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育与经济管理专业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40(2009)11―0044―03
1.“大工程教育观” 。“大工程教育观”最早于1994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在《大工程教育观与工程集成教育》报告提出。乔尔・莫西斯认为,“大工程教育观”是对为工程实际服务的工程教育的一种回归,而与研究导向的工程科学观相对立,强调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乔尔・莫西斯针对当时工程教育过分强调科学化和专业化,从而割裂了工程本身的现象,指出实践性和整体性是“大工程教育观”的本质特点。199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表了《重建工程教育:集中于变革――NSF工程教育专题讨论会报告》,该报告集中体现了“大工程教育观”的思想。
2006年6月,我国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专项“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研讨会召开。会议提出:要使课程设置从单一的“工程专业课程”传授转变为“大工程教育观、大系统观”为指导的课程架构体系。所谓“大工程”就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完整的工程涵义。“大工程教育观”所倡导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是要使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工程教育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体来说:“大工程教育观”的“大”指综合性,即把工程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技术、能力、方法、条件系统地整合到一起。“大工程教育观”的“工程”指实践性,即工程活动要直接面向应用、满足社会的具体需要。“大工程教育观”要求学生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多样性,培养具有责任感、实践能力、综合知识、系统思维、协作品质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2.“大工程教育观”对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现代经济管理的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管理创新层出不穷,经济管理业的变革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经济管理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还要熟悉相关学科的系统知识,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真正能够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人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在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中,可以使用类似工程教学的方法,将工程学的思维引入到经济管理领域。经济管理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数学、工程、计算机以及信息等技术相结合,培养富有经济管理理论素养、掌握高级数学工具、具有工程思维,同时具备广阔人文关怀,能够进行复杂管理的复合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
“大工程教育观”对经济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启示,就是要以“大工程思想”为指导,不仅让学生学习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同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三个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强调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国家社会经济改革动向,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在培养学生的“通”与“专”上寻找平衡点。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系统内的知识,注意各门知识间的关联性,做到宽而专。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实验实践教学,要从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角度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构建经济管理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大工程教育观”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求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包括协调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攻关能力等。因此,当前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应紧紧依托经济管理行业,以“大工程教育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实践能力、系统知识和创新精神,要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办学设施、实习场所以及人文素质等方面做好“大工程教育观”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工作。
二、我国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现状与“大工程教育观”的偏差
目前,我国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与“大工程教育观”极不适应,其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缺乏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经济管理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它与社会、历史、数学、法学以及人口学等学科密切相关。我国的经济管理院校由于受传统的“重专业、轻基础”思想以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忽视了知识的相关性问题,明显表现出与“大工程教育观”所要求的系统性特征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专业划分过细,学分总数有限,相关学科开设课程不多,学生知识面太窄,知识融通性不够。二是人才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不够,由于中学阶段过早实施文理分科,致使学生文化素质训练欠缺,全面素质培养不够。
2.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可以归结成“黑板粉笔型”,具体来讲,可将其形象归纳为“四一教学模式”:即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就能将一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理论性、课堂性和描述性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是主讲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材陈旧,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设计,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疲于应付考试,“上课时抄笔记、考试前背笔记、考试后全忘记”的现象十分普遍。从几十年来的教学实践看,这种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缺陷,那就是学生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一味地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会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教学方向与人才实际需求的距离越来越大。
3.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我国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还没有把增强技术创新意识的要求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教育者缺乏创新意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创新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不少院校由于教师教学量的增加和科研任务的压力,许多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应付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没有经费和时间去接受进一步的深造和进修“充电”,也没有精力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其次,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力。当前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常常忽视对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许多学生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回答现成的问题,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对现有教育教学体系进行创新。
三、基于“大工程教育观”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就是要确立“大工程教育观”,更加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大工程教育观”的实质是人与社会发展、工程技术进步与自然生态繁荣齐头并进的教育观。对经济管理专业而言,贯彻“大工程教育观”,一是要坚持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教育观,打破学科与专业局限,拓宽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基础,努力开阔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视野,注重文、理、工、农、医多学科交融与渗透。现代经济管理越来越表现出跨学科跨专业发展趋势,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解决纯技术问题.而且训练学生解决与经济管理有关的社会经济、道德法律问题。二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教育,要实现学生的继承学习与创新学习并重,着重开展创新教育活动,培养创新能力。三是坚持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作为前端的学校教育,不可能一次性地给学生所有专业技术的知识体系而使他们受用终身,终身教育要求学校教育应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在职业岗位不断提升知识和能力。四是坚持教育国际化的教育观,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还要更多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和成果,融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手段,吸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成果,在实践中进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1.大力推广实验实践教学,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采用引进、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在专业教师中或在经济、经济管理企业工作人员中选拔、培养或聘请一批经济管理技术骨干充实实验教师队伍,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鼓励实验人员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验教学管理,建设高素质的实验室教师队伍,提高实验教师的技术水平。
2.建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进一步建立符合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特点的实验课程体系,划分实验层次,优选实验项目,完善实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更多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是实施“大工程教育观”的核心,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重点要处理好较宽的知识应用能力与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的关系,在坚持一定专业性的前提下,拓宽基础教育。在专业课层次上.通过模拟经济管理业务流程全面培养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应与职业要求相结合。改革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即“四一”教学模式),推行创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即“四+”教学模式:经济管理理论+模型定量分析方法+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样本数据),通过大量上机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模拟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实用型、创新型、综合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3.加大投入,打造高水平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平台。由于我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建设的历史较短,且人才培养与经济管理业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仅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很难在课堂完全了解经济管理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导致缺乏对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深刻掌握。鉴于我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应建立高水平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平台根据经济管理专业体系及其发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模拟业务流程和处理经济管理数据,可以有机地整合经济管理实验和业务模拟实验,以解决理论教学和社会实际需要的矛盾,为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提供更好的平台。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平台可以建立统计实验室、金融实验室、国际贸易实验室、电子(下转50页)(上接45页)物流实验室、会计实验室、经济仿真实验室、计量经济实验室、证券模拟实验室、市场调查实验室、企业管理实验室等等。根据经济管理领域的需求,不断地完善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平台的功能,在为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场所,为教师提供一个实验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基地,为产、学、研一体化和社会服务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王雪峰,曹荣.大工程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19-23.
[2]王春梅.德国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变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1,(3):12-15.
[3]张德江.适应市场需求 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2,(19).
[4]谢笑珍.“大工程观”的涵义、本质特征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35-38.
[5]胡建强.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探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3,(3).
[6]叶飞帆.中英高等工程教育的对比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41-4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1-000429-01
前言
在我国很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都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知识与意识,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目的。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很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新教育被视为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培养专业化创业的渠道,同时也是能够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的教学课程。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很多学校发现了自身教学体系中的不足之处,所以想要打破创业教育中的局限性,应当引进先进的创业精神,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环境、满足社会需求的创业人才。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第一,在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上,学生可以学习到专业的经济管理类知识,例如,风险投资、与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集资、投资等。这些都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创业时期能够运用到的知识。同时学生还能够在课堂上增加创业的实践经验,为将来创业添加了实战经验,并且奠定了稳定的基础。第二,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及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社会市场的经济结构也逐渐的完善,所以现如今的经济管理市场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1]。因此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我国各个学校中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行业进行发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创业教学实践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现如今,很多学校教师都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只是指导毕业学生就业的一项课程,对于创业教育实践仍然停留为学生传授知识、政策、形式层面的信息,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精神、能力以及意识,所以并未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2]。另外,很多学校教师也没有调动学生对于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很多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只需要将专业知识学好就行了,毕业之后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不需要去进行自主创业,既不稳定又不长久。
(二)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系统不够完善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实践并没有与学生的教学体系相融合,同时也没有与专业教育学科进行相应的联系,很多学校只是在学生的业余实践进行创业教育实践,从而使得创业教育实践课程脱离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有利的专业支持。由于我国的各个学校还没有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系统,只是进行试验教学,对于创业教育实践也只是停留在就业指导方面,没有开展更为综合、系统的课程教学,所以导致学生无法综合提升创业精神与素质。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不足
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一门专业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但是现如今我国很多高校教师在这门课程中都会重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并且很多学校也没有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制定出完善的教学体系,即使很多学校能够进行创业实践,也只是停留在模拟的创业操作上,使得学生缺乏实际的创业理念、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环境,不能满足实际社会工作的需求。
三、解决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教育实践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目标
实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是为了能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创业人才。而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任务就是为了使学生具有先进的创业精神,在掌握创业知识的前提下提升创业能力与技能,发挥学生的创业潜力,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环境,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完善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在进行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时,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增设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增设创业基础公共课,并且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课程[3]。例如,为了使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很快地适应会计工作环境,应当将培养技术型人才、提升会计职业资格作为这类学生的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重点,开展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课程,并邀请专家对纳税申报、投资项目筛选、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专业的讲座。
(三)增加创业教育的实践性
想要增加创业教育的实践性,首先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教授或是企业家进行专业的讲座,或是开展经济管理类创业设计比赛。其次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创业教育实践。学校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培训,企业为学生提供假期实践训练,或者企业可以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奖学金,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最后就是创建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中心,鼓励学生进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自主创业。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市场中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所以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我国的各大高校应当顺应市场发展,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前提,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调整教学课程,增加教学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从而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性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晓英.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409.
前言
在我国很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都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知识与意识,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目的。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很多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新教育被视为具有现代化教育理念的、培养专业化创业的渠道,同时也是能够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的教学课程。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很多学校发现了自身教学体系中的不足之处,所以想要打破创业教育中的局限性,应当引进先进的创业精神,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环境、满足社会需求的创业人才。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行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必要性
第一,在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上,学生可以学习到专业的经济管理类知识,例如,风险投资、与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集资、投资等。这些都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创业时期能够运用到的知识。同时学生还能够在课堂上增加创业的实践经验,为将来创业添加了实战经验,并且奠定了稳定的基础。第二,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进程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及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社会市场的经济结构也逐渐的完善,所以现如今的经济管理市场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1]。因此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我国各个学校中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行业进行发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创业教学实践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现如今,很多学校教师都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只是指导毕业学生就业的一项课程,对于创业教育实践仍然停留为学生传授知识、政策、形式层面的信息,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精神、能力以及意识,所以并未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2]。另外,很多学校教师也没有调动学生对于创业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很多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只需要将专业知识学好就行了,毕业之后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不需要去进行自主创业,既不稳定又不长久。
(二)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系统不够完善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实践并没有与学生的教学体系相融合,同时也没有与专业教育学科进行相应的联系,很多学校只是在学生的业余实践进行创业教育实践,从而使得创业教育实践课程脱离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有利的专业支持。由于我国的各个学校还没有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系统,只是进行试验教学,对于创业教育实践也只是停留在就业指导方面,没有开展更为综合、系统的课程教学,所以导致学生无法综合提升创业精神与素质。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创业教育的实践性不足
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一门专业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但是现如今我国很多高校教师在这门课程中都会重视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忽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并且很多学校也没有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制定出完善的教学体系,即使很多学校能够进行创业实践,也只是停留在模拟的创业操作上,使得学生缺乏实际的创业理念、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环境,不能满足实际社会工作的需求。
三、解决经济管理类专业创新教育实践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目标
实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实践,是为了能够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创业人才。而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任务就是为了使学生具有先进的创业精神,在掌握创业知识的前提下提升创业能力与技能,发挥学生的创业潜力,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环境,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完善创业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在进行创业教育实践课程时,可以在教学内容中增设创办企业的相关知识,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增设创业基础公共课,并且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课程[3]。例如,为了使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很快地适应会计工作环境,应当将培养技术型人才、提升会计职业资格作为这类学生的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学重点,开展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培训课程,并邀请专家对纳税申报、投资项目筛选、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进行专业的讲座。
(三)增加创业教育的实践性
想要增加创业教育的实践性,首先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教授或是企业家进行专业的讲座,或是开展经济管理类创业设计比赛。其次可以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创业教育实践。学校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培训,企业为学生提供假期实践训练,或者企业可以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奖学金,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最后就是创建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学生自主创业的工作中心,鼓励学生进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自主创业。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市场中需要大量的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所以在这一发展背景之下,我国的各大高校应当顺应市场发展,以适应社会环境为前提,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调整教学课程,增加教学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从而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性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晓英.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409.
2.企业对经济管理人才要求。企业用人的标准是什么?根据近几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数据则显示,对求职者文化程度做出硬性要求的用人单位日益减少,用人单位从侧重求职者学历水平转向重视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方面,这也就是在部分地区和行业中出现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比普通院校本科生就业好、本科生比研究所就业好的奇怪现象。企业对经济管理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敬业态度、专业能力或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反应能力、学习意愿、道德品质、集体精神、健康的身体、自我了解、适应环境等。
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教育现状
1.就业教育重视度不高。随着今年教育部公布高校就业率指标,高校纷纷重视就业率,然而对就业率影响较大的就业教育反而重视度不够。2.就业教育内容单调。当前很多大学的就业教育只是就业技巧的培养,缺乏对大学生职业设计的引导和规划,缺乏对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3.就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当前就业教育很多都是单调开展,没有与专业课程教育、实践实训课程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就业教育体系。4.就业教育缺乏考核。5.就业教育缺乏专门的师资队伍。
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教育内容分析
1.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职业设计。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包括确立事业目标、选择何种职业、在什么地区和单位从业、担任什么职务,如何在一个职业领域中得到发展,打算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等问题。职业设计是个人职业历程的首要环节,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实现事业目标、走向成功的第一步。(1)认识自己,了解职业认识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认识自己的生理素质、知识结构和职业适应性。从而确定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了解职业,包括对职业的活动内容、职业的特点、职业的环境、职业的报酬,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了解职业提高求职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2)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值应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职业期望作一个客观科学的分析,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个人素质特点以及社会需求为基础,确立积极合理的职业期望。防止出现:贪图享受、安逸、虚荣的思想,防止偏离自己择业目标。(3)树立新时代的就业观念摒弃只有到国有企业、公务员系统和事业单位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非正规就业等灵活多样就业的观念,任何合法的职业都是平等而光荣的。
2.就业技巧培养。就业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1)获取和处理职业信息的技巧。(2)求职中书面沟通的技巧。(3)就业政策分析和运用的技巧。(4)应聘技巧。包括自荐方法与技巧、面试准备与面试技巧和笔试方法。(5)创业技巧。包括创业意识准备、创业法规政策分析、创业项目选择、企业创建和管理等方面的技巧。
3.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1)职业素质培养。职业素质是要求一个人按照职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塑造自己,能够适应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应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办合适的事。他是现代企业对毕业生十分关注的综合实力。(2)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我们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有、知识能力、实践能、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经济管理专业就业教育体系构建
1.就业教育全程化。就业教育全程化是指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心理健康指导、专业能力教育指导、择业指导和创业指导等就业全流程的完整指导体系。其目的不是为学生找一份工作,而是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辅导。大一时重视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和专业前景的认知。大二和大三时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倡专业实践,提高职业胜任能力。大四时,重视就业技巧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教育。
1.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中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各行业、各领域在管理工作中对于统计学的重视,需要大量具有较高素质的统计学专业人才。目前,在国内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已经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并且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为推动统计学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1讨论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讨论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中心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想,便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例如在讲解统计的概念时,向学生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什么是统计?“统计”一词有几种涵义?为本文由收集整理什么说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什么是标志和指标?它们有何联系和区别?什么是统计总体、什么是个体?它们之间有何联系?统计学与其他学科有什么关系?层层设置疑问,让学生展开讨论,表述自己的看法,讨论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各种意见及其分歧,为学生梳理出了解答问题的不同路径,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辩论和思考,帮助其得出自己的结论。
1.2对比分析教学方法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应用的对比教学方法是将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含义进行直接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与内存关系,然后进行分析。例如在讲解时间数列的计算时,通过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三点不同,即:是否具有可加性、与时间的长短有无关系、是否是连续登记取得,以此作为时点数列与时期数列的基本判断方法。
1.3总体框架结构教学方法
为了使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一些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名词、概念,框架结构法的应用通过框图将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然后逐层展开加以剖析,提纲挈领地板书框图中名词的特点与作用,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语言说明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异同。采用这样直观清晰、凝练简洁的框图教学,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1.4实践式教学方法
实践式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如专题研究、社会调查、提供咨询、参与企业管理等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活动,通过对实践过程的讨论和实践总结的书写,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事件,设计一套调查方案,通过调查方案、调查方法的设计让学生理解了统计调查的内容,通过对搜集来的材料的整理让学生加深了统计分组、组中值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
2.提高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方法应用效果的途径
2.1注重现代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
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先进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并且加强对于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科技的发展为统计学的教学和应用带来了快捷和方便,主要体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统计软件的应用,在统计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公式、枯燥的数字变得直观生动,可以在课堂上使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资料,可以展示复杂的图表,将图表的制作过程演示给学生,加深了学生的感官认识,也节省了板书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使用图表、声音、文字、色彩、动画等形式传输教学内容,不但可以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把握尺度,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时间,合理编排讲课内容,做到严肃活泼、有主有次,形成交流互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2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在传统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教”与“学”中,学生掌握的知识只局限于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理解消化,加之所学的课程之间缺乏衔接,往往在实际问题面前茫然不知所措。因此,统计教学的改革应立足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应考虑其专业特点,把握社会经济动态及实际应用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脉搏,培养具备一定统计理论知识、技能,能在社会发展变化中活学活用、不断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2.3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统计学的实际应用背景
实施双语教学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开展双语教学以来,在前期试验性教学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6年,为适应国家本科教学评估体系的要求,在对以前双语课程进行清理、整顿、规范的基础上开始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和范围,尤其表现在难度较大的文科类专业。经过两年的改革和实践,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发现经济管理类双语教学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
一、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
学生是双语教学最直接的受众与服务对象,双语教学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是否让学生受益,可以通过学生的客观评价来体现和衡量。因此,调查主要通过学生以问卷的方式进行,同时对任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通过课题组成员进行商讨、谈心,与校外相关老师进行心得交流,了解学生的评价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一)双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多数同学对双语教学的优点报以非常肯定的态度,如有利于深化现代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国际型人才,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和通过国家英语等级考试,促进、巩固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学习等等。在评价双语教学的劣势时褒贬不一,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课程的难度加大,耗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部分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影响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课堂授课信息量变少,由于学习难度过大,学习兴趣降低。
(二)双语教学模式的支持率
关于双语教学模式,有68.4%的学生认为以英语为主、中文为辅的中英文相结合的保持型模式比较好,59.0%的学生认为难度适中,5.7%的选择以英语为主,只穿插个别中文的渗透型模式,绝大多数认为这种模式难度太大,不易于理解和接受,而只有0.2%的学生选择全英文教学(见表1)。在讲解、板书、多媒体、习题、考试多方面同样有70%以上的学生选择以中英文相结合,以英文为主,比率各有侧重。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普遍反映,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中英文相结合,以50-65%的英语应用量是比较适宜的。英文比例太大,学生难以接受,即使听懂了英文,有些专业知识也令人费解,很难用英文来诠释和表达。
(三)双语教学与其他课程的融合度
调查显示,6.6%的人认为双语教学对专业英语学习有明显帮助,60.5%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持中立的为19.1%,而选择没有帮助的占11.2%。67.1%的学生认为对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有帮助,4.6%有明显帮助。对通过国家英语等级考试有明显帮助的占4.9%,有一定帮助的占59.2%,中立的占13.2%。有53.3%的人认为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44.7%的人认为培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30.3%认为增加了专业学习的热情。69.2%的人认为通过专业双语教学的学习,增强了用英文阅读和学习有关本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能力。06级经济学专业大二第二学期开设了两门双语课程,金融学专业开设了1门双语课程,由近几年的四、六级考试过级率统计表得知,06级经济学专业(创新班为96.67%)和金融学专业一次性过级率远高于其他专业和年级的累计过级率。
综上可知,双语教学对专业英语和公共英语教学以及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提升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应该处理好双语教学与专业(公共)英语教学的关系,55.9%的人认为应拓宽双语教学的知识面,在双语教学中适当增加词句的应用。39.5%的人认为应编写辅导讲义,增加专业知识的阅读量。在公共英语教学中,40.1%的人认为宜增加专业文献的阅读量,特别是最新的经济、管理文献,拓宽知识面、增加信息量。
(四)双语教学课程的满意度
关于“对开设双语课程的总体效果是否满意?”,选择“非常满意”的占1.3%;“比较满意”的占26.7%;“中立”的占44.7%;“比较不满意”的占21.4%;“非常不满意”的占5.9%。双语教学课程效果总体情况表明,对双语教学的总体效果持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与非常不满意或比较不满意的基本相当;同时,多达44.7%的同学对所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持中立态度。当被问到目前这种双语教学方式是否适应其接受能力时,12.5%的学生选择适合,60%的学生选择基本适合,而24.2%的选择不适合,这与他们是否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课程内容是相关的,7.3%完全掌握,67.0%基本掌握,10.5%完全没掌握,12.5%有些课程掌握,而有些没掌握。
二、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其效果的手段
(一)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因素
关于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认为学生英语基础差的为63.8%,教学方法与手段不适的为49.3%,教师外语和专业水平不相称的为43.4%,教材难的占24.3%(见表2)。综上可知,教材的难易程度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关键的是学生、教师本身的素质和水平。而学生没掌握好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因:自身不够努力,缺乏复习和预习的占48.7%,对教学方法不适应的占36.8%,英语基础较差的占29.6%,课程难度太大的占21.1%,可见原因是多方面的,自身努力和教学方法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二)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手段
在探讨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时,有6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36.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专业和外文水平应该进一步提高,37.5%的学生建议提供与外文教材配套的中文版教材、教辅资料(见表3)。同时,有近30%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大授课课时量,这与他们的学习基础,以及对教材教辅资料的要求是相关的。
三、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效果是教学的第一生命,是衡量课程建设与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双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双语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学生以及授课老师本身的现实条件,提出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一)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双语教学在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乃至全国都是一个不断实践、探索的课程建设内容。若一开始对学生基础、应用能力高估,加大难度,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样,学生对老师也不能以绝对“双高”(高水平英语口语、高水准专业英语)来衡量,只有客观地评价教学基础和现实条件,选择好开设课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与学当中,相互促进,教学相长,才易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坚持“双提高”,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师的水平对于课程内容的把握和知识传授非常重要。一方面,通过培养、引进、互访的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和外文水准。另一方面,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方式,增加灵活性。用非母语教授专业课对教师和学生来讲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教师除了要进一步强化英语口语技能以及专业英语知识,还要采用多元化灵活的教学手段,包括动手、动口、动脑等各种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方式,制作高水平的课件等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尽可能减少教学沟通上的障碍。
(三)坚持因材施教,动态调整双语教学模式
对高校双语教学来说应侧重于专业目标,这就提示教师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不应将双语课程当成专业外语来上,而要在保证专业目标实现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因此,双语教学要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高低年级不同的英语接受能力度,动态地调整使用中英文教学的比例,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及时沟通并进行阶段性地反馈,随时修正教学方案,一切以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为中心。
(四)坚持融合、衔接,整合相关课程教学资源
公共英语、专业英语、双语教学是一个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双语教学相关学科以及知识点的整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主要包括专业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公共英语教学的融合以及与考研的衔接问题。建议将双语教学的专业科目内容渗透到英语专业课的学习中,比如将专业课的案例纳入精读或泛读课堂,这样既辅助了专业课学习,又提高了英语水平。同时,学校加强教学计划的协调功能,利用英语老师的专业力量,实现专业课与英语课的有机融合,让双语专业课与英语课相得益彰。另外,可考虑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和理论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协调,两种不同文化的有机融合与转换,中外学科理论体系与业务处理差异的协调等等。
(五)坚持以效果为中心,强化双语氛围
在中国大学校园的汉语大环境里,怎样应用英语,用英语交流和思考,显得尤为重要,也十分困难。建议尽可能选用浅显易懂的英文原版教材,同时提供与原版教材不同的专业性较强的中文教材作为参考,这样既保护了学生阅读原版教材的动力和压力,又方便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自编双语教材,在借鉴外国经典理论、原理的基础上,选用中国现实案例和符合中国实际的制度安排,深入浅出,并避免文科教材受文化背景、经济环境的影响。强化双语氛围,增强学生用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相关英文书籍与资料以及经常观看与专业相关的英文访谈类影像资料,提高学习兴趣。此外,应塑造浓厚的校园英语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播放英语节目,开设英语交流与活动区域,举办各种趣味英语竞赛并采取多种奖励手段,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创建一个全方位的双语校园环境。
四、结束语
学生是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直接受众,教师是双语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实施者和探索者,两者密不可分。老师本身的素质与投入度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而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对改善教学效果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坚持以学生评价为基础,以教师教学自评为参考,从学生、老师两者的相互期望出发,不断提升双语教学水平,改善双语教学效果,以切实达到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江艳.双语教学的目标及教学模式探讨[J].教学研究,2005(6).
2、卢艳青,李成威,张军红.大学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7(9).
3、王贤纯等.关于进一步推进高校本科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2).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研究方面,已有一些学者开展过相关研究。文献检索结果表明,张建国[1]、张於倩等[2]、罗必良等[3]、罗攀柱等[4]、季莉娅等[5]、雷庆勇等[6]、李红[7]等学者都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展过一些相关的研究,这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例如,张建国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级学科,在设置本科阶段的专业时,考虑到暂时还无法进行农林整合,所以可以将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与林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分列,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只要在教学过程、学时安排上各自有所侧重即可[1]。张於倩等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合理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组织编写专业主干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要少而精,实现整体优化;要扩大专业选修课的备选范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选择课程模块;要不断改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2]。罗攀柱等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加大实习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4]。季莉娅等以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为例,分析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更新课程内容、适当增加深度、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完善实习制度等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同时,建议采取科学地安排教学环节、举办专题讲座、开设选修课、抓好毕业设计环节等具体的措施,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
雷庆勇等根据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建议[6]。李红在阐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和分析现行课程体系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的途径,将课程分为8个模块,即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选择性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拓展模块[7]。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是,前人的研究主要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逻辑,而缺乏基于学生视角的“自下而上”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从了解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本科生对课程设置的想法、态度和需求出发,开展了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期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修订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情况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调整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才将这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全国共有5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全面照搬前苏联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进行调整,目前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以经济管理理论和知识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林学科的特点设置,农林2方面的知识都会涉及。但是,由于农科类院校与林科类院校的特点和教学资源各有不同,所以通常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等)构建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则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2]。目前,在开设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院校较多。袁振国在《当代教育学》中对“课程设置”作了如下定义:“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8]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结构属典型的“三层楼”构架,即最底层为公共课,中间层是专业基础课,最上层是专业课。公共课也称公共必修课,是指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主要有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外语课、体育课等。专业基础课是指高等学校开设的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必修课程,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是指高等学校为某一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修习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是根据国家对某一种专门人才的业务要求设置的,是专业教学计划的中心组成部分[9]。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使用的2007版教学大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情况详见表1所示。
三、基于学生视角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情况调查
(一)调查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旨在了解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满意度、看法和建议;调查对象为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5~2008级在校本科生;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调查问卷的总卷包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总体认知情况的综合调查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2部分内容。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又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调查3个部分。大学1~4年级的调查问卷在个别题目上略有差异。本次调查向4个年级学生(共计250余名)发放问卷240份,每个年级各发放问卷60份,调查覆盖率达96%;成功收回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为83%。
(二)调查分析
1.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情况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中,对专业课程设置情况“非常了解”的学生有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的学生分别为66人和7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9%和43%;而“不太了解”和“一点也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3%和2%。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详见图1),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教学大纲了解程度的高低与学生所在年级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其中,2006级本科生对教学大纲“不太了解”的比例略大于2007级,这与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修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大纲后对2007级学生加大了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有关。图1各年级学生对教学大纲的了解程度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了解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从整体上讲,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程度高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同时,1、2年级的本科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明显低于3、4年级学生,对课程设置的了解程度略低于3、4年级学生,这说明大学新生在刚入学时没有系统地对所学专业的情况进行了解。这种情况可能引起本科生在专业认知方面存在偏差,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从而导致到了高年级才对当初的行为和选择后悔。因此,为了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专业和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朝着专业培养目标发展,在本科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对其进行系统的专业概论方面的知识传授,让学生正确认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了解专业课程的设置状况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发展观。
2.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针对“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设计了“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和“课程考核方式”等7项内容,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调查结果详见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调查的7项内容并不是非常满意;尤其是对“课程结构体系”“开课时间”和“学时安排”等3项内容,不满意率相对较高。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因素,调查假设性别、年级和毕业打算是影响“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方差分析的实质是在多个正态总体等方差的假设下检验各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问题。所谓单因素,就是指所要分析的问题中只有一个变量(因素),如方案、决策等。在本文中,这个变量就是“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而这些不同的“满意程度取值”又称为“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程度”这个因素的不同水平。本文将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课程考核方式”等7项内容的满意程度按照不同的性别、年级和毕业打算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详见表3所示。
根据表3所示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课程考核方式”7项内容的满意程度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即性别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2)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的满意程度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说明年级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样本均值(详见表4所示)可以看出,整体上2005级和2006级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更为满意,而2007级和2008级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相对偏低。
(3)毕业去向打算不同的学生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课程考核方式”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毕业去向打算不同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的满意程度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说明毕业去向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样本均值(详见表5所示)可以看出,毕业后打算深造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内容更为满意;而毕业后打算就业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更为满意,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较低。
3.学生对公共基础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英语、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在“学生对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力度的看法”的调查中,几乎出现了一边倒的状况,详见图2所示。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认为,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是最需要加强教学力度的;其次是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而认为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最需要加强教学力度的学生数较少。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改革中,应适当考虑加强英语、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力度,尤其是对英语课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力度应当予以重视,以切实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人才打好基础。针对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公共基础课程———英语课,项目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英语课应该在6个学期都开设的学生人数较多,占被调查人数的43%;认为英语课程应在4个学期开设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38%;其余1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其他”选项,包括有的被调查者不清楚英语课程合理的开设时间。此外,有的被调查者提出前4个学期开设英语必修课程,第5学期开设英语选修课程,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是否继续英语课程的学习。同时,对“大学英语4级考试应该放在哪个学期”的调查,有4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放在大学1年级上学期,有3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放在大学1年级下学期;而认为应该放在大学2年级上学期和大学2年级下学期的被调查者分别为10%和5%,所占比例非常小。
这相对于实际情况———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4级考试放在大学2年级下学期而言,与学生自身的需求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适当考虑将大学英语4级考试放在大学1年级进行,或者可以允许同年级学生有梯度地自愿选择参加大学英语4、6级考试的时间。在对计算机类课程的调查中,9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加强此类课程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中,被调查者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期待较高。而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较少,仅有1门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1门专业选修课“办公自动化”,这与当代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略有脱节。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计算机软件应用等操作类课程;并根据经济类课程的需要,增加一些经济分析软件类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对经济管理类软件有一定的了解。在有关“数学课程难度”的调查中,认为数学课程“很难”“较难”的被调查者分别有42人和79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1%和38%;认为数学课程难度“一般”的占31%;而认为数学课程“较易”和“太容易”的比例较少,仅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0%。这说明有近60%的学生认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数学课程难度较高。因此,建议可以略微降低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数学课程的难度,以适应更多学生的要求。
4.学生对专业基础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等课程。本次问卷调查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开设的6门专业基础课的开设时间进行了调查,详见表6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开设专业基础课的时间集中在本科阶段的前3个学期,其中认为管理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应在第1学期开设的被调查者所占比例较大。而实际上,在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2007版教学大纲中,这3门课的开设学期分别为第1学期、第1学期、第2学期。可见,管理学和经济法这2门课程的设置时间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时间(第2学期)与大多数学生的要求(43%的学生要求第1学期开设)略有偏差,但总体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要求在第2学期开设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比例为37%)。同时,认为宏观经济学和基础会计课程应该在第2学期开设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这比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际开设时间均提前了1个学期。由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联系,是构成西方经济学的2大部分内容,所以应在连续的2个学期分先后开设;而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科的基础,学习该课程前需要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学大纲规定这2门课程在第3学期开设是有其道理的。此外,认为统计学课程应该在第3学期开设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在第5学期开设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在今后的调整中予以适当考虑。
尽管个别课程的设置时间与学生的看法和要求有差距,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安排与学生的期望趋于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专业基础课程循序渐进式的课程设置能够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从学生对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的期望来看(详见图3所示),学生最希望授课内容有使用价值,其次是希望授课内容生动有趣。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认为课程的讲授者是何种级别并不那么重要,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才是最关键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这一问题上,认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更注重理论讲解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8%,认为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占39%,认为应该理论讲授与实践都兼顾的占43%,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理论讲授与实践的重要程度的占10%。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可以采取的课程考核方式包括闭卷测试、开卷测试、撰写小组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而且选择这4种课程考核方式的学生比例均在25%左右,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别。
5.学生对专业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大类。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林学概论、森工概论、林业统计学、环境经济学、林业政策学、自然资源经济学等。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学、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交流与沟通、财政与金融、企业会计学、国民经济管理学、保险学、发展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合同法等。
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所开设专业课程的难度的判断,6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难度一般”,2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较难”,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很难”;而认为“较易”和“很容易”的学生分别仅占9%和1%。由此可见,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课难度适中,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这一问题上,认为专业课应该更注重理论讲解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认为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占44%,认为应该理论讲授与实践都兼顾的占43%,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理论讲授与实践的重要程度的占8%。相比较而言,认为专业课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学生比例比认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学生比例略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学生认为专业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相比,前者更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对“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是否能满足学生需求”这一问题,表示目前的课程设置“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学生占5%,认为“基本满足”的占32%;而认为“不是很满足”和“完全不能满足”的共占63%,所占比例较高。同时,从不同年级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认为专业课“不是很满足”和“完全不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从大学1年级到大学4年级逐级上升,而认为专业课“可以满足”和“基本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则逐级下降(详见图4所示)。这可能与低年级学生接触专业课较少、尚未对专业课有清晰和正确的认识有关。而高年级学生接触专业课较多,并且面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范围相对较窄等就业压力,所以高年级尤其是大学4年级学生认为专业课无法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相对较大。
图4各年级学生对专业课满足需求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加强哪方面课程的设置”这一问题,被调查学生关注度最高的是实践类课程,其次是农林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认为应该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学生人数最少。这可能与目前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所开设的实践类课程和有关农业、林业知识的课程相对较少而学生又希望获得更多的这方面知识有关。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该考虑加大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的教学力度,以适应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要求。
四、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和需求与目前实际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不一致性。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部分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对专业性质和专业基本情况的总体认识不清;不少学生不清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处于迷茫状态,不熟悉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同时又对当前的课程体系存有看法,有着较迫切的课程改革需求。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进一步重视专业概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例如,增加专业概论课程的学时;由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授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讲述专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沿问题等;由院系领导为学生开设专业讲座,讲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将来的科研方向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有一个宏观、正确的认识,才能消除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偏见。此外,还应在新生入学之初,开设“大学学习学”等学习指导类课程。这不但对学生学习专业有所帮助,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个人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考虑学生的需求,科学地安排公共基础课程
作者简介:杜乐其(1982-),男,安徽来安人,江苏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江苏 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经济管理类专业法律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研究”(项目编号:JGYB20090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098-02
经济发展和法律发展是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全面进步的两条主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与不断完善,法律与经济在相互交融中不断得以发展与创新。法律之于经济的重要性为我国高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以下简称经管类专业)中的法律课程设置所彰显。20世纪70年代末,已有高校尝试面向经管类专业开设法律课程――“经济法”,2000年教育部将其确定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作为全国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至今相关经济法律课程已为各高校经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然而时至今日,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实践中所暴露的种种问题已凸显其“鸡肋”性质。因此,唯有对其进行改革,方能重新修正法律课程在经管类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一、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之困境
目前,各高校均在经管类专业中开设了法律课程,并以“经济法”课程居多,但课程教学实践已暴露出当前经管类专业中法律课程设置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法律课程之于经管类人才培养重要作用的发挥。
1.困境之一:法律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1)法律课程门类单一。法律课程设置门类偏少是当前各高校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设置方面的共性问题,这对于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负面影响。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在所有经管类专业中,除大一学年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之外,还开设“经济法概论”、“国际商法”、“对外贸易法”、“保险法”、“金融法”、“劳动法”等法律课程,上述课程中,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经济法概论”是所有经管类专业必修课程,而其余课程均为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最后能否开课还需视选课学生数而定,其中有些课程因为选课人数的不足几乎每年都无法开课,如对“外贸易法”、“劳动法”。而上述课程则是经管类专业(尤其是国际贸易、保险、金融、人力资源等专业)必须掌握的法律知识,但现行法律课程设置却难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2)法律课程名称与内容不相匹配。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名称多集中于“经济法”或“经济法概论”,但此种名称已与实际教学内容严重相悖。经管类专业中的法律课程本质上还是归属于法学学科,其设置内容仍应遵循各部门法学已划定的内容范畴。以经济法为例,经济法体系由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这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宏观调控法包括三个部门法即财税调控法、金融调控法和计划调控法;市场规制法也包括三个部门法即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保护法。[1]因此,经管类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教学内容也应归属于上述范畴。但这与教师实际教学内容及学生知识需求不一致。经管类专业学生所了解的基本法律知识应涉及民法、商法、经济法等部门法学内容,而仅仅一门经济法无法囊括上述内容,因此导致现行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中出现一种怪异现象――“以经济法之名,行经济法、民法、商法之实”,而如何使得民法、商法以独立地位和身份进入经管类专业学生视野之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法律课程与经管类专业课程之间、法律课程内部缺乏融合性与逻辑性。在现行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法律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大,对与专业课程的相互关系缺乏必要考虑,不能够根据专业需要设置相关性较强的法律课程。如笔者所在单位在所有的经管类专业统一开设“经济法概论”,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却根据相同教学计划给不同专业学生讲授相同内容,并未能考虑专业个性化差异、学生知识结构的严重缺陷;此外在开设两门以上法律课程的经管类专业中,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对各门法律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层次性问题考虑不够,各部门法之间脱节,而在教学内容上又存在重复和交叉现象。
2.困境之二:法律课程学时数偏少
现行教学计划中,经管类专业的法律课程学时数较少,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根本无法较全面地掌握所需民商、经济等部门法的相关内容,更无法进行较高、较深层次的研究,预期教学效果难以实现。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在所有经管类专业中开设的“经济法概论”课程,只有J会计(财务)、J工业工程(物流)两个专业为45学时,而其他所有专业均为30学时。从笔者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如此偏少的学时与众多的内容相比已显的捉襟见肘,在教学中只能对课程内容选讲,更无时间去讲授学生所必需的民商法律制度知识。
3.困境之三:法律课程开设时间不尽合理
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何时开设是实现法律课程与经管类专业课程融合性、法律课程内部连续性的前提条件。而当前各高校在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开设时间上并未充分考虑其与专业课之间的融合性及其内部的连续性。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大一学年第一学期除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外,还统一开设“经济法概论”课程,而前文所述部分专业设置的“对外贸易法”、“金融法”及“保险法”课程则在大三、大四学年开设,笔者认为这样的时间安排不仅无法体现其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性及内部的连续性,更是与学生知识结构相脱节。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甚至对于本专业及其课程还无法了解透彻,而此时要求其学习专业性较强的法律课程更是毫无意义。
二、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脱困”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实践经历及思考,笔者认为唯有对当前法律课程模式进行合理化的改革,方能使其摆脱上述种种困境,真正发挥其在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合理构建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体系
针对上述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设置方面的种种问题,应以系统化的思想指导法律课程的设置:
(1)法律课程门类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笔者认为,经管类专业的法律课程具体应包括:“法律基础”、“经济法”、“民法”、“商法”、“程序法学”。这些法律制度内容是经管类专业复合型人才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结构,改变传统经济法“一统天下”的陈旧格局。
同时,在分别开设上述课程之后,现行法律课程中的“名称与内容”不相匹配的问题也得以解决。针对经管类法律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以经济法之名,行经济法、民法、商法之实”怪异现象,众多从事经济法教学的教师也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如何庆江、吴学兰认为应将商法作为经管类专业的法律课程,商法可以涵盖上述经管类专业学生所需了解的法律知识的基本内容,并认为商法应涵盖以下内容:法人制度、法律行为制度、制度、诉讼时效制度,合同法、担保法,企业法,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秦瑞杰认为采用“经济法律”的称谓可以将所有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都纳入课程,课程的内容体系不再以经济法一个法律部门为限,民法、商法中的经济相关法律规范都可以涵盖,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学习法律知识时更有针对性。[3]但笔者认为上述两种观点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商法”定位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的名称与将经济法作为名称无任何本质区别,且同样会发生名称与内容不相匹配的问题;而将“经济法律”作为法律课程的名称则显得不够严谨,一方面与现行法律部门划分相冲突;另一方面其外延过于宽泛,如此一来则无法体现法律课程与经管类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性,且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可供教师讲授如此之多的内容。至此,既然在现存的部门法中无法觅得一个科学合理的名称,又想能够涵盖经管类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经济法、民法、商法相关法律知识,那么倒不如遵循部门法学划分的现状,在经管类专业中独立开设经济法、民法、商法等法律课程。
(2)合理定位法律课程性质与内容,增强其与经管类专业课程的融合性。法律基础、经济法、民法、商法、程序法学内容庞大,但作为经管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则无需学生掌握上述法律制度中的所有内容,因此必须对上述课程性质与内容进行合理界定。根据经管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笔者认为应作如下安排:
“法律基础”应作为经管类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介绍整个法律体系的宏观框架,学习最基本的法律原理,增强学生法律意识,让其体会法律精神;“经济法总论”(包括宏观调控法与市场规制法基础理论)应作为经管类专业必修课程开设,主要介绍经济法的基础理论,为学习经济法部门下的单行法奠定基础,而宏观调控法之下的财税法、金融法与计划法以及市场规制法之下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单行法,应根据经管类专业差异性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开设,无需任何专业都全盘开设;民法基本原理及合同法应作为经管类专业必修课程开设,主要介绍民法基本原理和制度、合同法基本制度;商法基本原理及公司法应作为经管类专业必修课程开设,主要介绍商事主体与行为基本理论、公司基本制度,而商法中的破产法、证券法、保险法、金融法等单行法应根据经管类专业差异性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开设;程序法学应作为经管类专业选修课程开设,主要介绍民事诉讼法、仲裁法律制度。
2.合理安排法律课程开设时间,彰显法律课程之间的逻辑性
在时间安排上,坚持连续性:大一学年开设“法律基础”及“民法、商法基础理论”课程;大二学年开设“经济法基础理论”课程、“合同法”与“公司法”课程;大三学年可安排各种经济法、程序法学中的选修课程;基于教学实践,由于大四学年学生忙于就业与各种考试的备考工作而无暇顾及课堂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大四学年无需开设法律课程。“法律基础”作为修读其他法律课程的基础课程必须先行开设,而“民商法基础理论”作为修读经济法律制度的先修课程也应先于经济法课程先行开设,而其中的选修课程则可以根据专业差异及学生知识需求而最后开设,此安排则充分体现了法律课程之间的逻辑性。
3.增加课程学时,保证课程内容的充分传授
随着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原有经济法课程的30或45学时已不能满足系统讲授法律知识的需要。因此,增加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学时数成为必然选择。但增加法律课程学时数的同时又必须考虑授课内容与难易程度因素,且不能过多挤占经管类专业课程学时数。因此笔者认为,应比照上述课程内容在法学专业中所需学时数做出合理界定,具体而言:“法律基础”课程应为30学时;“民商法基础”理论共计30学时,“合同法”与“公司法”则各需30学时;而经济法中的选修课程及程序法学则根据实际讲授内容可确定为15~20学时。这样既能保证经管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法律基础、经济法与民商法基础理论、公司法与合同法知识能够有充足时间讲授,同时也照顾了各专业差异性,使得与经管类专业相关的金融法、保险法、税法等单行法规能够深入地讲授。
参考文献:
步入21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技术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主流形式之一,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在这一教育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多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都开设了经济类管理专业。目前,教育界在理论上对理工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多,对经济类管理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企业对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才的需要,并为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因其专业特色,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但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这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多流于形式,容易使得该专业培养毕业生偏离高职教育的目标。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应是以管理实施技术知识为主导框架,其他知识作为基础和辅助的教育,培养为管理实施过程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持、最终完成项目的人才;这类教育的关键在于能否使用存量知识中的理论与方法,完成管理项目的开发及实施。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应明确定位在技术实施型教育的类型,并办出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学校在办学过程别注重管理技术知识的运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毕业生就业后能在具体的岗位上迅速开展工作。
一、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不利影响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改革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改革不系统、不深入。毕业论文高职经济管理类教育的改革起步更晚,以前我国对高职高专教育工科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多,但对文科类特别是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研究较少,往往办成了本科压缩型。与工科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比较,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显得非常薄弱,特别是没有与工商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因而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与其培养目标仍存在偏差。
1.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相对滞后于企业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竞争环境的变化、产品需求的变
化、企业体制的改革、管理理念的更新、企业的大规模改造、管理技术的提升等导致企业对管理人才需求也日趋不稳定。比如,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流程再造、客户管理等概念的导入与实施,使企业增加了对具备相应现代管理技术的人才的需要。但高职教育由于市场反应慢,加之与企业的联系松散,使得其专业设置滞后于企业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稳定的专业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计划、从业教师、教学环境、教学理念、教师知识体系等适应不了企业的要求,出现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的断裂。
2.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专业设置的通用性与学生就业的行业特征发生偏差。除部分行业办的高职院校外,大部分学校所设置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是通用专业。如电子商务、会计、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其行业特征不明显。但学生毕业后都会在一个特定的行业就业,学校与企业联系松散,不能使学生熟悉就业的行业背景,如国家的产业政策,竞争格局、需求特性、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等等,从而影响学生上岗的能力。
3.脱离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教学过程的标准化与管理工作艺术性发生偏差。目前,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使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仍然处于标准化的阶段。具体表现在:主讲教师的单一,甚至没有专门的实训老师;每班学生人数较多;教学环节程序化、标准化;实践性教学也多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等,且由学校统一安排。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造成一个学校毕业的学哄性太多,像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而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工作,特别讲究根据不同的情境因素而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忽视个体教育的模式必将影响毕业生的工作能力。
4.实训场所的模拟性与职业环境的真实性的偏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实训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实训教师缺乏,实训基地难以建立,实训方式单一,甚至很多院校没有
一个系统的实训计划与实训方案。目前各院校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模拟实习的方式,这两种方式具有模拟实习的性质,即使是高度仿真,提供的情景模拟背景会因实施的不齐全和费用的昂贵而有所简化,因此与学生将来就业的真实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性。
二、校企合作是解决教学与职业环境相脱离的最佳途径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企业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有偿互享,硕士论文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最好选择。
1.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前瞻性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需求的种类、结构、以及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变化,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律,以适时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新的专业,培养更加适用的人才。
2.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教育资源短缺,具体表现在“双师型”教师少,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等。现代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他们可以为企业职业教育所用,而且通常不需要办理复杂的手续。学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将学校的科研理论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生产优势、管理实践优势相互结合,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缓解学校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的矛盾,又能为企业及时输送适用性人才。
3.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特色,而参与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是学生实训、实习的最好机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具体岗位,这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投资等环节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培养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民族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等。例如:人力资源管理部的学生协助培训部工作人员对企业员工正进行技能培训,并参与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考核。销售部的学生协助企业对本市各大型商场进行调查,写出详细、全面的调查报告,并可在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带领下进行实际的推销工作;生产部的学生担任实习值班经理对生产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进行成本调查,根据考查结果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公关部的学生对社会公众进行统计整理,收集有关信息,设计调查问卷,参与公关事件的策划准备工作。总之,通过实训切实体会了企业间竞争的形势、职工就业的艰辛、企业管理的难度,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4.企业也是教师开展现场调研的基地。是促进教师将其科研成果与企业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在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平台。企业是教师开展调研活动的基地,可以为实例、课题、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提供更多的素材。以实例、课题、情景模拟等方式组建的知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主要内容。教师、学生与企业频繁而紧密地接触,可以提高这些教学方式的真实性、具体性和案情的完整性。极大地缩短学生与现实之间的心理距离,提高了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的自信心。
三、经济管理类高职教育进行校企合作的方式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教育模式。目前,在理论界已被普遍认同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职教育中,可以开发出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方式。
1.建立契约式实训基地。校企双方通过契约的方式约定,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医学论文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实习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由企业定期向学生提供实习场所、设施和机会,学校定期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这种形式由于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使学生的一部分实习成果直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创造了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同时在解决学生实习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例如:北京联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到大型商贸企业——蓝岛大厦,顶岗实训:湖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与湖南的几家五星级酒店和旅行社约定:由酒店与旅行社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实习生可以领到实习工资;酒店可以到学校挑选最满意的人才等。这是一种浅层次的校企合作的方式。
2.采取员工培训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与学校联合的一般为大企业,校企双方通过签定联合办学的契约,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共同培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这是一种校企双方之间较深层次的合作,学校为企业员工进行中专、大专、本科层次的学历教育或高层次的专项管理培训等。比如中国水电八局、湘火炬、湖南的国人啤酒公司、华天集团等委托湖南经济职业学院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大专与本科学历的人才。这些培养模式均由企业选送生源,培养对象全部是这些企业的员工。教学计划由双方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共同制订。理论教学由学院承担,依据教学计划将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些问题安排在课堂教学中,实习被安排在企业中,由双方共同指导。这种方式培养的人才针对性强。适应企业要求快,为企业所欢迎和认可;在这个基础上,学校和企业也可开展浅层次的合作,即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体系。学校把企业经理、行业专家聘请到学校来。成立高职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倾听他们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设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还聘请一些企业家、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进行讲学、讲座。学院教师也可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实践活动。
3.开展“订单式”教育。所谓“订单式”教学就是学校与企业达成协议,由企业在学校挑选学生,双方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要求等有针对性地制定的教学计划,职称论文实现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的联合方式。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于2001年与顺德一家精密仪器公司达成协议,为该公司培养机电类的人才,并于2003年5月向该公司输送了首批“订单式”教育的毕业生,开创了我省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推行“订单式”教学的先河。湖北经济学院分别于2O02年12月和2003年4月与武汉市中百集团、中商集团进行联合,组建“中百仓储经理预备班”、“中商营运经验预备班”,为企业定向培养中高层管理人才,开辟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天地。根据校企合作协议,中商集团、中百仓储根据企业发展规模和人才引进计划,每年从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专科生中遴选30名晶学兼优的学生组成“中商营运经理预备班”和“中百仓储经理预备班”。然后。结合专业教学计划,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管理类、营运管理人员。学生毕业后,经过校企双方的共同考核,合格者直接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中高层储备人才。订单式教学班开设的课程分两部分,一是校内理论及实践教学。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四类共32门;二是企业开设的课程。包括基础课、技术课和社会实践课三类,实践教学项目也作了具体安排,主要包括市场调研、模拟实习、卖场实习等。校企双方分阶段对该班学生进行考核,实行“滚动淘孤”,非“预备班”的学生中品学兼优者,经过学校推荐,企业考核,经双方认可再补进来,原则上保持该班30人不变。订单式教育作为校企联合办学的具体实施形式,有利于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决策能力;该方式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企业管理咨询业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其经济管理理论、管理技术和产业务实的优势,接受企业的委托,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辨析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的机会,根据清晰的市场定位采取适宜的行动方案,为客户提供具有更高价值的解决问题方案。湖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成立了咨询业务部,专门对企业开展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战略咨询等业务,目前已为湖南的很多企业如:三湘汽配城、常德米业公司、娄底农业高科技公司等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咨询服务,包括市场定位,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投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策划等。该部门“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业务,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管理层的紧密结合,促使学校随时关注着科技和管理发展的前沿动态,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老师的理论水平,又丰富了老师的实践经验,还能为案例、课题、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提供更多的素材,有些项目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真实性更高的职业环境。
参考文献:
[1]潇湘晨报.订单式教学现身高校[N].2003.5.12
[2]何琪得.校企联合:宁波的现实与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03.12
[3]订单式教育——校企联合办学的新举措[J].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姚自平《职教论坛》2003.14
[4]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技术学院.职教论坛.2003.14
[5]北京联大产学合作教育试点实践.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www、tech.net.cn
二、研究领域
焦建玲教授自2002年起一直从事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领域涉及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建模、能源与环境政策分析、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等。
三、研究成果
焦建玲教授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专题1项,联合主持科技部创新方法专项1项,联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1项,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作为主要完成者参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发改委委托项目等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S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9篇,以及国内知名期刊,如《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等论文多篇。
四、主要论著
1、基于VECM的汽柴油价格不对称性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第3期。
2、基于Zipf的汽油价格行为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0期。
3、石油价格理论与实证(专著),科学出版社,2008年。
4、石油储备价值研究:基于供应链视角,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5、油价冲击 货币政策调整与产出波动——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第7期。
6、中国石油依赖经济成本的Monte Carlo模拟,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4期。
7、能源经济学(教材,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8、高级能源经济学(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9、石油价格风险管理(专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印刷中)。
10、Analysis of the co-movement betwee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crude oil pri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2007年第27期。EI收录。
11、Energy Structure,Marginal Efficiency and Substitution Rate: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Energy,2007年第32期。SCI收录。
12、Relationships between oil price shocks and stock market: An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China,Energy Policy,2008年第36期。SCI/SSCI收录。
13、The structural break and elasticity of coal demand in China:empirical findings from 1980—200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2009年第31期。EI收录。
14、Impact analysis of China’s coal-electricity price linkage mechanism:Results from a game model,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2010年第32期。SSCI收录。
论文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英语;教学
一、目前经济管理学科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最显著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设置涉及课程的学时、开课时间、教材的选定和教学内容的安排等多项内容。
专业英语的学时安排一般在32-48个学时,多数高校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学习。如果该专业没有开设过其它双语教学课程,这32-48个学时将是学生接触专业英语知识的有限机会。而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学习的热情和集中度均大打折扣。考研的学生利用这一学期强化他们基础英语知识的掌握,准备工作的学生被纷杂的就业讯息、甚至一些小道消息所迷惑,而很难脚踏实地的沉下心来学习。因此,在这个学期安排有限的课时来讲授专业英语知识,只能是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大部分内容只能浅尝辄止。结果是专业英语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讲仅仅是增加了一些专业词汇,无法达到基本畅通应用的要求。
其次是教材选择的限制。教材在教学诸环节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与学的内容和方式。专业英语的教学采用的教材通常有两种形式:(1)直接选用英文原版教材;(2)采用国内统编专业英语教材。很难选择一本适宜的专业英语教材是众多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一大问题。莫再数(2003)针对专业英语教学中教材的选用主观随意大、教材建设欠规范与科学性、教材研究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郁凯元等(2002)对使用原版英语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进行了探讨。
笔者曾尝试使用不同的教材作讲解,发现了一些在教材方面拭待解决的问题。在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笔者选用了Philip Kotler所著的《Marketing Management》一书。这本书是国外经典的营销学教材,在国内也被一些知名的院校用在本科或MBA的教学中。使用原版教材首先可以让学生掌握地道的专业英语表达,而且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很广,书中对基本概念或是营销过程的解释既有理论又有与之相应的案例,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点。但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首先原版教材内容很丰富,但对于仅有40个课时的专业英语课来讲,显然不可能讲完书中的内容。在教学中笔者用了48个学时仅讲了《Marketing Management》书中7个章节,近200页的内容。而全书共有22个章节600多页的内容。因此,花费70元左右的价格购买的书籍,而仅讲了三分之一的内容,让学生很难接受。其次,原版教材对语言的要求程度较高。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此之前大多没有接受过双语教学的学习,专业领域的英文类读物学习的机会很少。因此,当手拿一本厚厚的英文书籍、看着满是英文的句子,没有一个汉字的时候,他们首先从心里上就没有信心去一字一句的理解、阅读课本,尤其是一段话中有多个不熟悉的单词时,很容易退缩,放弃学习。
二、围绕如何提高专业英语教学已有的研究建议
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高校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该教学要求将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其中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中均明确提出了对专业英语的掌握能力,而且对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均提出了具体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如更高层次要求,听力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口语表达能较为流利、准确地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对话或讨论,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阅读方面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英语文献和资料;书面表达要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翻译方面能借助词典翻译所学专业的文献资料,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错译、漏译,文字通顺达意,语言表达错误较少。然而目前还没有与课程要求相配套的教材和具体的课程设置。因此,各高校各专业只能各自为阵安排专业英语的教学。
围绕如何改进当前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多角度的提出了改进的意见。陈冬纯(2001)提出专业英语的教学要突出“完整性”、“连贯性”和“阶段性”。据此,将专业英语的学习划分为3个阶段进行,并提出不同阶段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各自突出的主攻方向。周桂英(2009)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指出提高会计专业的英语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明确课程的目标;增加课时,实现英语学习不断线;对学生实行分层次教学;提高国内教材质量,精选国外原版教材;提高教师水平;打破单一的教学方法。张杰(2005)提出了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将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相互融合,通过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提高对英语的掌握能力。韩萍等(2003)设计了新的专业英语教学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的核心是专业英语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按照信息输入—学习与思考—实践—总结与反思的步骤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
三、提高经济管理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完善课程设置,满足专业英语教学阶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要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学生专业英语的较高层次和更高层次的要求,更好的服务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仅仅在大四开设一门专业英语课程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体现了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既要有阶段性,又要掌握语言的综合技能。为了达到循序渐近、持续的提高专业英语的水平,需要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教授不同深度和广度的专业英语知识。
合理的教材是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国家应该统一规划,安排一流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师编写教材。专业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又要深刻地了解专业知识。而国内拥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流高校,很多课程已经使用英文或者双语教学,这些教师很多有国外留学背景,不但能把握语音表达的准确性,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具备编写高水平教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