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4 09:57: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粮食产业发展方向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粮食产业发展方向

篇(1)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6074

1前言

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具有不可持续性,且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因此寻求能源多元化和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20世纪末以来,欧美等国纷纷采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农户补助等激励政策,引导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车长波、袁际华,2011)2000―2005年全球生物乙醇产量翻了一倍多,生物柴油翻了几乎两番,而同期全球石油生产只增加了7%。(Worldwatch Institute,2006)。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共同的《2013―2022年农业展望》曾预测:到2022年生物柴油的比例将占欧盟能源的45%,而燃料乙醇的比例也将占据美国能源的48%。

囿于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生物质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在第一代生物质能生产中,国际上成功案例主要以玉米、小麦、糖料和各种油籽等能源作物的规模种植作为生物质能产业化的基础,此种模式与中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形成冲突,较难在中国复制。第二代生物质能技术,利用木质废料、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废弃物等纤维素为原料生产乙醇,弱化了食品和燃料之间的竞争。这使中国在生物质能产业化进程中不再望“原料”兴叹,而是获得了变废为宝的机会。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都将生物质能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需要将国外的成功经验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走一条因地制宜的新路。本文试图对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制约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政策规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2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1关于生物质能产业的利弊

Von Braun(2006)认为生物质能产业可能带来四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环境效应,比如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防止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因化肥与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的土壤退化、减少大气污染等;二是生物质能产品逆向传导生物质原材料的供求,而对食品、饲料供求和粮食安全造成影响;三是生物质能作为传统能源的替代,δ茉词谐〉挠跋欤凰氖巧物质能产业化发展对不同区域及不同收入人群将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总之生物质能的发展有利有弊。

Danniel GDe La Torre Ugart、Burton English等(2006)认为生物能源可起到缓解能源压力和减少贫困人口,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多为劳动密集性产业,生物能源的发展将促进农产品供需,推动农村人口就业,增加收入。Danniel通过实证分析,当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生物乙醇产量达到60亿加仑/年和生物柴油16亿加仑/年时,可以不用休耕地。预测2007―2030年生物能源产业化生产将累积创造收入210亿美元,创造240万个工作岗位。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生物质能的发展将对发展中国家的食物安全造成极大威胁。生物质能的发展使大量的粮食转化为燃料、将生产粮食的农地用于能源作物的生产,将大量减少粮食供给,从而推动粮食及饲料的价格上涨(Brown 1980)。能源与农业间的关系随着生物燃料发展而变得更为紧密(von braun 2008)。

De La Torre Ugarte利用POLYSYS系统,研究了在两种假设的价格方案下能源作物的生产对美国农业部门(包括农地的利用、传统作物的价格及农场主的收入)的影响。Babcock(2007)认为发展生物燃油,必须先考虑其对环境以及农业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农作物和畜产品的影响。

以上结论表明,发展生物质能产业须进行模式选择,充分考虑新兴产业发展对各方面的影响,包括环境、农业及农民收入、粮食价格等。

22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RJHooper和JLiEGKoukios(2003)站在投资者立场进行分析,认为决定生物质能产业投资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市场和政策。生物质能的价格、技术是否能与现存能源供给结构相兼容是企业首先要考虑的。制约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因素包括:生产成本高但售价低、生物质能产品市场风险难以测算、企业应对市场风险及政策风险的能力不足、生物质能对环境的影响不确定。

Tomas Kaberger和Kes McCormick(2007)对欧盟的相关能源政策进行对比分析,肯定了政策是促进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Hillring(2002)提出对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控,应从新能源产品提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及相关产业配套等方面着手。其总结瑞典生物质能利用经验并提出:小生态公司将具有发展优势,公司实现一体化经营。

23生物质能产业政策研究

政策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国外学者多用模型模拟政策冲击,分析不同的生物质能激励政策对相关产业、产品以及对环境或社会福利的影响。

Kanes等(2007)利用CGE模型评价了波兰不同生物质能激励政策的成效:相较于直接对生物能源补贴,提高化石能源税显得更有效率;生物质能部门受益更多的是间接税的减免。

Ray(2000)通过运用POLYSYS模型模拟了相关农业政策对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可能影响。该模型测度了潜在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柴油供给量,并指出要充分将农业部门与环境、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联系起来,以促进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

Johansson(2007)的研究表明,没有政策限制,农民将优先使用农用地种植能源作物,这样会进一步加剧粮食作物与能源作物在土地利用上的竞争。其运用LUCEA模型模拟了严格的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对粮食、土地价格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税提高,生物能源的供给量将会随之提高,且生物质能原料主要来源于林木剩余物,粮食价格比基准价格上涨两倍,二氧化碳排放量至2100年接近零。

Ignaciuk等(2006)在模型中选择六部门进行局部均衡分析:其中包括粮食作物马铃薯、谷物;能源作物大麻、柳树;传统电力部门及生物电力部门。探讨不同的能源税收和补贴政策对碳排放、相关农产品产量和价格、生物能源产量及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传统电力征收10%的税,对生物电力实行25%的补贴,将使生物电力的份额增加到75%,生物质和农产品产量增加。增收的碳税补偿环境,此外碳税还将导致农产品产量降低1%~4%。

Gohin利用开放的CGE模型评估欧洲生物能源政策对农业部门影响。结果表明:在欧盟的能源政策下,可通过进口满足生物柴油的需求,在巨额的进口关税下,生物乙醇产量大增,能满足国内需求。同时生物能源的大规模生产将导致国内畜禽类产品价格下降,产量增加。政府需补贴105亿欧元,其中国外生产者获益48亿欧元,国内食品工业获益25亿欧元,农民收入增加32亿欧元,并可提供四万个农业就业机会。

3国内相关研究

31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石元春(2011)提出降低生产成本是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标准问题,对于生物质成型燃料,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使之发展成为一种通用燃料。

王应宽(2007)分析了产业化发展空间,并总结了中国生物质能的产业化途径。从生物质资源潜力、产品成本、环保效应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其认为生物质能产业化开发的核心动力还是技术创新。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需要克服生物质原料极其分散,运输成本、生产成本、采集成本高等制约因素。

通过研究生物质能商业化途径,提出了生物质能产业的四大支撑体系,即政策扶持体系、资金投入体系、市场保障支撑、技术支撑保障体系,对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王雅鹏等,2007)。

吴创之等(2007)提出生物质能循环系统研究平台的建设是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孙振钧(2004)综述了国内外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4个取向: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质有机高分子材料和能源农林业。认为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方向应该与振兴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相结合,向小型、分散、统分结合的模式发展。能源农业应该与新兴能源工业有机结合,使之形成生物质能产业链。

赵振宇等(2012)提出生物质发电行业的主要威胁在于上下游相关配套产业不协调、缺乏配额制、发展风险难评估等因素。

32生物质能产业政策影响及规制

刘飞翔(2011)在其博士论文中构建了四个层次的生物质能源政策永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个一级指标(生物质能源政策永m性发展)、4个二级指标(生物质能决策系统科学性、生物质能供给系统稳定性、生物质能消费系统持续性、生物质能科技研发与教育)、8个三级指标、22个四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通过专家问卷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值,选用综合评分法评价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中政府规制与激励价福建生物质能政策整体绩效。此外从市场机制中生物质产业组织方式、市场准入制度、价格激励性管制、社会性管制四个领域展开政府规制与激励的主要工具选择研究,提出生物质产业激励的方向、手段和领域。

胡应得等(2011)利用CGE模型模拟征收能源税对生物质能产业及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能源产品征收150元/吨标煤的能源税,从量税转换为从价税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税率分别为25%、85%和9%,生物质能占比上升了0082%,而GDP、投资和出口等指标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

吴永民通过构建CGE模型分析了财政政策对于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粮种植业阶段和生产阶段给予财政补贴都会促进燃料乙醇产量和乙醇汽油产量增长,在生产阶段进行补贴会引起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小幅减少,而非粮种植业阶段的补贴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

综上所述,生物质能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意义重大。但政策选择需依托于国情,完全照搬国外条条框框很可能出现“水土不服”。建立中国特色生物质能产业良性发展的政策激励和规制才是长久之策。

参考文献:

[1]胡应得,杨增旭,程志光能源税对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激励效用研究[J].经济论坛,2011(9):111-115.

[2]王雅鹏,王宇波,丁文斌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及其支撑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6):753-756.

篇(2)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072-02

涿鹿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属于河北省十三个环首都经济圈县区之一,具有五千年的农业耕作史,历史上素有“千里桑干、唯富涿鹿”之说。涿鹿县总面积2802km2,耕地面积3.1万hm2,总人口33万,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占总人口的88%,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粮食和蔬菜两大产业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了农业支柱产业的稳固地位,农业产业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发展现状

涿鹿县立足生产实际,以现代农业发展趋势为方向,加大优势产业的发展力度,按照“优粮扩菜”的总体思路,根据“成方连片,集约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找准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合理推进产业升级,全力促进县域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1.粮食产业

2011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1万hm2,其中粮食作物面积2.69万hm2,主要包括玉米1.67万hm2、谷子0.6万hm2、马铃薯0.17万hm2、豆类0.08万hm2、稻谷0.03万hm2,粮食总产达到1.77亿㎏;经济作物面积0.41万hm2。到2012年,全县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3.16万hm2,其中粮播面积2.7万hm2,主要包括玉米1.73万hm2、谷子0.43万hm2、马铃薯0.29万hm2、豆类0.09万hm2、其他谷物0.13万hm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0.45万hm2,以蔬菜、花生、向日葵等作物为主。2012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87亿㎏,比上一年增长7.47%,农民人均纯收入6309元,比上一年增长12%。

1.1玉米

玉米是涿鹿县种植业的主导产业,为了提高玉米单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带动全县春玉米大面积增产,涿鹿县连续4年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建立了8个万亩玉米高产示范方,重点推广了“一增四改”关键技术和郑单958、农华101等紧凑耐密型晚熟优质高产品种。通过科学管理,取得了预期效果,示范方玉米单产每年递增10%以上。2009年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896.75㎏,创下了河北省万亩连片玉米单产最高记录,同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通过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和示范方的带动,玉米单产得到明显提高,为涿鹿县玉米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1.2谷子

在抓好玉米产业的同时,涿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谷子产业作为提高丘陵区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举措,积极争取了省级杂交谷子良种补贴项目,重点推广了“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等杂交谷子。在推广过程中,以提高优良谷种的普及率和种植面积为重点,加大政策、项目倾斜力度,通过宣传培训和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强化农户科学种田的能力。2011年推广面积0.6万hm2,全县总产达到2853万㎏。2012年推广面积0.43万hm2,总产达到1960万㎏,有效增加了旱作农业的生产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

1.3马铃薯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的原则,涿鹿县不断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在大堡镇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推广优质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马铃薯产业的标准化管理和规模化种植。近年来,主要引进了冀张薯8号、夏波蒂、荷兰15等高产优质种薯。从2011年开始,在马铃薯主产区大堡镇示范推广马铃薯高起垄栽培和滴灌技术,通过深松、起垄、深施肥等关键技术的应用,示范田平均亩产达到了2668公斤,比当地农户常规种植亩均增产1000多㎏。

2.蔬菜产业

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涿鹿县政府出台鼓励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分类指导”的原则,合理划分生产布局,加快了蔬菜产业发展步伐。截止2012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0.33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0.7%,其中设施农业面积已发展到0.08万hm2,较2011年增加0.06万hm2,蔬菜总产2.1亿㎏,蔬菜产业已成为涿鹿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按照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模式,涿鹿县瞄准错季生产,发展蔬菜越冬生产,抢占“错中错”时段,着重引进新、特、优蔬菜品种、着力优化蔬菜品质结构。建立了以东小庄镇洪大有机蔬菜示范园、红庙农庄蔬菜示范园、高庙设施蔬菜示范园、益林设施蔬菜示范园为主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园区主要利用冬暖式大棚发展越冬蔬菜;在矾山、辉耀、保岱、五堡、黑山寺等乡镇建立了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利用自然和气候优势,进行无公害蔬菜错季延后生产;在大堡镇大力发展“错中错”蔬菜生产。涿鹿县大堡镇地理气候条件独特,处于坝上坝下气候过渡地带,针对北京南部地区蔬菜7月份停止生产,坝上错季蔬菜8月中下旬到9月上中旬集中上市的情况,适时发展“错中错”蔬菜生产(大堡镇蔬菜比坝上蔬菜提前并延后了生产期),蔬菜产品在7~9月份大批量上市,填补京津市场空档,抢占先机。

二、存在问题

目前,涿鹿县农业生产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对照现代农业的标准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农业结构比例不合理

我县农业优势区域建设力度不大,特别是经济作物生产有所滑坡,全县47.4万亩的播种面积中只有6.8万亩是经济作物,粮播面积达40.6万亩,粮经比为5.97∶1,种植业结构严重失调。

2.农产品品牌认证不多

涿鹿县现有的农产品以大路型、低档次、普通型、原料型产品居多,而优质型、高档次、专用型、深加工产品少,投入产出比率低,品牌效应、品牌优势没有形成。

3.龙头作用不明显

全县龙头企业数量少,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加工转化农副产品的能力较差,在带动相关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够。

4.科技应用水平低,小农意识强

高素质农民外流严重,留乡从业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思想不够解放,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新品种不能及早的得到普及推广,农民抱观望、等待等态度强烈。

三、今后发展方向

针对上述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涿鹿县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以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种植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今后农业发展方向。

1.粮食产业

以粮食高产、优质为主攻方向,通过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争取把涿鹿县打造成全国粮食生产大县。

1.1玉米产业

依托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和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加大优质品种、配方施肥和机械化耕作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做好产业升级换代,适当调减种植面积,做到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品种结构,力争全面实现玉米生产的优质化和专用化。

1.2谷子产业

要按照整体推进、规模发展的思路,抓好丘陵区优质谷子带建设,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产业效益。积极培育一批生产、贮藏、加工、流通型龙头企业,拓宽流通渠道,延长产业链条,带动谷子产业发展。

1.3马铃薯产业

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的原则,加强商品薯基地建设,大力推广脱毒马铃薯新、特、优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发展粉条、淀粉加工等后续产业,实现马铃薯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2.蔬菜产业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走“规模扩张、科技推广、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发展路子,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有机蔬菜消费需求,在品种结构上,突出优质、高产、高效;在品质结构上,主攻“有机”,全面实现“绿色”。

2.1蔬菜基地建设

篇(3)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后工业时代,经济周期的波动和产业的变革正深刻影响着当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如何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产业变革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笔者通过对经济周期和产业发展的初步分析,得出若干投资策略与大家分享。

一、经济周期和产业发展概述

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一般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产业泛指一切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活动的集合体,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文教卫生业等行业。一般来说产业根据与经济周期的依赖程度可以简单分为:周期性产业,这类产业的景气周期变化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如能源、电力、房地产等产业;和防御型产业,这类产业的产品需求相对稳定,需求弹性小,其经营状况在经济周期的上升与下降阶段都很稳定,如粮食农业、医药卫生等产业。

二、不同经济周期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普遍来说,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往往形成不同的产业热点。经济复苏期,最先启动的行业是周期性消费品行业,如房地产和汽车产业。然后随着投资的加大电子信息、机械设备以及交通运输等产业也开始蓬勃发展。经济达到繁荣期时,能源、基础材料开始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这些行业的增长会延至整个经济繁荣期的结束。一旦经济开始收缩,进入衰退期,投资收缩,消费减少,周期性消费品也最先感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防御性产业如粮食、医药等由于消费稳定受波动较小。经济周期进入到萧条期后,百业待兴,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显著降低,政府开始介入,实行刺激经济政策,市场开始静待下一次复苏的到来。

如果按一、二、三产业来划分,第一产业在经济周期间的波动幅度一般比较有限,除非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 有机构成高,投资规模和生产规模都很大,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在推动其扩张与推动其收缩两个方向的作用很强,一遇需求变动则具有大规模的、突然的扩张力和收缩力,所以,在经济周期转换间其波动幅度可能很大。第三产业有机构成相对不高,而且直接与相对稳定的居民基本生活消费联系紧密,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其波动幅度较小。

三、不同经济周期下的产业投资策略分析

与一般发达国家区别的是,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主要是由投资需求不稳定导致,实际上以往的投资周期决定了中国经济的经济周期。同时中国产业发展还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调控的严重影响,所以企业需要在考虑一般经济周期转换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的研究,包括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行业振兴政策、环保政策和税收政策等,明确判断所处经济大环境的状况和具体产业发展的情况,才能有目的、具有针对性的制定有关产业投资策略。

1.经济复苏期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投资策略

经济复苏期整个经济形势处于逐渐上升阶段,一般性规律是下游产业先开始复苏,再沿着产业链向中、上游传递。这是因为下游产业复苏后,才会为中上游产业提供需求。受到具有中长期意义的需求拉动,产业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有:

以汽车为龙头的高增长产业群,包括合成材料工业、轮胎制造业,钢铁工业(以薄钢板和钢带等汽车用钢为主),机械工业中的机床业(特别是数控机床)等;以房地产业为龙头的高增长产业群,包括钢铁工业、建材工业,特别是砖瓦等轻质建筑材料制造业、建筑用金属制品业等建筑投入品行业,装饰装修行业,及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相关服务业;以机械制造为龙头的高增长产业群,包括锅炉及原动机制造业、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用零部件制造业和其他普通机械制造业等。

这个时期投资者和生产者受到效益日渐好转的鼓励,会积极投资,满负荷生产。企业在经济复苏期可以加大投资,积极扩张,加快新项目的建设和生产调试,确保快速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规模。但在项目投资中,也要盯紧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限制方向,增加项目的科技含量,加大创新力度,避免投资限制产业和落后产能。

2.经济繁荣期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投资策略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期,社会需求大大增加,投资者和生产者热情不断高涨。受此影响,资源类商品,受需求旺盛出现价格快速上涨。最终结果出现,物价逐渐上涨,通货膨胀率不断提高。政府也开始调控,采取加息、提高银根等调控措施防止经济过热。这个阶段产业投资的方向主要有:

能源行业与基础原材料产业。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以及原材料行业如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这类行业处于产业链最前端,虽然也具有较强的经济周期性,但敏感度不如上一类行业。竞争程度比下游产业相对要低。受资源禀赋、规模经济、必要资本规模高等行业技术特点的影响,这些行业进入壁垒往往较高。这类行业一般在经济复苏期保持稳定或缓慢增长,当经济步入繁荣期时,产能一时难以满足需求,从而拉动这些基础产品的价格,使得行业效益有比较显著的增长。

金融服务业。如银行,证券,信托,保险。金融服务业的运行表现为顺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经济的强劲增长促成了银行业的高速增长,但也孕育了经济波动时显现的风险。

企业在经济繁荣期可以考虑投资以上高增长的产业,已期获得超额利润。已有项目应保证满负荷生产,并研究企业的下一阶 段发展方向,是选择继续扩大生产,还是进行转型升级,需要提前做好战略发展布局。

3.经济衰退期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投资策略

经济发展过热后进入衰退期,出现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需求减退,但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处于高位。市场上产品出现大量过剩,企业利润降低,并出现亏损。政府开始出台刺激经济政策,又担心经济继续过热,政策调控出现反复,但由于需求不足,经济出现滞涨现象,最后经济危机开始到来。

这个阶段产业投资机会出现在防御性产业范畴,主要包括城市公用设施类行业和一般消费品行业。一些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类企业受经济周期影响相对较弱,在经济收缩、利率下降时,该类行业的利润较为稳定,具有良好的长期投资价值。一般消费品产业,如农业、食品,零售业以及医药行业,受经济周期影响不明显,而是其他一些独立经济变量如人口起决定性作用,也可以作为投资的考虑对象。在经济衰退期,企业一般可以选择上述产业作为安全投资,因此这类行业又被称为防御型产业。

4.经济萧条期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投资策略

经济出现衰退后,陷入长期低迷的底部平台,这表示经济进入萧条期。由于需求低迷,物价水平开始从高位下跌,通货膨胀率下降。为刺激经济复苏,政府开始大规模的实行刺激经济政策,降息、减税和加大公用设施的投入。经济萧条中,大多数企业应保证现金为王,艰难的等待复苏的机会。

这个阶段不宜进行大规模的产业投资,企业可以采取收缩生产规模,减少亏损;加大成本管理,降低物耗;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削减部分工资,减少企业支出;暂缓新项目开发,控制资金流出等措施。同时也要看到政府推行宽松的财政政策,降低了融资难度,降息减少了贷款融资财务费用;经济衰退造成的原材料大幅下降也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企业可以抓住此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信贷资金,加快在建项目工程建设,早日投入运营。严峻的经济环境下一些企业纷纷关闭停产,危机中蕴藏着转机,为企业通过资本运营,重组、收购、兼并一些优质资产提供了机会。

综上所述,企业在不同经济周期下应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应依时依势而变,找准方向,研透政策,并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力,做出最佳的选择,确保企业能长期生存,不断做大、做精、做强,保持可持续发展。

篇(4)

优势产业在优化布局中蓬勃发展

张明沛向记者介绍:广西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相对全国来说是稀缺资源。为此,广西农业厅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十一五”以来,全力推进优势农业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形成了桂林、南宁、来宾市食用菌产业带,桂西北、桂中、桂南三大桑蚕优势产业带,崇左、来宾、南宁、柳州等主要糖料蔗产业带,桂东南、桂西、桂中木薯优势产业带,桂北、桂中柑橘产业带,左右江和桂东南香蕉产业带,桂南、桂东南荔枝产业带。 糖料蔗、桑蚕、木薯、优质稻、香蕉、柑桔、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多个产业排全国前列。

在广西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1066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1546万亩,蔗糖产量由580万吨增加到722万吨;蚕茧总产已达21.4万吨,比2005年14.8万吨增长42%;水果总产841万吨,比2005年的571.6万吨增加45%以上;食用菌总产量已发展到76万吨,比2005年增长121.98%;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720万亩,市场供应充足,成为全国最大的冬菜生产基地,粮食单产连续4年增长,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供求基本平衡。

在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上,张明沛向记者强调:广西明确提出把桑蚕打造成为继糖料蔗产业之后,在全国甚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优势产业。广西农业厅按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三高”发展思路,引进中国唯一的桑蚕院士向仲怀教授等19名科学家作为蚕业发展顾问。坚持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了桂西北、桂中、桂南三大桑蚕优势产业带;先后建设宜州等18个蚕业示范基地县及宜州市孟山屯等10个示范村,形成了良好带动效应。“目前,广西桑园面积为2000年的6倍多,蚕茧产量增加了近6倍,茧丝加工企业数量增加近5倍。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加快推进,桑枝加工食用菌,蚕沙生产有机肥、提取叶绿素,蚕蛹制成食品、保健用品,以及桑叶茶、果桑等项目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资源多级利用的新型产业链。

早在“十一五”前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广西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把桑蚕、食用菌等11大优势产业列为重点加快发展的优势产业,并明确把桑蚕等产业打造成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3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300多万户。谈及此,张明沛脸上充满了欣慰。

篇(5)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据FAO统计资料分析,20世纪50年代始种植面积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变化趋势直接与国民经济发展和政策调整有关。为满足社会人口增长和自然灾害期间粮食供需矛盾,1962年,甘薯种植面积曾达到1089.2hm2;1978年后,由于推行农村生产责任制而产生的巨大政策威力,粮食供需矛盾减弱,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有所改善,甘薯种植面积开始逐年下降,80年代下降最快,年递减率达到6.28%;此后至2005年因甘薯加工技术的发展,薯农收益有所提高,甘薯种植面积比较稳定,一直保持在500万hm2以上;近年来,甘薯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hm2左右。

甘薯单产平均在22t/hm2左右,单产由20世纪50年代略低于世界水平,提高到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67倍。鲜薯总产量1.0亿t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75%。

据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调查分析,我国目前甘薯种植面积在460万hm2左右。另据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分中心资料,我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426个县种植甘薯。

2.我国甘薯的消费与产业模式

我国甘薯消费大体经历了食用为主(1950~1977年),饲用、食用、加工并重(1978~1999年),加工为主、食饲兼用(2000~20005年),加工为主、食用为辅、饲用较少(2006年~)四个历程。第一阶段甘薯作为粮食用的比例占50%左右,饲料用约占30%;第二阶段粮食用、饲料用和加工用甘薯大约各占1/3;第三阶段加工用占40%左右,其余为饲料用和粮食用;第四阶段作为加工用途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至45%~50%,除少数边远地区外,甘薯作为充饥用粮食的功能显著衰退,取而代之的是城乡居民作为辅助或保健食品。随着国民对甘薯保健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鲜食用、叶菜用比例有所增加,鲜食甘薯对市场需求的拉动集中表现在城镇郊区甘薯的发展。当前我国许多省区把甘薯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优势作物,甘薯正逐步向效益型经济作物转变。

甘薯的加工模式主要包括淀粉及其衍生产品(粉丝、粉皮、精淀粉、药剂填充、变性淀粉),营养保健产品(蛋白、膳食钎维、花青素、胡罗卜素等),全粉类(橘红薯粉和紫薯粉及其加工产品),方便食品(薯片、薯泥、烤薯、方便粉丝、薯脯、饮料等)以及乙醇类(食用、生物燃料)。

3.2012年甘薯产业的特点

根据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调查结果分析,由于2011年甘薯收购价格较高,农民受市场利益驱动,2012年甘薯种植面积较2011年略有增加,甘薯种植总面积保持在460万hm2左右,单产水平提高2%,鲜薯总产超过1.0亿t。

甘薯种植继续向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发展。据调查资料分析,甘薯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户不断增多,甘薯生产合作社种植平均规模超过300亩,种植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60%以上。甘薯种植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市场抗风险能力。

淀粉加工仍是甘薯加工的主体,淀粉类加工是农户从事甘薯产后加工的主要方式。单一从事淀粉加工的农户占41.3%,其比例与2011年相同。甘薯经过简单的短期贮藏,即可获得比较理想的经济收入,长期贮藏经济经济效益更为可观,甘薯贮藏已成为规避风险、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2012年部分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已从传统的自由购销,转向适度储存,进行错时销售,出现了部分贮藏专业村。

由于总产量增加,销售价格下滑,2012年收获期批发价、零售价和储藏后批发价均低于2011年,储藏后鲜薯零售价与2011年基本持平,薯农的利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4.我国甘薯产业存在的问题

新发生病害,如黑痣病、紫纹羽病、黑腐病等尚未得到控制,特别是SPVD病毒病已构成对甘薯产业的威胁。

甘薯种植机械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山区丘陵地区几乎全部为人工作业,许多地方甘薯面积下降的重要原因不是效益低,而是机械化程度低,种植劳动强度制约了甘薯产业的发展。

专用型品种缺乏。由于《种子法》对主要和非主要农作物不合理的划分,甘薯项目所获支持力度较小,且无连续性,导致育成品种较多,但突破性品种少,现代甘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专用型品种,特别是高淀粉、色素提取和能源专用型甘薯品种比较缺乏。

良种种性退化、脱毒种薯种苗繁育体系不健全。甘薯种薯种苗生产销售市场不太规范,脱毒技术推广处于自发状态,甘薯良种种性退化加快,甘薯病毒感染情况有加重的趋势。我们寄希望于品种分子身份证系统和方便简捷的病毒检测技术的建立,规范种薯种苗市场秩序。

淀粉等加工业污染问题突出,许多产区只要不限制淀粉加工业的发展,甘薯种植面积就呈扩大的趋势。淀粉等加工业的可修复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部分地方政府已限制甘薯小淀粉加工,如增加环保设备将促进甘薯产业发展。

流通环节不畅、种植着收益较低。产地与市场差价较大,季节间差价较大,产品贮藏能力差,抵御缓冲市场风险能力小。

篇(6)

1.2土地承包后至2000年土地承包后的几年内,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比土地承包前差不多翻了一翻,由20世纪70年代的15万t增加到28万t,红薯、棉花栽培面积大幅下降,但同时,烟叶、蔬菜、苹果面积大幅度上升,食用菌栽培量不继续增加。2000年,全市水果面积达120万亩、烟叶28万亩、蔬菜17万亩、中药材10万亩,食用菌生产仍然以段木生产为主,袋料栽培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生产虽然有较大的发展,但仍然以手工操作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商品经济虽有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农业生产中所占的份额仍不高。

1.32000年以后2000年,特别是2005年后,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国家对农业各种补贴政策的落实,粮食综合增产技术的推广,富士苹果品种的引进、矮化密植技术的推广,设施蔬菜栽培,食用菌袋料技术的普及,各类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耕作机、收获机、排灌机械、植保机械等各种机械在农业上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2012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40万亩,粮食总产量66.01万t;苹果面积220万亩,水果总产量201.34万t;食用菌1.4亿袋,蔬菜42万亩,总产量106.16万t;烟叶28万亩,总产量3.91万t;中药材25万亩,产量5.24万t。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业收入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2未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目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农业生产正在向规模化、机械化、商品化、标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现代农业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农业,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将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形式,在这种新的形式下,三门峡市农业的产业格局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2.1粮食面积大幅缩减,单产水平显著提高三门峡市粮食面积240万亩,基本为小麦-玉米1年2熟轮作模式,耕种面积120万亩,其中条件较好的水浇地30万亩,地势平缓的塬地、沟平地30万亩,耕种困难的坡耕地60万亩。由于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生产从耕地、播种、除草、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都可实行机械化作业,适于家庭农场规模经营。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粮食生产将逐步向交通便利,适于机械化作业的平原地区集中,除30万亩水浇地外,宜于机械化作业的30万亩旱肥地将被改造成丰产粮田,粮食生产面积将缩减到60万亩左右,机械化作业困难的60万亩坡耕地将退出粮食生产领域,转向其他产业,或退耕还林还草,回归自然。随着生产的集中,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生产水平将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平均单产有可能达到800kg以上(小麦、玉米两季作物),粮食总产将维持在目前的水平上,即使减少,幅度也不大。

2.2苹果、食用菌规模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三门峡市灵宝、陕县、卢氏海拔800~1200m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富含各种矿物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适宜,所产苹果个大、色泽艳、含糖高、味道美、耐贮运,是优质苹果的最佳适生区之一,发展苹果产业具有很强的地理优势。灵宝、陕县及周边地区每年果园淘汰的树桩、果树修剪的枝条,以及卢氏西南林区每年间伐的青冈、桦栎林木为香菇等食用菌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今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苹果、香菇产业的市场需求量将大幅增加,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种植效益将大幅度提高。

2.3药材仿野生种植将成为发展方向,药材质量明显提高药材不同于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其市场容量比较小,生产规模受一定限制。几十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医疗水平的提高,对药材需求有所增加,加上多年来对野生资源的掠夺性采挖,野生药材产量大幅下降,人工种植药材在部分区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当前,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相当一部分耕种条件差的坡耕地处于闲置状态,为中药材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在这些地区仿野生栽种抗旱耐瘠、管理方便的中药材,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药材品质。目前,在荒山荒坡及退耕还林地栽种药材已成为三门峡市山区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2.4蔬菜产业稳步发展,经济效益增加幅度不大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量将随之增加,但由于普通蔬菜适生范围比较宽泛,除个别特种蔬菜外到处都可种植,发展蔬菜的优势不明显。因此,蔬菜产业只能随着有效需求的增加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种植蔬菜也只能获得一般的经济收入,不会获得像苹果、食用菌那样高的效益。

2.5烟叶产业保持稳定,经济效益有所增加烟叶是国家计划产品,受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较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烟叶种植效益将提高,但是种植面积不会有很大的变动。

篇(7)

“十五”以绿色储粮技术、深加工综合利用技术为标志的科技进步,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粮食科技项目和经费投入显著增长,粮食科技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提升,行业科技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由国家科技项目带动,一批自主开发、适合国情的先进、实用的储粮新技术,随着“十五”国家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推广和产业化应用,有效地提升了粮食储运技术现代化水平;粮油加工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我国粮油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部分粮食深加工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并参与竞争;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粮油质量标准检测技术及计算机信息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成为粮食技术创新的主流趋势。粮食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十一五”粮食科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重大需求

(一)国内外环境

“十一五”期间,科学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和决定性因素。随着WTO后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粮食产业将置身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发达国家以控制核心技术为特征将继续保持优势地位,标准和知识产权构成的技术壁垒日益成为各国间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同期,随着国内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加大,特别是到201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3.6亿,粮食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抓住技术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粮食产业和技术发展带来的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提高我国粮食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增强我国粮食科技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重大科技需求

1.保障粮食安全,建立更加完善的粮食产后技术支撑体系。保证粮食的可供应数量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随着粮食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减少粮食产后流通过程中的损失,保持粮食储存、运输中品质,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十一五”期间,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为目标,实现便捷、高效、安全的粮食流通方式,增强粮食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满足粮油检测技术市场需求和维护公众食物质量安全,建立更加完善的粮食流通技术支撑体系。

2.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待改造传统的粮食流通技术。目前,集中分布在粮食产区的农村小型粮油加工企业,其加工质量差,效益低,资源浪费严重,能源消耗高出大型加工业企业约30%~50%;农村粮食产后收购、处理环节中,还存在着传统落后的晾晒、储存等方式;农户储粮的虫、霉、鼠害严重,在源头上影响粮食质量安全。因此,通过继续推广新型适用的农户储粮、农村干燥处理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落后的粮食流通技术,建立农村粮食产后安全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村粮食流通与加工的技术水平。

3.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环保、安全、节约、高效的粮食流通技术。长期以来,我国粮食资源利用效率低,高成本、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阻碍了粮食流通产业的高效增长。“十一五”期间,推动以行业的技术进步带动粮食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在粮食储藏、加工、物流等环节,积极采用环保、安全、节约、高效技术,研究开发适合粮食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新型技术,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加强粮食综合利用和增值转化,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粮食流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以发展高技术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加粮食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面对国外资本、产品、成熟技术和过剩生产能力不断涌入的国际竞争压力,粮食科技发展方向也要适时调整,要将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智能化技术等高技术抓紧引入粮食流通领域,不断带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充分提高粮食产品附加值和延长产业链。通过应用高新技术,降低粮食加工、储藏、流通环节的生产成本,不断将高技术产品投入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三、“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支撑粮食流通产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建立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安全、环保、节约和高效的粮食流通技术体系,促进粮食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发展目标

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到2020年,我国粮食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为:粮食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大幅度提高,粮食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

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粮食科技要形成较完善的粮食流通技术支撑体系,粮食科技总体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对粮食产后减损、绿色高效储运和深加工技术装备等重大技术瓶颈有所突破,在重点产品、重点工艺、重点技术、重点装备上实现关键技术创新;粮食储藏技术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粮食物流和加工技术装备得到优化升级,粮食质量标准检测技术不断完善,农村传统的粮食流通技术方式得到改造;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持续研发能力强的粮食基础科研队伍,完善粮食科技创新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科技资源共享、技术优势互补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三)基本原则

1.创新引领的原则——以科技创新引导技术发展方向,不断带动产业进步,促进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培育产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扶持基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把创新作为促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统筹协调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强调突出科技创新,同时兼顾技术普及;突出发展高新技术,同时兼顾常规技术的改造;强调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兼顾重大成果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粮食科技的整体现代化水平。

3.优化机制的原则——以体制创新和完善机制作为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积极探索和建立竞争、流动、开放的科技运行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的学科结构和布局结构,逐步建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政府投入引导社会各类资源相互补充的有效机制。

四、“十一五”粮食科技优先发展的领域和重点工作

按照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十一五”粮食科技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和重点工作。

(一)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

1.以生态理论为指导的绿色、高效、实用的仓储技术。促进储粮技术方式由传统向绿色生态型转变。以改善储藏环境、降低储藏成本、提高监管手段为主要技术取向。

2.以成套高技术设备和生物(工程)技术为重点的粮食深加工技术。通过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技术、智能化设备制造等高技术在粮油加工业应用,促进高效、节约、增值和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

3.以新型散粮装运方式为带动的高效快速的粮食物流技术。发展散粮物流技术、集装化装备、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标准化,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粮食物流体系。

4.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国产仪器为支撑的粮食质量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发展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设备,加速粮食质量检测仪器的升级换代,促进检测技术及国产仪器迈上新的台阶。

5.以预警、监测为重点的粮食流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推进信息技术在粮食宏观调控及储藏、加工、物流、质量标准仪器、品质测报等领域的全面开发应用。

(二)重点工作

按照我国粮食科技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方向,“十一五”重点攻克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技术装备,结合国家科技计划的结构框架,从六个层面部署重点工作:

1.加快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全面应用,带动和促进粮食科技向高技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开展“数字粮食流通”、信息采集、预警、预报、控制技术和基于3S技术的管理决策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进粮食流通电子商务的发展。在重点地区、重点方面实现粮食预警、监测和动态信息管理。

开展粮食生物工程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重点对生物技术在以粮食及其副产品(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对粮食在营养食品、造纸、医药、材料、化工、纺织、能源等方面的各类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及产业化示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粮食深加工、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新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成套设备。

2.实施科技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制约粮食流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集中行业优势力量,组织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攻关。重点研发粮食快速检测仪器、监测应用技术和相关的传感器技术;以信息化带动高效便捷的粮食物流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粮食散装化和集装化运输技术装备;开展生态环保储粮、生物防治、化学薰蒸药剂替代、低温储粮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对高效利用、清洁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能耗,提高综合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的酶技术、发酵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质构重组及机电一体化等高技术进行攻关和产业化;继续组织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针对农村和粮食流通过程的产后减损增效技术开展研究和集成示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装备。

3.注重交叉学科和应用基础研究,培育粮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组织开展粮食物质信息学与储存品质变化机理、谷物油脂化学及生物活性物质功能、转基因粮食食品检测等多方面应用基础研究,粮食行业公益性、基础性重点技术标准研究,把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与粮食应用科学相结合,培育和发展粮食科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注重粮食科技的前瞻性,鼓励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探索。

4.支持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粮食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改造和淘汰粮油食品加工落后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引进国外先进的粮食流通与加工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要联合制造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限制盲目和重复引进。加强相关技术集成化创新。提高粮食技术产品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5.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落后的农村粮食产后流通技术方式。开展粮食流通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和科学普及等工作,以粮食主产区的收纳库为依托,推广适用农户储粮的新型技术设备和农村粮食集中处理的干燥技术,通过储藏、物流、加工、信息及标准化等技术的集成,探索建立农村粮食产后存储、整理、干燥、加工、运输等集约化处理技术服务体系与示范。开展农村粮食产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6.搭建粮食科技公共基础条件平台,为推动粮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撑。重点组织开展粮食科学仪器、设备、技术标准、科学数据共享、科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与实验基地建设。加大粮食流通公益性、基础性技术标准研究,推进国家、行业标准和检测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在不同的粮食技术应用领域、不同的地区建立若干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部门)重点实验室。

五、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科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为确保“十一五”粮食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完成“十一五”粮食科技发展各项目标任务,需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形成环境条件优良、机制运行良好、组织措施完善的国家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一)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按照粮食行业科技发展的体系框架,结合粮食行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十一五”着力从五个方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

1.完善粮食科技协调管理体系。全面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方向,统筹、协调、管理行业科技资源,通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推进粮食科学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管理协调,组织和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向粮食行业配置,营造上下结合的政策环境。

2.建设以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粮食龙头企业在粮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在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十一五”重点突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机制,在企业形成吸引人才、创新技术的研发平台,不断培育企业竞争的后发优势。通过增强企业自身的人才集聚和研发能力,使企业成为创新人才和资金的主要投入者、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新技术的创造者和产业发展先导技术的引领者。

转制科研院所是粮食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优良资源,是行业应用技术研发的主体力量。发挥以转制科研院所和大型粮食科技型企业为主体,市场经济为导向,建立粮食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实现创新主体与经营主体最紧密的结合。促进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校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让。在以高新技术为先导,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不断提高企业高技术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建设以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的科研创新体系。发挥社会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新科学创造和引领技术持续创新的作用。通过建立稳定的投入和激励机制,形成优良的科研环境,突出以人为本,把社会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建成粮食学科带头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不断提高粮食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吸引国内外高层研究人才,为粮食科学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4.建设以地方粮食科研院所为主的区域科研创新体系。进一步突出省级粮食科研院所学科优势和服务特色。各级粮食科研机构、质量检测机构要加强对地区粮食经济和农村粮食产后的技术服务。联合农村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国家与区域农村粮食产后技术服务中心。不断推广先进、适用的粮食新技术,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粮食流通技术方式。通过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粮食主产区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给予技术支撑。通过加强国家与地方,以及地区间、部门(行业)间的科研人员交流和技术项目合作,发展和强化技术优势,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5.建设中介机构有效参与的科技服务体系。“十一五”通过加强中介组织的社会化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各级粮食行业协会、粮油学会联系各创新主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粮食科技发展,为企业技术创新不断提供信息指导和市场服务。加强与政府管理部门的沟通,通过网络化服务推广技术成果,使之成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粮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

针对粮食行业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十一五”为建立“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粮食科技运行机制的建设。深化粮食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研究解决粮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在适应市场经济和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针对科研院所转制后仍存在传统体制的薄弱环节,加快建立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又能提高政府协调能力;既能激发创新主体的内在活力,又能实现体系协同发展的管理体制。大型粮食科技型企业,更要注重体制机制建设,形成稳定的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在不断创造企业效益的同时,注重发挥粮食科技优良资源在粮食产业和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十一五”积极引导社会科技资源参与粮食科技创新活动,鼓励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合作与竞争,鼓励人才流动,形成“竞争、协作、流动、开放”的运行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技术创新奖励制度,吸引社会优秀科技人才,推动粮食科技进步和创新。

2.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我国粮食产业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技术垄断,获得国际贸易有利地位和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基点。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广泛学习和引入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成果,加强基础研究,发展交叉学科和前沿技术,以发展生物技术及应用作为突破口,在粮食储藏、加工等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等技术集成为核心,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

3.加强基础条件及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十一五”要体现为粮食科技创新成果和产业化等科技活动提供有效的转化平台。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以及粮食重大产业化工程,如粮食流通通道建设、粮食深加工产业化工程示范、粮食安全储藏等的重大技术问题,在公益科研机构和大学组建国家粮食局重点开放实验室,并争取创建国家级粮食重点实验室;以粮食科研机构为主组建国家级粮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不同地区以优势技术领域、优势技术产品为重点组建国家粮食局(省级)粮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重点粮食产品和特色资源型产品为依托,在粮食主产区的大型龙头企业,建立国家级粮食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集成化和产业化,构建支撑有力、机制灵活、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粮食工程技术转化平台。

六、组织措施

为落实《规划纲要》的各项战略部署,确保粮食科技在“十一五”有较快的发展,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新时期粮食科技对粮食产业化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切实加强粮食科技的指导管理工作。为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调动广大粮食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成政府部门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发挥行业优势、吸引社会力量的协调互动开放式格局,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组织方式和工作方法,形成有力的组织措施和政策保障。

(一)逐步改变粮食科技的管理方式

粮食科技管理部门要改变单纯的以项目支持和单项技术研发的科技管理模式,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通过科学的安排项目和有效的管理方式,强化和引导粮食科技发展方向,将项目安排与基地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结合起来。在科技攻关过程中,既要注意发挥行业优势,也要加强与其他行业及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的联合。通过对重点技术领域的扶持,形成项目、基地、人才互相协调的科技发展新局面。积极研究探讨有利于引导和推动从跟踪模仿研发向自主创新研发转变的管理方式。

(二)加大对公益类科研院所的科研投入

在国家不断加大对公益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公益类院所要继续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探索以院所长基金等方式,建立对基础研究、交叉学科和前沿高技术研究的稳定投入和激励机制。把粮食应用基础研究与人才战略紧密联系起来,为公益类院所的发展创造一流的研发环境。

(三)积极争取对粮食科技的政策支持

篇(8)

从2007到2013年中央文件多次提到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鼓励发展现代农业,提倡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又是生态示范省,有必要寻求有效途径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在“十五”期间提出了“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提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农业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突破绿色壁垒对农业发展的制约,协调统一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成“产销链”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我省有着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机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掌握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为我省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提供理论依据,也更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为政策制定者及发展规划者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一、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五常市地处黑龙江省南部,是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所确定的水稻优势主产区,也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的核心区800个产粮大县之一。近几年来,五常市在农业产业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培育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水稻播种面积和商品量两项指标均列全国县级单位首位,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粮食生产标兵县(市)。

(一)五常市水稻生产现状

水稻是五常市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五常市是全国十大粮食生产标兵县(市)之一,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一季粳稻种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县级单位第一,是全国水稻五强县(市)之一,素有“张广才岭下水稻王国”之称[29]。2009年全市仅水稻一项就实现收入49亿元,比上年增收14亿元,人均增收2200元,稻米产业经济效益在全国位于前列。农村人均纯收入2007年实现5385万元,位居全省17位;2008年实现6098元,位居全省14位;2009年实现7200元,位居全省12位。

(1)规模结构

(2)产业发展结构

(3)生产技术

(4)公共服务体系

(二)五常市水稻加工现状

五常现有大米加工企业350家,国有企业1家、日本独资1家、中外合资3家、合股经营26家、民营319家。现已建成国家级绿色食品水稻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50万亩。有机水稻基地认证面积11万亩。申报绿色食品标志的大米企业有26家、产品70个,无公害大米标志企业3家、产品4个,有机食品标志企业32家(省内认证12家)、产品32个。五常稻米产业初步形成了“市场+龙头+基地”或“市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订单面积达到160万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90%。从图3-4可看出随着市场需求的激增,五常有机大米产量在逐年增长,产量增幅也在逐年增大,这说明一方面市场需求决定了生产,是价值规律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说明科技在农民增产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五常市水稻市场销售现状

五常大米现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建立旗舰店、专卖店、连锁店、配送中心400多个,进入大小超市2000多家,直接从事销售人员近3万人。五常大米以优质品质和品牌影响,价格不断攀升,09年水稻价格由“两节”期间的1.53元/市斤一路飙升到2.20-2.25元/市斤,五优稻四号大米价格达到5.30元/市斤,高档礼品米达到40—50元/市斤,中良美裕公司的美裕牌大米在北京卖到56元/市斤,东方集团的天地稻牌大米卖到98元/市斤。

二、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五常市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链问题

(2)基础设施问题

(3)农技推广问题

(4)机械化水平

(5)农业生产产生的污染日益严重

(二)五常市水稻加工中存在的问题

稻米加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技术含量相对低、市场需求较大、准入门槛不高,这些特点使得在我国存在着大量的中、小规模稻米加工企业,他们具有、粗加工生产力过剩、深加工产品少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相对落后等缺点。而且大量的小型稻米加工企业多以个体工商户形式存在,其灵活的采购工作、粗放的加工质量、较少的用工、税收费用,形成了较低的生产成本,加上傍著名品牌包装,以明显低于品牌大米的价格进入市场,很快地占领了稻米的低端市场,对以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稻米加工企业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三)五常市水稻市场销售存在的问题

(1)品牌保护不统一。

(2)大米认证标识使用不统一。

(3)市场开发层次不统一。

(4)品牌宣传不统一。

(5)内外市场打假维权不统一。

(6)有机水稻发展遭遇人才瓶颈。

三、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 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成本高。

2、 水利工程建设起点低,配套差。

3、 农业推广体系不健全。

4、 农民文化水平低下。

5、 有机水稻发展遭遇人才瓶颈。

四、深化五常市水稻产业发展的思路

五常市担负着为区域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思路、模式和经验的重任,在提升优势区域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等方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加快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确定“以农民增收、财政增税为主线,围绕建设大基地、组建大集团、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品牌的发展目标,制定实施稻米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五大战略,努力把五常建成国家第一优质水稻生产基地,把五常大米打造成“中国大米第一品牌”的总体思路。

1、建设大基地

2、组建大集团

3、培育大产业

4、打造大品牌(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

参 考 文 献

[1]方颖,卞新民.我国有机农业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J].污染防治技术,2008(3):72-75.

[2]陈新娟,朱祝军,徐志豪.有机农业在中国的发展优势、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8):26-31.

篇(9)

启动整体推进县试点。今年吉林省确定通化县、敦化市、东辽县、长白县、双阳区、镇赉县为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试点,将在10个方面进行探索,逐步形成以县为主的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格局和工作机制。

着力发展农村经济。今年吉林省将重点抓好6件事: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高效园艺特产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实施农村创业兴业工程和“阳光工程”;大力发展村镇经济。

启动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从今年开始,全面启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镇(乡)村建设规划,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中心村集中,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强农村民生建设。一是采取整村推进的办法,完成1000个推进村中2.54万户泥草房改造任务;二是通过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加快农村人畜分离步伐,改善村屯环境,推动试点村镇和推进村的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三是加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治理和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

健全支持政策体系。制定出台建设、交通、电力、水利、土地、牧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专题政策,从而形成互相衔接、互为补充、体系完整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

吉林省制定未来5年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

篇(10)

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自我保障能力,我有三点看法。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当前要重视特殊群体的养老问题。因为工业化、城镇化永久失去土地的农民,最早实行计划生育的“无子户”和“双女户”,农村税费改革后的“五保户”,这三类特殊群体的养老需要高度重视。前一阵子,我到江苏省考察,了解到江苏分别采取了“土地换保障”、“财政补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交一点”以及“纳入县级财政支出专户”等办法解决上述问题,这些经验值得推广。

其次,应尽快确定农村社保发展方向,解决农村社保基金管理问题。目前农村社保经办机构经费困难,影响了农保队伍的稳定,也增加了已经筹集起来的农村社保基金的安全隐患。为此,应尽快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充分考虑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农村社保体系。同时,通过与金融管理部门协商,将各地分散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作为“协议存款”,以保证基金增值高于个人定期存款的利率。

再次,要处理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中“保大病”与“保小病”的关系。“保大病”和“保小病”两个方面必须兼顾,由于个人医疗保险基金的积累规模小,对“小病”不宜采取管理成本高的个人账户模式。在推行新型合作医疗时,还应充分发挥农村初级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强化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

同时,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要因地制宜,谨慎从事。农村低保应以因残、因老失去工作能力的特定人群为对象,同时要科学确定标准,处理好社会救助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对于有工作能力的人群,以救急为主,最低生活保障面不宜过大。

此外,要大胆实践,探索多样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方式。根据我国目前发展水平,农村养老应该“以家庭为主”,在继续健全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建议试行几种补充模式:1.利用现有银行体系,以零存的方式,开展养老特别储蓄计划,政府给予贴息和免税。这是国外养老的一种重要方式,相对灵活,运作成本低,也不会增加农民的负担。2.发展商业养老保险,这种模式既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又满足不同缴费能力投保人的需要。3.试行合作医疗与商业医疗保险结合模式,将合作医疗保险筹集的资金,交由商业性保险公司按照协商的保险合同承担赔付责任。

二是减轻农民负担。

在农民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农民的负担越轻,自我保障的能力就越强。农民的负担主要用来养干部,我们有的省推行的并镇、并村、并学校等一系列工作,在精简地方政府机构和干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要真正减轻农民负担,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应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革政府行政职能,减少干部数量。我国目前基层政府仍然承担着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职能,一些地方的县乡这几年把七站八所合并成几个中心,并且减少了干部编制,但是职能照旧。为了完成工作,这些机构就又雇用了许多编外人员,结果,有些县乡干部的实际数量并未减少。要真正减少基层政府的干部数量,必须让那些执行在市场中可以商业化经营职能的机构和政府脱钩,并打破政府垄断,允许私营企业进入。这样既可以减少干部数量,减轻农民的负担,又有利于私营经济的发展。

第二,要进一步深化财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防止干部人数扩张。按现行的财税体制,许多县级和县级以下政府部门的人员工资和行政开支依靠该单位的收费和罚款来维持。虽然这些单位必须将所收的税费和罚款上缴到财政,但是绝大多数返还给这些单位。最近几年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越穷的地方县乡政府编外人员扩张得越快。这种扩张带来两个不利的后果:一是这些地方政府的收费和罚款越多,企业经营的环境就越差,经济发展就越不好,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二是扩大编外人员成为某些地方官员寻贿受贿的一种手段,败坏了社会风气。建议地方政府的人员工资和行政开支完全按编制由财政拨付,地方政府各单位的收费和罚款不再返还给这些单位,各个单位不准自行决定和扩大编外人员。

三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版权所有

篇(1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发展临港产业的意义

21世纪是属于海洋的,海洋经济正成为沿海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港口则是海洋与陆地之间的纽带、是对外贸易的窗口,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港口完善和壮大。因此,发展临港产业越来越受到沿海国家和地区的重视。目前,占全国面积13.4%的沿海地区承载了40.2%的相对富裕人口,并创造了占全国62%的国民生产总值,形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东部沿海城市带。国内外发展的实践表明,发展临港产业对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根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南临黄海毗邻大连,东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

丹东港着力开发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工业。临港产业的发展对丹东经济结构的调整、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及资源的优化配置均具有重要影响。但与其他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相比,丹东的港口资源开发力度还不够,临港产业发展处于相对初级阶段,导致港口经济对全市经济的带动力较弱。

为了促进丹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坚持海陆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加大港口的开发力度,积极发展临港产业,通过港口建设带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并且带动丹东经济的发展。

二、丹东临港产业的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丹东港南临黄海,东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是距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最近的国际化港口,是大陆海岸线最北端的不冻良港,鸭绿江与黄海的分界线横贯港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中,作为国家辽宁沿海经济带东端起点和东北东部地区新出海通道的丹东港,在东北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承担着枢纽港作用。丹东港依托辽、吉、黑、内蒙四省区广阔腹地,随着东北东部铁路和丹通高速公路的开通,沿线辐射的粮食、煤炭、矿石、钢材等大宗货物将以最短运距通关出海,积聚临港产业集群,形成东北东部地区专业化大型物流中心。

2.政策优势。2009年7月,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至国家战略,提出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丹东港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放格局中的一个重要支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将使丹东成为东北东部经济带和辽东半岛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成为引领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腾飞的重要一翼。

三、丹东港港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丹东港辖大东(海港)和浪头(河港)两个港区,现有生产性泊位26个,拥有粮食、矿石、煤炭、油品、集装箱、客滚、散杂、通用等专用泊位和配套的专业化、自动化装卸系统及货物存放的库场等现代化设施,泊位总吞吐能力9000万吨/年,集装箱处理能力90万标箱。目前已与日本、朝鲜、韩国、俄罗斯、美国、巴西、印度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港口开通了散杂货、集装箱、客运专线。

港区临港产业主要依托港口优势,发展船舶制造、钢铁、石化、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粮食加工、循环工业等与港口关联度大的产业,建成功能完备、设施健全的临港工业产业集群。港口工业东区主要依托港口优势,发展船舶制造、钢铁、石化、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粮食加工等与港口关联度大的产业。港口工业西区主要为循环工业、物流、机械制造、水产食品、纺织服装、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矿产品和木制品加工等。尽管丹东发展临港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产业优势,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规划导向作用不够,产业布局不够合理。临港产业规划滞后,而且以项目带动开发的发展思路占主导地位,这样就导致不少用地的布局不够合理,难以做到用地与项目的完美结合,影响今后的项目引进及产业的发展。

2.临港产业相对独立,产业链不长。临港产业的大多数产业链较短,对区域内的工业带动性不强,未能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

在整个辽宁省范围内,对港口区位优势条件的认识和利用都不够充分。港口与城市的相互依存度低。现有的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主导产业的产业链不够完整,相关产业不发达,主导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有限。因此,产业的总体规模也不大,各产业高附加值产品种类不多,产业增值活力有限。

四、科学的发展丹东临港产业

1.进一步加强对临港产业的规划与管理。通过城市总体规划、临港产业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合理布局用地,提升产业集聚和结构。在产业布局政策上,要总体考虑,协调各项产业,发展重点,以形成优势互补、特色分工的产业格局。

2.重点发展港口依存产业。港口依存产业一般是以进口原料和出口产品经营为主,大多为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其他产业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条件。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在港区选择了众多的港口依存产业加以发展,增加产业关联度、加强带动性,最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依托现代化信息平台,建设综合物流基地。重点构建以丹东港为龙头的物流体系,建设以港口集装箱运输为主体,现代化信息平台为依托,临港产业为基础,现代仓储为配套的综合物流基地。

五、结语

中国加入WTO以后,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利用这一机遇,还可以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商品、服务、技术的交流,对临港产业的发展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另外,“振兴东北”战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实施后,也必将使东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快,物流需求增大,从而会带动丹东的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的发展。因此,丹东科学有效的解决当前的问题,抓住机遇,使丹东临港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带动丹东市乃至腹地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植斌,陈爱宣.论浙江临港产业的发展[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4.

[2]华军.发展临港产业 振兴丹东经济[J].辽宁丝绸,2005(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