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大全11篇

时间:2023-06-02 15:09:1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

篇(1)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的组织设计中,首先需要明确整体工程项目的概况,要预先根据勘探的地貌和整体路况、以及周边建筑、地下情况等,对工程进行整体技术标准的设定,明确横断面的设计方案、明确路面的结构设计(合理的规划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以及行人道),其次就是需要明确施工的要求,要严格的根据相关图纸和预先设定的方案进行施工,一方面要达到预定的施工标准,另一方面需要保护好环境。

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组织设计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严重

1.1.1 缺少施工部署措施

工程项目施工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条件下,施工单位一般都是通过招标投标的方式获取工程项目。按照规程,在施工前施工项目经理和施工企业法人要签订项目管理目标的责任书,责任书中要明确界定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应该达到的质量、进度、安全、环保、成本以及文明施工的目标。所以,项目经理就要通过各种管理措施和手段,对项目的施工组织、目标、总包和分包以及资源供应进行详细的规划,做出具体的施工部署措施,确保工程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中,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做好施工部署措施,而是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决定操作方法以及施工顺序,这不仅会影响工期,还会给道路质量留下隐患,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等。开工前,甚而投标前就需要对现场进行大量调查。市政工程相比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复杂的多,涉及交通、拆迁、管线、噪音等等各方面事宜。

1.1.2 缺少风险管理措施

在项目施工中存在很多风险,其中有技术上的风险和非技术上的风险,若工程项目在施工前没有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识别,也没有做出抗风险的对策,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是很多工程施工已经证明的事实。若是过去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做法项目一旦遇到风险,其施工组织设计将变成一纸空文,失去了指导作用。因而进行充分调研,组织各专业人员进行充分讨论,认真对待施工组织设计,考虑各种风险因素相当重要。

1.1.3 技术部门保证措施不完善

在一般的施工组织设计中,针对技术部门的内容,只有保证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以及冬雨季施工的措施,却没有保证成本、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措施。所以在这一部分应该加以完善。

1.2 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不全面

施工组织设计按照工程的建设阶段可分成:设计阶段、投标前的实施准备阶段以及中标后的实施阶段编制的施工组织计划。设计阶段中的重点是施工方案(即初步设计)和施工组织计划(即施工图设计),为编制概预算与控制投资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现在在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中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设计内容不全面,往往只注重实施阶段的编制。

1.3 编制人员的理论知识缺乏、编制手段落后和经验不足

因市政工程的复杂性,涉及的专业相对广泛,因而会有一部分的管理人员存在着缺乏系统工程、决策技术、预测技术、控制论、线性规划以及技术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也就直接影响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有些编制人员的工程经验不足,或是出资请人代编,使设计意图以及管理的思路很难达到统筹兼顾,从而使得施工组织设计往往流于形式,内容泛化,与现有工程的实际情况联系不够紧密。

2、项目施工组织人员管理

2.1 选择项目经理

作为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领导核心,项目施工组织系统能否正常运转,在很大程度上要看项目部领导核心——项目经理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首先,项目经理人选必须是接受过正规培训、具有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和足够管理经验的人员; 其次,市政道路工程知识面宽、工程实践经验丰富、沟通表达能力强、领导才能出色等都应是项目经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另外,项目经理人选还应具备下列基本素质: 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专业素质、工作能力及协调能力。此外,项目经理的人选最好兼具总公司的部分管理职能,以便能够统一调度与协调。

2.2 项目机构设置

设置原则:形成有一定权威性的统一指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确保工程按要求顺利完成;根据本工程规模、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建立管理组织;采用项目管理体制的同时,经济合同手段辅助以部分行政手段,明确各方面责、权、利。具体实施时,各管理人员的编制还应根据项目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根据项目阶段性的大小和相应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性格、特长等综合因素合理配备。但应确保所有参与项目人员都具有相应的资质且应持证上岗,确保整个市政项目部管理层的整体实力能够有效发挥。定时不定时的组织安排培训学习和项目考察。任命项目副经理和总工,成立工程部、质检部、材料部、计划部、安全部、财务部、办公室等,明确职责,做好协调统一的工作。

3、良好的制度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保障

为全面系统地把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承建单位应依据相应的质量手册及企业质量管理方针,建立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并确保其具有相应的指令性、可操作性、可协调性、可检查性,要做到质量管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上,除了严格执行国标、行标及地方性的有关标准和规定外,还应结合具体的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情况编制项目的《项目施工管理细则》、《项目质量管理规定》、《项目原材料实验送检细则》等强制性规定条文,使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做到有据可循,使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充分制度化、规范化,对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实施质量起到保障作用。

4、工程项目实施的成本管理

4.1制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市政道路工程一般都是投资较大的项目,项目的投资成本控制不仅是成本投资管理人员的责任,也是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项目经理的责任。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投资控制管理体系,可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下层各管理人员,应按照自己的业务分工范围,围绕项目的优质实施合理开展工作。在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有效提高工效; 经常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让工程项目各施工现场管理措施更趋合理、高效、经济。此外,市政工程的变更率较高,要及时进行签证,及时索赔。

4.2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不等同于工作责任,完成工作责任不等于完成成本管理责任,杜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单方强调质量,忽视成本控制的做法。因此,在执行工作责任的同时,项目管理人员还应考虑落实成本管理责任,每个项目管理参与人员都应具备较强的成本管理意识,做到精打细算。

5、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

5.1 施工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

在市政道路工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进度控制的必要,应专门设立相应的进度控制管理部门或人员,并与项目部、子项目管理部、各相关职能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形成有效的进度控制组织管理体系,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有效控制。建立项目管理组织设计的任务分工表和管理职能分工表时,明确落实项目进度控制的各个阶段和环节的责任,并编制相应的进度控制流程图。进行进度控制的科学组织设计,是充分发挥进度控制管理部门或人员组织协调作用的前提。

5.2施工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在确定相应的进度控制管理部门或人员组织关系,完成进度控制的组织设计前提下,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项目的承发包模式、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科学编制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分析各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其中的关键工序和施工难点,认识非关键工序可调整的时差范围,实现进度控制的科学优化。进行进度控制管理时,还应深入分析影响进度目标实现的潜在风险,在充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进度失控的概率。通常情况下,影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实施进度的风险有: 组织风险、资源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合同风险等,同时还应重视信息技术在项目进度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6、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6.1施工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建立安全安全生产体系,生产体系由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制度及安全技术措施组成。施工现场管理应把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把安全施工寓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并对项目实施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加强安全教育,要每一位施工人员明确安全施工不单是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参与项目的人员都应该共同重视的事情,做到全员性参与安全管理。

6.2市政工程项目文明施工管理

文明施工是指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管理中,按现代化施工技术的要求,使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施工秩序和环境,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组织,开展文明施工教育,结合道路工程场地的实际情况和条件,编制相应的文明施工实施细则,以指导和规范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的开展。通过文明施工管理,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结束语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是从工程施工全局出发,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设计图纸, 按照工程项目的客观规律及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 统筹考虑施工中各要素, 对全部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和资源消耗等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为施工生产活动提供最优方案。而传统的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弊端, 解决这一问题已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蓝美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 科技风. 2011(14)

篇(2)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因施工技术、材料、人员等原因造成施工质量问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故此,研究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以及探讨解决措施相当迫切且有必要。

1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因素

1.1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

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路基与路面出现裂缝。我国大多数城市市政道路基本上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一旦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比如路面裂缝,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很容易给车辆行驶带来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从裂缝严重程度区分,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常见的裂缝有三种:轻微裂缝、中等裂缝以及严重裂缝。从裂缝类型区分,主要有网状裂缝、纵向裂缝与横向裂缝。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基路面裂缝问题是影响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1.2施工人员对市政道路质量的影响

人是影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的主观能动性因素,起着一定的决定性影响作用。施工人员的管理方法与模式、工作状态、技术水平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对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质量。故此,在工程建设中,必须加强对工程质量的严格管控,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拔工程参与人员尤其是施工人员。

1.3施工设备材料对市政道路质量的影响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规模一般都比较大,且施工量要求也很大,运送、配置施工材料以及后期施工均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只有机械设备跟上来,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才不会受到影响。故此,机械设备运转效率的高低、设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此外,进场的机械设备还需要后期定期的检修与保养,尤其是一些精密度要求较高的机械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所讲的“器”便是施工材料。施工材料也是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一个重点因素。市政道路工程量大,所需要的各类型施工材料也较多,比如各种配件、原材料、制品、半成品等。一旦施工材料出现问题,比如质量参差不齐、材料配比不合格等都会直接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如何保证这些种类繁多的材料的质量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1.4施工工艺对市政道路质量的影响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对施工工艺要求相对较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选用的施工设计方案、技术方法,组织结构、工序以及质量的监督管理的安排均会影响施工质量。尤其是施工方案,对建设工程质量更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2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2.1加强对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

市政道路建设中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较大,必须采取严格、合理的监督、管理措施,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平整度以及强度。水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工程标准进行配比,达到市政道路设计所要求的强度。在摊铺水泥混凝土道路时,务必选择装备齐全的摊铺机,确保摊铺路面的平整度。并在摊铺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基准线来检查水泥混凝土的厚度,确保误差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之内。

2.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控

重视对施工人员的选拔工作。在选拔人才时注重对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双重考核。后期重视对相关人员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培训,确保新技术、新方法能够被充分了解与掌握,切实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综合素养。构建交流讨论机制、激励惩罚机制以及竞争机制,如此,才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2.3加强对施工设备材料的管控

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必须重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维护与保养。根据建设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运转效率高、质量较好、较为先进可靠的机械设备。并设有专业人员后期维护保养这些机械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免延误工程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在施工材料选购中,首要注意的便是严把质量关。对每一项工程所涉及的材料均需要认真、仔细审核。此外,也需要加强对材料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很难想象不符合配置比例的混凝土浇筑了不符合质量的钢筋结构会出现什么样的建设工程,故在材料的施工过程中也必须要严格把控质量关,比如钢筋困扎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等。

2.4加强对施工工艺的管控

施工工艺指的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控制流程、施工方法、工艺手段、技术措施、施工方案等。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流程、规模、组织、管理、技术等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科学的设计方法,全面分析、设计施工方案,做到合理、科学,不遗漏、不重复,力求在降低工程施工成本、简化施工管理的前提下提升工程质量。市政道路交通工程设施、隧道、桥涵、路基路面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施工工艺控制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

2.5加强对道路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道路工程质量的管控。在工程内部构建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并组建专职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工程施工质量。与此同时要制定严格的奖惩机制,将责任具体落实到单体项目和个人,提升工程监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工程验收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结语

质量是建设工程永恒的话题,是所有工程建设的核心。综上所述,影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上文展开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常庆喜,兰东双,翟延忠.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因素与控制[J].中国建材科技,2015,02:264+266.

篇(3)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伴随着我们国家城市的迅猛提升,城市道路建设在此时也获得了全面改善,但是也逐渐浮出很多的工程质量的矛盾。市政道路工程变得线长、沿线地质水文条件多变、结构终年外露等许多的特点,不同城市公用、交通设备与道路建设同时进行,使得工程的复杂程度增加。为此唯有提升有关科学掌管策略才能够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2 当前城市道路现状

2.1城市路面塌陷裂缝

塌陷裂缝是沥青路面最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不论路面基层是柔性的还是半刚性的,都会出现塌陷裂缝现象。常见的裂缝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和网状裂缝几种:纵向裂缝是沿道路的纵向开裂,一般与行车方向基本持平,长宽不同;沿道路的横向开裂的是横向裂缝,与道路中心线基本垂直,长度有的贯穿整个路段有的贯穿部分路段。网状裂缝是由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网状开裂,裂缝纵横交错,它的初始形状的单条、单条的平行纵缝,之后在纵缝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缝网。

2.2车辙

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计永久性的带状凹槽。在正常情况下,车辙有三种类型:一是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而产生的结构性车辙;二是沥青混凝土侧向变形造成的流动性车辙;三是由施工中沥青面层本身的压密问题所造成的车辙。

2.3 路面不平,水破坏

路面经过碾压,但凹凸不平部分的峰谷长度小于碾轮接触面,即出现疙瘩坑表面,由于,密实度不好,突起部分密实度高,低洼部分密实度差,从而造成路面结构层的密实度和强度也不均匀。再就经过雨季雨水的渗透以及冬春季节的雪水水分积聚,使软土基中会渗入大量水份,大大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支撑不住路面结构,导致路面变形破坏,给通行的车辆带来不便。

3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3.1 市政施工图审查

现在国家有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办法,但是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方面还是不健全,这使市政施工图审查机构在审查市政施工图时有些审查难以操作。其次,许多地市县施工图审查机构,无市政施工图审查资质,无相应资格专业人员,这就使施工图审查批准制度难以得到切实贯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2 投标单位资质审核

很多企业外借资质证书或挂靠施工资质企业的小包工头、小建筑公司虽然已中标,但多数施工实力有限,既无机械设备也无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中标公司不施工,施工单位无能力的不良局面。这不仅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而且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3.3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想方设法扩大变更工程量或虚计变更工程量。在路基原地质达不到道路承载力要求,需要换填其他材料时,施工单位往往有意识地以各种借口扩大换填量,横向上面积增加,纵向上深度加大,实际变更工程量远远超出经济变更工程量,加大了政府投资。还有一些施工单位采取特别低劣的手法,使可不变更工程成为变更,使变更量小的工程成为变更量大的工程。

3.4 基本程序环节

3.4.1 决策是前提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工程建设的根本,它是投资、质量和工期控制的基本依据,关系到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保证、时效保证和资源保证,决定了工程的设计、施工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以及能否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

3.4.2 勘测设计是基础

工程施工是需要一个根本的东西,这个根本的东西就是勘测设计。没有高质量的设计就没有高质量的工程。倘若设计自身就出现了漏洞和缺憾以及不具有人性化,方案设计狭隘,那么这样必然导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所以说:设计是工程的灵魂。

3.4.3 施工是关键

施工是指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规范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形成工程实体并提供质量保证的活动。任何完美的设计蓝图都要通过施工来体现。在施工中如果发现与设计不相吻合,就要通知设计部门及时修改。

3.5 建设工程作业要素

3.5.1 施工组织

是指直接参与工程项目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就工程而言,人在其中扮演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素质是衡量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第一、不断提高个人对待质量安全的意识,使其注重质量对工程安全的重要性。第二、不断加强人员的技术培养和考核,提高专业知识。第三、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工作心态。

3.5.2 材料

市政道路工程材料包括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混合料)和成品(构配件、产品、设备等),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工程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3.5.3 机械设备

施工设施、生产设备、运输设备、操作工具以及测量仪器、试验检测仪器设备等都是施工必备的,是现代化工程建设和质量管理不可缺少的设施,应满足工程项目的不同特点、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要合理选择,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为施工提供保障。

3.5.4 工艺

施工工艺主要是指工程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工艺手段、施工方法和控制流程等。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桥涵、遂道、交通工程设施等都有非常严格的施工工艺控制要求。

四、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消除市政道路施工所引起的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从而达到质量要求并获得经济效益,就需要做好质量控制的工作。

4.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4.1.1 核查相关文件

根据建设单位办理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登记时,向工程质量控制机构提交的有关的资料,包括规划许可证;施工、监理中标通知书;施工、监理合同及其单位资质证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经批准的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等。

4.1.2核查道路施工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单位的资质

检查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类别和等级及所规定的适用业务范围与拟建工程的类型、规模、地点、行业特性及要求的勘察、设计任务是否相符,资质证书所规定的有效期是否已过期,其资质年检结论是否合格。对参与该工程的总监理工程师及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资格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其注册证书有效性,专业是否与该工程相配套。

4.2测量控制

在进行测量时,由于工程的线型布置的特点,平面控制点一般要按复合导线布设。道路周围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复杂、排水管道的定位精度要求要高,因此在测量时要提高测量精度。

4.3材料控制

施工现场的每种材料要分批登记,随时查阅。做好原材料的试验,遵守原材料检验制度,砖、砂、石等材料和机械要由质检人员定期、定时抽检。按规范的要求,各种材料应按量需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在施工前检测水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篇(4)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要求,到2020 年“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针对的国家部署,各地区更是加大道路交通建设的投入。作为具体实施交通建设工程的企业,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工程的施工质量事故,确保交通工程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而提高工程质量,在确保质量和安全及最小投入的条件下,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为此,加强并提高市政道路交通工程的质量和管理是急需解决的事情。下面文章中主要论述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技术的几个方面。

1.设计方案的优化

设计方案应与现场施工方案相匹配,做到结合实际。有些设计方案没有经过实践,与现场施工存在部分脱节现象,其中的一些不妥之处暴露不明显,尤其是控制设计质量的图纸和文件更应该重视检查审视。施工之前,施工者和设计者应该根据图纸和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讨论和交流,组织设计交底工作,使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完美匹配起来,施工者应该做到心中有数,领会设计思路,熟悉设计中的细节问题,搞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施工管理者除了领略设计意图外,还应做好现场技术交底工作,使现场施工人员明确工作内容,看懂图纸,尽量避免因不了解设计方案而引来的问题,减少影响工程质量的事故。施工中如存在设计变更的问题,施工单位要及时提出,设计单位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出具具体施工方案,并同步做好设计交底工作,避免出现设计与施工脱钩现象发生。

2.保证现场导线和水准点的准确性

测量监理接受设计单位导线和水准点的现场交桩,在交桩的过程中要注意点位的完好及交桩资料的吻合,同时做好交接记录,交桩记录中应明确桩的完好性情况,有破损或点位不符合要求时,必须重新交桩。对施工单位的复测的技术方案要认真审查,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所有点位的精度复测结果。审查施工单位用于复测的仪器标定情况以及仪器数量和人员资质、数量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进行检查最好使用自己标定过的仪器、对水平角、距离和高程进行抽查,并把测量结果与施工单位提供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纠偏。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若超过允许值,则要求施工单位重新防线测量,从源头上把好质量第一关。

3.确保道路建设材料的质量

市政道路的材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起决定性作用,是保证施工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在施工过程中道路工程材料来源渠道往往变化较大,种类复杂,如土、砂、石、水泥、钢筋、沥青等,特别是砂、石的来源变化频繁。质检人员应该亲自并严格检查和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按规定的检测频率对材料进行抽检,并向试验室送检。对施工单位自行采购的工程材料(水泥、砂、石集料、钢筋等),必须提供“三证”并按有关标准规定抽样检验,执行见证取样制度,不合格的材料一律不准进人施工现场。所有材料分类放置施工材料,对不同材料采取相关的保护措施,避免较长时间里外界对材料的损害,减少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同时对材料领取应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并做好材料的回收和利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节约经济。

3.1 控制施工质量、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为全面系统地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当务之急是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同时,施工企业依据质量保证模式,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系统,编写质量手册,制定质量方针、技师目标,使之更具有指令性、系统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可检查性。建设交通道路属于系统性,具有整体感的工程,从设计方案,到进料施工,再到工程竣工,都是一系列的贯通性工作,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所以,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制定从施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中的质量,工艺,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监管制度,建立施工的体制,并且随着工作的进展而相应的完善这些制度,坚决实施。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牢记这些管理规定,付之于实际行动,从思想和行动上,意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根据工程任务目的和质量监管的规定,恰当使用工程技术,选择性分配施工任务,做到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完工的监督管理工作。

3.2 人、材、机的控制

人、材、机的控制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应以人为核心,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工程队伍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加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所以,道路建设工程中应该有效管理施工工作人员。上至项目负责人,下至施工班组,在工程进行之前,应该进行相应培训,提供其整体素质和对施工质量的意识。在整个组织中,质量管理部门应该学会自我检讨,制定质量监管责任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组织专业素质高的施工工作者,互学互动,采取这一系列的工作来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具有人为因素,所以应该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工程质量的控制实际上就是监督管理工作者。在完善的质量监管制度下,材料是构成建筑产品的主体。在道路施工管理中,对材料的质量控制显然是举足轻重的。选好、用好机械设备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提高技术经济效益, 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时应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而工程量小时则应采用中小型机械和现有设备。合理的选型和利用材料、机械是把好质量的一道关口,也是节约经济的一大措施。

3.3 施工中的监管开工之前的防范工作为施工过程做了良好的铺垫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家督和管理尤为重要。市政道路的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查,合格后填写工序质量报验表,经验收认可方能进人下道工序施工,这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每道工序检查验收时,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该量尺寸的要量尺寸,该检测试验数据的要检测试验数据,要按所要求的检查频率见证取样。同时,在把好施工工序施工质量关时要排除外界一切干扰, 特别是在业主紧逼工期的时候,工序质量的检验更不能放松。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在此过程之中进行检查,可以发现隐患的质量问题。检查出来的问题,应该依据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措施,客观正确评价工程质量的优劣。解决问题之前,应该明确问题的性质,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应该仔细记录观察,查明这种问题带来的隐患,采取应急措施,将问题在转化之前解决掉。施工的不同阶段应该具有不同的监管人员,在此过程中还应该进行质量评比活动,实施奖励或者惩罚,以便促进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通过奖惩来提高全队的整体素质。项目部负责人应该将负责责任到位,制定责任体制,注重提高安全问题的管理水平,实行奖惩制度,将质量问题与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处罚那些有质量问题并引起质量事故的,奖励那些没有质量问题的,进而控制和提高工程的质量。

质量监管措施应该贯彻执行,公私分明,采取分数制,确定奖惩分数线,依据检查评分结果,实行奖惩,严惩那些多次造成质量事故的工作人员。质量负责人应该深入现场调研,采取恰当的措施和制度,做到公私分明,奖惩有别,不应假公济私。

4.完工后的监管

完工后的监督和管理主要是评定工程质量, 对已完工程进行验收,控制工程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工作是建筑物或构筑物外观、功能、结构的审查和对工程质量的核对。施工单位要详细全面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工程完工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组织相关单位参加。以便使工程符合国家有关的质量要求和规定,与施工合同相一致,除此之外还要编写提交完工报告。在每个项目结束之后,质量监管部门要进行的必要环节是考核并奖惩。如果在质量检查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整改和修复,经相关检测单位认定合格后方可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或降级使用,如此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通过相应整改措施也可保证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篇(5)

2建设中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2.1全面控制原则

对建设实行全面控制。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即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全员控制就是对建设项目的成本考核,结合了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其中涉及到施工单位和项目方的各个部门,与每个建设职工有切身的利益关系。正因为这样,对于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要求全员参与,共同关心。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每个人都有控制成本责任,并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要把成本控制的目标贯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切实做到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就是在整个施工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成本控制。由于项目整个周期中每个环节都会发生成本损耗,在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即投标开始到工程建设直至竣工验交,都要加强成本控制的观念,做好成本控制措施。

2.2效益目标计划原则

在招投标阶段对施工成本进行控制的关键因素就是核算成本以及对效益目标进行计划。在标书中以综合单位显示的具体单价具有一定的隐含性,因此,为了确保最终确定的经营预算具有可操作性,在编制预算前一定要对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同时结合企业的劳动定额对成本进行反复计算,然后确定经营预算。在建设项目正式开工之前应当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对工程量进行认真的计算,然后根据施工预算定额编制施工预算,并将其作为指导和管理施工的依据。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必须经过经理批准后才能执行。此外,除了任何人不能任意修改施工预算外,也不能不执行施工预算。给施工队分配的任务一定要发放并填写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并做好技术交底,同时,施工队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做好记录。最后,根据回收的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对完成的工程进行实际结算。

2.3动态成本控制原则

要在动态建设中控制成本。由于成本控制需要在不断发展的施工环境中进行,因此必须要坚持在动态建设中进行成本控制。要将人力物力、原材料和机械设备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并且收集好成本的实际用量,将这个数据与目标值进行实时比较,如果有偏差就需要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3优化市政道路工程的成本控制的应对有效策略

3.1做好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企业招投标实践中,成本核算、效益目标是编制和控制施工建设预算的重要因素。报价前提应当出合理、符合文件要求的报价,然后参加投标竞争。虽然中标后组建经理部是为了减少亏损、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如果过低报价可能会导致经营效果不佳,即便组建了项目经理回天无力。因此,笔者认为在预算编制之前应当先进行查研究、精心测算,把握市场行情和企业预算定额,通过反复的成本计算最终确定报价,以此来确保成本效益。

3.2完善计价办法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我国工程造价计价方法的重要改革,在推行过程当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缺陷,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完善,除了要认真执行国家标准的《计价规范》有关规定外,还要促使企业项目部建立健全验工计价管理办法,堵塞验工计价漏洞。这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扎住成本开支出口,堵塞漏洞,防止开支混乱。

3.3工程施工预算控制

为了避免人才的增加,必须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总是由于现场布置不当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由于材料或者构件放置的不当,会造成多次搬运;钢制磨具、钢制管具等周转设备用后不进行整修;给水排水系统不通畅,会造成机械设备的锈蚀,水泥等原材料受潮变质,严重的话会造成水毁等后果。同时,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的相关管理,目的是为在施工现场的工人提供人身安全的保障,同时保障设备安全,也减少了和避免了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如果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很容易造成自身人身伤害,并设施设备造成故障事故,如果再对消防工作有所忽视,就很容易发生火灾。如果不注意食堂卫生的管理,就可能发生食物中毒,使职工身体健康受到危害。像这样的事情,都会增加项目成本的不利因素,造成预算超出,如果情况严重的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为了控制成本必须从现场管理着手,科学施工文明施工,做好安全管理加强预防工作。

篇(6)

伴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居民对于出行的需求而日益兴起,市政道路工程得到社会广泛的重视。在市政道路的运营中,在车辆的反复荷载和自然侵蚀以及路面设计施工的缺陷,往往会出现各种路面病害(龟裂、剥落、车辙、网裂、松散、起皮)。因此,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要对这些病害进行分析思考,严格控制施工流程,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将这些病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一、道路路面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1 路面龟裂、网裂

引起市政道路路面龟裂和网裂的主要原因还是市政道路基层的施工不当造成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一下几点:㈠路面施工前对基层和底基层没有进行有效的清洗,基层的尘土和灰尘在雨水的作用下,浮层细料变软,在车辆的挤压的作用下慢慢的渗透到沥青层,进而引起路面的龟裂和网裂;㈡路面施工用料不合理,在对路面施工时,如果对水泥和石灰的用量不足、搅拌不均、用水量不合理等因素会造成路面的压实度较低,进而引起路面的稳定性较差强度低,这样就容易造成路面的龟裂和网裂;㈢道路路面施工前路面基层找平不当。在对半刚性的基层进行找平时,需要用平地机反复的刮补把高处多余的混合料填补充到较低处。有时表面上看来基层是平整了,但是实际从高处刮下来贴到低处的混合料并未与原来的光滑结构层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就形成了薄弱夹层。在车辆的反复荷载的作用下夹层会逐渐被压碎松散,导致路基面层出现网状裂缝,进而引起路面的破坏。

1.2 路面翻浆和沉陷

在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不当,导致市政道路路面的强度不够进而引起路面的翻浆和沉陷。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形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种:㈠市政道路路基填土不当,如果一些危险性膨胀土和高限粘性土(如膨胀土、腐殖土、湿度过大的土等)作为道路路基的填土料会导致路面的刚度较低;㈡路基没有压实,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保证路基碾压次数,并且要做到碾压均匀;㈢对软土为进行有效处理,这主要是在施工中未对那些排水不畅通或是水位过高的地方的软土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二、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2.1 施工前的基层准备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前应该对基层进行处理检查,施工基层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检查基层的质量;②对基层存在的缺陷进行修补;③清理基层表面保证基层和面层的粘结。在道路面层铺筑前必须对基层质量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对基层的密实度进行检查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重型压路机对基层进行碾压,如果出现沉陷或“弹簧现象”就说明基层就需要进行补充压实,之后再对弯沉量进行测量。对基层上的不平整处,应先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找平,之后在进行压实。对大的坑洼就不能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补平,而在以后面层的使用过程中,这种坑洼会映射到表面,这些大坑应用设计的基层材料补平。在对道路路面铺筑前,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宽度、厚度、密实度、纵坡和横坡。尤其应该注意基层表面的平整度,因为它最终决定路面面层的平整度。3m直尺测量时,基层的最大不平整不应超过8~10mm。同时,沥青混凝土面层必须与基层进行牢固的粘结,这对路面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施工前应先将基层表面的尘土清理干净,再喷洒粘层沥青,这样就可以保证面层与基层间的有效粘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还会采取专门措施以来提高基层表面的粗糙度。

2.2 沥青混凝土料的摊铺

在热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在干燥气温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进行,对施工的温度、湿度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为保证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应在晴天对沥青混凝土进行铺筑。如雨天铺筑,不可能使铺筑层与下层牢固粘结,并将使面层工作条件明显变坏。雨天铺筑的面层,表面常会产生大量蜂窝,不能保证面层质量。如果在潮湿天气铺筑路面,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会吸收较多水,会使面层的抗腐蚀和稳定性大大降低。在摊铺沥青混凝土料之前要进行测量放样,包括摊铺层的边线,以及设置厚度控制桩。沥青混凝土混铺筑应采用摊铺机摊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主要包括一下几个部分:接(进)料斗、给料器、螺旋输送摊铺器、夯击板(梁)、整平板、行驶部分和发动机等。两侧装有挡板,以保持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和平直的边缘。

三、道路路面工程的施工监理

沥青面层的施工是一项非常敏感的工程,与它有关的各个方面都是影响其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方面的欠缺都会导致路面结构的严重缺陷,以至达不到合格标准。下列因素是监控的重点:

(1)加强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沥青面层所用的原材料,诸如粗骨料-碎石、细骨料-粗砂、结合料-沥青及填料-矿料等,其质量都必须符合技术规范的标准,才能为沥青面层工程质量全部合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把好混合料配比的审批关。沥青面层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是路面工程的关键。混合料配比是否合适,直接决定着路面面层工程的质量。把好混合料配比的审批关是监理重点之重点。

(3)审核机械设备的配备情况。为了使路面施工质量达到高标准要求,施工单位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满足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要求的机械设备,包括混合料的拌合机、摊铺机、压路机以及运送车辆。监理要认真审核施工单位是否配置了满足技术规范规定的机械设备。

(4)认真抓好试验段的监理。对试验段工程的施工,从方案的审批、准备工作的审查,到施工的全过程,都应进行现场监理,并坚持施工全过程的旁站,以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并及时总结施工工艺、施工组织等经验。

(5)铺筑现场及拌合场的旁站监理。旁站拌合场的监理人员要随时观察出料温度和颜色变化,通过试验,及时掌握混合料的质量情况,一旦发现混合料质量有变化应及时调整。铺筑现场的监理人员要检量控制卸料、摊铺及压实的初压、复压和终压等各阶段的混合料温度,一日发现温度过低要及时停工处理。发现混合料质量有问题,应立即通知拌合场进行检查、校验。

(6)抓好接头质量的监理。沥青路面的纵、横缝在施工中虽然难以避免,但为了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应想方设法提高接缝质量。在摊铺时,要求摊铺机全宽作业,一台或两台施工均可。两台摊铺机梯形作业时,前后距离20~30m(即一车料摊铺长度),可以减少明显的纵缝。为了减少因停机,产生的横缝,应努力做到使摊铺机从早至晚不间断地连续摊铺。

4结束语

虽然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各个环节控制不严格都可能会造成质量事故。因此,在市政道路路面施工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进行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控制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保证市政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1 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设计

在工程建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工程的施工质量,现场的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要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将施工的质量作为重点工作进行管理。现场的管理人员要将施工的每一项内容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要明确施工质量责任主体。在施工过程中要对设计相关的要求和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来进行验收和控制。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要将现场监理和业主的工作人员带至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的质量验收,一旦认定施工缺失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就要进行重建。

2 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化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施工阶段每一项施工项目之间都会非常频繁地进行着更换和交叉施工,这种情况下就要保障现场的施工能有有效、高效地进行运转,就要有详细地施工信息管理流程。现场的管理人员要给予每一种施工足够地重视,将各个工序进行有效地转接。

关于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化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的阐述和分析,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在市政工程道路工程建筑中,要不断地建立信息化的施工管理相关流程。第二个方面是在市政工程道路工程建筑中,要实行工程信息的分类系统管理。下面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2.1 在市政工程道路工程建筑中,要不断地建立信息化的施工管理相关流程

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将施工过程中的信息管理作为主要的工作来进行管理。我们要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和储备工作进行到位。施工中的设备的配备和施工中的进度计划的控制和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等都要进行有序地分工和执行。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将各种施工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不断对施工信息进行论证。通过不断论证来保障施工的正常和优质地进行。让整个市政道路工程满足施工的质量要求。

2.2 在市政工程道路工程建筑中,要实行工程信息的分类系统管理

关于在市政工程道路工程建筑中,要实行工程信息的分类系统管理的阐述和分析,文章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通道施工信息管理。第二个方面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成本信息管理。第三个方面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进度信息管理。第四个方面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质量信息管理。第五个方面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合同信息管理。第六个方面是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事务信息管理。

2.2.1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通道施工信息管理。在道路的通道施工过程中,基坑的施工是重中之重,我们在这期间为了有效地防范路面地表沉降,起到保障周边建筑物的目的。我们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将施工中的信息进行控制和管理。通道施工中,我们进行信息控制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要采用相关的仪器或者是手段来保障地表的监控结果准确并且及时地传达到施工人员中,并且将施工信息进行有效地分类和保存。

2.2.2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成本信息管理。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将工程中的资源最大化利用和实现价值。我们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成本信息管理。第一个方面是从技术角度来管理成本;第二个方面是通过设备管理的角度来管理成本;第三个方面是通过物资管理的角度来管理成本;第四个方面是通过资金的有效使用角度来管理成本;第五个方面是要通过人力的有效应用角度来管理成本。我们要综合五个方面进行有效地分析,要不断地分析和优化这五方面的工程成本信息管理,有效地保障工程施工资源的有效利用。

2.2.3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进度信息管理。在市政道路工程中,进度控制和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要保障工程的施工进度提前或者是按期完成。针对施工过程中有疑点或者是困难的施工项目要及时给予解决和处理,保障施工的整体进度不受影响。在每一个工序衔接期间,要尽量缩短每一项工序的交接时间,有效地提升施工设备的利用率。

2.2.4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质量信息管理。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质量信息管理有很多的方面。基坑的安全控制、基坑的防水控制、主体结构抗浮的控制管理、量测质量管理等都是需要注意的。我们要根据施工中的施工数据来进行相应地改变和优化。

2.2.5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合同信息管理。在道路工程的建筑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施工信息反馈的内容。我们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的相关数据要对现场的监理人员和现场的业主人员有效地通报和沟通。在得到业主的许可或者指示后,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工作。

2.2.6 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事务信息管理。事务管理信息包括合同执行过程文件、上级文件、资料、会议记录、内部往来文件等的管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提高文件传递和检索的效率,加快办事效率,更好地满足业主要求。

3 市政道路工程建筑过程中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

关于市政道路工程建筑过程中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的阐述和分析,文章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质量控制。第二个方面是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第三个方面是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第四个方面是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行道施工质量控制。第五个方面是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下面进行详细地阐述和分析。

3.1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质量控制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的线型布置特点,平面控制点通常按复合导线布设,市政道路由于建筑物、构造物较密,地下管线复杂加之排水管道定位精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应提高其测量精度,以免发生配套管线碰头和现象。

3.2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挖方路基应按设计的边坡坡度及横断面要求自上而下逐层开挖,不得超挖、乱挖和欠挖。边坡开挖后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冲刷边坡,严禁因开挖方式不当而引起坍塌或边坡失稳,土方开挖严禁掏洞取土或用爆破法施工。

3.3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底基层与基层铺筑前,对路基顶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信路基顶面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底基层与基层的施工。

3.4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人行道施工质量控制

铺设人行道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后方可通行,铺砌应平整稳定,不得有翘动现象,人行道面层不得有积水现象,预制砖表面不得有露石、蜂窝、裂缝、脱皮等现象。

3.5 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及图上的导线点位置放样,确保排水管轴线准确。

参考文献

[1]陈丽圭.探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6.

[2]金倍倍,许文龙.浅谈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2.

篇(8)

中图分类号:[TU9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任何一项工程质量的高低不仅仅是关系的本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更重要的是它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和管理时把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放在首位。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质量和安全是市政工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要做好市政工程的质量控制,我们要在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维护保养等各个方面加以重视,尤其是要注意在“人、材料、机械、方法及环境”等五大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合理性、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

市政道路工程在城市基础设施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其施工方案不仅要考虑到它的经济性,而且要考虑到它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施工工程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而且质量可靠,成本降低。这就要求我们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工程质量上不能出现任何疏漏,尽量一次投入,减少或者避免二次投入。在遵守图纸要求的前提下,对图纸出现不合理的位置,要敢于突破,使设计和实际相结合。这样以来就能做到节约人力成本和材料成本。二、不同工序之间的衔接工作十分重要

任何工程都是划分成若干工序来完成的,对市政道路工程来说,一般情况下都是以下工序:路基、基层、面层、附属物、建筑物等。在确定好步骤划分之后,再根据不同步骤的紧张程度和重要程度来合理的安排人员和机械,安排的目的是保证不同工序有条不紊地进展,保证计划顺利完工。对市政工程来说,每一道工序都是从路基开始的,中间的工序不能也不可能超越,因为路基工程制约着其他工程的开展。

因此,我们应注意到这一点,在进行路基土石方工程的同时,把地下工程( 包括各种预埋管线、涵洞等)也在这同一时间里完工。另外,假如工期紧、任务大,这时最好同时开工地下工程,这是因为涵洞的墙帽需要养生的时间。我们不能把墙帽需要养生的时间计划到路基施工的期限里,因为这样就会拖延施工时间, 同时也必将影响到路床的施工,甚至还会对基层的施工造成影响。

这里举一个例子,在工程开工前把工期的限定时间为两个月,由于当时没有计划到涵洞的养生时间,就没有着手进行涵洞工程的施工,因此一开始就进行土方调配。这样的结果就是土方工作仅七天就完成了,然后开始了涵洞的施工。到了道路结构的砂砾层工序即将完工时,涵洞的养生期才到。到了这时,问题就比较明显地凸现出来,因为涵洞横在道路中间,必将对该工地材料的运输和机械设备的通过带来很大的影响和损失。

这个例子说明安排好合理地施工工序的重要性,因为工序的安排是否合理、工期的连接是否紧密,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三、合理地调配机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工程建设已经脱离了人工为主的时代。不仅仅是市政道路施工,而且是任何任何工程都是以高科技为主的。现代的机械设备已经形成了比较快速和优质的施工环境,比起之前的人工施工是一个巨大的飞跃。现在,我们在客观地看到机械在施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应该思索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机械的优势,减少损耗,避免不必要的空转台班。这里所说的科学使用机械,就是要合理地进行机械组合。科学、系统地调配机械,除了要考虑到机械的快速之外,还要照顾到不同工程的工程量的大小和施工环境的特殊性。这就是说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选择合适的机械。我在以前的施工过程中曾经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某厂区主路的施工时,该工程快车道25m宽,在平整砂砾的过程中,假如使用的是75kw的推土机,这样就会使施工人员有无助或者说无力的感觉。这是因为,它力量太小而施工量比较大。在这样大的施工环境中作业,却采用这么小能力的推土机,会让施工人员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施工的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的是120kw 以上的推土机,不仅推土机的工作效率很明显,而且工作人员的工作情绪也会很明显地高涨,因为工作能够看见成效,能够充分地施展开来。

所以,对于一项较大的市政工程,在施工进行之前一定要对每项工作可能应用到的施工机械做合理地分析,这样才能应科学地分析实地工作的各种客观因素,做到合理调配机械。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利润,从而保证工程在质量和时间上达到要求.

四、合理地分配劳动力。

前面谈到,现代的道路施工主要是以机械为主,但是,这并不是说劳动力不重要,相反,在现代施工的环境中,人工的作用才能更为明显地凸显出来.这是因为,所有的机械施工完成之后,还需要人工的整理修配。不同的工序需要的人工的数量和质量并不相同,所以,我们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合理地人工的分工调配,划分出劳动力分配情况的网络图。根据网络图分析劳动力分配的密集程度,避免出现人员不够、劳动力荷载过重,或者窝工的现象。

在市政道路中,有的路床比较平整,这些路段需要的人工就比较少;相反,在路段比较凸凹的地区,需要的人员就相对较少。路床工序完成之后就要开始基层的平整,这时就要适当地分流一部分人员协助砌筑边石。这是因为砂砾基层刮平之后,由部分人工路碾找平就好,假如依然使用原来的所有人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窝工现象,这就造成了人力的浪费。五、做好后勤工作,保证车辆和原材料的及时供给现代化的施工生产各道工序紧密相连,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工程在指定工期内完成.因而,后后勤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就必须做好车辆和原材料的保障供给工作。假如发生车辆和原材料供应不及时的情况,就会造成造成窝工情况的发生。

供应及时就是说在我们将要进行该项工序时,这项工序所需要的机械设备一定要及时到现场。例如,我们在进行路床土石方工程时,需要挖掘机和自卸运输车,不需要洒水车。但是当进行到砂砾基层碾压时应必须有洒水车,假如在此时洒水车没有及时到现场,就影响了施工进度的进行。没有洒水这一环节,路基容易发生干燥,达不到规范的要求,影响工程质量。

所以,在进行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指挥者一定要保证现场机械使用的要求。另外,根据现场的施工进展情况预先做好材料计划,使材料尽可能在施工所需时,先期运到现场。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最好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和劳动力的多少,调配材料,避免材料在现场发生二次倒运。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因为地质、环境等因素不同,不同的道路工程的施工管理制度和措施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具体工程的施工人员、施工单位、施工管理者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工程的特点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式。同时,施工人员和管理也要不断的汲取新的技术和知识,应用到施工过程中,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和进度控制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申展华、冯卡;浅谈如何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a] 2010年.

[2]李建勋、刘海敏;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通病及对策[a],2010年.

篇(9)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092

[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185- 02

0 引 言

市政道路的养护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复杂性的工作,在工作中经常会由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司机酒后或疲劳驾驶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在开展市政道路养护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贯彻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营造安全的养护环境,确保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

1 常见的安全事故因素分析

城市人口密度、汽车保有量增加等因素,使得市政道路的行车负荷加重,市政道路出现破损、裂缝等质量问题的概率也相应上升。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市政道路的养护工作大多选择在夜间施工。由于光线较差,加上道路周的障碍物较多,因此夜间视线不好,部分酒后驾驶、疲劳驾驶或是超速行驶的司机,很容易给道路养护作业人员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除了上述外部因素外,市政道路养护建设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诱因。

第一,夜间施工时,没有在养护作业区域的周边设置硬围挡,不能对养护作业人员形成有效的防护;

第二,没有安排专人负责市政道路周边的交通指挥,容易导致一些不明状况的司机误撞施工人员;

第三,没有按照要求设立警示标志。

2 市政工程道路养护建设中的安全管理

2.1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无论是安全管理人员还是养护施工人员,都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根据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以及养护建设工作的具体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养护建设人员要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养护作业期间多留心周边情况,以便于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避免在作业期间出现安全事故。

其次,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要落实到位,例如养护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醒目的工作服,夜间养护施工需要保证充足的光照,既能够保证养护建设工作高效率进行,也能够避免因夜晚视线不好而引发安全事故。在道路养护施工的周边摆放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提前减速或更改道路等。

最后,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如果市政道路养护建设现场出现安全事故,要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

2.2 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 36-2006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城市道路养护施工分为:路面小修保养(小修碎补)、中修、大修、便道维护、掘路修复、应急处理等,对任何一种施工作业都不能有麻痹思想,时刻要认真对待。

(1)在市政道路养护建设工作开始之前,管理人员应当集中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工程项目组织设计和安全施工规范的学习。

一方面要对该市政道路的具体情况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以便于制定养护计划;另一方面也能够确保作业人员形成较强的安全作业意识。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2)在道路养护施工阶段,各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具。

特殊工种人员(压路机、铲车等)需要持证上岗;作业现场的各项设备也需要安排专人进行巡视、管理,检查设备运行状况,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养护工作终端甚至引发人员安全事故;在道路迎车方向的100m处设立警示牌或安全墩,在养护施工周边区域安装硬围挡。

2.3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同各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并层层分解,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制定道路养护应急救援预案,严格实施夜间施工安全管理规范。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加强考核,严格奖惩,真正使道路养护施工安全落到实处。

要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及知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责任意识,抓好安全教育培训,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提高自我防范能力,真正做到“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

3 结 语

在市政工程道路养护建设中,要始终把人员安全放在管理工作的第一位。作为项目负责人,应当树立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安全隐患的识别和防控能力,严格按照相关的作业规范进行安全管理活动。通过事前教育、事中监督,形成体系化的安全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制定应急预案,降低安全事故损失,并在养护工作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认真反思,从而确保今后道路养护建设工作的安全开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虞山.2016年全国市政道路建设与养护工程新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市政技术,2016(6):1.

[2]傅新明,严丽美,姜英.市政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0).

[3]陆绍敦.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养护质量控制刍议[J].江西建材,2015(1):178-179.

篇(10)

关键词:

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体会

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市政道路一直以来都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宽敞舒适的道路不仅仅树立了城市良好的形象,同时也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了良好的保证,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命脉。但是,近些年来很多既有市政道路已经很难满通的需求。由于市政道路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枢纽,如果不能解决交通需求的问题,就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现有的城市道路进行改建或者扩建。在改扩建的过程中,要针对道路的现状进行分析,具体的落实到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的设计中,争取使改扩建工程能够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1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

1.1路面质量问题突出

现阶段,绝大多数的市政道路都是在多年以前就已经投入使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随着交通流量的日益增大,路面的承受能力大不如前,随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质量问题,大部分市政道路都出现了非常多的裂痕或者裂缝。

1.2沿线设施老化现象严重

纵观当前的市政道路现状,由于使用年限过长,与之相关的设备的检修工作不到位,导致本该发挥重要作用的沿线道路设施不能发挥其原有功效,甚至出现严重的老化现象。沿线设施变成了沿线风景,老化的设备在扩建的过程中经常无法正常运作,根本发挥不了实效,严重阻碍了市政道路交通运输的顺畅性。

1.3不能满足现代交通需求

之所以扩建市政道路,重要原因就在于当前的市政道路太过陈旧,路面过窄,在交通流量较大的时间段根本无法满足当下的交通需求,以至于交通堵塞已经成为了当前人们生活中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一种现象。陈旧的市政道路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交通的需求,也与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脱节。

1.4商贩占道情况严重

在城市街道附近,有许多商贩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法占用人行道路进行经营,出现了机动车为了通行方便占用人行通道,自行车占用机动车车道通行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会对市政道路的运行造成极大的压力,影响着市政道路的服务质量。

2扩建重点对象设计分析

2.1强化路基、横断面、纵断面

(1)路基对道路来说非常的重要。在扩建路基之前,一定要对道路周边的地形地貌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扩建过程中,需要依据市政道路所处的实际地形、地质条件,根据相应的地质选择出合适的地基扩建方式。(2)横断面的设计。横断面通常指的是与道路中心线垂直的断面,机动车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隔离带和路缘带等都是市政道路横断面的重要组成要素,对于这些要素进行合理的分配,是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关键。横断面的扩建属于市政道路扩建设计中的平面扩建,主要就是对市政道路的路面进行横向的扩展和建设,以此来达到缓解交通压力的目的。在对横断面进行扩建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其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防止破坏现有的地下管网、地上高压线等地下地上设施,必要时需做一定的迁移改造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改扩建道路工程顺利进行,并且在道路完工之后,还存在着后续的利用与开发空间。在对横断面进行扩建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道路的基本能作用与使用的对象,然后在有针对性的选择道路改扩建的设计方案。(3)针对纵断面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到与道路两侧既有的建筑、设施、相交路口的衔接,还要考虑排水需求、坡度要求、环境要求等情况,综合设计。

2.2牢固结合新老路基

新老路基结合是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地方之一,新老路基的结合技术要求非常高。需要严格做好新老路基之间的衔接,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好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在道路扩建完工并正常运行之后,必须要做好对新老路基结合处的考察工作。

2.3合理设计市政道路网结构

市政道路网需要随着市政道路的扩建工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动。因此,市政道路网的规划也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要想保证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的质量以及实现理想的运行效果,就必须要结合市政道路的基本结构以及改扩建设计方案,合理布局市政道路网结构。

2.4结合城市整体环境进行设计

市政道路是城市风景中重要的一部分。对市政道路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到道路通行的情况,还要结合城市的地物、排水情况和城市的美观性设计,使市政道路的建设与城市的风景相结合。结合自然环境基本情况的设计,使市政道路能够与自然中景观融为一体,成为城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道路扩改建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的地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进行道路的扩改建设计,调整原有的市政道路的交通线路。通过不断地调整以达到道路使用的效率最大化。虽然,在目前的市政道路改扩建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但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分析、科学设计,就可以使市政道路扩改建工程顺利进行,促使道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最大的效益,推动城市的进步。

作者:刘美荣 单位:大连市城市交通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道路的施工质量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通过专业人士坚持不懈地研究,混凝土道路的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完善与进步。混凝土道路路面的广泛应用加速了施工企业与施工人员不断改进混凝土路面建筑技术以期望实现“价廉物美”。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是一项非常重要有复杂的工作,必须做好从选材开始到最后检测的每一步工作,使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材料选取的控制

材料是施工的关键部分,原材料的质量极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材料为碎石、水泥、添加剂等。施工中要求随时检测现场材料,坚持材料检验制度,水泥、钢筋等成品、半成品等必须有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实验资料,砂、石等材料由实验室协同质检人员定期、定时抽检。根据B50204-2002规定:“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施工时应同时考虑预拌混凝土泵送的特点。鉴于混凝土是由水硬性质的水泥胶结集而成,水泥的品种及质量是控制混凝土强度的关键之一,因此,施工时需要对水泥质量进行复验,按照复检后的结果进行使用。修建路面常用的外加剂有减水剂或塑化剂、缓凝剂和引气剂两类,在进场后,首先检查合格证,然后进行试配,掌握其特性:坍落度的耗时损失、减水率、凝结时间等。当材料全部符合设计要求、规范要求及技术性能才允许使用。

建筑路面施工在严格审核原材料的各种系数及指标后,还应该考虑工程项目的特点、外界气候条件、混凝土的运输方式等各种因素进行科学的配制,同时,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拟定相应的对策措施。适当的配合比将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加快模板周转和施工的速度。

二、土基选取的控制

道路土基是道路质量的根基,无论是沟槽回填、填土路堤,还是挖方路槽,土基问题都是到路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没有良好的土基,道路建筑的质量就没有保障。为建筑良好的土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选取夯实工具,审查土基密实度及平整度、土基横坡、盲沟及碾压系数。不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设计施工直接导致了土基平整度差,标度不准,不是低就是高,低的地方造成材料浪费,高的地方承重层厚度不够,而引起由于承重层厚度不足使路面出现龟裂现象。

水泥砼面层是直接受环境和行车负荷影响的地方,应当具有较高的抗拉压强度、耐久性、耐磨性和抗滑性,同时还要具有较低的弹性模量和温度系数。关于砼板厚度的控制首先从基层施工开始,施工放样、立模应该认真仔细,模板基地要密实,平整度好,对于用于控制钢模板的桩钉要求为“直”,务必用水准尺紧靠桩钉进行水准测量以有效地保证混凝土土板的厚度,当用水准尺立于基层上测量完毕后,用张拉时,规范要求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等级的75%。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应该是连续进行的,如必须间歇,间歇时间不得超过范围规定,一旦超过规定时间必须设置施工缝。

要控制好混凝土路基,必须要做到领导充分重视,施工人员严格把关,按照规范进行土基选取及建设步骤,完全了解掌握沟槽、横坡、盲沟的位置及系数,控制碾压力度与密实度。道路最终成品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由于水泥砼路面具有刚度大、强度高、耐久性强、稳定性好、养护费用较低且有利于夜间行车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水泥砼路面控制确立了土基选取与建设的可施行性。

三、 养护管理的控制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一个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实现质量管理总目标和为质量管理创造先决条件的最基本工作。因此,道路建设施工前,一定要施工技术的标准规范。建设施工单位应将各种测试报告、检验记录、数据统计表及路况勘测表发至施工单位,并且向有关施工单位定期报送各种资料;施工单位应积极与工程监理联系了解监理办法和实施明细;工程师要根据有效数据独立、公正地按照合同行使职权,科学合理的对工程进行设计指导,安排人员对工程进行监督检测。检测员通过自检、专检和互检后,对工程进行统筹考虑在施工后进行安排全面合理的养护工作。施工后质量控制是保证道路的可使用性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测人员提供资料,随时掌握发生道路质量的情报与数据,及时分析道路质量动态,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应急措施。

混凝土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贯穿了项目的全过程。若混凝土养护不到位,将会导致混凝土脱水,造成路面表面片状网裂或颗粒剥落或断板致使内部结构松散,致使路面表面强度大幅度降低,破坏了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与耐久性,因此,在混凝土修整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主要与使用年限、自然温度、凝土成分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要待面层压纹后盖上草帘,然后在草帘上洒水。冬季施工主要采取综合蓄热及蒸养发。在规定的养生期间必须保证路面湿润,应禁止车辆的通行,确保路面的整体质量。道路需要根据施工时的温度适时进行切缝,当外界温度在7℃左右时,混凝土浇筑后20h进行切缝;当外界温度在24℃左右时,混凝土浇筑后17h进行切缝。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可拆模,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起裂缝破坏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应以混泥土试块强度作为依据为准。

综上,道路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各方面的配合密切,工程技术人员应做好统筹工作,对各实施过程的质量进行预测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严格的步骤,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从选材开始根据切实可行的方案,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工程项目,严格规范每一步骤的实行,确定明确的指标,并且进一步完善工程检验技术,务必使每一步的误差为规定内的最小值,从而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