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7 15:33:3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创新创业思维培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创新创业思维培养

篇(1)

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创新决心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作为青春代表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具有强烈的改变现状的的意愿萌发,表现出潜在的创业动机,对其在创业实践活动起着指引推动作用,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及行为,是创业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思维推动大学生对未知事物产生的强烈好奇心,摆脱现有的固有思维定势或思维框架,产生独立性,创造性思维,并积极转化为探索创业的原动力。

二、周边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当下,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相规定鼓励大学生创业,高校也设立了各类大学生创业支撑项目和专项资金,大学生群体的创业热情高涨。本人目前创业近一年,通过与大学生创业群体的交流学习,针对本校及周边高校调查得出一份数据:在被调查的大学生创业者86人,涉及多个行业领域,但不难发现,大学生获得项目立项和专项资金支撑只占数据14%。半年后对之前被调查的86人进行交流调研,当中不到30人坚持创业,大多是由社会经验不足,竞争压力大,人脉圈小,承担较大的成本而放弃创业。但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例如:调查数据中有12人开设创意陶瓷工作室,目前均已打开销路,极大的鼓舞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

三、培养大学生创业之创新思维的建议

众所周知,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创新思维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之一,面对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极低的窘境,以下是个人从创业中得出的感悟和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者需加强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结合本人周边的大学生创业群体分析,我认为,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思维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创新思维具有突破性、新颖性、独立性特点,大学生创业者入世尚浅,缺乏经验,所以不能人云亦云,一旦确定创业方向,要形成自己的一套思路;创业之路是艰辛的,大学生创业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验,优秀的创业项目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创业者不但需要具备基本的管理知识,更要善于灵活应用人际交往的技巧,结交志同道合的创业者,提升团体协作能力,众人拾柴火焰高,采取“头脑风暴法”,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创新理念。

(二)高校要加强创新思维培养,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篇(2)

0 引言

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需要源源不断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来推进。21世纪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高校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并通过各种方式大力推进这一要务。首先,在国家层面,教育部通知,在“十二五”期间推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此外,还举办“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活动,给大学生一定的空间来展现自我、发挥创新思维能力。其次,在地区层面,上海市教委分别于2007年、2011年启动了两轮上海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再次,在学校层面,许多高校设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等机构、开设了创业创新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创新思维的洗礼和历练,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016年4月15日,总理考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明确要求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创新。4月18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召开党组会,部署贯彻落实工作的五方面要求,第一方面就是切实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再到学校,都在层层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创新人才必然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本文将从笔者十几年来教授的创业课程――《国际商务经营英语》的角度,论述创新思维的挖掘和培养。

1 创新思维的含义

创新思维,顾名思义是指思维的创新,就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不断开拓进取,创造出新知识、新思想,以独特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创新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是推陈出新、开拓进取。

创新思维的构成因素多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黄华新、濮方平认为,创新思维是发散性思维与收敛型思维的互补,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互补。肖钰士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分为想象力、直觉思维能力、灵感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批评思维能力六方面。方慧认为,创新思维包含批判性思维、超越性思维、前瞻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四个方面。总体而言,创新思维是求异思维,是在合理正确的批判基础上求新求异。

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就比较提倡创新思维。早在我国历史上的商朝,开国君主汤就用这样的箴言来鞭策自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此强调不断革新的重要性,此言后来收入儒家经典《大学》。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立者、《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一书中唯一上榜的企业家亨利・福特曾说过:“不创新,就灭亡。”这句话言简意赅地突出了创新非比寻常的重大意义。

如今,我们身处信息时代,各种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社会发展飞速迅猛,各种新思想、新观念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如此天时地利,如果再加上时代热切呼唤的创新思维人才,就可谓人和了。

2 创业课程中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挖掘和体现

创新与创业如影随形,因为要想创业成功,必然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要独辟蹊径,与众不同,展现新理念、新做法。如果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的话,创业的前景是不可能光明的。如今,许多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一方面旨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顺应国家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

《国际商务经营英语》课程是我校与英国高校合作项目中的一门创业课程,从2002年开课以来,已有近14年的授课历史。这门课程要求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开展一系列的创业项目实践活动,具体包括洞察市场空隙、寻找目标顾客群、进行市场调研、确定经营的产品、撰写商务计划书、寻求风险投资、联系供货商、安排物流、设计广告宣传、实地销售产品、撰写商务报告等。回顾学生这些年来的创业项目实践活动,在很多方面都折射出创新思维的光芒。下面将选取创新思维的几个构成要素,结合本创业课程学生创新思维的实例进行分析。

2.1 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已有简单图像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更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图像。在创业课程中,有些学生表现出来的超凡想象力一直让授课教师惊叹不已。

从创业团队的名称来看,创业伊始,给公司起名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绞尽脑汁。而每年各个创业团队的名字都别具特色,有队员英文名的首字母缩写,如KASEL,是Kelly、Alice、Sally、Elizabeth和Laura五位同学的英文名首字母缩写;有一句口号的首字母缩写,如PLM,意思是Please love me;也有描绘创业团队特征的名字,如Minny小铺,就是小小店铺的意思;还有汉语词语的拼音首字母缩写搭配,如F&G,就是中文“浮记”两个字的首字母缩写;还有根据公司产品特征,把公司名字和流行歌曲名字联系起来的,如“千签阙歌”,谐音与歌星陈慧娴的流行歌曲“千千阙歌”一模一样,暗指公司销售各种各样的书签。

从创业团队的广告海报设计来看,一些作品的确相当吸引眼球,让人过目不忘,甚至有惊艳的感觉。例如,大约8年前,有一个团队销售各种折扣券、会员卡等,他们的宣传海报上有五颜六色的产品照片,让人对他们的产品一目了然,心驰神往。在海报的正中央,突出设计的是一把剪刀,正准备去剪几张百元的人民币,旁边的标语是“你不用花这么多钱”,言下之意,“我们可以帮你省钱。”整个海报重心鲜明,传神逼真。再如,一个销售女性饰品的创业团队,将国际影星奥黛丽・赫本的侧面照片放入海报,占据整个版面,通过PS技术让赫本佩戴上他们公司的产品。赫本气质高雅脱俗,与精美优雅的饰品相互映衬,海报效果震撼,夺人眼球。

2.2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可以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没有批判,哪来创新。批判性思维敢于说“不”,敢于质疑现有的知识概念、惯例现象、方式方法等。创业课程学生在许多方面都展现出了批判性思维。

在项目经营产品的选择上,学生们了传统思维方式,摒弃了因循守旧的习惯做法,推陈出新,选用了独特新颖的产品。比如提起书签,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长方形的纸片,上面绘有各种精美图案。而创业小组的学生大胆地质疑书签的材质和外形,在材质上,选用竹木、金属、塑料、真皮等各种书签,还用从菲律宾进口的纤维材质亲手制作五彩缤纷的叶脉书签。在外形上,推出商标牌、书夹、树叶等各式各样的书签。这个小组的销售现场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又如,长久以来,大学校园里已经没有佩戴校徽之类徽章的习惯,徽章理应是创业项目封杀的产品。但是,有一个创业团队恰恰反其道而行之,认为只要徽章款式图片精彩,自然能够独树一帜,引领校园潮流。他们结合时下流行的电影电视内容,精挑细选图片,联系供货商批量制作。产品一经推出,销售火爆,让人吃惊不小,掀起了新一轮校园徽章热。

在市场调研方式的选择上,由于创业规模较小、资金较少,大部分创业团队都理所当然地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这样既快捷方便又省钱省力,但缺点是调研对象无法选择,调研结果可能不能完整地代表目标顾客群的情况。另一种比较有目的性、代表性,体现目标顾客群主观意见的市场调研方式是焦点小组,但是却要耗费资金和财力,让一些创业团队望而却步。不过,有个别创业团队勇敢跳出了规模和资金的束缚,创造了小企业依然采用焦点小组调研的神话。他们根据调研需求,联系了他们认识的不同顾客群代表,邀请他们在教室里接受专门的调研,调研效果颇佳,对后来的创业销售活动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2.3 前瞻性思维

“前瞻性思维”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目前的事物,预测推断出事物的发展前景。创业课程要求学生运用前瞻性思维,预测将来的市场需求,用动态发展的眼光从事创业经营实践活动。

从商品的选择来看,创业团队最终销售商品的时间是3、4月份,有的团队相当有远见,细心挑选了校园学生未来所需的物品。比如3月份正值学校研究生毕业季,6月份即将是本科生毕业季,毕业生必定对学校依依不舍。于是,有的创业团队在征得学校有关部门的允许后,销售学校的各种纪念品,有笔、笔记本、信封、文件夹等文具,有玻璃、搪瓷、陶瓷等杯子,有T恤、棒球帽等服装。所有商品都带有校名和学校的标志,让人难免睹物思校,正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以便排解他们毕业季的离愁别绪。又如,3、4月份正值春天,离夏天也不远。有的创业团队就打着类似“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这样的标语,销售夏季或春夏之交的物品,如设计新颖、五颜六色的休闲凉拖、女士短丝袜、长筒袜、T恤衫等。这些商品大都是易损、待更新的,是许多学生每年都需要购买的,所以非常受学生欢迎。

从营销策略来看,由于多个创业团队同时销售商品,必然竞争激烈,甚至还会有相似商品同台竞卖的可能性。有的创业团队提前考虑到竞争的风险,在现场销售中大胆创新,如一个销售绿色植物的创业团队在摊位前放置了大油布画板,盛情邀请购物的顾客在上面签名、留言纪念。这一超前的营销策划立足环保,立意深远,而且满足了顾客心底的明星情怀,独具匠心,使顾客络绎不绝。

2.4 实践性思维

“实践性思维”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世界,开动脑筋,寻求突破,推动创新。毕竟,实践出真知,只要有心,就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挖掘灵感和潜在的创新思维。创业团队在商务项目实践中展现了一系列的实践性思维。

从现场销售来看,为了吸引住来的人流,各个创业团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有的团队将销售的小商品逐个悬挂在雨伞的角上,在人群中高高举起雨伞,并且轻轻旋转,琳琅满目的商品顿时清晰地展现在顾客眼前,直观新颖。又如,有的团队成员将醒目的巨幅海报制作成上衣,直接套在身上,在人群中来回走动,吸引路人的目光,引导路人去团队的摊位。

从销售支付方式来看,一些创业团队紧跟时代步伐,摆脱了现金交易、换钱找零的烦恼,采用支付宝扫码付费、微信转账、微信红包等时下流行的支付方式,便利快捷,也避免了因无法找零或买家没有带钱而流失掉生意。这些团队的摊位上,都赫然摆放着大大的二维码图片,让路人一目了然,青睐有加。

3 创新思维的培养要素

具有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国家、社会目前急需的人才。所以在高校教学中,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刻不容缓。经过分析,这一思维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要素:

3.1 坚实的知识基础

对于创业团队而言,各种创新思维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商务知识基础之上的。知识就是力量,就是创新的源泉。中英合作项目的学生在组建创业团队之前,已经学习了或正在学习营销管理、项目英语、商务沟通与交流、跨文化交际、管理学、国际金融等商务英语系列课程,对于市场、产品、营销、调研、物流、广告、财务等知识点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熟悉市场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了解商务报告等的撰写要求。有道是厚积薄发,有了深厚的积淀,开始着手创业项目实践活动即使不是轻车熟路,也可以说得心应手的。

3.2 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对于教师而言,要想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非朝夕之事,必须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无论是对商务理论的介绍,还是商务实践的分析,笔者都坚决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启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前瞻性思维、实践性思维等创新思维为目标,耐心地引导学生认真地思考、一步步地推断、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或班级讨论,使学生大胆地提出不同看法。在案例分析时,笔者也会询问学生学习案例的心得,以及对他们自己创业的启示和帮助。这样坚持下来,学生习惯了用批评的眼光看待已有的知识体系和观念做法,力求在合理可行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有所创新。

3.3 精诚合作的创业团队

创业课程的一大特色就是学生组建自己的创业团队,从头至尾共同努力,完成创业经营项目。换句话说,学生的创业活动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更何况,有知识有文化的学生远胜臭皮匠。在创业的每个阶段,在每个重大决策之前,创业团队都会集体开会商讨。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辩论说服,最终达成共识。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团队的智慧是无穷的。团结合作的创业团队,能给学生们足够的空间去思考探索,非常有利于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我们可以看见智慧的火花在研讨争辩中闪耀。

3.4 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现代科技发展迅猛,各种新设备、新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充实改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科技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一种创新,是社会的进步。而如何将这些新技术运用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创新。换个角度而言,本课程创业团队在整个商务项目实践过程中,成功地运用了一些现代科技,如支付宝付款、微信转账、选择图片制作徽章、鼠标垫、墙纸等等。在创业过程中,学生们也深深体会到与时俱进、掌握最新市场动态的重要性。

4 结语

条条大路通罗马,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也可谓多种多样。本文立足于笔者十几年来在中英合作项目中教授的创业课程经验,分析论述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掘和培养。作为国家“十三五”期间高校人才培养的重心之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还有待不断加强和推进。

参考文献:

[1] 方慧.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19).

[2] 黄华新,濮方平.试论创新思维的基本构成与测试方法[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3] 马华芳.创新思维及其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1999(9).

篇(3)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播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例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上来。如,在学习圆周角定理一节时,布置以下的预习作业,用一把直角三角尺,提出问题:①你能用这把直角三角尺找出一个圆的直径吗?②能不能用这把直角三角尺确定这个圆的圆心呢?。通过同学们的实际操作,动手演示,引导学生在课上想学、会学、乐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找问题的可能性答案,培养学生敢于批判,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设备条件,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 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其一,利用学生渴求了解未知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难度适度,又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就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知识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去创新。其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心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应创造更多合适的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创新能力。比如,教师在设计一题多图、一图多题或一题多解的思维训练时,应注重从基本图形、基本定理、基本解题方法入手,循序渐进,逐渐延伸,最后升华,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使人人都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各自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学习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三、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创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过多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增加教师的情感投入,建立融洽、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老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如,在学习太阳光与影子一节时,让学生在课下做好学具(若干个长短不一的小棒及三角形、矩形纸片)。在课上,首先提出问题:从早到晚物体影子的指向具有什么特征?然后把全班同学分为六组,到教室外通过具体操作,体会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随着物体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并做好总结记录,预备小组发言。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分组操作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得出规律。这是营造发扬教学民主新环境的具体体现,使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但应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篇(4)

而我们根据中学生知识和年龄以及爱好不同,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课外作业。不是以往机械式的题海作业,而是丰富多元化的课外作业如口头作业、书面作业、阅读作业、动手作业等。既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启发。这也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口头作业,就是让学生多朗读,朗读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朗读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读书时就把辩形释义、正音、识别有机结合起来,便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能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不仅如此,还有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因为“读”是前提,“读”是接受信息,而写作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写文章若能用到它,便能召之即来,呼之欲出,前人所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正缘于此。同时读可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启发。书面作业,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些书面作业,例如抄写本节语文课中比较精彩的段落,或者让学生多写些读书笔记,日记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他们的思维。阅读作业,就是让学生多阅读些关于文学方面的书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可以写读后感,可以是教师指定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喜爱的,通过看和写,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以及我国历史悠久的灿烂的文学文化,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扩大知识面。从阅读中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作业,就是让学生动起手来,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无论哪一种作业形式都要紧扣教材进行,并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

篇(5)

现阶段,创新型思维是人才素质中缺少的一个能力,对个人来说,谁更有具有创意和可实施的想法,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知识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趋势,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机械专业也是如此,不仅仅是以往具有单方面的专业技能就能融入社会,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一、增加学生的实训机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于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工业方面经济也得到提升,因此,对人才的需要也与以往有所不同,要求提高。但是对中职学校来说,首先,教育基础设施有限、薄弱,教育经费不充足,也就不能提供更多的实训岗位与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在接受理论之后不能得到及时的锻炼机会,知识理论与社会实践脱节,在就业时会有一定的劣势。其次,中职在招生时,学生素质良莠不齐,而机械专业是一门涵盖非常广泛,也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制造业工业发展的基础,包括基础的电焊工、设备方面数据的编程以及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修复、机床的使用与制作、电气与机械,几乎涉及工业制造的各个方面。因此,人才专业技能的转移能力很重要,学生只有经过充分的实践与操控,才能了解其中的构造以及熟练地操作。对于这个问题,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联合,提供更多操作机会,创新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想象,而是来源于实践,学校有很多硬性问题无法解决,例如,设备缺少、场地不足。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与部分企业进行联合,对学校来说,可以组织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企业能提供足够的设备,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对企业来说,有了人才来源,在学生毕业之后会有优秀的人才注入企业,是个双赢的做法。

二、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因素

中职学校由于自身教学水平的限制,对教师的聘用资格要求也不是很严格。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人物,教师是否专业以及是否有良好的师德对学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解决措施是在聘请教师时,提高任职资格门槛,通过对教师多方面的考察,包括理论知识的储备情况以及对机械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任用之后也要建立全面的评价机制,对教师有一个正确的、全方位的分析,根据教学质量的优劣进行奖惩。机械方面与工业基础、工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因此,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外出培训,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素质与知识储备能力,这样才能正确地在学生学习以及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指导出现的问题与错误。学校也应该在有限的教育设施以及教育经费中进行合理的分配,让学生与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达到知识理论与操作实际相结合的效果。

三、增加学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中职学生的学习同样是需要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同样适用于高年龄阶段的学生,同时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也是这类学生的一大弊病,在教师讲课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各种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时,由于学生的学习意识淡薄,课程内容难加上自身的基础知识不足,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与困难,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插件进行讲解,及时解决困难,避免学生放弃对机械的学习。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对学习的主动性会加强,就不用在教师的监督下被迫学习,就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思维,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因此,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对机械这种枯燥、乏味的课程来说,可以结合实践或者其他办法最大限度地解决。

四、总结

对中职学校来说,主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某一专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随着现在这个时期企业对所需要的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门槛也逐渐增高。但是由于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中职学校面临很多的问题,这就要尽最大的能力加强对学生专业技术的培养以及创新型思维能力的提高。增加学生的实训机会,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才能在以后就业过程中减少适应时间,同时也是为社会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6)

一、在氛围中创新

有的语言学者认为,教师本身的直观作用就是创设的最好的氛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最持久的。教师除了具有比较扎实的语言知识和比较纯熟的语言技能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其本身的直观作用。

(1)教位

我国小学班级特点之一,是班大、人多。教师在上课时,应当注意位置的选择,要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就在自己的身边:老师写的字“我看得见”;“我回答问题”老师听得清。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

(2)眼神

教师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注意精讲自己所授的内容和进行有趣的语言训练,而且要注意控制课堂。当教师授以友善的目光,给学生以信赖和鼓励,这是启发学生思考的一个有效的因素。

(3)表情

教师上课,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用语言和表情来传达课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语言,学会利用语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教hungry,sleepy,ill,tired这些感觉类形容词时,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肢体语言来演示。伸伸懒腰、打打哈欠、装病作痛……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老师讲的意思。接着可以再要求学生也来演一演、猜一猜。

二、在想象中创新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

牛津英语教材本身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在牛津小学英语5BUnit 9“The English Club”中,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的学生戴上面具在音乐声中参加了“英语俱乐部”。学生不为书本内容所束缚,而尽量挖掘课本的知识内涵,通过自备面具的人物信息与班上同学进行对话,促使他们用英语与他人交流,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从而发展语言技能,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因素,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在情境中创新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教授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在教学“Colour”这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的一个情境:黑板挂着一幅学生共同完成的图画,图中有苹果树、小屋、小河、小鸟、蝴蝶、彩虹、太阳等,整幅图就是一个情境。

T:Look at this house.How lovely!I like it.Who lives in it?

S1:I live in it. It’s my house.

S2:A rabbit lives in it.

S3:A cat lives in it.

S4:Miss Guan lives it.

T:Oh,look!A bird.What is the bird doing?

S6:The bird is singing a song.

T:Which song?

S7:ABC song.

T:Can you sing it?

S8:A B C D E F G......

T:What do you think?

S9:The bird is going home.This is the mummy bird.She is missing the baby bird.The baby bird is in the tree.

T:Look at the sun!What is the sun doing?

S8:The sun is smiling.He is very happy.So I am very happy too.

最后,学生还用英语滔滔不绝地把整个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说了出来。这样既淡化了教学的痕迹,又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小学生爱动爱玩,利用这些趣味性的活动,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在玩中学,学中玩,情感奔放,其乐融融。

四、在小组合作中创新

篇(7)

随着祖国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一个具有高素质的机电专业方面的人才,对于祖国未来建设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而一个机电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全面,不仅仅是能够进行正常的机电方面的生产实践,还能够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进行创造性的改进,这就离不开一个相关人才创新思维的努力。在近几年国家对于机电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同时,也开始逐渐注重对于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该如何在机电专业的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呢,这是需要机电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不断努力的发展方向。

一、目前机电教育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机电专业在我国极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向。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当前的生产实践需求上来看,一个合格的机电专业人才具有的能力都是无可取代的。因此对于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就是当前,机电专业发展的重点,同时也是相关行业需要推动的一个过程。在机电专业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对于机电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利于机电专业对于今后投入到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良好思想的形成。

(一)教育观念落后

受传统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对于学生培养课程的选择上还存在着偏重于文化课程的情况,对于专业课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相应的课程课时,也都大多数偏向与选择文化课为主。本身机电专业的专业性就偏强,专业课存在的学习难度较大,而本身机电专业的学习又需要大量的实践来印证所学技能。而课时重视不足,导致机电专业课时不够,进而也影响到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二)教育方式落后

目前院校中适用的教育方式并不多见,多数情况都是将教育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教育中,对于实践的操作少之又少,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做到有效的调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也会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对于学生本身的思考能力的培B基本忽视或者说根本没有。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敷衍了事现象的发生,不利于对于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开发。

(三)经济方面存在短板

相较于其他传统的专业,机电专业的教育需要更多的资金以及资源支持,因为专业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于实践中所需设备的引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对于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也是一个物质上的保障。

(四)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于机电专业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来说,其中所包含的专业性知识,重点也偏向于理论性的部分,对于专业中实践方面的问题涉及较少。此外,因为种种原因,在教材中对于课程的设计比较死板,教师在进行教材讲解时又不能够因地制宜地改变教学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甚至从一定角度上来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性的思维,落后死板的教材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二、如何培养自我的创新意识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个人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的工作。

(一)对创新意识的引导形成

一个意识的形成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基于无数个重复工作或思考方式后形成的一种体系。能够使你在第一时间对于身处的事件做出相应的反应。因此,在机电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激励自己进行创新方面的思考,不断地强化这种思考的意识,争取能够在机电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已有的知识或实践的方式提出创新性的建议,并在实践中结合已经学到的知识进行创新建议的实现。

(二)不断巩固加深创新思维的影响

在创新意识形成并进行实践之后,要对此类思维有意识地进行保持,不断利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机会进行重复巩固,争取能在机电专业的相关学习完成之前形成一个系统的,健康的,有持续性的创新思维。同样的学校和老师方面也要对相关思维的培养提供便利,方便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培养创新思维,也要鼓励有创新思维的学生进行相关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工作,激励学生对于自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创新思维的完善

一种思维,在形成的最初阶段多数都是存在一定漏洞的,在创新思维上更是如此,区别于其他的思考模式,创新思维对于突破的思维界限和传统的颠覆也意味着创新思维本身是一种倾向于破坏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思考模式中的疏漏要及时进行弥补,这样,在创造过程中才能保证思维的严谨性,工作中才能更加安全稳定地进行创造活动。对于机电行业中进行创新也是机电行业不断发展的一个保证,也是对于社会生产力持续进步的技术支持。

三、办学机构与社会环境对于创新思维的影响

(一)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

构建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就要积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给予学生中分的信任、尊重与理解,为学生创设展现自我的有利条件,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还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地激励性评价,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切实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一种快乐,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发展。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环境的建设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开拓思路,大胆思考,充分挖掘自我的潜能。

(二)丰富实验实习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机电专业课程与现实生活具有较强的联系性,为此应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为丰富学生的实验实习活动创设条件,使学生在参与实验实习过程中,提升学生对问题的钻研能力,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独创性获得提升。丰富多彩的实验实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比较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实验实习教学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广泛性与独创性的特点,进而使学生实践过程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篇(8)

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其核心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学生自学自悟、质疑讨论、主动探索,教师适当引导、点拨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要求学生不迷信课本,坚持独立思考,尽量依靠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的容器,更不能越俎代庖。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把自己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自主地学习,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思维,努力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创新。教师只有在观念上彻底转变,才能在备课、授课等方法上彻底改变,真正培养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

二、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只有探索才会发现真理。只有有了疑问,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需要的只是一些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则是人创新思维活动的开始”。没有新问题就没有创新的思维活动,更谈不上创新性思维活动。例如,在讲解整流电路时,可以先讲各种电路的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二极管在电路中的伏安特性。让同学们产生疑问,然后去主动寻求半波整流电路、桥式整流电路和变压器整流电路的结构和组成,分析总结各自的优缺点。课后根据对不同电路的特性的掌握,大胆地运用到自己想要实现的创意、发明中去。

三、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创新动机是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唤醒状态。创新动机、创新目的、创新效果三者是紧密相关的。电工电子是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电工电子知识和规律涉及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因此电工电子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电工电子知识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讨论这样一个问题,要求同学们设计一个楼梯照明电路,要使用方便和节约电能。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学生非常感兴趣,积极讨论,主动思考。有的采用双触开关,有的采用闸刀双掷双控,都能很好地满足布置的设计要求。开关的设计固然重要,但课堂中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节能理念,思考对照明灯具的选择,实现光照亮度和节能、使用方便的最佳组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体会到电工电子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应用。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习的动机,启发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创新的动机。

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的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电工电子产生了兴趣,就对电工电子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著地去探索。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起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电工电子学科的特点,只要我们教师用心设计,采取合适有效的教学方式,既有利于课堂的教学效果,又可以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采用先“做”后“学”,“学”后再“做”就是一种适宜的方式。例如提出“做一个直流稳压电源12 V”的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3 V直流稳压电源原理图、所需器材以及完成任务的工艺流程卡片,学生装配出实物。教师可以结合电路实际向学生提出“电路原理是什么?元器件怎样选用?工艺流程卡中提出的相关要求目的是什么?”等一系列疑问,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学生利用网络、教材等查找资料获取相关知识解决疑问。再次,教师让学生自主设计、选材做出“12 V直流稳压电源”。最后,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篇(9)

职业教育成为当前教育系统中的一种常见方式,是为社会输送专业化人才的重要阵地,随着社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加强职业教育的改革也成为职业院校的一个重要课题。卫生职业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专业医药护理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卫生职业院校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遵循卫生职业教育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以培训高素质的人才为核心,在努力探索适合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为了加强人才的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培养更多全面型、技能型人才。

一、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加强课程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课程也是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以及技能的主要过程,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新时期背景下的课程的建设,在卫生职业院校的教育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包括人文课程建设、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训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等几个重要的部分。

1.人文社会课程的建设

人文社会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各种语言认知能力、情感、职业道德、伦理培养等,这些技能都是职业人才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应该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卫生职业院校中,人文社会课程包括多个方面,比如语言课、思想政治课、体育美育课等,语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与卫生职业相关的各种语言写作、阅读等能力,便于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从事卫生相关职业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课程则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各种社会形势的认知和了解,从而能够增加他们的服务意识,用一种比较长远的眼光和视角来加强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理解,从而加强对各种事务的处理。体育美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体能以及更多的职业审美精神,从而能够具有良好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2.自然科学课程的建设

自然科学课程主要是加强个体对各种自然原理的遵循以及运用,从而利用各种自然思维和逻辑对问题进行推理和解决,从而提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自然科学课程包括数学、科学两个方面,数学是锻炼人的逻辑能力的重要课程,主要是培养职业人员进行各种与数学相关的基础运算、统计分析等工作,为具体的卫生相关职业服务。数学课程中包括代数、几何等内容。而课程课程则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各种自然现象,比如人类自身以及科学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从而运用各种基本的原理来解决卫生相关职业中遇见的实际问题。卫生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主要的科学课程有物理学基础、医用化学基础、生物学基础等,与此同时,为了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教育也被纳入到科学课程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常见的机械,对工作效率的提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也是当前卫生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3.专业技术课程的建设

专业技术课程是卫生职业院校教育中能够体现办学特色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满足特定岗位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尤其是一些动手操作技能的培养。卫生职业院校的专业技术课程教育应该要加强专业技术课程与特定岗位工作内容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对专业技术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专业技术课程在于从专业的理论视角出发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训。卫生职业院校的专业技术课程的建设应该要充分利用校园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育,根据岗位的素质要求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训。在专业技术课程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对核心课程进行确定,并且加强核心课程的支撑能力的提升,着眼于系统性的培训,从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所需的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职业素养、专业核心能力要求等进行确定。

4.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

综合实训课程是卫生职业院校课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综合实训课程的建设,是职业院校教育过程中的必经之路,由于职业院校的目的是要培养综合能力素养较高的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卫生相关职业人才的培养,除了加强各种理论知识的教育,更应该要加强相关实践课程的教育,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提升各自的实践能力,从而对各种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在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的应变能力。实训课程是将学科内或学科间相近的几门课程相互交叉整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综合新型课程,是从学科的整体发展视野出发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能力培养上体现为高级性与综合性,并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

师资队伍力量是影响教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加强师资力量队伍的完善,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师资队伍力量的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壮大,确保高职院校能够走内涵发展道路。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更要加强实践能力的提升,比如加强专业教师与附属医院医务人员相结合,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等,估计教师到企业中参加相应的工作实践,从而能够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的能力素养的培训,不仅要保持各种教育技能的提升,还应该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努力营造“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博学善教”的良好教风的培养。

三、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校园与企业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很多职业院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发力点。职业院校的教育是要培养综合性的人才,直接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因此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在职业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可以参考企业文化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同时又要兼顾职业教育的特点,形成一种校园文化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有效融合的局面。在卫生职业教育中,应该要加强学校与校园之间的有效融合,为学生提供实训的场所和机会,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让学生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本着职业责任感、职业价值观等基本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的诚信品质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四、面向基层进行学生的培养

篇(10)

[作者简介]王海青(1974-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电脑艺术设计教学及职业教育研究。(河北 唐山 063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67-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十一五”期间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建设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类型,是在高等学校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使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并构建起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与制度环境,由此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高等艺术类职业教育,在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要素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对于艺术产品的企业来说,对于记忆、计算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而是更需要员工的创新思维。传统的课堂教学、作业等过程,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局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们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艺术设计系动画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艺术类高等职业教育中设计方案可多样化

与理科专业不同,艺术设计专业中许多的设计过程,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中国自古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练武的人到一起,哪个更高一筹,是很容易判定的,是有着绝对标准的,两个人比试一下,赢了的自然就是第一。而在文学艺术的范畴,则很难判定,是坡的词更好,还是李清照的词更好?恐怕是难有定论的。是罗丹的雕塑更美,还是齐白石的国画更美?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想法。对于工业的造型艺术设计来说,同一件东西的造型,经过几十年的变迁,人们的喜好和审美观点也会有很大的变化。

在艺术类的职业教育中,基本的造型和色彩理论是一定的,但是每个人的运用方式可能不同,包括学生来自的地区可能不同,有广州的,有内蒙古的,做出的作品可能风格迥异。所以,即使是同一个作业,我们只是修改其中错误的部分,比如在写实的动画中,正常的奔跑不应一瘸一拐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应该符合基本生理参数等,而对于其他的部分则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在有些项目的学习中,不仅答案不是唯一的,题目本身也可以不是唯一的。一个三维奔跑的项目设计学习,题目可以设置为一个孔武有力的壮汉奔跑,一个年迈老婆婆的奔跑,一个小学生蹦蹦跳跳的奔跑。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一个去实现,并做出人物的特色。这样的设置可以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独立地思考和创新地塑造形象。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部分学生的抄袭问题。假设有一个问题是,中国最南端的省是哪个,学生甲写上了海南;学生乙不会,但是看到了学生甲写的海南,则也写上海南。这样抄袭发生了,而两个学生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在艺术类的项目教学过程中,于每个学生的造型和动作都各有不同,出现很相似的人物造型和动作的时候,将会被轻易地辨别出来。

二、加强讨论和互动促进每个学生表达出想法

在艺术类教学过程中,为了鼓励创新和思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力求通过项目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设计的过程中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互动。美国人做过一个研究,就是为什么远程教育教出来的学生不如全日制的学生?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全日制学校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对于学生的提高很有帮助,见下图的对比。

自由的讨论对于学生开阔思路、提高创新的思维是有帮助的,很多好的创意就是在讨论中产生的。作为教师当然鼓励学生直接地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阐述和讨论设计的构思。但对于学生而言,十几、二十岁的学生,其性格不是三五个月轻易能改变的,也不可能每个学生都热衷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在鼓励的同时也多开辟讨论的渠道,让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一方面是课堂的讨论和分析,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另一方面是,在艺术系的服务器上用开源软件建立一个PHP论坛,学生的项目作业完成后,直接发到论坛上,可以互相观摩点评。这样,即使一个学生没有发表任何的意见,当他把自己的项目作品在论坛上,又浏览了别人的作品之后,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和其他的学生有了互动。

职业教育是以职业能力开发为目标的教育。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能更好地融入企业。工作过程中的学习框架是新的学习文化的一个方面和新的学习形式的发展。高等艺术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其职业能力的开发不仅仅是之前职业教育的任务,而且要贯穿到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学习是目标开放的,并通常不遵循固定的模式和程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学习需要新的交际关系和交际形式。其中包括用新的媒介,比如电子邮件系统及其他新的形式,如项目控制及协调组、会谈、新的小组、反思团体等。在职业教育的后期,我们尝试逐渐融入企业内的终身学习的模式,企业内的目标开放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的同时,能更加顺利地过渡到职业工作中。

三、培养自我更新不断学习的能力

《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是一本由汤马斯・佛里曼所撰写的畅销书,书中分析了21世纪初期全球化的过程。书中写到:在平坦的世界中你们首先需要培养“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不断学习和教会自己处理旧事物和新事物的新方式。这是新时代条件下每个人都应当培养的能力。在这个时代里,大部分的工作都将不断受到数字化、自动化和外包的挑战,而且新的工作和新的行业也将越来越快地涌现。职业教育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是正规教育的最后一站,所以我觉得,在这个环节中,天地君亲师的传统思想在这里并不完全适用。教师应该更多地和学生平等对话,以互相讨论的方式教学,而不是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的方式。更多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方式的思考。

当学生步入职场,积极主动思考和行动的学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而等待听命行事的学生,往往会很被动。学生在艺术设计的领域中,只有主动地掌握了不断学习的方法在不断的设计和创造中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并不断提升。变平坦的世界让学生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接触更全面的信息、更新鲜的理念、更多一流的学术前沿知识、更广阔的学术交流空间、更广的发展平台。学生应抓住世界日趋“变平”的良好契机,怀着积极开放的心态,发展创新思维,迎接未来的挑战。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的多元化

创新思维的基础就是开放的心态,能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流行的新的艺术思想和设计方法。在艺术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引入新鲜的流行元素,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了人的知识结构的改变。在掌握了基本的造型色彩的技能之后,我们以教材为基础,更多增添了流行的电影动画和广告特效,让学生分析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兴趣和创新的激情。这些素材很多就是学生前一天晚上在电视里面看到的广告或者是电影里面看到的特效。这种教学的方式,不仅推动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其中一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就是从事这类的工作。有一个学生进入公司的一段时间之内就是在制作三维的鸟的翅膀的扇动和各种飞行的动作;而另一个学生则是制作三维物体碰撞过程中的碎裂和凹陷等特效。所以,在这些流行元素的引入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激情和好奇心,促进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在将来的求职和工作过程中和美术指导的沟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前提就是,教师本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需要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对于艺术流行元素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在平时看电视广告和网络动画的时候,就经常把这些作为设计项目来分析,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在写意山水一样的意境中,一幅水墨的鱼冲起来变成了飞鸟,飞鸟变成了山川,山川变成了打太极拳的人。这样的创意构思有什么独到之处,技术实现应该怎样去做。在这些课程设计的案例中,流行的设计元素设计思路成了最好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开放的心态,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能随时留意周围的各种创意,启发自己的灵感,保持活跃创新的思维。

五、培养文化底蕴促进创新思维

创新就是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而艺术创新的动力在于对美的追求,真正的创新在于通过新的事物、新的表现形式,打动人心,启发思考。这需要文化底蕴的培养。宋代诗人陆游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艺术的创作,艺术的表现只是一个形式,而表达的内涵,是单靠练习动画软件操作技术所不能获得的。需要更多地体验生活和培养文化底蕴。现在流行的国产动画片中,只有技术没有思想的动画比比皆是。有的制作矮小丑陋的形象作为主角,从形象到语言到动作力求猥琐。还有的动画人物表情木讷,动作呆板,智者加英雄加群众加坏蛋,原地兜兜转,做成低劣长篇肥皂剧。只靠商业运作占有市场,他们成功地创造出了新的文化垃圾。这样的现象说明,至少在艺术设计领域,没有文化真可怕。职业教育不代表只要技能不要文化,文化也不是必然和高学历挂钩。比如法国著名作家卢梭,就未曾经过任何正规教育。我们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样的文化底蕴。在文化课和选修课方面,我们开设了诸如陶艺制作、世界动漫文化精品、电影与文学、明清小说欣赏、美国流行文化、太极拳等多种课程,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并在教学中突出技能和思想的结合。

六、小结

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需要突出艺术的多元化思维,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一个良好平台,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应重视培养毕业生创新的思维,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思考,只有这样毕业生最后才能应对艺术潮流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

[参考文献]

篇(11)

语文课外作业,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独立运用知识的初步实践,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能起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语文课外作业布置是否恰当,对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钻研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语文教材的重难点去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作业,可以有效激起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扩展延伸,引导学生从现有水平向潜在水平发展,并从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达到巩固和提高语文水平的效果

一、语文作业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1.作业的有效性

在目前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教师在下课前匆匆布置一下作业,很多同学都没有弄清该如何将作业与上课内容相联系。为激发学生对课外作业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对他们讲解语文课外作业的意义和目的,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其完成作业应遵循的步骤和方法,从而保证作业的有效性。

2.作业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应是一个自主进行的过程,而作业在激发其语文学习兴趣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带有趣味性的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能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作业的层次性

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别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发展语言交际能力。

4.作业的针对性

教授完一堂语文课后,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学生的知识、语文水平,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以帮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5.作业的延伸性

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高素质人才。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教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可要求学生借阅一些图文并茂、幽默诙谐的趣味读物,便于他们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敏感性,感受语言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还应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课外阅读有关书籍和报纸,以培养他们持续阅读的习惯。如《中学生语文报》既有报道国内国际大事的“实事之窗”,又有“校园热点”“名人风采”“开心驿站”等栏目,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6.作业的实践性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实践性的语文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例如,教师在学校中可组织学生进行话剧表演;在家里要求学生与家长扮演角色进行交流。

二、语文作业设置应注意能力的训练

教师应适量安排作业,尽量少布置一些死记硬背、机械的客观性题目,增加一些课外活动,如朗诵、书法等,让学生真正做到劳有所获,做有所得。

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获得语言基础知识和具有用语文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应灵活设计课外作业,既包括口头作业,又有书面作业,同时还应注重知识性和实践性,以利于学生全面地巩固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并反馈教学效果。

三、语文作业设置须注重方法,提高实效性

1.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相结合

口头作业,如角色表演、朗读、背诵、讨论等,不仅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助于他们在完成作业中形成互学互助的团队精神。书面作业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书面作业的量不能太大,作业内容也要注意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对学生这四项语言技能的检验和强化手段。因此,教师要灵活处理每节课的作业,时常变换作业的形式,从而能有效避免学生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

除此之外,教师不但要布置书面作业,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现状布置,读词组,朗读、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回答问题,表演课文和根据课文内容排练话剧等其他形式的口头作业。

2.应注意语言的知识性和实践性

熟练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是学生各种语言能力形成的前提,教师在布置语文课外作业时一定要以巩固、加强和检查学生的语言知识为主。但是,语文是一种学习工具,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学习工具的能力。课外作业如果仅注重语言的知识性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强调语言的实践性,这样才能贯彻交际语言的教学思想。所以,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用语社会调查或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信息,然后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教师汇报。

四、语文作业设置要多样化

教师可增加作业的难度,让学生设计制作语文小报、墙报,给他们指定话题或题目,收集、整理并摘抄一些令其感兴趣的内容,同时要求他们设计插图、进行排版等,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入手来拓展知识面,掌握制作报纸和处理文档的简单技能。

1.布置基于网络的语文作业

教师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网络平台,建立学习网站和交流论坛,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师生间交流的方式,或将学生的作业上传到论坛上以增强学生对作业的重视程度,提高他们的成就感。

2.组织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

教师可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话剧表演、主题班会、作品展览等,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相关活动之中,如语文课本剧的表演、生日晚会、暑假夏令营等,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总之,教师应围绕语文教学要求和目标布置作业,从听、说、读、写等多个角度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语文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

\[3\]晓苏.语文教学与研究.华中师范大学,1992.

\[4\]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