座、宣讲心理知识,推介图书目录,建议他们去读一读《都是爸爸妈妈的错》、《做全国最好的母亲》、《藏起一半的爱》等等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方面的书籍。务使他们明白:孩子终究是要自立的,你不可能一辈子守着自己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爱要逐步淡化,儿时的亲近要逐步拉开距离,要给孩子机会在大量的生活磨练、人际交往中强化意志、优化人格,学会合作,学会打拼,练就生活的本领。否则,把孩子送进再好的学校也是徒然。
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与学生心理动态的资料。
(1)学生基本情况。学生个人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就读学校、年级、家庭住址、爱好特长等。学生健康状况包括血型、身体发育状况、生理缺陷、个人病史等。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工作状况、文化程度、家庭的组织结构、居住环境、经济状况、家长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等。学校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态度、习惯、思想品德、获奖情况、行为习惯、体育运动、交际水平等。对学生个人生活、学习有着重大影响的社会生活事件,例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生活条件改变以及影响生活的其它重大挫折等。
(2)能力状况。主要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与特点、语言表达能力、行为能力及创造力测量等。
(3)人格特征。主要是指学生的性格、气质以及个人心理类型及特征,学生的兴趣、态度、人际交往及个人品质等。
(4)心理健康状况。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鉴定。
(5)学习心理。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动机及意志力、或考试心理、学习困难的诊断,学习认知因素、学习动力状况、学习社会因素,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等。
(6)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主要是指学生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的诊断。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
1.建档
建档前需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档案法、教育法),熟悉有关制度政策,区分责任。例如新生入学需要填报学生心理档案表格,心理教师应及时告知班主任、学生和家长填写的注意事项,包括档案材料的填写方法,要求做到字迹清晰正确、内容准确无误。
2.收集
(1)观察法。即是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收集学生档案资料的方法。观察学生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结果,心理辅导教师对所观察的学生特质或行为评定等级。
(2)问卷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制成之后,由学生认真填写,以便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进而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
(3)作品分析法。主要是指依托学校的各种评定和记录以及学生的作品来获取信息的方法,例如学习心得、课堂笔记、作文、作业、成长记录、试卷以及其他创作作品等。
(4)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是心理档案中最常用的方法。心理辅导教师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测验,充分考虑选择标准化测验、测验的目的、功用及适用范围。心理辅导教师针对每一位学生心理测验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辅导计划。可以实行月辅导计划,对于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辅导教师应具体分析,采取特殊的辅导措施,结合学生每次的咨询记录,逐月、逐项予以调整,月辅导计划和咨询记录一并放入学生的心理档案。
3.整理
档案经过建档、收集之后,重点在于整理,需要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具体而言,以学籍号排列顺序为标准,将不同阶段收集的材料分类存档。每个档案袋中的材料,如心理测试结果、表格、盖章、照片、成绩单等,保证准确齐全有效。同时,个别心理档案资料存在着重新鉴定,应提前依照规定办理。归档时,档案工作人员需要复查,详细检查全部档案,防止误报和错报。
4.保管
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必须由档案工作人员专人保管,恪守保密纪律,规避青少年个人隐私泄漏。具体日常保管包括资料清洁整齐,排列有序,查找方便,也要注意资料安全措施落实,避免资料的丢失和损毁,维护全部档案的完整性。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责任心强、遵守职业情操,依照学校相关制度严格执行,做好档案的保管工作。
5.利用
(1)依据档案,针对不同学生心理特征,分班与分组,选拔学生干部,制定教学计划。例如心理辅导教师在调研新生入学不同学生个体在能力、人格、心理健康等总体状况和特点基础上,可以区分学生,划分为不同年级的不同班级与小组,即根据能力水平、人格特点等因素来进行分班编组。对于学生存在的一些共性的心理问题,可以依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2)依据档案所反映的问题,开展个性化心理辅导与教育培养计划。因为学生心理档案内容包括能力、人格、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及职业能力特点等,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教育建议或培养策略。在个性化辅导中,心理辅导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某一方面问题或多方面或全方位地开展辅导,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3)依据档案呈现的信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学生心理档案是一个动态连续的发展过程,尤其学生成长记录登记,比较明显反映学生心理演变。以此,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借助心理档案来加强对学生心理及教育科学的研究工作。
三、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措施
1.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工作
学校要重视动态心理档案的建设,例如每年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班主任或任课教师或心理辅导教师或学生干部及时反馈个别学生的异常行为和心理表现等。同时,学校应将学生心理档案与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如通过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分析,归纳不同类别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原因,检验各种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的有效性等。
2.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工作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他们不仅决定着学生心理档案内容的选择,心理施测和心理档案的统计分析,还担负着将调查结果运用于学校教育实践中的任务。[4]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参与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并不具备深厚的学科背景(心理学、教育学和档案学),而是来源于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等;但不可否认,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负责学生心理辅导的研究机构,如学生心理研究所。整体来看,学生心理档案队伍建设专业水平低下,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队伍的建设:可以实行档案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要求经过专业训练,具备良好心理测量与评估等相关专业知识,只有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从事这项工作;也可以采取各种教育培训形式,如聘请专家学者举办心理学、教育学与档案学培训班、座谈会、或选拔部分人员走出去进修学习,努力提高现有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3.完善制度建设
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制度,如建立管理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的专门机构、规定从事心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规范档案管理(主要内容、类别、基本格式、建立时间、方式、实施程序)、严格档案的使用范围以及学生查询自己心理测试结果的条件与程序等。
4.引入技术软件
而孩子们是不是真的就像家长们想象的那样,只是青春期的一点小问题呢?在脆弱而敏感的成长期,他们的内心会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他们的心理正承受着怎样的压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在9月1日学校开学前夕采访了山西省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儿童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心理网创办人、资深心理专家杨竹俊老师。
杨老师告诉记者,在我们国家,受多年应试教育影响,成人总是用自己过于功利的眼光看孩子,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常常忽视或无视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对于记者向她转述的家长们的看法,杨老师无奈地摇摇头,说:“有些孩子的确自己可以调整过来,但也有一些孩子心理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十几岁的孩子是一个弱势群体,生理、心理的发展还不健全,非常需要得到家庭的关爱、师长的重视、同学的友谊。同时,他们又正处于身心的断乳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人生观,可以独立面对社会。如果家长没有及时注意到这样的变化,对待孩子仍采用包办、干涉、指责的方式,并且认为这是关心、帮助他们,那么由此带来的后果,不仅会影响孩子当下的发展,也许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杨竹俊说,让她忧虑的是,自她的工作室2003年开办以来做心理治疗的孩子正在逐年增加,一份业内资料显示,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大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0%,且有上升趋势。她认为如果真的爱孩子,就不能仅仅用简单粗暴的方法面对孩子表现出的不良行为,而应该真正静下心来,探寻一下这不良行为之后的深层原因。
谈及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杨老师说,根据她的工作室接触的案例,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家庭,而另一部分原因则在学校。人从7岁开始进入社会化,从12岁到22岁又是青春期,这个阶段会遇到学习的压力、情绪的管理、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的交锋等问题,一旦得不到来自成人世界的良好沟通和理解,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当记者问到有心理问题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现时,她苦笑着说:“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学习困难,考试焦虑,难于应付挫折,青春期性心理问题,情绪不稳定,自我失控,心理承受能力低,意志薄弱,浮躁,缺乏自信,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没有动力,学习成绩不稳定,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骂人、说谎、考试作弊、迷恋网络、厌学、逃学、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而上述种种现象,我们进行了归类,大致可分为: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类问题、情绪类问题、人格障碍类问题及青春期性心理类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杨老师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A 学习类问题
突出表现:厌学
案例:
A君是一名初二学生,单亲家庭。因为妈妈一个人带他,对他期望值很高,让孩子压力特别大,越是压力大越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成绩越不理想,妈妈就会责备,假期也不让他玩。于是孩子越学越没劲,越学越没兴趣,没自信,觉得自己也就那样了,便开始厌学,继而逃学,上网,骗家长。
症状解析:
尽管近些年来,教育部门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一直困扰着广大青少年,加之父母的望子成龙心理,对子女寄予过高期望,使青少年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学习的心理压力大,会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多种症状出现,最后导致孩子厌学。而考试焦虑在青少年学习类心理问题中也占着突出地位。考试焦虑可以使孩子产生一些身体上的障碍,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如果经常有严重的考试焦虑,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胆怯、紧张、不安的个性心理特征。
专家建议:
造成孩子厌学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上,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或者基础较差,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客观上,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的压力过大。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多鼓励孩子,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客观原因中,家庭教育是关键。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实际的期望,不要把孩子当成学习的工具,也不要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给孩子。每个人都有特殊的天分,只要选对目标,都能走出自己的路。否则,不仅学习不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会受影响。为此,太原市教育局从2008年开始,每月选择一所学校举办家庭教育公益报告会,家长们不妨多去听听。
当然,对于已经厌学的孩子,家长应尽快带孩子找心理专家咨询。
B 人际关系类问题
突出表现:周边关系紧张
案例一:
B君是一名重点高中学生,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忽然一天摔碎家中所有能摔的东西,告诉父母,不上学了!经咨询发现,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孩子要求过严,很少表扬孩子。最近偷看孩子日记发现他喜欢班里一个女孩,就责骂孩子,多年积怨爆发了。
案例二:
C君是一名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时拿过全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外语口语比赛全省一等奖,升入重点高中后跟班主任老师关系出现问题。家长找校长告状,谩骂老师,老师非常生气,暗示班里同学都不要理她。于是她受到孤立,无心学习。后来转到一所普通高中,对学习、学校已完全失去信心,经常逃学。
案例三:
D君是一名初二学生,由于头脑聪明、长相漂亮、家境优越,使她性格高傲看不起别人,于是和班里同学关系处不好,一个朋友也没有。小时候没有注意,上了初中人际关系问题变得突出,于是心情压抑,成绩一直下滑。
症状解析:
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出现问题。
与父母的关系处理不当,从而引起青少年不良的心理反应。当孩子处于青春期而父母处于更年期之时,问题比较突出,部分孩子会产生压抑和抑郁,部分孩子则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
师生关系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随意贬低孩子价值的不良态度会使孩子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
青少年都希望在同学中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会影响到青少年心理健康。
专家建议:
如果小孩总是自己一个人,或者假装生病逃避课外活动,又或以送贵重礼物来讨好别人,很可能就是在学校没有朋友。教孩子社交技巧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应多为孩子创造与他人互动的机会,例如让孩子帮助老师派发本子,或者全家去餐厅吃饭时让孩子练习点菜。
如果孩子经常抱怨老师 “太凶”“不公平”,家长该去找老师说明孩子的个性,这通常可改善老师和孩子的关系。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教孩子自己面对困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C 情绪类问题
突出表现:情绪不稳定、情绪障碍
案例:
E君是一个初二女生,在学校她总是一个人低着头,默默地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家人说近来情绪低落,爱发脾气,老是大声对他们说为什么把她生出来。
症状解析:
情绪的不稳定主要是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所造成的,父母的性格特征、养育方式、教师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会对孩子的情绪稳定性造成影响。青少年抑郁症是情绪问题最严重的表现,由其导致的自杀可给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
专家建议:
相互分享,父母应多花时间关心子女,跟他们分享喜悦和忧虑。以身作则,把应有的生活态度传达给子女。家长不要在遇到不顺心的时候,在家中发泄对他人、对社会的不满情绪。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使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对现实的阴暗面看得太重,导致心理失调,信念迷失,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往往有一种迷茫无助的感觉,不良的心理就此形成。家长还要注意多与老师沟通。
当发现自己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与过去大不相同,一定要尽快带孩子去找学校心理辅导老师或者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去帮助孩子,严重者去综合医院精神科或精神病院去治疗,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贻误最佳的心理调整时机。
二、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适量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学校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却更加关注教学的效果,进而会产生不适应的问题和现象。最常见的表现如下,即学校在开设相关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时,容易出现体制化问题,宛如流行时尚的选择一样。现在均在重视挫折教育,所以开设此类课程,如果关注其他问题,就又开设另外课程。孤立的状态使得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适度问题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其具备着差异性以及主观性特点。挫折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其最终的效果是体现在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把握度的原则,若力度不够未能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甚至会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强度太高会击垮学生原有的抵抗能力。如何把握适度原则,是挫折教育的的核心议题。适时问题青少年阶段是特殊的人生时期,所以课程开设时间的选择很关键。在进行挫折教育时需考量以下两方面因素:首先是通过挫折教育,使学生们真正的能够活学活用,解决现实的问题,并以此树立起信心。其次是当出现问题,或者结果以“失败”告终时,此时需要给予鼓励,让其更好的面对问题。符合“罗森塔尔效应”。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7-0018-04
一、引言
儿童青少年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点人群[1]。为此,世界各国均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相关教育和促进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促进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主要领域。
心理健康不是一种自发的状态,而是个人和社会双方努力的结果:个人有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社会为维护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两者的结合点就是心理健康服务[2]。中学生作为一个快速成长中的特殊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必然面临维护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所以中学生群体需要心理健康服务,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前提。与此相对应,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以心理健康发展为导向,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学生的相应需要,是有效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国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研究还比较零散,缺乏国家层面的和大样本的需要调研报告,因而难于从整体上把握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系统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现状及其特点。
二、对象与方法
1.调查人员
调查人员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调查协作组。协作组成员由国内六大行政区九所全日制中学十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组成。
2.调查工具
调查工具为罗鸣春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开发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问卷(AMHSNQ)。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60~0.870之间;分半信度在0.712~0.856之间[2],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3.抽样设计
遵循经济而有效的原则,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国内六大行政区选取九所全日制中学,初一年级至高三六个年级的在校学生为调查样本。
4.调查方法
横断面调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
5.抽样情况
共发放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1809份,问卷回收率90.45%;剔除数据缺失值超过5%或有明显反应偏向的无效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748份(见下页表1)。
表1 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表
性别 年龄 民族 居住地 地区 年级
男842(48.1%)
女906(51.7%) 15.26±1.93 汉族1541
少数民族 207 农村746
城镇538
乡镇464 东部356
南部746
西部330
北部154
中部162 初一年级346
初二年级330
初三年级332
高一年级243
高二年级313
高三年级184
总计 1748 1748 1748 1748 1748
6.数据分析
以每个青少年学生在6维度43个题项的得分为初始数据,计算青少年学生在各维度的均分及需要总均值和标准差,以均值大小反映被试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强度,以标准差反映被试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离散程度。统计中学生在服务机构、人员、内容、方式和途径、态度所属题项上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频次,计算出“希望+非常希望”频次的百分比,反映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在具体项目上的强度分布。检验AMHSNQ的6维度各均分及总均分在人口社会学变量上的差异,得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现状和特点。
三、结果分析
1. 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总体情况
(1)总体情况
中学生群体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见表2):6维度需要均值在1.74~3.14之间,需要总均分为2.63,介于“有点希望”(2分)和“希望”(3分)心理健康服务的区间内,总体偏向希望得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学生群体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需要强度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服务内容(3.14±0.48)、服务态度(2.95±0.59)、非专业服务(2.78±0.65)。非专业服务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中占有重要地位。从题项的具体内容看,非专业服务是指来自青少年同辈群体、家庭主要成员、学校教师的环境支持与人际互动服务,它体现出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表达上的社会取向的特征[3]。
(2)服务机构
中学生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排序依次为:学校心理中心、社区心理中心、单位心理中心、医院、私立心理机构、防疫保健部门、精神卫生机构、民间机构。学校心理中心(67.6%)为首选,社区心理中心(60.0%)次之,精神卫生机构(36.7%)排倒数第二,民间机构(23.8%)为最末一位。中学生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的前三位是学校心理中心、社区心理中心、单位心理服务中心,反映出当前中学生既需要专业机构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同时也需要非专业化的一般社会服务。
(3)服务人员
中学生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人员排序依次为:同学朋友、父母家人、学校健康专家、学校老师、私人健康专家、医生、精神卫生专家、自己解决、民间人士、任其自然。75.1%的中学生把同学朋友作为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首选人员,父母家人(69.9%)次之,学校心理专家(67.8%)居第三位,学校老师(53.6%)居第四位,自己解决(25.0%)、民间人士(17.6%)、任其自然(11.8%)居倒数第三、二、一位。中学生希望提供服务的前三位人员依次是同学朋友、父母家人、学校心理专家。反映出当前中学生既需要专业人员服务,同时更需要来自同学朋友、父母亲人的人际社会支持和朋辈服务。
(4)服务内容
中学生希望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和项目依次为:人际关系、自己的身心管理、学业问题、校园生活与适应、身体发展与适应、青春期心理、危机干预、物质依赖、精神疾病预防。中学生最关注的心理健康服务项目是人际关系(91.3%),自己的身心管理(87.0%)、学业问题(87.0%)并列第二位,校园生活与适应(85.8%)列第三位,身体发展与适应(84.2%)排第四位,青春期心理(82.1%)排第五位。中学生在人际关系、身心管理、学习问题、校园生活与适应、身体发育与适应、青春期心理这六个项目上希望和非常希望得到心理健康服务的比例高达82.1%以上,表明这六个方面是当代中国青少年学生最关注的心理健康服务热点。研究者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环境适应问题[4]。反映出当今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聚焦在学习进步、人际关系、生活适应良好的发展性需要上。
(5)方式和途径
中学生希望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和途径依次为:科普宣传、健康教育、同学朋友咨询、与心理专家面谈、与家人讨论、网络服务、向老师咨询、书信咨询、与医生面谈、与精神专家面谈、电话咨询。居于前五位的方式为科普宣传(72.8%)、健康教育(72.5%)、向同学朋友咨询(72.1%)、与家人讨论(68.5%)、与心理专家面谈(62.7%);而与医生(37.9%)、精神科专家面谈(37.4%)和电话咨询(34.6%)被排在最末三位。结果表明,中学生获取心理健康服务信息的首选方式和途径是科普宣传、健康教育、同学朋友的朋辈咨询。
(6)服务态度
85.1%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识,83.0%的中学生希望有固定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供服务, 69.8%的中学生认为同学和朋友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很有必要。反映出当今中学生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服务意愿。
2.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特点
(1)男女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总体水平差异不大。在专业服务、内容服务、非专业服务、民间服务四个维度上,男女中学生性别主效应非常显著;男生在专业服务、民间服务两个维度上的需要显著高于女生;在非专业服务、服务内容两个维度上,女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显著高于男生;在需要总分上,性别差异不显著。表明男女中学生在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结构上有差异性,但总体需要水平差异不大。
(2)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略高于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中学生在非专业服务、服务内容两个维度上表达的服务需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从需要总分看,非独生子女中学生表达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高于独生子女,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可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使其需要满足程度高于非独生子女,导致独生子女表达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相对较低。
(3)农村生源和城镇生源在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在方式途径、民间服务两个维度上,城镇生源的服务需要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在非专业服务维度,城镇生源的服务需要显著低于农村生源;需要总分上两者差异不显著。
(4)家庭经济状况富裕的中学生在服务态度上比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和贫困的中学生更积极;在需要总分上,家庭经济状况富裕的中学生表达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
(5)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年级差异显著。初二年级学生在专业服务、方式途径、非专业服务、服务内容、服务态度五个维度和需要总分的服务需要显著高于中学阶段其他年级;数据显示初中二年级是中学六年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也是各种心理问题较为集中的时期,“初二年级现象”突出。
四、有效满足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建议
构建高效务实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满足和谐社会建设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是心理学促进社会发展和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5]。根据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况与特点的调查结果,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和特点的调查,可以更具体地确定由谁、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优先满足中学生哪些心理服务需要,从而进一步完善以目标群体的心理需要为导向的评价机制,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资源的配置和规划提供基础数据。针对中学生的心理服务需要现状和趋势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实施计划,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评定研究,建立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常模数据库,以此作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规划和动态监测的基础数据。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调查与国家或地区人口普查或者国家卫生调查相结合,不仅可以在更大的调查样本中收集更广泛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数据,获得更丰富的人口社会学资料,而且可以提高调查效率,降低研究成本。
第三,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促进体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服务可得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能力,而且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社会人际支持的自助和互助能力。加强专业机构与非专业机构、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合作与支持,有利于形成专业服务和社会支持系统在维护和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障中的强大合力。
第四,鉴于中学生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和较高的心理健康服务意愿,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应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的建设,让心理健康服务覆盖校园,深入班级、宿舍,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育人、全过程心理健康服务与心理健康促进的立体网络,最大限度满足青少年的心理服务需要。
第五,从青少年学生对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人员、途径和方式的需要分布来看,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特点是既需要专业机构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也需要社会环境提供非专业化的一般性社会支持;既需要专业心理健康人员提供专业化服务,同时更需要来自同学朋友、父母家人的人际互动与支持来化解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应该携起手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统筹规划,形成合力,营造一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6]。
第六,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焦点看,追求人际关系和谐、学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发展性需要是主旋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也要围绕这一主旋律。事实上,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服务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核心,以预防促进为主要手段,以矫治作为必要的补充和辅助[7]。
第七,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物质支持的同时,提供配套的心理促进和社会支持资源,从物质和精神上促进贫困生的可持续发展。
第八,有针对性地加强关键期和关键节点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学阶段,初二年级是一个关键期;加强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引导中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注:本研究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1BMZ004)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5JZD00031)资助。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淑英.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5.
[2]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华人本土心理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4]罗鸣春,邓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7):456.
[5]罗鸣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青少年宫概述
1.1青少年宫教育的性质
青少年宫,顾名思义就是以青少年为主要教育对象的社会教育机构,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作为系统化、科学化、制度化的一种校外教育方式,青少年宫不仅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青少年宫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学生,是全体少年儿童,它所实施的教育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的培养,是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培养,是为少年儿童将来成为各方面人才打牢基础。”
1.2青少年宫教育的特点
青少年宫教育以其公益性、思想性、趣味性、科学性而突出,教育出发点是广大青少年的兴趣爱好,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实践体验进行各类校外体验教育。
作为独立、系统性、制度化的教育体系,青少年宫具有自身的特点:机构设置上有了相当的数量和规模,并形成自己的模式;制定了独具特色的活动规则;形成了自己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形成了相应的培养目标和活动内容;形成了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
1.3青少年宫心理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宫因其不同于一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特点,对青少年的心理教育有着独特的意义。重视趣味性、科学性的青少年宫的心理教育重视少年儿童的个性发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内容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天地,既是中小学生寻找自信的去处,也是青少年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好地方,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其社交能力,更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全面发展的大课堂,有利于培养其健康心理与完整人格。
2.青少年心理教育的特点
2.1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处于生理和心理双重过渡的青少年,在各方面都还处于半成熟状态,其心理状态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青少年的心理一方面带有儿童期的依赖性、幼稚性;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意识、自觉意识、集体意识以及道德意识都明显增强起来。因此,他们的心理特点具有两重性。
心理上看,由于社会认识的丰富,青少年自我意识逐渐发展起来,思维的结合性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情绪具有两极性,情感具有曲折性,同时他们还面临着生理和性成熟带来的新需要与社会地位之间的矛盾、性成熟意识增强与心理、道德上准备不足的矛盾、新的独立性需要与社会地位的矛盾、新的独立性需要与心理成熟水平的矛盾这四种矛盾。
2.2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任务
青少年作为过渡期,其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其教育任务也具有自己的特点。青少年的教育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积极关注他们的心理波动。青少年是一个心理动荡的时期,如果心理波动不好好掌握极容易走向极端,从而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
2、帮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青少年的叛逆是他们开始对学校学习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这就要求心理教育必须引导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从内在克服学习的叛逆感。
3、帮助他们寻找到交流的真谛。青少年是一个既渴望独立又渴望交流的时期,帮助青少年学会交流领悟交流才能帮助他们塑造完整人格。
4、培养心理保健的意识。青少年是一个心理逐渐成形的时期,培养他们的心理保健意识对他们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与心理自我开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5、优化他们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作为心理教育的一个方面对青少年的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心理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潜能的可持续发挥。
6、开发青少年的心理潜能。青少年是一个待开发的时期,心理教育不仅要重视表面存在的心理问题,也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潜能,促进其潜能的开发。
3.青少年宫心理教育的策略探析
根据以上关于青少年心理的分析和对青少年心理教育任务的解读,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
3.1适时举行心理健康讲座及趣味心理游戏
适当的聘请相关心理学或教育学专家进行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讲座,如“感恩的心”等,设置趣味的心理游戏,培养孩子们心理保健的意识。
3.2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经常性心理咨询辅导
青少年宫还可以增设心理咨询室,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辅导,并鼓励青少年经常性的进行心理咨询。
3.3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
在青少年宫的日常课程中,增设心理健康课,将心理健康作为一门专门课程进行普及,不仅可以使学生们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也可以让青少年更加科学的对待心理健康问题。
3.4建立一支专业素质的心理教育的教师队伍
扩充青少年宫教师队伍,增加具有专业素质的心理辅导老师,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心理教育的权威性,更能增加其科学性。
3.5其他特色工作
(1)组成心理辅导中心组,加强研讨的力度,认真参加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2)创建学校心理辅导网站。
互联网络成为了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它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并引发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的各种行为,包括信息交换、情感交流、人际交往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给青少年的成长打上了网络的印记。通过网络,青少年可以获得网络上的互动和满足,形成“网络同侪”,为此,我们需要高度关注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分析网络社会支持和现实社会支持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交往概述
互联网发展出了新型的人际交往关系――网络人际交往,青少年是网络人际交往的活跃主体,这是基于网络虚拟空间之下而产生的一种交互状态,它具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网络交往形式:(1)网络聊天。这是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在网络的聊天室虚拟环境之内,网络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特定的聊天室,参与交谈活动。(2)电子公告牌。也即BBS,它是一种继时的网络交往方式,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告牌,然而其功能得到极大的拓展和延伸,如:网络讨论区、电子邮箱、聊天室等。(3)网上论坛。它归属于继时网络交往方式,然而具有更为优化的、高度清晰的图文互动界面,可以更好地使参与者围绕特定的话题进行讨论和互动。(4)网络游戏。这是一种多人同时参与的在线互动游戏方式,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体验到现实社会中不曾有过的角色体验,在这个网络游戏环境中,参与者还可以融入自己的情感,在同步交流的游戏情境中分享游戏成功的喜悦。(5)个人主页。这也是反映网络主体个性化的界面,可以在个人主页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进行自己的手工设计和管理。
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有其区别于现实交往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情境线索较少。在网络环境之中,所有的人际关系互动都转变为了文字、影像、声音,这种特殊的、虚拟的人际交往缺少了情境的因素和线索,尽管在计算机网络上也采用一定的表情符号,进行情感的表达,然而,毕竟缺少情境化的特色和温暖的一面。(2)匿名性。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使交往者无法展示出真实的身份,这就在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无须顾及对方的社会身份,可以袒露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容易在与网络中的陌生人交谈的时候吐露自己内心的隐私。(3)弹性的同步互动。网络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和互动可以有不同的互动方式,如: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即时的互动,也可以由使用者自主选择互动的时间,这样,可以减少立即响应的互动压力。
二、网络社会支持的特点分析
网络环境中的互动状态下,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以相互支持,可以彼此通过网络媒介加强沟通,在网络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条件下,更好地传递个人的讯息,体现出自身的特点:
1、较好地减少了支持者和被支持者彼此之间的压力感
社会支持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存在负面影响,如:寻求支持者要承受自己软弱无能的压力,破坏自身的个人形象;提供支持者则会面对持久或过分的支持依赖,而使自己有限的资源枯竭。然而,网络社会支持则可以无须在现实生活中相遇,也不会造成接受支持者的心理压力,对于提供网络社会支持者而言,也可以无须面对自身精力和资源被耗竭的困境,从而可以避免人际交往之间的冲突。
2、可以使寻求社会支持者获得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
在网络环境之下,透过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可以使更多的人避免受到责任扩散的影响,而产生误判情境情况。同时,在网络上求助的支持者更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网络社会支持者由此也可以获得更为清晰的需求信息。在网络的联机状态下,人们获得网络社会支持的可能性是极为宽泛的。
三、网络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青少年是网络环境使用最为频繁的群体,由于互联网和青少年个体心理的复杂性特征,我们需要对网络社会支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因此,也产生出不同的观点和理解:
1、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正向的关联
有学者将现代青少年称为“网络的一代”,他们运用互联网生成了新的学习方法和语言使用习惯,具有了新的价值观认知和理解,并在网络媒介的助力之下获得相应的社会技能,@现出整体健康的网络人际关系,也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有益补充。聊天网络交往方式可以使青少年获得某种形式的情感慰藉和支持,并且随着互联网的使用,所获得的情感支持越多,自我开放的程度越大。还有相关研究表明,网络人际交往可以较好地给抑郁、孤独、敏感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提供网络社会支持,可以较好地改善和降低青少年的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更好地提升青少年的心理自尊和社会支持知觉体验。
研究学者通过对网络BBS的研究,指出网络社会支持可以扩大青少年的人际网络,通过在BBS里的相互交流和帮助,可以获得信息、情感和陪伴等方面的网络社会支持,并增进青少年个体对团队的意识。通过对网络游戏的研究,认为网络游戏也可以使青少年在并肩作战的在线聊天方式下,发展出信任度较高的团体意识。还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更好地应对社会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可以在网络的在线讨论区和在线支持组之中,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撑。
由上可见,网络社会支持可以给青少年带来积极的、正面的支持,可以突破地域、个人身份等的束缚,扩展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网络,促进形成新的人际关注、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有益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消极、负面的关联
与上面的研究结果相对,社会研究学者也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现象加强了关注,并指出部分青少年的网络成瘾现象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际交往的空间,然而,却妨碍了人们现实之间的接触和交往,导致青少年在现实群体的互动交往中缺乏合作技巧,难以真正体会他人的心理感受,也无法真正从内心里体谅他人,对于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压力和冲突难以应对,难免陷入到现实的疏离感危机之中。
对于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他们成为了网络的依赖者,严重者还会在网络中寻求赌博和情感支持,以达成现实无法满足的需求,依赖于网络人际关系的青少年还会导致出现社会孤立和社会焦虑心理状态,其主要内因在于利用网络来逃避现实的人际关系交往,是由于自身对于现实的不适应所导致的。
四、网络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探讨
从整体来看,青少年的网络社会支持基本处于中等水平,可以让青少年感受到来自于网络上的社会支持,然而还并没有绝对的强势地位和作用。从网络社会支持的心理维度来看,具体表现为:信息社会支持 〉友伴社会支持 〉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就不同学校类型来看,普通中学相对于职校生和大学生而言,更能够感知到网络社会支持。男生相对于女生而言,更能够感知到网络社会支持,尤其是理科学生在网络社会支持的感知明显高于文科学生,同时还存在年级上的差异性。另外,现实社会支持可以较好地实现对青少年的自尊、孤独心理的调节作用,而且随着网络使用环境的日益频繁,网络将成为青少年交往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鉴于互联网在青少年生活中的渗透和影响,我们要关注青少年中出现的新型人际交往方式和新型人际关系,要关注青少年的网络生活和网络感受,注重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的交织影响,立足于现实,给予正确而合理的指导,从而更好地对青少年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从学校层面而言,要创设丰富的、开放的教育环境
学校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成为重点,并且要创设丰富而开放的教育环境,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建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以学生的现实困惑和问题入手,积极地、针对性地、及时地实施网上咨询和辅导,更好地消除学生的网络情结和心理孤独等现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网络心理。
学校还应当开展网络德育教育,采用多种多样的德育教育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遵循网络道德规范和试颍帮助学生建构网络安全认知,更好地辨析网络中的信息。还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充实和丰富校园文化氛围,用健康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引领学生实现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的链接。
2、从家庭教育层面,要注重和谐健康的关爱教育
家庭要成为青少年温馨、和谐的港湾,父母不应当简单粗暴地打击孩子的网络使用,而是要清晰地了解到孩子的内心需求,积极跟孩子沟通和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并给予合理的择友建议,排遣孩子内心的烦忧,给予孩子和谐、健康的关爱教育。
3、从青少年个体来看,要注重自我教育
青少年还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自制力,学会自己掌控时间,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和网络时间,要保持良好的交际心态,正确对待现实和网络中的问题,多渠道地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完善自我人格的健全建构。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青少年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社会化进程中,我们要关注青少年的网络人际交往关系,引导青少年正确地、健康地使用网络,合理地获得网络社会支持和现实社会支持,对于自身成长阶段中遭遇的问题和冲突,要保持健康的心态,并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生活融合的过程中,注重使网络人际关系成为现实人际关系的有益补充,更好地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给予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吴捷. 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 南开大学 2010
[2] 陈永涌. 藏族大学生乐观、社会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介与调节机制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5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国内外发展的现状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而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国家,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完善的机构,而且还有雄厚的理论支持。在美国要想成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拥有博士学位,美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波及学校、家庭、社区等,包括老师、家长多方面的参与,并且形式多种多样。上个世纪70年代,国内香港、台湾等地区,受国外先进思想的影响,相对内地发展较快,20世纪80年代,大陆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起步,相当一部分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知识的讲授,重视少数有心理问题学生的防治,忽略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家庭、社区各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学校已将预防性和发展性作为工作目标,面向全体师生展开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青少年初中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
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剧变”时期,是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过渡期,生理发展走向成熟的同时,心理也产生了巨大变化。身高体重的增加、内脏机能的强大、性的成熟,使他们具有了成人感,而心理发育的成熟度显著落后于身体发育,成人感与现实世界的矛盾落差,诱发了更多的心理困惑。因此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关键。
三、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辛自强等(2009)对1992年至2005年间107篇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现实中学生心理问题在缓慢增加 ;张海霞等(2010)的研究指出,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张亮等对大连市某区初一、初二、初三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5.40%的学生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最常见的是:敌对7.70%、强迫6.90%、偏执5.70%,其后依次是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恐惧、躯体化。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个体四个方面。李辉等对城市初中学生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情况及各因子均显著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学校教育影响最大的是适应不良因子,其次是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心理不平衡。
四、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种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学校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依托心理工作室,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重视和发挥课堂教学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主渠道的间接渗透作用。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情境与教学氛围创设中,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动员学校每一位领导、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参与组成心理工作团队,明确每个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工作的具体内容。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培训、观摩和经验交流,提高全员参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切实提供给班主任、学科教师在班级的管理、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的指导。选拔和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使其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素养。鼓励学校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互助维护自身和同伴的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