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城乡规划研究方向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2 15:09: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城乡规划研究方向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城乡规划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 城乡规划;活动断裂;规划选址;规划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0-0027-02

地震是对城市破坏性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突发型地质灾害之一[1]。大量震例表明,活动断裂不仅是产生地震的根源,而且地震发生时沿断裂带的破坏也最为严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明显大于断裂两侧其他区域[2]。因此,在城乡规划编制阶段合理考虑活动断裂的影响,通过科学选址,合理布局等措施积极应对,是从源头上将灾害发生时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根本途径之一,对于提高城乡规划的宏观性、前瞻性和可实施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编制应对活动断裂影响的措施建议。

1 活动断裂对城乡规划建设的影响

活动断裂与地震具有一定程度的成因联系,7级以上地震往往将造成地表数米的错动,直接影响跨越在断裂上的建(构)筑物,而目前的工程抗震设防措施还难以阻止其对地面建(构)筑物的直接破坏。例如,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地震、1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7.8级地震及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地震的重灾带均集中在地震断裂沿线(图1)。此外,在活动断裂两侧即近场地区地震动最为强烈,从而对较大范围内建(构)筑物造成影响。由活动断裂活动引发的地震还可能导致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包括在山区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在砂土分布区易导致砂土地震液化等。

图1 断裂切错大坝、桥梁

2 城乡规划应对活动断裂影响措施建议

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应将防灾的原则贯彻始终,在规划的布局以及各项专业规划中加以贯彻和体现。以下重点对新建区规划编制从规划区选址、规划布局、强度指标要求、重大项目选址等方面提出措施建议。

2.1 规划区选址

城乡规划的首要原则是趋利避害,确保城市安全,尽量避免在存在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进行规划建设。活动断裂一旦引发地震,其附近一定范围内往往震害最为严重,因此,新建区应尽量避免布置在活动断裂带上[3]。如北川在汶川地震中受灾非常严重,灾后重建工作的第一步是确定原地重建还是异地重建。北川异地重建的核心就是安全问题,在新县城选址过程中,专家提出了五个条件,其中之一便是场地地质条件良好,远离地震断裂带,并最终确定了在远离地震断裂带6km的安昌镇东南2km处重建县城。

2.2 规划布局

新建区规划选址要整体考虑社会经济等若干因素,若选址阶段不能完全避让活动断裂,规划编制可从规划布局(结构布局、功能布局)方面加以控制,从而减小地震发生时可能带来的损失。

一般来说,与地震所处的断裂带 “同向”,损毁最大;如果与断裂带走向交叉而过,相对损失较小。如映秀沿着西南东北走向规划建设,断裂带造成的地表晃动也是西南东北方向,因此,映秀基本没有建筑物幸免。而汶川县城沿着西北东南的方向规划建设,这里损毁的建筑基本处于两者的交叉地带,其他区域的建筑虽然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却并未倒塌。因此,城市发展方向应与活动断裂大角度交叉。此外,组团结构可以使各组团有独立的生命线系统,起到了分散城市中心机能的作用。各城区之间由通畅的交通互相联系,当某一个或两个城区发生震害时,能尽快地疏散人口和实施救援。因此,新建区规划布局中宜采用分散组团式为主的布局模式,组团之间规划大片的开敞空间相隔。

防震减灾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降低地震发生时带来的影响,通过调整地震影响最严重地区的用地性质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从城乡规划防灾角度分析,针对建设用地的用途进行重要性分类以便更好的进行功能布局是非常必要的。本着“以人为本,利于灾后疏散与救援,避免产生次生灾害”的原则,活动断裂两侧一定范围内适宜规划绿地;尽量避免规划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及容易引发次生灾害的工程,如危险品仓库等,如项目实施应开展相关评估工作;尽量避免规划主要道路等生命线工程,如项目需规划建设则线性工程选址应与断裂呈大角度交叉。

2.3 指标控制

降低地震发生时受灾最严重地区的开发建设强度有利于最大程度地降低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因此,建议在活动断裂两侧一定范围内不宜规划高层、超高层建筑,宜适当降低建筑密度,增大建筑间距,降低容积率。在总体规划编制中提出控制开发建设强度的原则性要求,待详细规划阶段通过开展相关工作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容积率及建筑限高等。

2.4 重大项目选址

在地震活动断裂两侧一定范围内和断裂交叉地段,避免建设抗震设防分类中的甲类建筑。将地震局提供的主要构造断裂分布图经坐标转换叠加于地形图上,并在断裂两侧扩展一定范围即可获得抗震设防分类甲类建筑禁建区范围。

此外,对于建成区应按照相关规范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对于重大项目,规划过程中宜开展相关风险评估工作;对重要工程,如医院、消防、供水、供电、物资供应等系统的关键建筑、高层建筑、穿越不利地段的基础设施管线、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等宜提出提高抗震设防水平原则性要求。

综合分析,城市的抗震防灾能力不仅取决于单体工程的抗震能力,更重要的是城市各个系统应通过合理地功能布局、抗震设防等级和设防要求的确定、关键环节的抗震增强、薄弱环节的梳理和改造、抗震保障与应急救灾的有效应对而使得综合抗震能力得到保障,从而达到安全与经济的和谐统一,保障城市系统在灾后发挥应有效能。

篇(2)

价值工程作为一种前沿的规划、管理技术,有效的满足了制造业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利润价值等需求。随着房地产业进军新世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步伐的加快,价值工程也日益渗透到房地产业的项目规划中。对于房地产业项目规划而言,制定一套系统科学、操作性强的前期规划设计所赋予的实际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对于指导房地产的开发、增大竞争筹码、切近市场需求具有重大实用价值。下面本文将在此背景下,具体来分析价值工程下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的要求、内容以及设计方案优化的建议,促进房地产业项目规划能够更科学、价值性更高。

一、价值工程理论简介以及价值工程在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一)价值工程理论简介

价值工程是一种新兴的技术经济方法,它的基本原理,即提升产品或作业价值的途径,具体阐述如下:首先,第一途径是在保持产品或作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或提高产品的功能来满足消费者的预期需求;其次,在产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产品成本,来迎合消费者“物美价廉”消费心理;再次,在前两条途径的基础上增加变量,产品功能与成本实现不均衡增长。即通过提升较低成本来获得较高额度功能的提升;此外,满足购买力稍低消费者群的消费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毕竟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力还停留在一般水平,为此,应该注重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产品功能略有下降的情况,适当生产价格低廉的中档品来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最后,提升价值最为理想的途径是生产大规模“物美价廉”的产品,企业既能获取高额利润,又能节省生产成本,是本利结合的最佳点。

(二)价值工程在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1、可以强化用户第一的观念,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对于交易市场而言,买方市场最终会战胜卖方市场赢得最后的话语权,这是我国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趋势,房地产业也不例外。因此,价值工程理论的运用,可以强化用户第一的观念,使得房地产品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功能需求,实现功能与成本的完美结合。

2、可以有效控制目标成本,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价值工程提升产品价值的最直接途径是降低目标成本,实践证明价值工程在控制房地产业成本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建筑业中运用价值工程理论进行建筑业开发前的项目前期规划建设,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投入成本,毕竟,建设项目成本节约的最大可能阶段就是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随着项目额逐渐进展,可以优化的目标范围将越来越小。

3、有助于改变房地产业投入高、浪费大、质量差、造价高的畸形发展态势。提升房地产业的经济效益。投入高、造价高、浪费大、质量差是房地产业普遍存在的顽固难题,价值工程理论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克服这些问题。价值工程可以有效糅合传统成本管理与质量管理的优点,使得成本与功能达到最佳结合点。

二、价值工程下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研究的内容以及设计方案优化的建议

(一)价值工程下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研究的内容

首先,是建筑群体组合即是通常所说的建筑平面布局、立面处理等内容,它是依据地面容积率、地面规模、形状等来确定建筑布局、间距、朝向、高度、大小、个数等等。它是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最主要部分,需要遵循三个原则,功能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其次,是公共空间规划,即对没有建筑覆盖的集体公共空间的规划,它的规划对象有两部分,一是像围墙、地面之类的硬性方面,再次是指树木、草坪等软性方面。再次是道路规划,道路规划应该在方便原则、安全原则与经济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一个合理、经济的路网。为此,需要对小区的地形地貌、气候、地形规模、位置、出入口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最后是绿地规划,绿地规划的对象具体包括住宅旁绿地、公共绿地、道路绿地、配套公共建筑绿地四部分,良好的绿地规划有助于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因此应该坚持方便生活、保证安全、设计独特的原则。

(二)价值工程下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优化的建议

1、增加成本,准确把握功能,满足用户需求。在房地产项目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成本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又很难把握的问题,很多房地产开发存在着高成本、低市场的现象。为此我们要重视购买者关注的功能,要正确分析功能。可以说,功能分析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价值回报的大小。实际规划中存在着现实成本偏低、功能不够齐全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加大现实投入成本,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保证各项功能的达成,满足用户的各项要求。

2、注重环境设计,增加环境建设投入,提升环境效果。对于环境工程而言,投入的现实成本偏低,环境建设的投入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因而所达到的环境效果也是很不理想的。当代追求高质量环境的心理还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房地产业对于环境工程给予的重视不够,没有切合消费者的实际购房需求。为此,应该注重环境设计,增加环境建设投入,提升环境效果,满足用户环保养生心理。

结束语:

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如此迅猛,如何在价值工程理论下更加准确的进行房地产项目规划,使得房地产开发商能够在可接受的资金压力下推行具有完善功能与合理价格的优质住宅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在对价值工程理论进行简单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房地产项目规划的具体内容以及设计方案优化的两点重要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房地产业真正打造出“以人为本”的优质居住环境,从而实现房地产业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篇(3)

1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

虽然城乡规划学在2011年才正式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城乡规划实践却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完善。可以说城乡规划专业就是一门先有实践而后有学科的一门科学。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既是国家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期,更是城乡规划专业快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国家的发展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也很好地指导和促进了国家的快速城镇化。面对新形势下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转型,如何变革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特别是民族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是地方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指出“强化实践、重视能力培养是专业规范的重点。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1)认识调研的能力;(2)规划设计的能力;(3)规划管理的初步能力等。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体系包括实践领域、实践单元、知识与技能点三个层次。为此,所有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能力、三个层次”来进行展开。笔者认为在“三个能力”方面调研能力是基础,规划设计能力是核心,规划管理能力是目标;在“三个层次”中实践领域是对象,实践单元重点,知识与技能点是抓手。

为此,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必须遵循上述的逻辑顺序展开,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从基本的调研能力培训开始到核心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最终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规划管理能力。以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点为突破口,促进若干实践单元的有效实施,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领域认知。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业务实践能力。

2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现状及问题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中国西部武陵山欠发达地区,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创办于2004年,学制4年,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在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先后为国家输送了近千名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为国家快速城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做出了部分成绩的同时,在专业学科建设方面,特别是专业实践教学方面也还存在众多的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建设美丽中国,以及武陵山地区发展的需要,对武陵山地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2.1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经过10多年的教学实践,湖北民族学院先后编制完成了五个版本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每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都很重视实践环节。以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版《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主要实践性环节有军事技能训练、暑期社会实践、城市认知实习、测量学课程实习、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城市社会学与调查课程实习、毕业综合考核、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践设计课程有绘画基础、城市规划实用软件、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场地设计等。所有实验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0.85%。可见学院对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认识调研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都有足够的重视。但是在规划管理的能力培养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随着湖北民族学院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民族大学定位的出台,势必加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和转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呼之欲出。

2.2 师资力量薄弱,因材施教困难重重

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稀缺,特别是高学历专业教师更是奇缺,这是当前国内开办有城乡规划专业高校的普遍现象。而湖北民族学院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更是很难引进高学历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时至今日,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教研室共有11名专业教师,其中副教授1名,高级实验师2名,讲师3,助教5名。硕士8人,在读博士1人,博士1人。专业构成方面,城市规划专业6人,土建类专业3人,测量学专业2人。在现有的教师构成中具备了一定的学科交叉能力,但是总体上要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教学,特别是要因材施教更是困难重重。急需建设一支队伍具有地方专业特色的一流城乡规划专业实践师资力量。

2.3 认识调研环节力度不足

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认识调研是基础,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敲门砖。就目前的专业认识调研环节来说主要有暑期社会实践、城市认知实习、测量学课程实习、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城市社会学?c调查课程实习、毕业综合考核、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而其中暑假社会实践、城市社会学与调查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以学生自助进行为主,老师只是实践前期指导和后期把关,未能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实习。城市认知实习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是专业老师全程指导,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往往是两个专业老师要指导60个学生实习。老师的指导深度严重不足。

2.4 课程设计总体质量不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不足

对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来说,规划设计能力是核心。目前主要开设有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场地设计等规划设计课程。由于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体系十分庞大,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曾提到,大约需要1992 年的时间才能培养一个通晓规划各个领域的通才。为此,在有限的师资条件和办学条件下要针对性地教好每一门设计课程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更不用说因材施教。

2.5 忽视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而规划管理能力的提高本身需要全面掌握规划认识调研和规划设计能力。目前,我校与规划管理相关的课程主要就《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一门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规划管理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

3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 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好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必须要有好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支撑。以湖北民族学院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民族大学为契机,以《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为指导,结合学校现有师资教学条件及武陵山地区特色制定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理论课程为指导,以培训学生认知调研为基础,规划设计能力为核心,规划管理能力为目标的实践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 因材施教,因师施教,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不同个体有不同特征,不同老师也有不同擅长专业领域和专业设计方向。因此,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因师施教,做到教学相长。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专业背景丰富、年龄搭配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3.3 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要走向课外,走向社会。加强教师与业界的联系,以及学生与业界的联系来提升教学活动的水平。课堂上严把教学理论关,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设计基础理论。课外引导学生拓宽专业视野,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鼓励和带领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学校与校外设计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定期将学生送往相关设计企业进行规划设计实习。此外,也把优秀的规划设计师请进校内,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将这个学习生涯置身于专业实践领域之中。

3.4 严把实?`教学环节和教学实践质量关

严格按照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各项实践教学环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严格组织,细心辅导。建立严格的过程质量管理和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环节考评机制。严格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现行的城乡规划种类,及各类规划的设计的内容深度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

3.5 构建地方实践教学特色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城市都十分重视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随着城市商品住房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城市住房问题已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目前由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强和政策监管不到位,因此我国很多城市出现了一系列因住房问题引发出来的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如城市楼价加剧上涨、房地产房价居高不下、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相对滞后,保障性住房制度不完善等。在当前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大背景,如何通过科学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调节房地产市场,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城乡规划工作者面前一个时代课题。

1 国内房地产市场调控背景

2010年,为遏制房价过快的上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分别从抑制需求、增加供给、加强监管等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方位调控。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出台和逐步落实,对地方政府、开发企业、商业银行、购房者在内的各相关主体行为均产生了显著影响,综合调控力度空前。据统计,2010年1月至11月,全国120个城市住宅用地供应和成交面积分别同比增加43%和40%。地价水平高位震荡,其中2010年7月达到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1458元/平方米,但2010年8月以后又有所上涨,2010年9月达到年内最高水平。另外,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等指标增速均显著高于历史水平,而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速分别为9.8%和17.5%,且全年各月增速基本成下行趋势。2011年,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原本就已经备受关注的商品房限购政策再次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应,作为一个特定时期的特殊手段,限购政策的实行短期内在调节市场、抑制投机购房方面有了明显的效果,2011年仍然保持持续性、连续性、稳定性,国家控制投资性需求的政策还在持续。在此严厉行政干预之下,2011年全国楼市降温情况明显大于2010年,70个城市房价指数已于二季度出现同比负增长,年内多个月份房价会出现环比负增长。部分房价偏高的一、二线城市,房价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跌。2011年全国商品房均价为每平方米5466-5496元,比2010年上涨8.3%-8.9%;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1.2亿-11.4亿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8.61%-10.92%。2012年,在通胀预期和供给不足的大背景下,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仍未放松,对于2012年的楼市走势来说,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为稳健,特别是信贷规模对房地产影响比较大,加之保障性住房力度还会继续加强,房地产税可能试行,都会对市场产生不小的影响。

2 基于房地产市场调控下的城乡规划对策

2.1 通过城乡规划科学布局住房用地,从供地导向上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

科学编制和落实城乡规划,可以从供地导向上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遏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一是先从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入手,协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的商品住房建设用地布局和用地规模。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商品住房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二是要充分发挥近期建设规划的综合协调作用,统筹安排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商品住房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合理确定商品住房用地布局和比例。城市要依据近期建设规划,结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优先安排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项目用地;三是要针对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爆热和楼价过快上涨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资源条件,科学地调整城市商品住房的用地布局以及合理容量,通过科学编制城乡规划为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提供导向。

2.2 通过城乡规划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从均衡发展上正面优化房地产市场

一是在城乡总体规划的前提下,调整优化城市住房用地供应结构。我们在城市住房项目的规划选址上,优先保证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和对有利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项目用地。在城乡规划管理和建筑设计方案审批时要严格控制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套型面积,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一定面积以下,容积率要控制在一定幅度以上;对套型标准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办理规划许可、施工许可、预售许可、产权登记等审批手续;二是要加大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前提下,根据目前城市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城市住房用地供应结构、供应方式及供应时间,严格控制别墅类用地和高档住房用地供应,着力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量;三是要严格理顺土地转让过程中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能,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在城乡规划管理上严禁违反规划进行转让,依法制止“炒买炒卖”土地行为,同时要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理力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切实制止囤积土地行为。

2.3 通过城乡规划引导三旧改造,从土地储备上良性影响房地产市场

我们要发挥城乡规划的统筹协调作用,对城市旧区进行“三旧改造”,储备城市住房建设用地,以增强城市调节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弹性和灵活度,促进城市房地产良性、协调发展。

一是在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背景下,通过编制和实施城乡规划合理引导城市“三旧改造”。对住宅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备的地区,加快城市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对旧住宅区进行房屋维修养护、配套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建筑节能改造和综合整治;同时,要在城乡规划的科学引领下,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方式,合理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旧城镇、旧厂房和城中村改造,增加城市中心区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二是通过城乡规划,增加城市土地储备,为调控房地产市场提供可靠的用地保障。在实施土地收购储备时,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存量土地的再利用应当优先保证适合中低收入家庭需要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以及必需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这样,通过城乡规划盘活城市旧区现有建设用地,为下阶段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化发展提供空间,从土地储备上良性影响房地产市场。

2.4 通过城乡规划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从发展方式上协调促进房地产市场

通过城乡规划的科学编制和实施,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可有效促进房地产市场均衡、协调、健康发展。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不但不会冲击商品房市场,也不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秩序,反而通过建设增加了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会更加稳定商品房市场的秩序。随着大量保障性住房的投入,不少低收入群体不再掺杂在商品房市场的供应对象当中,从而有利于平稳商品房市场的价格,使得商品房市场的秩序更加良好。城乡规划引领保障性住房建设,一是通过保障性住房的合理规划,减小房地产泡沫,满足人们的住房要求,并做好商品房和公租房的两方面的发展;二是坚持政府导向,深化保障性住房的制度化、社会化改革,完善保障性住房的政府调控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监管机制在保障性住房市场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三是坚持有效实施原则,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保障机制与具体措施,保障规划得到有效实施;四是在规划布局上,对新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要坚持分散布局、相对集中、规模适度、节能省地的原则,采用集中建设和配套建设两种方式。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应向租售并举转化,侧重增加租赁型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

3 结语

篇(5)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7-0057-0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在城市的建设的过程当中城市中心区的作为愈加的突出,城市中心区作为一个城市公共活动的核心所在,是城市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区,因此,在城市中心区规划之时需要采用控制性详细规划,确立好城市中心区土地的使用性质以及强度,为城市化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城市中心区与控制性详细规划

就目前来看,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在应用的过程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方式主要包括指标量化、条文规定以及法定图则等多个方面,对城市的开发以及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为城市的规划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考,使得城市的规划管理模式大大简洁,缩短了决策以及建设的周期,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以及转让过程当中的一项重要依据。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经济体制以及结构的不断调整改革,使得我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这一现象在城市空间上的反映则是对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已经步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面临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城市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冷静的对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战略进行合理规划,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使得部分城市逐渐开始了对城市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而由于城市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转型,在城市中心区逐渐兴起了商务、娱乐以及行政等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土地使用方式,这就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带来了困难,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城市在进行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之时,往往存在着脱离现状以及与当前存在矛盾的现象,使得很难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

一般来说,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权威性主要表现为在进行编制的过程中,具有可行性以及可信度等两个方面,以某城市的中心区为了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2 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可行性

2.1 做好互动汇总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当中,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落实城市发展的重要不走,也是在进行城市项目建设过程中所要遵循的依据,其本身具备着衔接以及协调的作用,这就使得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有着关键的作用。由于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中心区利益交织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编制的过程当中,需要分层次、多方面进行,其中会涉及到文物保护、交通、市政以及景观灯多个方面,对于城市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对该城市中心区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当中,整理现有的规划设计项目,对其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并寻找联系以往的规划设计人员,对规划设计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回顾探讨,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对所制定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不断的修正,使得发展的重点环节得到了明确,并实现了规划与管理的有机结合,确定好了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环节。

2.2 收集在建以及批建的资料

由于城市中心区具有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建设最为活跃的区域,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之下,盈利高的产业逐渐进入到城市中心区,而盈利性少的产业逐渐搬离了城市中心区,这样的变更方式,使得城市中心区的更新现象显得十分的频繁,尤其是在对城市中心区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过程中,这样的更新现象更为快速,经常会出现确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之后,与当前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这就导致大部分的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很难得到实际的发挥。鉴于这样的原因,在对该城市中心区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当中,采用了“开门规划”的方式,在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借助市规划局、计划委员会以及建筑工程局等相关部门机构的配合,对当前中心区在建以及批建的项目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收集,不仅仅收集了当前所有项目的数据信息,也从整体上对这些项目的布局功能以及用地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总结出当前城市中心区发展的趋势,从而为城市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提供必要的参考指导。

3 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可信度

3.1 做好物质以及社会空间的研究

在进行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过程当中,需要对当前城市中心区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就目前来看,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之时,要对中心区的用地物质环境进行仔细的分析调查,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中心区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其本身的结构形态通常会显示出较为复杂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用地零散混合,商业用地与住宅用地相互交织等,因此,对中心区的空间环境进行仔细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显得十分紧要,这不仅能够确定城市中心区的范围,还能够确定各功能建筑在中心区空间所占的比例,从而有利于把握城市中心区在未来的发展规划。在该城市中心区的调查过程中,按照性质以及风貌的相互之间的差异,可以将中心区分割成为1 000多个基本类型的地块,而每一个地块当中,需要确保土地利用的性质以及功能等方面形成一致,进而对其进行量化分析,明确该城市中心区土地使用的构成结构,以及其未来的变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同时,在对该城市中心区进行现状调查的过程当中,也强化了行政管理以及社会空间结构的调查力度,通过对各个管理部门机构的走访,对该中心区的社会环境以及人口构成等多个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为对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2 对中心区进行高度控制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城市中心区域主要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开发的强度较大,在有限的建筑面积之上,建筑物较为密集,这也是城市中心区的标志性景观,在对其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过程当中,需要从历史文化的保护、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以及环境质量的优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以便于对城市中心区进行综合性的高度控制。在对该城市中心区进行高度控制的过程当中,采用并制定了由两个内部视角、四个周边视角以及三个城市视角相互结合的城市中心区视觉景观控制体系,其中内部视角主要是对该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区域的视觉长廊进行保护,防止因为高层建筑的建设遮蔽欣赏历史文化景观的实现;周边视角主要用于组合中心区建筑群的空间结构,塑造有现代化气息的城市景观;而城市视角则是为创造有层次感变化的中心区天际线提供便利,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城市中心区的高度进行控制,使得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实现了有机结合,促进了城市中心区的发展。

4 结 语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062-02

一、前言

2014年5月,国家明确提出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具体要求,目前我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就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2]未来地方本科院校调整为职业教育方向,这是我国城镇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需求决定的,必将终结人才培养与市场不对接的扭曲格局,让高校回归教育的本质。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小城镇和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是未来几十年中国城乡建设事业的主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市场经济的导向意识在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显。然而,各个地方职业需求特点及职业分化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合格的城乡规划人才的地方高校办学条件和学科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实现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是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在认真研究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特点的基础上,对地方高校职业教育改革模式进行探讨,本文立足于对湖南城市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调查,充分考虑该校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服务中小城市的学科发展特点,结合地方政府及设计单位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确定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专门化方向。

二、专业教育标准化与特色化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

人才培养模式的统一性与多样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3]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出台了一系列专业教育培养方案和评估要求。但是由于中国高校地域性差异过大,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不能统一标准,特别是对精英教育为主的学术研究型高校和以大众化教育为主的技术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辩证关系,一直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城乡规划专业在满足专业教育标准化和统一要求的同时,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地域化特点以及学校的基本定位和生源需求,培养多样化与特色化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4]这也是当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湖南城市学院作为地方性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培养服务地方基层建设和区域经济,具有一定规划能力、设计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基本构架

(一)适应新型城镇化的课程体系改革

随着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变革,城乡逐渐趋向一体化,城乡规划作为政府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和空间管理的宏观调控手段,其作用也愈发重要。在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上也必须坚持以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特别是要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文化资源筹划学科建设,确定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在高等院校专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应打破传统的微观空间教学模式,将课程体系调整为以城乡规划的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工科的工程技术设计为手段,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有必要改变目前国语学科化和理论化的专业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体系,突出相关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5]在课程结构体系设置上,除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课程外,应适当增加与当地城乡结构相吻合的、具有地域性特征的、以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例如村镇布局规划、新农村规划及村庄整治、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教学内容。在熟练掌握基本绘图技能的同时,增加3S空间分析的软件应用及相关模型开发的课程,让学生们建立区域观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区域空间数据。

(二)强化实践教学研究

城乡规划专业强调实践性,创新实践教学是贯穿人才培养过程始终的重要环节。在掌握相当完备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开展各类实践性教学环节。湖南城市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就是服务于小城镇,服务于地方和区域经济。其毕业学生的就业定位主要在中小城市的设计单位和规划管理部门。因此,系统地展开实践创新环节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6]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开展开放式理论教学,将课程设置与学生科研项目结合,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地方高校可以以实习为平台,培养学生调查、分析、进行城市问题研究的能力,利用学生假期时间,有针对性地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7]例如学校将暑期三下乡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组织大三大四学生进行村庄规划调研,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依托高新技术的产学研合作教育

城乡规划不仅是一门工程技术,还是一项政府行为,更是一项社会活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与政府部门或设计单位保持互动,为行业部门提供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专业技术人才。依托高新技术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实施:第一,加强校企合作教学。在相关企业设立实训基地,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实践,借助社会行业力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第二,在课程设计中引入实际项目,甚至做到“真题真做”,引导学生与社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与甲方进行沟通交流,打破传统“闭门造车”的局面;第三,在院系设立实训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参与实际项目,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四)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对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五年所学知识的总结性综合检查,也是大学期间最终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不仅要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还要优化学生的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使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积极应对各种新状况。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第一,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方向,鼓励学生根据意愿选择指导老师和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形成学术研讨的良性循环;第二,培养学生分工协作与团队意识。城乡规划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外向性特点,在毕业设计中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能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协调组织管理能力,更加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第三,建立毕业设计考核体系,以合作学习小组的总体成绩为评价主体,形成教师评价、学生个人自评、小组之间和小组内成员之间互评的多元评价观;第四,鼓励学生根据毕业设计主题提出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度的研究专题,讨论并选用研究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是目前各大地方高校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在未来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中,城市规划专业应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仿真实践教学、企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的相互结合,提高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供。从发展的角度不断完善和调整,培养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地方性高水平规划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陆金森,陈飞平,李华,刘昊.地方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72-73.

[2]李方慧,赵永江,赵文军,王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几点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4,(06):16-19.

[3]崔英伟.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5-04-25.

[4]周敏.独立学院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05-01.

篇(7)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10—0094—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10.01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土地流转的一种新型模式,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1]。

由于我国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学者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意义的探索[2—3]、挂钩运作模式的研究[4]、挂钩政策的由来及挂钩政策落实阻力方面的分析[5]等。规划是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龙头,是落实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的开展还缺少相应的技术规程,关于挂钩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较少,例如周小平、黄蕾[6]等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测算级差区域指数划分挂钩供给和需求区域;宇德良、汪景宽[7]从项目区实际条件出发,采用特尔斐法选取挂钩选址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用加权指数和法计算评价得分,并运用累积曲线分级法对对拆旧地块进行适宜性评价。相关研究为挂钩规划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采用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使指标因子权重的确定过程受主观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引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分别从区域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及生活条件3个方面,构建相应的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土地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该模型以“资源类型”替代因子权重,可以有效避免主观因素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同时,以生态位适宜度评价结果为表征量,构建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够具体有效地指导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规划的时空安排,为解决挂钩规划的技术难题提供方法借鉴及参考。

1 挂钩规划原理与方法

1.1 挂钩规划的原理

挂钩规划主要以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合理布局、加快城乡统筹为目标,其核心任务是确定挂钩的规模及其时空安排[6]。因此,挂钩规划的关键是建立挂钩需求区域与挂钩供给区域之间合理的对应关系。其中,挂钩需求区域是指重点发展城镇建设的地区,而挂钩供给区域是指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提供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区域。

本文尝试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针对挂钩供给区域和挂钩需求区域不同发展要求,构建指标体系,从而测算研究区域挂钩供给和需求的适宜程度。以各个区域的生态位适宜度作为重要指标,划分出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指数的挂钩供给和需求的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和低度适宜区。与此同时,按照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结合《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测算供给和需求区域的挂钩潜力,以此划分出挂钩供给和需求的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和低度适宜区。将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指数的挂钩分区结果与基于挂钩潜力的分区结果做叠加分析,最终确定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挂钩供给适宜区和挂钩需求适宜区。在做挂钩规划时,优先安排挂钩供给高度适宜区和需求高度适宜区的联动,并依次逐级关联,科学指导挂钩工作。

程 龙等:基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法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年 第10期1.2 研究方法

1.2.1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篇(8)

在互联网上检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将2009~2012年的文献摘取出来,将检索到的文献按照文献性质、字数、内容、发表时间、发表单位进行统计分析,经过数据分析可知,期刊类文章23篇,会议议论文章12篇,专业类文献40篇,这40篇文献全部下载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本文以40篇专业类文献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学进展情况。

1.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40篇专业类研究文献进行数量、文献来源和研究议题方法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

2我国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研究进展分析

2.1研究文献数量分析

文献数量不仅可以反映研究内容的研究热度,还可以真实体现出相关专家学者对研究课题的关注程度,自1999年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的十多年之间,每年平均会出现7篇相关研究内容的文献,并且最近几年,相关研究内容文献的发表数量呈上升趋势。通过对上表数据进行分析可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研究热度一共分为三个阶段:①起步阶段,专业研究初期,其工作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心仍未确立,每年研究文献的发表数量很少;②成长阶段,随着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和完善,相关专业研究课题也逐渐增多;③发展阶段,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开展力度在逐渐加大,其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发展相对完善,研究成果颇丰。

2.2文献研究议题方法

研究议题方法不仅可以反映出研究专家对研究内容的掌握情况,还能体现出研究内容的科学知识深度,传统研究方法是停留在文献资料查阅,这种文献资料查阅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各研究议题的研究内容,但是其查阅工作量非常巨大,其研究效率很低。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普及,研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方法逐渐变得多元化、信息化、智能化,通过对各研究文献的统计,将其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案。

2.3研究内容

通过对40篇专业类文献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可知,大多数专业文献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四个方面,很多文献的关键词都会出现“课程体系”,可见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提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集中体现在教学实践、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各报刊发表的专业研究文献的研究方向可以体现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

篇(9)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267-02

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为正处转型阶段城乡规划指明了改革方向,新版《城乡规划法》颁布更是为我国未来城乡规划各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作为培养城乡规划专门人才的学校,应关注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

经初步统计,我国目前开办城乡规划专业的学校近200所,有的一座城市有五六所(吴志强)。而社会又反映缺乏应用技能型人才,尤其是既有学历又有丰富专业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师。因此,普通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在面临的新形势下,应依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改革,办出特色。

一、学生入学情况分析

普通本科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录取批次在二本;它们一般是在原师专或建设学校基础上创办的,文理兼招,起点较低, 表1 学生入学成绩调查

从专科或中专升入本科时间不长。需做好新生入学调查等工作,了解学生素质、学生的长处与欠缺所在、学习需求、就业思想等,以便有针对性进行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找准定位。

(一)入学成绩分析

某院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来自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如江苏、浙江、山西、新疆、青海、甘肃、北京、山东、湖南、广西、安徽等地,以湖北省为多。分析学生的入学成绩,总的来看,学生基础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差的,绝大部分新生入学成绩刚好达到分数线或仅超过几分。以某级学生入学成绩为例(见表1),就湖北生员来讲,超过10分以上的有9人,10分以下的为24人,其中5分以下的为20人,超过1分的5人,刚好在线上的有4人。

(二)入学思想调查

从笔者对学生的调查情况来看,进校时甚至一二年后绝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都了解得很少。他们不知道城乡规划是干什么的,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到哪里就业。笔者问他们为什么选择本专业,回答说是因为城乡规划名字好听或是他们父母的决定。

二、专业课程教学情况

(一)教师情况

表2 专业教学主要课程

某院城乡规划专业现有教师8人,其中具研究生学历的3人。师资力量少,没有形成各研究方向有机配合的团队力量,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很重,少有时间从事理论研究;教师实践工程项目少,只有新农村的一些小规划项目。

(二)课程安排情况

某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毕业生能从事城乡规划的管理、设计、研究工作,并具有参加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与市政工程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专业规划工作的基本能力。

现有课程安排状况为:学位课程有城乡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城乡规划系统工程学。其他主要课程有城市地理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城乡规划与管理、城市经济学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有美术实习、城市认识实习、规划认识实习、社会实践(社会综合调查)、专业实习(建筑实习、居住区规划调查、交通调查)、毕业设计等。总计公共必修课18门、专业基础课18门、专业主干12门、集中综合实践7门、专业选修课20门、跨专业选修课5门,见表2。教师和学生都感到课程多,自习时间少。

三、面向社会和学生实际进行课程改革

(一)课程教学组织安排改革

课程的教师安排上,应充分考虑专业教师少这一具体情况,让每位教师据自己实际情况选一研究方向进行研究,教学课程相对固定,且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要相互配套,相对固定同一个或同一组教师教学。可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园林绿地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工程管线规划等几个方向。城市设计组可教城市社会学、城市设计概论、城市设计等课程;城市总体规划组可教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总体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等课程;城市详细规划组可城市详细规划原理、建筑概论、城市详细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依工科专业特点,加强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学方式探索改革,如现场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等。

(二)课程纵向安排上的改革

某院现有专业课程安排上,前2—3年时间基本上是建筑学课程。学生在城乡规划专业学习2—3年后对城乡规划专业还是知之甚少,基本上是建筑学方面知识,造成诸多矛盾和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进行两个方面的改革,改革方向一: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入学后先不分专业,前2年的课程拉通,第3年再分专业;改革方向二:(1)规划专业的一些基础课程可适当往前安排,如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经济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城乡规划原理等。

(2)有些课程可合并,如:城乡规划初步与城乡规划原理等;建筑学方面课程有些可适当压缩学时,如:美术等,有些可取消,如:中外建筑史等。(3)理论课必安排在实践课之前,如:城市设计概论;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实践课应安排在所有理论课教完之后,学生毕业实习之前,即第七或第八期。

表3 专业教学主要课程改革

(三)充分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形势本来就严峻,与重点大学相比,像笔者所在这样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更具劣势。所以,应对本专业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就业市场动态,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考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变化、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和单位实际情况。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快速时期,有大量的城乡规划和建设工程,各规划院已进行了面向社会的市场化改造。应积极鼓励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帮助引导毕业生就业于各层次规划院、建筑设计院从事规划及建筑设计工作;支持毕业生去县级及乡镇级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从事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因此,教学改革实行“大平台、小方向”,在注重对学生理论、公共知识构建的同时,应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更宽就业面。城乡规划原理、城市地理学等理论课的课时应加大;城市地理学及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应作为学位课程教学(表3)。

(四)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工科城乡规划专业本身就是个强调实践环节的专业,而一般本科院校学生要在就业市场找准、找好就业岗位,更应强化自己动手能力,应以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知识素质和结构来安排本专业的课程教学。首先,加大各实践教学课程的课时量,而不是减少课时量。其次,配备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教学。再次,教学方式可多样化,比如:可积极与城乡规划院所联系,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方式,与他们联合;亦可积极与实践单位、部门进行人员交流,引入实践专家来校讲课;可联系一些小工程项目让学生完成等。

对于学生实习环节,现有各种项目较多,有美术、城市认识(一、二)、社会综合调查、规划设计、毕业实习等。我认为,根据绝大多数学生家庭不宽裕及学院经费紧张的具体情况,应讲求实效,合并相关实习环节。

(五)充分发挥学院已有优势

充分、现实地分析某院城市专业教学与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将优势基础做大做坚实,转化为市场,并积聚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能力,将这种优势发展成垄断优势。

某院本专业前身是建设部南方村镇建设学校,为各地基层培养大量技术力量。重点学校毕业生瞄准的是大中城市,而广大县级、镇级规划建设部门需要大量的规划建设设计和管理人才,应充分发挥学院的历史、资源优势,建设实践平台,瞄准小城镇,培养大量针对性人才。课程教学上,可安排一些针对性课程,如小城镇发展战略、小城镇规划等。

Study on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peci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ordinary colleges

HONG Guang-rong

篇(10)

0 项目背景

为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江苏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建立城乡规划“一套图”制度,构建全省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省级城乡规划管理信息平台,制定城乡规划成果数据标准,推动市、县(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实现省市规划信息系统的衔接融合。以次为契机,开展省级数字城乡规划管理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和应用研究,以省级系统为核心,建立省、市、县三级城乡规划共享协作机制,研究制定城乡规划信息化数据标准体系、整合城乡规划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省城乡规划的科学编制、协调实施、有序管治提供技术支撑,提高规划实施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 框架设计

1.1 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建立面向全省统一的数字城乡规划数据标准体系(见图1) ,制定城乡规划管理全过程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在充分利用国家、行业现有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了《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数据标准》、《江苏省城市总体规划成果CAD制图规范》、《江苏省城乡规划编制成果要素编码与符号样式规范》、《江苏省城乡规划编制成果报备规范》、《江苏省区域规划成果数据标准》、《江苏省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成果数据标准》、《江苏省历史文化遗存信息数据标准》、《江苏省风景名胜区规划成果数据标准》、《江苏省风景名胜区规划成果CAD制图规范》、《江苏省规划编制单位技术人员信息数据标准》等。

1.2 基础支撑平台设计

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思想方法,在SOA框架支持下,搭建基于四层云框架的省级数字城乡规划管理基础支撑平台,实现不同层次间的松散耦合性,充分保障系统的高度稳定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见图2)。其中: 云基础设施层(IAAS)满足省、市、县三级规划管理部门的数字城乡规划信息化管理应用基础设施需求,最终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数据层(DAAS)围绕城乡规划管理(省、市、县)三级数据交换体系,构建综合数据汇聚互通的“数据中心”,为省级城乡规划应用提供海量的数据支撑,建立安全、便捷的数据访问机制;平台层(PAAS)建立支撑数字城乡规划信息系统开发的一体化集成环境;应用层(SAAS)建立面向具体业务的应用系统,实现各类用户的便捷应用;此外,通过门户(Portal)技术实现的统一信息门户,为不同用户提供“一站式”登录服务。

图2基础支撑平台总体架构

2 功能实现

2.1 城乡规划综合数据汇聚互通的多层级统一“数据中心”

省级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首先承担的是城乡规划综合信息的“数据中心”的角色。各地市规划主管部门、规划设计部门提交的各项编制成果数据,利用配套工具纳入平台进行集中存储管理;各地市上报的规划审批和规划实施管理的统计性数据、省级规划管理部门的重大项目选址数据、电子报建数据,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测绘部门提交的基础背景数据、国土、交通、统计、环保、旅游等部门“多规融合”的专业共享数据,均纳入到省城乡规划综合数据中心进行存储和管理。

2.2 多方共享、持续更新的城乡规划综合数据的“管理平台”

省级城乡规划管理基础支撑系统同时也是省、市、县三级规划综合数据的基础“管理平台”(见图3)。在实现基础地理数据、规划编制成果数据、规划实施管理数据、社会经济等各类数据的汇聚外,开发了质检入库、动态更新、查询浏览、运营维护和安全保障等功能,为相关数据的持续更新和共享利用提供运维支持,并支撑各种业务功能的便捷应用。

2.3 动态、权威的城乡规划信息“共享平台”

省级数字城乡规划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基础空间信息、各类城乡规划成果信息以及各地市、县交换的图形数据的浏览、查询和共享,帮助省、市、县各级规划主管部门以最直观、便捷的方式查询全省城乡规划数据和规划综合信息。

2.4 便捷管理、有效监管“应用支撑平台”

针对省级规划部门的业务需求,研发城乡规划管理与分析子系统、城乡规划编制支持子系统、重大项目选址支持子系统、城乡规划实施动态监测与分析子系统等,为相关各项规划政务管理等提供应用支撑。

2.5 稳定开放、灵活拓展的城乡规划业务“基础支撑平台”

采用SOA架构和“业务基础支撑平台”的思想,构建了省城乡规划信息化的框架平台,支持“数字规划”的多种规划应用拓展,支持基础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相关应用的扩展,为规划部门提供规划专业信息的综合服务。

2.6 信息透明、政民互动的城乡规划“公众服务平台”

城乡规划信息公众服务子系统,强调城乡规划的民主和公开,为建设单位及普通公众提供规划信息的服务,增强规划公示、公众参与的内容和功能,促使规划服务网站向功能化网站发展,提高规划公众信息的服务能力,提高公众参与和公众服务的力度。

3 关键技术分析

3.1 省级数字城乡规划数据标准及资源目录体系的创建

省级城乡规划管理以区域统筹,宏观指导为主,其内容体系庞大,标准化和系统化难度大,为此省级数字城乡规划数据资源目录分类的设置,首先要求大类能覆盖省级规划管理各业务领域及相关知识范畴,能正确反映类目间的概念逻辑关系和业务逻辑关系,并可保持相对稳定。其次,数据资源目录分类既要体现省级规划业务信息特点,又要考虑目录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在目录中,同等级别的目录和上下级目录均符合事物本身的逻辑序列,每一个类目在体系中的位置是唯一的,其上级类目也是唯一的,并且和同位类目所覆盖的范围是相互排斥的。此外,同级类目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保证在增减类目时,不破坏原来建立的分类,最终形成符合省级城乡规划管理应用需求的一套数据标准,并通过配套工具的可视化规则灵活配置,支持配套工具对数据标准变化的动态适应,保障标准的易于推行。

3.2 多层级空间数据同步和复制技术

省级数字城乡规划管理一张蓝图,数据交换涉及到省市县三个层面,存在数据结构不一致,数据分布存储、数据交换实时性要求高等空间特性,空间数据的实时同步技术难度大。

省级数字城乡规划基础支撑平台的空间数据同步和复制技术,在要素级别上捕获资源库空间图层的数据更新(包括新增、编辑、删除)记录,并对数据资源库中增量数据进行抽取,在秒级响应时间内同步至目标库。该技术最大特点一是可实现实时增量更新,能够实时捕获数据库的更新变化,并通过订阅/模型将变化的记录提供给订阅者,具有实时、高效的特点。另一特点则是支持批量稳定同步,实现对多源多种格式空间数据的同步过程,具有大批量、高效的数据抽取优势,实现对空间图层从源库到目标库的实时同步更新。(如图4)

3.3 省级城乡规划多维数据立方体模型的建立

省级城乡规划管理涉及的部门多、数据量大,数据来源多、数据格式不统一,要满足各类统计分析的多样性和便利性要求,保证数据的统一性和易读性,必须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多角度,多层次,多指标的分析模型,实现业务应用与业务模型的剥离,让模型可变性更强。

省级城乡规划多维数据立方体(时间、空间、因子等)采用星型模式构建,通过梳理形成包含7大项、43子项近千个城乡规划指标,并分析相应指标和维度的基数,解析不明确的关系,最终定义模型的时间、空间、因子的多维度表达,形成了综合多角度,多层次,多指标分析的联机事务分析模型。它将从各类数据源(数据库、数据仓库、平面文件)中精心筛选出来的“黄金”数据创建成多维数据立方体。立方体是按省级城乡规划业务的多维因素分析模型的设计创建,通过对多维数据立方体的分析,用户可以辨明趋势、跟踪业务运作、创建高效的统计汇总报表。该模型全面支持各种联机事务分析,如上钻,下钻,切片,旋转,切块等。

3.4 省级城乡规划决策支持可视化动态建模技术

省级城乡规划管理面临城乡规划的统筹和指导需要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在实际决策过程中,由于影响决策因子多,应用需求多变,而传统的建模技术耗时久,模型复用度差,因此需要建立动态模型管理技术,从而实现快速建模,满足应用对于模型的需求。动态建模技术需要把要解决的问题划分为一些简单的、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都有常规的、较为标准的模型,利用己有的模型进行组合,来建立所求问题的模型,因而大大减少了建模的重复性工作,易于求解,也便于使用和修改。

动态模型管理技术按将模型标准化为指标、公式和参数,指标由公式加参数运算完成,标准化的模型结构采用数据库的组织形式进行存储,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模型进行统一管理,并为模型的组合打下基础。同时,模型公式由于涉及到不同模型的核心算法,所以采用结构化加非结构化方式混合处理,模型公式的字典存储在标准化的模型中,模型公式本身采用文件系统存储(如图5)。

3.5 多级节点在线服务的数据池化技术

省级数字城乡规划管理支撑平台,网络复杂、节点众多、数据实时访问量大,因此需要采用多节点的数据池化技术来提升系统的响应性能,解决系统运行的效率问题,统一均衡、协调、共享和调度池中的资源,将常用的服务或事物操作的过程结果或最终结果存入缓存池中以备使用,以提高服务响应速度,提高事物操作的效率,减少用户等待响应的时间。

其基本原理为:当系统调用某服务进行分析时,如果该分析操作早已完成而结果也已存入内存,则该服务便可跨过分析操作而直接从内存中提取结果。服务控制器用来在一级服务池中寻找相关服务,然后对应一级服务池的服务资源平衡表来进行资源平衡,最后确定运行的相关服务。这样可以平衡服务资源的使用,以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响应时间(如图6)。

4 结语

省级数字城乡规划管理基础支撑平台建设和应用,研究并建立了一套省级城乡规划数据标准体系,编制了江苏省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10个规划成果数据标准和规范,有效推进了江苏省城乡规划工作标准化和信息化,提高了全省城乡规划管理规范性;项目形成了涵盖基础数据、规划编制数据和规划管理数据的集“空间基础本底、省市县联动一体、多规融合”一体化的省级城乡规划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并据此形成省级城乡规划综合数据体系,完成了区域规划、区域专项规划、总体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省市县规划管理实施等数据的入库,为全省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项目构建的基于云架构支撑应用平台,为全省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提供一套功能全面、便捷、适用,集成城乡规划编制、成果应用管理、信息共享等功能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为全省城乡规划编制、规划实施管理、规划监督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建立的省市县城乡规划信息联动管理的工作机制,推动了各市、县(市)建立健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工作,有效整合城乡规划信息资源,实现了城乡规划信息资源化,为全省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监督检查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持;在创建美丽江苏建设过程中,本系统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参 考 文 献

[1] 陈述彭. 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2] 刘若梅,蒋景瞳.地理信息的分类原则与方法研究――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分类为例.测绘科学,2004年29卷

BI2期

[3] 阵军.GIS空闻数据模型的基本问题和学术前沿[J].地理学报 1995-50(增刊): 24-32.

[4] 李宗华,彭明军. 武汉地理信息空间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J] . 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 2009, 32 (3): 1-3

[5] 罗静, 党安荣, 毛其智. 基于S O A 的数字城市规

划集成平台框架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44(23):8-11.

[6] 张志慧,池天河,彭玲等. GIS在天津市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J] 微计算机信息,2010,26(11-1)

[7] 李成名,刘晓丽,印洁等. 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思考与探索 [J] 测绘通报,2013(3)1-

[8 ] NARAYANAN S, MCILRA ITH S.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Web services [ J ]. Computer Networks, 2003, 42 (5) :675 - 693.

[9] Gore AI. The digital earth understands in the 21st century [J ] . The Australian Surveyor , 1998 ,43(2) :89 ―91.

作者简介: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4(b)-0024-01

科学须为社会服务,要促进人类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符合时代的需求,专业的设置要紧密联系社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趋严重[1]。城镇体系建设、城市规划缺乏长远目标,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地域甚至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都亟需具备地理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和城乡规划技能的综合型人才[2],因此,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的办学要求、培养模式、教学质量需要有更高的要求,来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和区域的发展目标[3~4]。

1 专业存在问题

1.1 专业定位不明确

该专业在我国开设10多年来,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欠缺、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去向不明确。高校不能回答诸如该专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要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人才培养如何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等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有学者指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育出来的人才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尴尬境遇:论规划绘图功底,不如工科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论空间综合分析能力,不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论资源环境评价及管理能力,不如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及资源经济学等专业的学生[1]。

1.2 课程设置不科学

受学校传统专业特色及片面追求学科完整性的影响,学校按照各院校师资优势开设了不同的方向并设置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各院校在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许多盲目性和随意性[4]。部分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遵循“多学科、宽口径”的培养模式,力求面面俱到,由此导致学生通而不专,课程体系过于宽泛。强调计算机以及软件应用,但忽视相关的基本理论;重视规划设计的课程,但忽略了地理类课程的基础地位,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的不完整,学科综合性不强的局面。

2 专业办学建议

2.1 合理布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人口、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以及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城镇体系规划严重滞后于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这种现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大乡镇地区尤为突出[2]。规划不是一种理论上的规划,而是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地分布,是一种区域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实践科学。在广大的西部地区,许多大型的规划包括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都由国内著名的规划机构来完成,而这些大型的规划团队往往都不是本土机构,因此所作的规划并不能符合区域特色。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种规划偏离了规划的根本目的,所作的规划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需要壮大本土的规划队伍,这样更能科学有效地制定相关的规划策略,从而避免了异地规划队伍制定规划时背离区域实际情况的种种弊端。

2.2 明确专业的办学理念,准确定位学科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技能,能解决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及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之中,该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非常多也非常杂,既有地理学也有规划学所的众多的规划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什么都学实际上什么都不会的尴尬境遇,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本科教学的目的,忽略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而非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实际情况。应根据学校特色和师资状况,确定实践教学环节主干课程体系,加强动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增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应用性,加大实习和集中实践环节的学时,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课程设置要为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准备。

2.3 根据学校特色完善课程设置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学科方向,培养的大学生需要对区域的规划特点、对地理区划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掌握大量当地区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等相关的专业知识。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所开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更注重城市建设、土地及房地产市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循环经济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而在西部地区高校开办的专业更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如山地生态保护、地质灾害勘察、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防治、资源环境调查、城镇建设等[1]。

从办学特色来讲,不同的学派办学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测绘学派应为数字城市、国土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管理与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地理学派应以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生态保护与规划为发展重点;资源学派以农业产业规划、新农村建设为特色;规划学派应以城镇体系规划、新农村规划、居住区规划、旅游规划为主要特色;经管类的学校必须发挥其在经济、管理上的优势,强化资源管理、房地产评估与管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参考文献

[1] 赵小风,黄贤金,陆汝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7):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