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贸市场体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引言
江苏农村商贸流通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取得了相对较大的发展。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江苏北部,包括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盐城五市),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也相对不完善,这直接抑制了农村的消费,延缓了苏北农村的市场化、现代化进程,成为苏北农村发展面临的新瓶颈(周桂良等,2012)。因此,只有健全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才能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苏南带动苏北,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有效地促进苏北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也有了显著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首先,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与前几年相比,苏北五市的综合市场、摊位数、营业面积和成交额等均有显著的增加与提高。到2010年底,苏北拥有亿元市场92个,实现市场成交总额1016.7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6.7%和8.6%。其次,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结构不断优化。近几年来,随着苏北农村的发展,商贸流通业逐步升级,市场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苏北市场逐步形成以综合批发市场为主要渠道,零售市场为骨干,以销售品种多样的市场为辅的多元化、多业态的商贸流通市场(杨改,2011)。尽管近些年苏北农村商贸流通市场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比于苏北的经济发展,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苏北农村商贸流通现代化程度不高,商贸流通市场体系不健全等。
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的构建
建设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可有效培育农村市场流通主体和客体,并优化和提升各种交易条件的水平与结构,以实现其促进生产、扩大消费、增加积累等功能。本文构建了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其中包括了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和苏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六大子体系。在以农户的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基础上,结合这六大子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见图1)。
(一)建立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
农村消费品一般包括粮食、蔬果、农业生产资料、家用电器、农耕用具、日常生活用品等,将这些物品的销售通过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来完成,可简化农村生活环节,加快农村生活步伐。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包括销售交易、销售物流和销售市场安全保障几个子体系,通过三个子体系的应用,将苏北农村消费品从供应商分配、销售到各个农户手中,其流程如图2所示。
其中,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交易子体系,主要采用连锁经营和供销社交易平台将消费品销售给农户,通过物流配送中心将消费品分品种、季节、质量等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利用电子商务现代流通方式,通过网络等技术使得销售信息快速传达。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物流子体系,主要以县(区)配送中心为龙头,连锁经营超市和供销社、村级便民放心店为载体,主要是大中型连锁经营企业,必要时村级采取第三方物流。将消费品以二级渠道方式销售,即物流配送中心——乡镇连锁经营超市和供销社——村级便民放心店,也可将消费品以一级渠道方式销售,即物流配送中心—村级便民放心店。苏北农村销售市场安全保障子体系,通过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形成强有力的监管与监督,使整个大体系秩序规范(杨以文,2012)。
(二)建立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
资源相对缺乏的苏北地区需从其它地区采购农资,以满足苏北地区需求。因此,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的建立将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见图3),可从三个子体系来体现,即农资生产、农资流通、农资服务三个子体系。
其中,苏北农村农资生产子体系,主要是建立农资生产企业,一些稀少或没有的农资,可从苏南地区、省外甚至国外企业生产后进行转运。苏北农村农资流通子体系,以供销社、农资承办企业为龙头,各县区配送中心、乡镇连锁经营超市、农资农家店等为辅,实现整个流通过程,并保证其顺畅;此流程也可用销售渠道模型,分级流通,达到流通的简便化、标准化。苏北农村农资服务子体系,应用农资多元化服务功能,体现现代化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将农资流通市场化,使农资服务需求更加便捷、更加完善。
(三)建立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
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可从三个方面来体现,即农产品购销平台子体系、农产品物流子体系和购销政策支持子体系三个子体系(见图4)。其中,苏北农村农产品物流子体系,主要以物流配送中心为龙头,将各个农产品加工企业、配送中心进行改建,使其规模扩大,提高物流效率,在加工企业内部建立配送中心,以减少资金占用,加快农产品周转速度。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平台子体系,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通过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区域性批发市场和县域批发市场流通到各个分批发市场,同时也可通过配送中心、网络、展销馆等一些辅助手段,将部分农产品以这些平台批发给农户。苏北农村购销政策支持子体系,主要以国家相关政策和苏北地方配套的扶持政策为载体,使整个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运作有序、规范和高效(周桂良等,2014)。
(四)建立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苏北地区的农业发展相对较好,将苏北地区的农业资源回收利用发展好可大大节约社会资源,降低商贸流通成本。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建立可通过物流子体系、回收利用平台子体系和政府监督子体系三个子体系来逐步建立与完善(见图5),利用这三个子体系使县、乡镇、村在回收利用过程实现点线面一体化协同运作。其中,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物流子体系,以各农村居民聚集回收网点为主,通过流动收购人员进行资源聚集,集中回收到各乡镇回收站或集散市场回收中心。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监督子体系,将资源回收利用的利益与用途告知农民,并让农民们之间互相监督,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再生资源得以回收利用。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平台子体系,主要是以分拣站和加工企业为平台,利用再生资源堆肥、沤肥还田、气化、压块、固化成型燃料、燃烧发电等技术,将可再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
(五)建立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
从目前苏北农村的发展来看,日常生活服务主要包括农村家电维修、医疗、文化教育、餐饮、摄影、美容美发等生活服务。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择优培育扶持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经营大户和专业服务队伍,逐步探索各乡镇设立连锁服务网点,并以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点为服务联系点,进行上门服务和集中服务相结合的农民生活服务新模式。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主要包括苏北农村医疗服务子体系、苏北农村文化教育服务子体系、苏北农村食品安全服务子体系和苏北农村家电维修服务子体系。
(六)建立苏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
苏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苏北农村Internet网络服务子体系、苏北农村商务信息安全保障子体系和苏北农村现代化手机服务子体系等三个子体系(见图6)。其中,苏北农村Internet网络服务子体系主要是构建县区和村级商贸流通信息服务平台,平台相关负责人将各种农业信息在各级服务平台上,农民根据自己所需,在各个不同的网络服务平台上寻找所需信息。苏北农村商务信息安全保障子体系,将所有网络信息一体化、公开化,保证农民看到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提高网络的信息质量,加强不同区域间的农民交流与合作。苏北农村现代化手机服务子体系,主要以手机为网络信息查询主体,可以订阅以某企业为主导的服务信息,也可通过乡镇或村级的公共服务平台,将相关农村、农业信息通过手机网络告之农民。
结论
本文在以苏北农户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基础上,结合苏北农村消费品销售体系、苏北农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苏北农村农产品购销体系、苏北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苏北农村日常生活服务体系和苏北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六大子体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将有力地促进苏北农村商贸流通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苏北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另外,本文建立的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也可为其它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提供积极的实证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桂良,毛丽娜,吴鼎新.基于经验挖掘的苏北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域化、组团式发展理念,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推进现代流通服务业和商品市场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海岛现代流通服务业和商品市场体系的档次和功能。
二、工作目标
计划建设2个较大型水产品交易市场、5个以上标准化农贸市场、12个以上社区便民菜店(200平方米左右)、1个农副产品集散配送中心、2个以上现代商业服务项目(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商贸综合体,5000平方米左右)以及5个以上适当规模超市(1000平方米左右)。
三、规划布局
1.在镇、广鹿乡分别建设1个较大型水产品交易市场。
2.在镇、乡、广鹿乡、镇、乡分别建设至少1个标准化农贸市场。
3.在镇建设至少4个社区便民菜店,在乡、广鹿乡、镇、乡分别建设至少2个社区便民菜店。
4.在镇建设1个农副产品集散配送中心。
5.在镇、镇分别建设1个现代商业服务项目。
6.在镇村、乡村、村、镇村、乡村分别建设至少1个适当规模超市。
四、奖励政策
到2013年以前,市政府每年安排1亿元市场体系建设引导扶持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重点支持城乡市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符合要求且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确定奖励资金:大型商品交易市场项目每个奖励500万元;现代商业服务项目每个奖励200万元;适当规模超市项目每个奖励30万元;标准化农贸市场项目每个奖励30万元;社区菜店项目每个奖励20万元;农副产品集散配送中心项目每个奖励100万元。县政府将在市政府市场建设引导扶持资金的基础上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近年来,我市农产品生产发展较快,已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尤其是蔬菜、水果、茶叶、花卉、食用菌等已销往省内外各大中城市及东南亚地区。但是,我市农产品流通绝大部分是以常规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流通技术落后导致农产品流通过程损耗严重,农产品流通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物流人才严重不足,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农产品现代流通发展的瓶颈。
1 全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推进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由农贸市场向批发市场提升,基本上形成了以 “农产品生产者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零售市场 消费者”为主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目前我市城区有农贸市场7个,生鲜超市6个,乡镇农贸市场7个(详见表1)。农产品批发市场表现出如下特点:
表1 漳平市农贸市场及超市具体情况表
城区农贸市场 菁城市场;综合市场;闽西南农贸市场;东坑口市场;铁路综合市场;东环果蔬批发市场;桂林综合市场(后田洋)
城区生鲜超市 新华都超市;米兰春天超市;我当家超市;新银丰超市;精博超市;桂林糧贩超市
乡镇农贸市场 双洋市场;永福农贸市场;新桥金碧市场;麦元综合市场;赤水市场;大深市场;溪南市场
1.1 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保证供给与安全
为保障城市农副产品供应,我市逐步形成了一批以供应市区消费为主的批发市场,为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服务。并成立市场服务中心,主要负责3个农贸市场,分别为综合市场、菁城市场和闽西南农贸市场。综合市场经营的农副产品40%以外调为主,60%为本地区自产,外调农副产品一般为蔬菜、水海产品、猪牛肉、干海产品、食用油、大米、中药材、禽蛋;本地自产农副产品为蔬菜、猪牛肉、鸡鸭、豆制品、食用菌。2011年综合市场实现各类农产品交易额1亿万元,其中蔬菜交易额3000万元,茶叶交易额300万元,食用菌交易额100万元,水果交易额500万元,畜牧类交易额5000万元,水产类交易额500万元。综合市场具有2名快速检测人员,平均每天检测蔬菜30份,一般是检测三叶青、大白菜、花菜、黄瓜、各类豆子、西红柿、茄子、包菜、油菜、青椒、苋菜、芥菜、空心菜等蔬菜,保证市民吃上安全蔬菜。
1.2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产供销服务不脱节
在农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全市优质茶叶、畜禽、蔬菜、花卉、食用菌和水产品等六大加工企业集群,形成了20多家龙岩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推动了农副产品产地加工业,进一步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副产品生产者的收益。我市按照市场需求,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专业合作社或行业协会的作用,以委托种植收购形式,在深圳、厦门、广州等各大中城市设立农产品配送销售出口平台,农产品销往东南亚及东欧、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在闽、浙、赣等省份设有基地,农产品采购网点辐射半个中国,福建省漳平市越丰农产品有限公司及福建龙泰安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农民统一收购、销售农产品,解决农民后顾之忧,有效带动蔬菜、食用菌等农产品产业的蓬勃发展,打造绿色农产品,增加农民的收入。
1.3 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为促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1年,市政府高度重视集贸市场建设工作,研究部署城区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2012年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市经贸局、物价局联合制定《漳平市推进平价商店建设工作方案》,确定具体的平价综合超市门店5个,直供销售点和自产自销点12个,平价农贸市场1个。2011年市财政拨出25万元专项资金,补贴平价销售区。
1.4 居民消费能力与农产品消费不断增强
漳平市2011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6929元/人,消费性支出为14243元/人,食品支出为6189元/人。从2008年到2010年,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步上升,购买能力不断增强,居民人均消费农副产品水平较高的是猪肉和蔬菜,对鸡肉和鲜瓜的需求量很低。
2 全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市场建设不断发展,但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仍有诸多不适之处。综合各方面反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专业化市场建设滞后
目前,我市还没有一个健全的农产品收购、 批发市场,全市的部分农产品交易基本上是通过市乡农贸市场和个体户上门收购来实现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滞后,制约了全市大宗农产品的流通。
2.2 缺乏精准的市场信息指导
调研中,不少部门反映,政府引导的产业,一引就倒,不引还不会倒,重农轻商,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根深蒂固,政府及有关部门比较重视农产品的生产,而对农产品流通关注不够。工作中对农产品流通缺乏具体指导,扶持政策非常有限。一个明显的倾向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比较重视,而对产品的销售和价格问题往往是一般号召,缺乏具体保障措施。全市各级部门都认识到了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农产品市场分析预测难度较大,因而在农产品流通中,缺乏对生产的正确指导。
2.3 农民专业协会带动力不强,有待加强引导和规范
全市有组织机构、基本能开展服务活动的各类合作组织、协会虽有43个, 但带动作用不强,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内部不协调,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不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一是政府信息引导不够,农畜产品资源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部分农畜产品仍不能顺畅卖掉,形成积压和价格损失;二是部分偏远地区的农畜产品习惯于经纪人上门收购,由于经纪人较少或资金不足,使农畜产品错过最佳销货期,加上农畜产品不好储存,造成了损失。三是流通经纪人、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由于目前经纪人大都是各自经营,经济合作组织的规模也很小,尚不能承担农畜产品市场与大企业的链接作用,应对市场变化的抗风险能力差,对市场发展壮大的推动不足。
3 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力度,加快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建设进程,大力发展合同订单农业,广角度占领市场,全方位搞活流通,力争使全市农产品商品率达到80%以上,外销率达到40%以上,扩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克服农产品“卖难”现象,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要进一步认识抓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性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农业,出路在市场,关键在流通,没有发达的流通,就没有发达的市场经济,也就没有发达的市场农业。因此,全市各级党政组织要充分认识抓好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性,一定要把农产品流通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要真正把农产品流通工作抓在手上,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两个落实”:一是任务落实。建议市委市政府要把农产品流通工作作为各乡镇目标责任书考核内容之一进行考核,以此来保证农产品流通任务的落实;二是人员落实。市涉农各部门和各乡镇要切实把精明能干、头脑灵活、懂经营、门路广的人员充实到流通机构中,全力搞好农产品流通工作。
3.2 大力推进品牌化经营
积极鼓励龙头企业树立大品牌、大市场的经营理念,靠品牌抢市场、增效益、快发展。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扩大农产品品牌整合效应和品牌经营影响力,努力实现农产品经营效益的最大化。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商标意识。作为商品的农产品,同样要靠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因此,要利用一切时机向农民宣传质量、品牌的重要性;新闻媒体也要不失时机进行宣传。要积极引导各级组织和流通大户树立品牌意识,树立我市农产品品牌,用品牌效应促进我市农产品流通。
3.3 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健康、营养、自然与和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文明与健康的具体体现。一是农业部门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提高农民质量安全意识;二是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强化蔬菜、食用菌、畜牧水产品等生产、流通过程中质量安全监督;三是支持、鼓励农牧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及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质量安全档案记录和标签管理制度,建设可追溯体制;四是按照目标市场要求,依照国家标准,指导农民按照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科学管理,推进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
3.4 合理布局,规划调整市场结构
按照城市发展的统一规划,合理调整市场结构。设立城市物流园,按照蔬菜、水产品、粮油、水果、茶叶、花卉等功能需求设立不同的市场区域,构建覆盖面广、交易规模大的区域性市场框架。在农产品销售网点建设上,建议龙岩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落实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支持漳平市政府建设功能齐全的农产品配送中心,进一步形成县有配送中心、乡有超市、村有为农服务社的连锁经营体系,带动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
3.5 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市场建设
二、__区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为优化我区农贸市场结构和环境,激活农村物流贸易,为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畅通城乡联结的“桥梁”,20__年以来,我区进一步加强了区域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规划工作,并着力加大实施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区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配合新农村建设,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主抓手,规范运作乡村零售网点,突出农村流通合作组织和农村流通企业的主体性,构建工业消费品、生产资料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建立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长效机制,达到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就业的目的,逐步形成城乡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农村市场体系。近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部门协同,凝聚合力
我区区委、区政府一贯重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每年均将该项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布置,并将供销社纳入区商务局直管,有力的促进了大商务格局的形成。20__年针对农村市场建设中的问题和不足,出台了__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印发了《__区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具体实施文件,由区主要领导负责、区商务局牵头建立部门间协同机制,会同发改、财政、农业、工商、供销等区直部门,积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工作月度例会制度,充分利用了各部门的传统网络,理顺了相关机制,凝聚了各方力量,实现了该项工作的较快推进。同时,加强了舆论宣传与任务的分解落实,认真将相关政策细致地向广大农村地区宣解,要求乡镇政府按规划全力支持工作的开展,以形成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抓市场体系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统筹规划,城乡一体,放大张力
为切实突破多数大型流通企业的市场定位在城区、少有延伸到乡镇的现状,我们结合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进行,在详细规划区域城乡一体市场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突出中心乡镇、村组的带动作用,本着利民、畅通、合理、高效的原则,通过调研重新布局和完善了农村流通网络,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流通网络的内外品质。同时,制定了系列财税优惠政策,积极稳固供销企业及部分民营企业在乡(镇)、村一级农村商贸的“主力军”地位,注重引导城区大型流通企业与供销社企业及民营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并购、联合,按市场规则提升了城区相关商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明确措施,突出重点,激活潜力
改善民生首抓“菜篮子”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果说对中心城区批发市场实施外迁是郑州站在可持续发展高度的重大战略布局,那么,对全市农贸市场进行集中综合整治,并重新进行科学规划,分步骤实施提升改造工程,则是紧扣百姓民生,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数的必然选择。
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进才认为,农贸市场是与河南省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众消费习惯相适应的流通业态,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是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主渠道、农产品消费的重要场所。
调查数据显示,普通居民“菜篮子”所需近八成来自农贸市场。但目前郑州市农贸市场发展现状与民众的需求和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农贸市场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市场硬件设施落后、环境条件较差等“瓶颈”问题。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农贸市场的综合环境要求不断提升,建设“整洁、放心、平价”的农贸市场体系是市民共同的期盼。
近年来,郑州市将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及改造提升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郑州市市场发展局曾组织相关人员到上海、杭州、绍兴等地考察农贸市场学习先进经验,并多次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为切实加强城区集贸市场综合整治,郑州市专门成立集贸市场综合整治指挥部,迅速掀起综合整治工作,使全市市场卫生面貌焕然一新。该指挥部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原中路菜市场、纬四路农贸市场、百顺农贸市场、祭城农贸市场等作为样板市场,全面带动全市集贸市场整治工作。
放眼未来,郑州市拟用三年时间对市区建成区及纳入城市管理区域的农贸市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标准、便民利民、分级指导、属地管理”工作思路,通过完善提升硬件建设、提升服务保障功能、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等措施,为市民打造规划布局科学、配套设施健全、服务功能完善、经营秩序良好、卫生状况优良、商品质量放心的农副产品交易平台和购物场所。
农贸市场悄然“变脸”
近日,笔者在经八路农贸市场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摊位前选购新鲜蔬菜。农贸市场内设施齐全,卫生环境条件良好,保洁人员对垃圾进行及时清理,市场内车辆停放有序,活禽宰杀均实行隔离,整个市场内整洁有序,每个摊位前都有一个由市农委农产品质量检测流通中心监制的“郑州市农产品市场准入标示牌”,牌上写着品种类别、来源、检测项目、监督电话及检测结果等内容。
走进位于郑密路与淮河路交叉口南的百顺副食品农贸菜市场,映入眼帘的是:丰富的货品,光洁的经营台面,坚固的地砖,统一的排水设施。据该市场经理闫俊才介绍,去年,他们投资600万元对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配有专职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商户卫生意识教育,同时严格落实食品追溯制度和检测制度,努力让群众买上放心菜。
值得一提的是,打造“智慧市场”这一创新理念正在郑州市生动实践。笔者在部分农贸市场发现,不少摊位前设有二维码标签,顾客扫描二维码,市场名称、摊位号、摊主姓名和各种蔬菜检测日期及结果可以马上看到。在这样整洁优美的环境购物后,不少市民点头称赞:“整改后的农贸市场干净卫生,农产品检测结果一目了然,让人非常放心。”
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与中心城区批发市场实施外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郑州市计划对农贸市场重新科学布局,并新建一批新型农贸市场。这“一减一增”和“一出一进”生动折射出市委、市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目前,郑州市城区现有农贸市场80多个。按照15分钟便民生活圈要求,以一个农贸市场辐射半径一公里、辐射人口2-3万来推算,全市需规划设立240个农贸市场,目前还应新建农贸市场100余个,不少现有农贸市场还将改造提升为标准化市场。放眼未来,按照全市新型城镇化推进目标,为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郑州市将在新建大型社区、旧城改造区等处新建大型农贸市场。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内现有的农贸市场,采取改造、新建和拆迁等方式逐步治理,彻底取消城区内的大集和占道经营,定点规范摊点群、早夜市,尽快改造完善乡镇首集,进一步提高全市农贸市场档次,完善市场功能,建立与菏泽商贸流通基地和城市化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市场框架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农贸市场改造应符合城市总体建设规划,符合市场设置的总体要求,立足实际,着眼发展,设施配套,与城市化建设水平相适应。(二)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对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内的天天市场,先改造产权明晰的,后改造产权不明晰的;先改造占道市场,后改造其他市场。对各乡镇首集,先改造中心乡镇的市场,后改造边远乡镇的市场。(三)社会投资与政府扶持相结合。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改造市场,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办、谁服务”的原则。政府在市场用地、税费等方面予以扶持。乡镇首集改造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四)农贸市场规模、数量科学合理。以方便群众生活、有利于市容市貌为原则确定农贸市场规模和数量,对规模小、档次低的农贸市场,在改造中要有步骤地予以合并、取缔。
三、目标和任务
(一)*年上半年取消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大集和占道经营、以路为市,规划定点摊点群、早夜市。中心城区确定两处农贸市场为改造试点;每个县城确定一处农贸市场为改造试点;各乡镇驻地规划出农贸市场专用场地,硬化地面,满足天天市场需要;中心乡镇首集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二)*年下半年到*年,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农贸市场全部改造完毕。各乡镇天天市场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开始建设地面硬化的农村大集,并逐步向天天市场过渡。(三)在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居民区建设、改造一批高中低档并存、大中小相适的生鲜超市,引导现有超市调整内部布局,增加生鲜商品品种、数量,促使全市城区农贸市场向生鲜超市转移。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2010年3月,省商务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城市菜市场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取消露天市场、马路市场,且按照万人1000—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1200米服务半径的标准建设,打造10分钟生活圈。
1 规划分析
1.1规划性质
(1)惠民、利民、便民工程——本次规划需解决具体便民、惠民的问题。
(2)公益性为主的工程——在政府投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
(3)实践性较强的工程——需反复踏勘现场,结合规划标准做出最合理布局。
1.2指导思想
规划从实际出发,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考虑相应的服务人口及合理的服务半径,在进行现场踏勘及市民意见反馈后,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坚持便民利民、均衡布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
1.3规划原则
(1)系统性原则:依照相应规范,按照相应服务半径及服务区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2)动态性原则:城市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使用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周边用地的建设情况及使用情况给予及时调整。
(3)协调性原则:农贸市场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布局应与城市用地性质、地块区位相匹配。
(4)可操作性原则:对于新、老城区区别对待。老城区大部分为已建地段,可改造空间有限,配置指标可相应减小。新城区绝大部分地段目前为空地,配置指标可相应提高。在开发建设时序上,要本着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
1.4平泉中心城区规模
人口规模:到规划期末,中心城区25万人。
用地规模:到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2920公顷。
2 规划技术路线
通过现状调研及对相关基础资料的研究,对相关规范、标准的查询与定位,形成初步成果。经多次与甲方沟通和现状调研,规划设计后形成最终成果,并对规划实施提出工作建议。
表1 技术路线表
3 规划设计
3.1农贸市场现状
平泉县老城区有5座具有固定经营场地的农贸市场,分别为兴平南路荣华市场、榆州新城地下市场、平泉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新世纪地下市场、府前花园地下市场。共计摊位414个,总建筑面积14600平方米。现状存在问题如下:
(1)城市居民增长迅速,市场需求旺盛,但具有固定经营场所的农贸市场仅有5处,需求与供给严重失衡。
(2)农贸市场投资大,回报低,社会投资积极性不高。
(3)部分农贸市场经营意识淡薄,基础设施配置不足,市场管理不到位,且摊位摆放不够整齐,车辆任意停放,影响市场的总体经营环境。
(4)缺乏规划引导。当前,平泉县的农贸市场发展比较缓慢,农贸市场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平泉县农贸市场合理、健康地发展,急需编制相应的专项规划对其进行指导。
3.2农贸市场需求
(1)规划控制要求
至2020年农贸市场每千人经营面积达到150平方米,每处服务半径800-1200米。2030年农贸市场每千人经营面积达到200平方米,每处服务半径500-1000米。
(2)规划控制要求
按照人口规模计算:中心城区人口*千人指标=250000人/1000*200平方米=50000平方米
按照用地规模计算:中心城区用地/每处服务面积=2920公顷/3.14*(800)2=15处
3.3农贸市场规划
(1)分析
定义: 临时或定期买卖农副业产品和小手工业产品的市场,是“菜篮子”工程之一。
农贸市场发展趋势:农贸市场超市化。
模式一:农贸市场+住宅。开发商在开发住宅时,将其一、二层建成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作为住宅和周边居民的生活配套产品,预计经营10年左右就可收回成本。
模式二:农贸市场+专卖店。开发商将底楼设置农贸市场摊位,二楼由各类专卖店租赁经营,对逛菜市的人流进行了“二次使用”,使整个市场人气更旺。
模式三:综合商场。地下停车场+农贸市场+超市+商场+休闲娱乐中心。这也是农贸市场最有可能的发展模式。
(2)建设模式
经现状分析及对平泉县农贸市场前景分析,规划农贸市场分为三个层次设置,详见下表。
农贸批发市场 综合商场 连锁超市
职能 水果、蔬菜批发 一切所需物品 以水果、菜品丰富
建筑面积(万平米) 2~4 1~~2 0.3-0.5
建筑形式 独立设置 与停车场、超市合建 与居住区内商业相结合
服务人口(万人) 10~20 5~10 1.5~2.5
表2 农贸市场配建表
农贸批发市场:交通便捷的对外出口处。可与花卉市场、食品批发市场结合建设。建筑形式与周边地块相协调,如图1。
图1农贸批发市场设置
综合商场:大型商业聚集处,(泽州酒店对面、城北大道北和卧龙新区大型商业处)建筑形式与周边地块相协调,如图2。
图2综合商场设置
连锁生鲜超市:布置于居住区内部,服务周边居民。可设置在居住区底层商业,如图3。
图3连锁超市设置
经过三级农贸市场服务范围叠加,减少重叠部分,形成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初步成果,如图4。
图4初步成果
最终形成最终在县城内部,建设大型农贸批发市场:2处,其中改造1处,新建1处。
综合商场:3处,均为新建。连锁生鲜超市:17处,其中改造3处,新建14处。
(3)听取反馈意见及现场踏勘
反馈意见:
农贸市场规划分级较为合理。
农贸批发市场建议建设在城市,目前的果蔬批发市场建议改为连锁超市;综合商场的位置需经现场踏勘再做确定(老城区);连锁超市的规模及位置需具体确定,在迎宾路、榆州新城地上需建设。
现场踏勘意见:
农贸批发市场建设在城市环城路附近,便于蔬菜的进出,且由于土地尚未利用,可征面积较大,可在周围建设仓设施,实施性较强。
综合商场与已有商业联合设置几率较小,可与新建大型商业综合设置。
连锁超市在底层商业设置较为现实。
(4)规划修改
农贸批发市场:现状农贸市场改造后作为连锁超市,在老城区南部环城路东侧和卧龙镇南侧环城路以南新建农贸批发市场。
综合商场和连锁超市位置不变。
4 规划实施建议
农贸市场的改造、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在充分考虑老百姓的需求和生活习惯的同时,与城市的整体发展和整体规划相适应。近郊区域的农贸市场要充分考虑周边百姓的需求,结合周边地块的开发统一进行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4.1投资模式:要安排引导资金,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利用城中村投资、企业投资、个人投资、房地产公司投资等,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合作、参股、集资、贷款等方式,加快菜市场的改造升级和新建。
4.2建设标准:要按照社区人口密度和服务半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全面覆盖,满足居民日常需要,逐步建立以连锁生鲜超市为主、便民菜店为辅的菜市场网络体系。
(一)优化网点布局。以中等城市主城区骨架为核心,以城西新区和仙女新区商贸流通发展为重点,以七个乡镇商贸节点为补充,利用各种产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发展与__实际相吻合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以商务部研究院量身定做__商贸物流规划为契机,在原有中长期商贸物流规划“一主两翼七节点”规划基础上,在市域范围内区分层次、按市场资源配置大型商业网点。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连锁企业、餐饮酒店入驻__,促进商贸流通“大小个体”成长壮大为支柱企业。
关键词:粮食流通 面临问题 体制改革
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粮食市场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阶段的粮食市场体系主要由初级市场(如农村集贸市场、城市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组成。改革开放以来,粮食集贸市场发展得比较快,早在1993年就达到了8万个,交易金额由1978年的20.1亿元增长到1995年的904亿元,这为搞活粮食流通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农村粮贸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多数农村缺乏专门的粮贸市场,只是在农贸市场街道中间划定一块地盘进行交易,没有柜台、没有米仓和粮仓,更没有公平秤,设施简陋;二是管理不善,存在着非法交易活动,扰乱市场正常秩序。
系内贸流通运行情况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
在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我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按销售地区:市完成28.1300亿元,同比增长18.0%;县完成41.1823亿元,同比增长20.1%;县级以下完成28.8490亿元,同比增长19.7%。 按经济成分:公有经济完成27.7415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国有经济完成13.7613亿元,同比增长7.2%。非公有经济完成70.4198亿元,增长21.2%,其中:私有经济完成60.2752亿元,同比增加26.5%。 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较大的前五位排名顺序是:蒙自县和石屏县21.0%,开远市20.7%,泸西县20.6%,弥勒县20.3%。
(二)成品油市场供应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由冷转暖的推动,我州成品油销售扭转了9月前大幅度减少的局面,从10月起开始出现增长。2009年1-11月,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共在我州零售、批发成品油57.71万吨,比上年增长6.22%,其中:汽油14.41万吨,比上年增长0.54%;柴油43.30万吨,比上年增长8.26%。
中石化、中石油成品油销售量的比重为83 :17。
中石化2009年1-11月共零售、批发成品油48.16万吨,同比增长4.31%,其中:汽油11.34万吨,同比减少0.03%;柴油36.83万吨,同比增长5.70%。 (三)生猪定点屠宰和活体猪储备情况 截至12月25日,我州在个旧市科学实验示范猪场储备活体生猪4621头,其中: 存栏限量以上育肥猪2474头,为省下达3000头储备量的82.5%;在泸西县东山火腿厂储备火腿169吨,为省下达80吨储备量的211.2%。
(四)“家电下乡”进展情况
自2009年2月我州正式启动“家电下乡”活动以来,通过州县两级商务、财政部门大量的宣传、推广、兑付工作,以及销售网点的千方百计地积极促销,我州“家电下乡”取得可喜成绩,前三季度我州销售总量曾名列全省首位。 全州全年实现的销售总额1.20016亿元,仅为省预拨补贴3861万元测算应销售总额2.97亿元的37.43%。 我州销售数量、总额排名前5位的县(市)是:建水县、泸西县、弥勒县、开远市、蒙自县。
(五)“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展情况
自2006年起,在巩固去年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大我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建设步伐,解决我州多数县(市)无承办企业,严重制约我州农家店大面积建设的“瓶颈”问题,2009年我州采取将商务部核准的弥勒县土产公司、泸西县兴中公司、金平荣联公司,作为我州跨县域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承办企业,在我州全面推进日用百货农家店建设。
该三户企业已在我州13个县(市)采取加盟形式,建设改造300个日用品农家店和4个配送中心,已通过了州县商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验收。中央和省级的扶持资金已拨付到位。 (六)二手车交易情况
尽管从2009年1月1日起省发改委将中介服务费率从原来的3%下调至1.5%,但并未对我州二手车市场经营企业的效益造成严重影响,我州二手车流通秩序基本仍呈现出良好,平稳的状态。 (七)拍卖业运行情况 (八)典当业运行情况 2009年11月,我局初审同意上报审批的开远宝丰典当有限公司、泸西县天龙典当有限公司申报材料已获省商务厅审核通过,已上报商务部审批。
(九)蚕茧收购情况 美誉公司共收购鲜茧324吨,同比增长27%;蚕茧收购均价23元/公斤,同比下降5%;共生产生丝75吨,销售价格18.56万元/吨。
(十)市场体系建设情况
1.乡镇集贸市场建设情况
2009年7月,省商务厅批准我州2009年乡镇农贸(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改造项目9个。即:金平县勐拉乡农村集贸市场,建水县南庄镇农贸市场,元阳县沙拉托乡农贸市场,泸西县白水集贸市场,××县甲寅乡农贸市场,河口县南溪镇铁路农贸市场,石屏县龙朋镇农贸市场,弥勒县朋普镇学海农贸市场,屏边县白河乡四寨农贸市场。
2009年底,这9个乡镇集贸市场建设造改项目已经完成。基本通过州县两级商务、财政部门验收,省财政给予每个项目30万元资金扶持已拨付到位。
2.“双百市场工程”建设情况
2009年9月,省商务厅批准我州屏边县农机供应公司农贸市场、蒙自县鸿鑫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果蔬市场为我省2009年“双百市场工程”农贸市场建设项目。
2009年底,这两个“双百市场工程”建设改造项目已完成。基本通过州县两级商务、财政部门验收,省财政给予每个项目50万元资金扶持已拨付到位。
(十一)2009年获取上级资金扶持情况 具体下拨扶持资金的七大项目为: ⑴13%的财政补贴3881.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3088.8万元,省级财政772.2万元;
⑵州级财政下拨工作经费20.0万元;
⑶家电下乡产品流通网络建设187.5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补贴。
2.“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项目补贴44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61.0万元,省级财政188.0万元。
3.生猪定点屠宰无害化处理项目补贴347.0万元,全部为中央财政补贴。
4.乡镇集贸市场建设补贴270.0万元,均为省级财政。
5.省级“双百市场工程”建设项目补贴100.0万元,均为省级财政。
6.商务部第二批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县(个旧、泸西)补贴100.0万元,均为中央财政。
7.猪肉活体储备和火腿储备24.0万元,均为省级财政。
二、开展流通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情况
(一)行政执法情况
2009年以来,我州商务主管部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机构不健全、人员少、经费紧、无专职执法队伍等困难,在做好生活必需品市供应工作的同时,结合元旦、春节、五一等节假日的到来,依法加强管理,切实履行职责,多次研究、布置、开展流通领域行政执法工作。 在宣传法律法规、促销政策方面,我州商务主管部门投入工作经费9.15万元,出动1423人次,车辆548辆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3.18万份。其中,食品安全方面投入工作经费4.26万元,出动836人次,车辆414辆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18万份。
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由于认真抓好内贸流通日常管理工作,2009年我州流通领域内的大型商场、市场和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均未发生任何食品安全责任事故。
(二)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我州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取得重大推进,经省州商务部门初审同意,商务部办公厅以商办秩函200972号文件批准,
我州的个旧市、泸西县已被列为商务部2009年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第二批重点推进县。待通过验收后,个旧市商务局、泸西县经贸局已各获得商务部下拨的50万元经费补助。
三、2012年我科联系内贸工作初步设想
我科在做好日常业务工作和局领导交办工作的同时,将按照省商务厅2012年全省商务工作会议部署,着重做好以下10各方面的工作:
1.在州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责任制,继续做好以生猪定点屠宰为主的食品安全,特别是各个节假日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
2.在做好“家电下乡”网点备案工作的同时,要继续扩大“家电下乡”政策宣传力度,着重抓好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管理工作,大力推进2012年销售旺季促销工作,协助财政部门做好补贴兑付工作。
3.继续推进我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巩固4年来已建成农家店的同时,争取省商务厅给予我州250个农家店和2个配送中心建设改造指标,将日用品农家店覆盖我州所有乡镇,督促承办企业进一步提高商品配送率。
4.在继续做好我州现有各类市场的调研工作基础上,积极争取省商务厅给予8个乡镇市场体系和1个“双百市场”建设改造指标,选择一批建设土地落实、建设资金落实、有一定辐射面、投资主体积极性高的集贸市场建设项目,扎实推进我州农村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的建设改造工作。
5.按照省商务厅规定的限和质量要求,完成我州十二五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上报工作。
继续加强与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的联系,密切关注成品油供应情况和价格变化,做好我州的成品油供应协调工作。充分履行职责做好加油站年审和审批相关。
6.在2-4月份完成对我州拍卖企业、典当企业、二手车市场的年度审验工作。争取再申报设立1户典当企业。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全县现有涉农市场16个。从分布上看,城关地区占有12个,27个乡镇仅占4个;从类型上看,农产品批发市场仅2个(均在城关),农贸市场14个;从建市时间看,近10年新的仅2个,10年前建的14个,其中有9个系上世纪80年代所建,规模、硬件设施等远远不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
(二)存在问题
1、现有市场数量不足。××县人口大县和农牧业大县,现有16个涉农市场远不能满足本地人民群众日常消费购买需要,更不可能承担起农产品外销的重任,直接导致农产品买难、卖难,产品腐烂、变质,“有品无市”伤农。
2、现有市场质量不高。前面说过,全县16个涉农市场有14个是10年前所建,其中9个是上世纪80年代所建,市场陈旧残破,严重老化,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市场硬件设施,都已不适应时代贸易需求。同时,16个市场中,纯菜市场占了8个,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仅占50%。
3、现有市场布局不合理。××县辖有农村乡镇26个,而分布在乡镇的农贸市场只有4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一个,绝大部分农民销售产品只能以街为市,占路为市,既影响农村集镇的市容市貌和交通,更严重导致农产品不能适时、保鲜销售,农民增产不增收,挫伤农民种养积极性。
4、新建市场有计无力。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应当属半公益性质的建设。如果市场运作进行建设,投资者靠收取租赁费恐怕猴年马月都无法收回投资,此类项目招商引资根本无人问津。而××又是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充其量只能是“保吃饭”财政甚或吃饭都难保,乡镇政府保运转经费都存在缺口,靠当地政府投资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也只能是幻想。
三、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情况
××县是国扶县,当然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点扶持。但单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建设来看,××还未享受到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湖南省出台了《市场体系建设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其中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有对口扶持政策,我们县积极申报相关项目,得到了关心支持,近10年新建的童家岭菜市和伍市农贸综合市场共争取到16万元资金支持。
四、今后扶贫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县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具有现实需求和优势。一是农业出产优势。××是一个农牧业大县,农业出产品种丰富,出产量大,粮食、茶叶、蔬菜、药材、木材、生猪、山羊、肉牛、水产等都形成了规模基地种养。二是地理优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处,历来是边界贸易的重地。境内交通运输便捷,106国道穿境而过,现已开建的杭瑞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京珠高速在××开设出口,到省会长沙只需90分钟,到古城岳阳只需60分钟。我们认为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步伐,是解决农民买难卖难、促使农民增产又增收的重要途径,恳请国家对此项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