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负债业务的风险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2 15:09:2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负债业务的风险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负债业务的风险

篇(1)

关键词 :负债经营;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筹集资金

一、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经济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困难。企业的资金就像企业的“血液”,血液处于正常循环状态才能使企业可持续发展。由于企业自有资金有限,从外部借入资金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更长足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2011-2012年我国一些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情况对比如下表,也体现了企业负债经营的现状。

但是企业负债经营可能带来效益的同时,风险也就像连锁反应一样随之出现。曾经的巨人集团、后来的“五谷道场”,都是由于负债资金比重过大,企业极速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维持企业正常的运营,被迫破产或是破产重组。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特点1.可以减少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WACC)

企业债务筹资的成本要小于股权筹资的成本,而且债务筹资所支付的利息费用可作为财务费用在税前扣除。这样企业负债经营可以起到减少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的作用,降低了成本就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2.具有财务杠杆作用

企业负债时所支付的利息费用是固定的,它与企业是否盈利或亏损无关。当利润增加时,每个单位利润所承担的利息就会降低,企业的收益就会以更大地幅度提升,产生财务杠杆效应。企业通过负债经营节约的那部分资金,可以用于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

3.具有降低企业税负的作用

负债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会记入财务费用,税前从企业的收入中扣除,这个时候企业的成本费用增加,利润降低,所缴纳的税费也降低了,减轻了企业的纳税负担。

4.可以保证企业股东的控制权

如果采用发行股票的方式筹资,就会使股东增多,股权分散,就一定会影响现有股东的控制权。但是如果采用负债经营就不会影响到企业的控制权,现有股东的权利得到了保障。

三、企业负债经营引发的财务风险

1.会降低权益资金利润率

财务杠杆效应能够很好地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但由于风险的存在,杠杆效应也会导致权益资本收益的大幅下降。当企经营困难时,由于固定利息费用的存在,在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时,权益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地速度下降,这就是财务杠杆效应的负作用。

2.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

债务筹资虽然能使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迅速获得资金,但同时企业也肩负着到期归还本金的法律责任。如果企业的实际收益未能达到企业的预期收益或是由于经营不善而导致企业的收益率下降,从而导致企业无力偿还债务,不仅影响企业的名誉,甚至可能使企业面临绝境。

3.负债经营无形中加大了再筹资的风险

企业债务到期如不能及时归还,就必须延期或举借更多的资金来归还欠款,债务就像滚雪球一般越积越多。债权人因为担心借款得不到按期归还,可能不再愿意为企业提供资金,所以负债经营无形之中就加大了企业再筹资的难度。

4.属于流动性风险的现金流量风险

由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需求,需要支付一定量的资金,而当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存款或足够的现金流入时,就必须举借新的外债或是将拥有的资产变现,这些都会导致利润减少和筹资效率的下降,以及筹资成本的增加,甚者更加严重的情况是企业直接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四、企业负债经营中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1.选择合理的举债渠道

企业举债渠道多种多样:比如,内部筹集资金,筹资难度小,风险小;外部发行股票,发行成本较高;银行借款,需定期支付利息,偿债压力较大。面对各种筹资渠道,选择合适的举债渠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应在考虑了资金成本、信息传递、财务风险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之上,选择合理的举债渠道。

2.合理安排企业的资本结构

企业负债经营应时刻遵守适度负债的原则,根据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和资金的周转来确定企业的负债规模。企业在负债经营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财务困境成本和成本,同时也会起到减税的作用,所以负债的企业价值就应该是VA=VB+T-C。(VA 指负债企业的价值,VB 指无负债企业的价值,T 指的是取得的减税收益,C指的是财务困境预期成本现值和成本预期现值)。这就表明,负债可以降低税负,使企业价值增大,但随着税负降低相应的财务困境成本和成本也会增加。所以企业确定最佳的负债规模,必须权衡税负的降低额度和财务困境成本及成本之间的关系。

3.加强企业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资金链断裂,财务风险就会产生,严重的会导致企业破产。所以树立起强烈的风险意识,加强企业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4.制定切合实际的负债财务计划

企业制定切合实际的负债财务计划,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具体反应,有计划就可以发现计划与实际的差别,实时监控,及时控制和修复,财务风险就得到了有效的规避和抑制。

5.提高企业自身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自身信誉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它在无形当中会给企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企业拥有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企业筹集资金都有较好的影响。所以,提高企业自身信誉和企业形象能更好地建立机制,控制并抵御风险。

参考文献:

[1]梁杰,张悦.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及控制.经营与管理,2010,10:77-79.

篇(2)

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也提出了一些鼓励性的政策。商业银行不仅仅承担着一般银行的业务,同时也满足了我国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贷款需求,更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导致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逐渐增加,这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建设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何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更好地保障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商业银行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负债风险

商业银行负债是指银行由于受到委托而承担的用资本或者资产偿付的债务,负债是指商业银行对债务人所承担的所有的经济责任。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通常是指形成商业资金来源的业务,商业银行主要是以自己原有的资金和外来吸收的资金作为支持。银行的负债通常是银行外来资金的主要来源,银行拥有负债就必须承担偿还债务的义务。银行的负债业务出现问题将会对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这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商业银行总的债务导致的负债风险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负责工商业的存款和贷款业务,从中获取相应的利润。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企业亏损会对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使商业银行的利益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商业银行的亏损。企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企业破产,商业银行的贷款无法偿还,这对于商业银行的损失是巨大的。商业银行由于这些因素导致的损失量逐渐增加,最终导致银行不能偿还所有的债务,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影响,商业银行缺少足够的资金偿还债务,这就造成了商业银行负债风险的产生。商业银行总的债务导致的负债风险不仅仅给银行造成了损失,同时也给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损失。

(二)商业银行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负债风险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企业发展的支持,商业银行的业务也逐渐增加,这难免造成商业银行工作中出现一定的过失,导致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增加。商业银行在吸收企业的资金和偿还债务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商业银行负债风险的增加。一方面是由于商业银行制度上存在着缺陷。商业银行的兴起比较快,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一些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商业银行工作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给银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是由于商业银行计算机系统存在的缺陷。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银行的业务也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但是银行计算机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一些人利用网络上的漏洞窃取商业银行的信息,造成商业银行的损失。另外由于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专业素质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给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综上所述,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操作问题带来的负债风险,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影响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三)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变化导致的负债风险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企业的存款和吸收外来的资金作为支撑,但是由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改变导致的负债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吸收企业的存款,进行贷款业务,但是存款业务也包括众多项目,比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等。这些业务的种类反映出各种各样的关系,不同的业务占据着不同的比例,这对于商业银行的负债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增加了负债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负债风险的防范措施

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如果商业银行出现负债也是国家的经济损失。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兴起比较晚,缺少相应的管理经验,在今后的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应该加强管理,降低负债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一)增加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意识

商业银行的发展可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保障商业银行的发展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首先需要提高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意识。商业银行的管理者需要了解负债风险的相关知识,增加对负债风险的认识,更好地重视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制度。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才能使工作顺利进行,实现商业银行的科学化管理和科学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风险,保障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商业银行需要了解相关的政策信息做好各种准备。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国家经济政策和企业发展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对国家经济发展及其政策进行研究分析,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规划,降低负债风险。

(二)加强对银行业务的监督管理

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保障商业银行的正常利益,有效地减少商业银行的损失。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的形成一部分是由于业务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导致的,因此加强商业银行的工作监督可以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还是比较复杂的,对商业银行工作进行监督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包括制度和监督机构。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直接关系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商业银行的利益,因此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商业银行的监督工作。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负债管理办法。加强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监督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有效地降低风险。对商业银行的负债工作可以进行相应的检查,可以定期由负债工作管理者提交工作报告,由相关的部门进行审核,对今后的负债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提高商业银行负债工作的水平,更好地保障商业银行的利益。

(三)适当地调整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是来源于企业的存款和贷款,由于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有着不同的对象,存款和贷款的业务比例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负债风险的增加,因此在今后的商业银行业务中为了更好地控制负债风险,可以适当地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做出调整,控制贷款或者存款的比例。一方面,需要增加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的存款业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增加存款业务可以更好地保障商业银行的利益,降低负债的风险。因此在今后的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应该重视存款业务,适当地降低贷款业务的比重,维持商业银行的稳定。另一方面对存款业务进行相应的完善。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中存款的企业种类比较多,而且存款的类型也不稳定,这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负债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适当地控制存款业务的种类,对存款企业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查,优化存款企业的结构,维护商业银行的利益。

(四)提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于银行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银行行业的改革,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素质也有所提高,但是工作人员的素质还需要进步提高,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对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效地杜绝由于工作人员导致的负债风险。另一方面加强商业银行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训。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进行,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更好地适应商业银行发展的需要。工作人员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使用技术都需要加强,有效地提高工作水平。

三、结语

商业银行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也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是商业银行由于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导致商业银行负债风险的增加,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威胁。商业银行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加强管理,降低负债风险,维护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1.表外业务概述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简称OBS)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损益的经营活动。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 ,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表外业务除了包含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结算、、咨询等无风险的经营活动,即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应的业务;我们通常所说的表外业务主要是指狭义的表外业务,包括担保类、部分承诺类两种类型业务。

西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收入一般在银行收入中占比达30%以上,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由于受制于分业经营的监管要求,大都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担保类和承诺类业务。由于银行开展表外业务限制较少,收益丰厚,还有利于提高银行社会化服务水平,因此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份额逐渐增大。

2.表外业务风险

同所有的资产负债业务一样,尽管被列为表外业务,但是当某一或有事件发生时,它们将会由表外转至表内成为银行实际的资产和负债。这种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由于其不确定性,往往伴随着比表内业务更大的风险。概括起来,表外业务的风险有下列几种类型:

2.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还款能力发生问题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表外业务不直接涉及债权债务关系,但由于表外业务多是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当潜在的债务人由于多种原因不能偿付给债权人时,银行就有可能变成债务人。例如,在担保业务中,客户因某种原因如破产不能履行合同义务,风险便由银行承担;在信用证业务和票据发行便利业务中,一旦开证人或票据发行人不能按期偿付,银行就要承担偿付责任。

2.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使债权人蒙受损失的风险。表外业务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汇率等的变化而使银行遭受的资产损失。利率风险不仅影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盈利水平,也影响表外金融工具的经济价值;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波动使商业银行以外币计价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蒙受意外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例如在票据发行便利业务中,如果是经营固定利率票据,银行作为持票人,如果利率上升,银行所持票据交割下跌,银行将遭受损失。

2.3流动性风险

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流动性是其信誉的根本保证。流动性风险指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迅速提供融资,即当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影响流动性水平。在表外业务活动中,如果银行提供过多的贷款承诺和备用信用证,银行就存在可能无法满足客户随时提用资金要求的风险。事实上,当市场发生剧烈变动或是出现大范围金融动荡时,人们都会急于平仓和收回资金,结果导致在最需要流动性的时候,流动性风险最大。

2.4清算风险

清算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每日在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时,在规定的清算时间内,应收款项不能及时清收,而面临经营计划被打乱,陷入头寸短缺的困难。

2.5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包括银行业务经营和内部运作的风险。一方面,银行经营决策失误,使银行在交易中处于不利地位,还会引起资金流量时间上的不对应,从而使银行在一段时间内面临风险头寸敞口所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银行内部控制不力,对操作人员的授权管理失误,或者是业务工作人员工作失误等,使银行面临业务运作的经营风险。此外当银行的管理系统不够健全,或不能适应突发性市场变化而产生的风险时,易面临经营风险。

3.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

3.1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内部管理措施

首先表外业务风险控制的组织设计应纳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整体组织框架之内,如前台和后台业务职责明确,建立严格风险防火墙,操作岗位配置合理,职责明确,具备相互监督和复核的制衡功能。其次要进行风险控制和内控建设,要建立和健全一套完整的有关表外业务运作的经营和管理制度,如严格的授权制度、分工和复核制度、内部审计制度、重要文件的档案保管制度、人事控制制度等等;还要健全内控制度的决策和执行机制,保证制定的经营方针及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地执行。

3.2控制表外业务风险的外部监管措施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风险管理,仅靠自律是不够的,加强外部监管和约束极为重要。由于现行监管重表内轻表外的特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运作透明度不高,难以监测风险,因此央行应建立、强化各类有风险的表外业务的报告制度。要尽快研究制定针对表外资产业务记账的记账原则,以确保银行提供的表外业务财务信息具可比性和有效监督性。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建立关于表外业务的单独的资产负债表,以更好的管理表外业务。

3.3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技术性控制措施

表外业务技术性风险管理主要涉及信用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及市场风险管理等。信用风险管理应建立表外业务信用风险的评估和检测机制以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评估和监控能力,还应建立表外业务信用风险准备金补充机制,提取符合自身风险状况的风险准备金。由于表外业务的各种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业务风险较为隐蔽,因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商业银行应该针某些重大表外业务适当提高流动性比例要求,要求客户提供补偿金额或提供押金,以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一套专门针对集团客户在内的管理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和其他金融机构和各相关部门的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关联企业贷款管理信息共享平台,防止“多头”授信和过度贷款情况的发生。为加强表外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则要保证银行内控管理机制得到规范执行,因此要从提高系统技术、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入手解决。

篇(4)

二、国家开发银行的国际信贷业务与人民币汇率变动

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国际业务稳步发展。这些业务既为国家开发银行带来机会,也为国家开发银行带来挑战,尤其是汇率风险的挑战。2010年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国际信贷放款及垫款余额达到8696.61亿元,其中美元放款及垫款8226.13亿元。相对于2009年,外币资产增长33.15%。负债方面,国家开发银行2010年外币负债增长16.83%(参看表一)。这些外币资产、负债业务构成了国家开发银行主要的外币敞口,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趋势下,外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就目前经营而言,国家开发银行主要的外币业务,绝大部分都是美元资产、负债(参见表1)。譬如,2010年国家开发银行的外币金融资产负债中,美元资产与负债的比例分别高达92.7%与93.6%。美元金融资产负债的高度集中,必不可避免地将受到人民币/美元汇率变动的影响。

国家开发银行国际业务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可从下面的分析看出。金融资产方面,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国家开发银行国际业务规模相应缩水。从表1可见,国家开发银行美元资产增幅较大,远远大于美元负债增幅,也大于金融资产总体增长。2010年,美元资产同比增长30.62%,而美元负债同比增长14.98%,全部资产增长12.3%。快速的外币资产增长与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将给银行业绩带来较大的汇率风险。譬如2010年,由于人民币汇率升值,2010年现金流的影响高达8.9亿元人民币,是2009年同样影响的16倍多。鉴于外币资产已经接近五分之一,人民币持续升值带来的汇率风险将日趋扩大。以2010年年底数据为例,如果2011年人民币累计升值5%,则其外币资产将缩水5%。显然,这对国家开发银行业绩与经营管理带来重大的影响。金融负债方面,国家开发银行外币负债最近2年基本稳定在8%左右。与外币资产相比,国家开发银行外币负债过低,从而仅靠资产、负债的自我变动无法平衡汇率变动的风险。在外币资产大于负债,而且人民币升值倾向下,以上两方面的影响是,国家开发银行的净资产将缩减。此外,外币资产负债的营业性收入与支出也将受到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影响。外币资产收入,将因汇率而缩减;外币负债支出,将因汇率而缩减。总体而言,由于国家开发银行最近数年都是外币资产大大超过外币负债,所以由此得到的外币净收益将因汇率而缩减。这也表明,在人民币持续升值情况下,外币净资产收益对国家开发银行的财务影响为负。

三、应对人民币汇率风险之策

第一,加强外币敞口及风险的对冲管理。外汇风险是一种现实存在。随着国家开发银行国际业务的进一步扩张,外汇风险问题将更加凸显。为此从国家开发银行最高层到具体的风险管理部门,都需要把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列入整个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与组成部分,从战略高度应对外汇风险。管理层及实际执行者,随时把握外币敞口,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动,并采取动态方法应对外汇风险。如何对冲外汇风险,外汇期货、外汇期权,都是相对成熟的风险规避方法。国家开发银行可以进一步使用这些工具,用以规避外汇风险暴露。

篇(5)

一、引言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是银行在中间业务经营中,由于客观情况的变化或主管决策的失误,而导致其资产、收益及资信等方面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与资产负债业务相同,中间业务也存在着以下风险:(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业务对象由于主客观原因不履行合约使银行中间业务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中间业务的信用风险程度与业务对象的信用状况、交易工具的性质相关,其表现形式较为复杂。如备用信用业务中,若借款人违约,开证行就要向受益人赔偿损失;在担保业务中,客户因破产无法履行合I司义务时,风险也由银行承担。(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利率或汇率的波动而使中间业务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如在贷款承诺协议期间,当市场利率上升,银行的资金成本就会提高,而借款企业仍可按固定利率获得贷款,这将会增加银行的损失;在票据发行便利业务中,当利率上升时,银行将因持有的固定利率票据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同样由于汇率的波动也会使银行以外币计价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蒙受意外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只要中间业务项目涉及外汇,就会产生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兑换关系,从而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3)操作风险。中间业务的操作风险较资产负债业务更为复杂突出,主要表现有: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时。由于交易对方到交割期不能及时履约,给银行造成损失,在互换、期货、期权等类业务中银行经常会面临着结算风险;现行会计准则、报表制度及核算方法,对中间业务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完善的规范体系,银行管理层和客户不能及时获得准确相关的信息,无法做出适当的投资决策而遭受损失;中间业务的创新与相关的法律、法规滞后矛盾突出,导致了中间业务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各银行对某些创新中间业务无法可依,增加了业务操作上的困难。

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相关规范正是由于中间业务品种复杂,我国目前没有专门针对中间业务制订的信息披露规范要求。而是通过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认定或引用银行监管者或银行业协会的惯例来分别规范各类中间业务信息披露。主要有以下相关规范:《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外资银行并表监管管理办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有限公哥会计制度》及《公开发行证券公司披露编报规则第2号》等。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则成为加强商业银行市场约束、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行为的专门法规。2004年银监会颁布施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商业银行董事会负责本行资本充足率的信息披露。2006年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的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相关的规范。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是将2002年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在经过多年的试行之后正式合法化的第一个专门规定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正式法律文件。银监会于2009年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指引》,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信息披露的范围、内容和流程规范等提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

(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差距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我国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向《新巴塞尔资本协议》靠拢的新尝试,但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相比,在风险信息披露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信用风险。我国《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披露产生信用风险的业务活动、信用风险管理和控制政策、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资产风险分类的程序和方法、信用风险分布情况、信用风险集中程度率等情况。新巴塞尔协议中信用风险的披露要求银行在计算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时,从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中任择一种。尽管我国近些年来由于加强授信管理和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整体披露水平有较大提高,但《办法》对于信用风险披露的规定是原则性的,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具体办法以及如何进行定量披露尚未予以规范。(2)市场风险。我国《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披露其市场风险状况的定量和定性信息,包括所承担市场风险的类别、总体市场风险水平及不同类别市场风险的风险头寸和风险水平;有关市场价格的敏感性分析;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市场风险资本状况等。新巴塞尔协议中要求商业银行采用标准法模型或内部模型法来分析各类资产的风险状况和风险程度,对市场风险信息披露不仅要进行定性披露,还要进行定量披露。与国外银行业普遍采用风险值(VAR)、盈余风险值(EAR)等风险模型相比,我国银行业还停留在定性披露管理策略加定量披露静态指标阶段。而且由于标准法模型的假设前提、模型参数、模型测试等对使用者有很高的技术和管理要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估技术和管理还达不到使用这些计量模型进行定量动态披露的条件。(3)操作风险。我国《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应披露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的风险,并对本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说明。《新巴塞尔协议》要求2007年所有的银行都要开始按照协议规定的三种方法的一种来计算经济资本,进而控制操作风险,这三种方法为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可见,我国《办法》对于操作风险的披露也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具体的计量标准和方法,而且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仍以定性指标为主,对内控缺陷、计算机系统故障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测量基本上没有涉及。

(三)企业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信息技露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信息披露,除了主要遵循现行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外,中间业务会计信息的披露则还遵循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一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针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现有的会计准则对中间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无风险/低风险类中间业务。此类中间业务具有风险低、收人稳定、安全的特点。以类中间业务为例,目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普遍做法是应设置“业务资产”和“业务负债”科目分别用来核算银行不承担风险的业务形成的资产和收到的款项,同时设置“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科目来核算银行确认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将收入归集到利润表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项目中,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具体的收入内容,但在资产负债表中并没有

要求将业务中形成的资产和负债单独列示。(2)不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中间业务。此类中间业务银行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以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为例,商业银行需要通过结算工具、结算方式来开展此类业务,不同的结算工具,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大小不同。如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时,银行因付款^无力支付而发生垫款,增加了银行的风险,目前的做法是将这种垫款视同贷款业务进行处理,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与贷款项目合并列示,支付结算业务中确认的手续费收入也归集到利润表中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项目中。(3)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中间业务。此类中间业务银行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会形成银行潜在的债权债务关系。以潜在风险较大的衍生金融工具为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明确要求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而不是仅在表外披露。设置“衍生工具”双重性科目核算银行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形成的衍生资产或衍生负债,期末编制会计报表时,将衍生工具形成的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这样反映出来的银行资产负债情况更贴近其市场价值,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在丰富银行资产负债表会计科目的同时也扩大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

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缺陷原因分析

(一)缺乏对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统一规范 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信息披露上遵循的规范体现在各项法律规章制度中。尽管《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办法》是规范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正式法律文件,但它仅是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整体原则性的要求,并没有针对中间业务的信息披露做具体的要求,其他上述提到的有关规范更是如此。《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等一类的规范,则主要是对包括商业银行在内各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披露规范,而不是专门针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目前几乎没有适当的规范可遵循。

(二)信息披露不充分,缺乏对风险管理的定量信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风险具有差异性,对于风险较大的含期权期货性质的中间业务。巴塞尔委员会称之为表外业务,并主张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状态的信息披露,且要求银行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流动性风险提供充分的定性及定量信息,对于操作风险与法律风险等不易于量化的风险,则要求披露有关的定性信息。由于我国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起步较晚,衡量、监测风险的技术与方法掌握不多,缺乏大量的管理数据,风险信息披露特别是在定量信息的披露方面与国际标准相比有很大距离,采用定性和指标披露的风险信息占较大比例,而少有采用“数据模型”的方式进行披露。

(三)缺乏对中问业务风险的会计信息披露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一财务报表列报》,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会计信息披露仅能够提供中间业务收入和相关资产负债期初期末余额的数据,如此简单的信息不仅不能满足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而且也不能满足金融监管当局宏观监督管理的外在要求。某些中间业务的风险无论表内或附注都没有列报和披露,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实际情况,为了避免和降低风险,有可能向客户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或抵押品、质押品等,以使银行资产得到部分保全,防范风险的发生,如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人必须向承兑银行交纳比例不等的保证金,出票人无力偿还债务时,承兑银行要承担连带责任。这种因办理中间业务而收取的保证金不仅没有在表内单独列示,也没有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各项中间业务收取的保证金的信息状况。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规定,企业应当披露与各类金融工具风险有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但并没有规定采用何种计量风险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应用。对于潜在风险较大的衍生工具,尽管按照公允价值纳人表内核算,使银行所从事的高风险金融业务能及时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使银行监管机构能够直接地获得相关信息,但公允价值计量的实施还存着众多威胁金融安全的不稳定因素,衍生工具只是做到了表内和附注较为充分的期初期末金额的信息披露,缺乏对其风险的揭示。

(四)缺乏专门的中间业务报表制度我国银行目前没有专门的中间业务报表制度,资产负债表中除衍生工具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在表内单独列示,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了各类衍生工具的名义金额和公允价值的信息以外,其他中间业务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或者合并反映或者不反映。利润表中衍生工具以外的中间业务收入都归集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项目中,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了各类中间业务收入的分类信息。而衍生工具带来的收益在利润表中是分散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汇兑收益”等项目中,在报表附注中分别在各项中披露其详细内容,如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中单独披露衍生工具的变动收益等。这种对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现状不能满足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进行专题分析,分析各类中间业务收入在不同期间的变动情况、变动原因及占总收人的比例,分析各类中间业务的成本效益,也不能满足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监管的需要。

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策略

(一)规范披露的原则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经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披露也应当遵循相应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1)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指商业银行应对其信息的披露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只有这样得出的数据才有可比性,才能够给市场提供可以信赖的信息,同时才能得到信息使用者、监管当局和国际国内同行的认可。(2)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指披露的信息在决策上有用,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增加使用者对金融信息的了解,降低投资者决策盲目性和风险。相关性原则对于金融衍生类的中间业务信息披露尤其关键,遵循这一原则披露的体现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对投资者的决策和估价尤为有用。(3)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指商业银行需要披露中间业务定性与定量的全面信息,对于具有风险和风险较大的中间业务,不仅要披露其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的描述性信息,而且要充分披露其采用的具体风险计量方法和风险计量的结果等信息。(4)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指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对衍生品的信息披露应该是适度的,在安全和完备的基础上,监管当局要求银行披露信息。所以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其经营的特殊属性,有必要对一些如客户资料、银行经营竞争的专有信息进行保密。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制订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信息规范时,确定对于商业银行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的信息内容范围。

(二)规范不同层次的标准我国的商业银行由于各自的发展规模及业务所覆盖区域的不同,其对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程度和对中间业务风险管理评估的技术水平也不相同,因此,有关部门在制订中间业务信息披露的规范时,要结合商业银行的复杂情况,制订出不同层次的规范标准。如从信息披露的数量上,全国性银行比地方性银行披露信息要求多,股份制银行比非股份制银行披露要求多,上市银行比非上市银行披露要求多;从风险管理的技术要求上,上市银行及规模较大的全国性银行应当采用完善的风险计量

篇(6)

一、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很多人可能认为住房公积金是由在职职工定期缴纳,而且是作为强制手段,不存在资金流动性问题。但是,事实上这个强制性的优势也是劣势,因为住房公积金的来源渠道过于单一,而个人住房贷款的需求则无限增长,这就造成了在住房消费旺盛时贷款需求的激增。同时,近几年房价持续增长,各地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相应大幅提高,在近几年住房公积金缴存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资金使用率、存贷比持续走高,造成很多地方住房公积金入不敷出,存量资金枯竭。例如京、津、沪三地近几年资金使用率都在90%左右,其中上海甚至达到100%,职工申请贷款只能排队等候。

因此,结合商业银行的通行经验,住房公积金也应当建立相关的流动性风险核心指标预警机制,将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资金流入流出比例、流动性缺口率、备付率指标纳入预警指标管理。同时,应当做好资金流量分析及预测,通过研究、比较资金的流入、流出,了解公积金中心业务状况,并适时预测未来的资金状况及资金流量,计算期限错配净额,为存贷政策的调整提供参考。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即违约风险,是借款人未能履行约定还款义务而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面临的最广泛的风险。

住房公积金主要用于个人住房贷款,当然面临着借款人违约风险。公积金中心必须通过建立适时、合理、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信用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确保公积金中心无论在正常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推动贷款业务的持续、稳健运行。

针对信用风险,也应该建立符合住房公积金特点的预警指标体系,首先应该建立住房公积金贷款资产的五级分类制度,并参考商业银行的做法,对五级分类进行细分,尤其对优良资产(正常、关注类)进行细分,因为优良资产是占绝大多数,而优良资产的构成也是不同的。我们可将正常类分为正常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次级类分为次级一级、二级等。其次,建立指标预警机制,可将不良率、贷款迁徙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纳入常规指标预警管理,同时违约率(pd)、违约风险暴露(ead)、违约损失率(lgd)、预期损失率(el)等有关资本计量的指标纳入到住房公积金信用风险的决策管理中。

三、操作风险

参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我们可以给住房公积金操作风险做如下定义:公积金中心在开展住房公积金业务、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及内部管理工作中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科技信息系统及外部事件等因素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事件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科技信息系统及外部事件等因素所造成财务损失或影响中心声誉、客户和员工的操作事件。

公积金中心应首先建立操作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公积金中心操作风险偏好应当强调业务规模、服务效率与风险承受度的匹配,在确保资金特定用途、住房融资效果的同时注重操作风险的管理,持续强化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通过政策设计、流程设计、软件开发、指标管理、业务监督等手段将各条线操作风险偏好落到实处,以实现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平衡。根据风险偏好,公积金中心设定的操作风险容忍度包括:风险可接受区域、风险可管理区域、风险不可忍受区域。

四、声誉风险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公积金中心是地方政府的管理部门,也是社会服务机构,因中心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或外部事件导致媒体或公众对中心进行负面评价的风险极大。多年来,社会对住房公积金运营管理一直比较关注,也先后出现了很多重大声誉事件。例如,2009年广州公积金中心对社会的公报中,对管理费用的阐述不够详尽,造成社会舆论对公积金公积金人员工资过高(27万以上)的负面评价。

为防微杜渐,公积金中心必须建立一般声誉事件和重大声誉事件的危机化解机制,建立危机事件应急预案,以化解风险或减小风险发生后带来的损失,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

五、资产负债风险

篇(7)

研究框架

同业业务是指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之间开展的以投融资为核心的各项业务。根据交易性质和对象的不同,同业业务可大致分为狭义与广义两大类。传统的狭义同业业务仅指商业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各类资产负债(含表外)业务,主要目的是对超额准备金进行调剂,发挥着对银行体系超额储备资金再分配的功能,一般不派生货币或导致货币总量发生变化。广义同业业务还包括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信托、保险、证券、基金公司等)之间发生的同业业务,包括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授信、担保、流动性管理等,涵盖债券互持、资金融通、委托投资、资本管理、资产管理、交易与服务等多种模式,最终目的是实现盈利和资产负债规模的快速增长等,一般会导致货币派生并改变货币乘数。

现状特点

中小银行同业业务快速扩张远超存贷款,增速显著快于国有大行。虽然在2013年“钱荒”事件后,中小银行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增速有所放缓,但规模总体保持上升趋势。2010年末到2016年9月期间,上市中小银行同业资产由4.9万亿元增加至19.0万亿元;同业负债由2.5万亿元增加至9.7万亿元;分别为同期上市银行贷款、存款增幅的2.1倍、2.56倍,快于同期五大行同业资产、同业负债69%、105%的增速。在占比方面,截至2016年9月,股份制银行同业资产、同业负债占总资产负债的比重分别为42%、24.4%,城商行占比分别为51%、20.1%,均高于国有五大银行30%、13%的占比,说明相比国有大行,中小银行的经营发展更依赖于同业业务的增长。

股份制银行同业业务规模普遍大于城商行,城商行同业业务增速更快。在规模方面,兴业银行以3.31万亿元的同业资产和1.89万亿元的同业负债位居上市中小银行同业业务规模之首,之后依次为民生、浦发、中信等股份制银行。相较于股份制银行,绝大多数城商行的同业业务规模较小,但北京银行是个例外,其同业资产、同负债规模分别为9800亿元、4500亿元,甚至大于华夏银行、平安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在增速方面,城商行表现的更为激进。同业资产年均增速排名前三的依次为贵阳银行、江苏银行和无锡银行,增速在132%~139%之间,远高于排名最后的工商银行10%的增速;同业负债年均增速排名前三的依次为江苏银行、贵阳银行、常熟银行,增速在101%~172%之间,远高于排名最后的中国银行0.8%的增速。

同业业务以应收款项投资和同业存放为主,结构上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差异化明显。同业资产结构方面,前三大构成依次为应收款项类投资(4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8%)和持有到期投资(17%)。其中,股份制银行的同业资产主要以应收款项类投资为主;城商行的同业资产主要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主。与其他城商行不同,南京银行的同业资产则以应收款项类投资为主,占比高达45%,甚至高于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的占比水平。

同业负债结构方面,前三大构成依次为同业存放(76%)、卖出回购金融资产(12%)和拆入资金(10%)。其中,股份制银行的同业负债主要以同业存放为主;城商行的同业负债中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占比较高。与其他城商行不同,江苏银行的同业存放占同业负债比重高达82%,接安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的同业存放占比。

中小银行同业业务风险分析

虽然拆借、存放等传统同业业务一向被视为低风险业务,但中小银行同业业务在短期内快速扩张,涉及的交易对手、交易形式、会计科目日益复杂多样,存在信息不透明、内控制度和风险抵补措施不完善、资金内部循环等问题,风险不可小觑。

“拆短投长”加重期限错配,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凸显。出于追逐超高收益的目的,一些中小银行通过“拆短投长”加杠杆增加利差空间,用短资金配长资产,期限错配较为严重。而对同业负债的过高配置则增大了中小银行对市场资金的依赖性和对市场波动的敏感性,资金盈余与资金短缺的转换速度之快,远远高于传统存贷业务,导致中小银行在某些时点被迫以高价拿进资金、以低价折让资产,易因市场风险管控不当形成损失。此外,由于中小银行尤其是小型城商行的风控能力较为有限,单个机构的风险事件容易通过同业业务链条传染给交易对手,对负面消息的集体反应易引发流动性急剧收紧。从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可以看到,自2011年同业业务全面提速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总体上行并伴随宽幅震荡,表明同业业务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会放大整个银行体系的波动。

债市违约频发、非标投资刚性兑付,埋下信用风险隐患。同业业务的参与主体为金融机构,风险资本计提和拨备低于一般企业,在风险补偿不到位的情况下,本质上信用风险并没有分散,仍然在金融系统内累积。首先,债券市场的信用违约进入频发期,风险易波及中小银行。自2014年3月“超日债”打破债市刚兑以来,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呈现加速爆发态势。中小银行同业资金大量间接或直接投资于标准化债券市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负面影响。其次,各种“名同业实信贷”的非艘滴袷怪行∫行承担了较高的企业信用风险。非标资产标的主要集中在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以及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这些领域伴随监管政策的收紧隐含着较高的信用风险,借新还旧的融资链中断可能导致风险提前暴露。再次,新型同业业务通过与信托、证券等合作,将票据和信贷资产包装成信托收益权、理财、资产管理计划等,一般公司客户信用风险被转化为金融机构信用风险,银行在其中承担的实质信用风险未被正确计量和客观反映。

同业业务短期化、多环节、长链条的特点,显著增大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中小银行同业业务的难点、痛点。近年来,同业市场操作风险事件明显上升。数据显示,仅2016年银行票据涉案资金就超过100亿元,除农行30多亿票据案外,还涉及多家中小银行。这些风险事件的发生多源于通道的借用,包括票据业务中通道行层层转手包装,同业投资业务中资管通道层层嵌套等。通道占比过高、过度发展,一方面,导致投资链条拉长,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对账、开户、权利凭证、资金划款路径等方面存在大量的操作风险点,如“阴阳合同”、抽屉协议、隐性担保、假公章、逆流程等,形成复杂的利益和风险链条。

同业业务高关联性、同质性和少监管的特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首先,同业业务从过去的银银合作为主向银信、银证、银保、银基、银租、银期、银财等多种合作方式并存演变,风险可以在不同区域、市场、机构间快速交叉传染,金融系统脆弱性上升。其次,相比一般性存贷款业务,同业业务的客户集中度高,业务的供给与需求相对趋同,同质化放大了操作的同向性,当市场出现风险事件时极易引发恐慌,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再次,同业业务创新快,往往游走于监管的“边缘地带”“打球”,一旦受到监管,同业业务立刻大幅收缩,或取道其他方式变相隐蔽发展。此外,中小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将信贷资产和投资资产、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等相互转化,扩大了我国影子银行规模,金融资产的倍数膨胀直接影响了监管指标和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容易导致政府和监管层对银行业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产生误判,弱化了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效果,加剧经济泡沫化风险。

后监管时代的同业业务风险

2010年以来,针对部分同业业务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从调整统计口径、加强账户管理、规范经营行为等诸多方面加强风险防范。后监管时代,各家银行的同业业务发展策略逐渐出现分化,国有五大行坚持把同业业务定位为流动性调剂,而兴业、浦发、中信、南京等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则大力发展同业投融资业务,尤其是同业投资业务,逐步将同业业务的内涵延伸到广义资产配置的范畴,业务风险点也相应出现了新的变化。

“应收款项类投资”攀升积聚表内类信贷非标风险。2012~2014年间,股份制银行及部分城商行之间大量开展了买入返售―受益权业务,实为类信贷的非标融资业务。2014年5月,相关监管政策出台后,此类所谓低风险高收益业务彻底退出,应收款项类投资与买入返售非标资产的变动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截至2016年上半年,部分股份行、城商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规模比例已超过其总资产的四分之一,部分甚至超过了贷款的比例。尽管监管政策要求“应收款项类投资下明细项目根据所投资基础资产的性质准确计量风险并计提相应资本与拨备”,但实际操作中银行却可根据投资资产的属性调险权重计提比例,导致应收款项类投资非标的拨备率通常低于贷款。与贷款披露相比,对动辄千亿乃至万亿规模的“应收款项类投资”类科目资产,多家银行财报对其基础资产、风险属性、资产质量、减值准备等披露严重不足,成为表内资产业务的“迷雾”。

同业理财急速膨胀,“理财买理财”暗藏风险。同业理财不增加资本占用,不需要缴纳准备金,在现行监管体制下依然是中小银行规模扩张的重要手段。“127号文”规定单家商业银行同业融入资金余额不得超过该银行负债总额的三分之一,在限制同业存放业务增长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2015年以来中小银行同业理财的爆发式增长,一些城商行同业理财占比达70%以上。中小银行资产扩张呈现由“贷款-存款”的资产驱动型表内扩张向“理财-投资”的负债驱动型表外扩张转变,部分风险也随着同业理财的扩容而增大。从资金端看,目前同业理财的客户80%~90%都是银行客户,客户类型较为单一,没有做到客户类型的分散化;而在资产端,非标资产投向了一些限制性行业和领域,规避了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使得银行的风险集中度大增,实际上形成了较大的表外理财风险敞口。

同业存单发行放量,监管套利增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由于同业存单无需缴纳存准、无规模约束,也未建立交易对手和额度限制,近年来揽储能力有限的中小银行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大增。2016年,银行同业存单累计发行13.25万亿元,其中城商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两大发行主力,城商行发行的未到期同业存单(存量)为3.2万亿元,占比50%;股份制银行存量为3.02万亿元,占比48%。部分中小银行借道同业存单大力扩张负债,再通过大规模委外或申购资管计划、债(货)基、信托等实现出表,而非银资管机构则加杠杆、加风险、加久期追逐利差收益,催生了流动性的脆弱繁荣,资金面收紧时极易引发银行之间互去杠杆的连锁反应。同时,在现行的核算科目下,同业存单因计入应付债券口径,受到的监管较少。若后续监管趋严,之前靠发行存单快速扩张、冲利润的中小银行将受到较大冲击,缩表、转表压力增大,从而引发资产负债的结构性调整。事实上,若将同业存单计入同业负债测算,多家中小银行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已超过了监管规定的三分之一的比例要求,有的甚至高达46%。

对策建议

宏观监管层面

同业业务是金融监管与创新持续博弈的产物。监管思路宜“疏堵并举”,构建一个更为有效的、激励相容的宏观审慎体系,引导中小银行进一步转变业务管理理念和经营思路,追求风险导向和合规经营并重的盈利方式。

加快金融创新和配套金融改革,营造规范发展良好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商业银行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增强风险定价能力。二是建立可持续的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释放中小银行通过同I业务创新规避监管的压力。三是加强分类管理,推动同业业务向流动性管理手段的本质回归,理财业务向代客投资管理的本质回归,委托贷款业务向委托业务的本质回归。四是引导银行探索多元化主动负债渠道,适当控制同业存单的发行规模与节奏,避免过度膨胀和集中到期压力。五是加快推进资产证券化试点,引导中小银行逐步减少非标同业业务规模,提升同业业务的标准化水平和同业资产流转的透明度。

规范同业会计核算和综合统计,强化信息披露要求。一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明确细化同业业务会计政策,推进同业业务依据统一标准正确进行会计处理和资本拨备计提,切实规范发展非传统业务。二是加大信息披露要求,重点加强上市或拟上市中小银行同业业务信息披露要求,尤其是非标业务的信息披露,通过市场力量实现规范管理。三是建立覆盖同业往来的金融业综合统计体系与信息共享平台,包括统一的同业业务统计数据项、口径和报表体系,全面准确地反映同业业务总量、结构、关联性、投向等情况,使相关监管政策建立在充分准确的信息基础之上。

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加强系统流动性管理。一是严密监测金融同业的大额风险敞口,摸清风险底数,防止金融风险在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间交叉传染,灵活运用各种流动性管理手段,平抑市场的短期利率波动。二是加强金融机构流动性集中度限额管理,如最低流动性资产的要求、流动性风险点的定期排查、期限错配的限制、对特定资金来源依赖性的限制等。三是修订金融监管要求中与同业业务相关的政策,强化全口径、全流程风险管理,如同业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政策、资本充足率中的同业资产风险权重、同业存单的考核处理等。四是完善差别化分类监管,针对不同性质银行核定不同的同业资产、同业负债比例,控制杠杆水平,有效约束中小银行同业业务规模过度扩张,对持有同业资产负债规模较大的系统重要性银行适当提高金融监管标准。

微观机构层面

中小银行应坚持回归同业业务本源,进一步完善管理架构,规范制度流程,强化风险管控,促进同业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

顺应趋势、审慎经营,建立健全同业业务治理体系。一是健全同业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完善专营部门制管理架构。建立法人总部对同业业务统一管理、统一授信、统一授权的管控模式,规范风险标准、价格标准和业务标准。二是探索建立增值型同业业务综合运营平台。整合资金业务、存款业务、中间业务、信贷业务等各条线资源优势,促进传统银行业务向创新型银行业务转化,创造可持续的盈利来源。三是加强同业业务信息支撑体系建设。依托信息共享、大数据应用等技术,将分散的手工线下操作统一为集中的系统线上操作,实现同业业务的全口径集中管理。四是建立健全前中后台分设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大同业业务授信、定价、限额管理等的内部监督检查,实现部门、岗位间的有效制衡。

篇(8)

所谓“利率市场化”,即指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经济主体都不可能成为利率的单方制订者,而只能是利率的承担者。既然利率是金融市场资金的“价格”,那么和其他商品市场一样,其价格应由市场来决定,若“价格”不是由市场来决定,那么整个金融市场也就不能称之为是“市场化”的。

一、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组成

(一)新定价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即期限错配风险,相比其他利率风险形式,其是最为普遍与主要的。银行机构资产负债表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重新定价期限或者到期期限具有的差异造成了重新定价风险的出现。若银行机构长期不变利率资产的资金来源是期限较短的存款,在利率水平提升之时,资产业务得到的是固定水平的利息收入,然而由于利率水平的提高使得负债的利息支出增多,这也将遭致银行机构的利润水平与根本经济价值受其波动影响。

(二)期权性风险

期权性风险是银行机构资产负债表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隐含的期权所造成的风险,其属于一种愈来愈关键的利率风险。通常来说,期权使得其购买者享有卖出、买入某种标的物的权利,也或者购买者能够以某种形式对特定金融合同或者金融投资工具的资金量进行改变,对于期权购买者而言其不具有义务。若期权与期权合约对购买者有利,则期权会被执行;若其对购买者来说是不利的,则期权就不会被执行,所以期权类衍生工具的权利义务是不对称的,故卖方面临的风险也将由此增大。

(三)基本点风险

基本点风险也就是利率定价基础风险,利率风险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种风险所引起的。若存贷款利率变化是不一致的,尽管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表外业务具有类似的重新定价特性,然而在利差水平与现金流状况出现改变的情况下,同样会降低银行机构的利润水平或者基本经济价值。而由于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存贷款利差将出现很大程度上的降低。按照马肯锡预测,我国银行业利差均值会由现阶段的3.33%降低近1%,从而导致我国平均利率接近于全球开放性金融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

二、完善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实践方法

(一)运用证券化技术,转移隐含期权利率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很重要的金融创新方式。资产证券化最显著的特征即资产发起人(即初始资产收益者,而本文所指是银行机构)以现金代替资产负债表之中的贷款资产而存在,出售之后的资产不再包含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之中,也即银行机构把贷款资产出售给因为特定目的设立的实体(即“SPV”)之时是真实性转让。针对隐含选择权的处理,资产发起人能够把选择权风险的负债与资产全部出售给特设实体,也就是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形式,资产与负债的各类风险都存在于“SPV”之中,“SPV”利用证券在金融市场之中的交易再把上述风险转移至证券购买者。最近几年,我国银行机构纷纷进行资产证券化,最先选择的是房产抵押信贷,而我国银行机构主要的隐含选择权风险来源就是该类资产,所以,为控制隐含选择权风险,实施资产证券化是明智之选。

(二)促进中间业务发展,增加银行利润

最近几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关注中间业务的发展。然而和国外比较,我国银行机构的中间业务活动依据处在初始时期。同时,由于“金卡工程”的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电子货币业务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和国外银行机构比较,差距水平还是很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仍需不断探寻新的发展道路,对自身在信息与现金流等层面的优势进行充分运用,促进业务活动多样化,尤其要加快中间业务发展的步伐,建立新的收益增长点,降低对存贷款业务的依赖程度,进而彻底实现资产优化合理配置,降低利率风险水平。

(三)合理配置银行内部资产负债结构

存款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主要的负债业务,一般为固定性利率。若不把期权风险考虑在内,则合约规定期限一般为负债的成熟期,导致资产与负债之间的不匹配同样包含成熟期的不匹配。对此,商业银行业金融机构亟待建立健全风险监管制度,利用利率风险管理手段来整合本行的资产与负债,以将其受利率变化影响的资产数量达到最少。

(四)推进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建设

篇(9)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8-025-05

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生命线。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后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总结西方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发展及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探讨完善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的方向,对促进中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资产负债管理演进及危机中的教训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按一定策略进行资金配置,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的一种全方位管理过程,其实质在于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各账户,包括各种资产、负债以及资本的余额、变化和相互之间的组合进行规划、支配和控制,以实现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的目标。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资产负债管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主流的经营管理方法,目前已成为发达经济体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心,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从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轨迹来看,总体可以分为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三个阶段。

在资产管理阶段,商业银行强调资产管理,主要关注其资产业务,并根据流动性不同对资产业务进行划分,争取通过对资产的优化组合,来协调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满足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这是与当时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相适应的,即资金来源渠道稳定,活期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不存在筹措方面的激烈竞争。

始于1960年代的负债管理的特征是,面对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银行从负债业务看待其流动性,希望通过扩大资金来源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只要能够及时、足额地从其他金融机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融入资金,商业银行就不用担心流动性风险,进而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收益的中长期贷款等流动性较差但收益率较高的资产中去。

第三个阶段是资产负债管理阶段。1970年代中期起,由于市场利率大幅上升,商业银行意识到单纯依靠外部融资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并开始尝试从资产和负债两个角度同时解决流动性问题。商业银行借助于各种现代金融技术、工具和方法,分析、研究其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的内在特征,通过对两类业务的结构调整和内部优化,力求使其资产与负债的整体到期期限匹配起来。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已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众多的理论和具体的管理方法。可以说,发展至今日,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工具和方法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表1)。

向西方主流银行学习曾经是中国商业银行走向成熟的一条捷径。但在金融危机中,它们纷纷陷入困境,而我国银行则成功规避了金融危机的侵袭。这大大退却了原本围绕在西方商业银行头上的光环,质疑其管理水平的声音也此起彼伏。然而,与西方主要商业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的管理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吸取其在金融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金融危机中西方商业银行遭遇重创的原因很多,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教训主要有:

(一)资产负债表过度杠杆化。美国金融机构过度追逐利润和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危机前,美国很多金融机构的杠杆率高达40倍以上。但高杠杆、高资本收益率的经营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在金融机构盈利时会成倍放大股本盈利,但亏损时也会成倍地扩大股本亏损比率,资产的较小亏损可能会导致股东权益的巨额亏损,使其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二)过度依赖批发性融资市场。银行资金来源有被动负债和主动负债之分,从客户吸收存款、同业存款及股东权益等被动负债是银行传统的主要资金来源。经由资本市场进行的主动负债可以更好的满足银行特殊的资金要求。二者之间应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危机前,欧美商业银行,特别是非银行业务比重较高的银行,对资产证券化的依赖远远超过传统的存款吸收,无形中增大了其流动性风险。而金融机构又缺少流动性应急计划。于是,在评级被下调后,AIG无法在短期内筹措资金应对大量保证金的要求。这使得单一机构的问题快速蔓延到整个金融体系。

(三)投资产品高度集中。危机前,美国金融机构的投资过度集中于次贷产品,单一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面临较高的风险。又由于在投资配置上的同质化,使整个金融体系面临较高的系统性风险,难以应对次贷产品违约带来的冲击。

(四)信息披露缺乏透明度。这导致对结构性金融创新产品的不当使用和片面认知得以广泛推广,未能做到防微杜渐,金融体系的问题因未得到及时控制而不断扩大和扩散,金融风险不断累积,最终以一种猛烈的形式爆发出来。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金融危机导致资产负债管理的难度增大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直接冲击虽然并不大,但实体经济的问题终究会对银行业发展产生影响。在经历了2003年-2007年持续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后,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明显下滑。虽然在一系列刺激政策的作用下,GDP增速已止跌企稳并显示出较为强劲的势头,但未来经济增长的变数仍很多,持续的高增长或难持续,经济周期的变动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带来明显影响:

1.由于放贷行为的顺周期性,商业银行面临严重的信贷资产安全性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银行宽松的信贷供给往往会造成经济下行时期风险暴露和贷款损失的增加。而经济下行可能刺激银行降低贷款标准,进一步加大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

2.增加对资本和贷款损失拨备的要求。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影响,银行必须补充资本以满足增加的信贷需求,这制约着银行业务的拓展。出于“利润平滑”等原因,在经济上升阶段银行可能推迟或减少拨备的提取,并可能导致风险拨备不足以覆盖经济衰退时期的信贷损失。

3.威胁银行的盈利能力。受上述因素的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通常与经济周期保持一致,即在经济高涨期,银行收益通常会增加;而在经济萧条期,银行的收益通常则下跌。经营业绩的稳定增长存在较大变数。

此外,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施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也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着现实挑战,主要有三个方面:

1.大规模信贷投放使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为应对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我国自2008年底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一政策刺激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经历了“井喷式”增长,2009年全年信贷投放高达9.59万亿元,远远超出年初确定的4万亿-5万亿的规模。银行新增信贷规模急剧膨胀虽然强化了银行在融资体系中的地位,但银行资产快速扩张并大量集中于中长期基础设施项目也存在同质化隐患。银行体系存在较大的潜在资产质量系统性风险。

2.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凸显风险隐患。2009年地方政府纷纷大规模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剧增。但部分项目效益不高、偿债责任主体不明确,地方财政风险过大、对平台担保有名无实等现象并不少见,贷款银行面临较大的政府信用风险。此外,很多地方存在一个项目多头借款,违规挪用等情况,而贷款银行往往难以对资金使用进行有效的监控,无法防范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的风险。

3.资本管理面临巨大挑战。资本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基础。2009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方面面临越来越大挑战,主要是信贷投放激增稀释了银行资本金,银行盈利能力降低使得内源融资能力不足,拨备覆盖率普遍提高挤占资本金,同时审慎监管的加强进一步提高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建立起更加持续、稳定、多远的资本管理机制更显紧迫性。

(二)金融脱媒趋势要求建立更高效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取得显著进展,金融脱媒趋势日渐明显,商业银行以资产扩张和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的传统经营模式受到较大挑战。而且,金融脱媒是金融业发展的长期趋势,金融危机对金融脱媒所带来的缓和将很快过去,金融脱媒将会得到延续和深化。

资产负债管理以风险控制与价值创造为基本功能,以对资产、负债以及资产与负债间的协调匹配为手段,因而金融脱媒将对其产生明显影响,具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导致业务结构的变化。负债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基本上以存款为主要的负债来源,平均占比都在80%以上,但资本市场发展对存款的分流越来越显著,这要求商业银行多管齐下构建全方位的负债来源体系,以保证充足的资金来源。其中,主动负债应成为主要努力方向。资产方面,贷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形式,占比大多在50%以上,而融资渠道多元化也会带来贷款业务比重的下滑,这同样要求商业银行形成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结构,贷款、证券化资产等需要齐头并进,与综合化经营相配套的并购,尤其是混业并购将为此提供有利条件。这种变化必然要求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做出调整,包括:首先,面对业务结构的变化,需要在定价管理方面进行改革,赋予业务部门更多的灵活性;其次,需要改变差额资金管理模式,取消分行自求平衡的压力,赋予分行在扩大负债、增加资产方面更大的业务空间,同时,也藉此增强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在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方面的职责,以便利主动负债业务的发展,并通过强化与总行其他部门的配合拓展资产多元化空间。

二是带来风险属性的变化。伴随业务结构的变化,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属性将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盈利模式下,信用风险是主要的业务风险来源,随着金融脱媒趋势的深化,风险属性会逐渐发生很大变化,信用风险的来源中,小企业占比将会提高,而信用风险整体的重要性则会逐步降低,市场风险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风险来源,对市场风险的管理更显重要。同时,还会出现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交织的情形。风险属性的这种变化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实现更专业化的风险管理,而在目前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下,分行在主要承担信用风险的同时,实际上也承担了部分利率风险管理的职能,这显然不利于风险的专业化管理。因此,应该将分行大部分产品的市场风险逐步集中到总行层面实行统一管理,使总、分行的风险管理职能分工更加明确,风险管理更趋专业化。

三是扩大价值创造的空间。金融脱媒的本质是金融创新和金融多元化。资本市场将会获得更加充分的发展,金融工具也将更加丰富,金融机构的种类也会更加多元化,金融服务将日趋多样化。这无疑将为商业银行提供更多的非传统业务领域,如与资本市场相关的各种业务,以及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的机会。业务领域的扩展将大大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价值创造功能的发挥。但要实现这一要求,资产负债管理应该内容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全面。比如,需要提升总行在资金筹集和运用中的地位,同时赋予总行在经营管理中更加有力的经济调节手段,以便可以将经营管理的策略和理念直接定位到需重点扶持的某类业务、某个行业、某类客户上。对应的,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应该成为相关业务的核心,并能够实施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

总之,面对金融危机蔓延和金融脱媒趋势的深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同时管理多业务领域和多个市场的风险,同时必须实现理想的短期收益与优异的长期价值,藉此应对后危机时代的各种挑战,达到控制风险并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亟需转型

(一)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式的演变

表2对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式演变的过程做了简要概括。根据表中所示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1994年前的简单资产负债管理阶段、1994年 -2004年资产负债管理比例阶段和2004年之后的资产负债管理相对成熟阶段。2004年初,银监会先后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这两个文件运用监管的力量将国内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风险评级指标和资本充足率指标从监管的角度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基准目标。

(二)现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特点与不足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属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管理并存的模式,本质上仍未跳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框架。这一模式在推动银行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业务实践的不断推进,其缺陷也日渐显现,表现为:

一是,现行资产负债管理难以有效处理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关系。这与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以及保持“三性”最佳组合的要求是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被动适应监管要求的意味较为明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约束体现的是宏观管理思维,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手段之一,将适合监管需要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体系作为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标准,难以适应银行风险管理和战略规划的需要。

二是,现行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本质上属于静态资产负债指标管理。无论是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主导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还是2004年以后银监会实施的新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体系,都是按照事先制定的指标体系进行相关业务的规划、日常管理和监管。指标体系的制定中虽然已综合考虑了监管要求、自身业务发展需要等因素,但经济环境剧烈变化时,商业银行无法适时调整这些指标进行应对。

三是,现行资产负债管理脱胎于信贷资金管理,管理内容上虽有一定的变化和扩充,但与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仍然主要是存贷款业务管理。反映在资产负债比例指标体系和组织结构上,都主要是围绕存款、贷款、票据业务展开的,对于中间业务、国际业务以及日益丰富的表外业务等虽有涉及,但重视程度仍嫌不够。

(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必要性

为应对金融危机后复杂经济环境的挑战,适应金融脱媒趋势,在新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商业银行不仅需要有效的战略转型、丰富的产品创新、较快的业务增长,更要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在风险控制和价值创造方面的作用,以解决业务发展中风险范围扩大,风险类别更加复杂以及不同业务领域风险交织、风险管理难度不断提高的困难,并满足更高的资产收益率和加强市值管理的要求。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更灵活的手段、更丰富的内容以及更主动的策略,可以同时管理多业务领域和多个市场的风险,同时必须实现理想的短期收益与优异的长期价值。具体来说,从管理目标来看,资产负债管理要既达到银行净利息收入的预期水平,也达到银行市场价值的预期水平,更好的实现银行的短期盈利目标与长期市值目标。从管理内容来看,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是全面和全过程的管理,要能够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和表外项目进行全面管理和全过程的管理。

然而,现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式难以满足上述要求。适应经济形势变化,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应积极转型,藉此推动资产负债管理水平提高。

四、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目标与路径

(一)成功资产负债管理的四个关键要素

资产负债管理体系的效率及其管理水平高低,受到以下四个关键要素的影响:一是治理结构。成功的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完善的治理结构,而完善的治理结构应能够清晰地定义银行中各个ALM相关部门的角色与职责。二是政策流程。完整、稳定的政策流程有助于自上而下地传达银行的业务目标及风险偏好。这不仅可以为业务发展提供指导,还可以加强管理层对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体控制。在制定政策及程序时,要特别注意资产负债管理对银行业务战略的反应、支持及加强作用。三是管理工具。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框架必须包括能够支持资产负债管理的各种工具与流程。四是内外审计。独立的内外部审计可以发现并有助于弥补ALM管理中的不足,从而确保整个管理过程的有效性。

(二)转型的目标是建立“现代”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所谓现代资产负债管理体系是针对传统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而言的,可视为西方主流银行ALM体系的一个缩影。其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二、三、三、二”,既两个基本内涵、三个基本内容、三个管理技术和两个主要管理手段。具体来说,现代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风险限额下的协调式管理和前瞻性的策略选择管理,以计量和管理各类市场风险、实现科学的预期获利以及优化经济资本配置为基本管理内容,依赖以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和情景模拟为代表的管理技术,借助于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与RAROC(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两个主要管理工具,分离业务经营中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引导产品合理定价、准确切分不同业务单位的利润贡献,战略性、前瞻性地引导各条业务线的收缩和扩张,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平衡。

(三)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路径

转型路径的选择对最终目标的实现及其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资产负债管理转型宜遵循“渐进性制度变迁”策略,根据管理体系、组织和水平的现状选择实施的路径。

1.资产负债相关性是决定资产负债管理转型路径的依据。如果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满足MM定理1的某些要求,比如资产账户对负债账户的依赖较小,那么商业银行在运用资产时就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摆脱负债的限制,并拥有更大的风险与收益权衡空间。从中国主要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大中小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之间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资产账户对负债业务的依赖性仍然很强。这一相关性近年来有一定的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这决定了资产负债管理转型必须立足于负债与资产账户的改善。

2.改善负债结构,扩大主动负债比重,提高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主动性是促进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基础性工作。加强主动负债,通过发行CDS、金融债券、回购协议等债务工具,主动从金融市场借入资金,形成具有可自主控制的资金来源,实现负债与资产的主动匹配,是促进资产负债管理转型以及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主动负债的力度,形成具有可自主确定的资金来源,实现负债与资产的主动匹配。在加强主动负债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被动负债的管理能力。根据储蓄倾向、支付偏好等特征对存款人进行细分,藉此加强对被动负债的分类管理,提高对被动资金利用的主动性,从整体上改善资金来源的可控性。

3.着力提高资产的多样性,强化资产配置的能力是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重要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资产结构仍较为单一,投资和交易类资产收益率偏低,非利息收入占比偏低。这集中体现在分支机构的业务抉择和资源配置上,并直接导致了资产业务,尤其是贷款业务的快速扩张,增加了收益的脆弱性,客观上也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战略转型的实施。就目前来看,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已出现松动。商业银行应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努力改善资产结构,增强资产配置能力。

4.构建和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实行资金全额集中管理是推动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核心环节。作为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的核心环节,商业银行应着力构建和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实施全额资金管理,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在构建和实施FTP体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选择合适的组织模式、定价依据以及定价模式。由于不同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管理方式不同,总行与分支机构之间的关系也不尽相同,适合的组织模式、定价模式和依据也会有明显差异,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战略要求,结合分支机构的业务规模、资金流量等情况加以合理选择。

当然,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资产负债管理转型是一个长期而根本的过程,在推动转型的同时,应根据经济周期变化及宏观经济政策走向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保持业绩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DeYoung,Robert and Chiwon Yom “On the independence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 evidence from U.S. commercial banks,19902005”,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4 (2008) 275-303.

2. Modigliani,F.; Miller,M. (1958). “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 (3): 261-297.

3.陈小宪,“加速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现代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证券时报,2002.12.31。

4.冯鹏熙,“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6。

5.傅德印,黄健,2008,“典型相关分析中的统计检验问题”,《统计研究》,第7期。

6.何浩,2009,“商业银行应对经济周期下行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国际金融研究》,第6期。

7.孟艳,2010,“金融危机冲击下资产负债管理的再审视”,《金融论坛》,第2期。

8.彭建刚,2001,《现代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1月第1版。

9.徐宝林,2010,“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形势和中型银行的发展思路”,《当代银行家》,第2期。

篇(10)

二、表外业务概述

表外业务指不被记入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只可能在商业银行财务报表附注内反映的各类交易活动。在这里“可能”包含的意思是并不是全部的表外业务都会反映在财务报表附注内。所以,表外业务存在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的区别。

狭义上的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依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被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资产负债的金额变动,但会构成商业银行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各类交易活动。这些交易活动虽不被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在一定的条件达到时会转化为表内业务,与表内资产和负债项目密切相关,需要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加以反应,方便银行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解和管理。

广义上的表外业务指所有不被列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经营管理活动,包含狭义表外业务和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即中间业务。中间业务一般不影响表内业务的具体质量,仅给商业银行创造服务性质的收入。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按照具体业务的性质,大体可分为四类:与贸易有关的结算、支付、融资等各类贸易融通类业务;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运用商誉来取得收入的金融保证类业务;中介服务类业务。

三、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于现代意义上的风险管理概念并不是很深入,现代意义的风险管理部门还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管理仍然以宏观定性化管理为主,量化管理薄弱,即使是在数量特征较强的外汇、衍生产品上也是如此。

2.金融衍生品市场尚未形成完备,抑制了风险的量化管理手段及需求。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虑,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始终奉行稳健有余而灵活不足的监管政策。金融机构既不能利用衍生金融产品来管理风险,也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现实的风险管理的需求。

3.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外部经济环境有待优化。这要求我们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决策和实施等,为金融风险管理创造一个宽松有力的经济环境;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和其风险管理的辩证关系,需要积极借鉴国际上有关风险防范与化解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水平。

4.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动风险管理的意识不强,依赖于监管层的行政指令和宏观协调,但同时也在不断地进步中。

(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主要风险的管理

1.市场风险的管理

银行必须建立精确地衡量并充分地控制市场风险的机制,为银行的市场风险暴露头寸,尤其是对交易业务的价格风险提供充足的资本金准备,也须对与市场风险相关的市场风险管理程序设定确定的定性及定量标准,对每一类交易和全部交易设置适合的限额,实施充分的内部控制。关键是区分交易和非交易业务,获得对市场包括利率水平、汇率和市场价格的充分、及时的信息,充分了解资产组合的期限、币种、风险暴露头寸等,根据需要安排避险交易,从而对表外业务的市场风险进行持续的、准确的监控和处理。另外,对避险交易同样应该进行合并的风险管理。

2.操作风险的管理

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应拥有极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程序,并建立健全管理和化解运作风险的政策,例如保险或者应急计划。同时,对内及对外各个操作系统应有后备或者保险应急措施,在操作系统中设置各种确认程序和预警系统,一旦交易员操作失误或者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地发现并纠正,报告给管理层。另外,银行还应拥有充分且经过调试的业务恢复计划(如远程设施)为预防主要系统发生故障提供备用。

3.信用风险的管理

对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健全完备的信用授权和信用检测制度,对交易和投资组合进行持续的、独立的管理和监控。

第一,银行的每一笔交易及投资组合都须建立在稳健性原则的基础上。银行须建立并保持审慎的信用授权、审批和管理程序,以及完整的交易文档。银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建立一个数据库,提供有关交易,包括交易对方的信用评级和交易的细节等必要情况。

第二,银行须建立表外业务资产质量评估和损失准备的政策、做法和程序。建立有关单项交易、资产分类和准备金提取的政策,并定期检查以统一执行。建立监测有问题交易及处理的程序。在交易提供担保或抵押的情况下,应建立一套可持续的评估担保的可靠性或抵押品价值的评估机制,审慎完整地记录所有表外业务的风险并持有充足的资本。

篇(11)

 

关键词:理财产品 会计核算 风险管理

随着银监会对理财产品的监管日趋严格,以及新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自营业务需要规范的会计核算与风险管理,理财产品也同样需要,应将理财产品的交易对手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以量化的形式反映进理财产品会计报表和监管报表,以达到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内在要求。

 

理财产品的账务处理

理财产品按收益特征可分为:保证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以下,本文将对前两种产品的会计核算进行账务分析。

(一)业务负债

向居民或企业募集的保证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资金,在“业务负债科目”内核算,包括以下5项:

1. 业务负债—募集资金本金

本科目用来核算商业银行向客户售出的理财产品本金,属资产负债共同类,发售时募集资金增加反映在贷方,到期后居民前来兑付本金时反映在借方,所有客户兑付完毕后余额为零。

 

2. 业务负债—募集资金应付利息

本科目用来核算商业银行向客户售出理财产品后按约定的预期收益率每月计提的应付利息,贷方反映按月计提的应付利息,借方反映到期实际支付时冲销的利息,余额在贷方,所有客户兑付完毕后余额为零。

 

3. 业务负债—募集资金利息调整

本科目反映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是平价募集资金还是溢折价募集资金,溢折价的部分需要按实际利率法进行溢折价摊销。

4. 业务负债—募集资金公允价值变动

本科目反映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在存续期内所遇到的理财产品发行市场的同品种剩余期限市场收益率的变化所对应的资金价格变化。

5. 业务负债—理财产品委托客户的收益

本科目核算应属于客户按约定的预期收益率应收到的利息,贷方反映应付居民的利息,借方反映计提出来的应付利息,贷方反映冲销的收益。

(二)业务资产

商业银行使用募集资金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购买债券或逆回购,形成业务资产,在“业务资产”科目内核算,包括5项。

1.业务资产—理财产品面值

本科目反映商业银行使用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购入债券面值,本科目属资产负债共同类,购入时反映在借方,到期或卖出时反映在贷方,代购债券售出或到期后余额为零。

2.业务资产—理财产品利息调整

本科目反映商业银行使用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购入债券溢、折价,本科目属资产负债共同类,借方反映购入的溢价和折价摊销,贷方反映购入的折价和溢价摊销,债券售出或到期后余额为零。

 

3.业务资产—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

本科目反映商业银行使用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购入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债券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本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业务资产”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4.业务资产—理财产品应收利息

本科目反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所持债券的应收利息,借方反映购入债券的应收利息和按月计提的应收利息,贷方反映收到利息或卖出时销账的应收利息。

5.业务资产—理财产品已实现未结算损益

本科目核算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应收利息和应付利息的差额,本科目余额反映商业银行发售某期理财产品的真实损益,年度终了将本科目余额结转为“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再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结转为“本年利润”。

 

(三)损益类科目

损益类科目包括3项:

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理财产品;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业务资产;

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业务负债。

(四)表外科目

开出理财产品收款凭证本金。

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

(一)自营业务与理财业务从托管账户、结算账户彻底分开

商业银行必须做到自营业务与理财业务相分离、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相分离、对公理财产品与对私理财产品相分离,做到分账经营、分类管理、分人管理,强化风险防控。中央国债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应将商业银行的自营业务托管债券与理财业务托管债券的账户彻底分开,从账户管理上设置防火墙,使托管账户、资金结算账户严格分离。自营与理财业务发生交易时应有后台结算交割单作为结算单据,而不是商业银行自制的债券买卖成交单作为结算单据,当自营与理财的托管账户、银行结算账户完全分开后,理财产品买卖债券都从后台实现,实行券款对付交割分别有相应的指定账户时,才能有效杜绝自营与理财的利益输送及产生风险。

 

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应单独开立资金结算账户,应在核心业务系统中建立理财产品单独的一级科目、二级科目的日计表、月计表、季报、半年报、年报,还有理财产品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募集资金和持债的期限结构表、单独的托管账户的券种余额表等风险管理的报表,应归档保存,居民或企业有权利查询理财产品的投资情况,因此须做到完整、准确地记录该项业务。

 

(二)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及其风险开展相应的压力测试,应定期组织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计算流动性比例及流动性期限缺口,对其管理应比照自营业务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指标,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须符合本行的流动性管理的总体要求,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资产占比,严格匡算产品现金流,确保产品流动性。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应做好资产负债调节,控制资产池与产品的期限错配比例,确保产品发售与交易投资间的平衡运作。

商业银行将发行多款理财产品募集到的资金汇集起来,如7天、14天、21天、1个月的理财产品的滚动发行,整合所有资源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和投资,赚取期限溢价,并通过理财产品的循环发行来保证资金的稳定性。这一模式的益处首先在于理财产品丰富,容易满足不同期限的多层次客户需求;其次期限结构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业务、债券业务两项相适配,大集中形成大资金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但这一模式的风险在于短期风险被不断延后,一旦资金链断裂,将造成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当某一期限的产品购买量少或兑付量大、某个期限的缺口难以满足时,易引发流动性风险,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的资金往往来源于一级资金批发商,一旦市场资金收紧,一级资金批发商不出钱时易导致资金链断裂。而且募集资金无法与投资标的一一对应,导致商业银行和客户都难以理性估算

投资成本与风险参数。

 

(三)市场风险管理

理财产品应该按照公允价值做好对理财资金投资债券资产的客观估值及验证,对于理财产品所购买的资产(债券)可以按中央结算公司提供的净价估值作为净价公允价值来进行风险计量,进行浮动盈亏的管理,有利于防止未来的风险,当市场行情不好等原因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率或本金受损时,提前公告预警。在本会计核算流程中将理财产品的公允价值计量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当中,理财产品会计计量市场风险的核算方法应与自营业务达到同等水平。

 

对理财产品所持债券可以按照中央结算公司提供的十八项风险管理指标,限额评估其合理性,应对久期、凸性、基点价值、var值、资产负债久期错配比例、利率敏感性缺口等指标进行计量,采用银监会新资本管理办法下的监管报表体系及这十八项风险管理指标,对一般市场情况下资产池承受的风险,及极端不利情况对其造成的潜在损失进行估算,充分揭示资产池运作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

 

利率风险主要源自于理财产品的资产、负债的重新定价期限错配及市场利率变动,也产生于央行利率政策的调整,应利用缺口分析理论或模型,对理财产品的利率敏感性资产、负债重新定价期限缺口实施定期监控,主动调整付息负债与生息资产的对应关系,精细化管理理财产品,实现风险可控下的理财产品安全化。

 

在理财产品存续期间,若募集资金和债券投资收回发生变动,则客户面临承担理财资金配置存款和投资配置债券的机会成本风险,应注意在产品设计时,募集资金的期限尽量与所持债券的期限相匹配,不建议为追求高收益率而持有期限较长的债券或高风险产业债券,使理财产品看起来利润较高,但一旦理财产品到期,较长期限的债券需要自营业务买回,这时容易产生纳入自营业务的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为负数的结果(如果市场处于下跌状态),可能会产生商业银行自身的流动性风险和资产质量、利润的损失,通过销售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所购买该类债券还可能最终流向高风险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资产质量风险。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