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文化发展趋势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2 15:09:3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发展趋势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化发展趋势

篇(1)

1、结帐出走,逃离压力

人们迫切感觉到应该将生活节奏放慢,尽量过得更有价值。高级职员可能会突然中止手头的工作,从大城市的生活挣扎中解脱出来,而到佛蒙特或蒙大拿去办一份小报纸、开个小旅馆或组织一个小乐队。人们摆脱压力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值得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们充满怀旧之情,渴望回到小城的价值观中,寻求新鲜的空气、安全的学校和坦率的邻居。

2、作茧自缚,闭门谢客

许多美国人认为外面的世界会变得十分艰难与恐怖,而宁愿呆在家里。许多人把家弄得像个“巢”,他们会重新装修他们的房子,喜欢在家看录像而不是去电影院,往往根据目录选购商品而不是去购物中心,常常利用应答机来过滤外面的世界。由于犯罪和其他社会问题会持续增长,这些人可能还会挖掘和修建地堡。自我保护是这类人的原则。另一类人是“走动的茧子”,他们在汽车里吃买来的食物并通过车载电话与外界联系,这种社交型“作茧者”一般有少数的朋友,并经常为了交流而聚会。

3、返老还童,不甘寂寞

如今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实际年龄要小,其行为也相应显小。这些人认可的性感偶像包括谢尔(过了45岁),保罗·纽曼(过了65岁)及伊丽莎白·泰勒(过了60岁)等。老年人会花更多的钱来购买显得年轻的衣服,会去染头发或做面部手术。他们热衷于更有趣的活动,其行为可能在以前会被认为与其年龄不相称。他们还会购买成人玩具,参加成人野营或参加假日探险。

4、自我设计,我行我素

人们希望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使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这不是个人主义,而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所拥有的东西来使自己具有个性。人们越来越喜欢订阅比较专业的杂志,参加任务特定的小团体,购买有特色的衣服、汽车和化妆品。发展自我给了营销者一个通过提供特色商品、服务和体验而成功的机会。

5、异想天开,不求实际

许多人认为有必要找到能改变枯燥日常生活的情感逃避方式。人们也许会去度假,吃异国情调的食品,去迪斯尼乐园或其他有趣的乐园,或重新装修房屋使其有远离喧器的感觉。对营销人员来说,这是一个创造异想天开的产品和服务的机会,或者他们可以为其现有的产品与服务注入新的色彩。

6、小命一条,分身无术

现在的人们必须竭力设法同时承担多种角色和责任。最好的例子就是“超级母亲”,她们必须完成全日制的工作,还要同时照顾好她的家庭和孩子。人们今天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她们常常使用传真机和车载电话,常常去快餐店就餐及通过其他方式来减轻时间上的压力。营销人员的对策是建立集合型营销企业——五脏俱全、性质全面的服务站,例如,“影视城自助洗衣店”除了有洗衣设备外,还有日光浴室、健骑机、复印机和传真设备,并有6,000多种录像带可供出租。

7、紧急求助,刻不容缓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使社会在教育、道德和环境方面更有责任感。人们组成各种团体来促使公司和其他机构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营销者对此最佳的响应方式是督促自己的公司采取更具社会责任感的营销活动。

8、忙里偷闲,稍事放纵

压力下的消费者有时需要情感上的修整。也许他没时间去欧洲度两周假期,但至少可以在新奥尔良过一个周末。他或她也许一周都在吃健康食品,可是在周末也许会放纵自己吃一品脱高热量的Haagen-Daz牌的冰淇淋。营销者应该知道消费者的被剥夺感,并能为他们提供能振奋精神的小小放纵方式。

9、节制有度,长命百岁

篇(2)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发展大国,在国际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艺术教育,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出现了多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和载体,只有充分利用多元文化,才能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多元文化发展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多元文化互相包容、共同发展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并对当代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具体而言,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多元文化对传统艺术教育模式造成了严重冲击。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碰撞,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出现了新型的教学方法,也新增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并且使顺应时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其次,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审美特征越来越突出。审美是进行艺术教育的本质目标,艺术教育可以为学生带来审美感受与体验。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审美特征变得越发突出,学生可通过分析艺术作品蕴含的文化历史,了解文化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民族概况、地理环境,从而不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最终实现全面发展。最后,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和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实现了一体化发展。艺术教育中,会涉及许多历史、自然及地理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从不同角度去考察艺术作品的价值,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得到了进一步还原。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时,还能积累其他学科的知识,实现知识的一体化发展。

二、当代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现状

艺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为我国培养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人才。但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文化教育观念落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最主要的表现为文化观念方面的差距,并且与现下多元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悖逆。我国现下的艺术教育还处于“一元化”状态:在教学中会发现有一些教育学者将欧洲古典艺术当作现代艺术的文化形式,过分地推崇国外的艺术文化,忽视了本土文化;还有部分教育学者故步自封,只注重传统文化,漠视世界文化,文化视野狭窄。这两种现象是“一元化”概念的具体表现,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为此,2014年的国际艺术教育学会特别提出,要增进世界文化交流,将我国的艺术教育转向全球,从而加快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相信此举一定能促使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将我国艺术教育改革提上日程。

三、当代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措施

(一)注重生本理念,感知多元文化情怀

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对当代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新推行的《艺术课程标准》明确地将理解多元文化概念作为重要的教育要求,并且提出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对多元艺术文化精髓的学习、了解多元文化的价值,从而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努力奋斗,这是对我国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最新教学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即把学生当作艺术教育的核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这有助于激发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吸纳多元文化的意识,不断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创新艺术形式,感知多元文化情怀。如《孽海波兰》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对原昆曲的改造,在这个曲目中,梅兰芳先生通过改变头饰及妆容,为曲目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使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因而红极一时,这是艺术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此为例,让学生大胆地对《孽海波兰》进行改造,为其注入多元文化元素,在创新中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从而感知多元文化情怀,促进艺术文化发展。

(二)认清本土文化,确立正确艺术价值观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注重外来文化的引入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本土文化的发展。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让学生认清本土文化十分必要,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民族文化,拥有强烈的民族情怀。如带领学生鉴赏国外油画艺术品时,使其在感受西方油画写实或抽象主义带来的美好意境的基础上,明白中国传统的笔墨山水画也有营造独特意境的方式,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让学生感知西方绘画艺术的写实与中方绘画艺术的写意,让学生全面地认识绘画艺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显然,以往的教学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使许多学生过分地推崇西方文化,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教师应首先对多元文化有更充分、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本土文化和其他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

(三)注重文化创新,培养学生的多元发展理念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对于艺术的追求越发浓烈,因此,艺术教学除了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著名艺术家阿恩海姆曾经说过:“艺术形象诞生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使其符合时展要求,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教师的教学必须注重文化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元发展的理念,并使学生多方位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把创新应用到实践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时,可从一些中外艺术大师通过多元文化融合取得艺术突破的感人事迹出发,引导学生肩负起文化创新的使命,帮助学生形成多元的文化发展理念,不断创新艺术形式,从而推动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四)开拓文化思维,扩展学生艺术视野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进行艺术教育时应改变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更多艺术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艺术内涵的理解。首先,要注重新型媒介的运用,如利用网络或媒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艺术前沿知识的传播,赋予当代艺术教育更多活力与生机,为学生营造更加开放的教学氛围。通过引进新型媒介,对学生进行直观的艺术教育,拓宽学生感知艺术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全新认识。其次,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些与艺术现象有关的艺术活动,如在上课前,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谈论当下热点的艺术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多元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对旧的艺术形式进行创新,赋予艺术作品新的艺术形象,这些开拓学生文化思维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让学生走在艺术教育的最前沿,促进艺术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当代艺术教育要紧随时代形势,注重不同文化的交融和应用,抓住多元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不断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推进艺术教育改革,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和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农旭安 谢歆达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艺术系

参考文献

篇(3)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是指在多种族、多文化共存的社会背景下,在充分尊重和保障不同民族文化平等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国家整体艺术文化的一种教育。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之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主要精神是允许文化艺术存在差异,并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进行科学的认知,进而产生对艺术的尊重。这种多元文化思潮对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台湾学者郭祯祥就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涵盖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不同艺术文化的过程对不同的文化艺术背景及其社会价值进行认知。

二、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相比,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由于我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相对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处在起步阶段,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就整体状况来看,虽然我国在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两种现象:部分文艺工作者过度重视国外文化,认为国外文化才是最先进的;还有部分文艺工作者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这两种极端的一元文化论都是不科学的,会阻碍我国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使我国艺术教育缺乏多元化视角的创新精神,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复制品。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我国高校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整体的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意识在不断增强。我国与其他不同国家、地区日渐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各个高校举办的艺术文化研讨会,都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对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视。这种多元文化发展意识的增强也符合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宗旨。新课标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不同文化的精髓,逐渐形成平等、尊重的多元化文化观念,进而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这对当前广大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所以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多元文化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影响

多元文化发展是当今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其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促进意义。从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多元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促进以往教育模式的转变。多元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冲击我国以往的艺术教育模式,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发展的影响,无论是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讲授丰富的知识内容,以符合当前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只有改变以往的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出满足当前时代需求的艺术专业人才。

其二,有利于学生艺术情怀的塑造。美作为艺术教育追求的目标,学生通过多元文化的艺术教育,可以感受到不同艺术的内在魅力,这个学习的过程将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学习,进而体会到不同的文化价值与时代特征,这对于学生的自身情感陶冶和艺术个性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三,促进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发展。多元文化的发展对艺术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还体现在促进艺术与其他不同学科的交融上。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其内在思想,涵盖了不同的创作历史、人文情感和地理风貌。如,要想理解长城的艺术价值,就要从其产生的原因、时代背景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最终体会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对埃及的古建筑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艺术作品的理解同样要如此。只有将这些艺术作品还原到当时所创立的环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其艺术思想。艺术所具有的学科交融性的特点,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促进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的建议

其一,改善教学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施教理念,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应该改变以往教师作为主角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一切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学生作为基础,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从学生角度展开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艺术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文化艺术学习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主观意识上渴望追求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是极为重要的。

其二,重视本土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提倡多元文化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忽略本土文化,而是强调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大国,本身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本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是无可替代的。本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情感和精神的凝聚体现,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我国当前的一些艺术教育者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存在不足,对西方文化存在过度崇拜,这就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立足于本土文化,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差异和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认同价值观。

其三,创新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追求美,而美好的事物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在丰富的想象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极大的拓展,这也是获得艺术思维的过程,而创造能力的培养便是以这种想象力作为基础的,因而艺术教育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鉴于此,在日常的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魅力,创新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情感认知,进而由抽象的艺术概念理解转变为具体的艺术价值领悟,发现新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学生创新。

其四,开放思维,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艺术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这就要求在艺术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前沿知识的传授,设计出多元文化的艺术教学活动,使艺术课堂呈现出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从而提高学生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拓展思维和艺术视野,进而增加对艺术学习的激情。

篇(4)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的形成是由于校园文化以及体育文化两者的结合和相互影响、促进、渗透、融合发展而来的,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的条件下,由广大学校师生在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创造而来的体育精神和财富总和。

从广义上讲,校园体育文化是在校老师和学生在校园大环境下,经过学校的体育教育、学习和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物质以及精神的所有内容。而从狭义的理解上来讲,校园体育文化就是在学校的环境前提下,依托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在各项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而创造出来的一项校园文化,它其中包括了体育的精神、价值观、道德、能力等方面,它也是学校这一特殊范围的一种群体意识。学校体育文化是一种内涵多样、系统开放的文化形式。

这个系统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精神层面,它在体育文化中具有主导地位,其中培养学生养成优良的体育价值观此项核心就定了它的目标;其次是制度和方法的层面,学校通过各项措施对学校体育项目、教学、竞赛、协会进行方法和制度的确立,这个层面就体现了学校组织形式和学校体育的群体意识;第三是物质层面上,也就是学校对体育项目进行的设施建设,其中包括了对校园体育建筑、场地、器材、用品以及师资上的建设,这个层面是学校体育文化的基础层面,也是客观物质保障。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具有教育、娱乐、心理疏导以及塑造个性等功能。学校体育教学指的是学校在进行体育教育任务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培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教育活动。在学校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其中也渗透了体育的健身文化、娱乐文化、休闲文化、竞技文化等相关的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而学校的体育文化能够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和文化气息来推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育娱乐和竞赛活动来曾强广大学生的体质、增加他们的参与意识、促进他们的人格和体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是伴随着学校长期的体育实践和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是广大师生在不断的参与和实践中发展而来的。校园文化能够改善学生智能结构,增强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校园体育文化对促进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纵向发展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要明确的是:校园文化的实际功能需要通过学校制定长远的目标和规划,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在实际过程中逐渐形成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才能完成体育文化的建设。

三、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进步,全国各地的学校都通过体育文化的营造对校风,学风建设并取得显著效果!学校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载体,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教育方向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同时又引进国际先进体育文化,与国际接轨,与时代接轨。

1.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核心价值为起点,引导学生强身健体。

体育的宗旨是让人们保持良好身体状态及精神状态,学生阶段的体育教育围绕通过体育运动达到身心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而开展的。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增长,诸多人群忽视健康隐患,不注重锻炼身体,从而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学校,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的素质已经普遍推广,但社会压力普遍渗透入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压缩体育课课时,忽略学生身体素质进而造成学生发育不良,心态恶化等严重后果。

回归体育核心价值,一是培养广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倡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和促进一个维护人尊严的和谐社会;二是广大青少年能够通过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铸造自身的素质品格,铸就强健体魄,培养良好的心态和文明的言行。

2.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塑造学生优秀品质。

校园体育文化,指的是建立在身体活动表现的基本形式下,而构建的一种体育锻炼过程,它能够对人体各项机能产生一定促进性的作用,从而对机体产生各种积极影响,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通过一系列的校园体育活动,对学生调节心理、减轻学习负担、消除不良情绪、放松紧张的神经、使人心情舒畅,满足学生精神文化的需求。

当前社会,学校能够足够重视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十之后,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共建文化健康繁荣的时代将要来临。学校在体育教学和文化内容建设上日趋精益化。学校方面已经能够逐步依据每个学生在体育知识上的不同进行教学,针对他们在体育能力、兴趣、爱好、个性、专业特长等因材施教,强化学生体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3.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以舆论宣传为手段,营造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

校园生活是社会生活这个大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项体育新闻、赛事、体育明星等体育元素被学生所了解,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仅仅需要在校园内的师生共同维护,更应该加强与校外资源和力量的结合。比如电视、广播、报刊以及网络宣传等途径,将学校的广播、网络、橱窗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加强对国内国际体育赛事的宣传,普及学生的体育知识,宣传体育锻炼的方法、原则和好处。让校园里的学生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并能传播体育精神。拓展建设校园文化的渠道,促进学生对体育文化的认知,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篇(5)

关键词 软实力 体育文化 趋势

一、体育文化全球化

体育运动是人类展现其本质力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文化主旋律。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文化,由器物性显性文化和内涵文化构成,活跃于世界各个文化层面。文化是个动态变化过程,体育文化也不例外。特别是当今社会传播手段的不断现代化,全球同步转播可以令全球观众同时欣赏到异常精彩的比赛画面,并有身临其境之感,现代化多媒体网络可以让人们不受地理限制以最快速度获悉最新体育资讯,物理距离被这种视听感官的盛宴无限缩小,同时带来人们看待事物的视域发生扩张,接受不同于自早已习惯了的,新生事物的能力也大大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一如既往地尽力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同时,也能主动去接触并吸收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体育文化,不断跨越空间障碍、跨越制度、文化障碍、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实现体育文化的交流融合而迈向国际化、标准化。全球化将一切国家和地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由此构成了一幅多元一统的世界体育文化图画,从而实现体育文化的全球组织、全球活动、全球营销、全球传播。体育文化全球化最为明显的标志体现竞技体育全球化、大众体育全球化、体育产业全球化。

二、体育文化市场化

中国体育文化正在迎接市场大潮洗礼,但是鉴于国情和历史阶段性,中国的体育文化产业采取了市场方式、半市场方式、非市场方式同时存在相结合的方式运行体育。在国内足球、篮球采用市场化运作实行自负盈亏,努力推动体育文化产业市场化由初级向高级运动,公益性体育诸如体育彩票等采用市场和计划结合的形式,政治性体育采用计划指令,但是参照市场讲究投入和产出。中国虽然走出了体育文化市场化重要一步,但是在中国,举办体育赛事、组织体育联盟等等的体育产业活动,受到监管部门审批制度的影响,进展较为缓慢,中国体育产业的市场运作与开发程度目前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破冰在即。2014年中国掀起了一场重大体育改革,这次重大体育产业改革的背景是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政策、体育部门配合,改革力度为历次之最。改革所触及到问题也更加核心,都是一些近年来阻扰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的最大障碍,诸如赛事审批、职业体育联盟、电视转播权、大型场馆利用等等。在体育产业化进程中突出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主导性,突出社会管理自我调节的功能弱化政府指令性计划的指定,来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弱化政治夺金奥运争光政策,适当倾斜大众体育锻炼,强化市场力量的高效调配。

三、体育文化大众化

篇(6)

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发展大国,在国际交流不断深入的今天,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艺术教育,中、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出现了多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和载体,只有充分利用多元文化,才能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多元文化发展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

在我国,多元文化互相包容、共同发展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并对当代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具体而言,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多元文化对传统艺术教育模式造成了严重冲击。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碰撞,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出现了新型的教学方法,也新增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并且使顺应时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则。其次,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审美特征越来越突出。审美是进行艺术教育的本质目标,艺术教育可以为学生带来审美感受与体验。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审美特征变得越发突出,学生可通过分析艺术作品蕴含的文化历史,了解文化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民族概况、地理环境,从而不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最终实现全面发展。最后,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和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合,实现了一体化发展。艺术教育中,会涉及许多历史、自然及地理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从不同角度去考察艺术作品的价值,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得到了进一步还原。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时,还能积累其他学科的知识,实现知识的一体化发展。

二、当代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现状

艺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为我国培养具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人才。但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文化教育观念落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当前,我国的艺术教育工作正处于发展阶段,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而这种差距最主要的表现为文化观念方面的差距,并且与现下多元文化的发展存在一定悖逆。我国现下的艺术教育还处于“一元化”状态:在教学中会发现有一些教育学者将欧洲古典艺术当作现代艺术的文化形式,过分地推崇国外的艺术文化,忽视了本土文化;还有部分教育学者故步自封,只注重传统文化,漠视世界文化,文化视野狭窄。这两种现象是“一元化”概念的具体表现,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为此,2014年的国际艺术教育学会特别提出,要增进世界文化交流,将我国的艺术教育转向全球,从而加快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相信此举一定能促使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将我国艺术教育改革提上日程。

三、当代艺术教育多元发展的措施

(一)注重生本理念,感知多元文化情怀

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对当代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最新推行的《艺术课程标准》明确地将理解多元文化概念作为重要的教育要求,并且提出教学过程要注重学生对多元艺术文化精髓的学习、了解多元文化的价值,从而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努力奋斗,这是对我国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最新教学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即把学生当作艺术教育的核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这有助于激发学生艺术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吸纳多元文化的意识,不断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创新艺术形式,感知多元文化情怀。如《孽海波兰》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对原昆曲的改造,在这个曲目中,梅兰芳先生通过改变头饰及妆容,为曲目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使作品富有时代气息,因而红极一时,这是艺术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创新。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此为例,让学生大胆地对《孽海波兰》进行改造,为其注入多元文化元素,在创新中提升学生的艺术涵养,从而感知多元文化情怀,促进艺术文化发展。

(二)认清本土文化,确立正确艺术价值观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注重外来文化的引入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本土文化的发展。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让学生认清本土文化十分必要,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民族文化,拥有强烈的民族情怀。如带领学生鉴赏国外油画艺术品时,使其在感受西方油画写实或抽象主义带来的美好意境的基础上,明白中国传统的笔墨山水画也有营造独特意境的方式,通过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让学生感知西方绘画艺术的写实与中方绘画艺术的写意,让学生全面地认识绘画艺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显然,以往的教学忽视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使许多学生过分地推崇西方文化,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在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艺术教育教师应首先对多元文化有更充分、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本土文化和其他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

(三)注重文化创新,培养学生的多元发展理念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对于艺术的追求越发浓烈,因此,艺术教学除了要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著名艺术家阿恩海姆曾经说过:“艺术形象诞生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使其符合时展要求,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教师的教学必须注重文化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元发展的理念,并使学生多方位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把创新应用到实践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时,可从一些中外艺术大师通过多元文化融合取得艺术突破的感人事迹出发,引导学生肩负起文化创新的使命,帮助学生形成多元的文化发展理念,不断创新艺术形式,从而推动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四)开拓文化思维,扩展学生艺术视野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进行艺术教育时应改变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更多艺术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艺术内涵的理解。首先,要注重新型媒介的运用,如利用网络或媒体,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艺术前沿知识的传播,赋予当代艺术教育更多活力与生机,为学生营造更加开放的教学氛围。通过引进新型媒介,对学生进行直观的艺术教育,拓宽学生感知艺术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全新认识。其次,在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些与艺术现象有关的艺术活动,如在上课前,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谈论当下热点的艺术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多元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对旧的艺术形式进行创新,赋予艺术作品新的艺术形象,这些开拓学生文化思维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从而让学生走在艺术教育的最前沿,促进艺术文化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当代艺术教育要紧随时代形势,注重不同文化的交融和应用,抓住多元文化发展带来的机遇,不断丰富艺术教育形式,推进艺术教育改革,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和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063-02

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生产力的努力提高上,更多开始借鉴外国优秀企业的发展经验,尤其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了新的发展趋势――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既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又是一种管理思想,其对企业健康发展起到了有效的积极推动作用,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特色。

1、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养出来、为广大员工所认同、能够统一员工思想、指导员工实践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以及企业传统、礼仪等意识形态和精神信条,是维系企业生存、促进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

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的发展依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公认,在21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它既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又是企业素质水平的综合体现。

20世纪70年代,我国企业管理处于经验管理阶段。那时企业管理主要凭借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意志,管理效果完全依靠管理者的素质、经验和努力,至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管理策略和方法,建立本企业的特色文化。当今,我国企业管理进入文化管理阶段,企业管理对象为知识化和学习型的劳动者,主要管理策略是企业全体职工建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提高职工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2、企业文化是影响和产生企业核心力的关键要素

企业文化代表了企业的生命力,代表着企业集体的灵魂,企业文化不仅影响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也影响企业的思维方式,影响企业战略形成的全过程。现代企业提倡人本管理思想,提出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依靠全体员工发展企业。在企业文化的行程中,价值观起着关键作用,先进的价值观使企业产生强大的规范力,成为企业成员的行动准则,继而产生持久的推动力,促使员工积极地实现企业目标。崇高的企业价值观对内可激励员工,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真正感受成功的乐趣,表现出敬业尽职的精神,真正培养起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对外可在社会中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影响企业的目标和绩效,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此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对员工的柔性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由于人力资源属于能动性资源,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动性生产要素。企业的共同价值常决定企业的前进方向,在这个前提下,企业常根据环境和自身条件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通过探索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为方式来实现企业目标。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3、中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

3.1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教授约翰・科特推出了著名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著作,提出重要论断:企业文化队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下一个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我们常说企业文化是一种力,它首先是凝聚力,其次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辐射力。企业文化这五种力量,在未来企业发展中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的表现出来。人们将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企业中最具竞争力而且使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不是有形资源而是企业文化,企业用心创造的这种资源会使企业文化越来越具有个性化,这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3.2国际化对中国企业的文化沟通和管理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世界上的交流必须以对文化理解为前提。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更多的应该站在世界的角度来考虑自身的发展,因为中国的企业将更加广泛的融入国际环境而与国外企业开展交流和合作。中国企业的对外交流在技术和物质层面上能够得到很好的保证,但中外文化的差异势必成为和国际接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贸易争端,一部分是经济体制构建上的差异造成,另外有些则在深度探究下能够发现,是在文化认知上存在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向外国学习构建企业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转轨:要求企业必须从任意型文化转向信誉型文化;从封闭型文化转向开放型文化;由管理意志文化转向法制文化;针对国际贸易企业规则,由经验型文化转向规范性文化;从非歧视角度要求从垄断文化观念转向平等文化挂念;从行政贸易型文化转向市场贸易型文化。

3.3创立学习型企业文化

企业竞争力的扩张实质上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过程。成功的企业常存在着有利于学习和知识共享的文化,而且他们的行为和企业文化之间能很好地融合。21世纪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时代,企业活动的成功关键在于学习内容和效果。创立学习型企业文化关键在于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解决传统企业固有的分工、竞争和反应性三个基本问题。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过于专业化的分工把企业分割成相互独立且相互冲突的领域,不利于团队合作,使管理者的注意力发生了偏离,仅关注解决问题而不关注开发和创新。

学习性企业文化的关键是提高职工的文化素养,重视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价值,尊重职工的独立人格。成功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创造宽松的工作气氛,让职工畅所欲言,允许他们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与解决方案。一个信任和开放的企业文化鼓励职工对于现有管理模式提出质疑和挑战并倡导他们去积极寻求改善的途径。学习型企业文化鼓励职工学习和创新,使职工增加尝试的勇气而不是变得过分谨慎,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学习。成功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强调人的自主管理,自我创新。企业只有相信员工,激励员工,给他们指明方向,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证,才能焕发职工极大的工作热情。因此,一个企业想要长久和持续的发展生存,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氛围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3.4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性的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处于不拜之地。

创新文化具有以下特征:(1)接受模棱两可,过于强调目的性和专一性会限制人的创造性。(2)容忍不切实际。企业不抑制员工对某些问题作出不切实际的、甚至是愚蠢的回答。乍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行的,但往往可能带来问题

的创新性解决。(3)外部控制少。企业将规则、条例、政策这类的控制减少到最低限度。(4)接受风险。企业鼓励员工大胆试验,不用担心可能失败的后果。错误被看作能提供学习的机会。(5)容忍冲突。企业鼓励不同的意见。个人或单位之间的一致和认同并不意味着能实现很高的经营绩效。(6)注重结果重于手段,提出明确的目标以后,要鼓励员工积极探索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行途径,可能存在若干种正确的解决方法。(7)强调开放系统。企业应时刻监控环境的变化并随时作出快速的反应。

根据调查,创新型企业文化可使企业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建立创新型文化必须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首先要重塑企业价值观。其次,重新调整企业的管理方式。最后,企业应创新沟通体系。根据调查,许多富于创新性的活动因为沟通不及时或无效而变得扭曲。因此,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应做到以下几点:(1)将学习和创新作为企业的目标。(2)在日常工作中鼓励职工互相交流。(3)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建立信任。(4)推动团队工作,促进团队成员互相学习。(5)重视召开有关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会议。(6)高层管理者应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将知识看成是最根本的可再生资源,将持续学习作为新型组织的精神基础。通过学习,企业同社会环境时刻进行信息的交换,获得不断创造未来潜能,培养决策者和员工前瞻、开阔的思维方式,为企业的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打好心理和智力基础,使企业产生强大的发展动力。

3.5培育生态型企业文化

培育生态型企业文化刚刚起步,任何企业是由生态链的相互依存关系构成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趋明显,任何企业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有远见的企业领导会考虑培育生态型企业文化,生态型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未来企业竞争将很大程度地体现在谁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环境,谁能最大限度地给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生态型企业文化可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让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种生态企业文化的培育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结 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历史的沉淀,是企业经营者在实践中用自己的行为方式和领导风格影响企业员工,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企业经营的副产品,而非企业刻意追求的结果。它反映的是企业经营过程中被历史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行为力一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即企业组织的记忆。用企业文化来管理企业就是用过去的成功经验指导今天的行动,在信息量不大、知识更新速度较缓慢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是适用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量急剧增大,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企业文化的生产力性质大大加强。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激烈,拥有增强内聚力、提高竞争力的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制胜点。

企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其建立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也不断得到了印证,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发展都给了我们建设良好企业文化的榜样模范,同时我们要注意在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一定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也要借鉴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企业文化。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新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层出不穷,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推动力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所认同,由此又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我们坚信,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研究越来越深入,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重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科学体系必将很快建成。

参考文献:

[1]徐沛林,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2003,(12)

篇(8)

会上原国务院参事郎志正先生发表了重要讲话,进一步对“五位一体”当中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释。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为指导,引出2013年中国进出口首破4万亿美元、中美投资协定、世贸区、孔子学院、等经济文化现象,共同探讨了2014年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新方向。

研讨会期间, 各驻华使馆对十三中全会关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双方合作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其中埃及驻华大使提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与埃及就信息咨询、培训、展览交易会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合作协议的签署应被提上日程。并对进一步发展扩大未来中小企业的合作前景提出“就中小企业发展增强两国信息沟通、经验分享;鼓励中国中小企业对埃及的海外投资;为两国贸易投资营造最佳发展环境;支持南南合作的经济政策”等建议。

篇(9)

中图分类号: J9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081-01

近几年,相对于美国电影大肆抢占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我们的国产电影却迟迟难出国门,无法获得更多的海外电影市场,尤其是西方电影市场的认可。虽然近几年中国市场也不乏好片出现,如2010年影院电影的叙事空间中,最成功的作品当属《让子弹飞》,这部电影以其封闭的空间造型与开平碉楼的借用使电影剧作的叙事空间得以垂直立体发展。但是纵观近几年我国的电影,不禁让人深思:为什么美国电影可以打进中国市场,而中国电影却难以在西方电影市场立足呢?究其原因,除去中国电影在海外得不到公正的宣传和推广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得从中国电影自身找原因,找差距。

一、中国当代电影存在的不足

1.摄取题材落后,缺乏时代色彩。近年来,国内一些在国际上获奖的作品往往热衷展现古老中国的东方式奇观,刻意迎合西方电影节评委及观众的猎奇心理,以及关于东方的先入为主的想象。然而这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和国家民族形象的提升并没有什么好处。真实地反映人的生存状态不应该只表现愚昧落后的东西以博得一笑,时间一长,西方观众就会失去好奇感,产生鄙视和厌倦,从而堵塞中国电影的西方发展之路。

2.情节脱离现实,创新意识不足。最近几年来,接连有国产大片问世,你方唱罢我登场,放映前铺天盖地的宣传,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导致这些所谓大片在上映之前就已经家喻户晓,备受瞩目。然而等到公映以后,观众总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总感觉言过其实,这跟电影情节内容的空洞乏味有很大关系,从《十面埋伏》到《英雄》,再到《无极》,这些所谓的商业大片,演员阵容十分强大,让观众备受期待,为什么得不到较高的评价,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扎根于现实的土壤,给人空洞虚浮,远离生活的感觉,西方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知之甚少,更无法理解电影背后所包蕴的内涵。此外,很多电影情节类似,表现手法也都极其相似,也激不起观众的观赏欲。

3.电影制作水平存在差距。看过《哈姆雷特》和《变形金刚》的人都会有深切的体会,中国拍不出这种高水平制作的电影,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国产电影的制作水平,尤其是高科技水平要远逊于好莱坞电影,这对于看惯高科技制作水平电影的西方观众来讲,在感官上缺乏吸引力。

二、中国当代电影发展趋势

1.中国电影要有效地走合拍之路。中国电影要想进军西方电影市场,必须有效地走出去,而合拍片已经成为“走出去”的主力。拍合成片不仅可以集中优秀资源,降低市场风险,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还能学习到海外先进的电影理念和制作手段,从而大大提升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和整体水平。2008年,中国电影共推出406部影片,合成片仅有10%。然而,在2008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的25.28亿美元中,合拍片收入所占份额高达95%。”这说明,中国电影要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大力发展合拍片。当然,合作拍片并不代表向境外投资方一味妥协,而应平衡境内外利益,达至双赢。

2.中国电影要反映现实生活,发扬创新精神。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源于生活,脱离现实生活的艺术,也必然不会有长久的魅力,中国当代电影在片面追求高票房的同时,应进一步反映中国的国情现状,反映百姓的真实生活,而不应整天纠缠于古人的生活,沉浸在虚无的哲理世界。此外,在电影的构思和制作方面,要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创新,通过别样的视角展示电影的魅力。整个2010年度,算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新的创作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以文学改编的影院电影,如《唐山大地震》《赵氏孤儿》《山楂树之恋》《让子弹飞》《杜拉拉升职记》等等,这些于2010年度在电影荧幕上风光无限的电影,以其扎实的生活气息和情节丰富生动而备受瞩目。

3.中国电影要提高科技含量。对高科技的运用是美国好莱坞大片的优势所在,也是其抢占中国市场的重要武器。中国电影要想走出中国,打进西方电影市场,必须提高电影的科技含量,这是电影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影本身就是声光电影的艺术,只有给观众强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才能凸现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彰显电影的优势所在。《阿凡达》为什么能够连续创造票房奇迹,关键就在于电影对高科技技术的娴熟运用,为我们展现了衣服美轮美奂的外星场景。

4.中国电影要凸显人性的闪光点。人有种族、国家、年龄和性别之分,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然而有些东西却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品质,比如正义、善良、英雄主义。常看西方影片的观众应该了解,西方电影非常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在曲折离奇的故事当中,人物的崇高品质会无限放大,人性中美好的东西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阿凡达的不畏强权,功夫熊猫的坚韧执着,这些人性中的闪光点通过影片直接撞击着观众的心灵,引起共鸣,形成电影特有的魅力。中国电影在此处往往做得不够,中国电影制作人似乎受中庸之道的影响,在电影中喜欢玩一些玄奥,难辨是非的东西,缺乏对人性美好一面的强烈宣示,似乎观众人人都是理论家,都能够猜透导演的良苦用心。而现在的观众,更希望通过电影感知人的美好,去感受强烈的心灵震撼,而不是看一堆玄奥的理论,回家再慢慢的思考。

5.中国电影需要大力开发本土市场。西方电影,之所以抢占中国市场,是因为西方电影市场已经是他们的天地,他们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电影却不没有发展到完全占领本土市场的地步,虽然我们在国际上参加了一个又一个电影节,虽然国内的金鸡、百花等电影节也是名目繁多。然而市场却无人开发。中国的电影发行远远落后于电影市场。很多好电影没人宣传没人放,可惜可悲。中国的电影工业至今尚未形成规模。在与好莱坞甚至韩国片的竞争中都处于下风。与此同时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却逐渐强大。香港,韩国,美国的制片公司都在打中国内地市场的主意,抢占市场,赚取高额票房收入。面对一个越来越大的市场,自己不去开发,便宜他人,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哀,我们不应该让这种悲哀演变成悲剧,应该积极努力地开发本土的电影市场,让中国电影获得更多中国人的喜爱。

经过百年的发展,世界电影逐渐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在世界电影之林里,不应该是美国电影的一支独秀,而应该是百花齐放的瑰丽胜景。中国电影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坚信中国当代电影一定能够成功地走向西方,走向世界,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愿我们的电影人,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为这个伟大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

[1] 王斌.当代电影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上大网2009年10月10日.

篇(10)

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为主要群体,并且在人民群众中发展的以人民群众的文化和娱乐作为主要内容和方式的社会性的文化。我国城市群众文化正处于高度发展阶段。在新的时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建设与促进群众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的不断发展,文化发展也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简单分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2、制约群众文化发展的因素

群众文化受多方面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人民群众文化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彩。其中经济发展情况,教育的发展情况和外来文化是对群众文化影响最大的因素。

(1)经济发展情况制约群众文化发展。人民群众只有在经济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才会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在经济满足日常生活的前提下,才会有对文化生活,下棋,跳舞,唱歌等的需求。经济的基础条件下,才能决定人民群众对意识形态方面的的追求,而意识方面的追求,又对经济生活有一定的反作用。所以不为生活所困的生活,才能培养出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的需要,如果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群众文化根本无从发展。

(2)教育的发展情况制约群众文化的发展。人民群众只有在自己愿意参与,自己又有能力娱乐自己,自己能开发新的文化项目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发展群众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文化的形式还有内容方面的要求,起决定性运用的是每一个群众文化参与者的教育程度,还有每一个人的文化方面的修养。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较高,人们对文化,娱乐和休闲的层次要求也不会低,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受人民群众所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教育能决定人民群众的发展素质,而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又决定着人民群众文化的发展。

(3)外来的文化也制约着群众文化的发展。传统的文化是祖先传承下来的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根基所在。自从以后,我国民族文化走上世界文化的轨道,有些西方的文化已经渗透到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西方的西式婚礼,,还有先进的生育观和教育方式,休闲旅游方式,都慢慢的进入寻常百姓家,在中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群众文化越来越接受着西方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外来文化对群众文化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3、群众文化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扩大,教育水平不断进步,我国文盲率已经大大降低,我国群众文化发展情况越来越好,目前为止,我国文化发展处于一个全面盛世的时期。

我国群众文化的繁荣原因有三个:第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更深层次的追求。二是我国全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不断交融与发展。加上科技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通过网络,外来文化不断的渗入人民群众文化之中,成为群众文化的一部分。第三,我国教育水平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投入越来越多,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贫困生助学金的发放,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文盲率不断降低,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和审美的标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群众文化也在不断发展。

我国现阶段,农村有文化大院,有村图书馆,还有文艺下乡,电影下乡等各种文化活动,每逢节日还有文艺晚会,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手机,网络几乎遍布在每个家庭。乡有乡文化站点,大家分享文化交流,书法,绘画,读书,下棋,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各个县有自己出版的刊物,还有文化交流,太极基地等等。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水平不断增高,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呈现,掌握了文化发展的趋势,就是掌握了国家发展的方向,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

二、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人民群众文化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发展的趋势也受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发展的方向的影响。同时在科技技术与网络的影响下群众文化将朝着更远,更高科技,更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1、群众文化已经基本步入现代化阶段

在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基本达到现代化的阶段。同时,群众文化也应该跟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基本上步入现代化的殿堂。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将是一个全面现代化的景象。

一是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电视,将会通过小小的屏幕,观赏到更大更全面的世界,实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古老追求。人们通过看电视,看书,上网,不断的通过信息工具来了解更全面更多彩的世界,人们走进了网络的世界中,网络文化也成为了群众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生活走进了娱乐场所,人们从对美食的兴奋,转入了对娱乐的生活。人们聚会的地方将由饭店转到娱乐场所。人们在娱乐场所,表达着自己的心情,释放着生活的快乐。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三是,节假日成了旅游日。各种节假日不断增多,人们对节假日的态度也在不断改变,从加班挣钱,到放假海吃海喝,到探亲访友,慢慢的演化成了和亲友一起去旅游。通过旅游了解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风土民情,增近了亲友间的关系。通过旅游,释放着新一代的文化氛围。四是,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将带来全新的改变。随着群众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变化。

2、对于物质生活方面要求越来越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群众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1)社会文明的最重要表现就是群众文化水平的发展。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的社会,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方法。群众文化的水平代表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历史文明水平。开放中的中国,不断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群众文化也会在世界的文化中崭露头角。

(2)人们最大的满足不是物质生活带来的满足,而是精神生活的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不能离开物质方面的生活,更离不开精神生活。当人们生活不愁吃穿,自给自足的时候,精神方面的追求就会随之而来。而人民群众文化就必须满足人们的这方面追求。所以群众文化会在人们不断的追求中,更新,发展,完善,提高。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心没有极限,文化也会永无停息的发展。

3、群众文化将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群众文化不断发展,生机勃勃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发展同时人民群众也需要群众文化。人们都愿意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极大的愉悦。群众文化作为人民群众的精神补品,也是人生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篇(11)

企业文化建设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迁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也有新的发展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和应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知识要素不仅仅渗透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还使其使用价值成为劳动过程诸要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知识就是力量,在新经济时代得到充分的证明和体现。正因为如此,尊重知识,重用人才,知识共享成为现代企业共同的信条。在此大背景下,企业文化出现了以下几种趋势。

1企业文化要适应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l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2)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它的灵活运用、潜能和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受到进一步关注。

3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1)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现代消费群体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3)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4企业文化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5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