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电子元器件应用现状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5 15:19:1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电子元器件应用现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电子元器件应用现状

篇(1)

中图分类号:V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123-01

伴随航空工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单一航空型号电子元器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使用数量越来越多,所以对于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来说,对航空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航空电子元器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造与更新,在设计、选材、工艺及生产制造方面都展现出一定的优势,使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有所提高。但为了更好的适应航空航天的型号,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还应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与提高。因此,在航空电子元器件的选择、采购及检测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其质量的控制,使其能够在航空工业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1 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的意义

电子元器件是所有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对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逐渐将电子元器件应用于航空工业中,使其走向智能化、电子化。电子元器件的大量使用,使其品种逐渐增多,适用于各个领域。现阶段,电子元器件的质量问题是其生产制造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作用在当下社会也日益突显。电子元器件作为航空产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与质量需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分为固有质量和使用质量两种。固有质量是由生产部门决定的,包括其设计、选材及工艺等。使用质量则是由电子元器件的使用者对其进行选择、采购及检测等,最终对其质量进行控制。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保证是为保证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而进行的相关活动,对其生产部门与使用者进行质量的控制工作。航空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是保证航空型号电子元器件使用过程中是否可靠的重要条件,也是确保航空产品及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2 航空电子元器件特点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现代武器设备都逐渐应用电子化与自动化的技术,使其更加智能。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设备系统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对其零件与元件的质量可靠性越高。而航空工业中对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日渐增多,所以,为保证其系统的稳定与可靠,就应保证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

航空电子元器件的特点有四个:可靠性强,寿命长,体积轻便且功耗低,环境适应能力强。

2.1 可靠性强

为适应航空型号,电子元器件在寿命、质量及可靠性方面应积极展现其自身的优势。航空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表现在多方面,首先,对于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来说,应以满足航空专业的稳定可靠为主,在一定的时间内应保证不影响航空产品的性能。除此之外,电子元器件对于不同的环境条件应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不会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其自身的功能削弱,而影响航空产品的整体使用效果。航空电子元器件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应根据相应的生产规范进行生产,并制定相关的制度与规范,进而确保不同等级的电子元器件能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实际的应用中发挥自身的作用。

2.2 寿命长

电子元器件的寿命与其较强的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密切联系,只有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延长,才能保证其较高的可靠性。针对工作周期不长的航空产品来说,可以采用寿命较短的电子元器件,但由于航空产品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所以在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上仍以寿命长的元器件为主。

2.3 体积轻便且功耗低

航空产品中元器件的功耗、体积的有效降低对航空产品的整体功耗及体积来说具有一定的减轻作用。降低电子元器件的重量与体积不仅要对其进行结构的改造,同时也应对装联工艺进行相应的改造。在航空电子元器件功能不改变的前提下,对其质量与体积进行相应的改造,并减少其功耗,进而促进航空电子元器件质量的提高。

2.4 环境适应能力强

航空产品主要用于环境较为恶劣的条件下,所以其电子元器件也应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在各种环境下都不会影响其自身功能的发挥,有效的促进航空产品的高效使用。

3 航空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体系

3.1 技术队伍的建设

针对航空电子元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的研究设立了相关的岗位,并根据相关的研究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改造。针对设立的不同岗位,其工作内容与职务各不相同,但都为航空事业及电子元器件的改造工作共同努力。航空技术队伍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对航空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工作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3.2 航空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对策

3.2.1 电子元器件生产单位实行质量认证

加强对电子元器件生产单位的质量认证工作,在航空产品的电子元器件的选择方面,应尽量选择质量好且生产情况稳定的元器件供应商。这对于航空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3.2.2 建立健全航空电子元器件标准体系

航空电子元器件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对其设计的规范,同时对于强化元器件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仅参考国外先进的电子元器件标准体系进行我国标准体系的建设。但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较落后,所以对于既有的标准无法进行实际有效的运行。因此,我国应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航空电子元器件标准体系。

3.2.3 重视电子元器件目录的编制工作

对于电子元器件目录的编制工作应予以一定的重视,因为不同型号元器件的有效记录对于元器件型号的选用时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能够有效的对其进行采购管理,同时也能够保证元器件型号的稳定性。

3.2.4 建立电子元器件信息管理平台

为加强航空电子元器件的质量控制工作,对电子元器件的信息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有效管理,实现元器件使用部门与生产部门的有效沟通与连接。

4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我国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对航空产品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航空电子元器件越来越得到众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对航空电子元器件质量控制工作的意义及其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出航空电子元器件质量控制工作的具体策略与建议。通过对电子元器件自身特点的分析,找出有效提高其质量控制的方法。航空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我国航空事业在国际中的地位。所以,对于航空电子元器件质量的控制工作应予以一定的重视,对于航空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075-01

作为自动化领域中的一条重要分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现电气自动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电力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为推进电力企业自动化、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1]因此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工作,应充分认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作用,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性能,发挥其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

1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1.1 集中监控方式

采用集中监控方式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这种方式把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在一个处理器上进行处理,方便员工对其运行和维护,降低了对控制站的防护要求,在用这种方式进行设计时,操作较为简单。但是采用集中式设计电气自动化系统也有诸多弊端:首先系统各功能集中在同一处理器,使处理器负担过重,降低了处理速度;其次,这种方式需要电力企业加大投入,增加电缆,从而确保系统对全部设备的监控,使电力生产成本大为增加;最后,远距离的电缆往往带来不利的影响因素,使系统可靠性大为降低,甚至使隔离刀偏离,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所以集中监控的方式虽然便于集中处理,但也有诸多弊端,不利于降低电力生产升本,减少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2]

1.2 远程监控方式

采用远程监控方式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为电厂节约了安装费用和安装材料,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使系统组态较为灵活。但是由于这种设计方式中的很多总线的通讯速度较低,使这种设计方式的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一般应用于小系统监控中。

1.3 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现场总线监控设计方式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智能化电气设备发展的基础上。现场总线监控设计方式不仅节省了安装从材料、提高了系统控制性能,而且大量减少了隔离设备,再加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整个系统可靠性更高、网络组态更为灵活,且在不同的间隔能发挥其不同的作用,相邻两个元件不会出现连锁瘫痪效应,大大提升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性能。现场总线监控方式的智能化设备采用就地安装的形式,从而减少了电缆数量,节约了投资成本,为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场总线监控方式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代表了未来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为电气自动化设计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3]

2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性能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性能的提升涉及多方面因素,主要有对电子元器件的选择、电子设备环境、控制设备的选择、设备的散热防护等。只有选择恰当的点在元器件,加强对电子设备环境的控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实际应用情况的控制设备,同时做好设备的散热防护工作,才能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常运转,使之在电力传输中发挥其巨大作用。

2.1 选用性能较好的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元器件性能的好坏关系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性能的好坏,性能好的元器件除了能对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有较好的适应之外,还能提高设备的耐久性,降低元器件更换频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系统正常运转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相反,性能差的元器件则会提高成本,也给系统性能带来损害。所以在选择电子元器件事要谨慎对待,注意电子元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监测和认定,同时在投入使用之后,要对其使用状况进行记录,从而为电子元器件更换提供依据。[4]

2.2 控制电子设备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

电子设备所处的外部环境一般比较复杂,对电子设备的使用情况和使用寿命有较大的影响。较好的外部环境是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为系统性能的提升提供重要的保障。通常遇到恶劣的外部环境,如霉菌多、湿度大、空气污染严重这样的恶劣环境,则会使设备受到严重的侵蚀,使水分或其他增加绝缘材料的导电物质侵入到电子设备内部,使电子设备性能降低,甚至造成设备的损坏,从而使自动化控制系统性能降低,甚至不能正常运转,影响电厂效益,所以要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性能,需要控制电子设备外部不利的环境因素。

2.3 控制设备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在设计之初应充分考虑其适用性。在设备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对零部件以及相适应的软件系统进行技术参数的考察,再同具体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才能使设计出的控制设备,技能和实际需求相符合,又能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降低开发成本,使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2.4 加强设备散热防护工作

设备散热防护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性能正常发挥的又一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系统元器件使用寿命和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保障,加强设备的散热防护,不仅仅使系统性能正常发挥,而且延长了元器件及设备的使用寿命,使控制系统体现出极高的经济性,为电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设备的散热防护做得不到我则会影响其可靠性,甚至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导致控制系统的瘫痪。所以,在设备防护中,要注重设备的散热防护,使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及时排解出去,特别是对于功率较大的设备应在设备上加上散热器,同时在功率大的设备周围应避免了敏感的半导体分离器的使用,从而消除隐患,提高系统使用性能。[5]

3 结语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实现电气自动化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电力企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为推进电力企业自动化、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在电气自动化设计中要结合科学的设计思路,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利益广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做好提高系统性能的各项工作,从而真正发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电力输送中的巨大作用,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一辉,张承学,易攀,等.差分算法在电力系统高频信号分析过程中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8(3).

篇(3)

中图分类号:TN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01

随着我国电子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传统的制造加工工艺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电子制造工艺的发展需求;与传统的加工技术相比较,采取激光细微加工技术,具有加工效率高、能量密度高、热影响较小、光束参数精确、非接触加工等优势,已经在电子工艺领域取得诸多进展,可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通过对电子元器件的激光微细加工技术与设备应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运用,我们希望能够更为系统的了解这一技术,并将之与加工工艺有效结合,研制出激光加工设备,并有效的运用到工业生产中,以期提高生产效率,并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有效的保证,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该文的研究,能够更为系统化的阐述激光微细加工技术,并将之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不断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电子元器件激光微细加工技术与设备应用现状

激光微细加工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结合,主要包含了激光微细熔覆技术、激光微调技术、激光微连接技术以及激光标记技术。激光微细熔覆技术将固体或者半固体的功能材料作为相应的熔覆材料,采用连续或者脉冲激光对其进行辐射,从而促使熔覆材料内部、熔覆层与基材界面发生物理、化学作用,由此形成需要的机械零部件或者功能元器件;激光微调技术主要指的是对激光进行有效利用,并对电阻、电容、石英晶体、混合集成电路等主要参数进行有效微调的一种技术;激光标记技术则是有效利用高能量密度激光,然后在各种不同的物质表面产生光化学效应或表层物质蒸发,从而达到在物质表面留下永久标记目的的一种技术。

激光微细加工技术之所以能够在电子工艺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并受到好评,主要归功于其独特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激光微细加工技术所需要的条件不是十分苛刻,比较容易满足;②激光微细加工的对象十分广泛,涉及的领域包括金属、有机物、陶瓷等;③激光微细加工技术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④智能化程度高,可控制性强;⑤激光微细加工是一种更精密的制造技术。在微细加工中对于微小元件、印刷电路板集成电路、微电子元件和微小生物传感器等的制作,激光微细加工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技术。

3 电子元器件的激光微细加工技术与设备应用方法及建议

3.1 聚合物导体浆料的应用

聚合物导体浆料的选择十分重要,因为它会对导体能否发挥出良好的导电性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聚合物导体浆料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聚合物基体、导电材料以及添加剂。

①聚合物基体的选择:较常使用的聚合物基体主要有环氧树脂、有机硅、聚酰亚胺等。综合比较这几种聚合物基体,环氧树脂具有附着力强、连接性能好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聚合物基体。它存在着诸多种类,出于周围温度以及粘度的考虑,同时为了对其连接能力进行有效的保证,最终选择缩水甘油酯型环氧树脂作为聚合物

基体。

②导电材料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导电材料按照材质大致分为三种:碳、金属以及金属氧化物。我们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对比分析,碳材料导电性能是三类中最不稳定的一种,在实际应用中会带来较大的麻烦,不建议使用;而对于金属氧化物来说,由于其本身的物理特征与化学特征,导致其导电性能相对较差,也不推荐选择使用;因此,综合比较三类导电材料,金属材质的导电材料最为适宜,而在诸多金属材质的导电材料中,又属Cu和Ag存在较大优势,不仅化学特征稳定、导电性能好,而且在价格方面也较为合理。为了质量的保证,最终选择Ag作为导电材料。

③添加剂的选择:添加剂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预聚体、固化剂、稀释剂、催化剂等。各种添加剂都存在优缺点,因此在使用中可以根据比例配合使用。

3.2 加工工艺的应用

在对加工工艺进行确定时,我们分别进行了引丝工艺试验与短路工艺试验。引丝工艺试验见表1,短路工艺试验见表2。

得出结论:电位器绕组引丝焊点可控制在3匝电阻丝(100 mm)以内;短路位置精确可控,偏差为±1 °,导电性能良好。

4 结语

通过该文的研究,实现了电子元器件的激光微加工,建立了相应的设备,并最终将其成功地应用到工业生产中,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文娟,田兴志.厚膜微调技术及发展趋势[J].光机电信息,2004(6):

篇(4)

实验教学作为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基础部分,对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处于附属地位的实验教学基本用来验证理论知识点,其虽然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深度,但一定程度上却削弱了实验教学在学生应用型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理论知识点的验证固然重要,但作为一门实践课程,结合实际,培养实际能力尤为重要.结合课程培养应用型能力,应对实验项目做调整,增加其他项目的比重.然而考虑到理论知识点验证、实际的需要以及课时的限制等,增加适当课时的同时,减少验证型实验项目用于其他实验项目.

1.1.1元器件识别、检测和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介绍的主要内容是以半导体器件为核心元件的各种电子电路,其中的半导体器件包括半导体二极管、双极性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环节的所有内容均和它们有关.根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大纲,开设的实验项目内容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验证性实验内容,对半导体器件以及其它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单独介绍很少,仅在部分实验项目中会涉及极少的该方面知识.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和应用知识的忽略得益于教具产业的发展,模块化的电路虽然节省了学校的不少开支,减少了耗材支出,但却剥夺了学生搭建电路过程中设计的元器件识别、检测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修完整个实验课程后,仅部分同学对电子元器件知识有一定了解,大部分学生对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和应用等知识了解几乎为零.然而对于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实际需要,该部分知识却显得十分重要,应从多个角度提升学生对元器件识别、检测和应用知识的掌握.

(1)安排二到四个左右课时进行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和应用知识的介绍,特别是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等识别和检测等知识的介绍,并就其中部分内容设计相应实验项目,强化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由于课时的局限,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可作出介绍,仅需对常用的基本知识点做详细说明.

(2)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业余时间通过其他方式加深和扩展对元器件识别、检测和应用知识的掌握.可指引他们参阅相关书籍或通过网络查阅各种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和应用的资料或进入各种购物网站或到实体店了解元器件,一定程度上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1.2电路仿真软件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企业在电子电路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效率,首先会进行仿真设计,一定程度上检测所设计电路的功能以及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具有参考价值.为了满足行业要求,培养实际能力,应在实验项目中增加相应仿真实验项目,电子电路的仿真平台有很多,电子类专业在本科阶段课本上常见的有SPICE、(EWB的高级版本)和Proteus等.三种仿真设计平台基本都可进行模拟电子技术中模拟电子电路的仿真设计,然而其实它们各有自己的应用场合.Proteus常用来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中结合编译软件进行电路仿真,仿真结果直观,生动.SPICE则较多的应用在模拟电路的仿真中,但仿真结果相对不太直观.Miltisim作为课本中介绍的一款电路设计仿真平台,应用在电子技术课程等的电路设计仿真.它的功能强大,基本涵盖了电路设计所需要的所有类型电子元器件,它具备各种实际电路测试中所有的虚拟仪器仪表,提供多种电路分析工具和方法,可对模拟电子技术中所有理论知识进行仿真验证,同时可以进行其它电路设计和仿真,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可培养学生独立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Miltisim电路仿真设计平台的精通运用往往不是几节课就可以做到的,其实任何课程的学习都一样,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辅助结合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模拟电子技术实验需增加相应仿真实验项目,但课时不必过多,可安排4到6个课时,也即2到3次实验,主要演示软件常用的使用方法并进行仿真实验内容和常用的分析方法,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仿真实验,验证课本知识,掌握各种分析方法,并进行一些小设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注重课程设计,培养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作为模拟电子技术实践环节的另外一个方面,它应该是实验项目的升华,作为一次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时代的到来,方便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很轻易的从网络获得各种信息.课程设计也不例外,各种大小论坛,文库共享了大量的电路设计报告,信息的共享可以提供知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加快社会的发展,然而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等众多因素决定了课程设计的完成仅仅是CTRL+C和CTRL+V,使得课程设计在应用型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甚微.切实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还需注重课程设计.它作为一次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机会,不仅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而且对后续课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均有影响,导致学生坏学习习惯和思维的养成.当然课程设计的有效实施和多种因素有关,可以试着从以下方面入手:(1)院部应强调对课程设计的重视,不能只当成一次实验来看待.(2)指导教师应指引学生切实自主的完成课程设计项目,严格要求,杜绝粘贴和复制,草草了事.(3)鼓励学生自主提出设计方案,进行设计验证,在过程中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自学和创新能力.

二、强调创新,提升实践实效

2.1提高设计自由度,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向着便捷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人性化和便捷化的发展方向在很多场合体现了其优势,然而在有些方面反而适得其反.高校扩招的不断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对教学仪器的需求,教学仪器产业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产品不断的人性化,方便操作,与此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对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仪器生产公司提供的完成实验项目的电路均是模块化成品.模块化产品确实带来了诸多好处.教学仪器公司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了实验项目,方便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另外也节约了大量耗材.然而事物大多具有两面性,模块化产品给学校的主体却带来了诸多不便.应用型人才需要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事先设定好的模块化产品在在项目实施时的设计自由度大打折扣,实验内容完全由模块确定,学生自由发挥的自由度很小,同时模块化的电路各电路参数均是事先设计好的,仅仅为完成实验项目,除了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外,不会出现其他问题,减少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能力.模块化实验项目也有其应用场合,随着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专业的培养方案的重新制定,实践教学教学环节课时有所提高,然而课时毕竟有限,模块化实验项目可以节约实验项目时间,同时由于模拟电子技术实验项目大部分为验证型实验项目,可适当部分使用模块化电路进行实验,部分采用自己搭建或焊接电路的方式进行,带来的问题特别是耗材问题可从如下方式解决:(1)教师科学化管理,预先准备每组所需元器件,并在实验后按组核对并收回;(2)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可自制实验项目所需元件的元件箱,并引出端口;(3)培养学生合理正确使用的元器件的方法,减少元器件的烧毁;

2.2全民参与,提高创新能力

专业竞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力方式.电子类专业有很多专业类的竞赛,教育部积极倡导的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汽车赛和单片机程序设计大赛等,作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其实践性极强,它几乎是所有专业类竞赛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通过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和调试简单电路问题的基本方法,并对理论知识点做实践验证,同时了解各种电路的功能以及应用场合.参加各类专业比赛的学生大部分集中在二年级和三年级,基本都已修过模拟电子技术实践课程.对学生而言,首先参加专业竞赛可以对模拟电子技术实践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另外可以利用该课程学习所拥有的电路分析、设计和调试等能力结合到专业竞赛中,更好的参加比赛,通过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调试方法等来分析各种大型电路的工作原理,特点等,加深对模拟电路的掌握和理解深度,并掌握其使用场合,实实在在的学到实用的和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的知识,为之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切实的培养了应用型人才.指导专业竞赛对指导教师也是一种锻炼,大部分在高校工作的专业教师,特别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然而传统的教育方法并没有过多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机会.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该类知识也是从零开始,极大的拓展了教师对各种规模较大电路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际电路调试中问题出现,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方面为与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向项目,解决企业实际难题,服务地方做准备,另一方面可以应用到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中,结合实际进行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更详细生动的介绍各种电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便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虽然专业竞赛具有诸多优点,但竞赛的参与往往是少数人的活动,能力的培养也仅仅涉及到少部分人.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从大众入手,应提倡全民参与竞赛培训的方式,鼓励大部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竞赛的培训,培养应用型能力,并最终从竞赛培训人员中好中选优,参加竞赛,一方面可在模拟电子技术实践环节的基础上培养大部分学生的应用能力,加强模拟电子技术实践环节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全民培训必然需要众多教师的参与,可最大程度上锻炼指导教师,并反馈到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环节上.

篇(5)

1 电器电子元器件的特征

电子元器件是元件和器件的总称。电子元件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不改变分子成分的成品。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因为它本身不产生电子,它对电压、电流无控制和变换作用,所以也称无源电器。电子器件是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改变分子成分的成品。如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因为它本身能产生电子,它对电压、电流有控制和变换作用,所以也称有源电器。而电子元器件的损坏,一般很难凭眼睛观察发现,一般都必须借助检测仪器才能判断发现,(除明显的损坏,烧坏外)这就给检测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测人员必须对各种元器件的特性及特点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检测过程中,对于电路故障的检测必须提高检测的效率,防止各种损坏。

2 电器电子元器件的主要故障

电器电子元器件在使用过程中自然损耗最常见的有接点开路,例如器件间接触不良、线路中的导线折断,插拨端口断开等等,一般我们把电子元器件的故障归结为软件故障,电子元器件损坏和电路接点开路三种故障。其中,电器设备中最多的元件是电阻,常见的电阻类型有金属膜电阻、保险电阻、碳膜电阻、线绕电阻等,但其并非是损坏率最高的部件,电阻值其变大或变小的情况非常少见,最常见的损坏是开路。在家用电器中用量大且故障率高的设备有电解电容,电解电容主要出现的故障有:① 漏电(包括严重漏电和轻微漏电);② 电容容量变小或完全失去容量。另外损坏频率较高的还有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是电器的母板,功能强大,内部电路结构非常复杂,任何一点细微的损坏都能导致电器无法正常使用,主要出现的故障有:① 开路或PN结击穿主要是二、三极管的损坏,其中以击穿短路居多。② 散热性不强,热稳定性差甚至导致彻底损坏,如彻底损坏,可将其更换,把坏的与正常同型号的电路用万用表对比去检测引脚间正、反电阻的异常就能排查出其中个别引脚电阻间的异常。③ 用万用表R×1k测,PN各项测量值均正常,开机后不能正常工作,只检测出PN结的特性变差,而用R×1或R×10低量程档测,PN结正向阻值就会发现比正常值大。④ 开机时正常,但热稳定性明显变差,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生软击穿。电源变压器短路性故障的综合检测判别,将万用表置R×10或R×1档(用R×10档,不明显时再用R×1档)在路测二、三极管的反向电阻和PN结正,测量二、三极管可用指针万用表在路测量,较准确的方法是能测量正常值(正向电阻不太大),正向值里反向电阻足够大,这些二、三极管电阻大多在几百、几千欧,该测量值表明该PN结正常,用万用表低阻值班档在路测量时,可以基本忽略电阻对PN结电阻的影响,如还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即焊下后再测量。通常,线圈内部匝间短路点越多,短路电流就越大,而变压器发热就越严重。发热严重和次级绕组输出电压失常是电源变压器发生短路性故障的主要症状。

3 电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3.1 固定电阻器的检测

想要测出实际的电阻值在一般情况下,可将万用表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来测量,使用万用表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而万用表只能定性的检查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和其是否有漏电现象。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家电应该根据欧姆采用中间一段分度来计量,电阻标值来选择相适应的量程。以及非线性的刻度关系,所测量值较为精细,在全指针20%~80%弧度内选择中段位置为佳。

3.2 水泥电阻的检测

普通固定电阻测量可用万用表进行检测,在测量过程中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水泥电阻也与其相同。

3.3 熔断电阻器的检测

熔断电阻器,是一种具有电阻器和熔断器双重作用的特殊元件,具有电阻器和熔断器的双重功能,是用于电路过流的保护器件,若熔段电阻器中电流超过额定的倍数,负荷过重,就会出现发面发黑或烧焦的现象,若其表面没有任何熔烧的痕迹,则表明电阻中的电流没有超过额定的电压负荷或等于或稿大于电压负荷的熔断值,在其测量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其阻值,在使用万用表测量时,若电阻器已损坏或失效,则测量值为无穷大。可将熔断电阻器一端从电路上焊下,不宜再拿来使用的电阻器,一般在测量时与标称值相差较大,检测时还应该注意,在世界上熔断电阻检测中也会存在少数被击穿短路的现象出现。

3.4 电位器的检测

选用万用表电阻档的适当量程,测量时,将两表笔分别接在电位器两个固定引脚焊片之间,若电位器已损坏或已开路,则在测量电位器电阻时,所测得阻值会与标称阻值相距较大,或为较标称阻值大或直接为无穷大。若电位器只是存在接解不良的状况,在测量阻值的旋转过程中,表针会有跳动现象。将两表笔分别接电位器中心头与两个固定端中的任一端,慢慢转动电位器手柄,使其从一个极端位置旋转至另一个极端位置,而正常的电位器,万用表针指示的电阻值应从标称阻值(或0Ω)连续变化至0Ω(或标称阻值)。

3.5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的检测

热敏电阻的一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着PTC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本体温度的升高呈现出阶跃性的增加,温度越高,电阻值越大。用万用表测两引脚的实际阻值和标称值,将两值对比,二者相差在±2Ω内即为正常,若相距大则表明其热敏电阻性能不好或者存在损坏。除了常温检测还可以进行加温检测,是在常温检测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注意不要使热源与PTC热敏电阻靠得过近或直接接触热敏电阻,若将其加热后,各项阻值都无变化,则说明其性能损坏或变劣,为防止将其长期烫坏,不可再继续使用。

3.6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的检测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是以锰、钴、镍等金属氧化物为主要材料,采用陶瓷工艺制造而成的,想要测试出RT的实际值,在选择万用表测量NTC标称值时应该选择合适的电阻档,而所谓的RT是生产厂家在25℃衡温下所测试出来的,所以在测试RT时,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与这个温度相接近的温度,这样也保证其测量结果的精确可信度,为了不引起电流热效应的误差,在测量功率的选择上不要超过规定功率,但因NTC热敏电阻对温度很敏感,测试时,要注意与热敏电阻体的接触,不要用手去捏,否则人体的温度容易对测试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其准确度,估测温度系数αt:要计算法时首先用温度计测量出热敏电阻RT表面的平均温度T2,在T1温度下测量出电阻值RT1,再用电烙铁作用其中的热源,靠近热敏电阻RT,测出RT2。

3.7 压敏电阻(氧化锌避雷器)的检测

选择用万用表的R×1k挡测量,将两表笔来测量两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绝缘电阻,如果测量出来的结果中电阴很小,说明压敏电阻已经损坏,不能正常使用。如果测量结果均为无穷大,说明其使用正常,否则,说明漏电流大。

3.8 光敏电阻的检测

生产商会根据光敏电阻的对于其光线的敏感波段使用适合的光源来检测其敏感效果并且做出敏感性能的分类。敏感度高的其电阻值比较小,敏感度低的电阻值比较大。将光敏电阻完全置入黑暗环境中(将光敏电阻装入光通路组件,不通电即为完全黑暗),使用万用表测试光敏引脚输出端,光敏电阻的暗电阻R值即可得到。在测量时,万用表的指针基本保持不动,且其阻值又接近无穷大,则说明其电阻性能越好。如果光敏电阻已经烧穿或损坏了,则此测量值会极小或接近于零。越好的光敏电阻,只要将光源对准电阻的透光窗口,就能观察到万用表指针大幅度摆动。不能继续使用的情况还包括光敏电阻内部开路损坏,则其测量值很大甚至无穷大。

参考文献:

[1]范小娟,电器电阻的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应用技术,2011.12.

[2]王锋,试论当前家用电器检测的局限性[J].科技传播,2010.12.

篇(6)

一、传统中职电子实验教学的现状

在传统的中职电子实验教学中,首先,由于受实验室电子设备的限制,一些电路的设计调试要求很难得到满足,而且设备更新慢,一般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一些富有创新性的设计、想法和思路很难实现。其次,在电路设计过程中安装、调试、测量,均是在实验箱和面包板上完成,为了完成一个电路的设计,往往要反复多次,一旦连线错误,很容易造成电子元器件和仪器、仪表的损坏。最后,在对电路进行调试时,不仅麻烦而且受电子元器件和仪器仪表功能的限制,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评价,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厌烦,更严重的可能会增加他们对设计型实验的抵触情绪,电子实验课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EWB概述

EWB软件是专门用于电子电路设计和仿真的“虚拟电子工作台”软件,它具有更多的内存元器件和更强的虚拟仪器功能,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和灵敏性。EWB工作平台的工作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界面直观形象,简单、易学、易懂,其元器件和仪器仪表与实际的元器件和仪器外形有着较高的相似度。

2.元器件库和仪器仪表库种类齐全,而且容易操作。EWB软件除了提供数千种电子元器件和仪表外,还提供了相关元器件的特性参数,特别是提供了很多中职学校实验室不具备的仪器仪表,如:扫频仪、数字信号发生器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EWB对中职电子实验教学的意义

与广大高等院校相比,中职学校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抽象思维相对较弱,因此在中职电子实验教学过程中,他们很难一下子理解和掌握一些复杂的电路设计和仪器仪表功能操作。将EWB引入中职电子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EWB进行模拟仿真实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因此,EWB对中职电子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EWB软件与其他电路仿真软件相比,仿真度较高。首先,EWB软件可以提供电阻、电容、三极管以及集成电路等十几类数千种元件。而且EWB可以提供包括示波器、扫频仪、数字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十几种设计及仪器仪表工具,具有较强的绘制电路图以及显示波形功能,可以将实际电路的结果仿真出来。其次,EWB软件不需要采用文本方式,可以直接从EWB软件中的元器件库和仪器仪表库中选择所需的元器件和仪器仪表。

2.利用EWB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非常方便。由于EWB软件采用了虚拟技术,设计和开发仿真电路就和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一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用所需的元器件和仪器仪表,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修改。如果设计的方案没有成功,可以重新进行,不用担心出现元器件损坏和仪器仪表出现出现故障等问题,而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利用EWB软件,可以很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功能操作。如,教师在进行信号源的占空比实验时,从理论上来说占空比只对三角波和方波有效,对正弦波无效,但中职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特性参数却有一定的难度。通过EWB软件,教师可以在讲解信号源占空比理论的同时,调整相关参数,并用示波器将最终的结果演示出来,这样中职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信号源的占空比概念,为后续的实验奠定良好的基础。

4.利用EWB软件,有利于中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电路设计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如,在进行电磁继电器特性的实验教学时,本身学生理解这一理论就有困难,很难真正掌握其实际应用。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防汛报警装置,鼓励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防汛报警装置,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

5.利用EWB软件,有利于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进行电路设计实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EWB软件的设计试验区,设计各种电路,并进行仿真实验,这样不仅操作方便,而且界面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在中职电子实验教学中引入EWB软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中职电子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EWB软件不仅很好地弥补了中职学校由于缺少电子实验设备而导致学生实践操作机会较少的缺陷,而且更有利于中职学校的电子理论和实验教学的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中职电子实验教学中,EWB将会继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钟文耀,段玉生,何丽静.EWB电路设计入门与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01.

篇(7)

实现产品的生产能够在无人条件下实现自动化作业一直是各个行业追求的目标,而电子信息技术以及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日益延伸到生产的各个领域,也日益实现着这个目标。电气自动化作为一种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其普及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而作要提高电气自动化的性能,其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是一个不得不加以重视的问题。虽然我国自上世纪以来在电气自动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然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现状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文就将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现状分析造成其可靠性降低的原因,并由此得出增强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的相关对策。

1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现状

1.1 工作环境不稳定降低了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通常电气设备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工作环境,无论是气候、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还是机械作用力、电气干扰等物理环境都是复杂多样的,这种不稳定的工作环境会影响到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气候条件中的温度、湿度、气压、污染等都会通过作用于设备的升温、电气性能、结构运作等影响控制设备的性能。而机械作用力包括电气设备受到的冲击、震动等作用力使得控制设备出现损坏。电磁干扰也会对控制设备造成噪声、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总之,不稳定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要求。

1.2 操作维护不当降低了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不稳定的工作环境是造成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的自然原因,而操作维护不当则是降低其可靠性的人为原因。在进行电气化工作时,一些操作人员由于素质过低,没有完全掌握控制设备的原理,从而无法熟练正确地进行自动化操作,一些不当的操作行为也会对控制设备的性能造成损害。而在控制设备作业后期,由于缺乏及时的维护和保养,控制设备的性能很难得到可持续的维护,也就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1.3 零部件质量低下降低了控制设备的使用寿命

控制设备是由许多元器件构成的,这些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控制设备的生命力。而我国目前的零部件生产厂家虽多,但质量良莠不齐,且大都规模较小,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质量监管体系,这些零部件的质量在进厂检查时存在巨大漏洞;另一方面,为了生存,零部件厂家之间的压价竞争使得厂家将成本转移到质量上,,这就严重影响了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极大地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2 增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的策略

如前所述,设备质量一直以来都是客户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确保设备使用功能与价值的重要因素,工作环境的不稳定性、操作维护的不恰当以及元器件质量不合格等都是造成控制设备可靠性降低的原因,综合来看,要增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必须从提高元器件的质量、考虑环境因素、加强可靠性设计等入手。

2.1 加强对控制设备设计阶段的重视

在生产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时候,控制设备设计是其基础环节。在进行控制设备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控制设备各部件的技术研究,设定有关控制设备调试参数,进而确保控制设备的使用性能。除此之外,一定要加强对控制设备产量的控制,在确保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控制设备生产数量,进而以最经济的模式开展控制设备生产与维护工作,实现控制设备应用性能与价值的最大化。通过对控制设备设计阶段的重视,可以在确保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控制设备的生产成本,从而减少控制设备使用与维护费用,促进控制设备的全面推广与应用。

2.2 严格把关电子元器件质量,提高零部件选用准则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控制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严格把关电子元器件质量,提高零部件选用准则是增强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元器件的进厂质量检查,根据相关电路性能和质量要求设定元器件的选用标准,所有元器件必须经过性能筛查才能投入到生产中;其次要加强对零部件厂家的把关,选择技术精良、价格合理、质量保障的生产厂家,并按合同规定好产品所需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等相关内容。

2.3 加强控制设备的散热、防潮等气候防护的设计

作为影响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自然因素,工作环境的不稳定并非不可控的,要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要加强其对环境的防护设计,增强控制设备对环境的适应性。散热设计是控制设备的气候防护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因为温度是影响电气设备工作性能的最重要因素,过度的升温会使得设备产生噪声增大、信号失真、运作不稳定等现象,做好散热设计可以通过增大器件外壳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并保持接触面的光滑,导热膏的使用也会有所帮助。潮湿环境是另一个影响控制设备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过于潮湿的环境不仅会侵蚀电气设备,还会造成短路、漏电等现象,因而做好控制设备的防潮处理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加强设备的密封、灌封等工作。

2.4 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加强控制设备的后期养护

设备能否按照要正常运作以及是否及时维护和保养也是影响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方面,因而加强控制设备的后期养护也是十分重要的,而这就需要加强操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一方面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工作,加强其对设备操作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责任制,实现工作绩效与工作表现挂钩,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减少工作事故。

3 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发展趋势

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发展还不够先进,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国在对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进行研究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控制设备使用效率的提高,这样就可以促进我国工业自动化的有序、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进而逐渐减小我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生产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其规模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研究,不断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融合与应用,不断提高控制设备的自动化与可靠性,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可以全面、高效发挥控制设备的性能与作用,促进社会各领域的快速发展,实现我国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4 总结

根据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现状的分析,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控制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而要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要加强其对环境的防护设计,增强控制设备对环境的适应性,同时设备能否按照要正常运作以及是否及时维护和保养。因此,要增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严格把关电子元器件质量,提高零部件选用准则、加强控制设备的散热、防潮等气候防护的设计、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加强控制设备的后期养护。

参考文献

[1]张伟林,宋修臣.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测试的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7(09).

[2]林旭.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现状分析[J].机电信息,2010 (18).

篇(8)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实现产品的生产能够在无人条件下实现自动化作业一直是各个行业追求的目标,而电子信息技术以及机械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日益延伸到生产的各个领域,也日益实现着这个目标。电气自动化作为一种提高生产效率、节省劳动力、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其普及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行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而作要提高电气自动化的性能,其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是一个不得不加以重视的问题。虽然我国自上世纪以来在电气自动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然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现状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本文就将根据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现状分析造成其可靠性降低的原因,并由此得出增强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的相关对策。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现状

(一)工作环境不稳定降低了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通常电气设备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工作环境,无论是气候、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还是机械作用力、电气干扰等物理环境都是复杂多样的,这种不稳定的工作环境会影响到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气候条件中的温度、湿度、气压、污染等都会通过作用于设备的升温、电气性能、结构运作等影响控制设备的性能。而机械作用力包括电气设备受到的冲击、震动等作用力使得控制设备出现损坏。电磁干扰也会对控制设备造成噪声、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总之,不稳定的工作环境提高了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要求。

(二)操作维护不当降低了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不稳定的工作环境是造成控制设备的可靠性降低的自然原因,而操作维护不当则是降低其可靠性的人为原因。在进行电气化工作时,一些操作人员由于素质过低,没有完全掌握控制设备的原理,从而无法熟练正确地进行自动化操作,一些不当的操作行为也会对控制设备的性能造成损害。而在控制设备作业后期,由于缺乏及时的维护和保养,控制设备的性能很难得到可持续的维护,也就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零部件质量低下降低了控制设备的使用寿命

控制设备是由许多元器件构成的,这些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控制设备的生命力。而我国目前的零部件生产厂家虽多,但质量良莠不齐,且大都规模较小,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质量监管体系,这些零部件的质量在进厂检查时存在巨大漏洞; 另一方面,为了生存,零部件厂家之间的压价竞争使得厂家将成本转移到质量上,这就严重影响了控制设备的可靠性,极大地降低了其使用寿命。

二、 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意义

(一)可靠性是衡量设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产品质量就是使产品能够实现其价值、满足明示要求的特征和特质。概括其特性 ,主要包括 :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由此可见,可靠性在产品质量中占有主导地位。只有可靠性高,发生故障的次数才会少 ,那么维修费用就少 ,相应的安全性也随之提高。因此 ,产品的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核心 ,是生产厂家追求的目标。

(二)可靠性能够增强设备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用户不仅要求产品性能好 ,更重要的是要求产品的可靠性水平高。只有那些具有高可靠性指标的产品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得以取胜。随着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自动化程度、复杂度越来越高 ,可靠性技术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取市场份额的有力工具。

三、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测试方法

(一)可靠性的现场测试

该测试方法主要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的过程中进行控制 ,以检验其可靠性。进行测试时 ,需要认真、详细地记录各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计算、编制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指标 ,比较真实地评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该测试方法需要是测试设备相对较少 ,但是能够比较真实地反应设备的真实性能(真实工作环境之下的工作性能),而且测试成本比较低 ,不会设备工作连贯性产生不利的干扰。然而此种测试方法的缺点也需要我们注意 ,即易受外界条件干扰、易受受控条件限制、再现条件较差等。

(二)可靠性的试验室测试

该测试方法模拟了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各种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力求测试所需的外力影响与现场所受环境应力的相同。试验中需要记录试验时间、失效次数等数据,待测试完成之后进行统计分析 ,并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编制设备的可靠性指标。此种测试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易控制试验条件、试验所得数据质量较高、试验结果允许再现等;但是其缺点也不容忽视 ,即测试成本巨大、试品数量较多、试验条件限制性较高等。所以,此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批量生产的设备。

四、增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的策略

如前所述,工作环境的不稳定性、操作维护的不恰当以及元器件质量不合格等都是造成控制设备可靠性降低的原因,综合来看,要增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必须从提高元器件的质量、考虑环境因素、加强可靠性设计等入手。

(一)严格把关电子元器件质量,提高零部件选用准则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控制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严格把关电子元器件质量,提高零部件选用准则是增强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元器件的进厂质量检查,根据相关电路性能和质量要求设定元器件的选用标准,所有元器件必须经过性能筛查才能投入到生产中; 其次要加强对零部件厂家的把关,选择技术精良、价格合理、质量保障的生产厂家,并按合同规定好产品所需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等相关内容。

(二)加强控室设备的散热、防潮等气候防护的设计

作为影响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自然因素,工作环境的不稳定并非不可控的,要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要加强其对环境的防护设计,增强控制设备对环境的适应性。散热设计是控制设备的气候防护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因为温度是影响电气设备工作性能的最重要因素,过度的升温会使得设备产生噪声增大、信号失真、运作不稳定等现象,做好散热设计可以通过增大器件外壳与散热器的接触面积并保持接触面的光滑,导热膏的使用也会有所帮助。潮湿环境是另一个影响控制设备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过于潮湿的环境不仅会侵蚀电气设备,还会造成短路、漏电等现象,因而做好控制设备的防潮处理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加强设备的密封、灌封等工作。

(三)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加强控制设备的后期养护

设备能否按照要正常运作以及是否及时维护和保养也是影响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方面,因而加强控制设备的后期养护也是十分重要的,而这就需要加强操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高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一方面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工作,加强其对设备操作的熟悉程度; 另一方面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责任制,实现工作绩效与工作表现挂钩,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减少工作事故。

结束语

根据对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现状的分析,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控制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而要提高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要加强其对环境的防护设计,增强控制设备对环境的适应性,同时设备能否按照要正常运作以及是否及时维护和保养。因此,要增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严格把关电子元器件质量,提高零部件选用准则、加强控制设备的散热、防潮等气候防护的设计、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加强控制设备的后期养护。

参考文献

[1]宋雪瑞 .电气自动化设备可靠性分析[J].吉林农业,2014, (9).

[2]徐海波,朱常兴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8).

篇(9)

进入第二十一世纪以来,专家们认识到,纳米技术将作为科学技术的领先优势,为纳米技术的深入研究,纳米电子技术可能带来革命性的突破,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纳米电子元件的速率非常高,可用于高度集成的器件,且能耗低,具有一定的节能效果,现已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领域,已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关键技术。目前,纳米电子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应用还不够,但纳米电子技术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和较强的应用前景。目前,对纳米电子技术产品的研究主要包括纳米电子器件和纳米电子材料,这些产品不仅功能齐全,而且性能良好。

1 纳米电子技术产生的概述

1.1 纳米技术产生的背景

1.1.1 微电子技术遇到挑战

20世纪有很多重大的发明,电子器件是其中对我们生活和工作最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之一。集成电路芯片的发展基木上遵循了摩尔定律,即每隔3年集成度增加4倍,特征尺寸缩小2倍微电子产业已沿着摩尔轨道运行了30余年。

21世纪微电子技术仍在快速发展,但是它遇到了严峻的挑战。随着电子元件尺寸的不断缩小,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也要求越来越高,在未来若干年如何制造出具有更低功率消耗、更低成木、更小尺寸及更稳定更好性能的半导体芯片就成了摆在我们而前的当务之急。

1.1.2 纳米电子技术的产生

为了能够产生较低的功耗,降低到木材,更小的尺寸和更稳定的半导体芯片的电子器件的性能更好的纳米器件和纳米电子技术应运而生。它解决了微电子技术的问题:纳米电子器件不仅是微电子器件的尺寸进一步减小,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工作将取决于器件的量子特性,所以他们也被称为量子器件。它主要是通过对电子波相位的控制来实现一定的功能,因此,量子器件具有较高的响应速度和较低的功耗,将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功耗问题。

1.2 纳米电子技术的定义

纳米电子技术是一种新的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物理学和先进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的产物,是纳米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产物,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进行单原子操纵,纳米电子产品包括纳米电子器件和电子材料。

2 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

2.1 纳米电子材料的应用

目前大多数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硅薄膜、纳米硅材料以及纳米半导体材料。其中,纳米硅材料最具有技术优势,非常符合新世纪人类对电子技术的发展需求。硅电子材料的技术相较于其他材料的优势在于:

1.能耗低、准确可靠、运行时间较短、不易受外界的环境影响。

2.得益于科技的保证和不断地开发研究应用,使得其成本价钱有所降低。

3.由于其短距离的分子间距,使得硅电子材料在运行过程中,反应速度很快,这就从另一方面降低了材料能耗,提高工作效率。

2.2 纳米电子元件的应用

纳米电子元件问世之前,电子元件经过了集成元件、超大规模集成元件两个发展历程,因此,纳米电子元件是在“两位前辈”的发展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随着集成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子元件的尺寸却要越做越小,要达到纳米尺寸的范围(0.1-100nm),例如刚刚面试的单电子晶体管,它的一个电子信号就代表了一位信息的数据,意思就是晶体管的尺寸要小到极致,从而颠覆了现代电子技术的高集成、高速度下,一定要高能耗的格局。

2.3 纳米电子技术应用于现代科学

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有助于细微部位的研究,而这些细微之处通过普通显微

镜是无法做到的,纳米电子技术的应用还能有助于纳米传感器的发明,通过纳米传感器可以观察到生化反应的各种不同的化学信息以及电化学信息。

纳米电子学作为新技术交叉口的生物医学和电子技术,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其研究潜力是无限的。结合生物医学电子作为生物医学和电子的两大主题,在生物医学电子设备的集成和小型化方向的研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微电子器件的发展,当器件的规模发展到原子或分子水平的大小,人们对于微小生物的研究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3 纳米电子技术的未来展望

3.1 新型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技术将会在未来10至20年飞速发展,而市场对新型的电子元器件在不断提出要求,电子元器件技术将需要不断适应市场的要求,走向实用性。单电子器件、共振隧穿电子器件、纳米场效应晶体管、纳米尺度MOS器件、分子电子器件、自旋量子器件、单原子开关等新型信息器件的研究将不断取得突破,促使纳米电子技术向着延续、扩展摩尔定律和超越CMOS的方向发展,大规模纳米集成电路将初步实现,对数据存储和计算机发展等产生重大影响。

3.2 石墨烯

石墨烯是质地坚硬且非常薄的一种纳米材料,它在常温下传递电子的速度,比一般导体都快。正是由于它具有这样的特点,对石墨烯的研究与开发更具意义。大家都知道,电子和原子碰撞会产生能量,这就是一般的导体释放能量的方式。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释放能量的方式也是能量的浪费。可石墨烯不同于一般的导体,它具有异常的特性,使得能量不会在碰撞中耗损。据专家预计,2020年左右将研制成功性能优异的石墨烯材料和晶体管,并解决其互连和集成等技术问题;2030年左右可研制成功石墨烯系统芯片,并形成规模化生产。这将使碳基COMS取代长期占据集成电路主导地位的硅基CMOS,引发集成电路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3.3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是一种一维的纳米材料,整体重量轻和完美的六边形构成是它的特点,由于它具有这样的特点也导致了它异于一般导体优势:良好的力学性能(金刚石的强度却又有极大的柔韧度);良好的导电性能;良好的传热性能;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储氢性能。碳纳米管在纳米电子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是场效应晶体管和单电子器件的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重要材料,以实现集成电路高速且耗能低的目标。

3.4 忆阻器

忆阻器顾名思义就是记忆电阻器,是继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元件之后的第四种电子元件。忆阻器是一种基于模拟信号的非线性动态纳米元件,可以构成交叉开关,且其材料可以与CMOS工艺兼容。忆阻器体积小、功率低、不受辐射影响,特别是用忆阻器实现的器件可兼有运算和存储功能,被认为是替代硅芯片、延续摩尔定律的有力竞争者。

4 总结

纳米电子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影响力是深远的,所以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我们需要抓住这个好机会,集中优势力量,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在纳米电子学、前沿捕捉纳米电子技术,我国的信息技术得到了更新和升级,加快了发展步伐。

面对上述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应用广泛、产品性能优良、符合人类未来需求的科学技术。如果它能应用于其他科学技术领域,将促进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鹏程.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趋势[J].科技展望,2015(11).

[2]韩熙.纳米电子技术分析及发展分析[J].电子测试,2015(10).

[3]余巧书.纳米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电子世界,2012,12:24-25.

篇(10)

2市场上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平台的现状

由于教学仪器和设备的生产厂家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需求等并不十分了解,在生产制造实验用教学平台时,只注重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近几年的教改内容并不十分熟悉。目前市场上各仪器设备厂家所提供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平台不能完全满足当今实验教学的要求。并且,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现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平台的使用率会逐年降低,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现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平台势必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市场上现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平台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以测试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项目比较固定,大多是传统的实验项目。实验用器件比较单一,出厂前都已经设定好,不允许学生自己做元器件的增减或替换,一块实验模板对应一个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方式的灵活性不够,直接导致某些能引起学生实验兴趣的实验项目无法开设。并且市场上所能买到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平台,实验器件大多封装在实验箱里。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看不到真正实现实验功能的器件实物,造成实验过程与实践训练脱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能看到的大多是电路符号和电路图形,做实验的感觉就好像在图纸上测试实验数据,学生不能真正体会到用真实的电子元器件设计、安装实验电路的兴奋和刺激。并且,为了能让学生对实验器件有感性认识,学校还必须另外安排时间给学生做电子元器件的辨识培训,这既占用了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同时又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在实验过程中见过并使用过这些电子元器件,器件辨识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很快就会忘掉培训内容。

3开发思路和设计准则

在实验平台开始设计之初,课题组成员专门到兄弟院校做了实地考察,将各种实验平台进行了比较,对在不同实验平台上的实验过程进行了观摩,同时和一线实验教师进行了现场交流,重点讨论实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探讨了对未来实验平台的设想,整理出第一手实验教学资料。课题组成员将带回来的产品图片和产品资料进行了汇总,对实验平台样品进行了剖析,对比分析了各知名厂家生产的实验平台,重点讨论现有实验平台在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从可靠性、耐用性、可扩展性、产品成本和使用效率等多个角度出发,经多次集体讨论修改,最终确定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平台的研发方案。实验平台的设计,必须将安全性和可靠性放在首位。为了增强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感性认识,课题组决定,在此次设计的实验平台上,所有电子元器件都安装在外面,保证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直观地看到自己是用哪些电子元器件完成设计任务的。这种产品设计方案对电路设计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电路时,必须将安全问题渗透到每个实验项目、每个实验细节。设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操作失误,设想这些失误会造成哪些过流或过压的安全隐患,在适当的位置,加上电路保护器件,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浪费的无效实验时间,同时安全可靠性的提高,也简化了实验教师对实验平台的维修维护工作。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实验平台还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灵活性表现在实验内容的多样性和实验器件的可替换性。此次实验平台的设计原则之一是保证每一个实验项目可以提供多种不同的实验电路供学生选择,方便学生在相同的实验时间里完成不同的实验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实验平台的利用率,同时也减轻了实验教师的课前准备时间。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也符合层次化教学培养目标的要求,改进了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做实验的效率。创新应从细微处开始,在实验内容设置上,保留了经典的实验项目,扩展了设计性实验内容,注重单元电路与系统的融合,重视各模块之间的衔接和匹配。把实验过程中一些小的细节渗透到每个实验电路中。在经典实验项目基础上,增设了设计提高性实验项目。在实验内容中,强化电路的原理,让学生根据实验电路原理设计扩展功能和细化功能,设定除主要元器件之外其他各元件的电路参数,制定符合电路要求的实验方法并测试。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供了更加灵活方便的实验条件,让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电路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方法、仪器仪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测试、对比和分析上,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实验平台的研究成果

4.1电源部分

出于安全考虑,市场上所能购买到的模拟电路实验平台的电源电路:变压、整流、滤波、保护、去耦等都封装在机箱里面,学生所能看到的只有交流220V输入电源线、直流输出电源接口、电源指示灯和电源开关。学生对电源电路的设计没有感性认识,甚至很多学生认为电源电路很简单,用电阻分压就可以实现。本次教改设计实验平台时,将整个电源电路全都暴露给学生,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所用的电源是怎么实现的,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使用电源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在设计电源电路时保护电路的重要性,同时也教会学生在使用电源的过程中,通过指示灯和表头发现并判断问题所在,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维护实验设备的基本常识,从细微处学习,积累实践经验。为了能做到电源变压器外置,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整个电源电路的设计,前提是必须保证学生在用电方面的安全。在设计电源电路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市场上调研,最后确定选用北京新创四方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兵字牌全封闭环氧灌封板载电源变压器,该系列电源变压器采用绝缘灌封的方式,采用双层绝缘,PPT外壳的绝缘电压符合外置变压器的用电安全要求,同时解决了电源变压器外置和保证学生用电安全的问题。

4.2基础实验部分

在市场上所能购买到的实验平台上,基础实验部分大多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即一个实验模块对应一个实验项目,模块上的实验器件不可以更换,除了可以用电位器调节静态工作点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的实验器件几乎没有,这势必会造成在同一次实验课上,所有学生使用的是一种实验模块,做的是相同的实验内容,测试出来的实验数据也基本一样。对学生来说,这种实验方式,缺乏新鲜感,更没有挑战性,很难激发出学生做实验的热情,更难以实现层次化培养的教学目标。新设计的实验平台,在实验内容的一致性方面做了重大调整。在实验平台上,只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实验器件,学生需要自己补充选择一部分实验器件才能完成实验。比如单管放大实验,实验台上只给学生提供一个晶体管和四个固定电阻,学生需要另外选择一个电位器才能完成最基本的基极分压式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实验,同时还需要学生另外选择交流器件,设计不同的交流放大通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基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最后完成全部实验内容。这样设计实验的好处是:在一个实验环节里,给学生设置了多个不同的实验内容,实现了实验内容的多样性。同时也保证了实验技能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利用剩余的实验时间,完成扩展的实验内容,以实现层次化培养的教学目标。

4.3设计提高实验

本次设计的实验平台,注重采用传统实验平台上很难见到、并且学生平时也很少有机会使用的贴片封装器件,如贴片封装的电阻、二极管、MOS管,让学生有机会认识这些器件。各单元模块都采用开放式设计结构,增加接口电路,注重各模块之间的级联和匹配,提高设计性实验内容的比重。让学生进到实验室,一下子见到很多以前没有见过的实验器件,首先会异常兴奋,充满好奇心,带着新鲜感去完成实验。为了能更好地贴近实际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本次设计的实验平台上,还增设了多个传感器接口电路,如称重传感器小信号的检测与放大,室内光强变化的检测与控制,环境温度变化的检测与控制,障碍物的检测与判断等多种模拟传感器检测电路,让学生在实验室里就能直观地体验到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着紧密的联系,以激发学生做实验的热情,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系统设计的观念。

篇(11)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也不断的发展,实现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也是时代的需要,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设计必须根据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专业要求,逐步开展,才能更好的实现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电力企业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电力企业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加强对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在电力生产中发挥更重大的作用。

一、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设计思想

一个完整的电气控制系统是需要考虑众多因素的,要做到对各个控制部分的保护工作和在紧急状况下的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来进行操作的系统,具备跳闸和合闸的手段,对电气系统的监视--控制--报警--测量,这整个的过程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过监控系统去一一完成。因此,可以这样说,对分布的设计、集中式的设计以及可靠性、可扩展性、兼容性等方面都是在对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设计过程中所必须去充分的考虑与兼顾到的。

首先,从分布式的这个角度上来分析,模块化的思想是电气控制系统必须遵循的,根据分布式开放结构这个常用的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设计策略,必须保障开关柜上的众多控制保护功能可以很均匀的分布在各个地方,并发挥开关所本身就应该具有的控制和保护的作用,并且可以在控制和保护单元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模块化的思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保证每一个单元模块上都可以均匀的分布着电器控制自动系统中所需要的所有信号,包括保护、控制以及测量等等这种信号可以指导工作,并根据光纤总线进行自动化控制的主要控制,使监控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此外没在电气控制系统中,报警系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但是,要充分的保证各个模块之间不能相互影响。

其次,从集中式这个角度上来分析,集中立柜的结构是十分的科学并且是实用的。在整个的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设计中,要实现各个模块的集中化,即把这些模块都集中在专用柜中去,实现整个系统的集中化控制与保护,实现各种信号的采集以及保护柜内的数据处理工作。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设计过程需要借助主控总线,实现信号的传递,然后借助于计算机系统软件,实现所接受信号的集中管理与控制,这个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过程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简单可靠,实现了对二次接线的简单化。此外,主控室必须事先与开关柜之间的相互连接,才能够对两者就行控制,达到最终的协调通信的目的和要求。

最后,兼容性是在电气化控制系统自动化设计过程中经常遇到并且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兼容性的分析和解决才能够保证用户的规模,并且使得功能得到扩展,那么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对串行通信接口的科学化、规范化设计,可以让客户根据实际需求做出适当的调整。

二、在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设计目的就在于不断的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以更好地适应需要,在对电气控制系统进行自动化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注重电子元器件的设计与选用

电子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装置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其中电子元器件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电子元器件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的性能,只有选择了合适的电子元器件才能使得对电器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设计能够长期使用,降低其生产成本,所以在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设计过程中应该非常注重对电子元器件耐用性和持久性的检测。

(二)注意在电气控制系统自动化设计中电子设备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

电子设备所处的环境是很复杂的,使用情况的好坏以及寿命的长短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而恶劣的环境会导致设备受到很大的破坏,就会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不能够在电力企业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格外的注重外部环境的影响与损害,空气湿度大等外部环境问题都会对电气控制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会严重的影响电厂的效益和生产成本问题。

(三)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设计要注重符合实际情况

设计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目的就在于更好的适应于电力企业的需要,所以设计的初始阶段,就要足够的考虑到它的适用性,要对相应的零部件和系统软件进行符合电力企业需要的专业化检测,使设计出的控制设备能够既符合需要又能够让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四)要注重对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散热防护工作

在对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散热防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足够的保证自动化系统中每一个软件的寿命延续与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使这种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保证电力企业的利益,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一旦出现由于没有对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散热与防护而导致整个系统的破坏,那么对于整个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损坏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对一些大功率的设备而言,更是要着重重视,通过安装散热器等方式,加强对设备的防护,消除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存在着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总之,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等高度发达的时代,实现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也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需要。因此,在我国的电气控制系统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的今天,正视这些问题并能够根据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电气控制系统的专业要求进行不断的设计与研发,并能够不断的加强与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的自动化设计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我国的电气技术获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小燕,李建兴,钟西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研究[J].华章,2011(16).

[2]李国栋,马德新.基于PC的电气自动化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