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企业发展前景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5 15:19: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发展前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发展前景

篇(1)

广东玩具出口企业在2008年我国出口遭遇金融危机之后,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回落,连连出现负增长;2009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对玩具出口企业造成不利影响;2010-2011年间,中东,北非等地区的动荡,石油价格上涨,日本地震海啸,国通货膨胀严重等的冲击,广东玩具的出口堪忧。随着世界动荡不安的局势和经济危机的出现,2011年广东玩具出口企业遇到的问题将更加错综复杂,广东玩具出口企业中大部分属于中小型企业,随着原材料上涨,人工薪酬上升等问题不断出现,玩具出口中小型企业数量大幅度下降,单纯的接单-生产-交货-收款的发展模式导致企业难以获得利润,甚至可能出现亏损。

一、广东玩具出口企业的发展历程

(一)初级阶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和台湾的玩具工厂转移到广东

中国改革开放,国内放宽对进料加工的限制以及国内各种鼓励加工贸易发展政策的实施,香港和台湾的老板逐渐发现内地沿海地区的原材料成本低,人力资源丰富并且价格低廉,于是纷纷把工厂转移到广东的沿海地区。

(二)高峰阶段―2000-2008,广东的玩具制造业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港资企业进入内地后,带来了许多外国新的玩具设计潮流,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方法。港资企业的贸易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外商通常先到香港落脚,然后再到内地的工厂参观,下订单。这种香港与广东前店后厂的良好分工,更是为广东成为玩具大省增添了有力的一笔,把广东的玩具产业发展推向一个高峰。

(三)挑战阶段―现在行业竞争激烈

近年来,加工贸易行业竞争开始激烈。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过后,人民币升值,汇率不稳定,出口量减少,国内原材料上升,最低工资水平提高,出口利润大大下降,珠三角地区出现用工荒等问题,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工厂赚不到钱,资金方面出现赤字,资金周转不灵,四大银行停止对中小型玩具企业发放贷款,中小型企业唯有转向民营贷款机构,利息更高,企业更是负担不起,进入恶性循环阶段,玩具企业发展面临危机,广东玩具出口数量也因此不断下跌。

二、广东玩具出口企业存在的问题及面临机遇

(一)广东玩具出口企业存在的问题

1、生产要素存在成本上涨、利润下降的压力

从玩具生产的基础要素来看,广东玩具产业的物质资源比较丰富,原材料供应充足,但企业资本不足,材料费用普遍上涨;而人力资源方面,廉价的劳动力开始慢慢消失,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生活成本增加,广东地区出现大范围的用工荒,技术人员不再满足于低廉的工资而追求更高的福利,这无疑增加了企业成本上涨利润下降的压力。另外,从玩具生产的高级要素来看,工厂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但由于资金短缺,留不住从事高技术玩具制作以及设计的人员,企业的管理人才的事情屡屡发生,企业缺少人才去创新、自立品牌。生产要素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玩具企业的发展就受到阻碍。

2、产品难以满足国外客户的需求,外国贸易保护主义加强

衡量一个市场的需求状况需要从消费者的数量以及购买力来做出综合判断。广东玩具主要销往国外,消费者来自全世界,购买力非常有提升的潜力。广东地区每年举行的各种大小规模的展会更是为广东增加消费者数量及提高购买力做出不少贡献。但是2008年经历金融风暴后,欧美经济回复缓慢,汇率不稳定,人民币不断升值,国外客户不仅仅满足于玩具简单的功能,还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讲究品牌,设计创新,以及要求包装的问题。同时,各国要求的产品标准不断变化,特别是环保以及安全方面,产品难以满足国外需求,广东省许多玩具出口企业出口严重受挫。

3、企业定位过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

随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公布之后,玩具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明显感受到压力,新指令在物理和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气性能、卫生、警告标志、合格评定等方面都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广东的玩具配套产业仍然处于生产低端配件阶段,要想把玩具产业带动起来,必须从先把玩具产品的配套零件的标准提高,把企业推向国际化竞争的动力可能来自于国际需求的动力,也可能来自于本地竞争者的压力或市场的推力。广东的玩具产业处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中,大多企业的定位过低,靠低价相互竞争,不比质量比价格,导致产品缺乏创新,企业品牌无法建立,这样的竞争模式无法促进企业的发展,国际竞争力较低。

三、广东玩具出口企业面临的机遇

(一)内销市场潜力大,企业转型时机到来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玩具类支出在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中国儿童消费占到家庭总支出的30%左右,全国12岁以下的孩子消费总额超过420亿元,虽然数额比之前增加了许多,但是这与美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009年全美国的玩具消费达到215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457亿,对比之下,玩具的内销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政府的扶持政策为广东玩具企业提供动力

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政府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培养信息整合能力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创造产业发展的环境,保证市场处于活泼的竞争状态。广东地区在关税增值税方面都有优惠政策,而且在珠三角地区政府不断地完善展馆的基础设施,提供场地开展大型的展会,例如广州国际玩具及模型展览会,广交会等,善于利用政府的提供的资源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这也是企业当前的必修课。

四、加快广东玩具出口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应健全扶持政策

应对各大生产要素成本高涨的问题,广东政府大力扶持当地产业发展,集合当地资源,利用政府资金为玩具产业建构基础设施,创造玩具产业园的环境与氛围。将玩具生产由设计加工到销售运输的每一个环节的企业都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聚。企业就应充分利用政府构造的环境与氛围减低空间交易成本,如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等。企业分工协作,提高工厂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从而产生较高的经济利益。企业发展顺利,政府收入也会增加,可以投入到玩具产业的发展资金也就更多,企业与政府相互促进,就进入良性循环,玩具的产业链也可以发展壮大。

(二)企业要增强品牌意识,重视人才培养

客商对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玩具产品需要从质量、品牌、设计、包装方面全面提升,这就需要企业提高自己的定位,自立品牌和壮大设计人才队伍。招揽人才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用工政策和奖励制度。企业可以挑选部分有潜力的员工并与他们签订长期的工作合同,资助部分员工参加培训甚至出国深造,提升员工的眼光与才能,归来后可以帮助公司提升产品创新以及包装。企业培养出自己的人才团队,创造出个性品牌,市场的需求量自然而然也就会增加,需要产品的人多了,可赚取利润的途径自然也就多了。

(三)促进相关行业发展,加大动漫行业及信贷支持

政府需要支持玩具相关产业的发展,除了促进玩具的五金配件、布料等制造业的发展,还需要特别发掘出新兴产业的潜在市场,特别是加强对动漫产业、影视产业的发展。动漫及受欢迎的影视作品可以促进消费者购买衍生品,这些衍生品可以为玩具产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玩具企业发展息息相关还有银行业。由于中小型企业常因资金周转不灵而经营不善,这就需要政府为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勇华,《广东省玩具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南方论刊,2010年第2期.

[2] 樊强,《全球金融危机对广东玩具出口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今日财富理论,2010年第5期.

篇(2)

中图分类号:TV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147-01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受到经济、科技、政治等多个方面的因素,如今的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其中建筑行业受到这一发展背景的影响,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中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升高,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工程造价这一环节是整个项目工程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实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这一目标,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无论是在市场规模还是在市场份额方面都在逐渐扩大,但是在繁荣的背后,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整体发展。为此,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必须尽快提高自身竞争力,解决存在于发展中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二、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是一个新兴行业,简单来讲,企业主要的任务就是应客户的委托要求,运用管理、法律、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开展工程造r工作,为客户提供各个方面的服务。由于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存在诸多的问题,而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得到整体性的进步与发展。因此,这一章节首先需要明确在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市场准入不严格,涉及领域狭窄

尽管工程造价这一环节在工程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行业地位却不高,而且市场准入并不严格,也就导致存在于市场中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规模偏小、业务量单一、资金实力以及技术条件等方面都处于低端的水平。与此同时,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很少参与工程前期的初步经济评价、方案建议等方面,所开展的业务大多数是预算编制、招标、结算审核等方面,导致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经营范围狭窄,缺少开拓市场的营销能力和强有力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

工程造价咨询是一份要求在专业能力方面很强的工作,从事工程造价咨询的人员应该是以工程技术为基础,并且在会计、法律、管理等方面都有所涉及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目前发展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中,高素质人员的缺乏也是阻碍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业人员普遍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很难达到这一要求,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不高。

(三)管理弱化,社会信誉和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一方面,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由于起步较晚,行业规范化市场化还不够完善,一些基本的行业管理制度,比如说业务监管办法、收费标准、执业规范并没有完善建立起来,因此,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行业管理方面的弱化,也是影响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工作质量和社会信誉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为现阶段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水平并不高,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从而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社会信誉差生了一定的影响,假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的话,势必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对策

总体来说,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较为广泛,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在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促进工程咨询与工程承包相结合;二是以咨询为纽带带动设备和劳务的出口。为此,尽管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只要将存的问题予以解决的话,则会更好的推动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一)扩大咨询市场,强化管理力度

要想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最为根本的途径就是提高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提高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工程造价的前期,尤其是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但是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工程造价前期的介入可以说是空白的,其主要的经营范围仍然是以工程的预结算为主,因此,开拓工程造价咨询市场,为工程造价咨询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二,由于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起步晚,在整个市场环境的激烈竞争下,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因此,完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内部管理,通过相关制度和机制的建立来规范企业内部人员的工作,从而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

(二)完善人员配备,合理使用技术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还需要从人员的配备和技术的使用方面入手,来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得到整体的发展。首先是在人员的配备方面,由于工程造价咨询是一门工程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对于从事这一项工作的人员在专业和能力方面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然而在现实的发展中,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对所从事这一工作的工作人员并没有严格的知识体系限定,导致在实际的工程造价咨询工作开展中存在着多个方面的问题。为此,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对外的人才招聘环节,要提高应聘人员的准入门槛,从专业、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应聘人员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为后续服务的开展垫底基础;企业在对内的人才管理方面,要通过培训活动、座谈会等形式的开展,来提升已有工作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在双重作用之下解决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人员方面问题。其次是在技术的使用方面,工程造价咨询企业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况,运用创新的思维合理使用所需要的技术,为推动工程造价得到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三)加强政府调控作用,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解决存在于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更好的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加强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作用,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市场准入并不严格,因此,政府要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审查,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审查、整顿、培植一批技术力量强、服务质量高、社会信誉良好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与此同时,政府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规范目前的工程造价咨询市场,建设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促使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可以在稳定、合理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良性竞争。第二,新时期是以信息化发展为主的时代,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可以综合各项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推进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至关重要。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为工程建设做好工程造价这一环节,需要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加强自身内部的管理,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为今后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革命”逐渐兴起,加上哥本哈根环境大会对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执行。那么,何谓“低碳经济”?即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碳排放的大户,也是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各种手段来降低物流业的能耗,那么就能够有力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物流业整体现状是粗放型发展,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物流运作模式效率低,不合理的运输现象较为严重,物流信息化程度低,能耗大且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就广西的物流业而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必然会更加频繁。“物流量大幅度增加了,最直接带动起来的必然是物流业的发展。”这是物流行业业内人士持有的共同观点。但是 “服务模式过于传统、原始,而服务内容也过于单一、散乱,多数企业都还停留在做仓储或货物运输等物流服务的某个环节的初级层面上,与第三方物流差距较远。”这就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如果没有承接市场需求的足够能力,将会错失良机,最终只能把送上门的商机拱手让给别人。这些不利因素,使我们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感到了非常大的压力,毋庸置疑,这些不利因素对我们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但是我们就没有发展的机会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这种不利的状况下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大力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

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中心建设的基础,也是现代物流的基础和提高效率的前提。现代物流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依托信息和人才,对物流运作全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搭建跨地区、跨行业的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物流信息共享,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系统的整体效率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财力上的补贴。具体到广西物流的现状来看,一些有识之士指出:“目前广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从传统发展模式来看这样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广西的物流按照这样的运作模式发展,那我们永远无法与物流发达的国家、省市地区竞争,永远跟着别人后面跑。因为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太大。更重要的是有基础设施并不一定就有物流的大发展,基础设施是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所以大力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也就成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为此,广西政府应出资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客户坐在家里通过该平台及时了解自己的货物在哪里。物流企业可对自己的交通工具调度和决策。其他物流主体能得到其想要的信息和服务。从某个角度上看,同样的投入建一个有效的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比修建一条公路还要重要。

二、促进物流资源的配置整合

我们国家物流企业能耗高的一点表现就是:空驶率高、重复运输、交错运输、无效运输等不合理运输现象较为普遍,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库存积压过大,仓储利用率低,物流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这里就谈到的是一个物流资源整合的问题,怎么样来整合这些资源,使资源能够合理有效地被利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资源整合,促进物流合理化。对于物流企业来说,首先涉及到的是车辆动力设备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虽然有相关政策也一直在支持开发新能源汽车,但对于大型运输装配车辆,目前并没有特别好的选择,而且还有一个低碳车辆成本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无法改变车辆运输的问题时,我们能改变的就是车辆的使用率。在物流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减少空驶率,避免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促进运输合理化。同时,做好市场研究,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努力实现零库存。提高仓储设施利用率,优化运输路径和搬运装卸系统。

(二)组织进行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通过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或者多个物流企业共同使用某一物流设施或设备,其实质是物流资源的共享。这是解决问题一个较好的办法。但是不容忽视的现状是:目前广西物流行业的整体局面仍处在封闭、保守、单一的初级阶段。目前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宁可“留一手”,也不乐意与同行互通信息、交流经验,致使信息协同程度低,行业协同有限,这也是阻碍本土物流企业成长的一大弊端。因此要想企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就必须在思想上摆脱这种束缚,树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想法,改变原有的封闭、保守观念,当然,广西的物流企业可以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尝试着实行共同配送。因为共同配送是解决我国物流配送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等问题的较好方案。实现共同配送,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减少社会车流总量,改善交通运输状况,进而改善社会生活品质。

三、优化运输方式以节省能源

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进行运输大多采取陆上运输模式,即汽车运输。但是这种方式能耗高、成本大,越来越不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运输方式以节约成本。

(一)大力发展铁路货物运输。与大型运输装配车辆相比,铁路运输具备多种优点,它是各种运输方式中最节能、最低碳的。因此我们的物流企业应通过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列车运行速度、提高信息化水平等途径,促进铁路运输发展,挖掘其节能降耗的巨大潜力。

(二)发展水上运输。传统的陆上运输模式在未来可能会遭遇更多的阻碍,尤其陆运业者将被迫花费更多的成本来改善燃油效率与达成减排的目标;甚至于无法提供低碳运输方案的物流业者,可能提早面临被淘汰的趋势。而水上运输因其独特的优势,可能都将成为未来跨区域物流配送的优先选项。就广西的物流企业而言,自贸区建成后,中国与东盟间的商品往来实现通关便利化,两地间的商品流通以及大批量的采购买卖会大幅度地增加。而广西的地理位置对于发展水上运输业是大为有利的,因此我们本土物流企业要抓住时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路子来。

四、发展绿色物流服务

所谓绿色物流服务,就是节约资源和能源、无污、无害、无毒、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服务。绿色服务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从服务流程的服务设计、服务耗材、服务产品、服务营销、服务消费等各个环节着手节约资源和能源、防污、降排和减污,不但要发展壮大企业自身,而且也要兼顾环保大业。因此我们在物流服务中要做到:

(一)尽量循环利用可利用的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也产生了很多的废旧物流设施设备,如果对这些设施进行简单报废、遗弃处理,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应加大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的循环利用力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碳排放。比如,重复使用包装材料,拆解和回收废旧物流设备,改造废旧物流设施(如废旧仓库)等。

(二)推广绿色环保包装。目前塑料包装材料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要求物流企业大力推广环保绿色包装。一是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避免过度包装和昂贵包装;二是推动生物降解塑料的规模使用,并研发和推广其他环保包装材料。这些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对物流业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广西本土物流的发展更是如此。我们应在挑战中寻找有利时机,通过配置整合资源、节能减排、优化流程等来实现物流企业的质的飞跃。

篇(4)

1.建筑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2.建筑市场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

3.建筑施工企业历史包袱沉重;

4.建筑施工企业结构不尽合理;

5.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素质偏低。

二、建筑施工企业发展之路

建筑施工业存在的上述问题,对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形成了极大的挑战,要生存、要发展,就要积极开拓和创新经营思想,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和方向;加强岗位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效益;抓住机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发展。

1.积极开拓和创新经营思想,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和方向。

1.1积极开拓和创新经营思想。(1)由于行业、地区的分割,加之相关行业部门的利益争夺,使得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呈现出一种比较散而小的局面,产业集中度过低。因此,针对中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其发展的重点是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打造建筑行业的“旗舰”;(2)一个拥有良好品牌信誉和形象的企业才能赢得业内以及社会的普遍认可,才能吸引更多的合作机会,才能吸引更多、更高水平人才的加盟,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机遇,才能具有成为“旗舰”企业的机会。(3)建筑施工企业不应仅仅局限在原产业链内,而应将其触角延伸到其他产业,自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企业资产的重组与优化;解放思想,积极灵活运用新的资本运作方式以达到拓展企业经营模式的目的;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提高企业赢利水平,努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1.2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和方向。目前,我国庞大的建筑施工企业队伍可谓鱼龙混杂,加上市场竞争机制和形式上的不规范性,使得我们需要对不同企业加以区别对待:(1)对于总承包大中型施工企业而言,其理想的发展方向是更大更强;(2)其他情况的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其自身的特长来为自己开辟一条蹊径,走符合自己企业特色的发展道路,努力发展自身的优势,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最终成为建筑行业内某一专业、技术方向上有竞争力的专家型企业。

2.加强岗位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2.1岗位创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1)改革开放建设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创新意识不强就会落后,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发展。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我们必须要抓住改革创新。(2)每个岗位都是创新的阵地,都存在着很大的创新空间。我们应当端正态度,真正解放思想、找准位置,从身边做起,从每个岗位做起,用科学化、多元化和规范化来系统性地培养和提升职工的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强化市场竞争能力,将企业做大做强。

2.2技术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1)建筑企业要想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经济的增长,就要求其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与运营效率,要做到这点,建筑施工企业就必须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建筑施工企业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最主要的中心环节就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企业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具有不可模仿或复制的、真正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3)在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技术创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方面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首先要做好自我检查,认清自身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的找准适合自身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路径。要注重发展企业核心技术和施工优势,最终将企业建设成为竞争力极强的企业。

3.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提高企业的效益。

3.1适应建筑市场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作为一个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在建设招投标过程中暗箱操作、低价中标、肢解发包、行业垄断等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比较普遍,为保证承揽任务有序化、公开化所进行的管理监督工作还很不到位。但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市场管理的规范化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的施工企业应该目光定位长远。

3.2提高企业的效益。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建筑产品定价政策极不合理,这主要是由于许多人认为建筑业并没有直接创造价值,建设的工程只是国家投资的转换形式,建筑业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都表现出很强的依附性。在这种形势下,建筑施工企业赢利甚微,甚至还会亏损。因此,作为一般的施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效益。

4.抓住机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4.1当前,国家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提出,对于我们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国家将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设施、民生工程等方面的建设,因此,我们行业要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充分筹划,调整方向,完善自我,勇于向新方向、新领域探索、开发,使企业在建筑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2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大势,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也应顺应大势,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部署,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从自身出发,对于结构中的不合理之处给予优化,争取提高效益的同时将消耗降至最低,保护环境,目光应当定位长远,对于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工程项目坚决不接,增强企业在节能环保项目方面的技术力量,努力向高新科技项目、新兴产业开发。

4.3建筑施工企业除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生产质量和服务质量,还要在与业主方的沟通中掌握市场的潜在需要,再用以指导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施工企业与业主处于一种合作的关系,企业应将这种合作关系通过互信互惠的形式长期维持下去,最终将会产生连锁效应、合成效应、整体效应和综合效应,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篇(5)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目前主要指那些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服务)种类单一、规模和产值较小、从业人员较少的经济组织。

与发达地区小微企业相比,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发展落后,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城乡居民收入低,社会闲散资金不多,开放程度层次较低,对金融机构贷款的依赖度达到80%。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在进行资金支持时,主要重点支持自然垄断行业和大企业,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门槛要远远高于大企业,且倾向于为小微企业发放短期贷款。因借不到长期贷款,小微企业便短借长用,导致逾期贷款增加。同时,欠发达地区专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比发达地区更少,进一步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度。资料显示,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缺口都要靠自身积累方式去填补,资金来源中由企业自身积累、内部职工筹措和亲友借贷组成的自有资金占到资金总额的70%以上,向银行借款获得的资金不足资金总额的20%。

小微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信用担保体制作用有限。欠发达地区担保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小、缺乏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等问题,使得担保资金规模与小微企业实际贷款担保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权限有限。在现有的金融宏观政策下,金融机构为控制风险,贷款审批条件严格,审批环节多。再加上近年银根普遍收紧,贷款难度加大。

(三)银企对接不协调。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对金融机构来说,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加之企业自身原因,致使银企交流对接不够,资金供需信息不对称,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

(四)小微企业竞争能力弱。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小微企业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传统产业,大都粗放经营,主要依靠低层次、低价格、低利润参与市场竞争,产品低端单一,市场占有率低,附加值低,市场开拓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强。

(五)小微企业融资抵押担保难。由于欠发达地区小微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硬件设备和软件力量落后,企业竞争力不强,缺少发展前景。另外,小微企业缺乏自我积累,固定资产较少,抵押物不足,因而很难取得大量的贷款资金支持。还有,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空间极为有限,无法通过资本市场筹措资金。通过民间融资也因成本过高而大大压缩了利润空间。

(六)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小微企业主要实行个人或家族式管理,管理者普遍素质偏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财务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科学性和约束性较弱。

(七)小微企业信用等级低。小微企业普遍偿还能力弱,经营业绩不稳定,内部管理不规范,经营信息不透明,很难取得较高的信用评级。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方面。1.促进各项优惠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小微型企业的分类指导和协调服务,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的具体配套措施,引导小微企业从事国家急需发展的新型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扶持地方特色产业的开发与利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对原材料进行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并对各项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扶持政策落到实处。2.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一是要依法运用财政扶持手段,通过财政专项资金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二是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充分运用税收优惠、缓征或先征后返等方式对小微企业进行间接扶持。三是要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政策,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组建再担保机构,建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基金,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资金规模。3.大力发展微型金融。在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及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开展针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积极考虑推动成立一些地方小额贷款公司、社区银行、村镇银行,以提高小微金融机构覆盖率,专为小微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

篇(6)

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生物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一样,有自身的特点,当前我国对生物技术的研究和管理在不断的寻求新的方法和技术。而我国当前企业的工商管理发展现状为:

第一,工商管理模式粗放。因为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所以,当前生物技术研究企业的工商管理会存在一定的粗放管理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生物技术研究企业的管理者没有丰富的工商管理经验,在企业管理中没有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知识作为企业管理支持,企业的管理者只能凭借个人习惯和情感进行企业管理,这样就会造成企业工商管理中出现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完善,这样就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方针的制定。

第二,生物技术研究企业的文化建设不足。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社会效益而后经济效益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员工才可以在工作中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力量,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可以说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一个向导,起到指引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有强大的推动力。生物技术研究企业更加需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这样才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三,工商管理地位不清。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这位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将企业工商管理思想进行转变,结合一些新的发展观念和思想,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将社会责任加入在企业发展中,将以上企业管理中的粗放式管理转变成集约型管理,同时进行管理创新。因为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发展本质不同,所以工商管理方式需要有一套自己的管理理念,这样才会促进该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四,工商管理人才缺失。众所周知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发展中人才比较缺失,生物技术发展企业的人才更为缺失,真正有能力的管理人才更是少有,这些现状的产生和我国企业的发展历史和工商管理的发展有关,管理人才的缺失,需要企业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管理,珍惜企业当前的内部人员,加强对内部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关心企业内部人员的生活,不同的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

在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现状中,还有很多不同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出现,为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需要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将问题解决,同时将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对于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等相关的生物技术研究企业来讲,因为是一门新兴的技术研究领域,所以其管理模式需要进行创新,寻找适合该企业发展的工商管理模式,才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

从以上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可以知道今后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

第一,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当前我国企业发展中,工商管理人才非常的稀缺,生物技术研究因为是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所以相关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非常急切。今后我国企业的发展方向为培养更多专业的工商管理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和人力保障,将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运用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进行企业管理,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第二,制定企业工商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发展中的规矩就是企业制定的各项制度,企业的各项工作需要有序的发展和进行,就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最为其发展的保证。当前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的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竞争,我国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该领域企业的发展需要将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制定适合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工商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留住更多的人才,保证企业各项工作有序的进行。

第三,实行人性化管理。我国当前企业的发展和管理,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管理,很多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以经济利益为前提进行制定的,缺乏人性化管理,进而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着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了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需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人性化,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促使企业工商管理的人性化。

篇(7)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增加财源、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30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3800万户。中小企业吸纳了全社会75%以上的就业人员,提供了68%的外贸出口,50%的税收收入,创造了全国70%的新增工业产值和60%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拥有66%的专利发明、74%的技术创新和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因此,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创造中国经济活力和银行经营效益的重要源泉之一。

一、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现状及信贷投入情况分析

所谓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如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被称为“草根”企业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实体中最薄弱的群体,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更大。以贵州铜仁地区中小企业为例:截至2009年6月末,该区共有中小企业49086户(含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30077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2户。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5461万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8.4%;上缴税收58508万元,占同期全区财政总收入的47.6%,占地、国两税总额的55.8%,成为区域经济和税收来源的重要支撑。但横向比较,与全省平均水平和周边省市的差距较大,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原材料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出口缩小、利润减少、亏损增加、融资难、贷款难、税费负担重、发展环境不宽松等。

上半年,该区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累计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47亿元,同比增长9.19%,占上半年新增贷款总额的5.41%。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贷款增长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

(1)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之后,公司治理及内控体系不断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意识日益增强,加之信贷审批权限的上收和授权授信管理,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更加严格。

(2)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强化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内部核算制度,使信贷投放更偏向于投放到效益好、规模大的大型国有控股集团企业或政府优质项目。

(3)中小企业管理粗放、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抵押担保不足、信息不透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营效益欠佳等诸多因素,以及银行融资管理成本大,成本与收益不对称,使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心受挫。

(4)商业银行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受利益驱动,信贷员普遍偏向大企业、大项目的贷款心态,对中小企业营销贷款的积极性不高。

(5)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阵痛”,使商业银行至今谈“小”色变,加之银监部门防范信贷风险设置的诸多“高压线”和“紧箍咒”,进一步加剧了银行的“恐贷”心理,使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之路举步维艰。

二、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必要性和实证分析

(一)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必要性

1.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欠发达地区资源稀缺,工业短腿,无大项目支撑,但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地方财政依赖性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和财税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倾斜和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重要性愈加突出。因此,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只有将中小企业列入发展之本,才能做到事业常青。

篇(8)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2-0062-02

伴随我国钢铁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竞争阶段,产能严重过剩,供需矛盾突出;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高成本、低效益;产业发展周期决定钢铁主业难续辉煌。企业单纯依赖钢铁主业的规模竞争已不能生存,而要依靠产品的质量、规格、品种,包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和多元化经营等多方面提高综合竞争力。基于钢企生存需求,发展非钢产业被提上重要日程。

遵循宣钢公司“主业做强、链条做优,非钢做特”的发展战略,借鉴各钢铁企业非钢产业发展经验,结合宣钢公司客观实际,坚持以生存发展为主线,以效率效益为主题,以非钢产业“深化整合、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三大任务为主旨,延伸产业链,努力实现非钢产业资源整合最大化,向管理和市场要效益。

1制约宣钢公司非钢产业发展的问题

(1)宣钢公司发展非钢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对内尚未进行有效整合,对外尚未实现有效开发拓展,因此大部分非钢单位规模小,技术提升能力差,还远未达到宣钢做精做强的发展要求。

(2)需要进一步对非钢单位进行改制,通过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非钢单位成为拥有独立法人地位,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3)目前,非钢单位缺乏支柱产业和拳头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差。支柱产业是规模大、效益好,并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主导产品是代表非钢单位生产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的产品。在这方面宣钢公司非钢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对钢铁主业依附程度高,非关联交易程度低,在外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独立生存能力差。

2推进非钢产业发展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1钢与非钢协调发展

宣钢公司非钢产业主要依附于钢铁主业发展,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对宣钢公司内部市场的依赖程度还相当大,面向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为此,发展非钢产业首先是搞好为主体的服务,支持钢铁结构调整,支持钢铁主业的快速发展。发展非钢产业有利于钢铁主业减员增效,提升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宣钢的整体稳定。

22发展非钢侧重点

非钢产业发展多元化是宣钢公司发展的一种路径选择,实施适度多元化战略的根本目的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第二、第三支柱产业,达到主业与非钢产业共生共荣,互相促进,最终实现非钢单位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但一定要侧重扶持与主业关联度较高的非钢产业,始终把是否具有发展前景、是否掌握足够的资源、是否具有技术领先性作为重要衡量依据,经过调研和论证具备介入和发展条件的,就要积极介入,重点扶持和培育。下决心淘汰一批无前途、无效益、严重污染环境的亏损企业或产品。

23务实求真,真抓实干

正确认识形势,坚定信心,积极迎接挑战和考验。综观当前形势,宣钢公司非钢产业发展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这就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变化,审时度势,坚定信心,积极寻找发展机遇,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要“干”字当头,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科学求实的作风、顽强拼搏的干劲,努力完成好宣钢公司近三年内非钢产业发展规划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3宣钢公司发展非钢产业的指导思想

发展非钢产业是钢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宣钢公司在当前形势下积极应对市场的有效举措。一是要坚持体制、机制、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非钢单位由制造型向制造服务型转变;二是要化解过剩产能,优化调整非钢单位产业链、价值链,实现非钢产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发展非钢产业应提升至宣钢公司的战略高度,通过助力钢铁主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非钢产业,同时吸纳更多主业分流的人员,为主业提高人均劳效作贡献,为主业创效作贡献。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培育非钢产业,并使之成为宣钢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进而反哺主业,提升宣钢公司综合竞争力。

宣钢公司非钢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找准市场定位、资源定位,确立以经济运行理念为指导,全面推进管理创新、机制创新。依托主业,有进有让,有保有压。通过整合资源,消除内部非钢产业同质化竞争;精干钢铁主业,清理并消除“三外”业务。依托主业,细分非钢市场,实现非钢产业的公司化、市场化运作,同时培育非钢产业新型创业板块,实现非钢产业的外延式发展。

4发展非钢产业的主要目标

非钢产业发展要立足主业,直面市场,突出公司化与市场化运作。通过建立非钢产业发展平台,以宣钢实业发展公司和已经改制的宣钢持股单位为依托,立足资源开发利用、产品深加工和物流配送及化工专业,形成设备备件制作、建安维检物流、非钢产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化工、经贸、生活后勤服务等不同板块,一并纳入非钢产业发展序列,使非钢产业单位积极参与社会市场竞争,从而做强、做特非钢。经过3~5年的努力,将非钢产业壮大成为宣钢转型升级的发展支撑,打造“百年宣钢”的坚实基础。

指导方针:服务主业、多元并举、跨域发展、持续创新。

发展主线:加速非钢单位同业务整合,发挥整合效益,拿回外部抢占的内部市场,推动非钢单位公司化、市场化进程,迅速提升非钢产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

发展目标:2014年上半年各非钢单位实现扭亏脱困,确保全年提取折旧后完成宣钢公司攻关目标。2016年预计营业收入402438万元以上 ,利润4750万元以上;建设一批行业内明星企业;发展战略型新兴前沿产业。

发展措施:针对专业板块经营问题,做到因地制宜,通过自筹资金或融资或知识产权入股或项目股权投资或合作经营或引进经理人推行经理负责制等措施、方法、方式,搞活各专业板块。

5政策导向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2011〕18号)文件精神,依据宣钢公司“主业做强、链条做优,非钢做特”的发展战略,借鉴鞍钢对发展非钢单位的经验做法,为了消除非钢产业同质化竞争,通过实施非钢产业业务整合,发挥非钢产业资源整体优势,实现非钢产业外延式发展。

6非钢产业整合路径

61整合目的

一是提高非钢资源综合配置效率;二是配合精干钢铁主业,发挥非钢产业的专业板块优势,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进而反哺主业;三是利用已有非钢产业掌控内部市场、拿回被外部抢占的内部市场,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外部市场。

62整合原则

以产权为纽带,按业务归类合并同类项,避免非钢单位同质化竞争,错位发展,扬长避短,形成非钢产业不同专业板块发展序列,优化非钢产业资源配置。

63整合措施

以业务整合为主轴,配套人员整合、资产整合与债权债务整合。业务整合涉及的资产、债权债务,由退出、接收单位双方协商解决。

7结论

宣钢公司基于企业客观实际,立足河北钢铁集团统一部署,大力发展非钢产业,将通过自筹资金、融资、知识产权入股、项目股权投资、合作经营等方式,引进新项目,实行混合多元制经营,搞活各专业板块,因地制宜地解决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向精细管理和专业管理格局迈进。

篇(9)

前言: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潮流中,小微型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越发不可忽视,在解决我国人员就业这个难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企业家成长的平台,是推进科技进步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注重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使得小微企业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小微企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为了扶持小微企业能够平稳较快地发展,已经连续颁发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计划,旨在促进小微企业能够更好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目前,由于企业本身成本不断上升,对于企业的融资问题依旧存在着困难,如何做到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收益,使得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等多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一、对我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进行分析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金融服务的品种有多个,包括的范围也广,包括公司或者是个人的存取款等多个业务,从企业银行的角度出发,我国小微企业在发展金融服务的时候存在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是包括下面几点:

(一)管理理念和水平无法和小微企业本身的风险特性相吻合

对于我国风险中的管理理念来说,相对趋于保守,依旧是以担保和抵押作为主要的发放贷款的方式,产品本身的定价较为低廉,在报价时使用的方式无法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利率上浮这样的间接报价为企业服务,没有建立专门针对小微企业在定价方面的主要决定权。

(二)企业存在的制度得不到更好的完善

在小微企业中,本身制定的制度对金融服务的支持度不够,在对小微企业进行责任追究方面依旧存在传统观念,考核和服务管理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处于一线的工作人员存在终身追究责任,最终无法摆脱,在小微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容易受到影响,在市场拓展和营销方面无法充分发挥其本身具备的潜力,在制定上的不足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制度本身的创新性不够,使得小微企业人员的业务无法快速发展。

(三)模式不符合小微企业发展业务的特点

在进行企业业务拓展的过程中,缺少专业化的模式,业务在进行销售的时候没有很好地和管理等多个环节做好分离,在职责考核上没有做到相互的独立,使得效率和优势得不到足够的发挥,存在着操作、道德等多个风险在其中,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业务的快速进行,企业得不到可持续的发展,并且小微企业在建立售后服务这一业务上缺少共识,得不到统一的建立,在资产管理的过程之中缺少有效的手段,需要做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客户对业务的信任度不高,缺少可持续的业务服务支持,在销售方面缺少交叉业务的机会存在,比较单一发展。

二、完善服务措施,发展小微企业金融前景

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要想得到长处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服务措施,而这个过程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并且需要长远的规划,政府在对小微企业进行相关的政策支持的同时,更加应该注重对企业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银行等多个主要的机构需要有良好的措施开放,在做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合理配置资金

建立门槛低、覆盖率高的针对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的专业机构小微企业在进行贷款的同时,可以实现有效的资金配置。在资金规模以及相应的贷款额度上建立独立的机制,使得小微企业能实现在贷款的过程优先得到足额的款项投放,对现有的各个贷款流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重新梳理,对其中阻碍贷款流程的不必要流程可以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者更改,使制度得到一定的完善,对小微企业建立简单方便的贷款流程,实现零距离的服务效果。专门设立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审批人,在进行决策的时候能够拥有独立的审批权力,提高审批人的独立审批额度,对贷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适量的减少。小微企业的贷款时间以及周期可以适量压缩,使得贷款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建立良好的风险评判体制,使得小微企业在风险方面得到良好的控制以及适度的减低,当小微企业在贷款的同时能够证明其行为合法的时候,可以进行免责过程,促使企业在贷款的过程中能够放心。

(二)服务、监督、扶持为一体

对小微企业的服务中,需要将客户的服务工作加入到后台的贷后监督工作当中,使得贷后的各项工作于客户的采集工作得到良好的融合,努力挖掘最有价值客户的信息,促使贷款过程中的客户风险得到良好的控制,需要综合思考到小微企业本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经济周期、行业等多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在实现贷款的过程之中附加一定的违约补偿费用的多个补偿要求,使得利率水平能够有效地保证小微企业的基本收益,在此同时也能够较好地覆盖了贷款中的风险,确保一定的资产收益,政府进行小微企业扶植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国有的机构进行大力的支持和方向上的引导,支持本身实力雄厚的企业进行行业间的相互扶持,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对小微企业业务的进一步重视,使得小微企业在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同时能够拥有良好的贷款担保机构,三者能够形成良好的格局,实现风险共同承担,利益共同分享的关系,地方财政部门在进行相应的扶持的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贴息机制,专门针对小微企业贷款而设立,对其贷款实行一定比例上的补贴和支持,减少小微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得到资本上的减低,促使企业能够在资金上得到更好的运转,加快企业本身的发展。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为确保小微企业在贷款过程中的各个流程,政策性银行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专门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业务,使得其能都正常运行并且取向专业化,主要是对小微企业的信用数据进行良好的统计和收集,以此作为小微企业良好的信用的记录,对小微企业的经营动态有良好的把握,能够进行信用的评估,克服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对于动态数值能够全面熟悉,实现企业产业内的调整和进一步的升级,坚持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原则,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观念不断得到加深,实现小微企业资本能够更加方便地进入到我国的信贷市场,实现小微企业业务的可持续增长,逐步实现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综合开发,提高企业的价值,全面优化和整合各项金融服务产品,建立良好的产品定价以及风险控制措施,使得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够得到更好的深化和认可,实现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上的改变,从小微企业客户的角度出发,为小微企业创造利益,切实做好调查研究,密切结合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中的实际情况。

三、结语

小微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员,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并且在市场经济中一直活跃存在着,它和其他类型的企业一样具备一定的金融业务潜力,本文主要从小微企业的现状出发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出现现状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前景的各项措施,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内容。(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篇(10)

一、3D打印概述

3D打印技术也叫3D打印,是一种增量制造技术。3D打印(简称RP)技术不同于传统成型加工方法,RP技术采用材料累加法制造零件原型。这种制造方式中,不需要刀具和模具,而是利用光、热、电等手段,通过固化、烧结、聚合等作用,实现材料的有选择性地堆积。并从液态、粉末态过渡到实体状态从而完成造型过程。

二、3D打印现状

1.3D打印的运用。目前世界范围内,3D打印的运用已经分布到政府军事,教育科研,医学研究,消费类产品,工业设备,航空航天,汽车等各行各业。因此运用先进制造技术进行快速模型制造的行业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朝阳工业,也是一个支撑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一核心技术服务领域,随着各行各业新品开发的增加,对工业设计的重视,国外使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产品已可以直接作为产品应用,而我国正由“原型和模型制造”向“产品直接制造”过并在关键领域取得局部突破。美国波音公司应用sla3D打印技术与传统铸造技术相结合,制造出铝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不同材料的货舱门托架等制件;著名的GE公司应用3D打印技术制造航空航天与船舶用叶轮等关键制件。美国军方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制造导弹用弹出式点火器模犁,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生物制造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研究较多、范围较广且已获得了临床应用。

2.3D打印产业的发展。2012年8月奥巴马以“我们不能再等了”为主题推出首个NNMI项目,宣布将在俄亥俄州建立一所由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出资7500万美元的美国国家3D打印创新协会,专业研发3D打印技术新技术与应用。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3D打印装备制造的重要性,分别于2012年9月24日由路甬详副委员长组织国内3D打印装备制造的专家和企业代表专门就中国3D打印装备召开战略咨询研讨会。基于这样的产业背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并接受3D打印技术带来的生产效益,3D打印技术已由新兴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主流技术。

三、中国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数字化制造浪潮。发达国家面对制造业竞争力的下降,提出通过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三大数字化制造技术,实现“再工业化、再制造化”,希望夺回制造业的主导权。而目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处于转型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关键时期。克拉玛依地区的制造业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占据优势,如果对新一轮数字化制造浪潮仍然不加重视,很有可能在竞争中被其它区域抛在身后。

1.3D打印企业是绿色制造的示范基地

3D打印技术从多方面促进绿色制造模式:非接触和无压力成形、近净成形具有能耗低、节约材料、污染物排放少等优点,还能极大地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是未来绿色制造模式的探索和起点。3D打印企业能够使“按需而制”、“因人定制”的个性化定制模式、“泛在制造”的社会化制造得以实现,从而能够促进制造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绿色制造新模式。

2.3D打印企业对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有极其重要的童义。发展3D打印企业有助于带动金属和功能材料制备、设计/控制软件开发、激光器/喷嘴等核心元部件研发、创意设计与创新设计等相关支撑产业发展,打破国外技术、元器件的垄断,形成装备生产――技术服务――产品综合收益数百亿元规模产业。

3.发展3D企业有利于创新思想的实现,促进创新思维的养成

通过建立3D打印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中心,有利于创新思想的交流,对创新思维有强力推动作用。

四、中国企业发展对策

1.搭建体验平台。对于媒体上针对3D打印技术的海量宣传,更多的人还是停留在想象的空间中,对3D打印技术依旧没有更详细的认识和理解,也没有机会和条件去了解3D打印技术能为我们带来的便捷。通过以点带面的宣传效应,让3D打印机真正的融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就如我们上街购物一样,最终让3D打印机成为一件日常的家用电器。具体平台要求:体验平台可以完善的展示3D打印技术;展示及售卖通过3D打印制作的作品;大量宣传资料普及3D打印知识;提供个人3D打印机售卖及其附件、耗材售卖;提供3D打印服务业务;提供场地给爱好者交流经验;展示入门级的3D建模软件或Web app的建模过程。

2.技术平台的建设

(1)逆向与检测技术服务模块,构建“外形设计、结构设计、逆向建模”功能,面向机械、家电、轻工等行业,针对不同行业的设计和制造建立一套成熟的设计体系,提高工业设计公司的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提高服务平台的服务附加值。

(2)建设快速成型与快速制造服务模块,引进世界一流的各种工艺的快速成型技术,从而提出以RP技术为基础的RP/RT集成制造工艺路线,解决RP&M集成制造的工艺优化问题,并研发集成型快速成型系统用于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3)建设快速制模平台,研究母模制作、直接制模和间接制模等快速制模技术,研发适用于不同种类零件的快速模具制造系统。

(4)数字化制造与后处理模块。建立数字化制造及小批量生产工作室,利用高端的数字化制造设备及真空浇注技术为服务企业解决最终产品制造难题,推动服务对象产品快速走向市场。

3.企业战略制定

(1)明确自身优势。加强组织协调,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度。

(2)凝聚力量,应对威胁。分析对手,精准施策,适当定位发展目标,减少盲目的投入和风险。整合资源,突破瓶颈。提升招商企业质量,发挥引领作加强专家型人才与团队的引进,占领行业制高点。

(3)把握机会,加速发展。积极应对国家3D打印发展规划,合理科学地编制发展规划,提速发展,抢占先机。要把握未来难得的机遇期,加强宏观指导,推进产业布局,在未来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

五、结论

篇(11)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023-04

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以年20%的速度递增,2004年出口额约为280亿美元,比9年前增加了10倍。根据美国体育用品制造商协会(SGMA)的调查,有33%的境外体育用品加工商看好中国市场,1996年外商在华投资近400亿美元。另据2001年北京体育用品博览会的统计报告,2000年我国体育用品产量已占了世界总产量的65%,中国已成为体育用品的世界工厂。产业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是同类经济活动的总和,或称是具有生产相同属性的产品的企业集合。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壮大是体育用品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而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壮大得益于所有制结构的完善与多样化。鲍明晓认为,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所有制结构在整体上呈现混合所有制特征,既有国营也有民营,既有中资也有外资,且非公有制经济占有很高的比重。对于“民营体育用品企业”根据文献检索并未见确切的概念。由于我国学术界比较一致认同的观点是除国有国营之外的所有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都属民营企业之列,所以根据这一观点,我们认为,民营体育用品企业是指除国家直接经营管理的体育用品企业以外的所有体育用品企业的总称,这些企业是从事体育用品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商业原则和市场规则运作的企业。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我国的民营体育用品企业。为此,我们设计了“我国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表,首先在小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总结调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订并在征求同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问卷调查表再次进行调整和完善,最终编制了正式的“我国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状况”问卷调查表。考虑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政策的“时间差”,东部沿海地区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优先得到发展,本次调查主要以东部民营体育用品企业为主,兼顾中、西部民营体育用品企业。通过中国体育用品联合会所拥有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数据库,获取了“首届亚洲国际品牌体育用品及运动时尚博览会”等大型体育商贸展览会参会企业的资料,通过阶段抽样与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2005年7月~8月,采取邮局寄送、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山东、江苏、福建、湖北、陕西等省、市104家民营体育用品企业的负责人或相关部门经理,发放问卷调查表。共回收有效问卷93份,有效率为89.4%。针对回收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及数据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发展的对策。

1 我国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基本状况

1.1 企业经济成分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民营体育用品企业中,个体和私营经济占11.8%,集体经济占17.2%,国有民营占21.5%,股份制企业占23.6%,股份合作占9.7%,联营占8.6%,外商投资占5.5%,其他占2.1%。可见就民营体育用品企业而言,个体及私营(即非公有制)成分只占很小的份额。原因是在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萌芽期的工商登记、税收政策以及银行放贷制度将民营体育用品企业视同个体企业,因此,为了降低企业的外部交易成本,不少民营体育用品企业采用集体企业的名义,或与集体企业共同举办。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集体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进一步分离,民营机制日益普遍地被各类企业所采用。在企业发展初期,在政府推动下最先进入的是与政府有着密切关系的公有制经济,随着公司法的出台以及对企业发展所要求的治理结构要求,一批国有与集体民营企业转制为股份制,而新进入的国有与集体资源也多采取了股份制的组织形式。这表明对于民营体育用品企业来说,国有与集体所有是不受欢迎的组织模式,能够集合各种社会资源的股份制成为首选。

1.2 企业资产规模

在本次调查中,我国民营体育用品企业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而大型企业所占比重较小:资产规模5亿以上有3家,占3.2%;3~5亿的5家,占5.4%;1~3亿的有6家,占6.5%;0.5~1亿的有15家,占16.1%;0.3~0.5亿的22家,占23.6%;0.1~0.3亿的25家,占26.9%;0.1亿以下的17家,占18.3%。民营体育用品企业规模偏小,虽然不一定没有竞争力,但是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看,规模毕竟是民营体育用品企业竞争力不断积累的体现,也是民营科技企业效益提高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另外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2004年我国民营体育用品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578.13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26.20%;全年总收入达到1046.49亿元,比2003年增长34.33%;全年上缴国家税金159.31亿元,比2003年增长42.09%;出口创汇58.14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6.27%。到2004年12月底,民营体育用品企业资产1亿元以上的有25家,占2.04%,其中超过5亿元的有9家,超过10亿元的有3家。

1.3 企业技术特征

从被调查的民营体育用品企业总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科技人才(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比例过低的问题。约有37.6%的企业中科技人员比例在20%以上,其中有16.1%的企业科技人员比例在20%~25%,有12.9%的企业科技人员比例在25%~30%,企业科技人员比例在30%以上的仅为8.6%,有8.6%的企业的科技人员比例小于10%,处于10%~15%也有22.6%。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企业竞争力和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被调查的民营体育用品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比例严重不足,调查发现有48.4%的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在1%~2%,有9.7%的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在1%以下,有19.3%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在2%~3%,有14%的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在3%~5%。仅有8.6%的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在5%以上。有关统计表明:在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通常保持其年收入的3%水平,高技术体育产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在5%左右,著名高技术体育产业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则高达10%~30%。与之相比,我国民营体育用品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水平明显偏低。

根据调查,在技术开发模式上,有18.3%的企业采取购买的模式,有19.3%的企业采取委托开发的模式,有29.1%的企业采取联合开发的模式,还有17.2%的企业采取技术咨

询的模式,仅有16.1%的采取自主开发的模式,可以说目前我国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属贸易型体育企业或加工型生产企业,这些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多半是以国外高技术产品销售或来料加工、组装为主要业务,真正属于生产型高技术企业很少。即使是生产型高技术企业,其中也只有小部分拥有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

1.4 企业资金来源

为研究的需要,将本项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创业阶段(企业成立在3年以内)和成长阶段(企业成立在3年以上)。在创业阶段有73.1%的企业主要依靠自我积累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同时依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的占11.8%,其他的合计15.1%。究其原因在于民营体育用品企业的融资力与规模大小呈现高度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越大,企业融资力越强;规模越小,融资力越弱。此外由于企业的规模与信息可得性正相关,所以企业越小,关于企业的信息就越不易获得。由于我国民营体育用品企业是中小企业为主且带有经营者的人格化特征,对其评价多为“软”信息,使得民营体育用品企业与银行之间难以形成顺畅的信息传递。在信息不对称情景下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银行被迫采用信贷配给而不是提高利率来使供需平衡,这样使得很多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即使以支付高利息为条件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被淘汰出局。

在成长阶段有62.4%的企业将自我积累与银行贷款作为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主要依靠自我积累的占2.6%。其原因在于通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企业逐渐做大,实现了规范化经营因而其信用上升,打通了银行信贷这一资金来源渠道。另外,民营体育用品企业通过上市进行股权融资在第一阶段处于末位,而在第二阶段则大幅上升,是因为根据金融交易成本理论和金融委托理论,自我融资成本最低,债权融资成本次之,股权融资成本最高。随着民营体育用品企业规模的壮大,对融资成本的承负能力会逐渐提高,在融资结构中就会相应地减少自我融资比例,提高股权融资比例。

2 我国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环境评价

在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环境评价方面,有超过半数的被调查企业对各项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产业环境)的评价都选择一般。这说明政府缺乏激励民营体育用品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力政策措施,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还没有形成。在法律环境上,政府对民营体育用品企业的歧视性政策仍然存在,一是缺乏法规条例进行保障;二是对民营体育用品企业的合法经营权益保护不力,企业的合法经营面临重重障碍;三是市场准入的限制。在政策环境上,政府政策不完全,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理仍然主要面向国有经济,没有完全做到覆盖各类所有制企业,对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服务也不到位。在产业环境上,促进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制定、税收减免、杜绝摊派、土地占用和使用优惠、贴息贷款支持、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还不到位。

3 影响我国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因素

对于影响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认为缺乏技术的占66.7%,企业首选,且有25.8%的企业认为管理水平低下也是影响企业的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从现代产业经济学揭示的现代企业的发展规律来看,现代工业出现和发展的原因归结为技术创造的速度经济和向管理型大企业的过渡创造的组织能力。

北京2008年奥运会对于高科技体育用品的巨大需求对我国发展高科技体育用品将产生巨大的引致效应。我国加入WTO后,体育用品产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将面临国际体育用品巨头的全方位竞争。由此可以推断,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在不久的将来将形成这样的格局:中国体育用品全行业的科技含量将大为提高,产业结构趋向优化,科技型体育用品企业逐步崛起。中国体育用品产业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从传统加工制造向现代高科技装备制造转移需要有一个积累渐变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坚持发挥比较优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需要发展高科技,突破发达国家对高科技体育用品技术转移和模仿设置的障碍,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目前由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足(占调查总数77.4%的企业小于3%)、人才资源的缺乏(占调查总数的55.9%)、技术开发受制于人(仅有16.1%的企业拥有自有技术)、技术转让等社会中介服务的缺乏(占调查总数的45.2%)、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占调查总数的31.2%),造成我国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瓶颈是缺乏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

在本次调查中有62.4%的企业认为缺乏资金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具有风险高、投入大、资产专用性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一般金融机构和投资者不愿意对它进行投资,这可以概括为民营体育用品企业融资的技术障碍;另一方面,尽管“民营”是指企业的运行和经营机制,而不是指所有制,但长期以来来自意识形态和所有制结构理论对“民营”的歧视和干预也使民营体育用品企业难以获得量多面广的外源融资,绝大部分企业只能以自我积累或内源融资为主。政府投资、风险投资、财政借款、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支持难以在近期成为民营体育用品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

此外,本次调查中有55.9%的企业将人才缺乏列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有关资料,近几年来有1万多的硕士、博士和同等学历的留学生加入民营体育用品企业队伍。但是目前民营体育用品企业科技人员的绝对缺口额仍较大。据统计,截止至2004年12月,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等省市,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共缺1万多名科技人才。

4 我国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前景

对于企业发展前景,被调查的大多数企业都持乐观态度。而相关专家的研究也证明了这点。李万来认为,加快民营体育经济发展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同时加快民营体育经济发展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依据卢元镇的观点,在2008年后,体育产业的民营化是大势所趋。所以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在未来蓬勃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其发展前景也如日东升,不可估量。

5 结论与建议

(1)针对当前影响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缺乏技术,而且存在着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开发受制于人、技术转让社会中介服务缺乏、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等问题。一方面,应发挥政府服务和导向作用,制订一系列激励措施来促进民营体育用品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一是建立民营体育用品企业科技开发基金,通过采用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投入等方式,支持民营体育用品企业技术创新。二是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加强对适合于民营体育用品企业情况的技术研究开发。三是鼓励民营体育用品企业按照市场需要和国家产业政策,加强技术改造,采用先

进的技术、生产工艺和设备,对民营体育用品企业的研究开发项目,政府应同样予以立项,并给予资金支持。四是利用我国省会等中心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相对集中的科研力量,创建民营体育用品企业,培育民营体育用品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另一方面,企业要继续加大对研究和发展费用的支持和投入,逐年提高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核心技术。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通过并购直接获取对方企业的专利技术,通过专利技术的生产应用转化为本企业的核心技术,可以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加强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民营体育用品企业研究开发核心技术的能力,不断研究开发出核心技术取得领先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