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信息化发展现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TP399-C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2-0000-01
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标志,这种体制是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必然结果,推动高校对学生思想、观念、模式等创新的新型模式。这项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产物将教学的内容传播出去,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将学生日常学习中的教学内容、课内外活动的管理服务进行统一的整理,构成协调统一的教育管理体系。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深化,最终可以达到推进教育系统进入完整的信息化体制的目标,增加学生创新的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对于近年来我国高校逐渐的进入信息化教育,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对于教学过程中可用的电子设施包括计算机的采购工作,改变传统校园内枯燥的教学模式,将网络教学进行正式的推广使用。第二阶段,主要是将网络信息化应用到办公系统内[1],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并且对整个网络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初步的实现信息化教育。第三阶段,近年来我国信息化的进程已经步入了最后的完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校应该从其整体的发展状况出发,更加全面地考虑学校进入信息化的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009年,重庆曾召开过关于高校信息化的推广会议,教育部经研究指出,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几年来已经在逐步的完善中,发展前景非常可观。现在网络系统已经覆盖到了全国的各大高校,各大高校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络,经过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基本的网络设施已经达到了接近普及的状态。我国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体系也相继地进入了全国100多所高校,在基础设施已经完善的情况下,对于各种优质的资源共享和属于公共服务项目的一些系统的使用,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趋于完善,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教学手段已经被人们所认同,所以教育单位会一直在这条道路上进行探索和实践,但是在不断的尝试中仍然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难,阻碍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一)对信息化没有足够的认识
现代的信息化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发展而来的,学校对于网络的推广,主要由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落实实施,所以要加快校园信息化的速度。加快速度的关键是需要相关的推广人员对这项制度有着正确的认识,信息化绝对不仅仅是对网络技术的一种提升,更是对现代化的整体意识的推广。
(二)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不全面
由于我国社会的网络科技发展较快,校园网络技术也随之进行更新,所以对于学校要达到信息化的目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技术的落后,而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使信息化进入了瓶颈阶段,所以我国高校实现信息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将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革新。作为管理信息的校园部门领导,对于信息的筹划、规定和目标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信息管理工作的作用体现在学校行政和后勤的服务中,对于信息管理的这项定位也使其地位从根本上得到了提升,使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实现主动的权力,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使高校的信息化进入良性的发展阶段[2]。
(三)信息化的规划缺少整体性
现在高校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规划缺少整体性,由于高校中包含着很多不同的分院和院系,所以在对这项制度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制度的分散现象,每个个体依靠自己的想法进行信息化的推广,造成了使用软件、数据标准的不统一性。
(四)标准化程度低
高校在信息化建筑设中会出现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情况,每个部门对于信息的推广平台和推广方式有所不同,也造成了对信息资源共享的极大浪费,进而出现了投资数量大且回报少的现象,对于高校的信息化发展非常不利。
三、解决阻碍高校信息化发展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师生对进行这项技术推广的认识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于全校师生们思想上的一次革新,使师生们摒弃掉传统的理念,以新时代的思想共同见证信息化教育的完成。
(二)建立完善的机制
统一的信息资源、统一的管理制度和一定信息技术的升级,是高校进入信息化必须要完成的基本体制。高校要制定出合理明确的各项体制,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教学模式。
(三)建立整体的信息体制
将学校整体的建设思想和主要推广内容进行整合,要建立一个从上到下分工明确的管理层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高校的信息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
四、总结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的推广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这种新型的模式已经成为教育单位即将发展的一种必然方向,目前,仍然有许多新的观念和技术在高校中得到了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在革新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但是经过教育部门和师生们的共同努力,教育事业会快速地实现真正的信息化,并且经过不断的创新使教育事业达到一个新的起点。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领域中的应用不够。近年来,尽管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采取了一些措施,培养了像鹤壁、三门峡等典型单位,但大多数只停留在为行业管理和服务上,电子政务和信息服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但生产和经营环节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同时,厅属各单位所建的农业信息采集、农情调度、苗情远程监测、农产品价格监测预警、农业遥感监测、植物疫病监测防控等应用系统,实行归口管理,信息分割严重,整合利用信息资源服务生产、市场、决策的能力不强。2、基层信息服务能力不强。据初步统计,目前,河南省乡镇农业信息服务机构1003个,占全省乡镇总数的53%,绝大部分信息服务站归乡镇管理,有些是依托乡级通信代办点,乡镇信息服务站存在缺编制、缺人员、缺经费、缺设备的现象,造成基层信息服务能力弱,各类信息服务不到位的问题。3、农业系统上下信息通联不够。涉农信息的上传下达效率低,权威性、准确性不够,条块分割管理,缺乏统一高效的协调运转机制。4、农业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国家和省里每年直接用于农业信息化的项目资金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业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
(二)与兄弟省市的差距
1、在重视程度、资金项目投入方面的差距。2008年以来,云南省政府对农业的年度考核中,专门把农业信息化工作作为专项单列考核,并在省级财政预算中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数字乡村”建设和管理。近5年来,云南省在“数字乡村”建设、金农工程一期、视频会议系统方面的投入累计2.15亿元。福建省近7年在12316平台建设、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建设、金农工程一期、信息资源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累计投入资金9650多万元。而河南省近几年在农业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包括通信运营商投入)初步统计不足3000万元。2、在基层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的差距。福建省和云南省在基层信息服务能力和终端平台建设方面都走在河南省的前列。福建省自12316开通以来,累计下达近2000万元的专项经费,每年有100万元的财政预算资金用于12316热线服务,按照“五有”标准,建成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服务网络,通过触摸屏终端、普通电脑终端、手机终端为农民提供贴心服务,将专家咨询、科技培训、市场信息等服务送到农民手中,延伸到田间地头。云南省依托“数字乡村”工程,共投入资金1.49亿元,建成了覆盖全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1348个乡镇共1494个“数字乡村”网站集群和14万个村级网页,形成全省协同合作、上下联动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平台。3、在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和设备配置上的差距。2009年8月,福建省列入国家发改委第一批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总投资3909.17万元(其中,国家信息化试点补助资金800万元,中国电信福建公司2185.42万元,中国移动福建公司266.03万元,其他655万元),在全省17个县,建立233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和3817个村级信息服务点,按照“五个一”标准建设乡村信息服务站。云南省依托“数字乡村”和金农工程为抓手,经过5年建设,各州市、县区、乡镇农业部门均配置了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基层信息服务站点硬件建设进一步加强。4、在农业行业监管和电子政务方面的差距。在农业电子政务方面,福建省和云南省都建设了农业厅办公自动化系统,云南省还建立了省市县农业部门公文交换系统。尤其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方面,从2011年开始,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连续两年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省财政每年投入703万元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从蔬菜、水果、食用菌、生猪、鸡和茶叶等六大产业入手,搭建了省、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政府监管平台,提供语音电话、短信、网页等多种查询方式。
二、几点建议
(一)国家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农业信息化项目、资金投入力度
信息化主管部门应加强顶层设计,统筹研究信息化重大问题和重大工程,出台专项规划,确保农业信息化发展持续有效推进。建议省财政在资金、项目上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二)重视抓好基层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建设,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目前,河南省正在强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议以此为依托,匡算全省基层农技推广站的信息化设备和服务平台建设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负担,统一配齐设施,加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真正使基层农技站点成为查询“三农”的活字典,农技推广的百科全书。
(三)协同利用厅内信息资源,搭建农业厅内部工作网和农业系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以金农工程建成的省级农业应急指挥系统平台为依托,新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农业物联网等应用平台,进一步完善河南农业信息网服务功能。突出指导服务粮食生产,整合利用农情调度、苗情监测、病虫害防控、遥感监测、农产品价格监测等信息资源,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农业信息收集、分析、会商、机制,最终实现信息支撑决策、引导市场和指导生产的目标。
我国的金融信息化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在数万金融科技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初步建成了成熟完整的金融信息体系。在这段发展时期,金融信息化工作形成了以金融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即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等行业监管机构的领导下,各个金融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但是在这种发展模式下,金融信息化工作也存在着一些死角,即很多战略性的课题无法解决。其主要的问题在于,金融信息化战略的制定者,只能站在金融企业的角度,或者在相关监管机构的高度上,更多地将眼光集中在各个企业内部或者行业内部的具体问题中。至于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如何规划金融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如何充分调动、合理分配社会的各种资源,如何加强各个企业和各个行业之间的协同配合,如何确定统一、科学的标准,如何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开发对资源的浪费,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信息化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深刻影响了国际竞争格局和人类生存方式。在这一巨大的经济发展形态变革与基础技术平台转换的历史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更广阔的视角研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中国金融信息化的总体战略,实现金融信息系统的整合,全面提升金融竞争力,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应对入世的现实需要。
金融信息化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与经济信息资源,加速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这个进程是发展的、动态的和不断深化的。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与其他宏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与居民、企业的信息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构成了现代经济的核心。
二、国内金融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六五”做准备、“七五”打基础、“八五”上规模、“九五”见成效、“十五”再攻关的发展阶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形成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金融电子化服务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化设备已具备相当规模截止到1999年底,银行系统已经配置大中型计算机700多台套,小型机6000多台套,PC及服务器50多万台,电子化营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截止到2001年6月底,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ATM)4.9万余台,销售点终端(POS)33.4万台。
2.全国性金融机构多数已完成内联网建设多数全国性金融机构初步完成了本系统内联网的建设,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会城市和地级市。金融系统与电信部门合作,已经建设成连接全国250多个城市,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和多种通信协议的金融数据通讯帧中继骨干网,支撑金融数据的传输。
3.银行信息化已具规模
(1)初步建成全国范围的电子清算系统。“八五”期间,人民银行已经建成金融卫星专用网络和电子联行系统,现已开1409个电子联行收发站,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城市和1000多个发达县。2000年,全国转发往帐3163万余笔,转帐交易金额235488亿元。“九五”时期,全国性的商业银行基本都完成了各自的电子汇兑系统,客户的异地转帐业务24小时内就可到帐。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通过银证转帐系统进行证券帐务信息的交换。
(2)银行卡业务迅速发展。电子支付工具尤其是银行卡业务发展迅猛,到2001年9月底,全国共有发卡机构55家,发卡总量超过3.58亿张,发行国际卡近20万张,全国可以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发展到13万个,可以受理银行卡的商店、宾馆、饭店等特邀商户已发展到15万个,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5.1万台,销售点终端近35台。建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及18个城市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此外,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和支付网关已经开通,支持了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的发展。(3)建成人民银行覆盖全国所有地市中心支行的电视会议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邮件系统,提高了央行的办公效率,在国务院各部委中率先实现了经网络传送机密红头文件。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商业银行数据集中工程建设和网络金融服务取得显著进展。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已经在部分城市投入生产试运行,将极大地提高我国银行间清算效率,加速资金流动,促进经济发展。
4.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日处理量达到数十万笔。在全国5000多个保险独立核算单位部署了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财务处理的高度集中。此外,随着全国保险三级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各类网上保险应用也将有一个实质进展。
5.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这为我国金融业实现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全面实现金融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虽然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先进技术的应用基本与国外持平,但运行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薄弱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所要解决的是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问题,主要包括:对基础设施建设策略、金融科技迎新体系、金融信息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信息化支持环境、组织管理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工作都比较薄弱,没有形成研究体系。
2.金融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与业务规范尚不完善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缺乏总体规划,表现在金融信息化建设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统一协调的步骤,存在很多重复性建设。技术标准和业务规范也未能形成统一体系,且尚不能满足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各金融机构自身的业务联机处理系统也存在接口和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这些不仅给信息交换、系统整合带来了困难,而且也极易形成各种安全隐患。
3.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亟待提高尽管我国金融业在信息系统安全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发展的无序和不规范,以及绝大多数硬件和软件产品采用国外技术,因此我国现有的金融信息系统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9.11”事件也给我国金融业深刻的启示,即必须提高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尽可能地保证国家经济命脉的正常运行。
4.跨行业、跨部门的金融网络尚未形成我国各金融机构出于经营管理、业务拓展的需要,相继建成了自己的内联网系统,但各机构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影响了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此外,银行信息网与财税、海关、保险等网络也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不同经济部门、不同行业之间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和社会发展的动向不能得到快速反映,这直接影响了国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有效实施。
5.金融信息系统集成化程度不高,深度分析不够我国金融业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传统的以业务为核心的金融信息系统偏重于柜面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高层次客户多领域、个性化的增值金融服务需要,也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质量、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等的集成、分析、挖掘和利用,在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方便的金融服务和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导致银行风险管理失控、丧失业务机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足等问题。
6.基于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金融业的经营环境和内部动作模式,成为金融业变革和创新的主要推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按照银行应用网络技术的水平,将银行信息化分为局部应用、内部集成、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经营范围重新设计五个层次,目前国内银行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仅仅限于前两个层次,仍然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
7.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尚不健全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管理体制和人才机制上存在很大差距。我国金融业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机制还不能适应竞争环境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在入世后将面临巨大的冲击:一方面,我国金融业缺乏一种现代管理科学指导下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模式,体制臃肿、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我国金融业尚未形成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引进人才困难,留住人才更难。
8.金融信息化的法律、政策环境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环境是金融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与金融信息化相关的技术(如电子签名、电子证书等)的合法性、有效性,成为争论的焦点,急需国家立法界定。同时,金融信息化的发展还要借助于国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的大力支持,并依赖于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探讨金融信息化的发展战略,提高我国金融竞争实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应对国际金融业挑战,建设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金融体系的需要。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金融信息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的总体框架是:战略研究为金融信息化的龙头,网络建设为金融信息化的基础,标准和安全为金融信息化的保障,银行、保险和证券三方面的关键技术为金融信息化的应用。通过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将实现以下目标:
1.制定出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而又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信息化发展规划,为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指明前进方向及发展道路;
2.建设金融信息化发展所必须的基础环境,包括制定金融信息化领域主要的业务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信息化产品的生产提供统一的企业标准;
3.到2003年底,完成覆盖全国数十万金融机构的跨系统网络间互联平台建设,基本实现金融服务综合化、电子商务支付网络化,实现银行卡联网联合;
4.基本实现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的自动化、网络化和管理的现代化,为建立完整的银行信息系统安全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5.初步建立起银行信贷风险评估体系,为金融系统进行金融风险预警与防范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和科学的分析工具,带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体系建设;
6.实现金融业的网络化经营,开展客户中心、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在金融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总之,通过金融信息化科技攻关,将为未来的金融信息化搭建一个基本框架,而这一框架将成为中国金融业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EB]北京:金网在线,2003.3
[2]卢小冰.推进金融信息化,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简介[J]中国金融电脑,2002.1
[3]唐世渭,童云海.我国金融信息化现状与十五期间发展策略研究[J]北京:中国金融电脑,2002.8
[4]董丽英.从入世看我国金融信息化攻关建设[J]中国金融电脑2002.2
[5]王元龙.加入456后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战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0.3
在我国经济中,制造业是国家的支柱行业,占据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形势。从目前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来看,在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中,机械工程技术正在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某些产品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原因在于机械工程教育中引入了信息化的理念,不但提高了机械工程的教育效果,也促进了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对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二、机械工程技术的特点分析
1、机械工程技术的先进性特点
(1)灵活(2)高效率(3)能源消耗低(4)无污染(5)产品性价比较高。
2、综合考虑设计与工艺的特点
在机械工程技术方面,设计与工艺紧密结合十分重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结合现场的工艺进行合理的设计,使设计一次性成功,这就是经常所说的并行工程。
3、全面考本文由收集整理虑工业应用的特点
对于机械工程技术来说,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制造行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求在设计之前详细了解市场,针对工业应用情况进行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等等,使该技术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这样的机械工程技术才算是成功的。
三、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
考虑到机械工程的特点,在机械工程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引入信息化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从目前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手段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出于提高机械工程教育质量的目的,在机械工程教育开展过程中,及时的引入了教育信息化的手段,主要包括cad教学、网络化教学等,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机械工程引进了国外技术的先进理念,形成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保证了机械工程能够持续快速的发展。从目前机械工程教育的开展来看,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已经成为了机械工程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为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教育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相信在未来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范围更广,应用效果更加突出。
2、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采用了网络化发展的模式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机械工程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不但提升了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质量,还提高了机械工程教育的整体效果,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为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从目前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看,网络化的发展模式为其带来了资源共享的便利,丰富了现有的教育内容,提高了教学实效性,为机械工程教育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这一角度来看,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发展成为了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机械工程技术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质量。
3、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机械工程的教育应尊重书本内容,应以现有技术为基础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教育,对先进技术的引入缺乏必要的手段。考虑到机械工程传统教育理念的缺点,以及计算机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在机械工程教育中引入信息化手段已经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对机械工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这一判断,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开始朝着新技术引入和新技术应用的方向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机械工程教育的实效性,满足了机械工程发展的现实需要,提高了机械工程发展的整体质量,为机械工程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
4、机械工程教育信息化提高了教育效果和技术的先进性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4―0094―01
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1.在资源建设方面,开发了基础教育资源库、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基地等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初步形成了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其中数字图书馆、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走在国际前列。并且移动教育的逐步启动,也大大地扩大了教育的范围。
2.在建设标准方面,构筑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CELTS,推出40余项标准,启动了标准化测评认证,为异构系统互连互通和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了可能。
3.在人才培养方面,开设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和信息技术课程,对计算机相关专业进行教学改革。
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误区
1.重硬轻软现象一直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教育信息化几年建设总体程度来看,基础硬件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软件建设却没有跟上硬件的建设步伐,使软件匮乏成为教育信息化快速提升的瓶颈,从而导致整体教育信息化应用处于一个低水平。同时也存在着在落后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误区。只简单地采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处理速度,仅仅用计算机系统仿真原手工管理系统和业务流程,而不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充其量只是减轻了管理人员及业务人员的劳动,其作用的发挥十分有限。
2.资金问题影响信息化的普及。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看,资金一直是困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不管是基础环境还是软件环境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来源以政府投入和自筹资金为主,吸引资金的范围比较窄,再加上地区经济状况差异使得有些区域投资捉襟见肘。
3.教育资源质量不高。 开发人员与一线教师或者资源使用者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使资源的建设资源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资源建设本身有其特殊性,投入大、资源组织复杂、建设周期长、收效慢,种种因素导致教育资源建设一直没有质的变化。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
4. 信息化应用水平发展不平衡。 在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信息化的投入明显不足,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和资源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不仅严重制约着该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而且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提高的障碍。
5.信息化资源的维护与安全问题。资源是由人来使用并且从中获利的。但是某些地区和学校现有的管理人员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咨源的能力偏低,这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为此,对全员进行培训,使之适应新技术应用和教育改革的挑战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1.提高教育界各级领导干部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教育信息化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它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模式的改进,促进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因此,必须让教育界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担当主要角色,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
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经历了十几年的努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资源建设方面,开发了基础教育资源库、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库、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基地等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初步形成了资源建设的有效机制。其中数字图书馆、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走在国际前列。并且移动教育的逐步启动,也大大地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因为中国的手机用户要远远大于在线上网的人数。
其次,在建设标准方面,构筑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CELTS,推出40余项标准,启动了标准化测评认证,为异构系统互连互通和资源整合共享提供了可能。
再次,在人才培养方面,开设了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和信息技术课程,对计算机相关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日前建有示范性软件学院35所、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35所、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应用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180个,还有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目标是:2010年,要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包括要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解决现阶段出现的矛盾与问题;资源整合与应用集成水平要有明显提高。2020年,真正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支撑。包括形成支持我国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知识共享渠道和机制、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部分领域的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技术上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强;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先进水平。
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误区
纵观教育信息化近年的建设,应该说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简单的总结就是“投入高,增长小”。
1.重硬轻软现象一直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教育信息化几年建设总体程度来看,基础硬件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软件建设却没有跟上硬件的建设步伐,使软件匮乏成为教育信息化快速提升的瓶颈,从而导致整体教育信息化应用处于一个低水平。同时也存在在落后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误区。只简单地采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处理速度,仅仅用计算机系统仿真原手工管理系统和业务流程,而不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充其量只是减轻了管理人员及业务人员的劳动,其作用的发挥十分有限。
2.资金问题,影响信息化的普及
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看,资金一直是困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不管是基础环境还是软件环境都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来源以政府投入和自筹资金为主,吸引资金的范围比较窄,再加上地区经济状况差异使得有些区域投资捉襟见肘。再就是一些教育部门的决策者、主要管理人员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信息意识淡薄,思想保守,沿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依靠国家和赞助来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不知道用市场理念或方式来解决,从而制约了教育信息化建设。
3.教育资源质量不高
开发人员与一线教师或者资源使用者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使资源的建设资源没有充分地发挥作用。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资源建设本身有其特殊性,投入大、资源组织复杂、建设周期长、收效慢,种种因素导致教育资源建设一直没有质的变化。目前我国的教育资源数量众多且良莠不齐。
4.信息化应用水平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中西部的地区差异。单从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上看,东西部信息化应用水平发展差距较大,在大中城市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各高校和中小学的信息化发展很快,基本建起了校园网、局域网、城域网;而在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由于教育经费的短缺,信息化的投入明显不足,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和资源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这不仅严重制约着该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而且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提高的障碍。
5.信息化资源的维护与安全问题
资源是由人来使用并且从中获利的。但是某些地区和学校现有的管理人员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偏低,这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为此,对全员进行培训,使之适应新技术应用和教育改革的挑战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还有就是某些地区和学校在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时忽视标准和安全,给信息化的发展留下隐患。因此,要加强标准的贯彻宣传,安排信息安全专用建设经费,加强信息安全工作。
三、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1.提高教育界各级领导干部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教育信息化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它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模式的改进,促进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满足终生学习的需要,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大、周期长,涉及学校内部机构的调整、管理程序的变更等许多敏感性的问题,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一些机构和人员的地位、作用及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的变化,从而引起相关人员的抵制和不合作。目前教育界很多领导干部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对实施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紧迫感不强。因此必须让教育界各级领导干部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这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担当主要角色,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推广。
2.充分发挥示范点建设作用
通过主管当地教育的部门推动和示范点取得的成绩,可以非常有效地推动信息化在整个教育行业、区域中的应用。因为取得了成绩,其他地区也可以效仿,节省人力物力,使软硬件的结合点恰到好处,不浪费资源,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培训骨干,全员参与。抓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主要是建网、建库、建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的师资队伍是成功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保证。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相继建立了信息技术培训班,为教师提供了应用信息技术和提高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的平台。
3.统一领导机构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外,还需要多个部门和单位协作,更需要有很好的理念、优秀的项目管理和优秀的建设队伍。因此必须有领导的重视和统一的组织机构、各业务部门的通力合作,形成全局一盘棋的建设思路,考虑到各个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让每一个棋子孤军奋战,相互合作交流,才能够打赢教育这场持久战。
4.注重资源建设的实用性
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在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上,除需对现有教育类门户网站进行必要的管理外,还应加强现有网络内的教育资源的整合。因此,探索教育资源建设,提升应用水平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使命。每一个教育资源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够用来撑门面,我们要做到真正地使用起来。特别是不能有攀比的心理,每一个学校或者教育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否则只能形成浪费资源的恶性循环。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
四、结束语
用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用教育现代化提升综合国力,是实现我国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长远大计。我们要找到缺陷和薄弱环节,不断整改、完善和健全,并且要从发达国家或者教育信息化建设成绩突出的国家中得到启示,使中国的教育信息化能够与世界接轨,真正地实现中国式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伍昭嫦.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3(10).
1前言
桥梁管养信息化,是通过搭建桥梁信息数据库,对桥梁的定期检查结构及技术状况评定等级进行整理,再结合桥梁规模,定制针对性的养护维修计划,最终实现对维护资金和人员进行合理配置。
2桥梁管养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国外桥梁管理系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从最开始的简单存储既有桥梁的信息到具备制定维护策略、提供辅助决策的专家系统阶段。1968年,美国联邦公路总局研究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桥梁管理系统“国家桥梁档案库(NBI)”,之后世界各国也都相续进行了这一方面的开发研究工作。例如荷兰DISK系统、芬兰的DANBRO系统等。我国桥梁养护管理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已经发展了三十多年,各桥梁管理单位结合自身管养桥梁的特点,定制开发了多个桥梁管理系统软件。近些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桥梁管理系统软件已经实现由C/S架构(客户端/服务器)向B/S架构(浏览器/服务器)的转变。同时,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系统还实现了移动终端应用功能(APP),桥梁养护人员能够通过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实现桥梁病害录入和信息查询,使得系统变得更加灵活便捷;另一方面,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一些桥梁管理单位开始依托BIM技术建立了建管养一体化的桥梁管理系统,通过BIM技术,实现了将各管理方集成在一个连贯有序的数据组织中,加强项目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以及信息传递,使管理平台变得更加简捷有效。然而我国桥梁管养信息化仍处于较低水平,在标准化检评管理、关键部位及构件4D可视化展示、养护方案比选与辅助决策、结构风险预测与安全性能评估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化、智能化的程度较低,以人为经验判断为主。同时,BIM技术在我国桥梁领域的应用刚刚起步,现有的应用以设计、施工为主,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建立桥梁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共享,难以为桥梁的科学养护决策提供依据[1]。
3桥梁管养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3.1移动互联网技术下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呈现新面孔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起,桥梁管养逐步实现了文档的信息化,产生第一代桥梁管理系统,形成了现代桥梁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架。发展至今,桥梁管理系统从初代的简单存储桥梁基本信息,逐步发展为具备桥梁基础数据存储、结构状态评估、性能退化预测、经济效益分析及优化辅助决策等功能的新一代桥梁管理系统。我国的桥梁管理系统研究和工程实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结合管理需求,开发了桥梁管理系统,发展呈现三阶段。第一阶段:对既有桥梁的信息进行存储,并对桥梁静态信息进行检索与统计。第二阶段:在存储既有桥梁的静态信息基础上,实现对桥梁检测数据、评定等级、维修历史等动态数据的收集。第三阶段:具备制定维护策略,提供辅助决策的专家系统。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桥梁管理系统的运营模式,利用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使其向着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化人工巡检系统的方向演进。基于此,桥梁管理将有诸多的提升。如通过设定角色和权限,分工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的工作,加快了工作效率;在现场实现对构件的实时定位和监测数据查询;实现服务器与现场数据的共享,有利于快速决策。在未来,还可以通过损伤的图形化录入,实现病害参数智能识别,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2]。
3.2基于“大数据”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被寄予厚望
材料更新、技术进步驱动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在快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构健康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加拿大ConfederationBridge、日本AkashiKaikyoBridge、中国的青马大桥、东海大桥、苏通大桥、润扬长江大桥等,无论从规模还是技术水平上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如今,健康监测系统目前已实现实时动态采集,获取并储存海量数据;但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对桥梁状态评估有用的信息,实现对桥梁的安全监管与有效维护。在经过数据预处理(信号降噪、异常剔除、冗余删除、数据压缩等)后,如何实现数据的深层挖掘是未来真正实现健康监测系统价值的所在。建立基于静态测量数据和动态测量数据的损伤识别方法,确定损伤位置及程度,合理预测结构的剩余寿命;同时,选择合理的预警指标及阈值,建立可靠的预防及养护加固机制,这也是未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近年来,基于大数据进行结构的损伤识别和状态评估成为当前SHM研究的核心内容(图1),形成了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分析方法。前者对理论模型的精度和监测数据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后者研究监测数据本身的变化规律及概率分布以识别结构状态的变化模式。但实现损伤识别的实桥案例仍然少见,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传感器性能不足,桥梁尚未出现明显的损伤,仍缺乏识别结构微小损伤的理论与方法等。最新研究显示,基于“大数据”的结构分析通过数据预处理、数据融合、特征提取、模式识别、可视化等来实现,而深度学习、云计算等将可能为SHM大数据研究打开局面。随着桥梁逐步经历由“重建轻养”向“建养并重”乃至“管养为主”的转变,基于健康监测系统、运维期桥梁管养系统中存在的各方信息缺乏整合、养护信息共享闭塞、信息传输方式非常零散、系统之间缺乏数据互用性等问题,未来实现监测、管养的有机结合、监测项目集成化、人机交互、数据共享是发挥该系统意义的重要途径[3]。
3.3基于BIM的建管养一体化平台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的发展,依托BIM技术建立了建管养一体化的桥梁管理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许多工程领域,已经逐步实现了已有工程结构的“BIM化”。基于工程建设阶段的纵向信息和基于运营期数据的横向信息,将成为基于BIM的桥梁建管养一体化平台的数据基础。可以预见,BIM技术在未来将成为桥梁建管养一体化的技术基础,它将逐渐改变我国已有的设计、施工、管养模式,使得桥梁工程真正进入信息化时代。同时,BIM与VR、AR技术的融合在未来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桥梁管养信息化的建设中,桥梁信息管理系统、健康监测系统、建管养一体化平台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目前数据深层次挖掘不足致使桥梁的安全监管与有效维护并不到位,而在数据信息结构化、标准化的融合、共享过程中又急缺规范文件的指导,导致养护信息共享闭塞、信息传输方式零散、数据交互不便等问题。所以,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BIM等新兴信息技术实现建管养一体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项海帆.世界桥梁发展中的主要技术创新[J].广西交通科技,2003(5):1-7.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频繁、水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国家。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建立起稳定安全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一直是所面临的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利用信息化为水利服务,将信息化有机的融入水利行业成为提升和发展整个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实现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的重要课题。而所谓水利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建设和水事处理的效率和效能。
1.水利信息化现状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内容,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水利部提出并开始实施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利信息化建设正以飞快的速度迅猛发展。虽然起步早,并曾经一度领先;但是发展速度慢,已相对其他信息产业落后—我国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从“七五”期间就开始了,并曾经领先于其他信息行业,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主要表现在通信、计算机及网络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各种水利基础信息的遥感、遥测以及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处理。全国水利系统初步实现了从水情雨情信息的采集、传输、接收、处理、监视到联机洪水预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设“国家水文数据库”并取得了部分成果;水利部门办公自动化的建设也已经基本到位,开始实行远程文件传输、公文和档案联机管理;建成了连接全国流域机构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时水情信息传输计算机广域网。覆盖全国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也已投入了建设。
然而,相比构成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水利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不晚,但发展缓慢,相对落后,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对信息化的认识在一个时期相对不到位,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指挥和建设的机制,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缺乏全局建设的有序性。二是水利信息化投入不足。信息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信息源开发严重不足,信息采集和传输手段普遍落后,至今还没有形成覆盖全行业的信息网络。涉及国计民生的防洪抗旱、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水土保持等重要领域,都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应用系统。三是全国性的水利公用信息平台还未建成。四是规划和管理水平不能适应信息化的需要。另外,水利信息化建设中低水平重复开发和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信息化队伍的综合素质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水利信息化建设标准先行
要想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确立水利信息化的标准问题。只有建立了统一的标准,才能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开发建设,有效地降低开发费用,为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保证,从而达到最终的资源共享,推动水利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当前,水利信息化越来越依赖电信应用,而且水利部门自己根据目前的业务类型想出了几种具有前途的应用形式,包括:第一是防汛通信车的需求;第二是短信应用;第三种应用是移动信息的采集;第四是决策和应急信息采集。但是从目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完全依靠水利部门自己来制定标准并进行运作还十分困难,丌设备是一种容易迅速淘汰的设备,一个大坝的修建可以使用几十年,上百年,可是一套通信设备的使用也许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这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与电信部门,大型盯厂家推出满足需要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灵活的扩展性、安全性、可管理性、经济性与合理性的水利信息化方案。所以建立完备的水利信息化行业的标准成为当务之急。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水利信息系统庞大复杂、技术含量高,其建设、使用、维护维修、安全保护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精通信息技术和掌握现代水利知识的技术人员。因而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信息化队伍的综合素质,如组织熟悉计算机应用的水利技术人员进行传感微电子技术、3S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字模拟技术、数据库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和进修深造。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实现水利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实现水利信息化,人才是基础。要针对水利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的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要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信息化知识培训,把其掌握信息化知识的程度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纳入干部职工的考核内容。对于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要送出去进行强化培训,使其尽快成为骨干力量。要制定优惠政策和良好的用人机制,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同时,要会同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联合攻关,借“脑”加快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够跟踪国际先进水平、掌握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技术、精通信息系统管理、熟悉水利信息化知识的多层次、高素质的水利信息化人才,为加速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服务。
4.增加投入促进水利信息化加速发展
二、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农村信息化工作在市政府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县、乡逐步建立起了政府信息网站,农业科技部门建立了致富信息网站,移动公司开通了“农民致富信息港”,拓宽了捕捉信息的渠道,有些农民已尝到了信息的甜头,在网上农产品信息,选择短、平、快农业致富项目,由于南阳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市,农民受教育、区位等方面影响,一些乡镇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主要原因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到县、乡后,如何进村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户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虽然我市启动农业信息化工程以来,各县农业信息系统的硬件建设比较理想,但是政府在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促进信息利用方面,工作方法、措施明显滞后。政府部门往往根据某项种植信息,对农民进行指令性安排,对市场行情信息把握不准,往往出现伤农现象,农民对信息产生质疑。多数农业基层职能部门在指导农民生产经营时都将工作重点放在前期的宣传引导上,而对生产中期的技术指导和后期的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做得远远不够,导致“旺销--扩种--卖难”怪圈现象反复出现,部分农民采用“逆向思维”决策,即政府鼓励多种植什么就不种或少种什么,这些现象表明农业信息服务质量和农民信息素质都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民综合素质较低。我市农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20__年我市农村小学与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7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的占5左右,大专以上比例仅为1,农村的文盲率达到12。我市目前还存在一个令人十分担忧的问题,就是还有大批文盲不断产生,这对未来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十分不利。农民综合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文化水平低和科技素质低,这一方面直接限制了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也限制了农民理解信息的能力,导致了信息运用水平低下。
2、农民信息意识淡薄。由于农村文化落后、经济落后、信息化程度落后,除沿海地区和农产品出口较多地区农民的信息意识较强外,大多数地区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情报嗅觉迟钝,对网络信息这种新生事物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如内乡去年油桃销售因天气原因,政府提供的销售信息农民不予采用,独自联系销售渠道,错过了销售时机,果农受到了巨大经济损失。今年,政府及早向果农提供西安、北京等市场信息,油桃销售一空,果农还认为是市场规律“有赔就有赚”在起作用,认识不到信息的时效性和经济性,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
3、信息获取成本较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与信息应用水平是息息相关的,各种信息获取手段的费用需求减缓了信息进入农户的步伐。现在虽说电脑普及了,价格便宜,最低也需3000多元,但农民一家一年净收入也买不了一台电脑,加上我国农户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且分散,导致农民购置设备上网不仅不现实而且不经济,采用电话获取信息虽然方便但费用普遍较高,而通过电视、板报、传单等方式, 方便且节省费用,但获取信息方式大都不能满足农民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信息需求。
4、信息资源状况较差,信息实用性不高。目前,全国虽有农业信息网站2200多个,但是网上综合性的信息多,专业性的信息少;简单堆积的多,精心加工的少;交叉重复的多,有特色的少;尤其是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不能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民的生产经营不具有指导性,这些都阻碍了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5、农村信息服务水平较低。我国农户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因而他们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帮助。而目前我国缺乏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的较完善的服务体系,有的地区虽然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络已延伸到乡级,但是信息如何进村入户却是面临的共同难题。一般农民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依靠广播、电视、集市和邻里传播。除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之外,基层信息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同时,我国信息化法规不健全、信息服务管理不规范也是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低的成因。
三、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1、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当前,我市农业信息人才比较缺乏且现有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因而迫切需要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农业信息人才,造就一批有信息搜集、信息识别、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反馈和预测分析能力的信息人才队伍。除重点培养高素质农业信息专业人才外,还要着重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使农业技术专家同时也是农业信息专家,让他们在农户信息化过程中引导农户、帮助农户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充分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等教育资源,分期分批对村组干部、党团员、回乡复转军人、毕业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2、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我市政府的农业信息网络大多已延伸到县级,少数县(市)已延伸到乡镇,但是在县或乡与农户之间却出现“断层”,因而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重点应是采用乡级建立信息服务点、村级培养信息员的方法,健全乡(镇)、村两级信息传播网络,要抓住新农村建设这一契机,有条件的村,购进电脑,建立网站,无条件的村,鼓励经济能手购置,利用党团员活动日进行学习培训。要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使之把农业信息服务作为自身的重点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农业信息网络的信息传播优势,并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广校、村干部、农村信息员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3、要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手段送信息进村入户。信息的进村入户要视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采取适当的信息传播手段,绝不能不顾乡村、农户的现实条件,一味地要求农民上网。应从农村的现实出发,采用高科技信息技术结合农村、农民的需求和习惯,逐渐探索一个便捷、廉价、实用的送信息进村入户的途径。去年到山东省寿光市,看到他们已探索出多种经济实用的信息入户方式:一是电波入户。寿光市县农业局都建立了信息中心,收集、分析农业信息并制成电视片,通过电视台定期播放。二是热线电话。县农业局建立农业信息库,利用语音转化功能,自动回答农民问题。三是手机短信。市、县农业局已为移动用户开通传送农业信息短信业务。四是电话上网。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县市采用“三电一厅”模式,即通过电脑、电话、电视和农业科技展厅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该模式很快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接受和应用,下一步我市应很好在信息服务方式上进行研究,移动公司可设立农业信息服务“110”台、致富信息箱等栏目,满足农民需求。
4、要加强对农民的系统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政府应增加投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大力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能力,并着重培养农民的三种现代意识:一是现代的科技意识,即让农户具有学科技、用科技、走科技兴农之路的意识。二是现代的市场意识,即让农户具有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动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意识。三是现代的信息意识,即让农户具有愿意为信息投入、注重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意识。同时,要大力提高农民信息素质能力,让他们具有信息收集、信息应用和信息反馈的能力和意识。
5、要培育并创造农户的信息需求。要启发民智强化农民的信息意识,使农民认识到信息是开启农产品市场大门的“金钥匙”,让农民变“信息淡漠”为“信息饥渴”,同时要提供及时、准确、使用性高的信息。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的发展,要重点提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种更新信息、特种养殖、种植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信息、农产品市场营销信息、剩余劳动力就业情况等农民急需的信息。同时,加强农业信息的分析整理工作,提高对农产品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增强农业信息的生产经营指导性,启发农户的信息需求。
6、要进一步扩大移动信息网络覆盖的范围,充分发挥移动信息的作用。今年2月,为进一步优化农村网络,努力提升农村网络覆盖率,以信息化促进“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河南移动又投资20多亿元启动10期扩容工程,以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质量。该工程全部竣工后,河南省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通信质量将会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广大的偏远农村地区,网络覆盖日臻完善,有了网络,有了信号,从而全市更多的群众能够便捷地使用优质的移动信息服务,架起通向致富的“桥梁”。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3-0070-05
一、“十二五”期间全州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全州抢抓国家“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支持,筹措经费2亿多元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使我州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教育信息化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与支持,受到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信息化网、《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国家教育资源平台、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省、州级媒体关注;恩施州教育信息网被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评为“全国教育门户网站地市级五十佳”;“恩施州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被确定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州教育局以“用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题在省教育厅召开的全省教育信息化推进会上介绍经验;特别是我州探索的“同体式”、“支教式”和“协作式”三类同步课堂效果明显,其模式被收入国家教育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中国的路径和经验》一书中,教育部作为典型案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予以介绍。
1.领导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氛围愈加浓厚
恩施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及推行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州委书记王海涛同志对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门作出重要批示,州长杨天然同志在全州教育大会上着重强调教育信息化。全州六大产业链建设,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全州信息化产业链发展的整体战略进行部署,州政府将“新建1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班班通’”纳入年度为民承诺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州委、州政府召开了建州以来规模最大的教育大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发展的决定》,对推进全州教育信息化作出了重要部署,各县市按照全州统一部署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同时,加大了在州内外媒体及学校内的宣传,全州教育信息化影响力明显提升,良好的发展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2.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明显增强
恩施州教育局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战略部署和工作要求,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在经过“搭班子、建机构、摸家底、访高端、看前沿、学示范”等前期准备工作后,州教育局结合实际和未来趋势,拟定了以“政府主导、企业营运、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适度超前”的工作思路;编制了《恩施州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确定了39所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和恩施、来凤两个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域。全州通过国家、省级项目支撑及本级投入,快速推进“三通一中心”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州、县市、学校三级教育网络中心),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1)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按照“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建设机制,各县市与各通信企业合作,组建了VPH虚拟教育城域网。全州有582所学校光纤接入互联网,占47.59%。其中,21所高中和12所中等职校全部光纤接入互联网;136所初中有129所光纤接入互联网,占94.9%;548所小学有371所光纤接入互联网,占67.7%;506个教学点有50个光纤接入互联网,占9.9%。
(2)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全州各县市依托“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加强“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建设,全州9891间班级教室有7188间已建多媒体(5691间投影模式多媒体,1497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72.7%。其中,21所高中的858间班级教室有642间已建多媒体(493间投影模式多媒体,149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74.8%;12所中等职校的448间班级教室有271间已建多媒体(183间投影模式多媒体,88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60.5%;136所初中的2341间班级教室有2291间已建多媒体(2196间投影模式多媒体,95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97.9%;548所小学的5370间班级教室有3519间已建多媒体(2748间投影模式多媒体,771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65.5%;506所教学点的874间班级教室有465间已建多媒体(71间投影模式多媒体,394间电视模式多媒体),占53.2%。
(3)推进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建设。加强州、县市教育局、学校“三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建设,已建州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1个,县市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8个,学校网络中心133个(其中,21所高中建有门户网页的有19所,占90.5%;12所中等职校建有门户网页的有10所,占83.3%;136所初中建有门户网页的有57所,占41.9%;548所小学建有门户网页的有47所,占8.6%。有教师用计算机8580台,学生用计算机15537台)。积极开展网络中心教育宣传、信息、政务信息公开、公众互动、网上办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等工作,充分发挥教育政务网站绩效作用。
3.应用驱动,教育信息化显著优势逐渐显现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双向融合,关键思路是贯彻应用驱动。我们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强化应用。
(1)试点探索“三类”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在恩施市、宣恩县探索三类同步课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第一类是破解没有教师、开不了课的难题,实施“同体式”同步课堂。“同体式”同步课堂将教学点与城镇优质学校相同年级的一个班级结为共同体,通过在线互动教学方式,点、校班级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同时考试,实现教学点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梦想。第二类是破解教师紧缺、开不齐课的难题,实施“支教式”同步课堂。将义务教育乡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结对,利用同步课堂,解决农村学校音乐、美术、英语等薄弱学科师资缺乏的困难。第三类是破解教研水平不高、开不好课的难题,实施“协作式”同步课堂。学校与学校之间利用同步课堂,开展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教学管理,促进学校管理和教学质量提高。
(2)重点抓好“班班通”的应用。州、县市多次召开“班班通”应用现场推进会和培训会,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优课资源应用库”、“课内网云教育平台”、“班班通管理平台”等教育信息化平台,推进“班班通”的管理和应用,促进网络空间“人人通”,各县市和学校出台制度将“班班通”的应用情况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业绩考核,州教育局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作为对各县市教育局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
(3)全面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应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是一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政治任务。州、县市以帮助教学点教师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教学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为目标,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采用骨干培训与校本全员培训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设备操作能力、网络资源获取能力、资源加工处理能力和教学应用能力。
(4)试点探索“电子书包”应用。分别在清江外国语学校、来凤县实验中学、来凤县民族小学、鹤峰县实验中学、鹤峰县实验小学试点探索“电子书包”应用。通过试点探索,大家认为:应用“电子书包”能够有效创新教学模式,突出基于问题的学习、差异化学习、自主性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要。
(5)组织各种活动促进应用。开展各种师生电教装备活动,促进电教装备设备应用,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4.任重道远,教育信息化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
“十二五”期间,全州教育信息化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认识程度尚待提高。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教育信息化所需投入较大,使用维护成本较高,且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需要财政大量持续的投入。对于财政状况较好或是学生数较少的县市,依托国家、省级相关项目的支持,本级财政配套投入难度较小,但对于情况相反的县市来说,推进教育信息化则是典型的“烧钱”工程,该部分县市和学校普遍存在畏难情绪,“等、看、靠”的思维仍然存在。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但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认识不足,习惯用老经验、老办法,对信息化运用热情不高。但这场变革浪潮迟早要来,清醒者将永立潮头,昏睡者必困于沙滩。可以预测,落后者若固步自封,不思创新,区域不平衡局面将进一步扩大。地方党政领导、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一线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在教育信息化推进上还需要“胆子大点、步子快点、方法多点”。
(2)体制机制尚待健全。一是缺乏制度保障。教育信息化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人多、事杂,必须由地方政府牵头,否则效果必将大打折扣。目前,全州仅恩施市成立了政府层级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目前全州教育信息化机构尚不健全,制度尚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顶层设计,州教育局虽然了《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目标仍无法实现。二是缺乏经费保障。目前,国家和省级层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大量投入,县级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也给予了相应配套,但在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使用、资源应用、设备维护与更新等方面还需大量资金,亟需可持续的经费保障机制予以支持。如宣恩民族实验中学,2011年配置的30套班班通设备现已全部老化且不好使用,这些设备只有2年的免费维护期,仅靠学校无法进行设备维护与更新。根据《恩施州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目标,全州未接入互联网的135所农村中小学、456个教学点要实现“校校通”,2703个班级教室需配备“班班通”设备,57个教学点277个教学班需配备“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或实现同步课堂,还有584所学校没有门户网页,乡镇以上学校需各建一间网络直播和录播教室。同时还有州、县市、学校三级信息化平台亟待建设,要完成这些目标,共需资金2亿多元。三是缺乏队伍保障。教育信息化的设备维护、平台管理和教师培训,以及衍生出来的诸如教育质量监测功能、校园视频监控功能、班班通实时监控功能等,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来提供支撑。全州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老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学校没有一支专业的信息化应用维护与管理队伍,且学校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不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推广。目前全州对教育信息技术岗位的设置、人才的招聘、技术人员的业绩考评等没有相应的制度。
(3)应用能力尚待提升。由于我州缺乏大规模和深度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很弱,尚停留初级使用阶段。无专业的人才队伍,加之大多数教师认知不够、学习不够,教育信息化远未达到其应有效果。目前,试点总结出的“三类同步课堂”模式影响虽大,但尚未大面积推开,受益学生覆盖面很小。
二、“十三五”期间全州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思路
坚持育人为本,立足恩施州情,以环境建设为基础,以教育教学应用为核心,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带动教育现代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抢抓机遇,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对推动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主要形态之一,特别是大数据、“云”概念的诞生,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教育信息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领域的一项革命性行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据有关资料统计,2013年全国教育信息化消费超过2000亿元,随着教育投入地不断增长和“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的实施,教育信息化市场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湖北省今年2月《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意见》,提出通过信息消费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也把教育信息产业作为湖北战略型新兴产业进行打造。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将信息化作为六大产业链之一进行重点打造,恩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只有抓住这个机遇,才能有效破解恩施教育资源不足、资源不优、城乡不均、教育不公等现实问题;才能实现全州上下教育理念新的转变和教育模式质的变革;才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显著提升和专业化成长。所以,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既是恩施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恩施教育发展的必须选择。只有抓住教育信息化在恩施发展的良好势头和机遇,不断增加紧迫感,乘势而上,才能有效缩小和其他地区的差距,为恩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科学规划,着力提升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要从战略角度去科学规划该项工作,确立教育信息化在我州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2013年,州政府出台了《恩施州信息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中对教育信息化有所提及,但从整体布局、协调发展上没有系统阐述。我们建议州政府组织专业团队对恩施州的教育信息化进行详细调研,制定出《恩施州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5-2020年)》方案。方案要和我州信息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对接,和国家、省级层面规划和正在实施的项目对接,有效整合资源和力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恩施州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争取用5年时间达到“基础设施再上新台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促进机制更加灵活”的目标,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和更加丰富、有效的数字资源,大力提升全州教育信息化水平。
3.创新机制,建立多方参与共享共赢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模式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巨大的、可持续的投入。目前我州财力有限,教育经费基本用在“保基本、保运转”上,本级财政专门用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极少,做大做强做精教育信息化还存在巨大困难。全州现有基础教育段学校师生54万多人,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潜在信息化消费市场。如何利用好这个市场?这需要我们真正解放思想,创新机制,要突破仅仅依靠政府项目推动的传统路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等多方参与、共享共赢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模式。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县市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探索中已摸索出较好的经验,既汇聚了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力量,又缓解了政府投入的资金压力。要让这种多方参与的建设模式广泛应用,必须进一步突显州政府的统筹引导作用,加强对教育、广电、通讯、经信等部门的协调,鼓励引导企业、社会力量投资参与。真正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数字资源建设共享机制、运行维护服务机制、教师应用能力提升机制”等多种机制健全的格局。
4.深度融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全州基础教育快速发展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双向融合,关键思路是贯彻应用驱动。州、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教研部门要及时跟进,研究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形态、教育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管理(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教育质量监测系统、校园视频监控系统等),结合学科教研活动,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以及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要继续抓好学校“班班通”的使用,进一步深入推进“三类同步课堂”。要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激励机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的重要条件,列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整体推动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更广泛深刻的应用,达到“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
5.加强领导,创造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提供有效保障
(1)加强领导。州、县市政府要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统筹该工作的推进与发展。要明确州、县市政府为教育信息化的责任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实施主体。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绩效评价和专项督导制度,实行目标管理,有效推进信息化工作的普及和深入。
(2)保障投入。州、县市政府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将20%~30%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发展费用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级各类学校把办公经费的1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
(3)培养队伍。州、县市政府要增加用于教育信息化的专业人员编制,解决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岗位设置、工资待遇、绩效考评等问题。要积极通过现场培训、校本研训和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中小学校长要进行教育技术理念以及信息技能的培训。
三、“十三五”期间全州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
到2020年,使恩施州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形成满足教学与管理需要的信息化基础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双向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恩施州教育现代化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带动数字教育服务产业发展。使每个教师都能自如运用信息技术给学生上好课,使每个学生都能随时随地获取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健康快乐成长。
1.实现五大目标
(1)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普及完善。在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机构普及高速互联的基础网络和信息化终端设施,全面建成信息化教学环境,完成“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任务。
(2)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能得易得、适用好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数字教育资源。建好州级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形成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优质资源研发、汇聚、应用和管理机制,提升资源规模、质量和应用水平。
(3)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按照教育部“两级建设五级应用”的要求,做好州、县市、学校级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数据中心工作,创新管理模式,重构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职能转变。推动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服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 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广泛应用为前提,以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有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建好教育信息化试点区、试点校,形成丰富多样、扎实有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
(5)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开展多方合作,从组织管理、经费投入、技术研发、队伍建设等多个环节保障我州教育信息化持续、快速发展,形成社会参与,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2.完成五大任务
(1)提升学校信息基础设施配备水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的数字鸿沟。重点支持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教学点、乡镇幼儿园的信息化建设,做到硬件设备先到位,优质资源先输送,为教学点开齐开好规定课程提供技术保障。到2020年,全州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幼儿园全面建成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信息化教学终端和学生信息化学习终端全面普及,宽带网络全面通达各级各类学校。
(2)加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恩施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公益性资源,以市场为依托提供个性化资源。通过“区域结对、学校结群、教师合作”等方式,推动资源开发主体多元化,形成有效的优质资源共建机制;通过“政府评估准入、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购买”的方式,拓展资源应用主体的选择空间,形成有效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到2020年,优质资源全面覆盖州内学校,形成具有恩施州特色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1 教育信息化的现状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和信息相对于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要得多,庞大得多。各种各样的信息在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大脑,而其传播的速度、数量均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及其发展与它所处的社会形态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信息社会中的教育和传统的教育相比具有其独有的特征,需要我们赋予教育理论和实践新的时代意义。
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系统中信息的重要性,系统地分析其中的信息并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需要广泛地使用各种媒体技术,这使得传统教学中知识的学习和传授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带来的是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一节课时中的信息容量提升了几倍甚至几十倍,授课模式也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而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是在信息化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上,总体情况是:定位不够明确,方法不够科学,缺乏整体考虑;硬件投入大,使用少;教学往往只限于信息技术课,学科教学应用较少;学科教学中属于研究性较多,常规教学偏少。”①因此教育信息化仍然任重道远。面对这些转变,我们不但要顺应时代的需要对教育进行改革,同时也要把握好信息社会所提供给我们的教育改革的条件,要深刻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将教育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2 教育信息化使教育理念发生变化
教育信息化使得传统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信息化“不仅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②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更易于接触到信息,学习过程也由以集中授课为主更多地转变为了以个体自主学习为主,“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教育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教育的普及使更多人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精英分子所独享的特权。传统教育将教育限定在人生的特定阶段,学习和工作被认为是人生的两个不同的时期,但是进入工作阶段后知识和技能却是不断更新着的,从前学过的知识当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情况时可能会不适用,这就要求我们更新知识与技能,以因特网为中心的现代远程教育改变了以学校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为学习者学习和工作的角色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而这也导致了教育的时空观发生了变化,时空分离的学习方式给予了学习者更大的自由度,这构成了一个开放式的终身教育网络体系。这种网络体系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的课程学习,并且能够持续不断地学习。
3 教育信息化使学校教育发生变化
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也促使学校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单一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成为学习的指导者,对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搜集整理学习资源,促进学生自我学习。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通过各种信息技术他们可以方便地获得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无形地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校的教学设备变得比以往更为复杂和强大,计算机通过网络相互共享学习资源,多媒体设备使学习内容的展示更为形象直观,校园网提供给师生更加便捷的信息获取通道。这些变化都极大地推进了学校教育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过渡的进程。
教学过程也将充分地利用起信息技术手段,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传递和处理的过程,通过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分析,可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收集大量关于学生的各种相关信息,理清教材内容的结构关系,根据设计阶段所掌握的相关信息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在实施过程中要呈现、传递教学信息,收集反映学生情况的反馈信息。要制定好教学工作计划,保证教学工作有步骤有计划的运转,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教学结束后要进一步收集、整理反馈信息,分析信息,作出教学评价。在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中,明确了“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③其中信息化处理过程保持了与教育技术所涉及的五个要素高度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同时也表明了现代学习过程及学习资源可以完整地架构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该定义从定义之初就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直至今日对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仍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但对其中要素之间的关系未作明确的定义。结合教育技术的AECT94定义,我们给出了教学信息化处理过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在教学内容上,相对于传统口传笔授的传递方式,信息化教学的内容将更多地融入信息技术的互动性,交互的人机界面更加友好,组织和展示内容更加符合人类的自然习惯。这种互动性使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更加频繁。通过收集交互过程中的数据,将有助于评价阶段反馈信息的分析。此外,大容量的信息存储设备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信息,减少抽象概念认知具像化的负担。我们要“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或教学环境,而不是把它只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工具。”④在信息技术构建的情境下,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习进度去选择合适的课程,学习成为了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不再是单纯的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由此可见,教学内容的变化将深刻影响两者之间的教学模式。
4 教育信息化在人才培养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