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效焊接技术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6 16:07:1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效焊接技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效焊接技术

篇(1)

2高效自动焊接技术在船舶企业的应用现状

第一、焊接工艺方面的现状。我国船舶焊接工艺发展得很缓慢,以气体保护焊、埋弧焊、普通焊条电焊等为主,其中焊条电焊占据的比例较大,焊接效率比较慢。现在一般使用垂直气电焊接、船用自动化机械化平角焊接技术和逆变焊机、交流焊机、整流弧焊机等设备。在推广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方面,我国很小一部分造船厂能够引进分段装焊流水线,采取拼板工位高效自动焊接的新设备和新工艺,它能对船舶上的板材进行拼板和对接,对船体进行平面分段焊接。同时也运用自动或者半自动气体保护焊等工艺,提高焊接效率。

第二、焊接材料方面,现在大部分使用药芯焊丝,其具有焊接飞溅少、焊缝质量高、熔敷效率强等特点,便于自动化、机械化焊接。现在船舶企业通常运用药芯焊丝和CO2焊接技术结合在一起,因为广泛应用CO2保护焊,对焊接材料的使用量也大幅度增加。这也促进了焊接工艺质量的提升、工期缩短以及成本的降低。

3 高效自动焊接技术在船舶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焊接工艺上我国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的焊接工艺的高效化率、自动化率、机械化率都比较低。很多企业以焊条电弧焊或者半自动焊为主要工艺,而自动化和机械化焊接工艺的应用范围较小,应用水平较差。另外,气保焊和埋弧焊等高效率的工艺在研发以及应用等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小。其次先进焊接工艺在我国船舶企业还没有得到应用,国外重视对焊接工艺的研究,已经研发出机器人焊接、电弧-激光复合焊接等工艺,而国内才刚刚研究这个领域。科研投入不足是焊接工艺方面的另一个问题。

第二、焊接材料方面我国船舶企业出现的问题有:首先焊接材料普遍存在品种单一的现象。通常以焊条为主,其中高效焊条和专用焊条应用较少,高端焊接材料基本依赖合资企业生产或者直接进口。其次焊接材料的性能急需提高。国内焊接材料特别是高端产品在抗吸潮性、工艺性能以及质量稳定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 解决高效自动焊接技术在船舶企业问题的对策

4.1焊接工艺方面

现在船舶焊接工艺得到快速的发展,机械化、高效化、专用化、自动化、机器人化是解决焊接技术在船舶企业出现问题的最佳对策。

高效化的具体表现为:逐渐降低焊条电弧焊的应用,增加对气体保护焊工艺的使用,并推动高效焊接工艺的研究和开发。例如MAG/MIG双丝焊接工艺、TIME焊接工艺(也叫做大电流高熔覆率MAG法)、带活性焊剂气体保护焊、多丝埋弧焊、变极性离弧焊、埋弧自动焊等工艺。

自动化、机械化就是要推广普及自动化焊接工艺,运用智能型焊接装置、实时监控装置、机器人技术以及激光焊接技术等,提高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降低焊接成本。专业化就是在船舶特殊构建和部位,要选择专门的装备和焊接工艺来完成,以达到符合设计要求的目的。

随着平面分段装焊流水线的不断投入使用,机器人焊接技术体现出其他焊接技术难以比拟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为船舶高效自动焊接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4.2焊接材料方面

首先要调整焊接材料的结构。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船舶用材的结构在不断调整,传统焊材的使用在逐渐下降中,而药芯焊材和气体保护焊的应用量大幅度增加,埋弧用焊材的用量维持在一定水平,变化不大。

其次增加高效自动焊接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增强船舶焊接效率,减少建造成本,研发出高效焊材,并推广专用焊条、高效焊条、药芯焊条等焊材。另外铁粉型焊剂、活性焊剂、高速焊剂以及单面焊材等等对埋弧焊材的研究,会促进焊接质量的提高。

最后对焊接材料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现在要求船舶焊接具有高质量,就需要制造出具有良好工艺性能、优异力学性能的焊接材料。美国研发的酸性渣、高韧性、低氢型的药芯焊材系列,在冲击韧性和低氢等方面的工艺性能优越,进而在船舶企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篇(2)

小麦生长发育对养分的要求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即营养的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营养的临界期,是指小麦对某种养分的要求敏感而迫切的时期,缺少则生长发育受抑制。小麦氮素的临界期在分蘖期和幼穗分化的四分体期;磷素的营养临界期在小麦的三叶期;钾素的临界期在拔节期。小麦氮素的最大效率期在拔节前至孕穗期,需氮量占整个生育期的37 %以上;磷素在抽穗至扬花期;钾素在孕穗期。据小麦专家多年研究,每500 kg小麦产量,小麦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13.25 kg,五氧化二磷5.2 kg,氧化钾12 kg。氮、磷、钾是小麦营养三要素。据科学测定,中上等肥力土壤每生产100 kg小麦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3.0 kg氮、1.2 kg五氧化二磷、3.0 kg氧化钾。锌、硼、锰等元素根据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因缺补缺,针对性使用。需肥量随产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不同产量水平下,小麦对氮、磷、钾吸收比例亦有变化,其中磷的吸收量变化不大,对氮、钾的吸收量比例则有一些变化,产量越高,吸收氮比例越小,钾则相反。小麦施肥规律,一是最小养分限制规律,是指作物产量高低决定于土壤中缺少的养分,应用中应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二是肥效递减规律,就是随着施肥量的不断增加,等量肥料所创造的经济价值越来越低。

2 麦肥集中深施增效增产的原因

2.1 麦肥集中深施适应了小麦“胎里福”的特点

配育壮苗,是冬小麦增产的关键,前期需肥又是培育壮苗的关键。因冬小麦对肥的需求,前期相对多于后期,主要是促根、长叶和分蘖。而对水的要求,前期相对少于后期。肥料三要素中尤以吸收氮素较多,中期转为需钾磷较多,后期需磷肥较多。因此,不论是迟效性的农肥和磷肥,还是速效性的氮肥,都集中深施、早施,才适应小麦需肥的特点。小麦贪青晚熟,早衰青秕,有时倒伏,长得“好”、收得差,“眼欢喜”等问题,无不与氮肥追施、晚施有关。正如陕西省农科院土肥所研究证实,氮素化肥一次深施作底肥可很好的满足了冬小麦各个发育阶段对氮素的需求。据测定,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在各生育阶段,以一次深施做底肥的,氮素积累量明显高于分次施用。同时,测定作为土壤供氮主要指标的硝态氮含量结果,在小麦分蘖、返青、拔节期和抽穗以后,依次施量分别为45、43、14、5-7 PPM,分次施量依次为15、18、11、8-13 PPM。即依次施肥,使土壤供氮在小麦前期丰,后期稳,明显符合小麦“胎里富”要求。

2.2 麦肥集中深施有利土壤保肥供肥,可减少肥分挥发淋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因为所施肥料先被土壤吸附保存,并由潜在养分转化为有效态养分而才能吸收利用。减少挥发和淋失的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就成了改进施肥技术的一大目标。麦肥集中深施技术,在这一方面具有鲜明的功效。现就以最易挥发和淋失的氮素化肥为例,陕西土肥所的研究资料说明:在土壤温度分别为20 ℃、30 ℃和40 ℃的条件下,施碳铵后12 h,表施的挥发损失率依次为8.5 %、13.8 %和19.5 %,而施入土内5 cm的依次为0.05 %、0.07 %和0.17 %。由此可见,深施可大大减少挥发损失。用N15标记碳铵试验,在冬小麦一生中,一次深施的铵态氮挥发损失率为14.2 %,而分次施的竟达38.5 %,集中深施减少挥发损失的作用极为明显。用N 15示踪试验,麦收后60 cm以下的示踪氮含量,分次施较一次深施的高。田间尿素试验,分次施有明显的淋失现象,而一次深施基本无淋失。田间碳铵试验,分次施的130 cm以上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较少,以下明显增多,而一次深施的,130 cm以上残留较多,以下与对照接近。都说明集中深施有力的限制了养分的淋失。因为,小麦生长前期降水少而需氮多,灌溉田只冬灌一次而下渗深度只有60 cm左右,养分的淋失不宜发生,一次深施适应了这一有利条件;小麦生长后期则降水增多而需氮较少,灌溉田灌水次数和灌水总量亦大大增多,水分下渗机会和深度随之增加,容易发生养分的淋失现象,分次施迎合了这一不利条件。氮肥利用率据大田试验估算,一次深施比分次施,在旱地提高了10.9 %、水地提高了12.1 %。据N 15田间微区试验,一次深施比分次施提高了22.3 %。此外,一次深施亦可促进小麦对土壤氮的吸收,由N 15测定表明,其比分次施提高了32 %。

2.3 麦肥集中深施还有利于解决或避免因追肥而带来的其他问题,促进小麦增产、稳产和低成本

如旱地小麦追肥,深施则跑墒、损苗、伤根,撒施则加剧养分挥发损失,干旱之际追肥后尚有麦、肥争水矛盾,反到不利抗旱保苗;旱、水地追肥,均有费工费时的问题。实行“麦肥集中深施”,这类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或避免。

3 麦肥集中深施技术要点

3.1 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和化肥相比较,具有养分全面、改善土壤结构等优点,因此保证一定的有机肥用量是小麦丰产丰收的基础,一般施有机肥30 000~37 500 kg/hm2。

3.2 稳氮、磷肥,增钾肥

对于陇东多数麦田来说,建议稳定现有氮肥用量,适当降低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具体施肥指标见表1。低产田(产2 250~3 750 kg/hm2),需施肥折合纯氮97.5~105 kg/hm2,五氧化二磷45~67.5 kg/hm2,氧化钾75~80 kg/hm2,具体配方肥(18-12-18)。高产田(产4 500~7 500 kg/hm2),需肥量折合纯氮180~240 kg/hm2,五氧化二磷75~120 kg/hm2,氧化钾120~180 kg/hm2,锌肥15 kg,具体施肥掌握氮肥60 %作基肥,其余均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具体配方肥(18-12-18)。

麦肥集中深施的技术特点:农肥与化肥结合,氮磷配合。氮素化肥亦要在播种前深施。按数量和比例,全部农肥和氮磷化肥在小麦播种前集中深施到13 cm以下的土层中,比小麦播种加深约8 cm。其中,农肥和磷素化肥,均于小麦播种前耕最后一次地时施入;氮素化肥除与农肥、磷肥同时一次施入外,亦可在小麦播种时用机耧把肥料播施到种子深度以下10 cm左右的耕层中。据多年试验,陇东旱塬一般产量在6 000 kg/hm2左右的麦田,应在施农肥112 500 kg的基础上,施氮约165 kg,计标准氮肥硫酸铵约750 kg,常用氮肥硝酸铵约450 kg,施磷酸105 kg,计普通磷肥过磷酸钙约600 kg;产量3 000 kg/hm2左右的麦田,在施农肥52 500 kg的基础上,再施氮约67.5 kg,计硫酸铵约300 kg或硝酸铵约225 kg,磷酸37.5 kg,计磷酸钙约225 kg;产量1 875 kg/hm2的麦田,在施农肥30 000 kg的基础上,再施氮30 kg,磷酸18.75 kg,氮磷配比以1∶0.5~1为宜。

4 “麦肥集中深施”的增产效益

篇(3)

高能束流(High Energy Density Beam)加工技术包含了以激光束、电子束和等离子弧为热源对材料或构件进行特种加工的各类工艺方法。高能束流焊(或高能密度焊)是指焊接功率密度比通常的氩弧焊(TIG、MIG)或CO2气体保护焊高的一类焊接方法。

1 高能束流焊接的应用领域

当前高能束流焊接被关注的主要领域是:

⑴高能束流设备的大型化 — 功率大型化及可加工零件(乃至零件集成)的大型化。

⑵新型设备的研制,诸如,脉冲工作方式以及短波长激光器等。

⑶设备的智能化以及加工的柔性化。

⑷束流品质的提高及诊断。

⑸束流、工件、工艺介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⑹束流的复合。

⑺新材料的焊接

2 我国高能束流焊接现状

在国内,高能束流焊接越来越引起更多相关人士诸如焊接、物理、激光、材料、机床、计算机等工作者的关注。国内在设备水平上,与国外有一定差距,但在工艺研究上,水平则较为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自己的特色。

2.1 激光焊接

在设备生产与研究上,主要有华工的气体激光加工国家工程中心、电子部11所的固体激光加工国家工程中心、中国大恒激光工程公司、上海团结百超数控激光设备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千瓦级的CO2激光设备和1千瓦以下的固体YAG激光设备。

国内对激光焊接研究主要集中在激光焊接等离子体形成机理、特性分析、检测、控制、深熔激光焊接模拟、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的应用、激光堆焊、超级钢焊接、水下激光焊接、宽板激光拼焊(Tailored Blank Laser Welding)、填丝激光焊、铝合金激光焊、激光切割质量控制等。从事激光焊接研究比较多的主要有华中理工大学、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清华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清华大学从声和电的角度,分析了熔透状态的声信号,提出了激光焊接等离子体的等效电路及电特性数学模型;在抑制等离子体的负面效应方面,清华大学张旭东、陈武柱等提出了侧吸法;国家产学研激光技术中心的肖荣诗、左铁钏提出了双层内外圆管吹送异种气体法;西北工业大学的刘金合提出了外加磁场法。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引进德国HAAS公司生产的2kW Nd:YAG激光发生器,建立了大功率固体激光加工中心,开展了材料为碳钢、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多种材料的大功率固体激光焊接工艺研究以及激光—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研究。

2.2 电子束焊接

我国自行研制电子束焊机始于60年代,至今已研制生产出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电子束焊机上百台,并形成了一支研制生产的技术队伍,能为国内市场提供小功率的电子束焊机。

近年来,出现了关键部件(电子枪,高压电源等)引进、其它部件国内配套的引进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设备既保持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又能大大降低成本,同时还能对用户提供较完善的售后服务。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以此方式为某航空厂实施设备的总体设计和总成,实现了某重要构件的真空电子束焊接;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也通过这种方式开发了HDG(Z)-6型双金属带材高压电子束连续自动焊接生产线,该机加速电压120kV、束流0~50mA、电子束功率6kW,带材运行速度0~15m/min,从而使我国挤身于世界上能生产这种生产线的几个国家之一。北京中科电气高技术公司近期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研制成功自动变速车液力扭变器涡轮组件电子束焊机,70 s内可完成两条端面圆焊缝的焊接,并已投入商业化生产。

目前,以科学院电工所的EBW系列为代表的汽车齿轮专用电子束焊机占据了国内汽车齿轮电子束焊接的主要市场份额;我国的中小功率电子束焊机已接近或赶上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而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4左右,有明显的性能价格比优势。

在机理及工艺研究上,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电工所、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开展的工作涉及熔池小孔动力学、电子束钎焊、接头疲劳裂纹扩展行为、接头残余应力、填丝焊接、局部真空焊接时的焊缝轨迹示教等。

2.3 等离子弧焊接

在等离子弧焊设备方面,西北工业大学的李京龙、白钢等开展了脉动等离子喷焊技术研究,通过在工件和喷枪阳极(喷嘴)间接入高频的IGBT无触点开关,成功地实现了转移弧和非转移弧的高频交替工作,实现了单一电源下的等离子喷焊。西安交通大学的王雅生等开展了适宜于AI、Mg及其合金的变极性等离子弧焊设备的研究,主弧的正、负半波分别由两台直流电源供电,对工件(铝)实现了变极性焊接,它不仅使电弧稳定,而且还有可靠的阴极清理作用。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开展了脉冲等离子弧焊的“一脉一孔”的工艺研究;在穿孔等离子弧焊小孔特征及行为检测方面,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分别通过光谱信息、电弧电压和电流的频谱分析,检测小孔的建立、闭合以及小孔尺寸;天津大学的王惜宝、张文钺分析了等离子弧粉末堆焊时粉末在转移弧中的输运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计算了铁基合金粉末和碳化硼粉末、不同参数下在弧柱中的输运速度分布及沿弧柱横截面上的粉通量分布。

3 关于电子束焊接和等离子弧焊接的最新进展

国外电子束焊接发展可归结为:超高能密度装置研制、设备智能化柔性化、电子束流特性诊断、束流与物质作用机制研究以及非真空电子束焊设备及工艺的研究.等。

在日本,加速电压600kV、功率300kW的超高压电子束焊机已问世,一次可焊200mm的不锈钢,深宽比达70∶1 。

日、俄、德开展了双枪及填丝电子束焊技术的研究。在对大厚度板第一次焊接的基础上,通过第二次填丝来弥补顶部下凹或咬边缺陷;日本采用双抢实现了薄板的超高速焊接,反面无飞溅,成形良好。

篇(4)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115-02

水稻覆膜旱作是水稻在无水层条件下进行的旱管节水栽培技术,整个生育期采用黑地膜覆盖,不建立水层,利用自然降水及主要生育时期适当补水来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整个生育过程需水量的一项高效节水栽培措施。该技术是集“优良种、旱育秧、全层肥、地膜盖、规模栽、湿润管”六位一体的综合节水高产栽培技术,其核心是改长期以来水稻在自然状态下生长为保护状态下生长,改传统的水稻在稻田淹水条件下渡过全程为在湿润条件下完成一生的栽培模式。真正达到了水稻生产的节水、高产、质优、高效的效果,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途径。

2007年在辽阳市太子河区沙岭镇后青堆村试验2 000 m2,试验品种为改良辽粳9,用水量3 000 m3/hm2,比水田节水9 000 m3/hm2,产量达到10 515 kg/hm2。2008年试种1 hm2,试验品种为改良辽粳9和沈农606(超级稻),用水2 100 m3/hm2,比水田节约用水9 900 m3/hm2,平均产量达9 525 kg/hm2。2009年种植面积达到25.93 hm2,试验田最高产量达到10 800 kg/hm2,最低产量达到9 922.5 kg/hm2,试验田平均产量达10 428 kg/hm2。生产田平均产量在9 000 kg/hm2以上,而且米质优良,适口性好。

1 水稻覆膜旱作的优点

水稻覆膜旱作是水稻在无水层条件下进行的旱管节水栽培技术,整个生育期采用黑地膜覆盖,不建立水层,利用自然降水及主要生育时期适当补水来保持土壤湿润以满足整个生育过程需水量的一项高效节水栽培措施。通过3年的种植实践和探索,初步认为该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优化了稻作土、肥、水、光、热、气环境,显示出巨大的增温早发、抗旱节水、改土保肥、隔氧除草、省工节本、病虫减轻、污染降低、增产增效的综合效益。

1.1 增温促早发,改土促根壮

分蘖发生和温度有重要关系,分蘖生长最适温度为30~32 ℃,低于20 ℃或于37 ℃对分蘖生长不利,16 ℃以下分蘖停止生长发育。因此,覆膜可提高早春地温,人为地营造了一个早发、快发、壮发的营养生长条件,这是水稻地膜湿润栽培早发增穗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随着早发快发,促进了早抽穗、早成熟。同时,抽穗扬花早且持续时间长,是穗实粒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覆膜湿润栽培条件下,改善土壤结构,覆膜使表土避免了雨水直接冲刷和风干,有利于保持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通透性得到改良,土壤孔隙度增加,有利于微生物活力,加速有机质分解,促进潜在养分转化为速效养分。同时,加强氧化作用,减少有毒物质的积累,改良土壤环境,促进根系发育。由于根系活力增强,生育领域扩展,活动深度加深,保证根系有较强的呼吸和吸收等生理机能。

1.2 保肥促转化,湿润促节水

覆膜可防止表土风蚀、水蚀,可避免养分流失和挥发。由于覆膜增温与湿润管理,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为好气性微生物(如真菌、细菌、固氮菌等)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投入肥料的利用率,促进了土壤自身潜在养分向有效养分的转化。此外,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5%以上即可满足旱作水稻对水分的需求,覆膜旱作与常规淹水栽培相比,其节水率约为80%。

1.3 覆盖促灭草,保护促减灾

由于地膜平铺泥面,形成膜泥之间断氧层,加之阳光辐射,可窒息杀死杂草幼芽,减少了田间杂草争光、争肥、争水危害。地膜水稻不仅具有早发快发、根系发达、植株老壮、碳氧优化、抗性增强、减轻病虫危害的功能,覆膜地面蒸发基本上被阻隔,地面15 cm处丛间相对湿度比水田低,因此病害较少,如稻水象甲为半水生昆虫,成虫一般在水淹后随着取食卵巢逐渐成熟开始产卵,水对成虫产卵十分重要,而且具有明显的抗旱减灾作用。

1.4 节本增效,提高产量

采用该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是省工省时、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了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繁重体力劳动,而且与水田泥水里作业相比,全部农事作业都在旱地上进行,既能提高工效,又减轻了劳动强度。二是提高了产品质量。由于全生育期不用或少量用药,肥料以农家肥和有机肥为主,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三是拓宽了水稻的种植区域,为社会增加了稻米总量。水稻旱作实现了旱田区优质大米的生产,改善了旱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为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低洼易涝低产田改造提供了新的途径。

但是,覆膜稻由于田间覆盖地膜,不方便水稻生长期间的追肥。因此,必须应用配方施肥技术进行一次性施肥。另外,秋收过后应将地膜清理干净,避免造成土地污染。

2 水稻覆膜旱作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择抗逆性强、品质好、产量高的水稻品种,如沈农606、辽粳9号、辽星1号等。

2.2 选地整地与扣膜

应用水稻覆膜旱作栽培技术生产水稻,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壤保水力强、有灌水与排水条件的地块以及低洼易涝地块。秋季进行旋耕灭茬,待翌年4月中旬土壤解冻后,进行一次性深施肥,然后平整土地,做成宽1.2~1.5 m、长度不限的栽培畦,畦间留30 cm宽的作业道,再扣上黑色地膜,保墒,提高地温,在膜上可适当覆土,防止大风将膜刮坏。注意必须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畦面必须保持水平。

2.3 培育壮苗

4月5―10日,应用无纺布钵盘育苗技术培育壮苗,育苗方法与普通水稻育苗方法基本相同,播种量要略大于普通水稻育苗,每孔落粒5~6粒,一般434孔中眼钵盘,每盘播种干籽75 g,一般应准备钵盘495~525盘/hm2。

2.4 移栽

5月中旬开始移栽秧苗。在黑地膜上按27 cm×12 cm或27 cm×15 cm的行株距打孔,将秧苗栽在孔内,随即用细土封闭苗孔,并及时灌水,栽一畦灌一畦,灌水量以膜下土壤水分饱和为宜。

2.5 合理施肥

水稻覆膜旱作需要覆盖地膜,不能像普通水稻栽培一样进行追肥,因此施肥要以一次性深施底肥为主,辅以叶面追肥,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1-3]。常见的施肥配方有以下4种:一是施沼气肥。底肥结合整地,施沼渣45~75 t/hm2。6月上旬追肥,水稻进入分蘖期,喷施沼液750 kg/hm2、尿素3.00~3.75 kg/hm2;7月20日左右,水稻进入拔节孕穗期,可喷施沼液750 kg/hm2、尿素0.75~1.50 kg/hm2、磷酸二氢钾1.50~2.25 kg/hm2;8月15日左右,水稻齐穗后,进入灌浆期,喷施沼液750 kg/hm2、磷酸二氢钾2.25~3.00 kg/hm2。注意,喷施沼液应该选择在晴天的下午16:00后进行。二是商品有机肥。底肥结合整地施商品有机肥1 800 kg/hm2、长效碳酸氢铵450 kg/hm2。追肥与施用沼气肥相同。三是一次性施用化肥。结合整地,施三元复合肥(15-15-15)525 kg/hm2、长效碳酸氢铵750 kg/hm2,全生育期不追肥。四是多次性施用化肥。底肥结合整地,施三元复合肥(15-15-15)375 kg/hm2、长效碳酸氢铵450 kg/hm2。追肥在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各喷施0.5%尿素水1次,每次用量750 kg/hm2,灌浆期喷施时,可对磷酸二氢钾2.25~3.00 kg/hm2。

2.6 科学灌溉

栽秧后立即灌1次透水;返青分蘖期灌水2~3次;拔节孕穗期灌水2~3次;抽穗灌浆期灌水2~3次,每次灌水量为300 m3/hm2左右,全生育期灌水7~10次,可视自然降水情况增减灌水次数。

2.7 病虫害防治

扣地膜前,在畦面上撒1层毒土,防止地下害虫咬苗,保证田间秧苗数量。水稻生长中后期应注意防治虫害[4-6]。

3 参考文献

[1] 冯虎林,邵保元.水稻叶龄优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1994(9):5-6.

[2] 江学海,罗德强,周维佳,等.杂交水稻高产栽培精确施氮技术参数的确定及验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83-85.

[3] 沈阿林,宋保谦.沿黄稻区主要水稻品种的需肥规律,叶色动态与施氮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0,15(4):134-136.

篇(5)

[分类号] G258.6

1 引言

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报告中。这对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核心价值对于国家、社会尚有如此重大意义,更何况高校图书馆呢?核心价值的研究是站在战略高度把握高校图书馆发展命脉、提升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研究领域。

目前关于图书馆的核心价值研究已初具规模。IFLA、ALA、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众多图书馆组织及学者都公布了自己认同的图书馆核心价值理念。199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即核心价值特别工作组,专门从事对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据统计,国外所有公布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个人和机构中学校图书馆数量最多,其比例达到1/3,但我国高校图书馆自己的核心价值几乎没有。基于此,本文将系统阐述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体系。

2 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内涵解析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图书馆界对于自己的责任或使命的一种系统的说明。对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国外已有20余年历史。我国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始于2002年,程亚男在其《再论图书馆服务》(2002)一文中就指出:“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国内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宋显彪(2002)把图书馆核心价值论述为4个方面:保存人类文明成果提供用户使用;联结用户与思想;保证用户自由;平等获取信息进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范并思、倪晓健(2007)主持承担的“中国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与《图书馆服务宣言》研究”项目组发表了一组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专题论文,并认为“图书馆核心价值应该是多数馆员认同的,每个图书馆具有自己不同于别馆的核心价值”。黄俊贵(2008)认为实现公共知识服务效益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国内外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如表1所示:

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图书馆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高校图书馆组织DNA中最核心的部分。它决定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高校图书馆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而关于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见诸于文献的成果不多。在此,笔者从知识角度把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定义为:在高等院校中,为满足教学和科研而对知识需求(组织和咨询)进行存储、传播、转移、创新、服务的图书馆价值体系。

3 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基本功能

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包括保存馆藏资源、馆员管理、传承文明、信息服务、创新、教育等诸多功能。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生产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迈向知识社会》中要求:“在以终身学习为基础的学习型社会中,图书馆应当在各个层次上促进学习并为学习提供便利”。可见,高校图书馆应以促进学习知识为宗旨。下面就从知识角度来阐述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功能。

3.1 知识存储功能

图书馆的前身是古代的“藏书阁”。可见,“藏书”是图书馆最基本的价值。现代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每年的馆藏尤其是数字图书增速很快,高校图中馆应努力建设海量数据存储中心。传统图书馆转型成一个突破时空、地域、介质限制的超大规模、便于使用的知识中心。

3.2 知识传播功能

在信息流速加快、持续学习与终身教育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成为以知识传递为主的e-Learning中心,是人类知识成果与高校师生的价值桥梁或纽带,作为信息组织和知识管理的机构,承载着知识传播――教育的重大职能。知识传播是联系知识生产与应用的中间环节,能提高高校师生知识拥有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和造就更多“知识人”,为矢”识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高校图书馆利用知识传播功能,能促进知识的共享与广泛应用,实现从知识到价值的高效转变。

3.3 知识转移功能

高校图书馆通过对知识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存储、利用等工作,运用信息及网络技术,共享和创新知识资源。知识转移保障知识资源在图书馆与刚户间的有效传递与获取,在个体和社会载体上转移,从而实现知识共享。转移的前提是拥有高水平、专业性强的馆员。馆员的重要职责是通过分析、加工、整理,将内化的、潜在于人脑中、不易被人们学习和利用的有价值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转移和创造。

3.4 知识创新功能

随着知识经济大潮席卷全世界,知识智能化、产业化、全球化无一不要求在原有知识结构上进行知识变革、创新。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即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的过程。它通过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积累新知识,达到创造知识附加值、谋取组织竞争优势的目的。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探索或创造性思维创造出来后,被高校图书馆这一履行知识创新职责的机构获取,经过浅层加工到深层转化,成为创新的知识产品。知识创新是实现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重要因素。

3.5 知识服务功能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为高校师生提供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价值的根本所在。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以传播知识服务为己任,不同于.般以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为主要任务的文化传媒、文化娱乐(创作与演出)。知识服务是一种基于一切信息资源(包括馆藏物理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以用户需求目标为驱动的、面向知识内容的、融入用户决策过程,并帮助用户找到或形成解决问题方案的增殖服务。知识服务的特征有:针对性、专业性、知识性、共享性、创新性、个性化。如图1所示:

作为智力密集型的知识服务业,高校图书馆应遵循一切皆服务的模式。学科馆员应努力推介学科馆藏资源、开展读者培训和教育、与院系联络沟通、建设学科导航、绘制知识图谱、提供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参考服务。笔者曾针对本校中文系专业特点,分年级开设检索知识专场讲座,详细讲解学科导航,介绍馆藏中外文献资源及数据库,为学生搭建参考咨询的平台,效果良好。

4 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属性维度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于2000年将图书馆的核

心价值归结为10个关键词:使用、协作、多样性、教育、智力自由、保存、隐私权、专业技能、公共利益、服务。黄晓曼认为:保存资源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知识自由、平等获取、教育和学习,以及尊重读者个性和隐私。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我们把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归结为两大类,即: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社会价值是指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机构,实现了社会效益,促进了社会人文教育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共性是服务与知识自由。个体价值指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针对高校内部师生个体,具有区别于公共图书馆的特殊属性。我们把公共利益、教育和学习、为社会提供服务等归为社会属性;把隐私权、读者价值、智力自由、尊重读者个性和隐私等归为个体属性。对社会属性层面的研究,体现为社会价值;对个体属性层面的研究,体现为个体价值。下面分别从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两个维度研究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

4.1 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属性

我国图书馆归属于文化系统领导,不仅是文化事业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其核心就是产生一定的社会价值。吴慰慈教授在《图书馆学基础》中指出: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包括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教育、传递情报和开发智力资源。本文将传递情报和开发智力资源合为知识传播功能,总结如下:①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图书馆的存储体现为以“文献”为中心,包括保存纸质文献、电子文献。从文化维度看,图书馆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记载了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以及从古至今文化发展的脉络。②开展教育活动。邱五芳认为,“作为社会教育体系重要一环的图书馆,社会要求它强化对知识信息的评判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承担起社会知识信息过滤器的职责,……只向读者提供被社会主流认同的、比较真实可靠的知识信息”。图书馆所提供的阅读空间与资源对素质提升有重要作用。图书馆开展“读书活动”、“文化节”等富有文化气息的活动,倡导并促进阅读,实现教育价值。③知识传播。图书馆对知识存储、知识管理、知识获取、知识表述和分类、知识挖掘、自然语言理解、知识工程进行研究,进而对知识进行有效传播,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

4.2 高校图书馆的个体属性

随着社会信息意识逐渐增强,高校图书馆事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逐渐被认同为高校形象的标志之一。研究高校图书馆个体属性的原因在于:首先,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层面研究,个体属性研究几乎空白;其次,目前的研究把图书馆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进行研究,没有研究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的异同。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辅部门,主要以师生为服务对象,在知识组织、学科导航方面有着区别于公共图书馆的个体属性。

4.2.1 知识存储馆藏资源是评价与衡量高校图书馆办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图书馆隶属于高校,作为教辅机构,对各门类学科知识的发展前沿及动态把握准确及时,是知识存储质量高、学科门类齐全、内容新颖的“知识中心”。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存储不同于传统的文献保存功能,其存储功能内涵更广,高质量的学习空间、选择并管理资源、收集并数字化档案材料使高校图书馆成为现代社会的数据存储中心。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图书馆。馆藏取决于具体城镇的大小及当地政府的投入,图书馆的规模及藏书相比高校图书馆有很大差别。由于财政投入匮乏,馆藏文献资源的快、新、全方面的建设和使用都严重滞后于高校图书馆。

4.2.2 知识创新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相对较高,易于实现知识创新。公共图书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当前公共图书馆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下问题:学历低、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馆员老龄化,长久以来是“收容所”,人员冗余、混杂。而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批掌握最新现代知识、技能,能进行学科导航、咨询、分析研究的专家、学科带头人,这使高校图书馆较易实现科学的知识创新。如利用高校学科优势,组成专家科研团队,开展现实或网上虚拟的信息、知识咨询,能及时满足用户对知识的需求。知识创新是高校图书馆能够实现持续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

4.2.3 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个体属性的主要内容。传统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在:①服务观念陈旧;②服务方式单一;③服务设备落后;④技术手段缺乏先进性;⑤收藏范围有限;⑥资源共享性差;⑦信息资源时效性差;⑧社会满足率低。高校图书馆在资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开展知识服务,具备很强专业知识素养和图书情报业务能力的复合型馆员能够通过现代化技术进行学科导航、定题服务、科技查新、学科信息门户、专题情报调研、数字参考咨询、信息素养教育、电子信息服务、翻译服务、学科知识共享(SKC)等服务。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服务HAAS和软件设施服务SAAS相比公共图书馆也具有强大的优势,尤其是校园网的建设及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建设为高校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一站式”知识服务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综上,将高校图书馆个性特征与公共图书馆做一比较分析,如表2所示:5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结构模型

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主要贯穿于社会属性和个体属性两条主线中。高校图书馆是在图书馆的母体中衍生出来的,所以继承了其母体图书馆的公有属性,即社会属性,传承了图书馆服务社会文化发展、构建和谐文化的社会价值。同时,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新生代,在吸收了图书馆精华部分后,为了使自己更具核心竞争力,又派生了其独特的个体价值属性,包括知识存储、知识创新、知识服务功能。同时知识存储和知识创新功能的实现又最终转化为知识服务。这些独特的功能使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经济大潮中扮演了知识导航者的角色,实现了图书馆的蜕变和再生。但两者之间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有了图书馆公共属性的基础,才能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创新发展,而高校图书馆个体属性的价值归宿正是图书馆服务社会属性的基本要求。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于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只是指出了体系包含的范畴,并未给出明朗的结构模型。为了将核心价值体系结构说得更清楚,结合前面对社会属性及个体属性的相关论述,笔者沿两条属性主线,构建出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如图2所示: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又发挥了作为高校教辅部门的作用,能够为主要服务对象――师生提供较为全面的知识存储、知识创新、知识服务等特殊职能,展现了自己的个体价值。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必将促进高校图书馆和高校的可持续全面发展。

6 结语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科技为高校图书馆生存发展带来了一场空前变革,如何在未来知识海洋中居于战略优势地位成为高校图书馆界思考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基本功能、属性维度的研究,构建出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模型,对其跨越式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作用,使高校图书馆在空间无限、资源无限、机遇无限的开放发展中,实现其自身实力与水平的跨越,对我国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1]范并思.核心价值:图书馆学的挑战.图书与情报,2007(3):2―5

[2]程亚男.再论图书馆服务.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17―20.

[3]宋显彪.试论图书馆员职业的核心价值.图书馆杂志,2002(9):3―5.

[4]黄俊贵.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5):14―19.

[5]IFLA Core Values. (2006―12―30). [2010―12―30] http: // ifla. org/Ⅲ/intro00, htm.

[6]黄晓曼.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探索和意义.图书与情报,2007(3):6―9,14.

[7]蒋永福.文化权利:中国图书馆行业的核心价值.图书馆论坛,2007(6):70―73.

[8]黄宗忠.论图书馆核心价值(上).图书馆论坛,2007(6):3―8.

[9]汤利光.论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确立.图书馆,2009(1):7―9,20.

[10]海金梅.基于知识创新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9.

[11]王宗义.当代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再认识.图书馆论坛,2007(6):101―105.

篇(6)

0 引言

确定性系统产生的混沌运动在很多学科中得到了极大的关注[1-3]。由混沌系统产生的混沌信号是具有高度初值敏感性、类似噪声统计特征的宽带信号,广泛应用于保密通信等领域[4-8]。

在信号处理中,由于混沌信号具有功率谱宽带性和似噪声性,其频带与叠加的噪声频带往往全部或部分重叠,而传统的线性滤波和频谱方法都是基于信号与噪声在频域上分布的差别,然而现在这种差别已经混杂甚至消失,因而难以再用传统方法将其区分。近年来,混沌信号降噪方法如局部投影法、奇异谱分析法、构造代价函数法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9-11]。而对应于混沌信号与噪声的本质区别――混沌信号具有分形、自相似性,小波分析在时频域都具有很强地表征信号局部特征的能力,因此在混沌信号降噪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但在小波变换中,每次只对尺度空间进行分解,未对小波空间进一步分解,丢失了有用的高频信息,因此在高频段其频率分辨率较差。另一方面,小波分解系数所广泛采用的硬、软阈值量化方法存在着局限:硬阈值方法的阈值函数不连续,虽然能保留原信号中的一些突变成分,但同时也会产生新的不连续点,且对数据变化敏感,在重构信号时会出现一定的振荡,导致大的均方误差;软阈值方法中,系数的估计与原系数存在恒定的差值,发生了系数收缩,因而重构时会损失有用的高频信息,造成重构信号信噪比降低,均方误差较大。

针对上述局限,本文基于一种具有更高阶数的新型阈值函数,给出一种对含噪混沌信号进行小波包降噪的新方法。采用小波包方法能够对小波分析中没有细分的高频部分进一步分解,从而具有更加精确的局部分析能力,并能够根据信号特征,自适应选择相应频段,使之与信号频谱相匹配,从而提高时频分辨率,以达到更佳的降噪效果;而且所采用的阈值函数连续光滑,在噪声小波系数和混沌信号小波系数之间存在一个平滑过渡区,更符合信号的连续特性,仿真实验表明对含噪混沌信号的降噪效果明显。

4 结语

本文将新型高阶阈值函数应用在了混沌信号小波包降噪中,该方法不但保留了有用的高频信息,且阈值函数连续光滑,有效弥补了原有阈值函数的缺陷,取得了更好的降噪效果。

参考文献:

[1]WANG W, ZHANG X, WANG X. Noise reduction of chaotic signals based on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an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J]. Acta Physica Sinica, 2013, 62(5): 506-515. (王文波,张晓东,汪祥莉.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和经验模态分解的混沌信号降噪[J].物理学报,2013,62(5):506-515.)

[2]DENG K, ZHANG L, LUO M K. Wavelet threshold method of resolving noise interference in periodic shortimpulse signals chaotic detection [J]. Chinese Physics B, 2010, 19(3): 536-543.

[3]LIU Y, YANG G, JIA Q. Adaptive noise reduction of chaotic signals based on dualpromotes wavelet [J]. Acta Electronica Sinica, 2011, 39(1): 13-17. (刘云侠,杨国诗,贾群.基于双提升小波的自适应混沌信号降噪[J].电子学报,2011,39(1):13-17.)

[4]LIU Y X, LIAO X W. Adaptive noise reduction for chaotic signals based on duallifting wavelet transform [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1, 38(3): 1346-1355.

[5]HAN M, LIU Y. Improved dualwavelet spatial correlation method for denoising of chaotic signals [J].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2009, 21(15): 4743-4747. (韩敏,刘云侠.改进的双小波空域相关混沌信号降噪方法[J].系统仿真学报, 2009, 21(15):4743-4747.)

[6]BAPTISTA M S, PEREIRA T, KURTHS J. Upper bounds in phase synchronous weak coherent chaotic attractors [J]. Physica D: Nonlinear Phenomena, 2006, 216(2): 260-268.

[7]ZHANG W, XING B R. A duffing oscillator algorithm to detect the weak chromatographic signal [J].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7, 585(1): 55-59.

[8]MAO M, XIAO Q, XIAO Y. Application of subspace noise reduction to warship chaotic signals [J]. Applied Acoustics, 2009, 28(1): 37-41. (茆明,肖琼,肖毅.子空间降噪在舰船噪声混沌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应用声学,2009,28(1):37-41.)

[9]LI C S, QU L S. Applications of chaotic oscillator in machinery fault diagnosis [J].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07, 21(1): 257-269.

篇(7)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 “语言从属于民族。民族人口的地理分布,必然影响其语言的分布”新疆人口分布呈现出主题少数民族大杂居、民汉杂居和不同少数民族相互杂居的格局,从语言环境来看差异程度较大。考虑到社会语言环境和基础教育师资,新疆教育部门推出三种教育模式:模式一,理科课程及外语用汉语授课,其他课程用母语;模式二,民族语文用民族语言授课;音乐等课程中涉及民族传统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用民族语言,其他课程用汉语;模式三,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

国内少数民族地区在双语背景下三语教学的实施使学者们对少数民族三语教学现状引起了关注。姜秋霞等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中小学三语教学研究得出母语、第二语言 (汉语) 和外语三种语言的相互迁移,外语学习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发现外语师资不足、学历偏低和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少数民族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较低而且单一;第二语言即汉语的干扰和迁移也成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之一。张贞爱等对北方民族地区包括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哈萨克族学生的三语教育认同研究中显示上述民族中学生与西部其他少数民族相比有较高的三语教育认同度,在学习三语时原语及二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具有支撑性。文华俊对新疆维吾尔族“民考民”学生英语现状调查中显示学生在开口说英语方面能力较好,但从学习环境来看条件简陋、教材不当、课时少、教师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从内部因素分析得知维吾尔学生喜欢学习英语,但是母语和汉语对英语学习干扰明显。阿不都克尤木江在对新疆乌鲁木齐市民汉合校中学少数民族双语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发现学生外部学习动机较高,但是对学英语的时间投入普遍较低,主要是因为英语课程没有被纳入到升学必考科目中,以及教材设计和教师教学方法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双语中学生英语学习。

二、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双语班三语教育现状

少数民族双语班学生的汉语水平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前几乎都达到了免汉语预科的标准,使得新疆高校调整对其的语言教育模式。少数民族理科专业学生课程授课基本实现了汉语授课,同时为双语班学生开设了英语课程,并其纳入到高校正规教学范畴,使外语教学更为规范。

通过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教育的研究发现“学习英语的动机具有工具性和文化性并存、外语文化指向与母语文化指向并存、社会责任与个人发展目标并存、长远性目标与近期行目标并存”的特点。严兆府提到英语学习态度调有以下差异:(1)性别差异,男生学习的情感倾向低于女生,女生对学习的愿望较男生强;(2)学龄层次差异,预科生对学习态度不稳定,大二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并付诸行动,大三至大五英语学习行动减少;(3)院校差异,综合性大学学生与师范类学校相比有更高的积极性;(4)生源差异,北疆学生对英语的认识评价高于南疆学生。文华俊研究显示维吾尔族“民考民”大学生热爱英语,重视英语,英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语言迁移情况复杂。

笔者对新疆师范大学大一、大二理科双语班共计119名少数民族学生就目前学校针对双语班学生的英语教学现状随堂征求意见发放问卷和课后访谈了解到大一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于大二学生,但是对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没有清晰的思路;大二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方法。针对英语课纳入到必修课范围内态度调查示25%的学生认为应按个体兴趣以选修课的形式学习;对大学英语教材满意度调查发现43%的学生觉得教材编写不合理,希望教材附有少数民族母语注解的词汇部分和语法部分;授课方式调查显示36%的学生希望在讲解语法部分时使用母语说明。54%的学生认为中学英语教学不够正规导致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降低。

三、中学少数民族英语学生与高校少数民族英语教育比较

中学与高校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现状的比较有助于发现英语教育的衔接问题。笔者通过三个角度对其进行比较:

(一)教学比较。中学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初步了解到英语基础知识,但是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从目前的教学性质来看中学英语由于未被纳入到升学考试学校并未给予很大的关注;教学方法上虽授课教室都配备多媒体设备但使用率不高,仍以传统教学为主。大学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结合教育部高等教育要求纳入到正规教学范畴内,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注重听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动机比较。对乌鲁木齐市民汉合校中学少数民族双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中发现外部动机大于内部动机,英语课程成绩在中学阶段不影响学生升学,英语课称为学生的“娱乐”课,缺少更多的动力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焦虑动机较高,英语课作为三语学习不但有母语和二语的干扰,而且更让学生焦虑的是考试成绩。与中学相比,大学生对英语认可度高,学习目的更清楚。工具性动机也较高,示意出通过学习英语掌握所学专业的前沿性知识或为今后的研究生的学习准备。

(三)态度比较。通过对31所乌鲁木齐市民汉合校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和采访得出学生对英语学习示意出积极的态度,但是在英语学习上的投入却并不多。对于大学组来说,双语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采访得出对英语学习持积极态度,多数学生有学习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作出相应的努力。

四、解决民汉合校中学双语班与大学少数民族双语班英语教学的策略

篇(8)

1、焊接技术的发展特点

焊接技术是制造业中的基础工艺之一,虽然焊接技术的发展时间不长,但是技术却已经很成熟了。目前常见的焊接技术多种多样,如逆变焊接技术、高速高效气体焊接、二氧化碳焊接设备、短路过渡技术、多丝焊接技术、激光焊接技术等,这些方法为焊接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且在交通、机械、能源、化工、电子、石油、航空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因此,焊接技术渗透于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促进了工业经的发展。

2、我国焊接生产的现状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制造业的蓬勃兴起和发展,焊接技术因其生产成本低,效率高及市场反应迅速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焊接生产企业的重视。随着现代智能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传感技术,高性能CPU 芯片等高新技术的运用,使焊接技术取得了现代化的长足进步。

目前包括今后几十年内,钢材将是我国的主要结构材料。2004 年,我国的钢产量突破2 亿吨,成为世界最大的钢材生产消费国。钢材作为一种结构材料,若转变为具有给定功能的产品,须经过一定的加工技术。焊接技术因其自身重量轻便,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等市场发展优点,应用范围逐步扩大。2004年,用焊接加工的钢材问题突破1 亿吨,跻身世界焊接大国。

为了使焊接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完成更多重要产品的焊接任务,在近几十年内,我国先后自主研发了一系列焊接技术,设备及材料,国外应用成熟的焊接技术和设备在我国虽应用范围和广度不同,但均有不同层度的运用。如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数控切割,机器人焊接,STT 焊接电源等技术设备已在我国制造业中不同程度采用。

3、我国焊接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3.1 船舶工业中的应用

高效焊接技术在船舶制造工业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效焊接技术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尤其是二氧化碳气体有效的保护半自动焊接技术的应用率达到60%-65%,高效焊接技术成为我国船舶制造工业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现阶段先进的船舶焊接技术是保证船舶制造质量、缩短船舶制造工期、降低船舶制造成本、提高船舶制造效率的有效途径,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焊接技术性能可靠、焊接质量优良,在航空航天工业中被广泛的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焊接技术占全部工时的10%,航空航天领域中50%以上的连接部件使用的都是焊接技术。由于航空航天工业对材料的要求比较特殊,所以在航空航天种焊接技术应运而生,在现阶段,高能束流焊接技术及固态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应用比较多。其中在我国航空航天工业中最常用的先进焊机技术是搅拌摩擦焊、电子束焊及激光焊,焊接技术在航空航天技术中被广泛的应用,促进了航天航空业的快速发展。

3.3 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应用

在汽车制造领域中汽车的变速箱齿轮、汽缸、离合器、行星齿轮框架、后桥及发动机增压器涡轮等部件都使用的是电子束焊接技术;而汽车中的车身拼焊、零部件的焊件及框架结构主要使用的是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中汽车的液压成型管附件、汽车车门预成型件、汽车地方车身支架、汽车轮毂及发动机引擎主要应用的也是搅拌摩擦焊接技术,由此可见,焊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

4、当前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4.1 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对焊接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趋势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焊接材料正在从黑色金属向有色金属发展; 由金属材料转化为非金属材料; 由结构材料转化为功能材料; 由多维材料转化为低位材料; 由单一材料转化为负荷材料。随着焊接材料的不断发展,对焊接技术的要求更高,这样就促进了焊接技术的发展。新的焊接材料如陶瓷、耐热合金、钦合金等它们之间的连接亟待解决,普通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需要研发出更加先进的技术。目前普遍使用的是摩擦焊和扩散焊。

4.2 焊接设备和焊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焊接的设备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焊接设备,它最主要的特点是精度高、质量高、可靠性强、多为智能化和数字化控制、集成度比较高、节能环保等。我国的焊接设备也在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大力发展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焊机,如二氧化碳焊机、电阻焊技术、电磁兼容技术、自动化焊接技术、焊接机器人、智能化焊接等,这些焊接技术正在向低能耗、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它应用的领域广泛,西气东输工程、船舶工程、三峡工程、航天工程等大型工程都离不开先进的焊接技术,并且对焊接技术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4.3 焊接热源

在焊接过程中,热源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基本能源,并且热源是不断运动,通过点、线、面来进行热传导。因此,焊接热源的能量密度要高度集中、焊接过程要快速、焊缝要保证质量。焊接热源的种类有很多,如电弧焊、电阻热、摩擦热、化学热、等离子焰、高频感应热、激光束、电子束等,应该根据不同的焊接材料和焊接精度的要求,选择最合适的焊接热源,保证焊接的质量和效率。

4.4 焊接自动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要保证焊接的质量和效率,在进行焊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焊接人员要充分熟悉自身的业务流程、准备好焊接的设备和工件等,因此焊接设备的准备车间非常重要,要不断提高它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才能更好地工作。现在常对传统的焊接工艺装备进行改造,运用微电子技术来代替,这样大大提高了焊接的自动化水平。将数控技术、焊接机器人、专家系统等运用到焊接机械设备中,使焊接更加地柔性化、自动校正、自动控制等。

4.5 节能技术的应用

目前,人们正在不断提倡环保节能,焊接技术的发展也要将节能技术放在重要的位置。焊接工艺应该高效节能,这样才能为保证焊接技术的效率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在现在的焊接技术中,手弧焊机、晶闸管焊机已经不能满足节能的要求,智能化的、能够自动调节参数的逆变焊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操作技能在逐渐地淡化,焊接技术也在向简单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

焊接技术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很多学科最新发展的影响和引导,在新材料以及信息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出现了数十种焊接的新工艺,并且使得焊接工艺正从手工焊向自动焊以及智能化过渡。焊接新方法和先进材料技术的引入,提高了焊接技术的水平,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外专家认为,焊接作为一种精确、可靠、低成本并且采用高科技连接材料的方法,到2020 年仍旧是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工艺。我们广大焊接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务必树立知难而上的决心。抓住机遇,为我国焊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黄建平,黄永平,肖延江.论我国焊接行业的现状[J].科技与企业,2012,(1).

篇(9)

中图分类号: TU39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已逐渐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建筑钢结构的很多技术方面甚至已达到世界领先,然而建筑钢结构的焊接技术上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的探索与解决,同时也要对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一、建筑钢结构概述

结构是建筑物的受力骨架,由基本构件和连接构成,工程应用中常见的梁、板、柱属于结构构件。钢结构 (steeltructure)是以钢材为主要材料构成建筑物的受力骨架,大型库房或者工业厂房中的变截面门式刚架 (portal fram e),多、高层建筑 (m ulti―storey and tall buildings)中的多跨多层框架,都属于平面结构体系。平面结构体系构造简单,传力明确,易于实现标准化、定型化,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施工进度较快。大跨度房屋中的平板网架、网壳、高层建筑中钢框架 -支承结构、核心筒钢框架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等均属于空间结构体系,空间结构体系形式多样,易满足使用功能和建筑造型要求,缺点是难于实现标准化、定型化,制作和安装难度大。建筑行业中建筑钢结构的应用有着基础性的作用,而建筑钢结构又是以钢结构的焊接技术为中心进行的,所以建筑钢结构的焊接技术和焊接材料关系着建筑行业的质量和发展水平。

.

二、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现状

2.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和焊接材料

在 20 世纪后,建筑钢结构的焊接技术经历了多个技术过度,由之前的焊条电弧焊的焊接到埋弧焊接,再由 70 年代出现的实芯焊丝以及药芯焊丝为材料的气体保护焊接技术和螺旋焊接技术,在这些焊接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了现代化的建筑钢结构的焊接技术,使现代钢结构的焊接技术大大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有时,建筑钢结构焊接不是仅仅采用一种焊接技术就能够完成,需要根据钢结构所采用的钢铁原料和焊接技术所需的原料相结合,采用多种焊接技术和工艺。

2.2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中焊接设备的应用

建筑钢结构的焊接还需要考虑焊接设备的应用,虽然我国钢结构的很多技术都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现阶段我国的钢结构焊接所采用的设备大都是由国外生产制造的,国内的建筑钢结构焊接设备相比,在技术性和自动化程度上远远低于国外的焊接设备,我国的建筑钢结构企业在努力学习国外的先进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的同时,也在积极努力的研究探寻属于自己的更为先进的钢结构焊接技术设备。

2.3 焊接技术工作者的培养

在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建筑钢结构所需要的焊接技术工作者也在与日俱增,也就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建筑钢结构的焊接技术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要求焊接人员有很强的技术性。虽然我国的焊接工作者很多,相应的焊接工作也能够得以顺利完成,但缺少真正优秀的焊接技术人员。因为建筑行业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有限,所以与其他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的焊接技术人员的培养、考核、认证制度还不够完善,管理和认证方式比较混乱,不能准确保持焊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就使钢结构焊接存在着安全隐患和质量没有保证,不利于我国建筑钢结构焊接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传统意义上的建筑钢结构焊接企业处于对自身发展的保障需求,势必需要在剧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通过恰当且合理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升级方式,谋求稳定的生存与发展。而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即在于对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的发展与推广。在此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需要逐步加大对高效焊接方法及建筑钢结构焊接工程实践的应用:

首先,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针对焊接方法及焊接方式进行研究与完善,以提高焊接熔敷率为目的,加大对于15 k g/ h 单位以上,高效焊接技术方法的研究。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对国外成功焊接方法(包括旋转喷射电弧高效焊接技术以及多丝焊接技术等在内)的引入方式,为自主技术的研制与成功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与经验;其次,可以通过适当控制接头焊接填充量的方式,一方面提高建筑钢结构焊接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可提高工程应用中的经济效益。从当前技术发展趋势的角度上来看,应当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对激光焊接技术以及氩弧激光焊接技术的应用方面;最后,需要从技术装备的角度上入手,在合理提升建筑钢结构持续焊接时间的基础之上,降低辅助操作时间。同样从现阶段的技术发展趋势上来看,需要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是:一方面,是以连续送丝为中心的自动焊接技术装备;另一方面是以成套性为主的高效焊接技术装备。

(2)需要逐步加大对于高效且优质焊接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对于焊接材料的发展重点在于,研发与高效焊接技术相适应的,具备优越综合性能的自动焊丝、保护焊丝以及气电焊丝等。与此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建筑结构的用钢型号特点,需要将建筑钢结构用钢向着高强度、高耐火性、高纯净性以及高抗震性等多个方面发展。而高性能建筑钢结构焊接材料的规模性开发与应用也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的蓬勃发展。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伴随着建筑钢结构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实芯C O2焊丝、药芯C O2焊丝、特种电渣焊材料以及气电焊焊接材料的使用总量势必会不断扩大的推升,由此也带动着上述建筑钢结构焊接材料的国产化发展与升级。

3)需要逐步加大对于焊接设备生产商的发展与进步:

独立的单纯性焊接设备生产商受到整个建筑钢结构焊接市场覆盖面较窄、在工作人员、作业资金以及应用技术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缺陷问题影响,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为更好的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相适应,需要在充分联合焊接材料以及焊接设备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现代化焊接技术工艺以及操作方式的有效综合,提高焊接设备生产商的综合性优势,为焊接技术的发展提供可靠驱动动力。

四、 完善建筑钢焊接工作人员考核制度

完善的制度和规范是对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钢结构焊接工作者作为一种高技术工种,其资格认证的体系不严格,全国性统一的资格考试所包括的行业和领域较窄,缺乏统一专业的划分,不能很好的适用于现如今的建筑钢结构焊接行业,所以应建立完善的焊接工作者的考试资格认证系统。

五、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虽然起点较低,相应的科学技术和专业的设备技能不够完善,但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与学习中,不断的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某些技术上甚至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基础和技术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健全和完善焊接技术工作人员的培养考核制度,努力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焊接技术和理念,同时研究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焊接技术,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篇(10)

船舶焊接技术是船舶工业的主要关键工艺技术之一。目前,世界各主要造船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普遍完成了一轮现代化改造。同时,在此基础上又陆续启动了新一轮现代化改造计划。投资目标很显然集中于高新技术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大量采用全新的造船焊接工艺流程,高度柔性的自动化焊接生产系统和先进的焊接机器人技术,以保证这些造船强国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进入21世纪,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对我国船舶焊接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是极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并以此来激励我们去做好当前必须做的各项工作,大力推进高效焊接技术,加快焊接技术改造步伐,努力将相对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促进船舶产业进步和产业升级。否则,将不但难以实现船舶工业振兴的宏伟发展计划,甚至会出现我国现有的国际市场份额都难以维持的严峻局面。

一、船舶焊接技术现状

受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两次严重造船危机打击,世界造船业总局面发生了重要变化。日本、韩国、中国(包括台湾省)造船业迅速发展起来,使世界造船中心由欧洲转向东亚,东亚地区的造船量占世界造船总量的78%(以总吨计算),在东亚地区造船诸国中又形成了日本、韩国、中国大连和上海的世界造船“金三角”地区。

这个狭小的“金三角”地区聚集着众多的世界一流的造船企业、研究开发中心及其船舶配套设备厂,其造船量占世界造船量的70%以上,有“世界造船基地“之称。

中国的造船能力和市场份额有明显增长,并将成为世界造船格局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造船业的规模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9年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修造船企业有461家,职工达29.6万人销售总额达345.95亿元人民币,其中海船造修厂有72家,职工有12.4万人,销售额达到 201.51亿元。

目前,我国至少有30家船厂在建造出口钢质海船。其中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9家,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4家,其他17家。

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起,我国造船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地方的和中外合资的与外方独资的造船企业发展迅猛,并形成了与中国船舶工业、中国船舶重工两大集团公司“三分天下”的格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船业在技术水平、船舶类型、建造质量以及建造周期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其中船舶焊接技术的长足进步贡献突出,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造船生产中应用的高效焊接工艺方法。这些高效的焊接方法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3-5种发展到现在的35种,基本满足了建造出口船舶,海洋石油平台以及各类非船舶产品的需要。

2、焊接高效化率大幅度提高。焊接机械化自动化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3、船厂的焊接设备构成逐渐趋于合理旋转式直流弧焊机已从1983年的56.45%下降到2001年的65%,最终将全部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整流弧焊机、CO2气保护焊机、交流焊机、埋弧焊机以及船用机械化自动化平角焊机、垂直气电焊机等。

4、船舶焊接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与推广。由于部分船厂的产品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结构和材料变化频繁。近年来,随着转换现代造船模式,大力推进区域造船法,使船舶焊接技术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一些重点骨干船厂先后都引进了国外先进的平面分段装焊流水线,采用了拼板工位多丝埋弧自动焊,单面焊双面成形新工艺、新装备。其焊接范围可分别用于5-20mm和10-35mm的船用板材的对接拼板,同时在按区域造船的理论指导下,对船体的平面分段构架的装焊也采用了半自动或自动气保护角焊工艺使焊接效率大大提高。

对于船台大合拢时的垂直对接缝(长度达15-30m)的焊接,原采用手工电弧立焊工艺,其缺点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对焊工操作技术要求高,焊接质量不稳定。我国造船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CO2气电垂直自动焊工艺,焊接时,在焊缝背面安放梯形槽陶质衬垫,焊缝正面采用水冷铜滑块强制成形,以保持熔池稳定和焊缝成形良好,其焊接生产效率比常规手工焊提高5-7倍,焊接质量稳定,目前已在船厂得到应用。

5、焊接材料应用方面。近几年药芯焊丝的应用异军突起,由于药芯焊丝具有熔敷效率高,焊缝质量好、焊接飞溅少、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焊接。目前船厂已普遍采用药芯焊丝来焊接船舶结构。同时它又与CO2焊接工艺技术相结合,使船厂在生产中尝到了甜头,所以目前一些船厂认为CO2气保护药芯焊丝焊接将是作为船厂的主要焊接工艺与焊接材料。

由于大量推广应用CO2气保护药芯焊丝,从而也大大提高了我国船厂焊工人均日消耗的焊接材料量,这也进一步降低了我国的造船成本,缩短了船舶的建造周期。另外,在一些高附加值船的建造与非船产品(如大型钢结构高层建筑大型桥梁等)的焊接技术上也开创了许多创新的焊接技术,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高效焊接工艺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在船舶方面的作用

为提高船舶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在引进消化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垂直自动焊机,目前已基本结束了依赖进口的局面,其焊接质量基本上能达到100%的合格,这也是我国船舶焊接技术中有显著特点的技术与装备。根据中国船舶行业发展规划,我国船舶工业将进入世界造船强国的行列。在船舶焊接技术方面我们虽然有10多年来的经验与基础,但同时也看清了与国际先进造船大国的差距。

近年来,我们又集中力量,紧跟国际先进造船焊接技术,跳跃式的自行开发研制适合船厂专用双丝单面MAG焊接技术与装备。该项技术目前已在沪东造船厂进行考核和应用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可无间隙装配、坡口内定位焊、添加切断细焊丝,背面应用陶瓷衬垫,正面双丝单面活性气体保护焊,板厚在12-22 mm范围内可一次成形,焊接速度快、焊接效率高、焊接质量好、应用前景良好。该设备在日本也是1998年才刚推出的新颖单面焊双面成形船舶专用设备,目前已在船厂广泛应用。近年来又开发了船舶专用垂直自动立角焊机,该机带有液面自动跟踪功能,焊接工艺方法基本和原有的垂直自动焊机相同,即正面用铜滑块,反面用陶瓷衬垫。经试验分析,焊接效率为原来方法的 6倍,同时也大大地改善了焊工的劳动环境,目前该设备在进一步完善,不久即可在船舶建造中广泛使用。

三、展望21世纪的船舶焊接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船舶市场的复苏,给我国船舶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我国加入了WTO以后给我国船舶制造业带来了更激烈的竞争和机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船舶焊接技术还严重地制约着造船的产量、质量、成本、周期。我国的船舶焊接技术与国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不是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日本已在20世纪末初步完成了造船焊接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改造计划,20世纪90年代后期焊接机器人已批量应用。结合我国国情,我们认为船舶焊接技术的发展方向应是努力提高造船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推广高效、节能型焊接设备,结合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应用焊接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进一步提高焊接生产效率。掌握先进技术应当遵循客观规律,应当循序渐进,但也不能排除跳跃式的发展。造船焊接要实现机器人焊接是我国造船界专业人士梦寐以求的,但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首先要解决好船用钢板的切割下料的技术更新,要形成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和激光切割三足鼎立的局面。其次在焊接电弧跟踪技术方面要有成熟的实用技术。

要实现船舶焊接技术更新、更快地发展船舶工业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实际与可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以点带面逐步实现先进焊接技术在船厂的推广与应用。

2、处理好发展常规船舶与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关系。在船舶市场中油船、散货船和杂货船属常规船型,约占整个市场的70%,集装箱船约占 15%-20%,而其余高新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仅占少数。因此,焊接技术也要大力发展适合不同船型的便携、简易的机械化、自动化焊接设备,同时要大力开发国产的适合各种船用材料的系列化高效焊接材料。

篇(11)

引言:

焊接技术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有效推动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制造业的发展步伐,作为应用广泛的一项技术,当前经济飞速发展的状态下是否会出现窘境,值得我们深思,那么,焊接技术以后该如何发展才能真正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焊接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结合会推动焊接技术自动化、安全化发展,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

1、我国当前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概述

1.1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现在的经济水平下,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周围事物的质量、环保等各种问题的条件越来越高,在化工石油钢管道的焊接处理中,也需要不断提高焊接要求,以满足化工石油生产的需要。钢管道的焊接工艺也随着人们的需求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改革,目前已经达到了焊接技术的自动化使用,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一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不单单有效促进了焊接技术的发展步伐,而且另一方面也带动了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并且进一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焊接中的问题进行处理。当前我国的焊接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全面、详细的研究。

1.2 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特点

焊接技术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现代技术,目前,在石油化工钢管道焊接中已经引入了现代科技,促进了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

目前,焊接技术已经不仅应用于石油化工产业,还广泛应用在家电、海洋工程、机车、特种设备、桥梁、冶金、煤炭、航空航天甚至核能及电站等行业中,在广泛的应用中,显露着我国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技术的发展业不断的促进着焊接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其他产业的不断发展。

2、焊接方法与工艺

(一) 目前常用的高效焊接方法

2.1气体保护焊

气体保护焊就是利用气体当做电弧的媒介,并对焊接区域和电弧焊用气体来保护,根据焊接材料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气体作为保护焊的气体,就能够把气体保护焊分为两大种:⑴ 非熔化极(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⑵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2.2 电阻焊

电阻焊是用两电极来把焊件压紧,加以电流,加热电流,将焊件接触面以及焊件临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效应,一直到塑性状态或者融化,然后将焊件之间结合的一种焊接方式,这类焊接方式一般应用与电器电子、航空等行业中。

2.3螺柱焊接

螺柱焊接根据焊接的不同主要分为拉弧式和储能式,这两两个焊接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采用单面焊接的方式。螺柱焊接并不用穿孔的工序,因此采用螺柱焊接的方式焊接的材料既不漏气也不会漏水,也不需要再次对焊接面处理加工,减轻了一定的工序,操作技术性较强。

2.4 磁控焊接

磁控焊接技术是最近几年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出现的一种高效焊接技术,磁控焊接采用的是对外加磁场进行对焊接的质量的控制。这类焊接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投入成本低、效益大、且操作简单,磁控焊接也凭借着缺陷极少的优势在焊接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二)焊接工艺

对不同的焊体、不同的焊接方式有不同的焊接工艺,这里就对石油化工合金钢管道的焊接进行具体分析:

2.2.1 坡口焊接

坡口处的焊接首先要用砂轮机对钢管要打磨,打磨后要用不锈钢丝刷进行清理、着色实验,并且还要用四氯化碳或者丙酮对坡口处在焊接前进行再一次清理。在焊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施错变量小于0.5mm。

2.2.2 焊接的环境要求

焊接的过程要求在在清洁、无风的环境中实施,最好应该搭设装有焊接平台的工棚中进行,且工棚中的环境温度必须要高于5℃。

2.2.3 焊接工艺措施

(1)焊接过程中,要使用99.99%以上纯度的的氩气作为气体保护焊的内保护气体,且必须要保持到第三层焊接。

(2)在坡口处应该采用引弧板来进行工艺的处理。

(3)最大程度上加快焊接速度,尽量使用短弧焊避免横向开会摆动。且处于多层焊的阶段时时,层与层之间的层间温度都不应该高于100℃。

(4)采用氩弧焊,处于打底后,或者是手弧焊的底层焊好后,就应该对焊接口着色打磨,及时清理焊口,仔细检查。

(5)对于石油化工钢管道的焊接一般在焊接前前不需预热,焊接后也不需要热处理。

2.2.4焊后检查

(1)焊接后的每一处焊口都需要进行后期的着色、然后再仔细检查。

(2)检查要根据环缝总数的25%进行X光拍片,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检测。

(3)所有检查均按ASMEB31.3规范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

3、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焊接材料的产量已经处于最高位置,然而在焊接产品的质量方面还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距离,在焊接技术的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点:①焊接材料的处理过程中缺乏专业的体系和技术,如筛选、检验焊接原材料、处理焊接材料的混合均匀度等。②焊条药皮密实度较差;③在对生产车间的环境治理方面采用敞开式生产方式,而国外采用密闭的方式来进行熔炼焊剂工作,这样就有效控制了焊接的外部环境,降低了外部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焊接技术的发展,要着重对质量提高方面做出一定的研究,培养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扩散焊接知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有效促进焊接工艺的发展,提高专业技能。进一步利用新型技术人员,努力研发焊接新方法、设备等一切有利于提高焊接施工技术物件,促进焊接技术自动化发展,为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并有效促进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4、结束语

焊接技术的快速革新发展,促进可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焊接技术进入数字化、自动化时代,将又一次革新焊接技术的发展浪潮。对于焊接技术的发下,必须要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开发适合现代化发展的新型焊接技术、方法、设备等,进一步促进焊接机械化、安全化、自动化发展,有效提高我国焊接技术,提高在焊接工艺方面的国际地位,有效推动制造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建平,黄永平,肖延江.论我国焊接行业的现状[J].科技与企业,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