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4 09:57: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

篇(1)

一、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与特点

(一)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操作形式。它不是一种静态的组织模式,没有固定的操作程序,它将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同时进行,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与新的学习内容进行互动中掌握知识,提升学习能力活的教与学形式。学习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五项修炼为目标,即在通过系统思考,整体把握学生能力发展方面,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改善心智模式,确立共同愿景,通过团队共同学习,从而培养出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学习型人才。

(二)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它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课环境的灵活多样方面。由于语文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传统赋予了它博大精深的内涵,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要教好语文课,对教师备课、上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运用语文知识,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网络环境通畅的前提下,教师可以收集海量的教学素材。经过筛选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达到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目的,也能给学生以美的视觉感受,更能使学生感受语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所选取的环境方面,根据上课内容的需要,教师自由选择上课地点。

2.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小学语文课有专门的识字课、口语交际课、阅读课、写作课、综合实践课等。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再由老师点拨总结的学习过程,让这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感觉令人乏味、沉闷的死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使得课堂生动有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及课例分析研究

(一)学习型小学语文识字课教学模式

1.寓教于乐编字谜式识字教学。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在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编字谜、编儿歌、加减法识字等方法,给学生更多的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吸取同伴成功学习经验的同时,以实现学生识字量的自我超越。如,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它把头摇,苗儿见它就弯腰,云儿见它快快跑)。根据小学生好奇、思维活跃的心理特点,教师从谜面上进行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答案,不仅使课堂幽默风趣、寓教于乐,又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识字教学效果。

2.纠错式识字教学。由于汉字属于非表音文字,相对于表音文字来说,语文学习中要读准一个字非常难,因此读错字音的现象比较普遍。汉字是由形近字、形声字、多音字、难读字、异读字等构成的,容易造成读音和书写错误。

3.小组合作式识字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在识字课堂中创造一个合作学习的环境。根据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教师讲授完教学内容后,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记忆生字的音、形、义。教师可有言在先,对那些记忆速度快、准确率高的小组有一定的奖励。由于有这一共同愿景,小组成员都会为实现这共同标而加油记忆生字。建立共同愿景的修炼就是建立一个为组织成员衷心拥护、全力追求的愿望景象,产生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和驱动力的伟大(梦想)。

(二)学习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模式

作文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是学生语文知识积累成果的展现。作文来源于生活,也必然反映生活。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灵魂,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复杂系统,(学习型小学语文作文堂教学)需要建立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将每一个环节置于整个作文系统教学中进行思考与应对,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步骤。

三、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合作探讨解决问题,与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记笔记模式截然不同。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了自主能动性。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课堂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它以自我超越为目标,形成强烈的个人愿景,通过教师反复训练,不断改善心智模式,通过制定一个共同愿景,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并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系统思考是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全局性的把握。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一个让学生能力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三)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新要求。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通过奇思妙想创造新的观点,进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2)

G623.5

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想要将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可以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性的课程融合,使用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效率的提升,让学生在这种互动的学习环境下进行数学知识的掌握,使得学生们可以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程度,为今后的数学能力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保证。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于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小学生的差异比较明显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于孩子的溺爱情况也比较突出,并且,由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社会的影响也比较大,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学生们的性格普遍比较强硬,自尊心也比较强,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能正确的进行处理。从当前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孩子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比较多,学生们从小也在进行着很多辅导班课程的辅导,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信息储备也比较广泛。同时,现在的孩子思维比较灵活,但是通常表现的比较叛逆,小学生的心智由于处在发展时期,对于全新事物的好奇心也比较强。所以,小学生在一个班级中,学生与学生之间性格与学习状态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程度,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模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安排小学合作教学的模式中,常常出现对教学数学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的情况。由于小学生自身的没有比较良好的自控性。在进行小组合作模式学习的过程中,假如不能将学生自身的优势进行进一步的展现,就不能将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全面的提升,总之,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模式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对小组分组教学的掌控能力进行全面性的评估。

二、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对于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生数学课程中的应用来说,可以分成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学实施优化分组教学模式

想要将小学数学分组教学的优势进行最大化的展现,在小学数学教学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合理分配学生的原则进行分组规划,比如,教师可以按照班级学生数额的总数进行分组数额的划分,一个班级中假如有40名学生,可以将这40名学生分成8组,每组为5位学生,在学生的分配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平均分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将每一组学生的平均分数达到一个比较平稳的数值,这样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积极程度,教师还可以在小组中进行组长的制定,组长可以尽自己所能去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并在教师进行任务分配后,组长能够积极带领组员进行任务的完成,将学生们之间的凝聚力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该把握好时机并进行合理的教学引导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小组合作教学的应用教学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种小学小组合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观念,在自我能力探索也有进一步的细节完善,但是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保证给予学生合理的讨论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完毕后进行引导性的思维指导,让学生们可以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

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还应该由教师进行学生发散思维的引导,这种思维性的引导可以保证学生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下能够顺利将教学内容完成,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们大胆的提出自己的困惑,通过这种提问题的形势让学生们可以主动进行思考,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中,教师应该合理的选择相对应的数学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内容下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在开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在保证能够适合小学合作教学模式中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安排,为了保证小组合作模式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该在教学前期进行充分的工作准备。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所见所闻及生活常识进行讨论学习,在分组以后,教师规定在5 分钟之内看哪个小组可以说出更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品,对说得较多的小组进行适当的奖励。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普遍的提升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积极程度,让学生们能够将自己的思维进行扩展,并且还能够比较轻松的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容。

三、结语: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属于一种全新的数学教学方式,想要将这种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使用,就应该在现有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下进行逐步的分析,以保证最终能够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全面性的融合与贯穿,在整体性上能够将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效果进行进一步的推进,在学生现有的兴趣程度上进行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费雨朦.小学数学小组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篇(3)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56-01

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对应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浪潮方兴未艾。现代教育观提出,高效的课堂,一定不是“教师台上讲、学生被动听”的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必然会出现课堂教学“费时多、效率低”。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布置什么,学生就做什么,老师不布置,学生就无所适从;学生在课堂上“听听记记”,下课后“读读背背”,课余时间“试卷题海”。如此长期下去,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还没有好的结果。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意识受到压抑,老师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了“教”,忽视了“导”,即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情趣的引导。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学习的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导学式教学模式的提出,正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这种不足。其主要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导学功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导学式教学模式概述

导学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其表现在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把教师的职能重心从“授”转移到“导”上,把教学目标的重心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智力开发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下,通过自我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习知识,而教师只在关键、重难点的地方给予知识和方法上的恰当指导。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导学式教学模式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对于小学的四至六年级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知识经验的积累,学生已经具备了知识迁移的能力,能够将学习的新知识和旧知识产生联想,同时,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从生理发展角度来看,已经具备了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有复习准备、新课导入、探求新知、强化训练、灵活运用、反思总结等六个环节。

1、复习准备

复习准备环节主要是通过复习已学的旧知识,体现知识迁移的作用,引入新知识。其作用有两个,巩固和准备。巩固复习,主要为了克服快速遗忘。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为了抵制短期内发生的快速遗忘,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新学知识及时复习,使学生的所学知识得以在大脑中储存,进而无碍后续学习,这是打好基础的重要一环。准备复习,是为后续学习铺路。知识是不可分割的链条,有时学习新知识时要用到的旧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把本节课涉及到的那些旧知识从记忆中帮助学生提取出来,带领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复习。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数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首先要进行整数除法的复习,即复习了前部知识,同时又为新知识的进行奠定基础。

2、新课导入

在这一环节中,需要教师创建学习情境,即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用“境”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认知背景。通过学习情境的设立,使数学教学活动变得“有意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具体实施时,可以充分围绕教材的主题图或例题创设情境,从中挖掘思维因素,提出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入新课学习。

这一环节可使学生首先认识到现在我们打算做什么、怎么做,即教学活动前对学习活动进行计划、安排、准备,并带着目标、任务投入学习状态。

仍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知识点为例,可以以录像、语音信息等方式,展示某一训练计划训练时间为4周,跑步路程为22.4千米。针对训练计划,提出如张老师平均每周多少千米、每天跑多少千米等数学问题。

3、探求新知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需要师生共同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探求新知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观察、实践、猜测、计算、推理以及验证等活动,来获取知识。在这一环节中,要求教师有效组织,营造民主课堂,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不断调整和组织课堂教学,特别学生学习发生困难,须诊断,敢调整,敢引导,敢追问,敢讲解,把学生思维和情感引向深入。

三、依照新课程要求,在该环节设计了五个层次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探求新知环节的第一步,因为小学生的个人自学能力有限,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为学生拟定自学提纲,这是我们“导学式”教学模式很重要的一个方法,通过自学提纲,学生进行独立看书学习,或者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

以小数除以整数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自己尝试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内容拟定自学提纲,巡视指导学生自学,了解自学情况,及时解决学生个性问题。

2、小组讨论

学习小组的组建可以以座位就近为原则请小组内每一名学生进行汇报,汇报的表达方式可以确定为如:我明白的知识有***,我不懂的问题有***,后面的学生与前面的意见不一致的提出不同意见然后由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讨论解决提出问题,并记下最后存在的问题,准备汇报。在该过程中,教室组织巡视,参与小组讨论。

3、汇报展示

汇报展示就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代表发表意见,汇报自学成果。汇报的内容围绕自学提纲的内容,主要展示小组的收获,小组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4、教师点评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展示的情况,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评价要更多地采用即时的、多元的针对性的评价,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用具体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同时要结合教学重点、难点,做重要的讲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提出不懂的问题。

5、梳理小结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逐步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前面的四个层次是学生对知识的逐步探究过程,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概念,通过梳理小结,理清思路,完成对新知识的完整地认识过程,并融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梳理总结,对于不完整的,教师再进行补充。

6、强化训练

强化训练、巩固练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阶段,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操练。练习的内容要与新知识内容一致,主要检测学生对刚刚学习的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通过练习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加深巩固理解。教师要注意在这个环节中做到巡视到位,指导及时。

7、拓展应用

在该环节,要合理设计练习题目,练习分为两个层次:不要太难,题量不宜过多,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由模仿练习到灵活运用,灵活运用的练习形式要多样,体现层次性、灵活性、趣味性。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反思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归纳本章节所学的新内容,回顾知识点梳理过程,谈本课的体会与收获,总结学习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的乐趣。教师重点聆听学生的总结回顾,可以引导学生以“学会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是怎样学习的”“还有什么问题”等方式进行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的构建过程。

篇(4)

一、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高年级的小学生已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但数学又是一门相对而言比较枯燥、晦涩的课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就使学生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厌倦数学。而导学互动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导学”“互动”为主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摒弃了以往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导学互动模式的建立方法

1.打造“导学”式课堂

所谓“导学”即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满堂灌”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导学式教学方法则不会出现这一问题。导学的主要教学手法即“引导”。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有兴趣地去学习。

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中关于图形变换的学习为例,图形变换的基本方式是平移、对称和旋转。在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我不会直接开始讲课,而是花一到两节课的时间给他们看一些有趣的由平移、对称或旋转组合变化的图片,五年级的学生比起低年段小学生在年龄上要大一些,但仍然处在孩子阶段,对好玩有趣的东西总是难以抗拒。在看的过程中,让他们猜这些图形是经过怎样变化而形成的,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引导他们认识了解图形平移、图形对称和图形旋转。这种引导式的方法能够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他们对知识的吸收能力。

2.营造“互动”氛围

“导学互动”中第二个关键就是“互动”。“互动”又分“师生间互动”和“学生间互动”。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比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第二单元关于分数乘法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学习分数乘法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整数的乘法,所以在上课时,我会请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自己则扮演学生的角色,然后请他们给我讲述整数乘法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我们学习整数乘法时的注意事项。最后请其他同学根据他的讲述打分。对讲得好的学生给予奖励。接下来,我会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讲述他们自己了解到的分数乘法,寻找其和整数乘法的区别,然后挑选其中几个组来谈谈他们讨论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给予一定的鼓励,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讨论过程中将积极踊跃地配合教师,参与各种互动的环节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以后的教学工作顺利地进行,为建立“导学互动”的学习模式做好充分的准备。

3.采用“自学为主,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

现今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中,普遍采用的是“喂入式”教学。即不论学生是否能够听懂,是否愿意听,老师依旧“滔滔不绝”地上课。这种教学方法其实是很不明智的,它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型的教学方式中,我们采取“自学为主,教学为辅”的方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有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所以我采用了自学为主的学习方法。首先,我让学生自己看书,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区别,分别罗列出来,整理成条。其次,在他们对长方体、正方体做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我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和想象动手制作自己认为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最后,在课堂上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成果并针对他们的书面作业和制作的实物给予讲解。奖励他们做得好的地方,纠正他们的错误。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很有建设意义的一种技巧。

4.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人只注重理论的教学却忽略了实践部分的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中,学生曾学习过统计。理论教学部分只有对统计图的应用方法,让学生看图寻找信息。而现实生活中,统计有很多需要应用的地方。所以,在学习统计时,我会让学生自己去做一个小调查,记录数据,制作统计表,根据统计表来反映调查的现象和问题。另外,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的应用能力会得到加强。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教学模式也进入一个深刻改革的时代。本文从导学互动的重要性和建立导学互动学习模式两方面探讨了小学高年级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为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寻找到一个突破口,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篇(5)

1.创景激趣,导入新课。

2.明确学习目标,出示自学提示。

3.学生依照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4.检查自学情况。

【目的】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心理特点激情导课(谜语导入、游戏导入、图片导入、音乐导入……),创设适应的教学情景:一是能够简洁恰当地导入正课;二是能够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三是能够为整节课奠定良好的感情基调。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事项】

1.教师紧扣文本的教学重难点及文本的教学目标,形成明确的自学提示。

2.自学提示要清楚地告诉学生自学内容,自学方法,自学要求,对学生的自学要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

3.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巡视,了解各层次学生自学的效果,特别是学困生自学的情况。

4.自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具体时间应根据中等水平学生自学的情况来确定。

二、引探(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

1.教师整理归纳自学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2.让学生再读课文,针对“疑难杂症”,品词析句,采取同桌互助、小组合作或师生共同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

3.教师要及时总结点拔。

【目的】

通过生生、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在优势互补中使得个体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全面,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能力得到培养。

【注意事项】

1.语文活动要多样化。如听、说、读、写、画、批注、想象、体验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探究的氛围要宽松。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自由的活动中,焕发主体意识,变传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

3.活动时间要充分。具体时间应根据中等水平学生来确定。

4.个人自学后的班级交流,较简单的问题应让学困生发言,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并要求其他学生善倾听、会评价、能辩论。

5.中等生对某一问题理解有困难时,要组织学生讨论;全体学生对某问题理解有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或进行必要的解释。

三、引练(巩固练习 训练技能)

【基本步骤】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回归课文,感情读书。

2.师围绕学习目标对本节所学知识分别编拟习题,让学生训练听、说(如:写景的文章,可以以小导游的形式让学生介绍景物的特点;有些文章结尾含蓄,可让学生叙说结尾……)、读(感情读、分角色读、分角色表演……)、写(仿写、补写……)的能力。

3.学生自评、互评。

【目的】

1.反馈本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纠偏补漏,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完善,更为深刻。

2.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

【注意事项】

1.练习的设计要由易到难,题型要多样,题量要适中。

2.学生练习时,了解学困生的练习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鼓励。

四、引展(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基本步骤】

1.引导学生反思归纳本节所学内容。

2.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感体验。

3.放飞学生的奇思妙想。

4.师归纳总结。

【目的】

1.在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主题得到升华,达到教学目的。

【注意事项】

教师要尊重学生,引导学生俯视文本,允许奇思妙想。若学生过于偏离教材内容时,教师要进行恰当的疏导。

五、如何确保“四引”教学模式的有效发挥

要想促进“四引”教学模式效果的发挥,教师应做好准备,可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开展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1.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学生小组进行课程学习

《诗经》有云:“书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足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好习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教师需要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组成小组,并且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学习前完成。与传统的教学课程相比,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风格较为轻松活泼,所以课程预习形式可以多样,不必过于死板。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30-01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有着词汇量大、短语丰富以及句子结构复杂多变的特点,同时其教学难度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较而言也有所加大。因此,教师在进行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学时,可应用情景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1 利用图片或实物创设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情境

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英语教材种的不同课型课前准备图片或实物来辅导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笔者在对西方圣诞节教学内容进行讲解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包括圣诞树和圣诞老人等内容在内的圣诞节的相关图片,同时向学生讲解圣诞节的相关来历、西方人眼中的圣诞节过法以及我国春节与圣诞节的差异,为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为了加强学生对圣诞节的印象,笔者还向学生展示圣诞老人的帽子、圣诞卡片等实物,同时也让学生来扮演圣诞老人,加强学生对圣诞节相关知识的理解。这种实物加图片的教学方式,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圣诞节情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通过英语进行交流,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种高科技教学方式不断应用在教学课堂中,使得小学英语教学设备和手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得到最为广泛应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学生构造形象生动、丰富多彩的不同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通过视觉、听觉等方式加深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课堂知识。如笔者在讲解牛津英语6A Unit 2 Ben's Birthday一课时,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段简短的生日晚会相关视频,让学生体会生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教学知识点和单词、词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利用肢体语言创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

在日常的各项交际活动中,尤其是在跨文化、跨语言的日常交际活动中,肢体语言占有着重要位置,在日常交际中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暗示性。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构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笔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各种肢体语言来演示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如笔者在讲解“walk”一词时,在讲台上做出一个走路的动作;在讲解“run”一词时,在讲台上做出一个跑步的动作;在讲解“rush”一词时,又在讲台上做出一个冲的动作,这种肢体语言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对walk、run以及rush单词的理解和记忆。又如笔者在讲解句型“What's this?”时,将英语教材放在一同学书包中,并装作完全不知情,摸一摸,闻一闻,让学生们猜一猜,为学生创造一个疑问情景,加强学生对这一句型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 利用激活学生兴趣创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激活学生兴趣构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经过笔者近年来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摸索发现,适时在英语课堂上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笔者在讲解单词“rabbit”时,发现学习对兔子比较感兴趣,于是笔者便问rabbit喜欢吃什么,学生答道carrot,笔者同时借此向学生讲解龟兔赛跑故事,并采用了“Would you like to be rabbit?”这一句型向学生提问,尽管学生在此之前并未接触该句型,然而在该故事情景下也能猜到该句子的意思;接着笔者在黑板上写出单词rabbit、tortoise和carrot以及句型“Would you like to do?”,并反复领读来加深对以上单词和句型的记忆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 结语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的教学难度与以前的教材相比较而言有所加大,因此,在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利用图片或实物构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构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利用肢体语言构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以及利用激活学生兴趣构造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等情景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房敏.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小学时代:教师,2012,(6):72-72.

篇(7)

互动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即教师在课堂上改变以往单向教学的方式,花费精力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灵动起来。这种教学模式能改变传统教学中沉闷的教学气氛,有效帮助学生从互动中获取他们所需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都大有裨益。

一、丰富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互动教学手段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教师,其教学手段会对互动教学模式的课堂实际应用效果产生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丰富自身的互动交流手段,从而有效地利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巨大优越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高效的多媒体技术来辅助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化静态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动态、高效的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的师生互动交流氛围,营造了优质的课堂学习环境,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小学英语课堂不仅要教授学生英语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样的互动交流手段,将枯燥的书面讲解教学转化为动态的视频动画教学,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演示,学习并演练这篇课文所涉及的词汇和语法应用技巧,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旦无法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的听课就会显得过于被动,甚至会对英语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果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爱上了这门学科,那么便会时时刻刻关注这门学科,遇到问题时也会积极探讨和解决。在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下,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便很容易提高。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首要工作就是采取合适而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激发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以往的单向教学模式,采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角色互换,生生互动,促进互动教学

角色互换是促进课堂活跃的好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英语知识的主讲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教师将英语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肯定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实施角色互换活动,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从而在角色互换活动中给学生安排合理的任务。

比如,在讲解动物、水果、饮料的单词时,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作旁观者与指导者,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发音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发音教学,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词义教学,让拼写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记忆教学。学生在课堂中有事可做,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就会很积极地站在讲台上表现自己。教师在对学生的互动行为进行观察、提出指导意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

四、合作学习中互动,让课堂灵动

合作学习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合作学习活动是促进互动教学实施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组织学生攻克英语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合作中尝到甜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写作一直是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许多学生面对写作都表现得手足无措。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活动组织写作教学,让学生在互动中解决写作难题。

五、建立多元化的师生互动平台

只有建立多元化的师生互动平台,才能充分发挥师生互动交流的真正作用。多元化的师生互动平台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多的师生活动交流的机会,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和进度,及时调整和改善英语课堂教学进度和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群等,使学生摆脱课堂教学严肃环境的束缚,在便捷的网络平台上畅所欲言;教师也可以把教学中的重难点作成微课或小视频播放,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和巩固。

总而言之,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双向传播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以提高信息的获取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互动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提高W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更全面地培养学生。

篇(8)

[2]金水敏.ヴァチャル日本 役割の[M].东京:岩波书店, 2003.

篇(9)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课前利用教师制作的微视频或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然后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互动活动完成知识建构的一种教学形态。这种新兴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课堂上听讲、回家练习巩固的教学模式,演变为“课前自学、课堂交流”的颠倒课堂。

笔者结合课题研究实践,就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模式研究及发现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开展课前学习

翻转课堂实施前,知识传授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高质量的课前学习是翻转成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基础。

(一)制作教学微视频

教学微视频能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是发挥翻转课堂优势的重要手段。如学习《圆周率》时,利用课件制作一个直径为1的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让学生直观理解直径与周长的关系。

教学微视频可以由教师自己制作,也可以选取网络上优秀的开放资源。教师自己制作微视频时,除了知识点要精心设计外,还要重点增强视频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才能让学生在家根据微视频学习时有引导、有兴趣。

(二)设计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能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支架,帮助教师有效组织起翻转课堂。如学习《复式统计图表》时,设计以下任务:(1)观看视频“认识统计表”;(2)动手画一画;(3)观看视频复式统计表;(4)观看视频复式条形统计图;(5)完成练习小测。五个任务层次清晰、由简到难,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有目的地学习。

学习任务单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任务驱动或问题导向,把教学重难点、主要知识点转换为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问题数量不要过多,难度要适宜,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感到一定的挑战性。在任务单中,要留有记录自学中疑惑的区域,以便课堂中互动交流。

(三)学生自学微视频

学生在家观看教学微视频,可以自己把握观看视频的节奏,在充分掌握的前提下,选择只看视频的一段,以提高学习效率;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对影片进行重复播放,并适时暂停记下自己的思考和收获。如观看《正比例的认识》微视频后,提出问题,如“相关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分数表示总价与数量的关系”等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提交到课堂进行分享讨论。

(四)利用微信流

微信群提供了生生、师生交流的平台。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收获、观看中的疑惑发到微信群上,互相讨论,教师对学生之间解决不了的适时点拨,可以留到课堂上交流。

课前学习这个阶段,学生自主学习时,家长要发挥监督配合作用,如果学生遇到问题,家长要尝试给予一定程度的帮助,对于自制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家长可以制定出措施认真督促。

二、组织课堂互动

翻转课堂起着呈现学生自主学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老师提出的具有延伸拓展性的问题,通过互动交流,协作探究,完成知识建构的作用,是一个生生、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一)提出探究问题

教师搜集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未解决的一些问题,结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第二次备课,建立本节课堂中要探究的一个或几个核心问题。

(二)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关探究问题独立解决,记录结果,在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中有效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三)开展互动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按特点按每组4人左右,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派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小组中每个成员要积极主动参与讨论,随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互动交流,互相协助实现学习目标。在互动讨论中,教师要随时掌握小组讨论情况,及时进行指导。

(四)结论交流发表

学生经历独立解决问题和互动交流后,把个人或小组结论在课堂上进行发表,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根据学生发言适时引导。

(五)过程评价反思

建构知识体系后,小组之间要进行评价和分享学习收获,评价成员可以是教师,还应该包括学生和家长。评价内容包括学习过程、提出问题的情况、独立解决问题的表现、互动交流的表现、成果发表的情况等。教师针对这些评价引领学生反思,可以适时提出下一节课要探究的问题。

三、课后延伸拓展

翻转课堂后,教师把课堂中的观察与问题进行微反思,并整理生成资源,通过校云教育平台分享给学生,学生跟帖写上自己的反思评价。个别未掌握的学生通过观看课前视频和课后资源进行学习。

四、翻转课堂实践中的问题

在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与挑战。比如:

(一)学生家庭环境差异

有些学生家庭里面没有电脑,无法在家通过微视频自学新知;或者学生自学时家长监督不到位造成自主学习效果差。

(二)对教师的要求太高

教师既要具备制作微视频的能力,又要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差异化备课,还要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利用课堂上的生成灵活教学。需要教师有充分的知识储备、高超的教学技术、超强的驾驭课堂能力,目前许多老师不能完全胜任翻转课堂的要求。因此,目前研究都在教师团队下进行。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基础不强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家观看视频,课前完成学习自学,并能搜集和整理问题,然后在课堂中与老师和同伴互动,这个过程是建立在学生有良好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通过视频进行课程自学,并在自学中找到疑惑。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翻转课堂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要落实翻转课堂教育理念,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素养,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家长配合监督下,增强翻转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3-003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020

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现代化教育中,基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要求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真正有效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大部分学生都是被迫接受知识,学习不够积极主动。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为了小学生能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必须对语文课堂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先教后学”模式则可以给教师带来新的教学方向。

一、实行“先学后教”模式的重要性

“先学后教”作为一种现代的先进教学模式,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充分正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先学”指的是学生先行自学。在上新课之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提出部分要求和内容让学生先行自习。“后教”则是教师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学后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导和补充。“后教”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先教后学”的教学习惯,以学生自学为先,以教师教导为辅。这种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探索,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学生已经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教学,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更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先学后教”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能够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到自己需要的知识。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先学后教”模式的应用

(一)课前作业

课前作业是“先学后教”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进行有效的课前作业布置。课前作业要有针对性,要能够符合教学中的重难点的设置。

如《火烧云》一课,课前作业的内容可以设置为让学生朗读课文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观察到的云彩,挑选自己觉得最有特色的写一段文字。这样一来,学生为了写好作业,首先要对云彩进行观察,这就能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美的能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为了将云彩描述出来,学生就必须对课文进行认真研读,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这就是“先学”的体现,也是“先学”的意义所在,就是要为教师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导读

导读是一节课正式开始的第一环节。导读要求教师要能够直接明确学生的学习内容,采用板书形式,提出要求,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实际,采取相应的导读模式。

例如,《蜜蜂》一课,可以在板书课题之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蜜蜂的句子,这种导读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更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教师在导读时的引导一定要有足够的指向性,要能让学生明确学习要求,这样他们学习起来才会更有效率。

(三)课文教学

课文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后教”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上课时一定要活泼,要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只有活泼有趣的课堂氛围,才能够让学生放松地进行思考和学习,而教师一味灌输知识的沉闷课堂只会让学生兴趣缺缺,甚至是注意力涣散。

与此同时,教师更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已经对课文具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避免繁琐的教学环节,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教学,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一一给予解决。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先学会自主思考,没有能力解决的时候,教师再进行指导。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等学生反映就将所有的知识全盘托出,这样不仅仅会使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和余地,同时也会让他们产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思考能力是学生必须要强化的一项重要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这样才能够真正获得能力的提升。

篇(11)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讲台前面上课,很容易忽略掉一部分学困生,这些学生由于基础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往往觉得教师的讲解与自己无关,有的学生则不想画,也不会画,即使画了,由于没有信心也不敢给教师。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采取优势互补的方式,每个小组有几个人,无形中给了每个人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使所有学生都有参与、发言和表现的机会,使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增强,同时也有利于学困生自信心的树立。如在《我设计的电话机》一课中,围绕话题小组讨论画什么内容时,必须要有一个同学记录小组每个成员的设计构思,然后由小组长统一主题,定好电话机的设计草稿图后大家轮流发言,其他组里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这样避免了讨论与上课无关的话题或跑题等现象,大家围绕同一主题,确保人人都有机会发言。在合作讨论学习的基础上,小组长的监督、组织必须发挥作用,否则可能会出现讨论时场面非常激烈、热闹,在组织发言时有些学生的构思得不到体现而打消他积极性的现象。要真正做到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合理。当每个同学的设计构思在不同的设计稿中出现,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注意时,他的创作得到别人的赏识与认可,再加以教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那无疑是对学生莫大的鞭策与激励。课堂的气氛也就立刻不一样了。

二、合作学习后有利于开展有竞争的合作,还可以共享成果,具有激发创新、拓展思维的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只有小组所有成员都完成各自目标,才算小组真正成功完成任务,这是一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存在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学生能感知到自己与小组成员是一个整体,小组的成功与否是靠每个成员的努力。在合作学习中,有的小朋友不清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取别人的意见,样样强出头;而有的同学则相反,不帮忙直接分享团队的成果。所以我在分组的时候,通常是优势互补式合作,分组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兴趣、性别、个性等交叉式的小组组合。合作小组形成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竞争夺标的学习气氛,关键时刻还能互相帮助且获得成功,从而共同提高和进步。如在课堂中我以小组为单位创作《纸盒机器人》这一课,首先让学生明白这种材料和作品单凭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在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让小组成员自行讨论,组长确定成员的收集任务。同时教师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围绕这一情境共同设计并开展活动。在此过程中创作材料的互补、设计稿的定型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作品创作好后在课堂临时布置的T台上,安排5分钟的时间,在音乐的伴奏下,举行个生动的模特表演,展演时间不长,却能升华课堂。学生往往能够在这个生动有趣的游戏环节中获得成功体验、快乐体验,并且终生难忘。

三、合作学习存在着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过程,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