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旅游资源调查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本研究通过对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业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者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需要,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检索和查阅与本论文有关的文献,收集有关体育旅游资源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选取太原市万柏林区正在进行体育旅游的旅游者作为调查对象。根据论文的需要设计问卷,依据各年龄段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225份,回收率为93.75%。其中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为91.11%。
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与处理,得出相关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太原市万柏林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体育旅游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关系。万柏林区是山西省太原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是太原的西大门。万柏林区地势西高东低,环境十分优美,旅游资源业特别丰富,有神堂沟度假村、汾河城西段绿化美化带等令人流连忘返的景观。
(二)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现状分析
1.旅游者参加体育旅游的目的分析
通过调查可知,在体育旅游者中,他们参加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和缓解压力、调节精神,所占比例分别为40.98%和36.59%。有20.00%的旅游者认为通过体育旅游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仅有2.43%的旅游者认为通过体育旅游可以增加经历,丰富生活。
2.旅游者对太原市万柏林区感兴趣的项目分析
通过调查得出,体育旅游者在选择体育旅游项目的时,排名第一的是参加景观,占总人数的85.36%。可见景观体育旅游能够吸引更多的的游客。其次是登山、景观体育旅游、远足等项目,说明随着体育旅游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喜欢参与度较高的项目。
3.旅游者经济收入状况及体育旅游消费状况
通过走访调查得知,旅游者月收入为2000-3000以及3000-4000的人数居多,分别占34.15%和43.41%,旅游者在参与体育旅游的过程中,消费金额大多在300-1000元之间,占70.25%,说明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不仅进行观光旅游,更青睐于以健身、娱乐为主的体育旅游。
4.参与体育旅游的方式分析
由调查可知,旅游者参与自驾游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2.68%,由此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驾游的比重逐年上涨,旅游者和家庭一起出游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8.29%。而经旅行社安排的只占总人数的9.76%,说明旅行社的宣传力度不够。
5.旅游者对万柏林区体育旅游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通过调查可知,在参加过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者中,对体育旅游服务质量感觉过得去的占50.24%,不满意的占21.95%,满意的占13.17%,很满意的占4.88%,很不满意的占9.76%,其中体育旅游服务质量感觉“一般”“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占绝大多数,这说明体育旅游的服务质量较差,各旅游地应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素质的提高。
(三)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的问题
1.体育设施不完善
太原市万柏林区一些配套设施陈旧,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2.体育旅游资源缺乏宣传力度
太原市万柏林区由于政府部门、旅行社等相关机构对体育旅游项目重视不够,缺乏宣传。
3.体育旅游资源服务质量差
太原市万柏林区相当一部分景区交通路线较少、交通设施落后,景点内缺乏交通工具;有相当一部分景区的食、宿以及购物等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太原市万柏林区的体育旅游资源非常的丰富,开发的潜力也很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2.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项目结构单一,趣味性不高。体育旅游新产品,开发不够。
3.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度差,缺乏经营管理人才。
(二)建议
1.综合开发体育旅游资源
体育旅游的开发地应找在风景优美或有名胜古迹的地方,充分发挥太原市万柏林区体育旅游资源的环境及地理优势,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完善场馆设施,提高服务功能。
2.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
提高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消费观念,树立有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
3.提升体育旅游服务质量
引言
贵州省是西南岩溶区(喀斯特地貌区)的中心,岩溶区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对于拥有这样一个自然地貌的贵州省来说,一方面,面积广阔的喀斯特地貌给贵州省发展喀斯特旅游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喀斯特山区本身的脆弱性和人为作用,导致土地贫瘠、水源匮乏、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日益加剧,这使得贵州省有些地区在拥有大量喀斯特资源的前提下不能够大力发展旅游业,而是要解决喀斯特环境下的各种问题。本文在分析贵州省本土可以发展喀斯特旅游区域基础上,借助GIS技术对其进行整体的规划与展现,揭示贵州省可以发展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区域,为喀斯特区域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GIS技术相关概述
1.1 GIS的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实体和地理现象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地理实体、现象及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简言之,地理信息系统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分析和输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1.2 GIS的特征
作为信息的一种,地理信息具备信息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它包括:空间相关性、空间区域性、空间多样性、空间层次性。
1.3 GIS的功能
GIS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它能够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国土资源、旅游、地矿、军事、交通、测绘、水利、广播电视、通讯、电力、公安、社区管理、教育、能源等几乎所有的行业,并为这些行业所需的地理信息或数据进行高效地获取、存储、更新、操作、分析及显示等。
2.GIS在旅游资源调查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2.1国外研究进展
GIS技术运用于旅游研究始上世纪60年代,各类学家主要从视觉质量角度对旅游研究进行综合经验评价和单因子评价,并引入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建立规范化的视觉质量评价模型;随着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3S”技术、因特网技
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广泛应用于评价研究中,并不断吸收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现代先进技术和多学科融合研究成为国外旅游规划、开发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评价理论和方法创新的主要动力。
2.2国内研究进展
GIS技术在国内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则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其是在充分吸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同时也响应国内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要求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在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方面,王莹(2004)等建立了基于GIS的国家级旅游资源评价系统,并详尽地介绍了系统的构建,系统功能的实现等。金丽芳、刘雪萍(1997)等采用GIS在浙江仙居风景区以地形图为底图编制完成了风景区总体规划图、综合现状图、风景资源分布图、保护规划图、服务设施规划图等12张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图件,使风景资源信息可以随时查询、分析、处理、显示、更新,使其成为风景区管理与决策的有效工具。严寒冰(1999)以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孤山为例介绍了孤山旅游资源地图的创建方法与过程。
3.贵州省喀斯特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
3.1贵州省喀斯特区域的现状描述
通过调查以及贵州省目前喀斯特区域的现状,将现状分为无石漠化、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以及极强度石漠化六种,其中各自在全省的喀斯特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1.26%、38.08%、19.31%、12.58%、6.17%、0.4%。石漠化地区大体分布于贵州省的中部、北部以及南部的荔波等地;潜在石漠化地区分布面积广阔又集中位于黔东和黔东南等地。
3.2贵州省拥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区域分析
利用GIS技术数据分析得出贵州省可发展喀斯特旅游区域占整个喀斯特面积的59.34%,其中能够大力发展喀斯特旅游的区域面积为21.26%,即无石漠化的地区。因此,具备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地区主要位于贵州省的中部、北部大部分以及南部的荔波、东部的梵净山、西南部的马岭河等。此外,黔东南的大部分潜在石漠化地区也同样是拥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区域。但这一地区在开发喀斯特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做到与当地的环境容量相适应,并把石漠化的防止放在重中之重。因此,贵州省潜在石漠化的区域同样拥有喀斯特旅游资源,但是其在规划与开发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握好度的重要性,而不是盲目地开发与利用。
4.总结
本文在介绍GIS相关概念和对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之上,通过GIS技术下制图的方式将贵州省的喀斯特地貌现状反映出来。通过利用该GIS图以及相关调查数据对贵州省拥有喀斯特地貌地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拥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区域,进而对可以大力以及适度发展喀斯特旅游的区域分别作出了相关描述,让其在开发过程中能够做到因地制宜以及满足当地的环境承载量。
参考文献:
[1]毕思文,耿杰哲.地球系统科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
[2]颜廷武,张俊飚.加快推进贵州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3):41-42.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1-0154-03
近年来,乡村旅游或者是乡村生态旅游业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人们周末游的重要场所之一。人们利用周末时间,去乡村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不一样的山山水水,从而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很多的名胜古迹、山川河流、古村落村貌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和利用,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对于水域这一块,目前开发较好的景点还为数不多,尤其是在乡村就更少。
1 研究理论及方法
1.1 旅游资源的概念 2002年,保继刚在《旅游地理学》一书中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2]。肖星在《旅游资源与开发》一书中认为:旅游资源具有对旅游者的吸引向性、区域性、多样性和综合性、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3]。还有杨振之学者认为旅游资源包括旅游地资源、客源市场、旅游服务以及旅游设施[4]。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是所有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和事物;也有学者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吸引游客前来并获得经济效益的各种要素的集合体[5]。
1.2 旅游Y源的分类方法 旅游资源分类是旅游资源评价的前期主要工作,只有在分类准确科学且适用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更加合理的评价,从而有利于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然而关于旅游资源分类,旅游理论研究的初期工作已经开始,伴随着旅游开发开发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和专家因各自的观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而我们在研究旅游资源时,选择一种合适的分类方法是一项必要工作。
1.3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对相关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是为了的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类后就是要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实际的评价,这是分类的价值所在。旅游资源的评价是为了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提供理论依据来支撑,避免克服在旅游资源规划建设时的盲目性,是为了增强资源开发利用科学性,评价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直接影响着区域旅游开发程度和远景的发展,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江景区位于六盘水市境内,距离六枝特区行政中心40km,六盘水市中心90km,301省道、水黄高速、六六高速、六镇高速、六毕高速,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景区的通达性和可入性。同时,景区的道路在不断扩建,改善了景区的交通位置,进而凸显景区的区位优势。景区源于司马迁史记“夜郎者,临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江风景区包括:江景区、回龙溪景区和溪耳景区,面积约259km2,总共112个景区。1995年,被评为贵州省风景名胜区,该区域平均海拔在600~2172m,这里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民族民风淳朴,人文历史文化悠久,是考古、观光、度假的理想圣地。
2.1.2 自然优势 研究区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在14.5℃,年均日照时间在1252h左右,降水量在1476mm左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矿物储备丰富,已经探明的煤炭量达33亿t,理论储量为180亿t左右,且水资源丰富,地表水量达51亿m3。
2.2 社会经济状况 2016年,全区着力做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生态文明持久战和转型升级突围战,经济形势稳重有进、稳中向好。2016年预计生产总值165.3亿元,同比增长13%。然而在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完成195.98亿元,同比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完成40.9亿元,同比增长13.1%;人均GDP完成33166元。2017年,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82.8亿元,同比增长13%,一、二、三产业同比增长7%、12.4%和16%。
3 江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就目前来说,我国相关学者在对旅游资源调查研究时,无论是专项旅游资源调查,还是区域性旅游资源调查,主要依据是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本次六枝特区将旅游资源调查的主要依据任然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表1、表2)。
根据《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相关规定,江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资源属性分为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古迹和建筑、民族风情、水域风光、购物健身6大类、24种基本类型,种类多样,分布集中,兼具独特的观赏价值、科普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整体资源环境质量十分优越。江景区的旅游资源极具特色,比如: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夜郎文化以及优美的水域风光。
4 江景区旅游资源评价
4.1 资源总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按照旅游资源属性分为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古迹和建筑、民族风情、水域风光、购物健身6大类、24种基本类型,种类多样,分布集中,兼具独特的观赏价值、科普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整体资源环境质量十分优越。目前,江景区已经开发的单体旅游项目有54项,在2016年,整个景区实现旅游收入90余万元,接待游客6000多人。还有在2017年的春节,整个景区到处充满节日的氛围,听山歌、品美食、看美景,为游客带来更多的欣赏点。
4.2 资源特色鲜明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先导区,贵州省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处于毕节和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和结合部,从而看出本地区的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在整个江景区,所呈现的54个单体旅游项目中,红色旅游资源占30个,占比例为55.56%。虽然江景区给游客的直观感觉可能是生态旅游、观光旅游、乡村旅游这一类型,但是整个景区的主色调是红色旅游。相关的红色旅游景点,比如有:古国、夜郎古国、梭戛长角苗风情、水落洞歪梳苗风情、寨、祭王寨、大补王寨、小补王寨、阿女寨、木城村;子王坟、摩岩石刻、古驿道、石驿站、古城墙、郎岱古镇、茅口古镇。
4.3 丰富江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 在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大力倡导和逐步改善革命圣地、陈列馆和纪念展览馆的内涵,将单一、传统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变为富有人性化、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展示、活场景展示。景点场景的设计应利用声、光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拓展展示的信息,尽量再现当年的实际情境,适当考虑旅游者参与性的内容。提高展馆的趣味性,贴近旅游者的生活,激发旅游者的动手动脑热情,吸引旅游者参与,使旅游者更乐于接受红色旅游的革命精神和文化精髓,形成独具一格的江红色旅游品牌。
4.4 突出生态资源,促进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 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道路、可持续化发展道路以及原生态发展道路,是江景区旅游发展战略自始至终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开发理念。柯江景区旅游发展的特色颇多,既有自然特色,又有人文特色(包括红色旅游、古遗址、古建筑等),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欣赏水平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必须坚定信念,集中打造鲜明的大特色。对于江旅游来说,生态旅游是柯江旅游的最大特色和景区开发的主要目的。
5 结论
本研究对江景区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评价,江景区单体旅游资源共有54个,其中五级旅游资源有2个,四级4个,其中三级7个,二级6个,一级12个,未获等级旅游资源21个,分别占旅游资源总数的3.7%、7.4%、12.96%、22.22%、38.9%。同时,江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开发潜力大,资源特色鲜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总量大,生态旅游资源特色主题突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施秉县处于黔中山地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上,为黔中中山区,最高海拔1615.7m,最低海拔525m。位于长江流域沅江水系舞阳河中游地区,由完整的杉木河与瓦桥河水系组成,河流向南汇入舞阳河,是一个深受河流切割的亚热带喀斯特高原。出露的岩层主要为寒武系高台组与炉山组白云岩,岩层产状平缓,为典型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春暖夏凉、四季如春、降水丰沛的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 ℃,气温年较差20.2 ℃;年平均降水量1220 mm,集中分布在4~10月,气候湿润温和,生境多样,森林茂密,森林覆盖率39.8%。县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景观有以上舞阳、下舞阳、杉木河、云台山、黑冲等为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人文景观以多元的少数民族文化核心。但是目前施秉县旅游资源开发产品较单一,开发程度较低,文化挖掘力度不够。文章通过对施秉县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进行分类,为该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依据。
二、旅游资源调查与分类
按照旅游资源的属性,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型。自然景观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和天象与气候景观4大类;人文景观则由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组成。通过对施秉县旅游资源的现状、形态、特征进行实地调查统计,进行研究和分析,按照旅游行业实施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GB/T18972―2003),将施秉县旅游资源大致分为8个大类19个亚类 (表1)。
三、施秉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一)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通过对施秉县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析,施秉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融山水、林泉、奇观异石、飞流瀑布、原始森林、野生植物、奇特气象、碑刻摩崖为一体的“天然博物馆”。从人文景观来看,境内居住苗、侗、布依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5.47%。无论是传统民居、节日集会、信仰祭祀,还是服饰、饮食、日常生活习俗与礼仪等都极具观赏、体验和科学考察价值[4],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与生活习惯,保留一定民族特色的村寨有300多个,民族服饰80余种,民族节日达135个。施秉县是贵州少有的集山水溶洞、流泉飞瀑、奇峰异石、原始森林、沙滩翠竹、野生动物、碑刻摩崖、民族风情为一身的天然组合公园,也是国内罕见的不受污染的返朴归真的地方。
(二) 喀斯特景观突出的美学价值
施秉境内喀斯特地貌发育,形成了一系列的地貌形态。在海拔1000 m左右的夷平面上经河流侵蚀下切形成了峰林、峰丛、洞穴、落水洞、漏斗、深洼、暗河、泉点、天生桥、平顶山等类型的喀斯特景观,尤以峰丛喀斯特形态最为特别。白云岩山体岩层产状平缓,受构造和裂隙发育的影响,以顶平、坡陡、山脊狭窄为最大特色;又以柱状孤峰、簇状峰丛、刀脊状山岭为典型形态。柱状孤峰兀立,形体陡直,气宇轩昂;簇状峰丛气势巍峨奇异;刀脊状山岭山体陡峭,顶部险峻;有的山体岩壁平整而富于韵律,层理清晰可见。喀斯特峰丛与深谷、峡谷、宽谷的组合,植被与河流等的景致叠加,构成了一个个丰富的喀斯特景观单元,具备景观美学上的形态美和形象美上“幽、秀、奇”的特征,达到了美学至善至美的境界。
(三)生态环境良好,物种丰富
施秉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峰峦叠障,地形复杂,小生境类型多样,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地理演变过程中许多动植物的“天然避难所”,是中国南方亚热带喀斯特森林植被保存较完好、动植物种类较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分布有高等植物1469种,其中苔藓植物50科286种,蕨类植物25科127种,裸子植物7科21种,被子植物155科1035种。脊椎动物298种,其中鱼类17科(包括亚科)49种,两栖类6科14种,爬行类10科30种,鸟类41科(包括亚科)160种,哺乳类19科45种。此外,还分布有200多种蓝藻及丰富的昆虫和洞穴动物,是亚热带喀斯特地区一处十分珍贵的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学研究价值。
四、问题与发展策略
(一)注重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双重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旅游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特别是喀斯特区,生态环境脆弱,敏感性强,在拟建项目时应进行保护性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不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的项目,坚决取缔;对已建的项目亦进行评价,对不合格者,限期整改或取缔,把旅游开发队环境的负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随着旅游的发展,外来文化必然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冲击和影响,甚至导致其独特性被消弱、淡化。因此,在注重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还要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通过宣传、教育,使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意识到自己的民族文化才是发展的根本。可开办少数民族学堂,把民族文化和民族歌舞作为教学内容,传承民族文化。将浓郁的民风、民俗、民族土风文化推向市场,把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变成财富,将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并逐步发展成为文化经济的支撑点。
(二)与周边县域旅游互动,联合开发
施秉县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影响力和独特性,面临竞争压力大的问题。如在贵州就有已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荔波小七孔、茂兰景区,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远远高于同样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要景观的云台山景区。而杉木河漂流也面临着同省份的马岭河峡谷、南江大峡谷等漂流地的激烈竞争。因此,施秉县应联合凯里、镇远、剑河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建设集观光欣赏、体验、运动和休养等功能的精品旅游路线,使游客在最方便的路线观赏、体验到贵州各主要的旅游类型。建议开发凯里西江千户苗寨(体验、观赏少数民族文化和建筑)―施秉云台山、黑冲自然保护区、杉木河漂流 (观赏、体验喀斯特自然风光)―坐船游上、下舞阳河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游览古巷道,古民居、古街道、古码头)―剑河温泉(休养身心,放松旅途劳累)。
(三)开发多元化的旅游资源与产品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施秉县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的旅游产品较为单一,目前重点开发以云台山、黑冲、杉木河漂流、上下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区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虽然国家级风景区是很好的旅游资源,但是一些人文景观和生态农业也是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具有国家地理标志的产品。在重点开发上述自然景观的同时,还可重点开发4类旅游资源:1、深挖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充分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开发特色少数民族村寨,大力宣传并举办如芦笙会、姊妹节、龙舟节等少数民族节庆,使之成为固定的旅游节日,用民族文化,民族风俗吸引游客。2、开发徒步、攀岩、探险等运动型旅游资源。3、建设科普博物馆或科教基地。4、建立太子参生态种植园。
(四)加快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产业链涵盖了吃、住、购、行、游、娱六大要素。应在政府引导下,合理调整生态旅游业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提高生态旅游景区的质量。可加快酒店和旅社的认证数量,鼓励和敦促这些酒店和旅社推出更多的生态旅游特色产品;着力发展少数民族工艺品的精加工,如:民族服饰、蜡染、泥哨、草编、竹编工艺品;加快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发展绿色保健品的中高档名牌产品,如:施秉太子参、云台山苦丁茶等,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些产品不应只放在景区当作当地特产来买,还应大力拓展省外、国外市场,要使这些产品走出施秉,走出贵州,甚至走出国门,打响施秉工艺品、保健品的品牌。
旅游行业一直存在旅游信息数据量大,涉及方面广,信息琐碎、筛选繁杂,管理决策困难等特点。利用GIS强大的空间?稻荽?理和分析功能,能为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规划、旅游决策等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政府部门、旅游企业、旅游者不同的需求。
1.1旅游空间数据采集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工作的实质就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操作处理。因而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采集不同来源和不同类型的数据,并创建数据库来存储这些地理数据。所以利用GIS进行旅游开发与规划,首先要采集旅游资源数据。在空间数据库中,所有的地图、影像数据和属性数据都根据不同的空间表达方式和记录方式进行地理编码。GIS数据的数据结构有两种,即矢量数据结构和栅格数据结构。前者通过坐标值来精确地表示点、线、面等地理实体;后者以规则的象元阵列来表示空间地物或现象的分布,其阵列中的每个数据表示地物或现象的属性特征。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和原材料信息,这两种数据结构之间需要经常相互转换,数据处理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进行坐标的转换、图幅的处理等工作。
1.2旅游环境分析与资源评价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旅游开发和规划中发挥重大作用,可在城市规划等领域中得到了极好的应用。例如利用GIS的拓扑叠加功能,通过环境层(地形、地质、气候、内外交通等)与旅游资源评价图叠加,来分析优先发展区域;利用GIS的网络分析功能,分析游路布局;利用GIS的缓冲区功能(即在地图上围绕点、线或面等要素,划出一定宽度的“影响地带”)可以确定风景区的保护区域、道路红线等。GIS还可通过与数学分析模型的集成发挥空间分析功能。例如将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旅游开发条件模型、风景区环境容量模型、旅游需求预测模型、旅游经济效益模型等嵌入GIS中,可辅助旅游管理部门作出合理开发决策。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评价,包括资源的评价和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资源相关的影响因素包括如市场分析,即对旅游者来源地、旅游动机、人口统计指标进行调查研究;对市场的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如季节的因素有没有对旅游资源造成不利影响、是否与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而降低吸引力、是否与其他地区的旅游资源有一定的互补关系;对客源市场的需求方向、大小进行分析等。对开发条件的评价,主要包括交通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评价。
评价的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传统评价方法把目光主要集中于定性分析,这样导致主观性较强,而定量评价方法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在GIS中,主要应用定量评价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不同的定量评价方法有不同的评价模型,如指数模型、旅游地综合评估模型、模糊综合评判等。其主要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诸多的评价因子建成数据库,然后在GIS软件系统中创建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将数据库与评价模型相连接,从而实现对数据库的分析和处理,得出评价结果。
此外,GIS还可以利用服务器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能力对旅游资源的基础设施位、环境交通、餐饮休闲的最佳位置以及最佳路线选择等进行科学合理规划;除了提供基础信息的查询、分析以及辅助进行相关的评价之外,可以建立一些预测模型,对环境容量、游客行为等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规划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
1.3旅游规划图件编制
旅游地图是重要的信息源,以及最有效的旅游资源信息可视化表达方式,是旅游分析和研究不可替代的工具,是旅游开发和规划成果表达的主要平台,是反映开展旅游活动成果的有效手段和旅游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
GIS旅游制图的基本原理是以计算机和一系列自动制图设备为工具,应用数学逻辑方法,对传统的制图过程和方法进行计算机模拟。应用GIS的制图功能进行旅游规划图件的编制是利用丰富的数据库和输出设备,可获得各种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旅游地图。GIS中图形数据库是分层存储的,如行政区划图、道路交通图、景点分布图、用地现状图、电力网分布图等,因此它不仅可以为用户输出全要素图,而且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分层或叠加输出各种专题图。应用GIS进行旅游规划图件的编制是旅游制图的发展方向。
GIS强大的制图和图形文本编辑、管理、显示功能对开发和规划方案的设想及其效果进行模拟显示,并能提供所需的现状图和规划草图等,用于不同开发和规划方案的选择及比较。
1.4旅游开发与规划中信息的动态查询
旅游信息查询是非常重要的需求,其实质就是对数据库进行检索,如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类型、面积等信息的查询,旅游线路、旅游基础设施、交通状况等信息的查询。目前在资源和信息的管理方面,也有一些软件具备查询的功能,但是GIS软件不仅具备此类一般功能,而且还有更多的优点。
(1)图文并茂。应用GIS软件建立的数据库在查询时,数据不仅能够以传统的表格形式呈现,而且还可以以地图的形式展现给用户。通过地图,用户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而且对景区、交通和旅游线路等信息的了解和认识将更加直观、明确。
(2)查询便捷。GIS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制图,而地图又是数据库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与数据库是相连接的。因此应用GIS进行查询时,不仅可以使用传统数据库的查询方法进行查询,而且可以直接在地图上进行查询,因而查询的操作更加简单、直观,同时能够大幅度提升系统的界面友好性及交互性,而这是传统的数据库所不具备的。
另外,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可允许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多条件、多范围的检索查询。查询的字段可从表中获取;查询的条件可用逻辑表达式表示,逻辑表达式可以使用操作符、?辑运算、逻辑连接和内部函数;查询结果既可以作为临时文件浏览,又可以存储为独立的固定文件。当前,一般的GIS软件都提供了SQL查询语言,极大地提高了查询的性能和效率。只要能够把问题转化为有效的查询表达形式,就可以查询出相应的结果。
2展望GIS与旅游业相结合
2.1旅游开发和规划信息采集自动化、共享化
采集自动化主要集中在地形图、专题地图、遥感图像高程信息获取以及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等方面。
数据共享是各领域信息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对于还没有实现统一数据规范的旅游行业来说,其不同的应用程序往往具有不同的数据结构。但由于获取的资料与本地区建立的数据库不相符,给规划工程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共享化则要求不同部门之间有关信息库的互联,实现信息共享,尽量减少工作中的重复,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2.2建立并优化旅游资源模型库
GIS必须建立更多直观且实用的模型,以提供更多的辅助功能。目前应用的GIS虽然能提供叠加、网络等分析模型,但远远不能解决众多具体的旅游规划问题,如游客预测、环境容量模型等,需要规划者在实际应用中进行二次开发建模来解决问题。还需要不断优化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提高评价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提高旅游开发要素和条件的查询效率和科学性,及时为开发和规划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
作为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旅游学概论课程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通过对人类旅游活动以及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介体—旅游业)的研究,全面系统地介绍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和规律。同时,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通过掌握旅游基础知识、熟悉旅游业发展现状,具备用旅游专业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旅游职业综合素质三个学习层次,从而达到专业基础知识的获得、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素养的初步提高,为培养旅游企业一线服务和基层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保障。如何构建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一直探索的重要课题。在此教学模式中,教学重点是如何从注重知识的传授转为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长期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探索实践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完成为载体开发课程,建立课程体系,全方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将是目前及未来高职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由于课程特点,旅游学概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还是侧重于理论的学术研究,在课程改革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如课程理论内容冗余,缺乏设计与整合,理论内容枯燥;教学方式主要依赖理论讲授,跟学生的互动很少,以致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职业能力缺乏训练载体,实践教学效果很不好。学校的传统理论知识教学缺乏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开放式教学,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综上,从高职教育要切实培养旅游人才角度看,旅游学概论的教学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尤其是课程理念的改革和课程内容设计的改革。课程教学应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来展开,要在对旅游行业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典型的课程实践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中之重。按照“以职业能力本位,以实践行动为导向,以工作项目为先导”的原则,结合长期的教学经验积累,旅游学概论课程积极探索并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就是,将课程的理论内容首先进行整合,并针对性地设计具体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这些实践任务,在此过程中,始终强调“教、学、做”合一,力求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课程以工作项目为中心展开教学,打破固有的课程理论框架,结合旅游行业需求、职业岗位能力、注重培养技能和培养学习兴趣四个方面,本课程具体设计了“1个原点、3个模块、5大项目”的“135”学习体系。1个原点就是旅游活动的分析;3个模块分别是旅游活动基础知识、现代旅游三要素、旅游相关问题;5大项目包括走进旅游世界、成为一名旅游者、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我的旅游我做主。教学模块与项目的设计充分将实践任务与理论内容完美融合起来(见图1)。课程突破传统教学中注重概念轻视实践的误区,更侧重于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积极参与过程,对课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课程培养目标的设置是学校办学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旅游学概论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具备三个基础的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计调、景区景点讲解人员、旅行社从业人员。课程注重旅游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专业基础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达到以下三方面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旅游学的基本规律,了解旅游学科体系的结构;(2)掌握旅游活动的三要素(主体—旅游者;客体—旅游资源;媒介—旅游业)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3)系统了解中外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4)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旅游业的影响。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2)能够进行简单行业调研并总结归纳;(3)能用所学的专业术语表达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及见解;(4)能够为今后从事旅游工作奠定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5)培养独立学习能力。3.素质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3)初步奠定诚信敬业、有激情、会创新的专业素养。
三、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
1.课程内容的整合
结合课程设计思路,联系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具体教学内容安排上将学习项目进一步进行任务分解,从而确定理论学习内容结构,每一个学习项目都设计有对应的实训活动,且合理安排了32个理论学时和16个实践学时。具体来说,本课程将内容整合为五大项目,分别为:走进旅游世界、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我的旅游我做主。每一个项目又进行了学习任务分解,项目1“走进旅游世界”分解为两个任务,即追溯旅游发展历程、旅游活动分析;项目2“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分解为两个任务,即旅游者的界定、旅游者类型分析;项目3“介绍家乡旅游资源”分解为3个任务,即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资源保护;项目4“为父母安排一次旅游活动”分解为5个学习任务,即旅游业认知、旅行社分析、认识旅游交通、走进旅游饭店、认识旅游商品;项目5“我的旅游我做主”分解为4个任务,即旅游市场分析、认识旅游组织、把握旅游影响、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
2.教学方法的选择
通过家庭背景、文化基础、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等几方面的学情分析,确定了教学形式上首先要多方式多途径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第二就是要让内容直观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后要活跃课堂气氛给予学生表现机会。所以,课程教学上选择了五种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分别是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调查研究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该课程理论性较强,一些重点内容还需要详细阐述,对各类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教学中既强调对教学内容的传递,又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案例分析法:通过大量典型旅游行业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通过问题、影像等多种途径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相关情境中,通过提供直观、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调查研究法:利用课后调研作业设计,加强学生调研分析能力和对旅游行业企业的了解;课堂讨论法:将学生分组,教师向各小组布置讨论任务,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共同进行讨论得出结论。
3.教学模式实施
本课程实施问题引领主题式6步教学法,以问题为引领,分为展示评价,分析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互动讲授,探究问题拓展训练,解决问题交流总结,反思问题布置任务,关注问题等6个教学环节,每一问题环节对应相应的教学活动和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以项目3“介绍家乡旅游资源”中的旅游资源分类任务为例,在明确了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前提下,按照问题引领主题式6步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如下:首先,展示评价,分析问题环节,教师组织小组对提前选择好的热点问题进行汇报展示,教师点评;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中,教师播放南京旅游资源介绍视频,导入讨论情境,提出关于旅游资源分类的引导性问题;互动讲授,探究问题环节中,教师组织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代表发言,教师将各组观点进行记录,进行比较和总结讲评,并讲授旅游资源主要分类及其分类标准;拓展训练,解决问题环节中,教师设置课堂小思考和小测验,考查知识点掌握情况;交流总结,反思问题环节中,教师组织两位同学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收获,并进行知识总结;布置任务,关注问题环节中,教师布置课后任务即对家乡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按照国标法简单分类,并撰写简易调查报告,用ppt汇报展示。该教学模式力求突破传统理论课授课模式,融“教学做评”为一体;注重以生为主,师生互动,进行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教学;同时开拓第二延伸课堂,注重能力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良好,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价体系设计
打破以考试成绩为学习质量的传统评价标准,重视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实施过程考核重视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试卷内容开放化的三维考核方式。
1.过程考核重视化。课程的考核不再是将期末的闭卷理论考试作为重点,而是更注重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表现。其中,过程性评价比重占50%,考核内容包括实训任务40%、出勤情况5%、自评综合表现5%等几个方面。
2.评价主体多元化。在考核评价主体上,适当削弱主讲教师的考核分量,将学生个体、学生小组、旅游企业等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中来,共同构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其中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社会)评价分别占30%、50%、20%。
3.试卷内容开放化。在闭卷考试中,试题将考核要点放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应用能力等开放试题上,不禁锢学生思维,同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开放的、多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应实施教育观念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才能适应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适应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旅游学概论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仍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下一步课程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精心设计与行业、企业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与任务,提高教学参与性与实践性。同时,针对目前教材普遍理论化、缺乏实践性的问题,尝试编写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特色的课改新体系教材。
【参考文献】
[1]邓梅.高职“旅游概论”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3):134-135.
[2]朱中原,朱景平.高职院校“概论”课项目化教学改革探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273-275.
[3]孟秋莉.提高“旅游学概论”教学有效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05):170-172.
从2000年开始,中央有关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部规范旅游规划的法规,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在当前我国旅游规划成果良莠不齐的情况下,这些法规把规范旅游规划的编制,而不是旅游规划的实施作为重点,希望借此提高旅游规划成果质量。因此,它们的制订和实施可以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现代质量管理学崇尚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然而,分析表明,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尚未实现对旅游规划质量的全面管理,因而有必要补充完善。
一、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的构成我国现行的旅游规划相关法规有四部,分别是《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2003年)、《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2005年)。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等级认定管理办法》是国家旅游局的部门规章。前者对旅游发展规划的概念、类型、内容、地位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原则,并对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行政管理程序进行了粗略的规定。后者提出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的认定标准、申报与审批程序,并建立起对具有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管理制度。
《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是由国家旅游局起草,国家质检总局的技术法令。前者较为详细地规定了各类旅游规划的内容,系统地提出编制、评审旅游规划的技术要求与程序,并对编制、评审旅游规划人员的个人素质、团队构成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后者在对旅游资源进行界定、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详尽的对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价的工作方法。
二、TQM的概念与内涵
TQM是英文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的缩写,意为全面质量管理。它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于1961年最先提出的一种质量管理思想。菲根堡姆认为,质量控制应该由企业所有人员共同承担,解决质量问题不能仅着眼于产品制造过程,质量管理应贯穿于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全过程,且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能仅限于检验和数理统计方法。在制造业的成功应用使得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很多国家结合本国的实践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并对其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
如今,全面质量管理已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全球企业界和其他各类组织的管理活动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大力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在此过程中,我国专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出了“三全一多样”的观点,即认为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全过程、全员、全面、多方法四个基本要求。“全过程”是指对质量产生、形成、实现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全员”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都投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去;“全面”是指质量的概念是广义的,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等方面;“多方法”意为综合采用管理技术、科学方法、专业知识进行质量管理。
转贴于
三、完善我国旅游规划法规体系的建议把我国旅游规划相关法规的内容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对比发现,现行旅游规划法规体系还需从四个方面进行完善:1、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进行更科学、更严格的控制。旅游规划编制、实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规划成果的质量。然而,在当前我国旅游规划成果整体上质量较低的情况下,现阶段不宜通过立法强行干预旅游规划的实施,尽管规划实施对规划成果质量有检验、反馈作用。法规应致力于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在此提两点建议:其一,对旅游规划编制程序进行更科学的设计。近年来,学者们就如何编制旅游规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不乏有关创新旅游规划编制程序的理论成果。建议立法者分析、评估这些研究成果,并据此修订旅游规划编制程序。比如,有的学者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参与旅游规划编制的步骤与方法;其二,法规对旅游规划编制程序的表述应体现充分的强制性,以实现对旅游规划编制过程的严格控制。现行法规的强制性明显不够。比如,关于委托方确定旅游规划设计单位的方式,“通则”只是概括了实践中有哪几种方式,而不是要求委托方必须采用相对公正、透明的竞标方式。
2、加强对参与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人员的管理。参与旅游规划编制的工作人员主要有四类:规划团队、委托方的官员或管理者、规划评审专家、委托方办事员。要做到全员管理,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二是设法保证他们具有优良的业务素质,既有控制旅游规划质量的能力,又有高度的质量责任感。
明确工作人员的质量责任比较容易,而要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则相对困难。我国已建立旅游规划单位资质认定制度,试图控制规划团队的业务素质。然而,单位和个人毕竟是两码事,所以还应建立旅游规划师资质等级认定制度。建议旅游规划师不但要分级,也要分成旅游地学、景观设计、旅游历史文化等多个专业类别。这既符合一个人很难精通旅游规划所需全部知识的客观规律,又方便委托方识别规划团队的学科构成。参与评审的专家也应具有旅游规划师资质。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旅游规划,评审专家小组的资质等级结构、资质专业类别结构应有所差别。旅游规划的委托方既有政府,也有企事业单位。委托方参与规划编制的人员构成复杂。受权力范围的限制,旅游主管部门无法确保他们每个人具有优良的业务素质,但完全可以做到提高旅游系统人员的业务素质。
3、对旅游规划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精确的控制。法规对旅游规划质量的控制应该是宽泛的,不仅是规划成果的质量,也包括规划编制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规划成果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的内容是否符合委托方需求;二是规划的技术方法是否科学。
现行法规规定了各类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但比较粗略,无法对规划内容进行精确的控制。因此,建议颁布详细的旅游规划内容纲目,进一步明确旅游规划的内容体系。当然,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旅游规划应执行不同的内容纲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具体规定了旅游资源调查分析的技术方法,而其他旅游规划相关法规中关于规划技术方法的条款比较原则化,执行起来容易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因此,建议颁布更多详解规划技术方法的法令。旅游规划实践也表明,旅游市场调查、旅游产业规模预测等工作亟须规范。因为技术方法有因时、因地、因情况而变的问题,而且有的工作有多种较为可靠的技术方法,所以关于技术方法的法令应留有一定的弹性,并根据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
在我国旅游规划编制实践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比较普遍地存在或轻或重、这样那样的问题。规划团队调查研究敷衍了事、委托方主要领导重大决策独断专行、评审专家顾及熟人面子口下留情、委托方办事员不能按时提供数据资料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类质量问题会对规划成果质量、规划完成时间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现行法规中有关工作质量的条款很少,需要补充完善。
4、丰富旅游规划质量管理手段。现行的旅游规划相关法规对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管理主要是通过资格准入制度。其实,还有必要采取教育手段、业务检查手段。教育能使工作人员被动地提高业务素质,而业务检查可促使工作人员主动提高业务素质。现行法规控制旅游规划成果质量的主要手段是规划评审,但规划评审属于事后控制,而不是全程控制,它能检验规划成果的质量,却无法控制规划工作的质量,当然也就无法预防规划成果出现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创造更多的质量管理手段,以实现对规划编制过程的全程控制,对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质量的控制。比如,可以引入标准合同制度,统一旅游规划编制合同的内容、格式,合同中把委托方、规划团队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工作质量问题列为违反合同的行为,从而通过双方的相互监督提升双方的工作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全面质量管理(第3版)[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一、河南根文化旅游综述
1.根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旅游业的基本功能以低消耗的姿态,以超强的带动势头,传承文化和展示形象,并达到惠民效果,已经成为世界的第一大产业。河南省对旅游产业重视程度很高,尤其是根文化旅游发展,通过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并借助郑、汴、洛沉淀的文化资源,在功夫、古都、宗教、名寺等方面,开发集休闲、度假、观光等为一体的根文化旅游项目,使得旅游产业更上一层楼,带动河南省旅游跨入全新发展阶段,大有迅猛发展的势头。
2.根文化本质
根文化的本质,是当地亘古至今的历史文化积淀,体现出地方的文化特色。根文化不仅以外在形态展现出来,同时形成了当地人内心根深蒂固的思想潮流,决定了当地的风俗习惯,世界每个角落几乎盘踞形式不一的根文化,成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资源,引导当地旅游产业模式的形成。河南作为我国的文化大省之一,根文化资源丰厚,譬如伏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少昊、尧、舜、禹中华9大始祖,或出生于河南,或建都于河南,这些文化就是河南区别于其他省份的根文化之一。
3.根文化界定
河南的根文化底蕴深厚,主要包括:中国总共有8个古都,河南占据其四,分别是郑州、洛阳、开封、安阳;中国百家姓氏78个姓氏源于河南,譬如陈、黄、郑、林四大姓氏;中国武术的主要发源地,譬如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嵩山少林等;河南地下、馆藏文化等位居全国第一;众多历史名人故居;豫剧、曲剧、河南坠子等戏曲文化。以上丰富的文化资源,给予河南省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产业后盾,体现出河南的根文化内容。
二、河南根文化产业社会价值
1.维系海内外华人纽带
河南的根文化是维系海内外华人的文化关系,以河南根文化为基础开发的旅游景区和路线,在国内外具有很大的影响,譬如龙门石窟、嵩山、云台山、宝天曼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国庆黄金周,来自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旅游人数同比增长15%左右,国内其他省份的游客也急剧上升,少林寺和云台山等5A景区大约接待58%的游客。由此可见河南根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同时为海内外华人纽带的维系,提供了交流的窗口。
2.实现中原崛起
河南省根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中原文化的崛起,成为带动中原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一方面是随着河南境外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的增加,其GDP优势可以作为中原文化崛起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是可以利用河南的文化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人和中小企业进驻河南,挖掘更多的根文化,作为经济的寻根纽带,助推中原经济区根文化旅游产业战略发展。
3.提高人口素质与优化环境
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综合素质的提升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优化,河南省推行根文化产业,实际上构筑了河南省,乃至整个中原地区对外交流的渠道,根文化产业本身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实际上已经为小康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素质注射了“强心剂”,构建了河南省的社会综合素质和文化环境氛围,有利于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河南根文化精品资源开发策略
1. 打造寻根文化“圣”字品牌
河南自启动文化强省发展战略以来,就开始借助特色的根文化资源,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文化“圣”字品牌,为根本文旅游产业的开发,奠定坚实基础。以固始县为例,该县记载了4次历史大规模移民,向南迁移闽南和粤东地区,并扩散到台湾、香港和澳门。为此,固始县启动“让根新文化扬名固始”为主体的根亲文化节,逐渐形成寻根文化的“圣”字品牌,促进该县根亲文化的快速发展。
2.搭建寻根文化品牌基地
寻根文化品牌的强化,需要搭建品牌打造基地。目前河南省的经济指数、社会指数、生态指数呈上扬趋势,为寻根文化平台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搭建条件。与此同时,寻根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河南省通过借助招商品牌,定义某种旅游产业的主题,进而挖掘相关的文化,譬如为突出综合旅游产业体系中“行、游、住、食、购、娱”6大要素,河南省从多个角度促销旅游产业,譬如黄帝拜祖大典,对提升河南旅游形象具有很大的帮助。
3.构建精品根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根文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某个领域中存在饱和和欠缺的状态,当针对某种根文化所开发的旅游产品过多,就会呈现饱和状态,此时如果未能突出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那么这种旅游产品将失去竞争力。因此需要构建精品根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从探寻根文化内容开始,到形成寻根旅游资源,基本形成河南民族文化精神传承的浩瀚工程,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根文化的开发阶段,也就是目前这个阶段,挖掘出更多的根文化,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子回乡投资创业;二是为了继承和弘扬河南省根文化,打造有利于河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文化品牌,为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发现根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新的理论视角,对河南旅游根文化发展方向进行适当调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河南省历来对旅游产业非常重视,尤其是根文化旅游发展,通过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带动河南省旅游跨入全新发展阶段,其中根文化是当地亘古至今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色资源,引导当地旅游产业模式的形成。河南省需要打造寻根文化“圣”字品牌,并搭建寻根文化品牌基地,以及构建精品根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开发根文化精品资源。
参考文献:
[1]付玉成.河南信阳寻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J].黑河学刊,2012,(2):51-52.
一、引言
生态农业旅游(eco-agricultural tourism)是指在乡村的生态环境中,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为旅游资源基础,通过综合运用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产品开发理论以及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等对当地农业资源进行整体的布局和规划,将其开发成为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活动。
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结合体,是第一和第三产业交叉渗透的产物。它为人们创造了亲近大自然和参与农业生产的条件,既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的愿望,又可以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增长知识,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在近十年以来,中国生态农业旅游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周边,生态农业旅游已形成一定规模。相比之下,海南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却还处于较低水平,与其本身所具有的生态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极不匹配。
二、海南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
1、地理环境优势。海南岛东经约110°,北纬约20°,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与夏威夷岛同纬度。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温充足。它四季长青,遍地皆绿,森林覆盖率超过50%,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区。它还是一个热带野生动植物和作物的宝库,其野生动植物资源中,有32种动物和630多种植物为其所独有,被国家列为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49种,珍稀树种有7种。同时,海南空气质量很高,据《2009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总体保持一级水平,优良天数达到100%,其中98.6%监测日为国家一级。此外,海岛水质优良,据统计占地表水总流量80%以上的主要河流及占蓄水量80%以上的主要水库的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以上标准。总之,海南拥有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珍稀性明显。
2、人文资源优势。海南有黎、苗、回、壮等38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数的1/6,民俗民风多姿多彩且地方特色浓郁,如黎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澹州的民间调声歌节、文昌元宵节的送灯会、万宁古万州的婚姻风俗等。除此之外,海南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例如五公祠、琼台书院、、东坡书院、万宁县港北镇新龙村新石器遗址等。这些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古迹对游客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结合以农业旅游和海南独有的热带海滨景观,是海南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所独有的优势。
3、政策优势。国务院2009年12月31日正式批复《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正式批复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这必然会加快海南旅游业的发展速度。生态农业旅游作为可持续的、绿色的旅游方式,海南应该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国际旅游岛”的契机推动下,大力发展其生态农业旅游事业,加快其国际旅游岛建设。
三、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力落后。海南目前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开发旅游项目,尤其是生态农业旅游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以此来保证项目本身的品质以及其配套设施的完善,但由于海南资金缺乏,配套设施也较为落后,尤其是有丰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却相对偏僻的山区更是如此。
2、旅游资源易损。海南以热带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属于易损型资源,且海岛的生态和热带雨林的生态也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类型。目前,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对比较好,主要得益于海南的工业不发达,但海南不可能永远保持这种状态,无论工业还是旅游业都会进一步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海南水土流失、荒漠化已初露端倪,抵御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不强,而且游客数量猛增,开发模式错位,不注意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这些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景观破坏、社会风俗习惯被同化等诸多问题,其资源优势也会随之消耗殆尽,且难以恢复。据初步统计,全岛旅游资源目前已被破坏30%,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锐减和本土文化被“发展性破坏”。
3、规划缺陷。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专业人才缺乏,在早期的开发中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旅游项目的开局不合理。海南的旅游项目大多集中在北、东、南沿海地区,旅游项目也大都是阳光、大海和沙滩的“蓝色旅游”,而中部和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这不仅使东部地区承受巨大环境压力,而且项目重复建设,也导致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此外,由于缺少系统规划,导致项目通常以自然风光游览为主,形式也主要是导游带游客在景区内走一走,转一转,而能让游客真正参与或互动的活动少之又少。旅游项目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文化性,不仅会导致本期游客兴趣索然,还会影响海南旅游的声誉,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4、市场混乱。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和配套制度的建立,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市场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海南旅行社中个人内部承包“部中部”的现象较为普遍,使得旅行社设立的准入门槛相对降低,经营许可形同虚设],直接导致“黑社”、“黑车”、“黑导”、“黑店”等现象屡禁不鲜。其次,旅游业“欺客、宰客”的现象比较严重。再次,强制购物以及假冒伪劣的旅游产品大行其道。
四、海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路
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规划不仅仅要重视其经济效益,更要重视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1、完善政策法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增强约束。海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旅游景点的建立可以快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于是某些不适于开发的或者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也被盲目开发为景点,开发后又不重视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景区在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后便逐渐失去了活力。为了杜绝此类现象,政府必须尽快出台适合海南本地实际情况的有关生态农业旅游的地方法规和政策,以此来确实保证生态农业旅游从项目审批到开发经营一直有政府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首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要贯彻旅游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采取生态保护型的开发模式,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把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其次,要建立定期环境监测与预报制度,即通过定期的预测与预报,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最后,切实保障旅游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即在开发过程中配备必要的旅游基础设施时,应注意配合其原有的环境和文化,保持景区山青水绿、自然古朴。
2、科学规划,加强海南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体系的建设。发展海南的生态农业旅游应以市场为导向,将旅游地的农业生产、市场调研、规划建设、形象设计、旅游产品开发、广告宣传策划、宾馆酒店服务、旅行社组织等融为一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因此,要建立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旅游企业或基地,带动整个区域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展。同时,要建立健全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化服务体系,包括旅游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体系、物资服务体系、广告宣传服务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体系等。
3、重视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开发,增强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文化是区别于不同旅游地区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绿色旅游资源,缺少文化内涵的产品就好像没有灵魂一样。海南拥有明显的文化优势,在开发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应重视把这种明显的文化优势融入其中,提升其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突出中部文化地域特色,让旅客在旅游中感受到黎苗文化的独特魅力。当然游客的进入,无可避免地使旅游地的文化受到冲击,导致本土文化渐渐消亡,即“发展性破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旅游地文化的保护,而把海南的文化遗产引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一方面让游客充分体验旅游地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对旅游地文化进行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此外,生态农业旅游还可以通过农事劳作、水果采摘、特色饮食品尝、民俗乡情体验、农业技艺学习等方式来增加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生态农业旅游的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例如可以辟生态农业区,培养扶植生态农业接待户,传授农业知识,采用幻灯片、照片、标木等展示作物花果种类,给游客普及农业播种、收获、营养价值等知识。
4、重视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人们旅游,除了休闲观光外,还希望带点当地的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回去,一方面馈赠亲朋好友,共同分享旅游的乐趣,另一方面为此次旅游留下纪念。海南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旅游产品的开发也相对落后。但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不仅可以让游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而且可以增加旅游地的收入,还可以起到广告的作用。因此要全面开发海南当地热带农业土特产品和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的商品化生产,开发高质量、多样化、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农业旅游产品,并且树立品牌意识,建立独特的热带旅游资源品牌。
5、加强从业人员的培养。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一种高品质、高品位的旅游方式,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但是当前海南旅游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严重影响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此,一是要通过采取优惠条件引进外来人才,二是要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及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不定期讲座、定期培训等方式,在灌输旅游和管理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受训人员的生态学知识和生态理念、环保意识等。而且,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依赖于海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方面的协调发展,仅仅是旅游的专业人才是不够的,而是需要经济、法律、人文等等各方面的人才。所以在吸引和培养人才方面,应注重均衡,合理配比,以求得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海南生态农业旅游的高水平发展。
(注:本文属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TS11085);海南省教育厅2010年“农业经济管理”重点学科项目。)
【参考文献】
[1] 项载昌:生态农业旅游及其开发规划理论的初步探讨[D].云南师范大学,2005.
[2] 杨玉莉、赵敏敏、雷昀:对开发云南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1(1).
[3] 海南省概况[EB/OL].省略tour.省略/tour/mudidi_hainan/about.htm.2011-06-06.
[4] 唐少霞:海南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路[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5] 2009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EB/OL]..2011-05-10.
[6] 王艳杰、傅桦:发展海南省生态旅游的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7] 唐少霞:海南旅游资源的优势依赖于生态环境的保护[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
[8] 李颜:海南中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开发论析[J].价值工程,2009(3).
[9] 朱淑琴、植远: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SWO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4).
[10] 邓丽燕、李清玲: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发展海南大农业旅游初探[J].热带农业科学,2010(6).
[11] 符国基:海南省自然旅游资源调查研究[J].热带地理,2010(5).
[12] 田喜洲: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2(6).
[13] 章家恩:关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几点看法[J].农村生态环境,2000(1).
文化与旅游关系密切,良性互动的关系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融合和发展。
首先,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l展中有着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但是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的自然资源,这些优势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对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些地区,虽然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还不是十分发达,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充分依托民族文化资源,结合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开拓适宜当地的文化旅游发展的道路上,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助推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其次,民族文化构成旅游的核心内容之一,关系到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文化给旅游注入了灵魂,旅游更是以文化发展为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最终也体现在文化的竞争上。民族文化的历史性、地域性和群体性,决定了其不可再造也不可复制,具有垄断性和不可移动性,因而使得其在竞争中更易创造特色、体现效益,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旅游产品具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只有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大力开发民族文化类旅游资源,才能突出自身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旅游开发是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流融合的加速,民族文化虽然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日益严重,但是其主要威胁还是来自内部,排外的保护和封闭的传承只会使其在时代的潮流中逐渐地销声匿迹。因此,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就必须在发展中寻找出路,只有向内唤醒对本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向外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走出去,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而旅游开发无疑为此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一方面,民族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能够增强民族意识,让人们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走出去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推动作用,使其内在的价值得到充分的挖掘和释放,进一步焕发新的生命力。
二、石柱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一)加大对土家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首先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力度,应当以前瞻性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来对待土家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进一步提高认识,克难求实,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其次要继续加强调查挖掘,认真做好土家族文化资源调查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要加大对县境偏远乡村的调查研究,充分挖掘潜在的文化资源。第三是要促进多方合作,提升研究水平,特别是与各种媒体进行合作来进一步推广和宣传土家族文化,还有要加强与高校研究院所的合作及交流,让土家族文化在研究层面上迈上更高台阶,拓展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二)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景点景区
石柱县除了独特的土家族文化资源,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旅游开发上应该注重其二者的结合,在景区景点的设计和打造上,始终要注重其土家族文化内涵的重要作用。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石柱县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要建立健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协体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主要是要在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帮扶机制研究、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等方面下功夫,使得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相互促进,协调同步。具体来说,一是要建立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以及各乡镇协作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二是要加大引导性资金的注入,鼓励多元化经营与多元化资金的投入,建立财政投入、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等多渠道投融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机制。三是要大力引进专业人才,特别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并形成专业人才管理的长效机制。此外,在实施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出台对自然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文物的保护机制,严禁无序开发和低水平开发。
(四)创新石柱县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联合宣传推介模式
目前,现代旅游正步入以持续发展为前提的新时代。旅游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其本质就是要寻求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在横向上要求地区经济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在行业内部则要求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旅游系统的持续良性运行与发展。近年来,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在景区的开发和经营中已不断得到运用,但由于各种原因,真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共赢的却很少。
驼梁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北部,是河北省旅游行业的后起之秀,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目前,驼梁山风景区旅游开发已进入了一定的阶段,作为生态旅游区,其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重中之重。本文针对驼梁山风景区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驼梁山风景区开发优势
驼梁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北部冀晋两省交界处,距省会石家庄市138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因山顶峰脊酷似驼峰而得名。
(一)资源优势
驼梁山风景区以山、林、泉、瀑等自然景观的良好组合为特色。驼梁山风景区层峦叠嶂,主峰海拔2281米,是石家庄地区最高峰,也是河北省五大高峰之一。其植被覆盖率达到95%以上,呈典型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自山谷到峰顶分布着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桦树林带、落叶松林带、亚高山草甸,共有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102科、686种。其中观赏植物资源相当丰富,观花植物181种,观果植物21种,观叶植物28种。茂密的原始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众多的野生动物在此栖息,有草兔、蒙古兔、松鼠和其它鼠类28种,此外还有山羊、狗子、野猪、獾、狐狸、狼等野兽,有苍鹰、山斑鸠、夜莺、山雀等80多种鸟类。景区内流泉飞瀑众多,知名的有冰泉、龙泉、马趵泉等数十个清泉和三叠瀑、通天瀑、人字瀑、五指瀑等瀑布,宛若串串明珠撒落峡中,晶莹清澈。风景区内的自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季相特征:暮春五月,杜鹃花披红挂绿,山顶草甸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夏季郁郁葱葱,绿波浩渺,云腾雾绕,山峰在云海中出没;秋季丹霞映天,红叶满枝,漫山红遍,层林尽染;冬季飞雪,冰川晶莹,银枝素花,一片银色世界。驼梁山自然生态呈原始状态,被誉为太行山中的一块绿宝石,这里空气清新,盛夏平均气温只有19℃,有“清凉极地”的美誉。
凉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和多彩多姿的景观相结合促使驼梁山风景区成为京、津、冀、晋等省内外游客消夏避暑和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
(二)区位优势
驼梁山风景区位于冀晋两省交界处,南连革命旅游胜地西柏坡,相距75公里;北接佛教圣地五台山,相距45公里。从石家庄通往五台山的最近距离通道穿过该风景区,这种旅游区位优势能使驼梁山风景区与西柏坡和五台山实现优势互补,客源共享。
二、驼梁山风景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污染严重
景区环境质量是影响游客体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景区内的各种污染会直接影响环境质量。驼梁山的环境污染源来自三个方面:山脚下河道内的建筑垃圾;景区内的“白色污染”;骑马项目带来的马匹排泄物污染。
(二)旅游设施极其薄弱
目前景区内部设施不足:景区内没有水电设施;食、宿、行、游、娱、购等旅游六大要素的开发没有科学合理的配套建设;安全警示牌、厕所和垃圾桶配备不足。
(三)旅游产品单一,内涵贫乏
目前驼梁山已开发的旅游项目仅有观光和骑马,产品形式单一,这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门票收入是其最主要的旅游收入来源,旅游项目缺乏内涵,走马观花加留影是大多数旅游者最贴切的写照。未能很好地挖掘山岳型景区生态系统的科学内涵,使旅游产品内涵和品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旅游商品层次不丰富,品种单调,科技含量低
目前驼梁山的旅游商品品种非常少,缺乏具有纪念意义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一些具有开发价值的商品还没有开发出来。已开发的旅游商品只有野香菇、手杖、南瓜等旅游商品,商品的档次低,科技含量低,旅游商品的生产处于初级加工阶段,销售摊位也很少。
(五)粗放式开发造成景观破坏和视觉污染
村民用塑料布在山顶空中草原搭起来的塑料棚和游道两侧布设的铁丝网对自然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仅有的两个厕所外观与景区的生态环境极不协调,给游客造成一定的“视觉污染”。
三、实现驼梁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以体验经济理论为指导,重新编制或修订驼梁山风景区旅游规划
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是景区开发的主要依据。为确保驼梁山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旅游规划时,应当导入体验经济的理念。在体验经济下,旅游规划工作者应当努力营造独特而美好的旅游体验,从而使旅游者的旅游经历与日常生活迥异,使旅游者经常不由自主地进行回味,而且这种回味美妙无穷。这种旅游体验的规划设计落实到具体的旅游景区上,必须从两方面着手:横向上丰富旅游体验的类型,纵向上提升旅游体验的层次,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更新发展建立旅游体验系统,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管理
良好的环境是景区接待的生命线,人类在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时,如管理不善,违反自然生态规律,很容易造成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破坏。驼梁山风景区在环境保护管理方面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将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逐步构建驼梁山风景区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解决旅游景区资源破坏、环保不力问题的最佳选择。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景区开发应减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经济活动中系统地避免或减少资源的破坏;在废弃物的处理上,尽量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这需要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需要科学技术与法律体系的支撑、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
2、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认识,形成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的广泛共识,是景区生态保护的重要环节。首先要对景区内干部员工进行强化教育,定期培训,在各自的岗位职责中都列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导游也可以把动植物、水、空气、岩石、阳光等资源作为景区重要内容向游人介绍。其次,还应对参与景区经营的当地农民及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引导他们认识生态环境与自身经营效益相得益彰的关系,从而自觉地参与到维护生态环境的工作中来。再次,就是要对广大游客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倡导文明旅游。
3、完善卫生设施,确保景区环境优美。游客乱扔垃圾是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完善的卫生设施是确保景区环境优美、避免污染的关键。应当在游客所到之处配置一定数量的仿树桩混凝土结构垃圾箱,定时清理垃圾,分类后集中处理。此外,景区厕所还可反映一个旅游景区的文明程度和经营理念。为了做到个性化、亲情化、舒适化和整洁卫生,景区厕所要合理配置,在有水源条件的地段宜建成水冲厕所,无水源条件的地段应建成生态厕所,其建筑风格、外形、颜色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三)深入挖掘内涵,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
针对目前驼梁山风景区旅游产品和项目单一的现状,应当根据景区内不同的特色资源,如特殊的地质地貌、典型的森林植被、动物资源、药材资源、森林群落景观、水域景观等,开发出有特色的新的旅游项目,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如可利用景区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特点,开发具有森林野趣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比如筛选野生珍贵、观赏性强的植物,让旅游者参与植物引种驯化。
(四)根据资源特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百分比,是对一个地区旅游成熟度评价的重要标准。在旅游商品开发方面,驼梁山风景区应当紧密结合自身动植物资源丰富的特点,在生态性开发原则的指导下,大力开发旅游商品系列,并注重旅游商品的实用性、艺术性、纪念性、时代性和独特性。目前可以开发的旅游商品系列有:旅游工艺品系列,如动植物标本、石雕、根雕;旅游食品、保健品系列,如野生香菇、森林中草药等;旅游纪念品系列,如干花及其饰品、果类等。在旅游工艺品开发及选材时,对于那些再生能力较弱的特色资源,应尽可能减少使用,但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可做相应的变通。一方面是从用量上进行控制,只是作为一些点缀或装饰;另一方面是从质上提高,在设计与制作上下功夫,丰富其文化、科学内涵,工艺质朴精致。例如,为了满足旅游者求知的需求,可取少量的不同材料制作成物种标本,标上相应的种、类、科、属、拉丁文名、产地等,这样的旅游商品,可实现纪念、收藏、科普、赠送、生态教育等多项功能,对自然资源也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另外,还可通过利用影像设备,对野生动物或禽鸟等进行拍摄、录制后,编制图文并茂画册,制作成内容丰富的多媒体光盘、VCD、磁带等,展示野生动物、禽鸟鲜活的生息场面。这样的旅游商品,不仅能给旅游者带来美的享受,也能起到对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科普的功能。
(五)树立危机意识,加强景区的危机管理
景区危机可能是由景区出现重大安全事件引起的,也可能是由景区以外的大环境引起的。建立景区危机预警系统,才能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景区内的必要地段建立安全设施也是预防危机发生的重要举措。
总之,驼梁山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决策者、管理者能立足市场,树立全局的、长远的、发展的思想,做出良好的景区规划,确保机构运作高效率,而且要求游客能安全的游览,对可进入性、可获得性、多样性以及景区设施、服务质量感到满意,并主动参与景区的可持续建设,合理利用和保护当地资源,综合提高旅游景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环境完善三者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郑宝强,肖建忠,王廷录.驼梁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6(1).
2、张永安,康绘宇.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景区营销思路初探[J].服务经济,2005(4).
3、李经龙,张小林,郑淑婧.旅游体验――旅游规划的新视角[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6).
4、陈小春.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