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护理的重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
1.1青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这类病人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理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对疾病的康复、工作、婚姻、经济等方面的心理顾虑;另一种是不重视,由于对此病的危害性缺乏正确的了解,患病后往往不积极的配合治疗,甚至听到至少要服用6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药就会产生厌烦心理,觉得医护人员对此病危害性的讲解是危言耸听,不按规律合理的用药。由于治疗不及时或随意中断治疗等原因使病情加重甚至发展成耐多药的难治性结核病。
1.2中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中年人是家庭的主力军,患病后害怕不能正常工作,还要进行长时间的治疗,担心因病返贫,给家庭生活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往往会产生沮丧、担忧、恐慌等复杂的心理变化。有的病人还会带病工作,长时间从事超体力劳动,机体抵抗力下降,致使病情加重。
1.3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由于老年体弱,病情较重而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对死亡的恐惧也是有些老年患者特有的一种心理状态。
2肺结核病人常见心理问题
2.1自卑和孤独心理。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传播,传染性强,为了防止结核菌的传播,需要对排菌(痰菌阳性)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同时,结核病又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如果病情重,还要长期卧床。而病人由于缺乏医学科学知识,对隔离措施不理解,担心家里人和单位的同事厌烦自己,又因害怕传染别人,更怕受到冷落和歧视,所以不敢和人交流,情绪低落,会产生孤独、自卑等心理。
2.2恐惧心理。 由于对此病缺乏正确的了解,受“”、“十痨九死”等观念的影响,一怕不能彻底治愈,二怕他人知道后,会受到歧视,还有的病人害怕药物不良反应,留下后遗症影响以后的生活等。
2.3悲观抑郁心理。病人因为患病,暂时丧失了劳动能力,经济收入不能得到保证,同时由于结核病病程长,服药时间长,治疗效果缓慢,所以病人往往变得异常悲观和抑郁,出现脾气暴躁,甚至哭泣的情绪。
3 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3.1督导病人规范用药 规范服药是肺结核病人康复的首要环节,护士和病人家属应督促监管病人按时服药,做到“看服到口,咽下再走”,保证病人足量、规律、全程用药。
3.2针对性开展心理护理 结核病人有一个共同心理,就是希望医护人员能帮助自己,把康复和生命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医护人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用亲切的口吻、尊重的称谓和他们交往,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初发病人往往对病情感到害怕,复发病人又担心不能痊愈而悲观失望。医护人员应用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对初发病人以安抚为主,对复发的病人则着重于鼓励等,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3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对于病情较重,经济压力大,甚至需要长期住院的肺结核病人,医护人员及家属应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耐心细致地开导他们,为他们进行一些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使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了解,增加信心,同时还要告知病人国家在结核病防治领域的一些惠民政策,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生活中要主动关心照顾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指导病人如何加强营养,劳逸结合,增强体质,增加信心。以乐观、愉快的心理状态去配合治疗。
3.4适当开展警示教育 对于一些思想上不重视病情的年轻病人,结合工作中的典型病例,进行适当的警示教育,告知结核病会给患者和他人带来严重危害及不规范治疗产生的严重不良后果,使病人从思想上重视,主动地配合治疗。
3.5加强消毒隔离知识指导 在生活方面,给病人及家属讲解些结核病预防常识,如室内要经常通风,被褥经常晒,病人餐具单独使用,并定期煮沸消毒,不随地吐痰,肺结核病人的痰要及时进行焚烧处理等。
3.6做好肺结核病人的饮食护理。
3.6.1供给足够的高蛋白和足够的热能。按每公斤体重蛋白质2.5-4克,热能100-120千卡(每公斤每日体重),以补充消耗。
3.6.2脂肪摄入不宜过高,每公斤体重1-2克,荤素搭配适当,不要过于油腻,影响消化。
3.6.3膳食应具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有利于病灶的钙化和病体的康复。
总之,医护人员应重视病人的心理和生活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绪,更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效果。参考文献
小儿肺炎作为当前儿科呼吸道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幼儿中发病的比例较高。这种疾病的病发对患儿心肌组织的损害较大,合并心力衰竭对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的危害较大[ 1 ]。因此,在临床的护理过程中把握住护理的重点内容与步骤,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将有助于改善患儿当前的护理质量,提升患儿的生存质量。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
本组所研究的3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16例,女性有14例,他们的年龄在1~7岁之间。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15例患者。这些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表现是呼吸急促、发热、腹胀、嗜睡、肝脏肿大、心率过大等。
1.2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主要采取常规性护理的方法,而对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则是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以达到重点护理的要求。其内容包括药物对症治疗、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呼吸循环系统的检测等。
1.3评判标准
本组研究的评判标准的内容包括:一是无效,即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现象;二是有效,即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得到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得到纠正,血常规逐步恢复正常;三是痊愈,即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2]。
2 结果
利用统计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重点护理要求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从上表中可知: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其中两组患者在HR数值的变化中不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3 探讨
在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的重点护理要求包括以下五点[3]:
首先是要做好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工作,在服药之前要检测患者的心率与心律,当患儿的心率小于 120次/分钟的时候需要暂停服用该种药物并立即向主治医生汇报以采取有力的急救措施[4]。当患儿在服药期间出现心律失常、黄视、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状况时要即刻汇报给主治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在使用利尿剂的时候,需要在一到两分钟内利用静脉注射完成,并记录患儿在一天内的出入量,并定期检查患儿的血钠与血钾。
其次是要做好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工作,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饮食习惯选择易消化并包含丰富营养物质的半流质食物。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以降低膈肌对患儿心肺功能的不利影响。对于婴儿的母乳喂养时间,每次为七到八分钟。而对于人工哺乳,需要采取措施让奶汁可自行滴落的速度为佳。
三是要做好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处理工作,对于需要急救的患儿,需要将病床的床头抬高30°~60°,用鼻导管给氧每分钟3~5L,并及时地给予患儿吸痰的处理。在进行救治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用于血管活性的药物的注射,另一条用于抗感染或者利尿药物的注射。
四是要做好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即护理人员要运用自身丰富的心理学知识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理论知识耐心回答患儿家长的问题,并用温柔和蔼亲切的语言安抚患儿恐惧、紧张的心理。同时要对患儿家长进行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疾病救治方案、救治时间以及注意事项的培训与教育,逐步增强患儿家长配合治疗的勇气与耐心。
五是要做好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的检测工作,医务人员要运用多功能的心电监护设备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RR、HR数值进行检测,并细心观察患儿的心率、心律以及心音的强弱变化。同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三凹症、呼吸深浅度、鼻翼煽动、点头样呼吸的状态,在必要的时候检测患者的血气分析数据,并根据患儿血气分析的结果来有效调节给氧的时间与含量。
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保持病区的安静,减少对患儿的不必要刺激,以免患儿出现焦躁不安、恐惧、哭闹的情绪。同时要按照主治医生的嘱咐给患儿注射镇静药物,以免患儿暴躁不安而引发心率加快与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孙祥玲.小儿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30例护理体会[J].中国乡村医药,2009,(1):56-57.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8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22-02
输精管结扎术是一种常见的节育手术之一。男性参与节育工作对于计划生育工作是重要的一环。由于男性在中处于主动性以及持续终生的生育能力,使得男性在生殖中出现主导作用,因此对男性实施节育手术能控制家庭的规模,使得生育水平下降,而且还对于妇女的生殖健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减轻社会负担,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输精管结扎术的特点是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等特点,已经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其中在全球实施输精管结扎术最高的五个国家中,我国位列第五,仅次于澳大利益、西班牙、加拿大以及瑞士[1]。虽然输精管结扎术的操作简单,但实际临床上仍需要注意输精管结扎上的护理工作。本文主要是探讨输精管结扎术在临床上的护理重点,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从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需要进行输精管结扎术的男性手术对象共223例,年龄在20岁到45岁之间。随机将手术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共100例,对照组共123例。两组手术对象在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受术者具有可比性(P>0.01)。
1.2 手术方法 两组手术对象均采用直视钳穿法进行结扎。具体的方法如下:作好相关手术前准备,受术者仰卧于手术台上,消毒铺敷。以三指法将输精管固定于阴囊皮下。选择血管稀少处,用1%-2%利多卡因行阴囊手术入口处皮肤浸润麻醉及精索阻滞麻醉。每侧注射2.5mL.用拇指和食指挤压麻药皮丘以减轻肿胀使皮肤变薄.再次以三指法固定输精管,用输精管皮外固定钳(以下简称固定钳)在局麻处将输精管连同绷紧的皮肤夹入钳圈内。抬高钳尖,下压钳尖前方的皮肤,使钳圈前方的皮肤绷紧变薄,致该处输精管呈高度突起。用输精管分离钳(以下简称分离钳)的一叶,在钳圈前方输精管最突出处刺入输精管前壁至管腔;退出分离钳,闭和钳尖再由该刺孔插入;以均匀力慢慢张开钳尖,使阴囊皮肤至输精管各层组织一并分开,暴露并提出输精管,游离1.5cm输精管,注意避免伤及输精管动脉。确认输精管后,在输精管拟节扎处用分离钳轻轻压挫,1号丝线结扎,剪去两结扎间约1cm长的输精管,剪下的组织应仔细检查确认无误,避免误扎其他组织,暂保留精囊端的结扎线。回纳输精管至精索内,再缓缓提出保留线,分离钳夹住带出的精索筋膜及精囊端输精管后壁,1号丝线结扎,使两残端分层隔离。检查无出血后,剪去保留线,将输精管复位。同法进行对侧结扎术。皮肤裂口覆盖无菌纱块以胶布固定。告之术后注意事项。
两组受术者均采用相同的手术结扎方式,但对照组受术者采用一般常规的手术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护理干预手段,其主要内容有包括:
心理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前,护理工作人员除了要准备好手术室以及手术准备工作外,还需要对受术者进行探视交流。了解受术者的术前的心理情况,以及简单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以及手术的基本流程,尽量引导受术者能将其心态放松,缓解其紧张心态。有些受术者会出现手术前的紧张,害怕手术会影响日后性生活的质量等。护理工作人员应该耐心详细为受术者进行解释,并告诉节育术后对其性生活不会造成影响。手术期间,护理工作人员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陪伴受术者并且给予受术者心理安慰和支持。可以帮助受术者进行颌放松、慢节律的深呼吸、播放轻音乐等方法帮助受术者缓解紧张焦虑情绪。手术中适当和受术者进行交流,用心倾听受术者感受,并表示理解同情,适时给予鼓励,严密监测受术者的生命体征。手术过程中需要谨慎操作,避免闲谈等。手术结束后,应告知受术者手术结束以及手术结果,告之术后注意事项,并护送受术者至观察室。注意受术者的伤口处理,在穿戴衣服以及进行搬运时动作需要轻柔。受术者术后需住站观察护理至少一天,检查局部无出血及感染等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告之受术者七天内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如长时间行走、骑车骑马、跑步跳跃等。有伤口出血、阴囊肿大、疼痛、发热时必须及时就诊。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五天后去除。叮嘱受术者要注意伤口的保护,避免出现感染。指导受术者手术后的饮食,避免进食刺激性过大的食物,注意个人的卫生工作,在手术后两周内避免,做好自我保护避免伤及伤口等。术后应避孕至少6个月或20次排精。告知受术者家属情况,并且要求受术者家属能给予受术者支持照顾。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受术者手术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手术时的血压、心率以及手术时间等评估两组受术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的后的临床效果。其中疼痛程度的评级标准主要是[2]:0级没有感觉到有疼痛或不适感;I级有轻微疼痛,但在可忍受范围之内;II级痛感明显;III级痛感剧烈不能忍受需要药物等。
2 结果
对比两组受术者手术后的疼痛情况,以及临床数据对比等,详细结果,见表1。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观察组受术者的疼痛程度没有对照组受术者大,观察组受术者在II级和III级的疼痛受术者数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受术者,两组受术者在疼痛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计划生育属于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是确保我国人口素质以及控制我国人口数量的有效防范。其中男性输精管结扎术是其中一种节育方法之一。随着现代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妇女地位的提高,使得男性进行输精管结扎术作为节育方法的情况也相对比较常见。因为男性输精管结扎术的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但由于输精管结扎术属于小手术,很多时候往往得不到临床上的重视,使得受术者发生一系列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和后遗症,为受术者带来痛苦。根据本文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受术者进行输精管结扎术的过程中对受术者进行干预性护理能使得受术者的疼痛程度降低,并且能减少一定的手术时间,避免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等。总结回顾几点输精管结扎术的临床护理要点。首先是对受术者的心理护理。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证明,心理紧张焦虑等因素会使得受术者的身体机能等方面处于应激状态,受术者在手术中若心情放松其呼吸、血压、心率等均能处于较为稳定情况,使得受术者能全身放松[3]。由于该手术部位属于比较敏感部位,因此受术者除了在手术前担心手术结果外,还有一定的尴尬和不好意思。因此护理工作需要对受术者进行心理护理,使得受术者在手术前能将心态调整好,并且能平缓其焦虑不安的情绪。这也可能是观察组受术者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受术者短的原因。由于受术者的情绪平稳,使得手术能顺利进行。其次是手术后需要对受术者的伤口进行处理,需要帮助受术者处理清理伤口,避免伤口出现感染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受术者出院时需要交代受术者出院后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饮食上不要进食一些刺激性较小的食物,尽量进食清淡的食物,避免对伤口造成刺激影响;另外需要告诫受术者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尽量避免进行性生活,避免伤口发生破裂等情况。
综上所述,输精管结扎术虽然手术操作简单,在临床上属于小手术,但良好的临床护理能帮助受术者减轻疼痛,减少手术时间,避免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等。由此可见,做好输精管结扎术的临床护理工作,采用护理干预手段至关重要,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及需要得到临床上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赵炳礼.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手册: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06.
宫外孕是一种特殊的受孕,主要是指患者的受精卵在子宫外进行发育从而形成的一种疾病,此类妊娠如若发现、治疗不及时则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甚至失去生命[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宫外孕的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升高,国内外均有报道称约100次妊娠中可出现2次异位妊娠[2]。本文为分析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措施,进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特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宫外孕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B超检查发现盆腔内有积液,宫腔未见胚囊,在宫外可见大小不等的包块,结合患者及家属意见均同意进行手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分布在20-44岁,平均年龄为30.1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1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在19-45岁,平均年龄为31.2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12例,两组患者在孕周、年龄、等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性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术前的护理:定期进行术前探视,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讲解宫外孕的相关知识,腹腔镜手术中的基本操作以及手术后如何快速恢复等疾病知识,并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进一步对患者心理进行评估,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护理。皮肤护理:在手术前对患者需手术区域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并保持肚脐的洁净,取松节油棉签擦拭后去除污垢,最后用碘伏棉球擦干净。③肠道准备:术一天给予患者流食,当天禁食禁饮。④术后护理:术后放置引流管,患者排气后给予流食半流食普食流程进食,采取盐酸哌替啶进行止痛,术后视情况指导患者早期床上适当活动翻身,第四天可正常活动。④出院指导,根据患者情况和工作环境进行调整,一般可在术后7天进行常规活动,并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补充营养,嘱咐患者1个月内不能有性生活[3],一个月后注意避孕,一周后可洗澡,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情况。患者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总分为100分,根据以下标准分类[4]:0-70分,不满意;70-80,一般;80-90,较满意,90-100,非常满意,满意率=(较满意+非常满意)/总人数。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使用SPSS18.0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则采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在手术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比较后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为分析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措施,进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依据,特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宫外孕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运用围术期综合护理方法临床疗效满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和术后下床时间,同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临床意义突出,值得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郑卫红. 探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重点及措施[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1):150-150.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0-0088-03
doi:10.14033/ki.cfmr.2015.30.044
品管圈全称为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即持续质量改善小组,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为了解决现场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中的问题和品质管理活动,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1]。品管圈活动则是这个小组的成员在相互启发和自我启发下,灵活运用各种质量控制手法对全员参与的工作现场不断进行改善与维持的活动[2]。电子病历(EMR)是指医疗机构结合计算机和数据库系统建立起来的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发病情况和就诊过程中的医疗信息,具有信息范围广和覆盖所有纸质载体病案的所有功能的特征[3]。由于笔者所在科室自开展护理电子病历以来,经检查发现护理电子病历存在较多缺陷问题,而护理电子病历也是护理文书记录规范性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依据。笔者所在科室于2014年9月开展了以规范护理电子病历书写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6-11月住院患者护理电子病历纳入研究范围,按住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将2014年6-8月抽查的住院患者的240份护理电子病历作为对照组,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护理电子病历;2014年9-11月抽查的住院患者的240份护理电子病历作为试验组,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理电子病历。
1.2 品管圈活动方法
(1)成立QCC小组:QCC小组于2014年9月2日成立,由5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3名护士共12人组成。设有圈长、辅导员(护士长担任)、记录员、组员。小组成员均认真学习品管圈活动特点、原则及方法,从而使护理人员对使用QCC进行质量管理有充分的了解[4]。(2)选题:小组成员通过临床调查和头脑风暴,用4M选题法(即上级政策、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按照总分排序,最后确定“规范护理电子病历书写”为活动主题,选题理由:①护理文书书写应当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整、规范;②护理文书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作为法律依据,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权益;③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统一管理,而护理电子病历为护理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3)活动计划:活动时间105 d,采用PDCA循环。(4)查找原因:根据现状调查、分析,确定导致护理电子病历书写存在缺陷的原因,从人、事、物等方面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主要原因并绘制鱼骨图。(5)制定对策并实施: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和特点,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确定规范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的标准。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①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记录相关法律法规培训,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②护理电子病历书写应当及时、准确、客观、真是、完整、规范;③护理电子病历书写规范,统一管理[5]。加强培训,统一标准,定期学习规范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的标准,并以文字形式给当班护士。⑹检查:由圈长、辅导员、小组成员负责检查活动计划、对策实施情况,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和特点,对重点患者、重点时间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班的护士,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2014年6-8月住院患者护理电子病历抽查240份,存在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缺陷为183份,缺陷率为76.25%。试验组:2014年9-11月住院患者护理电子病历抽查240份,存在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缺陷为59份,缺陷率为24.58%。两组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缺陷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电子病历是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如法律效力、标准等问题,而护理电子病历作为电子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记录了临床护士的工作内容和过程,是护士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原始记载[6]。科学的护理电子病历的应用和管理不仅能够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同时使得护士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和照顾患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护理管理质量[7]。QCC具有普遍性、自愿性、目的性、科学性、民主性、改进性、激励性等特点,其活动的基本步骤是计划、实施、检查与处置。QCC在工作中作用很大,它可以帮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大家通力合作,分析问题原因、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并且在大家集思广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明显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并通过持续改进的方式使护理管理更加有效,也增进了同事之间的感情[8]。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品质管理模式,QCC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医院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使管理活动由点至面,使医院上下一体。
笔者所在科室于2014年9月开展了以规范护理电子病历书写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开展品管圈3个多月以来,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缺陷率由未开展之前的76.25%降低至开展后的24.58%,在缺陷率大幅度降低的同时不但使护理电子病历书写更加规范,而且还大幅度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圈员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
综上所述,品管圈模式在护理电子病历中的运用不仅更大的发挥和挖掘团队的有效管理,促进成员的相互协作精神,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增加患者满意度,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琳凤,张毅,吕海瑛,等.品管圈在我国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1):800-801.
[2]常美,吉小静,戴欢欢.品管圈活动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6(1):106-107.
[3]苏军霞,柯尊彬.电子病历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发展需求[J].现代医院,2010,10(7):118-120.
[4]唐洪钦,赵丽,谭小云,等.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J].护理杂志,2013,30(10):52-54.
[5]谭佳丽,张帆,邹芳,等.护理电子病历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5):25-27.
[6] Willems E,Van de Velde V,Goethals K,et al.Search for a good fit between nursing practice and electronic nursing records:benefits and limitations of nursing records on a pediatric hemato-oncology ward[J].European Journal of Oncology Nursing,2013,17(6):898-899.
中图分类号:R248.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6-0086-02
紫癜属于血证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血热与气虚。前者实证居多,后者虚证为主,或虚实夹杂。在病证的发展过程中,多由实证转为虚证,甚则导致精血不足,虚火内动,血随火行,渗于脉外。严重者,可致精血内亏,导致气阴两竭。现将本病的中医调护简述如下。
1 紫癜的辨证分型与证候
1.1 血热妄行 证候:起病较急,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大小不等,斑色鲜红,或伴有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血色鲜红或紫红,同时并见心烦、口渴、烦躁、大便干结,或伴腹痛,或有发热,舌质红,脉细数有力。
1.2 气不摄血 证候:久病不愈,或紫癜反复出现,瘀点、瘀斑色淡紫,且常伴鼻衄、齿衄,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头晕心慌,口唇色淡,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
1.3 阴虚火旺 证候:皮肤瘀斑色黯红,时发时隐,或紫癜已消失,但还伴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目眩,口燥咽干,大便干燥,血尿较长时间不消失,尿液检查有红细胞管型及蛋白尿,舌红少津,脉细数。
1.4 瘀血阻滞 证候: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紫癜色黯或紫红,多见于关节周围,关节疼痛,或伴有腹痛、尿血,舌黯红或瘀斑,脉涩或弦。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
2.1.1 观察病证特点 本病证的发生,一般较急,出血为其主症。在观察病情时,重点观察全身出血倾向。除皮肤、黏膜出现紫斑外,常伴鼻衄、齿衄、呕血、便血、尿血,或伴腹痛或发热等。出血严重者,可见面唇苍白等血虚症状,甚则可发生虚脱或其他并发症。
2.1.2 辨虚实 起病急,病程短,紫癜颜色较鲜明者,多属实;起病缓慢,病情反复,病程缠绵,紫癜颜色较淡者,多属虚。
2.1.3 观察病情轻重 根据出血的程度、部位、伴随症状辨轻重。一般仅有瘀斑、瘀点者,病情较轻;除皮肤见瘀斑瘀点外,伴有尿血、便血、颅内出血或出血量较大为重症;气随血脱者为病情危重之证。
2.1.4 观察病情变化 ①定时测量患者的脉搏、心率、血压,观察面色以便及早发现内出血。②密切观察出血情况,仔细检查皮肤出血点与紫斑的增减变化。③观察精神状态,若突然烦躁不安或头痛呕吐,或突然昏迷,应考虑颅内出血。
2.2 辨证施护
2.2.1 环境与生活起居护理 ①病室保持清洁、空气流通,定期紫外线消毒,防止各种感染。②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适当活动。有大出血倾向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并认真准备好各种急救措施。③安全护理:避免跌倒或撞击身体引起外伤出血,特别是注意保护头部,以免引起颅内出血。④病情好转后也要限制活动,以免过劳后导致紫癜加重或复发。⑤预防口腔出血:注意保护口腔黏膜和齿龈,刷牙用软毛牙刷,饮食忌过烫、过硬。经常保持口腔卫生。一旦出血,可以用云南白药或三七粉外敷。
2.2.2 饮食护理 饮食宜进软、易消化、少渣半流质食物,忌食刺激性、热性食物。鼓励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对于尿血者,应忌食辛辣、香燥及海鲜类食物,以免助热化火,加重病情。
2.2.3 对症护理 各种穿刺如输液或注射时,要注意压迫止血至不再出血,静脉注射时止血带切勿扎得过紧、过久;操作要轻、快,以免增加出血点;需要输血时,要用新鲜血。
2.2.4 健康指导 ①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②避免过度运动,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外伤,如跌仆碰撞,以免引起出血。③积极寻找引起本病证的各种原因,加以预防。驱除体内寄生虫,不吃容易引起紫癜的饮食及药物。积极防治各种外感病、扁桃体炎、鼻炎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欣赏缤纷世界的重要感官,与眼睛相关的一些疾病一旦出现就会给这扇心灵的窗户带来阴影,而眼科的临床护理工作就发挥了守护作用,帮助出现眼科疾病的患者走出困扰,重获希望。
眼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眼科的临床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工作的重点,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帮助,让他们早日走向康复。
1需掌握的眼科护理内容
通过对眼科护理学课本上的知识以及老师的讲解,让我对眼科护理工作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要想做好这份工作,就需要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包括对眼睛的医学认识,对各种眼科疾病和相关药物的熟练掌握,以及眼科常见手术的配合工作,当然要做好这份工作,最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胆大心细,要有足够的耐心,工作中容不得马虎,一定要认真和细心,所以通过学习一定要掌握好以下几点:
1.1掌握眼科护理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每一种眼科相关疾病的知识,对于一些应对措施和治疗手段能够做好充分的认识。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书本上的知识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每一种疾病都要掌握,因为将来在工作中遇到的患者不一定患有什么眼科疾病,为了不让自己在将来的工作中遇到患者时不会手足无措,所以学好专业知识是重中之重,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听讲,老师讲解的内容,以及一些相关书籍上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掌握知识,学到更多的技术。
1.2各项操作能力一定要过关虽然说护理人员对于眼科相关手术的操作只是配合而已,但是简单的操作技术还是要熟练掌握的,理论和实验课中所学习的内容一定要好好把握。包括眼科常见手术的配合工作,比如说眼科手术器械和设备的都要学会操作;还有眼科手术室的一些相关管理措施都要熟知,比如说,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制度等。
1.3眼科病房护理工作要掌握好对于患有眼科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动过手术的病人,因为术后在一段时间内会生活在黑暗中,加上担心在拆掉纱布之后会永远的失去光明,所以情绪会很不稳定,因而在护理的过程中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能够充分的展现职业道德,而且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对病人做好安抚工作,认真记录病人的情况,做好术后的充分护理,不仅仅要给患者做好护理,还要在精神上给与安慰和支持。
2眼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工作重点的简析
掌握充分的眼科知识和技术后,还要明确在眼科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工作重点,下面做一下简析:
2.1了解眼科患者的情况在患者前来就诊之后,再医生要求病人留院后,就要熟悉病人的情况,包括病人的病因,病情,以及药物护理的情况等,做好记录。其中在给病人打针吃药的时候,一定要准确无误的提供的药物,一定要严谨,不能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给患者带来负面的影响。护士给患者打错针吃错药的情况现在还是有很多的,在这个医患关系这么紧张的时代里,严谨是每一位医护工作者的责任。
2.2与患者做好沟通工作在医务工作中,和患者打交道最多的还是护理工作者,所以一定要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个人性格等,然后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能够和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通过沟通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安抚和支持,让之后的护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在和病人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了解到患者的喜好,在简单的闲聊中偶尔的提一下相关的内容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帮助,因为患者会觉得您对他的关心很多,这样一来,护理工作会进行的更加顺利,当然不仅仅是眼科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做到这点,只要是医务工作者都需要做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2.3手术过程中做好配合工作很多眼科手术都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手术过程中容不得半点马虎,作为护理人员在和主刀医师配合的过程一定要完美,这样会给医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让手术更加顺利的完成。其中手术室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对于一场手术需要哪些设备,哪些器械,都要做好准备工作。而且眼科手术需要做到精细,会有很多的手术器械,所以作为护理工作者,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能够快速的为主刀医生递送器械,因此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懂得主刀医师的需求,做好配合工作。
2.4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一些需要手术的患者来说,最期待的就是手术过后可以重新清楚的观赏这个世界,因而在手术之后就会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如果没有很好的护理,那么患者很容易变得焦虑不安,而且因为患者通常都是缺乏手术常识的,所以就会非常担心自己的手术经过,害怕手术没有成功,这对于术后的恢复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护理过程中就需要护理工作者尽快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做好充分的护理工作。
这个阶段身为护士,要和病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病人多做鼓励和健康心态的引导,给与强大的精神支持,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对于患者提出的一些关于病情的问题,一定要有问必答,百问不厌,这样才能让患者有更好的认识,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
除了以上精神上鼓励和心理的引导之外,还要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做到完美,比如说包扎过程,一定要有很高的技术。当然对于一些辅助措施也要做到谨慎,这样才能让护理工作更成功。
2.5对病人和家属做简单的疾病知识的讲解在病人确诊疾病类型之后,因为他们自身比较缺乏相关知识,所以会很关心疾病的相关内容,因而会想医生和护士询问疾病的相关知识,所以作为护理工作者,可以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简单的为病人以及病人的家属简单的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让他们在了解知识后心理能有个准备和认知。而且让病人及家属了解病情之后,对于所患疾病的一些病因,发病过程都有一个认识,这样在治疗过程中他们就能够更好的理解医生的做法,从而更好的配合。
2.6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一些眼科科普知识一个家庭中如果有了一个眼科疾病的患者,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压力还会让家属在一定程度上担心自己会患上眼科疾病,因而作为护理工作者,可以简单的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一些与眼睛相关的科普知识,或者是保护措施,可以让患者在今后的生活中更有信心,也可以让病人的家属更加放心。如果患者是小朋友,那么还可以教给他们做眼保健操,不仅会给小朋友带来乐趣,还能帮助他在今后更好的保护眼睛。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把一些用眼尝试给病房里的病人降解一下,他们会乐于学习的。
3结语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每一项护理工作都应该好好掌握,对于要求更为细致的眼科临床护理工作更是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握好工作的重点,然后在工作中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帮助他们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视力,守护好他们的心灵的窗户,让他们更好的观赏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每一位朋友都希望自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都不希望自己遭受病痛的折磨,美好的生活还在等着他们,缤纷的世界还在等着他们去浏览,所以,作为一名眼科护理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他们保驾护航,为他们创造一个美丽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陈燕燕.眼科护理手册:图书,2009-11-1版.
[2]朱章玲,王晓薇.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3]林文莹.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5期.
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及网络使用的普及,现代医疗环境也随之快速演变,现代医疗环境中最大的变革是将医疗信息电子化,首先开展的是电子病历。2013年7日我科率先开展护理电子病历试点工作,现将护理电子病历在临床运用过程和体会总结如下。
1 电子护理病历的临床应用
1.1体温单 体温单是护理表格的主要组成部分,除记录体温、脉搏、呼吸外,还包括患者其他相关情况:记录患者出入院、手术、转科、死亡时间,以及出入量、血压、身高、体重等。通过体温单能了解患者的概况,了解疾病的好转与恶化,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也是制订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的依据之一。因此,体温单所记录的内容十分重要,要求记录必须及时、准确、真实、完整、清洁。量体温传统的做法是护士先将量好的体温记录在纸上,然后再在体温单上画出体温曲线。存在很多问题,如:格式不统一、项目记录不全、用笔颜色不正确、不按规范书写、字迹潦草等[1]。重复劳动,费时又费力。PDA(个人数字助理)的应用,将护士工作站直接延伸到病房,护士携带PDA到患者床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进行采集,信息可直接保存到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中,系统即时自动绘成彩色曲线,生成体温单,整洁美观,有效地解决了原来手工体温单上容易出现的录入时间与实际测量时间差距较大的问题[2]。而且,所录入的信息在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均可查询和打印,便利地为医疗提供了实时而准确的信息[3]。
1.2护理病历电子摸板的功能和应用
1.2.1入院评估单 入院评估单是记录新入院患者一般资料p身体评估p生活状况及心理社会评估内容。而患者的基本信息,传统方法都是通过询问,将信息填入表格中。现在通过电子模板可自动提取患者一般信息,例如:患者姓名p床号p病案号p家庭住址p诊断p生命体征等。
1.2.2护理记录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p一般患者护理记录。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整个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其主要内容是对患者的全面评估、病情客观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书写护理记录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书写不规范(包括字迹不清、涂改、错别字、页码填写错误或漏填等),病情记录不及时,病情描述不准确,重点不突出,未能正确使用医学术语等[4]。电子病历通过事先建立的各种疾病的模板,关键病史特点的提醒功能杜绝了对疾病重要特点的遗漏,常见的症状及体征采用选择式记录(如咳嗽p咳痰p咯血p气短p喘等若干选项供选择),部分特殊情况则自行输入,如此等等措施,使得护理记录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全面记录了护理工作的内容,弥补了整体护理的书写繁琐、护理记录不能与病历一同归档的缺陷。
1.3电子护理病历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
1.3.1缩短了护理病历书写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护理病历软件的设计,可使护士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整个护理管理软件的应用,使护理病历书写变为只需按键盘上相应的键或进行选项即可自动生成表格式的护理病历。由于护理计划库可提供大量的可选择的护理诊断、措施,缩短了制定护理计划和调整护理措施的时间。
1.3.2实现资源共享,减少了护理纠纷 电子护理病历可以和医生的电子病历共享数据资源,体温单中的数据与护理记录同步,护理电子病历可以直接查看医生的病历、化验单数据等,并可直接引用医生记录、医嘱到护理记录中,减少了医护记录不相符这一严重而多见的病历质量问题,减少了因此带来的医患纠纷。
1.3.3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护理质量 传统手工书写护理病历随意性强,通过计算机的统一管理,电子护理记录格式更易实现模式化、规范化[5]。在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漏字、漏记、格式错误时,可及时在计算机上修改或删除再保存,形成的护理病历格式规范、整齐、美观[6]。
1.3.4存贮量大p传输速度快p使用方便p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便于护理临床资料的充分利用 电子护理病历改变了用普通纸张记录贮存病案资料的保留占用空间大、查询困难、不利于信息交流的困境,当医务人员需要了解患者资料时,只需输入患者姓名或住院号或ID号即可获得该患者全部资料,大大减少了人工收集和录入数据的工作量,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水平,达到了分散输入、信息共享、省时省力、减负增效的效果[7]。
1.4电子护理病历在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1.4.1病历细节部分注意不够 进行护理文书录入时精神不集中,护理病历中错别字和同音字较多,上、下、左、右等关键词输错,部位大小前后不一致等。
1.4.2复制、粘贴现象较多 由于电子病历可复制、修改,伪造数据在显示屏上不留痕迹,而计算机编程也未能有效制止上述操作,使一些护士为提高书写效率或贪图省事,记流水账或重复医生的病程记录,随意复制、粘贴与患者实际病情不符的记录,使护理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
1.4.3护士签名的有效性问题 电子护理病历中的签名,打印出来后仍需护士本人手工签名,若有修改后重新打印,不在班的护士无法及时签字,给日常护理工作带来一定麻烦,特别是护士夜班、节假日或休假时更加难以完成。
1.4.4护理病历保存在计算机中,若计算机遭遇病毒的侵袭时轻者文件无法打开严重时丢失等。
2 讨论
护理电子病历是护理工作信息化发展一个必然的趋势。今后我们将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使电子护理病历质量和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缩短护士在书写方面的时间,把时间还给患者,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28-02
重型颅脑损伤(SBI)病人由于昏迷时间长,自身代谢紊乱,易产生多种并发症,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病人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2006年―2008年我科收治12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经积极治疗并加强了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90例,男65例,女25例;年龄 3 岁~86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并经X线、CT检查确诊;单纯脑挫伤45例,脑挫伤并颅内血肿30例,广泛性脑挫伤并硬膜外血肿6例,开放性脑挫伤并硬膜外、硬膜下血肿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3例;手术治疗43例,非手术治疗47例;闭合性脑损伤71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9例。
1.2 结果
本组病人好转73例,死亡17例,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
2 并发症的护理
2.1 颅内压增高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颅内组织的损伤严重,加之脑出血、脑缺氧、脑水肿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导致的颅内压增高,是致死的最主要原因。瞳孔的改变是判断病情和发现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标志,有定侧的意义,必须严密注意,并记录之,意识障碍程度加重,或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提示颅内压增高,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快速静脉输注20%甘露醇250 mL,加地塞米松10 mg或呋塞米20 mg,联合使用效果更为明显。应用脱水剂治疗期间准确记录24 h出入液量,防止引起电解质紊乱。颅内压增高病人床头抬高30°,充分给予氧气吸入,以减少无效腔和呼吸道阻力,改善脑缺氧。
2.2 肺部感染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消除呼吸道阻塞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应行及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减少呼吸道无效腔,保证有效气体交换量和氧气供应,便于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减少阻塞细支气管所引起的肺叶膨胀不全。辅助翻身、叩背,翻身叩背后及时吸痰,吸痰时间
2.3 多器官功能不全
2.3.1 呼吸功能不全
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并发症和致死常见原因。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声音、形态有无异常,动态监测病人的血气分析及血氧饱和度,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0%以上。积极控制肺部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持续氧气吸入3 L/min~4 L/min,以纠正低氧血症,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2.3.2 急性肾衰竭
失血、脱水、发热、水分摄入不足,均可导致肾功能不足,在此基础上,大剂量甘露醇降颅压的应用可能因血清渗透压过高进一步加重肾功能的损害,引起急性肾衰竭。应严密观察病人的尿量、颜色、记录24 h尿量,严密监测肾功能。重视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各种因素,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慎用甘露醇等肾脏排泄的高渗性脱水药及抗生素。
2.3.3 多器官功能衰竭
应及时消除各种诱发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持有效的呼吸、循环通道。密切观察、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采集血标本测血生化、血气分析及肝、肾功能;早期行胃肠道营养维持胃肠的屏障功能;选用对肝肾功能毒性低的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肾功能损害;准备好抢救所需的仪器及药物,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
3 讨论
对颅脑挫伤重点要把住六关:(1)脑水肿及脑疝关;(2)呼吸衰竭关;(3)中枢性高热关;(4)痰阻关;(5)褥疮关;(6)昏迷关。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机体受到创伤等致病因素的强烈刺激,可能产生全身性自我破坏性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多器官功能失常[1]。因此护理时应加强重要器官功能的监护[2];早期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3];加强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是护理的关键。
颅内压增高是重型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如治疗护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或造成不可逆转的脑损伤。护理过程中应做到勤巡视、勤思考、勤观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是关键。除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变化外,颅内压监护是重要手段。颅内压监测能持续准确地评估病人的病情并提示预后,当颅内压≥5.3 kPa时病死率显著增加[4]。
重型颅脑损伤后肺实质多有淤血、水肿,吞咽、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致误吸,气道内分泌物不能排除,加上侵入性操作和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极易并发肺部感染,严重肺部感染可导致呼吸功能不全,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5]。因此,护理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严格消毒隔离,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梁平.重型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9):
[2] 陈玉梅.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2,16(4):199200.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意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收治内科、外科等各科病人中患有呼吸、循环、代谢及其他全身功能衰竭的病人,并对他们集中进行强有力的呼吸、循环、代谢及其他功能的全身管理。重症医学监护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质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意在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以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
1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9年9月~2010年3月共收治危重病人55例,其中女33例,男22例,年龄45~73岁,平均62岁。
2护理与对策
2.1循环系统病人(如急性心肌梗塞。心脏外科术后病人)的护理
2.1.1严密观察心律和心率的变化
(1)如心脏病,心脏病人手术后的病人容易引起低血压、缺氧和脑血管栓塞等,均可
使脑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必须定期观察神智是否清醒、瞳孔大小及反射、心律和心率的变化,必要时要描记心电图。心律失常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类:Ⅰ类心律失常、Ⅱ类心律失常、Ⅲ类心律失常;前两类比较好处理,Ⅲ类要特别重视。Ⅲ类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呈二联律、多源性室性早搏或连续出现两个以上室性早搏或R波落在T波上、室性心动过速、室颤、Ⅱ°~Ⅲ°房室传导阻滞、室性自搏等。应注意是否是由血容量不足、低血钾症、疼痛或忧虑、低氧血症或氧不足、高碳酸血症以及其他药物的副作用所致。并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及时处理。
(2)掌握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特点及预后根据不同情况做好各种准备,早期配合医生采取预防措施,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3)应熟悉医院中存有的全部抗心律失常药物,做到心里有数。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
以避免重复用药;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监护过程中,当出现室颤、心搏骤停或猝死时,应首先做心前区锤击,胸外心脏按摩,然后准备除颤。如出现快速性和过缓性心律失常,根据医嘱应用起搏器予以纠正。
2.1.2 外周动脉栓塞的观察
(1)观察各外周动脉脉搏的性质,并作双侧对比。
(2)发现脉搏有异常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四肢有无发凉、苍白或皮肤呈苍白斑,毛细血管充盈度减低或缺乏,肢体疼痛以及感觉异常等;如有以上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患者的症状,并采取相应措施让患者肢体保暖。
(3)如果患者有动脉栓塞的发生,应做好外科手术准备。
2.1.3 肺梗塞的观察
(1)如病人突然出现气促和不能解释的胸痛时应注意有无胸膜摩擦音、心律不整、腓肠肌压痛与肿胀、低血压、支气管痉挛、咯血、发绀、恐惧感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给予处理。
(2)按医嘱做血凝试验,并立即准备进行胸部X线拍片及肺扫描。遵医嘱应用肝素静脉滴入。
(3)在患者卧床期间应预防肺梗塞的发生,如多做被动或主动肢体运动,并早期下床活动等。
2.2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肺心病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的护理
2.2.1 严密观察病人呼吸血压情况
如病人尚在应用插管和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应观察病人呼吸次数是否和呼吸机同步,并注意插管是否畅通,注意患者血压、心律的变化。每当呼吸机调整后,每隔一小时做一次血气测定,提高氧分压(Po2 ),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co2 );使Po2在80~110毫米汞柱之间,Pco2〈45毫米汞柱,pH在7.36~7.44之间。
2.2.2 根据医嘱拔管。拔管后可加强呼吸管理。为防止肺不张应采取间歇应用正压呼吸,高湿度带氧面罩,鼓励病人大口吹气,以达到加强呼吸的目的。及时注意由于翻身或做各种治疗时的意外脱管。此外,应注意引流。
2.2.3 经常听诊双肺部,以测定深呼吸时双侧呼吸音是否相等,有无干性罗音、湿性罗音、哮喘音以及呼吸音减弱的区域。观察病人有无语颤增强或降低,是否出现异常浊音区,呼吸道有否梗阻等。如发现气急、发绀、烦躁不安时应立即报告医生,以便给予及时的处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05-01
1 骨科护理现状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疗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提出了骨科新技术和理论方法,同时,人们对骨科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患者在患病之初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障碍,对医疗水平的不自信以及对身体恢复状况的担忧,这些消极的心理影响可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今的骨科护理不仅包括身体上的护理也包括心理上的治疗,及时关注病人的需求,缓解紧张心情,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增加对并发症的护理。通常骨科病人在受伤后需要使用石膏,并且需要长期卧床治疗,因此石膏综合症和褥疮等并发症也成为了骨科护理的重点工作。此外,骨科护理更加科学具体。随着技术的发展,骨科治疗的方式方法也有了具体的要求,例如:术后3d开始直腿抬高功能练习、拆线后练习腰背肌、术后4―6周带护腰下床活动、半年内不许弯腰、植骨融合术后卧床3个月后下床,而显微镜下手术和经皮穿刺术的患者,术后平卧个别小时即可下床活动,48h后开始练习背腰肌。
2 骨科护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骨科病症具体情况的研究,对骨科护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
2.1 医护队伍不健全。在整个骨科护理过程,护士人员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娴熟的护理技术、敏锐的判断能力以及崇高的职业道德。但是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些护士资历尚欠,没有足够的护理经验,在护理病人时缺少专业的手法,面对突发状况时无法及时果断的做出正确决定,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卧床的患者,要注意压疮这类并发症的形成,应该为病人提供干净的休养环境避免感染,再比如腿部或是腰椎等部位骨折的病人要特别注意受伤部位的摆放。这些问题都需要注意,而一些年轻的护士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就可能导致病人的伤口无法有效愈合甚至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此外,一些护士责任心不强,对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到自身所肩负的使命,护士本身就是一个工作量大的工作,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休息导致护士身心疲惫,可能将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因而影响了工作的质量。
2.2 医患关系紧张,缺少沟通交流。为了保证护理效果,必须保证护士和患者之间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问题所在,及时对症下药提高护理效果。但是,如今的社会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患者和医院的冲突加剧,一方面,护士对工作不重视,纪律散漫注意事项交代不清,进而引发病人和家属的不满。另一方面,患者和家属不相信护士的工作,缺少对护理人员应有的尊重,言语粗暴。患者和护理人员,本应是一个和谐融洽的整体,护士帮助患者及早康复,实现自身存在的意义;患者保持良好的态度,对护士报以感激和微笑,进而实现双向的互动和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3 医疗护理制度不健全。医院的良好运行依赖于高效健全的管理体制,有了这层保证,骨科护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医院的体制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护理措施不到位。例如对于突发性的骨科患者,在治疗初期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因此医院应该定时查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此外,护理人员的道德水平不高,由于监督力度不够,容易出现送礼的混乱现象。部分护士为了自身利益,不履行自己的职责,,骨科患者家属为了病人的健康不得不私下送“红包”。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究底都是因为监管体系的不完善。长此以往,对于骨科患者的护理和康复将产生不利影响。
3 解决对策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骨科的治疗效果,针对骨科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提高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护士不仅要具有丰富的骨科护理能力还要具备突发状况的应对能力以及心理指导和治疗骨科并发症的能力,因此,对于护士专业知识的培养十分重要。一方面医院可以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加强从医人员间的沟通交流,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护士应形成良好的工作素养,自觉主动的接受再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护理要求的提高,护士为了保证自己不被淘汰就必须不断进行再教育,骨科问题复杂,治疗周期长,需要面临各种问题,加强对护士的职业技能培训已经成为发展之必然。
3.2 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本着救死扶伤的天职,医院应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在患者住院的过程中,给予病人温暖的呵护,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信任医院的工作。此外,护士在工作过程中要面带微笑,以和蔼的态度,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病人,通过沟通了解病人的需求,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每一位患者。在具体的工作当中,定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帮助病人解决需要,防范各种并发症。在沟通时,展现职业护理人的专业水准,关心病人的心理问题,细心开导,在和谐的医患关系中提高骨科护理水平。
3.3 建立健全骨科管理制度。监管体系的建立是解决骨科护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关键。首先,加强对各个工作环节的监督,使得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各司其职,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建立护理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可以从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对待病人的态度、应急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面检测。进而改善病人的康复能力,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4 结束语
在骨科的护理及解决方面,我们还将面临一系列的难题,但是,病人的健康,是我们最大的目标;病人的微笑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为了病人的及时康复,需要病人、家属、医生护士等多方面的努力,一些护理方面的细节问题一定要多加注意,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之下,骨科问题的解决将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