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数字媒体人才培养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5 15:19: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字媒体人才培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数字媒体人才培养

篇(1)

中国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今天,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正面对越来越丰富的以数字为载体的信息。比如我们体验着3D游戏创造出的虚拟世界,感受着数码大片带给我们的极限刺激,或者在工作中传输电子合同、发票、交易记录等等,这些都是数字媒体的不同表现形式。数字媒体使得我们可以用原来不可想象的方式进行交流、生活和工作。专家预测,我国目前的数字媒体人才缺口达15万。

数字媒体(digital media),北京师范大学肖永亮教授是这样描述的:。数字媒体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的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数字媒体包括了图像、文字以及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以及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中采用数字化,即信息的采集、存取、加工和分发的数字化过程。数字媒体已经成为继语言、文字和电子技术之后的最新的信息载体。《2005中国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白皮书》中对数字媒体是这样描述的:数字媒体包括用数字化技术生成、制作、管理、传播、运营和消费的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具有高增值、强辐射、低消耗、广就业、软渗透的属性。“文化为体,科技为酶”是数字媒体的精髓。

数字媒体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被人们应用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中,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发展方兴未艾,以高科技与文化相融合为特征的数字媒体公司发展越来越迅速,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之势相对的是,数字媒体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大量缺乏正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这里面既包括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又包括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两者的研究方向截然不同,但又有紧密的联系。现在国家支持文化产业,而数字媒体人才就是直接为这一产业服务的,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数字媒体专业人才更是抢手,严格来说,从今年开始,浙江大学才有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他们的就业形势很好;另外,还有一些社会类办学学校或培训机构在作某个方面技能的培训,这些培训学员综合素质和高校学生有一些差别,相对来说创新能力要弱一点。针对这一现象,合理的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非常重要。

二、培养目标的确定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开设的数字媒体专业,他们支撑的学科平台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浙江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旗下,并有国家重点图形图像实验室作为技术支撑,它的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人文艺术素养、具备管理素质和领导才能,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数字媒体技术发展需要,从事数字媒体的开发、制作与设计以及其它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将学习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的软件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的基本训练,将具有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研究与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本专业在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中将设置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模块课程,两个方向修读同样的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在选修课上则各有侧重。”

浙江传媒学院是一所传媒类院校,以影视艺术学科为主,2004年升为本科院校后,形成以文、工、管为主的传媒类院校。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动画学院旗下,形成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相融合;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艺术创意能力,能从事数字媒体的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制作,以及其它在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去影视、数字娱乐、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以及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电视台等单位。本专业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兴趣,手机游戏将作为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江苏有一所三本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为各大门户网站、网络公司、电视台或电台网站、广告制作公司、电子音像出版社、多媒体软件开发与制作公司、电脑视音频娱乐产品开发与制作公司、交互式多媒体应用开发与制作公司等单位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编程技术,能进行网站整体形象设计与策划、网络动画、网络广告、网络视音频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我们对具有数字媒体专业背景学院的学科进行分析、归类,根据不同学校专业布点情况,数字媒体类专业分布在以下学科:

即理工/电子信息(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文学,艺术类(数字媒体艺术)、管理类和计算机专业类(数字媒体技术)。其培养目标依据不同学科背景,结合各自特点,为社会相应的岗位培养所需人才,实现多层次、交叉互补立体化的培养目标。

二、为夯实基础,采取分阶段培养构想

根据学生自身水平以及今后发展目标等不同情况,我们规划了分阶段培养目标,提出以下图例的培养方案:

1 人文素质型培养方案

按不同学科统一安排一年级教学。针对大多数学生人文素质缺乏的现象,在一年级加大人文素质课程教育。这是面上教学,面向所有学生,强调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质能力。学习的课程模块有:人文社科类、科普技术类、艺术鉴赏类等,目标定位在使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培养人文素养。

2 专业发散型培养方案

一年级以后,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特长,他们在可选范围内选择各自的专业。但是每个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有一个相对界定,学生需要了解专业。此阶段重点需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为拓宽专业打下基础。在此阶段又可分成类,一类是学习型的学生,可按继续学习方向努力来培养;另一类是发散创新型学生,其教学方法以开放式项目的开发、研究为引导,以创新项目来驱动。这部分学生人数约占30%左右。

三、构建技艺融合,互为补充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上分阶段的培养方案,必须要有实践教学体系与之配套,设计才能落实。我们制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技艺融合、立体的架构(见下图)。

纵向表示按阶段按知识课程链排列,逐步深入,照顾了知识的阶梯性;横向表示开设课程性质和课程开设学期。通过广泛开设选修课和开展创新活动,从而照顾了知识的广度、深度,兼顾相关专业关联模块的学习。从学科背景拓宽、创新能力培养来看,搭建了好的平台。形成了纵横交错互为补充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中,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灵活地选择定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解决问

题,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素质要求

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有别与其它专业,它突出的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表达、表现与创意相结合,属于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人群。在素质要求方面,重点关注下几个方面:

1 “三创”人才培养的现状

“三创”是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属创新教育的三要素。一般来说,创新意识是从事创新活动的前提,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思考过程,是获得创新成果的必由之路;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必然结果,是从事各种创新活动的能量保证。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目前不少大学生创新能力处在普遍偏低的状态。从2009年毕业生答辩情况来看表现比较突出:一是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专业知识面比较狭窄。不少学生牢骚满腹,唉声叹气,对自己缺乏信心。二是缺乏创新的毅力。虽然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放弃追求。三是缺乏创新的兴趣。现在不少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问、环境、心情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四是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五是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有些人也想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

2 “三创”人才素质定位

“三创”人才素质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素质要求。

(1)创新意识是指每个人对创新的认识、要求、欲望和激情,反映了要求创新的迫切程度。人与人之间的创新意识差距很大,没有统一的模式。一般来说,每个人创新意识取决于个人的“本能”和“技能”,本能是先天性的,但技能是后天形成的,它是人们在各种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以及前人的指导、培养下逐步提高的结果。对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于整个教学实践中,其中教师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教师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者和挖掘者。

(2)创新思维是每个人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所必须依赖的思想基础,包括思维的基本类型和具体的思维模式等。人的创新思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常所说创新思维包括分散与集中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与灵感思维等等,都是人们长期研究的结果。但具体应用到某个体的实践中很难说清楚是那种思维在起作用,我们现阶段的教育在形成一种“习惯思维”模式,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早签到、统一早读、统一息灯等等,给学生带来的是服从和本应如此的思维定势,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数字技术的发展迅猛,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便依托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进入90年代,数字技术更加成熟,多媒体类的电子产品成为人们日常沟通交流的主要通讯工具,数字媒体艺术进入全新的阶段并逐步形成势头强劲的产业。

我国数字媒体产业起步比国外晚了至少十年,但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中国已经进入到一个混沌中发展的阶段。现在已形成动画、网络、数字设计等为主体形式,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的产业链,涉足传播、信息、广告、通信、电子娱乐、网络教育等多个领域,形成较庞大的产业队伍。据相关统计,我国数字媒体产业产值至2008年已经达到9000亿元,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

目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是必然趋势。本国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人才正在成为市场中非常具发展潜力的一个新群体,吸引着大量的年轻工作者投入到数字媒体的设计工作中。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目录外专业,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心专业学科,其交叉性强、应用领域广。因此目前,各相关学校都在积极申办该专业,截至2009年,全国开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院校54所。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涉及了科技、传播、艺术(设计)等学科相关知识以及在各个领域里的广泛应用,因此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大多都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科有针对性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以体现本校专业特色。数字媒体产业的迅猛发展,人才缺口的巨大,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得以在全国高校普遍展开。

2 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准

面对新的数字时代的到来,一些院校借鉴国外办学经验的同时,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深厚的理论积淀,国内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中突出缺乏理论基础和创意启发。在制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偏重计算机操作,而忽视艺术美感培养和扎实的艺术理论知识。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集文理、艺术、技术综合型的学科,需要有相关学科的只是作为理论背景来进行艺术创作。而高校过分注重软件的学习,院校开设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课程实际上就是大量数字媒体设计涉及的软件课程,美术理论课程只是蜻蜓点水带过。过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最后培养出只能成为一个复制现有数字媒体作品的技师,毫无自己想法和创意的学生。这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造成极大的局限性。

2.2 专业师资和教材缺乏

许多高校在组建数字媒体专业教师团队时,都遇到很大的困难。由于数字媒体体专业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专业教师接受的教育多数都是传统的美术教育或者传统的理科教育,部分教学者也是本身对“新媒体艺术”的概念缺乏清晰的认识情况下,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些也是成为制定一个合理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案的障碍。国内根本没有对数字媒体的专业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也成为了难题。也正因为学科年轻,国内与数字媒体专业相配套的教材也十分缺乏,而教师也就只能就地取材,甄选一些较为符合要求的教学教材。

2.3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待完善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艺术性与技术叉很强的学科,这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打破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根绝专业特点对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过于艺术过于理科都不行。教育方法上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素质,不断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尝试,让学生更加快更加好地接受知识。此外,还要有相应的新设备来作为强有力的保障。新思维、新创意以及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软件的层出不穷,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直接引来了一场数字艺术教育领域的革命。而高校现实教育过程中很多教育方法和理念以及技术设备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得不到很好的解答而很难贯彻到教学中。

3 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思想

首先是认识的问题,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归纳三个大的方面:(1)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2)数码新媒体艺术设计(包括网络、多媒体、电子产品、动画、游戏等方面)。(3)非商业化艺术类数码艺术创作在平面、环境等一些学科方面,数字技术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在广告、新闻等方面它是传媒的载体和形式,或是一种工艺和创作手段。(4)数字媒体设计是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结合的新型学科,同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它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跨学科和符合性的特点。对于新媒体艺术需要有新的思考和理解,如果还保持原有对艺术类理念的认识,它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探索新媒体艺术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模式应该要分成两大模块,一块是艺术理论模块,一块是计算机软件模块。这两个模块既要互相有所区别,也要有所联系。艺术理论对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美学素养的培养是做出有内涵和深度作品的基础。所以在艺术理论在授课过程中,要多注重学生美学素养的培养。教导学生如何去欣赏和分析市场的多媒体作品,重点剖析作品制作过程。在制作数字媒体作品中,要更加注重人机交互方面的设计。在数字媒体产品不断飞速发展的今天,用户对数字媒体产品提出了越来越人性化的要求。设计者不能再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去设计产品,更多时候需要站在用户的立场去设计产品。只有做到以人为本的设计,产品才更加容易在短时间得到用户的信赖和支持。

再者是学生生源的改革。国内许多高校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招生中,只招收艺术生或者文科生。由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所以需要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对问题的思考,也会有不同的角度和想法。所以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招生中,应该招收艺术、文、理科目的学生。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思考和交流,有利于学生在此过程中开阔思维,产生更多富有创意的想法。

最后是学校多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国内有关数字媒体课程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将知识更好地教授给学生。对国外一些最新关于数字媒体的资料和教材,应及时地购买,以保证教学资料的品质。

传统的媒体产品逐渐地被数字媒体产品所替代,人们依靠数字化媒体更加及时、方便、快捷地获得大量的信息。数字化环境的形成,改变了并将更加深刻地影响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地关注市场的动向,与时俱进,只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方案,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篇(3)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是江苏省较早开设创意类数字媒体专业的学院,其数字媒体专业定位为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我们对复合型人才的理解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才。其专业知识结构具有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新兴边缘等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会需求量大,技术升级周期短,知识面广。第二,深入到各行各业,渗透力强,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而没有联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具有创新精神。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有其优越的选课制度,每学期全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自由的选课,甚至可以在整个大学城其它五所大学中选课,共认学分。这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我院数字媒体专业分为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多媒体与影视动画两个方向。下面以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这一专业方向为例,探讨其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与定位

随着国内外电子商务类网站的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巨大的消费模式。国外的EBAY,AMAZON和国内的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类网站发展迅速。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方向主要是针对电子商务类网站的架构和设计、Flash网络动画的设计与制作。我们应培养具有一定美术、网络、电子商务等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页动画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简单的网站后台编程等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课程体系

在制定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方向的课程体系时,我们借鉴学院领导所倡导的学生应具备的七项能力即学习能力;有益于社会,贡献于国家的能力;驾驭专业知识的能力;不断实践的能力;思辨和创新的能力;团队的相处、沟通与合作能力;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以确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将技术、艺术和人文教育有机地贯穿到专业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技艺并重,具备良好的职业综合素养。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数字媒体设计的能力为主线,编程与商务方面的知识为辅。其中主干课程有:图形设计、色彩、创意设计、网站设计艺术、PhotoShop软件应用、Flas、Fireworks软件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编程、Flash ActionScript语言应用、数据库技术应用、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

三、教学模式

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方向要求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实操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落实到课程体系中。本专业的所有课程都在可能的范围内,从不同程度实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所讲授的不同内容,设计出不同的体验情境,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们培养的是高职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实践学习”固然重要,但他们的创新能力也不能忽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方向的教学中,我们既强调学生计算机软件的熟练操作,又强调艺术设计修养的学习。我们特别还重点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设计能力。例如我们所开设的创意设计、网站设计艺术、UI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四、实践模式

我们在实践课程中注重与项目相结合。课程的设计主要以实际项目或模拟项目为例,学生通过选择某个主题项目完成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课程阶段就能了解数字艺术设计的方法和流程,并在项目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初步从事项目开发和设计。此类课程其考核方式为考查,允许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作品,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进入行业进行数字作品创作奠定良好基础。我们还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如为学生开设的“百草根”商城。学生可以自行组织团队在“商城”中以团队形式成立“商铺”,在“商铺”中建立自己的品牌,还可以在“商铺”中展示作品,向外界宣传自己。建立此“网络商城”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来巩固、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同时也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互助能力,为学生踏出校园、步入社会打好根基。除此之外,我们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紧密依托现有的多家实习基地,如动画公司、广告公司、影视公司、电视台、网络公司、市中心商场等各类企业单位,经常邀请这些企业代表来学院讲座,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同时也让企业了解学生,促进人才的竞争与双向选择。

篇(4)

现阶段,数字化信息技术是社会的核心技术,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数字媒体产业是本世纪很具有代表性的核心产业,它给世界带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十分巨大,使得它备受关注。据推测,在以后的十年里,数字媒体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任何单一产业产值。目前,发达国家的数字媒体产业虽然比我国的发达,但是其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迅猛,预计未来的几年里,该产业发展将需要60多万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因而对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一、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现状

(一)兼具技术与艺术的师资人才匮乏

一个好的学校对师资质量要求很高,好的师资培养出人才的可能性也会更大,数字媒体艺术更加需要考察师资质量,专业老师需要兼具熟练的电脑操作技术与扎实的艺术修养。作为新兴专业的人才在当今社会很匮乏,很多高校招不到相关专业教师,只能由计算机老师教授电脑操作技术,艺术老师教授艺术专业技能。这样的拼凑方式使得教学实施有很大的困难,老师之间缺乏交流,不同的老师上课思维不同,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增加了难度。

(二)课程的学习难度比较大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要主修数字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影视制作、3D 游戏设计、多媒体网页设计、交互设计、计算机动画设计等,学习这些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比较高的技术,需要花大量时间以及精力,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比如世界顶端的三维动画制作的软件――MAYA 软件,它的实用性非常强,也是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主修软件,但要学好该软件最少也要三五年。一般高校学习时间为三年或者四年,需要学习的课程太多,导致学生难以对每门课学习的程度不深。

(三)缺乏理论指导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年轻学科,因此很多高校课程设置相对杂乱,没有针对性,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体系。虽然该专业现今已经达到了较大的规模,但是兼具数字信息技术与艺术的高素质人才还是相当匮乏,制约着我国数字媒体产业的发展。只有建立科学的理论指导体系,才能紧随艺术、科学以及市场变化去不断的调整培养方案,与时俱进。

二、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教学模式

1.双语教学并重。从国际范围来说,数字媒体艺术也属于一项新技术。师资队伍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不是很庞大,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双语教学,除了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加强他们的外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英语对话与阅读英语材料的能力,让世界前沿的资料可以第一时间与学分享和研究。同时可以聘请专业技能过硬的外教来讲解知识,这样达到的效果是最好的,让教学质量可以得到保障。

2.分向化培养。数字媒体艺术是一项新型技术,但是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快速发展,因此它加快了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对教学模式有了新的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有摄影与摄像、后期合成、视频节目制作、数字影视特效、计算机动画、虚拟现实等等,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分向化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有些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的时候,在大一的时候就开设网络多媒体与数字影视制作两个方向,让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学习基础知识,在大二开学初就进行专业分流,设置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养。这样的培养方式使得学生所学知识更加专业,更能够专注重点。

(二)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

1.开放型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心智的开发,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灵活运用信息、知识的能力。目前的很多高校仍以传统的讲台授课模式进行讲课,这样的授课模式不适应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学校应该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采用开放式教学的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与适时辅导。这样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可以完成相应的任务,丰富知识,老师的授课量也不会那么大,对学生的问题处理更到位,效率更高。

2.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是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针对学生的优良个性进行培养的一种教育理念。我国多数高校的传统式教学比较单一,重视教学的一致性,个性化没有受到重视,也没有完整的、系统的培养模式,这样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字媒体艺术离不开创新,因而要培养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必须加强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引进。

(三)人才培养前置

在大学前教育,就应该对学生加强信息技术的培养,因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门比较难以掌握的技术,它使得艺术、文化和技术进行融合、交叉,如果在高中的时候就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这样在后期的学习上会掌握快一点。现今的高中对人才培养大多只为应试,所需的艺术人才也只是对水粉画、素描进行临摹,呆板、僵硬没有创造力,无法适应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

三、完善健全评估体系

及时对学生的理论成果进行评价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意义。所以健全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评价体系显得至关重要。

四、结语

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在培养模式上,选择开放性、全程参与的培养模式,并注重人才的技术与艺术同步发展,从整体上去提高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篇(5)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134-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以高速互联网、移动网络、数字广播电视、IPTV等为载体的数字媒体迅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专业。教育部于2004年正式批准设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至今已有100多所高校新办或改办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1]重庆大学软件学院立以软件工程为基础,结合数字媒体新技术,培养能胜任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数字媒体产品创作及编辑、数字内容传播、数字娱乐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发工作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作为数字媒体技术重要应用领域的游戏开发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国内从事动漫游戏自主研发的企业越来越多,国产游戏份额越来越大,自主研发的力量越来越强,培养复合型游戏开发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游戏设计与开发作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在课程设置上要结合当前的产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需求,加强专业基础,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重视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2]国内很多高校在游戏人才的培养教育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分析了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市场对游戏软件人才的需求及能力素质模型。[3]重庆大学软件学院开设了多门游戏相关课程,并与公司企业合作,结合实训实习以及创业实践等多种方式,培养游戏产业所需人才。

1 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游戏人才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体包括数学基础、计算机基础、软件工程基础、数字艺术基础、数字媒体技术基础。

1.1 数学基础

数学基础为游戏开发提供数学和应用数学的理论和科学支撑,进行数字媒体的获取、处理、存储、传输都需要大量的应用数学知识。游戏中的数字图形的表示、生成、处理,游戏中音频图像视频的处理,游戏的算法都离不开数学基础的支持。重庆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

1.2计算机基础

游戏开发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才得以实现,因此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工具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具体课程包括:信息系统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等。

1.3 软件工程基础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与工程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相结合,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软件产品的定义、设计、开发和维护。游戏作为一个产品包含文化创意、艺术设计和软件开发。游戏程序的制作就是一个软件开发过程,也一样遵循软件产品从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维护升级一整套流程。所以作为基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需学习软件工程导论、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理论与方法、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等课程。

1.4 数字艺术基础

软件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来源于理科类高考生,缺乏艺术相关基础。而游戏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创意、艺术设计和软件开发相结合的产物。游戏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与剧情创作、美工设计、音频视频制作的人员协作。游戏软件开发自身也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了解媒体艺术领域知识,成为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教学中安排了数字艺术导论、色彩与平面构成、数字摄影摄像、数字作品创意策划等课程。

1.5 数字媒体技术基础

游戏开发作为数字媒体技术在应用上的一个重要方向,需要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的支撑。具体开设有数字媒体概论、数字化音视频技术、DirectX图形程序设计、网站策划与Web程序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移动多媒体应用开发等课程。

1.6 游戏相关课程

游戏开发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技术,所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游戏开发能力的培养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首先在课堂上讲授相关背景知识、技术基础,对以后在游戏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用到的工具、方法加以系统地讲解。开设的课程有数字动画与游戏设计、游戏引擎分析与设计、游戏中的人工智能。

2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课内外结合,并通过开放式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自主立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依托学科,分步导向,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2.1 课程实验

用于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于特定理论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的实验。根据课程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中安排与课程同步的验证性实验。在专业基础实验室开展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等软件工程方面,及素描、速写、色彩等人文艺术方面的基础训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会获得绘画、摄影摄像、数字媒体制作、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游戏开发以及音视频后期编辑、虚拟现实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艺术基础素质的培养:通过艺术赏析、绘图和绘画、形态构成基础、视觉传达设计等系列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和艺术理解能力。

基本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程序设计语言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软件技术基础、Java程序设计等系列课程从浅入深完成学生基本程序能力的培养。

数字媒体前期制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数字媒体与数字艺术、多媒体技术、平面设计与摄影摄像、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等系列课程培养学生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有充分的认识,具备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应用能力。

动漫游戏设计能力的培养:通过动画设计、动画制作、游戏概论等系列课程使学生掌握动漫游戏前期的设计与制作的基础概念和技术。

2.2 课程设计

要求学生采用特定的系列技术,运用已有的知识模拟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的过程。采取团队实践的手段,遵循软件工程原则,是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中等规模的应用开发。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计划进行计算机绘图课程设计和数据库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中,依据项目的大小,可以安排学生独立完成,或者分组完成,培养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合作交流能力。从小项目开始锻炼,为以后走入职场打下基础。

另外加入数字媒体技术方向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掌握和应用数字媒体作品制作和数字娱乐软件开发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术。学生按照指定的实践教学计划要求选择课题,提出设计方案进行讨论,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题。学生必须提交书面设计文档,学生也参加对于课题完成质量的评价,并最终以小型报告的形式提交课题。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数字媒体作品的制作和数字娱乐软件的开发。

2.3 专业实训

实训环节着眼于,在未走出校门的情况下,在学院内部构造一个与在企业里实习相类似的工作环境,针对在校学生项目实战经验缺乏的突出问题,设计制定了合理的实战训练过程。基于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际应用项目,是用主流的开发环境,采用符合软件产业界标准的软件过程规范,进行半封闭式企业化管理,让学生能够切身经历一个完整游戏项目开发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实训过程由软件企业具备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的开发人员或学院教师指导,并带领学生在项目开发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与团队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实际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学生职业素质以及求职技巧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目前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凸显自己的实力,能够使学生的毕业实习实现“零适应期”。

学生通过在实习基地或工程训练实验室中的实习活动体验游戏的制作工作,增加游戏作品创作和制作工程经验及团队精神的培养。专业实训安排在不同的学期末或者学期开始,集中2-3周时间完成,具体安排见表1。

2.4 工程实践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工程实践主要是指在短期或较长期培训之后,学生在实习单位直接参与企业实际课题的研发,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部分学生到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完成,部分学生在国内外软件公司完成。工程实践可以与毕业设计结合起来,一同开展。

3 结论

游戏人才是兼具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修养的复合型人才,须具有扎实的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编程开发经验,掌握游戏这种特殊产品的创作开发技能。相较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我国游戏产业起步较晚,但正在迎头赶上。高等学校在进行科研创新的同时,也要密切联系社会,与相关行业沟通交流,共同探讨符合产业发展的游戏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6)

1 背景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本科教育都是以“学科中心论”为主线构建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日趋高涨,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本科教育如果沿袭传统意义上划分的几百种学科体系和“对口式”专业培养模式,忽视学科专业发展的广度与交叉融合性,使学科之间缺乏学术联系,必然会导致培养人才的知识面过窄,不适应时展的需求。比如,现有的大部分院校都局限于工学领域开设软件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或者在艺术学领域开设动画、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从而导致艺术学专业的学生缺少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媒体制作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而工学专业的学生缺乏艺术修养。因此,我们需要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出新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

1.1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是多个要素综合的复合体,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以及制订目标、实施培养、评价和改进培养方式等多个环节。一般而言,制订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方案:一是构建课程式交叉培养模式,在原有专业设置格局不变的情况下增设其他学科的课程,以扩展学科的专业面;二是构建专业式交叉培养模式,在原有专业目录外设立边缘性和复合性的新兴学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强调学科知识系统性与完整性的知识型教育,转变成既重视学科知识传授又重视专业技能培养的知识能力教育。目前,我们则致力于“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素质型教育,因此,大力发展跨学科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培养的新兴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必须既具有共性,又要具有数字媒体产业需要的个性,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这就要求我们从学科发展的综合化和整体化方面考察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学科体系中最实质和最深刻的跨学科内容传授给学生,使技术和艺术能够相互融合,以培养高素质学生为目标构建数字媒体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精心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并将人才培养理念付诸实践。

1.2 数字媒体行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近年来,数字媒体技术如数字动画、游戏设计、数字艺术设计、数字出版、网络广告、影视特效等飞速发展。数字媒体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具有自由、创新力和想象力的特征,数字媒体产业也以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为主要支撑而产生。其中,15个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已经被国家广电总局命名,数字媒体企业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产业发展商机剧增。

数字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的专业化人才。同时,众多行业领域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出版、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媒体、桌面视窗、数字影视制作、数字媒体远程医疗、数字媒体展示、游戏制作、触摸媒体和在线培训等,也为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为数字媒体专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良好机遇。

2 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目标

数字媒体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什么?传统的说法是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企业的需求为目标,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此类说法不能作为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而只能针对社会短期应用目标培养高就业率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长久竞争力并有望成为行业内的高端人才,即具备统筹、策划、管理能力的人才,如编导、制片、游戏策划、设计师等。根据上述目标,我们可将各类数字媒体人才由高到低划分为创造型、设计型和操作型3个层次。其中,创造型人才指可以对作品进行能够彰显个人风格和展现作品灵魂的创作;设计型人才则从具体业务出发,根据总体规划对作品进行具体的技术处理;操作型人才则是进行具体步骤的操作,负责产品制作。根据上述培养层次,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①就创造型人才而言,学生应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美学鉴赏和领悟能力以及独立进行艺术创作的潜力;学生应对现代媒体具有独立分析能力和保持一定的敏感性,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析媒体并进行独立创作。

②就设计型人才而言,学生能够掌握复杂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操作辅助媒体软件进行创作设计,而且能够自行编制一些软件进行原创性的软件设计;学生具有较高的美学修养,具有一定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

③就操作型人才而言,学生应掌握媒体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创作设计。

严格而言,数字媒体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从创造型、设计型和操作型多层次角度培养应用创新复合型人才。

3 数字媒体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数字媒体行业是一个融合了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的新兴行业,相应的课程实践体系与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有所不同。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积累丰厚的理论基础,而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果教师仅偏重基础知识和深奥理论知识的传授,采用较单一的教学体系和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只是加强对学生动手技能的培养,那么学生只能得到书本知识或操作技术的堆砌,甚至失去对本专业的兴趣。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学模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1)设定交叉型的教学计划。

根据跨学科的特点,我们整合课程资源,在教学上确定以重技能(信息技术和艺术设计两方面技能)、求创新(数码艺术创意求新求异)和促交叉(技术与艺术相融)为基本的教学指导方针;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软件教育的基础上,同时开展数字技术、交互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艺术修养、艺术创意等艺术类课程。这种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教学计划正好有利于交叉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数字媒体培养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亦即数字媒体技术教学计划,它融合了计算机专业基础和文化艺术技术以及数字媒体专业特有的专业基础课程。

2)进行课程改革,开设拓展课程。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不仅需强调基础理论的传授,而且要结合数字媒体专业的具体特色应用。比如,教师在进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时,需要结合游戏开发中常用的案例进行介绍;同时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专业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科技竞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3)组建课程实验室,开发核心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专业涉及的教学案例比较多,技术和艺术方面的案例和资源需要统一管理,学生的作品也要在学习阶段具有一定的衔接性。为了保证此种延续性以及统一管理,我们有必要组建课程实验室,开发具备教学功能、资源功能、管理功能以及二次开发功能的数字媒体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专业标准库和网络课程库等。

4)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健全社会实践与实习机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与多家传媒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同时与各种移动媒体、网络媒体、数字媒体企业建立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共同研发项目课题。我们引导学生以实习或与企业合作研发的形式参与实际应用,让学生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将在软件企业或项目开发实践中完成,以适应将来工作岗位要求和社会需求。

5)建设复合型数字媒体师资队伍。

培养复合型数字媒体创新人才需要建设复合型数字媒体师资队伍,要求我们不能只是简单融合各个专业,而是能够以各种灵活的方式培养出既具有艺术功底,又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因此我们从偏重学历和学术水平转变到学历、学术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并重的方向上来。

我们所采用的方式是一方面创造机会鼓励教师进行专业进修,与国内外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开发机构和教育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和进行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外聘企业中经验丰富和有实际项目经历的业界人士到学校授课或开设讲座,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市场接轨,为学生成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篇(7)

媒体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专业素养,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数字影视技术、游戏动画技术、网络传播技术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适合到影视制作公司、游戏软件公司、新闻媒体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动漫设计与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教育与培训机构、大中型企事业等相关行业,从事动画设计与制作、游戏软件设计与开发、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与开发等相关工作。

1.数字媒体技术的内涵

数字媒体技术是一个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新兴学科,它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以大众传播理论为依据,以现代艺术为指导,将信息传播技术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等领域,是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交叉学科。

1.1新媒体

数字媒体技术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以数字形式对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等进行获取、记录、加工、处理、传播与管理的媒介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平板电脑、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1.2新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是通过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手段,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交互的一种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各类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技术,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内容主要包括数字信息的获取与输出技术、数字信息存储技术、数字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传播技术、数字信息管理与安全等。其他综合性技术,有如流媒体技术、计算机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

1.3新产业

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又称数字媒体创意产业,是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支撑,为社会提供数字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产业,其范围涵盖了电影、电视、广播、音乐、动画、游戏、教育、工艺、时尚设计、广告、建筑设计、视觉艺术、互动休闲、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信息服务业,等等。近年来,数字媒体产业在世界各国都受到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

2.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现状

“文化为体,科技为酶”是数字媒体技术的精髓。由于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信息服务、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及前沿信息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方面的实力和产业水平,因此数字媒体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

2.1政策技持

国家863计划率先支持了网络游戏引擎、协同式动画制作、三维运动捕捉、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动漫网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分别在北京、上海、湖南长沙和四川成都建设了四个国家级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对数字媒体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2发展概况

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影视制作业要提高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演艺业要加快形成一批大型演艺集团,加强演出网络建设。动漫产业要着力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国际化动漫形象和品牌,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3.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手段及相应的创作理念,兼具信息传播理论、数字媒体技术和设计管理能力,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多媒体软件业、电视台、电影公司、广告公司、出版发行业、游戏制作公司等从事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制作、音视频数字化、相关技术研发、网页设计与网站维护、数字媒体管理、广告、影视动画、大众传媒、房地产等产业的演示动画片制作,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各类企业(特别是教育IT企业)从事数字化资源的设计、开发或相关课程教学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3.1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基本应用技能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之上,注重新媒体技术的学习与应用。经过学习和实践后,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练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媒体设计软件的应用和开发技能。

(3)熟练掌握影视图像的采集、剪辑和后期编辑的方法与技能。

(4)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基础软件应用能力,具有解决多媒体设备常见软硬件故障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艺术创意能力,能够独立设计与制作各种广告平面效果图及游戏效果图。

(6)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英语),熟练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自学本专业书籍的能力。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可简化为“四个一”要求,具体见上表。

3.2专业主干课程

数字媒体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动画速写、数字图像处理、数字摄影技术、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数字音视技术、非线性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DirectX动画编程等。

3.3专业培养特色

(1)在“以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形成完整的现代数字媒体技术知识结构。

(2)增加实验课比重,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分为数字影视技术、动画与游戏技术二大方向进行培养,拓宽学生就业面。

(4)邀请学术界和IT界知名人士来校开展学术讲座,使学生了解相关前沿信息和业界最新动态,以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

篇(8)

1 改革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是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总体设计和计划,是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1]。认真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规范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其培养的核心是卓越的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不同行业的卓越工程师有不同的教育规律和培养特点。结合我校办学的条件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理念和要求,我们明确了本次修订培养计划的思路:①明确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目标;②以培养工程能力为目的,强化实践教学;③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④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彰显办学特色;⑤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⑥体现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具体做法

2.1 明确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回答了“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这个根本性问题,对整个专业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灵魂。“卓越计划”中指出,本科阶段建议培养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行、维护。应用型人才又可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和技术型三种类型[2],不同类型的人才在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有共性但也有特性,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发展层面侧重点不一样。

工程型人才要将科学原理及学科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主要从事设计、规划和决策工作,强调工程管理能力。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来说,主要是培养具备统筹、策划、管理能力的人才,如编导、制片、游戏策划、设计师、创意总监等。如果不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对系统工程的掌控能力、对作品的分析评价能力、出众的协调能力等,就很难胜任这些角色。对于这一层次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有高质量的教师和研究队伍、高水平的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做保障。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设计出来的方案、计划、图纸等转变成具体产品的人才,他们主要从事实际操作或具体运作,侧重于职业岗位的具体操作,强调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能,如动画师、渲染师、模型师、特效制作等技能型人员。技术型人才是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技术应用开发与现场管理,主要从事组织管理操作活动并处理操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从人力资源结构的层次来看,这类人才居于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执行管理层。如将游戏引擎开发、数字产品开发能力为主的人才定位于技术型,就需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性和行业性。

“卓越计划”要求高等工程教育克服单纯技能型人才的误区,因此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而要侧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并不断向工程型人才提升。

2.2 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指出,培养规格具体体现在知识、素质和能力3方面的培养要求。卓越工程师所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特点是知识面广,专业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能力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技术运用、推广和转换能力,能够分析、提出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参照这一通用标准,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遵循“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目标”的原则,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2.3 重构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最终是通过完善的课程体系来实现的,课程体系是培养方案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专业特色的具体体现。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相应的课程体系决定的。由此可见,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重构课程体系时,需注意以下4点。

1)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特色课程体系。

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都是要以课程体系的特色来体现的,要办有特色的专业首先要有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对部分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并没有依托学校已有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发挥自身的优势,凸显自己的特色。我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置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下,教师队伍在数字图像处理、游戏程序设计、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与可视化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整合其他学院的教师资源,引进优质专业师资。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偏重于游戏编程方向,同时依托“山东省智慧矿山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校数字矿山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结合校企合作项目,开展虚拟现实与仿真方向的课程,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专业特色。

篇(9)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专业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有大量的实践操作的课程,在一直来的教学中,对实操教学都非常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是多数还是在课堂的教学上的改革,没有从专业建设的根本进行思考规划。笔者通过师徒方式的实践教学,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专业进行改革。

一、培养方案的优化

培养方案应该以就业为指导,岗位为对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注重与企业的直接衔接。(1)专业课程成设置要体系,除了必要的公共课程,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按照2.5年的整体规划;第一年是基础,第二年是提高,第三年是为进入企业做准备;第一年专业实践和专业理论的占比理论略占优,第二年等分,第三年实践部分占比要大于90%;第一年的基础理论课程如《广告设计》《广告概论》等要完成,基础软件《Photoshop》《illustrator》等要在第二年的前半段完成,第三年以实践练习为主。(2)专业其他课程的有效衔接。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力求与其他课程的相互配合。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看似不是专业,其实是学生培养成材的重要一部分,思想政治、专业素养、职业精神等这些必备的精神都应该在课程中有反应。比如就业指导课程,也应该与专业课程有效衔接,学生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必然要对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专业课程与非专业课之间不是鸿沟,而是相互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在培养方案的规划中,要着重考虑这个问题。

二、教学模式的改变

课堂依旧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直接的途径,所以,教学模式的变化尤为重要,要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为出发点,寻求课程的教学的改革。

(1)实践为主,理论为辅。实践为主,并非是学生上机实践为主,而是包含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实施的整个过程,要拓展课程的外延,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理论为辅,不是理论不重要,没有理论的支撑,一个人的设计前途将十分的有限,现阶段理论并不需要太多高深的指导,主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获得长久自学的能力。

(2)案例教学,对接市场。案例教学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但是案例并非是课本上生硬的临摹,在学生基础学习的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这样的案例学习,但是到了提高阶段,书本案例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应该对接市场,可以向校企合作企业要现成的实践案例,也可以直接参与到校园和社会实践,向市场要作业,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课堂管理的换位

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课堂应该是活跃的,充满互动,在学生后期的专业技能提高阶段,更应该多尝试新的课堂秩序。(1)自我管理,教师监督。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除了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重要的还是品德和职业素养。这方面可以尝试学生开展自我管理,当然这需要改变一些规则,比如,教师布置实践任务,提出具体要求,限制时间完成。学生将自我安排实践,确立努力的方向,整个过程教师要进行监督,适时提供指导,即能让自主的完成任务,又能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2)成立团队,相互促进。把班级氛围4-6人不等的多个小组,指定一个小组负责人(小组负责人轮流),由负责人来分配人员和分工,开展头脑风暴,共同完成任务,相互促进提高。

四、考评机制的变化

实践过程进行了以学生为主的变化,但是学生的自主自我约束意识还是较弱,如何保证学生能主动、认真地开展学习,考核办法是最有效的途径。

(1)平时表现与完成学业结合。平时变现部分占比可以适当提高,可以达到30%-40%,主要由教师对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出勤率,更多是看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和积极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作业的完成质量也是评价的重要指标,质量的评价除了教师的判断,更多的要努力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评价,对于面向市场的案例,将以客户的评价作为最终的判断。

(2)实践案例与团队表现结合。实践案例的完成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评价学业的进步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学生与其他同学直接的配合度。领导一个团队,要看领导能力如何,效率如何,结果如何。参与一个团队,要看执行如何,沟通如何等等,这些都是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的占比要与作业的完成情况大致相同。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9-01

数字媒体产业(the digital media industry)是以数字媒体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媒体内容的设计和制作为中心,包括多媒体,软件,网络,通讯等信息产业,也包括对传统文化艺术娱乐产业的数字化。数字媒体技术为不同传媒提供了资源整合的平台和基础,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数据库、报纸、刊物等等,提供了新的基础,提供了分享资源和影响力空间的内在机制与条件。在影视特效,数字动画,游戏娱乐,广告设计,多媒体制作,网络应用及教育,医疗,建筑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增值潜力。

数字媒体产业是科技文化娱乐新兴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中国的数字产业起步比较晚,但是基础比较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数字媒体的内容平台”列为重点领域,数字媒体产业具有 “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和高附加值”等特点,科技部通过国家 “863计划”在动漫和网络游戏两个领域率先进行了布局,2005年5月13日以国科高发字(2005)150号文件批准北京、上海、四川成都、湖南长沙组建四个“国家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数字媒体产业将成为我国IT和娱乐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涉及影视、游戏、出版、图书、新闻和信息技术等各类文化和技术产业。可是,相关人才匮乏,特别是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并具有艺术创意能力的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开发与设计人才更是稀有。专业的数字媒体人才的缺失成为了中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软肋。在我国数字媒体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高职院校应如何来培养专业的数字媒体人才是当前应该重点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数字媒体产业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字媒体产业是本世纪迅速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涉及的领域范围广阔,因此,对所需人才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也具有很高的标准:

首先,应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数字媒体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学习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然后,应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运用艺术思维进行对象策划与包装,动画、广告、多媒体交互艺术、动态影像与宽带流媒体应用等多媒体艺术创作。第三具备良好的软件应用和操作能力,熟悉各类设计软件的工作界面,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工作流程和使用方法。第四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充分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第五,具有健康的体质和心理素质,具备道德完善的人格。善于沟通和交流,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2.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教学的主要目标

高职院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数字媒体产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了计算机、艺术设计和多媒体等多门学科。数字媒体产业是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而产生的产业,用“文化为体、科技为媒”准确地反映了艺术文化在数字媒体产业中的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培养的人才两极分化,懂艺术的人不熟悉技术,而懂得技术的人则缺少艺术素质,培养懂艺术又熟悉技术,兼通“数字媒体艺术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字媒体专业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艺术设计为依托,将数字技术与设计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美术修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媒体制作、游戏、动画制作、数码视频编辑和数字化园林景观设计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以在网络媒体公司、传媒业、影视广告业、娱乐游戏业、动画设计公司、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和教育等行业工作。

3.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手段是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其能培养学生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

(1)培养动手能力。(2)培养综合能力。(3)培养设计能力。 (4)培养研究能力,该层次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项目的制作,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4.高职院校数字媒体实践教学的对策

(1)以适应数字媒体产业对创作设计人才、制作人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要求设置专业实践教学。从具有艺术与技术特点密切融合的数字媒体产业需要出发,高职院校应在传统的艺术教学的基础上,注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视听艺术的融合,注重在影视、动画、设计、计算机等不同学科方向之间的交叉复合。

(2)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实验设备的优势,建立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符合时展要求和数字媒体技术前沿的先进实验室和实践教师队伍。

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数字媒体新技术,使他们紧跟数字媒体技术前沿和迎合时展要求,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必须跟上市场发展行情,随着不断改进和提高的技术手段,要求实践仪器设备的不断升级。

健全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队伍。数字媒体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档次普遍较高,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有技术、有专长。他们既要掌握实践技术,又要懂得使用仪器设备、维护和开发的能力。实践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素质,不但具有实际应用能力,而且必须有综合性实践的设计、实践教学的创新能力。

篇(11)

所谓数字媒体技术,是指数字媒体相关的内容开发与制作技术,主要包含场景设计、角色形象设计、游戏程序设计、多媒体后期处理、人机交互技术,是针对游戏开发、网站美工和创意设计类工作设计的专业。随着我国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高专也竞相设置了数字媒体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教育立足市场发展的重要命题。

1 以就业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类型之一的高职教育,与以学科知识为逻辑体系的普通本科相比,其教育模式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高职教育中的“高”决定了其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只是会动手的技术工人,还应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更要有向更高层次的岗位发展的潜质;高职教育中的“职”则决定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有突出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首先具有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其次是要具备职业发展或迁移所必需的某一项专业技术领域中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的理论;第三,还应尽可能在人文素质、思维方法及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学生成就其人生的事业打好一定的基础。

2 以市场需求构建高职课程体系

2.1 形成注重实践的课堂教学。数字媒体专业作为电脑技术与艺术有效融合的一种新型学科方向,在教学方法很多还停留在原有学科的教学方式。一是教师的授课形式基本都是围绕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软件课的的单一教学,与实际应用和市场需要脱节。二是学生的学习只寄托在课堂上的课本实例制作,不愿课后再去学习新的知识,缺乏尝试精神,也就更谈不上独立完成商业化性质的实战项目了。在新的市场需求条件下,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是一定要改革的。要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注重:一要善举实例,引出问题。二要积极分析,探索新知。三要引申提高、学以致用。四要拓展知识,联系实际。

2.2 建立链接应用的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有力指标,传统的课程考试模式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为分数而考试,学完一门课就以考试的形式给出结论,获取分数,就算结业了,这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还有一些学校教学规定取消期中考试,以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来考核。考试形式虽便于管理,但知识覆盖面窄,考查点代表性差。尤其是数字媒体实践类课程,传统的考试形式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面对种种问题,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是最终推进学生专业能力养成的有效途径。

2.3 加强多学科的知识融合。作为一项以技术与艺术为主要支撑的产业,数字媒体专业主要是为网络媒体公司、影视广告业、传媒业、动画设计公司、平面设计和教育培训等行业培养人才。因此,学习数字媒体相关软件时,为了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能在内容与形式上,更具有表现力和思想性,具备一定的构图、用光及色彩搭配能力是尤为必要的,而美术基础课程恰恰可以提供这样的必要补充。

美术基础课程是一个由素描与色彩基础、三大构成和美术欣赏这三大模块组成的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数字媒体的专业特点,要全方位地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绘画基础知识与动画设计、平面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发挥各模块的作用,让学生理解美术基础的每个教学模块都是针对后期的专业学习而设计的,并确保教学中让每一个教学模块都能围绕专业相对应的知识点展开,突出教学模块的特点和重点。如在具体的素描教学过程中,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为后期的计算机角色造型设计和场景设计打好基础。而提高素描教学效率的最好办法,就是根据这一目标合理安排素描教学的核心内容,为确保突出重点,把其他与造型训练无关的内容省掉,以结构素描练习为主,强调线条的准确性和造型的严谨性,这样做既针对性强,同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只有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才能实现数字媒体专业的积极建设和长足发展。

3 以师资管理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3.1 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关键力量,因此,大力提高综合素质,构建多层次复合型师资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最直接的方式。

建立专兼职的教师团队。在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积极完善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制度,用精英引领团队的发展,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和促进教师积极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以形成具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为目标。同时,为确保师资队伍质量的高水平,延续性,高职学校要积极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到用人单位或者培训机构进修学习;在兼职教师的队伍建设中,要采取积极开放的态度,兼职教师可以从外面聘请专家和相关教师,一般高职聘请数字媒体专业建设水平高的个别高校或社会上从事新媒体艺术教育或创作的专家讲学,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丰富了教师队伍梯次。且由于数码媒体艺术学科的专业特点,对于本学科师资的引进方面要采取新的视角,真正立足于选拔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对特殊人才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另一方面要联合企业用人单位,外聘经验丰富的现场人员。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不至于与市场脱节。

3.2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要使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一个良性循环的机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必要的保障。首先,要加强校内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来进一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衔接。实践基地直接影响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投放必要的人、财、物力资源,从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的要求出发,努力为学生搭建走向社会的实践平台,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其次,积极倡导“一教双证”模式,推进劳动市场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通。根据现代职业市场要求,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不仅应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从事职业或技术领域工作所要求的能力与资格,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实行“一教双证”,调动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和获取与本专业相近劳动岗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积极性,提高其职业竞争能力。[2]第三,推动校企共育机制。把实践教学与学生就业的落实挂钩,毕业设计采用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让学生以设计师的身份到产学研合作单位参与项目的开发和设计,做到“实题实做”。即由学生动手完成实际设计项目,又使学生在项目中学习设计与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完成设计作品、完成毕业实践活动[3],为学生毕业后成功的职业生涯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平台。(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高职计算机专业数字媒体方向课程设置与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HY125-021)

参考文献

1 廖细春.关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

育,2011.5:11~12

2 李国政.刍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几个问题[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