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高血压的防治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4 09:57:5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血压的防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血压的防治

篇(1)

高血压前期病人的预防主要是通过非药物治疗,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具体改善措施内容包括:

(1)减轻体重:体重指数(kg/m2)应控制在24以下。减轻体重对健康十分有利,如在人群中平均体重下降5kg,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10%,则可使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和左心室肥厚改善。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摄入,强调少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在减重过程中还需积极控制其他危险因素,饮酒的超重者需戒酒,老年高血压则需严格限盐等。减重的速度可因人而异,但首次减重最好达到减轻5kg以增强减重信心,以后再根据自觉的症状和有关指标决定减重的速度和目标。

(2)采用合理膳食:根据我国情况对改善膳食结构,预防高血压提出以下建议:①减少钠盐的摄入:WHO建议每人每日食量不超过6g,我国膳食中约80%的钠来自烹调或含盐高的腌制品,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制食品。同时适当增加醋等含盐较低的调料,以减少用盐及含盐的调料,同时增加食物的色香味。还应尽量多食用新鲜蔬菜,少食用盐腌制的咸菜、咸鱼、咸肉、酱等。②在食用主食米面外,定期食用粗粮:纯粗粮或纯细粮中的营养成分都不全面,要粗、细粮搭配,进行互补。一星期吃2~3次粗粮,定期吃点小米、棒子面、红薯。粗粮中纤维含量丰富,有助于调整脂肪和糖的吸收和代谢,还能防止便秘。增加纤维素的摄入;注意补充钾和钙,有资料表明,钾与血压呈明显负相关。我国膳食中钾的来源除谷类外,主要来自绿叶蔬菜、马铃薯、香蕉、橘子等,含钾多的蔬菜有油菜、菠菜、香菜菇以及菌类,如木耳、香茹等。含钙丰富的食品除绿叶蔬菜外,还有豆制品和奶类。每日100g牛奶可提供100mg以上的钙,所以饮用牛奶是值得提倡的。③多吃水果和蔬菜:研究表明,增加蔬菜或水果的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所下降。素食者的血压比肉食者低,其降压的作用可能基于水果、蔬菜、食用纤维和低脂肪的综合作用。④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即使不减少膳食中的钠摄入和不减重,如能将膳食脂肪控制在总热量的25%以下,连续40天可使男性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12%,女性下降5%。因此,建议改善动物性饮食结构,减少食用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高的而脂肪少的禽类及鱼类。

(3)限制烟酒:尽管有证据表明非常少量饮酒可能减少冠心病的危险,但是饮酒和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却呈线性关系,因此提倡人们应少量饮酒。如不能控制,则可少量饮用红葡萄酒(它可以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促进脂肪代谢,减少动脉硬化)。饮用量不能太多,按中国人的标准每天50~100ml为宜,每次少量,每天可以喝1~2次。黄酒、白葡萄酒也有同样有效。白酒要少些,1天只能喝25ml,啤酒约300ml。建议男性每日饮酒量的酒精含量应少于20~30g,女性则应少于10~15g。烟草:实验证明,每吸1支烟都会升高血压,即使是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吸烟也影响降压治疗效果,使防止器官损害的作用减弱,戒烟1年可看到对心血管的好处。

(4)增加体力活动:以需氧运动为佳,如快步走、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因人而宜,按科学锻炼的要求,常用运动强度指标可用运动时最大心率加年龄为180(或170),如要求精确则采取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85%作为运动适宜心率。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另外,进行太极拳锻炼的人,其神经系统、平衡功能、调节功能及肌肉骨骼的改善很明显。长期坚持可改善血管的弹性,增强心脏的应激能力,增强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症。

(5)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他一些慢性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生活节奏快,人的精神压力很大,这种精神状态常使人采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酿酒、吸烟等,降低或对抗了高血压的顺应性;生活无规律,不按时就寝,经常改变生物时钟,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自然就会造成血压升高。因此要生活规律,做一个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的人,保持快乐的心境。心理平衡的人,其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功能、各器官代偿功能才能处于最佳的协调状态,从而对保证人体的健康有积极的意义。对有精神压力和心理不平衡的人,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需做长期、细致的工作。一方面靠政府与政策的力量改善大环境,另一方面则靠家属与社区医师做耐心劝导,帮助这些人参与社交活动,如参加体育锻炼、绘画等,在社团活动中倾诉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龄人的劝导和理解;同时还需加强自我净化心灵,升华人格,调适心理,陶冶情操,达到心境宁静,阴阳平衡,人格高尚。每个人都有很强的抵御疾病的能力,如果能充分调动起来,自身的抗病能力就是最好的医生,而医生只需要帮助他恢复这种本能。让我们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能,来健康快乐的生活,让疾病远离我们。

参考文献

1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内容简介.高血压杂志,2003,8:234.

篇(2)

人在紧张、忧愁、愤怒、悲愤、惊慌、恐惧、激动、痛苦、嫉妒等情况下,可出现心慌气急和血压升高,甚至脑血管痉挛或破裂以至猝死。这主要是反复的或严重的精神紧张和精神创伤会造成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失调,引起小动脉痉挛,周围血管阻力增高,因而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心境平和、保持良好乐观的情绪对血压稳定十分必要。因此对社会和环境的变化,心理上需要有良好的调适,才能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戒烟限嗜

戒烟限嗜主要是戒烟和限制酒与咖啡等嗜好品。吸香烟2支(含尼古丁3.4mg)30分钟内收缩压上升20mmHg;饮酒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减弱和紊乱,并可使血液中胆固醇增高,促使血管硬化;据实验:饮咖啡400ml(含咖啡因200mg),15分钟后血压上升,60分钟内收缩压平均升高17mmHg,舒张压升高10mmHg。有些低度酒如红葡萄酒、山楂酒、米酒、啤酒等,虽说对人体有益,但也要限量。

饮食调适

饮食要清淡。四低的饮食习惯对防治高血压十分重要。所谓“四低”指低盐、低油、低胆固醇和低糖。

血液中钠离子(盐,即氯化钠)增多,会增加小动脉的紧张性和对加压物质(如肾上腺等)反应的敏感性,使小动脉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同时,血钠过高,水分会潴留,血容量增加,也导致血压升高。世界卫生组织的新规定,每天盐的摄入量应限制在5g以内(过去是6g)。此外味精、食用碱、苏打也要限制。低油,必须限制有升高胆固醇作用的动物油脂的摄入。对于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脑、鱼子等,更应不食或少食。低糖,饮食含糖量高会增加中性脂肪,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促使血管硬化,进而升高血压。

每天三餐应该定时定量,每餐只吃七八分饱。饱餐影响脑部供血,不利于消化,会引起腹部胀气、膈肌升高,限制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引起血压波动。

进钾补钙。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压的发生与钾和钙的摄入量少有关。摄入不足者易发生高血压。因钾和钠是互相消长的,钾具有促进人体排钠的作用,摄入钾越多,钠的排出就越多;同时钾还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对降压十分有利。含钾量较多的食物有马铃薯、韭菜、苋菜、香蕉、红枣等。钙对血压的影响也十分明显,许多国家发现不饮牛奶的居民比每天饮一瓶牛奶者高血压发生率高两倍以上。因为补充钙可改善血脂浓度。

防止肥胖

大量资料证实高血压发生率与肥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按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体重标准为:19~24为正常,超过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当体重超过10%时,高血压发生率为10.3%;超重10%~20%时,高血压发生率为19.5%:超重30%~50%时,高血压发生率为57%。在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人中,高血压发生率仅为标准体重的50%。肥胖者由于体内脂肪太多,加大了氧的消耗量,血容量、心搏量代偿性增加,引起高血压。

适量运动

运动有助降低血压。由于运动可以训练心脏承受额外负担,并使全身小动脉扩张,因而使血压下降。运动还有利于减肥、降血脂、控制血糖,对抗骨质疏松,全面改善健康状况。中老年人最适宜的运动是有氧运动,即规律性、反复性的慢速轻度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门球等项目,剧烈的运动如篮球、排球、网球、单双杠、举重、拳击等可使血压波动加大,都不合适。运动有适当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就可以,即要达到有效的心率范围(最大心率为200减年龄),运动心率低于最大心率的60%,健身功效不明显,运动心率高于最大心率的90%则容易出现意外,应该控制心率在最大心率70%~80%之间。

行动放慢

中老年人不似年轻人,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快节奏容易引发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动脉血管趋于硬化、弹性下降,管壁粗糙、狭窄,血液流通不畅,突然用力或用力过猛时,那些已经衰退的器官就会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心肌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血压上升,严重的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导致心肌梗死或脑卒中。高血压患者很多都是A型性格的人,性子很急,容易发生意外。我们提倡一切动作都要放慢:起居宜慢,动作过快,突然改变会使大脑缺血缺氧,引起头晕;进食宜慢,有些人神经系统功能减退,咽部的吞咽不协调,进食过快可能使食物误入气管;步速宜慢,过快会出现身体重心失衡,容易摔倒;排便宜慢,过分用力会使血压骤升,引起脑溢血;说话宜慢,速度过快,血压也会上升。总之,一切动作放慢对高血压患者有百利而无一害。

保暖防寒

冬季,高血压患者要把防寒保暖放在首要位置,要特别注意头部、肩背部和足部的保暖。因为在寒冷的刺激下,会造成血管紧张收缩,血压升高。这就是为什么高血压危象常常发生在冬季的原因。夏季,老年人不要长时间在空调环境内逗留,空调温度不要过低;高血压患者不要饮冰冻饮料,以免刺激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 。

避免劳累

篇(3)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0(a)-157-02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1]。了解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并发症的情况,对高血压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总结2007~2009年我院收治的216例高血压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源自2007~2009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216例,男168例,女48例;年龄28~79岁;首发高血压病患者34例,合并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者24例,脑梗死16例,脑出血15例,肾功能不全3例。组内病例均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2]。

1.2方法

1.2.1非药物治疗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减轻体重,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减轻精神压力和避免抑郁。

1.2.2药物治疗①利尿剂:氢氯噻嗪片,口服,25~100 mg/d,分1~2次服用,并按降压效果调整剂量。适用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压的治疗,可单独用,并更适合与其他类降压药合用。②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口服,10 mg/次,3~4次/d,可单独使用或与利尿剂合用。剂量应逐渐增加,日最大剂量200 mg。适用于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的高血压患者。③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口服40~80 mg/次,3~4次/d。如无效则停用,考虑用其他药物或措施;有效后改静滴,静注,5~10 mg溶于葡萄糖液20 ml,缓慢静注。此类药降压迅速,作用稳定,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口服,12.5 mg/次,2~3次/d,按需要1~2周内增至50 mg/次,2~3次/d。适用于各种程度高血压,尤为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左室肥大、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等并发症的患者。⑤α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初始剂量为睡前服用1 mg ,以尽量减少首剂低血压事件的发生。1周后,每日单剂量可加倍以达预期效应。常用维持剂量为每日1次,2~10 mg/次。α受体阻滞剂降压效果明确,要注意低血压的发生。以上药物均在院期间服用至血压稳定。

1.3高血压病的预防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树立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避免抑郁、忧伤、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饮食要合理科学,选择低胆固醇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牛奶、豆制品、鱼类等,要限制钠盐摄入量,每日用盐应控制在5 g以内。戒烟、戒酒,因为吸烟能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外周血管阻力;而长期饮酒会导致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引发高脂血症,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正常血压的波动。要控制体重,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从事一些户外活动,并持之以恒。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但运动量不宜过于激烈,尤其是老年人[3]。

2结果

除2例患者住院过程中发生脑血栓形成致残,1例患者出血量大拒绝手术而死亡,经治疗,患者血压基本达到目标水平,情况稳定,病情好转。

3讨论

高血压的定义是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升高[4]。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的划分并无明确界线,高血压的水平也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人为界定的。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标准,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即诊断为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未阐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

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有[5],①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②摄入食盐较多者是一个突出人群,这类人患高血压病的几率较高,这是因为高钠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有助于降低血压;③胰岛素抵抗: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而糖耐量有不同程度的减低;④其他:肥胖、吸烟和过量的饮酒,精神紧张,遗传因素等。

临床表现和并发症[6]如下:通常起病缓慢,可有头痛、眩晕、气紧、心悸、耳鸣等症状,但并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血压持久升高,会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例如,高血压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可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动脉血栓形成,使头痛头昏加重,一过性失明,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可以恢复,也可以发生脑出血。对心脏的损害先是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增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少尿、无尿等症状。

综上所述,在原有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对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分析,临床表现的阐述和防治理念的提出,给有高血压倾向的人群提前敲响了警钟,提出了预防的措施,同时也对那些已患有高血压病的人群,规范了合理的治疗原则。目的是使得人民大众对高血压及其后果有着深度的认识,做到及早发现和有效治疗,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于海霞,赵兴胜.高血压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12):156-157.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12):16-18.

[3]李晓燕,王吉荣.健康教育对老年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8-20.

[4]罗秀玲,唐真明.氯沙坦钾片治疗重度原发性高血压病6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3):56-57.

篇(4)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血压在理想范围内越低越好,只要平稳地将血压降至目标水平以下,既可减轻症状,也可减轻各种脑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2.对有并发症时应将血压降得更低认识不足。

按现代高血压控制标准,凡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并发糖尿病、肾病时,目标血压水平应降得过低,应在130/80mmHg以下,这样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但目前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未能采取积极措施达到目标水平,因而心脑血管事件仍居高不下。

3.对非药物疗法重视不够。

高血压的防治应是以非药物疗法,如调整生活方式、低盐、低脂、戒烟限酒及运动锻炼等,作为防治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服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理想或目标水平。但现实中许多患者过多依赖于药物而对非药物疗法不够重视,如边吸烟边降压者大有人在,既影响降压药疗效又使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存在,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重视非药物治疗。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克服不良习惯和增强运动锻炼。

4.血压降下来后不一定再用药。

许多患者服药总是断断续续,使得血压反复波动,结果心脑血管事件有增无减。造成用药中断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的一个因素是对高血压病必须长期治疗认识不足,因而形成一种误识,即血压一旦降了下来便以为可以停药了,担心用药时间长会引起不良反应。这种误识极为有害,应当消除,要明确血压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后仍要坚持用药,任何时候都不能随意中断用药,有些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以保持血压的理想水平。

我国高血压病人特点是“三高三低”

“三高”是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患病率高,1997年,我们国家的高血压病例已经达到了1.1亿。也就是说,每11个人中间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每3个中国家庭中间就有一位高血压患者,而且每年是以350万人的速度向上递增。可见高血压的患病率是多么高。

5.治病心切,喜欢作用快的降压药。

高血压病为慢性经过疾病,治疗强调规律性和个体化、且不主张一下子将血压降得过快、过低,应当是逐渐降至理想或目标水平。

但许多患者由于治疗心切,总想在一两天内就把血压降下来,如果用药几天后血压未能降至正常水平就更换药物。结果是药物频繁更换,一种药尚未起效前就已换用了另一种药物,总是“劳而无功”。血压形成波动和不稳定。

另外,有些患者喜欢作用较快的短效降压药,而对长效降压药持怀疑态度,即便使用长效降压药,也要在先搭配短效降压药,以求所谓的保险及“先将血压降下来再说。”这些都是误区。

其实,多年的高血压无需立即降至正常,应该缓慢,平稳降压,并能在全日24小时平稳降压,对此,长效的缓释剂或控释剂降压药可达此目的,因而老年高血压病人应尽量用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

6.不用药亦可降压。

这是近年来不少保健品及降压器具如降压表、降压帽、鞋垫等的广告中常用的一句话,事实上,保健品对高血压的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就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来说,降压药治疗是最有效、有益的选择,不用药才是误区和不明智的。

7.新药、贵药就是好药。

这也是一个极为普遍的误识。目前新型降压药发展很快,品种很多,如何选用是有讲究的。其关键在于遵医嘱办事,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道听途说,盲目追求新药、贵药,以为新药、贵药就一定意味着是“好药”。在医生指导患者用药时,应注意从人道主义精神出发,尽可能为患者推荐服用方便、效果好、价廉的药物,使患者经济上承受得起,反对那种唯利是图的错误做法。

8.忽视血压监测和记录。

在降压治疗过程中,许多患者因各种原因长期不监测自身血压变化,这也是一种误区。

篇(5)

(1)注意劳逸结合。要想防治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最主要的环节还在于早期预防,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建议在生活上高血压病人要结合病情适当安排休息和活动,每天要保持8小时睡眠与适当的午休,并轻松愉快地与家人在林荫道、小河边、公园散步,这对绝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都是适宜的。当然适当地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对保持体力,促进血压恢复也十分有好处。

(2)注意合理饮食。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上应遵守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饱、过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烟、酒等。从预防高血压的角度还应注意适当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3)药物治疗。对于那些一般预防措施无效者,就需要积极药物治疗了。当然服药也不是随便了事,必须遵照有关原则来进行。建议高血压病人平时服药切勿间断或断断续续,坚持服药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建议患者还是在医院明确诊断,遵医嘱用药比较安全。

经过治疗,对于各期高血压病人,应将收缩压降至

2 高血压患者需做如下检查

(1)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判断有无左心室肥厚和心律紊乱。

(2)X线及其他检查(必要时行血管造影、CT检查定位诊断),以判断有无主动脉扩张、延长或缩窄。

(3)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检查尿蛋白、尿糖、血肌酐、尿素氮、血钾、血尿酸水平。

(4)检查眼底动脉硬化程度。

(5)血糖、血脂及血钙水平检查。

(6)有条件者在治疗前做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

篇(6)

1 我国高血压治疗及血压控制现状

1.1 高血压流行现状: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和干预越来越 全面和完善,抗高血压药物越来越多。但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居高不下,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 制率依然很低。2002年卫生部10月12日公布的全国营养、健康状况调查报道:目前我国有近 1.6亿高血压患者,较1991年增加了7千万,而高血压的治疗率为24.7%,服药控制率为24.7%,人群血压控制率仅为6.2%。治疗率和控制率虽较1991年全国高血压调查时12.1%、2.8%有所改善,但血压控制率的改善速度却不尽人意。

1.2 高血压社区防治现状:我国以社区为基础,以高血压防治为突破口的心脑血管病综合 防治已进行了27年。1969年阜外医院在首都钢铁公司建立了第一个人群防治基地,70年代各 地陆续建立了一批开展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的基地,80年代至90年代初,以国家“七五”、 “八五”攻关课题形式,国内20个单位协作,对南北不同地区的10余个人群进行心血管病发 病、死亡和危险因素监测。90年代初北京、上海、长沙进一步开展了以社区为基础的人群防 治,1995年世界银行卫VII贷款健康促进子项目在我国7市1省启动。1996年卫生部制定了《 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后,从1997年起在全国北京、天津、上海 、浙江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点工作。

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长期存在,是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当前高 血压的防治策略,探索提高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的关键。

2 提高高血压治疗率的关键是社区全人群管理

2.1 高血压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2002年全国营养、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在未治疗的高血压 患者中91.5%不知道自己的血压状况,8.5%是由于不重视而不就医。1999年我国大中型医 院门诊高血压抽样调查:治疗率为70.0%,治疗控制率为33.0%;2004~2005年全国9省市1 0家二、三级医院门诊和住院高血压患者调查: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率为83.4%,控制率达62 .4%,提示我国高血压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并不知道自己的健康状 况而未就医,10多年前我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曾作出了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的要求,并 号召3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测一次血压,承担这项任务的主体是各级医院,但医院只是一个坐 等 病人上门就诊的医疗机构,10年过去了成绩甚微。另外,由于高血压没有特异的症状,很多 患者在体检时才发现血压增高,多数患者不主动就诊治疗,也成了高血压治疗率低的主要原 因。

2.2 必须重视并加强社区人群防治《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高血压流行是个群体现 象,群体的疾病应该用群体的方法来防治,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 防治。大量调查显示经过社区有效的规范管理,高血压的治疗率可达60%以上,若进行全人 群的管理,高血压的治疗率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到90%,社区管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为每位居 民建立系统的健康档案,其内容包括危险因素调查、血压及身高体重测量,若条件许可还可 进行必要的血糖、血脂等检查。通过将检查结果反馈,可使不知道自己健康状况的高血压患 者(约占高血压人群70%)知病就医,同时提醒知病不就医的高血压患者(约占高血压人群6%) 接受治疗的重要性。

社区防治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资源和适宜的卫生技术,利用社区医院方便、经济、连续 的服务特点,临床的医疗服务与预防相结合,改变大医院坐等病人上门就医的诊疗模式,变 被动治疗为主动防治,建立新型医患关系,最大限度地及时发现高血压患者。不仅可以迅速 提高高血压等慢性病的治疗率,同时也相应提高了控制率。在我国第二届“21世纪心血管病 防治战略论坛”上,专家一致认为,高血压病仅仅依靠医院门诊治疗远远不够,必须重视并 加强社区人群防治和对患者的管理,改革和建立起能够提供长期稳定的社区人群终身全程服 务、改变社区人群的被动就诊为主动预防的模式,以适应社区庞大的高血压患病群体和心血 管病的防治需求。

3 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关键是社区综合防治

有资料报道我国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率为20%~30%,而人群血压控制率仅为4~8%, 我国高血压的控制仍然处于极低水平。

3.1 血压控制不住的原因:血压控制不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血压控制率影响因素调查 显示血压控制率与相关行为方式、确诊时血压水平、病程、文化程度、户口类型、从业状态 、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相关;而年治疗费用、就诊医院级别、就诊次数、是否存在合并症 、所享受的医疗保障形式等因素对血压的控制率没有影响。

从患者角度上说,确诊时属轻度高血压、正常体重、生活方式健康、病程较短、文化程度较 高、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血压控制率较高,目前尚未发现合并症对血压控制的明显影响。说 明不论是否出现合并症,高血压越早得到治疗,效果越好。而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自我保健意 识是提高血压控制率的重要因素。

从经济政策角度来看,享受公费或劳保医疗的血压控制率(40%以上)要明显高于自费患者(20 %);而在不同级别医院就诊、服用降压药物的费用对血压控制率的高低未发现存在必然的联 系,说明血压控制率的提高并不依赖于昂贵的医疗费用、高尖的医疗技术条件及专科医生。

从药物治疗角度分析,目前国内外专家已逐步达成三点共识:①降压治疗必须达到目标血压 ,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死亡;②7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需要2种或2种以上 的降压药才能使血压达标,如血压超过目标血压20/10mmHg以上,开始治疗时即应考虑2种降 压药;③为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推荐使用长效降压药(T/P>50%)制剂,每天服用一次, 还可防止清晨血压剧升,达到平稳降压。

3.2 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社区综合干预(包括:定期随访、危险因素 监测、健康教育、合理用药指导、信息化动态管理等)可改变患者的自身影响因素及弥补环 境政策的不足,在提高高血压控制率中起了关键的作用。由于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综合治 疗的疾病,这就决定了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并不是在大医院内,而是在社区。有文献报告通过 社区1~2年规范的管理和综合干预,高血压的控制率可以达到60%,即使是农村也可达56%。 也有报道若社区管理的好,社区的血压控制率甚至可以高于三级综合医院门诊。

社区综合干预成功的三个关键因素是:公众教育、专业医护人员教育和高血压病人教育,尤 其是专业医护人员的教育,基层医生是社区高血压防治的中坚力量,只有社区医生才能完成 高血压的检出、治疗、随访、监测及信息化管理等完整的系统工程。因此提高基层医生的综 合素质(知识更新、管理能力、诊治水平),增加病人的信任度,也就成为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关键的关键。

篇(7)

就目前而言,妊娠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难以避免。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农村,孕妇自我保健较薄弱,不按时产检,出现症状又不及时就诊妊娠高血压的危害性较大。因此,加强农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要。为探讨农村妊娠高血压的有效防治措施,现回顾性分析**县农村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⑴均符合妊娠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⑵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⑶孕周21~37周;⑷无产兆、单活胎;⑸无胆瘀症、低蛋白血症及左心衰等合并症;⑹收缩压160~180mmHg,舒张压110~130mmHg;⑺入院时产妇均神志清楚。排除标准:⑴严重的合并症;⑵凝血功能障碍;⑶存在沟通障碍,精神疾病;⑷死胎或新生儿有先天性疾病;剔除标准:由于各种原因中断观察的病例;年龄19~38岁,平均(25.4±3.2)岁。孕周36+5~39+2周。包括经产妇20例,初产妇8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轻度25例,中度62例,重度13例。将该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标准SBP≥140 mmHg和/或DBPi>90 mmHg;血压控制:SBP

1.3 方法

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性防治工作。具体措施如下:⑴健康知识宣教:在产妇进行产前检查时,给患者讲解早期妊高征疾病的相关知识、预防治疗及预后等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宣讲孕期产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孕期的保健和营养以及孕期的注意事项,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使其明白治疗的重要性,能够按医嘱正确使用镇静、降压、解痉、利尿等药物,使患者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病情及治疗的过程,消除其紧张心理。⑵心理指导:建立并维持良好的护理关系,注意启发、引导妊高征高危者,使其倾诉自己的顾虑和心理压力,并表示极大的同情理解,十分有诚意地细心帮助解决心理问题;指导其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家庭关系,说服家人及长辈正确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减轻思想负担。保证充足睡眠,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每天定时听一些柔和的轻音乐,适当散步,进行有规律的运动或锻炼,避免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影响[2];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消除其顾虑和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⑶饮食指导:要求孕妇及家属一起制订饮食计划至关重要,一般可以通过饮食结构调节和控制,帮助孕妇建立健康饮食行为习惯,选择均衡饮食计划。以摄入足量的蛋白质、能量、钙、镁、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物质[3],以新鲜水果、蔬菜、低脂制品及全谷类或添加麦皮的谷物为主。重症患者要减少盐摄入量,以防加重水肿。补充足够的钙、镁、锌,如牛奶、孕妇配方奶,有条件的产妇指导其每日或隔日测体重,指导孕产妇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⑷自我监测指导:根据妊娠晚期取左侧卧位有利于胎盘血液灌注的原理,指导孕妇取左侧卧位计数胎动。从第32w起,每天早、中、晚在胎儿活动时计数1h并记录。若感觉胎动异常,立即就医。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的录入和分析使用SPSS 17.0 软件,用( ±s)表示计量资料,用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统计方法以t、卡方检验进行,P

2 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先兆子痫及子痫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死亡率分别为56.0%、10.0%、26.0%、22.0%、2.0%、10.0%、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0%、24.0%、46.0%、8.0%、18.0%、22.0%、14.0%、12.0% (P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为孕妇临床常见的危害患者以及婴儿的健康的妊娠合并症,多发生在妊娠20周左右。妊娠高血压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的基础上出现自觉症状,常发生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是造成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有研究显示,农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显著低于城市居民[4]。因此,加强对农村妊高征患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农村妊高征患者应加强婚前教育、孕期保健知识(包括妊高征的相关知识教育)、妊娠期定期体检等措施。妊高征知识推广明显不足,建议将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第三版)列为城乡健康教育、基层卫生政策的重要内容,实现群防群治目标[5]。本研究通过对农村妊高征患者进行综合性防治,结果显示,产妇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率、产后出血率、先兆子痫及子痫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胎儿死亡率显著降低(P

参考文献

[1]唐伟军,周晓娟,刘思妤,等.郴州市、县级医院118例妊娠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39(6):659-662.

[2]岳芳.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 1,17(11):211-212.

篇(8)

什么是高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为其定义是: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虽未达到上述水平,亦应诊断为高血压病。

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1、年龄40岁以上者发病率较高。

2、体重肥胖者发病率较高。

3、食盐的摄入有调查显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2g,几乎不发生高血压;每日摄入3~4g,高血压发病率3%;每日摄入4~15g,发病率约15%;每日摄入>20g,发病率约30%。

4、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病,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

5、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病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

而在进入冬季以来,本地多次出现高血压患者猝死:一位50多岁患有高血压病的村支书,平时没有规律服药,在镇里开会,会议结束后站起来就突然倒下,送到医院已经是深昏迷,行头部CT示脑出血,经积极抢救仍然没有挽回生命;一位60多岁有高血压病的老人在山上干活,突然摔倒,家属送到医院,已是呼吸心跳停止,没有抢救过来,他平时也没有服药;一位有高血压的老教师,偶尔服用降血压药物,在休息时突然发病,头痛、昏迷,生命体征消失……

这说明在农村,对高血压病认识和防治更应该重视,特别是在冬季的到来。

首先,应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乡医)的对高血压病的正确认识。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乡医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分级的正确率仅为64%,危险分层的正确率更是只有28%,治疗策略选择的正确率为54%,导致农村高血压病治疗不规范,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监测不及时和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服药现象普遍存在。同时,乡医对高血压非药物治疗的知识、以及对常用降压药物的慎用症或禁忌症的知识比较匮乏。全面提高乡医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能,提升基层医生整体素质,重视对乡医培训,使其及时了解循证医学临床实验报告,掌握新的高血压病治疗指南,更新观念,在高血压治疗中优化治疗方案,既要降压达标,又要注意对心、脑、肾等脏器的保护,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最终目标。为此,医院应定期举办培训班,对基层医院的医疗工作者进行高血压基础知识培训,指导临床用药等,充分发挥基层医院和乡医的作用。

随着农村新农合与公共卫生的全面展开,完善围绕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农村居民能够用比较低廉的费用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同时还将带动农村医疗卫生单位引进、培养一批农村卫生专业技术骨干,能显著提升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能力,提高基层医疗、预防、保健技术水平。

其次,应该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

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上升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得多。我国高血压病城市知晓率36.3%,治疗率17.4%,控制率4.2%,农村知晓率13.7%,治疗率5.4%,控制率0.9%[1](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以下简称三低[2]),均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农村远低于城市;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以下简称三高[2]),同时与其密切相关的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周围血管病等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死因。总之,农村“三高三低”问题更为突出。

而村民对药物知识普遍的缺乏,加上降压药品种繁多以及各种药品广告的诱导,易对药物的名称、剂量、使用方法、服用时间等混淆不清,致使好多患者存在误服、漏服、多服以及频繁更换药物的情况。农村患者缺乏基本的健康教育知识,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部分患者因为无症状或症状好转而擅自停药,部分患者是因为经济条件限制无法承受长期治疗的较高费用,还有部分患者是因为服药剂量不对,未起到疗效,认为该药无效中途换药或停药,甚至有些患者因为麻烦而不愿坚持服药。调查还显示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中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的老年患者,再加上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若亲属不能及时督促其服药,也会导致漏服和停药。根据以上几点情况,我们对入选的患者定期随访,坚持给予健康教育和监督服药,对于依从性差的老年患者动员其家属帮助按时服药。

基层医务人员应该向农村居民加强以下的健康教育宣传

1、集体健康教育卫生院可以成立健康教育学习室,提供相关专业知识书籍,供患者定时观看,同时定时由医务人员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与行为疗法。

2、图文宣传利用科室走廊的宣传栏,健康教育宣传册等形式将教育内容展示给患者,以供阅读。

3、示范训练教会患者如何测量血压、读取血压值、数脉搏。

通过宣传,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必须长期、规律的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发生。简化疗程、减少用药种类及服用次数,最好选择长效制剂如缓释剂、控释剂,既可避免多次用药的麻烦,又可以减少不良反应,还能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对于不能承受较高长效制剂费用的患者,可以选择尼群地平片,也可以选择复方降压片、氢氯噻嗪、卡托普利片、倍他乐克等价格低廉的短效制剂,少量费用便能良好控制血压,故具有好的成本/效果比值。可以根据药物的起效时间与血压的规律或患者动态血压测定结果指导服药时间,既可以使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又可以减少副作用。为所有患者制定服药时间表,置于患者显眼的地方,服药后做记号,避免漏服和多服。

在药物治疗同时也应重视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

预防心血管病是新世纪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无论从治疗还是经济学角度,心血管病防治都是非常重要,应该让患者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戒烟限酒一定要戒烟,可少量饮酒。

2.心理平衡情绪不稳是导致高血压病的诱因之一,要经常保持一个宽容、良好的心态,不要事事都和人争高低,不过分激动。

3.自我管理按时睡觉,早睡早起。定期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定时服用降压药,不能随便停药。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

4.按时就医高血压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治疗过程比较漫长,需要按时去医院找医生配药,即便血压正常也要坚持服药,根据医生的医嘱增减药量,切不可自作主张。其实,疾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通过以上比较通俗的健康教育方式,相信每一位高血压病患者都能够认识到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在结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项目,和基层医务人员积极努力与患者的积极配合下,构筑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全面防线

(1)防危险因素;(2)防发病;(3)防事件;(4)防后果;(5)防复发。定期进行农民的健康检查,做到无病早预防,有病早发现,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和防治成本。让高血压患者平平安安的度过“温暖”的冬天。

篇(9)

1 高血压发病的相关因素

1.1 年龄:发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高。

1.2 食盐:摄入食盐多者,高血压发病率高,有认为食盐20g/日发病率30%。

1.3 体重:肥胖者发病率高。

1.4 遗传:大约半数高血压患者有家族史。

1.5 环境与职业:有噪音的工作环境,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均易发生高血压,城市中的高压发病率高于农村。

2 高血压的防治

2.1 增加高血压预防工作的投入:政府部门首先应考虑增加卫生事业投入,并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把医学工作的重点由治疗转向预防,制定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来预防高血压。政府和卫生部门应联合制定并实施一个适合我国的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同时加大广大农村地区高血压预防的投入。

2.2 医学教育要强调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顺应医学目的的调整,医学教育应加大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等教学内容的比重,增加心理、照料服务的内容,为高血压的预防打下基础。同时高血压工作者应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时刻关注高血压预防工作的进展及高血压预防观念的转变,定期对社区医生进行培养教育,把这些知识和观念传授给他们,提高他们的高血压预防意识,加强他们对高血压高危人群的关注,鼓励他们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依靠社区医疗服务系统,预防高血压:在发挥大医院、大医疗中心作用的基础上,主要依靠社区医疗服务系统来预防高血压,在农村和城市建立适合国情的初级卫生保健组织,在农村建立三级医疗网,利用这些组织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预防知识,推广高血压自我测量,帮助高危人群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2.3 健康教育是高血压一级预防的重点,针对整体人群的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知情率,利用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通过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教育,全面展开高血压预防的教育,在血压升高之前的非常早期预防高血压。对高危人群的教育则重提高他们对正常高限血压危害的认识,逐步改变其生活方式:饮食习中,应注意限钠,减少咖啡因的消耗,以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适当增加钾、钙、镁的摄入;建立不受烟草、酒精侵害的生活方式;参加体育锻炼,控制并减轻体重;控制紧张情绪,形成对社会环境的良好适应,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预防随年龄增长血压升高,降低发病率。

2.4 预防并发症,高血压二级预防的重点在于对已患病个人或群体进行系统、有计划、全面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逐步降压,把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兼顾其他危险因子的治疗,提倡用药的个体化原则,提高病人服药的依从性。高血压初、中期的症状往往不明显,但已升高的血压无时无刻不在损害着病人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非常低,因此提高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期病人服药的依从性,把血压控制在正常以内,是高血压预防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同时应忠告病人,因间断服药引起血压波动比不服药的危害更大,帮助病人树立终生服药的信念,养成每天服药的习惯,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结合,保护靶器官免受损害。

2.5 推广高血压的合理用药:一是为病人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二是治疗方案要易于支付,有较高的效益一费用比。利尿剂效果可靠,价格低廉,副作用小,可作为大部分病人的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具有血管保护作用,且格外适合于糖尿病患者,只是费用较高C27。目前我国卫生资源紧张,因此提倡合理用药,以便能在更广大的范围展开高血压的防治。

参考文献

篇(10)

通过各种途径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和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是预防高血压病发生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经常为高血压患者和家人讲解什么是高血压病及其危害。让他们知道,发现高血压应定期复查、经常监测,克服不良嗜好,平衡膳食,加强运动,正确认识各种治疗的重要意义,自觉地坚持治疗和定期复查。

二、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体重,防止和纠正脂类、蛋白、血糖代谢紊乱,预防或延缓动脉硬化,减少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劳动强度、有无并发症等,来计算患者每日摄入的总热量、三大营养素的比例。

饮食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改善膳食结构:1.多吃青菜水果(每日不低于500克)和薯类。2.常吃奶类(每日喝500克牛奶为宜)和豆类制品。3.每日食用高蛋白食品3份,每份相当于瘦肉50克、鱼虾100克、鸡蛋1~2个、鸡鸭肉100克、豆腐100克。4.摄入主食(每日250克左右)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的体重。5.多食各色食品,如少量红葡萄酒、燕麦片、黑木耳,吃清淡少盐(每日3~5克)的食物。6.戒烟、限酒,每日酒精度<20克,相当于白酒40毫升、红葡萄酒100~150毫升、啤酒300毫升。做到食品多样化,粗细搭配,不甜不咸,每日三四顿饭,七八分饱。

三、运动治疗

在合理饮食的同时,经常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热量的消耗,减少多余的脂肪,改善脂类糖类代谢,控制体重,增强体质,提高心脑血管的应激能力。

鼓励并督促身体超重或肥胖者进行运动治疗。通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来衡量人的肥胖程度。体重指数=20~24为体重正常;体重指数大于或等于25为超重;大于30则是肥胖。

目前有氧运动被视为最佳运动处方,并作为增进健康的基本手段。如游泳、慢跑、快走、打乒乓球、打门球、爬楼梯、打太极拳等。这些项目简单、方便,利于长期坚持。运动时每次要超过3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要达一定强度,简易计算法是运动时年龄加心率等于170。

四、药物治疗

确诊高血压后经过饮食治疗、运动疗法不能使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时,就要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

目前降压药很多,常用的有:利尿降压药、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医务人员依据患者血压水平、年龄、性别、有无并发症等个体特点,选择不同的降压药。

单独用药:可选用长效钙拮抗药、利尿降压药、ACEI、β阻滞剂其中一种。老年性高血压或有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一般不选用利尿降压药,以免影响血糖和脂类代谢。

联合用药:具体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搭配,不可随意更换。

五、监测并发症

篇(11)

青年高血压的病因及发病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常常伴有明显的高血压遗传因素及家族史(如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史)。据新近统计,高血压病人中有家族史者可达59%。各种实验也表明,本病有遗传因素的存在。

2.往往起病缓慢,青年自觉症状较轻,体型常常比较肥胖。

3.继发性高血压病,发生于其它疾病之后,通常可找到比较明显的病因。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青年妇女怀孕后期引起的妊娠高血压,还有一些肾脏的肿瘤和内分泌疾病如多囊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等。这一类病人除了血压增高以外,同时还存在原发疾病的症状。这类高血压也叫做“症状性高血压”。

4.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引起的高血压病,这种类型在青年人高血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常常与情绪紧张有关。一些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又少的职业,如司机、会计、电报员等,易患此类高血压病。此外,长期受到城市和工厂的噪音干扰,对视觉、听觉形成慢性刺激的环境,也有可能导致血压增高。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血管收缩中枢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引起全身小动脉血管痉挛,血液通过这种痉挛变细的小血管,所受到的阻力增加,血压自然要升高。此删除了血压升高以外,还常伴有心悸、汗多等症状。一旦情绪稳定,紧张因素去除,血压可降至正常。

5.有些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小伙子和姑娘,也会发生暂时性的血压增高,俗称“青春期高血压”。人进入青春期以后,体态、功能、性的特征都有明显变化,脑垂体、性腺和甲状腺等内分泌活动比较旺盛,促使全身肌肉、骨骼、心肺等组织器官迅速地发育成长,但是,心脏的成长,比其它组织器官要缓慢些,这样,无形中心脏的负担就要相对加重,而青年人的血管又比较狭细,血液通过狭细的血管,就要靠心脏加大力量,再加上青春期的青年往往情绪不稳定,几种因素加在一起,血压便容易升高了。

青年人发现自己的血压偏高怎么办?

1.不要过分紧张,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心情舒畅,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2.饮食宜清淡,少吃盐。较胖的病人应少吃动物性脂肪,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有烟酒嗜好者要自觉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