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6 16:07: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金融安全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金融安全的重要性

篇(1)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139-02

一、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的构建需要遵循重要性、充分性、规范性、灵敏性、可操作性、互补性和开放性等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金融安全预警指标在重要的审计业务环节或对重要的审计对象与内容建立健全审计预防措施,实施审计预防;而对于一般审计业务环节或对一般审计对象与内容,则实施一般审计预防操作。充分性要求所选取的预警指标审计范围要宽,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考虑。规范性要求所设计的指标应尽量采用国际国内中央银行监管预警采用的指标,以保持审计口径的一致,便于审计数据的比较研究分析。为了与国际其他机构或历史数据进行横向或纵向的对比,在设置指标时,应尽量与《巴塞尔协议》中规定的风险指标及其概论基本保持一致,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还应考虑现行的有关制度与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控指标》一致,以便国内金融机构的横向和纵向比较。灵敏性要求所设计的指标灵敏度高,即指标的细微变化就能直接反映出审计风险程度的发展变化。可操作性要求所设计的指标可量化,每个指标都能有精确的数值表现,并易于取得相对准确可行的数值信息。鉴于我国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指标的设计应尽量简单、明确,力求做到少而精、易收集并且能够抓住内容、突出重点,而指标体系的数据应易于从相关的渠道获得。互补性要求所取的指标之间要相关联系、密切配合,组成科学的有机整体。只有各指标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才能客观地反映金融风险的状况,才能在复杂金融活动中发挥金融预警作用。开放性要求预警体系设置的指标不能一成变化,而是随着金融环境和业务活动的发展应及时改进和完善。

(二)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的选取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指标选取应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反映。宏观层面指标包括:经济增长指标: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波动率;经常账户逆差;国际储备指标:国际储备与进口付汇之比、国际储备与短期外债之比和国际储备与广义货币之比(本处所指的广义货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及持有准备近期内变现的长期投资等衍生金融资产);外债指标:外债总量与出口之比、年度还本付息与出口之比、偿债率、负债率及外债的期限和币种结构;流出、流入资本的构成和期限结构指标: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之比、长期外债与短期外债之比;通货膨胀率;利率和汇率指标:利率的变化系数、汇率的变化系数;贷款规模指标;价格变化指标:大盘指数变动率、板块指数变动率。中观层面指标包括:利率敏感系数;期限指标;汇率离差率;股价指数;股票市盈率;证券化率。微观层面指标包括:资本充足指标:资本充足率、资本与总资产比例和核心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指标:不良贷款率、次级贷款率、可疑贷款率、损失贷款率和贷款欠息率;盈利能力指标:资本利润率和资本收益率;流动风险指标:存货比例、资产流动比例和中长期贷款比例;质量管理指标:投入与产出比、人才拥有的变动系数、违规案件的数量与波动率、内部控制的评级。

(三)国家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

国家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可以综合利用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收集到的信息,纵向深化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成果的利用,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系统和事前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功能。国家金融安全预警体系的构成如下图所示

审计信息收集系统就是政府审计机构将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审计结果进行汇总,及时、有效、全面地收集有关金融机构的审计信息;审计信息评估系统是对所收集的审计信息进行评估,以判断信息的重要性;审计信息评价系统是对审计信息评估系统的深化,对被认为重要的审计信息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深入分析;审计信息的处理系统是根据审计信息对国家金融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将相关的审计信息落实到实际;审计信息的监督系统贯穿于上述四个审计信息系统。

借鉴国内外有关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可以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这三个方面出发,设计一套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各个层面的指标数据根据政府审计和社会审计工作所收集到的数据,并与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经验数据相比较设计相应的权重。同时,应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对各指标制定不同的变化系数,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在构建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可以得出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综合指数。

I=βiKiWi

其中:I表示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综合指数;βi 表示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系数;Wi 表示各层面预警指标的权重;Ki表示各层面预警指标的分数。

二、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联动性分析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三个层面指标体系之间存在着联动关系。从理论层面上看,微观层面是构成宏观层面的基础,而中观层面是联系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纽带,所以,微观层面指标的变化及其累积必然会通过中观层面指标的传输反映到宏观层面的指标,从而导致宏观层面指标的变化。从形式层面上看,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都关注利率、汇率指标的变化,但宏观层面关注的是绝对水平,中观层面关注的是相对变化幅度,而利率、汇率又正好是微观层面的预警主体――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业务经营中的价格杠杆,资金的流动是三者之间的一个重要的联动机制。从现实层面上看,如果客户大量提取银行存款,导致微观主体的商业银行的主体预警指标很快恶化,同时,如果这些被提取的资金转移到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上,必然会导致这些市场对利率、汇率指标的较大压力。则必然会导致中观市场和宏观市场预警指标出现异常变化,导致整个安全预警指标的恶化。

参考文献:

[1] 陈英姿.以安全性为主要目标 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 [J].审计研究,2009,(4).

[2] 蔡春,李江涛,刘更新.政府审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基本依据、作用机理以路径选择 [J].审计研究,2009,(4).

[3] 赵保卿.“免疫系统”与审计的预防职能 [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5).

篇(2)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9)10―0047-07

一、引言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引起了国内外各界对国家金融安全问题的关注,而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该问题再度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中国金融业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自2006年11月加入WTO之后,国际金融风险与危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冲击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外资金融机构的不断涌入和非国有金融的迅猛发展,带来市场结构的显著变化,使得市场竞争与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同时,国有金融的治理机制正面临深刻变革,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又相对滞后,使中国面临着日趋严峻的金融安全问题。

鉴于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国内外学者已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从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看,关于金融安全实证研究的成果还较少。国内学者刘莉亚等(2003)、董彦岭等(2009)分别对新兴市场国家及全球60个国家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共生性关系及共生因子进行了实证研究;伍志文(2002,2003,2008)、沈悦等(2007)、万晓莉(2008)等从金融脆弱性、金融安全指数、银行系统风险方面对中国金融安全进行了实证研究。

虽然国外学者目前还没有明确提出和界定金融安全的概念,但已有许多学者对银行危机的成因及其预警和金融安全网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的代表性结论是:Fisher(1933)对1929年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发现金融危机是由引发债务一通货紧缩的金融事件形成的。ICMinsky(1964)gk为,银行体系自身存在着脆弱性,并且银行脆弱性、银行危机与经济周期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内生的,政府干预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银行脆弱性。Diamond和Dybvig(1983)的银行挤兑模型分析表明,正是存款人的恐慌心理导致了危机的传染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Mishkin(1999)通过新兴市场国家的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了一国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并且这种不稳定状态在外部冲击下,形成了货币危机,再由货币危机引起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财务状况恶化,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Corsetti等(1999)的模型分析表明,形成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是企业过度投资、高负债及其道德风险与政府赤字融资所导致的不可持续的外部不平衡,因而改革金融体系、保持一国经济内外平衡,是维护金融体系长期稳定的主要措施。Can(2004)的实证表明,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性之间存在直接关联。过度竞争将降低金融机构的特许权价值,引致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行为,从而造成金融体系的不稳定。Diamond和Rajan(2005)发现,银行倒闭具有传染性,但传染性并非源于银行储户的恐慌或银行间的契约纽带,而是银行特定的资产负债结构所致;银行的流动性问题与偿债问题相互作用并相互转化,最终造成了银行危机。Kane(2001)认为,在金融安全网的设计上,必须明确银行、纳税人、监管者的责任,确保各方行为的透明度;并且只保持安全网官员的政治独立性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制度设计产生私人部门约束银行的安全网体系。

本文更加关注金融安全及其影响因子的实证研究。该方面的研究自亚洲金融危机后多了起来,代表性成果有:Sachs等(1996)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危机预警模型――STV横截面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实际汇率贬值越高、国内私人贷款率越高,国际储备/M2比率越小,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Demirguc-Kunt等(1997)的研究表明,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发生银行危机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因而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因素中能够预测银行危机的主要指标。旧Kaminsky等(1998)选择了过度借贷周期、银行挤兑、货币政策、经常账户、资本账户、经济增长等六大类20个指标,对20个国家25年间的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国际银行体系正趋于脆弱。㈣Berg等(1999)在Kaminsky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增加了M2与储备比率、经常账户与GDP比率两个指标,并用1995年4月25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成功地模拟预测了亚洲金融危机。Edison(2003)在Kaminsky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又增加了美国产出、七大工业国产出、美元利率、油价、广义货币与外汇储备水平值比率、短期债务变动与外汇储备变动比率、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水平值比率等7个变量,构建了金融危机预警模型,并成功地模拟预测了1997-1998年问发生在西方工业国家的一些金融危机。Bussiere等(2006)利用多元logit模型构建了一个金融危机早期预警模型,通过1993-2001年间20个新兴市场国家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这种多元logit早期危机预警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金融危机。

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选择微观金融、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三大类17个指标,并根据各类指标对国家金融安全的不同影响各赋予了不同权重,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类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再结合主观权重构建了国家金融安全指数。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在金融安全指数的估算上引入了微观金融稳健经营指标,改变了以往以宏观因素为主的估算方法,使估算出的金融安全指数更具合理性,也更全面地反映了中国金融安全的实际状况。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对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威胁中国金融稳定和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中国有效防范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有益的理沦尝试。

二、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构建

(一)金融安全指数构成指标的选择及权重设置

1 金融安全指数构成指标的选择

本文估算金融安全指数的主要目的是客观描述中国金融安全的状况及其变化,而不用于预警,故在金融安全指数构成指标的选择上与以往研究有一定的区

别:(1)本文所选指标均与金融安全呈正相关关系;(2)在具体单个指标的选择上,未专门采用银行存款这一广泛使用的指标,取而代之的是资本充足率、资产收益率(ROA)、存贷比等反映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指标;(3)未将考察重点集中于国有银行的信贷领域,而是综合考察中国主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经营业绩及流动性状况;(4)对经常账户类指标进行了精简,将出口额、贸易条件、实际汇率、经常账户余额与GDP之比等指标简化为经常账户余额一个指标;(5)鉴于中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股票价格指数并不能客观反映宏观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绩效,故放弃了证券市场价格指数这一同样被普遍采用的指标;(6)考虑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和相对较少的外债余额,外债偿债风险并非影响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因而未考虑外债指标。

在借鉴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在金融安全指数的估算上还增加了以下新指标:(1)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因为这两个指标的高低对一国金融安全有重要影响;(2)经济景气指数,因为该指标直接反映了经济主体对当前及未来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预期,也是反映金融市场运行状况和金融安全的重要指标;(3)资本跨国流动规模,因为中国是外资流入和利用大国,资本大规模的异常流人和流出,会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产生重要影响;(4)美国、欧洲、香港三个代表性证券市场股票价格指数,因为该类指标一方面反映了国际经济、金融的运行状态,另一方面也会对中国经济、金融及外资流动产生重要影响。表1详细列出了本文选择的三大类17个指标。

2 金融安全指数构成指标的权重设置

鉴于中国自1949年以来未曾发生过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故无法通过历史事件来检验各指标在预测危机中的表现。为了客观准确地估算金融安全指数,本文采取了主观赋值与主成分分析(客观赋值)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首先,根据以往相关研究成果和本文对金融安全影响因素的调研与判断,将17个构成指标分为微观金融稳健经营、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三大类,分别赋予0.5、0.25、0.25的权重;其次对每大类中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主成分的标准化值(表示为每个大类中各原始变量标准值的加权平均值);再根据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对各大类进行加权求和;最后,根据各大类的主观权重,计算出各年度金融安全指数。对三类指标权重的主观赋值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微观金融主体的稳健经营是构成一国金融安全的内在基础,而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一国金融安全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内因与外因的重要性没有显著差异,因而均赋予0.5的权重;(2)在外因方面,中国加入WTO后,特别是2006年11月逐步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后,国际金融因素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明显增强,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国内宏观经济因素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但目前无法准确区分两者的差异,所以赋予相同的0.25的权重。

(二)数据来源、处理与金融安全指数的计算

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由于1998年之前部分银行的稳健经营指标数据不完整,所以本文选择了1998年至2007年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等15家中国主要的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资本充足率、资产收益率和商业银行存贷比数据均来源于各年的《中国金融年鉴》,和巨潮资讯网;内部控制机制为虚拟变量,2003年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前为0.5,2003年后为1;宏观经济方面选择了1998年至2007年间GDP增长率、经常账户余额、财政盈余、外汇储备、经济景气指数、企业盈利水平、居民收入、房地产投资规模为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外汇管理局网站、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网站和各年的《中国经济年鉴》;监管及信息披露为虚拟变量,2003年“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格局成立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实施之前为0.5,2003年之后为1;国际金融市场方面选择了1998年至2007年间中国外资流人流出规模、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伦敦金融时报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和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见表1)。

2 金融安全指数的计算

用上述样本的指标数据和SPSS16.0统计软件,可得到每一类指标的所有主成分及每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及累积方差贡献率(见表2、表3和表4)。

综合考虑方差贡献率及特征值大小,本文选取微观金融稳健经营指标的前两个主成分、宏观经济指标的第一个主成分、国际金融市场指标的前两个主成分分别为三大类指标打分。计算中,各主成分的权重为其方差贡献率,各主成分标准化值向量由SPSS16.0生成。计算得到三类指标各年的分值(见表5)。

根据三类指标各年的合成分值,采用以下公式估算出中国的金融安全指数。估算结果见表6。

FSI=MICRO×05+MACRO×0.25+INTERNATIONAL×025

(1) 根据表6的估算结果,可以绘制出中国1998-2007年间的金融安全指数趋势图(见图1)。

由表6和图1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及金融机构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的加强,中国的金融安全状况总体上逐步得到改善;特别是在2003年开始中国金融安全状况有了明显的提升,这说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及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改制与上市,对中国金融安全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显著影响。另外,2007年中国金融安全指数有较大的提高,说明白2006年底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后,中国的金融安全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

三、中国金融安全的实证检验

(一)实证模型变量选择与说明

本文对金融安全指数的估算,虽然反映了中国的金融安全状况,但还不能准确判断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主要因素。接下来将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分析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考虑到影响中国金融安全与稳定的主要风险包括:不良贷款比例、游资流动规模、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资本市场风险及通胀风险,因而选择该6种风险因素为解释变量。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的数据来自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cbrc.省略)和一些学者的学术论文;游资流动规模变动率的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safe.省略)银行间债券市场七日质押式债券回购利率的月均值标准差和通货膨胀率的数据来自锐思数据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月均值标准差和中国股票价格指数月均值标准差的数据来自IMF网站(省略)。各变量的代码、说明及数据来源详见

表7。

(二)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8报告了主要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8可以看出,在1998-2007年间,中国不良贷款比例的最大值为41.22%,最小值为6.72%,均值为21.58%,并且该比例呈现逐年递减趋势,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违约风险比较突出,但逐渐改善;中国游资流动规模变动率的最大值为437.61%,最小值为-212.59%,均值为71.54%,表明资本外逃的增速放缓(存在资本外逃现象的样本期内)或游资流入的增速加快(存在游资净流入的样本期内),但总体上中国对游资的吸引力在逐年增强;中国债券回购利率的年标准差均值为0.51,说明样本期内基准利率水平变动不大,风险较小;实际汇率年标准差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8倍,均值为1.91,说明样本期内的汇率波动较大:中国股票价格指数年标准差最大值为50.59,均值为11.67,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波动较大,风险较高;消费物价指数变动率的最大值为4.8%,最小值为-1.4%,均值为1.13%,说明样本期内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通胀风险较小。

表9报告了各回归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情况。检验结果显示,除了FSI和CMR之外,其它各回归变量的水平值均通过了平稳性检验,均为平稳序列。

为了进一步揭示各风险变量与中国金融安全指数之间的关系,本文对各风险变量与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见图2)。图2a比较了不良贷款比例与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变动关系;图2b反映的是游资流动规模变动率与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从中无法看出两者之间的变动关系;图2c反映的是基准利率波动与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到两者的变化趋势没有明显的关联;图2d反映的是实际汇率波动与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从中显示出两者的变化趋势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变动关系;图2e反映的是股票价格年标准差与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从中显示出两者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一致性;图2f比较了通货膨胀率变动与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从中反映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向变动关系。

(三)模型及实证检验

本文首先假设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违约风险)、游资流动规模变动率(国际游资流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资本市场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会对中国金融安全产生显著影响。基于该假设,本文建立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次,中国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仍然受到政府较为严格的管制,利率波动较小,而汇率波动虽然比较明显,但主要是人民币升值的结果,是完全可以预期的,因而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可以控制的。如果风险是可以控制的,风险水平一般较低,不会对金融安全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本文进一步假设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不构成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威胁。本文通过剔除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个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3),并通过与模型(2)的回归结果比较,来验证这一点。

本文利用上述样本数据,采用OLS方法和统计软件Eviews5.0,分别对模型(2)和模型(3)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0。

从表10可以看出,无论是模型(2)还是模型(3),拟合度都较高,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模型(2)和模型(3)的回归结果高度一致,都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国际游资流动规模变动率与金融安全指数显著负相关;股票价格年方差与金融安全指数显著正相关,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通胀风险与金融安全指数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该结果表明,银行业面I临的违约风险和国际游资流动规模变动所产生的风险构成了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威胁;资本市场风险与金融安全指数正相关。这看似矛盾,但事实上是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熊市,其后逐渐开始活跃,再到2007年的牛市,股票价格波动在市场开始活跃及牛市阶段是比较大的,因而资本市场风险水平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步性。该结果也进一步证明,本文对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估算是合理的。同时,模型(3)在剔除利率风险变量和汇率风险变量后,拟合度进一步提高;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游资流动规模变动率、资本市场风险指标的显著性逐渐提高,进一步说明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不构成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威胁,支持了本文的后一个假设。另外,在两个模型中,常数项均不显著,表明模型没有遗漏重要的解释变量,模型设计是合理的。

善起到了积极的显著影响。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银行业面临的违约风险和国际游资流动规模变动所产生的风险,构成了中国当前金融安全的主要威胁;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通胀风险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资本市场风险与中国金融安全状况同方向变动。如果风险是政府可以控制的,那么这些风险不构成国家金融安全的主要威胁。上述结论与我们观察到的中国现实情况基本吻合,也进一步印证了本文对中国金融安全指数估算的合理性。

根据上述实证结果,本文得到以下政策建议:

(1)继续坚持稳妥的金融市场开放政策。在风险因素可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开放金融市场,同时进一步完善微观金融机构的治理机制和风险管理,加强对资本市场风险的监管,改善中国的金融安全状况。

(2)高度重视中国银行业的违约风险和国际游资流动风险。监管当局应尽快完善对该两类风险的监控系统,加强对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监管,及早防范和处理可能的金融安全隐患。虽然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自2000年来有了明显的下降,但经营环境和社会信用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并且该指标在近期有上升的苗头,因而政府仍需要通过信息披露制度和信用制度建设来改善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建立良好的市场信用机制,确保国家的金融安全。

(3)可选择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国际游资流动规模变动率和股票价格变动率作为预测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风险监控指标,建立中国金融安全预警系统。

篇(3)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3-0051-03

一、研究的背景

我国虽尚无明显的金融危机发生,但作为发展中国家,且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特殊时期,内外因素使我国金融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所以,研究金融安全问题尤其是研究如何有效测度或评价我国金融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金融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金融脆弱及金融危机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早期,Irving Fisher(1933)、Kingdleberger(1978)等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来研究金融安全问题,Diamond and Dybvig(1983)利用博弈模型对金融安全机理进行探讨的“金融挤兑论”,Mishkin(1991)提出的“不均衡信息论”等。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视角也被放到了宏观经济政策,如对外借款、过度借债、隐性担保、存款保险、贷款竞争等方面,从不同方面解释了金融安全问题。在实证计量方面,现有文献基本上是以预测为主,对金融安全测度预警的研究多以严谨的计量方法进行,如:FR概率回归模型、KLR信号监测模型、、STV横截面回归模型、DCSD预警模型等。但是,大多数研究文献认为金融脆弱性或金融危机的演化路径是线性且连续的,其研究的出发点是传统经济理论,而传统经济学是在静态均衡理论基础上以统计和线性化方法为主要手段建立起的理论体系,在现阶段无论是从自身的发展方面,还是在指导经济实践方面,都碰到了一系列悖论和难题,这一现象在金融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非线性科学。金融系统作为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其运行状态具有高度的动态性、明显的非线性。

因而要对金融体系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就必须建立一个非线性综合评价模型,突变理论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新的方法。Thomas Ho and Anthony Saunders(1980)曾描述了银行系统的突变性失败,沿着这一思路,本文运用突变理论构建金融安全的综合评价模型,探讨突变理论在金融安全分析评价中的应用。[1]

二、金融安全突变模型综合评价及模型构建

(一)突变模型基本原理

突变理论主要研究动态系统在连续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的不连续突然变化现象及其与连续变化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临界点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分析系统的过程特征。最常用的初等突变模型为:尖点突变f(x)=x4+αx2+bx;燕尾突变f(x)=x5+αx3+bx2+cx;蝴蝶突变f(x)=x6+αx4+bx3+cx2+dx。其中,f(x)表示一个系统的状态变量x的势函数,状态变量x的系数a、b、c、d表示该状态变量的控制变量。对于势函数f(x),由f''(x)=0和f''(x)=0可得到由状态变量表示的反映状态变量与各控制变量间关系的分解形式的分歧方程。把突变模型的分歧集方程加以推导引申,便得出“归一公式”。这是利用突变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本运算公式,将系统内部各控制变量不同的质态归一化为可比较的同一种质态,即转化为状态变量表示的质态,从而对系统进行量化递归运算,求出表征系统状态的系统总突变隶属函数值,以此作为综合评价的依据。[2]上述三种突变模型的归一公式与系统示意如图1,一般将主要控制变量写在前面,次要控制变量写在后面。

图1 常用突变模型的系统示意图

(二)金融安全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金融安全评价的基本步骤如下:(1)按系统的内在作用机理,将金融体系分解为若干指标组成的多层系统。(2)对各时期的底层指标进行原始数据规格化,即转化为[0,1]之间的无量纲数值,得到初始的模糊隶属函数值。(3)利用归一公式进行量化递归运算。(4)根据“互补”与“非互补”原则,求取总突变隶属函数值,即金融安全度。“互补”原则是指系统诸控制变量间存在明显的关联作用时,应取诸控制变量相应的突变级数值的均值作为金融安全性总突变隶属函数值。相反,“非互补”原则就取诸控制变量相应的突变级数值中的最小值作为金融稳定性突变总隶属函数值。(5)重复(1)到(4)的步骤,对系统不同时期的金融安全度进行跟踪评价。(6)分析评价结果:金融系统安全度越高,则脆弱度越低。安全度为0表示金融体系极其脆弱,随时会发生金融危机;安全度为1表示金融安全性最优,几乎无脆弱性,是一个理想的绝对稳定、优化的金融体系。计算出的稳定度将在0到1之间变化,越接近1表示金融体系安全度越高。

在运用指标来测度银行体系安全性状况时,科学的核心指标和综合指标的选择和设计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认为,金融脆弱的产生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失衡,这种不稳定的经济运行体系在一定因素的影响下常常会剧烈地震荡。由于金融系统是金融、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金融安全是金融与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均衡结果。因此,金融安全评价是对该复合系统的综合评价。

(三)金融安全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构建一套金融安全性的分析指标体系,应该满足如下一些基本条件。第一,须灵敏度高,要求指标值的细微变化就能敏感地反映金融形势的变化,反过来,金融形势的细微变化也能通过这些指标及时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指标体系的设置要以金融活动为中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标数量的大量性。第二,要求所选择和确定的指标体系对金融形势的变化情况能够迅速及时反应,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预警性。第三,指标系统要具有多元性,能综合反映金融活动的主要过程和主要方面的实际情况;要逻辑性强,各个指标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补充,客观全面地反映金融形势的变化情况。第四,要求各个指标都能搜集到相对准确、可靠的指标值,也就是说指标要操作性强。

本文借鉴国外学者对金融脆弱性理论研究的结论,[3][4]以及国内学者的设计,[5][6]并参考实证研究时选取指标过程中的共同经验和成果,[7]结合我国现实国情,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将金融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如下:

表1 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我国金融体系安全综合评价

本文选取我国1993-2005年间13组数据来综合分析金融体系的安全度。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信息网、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月报、国际金融统计等资料,并根据指标所需进行了计算得到指标数据。

(一)指标数据规格化处理

根据金融安全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首先将获得的各时期的底层指标进行规格化,即按

进行标准化处理为[0,1]之间的无量纲数值。其中,i=1,2,3...18为指标数,j=1,2,3...13为评价对象数。

表2 规格化处理后的指标数据

注: u13中消费指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之和;u213根据我国利率变动时间进行了加权处理,且消除了通货膨胀影响;u232用深圳股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代替;u233用深证综指波动率代替。

(二)指标突变级数计算及金融安全度的确定

本文将XU定义金融安全度。利用上述方法得到我国1993-2005各年份的金融脆弱度Ff,如表3所示:

表3 基于突变模型的金融安全度 (1993-2005)

根据表3结果,可以得到1993、1996、1999、2001年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度较低。回顾历史可以看出,比如:1993年开始,我国进入新一轮的经济过热,国民经济秩序全面失调,金融秩序紊乱,当年信贷增长率达43.2%,投资增长达61.78%,通货膨胀率达15%以上,金融系统极度脆弱,相应的其后两年金融体系也体现了较为脆弱的一面。不过值得安慰的是,自2001年以后,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逐年增强,金融安全度呈上升趋势,2005年已达到较稳定的状态。

四、结论

本文将突变理论初步应用于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分析及综合评价中,结果表明,此方法在金融安全研究中的应用是合理可行的,能较准确地量化金融体系的安全程度。突变理论综合评价法可以将金融系统内的各变量不同质态化为统一质态,模型中因素重要性的确定量化是根据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归一公式中进行的,计算公式与步骤简单明了。但是,在综合评价中要对金融体系的情况进行指标体系的分解并对同层次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就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分解层数的多少、同层次指标相互间的重要性判断都会对最终的评价结果产生影响,这是要加以注意并值得深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Thomas Ho,Anthony Saunders:“A Catastrophe Model of Bank Failure”,Journal of Finance Vol. 35,No. 5 Dec.1980.

[2 姜璐,于连宇.初等突变理论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10).

[3] Graciela L.Kaminsky, Saul Lizondo and Carmen Reinhart “Leading Indicators of Currency Crisis”,IMF Staff Papers,Vol.45,No.1,March 1997.

[4] Demirgüc-Kunt,A. and E. Detragiache:“Monitoring Banking Sector Fragility:A Multivariate Logit Approach”,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Vol.14No.2,March 1999.

[5] 吴航.试论我国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建立[J].上海金融,2000,(1).

篇(4)

在传统条件下,金融是指货币的制造、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在那种条件下,金融活动的监管易于操作,金融安全的表现比较直观,并且通过审计跟踪等手段,也能很好地实现金融安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网络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成为“地球村”。与此同时,传统的金融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的金融营运体系的出现,给我们如何确保网络时代国家的金融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

20世纪90年代机构性和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和金融一体化趋势有重大关系。金融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国际贸易发展和生产一体化要求便利的跨国界服务,如资金融通和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通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期权、期指等金融衍生工具和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技术条件。由于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缺乏对跨国界资本流动的有效约束和监督,特别是对金融科学管理工具和银行表外业务的管理,投机金融机构很容易利用保证金交易,集中大量资本蓄意攻击某个薄弱环节,从中攫取巨大利益。

一、网络时代的金融活动的基本特征

网络时代的金融电子化,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提高金融活动的效率。新技术与金融业务相结合可以大大降低融资成本,据美国有关部门测算:同样一笔交易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成本为1.02美元,通过电话交易成本为54美分,文传成本为26美分,而通过互联网只需13美分。可见,网络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总起来说其主要特征有:

1.虚拟性

网络时代的金融机构通常表现为没有建筑物,没有地址而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首页画面,所有交易都通过因特网进行,没有现实的纸币乃至金属货币,一切金融往来都是以数字化在网络上得以进行,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金融机构的运作成本,同时也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降低,提高金融服务的速度与质量。

2.直接性

网络使得客户与金融机构的相互作用更为直接,它解除了传统条件下双方活动的时间、空间制约。另外,网络为资本的国际流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储蓄和投资会划拨变得更有效。需要大量投资的穷国已不再受制于缺乏资本,存款已不限于本国市场,而能在世界各地寻求投资机会。“由于投资者能把自己的有价证券更广泛地分散到各地,风险也随之多样化,使得化解金融风险的难度更大”。[1]

3.电子化

国际金融体系由全球各地的数十万部电脑显示器组成,它是第一个国际电子市场。电子货币是建立在计算机空间而不是地理空间上的全球性经济的一种表现形态。电子货币造成的管理方面的根本问题源自电子市场与政治地理之间的脱节。例如,控制货币供应量这个概念本身就假定地理能够提供确定市场范围的有关手段,它假定经济边界是有效的;货币的跨边界流动是可以监视和控制的;一个固定的地理区域内的货币总量是重要的。在数字化的世界经济中,所有这些假定都变得越来越成问题了。

4、风险性

电子货币和数字市场的日益重要性给中央政府对经济和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控制带来了难题。它们还会使国家市场和民族国家周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容易渗透。由于电子货币发行者的多元化(既有中央银行又有民间组织)使得对参与网络交易的行为具备潜在的更大的风险,必然使我们面临诸如在电子货币发行者破产、系统失灵或智能卡遗失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客户的权益问题。另外,在网络经济中,舞弊和犯罪活动将变得更加隐蔽。

二、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网络化程度和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加上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决定了我国的金融业也必将融入到世界经济中来。当前我国的证券交易基本实现了全国联网,网上炒股日益发展,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都建立了各地的局域网,其中中国银行已建立了以总行数据处理中心为核心辐射海内外的全辖网络化应用体系。这些新生事物给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方便了客户,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金融营运成本。但是,网络化的金融体系如其他一切事物一样是“方便往往与安全针锋相对”,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开放金融市场,但仅在当前的低级网络化进程中我们还是遇到了不少关系到金融安全的问题。比如,非法入侵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攻击金融组织的数据库,通过网络盗取他人股票、金钱的行为也开始出现,利用职权之便,改动网络数据为己谋利。凡此种种行为都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使得国家的金融安全受到很大威胁。从整个世界金融体系来说,我国所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主要依靠从美国IBM等公司进口,由于美国对其他国家实行技术上的歧视性政策,而我国目前自己的加密技术和密钥管理技术及数字签名技术相对落后于金融电子化发展的需要,加之不断有报道指出从国外进口的软件技术都有明显的秘密通道,所有这些都成为网络时代金融安全的隐患。

三、面对网络时代为确保我国金融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随着金融服务网络化程度的提高乃至我国金融交流的国际化,金融安全问题必然成为国家经济安全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可以想象,在未来网络时代,任何人可以在网上自在漫游、查询、申请贷款,在实际交易中就有可能引来网络入侵者。不管是盗领还是更改电子资金资料,对于信用重于一切的银行都是极大的风险,而对于国家都是巨大的损失。

任何经济安全问题都能找到应对办法,但对现代金融市场的运转方式、运作技巧等,我国金融业还不太熟悉甚至不理解。亚洲金融危机充分显示了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实力。应当说,这方面的较量是冷战后国家力量、国家意志博弈的重要体现,是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后者最具有优势的领域进行的较量,这种较量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直至与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国家真正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相始终。因此,现代高级金融人才的培养与经验的获得,对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基本做好人才和知识的准备之前,要把握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目前全球游资已达7万多亿美元,每天流动量达1万亿美元、每天金融交易中与实物经济有关的仅为2%,[2]在虚拟经济已大大脱离实物经济发展需要而存在的今天,我们应当在开放金融市场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对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金融商品、金融机构、金融经营方式说“不”的勇气和决心,在此基础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强化国家金融安全的意识

在未来网络时代,在我们与国外的金融交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差距势必长期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注意捍卫国家的金融安全。网络化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国家的概念,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不会因网络化而消失,恰恰相反,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推行新经济政策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我们在目前不利的情况下,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化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又要高度警惕它对我们不利的一面。

2.确保金融机构信息体系的安全

据美国能源部和航天局估计,目前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具备了发动信息战的能力,还有成千上万的电脑“黑客”可能对信息系统进行攻击。“1994年美国国防部特意组织一批‘黑客’对国防部的计算机系统攻击,结果在被‘黑客’攻击的8900台计算机中竟然有88%被‘黑客’掌握了控制权”[3]与美国相比,我国的信息系统显得脆弱得多。因此,在推进金融网络化的进程中,必须把确保我国金融系统的信息体系的安全尤其要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要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安全防御能力。具体地讲,必须建立完善的防护设备,这其中包括客户端的乱码处理技术、防火墙。以及保护交易中枢不被入侵的可信赖作业系统,使得从用户的电脑端开始,资料传送就受到层层保护。对所有金融数据进行加密传输,使用户经过多级认证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金融系统计算机设备要把防电脑病毒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建立严格的业务操作规程,尤其是要加强对金融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杜绝利用金融部门计算机系统进行与业务无关诸如玩电子游戏、修改相关数据等活动。定期彻底清除金融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在这个问题上更要强调开发研制我国自己的电子技术产品,在硬件设备上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金融网络化进程中掌握主动权。

3.提高摄取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准确度

在完善网络监管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对金融市场运行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掌握,从而更准确地化解金融活动的风险,平滑金融振荡,以实现减少金融波动的目的。因为,网络信息往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虚假信息经常充斥其间。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网络原始资料的判别整理,以尽可能地掌握更多、更准的信息,具体措施就是建立严格的网络金融的认证体系,扩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社会成员知道哪些网上银行符合网上金融经营的标准,从而保证网络金融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篇(5)

中图分类号:TP393

农村信用社是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1]。纵观农村信用社金融安全,计算机应用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突出,为了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维护农村信用社的网络安全以及保障农村社的金融安全,开展农村信用社的计算机安全问题的分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农村信用社计算机安全现状分析

1.1 环境安全分析

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的计算机室都配备有空调和灭火器等装备并配备有联运电子防盗门及防弹玻璃等防范设备,环境安全基本情况是良好的[2]。

1.2 设备安全分析

在各大农村信用社的营业场所内,通常都配备有应急电源、电子监控设备、报警装置等,设备安全性相对是比较安全的。

1.3 网络安全分析

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现在基本都是基于网络实现,大部分的信用社都与上级建立了主干网络通路和备用网络通路[3]。

1.4 信息安全分析

金融信息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大部分农村信用社的计算机都安装有计算机病毒防范软件,而且及时更新,可以较好的保证金融信息的安全[4]。

2 农村信用社计算机安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2.1 不能正确的认识计算机的风险

农村信用社通常地处偏远,很多的计算机管理人员以及实际业务操作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到计算机风险对金融风险的防范重要性[5]。主要体现在:(1)密码管理混乱、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或密码长期不更换以及同一密码不同场合共用等。(2)业务授权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

2.2 计算机专门人才缺乏

农村信用社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有些计算机专门人才不愿意到偏远地方工作。在目前的农村信用社职工中,计算机能力较强的人员是非常缺乏的,大部分职工仅会最简单的日常操作,没有计算的维护和网络维护能力。

2.3 硬件设施建设不到位

在部分的农村信用社,特别是相对偏远的农村信用社,计算机硬件设施建设通常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些信用社并没有建设专门的机房,同时还存在数据备份不及时、系统经常崩溃以及数据丢失等计算机安全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也次生了更多的计算机安全问题[6]。

3 提高计算机安全的对策

3.1 加强计算机的管理与维护

计算机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安全问题与计算机的管理与维护是密切相关的,为了保障农村信用社计算机的安全,必需要加强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将计算机的使用、管理与计算机的系统维护等操作职责分开,明确各项责任。同时,要对信用社负责计算机管理与维护的人员进行明晰的职能划分,特别是系统管理和业务操作要严格区分,控制权限,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7];(2)严格计算机的操作规程,并制定完善的计算机使用规章制度,严防各种错误的操作;(3)加强计算机安全的维护管理。基于计算机信息的安全和金融安全角度制度严格的岗位职责制度,对系统的管理员、数据库的管理人员、网络维护与管理人员、金融或会计实操人员等分配一定的权限,建立严格的操作口令管理、口令密封备案以及口令不定期更换等保密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对所有的系统维护项、数据修改或删除以及备份等项都要进行严格的备案;(4)做好计算机的日常保养与维护工作,如做好清洁、防尘,严禁不关机或非法关机以及做好日常的签到、签退制度等。

3.2 加强培训与计算机硬件建设

鉴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计算机安全现状以及成因,为了保障农村信用社的计算机安全,必需要加强计算机管理与维护人员的培训,因为计算机的安全运行与维护保养是由人来完成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进行计算机安全意识的培训。首先要加强的就是人员的计算机安全意识的培训和强化。这种培训可以是技术上的,也可以是制度上的,也可以责任意识方面的。不管从哪方面进行培训,最终要让计算机的管理与维护人员高度认识到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严重危害;(2)加强计算机硬件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管理。农村信用社计算机安全存在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与硬件设施有关系,因此,除了加强人员的培训外,还要加强计算机硬件的建设,如建设专门的计算机机房,更新计算机设备等[8]。

3.3 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计算机信息的安全对于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9]。如财会部门、信贷部门等计算机财务信息及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必需要依靠计算机安全的网络环境以及相关的管理职能,必需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如计算机密码泄漏、计算机管理权限过于宽泛以及不安全操作等引发计算机安全的事件发生。

4 结论

农村信用社在其发展过程中,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步伐的推进,农村信任社的计算机安全隐患逐渐突显并对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农村信用社金融及相关综合业务的顺利开展,开展计算机安全的分析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魏国庆.对农村信用社计算机安全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5:97.

[2]李俊娟.农村信用社加强计算机安全风险防范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1:292.

[3]李晓美.农信社如何防范计算机犯罪-关于防范农村信用社计算机风险的对话[N].金融时报,2005,04,14.

[4]李永刚,杨柳.浅议如何推动农村信用社的电子化建设[J].金融信息化论坛,2004,9:5-8.

[5]卢加元,吴国兵,常本康.农村信用社计算机网络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4,30(7):14-16

[6]李均.对农村信用社内部审计的思考[J].新西部,2008,4:23-24.

篇(6)

近年来频繁集中爆发的互联网安全事件不仅应验了业内人士此前的忧虑,而且也给年轻的互联网金融敲响了警钟:

2014年春节前夕,拍拍贷、好贷网、火币网等多家P2P网贷平台遭黑客攻击,平台页面无法打开,致使投资人无法登录平台投资和提现,平台负责人随后收到黑客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的敲诈信息。

近期,多个P2P平台陆续爆出问题,P2P网贷行业资讯门户网贷之家、网贷天眼及第一网贷等平台都遭受到了黑客攻击。

此外,央行近期对虚拟信用支付和二维码支付的叫停,也可以理解为,考虑到支付流程中的安全问题,比如虚拟信用支付中的本人确认问题、材料真实性问题以及二维码支付中的客户信息安全问题,都已经成为监管机构履行安全监管职责的监管地带。

严峻的金融信息安全形势,要求金融业切实采取措施,努力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坚决打击危害金融信息安全的犯罪活动。因此,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安全面临的形势,充分认识金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未雨绸缪,勇于应对挑战,对于我国的金融机构来说尤其迫切。

2 互联网金融危机呈现新特点,技术性风险上升

业内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最大的成本不是平台运营成本,也不是客户的获取成本,更不是监管上的投入成本,而是作为平台本身的信誉成本,也就是常说的平台信任度。一旦缺乏了信任度,客户挤兑,资金流逝,平台成为了无源之水,即便符合监管标准,降低运营成本也无济于事。

从用户角度出发,选择一个安全、审慎的平台进行理财、融资、投资是十分有必要的。传统金融之所以没能在金融互联网化上有更多创新,一方面是监管设限,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平台的安全性问题,在一个没有良好的IT后台支撑,没有风险拨备和不良率控制的互联网平台,一旦遭遇平台的信任风险,就将很难再次获取客户的信任。客户的迁移习惯需要一个长期培育的过程,这个过程在遭遇了风险和安全问题后,一般是不可逆的。

我们注意到,对于互联网金融,监管层的立场基本上是有条件的鼓励和支持,即便是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互联网金融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但是潜台词是要风险可控。否则,一旦出现不可控的风险趋势,监管层必然会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由进行更严格的准入监管。

从近期发生的互联网金融安全危机来看,中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已经进入了风险的第二阶段,因为技术力量的不足,在互联网非法攻击面前,平台的抵御能力和用户资金、信息的保护能力正逐步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

2014年,互联网金融通过概念和收益的引领,开创了互联网金融元年的新时期,也成为金融新趋势的代名词。在这个初创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平台风险主要是集中在平台的运营风险和模式风险,也就是平台自身的风险,比如部分p2p进行自融、诈骗、频繁债权转让等,在不规范、甚至违法的业务运作中放大了平台的运营风险。

为此,央行、银监会以及相关部门在上海、深圳等地对互联网金融开展了深度的调研,并成立了一些专业的互联网金融协会,分享运营模式经验和风险,给当时的不规范的互联网金融打了一剂猛药。在行业性风险的处理中,互联网金融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安全与风控的基本原则,比如P2P行业的“点对点、数据征信、第三方”以及不搞自融,不建立资金池,不非法集资等。

那么近期爆发的互联网金融安全危机,普遍呈现出哪些特点呢?从这一轮安全性风险的溯源来看,大多不是平台的模式风险,而是外部的网络安全性问题,也就是平台在抵抗互联网非法攻击方面的抵御能力和用户资金、信息的保护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是进入了风险的第二个阶段。如果说前一个风险是经验上的不足导致的风险,这一个阶段的风险就是技术上的不足导致的风险。

频繁发生的安全危机无疑正在不断推高互联网金融成本。相关技术分析和舆论解读普遍认为,传统金融的成本集中在线下的人力成本、物理店面成本以及复杂性较高的后台IT成本;而成长初期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安全性上的配套资源相对不那么充足,主要的成本在于平台搭建成本和市场营销成本。

我们注意到,随着互联网金融往纵深发展以及金融互联网化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成本差距正呈现缩小的趋势。

就互联网金融而言,安全性问题在短期内将成为一把达摩利斯之剑,为提高平台的抗安全攻击能力,除了在平台流程和数据征信上加强完善外,互联网金融平台将不得不在安全性问题上投入更多的资源,包括设备配置、网络维护、人员安排以及应急处理机制。特别是对于部分中小P2P网贷平台,资金实力本来有限,购买宽带、使用防火墙,将耗费巨额成本,往往难以控制风险。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特别是对于非专业IT公司出身的一般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互联网安全问题上碰到危机可能性更大,短期内也会加大平台的运营成本,甚至有覆盖利润的风险。所以,互联网金融并非没有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而言,中小平台的运营成本将会呈现更大的上升趋势;不仅如此,技术性安全隐患更是风控以外的另一个核心命题。

3 护航互联网金融安全,规避技术风险的任重道远

我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并不是仅仅互联网与金融简单嫁接,他是互联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业务方式重新组合捆绑提供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金融安全的核心工作是风险管理,基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殊性,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从事这项工作的团队及其人员的要求,有着比传统金融更高的技能要求标准;而从国家金融安全的层面看,互联网金融安全或将有更加缜密的顶层制度设计。

篇(7)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16日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了“大调整”与“大过渡”时期。这种大时代背景与中国阶段性因素的叠加决定了中国经济进入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时期。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势必在新常态下有新的发展和创新。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金融风险表现

1、经济转型要求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带来的金融风险。产能过剩是阻碍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也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策源地。化解过剩产能,必然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仅产能过剩行业所属企业的销售受阻会造成贷款违约,且这些企业被并购重组或关停淘汰后,贷款损失会更大。

2、经济减速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带来的金融风险。受经济减速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影响,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销售或出口受阻,业绩大幅下滑,加之其融资难、融资贵导致流动性不足,财务成本过高,抗风险能力下降,现金流无法覆盖贷款本息而出现贷款违约。这种情况在客户结构以中小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商业银行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3、房地产融资风险。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整个中国经济被房地产所绑架。商业银行有20%以上的贷款投向了房地产,信托等“影子银行”一类机构的融资,也主要给了开发商。而房价回落导致住房抵押价值下降会使银行遭受违约甚至“断供”风险,同时会造成开发商销售停滞,资金链断裂形成贷款损失。

4、互联网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经过三年多的快速发展,已进入风险集中暴露期。由于借贷客户来自于网上,P2P平台无法对客户做较深入的贷前调查,因而与商业银行、小贷公司的线下见面审批贷款相比,存在更大的风险,再加上经济下行引发小、微企业经营业绩下滑,不良贷款攀升也就在所难免。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金融安全重要性。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进程的加快,维护金融安全问题显得越加重要和突出。金融安全直接关乎国家根本利益,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金融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已上升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要素。早在1999年,美国在《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就将银行和金融系统的安全列入国家“生死攸关的重大利益”。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已然成为大国斗争博弈的前沿领域。从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到十的中心思想,从《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到《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都强调要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健,防范系统性风险。

二、政府审计功能发挥对金融业安全的影响

(一)政府审计的意义与作用。政府审计与其他监管部门相比,具有独立性、客观性、权威性和宏观性等特点特征。它既是民主法治的产物,也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工具。2008年7月14日举行的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UNESC)的圆桌会议上,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Moser指出,国家审计是一个国家良好治理的关键要素,审计署李金华提出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工具,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审计署刘家义在中国审计学会第三次理事会论坛上指出,国家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源于国家治理的需要,其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织部分。世界上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无一例外的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政府审计作为宏观经济管理的监督和信息反馈环节发挥了日益显著的作用,并且从国外市场经济实践来看,政府始终没有放弃对经济的控制和干预,而且这种控制和干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在不断加强。世界各国审计机关在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G20政府审计对危机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政府审计的特殊经济控制机制,是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安全的有力手段和工具。

(二)政府审计与金融安全

1、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之一。一个稳定的金融系统有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但是,由于不完全竞争的金融市场、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金融不稳定的负外部性等原因,市场在提供金融稳定这个准公共物品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失灵的情况,因此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和调控。

2、政府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基础设施进行干预和调控的主要方式就是金融监管。包括法律法规所体现的金融监管理念、原则和方法;金融监管机构的职能定位与职责划分;各监管部门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日常监管以及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及时正确应对。

3、有效的金融监管离不开金融审计,金融监管与金融审计的一体化正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根据我国《宪法》、《审计法》、《银监法》的规定,我国的政府金融审计是处于金融机构具体经营管理者之外的,具有较高独立性和客观性的监管机构,其目的就是监督金融活动中的问题与风险,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

三、政府审计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金融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金融风险,这些问题是现在金融业关注的重点,解决方法稍有不适就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给经济、政治、文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危害。而政府的金融审计因其自身强制性、客观性、独立性、全面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部署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推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切实维护经济秩序和促进廉政建设。这标志着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和保障,对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其关键角色的地位和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政府审计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政府审计强化对金融机构的事前监管。审计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宪法》,遵循的核心是《审计法》,他们能够保证金融审计的可操作性和执行性。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传统的金融业管理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但是随着金融业逐步走向混业经营,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健全使得其对内外监管的需求愈加明显。金融审计工作作为审计机关,具有独立性,能够客观、公正地对金融业进行事前的审计监督。由此可知金融审计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作用。

(二)政府审计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出现激励机制扭曲的现象,一味地追求规模效益,没能对客户的贷款环境和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查,违约现象的增加,可能给银行带来大量不良资产,呆账、坏账在信用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增加,无疑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加强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的审查,尤其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审计,有利于保障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更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三)政府审计利于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由于金融审计工作可以直接涉及到金融业的各个不同环节,因此金融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在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中,促使金融机构准确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较为直观地了解到在各个环节的信息和业务是否正确的传递着,以及传递效果如何,进一步的向有关部门提供真实的信息,有利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确保国家金融政策的贯彻实施。

(四)政府审计维护金融业的经济秩序。当前全球面临着经济、能源、粮食、气候变化等多种危机的影响,各个国家纷纷将实现经济转型发展作为突破口,努力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从我们国家来看,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还存在有财经领域中的经济秩序混乱和违法现象。比如,最近股市出现的部分机构和个人借助信息系统为客户开立虚拟证券账户,借用他人证券账户、出借本人证券账户等,客户买卖证券,违反了《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关于证券账户实名制、未经许可从事证券业务的规定,损害了投资者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股票市场秩序。这种乱象辐射度广,如不及时遏制,会严重影响金融业的发展。因此,审计工作应经常化、常态化的实施,发挥金融审计的免疫职能,这样才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规避潜在的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的安全和稳定,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

综上,政府的金融审计以及其与其他监管部门之间构成的监督体系发挥作用,将有助于规范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行为,促使各层次监管机构履行职责,促进监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能发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促进金融体制和机制的完善,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2014.10.27.

篇(8)

二、建立以“人民银行监管为主导、金融机构内控为基础、行业自律为制约、社会监督为补充”的立体式的金融监管运行机制。

1、以人民银行监管为主导。作为区域金融监管主要当局的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在实施有效监管、实现区域金融安全区方面责无旁贷。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切实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大力推动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切实加强金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确保金融稳健运行。

2、以金融机构内控为基础。各级金融机构作为创建金融安全区的主体和金融安全区的直接受益人,要加强内控,努力做好系统内的金融安全工作;要切实提高对建立健全内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一套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制度健全、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要针对金融业长期普遍存在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管理风险这三大风险,充分发挥其防范和化解的作用。内部管理机制表面上看是一种“制度”,实际上它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对金融机构内部任何人、任何事都有制约作用的“运行机制”。

3、以行业自律为制约。在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中,要注意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成立银行业协会,制定《协会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在机构性质、内部组织、职能范围、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完善,通过积极开展活动,强化行业自律,杜绝违法违规经营和恶性竞争。真正发挥行业纠纷的调解人、行业利益的代言人的作用,组织银行业贯彻央行政策、稳定金融秩序。

4、以社会监督为补充。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与群众的监督作用,人民银行要对外公开举报电话,在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醒目张挂社会监督明示牌。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接待群众来访、来信、电话咨询及投诉,妥善处理利率等纠纷与群众举报事项,依据举报线索查处高息揽存、非法开展金融业务、乱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以维护国家金融政策的严肃性,保证客户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促进金融秩序的稳定。

三、建立金融监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列化,是提高当前央行金融监管有效性的途径、手段。

1、中央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监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按照系统理论,任何一个系统都不是独立的、封闭的,而是与其它相对独立的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系统,其内部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交流的。能否建立区域性金融安全区,除了区域内因素外,还与周围左邻右舍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周边邻近地区的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必以各种方式影响、波及本地区经济金融运行;加上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具有较为强烈的波及性、对公众心理的强烈冲击性。试想,如果周围地区是金融高风险地区,陷入“孤岛”状态的本地金融安全区能维持多久呢?

为此,中央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应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信息沟通体系和渠道。从我国当前的中央银行分级监管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地理位置相邻地区经济、金融运行质量的不同,金融运行蕴藏风险大小不同,以及央行分支机构有效金融监管信息沟通的现状,中央银行分行与分行之间、地市中心支行与中心支行之间应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信息、不同风险处置与防范的信息沟通、共享体系,实现联手监管,在毗邻地区建立起有效的、防止金融风险传播的“防火墙”,密切监视其它地区金融风险可能对本区域所造成的影响。这对于分属不同分行、中心支行的毗邻区域,更是尤为必要。

2、金融监管当局之间建立起有效监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模式,银行业由中央银行监管,证券业由证监会监管,保险业由保监会监管,这种监管模式适合当前我国金融监管能力与水平,也有力地维护了金融秩序稳定。但从金融业发展的沿革与其内部关联程度来分析,无论是银行业、证券业还是保险业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高度关联的有机联系,无论是其中哪一部分发生金融风险,必然以各种方式迅速波及、蔓延到其它两个领域。同时,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模式中出现了三业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如近两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先后允许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允许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允许证券公司以自营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等等),三大金融监管当局之间应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信息共享系统。从目前金融监管当局监管有效性角度看,虽然中央级金融监管当局之间已建立起了较为密切的监管信息共享渠道,但由于三大金融监管当局分支机构设立的空间分布上不完全一致、监管各自侧重点的差异,到目前为止三大金融监管当局分支机构之间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各守一方,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信息共享体系。在即将加入WTO,我国经济、金融融入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将会越来越显性化,三大金融监管当局分支机构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信息共享渠道显得尤为迫切。

创建金融安全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会很多,应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金融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决定金融,经济不能很好地发展,金融运行环境就难以得到改善,实现金融安全也就无法做到。创建金融安全区,就是要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稳健运行。因此,区域内各金融部门要站在发展的高度,大力改善金融服务,加大信贷的有效投入,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做到在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篇(9)

二、建立以“人民银行监管为主导、金融机构内控为基础、行业自律为制约、社会监督为补充”的立体式的金融监管运行机制。

1、以人民银行监管为主导。作为区域金融监管主要当局的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在实施有效监管、实现区域金融安全区方面责无旁贷。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切实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大力推动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切实加强金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确保金融稳健运行。

2、以金融机构内控为基础。各级金融机构作为创建金融安全区的主体和金融安全区的直接受益人,要加强内控,努力做好系统内的金融安全工作;要切实提高对建立健全内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一套责权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制度健全、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把经营风险降到最低限度;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要针对金融业长期普遍存在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管理风险这三大风险,充分发挥其防范和化解的作用。内部管理机制表面上看是一种“制度”,实际上它是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对金融机构内部任何人、任何事都有制约作用的“运行机制”。

3、以行业自律为制约。在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中,要注意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快成立银行业协会,制定《协会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在机构性质、内部组织、职能范围、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完善,通过积极开展活动,强化行业自律,杜绝违法违规经营和恶性竞争。真正发挥行业纠纷的调解人、行业利益的代言人的作用,组织银行业贯彻央行政策、稳定金融秩序。

4、以社会监督为补充。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与群众的监督作用,人民银行要对外公开举报电话,在金融机构营业场所醒目张挂社会监督明示牌。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接待群众来访、来信、电话咨询及投诉,妥善处理利率等纠纷与群众举报事项,依据举报线索查处高息揽存、非法开展金融业务、乱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以维护国家金融政策的严肃性,保证客户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促进金融秩序的稳定。

三、建立金融监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列化,是提高当前央行金融监管有效性的途径、手段。

1、中央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监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按照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不是独立的、封闭的,而是与其它相对独立的系统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系统,其内部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的、相互交流的。能否建立区域性金融安全区,除了区域内因素外,还与周围左邻右舍密切相关。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各种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周边邻近地区的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必以各种方式影响、波及本地区经济金融运行;加上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具有较为强烈的波及性、对公众心理的强烈冲击性。试想,如果周围地区是金融高风险地区,陷入“孤岛”状态的本地金融安全区能维持多久呢?

为此,中央银行分支机构之间应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信息沟通体系和渠道。从我国当前的中央银行分级监管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地理位置相邻地区、运行质量的不同,金融运行蕴藏风险大小不同,以及央行分支机构有效金融监管信息沟通的现状,中央银行分行与分行之间、地市中心支行与中心支行之间应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信息、不同风险处置与防范的信息沟通、共享体系,实现联手监管,在毗邻地区建立起有效的、防止金融风险传播的“防火墙”,密切监视其它地区金融风险可能对本区域所造成的。这对于分属不同分行、中心支行的毗邻区域,更是尤为必要。

2、金融监管当局之间建立起有效监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模式,银行业由中央银行监管,证券业由证监会监管,保险业由保监会监管,这种监管模式适合当前我国金融监管能力与水平,也有力地维护了金融秩序稳定。但从金融业的沿革与其内部关联程度来,无论是银行业、证券业还是保险业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高度关联的有机联系,无论是其中哪一部分发生金融风险,必然以各种方式迅速波及、蔓延到其它两个领域。同时,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模式中出现了三业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如近两年来,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先后允许券商和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允许保险基金进入股票市场,允许证券公司以自营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券为抵押向商业银行借款等等),三大金融监管当局之间应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信息共享系统。从目前金融监管当局监管有效性角度看,虽然中央级金融监管当局之间已建立起了较为密切的监管信息共享渠道,但由于三大金融监管当局分支机构设立的空间分布上不完全一致、监管各自侧重点的差异,到目前为止三大金融监管当局分支机构之间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各守一方,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信息共享体系。在即将加入WTO,我国经济、金融融入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将会越来越显性化,三大金融监管当局分支机构之间建立起有效的监管信息共享渠道显得尤为迫切。

创建金融安全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会很多,应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金融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的关键。经济决定金融,经济不能很好地发展,金融运行环境就难以得到改善,实现金融安全也就无法做到。创建金融安全区,就是要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稳健运行。因此,区域内各金融部门要站在发展的高度,大力改善金融服务,加大信贷的有效投入,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做到在发展中防范和化解风险,实现金融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篇(10)

(一)网络金融风险的一般来源

第一,金融信息的数据传输系统被攻击。这种数据传输系统被破坏,容易引起金融系统的数据被窃,容易造成客户资料的泄露,将间接导致客户资金或证券交易价值损失。

第二,网络金融应用系统自身存在缺陷。这种缺陷往往来自于系统本身的设计,从而给不法分子留下攻击的漏洞,将直接影响客户和银行的资金安全。一般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有系统缺陷将愈加显现,如不及时进行系统升级,将危及金融系统的安全。

第三,网络金融系统防毒软件功能不强。这就容易造成网络中的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假如病毒侵入金融部门主机,并蔓延开来,轻者造成数据毁坏、丢失,严重的烧毁硬件,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网络金融风险的特点

第一,内生性特点,是指风险一方面来自金融部门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内控能力,另一方面也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金融风险含义,它同时来源于市场价格的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金融企业软硬件配置和技术设备的可靠技术水平。

第二,外生性特点,是指金融风险来自于金融企业外部,决定于其选择的开发商、供应商、咨询或评估公司的水平,而不由金融部门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内控能力决定。

二、网络金融风险的安全防范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

应当通过现代企业的营销手段,加强与客户的互动沟通,积极挖掘客户的潜在信息价值,有效、科学地制定金融运行的经营与发展策略,改善金融服务,提升客户的满意程度,增强客户的忠诚度,提高企业的金融竞争能力和风险抗御能力。

(二)坚持金融服务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原则

金融系统要通过改善硬件设施和办公条件,提高员工服务水平,提升对客户的个性化水平,最大限度的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金融企业经济的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才能为风险防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强化技术防范的原则

网络金融安全防范中,技术保证是其中的关键。作为金融企业,必须引进和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保证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不断升级,形成协调、有序的网络运行系统,尤其在硬件配置、故障抢修、性能调试、安全防范、数据恢复等方面,应做到保证有力,快捷准确。

(四)坚持内容制度为先的原则

金融风险的控制关键在人,要形成完善、严格的金融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规范管理,保证员工的尽职尽责,严守纪律,规范操作,科学管理。

(五)坚持系统工程原则

网络金融安全不是仅仅强调技术和制度,强化管理就能做到,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也是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学管理程序和方法来完成的。这个过程应当包括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估,风险应对的控制方法选择、实施、监控、总结,进而完善、改进防控策略。

(六)坚持预警与应急处理原则

网络金融风险应对重在预警评估与防范,作为金融企业,要设立风险预警的金融数据指标,专人进行数据和业务运行监控,一旦达到预警线,就要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在遭遇信息犯罪、信息威胁时,果断应对,实施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应急处理预案,提高对网络金融风险的实时处理能力。

三、网络金融企业的计算机安全防范策略

篇(1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协议,我国要全面开放银行业,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在银行业全面开放当年底(2006年),就已经有21家境外金融机构入股17家中资银行,投资总额近200亿美元。在随后的几年中,外资不断进入中国金融领域,根据中国银监会2013年5月24日公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报》,截至2012年底, 49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42家外资法人机构总行,其中38家外商独资银行(下设分行及附属机构267家)、3家合资银行(下设分行及附属机构8家)、1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95家外国银行分行和197家代表处。

东道国之所以要引入外资参股,比如我国引入合格的战略投资者,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外资的进入,以通过外资的先进的管理方式方法,提高本国银行业的效率,促进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起到既引资又引智,提升本国银行业的整体水平。那么,外资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有没有起到当初设想的目标?外资的继续进入与持续运营对我国未来金融业的发展可能有什么样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学者们对外资参股对我国银行业影响的争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积极影响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金融的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状况基本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因此,各个国家都极力提高自身金融发展水平。其中引入外资就是其中一种手段。比如刘远亮、葛鹤军(2011)的研究结果显示:外资股权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呈显著正相关,引入外资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中国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增加了银行的利润,提高了银行的盈利能力。汤凌霄、胥若男(2009)的研究认为外资参股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有比较大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扩大银行的发展规模、可以提高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能提高银行资产安全性,但也得出外资担任董事比例越高其盈利水平越低的结论。朱盈盈、曾勇、李平、何佳(2008)认为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既有利于优化国内银行的股权结构,改善激励约束机制、经营管理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机制,又有利于提升国内银行的市场形象和国际知名度,实现公开上市。更重要的是,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能够产生一种倒逼机制,促使中资银行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转变成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很明显,这些研究都是因为看到了外资参股的积极作用而得到的结论。

事实上,很多国外的研究也都表明外资参股的积极作用。Abel和Siklos(2004)以匈牙利银行业为样本,就外资进入商业银行的效应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股权提高了被投资商业银行的管理效率,提高了盈利能力。Allen、George和Robert(2005)运用阿根廷 1993-1999 年的所有银行数据,综合研究了外资股权、家族股权及国有股权在对银行绩效方面的表现,他们认为可能由于不良资产的剥离使得私有化银行的绩效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Bonin、Hasan和Wachtel(2005)利用 1996-2000 年的数据,对捷克、匈牙利和波兰等 11 个东欧转型经济体的 225 家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外资参股银行接受入股后比国内其他没有接受外资入股的私有银行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存贷业务规模变得更大,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境外金融机构投资者的参股对银行运营效率有着正面效应,对国有银行的改革产生了积极作用。Akbara和Mcbride(2004)通过研究外资银行参股匈牙利银行,发现外资参股推动了金融产品创新,有助于东道国企业融资与金融稳定。Hasan和Marton(2004)通过检验外资参股程度与银行效率的关系得出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利于匈牙利银行业稳定的结论。Unite和Sullivan(2003)以菲律宾银行业为研究对象,通过1990-1998年16家菲律宾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参股提高了东道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并且降低了政府对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经营的干预。

消极影响论

与积极影响论不同的是,有很多学者认为外资参股给东道国带来的实际效果并不像理论上所表现的那样,带来的更多的是消极影响。比如苏国强(2013)认为在外资参股上市公司中存在较严重的外资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外资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作用并未发挥,资本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以降低上市公司融资成本,同时应该规范证券市场运作,防范证券市场风险。何维达、于一(2011)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外资银行在进入初期能够降低银行风险,当外资银行资产份额达到及超过1.94%的临界值后,导致风险增加;在现行参股比例约束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并没有显著提升银行治理水平,外资参股增加了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此外,高股权集中度会削弱治理机制作用,放大风险。王凤丽、邱立成(2008)认为外资参股必然会对我国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第一,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可以获得中资银行的绝对控制权,容易对我国的金融安全产生影响;第二,在外资银行参股情况下,如果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就有可能导致发生类似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金融不安全因素;第三,容易发生参股外资银行撤资从而造成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同时,很多国外的研究也都表明外资参股可能造成的消极作用。Unite和Sullivan(2003)以菲律宾银行业为样本,分析了境外投资者进入菲律宾银行业所产生的效应,发现商业银行在外资股权增加的同时,运营费用也相应增加,而非利息收入却逐渐下降,产生了消极影响。Robert、Aljar和Ilko(2008)对1998-2003年的105个国家2095家银行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外资银行与本国银行的效率差异问题及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效率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外资股权与东道国银行的经营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即外资股权的增加降低了东道国银行的经营效率。Haber(2005)以墨西哥银行业为样本,利用 1997-2003 年的数据,就外资参股对东道国银行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构表明外资股权的增加使得银行对公司和居民的信贷减少,降低了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支持力度。Clarke、Cull和Shirley(2005)以捷克与墨西哥的银行业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这些国家外资股东的引入并未带来绩效与银行安全性的提升。Lensink和Naaborg(2007)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发现,外资股权的上升对银行的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

双重影响论

而事实上,更多的学者认为外资参股对东道国银行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对东道国而言,取舍的标准是看哪种影响更大,是一种权衡的结果。比如李松峰、乔桂明(2010)认为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存在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优质客户竞争、优秀人才争夺、对中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率产生不利影响。王凤丽、邱立成(2008)认为外资银行以参股方式进入我国银行业,一方面会对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也必然会给国内银行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对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戴志敏、王海伦(2008)认为外资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外资参股一般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但一旦利益上有冲突、或者钻法律法规的漏洞,就有可能对单个银行乃至银行业金融安全造成威胁。比如信贷业务的控制与歧视、控制权变动与银行体系稳定、金融业务内部化与可能的市场垄断及其负面效应等。孙林贺(2012)认为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银行业来讲,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有利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效率、有利于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示范效应、有利于为我国银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有利于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但也会给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冲击我国银行业的运行体制等不利因素。贾玉革、兰向明(2007)认为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中,如果在经济萧条期银行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而比内资银行更加大幅地收缩信贷规模,则会加深经济萧条的程度;反之,如果境外战略投资者按计划实施其投资战略并以其充足的资本金为保证,则其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不敏感,可能仍然实行扩张型的信贷政策,这有助于降低经济萧条的程度。

结论及对策

从东道国来讲,引入外资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获得其对整个金融业甚至整个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但资本是逐利的,因此外资进入他国,其本质目的就是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外资参股国内银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正如张俊彪(2008)所认为的:外资金融机构入股中资银行虽然展示出“双赢”的前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国监管当局和国内银行业高度关注:有可能旁落的银行控制权问题、有可能极大地损害中资商业银行经济利益的金融霸权问题、可能加剧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地区不平衡、银行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问题、容易造成中资银行优质客户的流失等问题。目前外资银行参股的份额比例较小,但外资股东的动机和意图与中国政府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出发点难以完全一致,因此客观上存在对中国金融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可能性,我们丝毫不能对其在宏观上冲击或威胁中国金融安全的可能性等闲视之(王凤丽、邱立成,2008)。因此,有必要充分考虑到外资参股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不能只看到外资参股可以促进国内银行改革等积极影响,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首先,在我国金融业开放的大背景下,管理层应该控制好外资参股节奏,对境外合格投资者进行严格把关。外资的进入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因此要把握好境外合格投资者入门关,境外合格投资者应当至少具备的条件:金融机构自身资本雄厚、国际声誉优秀、外部融资能力强、管理机制先进;与中资银行比较,具有可以与中资银行互补的竞争优势。

其次,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制度化在金融开放中的作用,重视法律对参股银行的监管。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策略各有不同:获得一般商业银行控股地位、或者入股大型国有银行利用较少的资本获得国有银行庞大的资源。无论对于哪种意图,目前我国对外资参股中资银行方面的行为比如购买股权、股权转让、股权退出等都缺少比较完善的法律,而鉴于银行股权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意义重大。

最后,充分利用合理的估值模型,在外资参股过程中合理进行股权定价,保证自己权益不受损失。国家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规范股权转让定价机制。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充分借鉴贴现现金流量法、重置成本法、换股估价法等估值模型,结合市场实际合理估算股权价值,保证自己权益不受损失。

参考文献:

1.刘远亮,葛鹤军.外资股权对中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1(12)

2.汤凌霄,胥若男.外资参股对我国上市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9(2)

3.朱盈盈,曾勇,李平,何佳.中资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背景、争论及评述[J].管理世界,2008(1)

4.贾玉革,兰向明.中东欧转轨国家外资持股比例与银行竞争力、金融安全关系的实证考察[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12)

5.苏国强.外资参股、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3(1)

6.何维达,于一.外资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J].金融论坛,2011(1)

7.王凤丽,邱立成.外资银行进入对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传导机制分析[J].对外经贸与实务,2008(9)

8.李松峰,乔桂明.外资参股对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