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6 16:07:1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

篇(1)

从教育理念层面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观点中外历史上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于1900年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中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那种革命。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着他们转动。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他们组织起来。”这是挑战传统教育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论”的宣言。

随后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于1952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46年后,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又提出“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各国高等教育界、经济界及政府机构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规模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在我国春秋时代,孔子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主张“因材施教”;针对封建传统教育无视学生特点,违反其身心发展的自然法则,束缚其个性发展而提出了“崇尚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观点,均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涵

西方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论”,强调尊重人类自由的天性、尊重心灵和遵循教育的规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包括: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既着眼于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也要关注未来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至此相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教学模式在不同纬度的国家开始推广应用。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意图是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但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听课来获得这种理解,学生无须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他们的知识观念或已有的观念。为了改变已有的观念,学生需要自己建构他们的知识结构,为此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按照这种标准来分析当前的课堂教学,大多数课堂教学属于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而且是认认真真、辛辛苦苦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课堂教学应该是老师点燃学生追求真理思想的火焰。

从教育本质论,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使教育达到不仅是知识的获得而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我完善。“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了“人文性”、“地域性”、“社会性”和教育本质所具有的客观性、必然性、内在性、不可替代性、唯一性等等。

从实践层面探究,党的十强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具体到高等教育,就是加强内涵建设,具体到学校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赤峰学院“十二五”改革发展规划中提出,着力构建“尚德行、厚基础、重应用、求创新”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融入赤峰、服务地方,把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高层次实用性人才作为办学的基本定位。把提升质量、办出特色,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把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凝练特色和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放在中心地位。实行学分制,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不论是古代教育家,还是现当代东西方教育学者们,对于以学生为中心,使教育回归教育本质,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深化落实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研究“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

教育学理论强调,教育领域呈现两类规律。一是教育的外部规律,主要内容是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教育的内部规律,主要内容是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前一类规律人们比较熟悉,也容易采纳;后一类规律则往往被人们接受。强调外部规律的教育属于社会本位教育,其教育理念被称为工具教育论。强调内部规律的教育则属于个人本位教育,其教育理念被称为本体教育论。在中国,由于封建主义集权制社会的长期存在,再加上较长时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社会本位教育和工具教育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教育的内部规律逐渐引起注意并且日益受到重视。为了遵循教育的内部规律,教学活动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有益于受教育者身心的健康发展。基于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符合教育内部规律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在学校里的主体地位,揭示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换言之,假若学校现行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管理制度、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成分,就应该尽快地加以改进。

2、“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意义

随着教育的国际化和市场需求具有多样化,大学只有建立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才能满足学生们的复杂要求;由于教育信息化和网络一体化的实现,使以开放性、自主性、数字化、个别化等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逐渐在大学得到应用,它也要求大学有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以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的今天,学生来源多样化,需求多样化,而且学生缴费上学,对自己学什么、怎么学有更大的选择权,大学应当以更加开放灵活的制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教育成为一种服务,学生由教育对象转变为教育服务的对象,学校成为一个提供服务的主体。基于价值取向的变化,大学教学管理制度体现的自由理念就是要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创造性,增加学习的选择性,加强管理的弹性,满足学生学习的愿望,实现学生的学习自由。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以学生为中心”表明了高校的领导者和广大教职工对“为什么办学”这一根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在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发生重大的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部分高校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口号,正是体现出了高等教育观念上的转变,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办学理念的内涵,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亦称“人性化的管理”。它是在尊重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激发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事业开拓创新。

当今大学教学管理应属于“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它以重视人的情感、培养人的综合能力为着眼点,形成培养主体性强、自主自律、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自主人才的能力。其核心在于营造“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建立易于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各种潜能和创造性的有效机制。加强大学管理的人性化建设,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贯穿于大学管理的每个细节中,建立联动机制。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与教育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了解“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思想基础、实践认识、历史变迁和发展走向,以及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把握了解高等教育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是随着主体教育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而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但是,把“以学生为中心”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如何准确地阐述其内涵、把握其精髓、指导办学实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结束语:

办学理念是对学校办学思路与方略的高度概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在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并用以指导学校教育、管理和发展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想和观念体系,是为了实现办学目标,依照教育规律而确立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则反映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未来。“以学生为中心”应体现在管理服务上,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参考文献:

1、朱欣 “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2,04.

2、饶志华 论构建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动力机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3、刘秀峰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生观教育如何可能[J]. 高等教育研究. 2012(03)

篇(2)

元记忆监测研究综述

浅议班干部轮换制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研究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时间管理倾向和网络成瘾的相关关系研究

试论冯特心理学中的几种对立倾向

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儿童情绪认知研究综述

情绪表达冲突研究综述

孝道的本土心理学研究综述

浅谈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试论中国古代科学观及其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儿童焦虑障碍影响因素研究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及优化体系

家庭心理治疗的理论及其应用

大学生“宅文化”的心理探究

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技能的关系研究

责任伦理与医患关系

民营企业流水线工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究

超文本阅读绩效研究述评——认知的视角

积极情绪的研究现状初探与展望

从负载特异机制理论来理解选择性注意

青少年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分析——认知、自我、人格的观点

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忠诚管理策略研究

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干预研究进展

名字启动对女性容貌吸引力的影响

震区中学教师应付方式、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研究

大学生公正心理初探

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人际关系研究

大学生创造力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监狱基层男性警察情绪智力调查分析

儿童被忽视特点及其对孤独感的影响

初中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问卷调查

512重震区儿童青少年心身健康与应对特点及关系

大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对于开展大学生心理沙龙的初步探索

浅析小学儿童孤独感的因素及辅导

孔子的人格

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人性观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人格模型之文化阐释

元认知及其新进展

黑格尔“存在即合理”的哲学思想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风险倾向的跨文化差异研究综述

儿童心理理论能力质理解的研究

依恋研究简述

“白骨精”的社会心理效应

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国内研究进展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及其应用评析

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中学生学业倦怠状况及量表编制

大学生抑郁情绪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

浅探贫困大学生受助施助的行为与心理特征——一项关于贫困大学生受助与施助过程的质的研究

一个残疾人的心理自我分析

大学生的国家科技成就刻板印象

篇(3)

一、前言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因为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意识开始觉醒了,对异性的好奇心也逐渐的产生,产生了对异性探索的欲望。在这个问题里面,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我国和外国的研究重点也有不同,国外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多在恋爱心理和行为、、避孕、预防性疾病等方面。国内对于异性同伴交往大多集中在由青春期的性生理发育而引起的性心理、性道德问题的范畴。

二、中学生异往的现状

1.异往的普遍性。不同程度的异往在中学阶段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中学生的卷入程度并没有成年人想象的那样众多,我们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程度的异往行为都有显著增加的趋势,而且这种异往不仅仅是表现在行为上,更多表现在心理的接纳程度上。

2.异往的方式。中学生处理异往的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国内有研究表明多数青少年处理异往问题的方式是较为成熟的,他们可以与异正常交往,能够较为理智的把握交往的尺度。女生趋于采用“压在心底”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男生更喜欢采用“表露出来”的方式处理异性的交往问题。

三、异往的积极作用

中学生的异往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有非常积极作用的,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异往。

1.促进自我同一性发展。中学阶段处于青春期,是埃里克森八阶段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防止角色混乱。异往可以促自我概念的形成,促进同一性的发展。

2.促进友谊,利于情感互慰。在中学期间的这种异往是友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压制。异往中大多是不带爱彩的情感交流的,中学期间的异往能够获得在同性身上得不到的情感体验,促进感情的丰富,这个时期异性友情处理得当会为以后更高层次的爱情奠定坚实的基础。

3.增进社会交往技能。中学期间的异往形式是以语言交往为主,语言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男女之间的距离感使他们在进行语言沟通时能够进行深思熟虑,较与同性之间有更多的规范性,这样能够促进人的交往能力。

4.顺利适应环境,降低焦虑。具有良好的异往的青少年,能够在处理日常事情的时候考虑的更加完善,而不仅仅是考虑自己的感情。这样促进了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使自己的身心更加轻松愉快,从而降低焦虑。

5.利于智力互补和激发创造力。男性同女性之间的智力类型有一定的差异,男性更加擅长抽象思维能力,女性更加擅长形象思维能力,男生和女生经常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学习,彼此取长补短,进而提高自己的思维和智力能力。异性在一起的时候是更希望得到彼此的爱慕和尊重,会更尽力的去表现,这样有利于把内心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出来。

四、异往特点

1.交往的广泛性。西南大学的卢秀琼对中学生异性同伴交往特点做出了调查,用中学生异性同伴交往问卷作为测量工具,提出了五个维度:广泛性、策略性、困扰行、理解性和主动性。得出结论:广泛性>策略性>困扰行>礼节性>主动性,表明中学生广泛存在异往的行为,但是却不太主动的同异性同学交往。

2.交往动机。中学生的异往往往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友情。中学生因为性因素的萌芽,对于异性产生的好感,“好奇心”“想试试”这种想法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异性进行交往的主要动机;父母如果感情不和,会让中学生从的异性身上填补自己心灵的空虚;学习的压力也会让异性想从彼此的身上得到缓解。高中生和初中生在于对异往的动机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高中生更加趋向于“情感需要”和“填补感情空虚”,初中生则更趋向于满足“好奇心”。

3.情感体验。从性别上说,男生和女生的情感体验不同。男生更加体验到“心情愉快”和“害羞不安”,而女生大都“没有太大的感觉”。男生对于异往中的想法会多于女生。从年龄上说,初中认为“无所谓”的比例高于高中生,高中生更加在乎异性彼此之间的长期关系。

4.异往欲望变强。中学生的异往欲望都普遍提高,现在中学生的社会性得到了提高,电视、电脑等媒体带给学生更多的的信息,使得对异性的好奇感得到提高。他们更加关注彼此,以期望通过修饰自己得到对方青睐。这样的欲望在行为和心理上都逐渐的提高。有研究表明,“42.7%的中学生有自己喜欢的异性朋友”。

五、对中学生异往实施的策略

1.理性的认识异往。异往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早恋”,而是学生在青春期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普遍的状况和需求。异往对促进青少年同一感发展、增进友谊、适应环境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我们一定要理性的认识青春期异往,不要盲目的“扼杀”。

2.营造和谐、宽松氛围。中学学生,难免会为异性的交往问题所困扰,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家长在这时应该树立正确的态度,努力构建宽松、和谐、自由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大方与异往,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交往心态。

3.鼓励广泛交往,避免单一化。青春期由于第二性征出现,会对异性产生“好感”,我们要正视这种好感,鼓励异往要广泛,避免固定交往对象,避免产生“爱情”。了解不同的异性,对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好处,对日后处理与异性的关系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理解沟通,倾听学生“心声”。青春期是人发展的第二个逆反期,心理上要求独立与现实中对父母、社会的依赖、认知和情感上的不完善,造成了青春期做事的易冲动的性格,老师和父母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参考文献:

[1]王磊.青少年异往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4,27(4):916-919.

[2]肖敏芳.中学生异往的现象分析与引导[J].教育连接,2010,7:61-81.

[3]卢秀琼.中学生异性同伴交往特点的调查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4(6):153-156.

篇(4)

一、概念界定

同伴(peer)指个体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同伴关系(peer relationships)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它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大量研究证实这种关系是影响青少年社会化发展过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相关研究综述

对同伴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最初这些研究是采用社会测量学来评定儿童在同伴中受欢迎的程度。70年代中期以来,系统深入的同伴关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这些研究进行梳理后,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关于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类型研究。Brown对青少年同伴进行了奠基性的研究工作。研究者将规模大小或亲疏程度不同作为关键特征对同伴关系做了三个方面划分:一是个人友谊;二是朋党;三是团伙。另外,也有研究者将中学生的恋爱问题看作中学生同伴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是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影响作用研究。研究较为系统的是李婧怡的《国内外青少年同伴关系对社会化影响的研究综述》,作者将以往国内外对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影响作用概括为三大方面。一是同伴关系对中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情绪、自我概念的影响。二是对中学生行为的影响,包括对社会行为、问题行为的影响。三是对中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三是对影响中学生同伴关系的因素研究。王雅春和曹华在《青少年同伴关系的作用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将影响因素概括为:一是社会交往能力,“受欢迎青少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有更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不受欢迎的青少年往往缺乏社会性技能。”二是家庭,包括家庭功能和父母教养方式。俞国良等人的研究发现,家庭功能越好,同伴接受性也越高。三是生物情绪因素。四是学业成绩。此外,傅金芝和董泽松在《近20年来国外有关青少年同伴关系研究进展》中还指出,参与活动、羞怯和怪异行为也是影响中学生同伴关系的因素。

三、教育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学生同伴关系分析

谢维和先生在其《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中,指出教育社会学对学生的研究主要在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和社会中的基本地位研究。对青少年社会地位的预设,他提出了“年轻的成年人”,其基本含义是:一种尚未成熟的社会正式成员。谢先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中学生的同伴关系。

首先,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发生了很大变化。宏观层面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系统,特别是社会的相互联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发展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各种新因素的出现与各种已存在因素的变化,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思想观念的革新,但这种革新往往会经历矛盾与冲突阶段。这种矛盾与冲突必然会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微观层面上,这种变化反映在具体的行为规范的变化上。旧的行为规范已不适用,新的行为规范尚未形成,社会的某些是非标准出现了模糊性。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已不能像过去那样直接地学习各种既定的行为规范,他们处在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社会,“以至于出现了所谓的‘迷茫’和失落”。

其次,成年人的社会地位和心态发生了变化。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与行为规范的变革也导致了已基本完成社会化的成年人面临着继续社会化的困惑,在新出现的事物面前他们也表现出了困惑与不知所措。这对于青少年而言,便意味着失去了可模仿与学习的对象。

第三,青少年自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生理方面看,由于大量高蛋白食品的摄入,现在的学生往往比过去同龄学生发育得更早,身体、大脑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也较之过去更为发达。就心理而言,各种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现在的学生无论在接受信息的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已远远超过过去与他们同龄的学生。当然这种变化并不就意味着现在的学生已经完全成熟了,相反,他们在知识的结构等方面还是很不完善的。一是他们很少坚持自己的观点,二是很容易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

以上的种种原因都使得研究青少年同伴关系显得必要而不可或缺。一方面,由于他们处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自身出现了“迷茫”与“困惑”。另一方面,由于失去了可以直接模仿的成年人榜样,他们必须到同伴群体中去寻找可参照的标准。同伴中那些学习成绩优秀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往往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成绩优秀或能力出众的学生在同伴群体中会拥有较高的同伴地位。第三,由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他们也希望能在同龄学生中展示自己的知识,获得同伴的认可。

青少年文化常常是影响和决定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因素。而同伴群体正是青少年文化的中心地带,同伴群体中的知识往往比课堂上的知识更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也更易内化到他们的思想中。由于这种教化与内化关系的改变,教师在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同伴群体的作用,同时也要引导这种同伴群体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篇(5)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88-01

1 引言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普遍重视。有关研究表明我国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而查阅相关文献可知,以往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某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调查[2-4]、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培养措施的探索,也涉及到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父母教养方式、社会适应、应对策略等因素的相关,但考虑到情绪智力的文献很少。情绪智力最早由Mayer和Salovey于1990年提出[5],一般被定义为个体适应性地知觉、理解、调节和利用自己及他人的情绪的能力[6-7],是决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的整个心理健康[8]。作为正处在青春期阶段的中学生,他们具有很多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其进行情绪智力的培养和提高,将有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求为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提供相关资料。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遵义地区四所学校的1200人进行调查。

2.2 研究工具

中学生情绪智力量表由黄辛隐教授编制,共有37个项目,包括八个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由王极盛教授1997年所编制,由60个项目组成,分为10个分量表。

2.3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3 结果

3.1 遵义市中学生情绪智力的一般特点

经描述性统计可知,中学生情绪智力总分得分在46-115之间,平均数为83.66,标准差为12.05。对数据进行次数分布统计,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八个因素和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都近似正态分布,其总分也呈近似正态分布状态。

3.2 中学生情绪智力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

经独立样本T检验,在性别维度上,中学生在情绪智力的八个因素、两个维度和总分上都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并且所有的差异性都表现为女生得分要显著高于男生得分。

3.3 中学生情绪智力在不同生源地上的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在不同生源地维度上,中学生在情绪智力的八个因素、两个维度和总分上都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体现为城市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得分。

3.4 情绪智力不同水平下的心理健康差异分析

参照高低分组法,将情绪智力得分划分为高、中、低三组,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差异性的研究,经方差分析,不同的情绪智力水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非常显著(F=32.78,p

4 讨论

4.1遵义地区中学生情绪智力的一般特点

通过次数分布统计,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八个因素、两个维度及总分上的得分都近似正态分布,说明遵义地区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及各因子的发展处于正常状态。

4.2 性别差异

在性别维度上,女生的情绪智力总体好于男生,在处理“自我情绪”和“他人情绪”的各种能力要明显好于男生。这是由于男女生自身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所决定的,女生的情感相对男生比较细腻,内部心理反应比较敏感,此外,女生的角色被社会要求更加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理解他人,注重生活细节;最后,女生相对比较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的心理活动,情感上容易得到宣泄。

4.3 生源地差异

在生源地维度上,城市学生情绪智力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原因在于,首先,城市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于农村,从事的职业的多样性,对教育子女的方法也呈现多样性,从而在提高子女情绪智力上提供了先决条件;其次,在家庭环境上,城市学生大多数处于良好的环境中;第三,在教育程度上,城市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所受到的重视程度高于农村,因此,城市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发展水平要优于农村学生。

4.4 相关关系

由前文可知,情绪智力三个等级两两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很显著,说明情绪智力的发展状况,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客观上,情绪智力比较高的中学生,由于善于认知自己和对方,因而能很快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和谐;在主观上,情绪智力高的人在情绪及情感上能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把握,能够经常持平和心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效的情绪处理,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提高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情绪智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景英.中学生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07,(5).

[2]叶曼.湖南省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湖南:中南大学学报,2008,(5).

[3]周春兰等.寄宿制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广东医学,2009,(9).

[4]邓厚才等.贵阳市城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8).

[5]MAYEP·JD, GEHERG.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emotion [J].Intelligence.1996,(2).

篇(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国民的收入持续上升,商品的种类也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而越来越丰富。经济的增长与商品的改朝换代都在无形之中刺激了我国国民的消费。中学生作为消费者的一部分,有着未成年、无收入、易攀比等特点,如果不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影响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本文针对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做出讨论,对其心理总结营销政策,倡导中学生的合理消费。

一、研究背景

据有关资料显示,现如今,城市中的中学生,每个月都可以得到大量的零花钱。而如今的中国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对中学生消费观的影响,缺乏帮助中学生树立合适消费观的相关经验。中学生有着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冲动消费的心理。不少商家抓住中学生缺乏购买判断力的特点,注重青少年消费者市场的挖掘。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容易受到电视传媒、周围同学、偶像等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很容易因此而转变。中学生时代作为人一生中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是一个人为自己未来人生打下坚实基础的黄金时代。如果在中学时期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个人的人生注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因此,只有系统、全面地研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在促进我国经济水平持续发展的同时,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发育,才能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发展谋福祉。

二、概念的解释

(一)消费

在现代社会中,一般意义上的消费指的是人们为了蛮子自身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对某些物品等的选取、购买等过程,是经济与文化的连接所在。

(二)消费观

消费观一般指的是人们对自身的消费行为的认识以及规划消费的思想活动。消费观的主体是“人”,受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三)中学生消费观

中学生消费观指的是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消费观念。许多人忽视了学生阶层的消费能力,其实,学生阶层,尤其是中学生,是现如今消费市场里,蓬勃生长的一份子。中学生消费观念的发展,对中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以及中学生家长的工作、生活等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中学生的消费观,对于我们社会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三、中学生的消费特点以及消费心理

(一)中学生的消费特点

现如今,人们在注重中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等发展的同时,在无形之中也为他们树立了类似的消费观。许多的中学生,他们的经济来源虽然由父母支持,但是他们对自己的零花钱有着相当大的支配权利。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他们有着极大的自主性。由于如今城市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他们的消费意识早已不同于父辈。在购买物品的时候他们注重的是新潮与时尚,对于新生事物的出现,他们有着极其敏感的嗅觉。所以,他们的消费有着重外观的特点。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广告的营销。

(二)中学生消费心理

由中学生的消费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少中学生在消费中,存在着攀比的心理,看到同学有什么,自己就要什么,不在乎自己家庭的经济实力,也不在乎自己是否对商品是真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很容易受到潮流和广告的影响,在消费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盲目跟风现象。其次,中学生模仿能力强,自我控制能力弱,中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往往抵抗不住外界的诱惑,常常模范着外界人的消费方式。最后,中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自我意识强,如果父母不同意购买某样他们十分需求的商品,就有可能对父母发脾气,或者自己想办法购买。

四、针对中学生的营销政策

抓住中学生的消费心理,才能提出合适的营销政策。合适的营销政策一方面可以为商家谋取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发挥学校的相关作用

学校作为中学生的聚集地,在学校里为自己的商品打广告无疑为一种又好又快的营销方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学校是传播正能量的地方,商家应该注意为自己的品牌树立积极相关的形象,促进中学生的消费。

(二)代言人的选择

中学生爱追星,面对自己偶像代言的物品,有着难以言喻的喜爱之情。所以,商家应该对当下中学生喜爱的偶像明星进行充分的调研,选择合适的代言人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三)借助合理的传媒模式

中学生接触到商品的方式有限,电视广告,纸媒等都是宣传自身产品的有效方式。商家在进行产品宣传时,针对中学生喜爱潮流、追求时尚的特点,可以设计合适的广告语吸引注意。

五、结束语

中学生作为现如今中国社会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消费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他们有着自我意识强、判断力不足、爱盲目跟风的特点,当前的社会教育应该倡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根据中学生消费心理的特点,本文总结了一些营销政策,以供参考之用。

参考文献:

篇(7)

一、引言

动机能够促进或者制约个体的行为结果,但学习动机是如何作用于学习的呢?在生活中人们都体验到,当个体自愿参与某个活动时,他会全身心投入,而且这个活动体验的过程是愉快的,收获也是很大的。这也可以引申到学习活动中来,当个体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时,学习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所以内部动机的激发,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注重学生内部动机的发展,将外在学习动机内化不仅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何为“内化”?心理学 [1 ]上关于内化的定义是个人将社会的价值或实践标准认可作为自己的一部分。而以Dukheim [2 ]等人则提出,内化就是把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动机内化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将外在获得的东西转化成自身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心理品质。简而言之,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即个体将外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在学习动机的过程。

本文基于当今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的现状,对学习动机内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进行研究综述,指出当前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的存在不足,不断积极探索学习动机内化的新发展。

二、外在动机内化的理论研究

纵观其研究,目前关于外在动机内化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折扣定律。Kelly [3 ] 认为个体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大多数情况下会忽略自身内在因素,而重视外在奖励,这会使行为理由打折扣。可以看出,该理论强调外部动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个体行为,但会减弱内在动机。

(二)注意分配假说。Simon [4 ]认为动机最重要的功能是控制注意力。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不同在于对工作本身的注意力分配不同。即由于外界刺激的影响,个体注意力可能会更加倾向于关注外在目标,而忽略任务本身。换而言之,个体内外动机之间的转化可以通过注意力分配来体现。

(三)自我决定论。该理论是由德西和赖恩 [5 ]等人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自我决定论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三个子理论,分别是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有机辩证元理论。其中有机整合理论认为,自我决定行为是由内在动机激发的;外在动机的内化水平越高,由外在动机引发的的行为就会越倾向于自我决定。

(四)动机协同作用观。Amabile [6 ]认为外在动机主要与控制和信息两个因素有关,因此提出了协同与非协同作用的两种外在激发因素。该理论认为,协同的外在激发因素激发的外在动机会促进内在动机的发展;非协同作用的,则对内在动机的发展不起作用。我们可以看到,该理论主要强调不同类型的外在激发因素对动机内化的影响作用。

(五)内外在动机等级模式。Vallerand [7 ]提出了外在环境影响行为的动机作用模式:社会因素――心理中介因素――不同类型动机――结果。该理论主要强调外界因素和个体心理中介因素对动机的影响。不同的心理中介因素会带来不同的动机类型,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各个理论探讨的重点不同,但都支持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在刺激、个体注意力调控等都会影响个体的动机内化水平。

三、国内外关于外在动机内化的实证研究

(一)关于内外动机的研究

关于内在动机,学者们曾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探索,不仅对其定义有明确的阐述,而且也对内在动机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等因素进行了相关研究。

如美国心理学家Deci [8 ]认为内在动机的中心成分是自我决定和胜任感。梁海梅,郭德俊 [9 ]对内外动机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研究表明,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暴占光 [10 ]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其主要推动作用的是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即当个体的学习动机是以内在动机为主时,学习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金岐凤与郑丽 [11 ]的研究则表明,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内部归因比外部归因更高,学业成就较好的学生,重视能力和主观努力等内部因素。综上所述,研究者们一般认为内部动机与个体的注意力集中、个体工作成就等有关。

(二)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通过研究得知,外在动机内化受到个体能力、自主性和归属感三种需要的调节。个体内部的调节活动是如何影响个体动机内化的呢?学者们主要从个体的自主支持、能力支持与社会支持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个体对事物的自主认识与学习动机内化。暴占光 [12 ]认为,外在学习动机内化是指个体在学习中领悟的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不同,动机内化程度就不同。个体把外部规则转化为内部认可越充分,那么动机内化水平就越高。美国心理学家Deci [13 ]等人经过研究得出,有意义的合理理由、对冲突感的承认和压力最小化是促进大学生学习动机内化的关键因素。

个体自主的能力支持与学习动机内化。如王有智[14 ]对初中生内部动机和学业成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密切相关。其中自我效能、促进性紧张、社会生活场景的成功动机都对学业成绩有促进作用。庞海波 [15 ]也提出学生学习动机内化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动机内化水平的重要预测因素。

个体知觉的社会支持与学习动机内化。Stiller & Lynch研究表明,受到教师温暖和关心的学生,他们的内在学习动机更强。同时,美国心理学家Steinberg研究表明,受到父母、同伴支持的学生对学习活动更投入,学业成绩也更好。暴占光的研究则表明 [16 ],社会关系的知觉支持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内化发展过程,教师、父母和同伴对学生的支持是影响动机内化重要外部因素。此外,李勇提出 [17 ]社会支持促进高中生动机内化发展,并且自我效能感和亲密感促进动机内化,冲突和惩罚发挥阻碍动机内化。

(三)中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发展特点

钱慧 [18 ]对初二学生的自我决定动机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内化水平已经达到认同调节的水平。庞海波 [19 ]提出中学生整体学习动机内化水平以认同调节和内摄调节为主;其动机内化发展水平处于波动状态,年级上以“高―低―高”的趋势发展。李勇研究发现 [20 ],高中生整体动机自主性发展较好,学习行为倾向于自我决定。低年级好于高年级,年级越高,内在动机越弱;男生动机水平呈现“两极化”,女生更多的是自我控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于学习动机内化特点的研究大部分是从整体特点出发研究,缺乏发展性特点的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以自我决定论为基础对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特点、发展水平进行研究,以及从内外两个方面(如社会支持、他人的影响、个体内部心理活动等)来探讨促进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发展的因素,研究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实验研究较少。

四、国内研究不足及今后研究方向

纵观文献,我国关于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和模式,今后应从以下几个研究方向继续深入探索:

(一)研究对象须要进一步扩大

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单一的城市学生或者农村学生,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外在动机内化的研究几乎没有。如何使监护人不在身边时留守儿童也能自主学习,这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二)研究内容须进一步完善

目前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如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外在动机内化水平研究等,很少有学者用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外在学习动机内化。因此有必要对某一阶段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完成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动态性研究,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还可以多角度探索外在动机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如师生关系、学生(家长、老师)目标期望、学生人际关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管理风格等,而不仅仅局限于个体能力、自主性和归属感三个理论方向。

(三)研究方法可更多样化

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而问卷研究中几乎都是自评问卷。其实也可以尝试他评问卷,更全面地收集资料。除了问卷调查,研究方法上还可以尝试实验研究,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更具可操作性。

五、本次研究设计

鉴于当前学习动机内化研究存在不足,我们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学生学习动机内化进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研究设计如下:

(一)研究对象

农村初中学生,其中又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探索农村初中学生(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内化现状、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学习动机内化的因素。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以行动研究为主,学习动机内化研究与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在自然状态下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动机内化研究,所有与本课题有关的人员均参与研究,包括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积极听取各方意见,收集相关的调研资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

(2)问卷调查法:取用信效度可行的问卷,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影响动机内化的因素进行现状调查,采用自评与他评问卷相结合。

(3)实验研究:在平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干预策略,把学生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实施具体的干预行为。

(4)个别访谈法:对个别学习动机内化程度高的学生进行访谈,同时也与个别学习动机内化程度低的学生进行访谈,对比他们心理上、生活上存在的不同之处,同时分析各自现状形成的原因,寻求促进学习动机内化的方法。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动机内化水平进行整体性探索;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动机内化发展水平进行比较,探索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对同一年级学生进行跟踪研究,探索学习动机内化水平在各个阶段的变化特点。

(2)通过研究,找出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内化有利因素,创设有利于学生动机内化的情境,并且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具体实践,同时对一些特殊个案进行个案分析,力求找到比较具体、可行、实际的对策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水平。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与前人研究不同,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关注农村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动机内化,着眼于农村教育。同时,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研究学习动机内化,更从多个角度探索外在动机内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另外,在研究方法上,我们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配合实验研究,确保资料收集更全面,研究方法更科学,研究结果更可靠。研究即将展开,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真正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内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筠,仇妙琴.学习动机内化研究综述――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J].现代教育论丛,2010.12.15.

[2]暴占光.大学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研究[D].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7.01.01.

[3][4]李勇.动机内化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研究[J].校园心理,2010.04.01.

[5]陈志丹,晏艳琴.试析青少年自觉锻炼行为的养成.中国教育学刊,2011.06.05.

[6] [10] [12] [16]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 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7] [17] [20]李勇.高中生学习动机内化水平及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Deci,E.EL,RyanR M.(1985).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New York:Plenum,38-39.

[9]梁海梅等.成就目标对青少年成就动机和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5):332-335.

[11]金岐凤等. 中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12,7(6):106-108.

[13]Deci EL.English.H.Patrick.B.C&Leone.D.R.Facilitaling internalization: The 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4.62.119-142.

篇(8)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了在国内信任度较高、使用较广的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主编《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

三、调查时间、对象

2011年3月,笔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盐城市作为样本,在该市分层随机取样,选取了八所中学,其中市直两所,县直三所,乡镇三所。各校初一、初二、初三自然班各一个,共1274人为被试,其中男生725人,女生549人。问卷调查获有效问卷1250份,有效应答率为98.1%。本次测试以自然班级为单位,采取团体测验方式,先由主试说明注意事项和指导语,然后学生笔答,每班耗时约45分钟。

四、盐城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征

1.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

从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盐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是好的,正常者居大多数。但有问题和问题较严重者之和占了总体的42.9%,也是比较可观的,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2.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比较

所谓留守中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其中一人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原户籍地的中学生。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远远高于非留守中学生。父亲留守,母亲外出的情形比较特殊,可能是采集样本数量太少,偶然性的影响偏大。总体来看,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不容乐观。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人数只能达到留守总人数的50%左右。

3.不同年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不同年级间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调查中发现,初一年级总人数为397人,其中心理健康人数为256人,占总体的64.5%初二年级总人数为439人,其中心理健康人数为231人,占总体的52.6%初三年级总人数为414人,其中心理健康人数为227人,占总体的54.8%。纵观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初二年级学生总体健康水平最低,其次是初三,较好的是初一。这一点跟有关学者的相关研究较为一致。也比较契合众多教学一线人员的实际感受。

4.不同类型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不同类型的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较大差异。总体来讲,市直属学校好于县级学校,县级学校好于乡镇学校。这可能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市直学校师资配备、教学硬件等各方面条件好于县级学校,县级学校又好于乡镇学校;另一方面,市区学校学生父母外出务工较少,能够较多陪伴孩子成长,及时帮孩子解决部分心理问题。

5.不同性别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受调查学生中,心理达到健康状况的男、女生分别占其总体的56.5%、57.9%但男女生在各项分测验上有一定差异。男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强迫症状61.6%>学习压力感60.2%>情绪不稳定57.9%>焦虑47.7%>人际关系敏感紧张46.4%>适应不良45.4%>偏执42.8%>心理不平衡40.8%>敌对38.0%>抑郁36.0%女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强迫症状58.7%>学习压力感56.6%>情绪不稳定55.5%>焦虑49.3%>人际关系敏感紧张45.1%>适应不良43.8%>偏执、抑郁40.8%>敌对35.2%>心理不平衡34.3%。其中,前三项都较为突出,出现问题者都超过了受访总数的一半。

五、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以上数据的细致分析,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正常者占大多数,但心理健康有问题和问题较严重者也占一定比例。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2.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表现在强迫症状上,其次是偏执、学习压力感和情绪不稳定问题,这四个方面有问题人数均已超过受访总人数的50%。

3.各年级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差异。初二和初三是中学阶段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期。不同类型学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4.留守中学生与非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巨大。由于父母等监护人远离身边,留守中学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得到的及时照顾比较少,因而容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并且一旦产生,又难以消除,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各级学校、组织及家长等,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以便给予留守中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25.

[2]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6.

篇(9)

一、引言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在生理上逐渐的成熟,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也相应的发生变化,表现出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的发展特点。中学生在这一特殊时期,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还存在人际交往与青春期等心理问题的矛盾,在家庭中,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监护人,也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对子女的影响也最大。

二、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

1.家庭关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夫妻关系,父母与学生长时间居住在一起,对中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夫妻关系在整个家庭环境中对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家长之间产生冲突,很容易导致子女的心理机能产生变化。学生在这个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十分的细腻,容易造成创伤。尤其是家庭离异的子女,子女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容易给子女造成潜在的精神压力,不利于中学生成长。其次,亲子关系,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内心矛盾多,对父母较为敏感,但是内心深处仍然十分依赖父母,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矛盾都需要父母的配合才能很好的解决。在这个阶段,双方在这个时期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父母在这个关键时期,需要站在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多给予子女关爱,促进子女健康成长。2.家长期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教育期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家庭教育功能的主要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家长的期望中,孩子的成绩好坏意味着将来要进入名牌大学,就是优秀的孩子。但是由于家长的期望,很少有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追寻梦想,如果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脱离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容易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人际关系期望,在中学阶段,同学之间的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家长对子女的朋友干涉较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破坏了子女的人际关系。在中学阶段,学生往往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心,这个时候父母担心子女的早恋问题影响成绩。家长不能过于干涉子女的交往,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子女建立合理的人际关系,培养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3.教育内容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家长往往看重子女的知识学习能力,忽视子女的心理健康。缺乏对子女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样会严重影响子女健全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处于青春期的阶段的中学生的心理最容易出现问题。但是家长最注重的就是关注子女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情况,缺乏对子女的青春期教育,忽视对子女独立能力的培养,使得中学生缺少独立性。

三、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策略研究

1.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优化家庭氛围。根据研究显示,中学生的家庭关系比较亲密的,测试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比较高。而那些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中学生,往往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十分的亲密。因此,在每一个家庭中,家庭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家长之间要彼此和睦爱护,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与子女之间要营造美好健康的成长氛围。另外,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的好坏也影响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需要建立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需要不断的沟通,父母要主动和子女进行沟通,尊重子女的想法,站在子女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帮助子女提升他们自身的认知能力,要引起孩子的共鸣,家长和子女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能力,优化家庭氛围。2.提高家长自行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家长自身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区活动,提升家长的对学生的教育能力,需要家长掌握子女的心理,需要广泛的阅读关于教育的书籍,对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中学生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定期的开导,不要给子女施加压力,关注子女的心理特征。3.加强子女青春期教育与生命教育。中学时期学生的心理最重要,因此,在这个时期需要和学生有血缘关系和高度信任关系的父母是是最佳教师。家长在这个时期需要有意识的和子女谈论一些生理方面的常识,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指导。教育子女进行正常的交往,顺其自然的解开对异性的好奇心理。在这个时期,学生往往对学习和人际交往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样产生的压力无法排解容易使得学生产生挫败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需要加强强调生命的重要性,通过沟通排解子女的压力,让子女学会尊重和热爱生命。综上所述,父母应当重视家庭的各种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及时的了解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子女进行健康科学的家庭教育,预防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作者:王永昌 单位:宁夏电化教育中心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燕国材教授指出,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那个正确目标。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成才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爱迪生说过:“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蒙特曾对 800 名男性进行 30 多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成就最大者与成就最小者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是智力而是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学生自信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成败,也关系到学生做人做事的成败问题。目前,大多数中学生缺乏自信心,产生厌学、自卑、孤僻、依赖、不求上进等不良心理现象。综上,本文就中学生自信心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研究与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

二、调查方法与结果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随机选取初一年级三个班、初二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共205人为研究对象。

2、方法

调查工具采用“自信程度测试”,全量表共50道题,分3个等级A总是、B有时、C从不,结果评价分别为四级:一过于自信、二正常的自信心、三自信心不强、四完全没有自信心。

3、实施程序: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团体测试方法,由班主任主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

(二) 结果分析

1、中学生自信心测试结果 见表1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只有17.07%的学生有正常的自信心,自信心不强的学生高达65.85%,只有0.49%的学生显示出过于自信,完全不自信的学生占16.59%,学生自信心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有正确评价的占26.34%,对自信程度评价或高或低的共占73.66%。说明中学生在自信程度上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自我评价。

三、影响中学生自信心的因素

(一)家庭教育的原因,家长对子女要求太严或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当达不到时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信心受挫。经济困难、单亲、离异家庭中学生不自信现象较为普遍。过度溺爱使学生盲目自信,过高期望或过于严厉使孩子缺乏自信,横向比较和消极评价使孩子自信心不足。

(二)学校教育的原因,在学校体验到过多的失败,特别是在学业成绩不良及由此带来的老师同学的鄙视、教师有意或无意之中言语的中伤,都使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打击。

(三)学习困难的原因,学习中的困难往往是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自己理想状态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使他们感到困惑,易归因于自己天生脑子笨,智力低下,进而产生不自信的心理。

(四)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如表2所示,73.66%的中学生在自信程度方面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评价自身与他人的关系,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

四、培养中学生自信心的策略

(一)关于家庭对中学生自信心影响的策略

1、为中学生构造一个成功的家庭环境,具有良好的家庭气氛和家庭结构,这是环境基础。既包括物质条件,也包括精神条件。

2、给予中学生自由权和主动权,多为中学生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这是建立自信心的前提。中学生一方面需要成人的照顾、教育、管理,一方面又需要有自己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父母应尊重自己孩子在兴趣选择、价值判断等方面享有的权利。

3、正确、积极的评价是发展中学生自信心的催化剂。中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极易受成人评价的影响,成人的评价是他们认识自己的重要依据。针对具体问题给出正确的评价,并给以积极方向的引导。

4、给中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是形成自信心的必要基础。孩子在事件中成长,成功体验的积累,使中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失败体验的积累,使中学生的自信心减弱。

(二)关于学校对中学生自信心影响的策略

1、聘请教育专家来校进行“如何培养学生自信心”讲座,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2、加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宣传教育活动。

(1)在学生中开展“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等宣传教育活动。

(2)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心。

3、建立“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教学模式。

(1)备课精心设计自信内容,有计划的设计一些必要的环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上课多表扬鼓励,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3)有技术性的课堂提问。鼓励、启发学生大胆发言,回答不完全正确的要发现、指出其闪光点;回答完全不正确的要肯定他们的勇气和自信。

(4)课堂气氛轻松民主,课堂用语温暖自信。

4 、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培养学生自信心

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及时帮助家长纠正教育行为,重视对孩子的正确评价,给予更多的爱和表扬,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相信通过自己努力能够成功。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使学生自信心得到全方位的培养。

(三)关于中学生本身自信心影响的策略

1、相信自己,强化自己

无论处在什么逆境中,无论你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首先提醒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奋斗,都有成功的机会。多寻找和发现自己的优点、优势和潜能,遇事多想“我行!”“我能!”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自信和毅力,艰苦奋斗,最终必将取得成功。

2、自信和坚持将指引我们创造学习的奇迹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坚持是迈向成功的阶梯。二者互相结合,互相作用。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使自信建筑在自我潜在能力的确认和发挥上,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才智,必然有所作为。

3、适当目标,保护自信

自信和成功、失败都与个人的目标有关。定目标如摘果子:果子不能放在很高的地方,任凭怎么跳也摘不着;也不能放在很低的方,一伸手就能摘到;如果再跳一下就可以摘到的地方是最好的。一个可操作的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现实的和具有时限性。

4、积极的自我暗示

阿德勒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以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消除自卑给人以自信,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积极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就能变成自励,就会给人以自信。久而久之,就会发自肺腑地喊出“我行”、“我能”、“我真棒”、我能成功“。 不断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就会不断地被信心所支持,并在信心的支撑下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篇(11)

1.前言

学校武术教育是学校体育课程中教学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我们在理解学校武术教育要从“教育”和“体育”两个比较基础的层面入手。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中学生健康的成长,以“体育与人”的关系为主,考虑社会文化、人文现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界定社会意义上人的角色。

中国的武术注重内外兼修,习武先习德,我们应当去了解为什么学校体育教育会对中学生的德育产生影响,以此来为教师培养中学生德育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2.1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实践的依据。

2.2访谈法

向学校老师与业内人士请教关于学校武术教育和中学生德育培养的问题,并获得相关资料。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学校武术教育会对中学生德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的分析

3.1.1学校武术教育的特殊教育

武术进入学校,给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武术教育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外在的对外传播,增强体质的健身方法,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不断传承与发展,学校武术会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将武术的竞技属性、文化属性、体育属性相结合这正是学校武术教育特殊教育作用的体现之一。

3.1.2中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

新鲜事物的出现,新的逻辑新的思想的诞生,会对中学生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身处校园的中学生和青少年,势必会对新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所以在呼吁传统文化精神回归的过程中,学校武术教育是良好的载体之一。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侵袭着中国的校园,武术作为教育课程,发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的优势,让身处校园的学生辩证的认识经济全球化下自己的成长发展渠道,扭转对外来文化的畸形认识,塑造我们本民族的价值体系。

3.2学校武术教育对中学生德育产生影响的结果的分析

3.2.1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哲学和智慧,是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一部分,中国的历史上,无数英雄先烈,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去救国家于危难,这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以很好的通过武术教育的过程传递给中学生。

3.2.2有助于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价值观的确认和人格的完善

在学校武术教育的过程中,激励每一个中学生,勇于迎接困难,培养学生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意志品质,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敏感期,良性的有利刺激可以对培养中学生的性格起到帮助,培养他们一种拼搏精神。

世界激烈的文化竞争、文化侵略不断加剧,这无形之中对于处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是一种挑战,怎样去树立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引导中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在这其中武术教育起到很大作用。

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促进青少年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育,在学习中有许多的练习是自己无法独立练习的,这样中学生才能融入集体,有利于消除不良的心理现象,通过武术的学习和练习,可以调节情绪改善心态,所以说武术的学习和练习过程是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中调节自己的心情、陶冶自己的情操的良好方式之一。

3.2.3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基本道德意识和基础法纪意识

在道德层面上,我们必须具备正确的道德观,有一个比较明晰的道德尺度标准,区分见义勇为和江湖义气,行侠仗义和恃强凌弱,这些最是最基本的道德尺度,也是我们学习武术是最先学习的。在学习武术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渗透可以很巧妙地通过武术这个有利媒介,将其传播出去,在无形之中将基本的道德意识和基础的法律意识渗透在学校武术教育过程中。

3.3学校武术教育对中学生德育产生积极影响的方法与途径

学校武术教育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增长、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身体自身素质的增强、个性的培养以及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有特殊的教育作用。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更多的资源,运用更多的方式方法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3.1充分挖掘武德教育中优秀人文素材

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为我们所熟知的杨家将等等,他们都是我们所学习的榜样,在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挺身而出,这些人物都是我们这一辈年轻人的楷模,教师经常引用这些人文素材,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将爱国主义精神融于武德教育中。

3.3.2积极营造学校武德教育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是我们武术教学中一个潜在的有利条件,在有利的德育培养的环境中,我们去学习领会一些传统的武术哲学思想会更加容易。比如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具有特别的教学场景的设计,强有力的口号,不但可以激发出学生更大的热情,还使学生们充满民族自豪感。

3.3.3加强中华武术文化精髓的教学。

中国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是离不开教育活动的,将我们优秀的传统哲学理论、传统的明哲思想寓于其中,将这些具有丰富底蕴和生命力的内容去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将“武德风范”“尚武崇德”作为教学准则,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作为教育学生的基本,这样不仅使中华武术文化精髓得以弘扬,还促进基础人才的培养,增加了我们的教育软实力。

4.结论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培养中学生的德行、培养中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三观,健全中学生的人格是十分必要的。学校武术的传播恰恰是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教育载体,将武术道德教育与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有利进行中学生进行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中学生的德育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学校武术教育对于中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