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科学技术创新观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5 15:19:1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学技术创新观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科学技术创新观

篇(1)

1供应商与现营药品的管理

医药公司需要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或者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对医药公司现有的供应商的资质证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确定供应商网上资质证件更新信息的准确性,对供应商的无不合格公告和违法公告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供应商公司的资质证件缺乏有效性或者到期没有进行信息的更新,或者存在违规违法的行为,则应当立即中止与其合作,避免公司药品经营受到影响。对于医药公司现有经营的药品品种,在管理过程中要设立药品质量档案,安排计划对现有经营的药品进行生产批准文件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对药品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进行核查;对于已入库的药品,要定期对其说明书上文字、图案、标签的变化情况进行审核,对于没有经过首营产品重新审批的药品,要对其外观的质量状况进行核查,注射药品还要检查是否存在可见异物;医药公司要定期上网对现营药品的质量公告的状况进行核查,对于出现的变化及时备案。对于没有及时进行注册文件审批更新和没能及时根据GSP规范进行药品质量标准和说明书更新的产品,应立即中止经营,从而保证药品的安全合法性,降低医药公司的经营风险。

2技术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决定产品的质量,因此,医药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以技术管理上的创新作为基础,提高管理效率。医药企业的技术管理需要走技术协调的路线,以此来加强医药公司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已经成为了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标准,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的进步,会为人们带来学习、生产、生活上的根本性的变革。因此,医药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应当加强技术方面的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药品的质量。

3买入药品管理验收

3.1加强对买入药品的验收医药公司对买入药品要实行严格的验收,需按照国家的GSP规范的要求和公司的规定,对买入药品实行逐批的抽样验收,对于双批号的合箱药品需要分开进行验收并进行登记,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合箱出现的概率进行统计,记录批号,如果药品品种没有出现合箱的概率为零,则需要查询该品种供应商的质量。一般来讲,在药品的生产中出现合箱的情况属于正常现象,因此,如果供应商所供药品没有出现过合箱现象,在存在人为改变生产批号的可能性,这是一种混批现象,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出现混批现象的药品按劣质药品处理;如果供应商所品的合箱现象在包装上没有体现,则在出厂和运输途中必然出现混乱,导致分不清合箱的产品。在发现供应商质量问题而退货的情况将为公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因此,医药公司在经营管理中需要加强对药品的验收。

篇(2)

1大学图书馆对大学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一个支持系统,大学科技创新系统在近百年来的发展中,对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是科研人员聚集的地方,已形成了一支宏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技术队伍,他们是完成科技创新体系的主体,而大学正是这样集中地获得新知识最快的地方。随着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大学的这种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近几年来,在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中有一种明显的趋势,即大学对整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明显加强。但是,大学科技创新系统本身却又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的整体作用的发挥又需要有辅助机构——大学图书馆的支持。

自有历史以来,图书馆就成为时间、空间两方面传递知识的桥梁。一部著作只要书面材料耐久,就可以将某一时代的思想与活动传于后世。然而只有经过图书馆的整理和保存,这些著作才能对后代产生巨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图书馆作为文献交流的机构而存在,它的功能是解决人类对信息总量的无限需要与内容分布的散乱与人们利用信息的多样性、特定性之间的矛盾。大学图书馆的工作具有一般图书馆的意义,又和大学这样的学术机构紧密相连,既有学术价值,又有教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部2002年2月专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的通知,明确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地位。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科技创新的要求,大学正在不断地强化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各项机制、政策和体系的建设,但作为大学科技创新体系中必要的支持系统,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作用表现乏力,支持作用还很薄弱,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科技创新演变成为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服务大学发展的专门机构,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必须要随之跟进,走上新的台阶。

2大学图书馆存在的价值体现

大学图书馆对大学科学研究及创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图书馆是大学图书、文献、信息的集散地,尽管受到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冲击,但大学图书馆仍然具有网络所无法替代的魅力,是大学科技创新主体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其服务能力也越来越成为科技创新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之一。

图书馆虽然不是物质生产单位,但它的文献资源所蕴含的知识、信息一旦被科技创新主体所利用,就可以转化为物质产品。大学图书馆对教师、科研工作者的效用,是通过对图书馆的产品的消费来实现的。

图书馆的使用价值如何,能否直接或间接地为大学教学、科研服务,关系着大学图书馆能否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它所提供的书刊资料和传递的信息可以帮助主体及时了解科研动向和商品市场化、掌握生产技能、科学管理方法,改进工艺、更新产品。因此,大学图书馆应根据大学所处的性质和特点、针对多层次、多学科、多方面的需要,以多种方式、方法给予智力支持、文献信息保障,帮助科研人员完成科研课题选题,技术开发以及成果推广等应用。美国著名图书馆学家谢拉在他的《图书馆学引论》中写道:“不能完成现定任务和自己的使命时,社会就有可能,也一定会将它们抛弃……”同样,大学图书馆虽然不会直接面对社会的抛弃,但是如果不能或者不能很有效地把书刊资料的有用知识和信息传递给迫切需要的用户和读者,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图书馆是为解决人类信息和知识的需求矛盾而产生的。图书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起到了积聚、提升和深化的作用。从现代意义上看,大学图书馆存在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人文教育功能和文献服务功能。它不仅仅是提供信息的场所,更是提供思想的载体。信息是手段,是技能,但无论信息多么发达,都无法取代它的教育功能。随着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教师、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文献的借还,需要一种更高级的文献服务。随着信息量迅猛上升,学科间交叉、渗透、综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在种类繁多、纵横交错的信息面前,大学图书馆应该成为大学信息服务的象征。大学图书馆对大学的科技创新的价值作用,正如哈佛大学校长曾说过:只要哈佛大学图书馆在,哈佛大学就在。

3大学科技创新中对“新”的要求

大学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怎样的?如何才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灵感?如何才能产生创造性的工作?要深刻认识这一些,就需要对大学的科学研究的过程、特点以及在科学研究中如何对创新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

科技创新往往不是在原有原理和知识点上的改进,而是在新原理、新知识上的创新。大学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科学是创造知识的过程,技术是知识运用的过程。大学的科技创新是创造性思维和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过程,创新的产生不仅和创新主体的自身知识积累、学术背景、研究经历、科研有直接密切的关系,还和辅助因素有着间接的关系。目前大学科技创新首要的不足是原始性创新不足,原始性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进步的质的变化和发展,也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J。我们在高科技领域的发明专利与美国、日本相比差距很远,成果鉴定上大都是国内领先,鲜有国际领先。在技术创新上主要体现是专利、产品和技术标准。科技创新的过程是复杂和不确定的,从主体因素上看,由于对科学研究过程中影响创新点产生的原因分析得不够深入,常常导致一些“金点”的想法无法进行下去。从辅助因素上看,由于大学图书馆的服务设施不够而搁置。

笔者询问了几位大学科技工作者,他们均表示无需进入图书馆,只要上网即可查询到所需要的资料。那么,大学图书馆是否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含义?实际上对科研工作者,他们最关心的是:“有关科研领域最近做了些什么?正在做什么?进展趋势如何?”科学研究贵在求新,科研人员不仅要承担课题研究,而且还要承担成果开发。所以他们最需要的是时间和信息。科研课题在脑海里酝酿,主题设计的过程都需要了解国内外情况,为保证选题的“新”及“先进性”,需要了解与课题相关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这一切都需要通过科技文献的阅读来获得。科技成果的评价,需通过查新来完成。查新是以文献为基础的,文献的不足是影响成果鉴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科研过程中,及时掌握最新科学动向的有效方法就是浏览最新相关文献。科研的定题,技术开发及成果的鉴定,都需要查新,才能保证科技成果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可用性。为适应科技发展,必须培养造就以文献为基础,以检索手段为工具和具有外语知识、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及责任心强的查新咨询人员。现在的社会科技信息层出不穷,文献资料品种繁多,所以给咨询人员迅速而准确地查找文献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当前信息化的整体大环境下,提高科技创新系统的整体能力,不能只靠自身的文献体系,还要依靠相关的保障,要以体系建设为中心,主要的和次要的系统保持同步的螺旋式上升和发展。需要图书馆以科学工作者的敏锐“直觉”,对科技创新中的“新”的产生进行知识点的搜索、挖掘、突破和创新,充分发挥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作用。

4大学图书馆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内容

4.1人才方面

图书馆员专业的核心是什么?目前图书馆各项服务关注点大都在较为陈旧的方式上,我们的馆员一部分来自专业、一部分来自非专业)普遍认为:与书目的接触,与媒体的控制才是主要的工作。早在二十世纪初,席拉(JessH.shena)曾指出:图书馆并不只是机械地检索资料库或利用网络来提供快速的借书而已!所以,图书馆的服务并不只是训练出控制工具、资料的机械人脑来。

图书馆员必须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必须充分熟悉馆藏、重点专业、期刊的熟悉及各种检索刊物使用上的熟练,及时辅导和帮助读者使用。另外,馆员还要了解本学校的学科设置及学校的重点科研课题,才能在指导读者利用期刊中主动且有针对性,使服务工作更有成效。此外,图书馆员的科学、专业的培训必不可少。例如:在瑞典,从大学图书馆和研究图书馆的角度考虑,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开始受到考虑,吸收大学人才到图书馆工作,并通过在职培新,使他们很快熟悉工作。另外,每一学期都进行馆员课程培训,方式为函授和业余教育。进行课程学习,针对知识更新的要求,进一步对现有人员(主要是大学毕业以上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高素质的馆员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建立一整套系统的馆员教育与再教育体系。

4.2资源方面

(1)外文期刊的订购。大学的教学、科研对外文期刊的需求逐年增加,期刊作为信息量大,出版周期短,传递迅速并能及时报导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等特色文献类型,日益得到加强,在科技发达的国家,把期刊论文传递的信息较快地运用于科学研究,并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科技继续发展,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我国大学科研人员对及时了解国内外有关专业的研究动态,广泛利用世界各国的众多的研究成果,具有强烈愿望和迫切希望,使得外文期刊的订购比以往更重要。在知识频繁更新,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图书经费却因文献资料种类和数量的剧增,书刊价格的暴涨而日趋不足,很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因经费的短缺而无法购置,满足不了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因此,加强每个学科重点外文期刊的订购是图书馆采购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

(2)数据库的增加。在长期办学中,由于历史的积淀和长期的发展,一些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学校的发展中占据着主导作用。这也形成了大学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基础和依据。对一个大学来说,不可能将所有的数据库都收集全,大学图书馆的建设要以优势学科为发展重点,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馆藏数据库体系。

4.3技术方面

(1)浓缩情报源。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着一所大学的学风、教风、学术氛围和学术水平,是一所高校整体水平的映射。大学图书馆应成为学校专业信息数据的中心,应具备学科性、系统性、条理性等突出特点,即图书馆的信息情报服务至少应同步于大学的科技创新水平。大学图书馆最多的是信息,此外还有部分知识,大学图书馆不仅以其便利的知识和信息提供科技创新者的所需,给科技创新补足营养,帮助科技创新主体实现创新,而且更重要还在于通过信息,浓缩成创新的情报源泉,还可以引发新的科技创新的过程,从源头上挖掘科技创新的思维意识,丰富科技创新的来源。

篇(3)

一 增设课外知识,使学生产生新欲望和兴趣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只满足于“教材里有什么,就教什么”的低层次的教学思想。教材一经采用,至少一年也不会变,而关于计算机的新动态几乎每天都有,就跟看仙人下棋的樵夫一样,转眼人间已过数百年,所以,教师应该走在知识的前沿,博览群书,给学生最新的信息。

于是,我将在报纸、新闻、杂志上看到的东西以《新动态专栏》的形式公布给大家。如:电脑用土豆来供电。起因是有人和电脑迷打赌,土豆不可能为电脑供电。可是发明者却真的做到了,而且还建立了土豆网站,多神奇!这些信息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创新欲望。原来奇迹的产生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敢去想、敢去尝试的时候。

另外,利用实际现象讲解,这样会更直观。例如,在做游戏的时候,出现了画面被破坏得支离破碎的现象,我先演示如何杀毒,再利用这个机会,讲解有关病毒的知识:病毒是人为编的小程序,它的目的是破坏。有人制造病毒,就得有人去阻止它破坏,鼓励学生为计算机的“健康”着想。

创设探索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性的学习中,被动式、接受性的学习还占主流,这样,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如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地去与计算机进行交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方法——人机交流,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提出要求,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去完成任务。在学习Word中某一“向导”的使用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利用“Award向导”为自己制作一张奖状,每个学生都在为自己的奖状忙碌,有了乐趣,学生就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奖状的内容五花八门:学习进步,第一名,为世界和平作出突出贡献,在科学研究中获得发明奖……我表扬了那些“敢想”的学生,因为他们的理想远大,而丰富的想象力能使童话变成现实。

二 教知识,更要教方法

未来的教育,重要的不再是教会学生什么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计算机的普及正改变着学习的内容和速度,一张盘就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互联网上的知识如大海一般,教师已不可能传一切之道,授一切之业,解一切之感,其主要作用就在于指导学生去学习。 三 学习方法的指导——对理论课知识的学法指导

学习的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书。向人学习的方法是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揣摩,用实际行动去学习。而向书学,就存在着一个读书的方法问题。读书分为泛读和精读。泛读是找到书中的“主干”;而精读则是为每一部分“主干”添枝加叶。在上理论课时,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表现学生的能力。当然,学生真正做到“会学习”,还要教师给学生适当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上课时,首先,让学生泛读,找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几个内容,有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有的却找不到。我就让找到的学生说出他是怎么找到的,标志是什么,这样学生就知道怎么找了。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该精读了。精读的目的就是了解这些内容具体讲解的知识是什么,在一个范围内,提出若干个问题,学生就有目标和范围了。这种方法掌握以后,学生就会找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钥匙”。

四 实验指导——对学生的操作实验作现场指导

学生在上机实践学习时,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没有联网的情况下,除了巡回指导外,我还安排了学生中的优秀者参与指导,让这些学生把探索的过程“再现”一次。另外,学生在完成既定的任务后,总是喜欢看看这个(软件),看看那个,当出现新奇的画面时,常引得周围的同学观望,此时,我并不以为他是“故意捣乱”,他这是在尝试探索新的东西。所以,我总是耐下心来对他的实验给予指导,让他在实践中去学习。

五 线索指导——为学生提供知识体系的线索

例如:在学习了画笔、书写器中打开、保存和退出等基本操作后,在Word的打开文件、保存文件的操作同画笔、书写器一样,并鼓励学生到没有学过的Excel中去试一试打开文件,保存文件,让学生自己去发觉它们内在的联系,感觉探索的乐趣。另外,让学生观察:在“另存为”的对话框中多了一个“选项”按钮,它是干什么用的?试试看!它会带你走进另一个窗口,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且为学生提供线索去探索。

篇(4)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的教育,该种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共通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智力开发、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中独立又相互配合的教育和教学完成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如何改革通用技术课堂教学,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想法,请同仁指正。

一、课堂教学应体现创新

现在的课堂教学已由原来以培养学生“双基”水平为基础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素质教育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风格的创新、教学新方法的运用、教学技术设备的更新等教学创新活动随之而行,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

在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创新人才,具备创新人格。这样既能为学生提供榜样作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又能使教师在工作中有创新的价值追求,对教育教学有所改革和创新。教师的创新人格主要包括:创新责任感、独立性、批判精神、顽强的毅力、合作精神等。教师具有创新人格,就会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使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得原来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今天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注重学法指导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在于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因此教师不仅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指导学生自学,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变“学会”为“会学”,掌握学习方法。这正是古谚所说的“受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给我们的启示。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

今天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素质应该从教育中,从教师的培养中,从教师的创造性教育及教学活动中。只有创新教育,只有善于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新形势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了相应的变化。

新世纪的创新性教师要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认识到实施创新教育必须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全身心地投入创新教育中。同时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应破旧立新,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观念;破除“标准答案”、机械性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及想象力。另外,教师应勇于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更多的内容是记忆、背诵知识。然而在信息时代,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背知识,大量的知识都被储存在计算机内。最关键的不是知识的拥有量,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因此,学生各种学习方法的教学应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让学生从做中学、从悟中学、从疑中学、从尝试中学。

三、课堂教学方法应求多样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与普及,课堂教学方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讨论式教学、小组教学、尝试教学、分层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

1.传统通用技术教学习惯采用讲授式教学法,教师单方面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技法的灌输,缺乏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为弥补教师的缺陷,增加学生课前准备与课上积极反应的机会,讨论式教学法应运而生。在使用此法时应注意:教师只给予指导而不能左右学生的意见,对于已经解决的问题不必浪费过多的心智,在讨论时教师应适时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指导。

篇(5)

新课改下初中计算机教学要面向学生,以适应现代计算机教学的现实需要。通过在我校计算机专业开展PBL的几个项目实例,详细论述了这一结论,并详细讨论了PBL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实践的各步骤。 PBL模式由五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工作场所的真实性、目标、项目、项目的实施、评价。PBL模式对解决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项目的选择是PBL的关键,其各部分设计均有一定的原则。

一、指法训练是学习汉字键盘录入技术的前提

掌握汉字的键盘录入技术,指法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熟练且标准的指法是提高汉字录入速度的基础;因此在组织学生开展汉字键盘录入技术训练之前,必须要进行基本指法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字母和键面特殊字符的录入方法和“十指分工”的技能,达到“盲打”的程度。我们的做法如下。

第一,要讲解并让学生熟练整个键盘,了解101型键盘分区,各分区的键位分布,特别是主键盘区的键位分布。

第二,要让学生熟记字母键的排列顺序,熟记各字母键的上、下、左、右字母键,为“盲打”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讲解录入要领,让学生懂得正确的录入姿势。正确的录入姿势和掌握录入的要领,是提高训练效率的关键。

第四,强化英文字母字符的录入练习。英文字母与汉字编码密切相关,学生录入英文字母的速度将直接到汉字的录入速度,所以必须加强练习。

我们的做法是:借助TT软件,按“先分后总”的原则,对各个字母键先按使用频度进行分类练习,然后再进行综合性训练;在练习初期,一定要要求学生遵循这样一个“动指”方案。

第五,要进行必要数字和键面特殊符号的录入练习。在文本录入过程中,有时也需要数字和特殊符号录入,汉字的录入也需要到数字键的协助,数字和键面特殊符号的录入速度也会影响到文本整体的录入速度,因此数字和键面特殊符号的录入练习是进行指法训练重要组成部分。

第六,要让学生理解几个最常用的键的功能,掌握其操作方法。如Caps Lock键:英文字母大小写转换,指示灯亮表示输入的为大写字母, 反之则为小写字母。

二、初中计算机教学的“四个面向”

1.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设计时的表现却出乎老师的预料,由“一条虫”几天之间变成了“一条龙”。平时上课总是盼望着早点放学,而毕业设计时,放学了还不愿离开电脑室。他们设计的作品五花八门,充满创意。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呢?虽然我们天天讲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而在实际操作上,学生则被遗忘了。 转贴于

2.市场。课程设置确实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才有动力。但我们并不是在办兴趣班,最重要的是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受不受欢迎。所以,课程设置最重要的在依据市场需要。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呢?假如学生学了计算机的许多课程,但并不知如何打条形码,也就是不能把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用到社会上。那么,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迎合了市场的需求呢?普通中学可以不考虑市场,因为它盯的是高考指挥棒。但初中却不能,因为要面向企业。所以我们不能不考虑市场和社会的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设置课程。

篇(6)

数学教师要能创造性处理数学教材

新世纪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达到更高的境界,不只是“教数学教材”而是“用数学教材教”,意思是说,我们有必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我们要打破唯教材、教参的禁锢。如果这样,课堂容易失去激情,没有了创造,没有了灵性,没有了活力,有的是平铺直叙,机械的劳动,有的只是应付与无奈。

(二)教材不是教条。数学教学要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着的用意,但也许大家知道,教材中的内容并不是金科玉律、切不可变的书中的引入,例题的选择,练习题的配备都是由学生的实际而因人而异的。

(三)对教材进行教学法再加工。就是说在领会课标精神实质上。可从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状况出发,对教材进行改造,我从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创造性。

1.考虑教材的结构是否可以打破,能否把全章内容重新组合,内容先后顺序更换安排,教材内容有无增删、撤并处理的能力2.教材问题情境是否合适,或重新设置情境。3.例题或练习题是否更换几个或增加、减少几个等。

二、数学教师在了解学生的途径上创新

对学生充分了解是数学教学的必要条件,既要了解学生的广体的。数学学习情况,也要了解班级整体的普遍情况,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不至于学生懂得讲的多,不动的反而没有讲。

了解学生的方法可因班级情况和实际条件不同,经常需要多种办法综合选用,如:查测学生的现成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观察、与学生谈话或座谈、测试、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控制性实验、向家长了解等,了解学生的渠道需要不断创新,不拘一格。

数学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性发挥

课堂是数学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最难把握容易出现意外的场所,有一次我在听一位年轻

教师的公开课,教的是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例题:解方程2x2+7x-4=0,由于紧张抄例题时,误把系数“7”抄成了“9”,当他讲到Δ=92-4x2x(-4)=113时,发现Δ不是完全平方数,猛然意识到备课时有出入,赶忙把“9”改回成“7”抹去已解得过程,重新又套起公式来,这一举动我认为:为什么教师不将错就错接下去?2x2+9x4=0,不照样可用公式求解?

还有一次我在上一节平面几何课中板书一道题:求证:“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本来原题是指锐角三角形,因抄题不慎,遗漏了“锐角”二字,当让两位学生上黑板证明时,一生画成钝角三角形且把高坐在三角形外,这一意外,使我感觉到自己备课没想到自己这一情形,查教案原来发现漏了“锐角”二字,我沉思了一会,在学生证明完毕后,引导学生对题中三角形分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各种情况展开讨论,这样现场思考,与学生共同讨论,课堂反而活跃,学生画画,想想议议,收获信增,正是这种“现想现教”特别是艰难的带有失败的“现想现教”,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有效途径。

数学教师要创造性变化数学组织形式

我们要改变过去课堂上教师如何是钦差大臣,手中的教材就如同是圣旨,而学生就如同是俯首听命的 臣民。这样课堂上确实缺乏真正的互动和交往。而真正的互动和交往应该是平等展开的,没有上下,尊卑之别,在相互倾听的基础上逐步深入,达到对问题的互相理解和把握。在交往与互动中,教师感受到来自于学生的智慧挑战,学生感受到了于老实力至上的冲突,其结果双方都发生了一定的正向变化,改变课堂组织形式,努力提倡小组学习形式多样化。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

例:学习完“集合”一章时全章的学习采用了游戏:先来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有关本章可能出现的错误,上课采取分组游戏队,每对选一名队长,负责安排“战术”,队长在开始的五分钟内召集本队同学找到错误题拿到一起,安排“参战”顺序,在轮派“挑战者”把错误题写在黑板上或口述,由其他对抢答,如出示题一分钟,后无人正确指出错误,则“挑战者”自答,并获加分。如某对指出了错误所在,则“应战队”加分,最后以总分高的队获胜,这一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挑战者积极准备,应战队努力崽考,把全章中的错误现象显露无遗,其效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要好的多。

当然,班级、小组、个人学习要根据内容和条件而变,有时可以先个人尝试学习,在小组讨论,最后班级讲解,有时可以先到班级学习,引出问题,在小组讨论。

篇(7)

二、目的和意义

在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紧密结合本校教学实际 ,经过调查、统计、分析、实践 ,研究出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技能考核标准、考试考核模式等能指导教学实际的方法 ,对本校的教学工作能起到一种指导、推动作用,而要达到教研目的。开展本课题研究,可以提出一些先进的教学管理思想和考试考核模式、基本措施、基本方法,丰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为全面推行职业学校学生毕业标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具体模式;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培训、不同类型教育之间、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职业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科研能力;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的变革。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具体研究内容:

1、通过公共文化课程新旧大纲对比研究、职业学校大纲与普通高中大纲的对比研究,编制农村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文化课程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

2、以项目驱动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编制、目标任务(项目)的一般性方法和原则,构建适合农村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的内容,实现对学生的分层次教学,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计划编制时注意各课程之间的整体协调,注意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项目确定时注意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对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对所学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内容力求切合学生实际。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合理区分学生层次,针对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不同小项目、小目标,并逐步缩小目标差异,最终全部实现整体目标。

为配合项目驱动教育的实践,正确引导师生的“教”和“学”,使学生成绩更能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们将对传统的考试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构建一个新的多元评价体系。具体分为平时考核(含学习态度考核,小项目完成情况)、期末测试(理论测试在试卷库中抽取,组织集中考试;实践测试采用工厂生产模式测试,要求完成成型的综合产品)。

3、针对学校目前实习工场出现的一系列安全事故隐患,进一步明确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责任,规范管理制度,强化学生安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根据新大纲要求,调整学生专业课与文化比重,优化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加大硬件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范围,创造学生实践良好环境,进一步突出实习实践。

(二)研究目标

1、制订专业指导计划。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重新编制机电类的教学指导计划,优化各专业课程开设秩序,确定各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完成的教学任务,确定项目教学中的各项目任务。

2、创新校本教学内容。从农村市场对职业学校的需求出发,根据学校自身特色,精心编写一到二本具有特色并被同行认可、学生满意的适合农村职业教育项目驱动教学的校本教材。

3、优化教学模式、技术与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形成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项目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使技术、手段、方法优化。在方法上改灌输式为启发式,改单一接受式为重视发现式、导学式、分块式教学,使学生真正有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4、强化学生专业实践。

5、建立测评体系。通过对教师教学计划的审定、教学过程的监控管理、教学成果的检测考评,建立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评价、各个项目学习评价、学期的成绩测评等环节,建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同时建立学生政治思想评价体系,完成对农村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综合测评体系的优化工作。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校本教材的开发。

2、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

3、专业指导计划的修订。

4、学生评价机制的建立。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通过上网和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实习实训操作流程;学习和借鉴有关项目驱动教学的实录案例的方式方法;补充质量测评体系的漏洞;完善指导性计划的内容等。

2、问卷调查法:设计制定面向全校师生的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和学生的综合评价机制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等等。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

3、行动研究法: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 ,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4、教育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实验前、后学生学习的变化,找到适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计划,针对个性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五、研究进度

1、前期准备与开题阶段:

时间为XX年6月至XX年11月。内容为实施方案的制订、相关文件的出台、专家讲座、教师培训。预期成果:各种方案、文件的制订。

2、专题研究阶段:

时间为XX年9月至XX年8月。阶段工作为:(1)XX年9月至XX年3月:调研、讨论优化教学内容。形成项目驱动教学新体系并完成项目驱动教学教材初稿,同时在09级各专业中的《机械加工》、《c语言》、《作文教学》、《静物色彩》、《职业生涯》课程中试用。推行“项目教学法”教学方法,举办学生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总结该方法在教学中的优点及不足,不断进行完善,并推行到其它的课程中去。(2)XX年3月至XX年8月:完成各项目内容电子课件制作工作,归纳、总结使用该方法在教学中的优缺点。预期成果:过程监控体系方案、评价体系方案出台,完成若干篇论文。

3、综合研究阶段:时间为 XX年8月至XX年11月。阶段工作为:(1)XX年8月-XX年3月:在XX级学生中试用教材并推行“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完善各专业项目教学法而形成完整的教材。(2)XX年3月-XX年8月:在XX级学生中继续试用新编教材。预期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科研论文4篇,教学论文2篇,教材出版。

4、课题结题阶段:XX年12月

六、课题组人员分工

1、项目驱动教学法校本教材开发

负责人:

组成人员:

2、项目驱动教学法与分层次教学法有机结合的探讨,学生心理教育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完整的项目教学法过程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

负责人:

组成人员:

3、项目驱动教学法实践与成果推广

负责人:

组成人员:

七、预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完善,机电专业教学指导计划的完善,课程项目的确立及开课规划的形成,校本教材的开发,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较为完善的项目教学过程评估体系、效果评价体系。

成果形式主要有:⑴完成《机械加工》等适合项目驱动教学的相关校本教材;⑵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及教育教学论文10篇以上。编纂论文集《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3) 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各一份。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预期先在校内机电专业进行实践,然后进一步向校内和校外相关专业进行推广,取得预期效果后进一步申请成果并争取在湖南省范围内的广泛推广。本课题的应用范围主要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此项目受益面比较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对于社会而言,为国家终生教育体系框架的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础和积累丰富的经验,并且能以此进行扩展,优化了社会教育资源,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教育,职业教育类学生也有了技能终生发展的道路,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更快更好地培养各层次技能人才;(2)其次对于职业学校而言,由于确定了专业指导计划,明确了各项目培养目标,合理的课程开发方法、课程设置方法,对于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提升作用,促进各个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3)再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更多有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在就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同时根据情况,能随时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4)最后企业也是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因为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将促进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八、经费概算

篇(8)

1 井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比如在2009年5月19日,西南油气分公司管理的四川德阳新场气田有限公司发生井喷事故,926-2井在下压列管柱过程中发生井喷。幸好没有人员伤亡,但是在周围被困的群众心中留下了心里阴影,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事故产生的原因是:操作违反井控管理规定,监管措施不严格。华东石油局5.29重伤害事故,重伤2人,也是由于违规操作导致的,间接原因是安全管理混乱。

等等这一系列的油田事故,都说明安全操作和管理的重要性。虽然在长期的实践改革中,我们在提升油田井下安全方面措施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近年来灾难性事件并没有完全消除,一系列井下安全事故依旧让人们很寒心,包括由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物、触电、起重伤害等原因导致的工人死亡或者伤亡仍旧是保障井下安全过程中的难题,所以我们要从技术上和科学管理上更加的重视井下安全问题。

2 改进技术保障井下安全

2.1 改进油田开发方法

汲取国内外油田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建立油田开发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应用油气开发中各种成熟的技术和方法,运用基于知识库的油田开发方案决策支持系统,不同类型的油田开发应该选择适合其特点的技术和方法。

2.2 利用科技创新提升安全管理和预防

科技日新月异,时代也在不断进步,对油田井下的安全管理,我们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预防和防治办法。比如:吐哈油田井下公司在吐鲁番油田萄北5-2井使用多氢酸酸液体系,有效解除注水井因长期注水引起的深部伤害和喉道堵塞问题;针对裸眼封隔的新技术――自膨胀式封隔器,是利用可膨胀橡胶包覆在膨胀管外部,利用不同橡胶遇特定流体膨胀的原理封隔环空,实现无水泥的层间封隔,可用于裸眼井或者套管井。

2.3 引进人才

加强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促进油田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形成。开展对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推进实用技术落实到生产过程中,突出群众性技术创新。油田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不管是普通的技术管理还是关键时刻的应急管理,都需要储备人才发挥他们的光和热。

3 实施科学管理保障井下安全

3.1 对职工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让每个员工都重视安全管理,要让工作人员知道安全第一、工作第二,首先保护生命财产,才能更好的为工作而奋斗的安全理念。加强企业劳动保护,特别在安全、劳动卫生、及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方面对工作人员的保护。特别保护作业人员的体能,坚决杜绝2 4小时连班上岗的现象。加强和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又特别是各环节的注意事项、安全防护、安全卫生事故的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3.2 加强科学管理

转变开发模式提高产能,为了提高产能,可以实施科学开发政策,提升油田开发的整体水平,加强科技管理,狠抓钻前、钻井工作。

加强基建工程和物资采购管理,加强物资比质比价管理,严格准入制度,规范招标程序,增强物资采购和基建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工程和采购质量,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实施。

全安全环保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创建安全合格班组,积极开展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活动。

健全各项环保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整体规划方案,完善《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积极筹备联合站建设,做好油区绿化和清洁文明生产,防止“跑、冒、滴、漏”。对旧井改造的同时,新建油井必须建成清洁文明井场,

3.3 落实安全检查措施

认真进行安全检查工作,设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做到每月一查,各生产车间和采区做到每周一查,各生产工段和班组做到一天一查。对消防、交通、压力容器的安全检查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全面落实检查、整改和监督责任。加大石油管护工作力度,建立治安防控体系,营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建设油田井区。

3.4 制定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制度

制定井下作业安全标准制度,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开展安全工作的首要前提,也是带有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工作。实施安全标准化工作,也是提高企业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供了根本方案。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对企业来说都是意义深远的。通过实现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推行本质安全化理论的开展,实现安全系统的优化,特别是对实现人、机、环、管四要素控制有指导意义,从而能不断完善安全体系,消除灾难发生的隐患,达到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对每个人、每件事情都要严格要求和规范,实行对全部生产过程的严格监控和对全员控制、重点人员重点监督的政策。

4 总结

石油、化工的开采工作难度大、危险性高,是高危行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导致小到人的身体受到损害,大到毁灭性、难以想象的群体性伤亡。所以石油井下安全不仅关系到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和谐稳定,同时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井下作业施工现场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安全工作对其正常生产经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严格遵守相关的政策、法律、行业规定和企业规定,提高每个人的警惕性,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才能保障井下安全事故降低到最小甚至是零状态。

参考文献

篇(9)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技术的创新,往往能推动科学的快速发展。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新观察技术,推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人们通常直接运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皮肤)等感觉器官观察世界。但人类的感觉功能是有局限的,人的感官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更多的未知世界需要不断的创新观察技术去感知。

一、借助媒介观察

有些现象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为了将现象直接的展现出来,教师通常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借助媒介达到将不可视的现象可视化的目的。

气体观察方面:如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红旗、烟雾、尘土、小纸片等可视的物体将空气的流动变化展现出来。再如,空气的热胀冷缩,通常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在烧瓶上塞紧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塞子,导管内滴一滴水,然后用手捂住烧瓶,这样就可以借助观察导管内水的移动变化来推测烧瓶内空气热胀冷缩的变化。声波的实质是物体振动的传播,而声波在空气中的观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竖放大鼓,在离大鼓的另一面大约距离40厘米的地方悬挂一排平行鼓面的细纸条,当敲击大鼓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就可以观察到纸条随之振动。从而证明当鼓面振动的时候,会带动邻近鼓面的空气振动,通过振动的传播,又使得纸条发生振动。

液体观察方面:水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适量的树叶、锯末等轻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借助对这种轻小物体的观察来推测水的流动变化。在科学课中,水的对流现象通常借助锯末观察。

物质的溶解方面:如盐在水中是怎样逐步溶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来类比推理盐的溶解过程。

光的观察方面: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在课堂中如何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呢?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激光笔照射在黑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红点,教师可以借助一个装满烟雾的透明瓶子,让激光通过这个瓶子,学生就会看到一段直的红光。

二、借助工具观察

有的物体(或现象)用感官是不能(或不易)仔细观察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1、利用工具直接观察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一种不可见光, 1800年,威廉·赫胥尔正是利用棱镜和温度计对太阳光谱做了实验,发现了红外线的存在;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利用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2、“改变”观察对象的大小

有的观察对象太小了,或太大了,都不适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选择一定的工具,使之能观察到一个合适大小的“像”。例如,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很多细部特征,望远镜也可以使远处的物体放大,而更小的细菌则需要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再如,地球是球体,现在已经是人类的共识,但认识到这一点,人类花了漫长的时间,寻找了很多的证据来证明。造成认识到地球是球体需要漫长时间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物体,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地球上看到她的全貌。随着观察技术的创新,假如采用杨利伟在环地球轨道上对地球拍摄的照片或录象(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缩小”的地球)观察,就能直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速度

有的现象变化速度太快或太慢,也不适宜学生观察。例如在《声音的变化》一课中,为了比较粗弦振动快,还是细弦振动快,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目的是研究音高的高低和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但是弦振动的太快了,肉眼很难进行客观比较,学生也很难形成共识。这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假如我们能采用高速摄象机将粗弦和细弦的振动同时拍摄下来,然后放慢若干倍数观察,就能清楚的比较出它们的振动速度的快慢。

再如,花儿的开放速度一般是很慢的,要想在课中观察一朵花真实的开放过程是不可能的。但是借助摄象机,就成为了现实。我们只要将一朵花采用慢速拍摄,快速播放的办法,就能清晰的观察到花开放的过程了。

4、“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强度

鼓面的振动用肉眼不易观察,假如在鼓面上放置米、沙子等一些细小的物体,就能将这一现象放大;同样的,音叉的振动用肉眼也不易仔细观察,假如将振动的音叉头部部分的放入水中,就能观察到溅起的水花和荡起的波纹。在观察固体振动实验中,通常还可以借助一杯水,通过观察平静水面的变化来发现物体振动的变化。

篇(10)

一、建设本学科导航的现实意义

此类文献导航的建设成功将进一步完善我校图书馆的特色信息资源体系,促进本校数字图书馆体系建设。同时,该导航更能有效发挥我校重点学科的学科优势,合理挖掘和集中学科资源,有利于师生准确、快捷地了解本学科前沿研究动态和国际发展趋势,对于推动我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构建一个集中服务的全球察哈台(维吾尔)文文献信息资源的网络导航平台,为高校师生提供重要学术网站的导航和免费学术资源的导航。

二、导航平台的必备条件、标准、规范和平台建设模式

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人开展与察哈台(维吾尔)文文献有关的学科导航建设。因此此类学科导航建设具有开拓性意义。它的内容将会弥补学科导航服务平台的空白。察哈台(维吾尔)文文献导航平台http://xju.cn.libguides.com,通过互联网向全国公开服务,为国内高校学生、教师、员工和科研人员提供互联网络上免费的学术信息资源导航,导航库目前正式的记录数1万条。自2012年3月到现在网站总点击次数1866次。

三、察哈台文(维吾尔)文文献学科导航的主要特征

1.架起馆藏特种文献资源与相关学科专业的通信桥梁

每个高校图书馆都有各自的特种文献资源,如何将此类文献和相关学科专业相结合,以求发挥特种文献资源的价值一直是个难题。察哈台(维吾尔)文文献导航建设是本馆开展馆藏特种文献资源与相关学科专业连通的一次尝试,硕果斐然。该导航借助LibGuides平台的强功能将文献资源、相关专业和师生三个受众群密切关联,为三者搭建了通信桥梁。该导航引起学者和师生日益关注,受到师生和学者的好评。

2.充分发掘文献文化内涵,唤起受众群体的关注和研究热情

察哈台文是从14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在新疆和中亚的突厥语诸民族中,尤其是在维吾尔族中广泛使用的一种书面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留下了用该文字书写的涵载这些历史文化的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地理、天文历算、经济、医学等领域。这些察哈台文古籍?藏着丰富的事实知识,充实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内容。该导航根据此类文献资源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类和系统的内容挖掘,充分体现此类文献文化内涵,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察哈台文文献和14世纪中叶至20世纪的新疆丝路历史文化。

3.与读者、资源和服务的相关度

察哈台(维吾尔)文文献导航的内容受到了师生和学者的极大关注,自2012年3月到现在网站总点击次数1866次。据导航负责人统计得出,该导航的更新频次与读者的访问量呈正相关性,更新频率越快,访问量就越大。在线服务的频次与读者的访问量呈正相关性,服务交互次数越多,访问量就越大。

4.引起了学者对馆藏察哈台(维吾尔)文文献的关注

察哈台文作为一种不再通行的语言文字,随时时间的推移,如果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懂得这种文字的人员会越来越少,用其书写的文献也必将无人问津,这些文献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也必将湮灭。察哈台(维吾尔)文文献导航借助互连网平台,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重视,这必将会更加有利于推动察哈台(维吾尔)文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5.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如该导航平台下属的察哈台(维吾尔)文契约文书资源库引起了美国哈佛大学法律学专家的注意。为得到元数据的使用权和新疆大学图书馆领导联络,最后,2013年8月亲自来到新疆。

四、察哈台文(维吾尔)文文献学科导航的注意事项

学科导航是把有用的学术类的网络资源按照学科分类进行搜集归类。学科导航栏目从学科的角度重新整合图书馆和各类网络资源,帮助读者按照学科、主题或知识门类来浏览各类学术资源,提供给您一个简洁、方便、与学科直接相关的检索门户。

新疆大学图书馆所给读者提供的学科导航有:

1.数学

2.察哈台(维吾尔)文文献(Chaghatay Uyghur Tilidiki Vesiqiler)

3.生命科学与技术

4.新疆地方史

5.如何高效地检索信息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古代维吾尔(回鹘)文文献(Qedimki Zaman Uyghur Tilidiki Vesiqiler)

8.新闻传播学科

9.环境学科

10.材料电化学

五、西北地区特藏文献资源和共享的深入研究

区域性高校文献资源共享体系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高校的科研实力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覆盖一定区域的统一多层次的网络数字化现代文献信息联合保障系统。

截止 2014年年底,新疆大学纸张载体文献资源总量达250余万册,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四十余种。在新疆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中,现代版新疆少数民族文种(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乌孜别克文、蒙古文等)文献15000余种,16万余册。古籍文献25万册,其中明、清善本书14000册;民国书刊4万册;新疆地方文献1万余册。其中尤以《资治通鉴》(元刻明递修本)、《新西域记》、《清实录》、《刘锦棠奏稿》原件(刘锦棠为清朝第一任新疆巡抚)等汉文古代文献,和《突厥语大词典(Turki Tillar Divani)》、《福乐智慧(Qutadghubilik)》等少数民族古代文献,以及波斯文、阿拉伯文、察合台文、回鹘文、蒙古文等古代少数民族文种手抄本为我馆特藏。

新疆大学图书馆自2010年以来特别重视收集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连续几年派人去喀什、阿图什、和田地区调研。按照“抢救察哈台文文献的一页,甚至一片的原则”,征集到了一些察哈台文文献和察哈台文契约文书。对馆内收藏察哈台文文献按照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аa配)、册数、存卷和单位等七类编制了目录。对征集的契约文书则按照年代(包括回历、公历)、书写地、立约人、一级分类(上述四类)、二级分类(一级分类树下的小分类)编制了目录。按照中图法的模式,为察哈台文契约文书制定了两级分类法(一级分类包括经济文书、法律文书、人际关系和其他等四类;二级分类按照一级分类再往下分, 如:经济文书包括资产买卖、资产转让、资产租赁、财产典当、私人交易等。法律文书包括瓦合甫财产捐赠、财产馈赠、财产委托管理、财产分割、民事纠正等。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包括夫妻离合)、遗产分配、子女抚养、老人赡养等)。

新疆大学图书馆按照上述文献资源建成投入使用的资源库有:

1.CALIS中心特色库建设项目_新疆大学汉文古籍资源库

2.《新疆大学学报》索引数据库

3.新疆地方文献书目资源库

4.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成果数据库

5.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新疆研究数据库

6.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色库(期刊部分)

7.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亚研究数据库

8.察合台文契约文书资源库

9.新疆大学地方特色数据库

10.新疆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库

今年年底必须完成的几个特色资源库有:

1.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特色全文数据库

2.新疆少数民族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

篇(11)

1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功用

1.1 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创新,给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活力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学员一旦有了兴趣,对学习内容有了美感,就变成了“兴趣”学习。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发展以更加形象、具体、生动的形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能起到强烈地吸引学员,激发学员的思维活动和求知欲,形成学习动力的效果。

1.2 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创新,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应用不断创新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使一些教员难教、学员难懂的教学内容在学习上简单化、形象化、具体化,也可以方便教员更好地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地展现给学员,化抽象为简单,有利于学员对知识的优化和领悟,并且会不断探索新知识。

1.3 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创新,能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实践证明:当学员对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产生兴趣以后,他们就会表现出很高的学习热情,就会深入地、兴趣盎然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相关的知识,遇到问题时也会有钻研精神,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达到了教学效果。这时,教员作为课堂策划者和组织者就应该创造各种条件,不断创新应用信息技术,使学员们主动参与进来,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2 对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要求

2.1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应该为“教”与“学”服务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最终目的,就是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教”与“学”服务。创新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翻新改造,如果教学理念不先进,即使在课堂上用了新的信息技术,但教学思维陈旧,这样的“新瓶装旧酒”也不能叫创新。我们军校教员还是要扪心自问:这样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符不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否提高了学科教学的质量与效益,促进学员学习能力的发展。

2.2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应该重视教学设计与技术应用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要真正能够成为促进教学质量效益提高的创新,教学设计和技术应用创新设计谁都不能忽视,二者缺一不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能够借鉴的成功经验少,不但需要独到而科学的设计,而且要有周密而严格的实施,才会大大提高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

2.3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应该重视反思性说课

反思性说课是指在上课之后,重在论述自己的课堂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重点在于教学实践后的反思及反思性设计。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即使进行周密的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还往往会出现一些没有预想到的问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时,更需要教员及时进行反思总结,以调整原先的设计和操作实施。反思性说课,对教员的教学实践有着明确的针对性,并且对教员专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对反思性说课要引起足够重视。

2.4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应该能向常态教学转化

“创新”刚出现时,确实独特新颖。但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多,那些被时间证明是科学有效的创新,会逐步向常态化的新的发展水平转化,教学实践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也是这样。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技术的新应用,都是按照创新教学――常态教学这个过程发展。也就是说,能够转化为常态课堂教学的应用创新,才是真正有效的应用创新。

3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3.1 目标定位不准,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最终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最优目标。但是,有的教员为了着重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而不顾是否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所帮助,将各类视频、动画、声音、图片、文字等尽可能多的加进去,追求信息技术的高深和界面的精美,一堂课下来似乎是在不断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而不是利用信息资源使课上得更好,结果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主次不分。

3.2 忽略学科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运用强调信息技术只能服务于学科教学,不能因为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科教学的特点。但有的教员认为现代化教学不用“信息技术”就不是好课,用多了“信息技术”自然而然就是优质课,因而导致许多教员盲目地,费尽力气把工作重点放在信息技术的研究上,而忽略了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科特点本身。提高教学质量要在深入研究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教学设计不当,影响学员思维的拓展

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由抽象到形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转换,学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独立去想象、思考、理解,锻炼思维能力。但现阶段有的教员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却忽视了学员这种“思考―理解―发现”的过程,教员变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者,他们按照自己理解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来设计整个课程的结构和问题的“标准答案”。学员按预先设定的模式学习,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只能按照教员的思维方式简单作答,其实质也是一种 “灌输式”教学形式,严重限制了学员思维能力的拓展提高。

4 解决对策

4.1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学科运用中的作用,切忌喧宾夺主

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其宗旨都是为了教学服务,在一堂课中学员应该永远是主体,教员是主导者,而信息技术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他们之间应该是互相协作的关系,而不能相互替代,因此信息技术的创新运用应遵循适时、适度、适用的原则,即应在确实需要用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程中,恰当地、灵活地、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而不能滥用,绝不能喧宾夺主,取代学科教学本身。

4.2 围绕信息技术在学科运用中的作用,优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