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技术创新案例最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芯世界”公益创新奖由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和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主办,是国内首个鼓励公益组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公益创新的专业奖项,致力于帮助公益组织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公信力和创新能力。
从实际案例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公益组织服务范围的扩大、效率的提高及服务质量提升等等,从而增强了公益组织的透明度、公信力和创新力。
着眼点在信息化创新
英特尔中国首席企业社会责任官杨钟仁表示,英特尔作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要怎样利用ICT技术促进未来创新者的成长,不仅仅在产业上,在公益事业上也非常重要,英特尔关注的重点是怎样着手利用科技手段来帮助青年人变成创新者。
这次评出的“芯世界”公益创新奖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利用最新的信息手段进行公益活动。例如获得应用奖一等奖的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万名农民工绿色网上行”项目,为在沪的上万名农民工定制了 “绿色网上行”项目,建立了专门的网络平台,使一批批进城务工的青年人掌握了PC和互联网操作技能,从而享受了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甚至改变了他们自身的命运。
英特尔为何对这些公益项目情有独钟?用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的话来说,因为英特尔在长期的社会责任实践中发现,往往落后贫穷的地区,也是信息化比较落后的地区,如果这些地区的信息化程度得到改善,那么也有可能改善其贫困的面貌。
付诸“社会创新”的实际行动
这次评选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是否体现了创新性。对于创新性的看重是英特尔一贯的特征。
杨钟仁说,作为芯片创新领域的领先厂商,英特尔致力于以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改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但英特尔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不仅限于自身的技术创新,由内向外推己及人,英特尔也将持续致力于推动产业生态系统的合作创新,同时将创新的理念、战略、方法用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付诸“社会创新”的实际行动。
在公益领域的全新探索和实践
此次评选揭晓之后,英特尔仍将继续与民政部深化合作,共同举办包括公益组织信息化建设培训、公益组织信息化创新案例参考以及公益组织信息化导师计划等系列活动。
作为全球技术创新领域的领导者,“技术创新”是英特尔的灵魂,英特尔发挥自身技术优势,携手政府及社会各方力量,使用创新技术来推动公益创新、社区创新、教育创新、中小企业创新等,以实现社会创新这一目标。
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解释说,“社会创新”是指可以促进社会发展的新战略、新理念和新组织形式。通过政府、产业界及各类非政府组织共同努力,运用创新手段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最终实现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
英特尔“企业责任社会化”的实践案例
2008年,英特尔提出“企业责任社会化”,作为第一时间报道“企业责任社会化”的CSR专业媒体,本刊一直在跟踪英特尔“企业责任社会化”构想的实现情况,这次“芯世界”公益创新奖评选活动,可以说是一次典型的“企业责任社会化”的实践案例。
据杨钟仁介绍,评选自2010年1月启动以来,得到国内公益组织的广泛响应,共有240多家组织提交了其在组织发展、知识管理、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在当天的颁奖仪式前,英特尔举行了“信息技术推动社会创新高峰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新闻界、金融界、学术界、NGO各方的代表来共同探讨公益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巡视员姚显会在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加快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诸如贫富差距加大、人口老龄化、社区和谐建设、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和挑战。”
1 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依据
1.1 技术创新战略的比较
技术创新战略一般分为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和合作创新战略,其特点各不相同。相比较而言,自主创新对企业的资金、研发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模仿创新则对这些方面的要求较弱一些,但它要求企业能很好的吸收所引进的技术,从而从工艺上更好的创新,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合作创新则要求合作主体之间细节的划分清晰,权责明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创新战略越来越多的被企业所采用。
1.2 两种典型技术创新模式
现在一般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创新战略观点:一种是十分普遍的观点即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另一种是现在从两弹一星、吉利等这些案例所引发出来的直接自主创新的战略。那么相对我国的家电行业的企业到底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战略途径?下面引用彭纪生、刘春林建立的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模型,以期对我国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1.2.1 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博弈分析
为表述的方便,考虑两个企业(企业1 和企业2)均可独立进行一项创新研究的博弈问题。由于企业自主开发需要研究成本并需承担失败风险,故假设该项研究需要投入的直接成本为c ,对每个企业来说,成功的概率均为p。并设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企业的研究成功将给企业1 和企业2分别带来v1 和v2的效用(或收益)。但是如果只有一个企业研究成功,另一个企业为共享研究成果,必须付给成功者一定使用费d(一般假定d
于是对两个企业而言, 有4 种不同的策略组合, 即企业1创新、企业2 模仿;企业1 模仿、企业2 创新;企业1 和企业2 都创新; 企业1和企业2都模仿。
1.2.2 分析结论
如果两个企业效用(v1和v2)分别位于分界线((c/p)-d)的两侧, 那么高效
用的企业选择创新, 低效用的企业选择模仿, 是一个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策略。如图:
根据图中的这一博弈模型,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经济发达的国家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研发新的技术所带来的收益相对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企业;同时前者的创新成功率相对较高,也更刺激其积极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对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企业进行新的研发有可能得不偿失。因此当两企业的创新收益分别位于分界线( (c/ p) - d) 的两侧时, 中国企业选择模仿创新是博弈的均衡解。
2 案例分析
2.1 海尔的现状
海尔是在引进德国Liebherr公司冰箱生产技术而成立的青岛冰箱总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4 年1 月1 日, 经青岛市经委决定, 将青岛东风电机总厂与青岛工具四总厂合并成立青岛冰箱。同年员工有800 名,销售额为348 万元, 赤字是147 万元。2001 年海尔的全球销售额达602 亿元,年平均增长率约为78 %。到了2001 年,海尔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 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并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架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在海外市场上, 海尔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设计中心18 个,工业园10 个。营销网点58800 个,服务网点11976 个。
2.2 海尔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2.2.1 发展初期模仿创新战略
1984年,在“起步晚,起点高”的思想指导下,青岛冰箱在青岛市经委的指导下, 比较和研究世界上32 家冰箱的技术资料, 决定从德国Liebherr公司引进4 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在这个阶段,其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掌握,为此,海尔委派技术人员赴德国Liebherr公司接受培训。通过学习、消化,海尔突破了内部技术瓶颈,并进行模仿创新,推出了亚洲第一台4星级电冰箱。 此后,海尔进入其他的家电领域时,也采用同样的做法, 如1993 年与意大利Merloni公司合资,生产滚筒式全自动洗衣机。
海尔集团并不是仅仅单方面的停留在“高起点”的引进技术,同时还十分注重吸收消化技术,从而更好的创新。随着产品的逐步系列化,海尔拟议低成本、高质量扩大本地市场,并打开海外市场。此时海尔步入了改进创新阶段,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TOM)的同时,其管理焦点向降低成本转移。在这一阶段,海尔德研发活动的重点在于生产工艺的创新和零部件的国产化。为更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海尔通过反求工程进行工艺创新,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开发出了适合国情的门冰箱,并通过了美国UL认证,逐步与国际接轨。
2.2.2 中期至今合作创新、自主创新
实现了产品的多样化以后,海尔开始以直接出口的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日清日高、日事日毕”的管理模式下,海尔把管理焦点放在改进产品性能上,对已有的技术的改进。海尔瞄准新的市场需求,以改进性产品创新为主,利用技术积累,逐步形成自主的研发能力,在国际上率先攻克冰箱无氟、节能、大力冷冻三合一的难题,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
海尔产品门类已相当齐全,其主导战略演化为海外市场设计、生产、营销的三位一体化。在这个阶段,海尔研发活动的重点一方面在于对现有技术的整合创新,如把变频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变频冰箱;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冰箱中,开发出网络冰箱;另一方面,力求紧密跟踪世界前沿技术,通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信息分中心和设计网络,及时获取国际最新资讯。在技术策略上,则更加注重运用全球科技资源,形成了包括战略联盟工作系统、产学研工作系统等在内的技术创新外部体系。海尔利用新兴技术,捕获潜在市场需求,并初步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全球化,如海尔出口美国的冰箱都由洛杉矶设计分部研制;无霜保湿、智能保鲜的“无霜金王子”系列新产品由法国设计分部开发。
3 我国家电企业的创新模式选择
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已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工业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但我国不能简单地讲应该采取何种创新战略,应该根绝不同的产业,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等因素出发来讨论采取何种战略。对于我国的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海尔案例的发现及结论,本人尽发表以下自己的见解。
中国家电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应该采取以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为主线的战略来发展。从海尔的案例中我们发现,企业发展的初期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是海尔高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引进技术就应该引进最核心的也最先进的技术。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就曾说过:要找就找最顶级的企业去模仿,这样才会大大缩短我们和发达国家,和行业顶级企业之间的差距。同时成熟的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空间也越来越有限,家电行业相对处于成长、成熟期,在这个阶段采取模仿创新是比较好的选择。海尔进入冰箱业时引进的就是德国Liebherr4星级冰箱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模仿创新是先去模仿然后吸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最后去创新,当前我国企业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技术的消化、吸收及开发的能力很弱。大部分企业只是重视技术引进和掌握,通过先进技术、设备等制造产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而忽略了对技术的吸收以及进步已不创新、开发。海尔成立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其目的是通过中央研究院研究超前10年的技术,增加技术储备。既要跟踪和分析研究与集团发展密切相关的超前技术,又要着重搞好这些超前技术的商品化工作,使得各类超前技术在中央研究院得到二次开发和技术重组,实现商品化,最终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一条龙。
一个企业要寻求长足的发展,要最终在市场里立足,就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家电行业的市场发展空间较大,通过各种技术的融合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模仿创新为企业赢得市场、资金、技术的条件下,当企业发展壮大以后就应该进行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先于其他企业走在市场的前列,才能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优势。近年来海尔洗衣机自主创新生产的世界上第四种洗衣机“双动力”、6A自动档洗干一体机等产品不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更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成功完成了我们洗衣机从追随世界洗衣机行业潮流,到引领世界洗衣机行业的发展潮流的转换。其在上市第一个月就占据了国内高端市场能够50%的份额。2005年更以中国自主品牌纳入了国际IEC标准提案。
合作创新在企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是可以积极谋求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谋求共同发展的社会,各个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不断的加强,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在脱离其他企业而独立的生存。加强企业间的交流,相互学习,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的企业得以更好的发展。而且各种创新战略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我们采取配合使用多种战略的方式,来促进企业的发展,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
此阶段的信息技术创新决定了信息技术未来的实践与发展方向。有IT研发实力的企业,选择对这个阶段的各类新技术进行研发,比如最新的云存储技术、大数据、内容分析技术等。处于此类阶段的职位集中在高端技术研发方面。比如,云存储研发工程师,大数据技术研发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等。
(2)开发阶段
此阶段的技术相对成熟,但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技术发展也较快。大部分企业的信息技术研发需求都集中在此类技术上,以此开发新的产品或服务,并对用户产生影响,比如移动应用产品开发、网站系统开发、系统交互设计等。这一阶段的包括的职位一般有,用户体验工程师、产品经理,系统分析员、移动应用开发工程师等。
(3)应用阶段
此阶段的IT技术主要是重复性的程序化工作,相关技术和工具较开发阶段的技术更加成熟稳定。企业将大规模日常化的使用相关技术开发或维护相关产品与服务。比如大型企业对ERP系统的日常使用,企业利用网站系统开始电子商务活动,负责产品数据库开发和维护工作。此阶段的职位一般有,ERP应用支持工程师,数据库维护工程师、客户关系经理等。
2专业核心能力动态培养体系构建
(1)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
较好地掌握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能进行一般性信息资源规划与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管理、评价与维护的能力;
(2)技术创新能力
能够进行复杂的信息资源项目规划与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管理、评价与维护,并能在实践中对已有方法和技术体系进行分析、改进的综合能力;
(3)知识创新能力
在掌握相关知识、技术应用以及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推动信息管理理论和学科发展的能力。笔者对国内六家IT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深度访谈中发现,信管专业毕业生知识技能滞后于其企业新技术研发所需。作为一个新兴且发展迅速的学科专业领域,信息管理的专业教学必须与业界发展同步,从知识结构层面,应覆盖信息管理学科领域前沿的理论和技术。笔者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访学期间,跟踪观摩了信息管理相关的若干门专业课程,发现课堂上直接按照经典教材章节教学的很少,大多数教师都根据本课程涉及的最新技术和理论知识调整了教学内容和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依据信息技术创新的认识、开发、应用三个阶段将课程体系进行分类,建立了以“创新阶段”、“能力差距”和“课程重建”三位一体的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动态培养体系,要求密切注意外界情况的变化(如技术进展和市场所需的变化),及时增加新课程或者修改现有课程培养目标。处在认识阶段的技术,比如大数据、内容分析等,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热点。而在这一阶段的技术主要涉及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由于信息技术更新替代越来越快,信息管理专业应该更多关注处在技术扩散的早期的技术即认识阶段的新兴技术。在本科的四年培养计划结束后,这些技术方面的人才恰恰是社会最急需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通过一定调研分析这些知识技能需求与课程设置和内容的差距,及时更新课程设置。比如,现阶段的大数据理论和技术就应该导入到课程体系中。在未来各行业各急需大数据相关人才的环境下,如果毕业生对大数据技术,理论和应用没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就很难与市场就业对接。如华盛顿大学为本科生开设了数据科学导论课程,爱荷华大学开设了大数据分析认证课程等。处在开发阶段的技术,比如网页设计与制作、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这些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较快。比如,目前大多数高校还停留在一般的网站设计与开发上,而现阶段市场却急需移动应用系统开发人才。这一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实践中对已有方法进行分析、改进的能力。课程内容设计上,应该突破传统教材教学的框架,及时加入市场急需的技术作为教学内容,引导并鼓励学生扩展知识面,比如密西根州立大学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就导入了用户体验与可用性设计技术和工具的介绍;教学方法上,可以根据市场所需技术将学生分为若干兴趣小组,对不同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充分了解此课程相关的热门技术和技能需求。处在应用阶段的技术,比如ERP原理和IT项目管理等,相对最成熟和稳定,知识体系一般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这一阶段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由于知识体系的相对稳定,此类课程除了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掌握以外,更重要的是增加一些目前企业处于广泛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介绍与应用。比如针对ERP原理课程,可以提供一些用友ERP和SAP软件的基础操作培训;针对数据库课程,适当增加OracleEnterpriseManager的实践操作介绍;针对项目管理课程,加入MicrosoftProject、8thManage或VisualProject等流行项目管理工具的功能和使用介绍等。
3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建议
3.1核心能力定位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定位,即积极地正视和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创新过程的视角以点带面地优化出合理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在深入分析和理解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内涵和层次关系的基础上,不但需要关注信息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更需要关注学科领域前沿的理论和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当然,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与特点,进一步明确这三方面能力的所需,一流高校由于相当部分的本科生会选择继续深造,因此知识创新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可为后续研究生阶段的独立深入研究打下基础;普通高校由于更注重学生就业问题,可适当多突出学生的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国家对创新性人才培养极为重视,为了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也推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此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核心能力更应该体现其创新性,积极适应技术变化及发展趋势。
3.2培养方案设计
信管专业的培养方案可以设置以三个创新阶段为基础的板块化课程体系。应用模块,这部分的课程与当前处于应用阶段的技术对应,如ERP,Oracle数据库技术。注重培养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如ERP知识和相关工具的应用,Oracle数据库规划、设计和实施等方面的应用操作能力。开发模块,这部分的课程与当前处于开发阶段创新对应,如IOS,android移动平台开发技术,社会化媒体营销工具和方法。更注重培养分析和改进问题能力,如移动产品和应用的分析研发,社会化媒体的内容运营管理,挖掘和分析用户使用习惯及体验感受的能力。认识模块,这部分课程与当前处于认识阶段创新对应,如众包平台、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主要培养知识创新能力,如新兴的软件众包、云计算开发、面向海量数据分析的模式和技术趋势等问题。除了主要课程体系的板块化设计以外,学生第二课堂需要经常性的出现新兴信息技术的讲座,比如HT-ML5,NoSQL数据库技术,移动开发平台AndroidFramework、iPhoneSDK的使用及简单培训等以引导并激发学生兴趣。
3.3核心课程改进
对于目前传统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应该体现信息技术创新导向,体现基础性、研究性、前沿性,及时把最新的技术、案例和工具引入教学。比如,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除了对经典的传统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讲述之外,还可以介绍一些系统开发的前沿趋势,比如移动开发,开源软件、外包和众包开发模式,以及虚拟团队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可以引入更多的企业信息技术创新案例,如引导学生思考企业信息技术选择上的成功和失败原因是什么?社会网络下如何重新定义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流程?数据库技术课程则可以适当引入NoSQL非关系型的数据库,XML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等新兴数据库技术的介绍,以及业界流行的DB2、MySQL等数据库管理工具的组件和功能介绍。除了课程内容体现创新融合思想以外,教师队伍自身的知识快速吸收能力也是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实现课程改进的关键。课程教师应该及时识别目前的新兴信息技术,了解分析这些技术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作者简介
刘振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者长期从事电力与能源工作,已出版有《中国电力与能源》、《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技术》等。
内容简介
《全球能源互联网》以全球视角研究了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和解决方案。分析了全球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分布及发展现状,揭示了世界能源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剖析了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的能源发展趋势。提出了以全球性、历史性、差异性、开放性立场研究解决能源问题的全球能源观,进而阐述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分析能源电力供需、“一极一道”等大型能源基地开发的基础上,对全球能源互联网构建方案、实施路径、技术创新以及工程实践进行了系统论述,展望了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前景。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全球能源发展现状与挑战
第一节全球能源发展现状
一、基本概况
二、化石能源
三、清洁能源
四、“一极一道”能源开发
五、电力发展
第二节全球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能源供应面临的挑战
二、能源环境面临的挑战
三、能源配置面临的挑战
四、能源效率面临的挑战
小结
第二章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
第一节世界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概况
一、风电发展概况
二、太阳能发电发展概况
第二节清洁替代
一、清洁替代的必然性
二、清洁替代的关键
第三节电能替代
一、电能替代的必然性
二、电能替代的重点
第四节“两个替代”与能源革命
一、清洁替代与能源革命
二、电能替代与能源革命
小结
第三章全球能源观
第一节能源发展规律
一、能源结构从高碳向低碳方向发展
二、能源利用从低效向高效方向发展
三、能源配置从局部平衡向大范围优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全球能源观
一、基本内涵
二、核心内容
小结
第四章全球能源电力供需
第一节影响能源供需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社会发展
二、能源资源禀赋
三、能源环境约束
四、能源技术进步
五、能源政策调控
第二节全球能源需求
一、能源需求总量
二、能源需求结构
三、能源需求分布
第三节全球电力需求
一、电力需求总量
二、电力需求分布
第四节未来全球能源开发格局
一、能源供应总体情况
二、世界各大洲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三、分布式能源开发
四、化石能源开发与利用
第五节全球电力流
一、全球电力流布局思路和原则
二、全球电力供应总体情况
三、世界各大洲电力供需平衡
四、全球电力流发展趋势
小结
第五章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第一节坚强智能电网与全球能源互联网
一、坚强智能电网
二、全球能源互联网
第二节跨洲特高压骨干网架
一、北极地区风电外送通道
二、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外送通道
三、重点跨洲联网通道及发展进程
第三节洲内跨国互联电网
一、亚洲互联电网
二、欧洲互联电网
三、北美互联电网
四、南美洲互联电网
五、非洲互联电网
第四节国家泛在智能电网
一、电网网架建设
二、智能化发展
第五节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机制
一、组织机制
二、运行机制
三、市场机制
四、政策保障
第六节全球能源互联网综合效益
一、环境效益
二、经济效益
三、社会效益
小结
第六章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
第一节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重点领域
一、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二、技术创新的方向
三、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
第二节电源技术
一、风力发电技术
二、太阳能发电技术
三、海洋能发电技术
四、分布式电源技术
第三节电网技术
一、特高压输电技术和装备
二、海底电缆技术
三、超导输电技术
四、直流电网技术
五、微电网技术
六、大电网运行控制技术
第四节储能技术
一、最新技术进展
二、发展方向和前景
三、前沿技术展望
第五节信息通信技术
一、最新技术进展
二、发展方向和前景
小结
第七章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和实践基础
第一节中国实践
一、技术创新
二、标准制定
三、战略规划
四、工程建设
第二节国际实践
一、特高压发展
二、智能电网发展
三、清洁能源发展
四、世界互联电网发展
小结
第八章全球能源互联网改变世界
第一节构筑能源发展新格局
一、突破资源约束,人人享有充足清洁能源
二、突破时空约束,清洁能源实现高效利用
三、突破环境约束,清洁能源成为主导能源
第二节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
一、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提升经济质量
二、释放创新红利,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三、推动合作共赢,促进世界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节创造社会美好新生活
一、改变公众生活,提升人类发展水平
二、推动社会变革,构建高效社会形态
三、改善自然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开启人类文明新篇章
一、推动政治和谐,促进世界和平
二、推动环境和谐,促进生态文明
三、推动人类和谐,促进文明升级
小结
内容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2.合理整合资源,实现技术创新上的帕累托最优。由于技术引进过程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资源转移过程,广义上说,它是包括了对有用技术的筛选,对使用这些技术从事创新能力的准备等一系列环节的资源整合过程。对于具体的各制造业部门来说,既包括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也包括使用这些资源的方式。因此,即使是技术禀赋再充裕的部门,也有从外部获取技术投入提高自身技术使用能力的必要。基于技术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及其创新所要求的经济技术条件实施技术引进,是许多国家的制造业部门在权衡成本——收益后所做的一种必然选择。日本制造业的技术引进始终是与自身技术能力运用并行而动的。原有的技术基础和对新技术的驾驭能力,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采取了多样化的技术引进运行模式。在自身的消化与吸收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根据各制造业部门的实际需要,多通道实行引进。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它对工业技术的引进,既包括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建立起来的钢铁、造船、电机等产业技术,也包括欧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发展的汽车、家电行业的技术;有当时欧美应用成功的电子工业、高分子合成材料、原子能工业的最新技术;更有虽已完成实验但尚未在生产中应用,或还未实现商业化的技术;以至引进正在实验中的技术。正是技术引进上的这种广揽博收、博采众长,才使日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奠定完整的新技术基础成为可能。在1950~1975年25年里,它通过引进吸收了全球半个世纪开发的先进技术,而支付的外汇总额不到60亿美元。据日本自己测算,这种做法使其节约了2/3的时间和9/10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果使它在60年代与西方国家的科技差距缩短到lO-15年,70年代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到80年代其工业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已处领先地位。
3.选择和确立创新的国际起点。更具意义的是,这种广泛有效的技术引进及早日实现赶超欧美的目标,使日本能够在深刻了解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把本身的自主创新活动建立在高水平的国际起点上。由于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前提,是对那些具有较大产业化潜力的先进科技成果,客观地进行筛选甄别,它要求产业部门与企业要对所选成果及其发展潜力有充分的了解,并对成果实现商品化的生产前景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乃至需要对技术选择的机会成本认真加以核算。所以它在客观上也是技术引进要进行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筛选的复杂过程,同时也是产业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充分认识和比较研究过程。例如,日本在引进中不仅了解到相关产业部门的世界最新技术动向,而且也通过比较了解了世界先进技术国家同类技术的不同特点,以及该技术研制中对所遇问题的解决过程。这对日本准确地选择自身所需的新技术,确定本国技术创新的切人点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因此成为后起国家日本,不仅能在钢铁、造船、汽车等传统制造业领域获得强大的国家竞争力,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在半导体、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取得突破性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技术引进,使得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开阔了国际视野,锻炼了对现实中的先进技术乃至潜在技术产业化前景的准确判断。从而能在本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中,尽可能地避免重复研发和少走弯路,而直接向世界水平的关键技术发起冲锋。因此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激烈的高端国际竞争中摘取桂冠。
(二)自主创新与制造业自立发展的内在联系。
1.把握完整的工业技术基础上的发展主导权。由于创新是较引进更深一层次的发展手段,日本诸多的成功企业均视创新为企业乃至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最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普遍认为,鉴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日本的工业技术多是模仿欧美发展起来的,如果仅停留在模仿上,即使模仿的再好也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如果完全照搬欧美的做法,那么倒闭的只能是日本企业。于是各企业与引进的技术结合,谋求通过不断的产品、工艺及其组织创新,实现制造业的强盛和自主发展。“勇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的挑战者索尼,就是在这一认识下出现的创新型企业。正是将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做法,使这个建立之初仅有500美元资本、20名职工的小企业,通过接连不断的创新活动,迅速成长为世界电子企业的巨人。这种独立性还集中体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所采用的各种新技术获取方式上,即合资合作以股权换技术;购买专利技术许可;独自进行现有的技术改造和独立从事新产品的市场开发中。“即使是那些选择与外国公司合作的企业,也不仅仅是现成的外国观念的被动接受者。例如,当时以51%的股份出售给通用电气公司的东京电气公司,就拒绝了通用方坚持研究应由美方进行,日方仅负责后期开发和集中生产的主张,日本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必须独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选择购买专利的企业,更是随自身创造能力的提高而减少对专利技术的依赖,依靠不断增强的独立性,从世界工业的最新发展中捕捉信息,从而开发出自己的生产技术。这种情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日本化工企业中较为普遍。它表明日本的企业从开始就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
2.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发展主动权。进入引进之后的更高层次创造,在创造中建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技术特色和自己的产业优势,引领日本制造业走出亚洲、走向世界。在制造业的生产方面,与引进相比日本更擅长于创新。靠创新日本以自己的技术进步方式踏上近代工业化的历史行程,靠创新日本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优势创造出一个当代的制造业大国。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是从经济恢复时期引进国外的装配技术,通过创新来实现外国车型的国产化开始的。在20世纪60年代前半高速增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体制中,它靠国产新车型在质量和性能方面的创新,使日本的小汽车开始跻身于国际市场。在随后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日本加快创新的脚步,打造车身设计和控制排污方面的技术优势。最终以环保节能、经济实用为特点在国际市场上胜出。晶体管技术是美国实验室首先发明,但日本企业凭借它对该项技术应用前景的准确判断,在晶体管发明仅有四年,在发明者本国还只限于用来生产助听器一类产品之时,就将其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晶体管收音机推向世界,从而引发了一场消费领域的电子革命。随着日本企业对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和电视机产品的开发,以及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使电子产品小型化、高性能化和价格低廉化,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电子技术拥有国。同样,机器人技术是在1968年通过日本公司与美国企业合作的途径传人日本的,1970年日本就研制出第一台国产机器人。经过此后一系列创新与开发努力,今天最高水平的机器人产品已成为日本的专利,日本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机器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与这种技术创新相联系的是生产工艺及其生产组织的创新,闻名于世乃至为欧美企业效仿的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典型的例子。正是借助于不懈的努力和生产过程的经常性创新,凭借嵌人人们头脑中的主动发展意识,日本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追赶欧美的历史任务,在工业技术领域与美国、德国并驾齐驱,进而确立起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历史地位。
3.发展模式的灵活选择权。在日本,无论是企业还是地域的引进与创新活动,都是基于国家的资源条件和人力资源特点进行的。鉴于日本国情的明显特点,即国土狭窄、资源匮乏;但以人口数量、预期寿命、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万人平均在校大学生数为主要标志的人力资源丰富,日本的技术引进和创新,从来都是围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利用现有资源为中心展开的。如与欧美国家不同,它的前工业化时期的许多创新,实际上需要更多的劳动。这种经济史学家眼中的“勤勉革命”,就是日本大多原材料短缺而农业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的反映。在当代的经济发展中,日本利用现场人员对问题韵果断处理能力和传承的生产技术诀窍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也是为上述问题所做的最好注脚。通常情况下,日本的各类企业都能够灵活地选择创新方向,因为它们都拥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和相应的科研手段,并且都能够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形势适时地调整经营组织。一些著名的大企业甚至拥有按专业分工的多家研究所,用以保证企业所用技术的独创性特色,以及不断将新技术及时地转化为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在长期的引进与创新实践中,日本建立了与自己的工业技术基础和国情特点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它的特点是以民间为主体的技术研究开发方式;吸收与开发结合、生产与革新并举的行动模式;渐进式创新与突破性进展统一于一体的经常性活动,以及确保创新的有序和高质量所实施的研究所与开发本部双重创新体制。
(三)引进与创新关系上的经济史观点。
1.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经济史认识。通过对日本制造业技术创新历史过程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加深了在经济史意义上对技术创新问题的深层次理解。(1)技术创新是发明的首次应用,同时更是以往技术积淀的一次质的飞跃。按照熊彼特的创新定义,技术创新是发明的第一次产业应用,这种应用既包括产品创新,也包括工艺创新,而且还包括创新通过各种渠道的传播这一完整的过程。但这还是仅就创新韵各种表现形式所下的定义。从一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观察,技术创新更是一个地区或若干企业,凭借以往的学习与技术积淀,实现的一次具有质变意义的技术突破。例如,日本早期在佐贺成功建立的第一座反射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电子企业运用晶体管技术进行的一系列新产品开发等,就是典型的案例。这里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得以发生的技术积累与历史基础。这是一个与不同时期技术发展水平和知识发达程度相呼应的内生过程。(2)技术创新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内生过程,它只有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才能推动产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经济学对技术创新概念的解释包含了技术扩散的内容,即通过创新的传播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过程。然而,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对整个产业进步的影响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实现的。换句话说,从技术经济成长的历史过程看,它不是单个企业或某一地区在某一时刻的孤立行为。因为在工业文明中,最终产品是经各部门、不同工序相互衔接和协调配合,由整个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相应地这也是一个技术创新在各产业部门间相互传递,不断改革,从而促进产业整体面貌发生变化的过程。(3)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必然是可持续性的创新,而技术创新要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那么这种创新一定是带有民族特色或以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为特点的。从创新经济学赋予创新的内涵来看,技术创新本质上是科学技术在实际中不断得以应用的过程。其表现为具备新功能和具有新用途的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新型的具有创意的生产工艺不断被投入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去,以及这些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在同行业间和地区间得到学习与推广。资源小国和经济发展的后起国日本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持续的创新过程。之所以能够实现持续性的创新,原因就在于它从前近代开始,经明治时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终在孜孜以求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之路,尽管期间经历了挫折与失败。显然,符合国情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技术创新活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得以持续地进行。
2.日本案例所揭示的引进与创新关系的思考。
(1)从制造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出发,不忽视渐进式创新,亦不盲目排斥引进。著名的技术创新研究机构英国苏塞克斯(Sussex)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PolicyResearchUnit),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技术创新分类时,曾将渐进式创新与根本性创新作了区分。前者是指那些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技师所进行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活动;后者则指由研发机构所进行的、在观念上有根本性突破的创新活动。它往往伴有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连锁反应,并在一定时期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两者虽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不同,在制造业成长中的作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不同,但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日本制造业从近代到现代的发展及转型,从技术变革的角度观察,就是一部渐进式创新与根本性创新有机融合的历史。日本的经验启示我们,在致力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努力时,绝不应当忽视渐进式创新这种日常经常发生的创新形式。坚持实行符合历史传统和国情特点的渐进式创新,是实现一国制造业根本性创新的深厚基础。
就技术创新本身的过程而言,有研究认为筛选有关的技术成果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第一步。由于对新技术的筛选可以是来自经济体内部的新技术,如企业研发部门的技术,也可以是来自外部不同部门的技术,如其他企业或大学等专门研究机构的技术,乃自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引进与创新两者在这里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我们不应当因为强调自主创新而盲目排斥引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走技术创新的闭关锁国道路。上述的经济史研究表明,日本制造业对现代西方技术的成功引进,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技术体系为目的的。因此,只要将其有效地服务于完整的工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引进就可以成为我们实现自主创新的有力工具,成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建立制造业强国的有力手段。
(2)在制造业的发展中认识技术创新的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日本制造业从引进到自主发展的产业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技术引进虽然对一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乃至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引进决不能代替创新成为_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发展路径。因为,技术引进还只是在不同时段构成产业成长发育的某种基础和前提,它标志着本民族的产业部门对当时国外先进技术的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掌握。要把引进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本国资源环境下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或者进一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则必须经过一个从设计、生产、销售到服务的完整创新过程。像日本成功的企业那样,在创新过程中融人新的思想,追加创造性劳动,使原有的技术得到升华,使原来的工程得以再造。通过这样的创新活动,使引进的技术符合本国的资源和市场条件,使融人了先进技术的产业发展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引进的目的,是引进的外来技术在本土发展的必然阶段。
显然,只有引进而没有引进之后和引进过程中的创新活动相伴随,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相当严重的。首先,是影响引进的技术在本国制造业产业部门发展中的有效运用。即便是再先进的技术,如果不能与本国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有机结合,不能适合现实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那么这种引进是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是资源的浪费。其次,自身的制造业是很难实现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发展的。只能说什么时候得到了先进技术,什么时候才有发展的可能,从而使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处于一种走走停停的局面,无法获得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其三,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无法形成自己的新技术基础。先进技术永远是他人的囊中之物,只能在技术拥有者认为转让技术不削弱其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换句话说,就是在技术上受制于人。在此情况下,既失掉了技术引进本身的产业经济学意义,同时还将丧失民族独立和未来发展的技术根基,成为他人的技术附庸。事实证明,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不会赢得尊重的,这样的民族既不可能引进真正先进的技术,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和融合过程。通常创新经济学家都将技术创新过程视为,始于对技术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工程。例如,经过对创新理论的深入研究,索罗(S.C.Solow)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中,就把技术创新分为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两步过程。而作为第一步过程的新思想来源,既可以来自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意,也可以来自外部的学习与引进。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乃至新的生产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由下述原因决定的,即各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及其一国经济在不同发展层面和运行时点上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庞大的生产体系和不同门类的众多工艺技术,是不可能由一个国家的工业部门完全占优的。尤其是经济后起国家,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恰当的技术引进是一种必要的选择。与欧美国家技术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距以及生存竞争的严峻环境,使日本历史性地选择了把引进作为创新的起点,以降低追赶成本和加快自身的发展脚步。尽管经济发展的后进性及其与他国的技术经济差距,使日本在工业化起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时期的经济活动处于低水平,但是日本却成功地利用了这一点,孜孜以求地学习一切能够学习的先进科技知识,把握一切可以利用的引进机会,在广泛汲取民族发展营养的同时促进自身的成长。例如工业化早期,它尽可能聘用各种掌握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在日外籍人员,利用一切能够得到的科技书籍从事发明与创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赶超期间,为规避风险,节省费用和节约时间,又积极推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吸收型科技发展战略。将发展之初的劣势成功地转化为后发优势。可见,利用科技发展的国际传递特点,尽可能以全人类创造的科技知识武装自己,实行开放式发展,乃是一个经济体迅速崛起的关键。
2.合理整合资源,实现技术创新上的帕累托最优。由于技术引进过程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资源转移过程,广义上说,它是包括了对有用技术的筛选,对使用这些技术从事创新能力的准备等一系列环节的资源整合过程。对于具体的各制造业部门来说,既包括它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也包括使用这些资源的方式。因此,即使是技术禀赋再充裕的部门,也有从外部获取技术投入提高自身技术使用能力的必要。基于技术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及其创新所要求的经济技术条件实施技术引进,是许多国家的制造业部门在权衡成本——收益后所做的一种必然选择。日本制造业的技术引进始终是与自身技术能力运用并行而动的。原有的技术基础和对新技术的驾驭能力,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采取了多样化的技术引进运行模式。在自身的消化与吸收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根据各制造业部门的实际需要,多通道实行引进。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它对工业技术的引进,既包括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建立起来的钢铁、造船、电机等产业技术,也包括欧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发展的汽车、家电行业的技术;有当时欧美应用成功的电子工业、高分子合成材料、原子能工业的最新技术;更有虽已完成实验但尚未在生产中应用,或还未实现商业化的技术;以至引进正在实验中的技术。正是技术引进上的这种广揽博收、博采众长,才使日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奠定完整的新技术基础成为可能。在1950~1975年25年里,它通过引进吸收了全球半个世纪开发的先进技术,而支付的外汇总额不到60亿美元。据日本自己测算,这种做法使其节约了2/3的时间和9/10的研究开发费用。结果使它在60年代与西方国家的科技差距缩短到lO-15年,70年代大部分制造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到80年代其工业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已处领先地位。
3.选择和确立创新的国际起点。更具意义的是,这种广泛有效的技术引进及早日实现赶超欧美的目标,使日本能够在深刻了解世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把本身的自主创新活动建立在高水平的国际起点上。由于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前提,是对那些具有较大产业化潜力的先进科技成果,客观地进行筛选甄别,它要求产业部门与企业要对所选成果及其发展潜力有充分的了解,并对成果实现商品化的生产前景有基本的价值判断,乃至需要对技术选择的机会成本认真加以核算。所以它在客观上也是技术引进要进行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筛选的复杂过程,同时也是产业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充分认识和比较研究过程。例如,日本在引进中不仅了解到相关产业部门的世界最新技术动向,而且也通过比较了解了世界先进技术国家同类技术的不同特点,以及该技术研制中对所遇问题的解决过程。这对日本准确地选择自身所需的新技术,确定本国技术创新的切人点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因此成为后起国家日本,不仅能在钢铁、造船、汽车等传统制造业领域获得强大的国家竞争力,而且能在短时间内在半导体、机器人、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取得突破性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技术引进,使得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开阔了国际视野,锻炼了对现实中的先进技术乃至潜在技术产业化前景的准确判断。从而能在本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中,尽可能地避免重复研发和少走弯路,而直接向世界水平的关键技术发起冲锋。因此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激烈的高端国际竞争中摘取桂冠。
(二)自主创新与制造业自立发展的内在联系。
1.把握完整的工业技术基础上的发展主导权。由于创新是较引进更深一层次的发展手段,日本诸多的成功企业均视创新为企业乃至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环节,最重要的生产经营活动。他们普遍认为,鉴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日本的工业技术多是模仿欧美发展起来的,如果仅停留在模仿上,即使模仿的再好也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如果完全照搬欧美的做法,那么倒闭的只能是日本企业。于是各企业与引进的技术结合,谋求通过不断的产品、工艺及其组织创新,实现制造业的强盛和自主发展。“勇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的挑战者索尼,就是在这一认识下出现的创新型企业。正是将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做法,使这个建立之初仅有500美元资本、20名职工的小企业,通过接连不断的创新活动,迅速成长为世界电子企业的巨人。这种独立性还集中体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所采用的各种新技术获取方式上,即合资合作以股权换技术;购买专利技术许可;独自进行现有的技术改造和独立从事新产品的市场开发中。“即使是那些选择与外国公司合作的企业,也不仅仅是现成的外国观念的被动接受者。例如,当时以51%的股份出售给通用电气公司的东京电气公司,就拒绝了通用方坚持研究应由美方进行,日方仅负责后期开发和集中生产的主张,日本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必须独立建立自己的实验室。选择购买专利的企业,更是随自身创造能力的提高而减少对专利技术的依赖,依靠不断增强的独立性,从世界工业的最新发展中捕捉信息,从而开发出自己的生产技术。这种情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日本化工企业中较为普遍。它表明日本的企业从开始就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建立在自主的基础上。
2.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发展主动权。进入引进之后的更高层次创造,在创造中建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技术特色和自己的产业优势,引领日本制造业走出亚洲、走向世界。在制造业的生产方面,与引进相比日本更擅长于创新。靠创新日本以自己的技术进步方式踏上近代工业化的历史行程,靠创新日本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优势创造出一个当代的制造业大国。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是从经济恢复时期引进国外的装配技术,通过创新来实现外国车型的国产化开始的。在20世纪60年代前半高速增长期的大批量生产体制中,它靠国产新车型在质量和性能方面的创新,使日本的小汽车开始跻身于国际市场。在随后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日本加快创新的脚步,打造车身设计和控制排污方面的技术优势。最终以环保节能、经济实用为特点在国际市场上胜出。晶体管技术是美国实验室首先发明,但日本企业凭借它对该项技术应用前景的准确判断,在晶体管发明仅有四年,在发明者本国还只限于用来生产助听器一类产品之时,就将其高质量的创新产品——晶体管收音机推向世界,从而引发了一场消费领域的电子革命。随着日本企业对半导体收音机、收录机和电视机产品的开发,以及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使电子产品小型化、高性能化和价格低廉化,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电子技术拥有国。同样,机器人技术是在1968年通过日本公司与美国企业合作的途径传人日本的,1970年日本就研制出第一台国产机器人。经过此后一系列创新与开发努力,今天最高水平的机器人产品已成为日本的专利,日本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机器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与这种技术创新相联系的是生产工艺及其生产组织的创新,闻名于世乃至为欧美企业效仿的丰田生产方式,就是典型的例子。正是借助于不懈的努力和生产过程的经常性创新,凭借嵌人人们头脑中的主动发展意识,日本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追赶欧美的历史任务,在工业技术领域与美国、德国并驾齐驱,进而确立起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历史地位。
3.发展模式的灵活选择权。在日本,无论是企业还是地域的引进与创新活动,都是基于国家的资源条件和人力资源特点进行的。鉴于日本国情的明显特点,即国土狭窄、资源匮乏;但以人口数量、预期寿命、经济活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万人平均在校大学生数为主要标志的人力资源丰富,日本的技术引进和创新,从来都是围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最大限度地保护与利用现有资源为中心展开的。如与欧美国家不同,它的前工业化时期的许多创新,实际上需要更多的劳动。这种经济史学家眼中的“勤勉革命”,就是日本大多原材料短缺而农业劳动力不能充分利用的反映。在当代的经济发展中,日本利用现场人员对问题韵果断处理能力和传承的生产技术诀窍赢得竞争的主动权,也是为上述问题所做的最好注脚。通常情况下,日本的各类企业都能够灵活地选择创新方向,因为它们都拥有自己的研究机构和相应的科研手段,并且都能够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形势适时地调整经营组织。一些著名的大企业甚至拥有按专业分工的多家研究所,用以保证企业所用技术的独创性特色,以及不断将新技术及时地转化为高质量的创新产品。在长期的引进与创新实践中,日本建立了与自己的工业技术基础和国情特点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它的特点是以民间为主体的技术研究开发方式;吸收与开发结合、生产与革新并举的行动模式;渐进式创新与突破性进展统一于一体的经常性活动,以及确保创新的有序和高质量所实施的研究所与开发本部双重创新体制。
(三)引进与创新关系上的经济史观点。
1.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经济史认识。通过对日本制造业技术创新历史过程的分析与思考,我们加深了在经济史意义上对技术创新问题的深层次理解。(1)技术创新是发明的首次应用,同时更是以往技术积淀的一次质的飞跃。按照熊彼特的创新定义,技术创新是发明的第一次产业应用,这种应用既包括产品创新,也包括工艺创新,而且还包括创新通过各种渠道的传播这一完整的过程。但这还是仅就创新韵各种表现形式所下的定义。从一国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观察,技术创新更是一个地区或若干企业,凭借以往的学习与技术积淀,实现的一次具有质变意义的技术突破。例如,日本早期在佐贺成功建立的第一座反射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电子企业运用晶体管技术进行的一系列新产品开发等,就是典型的案例。这里强调的是技术创新得以发生的技术积累与历史基础。这是一个与不同时期技术发展水平和知识发达程度相呼应的内生过程。(2)技术创新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内生过程,它只有与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才能推动产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经济学对技术创新概念的解释包含了技术扩散的内容,即通过创新的传播对经济产生影响的过程。然而,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对整个产业进步的影响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实现的。换句话说,从技术经济成长的历史过程看,它不是单个企业或某一地区在某一时刻的孤立行为。因为在工业文明中,最终产品是经各部门、不同工序相互衔接和协调配合,由整个工业体系生产出来的。相应地这也是一个技术创新在各产业部门间相互传递,不断改革,从而促进产业整体面貌发生变化的过程。(3)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必然是可持续性的创新,而技术创新要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那么这种创新一定是带有民族特色或以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为特点的。从创新经济学赋予创新的内涵来看,技术创新本质上是科学技术在实际中不断得以应用的过程。其表现为具备新功能和具有新用途的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新型的具有创意的生产工艺不断被投入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去,以及这些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在同行业间和地区间得到学习与推广。资源小国和经济发展的后起国日本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持续的创新过程。之所以能够实现持续性的创新,原因就在于它从前近代开始,经明治时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终在孜孜以求地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之路,尽管期间经历了挫折与失败。显然,符合国情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的技术创新活动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得以持续地进行。
2.日本案例所揭示的引进与创新关系的思考。
(1)从制造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出发,不忽视渐进式创新,亦不盲目排斥引进。著名的技术创新研究机构英国苏塞克斯(Sussex)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PolicyResearchUnit),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技术创新分类时,曾将渐进式创新与根本性创新作了区分。前者是指那些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技师所进行渐进的、连续的创新活动;后者则指由研发机构所进行的、在观念上有根本性突破的创新活动。它往往伴有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组织创新的连锁反应,并在一定时期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两者虽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不同,在制造业成长中的作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不同,但却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日本制造业从近代到现代的发展及转型,从技术变革的角度观察,就是一部渐进式创新与根本性创新有机融合的历史。日本的经验启示我们,在致力于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努力时,绝不应当忽视渐进式创新这种日常经常发生的创新形式。坚持实行符合历史传统和国情特点的渐进式创新,是实现一国制造业根本性创新的深厚基础。
就技术创新本身的过程而言,有研究认为筛选有关的技术成果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第一步。由于对新技术的筛选可以是来自经济体内部的新技术,如企业研发部门的技术,也可以是来自外部不同部门的技术,如其他企业或大学等专门研究机构的技术,乃自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引进与创新两者在这里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我们不应当因为强调自主创新而盲目排斥引进,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走技术创新的闭关锁国道路。上述的经济史研究表明,日本制造业对现代西方技术的成功引进,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技术体系为目的的。因此,只要将其有效地服务于完整的工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引进就可以成为我们实现自主创新的有力工具,成为我们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建立制造业强国的有力手段。
(2)在制造业的发展中认识技术创新的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日本制造业从引进到自主发展的产业成长历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技术引进虽然对一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乃至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但是引进决不能代替创新成为_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发展路径。因为,技术引进还只是在不同时段构成产业成长发育的某种基础和前提,它标志着本民族的产业部门对当时国外先进技术的了解和一定程度的掌握。要把引进的先进技术应用到本国资源环境下的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或者进一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则必须经过一个从设计、生产、销售到服务的完整创新过程。像日本成功的企业那样,在创新过程中融人新的思想,追加创造性劳动,使原有的技术得到升华,使原来的工程得以再造。通过这样的创新活动,使引进的技术符合本国的资源和市场条件,使融人了先进技术的产业发展具有本民族的特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引进的目的,是引进的外来技术在本土发展的必然阶段。
显然,只有引进而没有引进之后和引进过程中的创新活动相伴随,其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相当严重的。首先,是影响引进的技术在本国制造业产业部门发展中的有效运用。即便是再先进的技术,如果不能与本国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有机结合,不能适合现实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那么这种引进是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是资源的浪费。其次,自身的制造业是很难实现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发展的。只能说什么时候得到了先进技术,什么时候才有发展的可能,从而使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处于一种走走停停的局面,无法获得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其三,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无法形成自己的新技术基础。先进技术永远是他人的囊中之物,只能在技术拥有者认为转让技术不削弱其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的条件下才能得到。换句话说,就是在技术上受制于人。在此情况下,既失掉了技术引进本身的产业经济学意义,同时还将丧失民族独立和未来发展的技术根基,成为他人的技术附庸。事实证明,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不会赢得尊重的,这样的民族既不可能引进真正先进的技术,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07年国外大型钢铁公司申请公开的PCT专利概述
日本新日铁应对危机的对策
Zn-55%Al镀层板市场占有与钢铁公司的商业战略(韩国)
滑动出钢口挡渣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济(南)钢120m2烧结机降低烧结矿含粉率的改造与实践
105m2带冷机链条脱齿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道路工程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
我国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的生产现状
替代高炉熔融还原仍需技术创新
美日韩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演变及启示
俄罗斯黑色冶金矿石原料基地的现状
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的信息需求服务浅析
数据挖掘技术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基于DELL公司的案例分析
2009年7-8月份国际、国内海运市场简况
记录
节能减排集结号下钢铁工业环境工作思考
行业结构调整加速
交通行业用钢需求分析及预测
转炉冶炼特殊钢的生产现状
浦项提高竞争力的措施
我国海外铁矿投资的时机与策略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发展现状及邯钢应用前景
石钢提高烧结矿品位的研究与实践
紧日子
本钢高Nb管线钢X70生产实践
产业链垂直整合
锰铁高炉球式热风炉的设计
加速差异化——住友金属的竞争之道
宝钢连铸中间包涂层应用技术进展
日本船用钢材最新技术进步
奥运期间污染控制措施
冶金专业用户需求与冶金图书馆服务探讨
SCI作为科研评价指标其公正性探讨
关于企业生产指标的研究和思考
5、6月份国际、国内海运市场运价简况
卷首语
中国钢材市场分析及2010年预测
走精品路线提升模具钢竞争力
面向战略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
Finex熔融还原技术的新发展
熔剂破碎系统的技术改造
马钢二钢轧总厂低碳易拉丝钢1008的生产实践
减少钢包系统事故的措施探讨与应用效果
热送热装计划模型优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攀钢新钢钒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板主轧机调速系统的确定与设计
安赛乐米塔尔技术创新体系
国外汽车用热镀锌板生产技术综述
钢铁工业二恶英污染防治
浅议钢铁企业原料供应管理
钢材加工配送中心ERP系统中原料分配模型设计与实现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相关问题
世界主要国家钢铁工业节能环保发展战略
2007年上半年主要工业行业运行情况
从铁矿石进口连续下降再谈中国铁矿石需求
所谓感性,与情绪、情感相关。维基百科上说,情感是人的大脑皮质对外界刺激不经过思考的本能反应,分为喜、怒、思、忧、悲、恐、惊等七种情绪。如对七情再进行概括,便可以借用当下时尚的流行语“爱恨情仇”了。
严格地讲,每款产品都会不同程度地激起人的爱恨情仇反应。当一个人听到、看到、触到,以及与之交互的过程中,无名的爱恨情仇就会在胸中升腾和涌动。自然,人人都期待着爱意、亲情、喜乐等带来的。可是,这种用户需求IT厂商们考虑到了吗?
当年,苹果公司工业设计部主任乔纳森•伊维有一句名言:“我想让iMac是这样一种设计,用户不会害怕它,即使他们并不知道iMac是如何工作的。我寻求那种即使没有技术理解,也能使人亲近的元素,能与人们过去的记忆产生共鸣的元素。”
乔纳森•伊维的要求并不高,仅仅是让用户不害怕。iMac、iPod和最新的iPhone不仅做到了,还实现了用户愿意与之亲近的目标。Apple的成功揭示了21世纪IT产业的大趋势:必须满足用户的感性需求。
什么是“与之亲近”?当和它在一起的时候,心情不错,想多看一看、多听一听、多摸一摸、多把玩一下,想和它多呆一会儿,也许这就是亲近吧?不过,这种体验很稀少。对于绝大多数IT产品,人们虽然谈不上害怕,但是这些产品基本不能满足人们对感性反应的期待,是一片情感的沙漠。对于这种产品,用户自然也是非常冷漠,少有亲近感,仅仅视之为工具而已。
一位国内著名IT厂商的老总曾经告诉我有关产品开发的方法。他说,海外的代工厂会开发出多种不同样式的样品,要货量大的厂商先挑,要货量小的后挑,挑完后代工厂按订单数量生产,然后IT厂商贴上自已的品牌向用户销售。试问,这种产品开发方法和模式在什么地方考虑过用户的感性需求?怎么谈得上“按用户需求开发”呢?不考虑用户需求,又怎能得到较大的利润和市场占有率呢?
Apple案例告诉我们:如何满足用户的感性需求?惟有工业设计。杨振宁就曾断言:“21世纪是工业设计的世纪。”
论文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教材体系
创新型人才通常指的是那些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对社会发展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作为我国高等院校中的重要一员——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把培养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主攻目标的。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富有发明创造精神、能够在以后工作中发挥才能的创新型人才的模式方法。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教材体系作为教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课程建设的主要物化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教材体系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教材体系势在必行。
一、现有教材体系现状分析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灌输式教学,而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量引进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基于此,现有教材体系已经不能满足教改之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稀缺”:
1.优秀案例教材稀缺
我国每年出版的教材种类、数量众多。这其中大多数为理论教材,案例教材较少。案例教材的出版是大范围推广PBL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必要条件。从已出版的案例教材来看,质量高的精品案例教材更是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教材中高质量的案例不多,这些教学案例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一是完整性不够。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至少应包括陈述事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然而有的案例前两部分做得较好,却独独忽视了解决问题这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内容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又至关重要,它的缺失将对学生能力培养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是综合性不足。有的教学案例只是将某一社会实践简单转移,甚至将其简单化,没有注意搜集事件各个方面的所有情况和数据并充分在案例中呈现。这种综合性缺乏的案例不能科学地揭示案例事件复杂多变的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往往较肤浅,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能力的作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三是创新性欠缺。有的教材中使用的案例与其他教材中的案例具有一定的雷同性,大体意思相同,只是数据稍作修改,甚至直接抄袭国外教材的现成案例。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教材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案例缺乏新鲜感,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受影响,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很不利。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材稀缺
创新型人才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能缩短理论和实践距离的教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教材能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融二者于一体的专业能力。但事实是这样的教材少之又少。此外,社会上某些专业技术人员编写的用于企业内部的培训教材实用性很强但理论高度不够,也难成为高校课本。
3.实务关联性强的实验教材稀缺
为了顺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实验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应更强调专业与行业的针对性,更强调在现实技术情境中运用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能力解决仿真或真实性问题。实际上,实务操作性强的实验教材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是实验教材对实务要求高,对于一些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的学科,教材的时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许多教材难以跟上市场的变化。二是对于自编实验教材,尽管解决了实验教材稀少的问题,但由于编写老师本身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且在编写过程中往往各自为战,会造成各实验教材之间不能成为统一体系,影响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
转贴于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材体系的构建
现有教材体系中存在的这些不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因素急需改进,从而构建一套科学实用的用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材体系。笔者认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体系可以由理论教材、案例教材、实验教材、数字教材构成。
1.理论教材要完善
理论是实践的基石,没有思想指导的行动是盲动。无论教材体系如何创新,理论教材必是体系中的坚实基座。理论教材包括基础教材与专业教材。基础教材相对成熟,专业教材还需进一步完善,两者一定要相互协调、相得益彰。从综合基础、专业基础到专业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由学科知识到应用基础知识再到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过程。这个历程的各个阶段要有机结合,环环紧扣,形成一个知识技术链。相应地,这一教材集群的建设也应前后衔接、有机协调。
2.案例教材要创新
案例教材是伴随着教学改革应运而生的,它主要应用于实施案例教学法等创新型教学方法的课程中。案例教材中的教学案例要能够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实际,但目前能达到这种要求的案例教材数量不多,案例的总体质量也不高。案例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处在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但案例教材必须发展,因为它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这就需要有更多更创新的优秀案例出现,案例教材的质量才能得以提高。
3.实验教材需实用
实验教材一定要做到实质重于形式。实验教材的内容应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编写,做到以理论教材为基础,紧跟实务发展的变化。学校可以组织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编写符合本校能力培养目标的实验教材,以企事业单位的实际经济业务为基础,要内容全面、业务典型、避免重复。用这类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容易实现学校教育与岗位实际的无缝对接,真正做到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满意。
4.数字教材要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正悄然改变着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上课使用的教材。放眼全球,很多学校已开始将一些纸质课程更换为数字课程(如教师自行编写的教材、网上开放的教育资源、数字出版商提供的电子文本等)。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数字教材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人民教育出版社等部分权威教材出版社已推出了数字教材。数字教材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包含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形式。数字教材是传统教材在未来的升级和替代,也是教材体系中最具发展性的一类集群。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材体系的实施途径
1.产学研相结合
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创造能力、知识传播与扩散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量。作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织方式,产学研合作创新正在成为许多高校的重点发展领域。要想构建好适用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材体系,首先要做到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产学研结合的最主要模式就是校企合作。
教师可以通过产学研机制走进企业,熟悉企业生产经营,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为教材的编写积累最新鲜的素材。在编写时,编写者还可以邀请那些长期处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教材的编写。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编写教材可以为案例教材提供丰富的一手素材,可以满足实验教材对实用性的高要求,对完善专业理论教材也大有好处。
2.校校合作编写教材
在教材选择方面,除了选用已出版的优秀教材,学校同时也可以自行编写教材。但自编教材工作量大,一个学校独自编写难免困难重重。可以联合多个学校相互研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效果会更好,尤其对那些相同学科大类、相同行业下各专业的通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校校合编是可以有效应用的一种方法。
3.适当引进国外优秀教材
适当引进国外优秀教材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教材体系的重要补充。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基本发源于英美,所以引进这些国家优秀的教材对于整个教材体系的完善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英美等国的教科书注重展现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课本往往厚重,内容丰富多彩,但表达简单、易于理解。可以直接引进英文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也可以使用优秀教材的完全中译本。
4.教学实践中大力推广数字教材
浮夸炫技已成风,营销炒作都是通病
回顾几款当时看来酷炫无比而且被当成广告卖点的技术创新,如今都已偃旗息鼓。
第一个就是眼球滚动技术。这项技术由某家国际大厂运用在自己的第四代旗舰机上。这项技术的目的是人手可以无需进行页面的上下翻页,只需要死死盯着一个点然后如“斗鸡眼”一般上下移动自己的头,实现翻页和滚动功能。这个技术最大的死穴在与识别成功率低,滚动眼球时整个人也如小丑一般,眼球也极不舒服。
第二个则是声音拍照技术。这项技术笔者外出爬山时在朋友的那款国产某品牌千元机上发现,专门用于自拍。当时那位朋友借走了笔者的自拍杆,不连接蓝牙便开始对着手机大喊“茄子”,手机便实现了声控拍照。这位朋友自己拍的起劲,旁人却都哄堂大笑,而且纷纷也大声喊起了“茄子”,给朋友拍了十多张照片。最后朋友十分无奈,只能放弃。
第三个则是手势翻页、悬浮预览技术。这两项技术在大量国内外智能机上都存在,看电子小说时,只需要用手如翻书一般抚过屏幕,就可以实现自动翻页。而悬浮预览则是无需手机接触屏幕,只需悬浮点触便可进行操控。这两项技术看似高大上,实则尝试一两次后便会放弃,因为触控不灵敏,动作幅度也太过夸张,很不方便。看电子书时仍然乖乖用原有的翻页技术进行操作。
第四个则是眼部识别技术。眼部识别的安全验证技术本来是一项非常优秀的技术创新,相比指纹识别而言,安全性也更高。但某几大国产手机厂商在做这项技术时不约而同地做了一个眼部识别的识别框,眼球对准识别框之后,才能开始识别。这项技术使用时看似非常有科幻片的既视感,但在地铁、公交、工作单位等场合使用时,反而给人心理障碍——旁人总会投来一样的眼光,让你不好意思再使用。
第五个则是边缘触控技术。这项技术被一家国产老牌通信巨头在自己的一款“无边框”(实际上就是3D玻璃做的不如三星S6 Edge那么夸张)手机率先使用,其中有着各种单指、双指、三指操作手势,繁琐不说,误触几率也很大,用户在开始的一周尝试试用之后,最终还是会选择回到传统的操作方式。
......
这类技术不甚枚举,这些技术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都被运用在营销广告之中,品牌方做广告时很high,但用户使用过后却是索然无味,新鲜一两次后最终选择放弃。
其中每项技术看起来都非常的酷炫,但使用起来却没有那样舒适、自然,没有解决用户刚需。学习成本高不说,而且还给用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要解决真实需求:用户舒适才是王道
Zealer创始人王自如在最近的一期名为《被玩坏的智能化》节目中谈到,好的产品一定要使用相对成熟的技术、恰当的产品形态,去解决一个真实的需求。
何为真实的需求?更简单、更傻瓜的交互、方便快捷的操作这些都是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时的真实需求。在使用技术创新时,用户要感受到舒适、自然、不别扭,要愿意长期使用这一项技术。
同样是眼部识别,微软的旗舰机Lumia950会选择去掉眼部识别框来做,这其实便是洞悉了用户的心理障碍。虽说识别时间还是较长,但总体来看这项技术从人机交互的角度来看,微软做的是最成熟的。
同样是边缘触控,小米的小米4C则只去做边缘双击返回、单机拍照这两个功能,功能少,但对于大屏手机而言,却都是较为实用的功能。虽说小米4C的边缘触控误触几率还是较高,但相对前文中提到的那款手机而言,确是做的恰到好处。
同样是安卓三按键,魅族最新的M-Back却只需要在一个Home按键上完成。不花哨,够简洁,用户习惯之后颇有回不去的感受。相比以前的Smart-Bar而言,更加值得称道。
同样是压力触控,iPhone6s的3D-Touch可以重压滑动用于进入多任务界面。这个点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双击Home键的使用几率,对于用户而言,心理上会更加依赖。
这四个案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不花哨,用户用的舒适,这才是产品的王道。
真正的技术创新:感受不到技术创新
不花哨仅仅只是一个方面,从极致的角度来看,其实以上四项技术创新都不够极致。王自如这些年来曾经多次在主持节目时谈到一句话——真正的技术创新是要人感觉不到技术创新的存在。
指纹识别可以说是这几年来最好的一项技术创新。虽说此前摩托罗拉等厂商都先做过。2011年,摩托ME860上市,摩托ME860内置一个指纹识别装置,跟电源/开锁键整合在一起,这个设计跟笔记本较为类似,而其功能也主要是向保密所靠拢。摩托ME860的指纹识别装置可以直接读取手指的指纹实现开锁,并且可以同时设置两个指纹,以作备用。
由于做的过于复杂,而且还是笔记本上使用的划擦式,摩托ME860最终都失败了。这其中其实就存在不够成熟、过于炫技、识别成功率低的因素。
1、前言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与资金成本有着紧密的关系,资金成本的高低也决定着企业的发展与规模,然而大多数的企业却往往不重视因资金成本过高而带来的巨大负担。资金的来源不同因而成本不同,适当的资金成本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过高的资金成本却制约企业的规模和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对降低企业资金成本的探讨很有必要,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企业资金成本过高的原因
企业的经营成本有一部分是显而易见的,称之为显性的经营成本。例如广告费用等经营成本,而另一部分是隐含的经营成本,如应收帐款、存货等。许多企业资金成本过高的原因就是在经营过程中大量的资源浪费、大量的应收帐款形成的坏帐、存货的贬值等,这样一来就占用了企业很大比例的资金成本,这样企业的资金成本怎能不高?效率怎么可能提高?
2.1 闲置资产过多
企业的资产是进行生产必不可少的,它们就应当为企业带来效益,而大多数企业在没有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就购买了许多不参与经营活动的资产,这样就造成了资金紧张,资金负担也随之而来。企业生产过程中只有不断参与生产经营周转并为企业带来收益的资产才是有效的资产。其有效资产周转的速度越快,企业单项经营活动的资金成本才能越低。这样企业的总体资金成本也就越低。
2.2 有效资产效率低
简单的说,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的资产称之为有效资产,而有效资产在经营活动中的周转为有效资产的效率。有效资产效率的高低也是影响资金成本的一个因素。如果在经营活动中,有效资产的效率低,需要更多的资产来维护或者配合,这样的有效资产即使能独立完成或者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但是却要耗费更长的时间或者更多的资金,这无形中就增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造成利润的下降。
3、企业降低资金成本的途径
3.1 使固定成本最小化
因此为了使固定成本最小化,企业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彻底清理无效资产,将不参与或者极少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资产清理掉;(2)尽可能的租用必需的固定资产,这样便使得固定成本支出转化为流动成本支出,而且也不用负担因固定资产折旧、维护等费用的支出;(3)认真分析企业的自身优势项目,将不具有优势的项目尽可能的外包,以达到固定成本最小化。
3.2 使人员成本最小化
目前企业一个较大的成本负担便是人员成本。我认为,企业可以考虑采用租用员工的方式来降低员工的培训费用及福利、保险等成本,进而达到降低人员成本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企业除了本公司的核心员工外,其他辅助人员大多数或全部使用外部资源,即租用经过其他公司培训后的员工,这种做法或许在一次性支付租赁费时可能会比使用本公司的员工多一些,但好处是不用承担长期成本。另外租来的员工的技能水平会更专业。
3.3 使技术创新成本最小化
技术创新对于制造业是一项非常巨大的成本负担,没有技术创新的企业不可能永远存在。既然任何企业都需要创新,那么必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成本,同时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通常是比较高的。据权威数据显示,企业每年用在技术创新上的成本要占企业总成本的1/3,这笔数字是非常惊人,但是考虑到技术开发的巨大成本的前提下,合作创新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技术其短期成本是最小的,尽管可能增加长期成本。
3.4 管理成本最小化
企业的管理成本是一项非常巨大的成本负担,也是充分体现企业管理效率高低的一个方面。对于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来说,明白自己的优势是必要的。在清楚了自己的相对优势后就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相应的优势,其他环节都可以交给在那些方面有效率优势的企业来做,只有集合了各个环节都有优势的产品才是最有效率的。现代企业有效组合的目标是尽可能的以市场竞争为原则在外部进行合作,并达到全社会的成本最小化。
4、中小型企业降低资金成本的应用分析
目前,中小型企业在改革开放后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闲置资产过多、应收账款及物料成本过高等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如何降低中小型企业的资金成本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盘活资产
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大量的闲置固定资产,企业可以选择经营性出租的方式来换取折旧,以此来降低成本,出租不仅让企业获得一定的租金收入,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4.2 控制技术创新成本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小型企业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技术创新,因而花在技术创新上的费用也是构成企业资金成本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控制技术创新成本。从目前来看合作创新是较为可行的途径之一。
在当今产品同质化的趋势下,为了更好的适应发展,英特尔与精英电脑合作着力发展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最新的英特尔保护平台3.0全面支持英特尔Core2Duo双核处理器,在功耗降低的同时提供满足当前和未来应用所需的极高性能,这款处理器与之前最好的处理器相比,性能提高了40%,而能耗降低了40%还多。此次英特尔推出的英保通平台3.0配以Core2Duo双核处理器,功耗小、性能强,不仅为各类网吧带来双核至尊体验,还将英保通强大的管理功能发挥到极致,市场前景将更广阔。
5、结语
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有利于企业决定筹资方式的选择,并优化企业的筹资结构,还可以决定资金的用途。企业通过合理的途径来降低资金成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探讨企业降低资金成本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洪.融资与投资管理[M].北京.中国对外贸易出版社,200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