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产业发展战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电视娱乐产业是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形成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电视产业已经难以满足观众的需要,传统电视产业的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产业开始学习发达国家电视娱乐节目的优点,将娱乐的元素加入到电视节目中,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电视娱乐节目。这类节目自身具有传媒属性,它的本质就是休闲娱乐,因而娱乐节目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在观看电视娱乐节目的时候,观众是最放松的时候,因此,一个好的电视娱乐节目会让观众感到很舒适,这样的电视节目有生命力,受到大众的喜爱,因而也就能有一定的市场。电视娱乐节目兴起的原因是满足了广大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当今社会节奏较快,各方面压力都较大,观众在选择电视节目的时候越来越关注节目对内心的减压作用,而娱乐节目恰恰起到了这个作用,因此很多娱乐节目在刚刚推出的时候都受到了大众的普遍喜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节目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分析其中的原因,就是节目的创新速度太慢,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娱乐性慢慢消失使得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这是电视娱乐节目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在电视娱乐产业如此繁荣的今天,仍然应该居安思危,坚持创新,不断更新节目内容,保持电视娱乐节目的强大生命力。
一、电视娱乐产业概述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电视娱乐产业是娱乐产业和电视产业的交叉融合,众所周知,娱乐产业存在着很多的子产业,如音乐业、广播业、电影业、体育业、电视业等等,电视娱乐产业正是依托电视这个媒介,在传统的电视产业中加入娱乐元素而形成的新兴产业。电视娱乐产业的核心就是电视节目的娱乐化,这既是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我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综艺节目热潮、游戏节目热潮、益智节目热潮以及真人秀节目热潮。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相应的经济效益,并在这一过程中满足观众的需求,这与传统电视产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传统电视变革的方向正是电视节目的娱乐化。电视娱乐产业的蓬勃发展一改电视产业一直以来的颓势,为电视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它作为一股新鲜力量被注入到了传统的电视产业中,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节目内容的创新,使电视产业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电视娱乐产业对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严重制约着该产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一定的经济利益,这可能会使得产业从业人员为了更多的利益而降低对节目质量的要求,导致很多粗制滥造的电视节目的出现,降低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很多地方电视台近些年一直抄袭模仿其他的娱乐节目,短期内这样的节目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长期来看,这样的做法会给节目的创新性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优秀人才创作节目的积极性,使得节目制作越来越缺乏动力,观众也会慢慢产生审美疲劳,久而久之,电视台的市场就会越来越小,产业的发展也就难以为继。因此这样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不是长久之计。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中存在着大量的低俗文化,如女主持穿着暴露,言语露骨,男主持各种调侃段子不绝于口,挖掘他人隐私,戏弄他人等等,考虑到电视娱乐节目很强的传播性,这样的低俗文化会在社会上传播不正之风,给电视产业和国家的发展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视娱乐产业正在向对利益的绝对追求方向偏离,这是一种不正之风,会给电视产业的发展带来灭顶之灾,因此必须坚决遏制这种不正之风,电视产业的发展必须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两个方面,不可偏颇,在产生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取得适当的经济利益,才是电视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电视娱乐产业的发展战略
电视娱乐产业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电视娱乐产业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为解决这些负面问题,需要明确并贯彻电视娱乐产业的发展战略。1.提高电视娱乐节目质量近些年来,电视娱乐节目一味的模仿学习其他的娱乐节目,使得抄袭复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努力提高电视节目制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增加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对于各个电视节目制作单位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合理分配内部的资源,将资源向节目的创新方向倾斜,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将人才、资金、政策都集中起来,大力推动节目创新,努力创作有特色,有意义的电视节目,从而更好地吸引观众。以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为例,这样的电视娱乐节目有着很强的创新性,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让观众在放松身心的同时,也学习了很多的名诗名句,了解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不仅加强了自身的文化修养,也增加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这样的节目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中国观众的目光,这正是提高电视娱乐节目质量带来的结果。2.防止电视娱乐节目带来的文化堕落电视娱乐节目虽然是为了取悦大众,给大家带来欢乐,但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责任,在娱乐的同时也要保证自身的文化底线,对大众的价值观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电视工作者不应该利益第一,收视率第一,而是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用心为大众奉献精彩的电视娱乐节目。为此,应该要求各个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对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进行深入的学习,反思自己之前出现的问题,监管部门要向各单位明确,收视率要保证,但是节目的文化内涵更要保证,这是从根源上防止电视娱乐节目中的文化堕落。同时,国家的相关部门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已经传播出来的低俗文化节目进行坚决抵制,对这样的节目限期整改,对制作节目的单位进行批评和惩罚,相关部门必须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为整个社会良好文化风气的形成贡献自己的力量。3.实现电视娱乐节目的效益平衡我国电视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片面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对于整个电视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电视娱乐节目的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电视娱乐产业要向社会传播优秀的文化和精神,在传播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的收益,利用这些收益来进一步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群众服务。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很多都以对利益的绝对追求为导向,大力模仿抄袭发达国家的娱乐节目。以跑男这样的节目为例,它模仿的是韩国的电视娱乐节目,版权掌握在韩国相关公司的手中,每年都要向韩国公司缴纳一部分收益,这一现象表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红利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国外,这对于我国本土文化产业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国家必须出台相应的政策,限制国外文化的输入,输入的部分国外文化也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国内的优秀娱乐节目要大力支持,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给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让我们国家的电视娱乐节目得到长足的发展,让电视产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最终的发展目标,即不仅能够满足国内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能够走出国门,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扩大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国家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人才进行创新,人才是一个行业发展的核心,创新是一个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政策到位,才能激发广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和工作激情,提高电视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只有创新,才能创作出更多的特色节目,丰富大众的生活,壮大电视产业的发展,形成多赢的局面。
三、结论
电视娱乐产业的发展是未来一个时期电视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它的发展对于电视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进步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让电视娱乐产业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前沿阵地,同时获取相应的收益用于自身的创新和进步,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是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针对电视娱乐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对电视娱乐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伟中.试析电视节目娱乐化对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作用[J].当代电视,2014,(2):99-100.
[2]苏珊珊.中国娱乐传媒产业运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电影作为一种最具跨国文化传播能力的符号形式,也是各个民族之间文化沟通、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影响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对于满足大众日益增加的文化娱乐需求,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继承创新、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影响、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国家文化实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形势下,确定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战略已是当务之急电影正在进入一个全球竞争和多媒体竞争的时代。目前,美国在本国电影市场趋于饱和的同时,将电影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寄希望于海外市场,继续千方百计地扩大自己的强势优势。而其他传统电影强国,如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一方面在努力抵抗美国电影的全面占领,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地向其他国家渗透和发展。同时,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本国电影产业,并把国际化作为重要战略目标。而在中国,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和新技术的出现,观众能够更丰富更自由更方便地接受世界各国的电影、电视、游戏和其他娱乐产品。在这种全球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确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战略,已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当务之急,是中国电影产业腾飞的重要保障。
二、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电影产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中国电影的战略目标是宏大的,也是艰巨的。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的特殊性质带来的政府管理上的复杂性,中国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的艰巨性,中国电影观念、人才、技术上的滞后性,加上国外文化产品的竞争,应该说,都会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带来深刻而长远的制约和影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中国文化产业的不断改革,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个难得的机遇。
中国电影产业需要利用独到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资源来做大做强,这些丰富的资源大多与西方国家的历史和现实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如果能够通过艺术的手段传达,往往具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特性和魅力。如《卧虎藏龙》《英雄》等中国风味浓厚的影片在海外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将中国带有武侠元素的传统文化通过高新技术使观众得到了完美的视听享受。这种差异性也拉近了国产电影与国内观众的亲近性,这种差异不仅意味着好莱坞电影很难替代中国本土电影的文化亲同性,而且也意味着中国电影在亚洲、在世界的华人文化区,都可能具有好莱坞电影所不能替代的文化亲同性,给中国电影产业留下了巨大的市场想象的空间。因此,中国电影如果能够创造性地利用中国的文化传统资源,不仅是题材的资源,也是价值观、审美观的资源,中国民族电影就可能在中国自己的电影市场,甚至亚洲和世界的华人电影市场、乃至中华文化圈中拥有广阔的位置。
三、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电影在未来要建成积极的电影管理体系、完善的电影产业体系、健康的电影市场格局、具有市场领导力的电影综合性大型企业,实现中国电影综合收入大幅提升的战略发展目标,就必须选择正确的发展策略。
(一)以培育和扩大国内市场为基础,巩固国内电影市场根据地
尽管电影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跨国性文化产品,但一方面中国电影从整体上看目前还不具备国际化的条件,另一方面中国本身的电影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所以,中国电影首先必须依赖和开发本土市场,为之服务,并以此作为根据地走出国门,逐渐扩大在全球电影市场上的份额。中国电影在发展策略上,首先应该继续实行对进口电影的配额审批。其次,通过优惠和鼓励政策,吸引外资、民营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国产电影的生产和发行、影院建设和渠道建设。同时,要强化电影产品的本土性和本土服务意识,拓展中国的电影市场,提高国产电影的国内市场份额。如果中国国内电影市场每年能够达到目前30%左右的增长幅度,而其中50%以上由国产电影获得的话,中国电影的整体实力将会不断提高,即便中国电影很难具有西方跨国媒体那样的国际性优势,但广阔的本土市场仍然可以成为中国电影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全球化背景中,中国电影并非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现、发掘、培养、扩大自己的潜在竞争优势、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改变自己的劣势,扶持和壮大中国电影市场的消费能力。
(二)以国际市场为补充,扩大中国电影在全球市场的份额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还无力与好莱坞电影正面竞争,甚至在中国的本土市场上,还会面临好莱坞电影的巨大冲击。美国电影的国际化道路已经经历了近100年,在产业规模、渠道控制、市场经验等方面都是目前中国电影望尘莫及的。
最近几年,美国电影的国内市场虽然略有萎缩,但是海外市场却仍然在扩张,2009年其海外电影票房达到了194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其国内105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而中国电影2009年在海外市场的收入则为27.7亿人民币,相当于4亿美元,仅仅是美国电影海外票房收入的2%。
尽管如此,随着中国电影对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的增加,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应该说正在迅速提高。尽管中国电影的海外收入不能与美国电影相比,但是与国内电影票房相比,却可能是相当可观的数字。要开辟海外市场,首先必须加大与海外的合作力度,通过合作更加容易地获得国际市场。这也是世界各国文化产品进行跨国贸易采用的通常手段。其次,除了与美国合作以外,还应该加强与韩国、日本这样的文化接近的亚洲国家,俄罗斯和其他与中国有历史渊源的东欧国家以及正在逐渐对中国感兴趣的欧洲其他国家的合作,以进入不同的国际细分市场。同时,还应该建立具有国际发行、推广和交易能力的专业电影经营公司,吸收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香港企业的参与,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能力。
(三)以强化发行能力为关键,建立中国电影的产业体系
对于电影产业来说,制作是头,市场是腿,发行则是腰。电影制作因为发行才能获得资金,电影产品因为发行才能走向市场。好莱坞有发行系统完善的大公司作为电影制作市场中间的支配性力量。而在中国,由于发行领域限制外资进入,国有公司又缺乏体制动力,所以,中国还没有出现像好莱坞大电影公司那样具有电影投资融资能力、市场干预能力、国际市场拓展能力的大型电影发行公司。中国发行公司的规模和竞争力都明显不足。目前中国电影还只能依靠销售海外版权的方式获得海外收益。中国电影的发行在电影产业链条中还处于弱势地位,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电影生产与市场存在明显的脱节,也导致了电影市场赢利空间的狭窄。
因此中国电影产业需要建立健全自己的国际销售渠道,包括海外销售,要争取到影片海外发行的合理权力,以更专业化的营销方式积极地全方位推介中国电影,树立中国电影的整体形象。同时还要培养专业的电影发行策划、熟知国际贸易规则的专门人才。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将我们的优秀影片展示给世界。
(四)以降低票价和提高服务为基础,扩大电影观众规模
与中国国产制作、发行环节相比,中国的影院市场可能是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中更令人乐观、进展也最为迅速的环节,但中国的影院市场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观影需求。中国还需要继续推动院线、影院的建设和扩大市场竞争,尤其是加快多厅影院的合理布局和建设。特别应该指出的是,高票价目前成为限制电影观众规模扩大的障碍,中国国产电影的票价在一流影院已经达到了50至70元,进口电影达到了60至80元,甚至超过了美国电影的平均票价。这对于平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美国的中国消费者来说,看电影成了一种奢侈消费,过高的票价抑制了很多观众对电影的消费。目前,在电影消费需求上升的时机,电影院应采用适度的营销策略和定价策略,加大电影对社会群体的渗透力,培养观众对电影的持续消费热情,让电影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
(五)以垂直和横向整合为方向,建立以综合性大型媒介集团为主导的大电影产业
电影作为创意工业,必然趋向于规模经济,而规模经济也必然趋向于市场集中。美国电影产业一直都在向垂直整合和横向整合的目标努力,如今,好莱坞6大电影公司几乎都已经成为综合性大型媒介集团的一部分。而中国电影企业目前这种行业割据、行政割据、所有制割据、媒介割据的局面,造成了中国电影企业的规模小、体制复杂、运营艰难的局面。中国电影应该在政府放松媒介行业管制的基础上,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一批跨媒介、跨行业、跨区域、跨级别的以内容生产和发行为核心的品牌影视企业,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扩大融资、整合资源,按照利益普遍性原则进行纵向和横向产业整合,形成理念、机制、资源配置和市场目标等各个方面真正意义上的集团企业。
(六)以电影新人培养为重点,促进中国电影的持续发展
无论是调整产业结构还是产品结构,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人力资源的积累不能适应电影产业发展的需要。当前的电影市场上,具有市场号召力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导演,已经是多年前就在中国电影业内占据主要位置的导演。虽然一些青年电影人开始步入创作第一线,一些年轻导演也陆续摆脱了以往拍摄“地下电影”的状态,力图融入主流电影体系,但他们要成为国产电影创作的主力还为时尚早。同时,随着电影的产业化转型,不仅在创作环节,在制作、经营、管理等方面也缺乏对市场有良好预判能力的人才。这种被动局面如果得不到改变,最终将影响中国电影的产业生态,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带来深刻危机。
政府应该制定鼓励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开展电影专业培训和扩大电影教育。对电影行业管理人员、骨干人员进行现代电影制作、经营、创作、管理方面的培训,鼓励更多的人到国外学习,鼓励艺术院校以外的综合大学参与电影教育,提高电影行业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应该设立一项基金,支持和培养一批有潜力的青年电影人进入电影第一线,扶持有艺术创新特色或市场运作空间的中小制作,培养中国电影经营、制作、管理、创作的后备力量,以保证将来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
尽管中国电影在以美国电影为代表的全球化扩展中还处于竞争劣势。但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不断增强的国际影响,电影产业改革的良好开端,国家文化产业政策的逐渐完善,应该说也为中国电影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通过集合各种电影人才资金优势,创作与发行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相信中国电影的未来必将随着中国经济及中国电影不断开拓的市场空间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参考文献]
[1] 李怀亮.国际文化贸易导论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2] 李怀亮.文化巨无霸:当代美国文化产业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 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M].上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24日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背景
在新常态时期下,我国经济进入产业转型、结构升级期,一产、二产、三产的内外结构在不断优化。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期,体育产业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已经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同时,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体育产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产业之一。发展体育产业不仅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转型发展。以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例,体育产业总值占GDP的比重平均在2%以上,全球体育产业的年总产值超过1万亿美元,且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而中国体育市场的开端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使体育产业真正走向市场化则要从1993年算起。1993年6月,在南京首次召开了关于体育产业发展的会议,这为以后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此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纲要和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体育事业的产业化发展目标和道路,我国体育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这对于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也将以此为突破口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在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此提出针对性建议。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机遇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内在管理机制、体制不合理。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体育产业才真正步入市场经济中。各项体育赛事逐渐建立起职业化体系,走向市场的步伐也在加快,体育产业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窗口期”。但是由于我国体育市场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行业内部受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影响较大。以国家体育总局为例,其内部机构设置了体育产业处,但在很多地方体育产业发展还未纳入到其体制中,也就不存在相关的部门,这使得当地体育产业边缘化,难以发展。在社会上缺乏必要的行业组织和协会,即便存在,也仅是名义上的管理,多是以企业俱乐部联谊性的机构,对体育主体难以起到制约性作用,也很难有效联系市场和政府,所以如果体制机制等上层建筑未见变革,体育产业的发展将依然受到极大地限制。
2、专业人才缺乏,配套设施不完善。我国拥有13亿人口,市场广阔,但是在体育人才方面仍然有巨大的弊端。以女足为例,我国现役女足运动员注册的人数仅为5,000多人,而日本女足的注册人数达到了3万人,这一数字已经接近我国男足的注册人数,这仅是体育产业中专业化问题的一小部分。首先,由于职业运动员的缺乏,很多体育项目也难以发展,更谈不上产业化;其次,目前我国从事体育产业的主要是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虽然他们熟悉体育工作,但在经济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关经验,也难以走上体育产业化的道路;再次,我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多的差异。首先是地区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中西部地区投入力度大,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更为健全;其次从投入主体看,我国体育基础设施投入的主体中以个人和机构捐赠为主,政府财政拨款有限,缺乏相应的投入机制;最后,从人口与器材的配比来看,我国多数地区存在一项体育设施要满足几个社区、几千居民需求的状况,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必须要建立一整套的人才机制和投入机制,才能促进体育活动的开展。
3、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我国体育产业年产值为3,136亿元,而我国2013年GDP总量为560,868亿元,体育产业仅占GDP的0.68%,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小。同时,我国体育产业仍是以体育用品服装制造为支柱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内部企业以同质产品进行竞争,这极大地增加了行业内部的竞争,不利于企业间的平衡发展,也使得整个体育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另外,从地域上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成两极分化的形式,东部一二线城市最为发达,中西部较为落后,甚至在很多地区没有体育产业的概念,这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机遇
1、从政策层面上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一直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十二五”提出:要发挥体育创新驱动的作用,让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14年10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扩大我国人均体育锻炼面积,活跃体育的社会氛围,力争在2025年体育产业总体规模超过5万亿元。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污染小、附加值高、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完全符合新常态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政府大力支持的朝阳产业,其发展的机遇不言而喻。
2、从社会层面上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有其广阔的市场基础。在我国近14亿人口的群体中,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各个年龄阶层都不一样,各阶层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也各不一样,如老年人倾向于锻炼成本低、有利身体健康的保健运动;中青年人则比较倾向于健身类活动;而青少年族群更倾向于球类运动。近几年,由于居民对各种体育活动的追逐,不少国外较流行的体育活动也被引入到国内,如铁人三项、射箭、棒球等,这不仅满足了居民对体育类产品的需求,也丰富了我国体育类产品的结构,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需求推动供给的增加,这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未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机会。
3、从全球体育产业发展状况看,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美国的体育产业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已经达到3%。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家的体育占GDP比重均超过1%,目前中国体育产值占GDP的比重仅有0.68%。以体育赞助为例,2014年全球体育赞助市场增速为13.2%,远高于GDP增速的2.8%。而在亚太市场,体育赞助市场增速为15.4%,GDP增速为4.1%,是GDP增长的三倍多,可以看出体育产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所以“十三五”时期,体育产业的发展是机遇大于挑战的,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不断创新,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高体育产业的经济贡献率,发挥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三、促进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机制,盘活市场。政府要继续下放权力,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放宽体育赛事的举办权,创新机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要继续推进职业体育改革,培育新兴体育赛事,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体育行业,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推动新兴体育赛事的发展,职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以市场主体参与为主,政府监管为辅,让各种体育资源“活”起来。同时,要借鉴国外体育发展的运行模式,不断改造现有固定的体育比赛制度。
(二)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体育场馆是当前发展体育事业的主战场。发展体育产业,必须坚持以场馆为阵地,举办好相关体育比赛的同时,延伸产业链。第一,要搞好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场所建设;第二,要对场馆进行公司化的专业管理。经营场馆必须要坚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以公司化模式运营场馆,坚持市场主体机制,创新营销模式,提高场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引进国外高水平比赛以及新兴赛事活动,通过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和创新,满足群众对体育赛事新的需求;第四,最大限度地开发体育表演的商业化,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体育商业活动中来,同时激发民间资本在体育产业上的运用。
(三)完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体育活动的核心是人,因此专业人才是盘活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要把我国体育产业做大做强,就必须拥有一批具有专业体育素养和体育管理的人才,不仅是体育比赛的职业运动员,体育比赛的组织者也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去带领。此外,相关的中介服务也是必要的。体育比赛的组织、体育活动的引进等都需要专业的团队去完成,体育中介则在其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也是我国当前体育产业发展中急需加强的。专业的人才队伍是整个体育产业的无形资产,因此我们必须以此为核心,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引进机制,是我国体育产业走向规范化的重要一步。
主要参考文献:
[1]甘刚.论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J].经济师,2007.4.
一、战略分析的SWOT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企业战略管理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获得竞争优势、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SWOT方法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SWOT分别是指竞争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潜在机遇(opportunity)和外部威胁(Threat),通过对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调整企业资源,制定企业策略,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月兔企业产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2006年,由于国家烟草体制改革,集团核心企业广丰卷烟厂上划为中央预算内企业,月兔集团从一个以卷烟生产、销售为主业,兼多元化经营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转变为以原集团非主业资产为主的中小企业,产业门类多,涉及彩印、包装、地产、旅游、高新技术等领域,但缺乏支柱产业。如何解决企业的产业危机问题,探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成为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1.月兔硅材料产业SWOT分析
月兔硅材料公司是月兔企业集团下属控股子公司,是国内惟一一家使用脉石英作原料提取高纯石英的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以上分析,硅材料产业应用领域宽,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对国家也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是月兔集团切入高科技产业的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关键是必须在规模化生产工艺上进行完善。
2.月兔房地产业的SWOT分析
月兔集团2002年成立了房地产公司,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并有多个项目在建。
三、月兔集团产业发展战略
通过对多产业的月兔集团的产业现状分析,总结其特点是企业产业多、支柱少;名气大、实力小;人员多、人才少。为此,需要重新整合集团的现有资源,增加优势,确定集团的产业发展战略。
1.以硅材料为重点,培育支柱产业
公司以月兔硅材料科技公司为龙头,以高纯石英的生产为先导,联合各科研院校,充分利用合作方的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和国家对高新技术的产业扶持政策,重点培育,加快产业集聚和延伸产业链,尽快形成销售额达100亿元的硅材料产业基地,把硅材料产业培植成集团核心支柱产业。力争5年内在国内创业板或国外上市,最终成长为高新科技产业中的龙头企业。
2.以房地产为依托,发展重点产业
房地产是集团目前和今后几年的重点产业和重要盈利点,其能否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积累集团未来发展资金、支持集团战略转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是要不断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加快开发节奏,择机切入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工业地产、旅游地产等领域,快速壮大公司整体实力,力争在今后几年月兔地产的品牌、规模在国内同行业中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形成以营销策划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为主导的市场竞争力,为集团房地产业跨区域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以彩印业为基础,巩固传统产业
彩印包装业作为集团传统产业,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对稳定集团形势、积累发展后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维系广丰烟厂现有业务的前提下,强化对外业务拓展。一方面,加强同上级烟草工业公司主管部门的联系与攻关,争取国家烟草专卖局、江西中烟工业公司给予公司业务上的支持;另一方面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开发设计能力,大力拓展外部市场占有份额。
四、月兔集团产业战略的实施策略
要确保产业战略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必须有相匹配的实施策略作保障。从月兔集团现状分析,主要应抓好以下五个策略:
1.管理策略
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现有产业实行抓大放小,扶优扶强。
2.人才策略
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引进专业人才。倾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努力为职工谋福利办实事,建立职位等级晋升制度。
3.资金策略
建立资本运作体系,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参与企业的发展;对原有资产进行清查,理出资产死角,争取让硅材料公司5年内在国内创业板块或国外上市,获得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加快房地产开发步伐,提升房地公司及产品的盈利能力。
4.体制策略
通过混合所有制发展壮大企业。一方面引进先进的管理观念;另一方面,通过多元化投资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促进企业发展。
5.品牌策略
要加强宣传教育,确立月兔品牌生命线的意识。寻找支柱点,全局性长期推动月兔品牌的传播,严格控制商标许可使用。
五、结束语
总体来说,月兔集团的产业发展战略就是培育硅材料、发展房地产、巩固彩印业,为集团下一步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由于市场行情总是变化莫测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集团的实力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合理调整和动态控制,以此确保产业战略实施的正确有效,进而实现集团又好又快地发展,同时,在现有财力、物力、人力资源条件下,集团及各子公司一定要统筹兼顾、齐头并进,在平衡中壮大,在稳定中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小鹏:企业多元化战略研究,《集团经济研究》,2007(02S)~57
[2]胡琳:电力多经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2)-139-141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36-01
一、陶瓷产业发展趋势
一是发展空间不断加大,产业迎来新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陶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给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一个较大的空间。特别是高档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的需求量将迅速增长。
二是个性化产品逐步主导市场,日用陶瓷越来越具有收藏价值。人们的生活需求日益个性化,对茶具、餐具等陶瓷用品的需求也趋向个性化。婚庆陶瓷市场已经趋火,供求两旺。今后婚庆、节日等专用陶瓷需求将有大幅增长。
三是高科技产品引领国际市场,拉动我国陶瓷产业大发展。欧洲等陶瓷产业的高科技化趋势,必将对我国陶瓷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促进我国陶瓷产业走科技兴业的路子,企业生存对科技的依赖度越来越高,高科技产品成为主流,高科技产品走俏大众市场。
四是民族文化品位不断提升。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陶瓷产业发展的基石,陶瓷产品将在不断吸收民族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位。无论是日用陶瓷还是艺术陶瓷,文化品位越来越高,陶瓷产品将不断在吸收民族民俗文化中更新换代。
二、景德镇陶瓷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瓷都地位受到威胁。福建德化、广东潮州、醴陵、淄博、唐山等地陶瓷生产势头劲猛,景瓷的市场空间受到挤压。
二是人才流失严重,因为薪酬待遇等实际因素,景德镇培养的陶瓷人才自己留不住,无法形成陶瓷专业人才聚集的“洼地”效应。
三是企业品牌优势不够明显。景德镇陶瓷品牌大都系统定位不清、缺乏个性、气质雷同,而当今社会消费需求趋向个性化。长期以来景德镇只有产地的概念,而没有形成产业的名牌效应,从而制约了陶瓷企业的效益和健康发展。
四是艺术陶瓷存在固守传统、缺乏创新的问题。景德镇从事陶瓷绘画有2 万人之多,其中不少有一定水平的艺术家急功近利,不愿花时间深入生活、深入民间挖掘民族文化的瑰宝,而是满足于“跟风”。此外,产品被仿造,假冒伪劣等问题也比较严重。
三、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战略建议
(一)抓紧突破设计瓶颈
我国的陶瓷企业技术和工艺已经和世界水平相当,但材质相同、技艺相当的两个陶瓷浴缸,进口名牌即使卖到上万元顾客也趋之若骛,而国产货仅卖千元却少人问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开发设计的天壤之别。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陶瓷企业要树立外向型发展的经营理念和强烈的经济全球化意识,面向世界市场,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参与国际竞争。景德镇陶瓷企业要认真搜集国外陶瓷市场需求信息,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对花色品种与产品档次进行细分。还要多参加国际性展会,与采购商及专业观众沟通交流,树立品牌形象,向世界展现“千年瓷都”的风范。
景德镇陶瓷出口的质量要提高,要增加花色品种,增强产品竞争力。出口陶瓷应逐步由原来的单一生产艺术陶瓷和普通日用陶瓷转变为多元化的产品结构。要加大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避免对某一市场贸易量过于集中而遭遇反倾销。还是要熟悉和了解更多的国际相关法规和标准,使出口产品适应各出口市场的特殊要求。如国际上对陶瓷铅镉溶出量有严格的标准;进入美国市场的陶瓷,要通过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的考核才能拿到“通行证”。
(二)积极寻求五种人才
人才是一切事业的推动力。的对外交流很重要,景德镇的一系列重点项目都需要后续的科学管理,并且景德镇将建成对外开放型的城市,针对目前这些实际情况,留住、引进以下五种人才是当务之急:陶瓷学院的优秀毕业生、营销人才、熟悉国际经营管理的外贸人才、外语人才、管理人才。为了景德镇的将来,应该大力支持学生创业,资助他们成立门类齐全的工作室,专门从事图案设计、技术改良等,以专利入股的形式与中小企业通力合作。
(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基因资源
柴达木枸杞产区是一个独特的生态地区,海拔2800-2900m,年降水量100mm左右,年蒸发量在3000mm以上,年日照时数3000t以上,日温差15℃左右,无霜期100d左右。由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高,昼夜合成积累物质多,是一个适于多种植物茂盛生长和高产的植物王国。境内生长红果、黄果和黑果三种野生枸杞,分布面积约5.3万hm2,资源量约1200t左右,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树龄最古老的野生枸杞带一诺木洪乌龙沟野生枸杞林,既是野生枸杞重要的种子库,又是柴达木枸杞育种与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天然的种子基因库。
(二)具有潜力巨大的后发优势
柴达木地区人工驯化栽培枸杞起步较晚,但柴达木地区人工种植枸杞起点较高。自2002年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枸杞产业逐渐得到重视,诺木洪农场率先引进宁杞号品种和栽培管理技术,并相继开启规模化种植。尽管柴达木枸杞种植面积、产量都比宁夏小,但其产品质量却属上乘,赢得了国内外市场不少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枸杞产业化进程的加速,柴达木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优势渐次显现,后发优势显著。至2012年底,80%枸杞达到了无公害产品标准,90%枸杞达到特级以上,已认证枸杞绿色食品2个,认证面积0.67万hm2,认证有机产品2个,认证面积0.27万hm2。柴达木枸杞地理标志也已登记公示,区域品牌建设取得了重大成绩。
(三)具有增值巨大的加工转化潜力
随着柴达木枸杞种植规模的快速扩大,加规模迅速扩大。由2008年的4家发展到2012年的10家。产品由原来的直销干果逐步扩展到枸杞浓缩枸杞茶、枸杞籽油和枸杞鲜果冷冻食用产品等系列产品。目前,柴达木地区枸杞加工尚处在初级阶段,形成规模加工能力的企业都为枸杞果的前期加工,精深加工少,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枸杞籽油、枸杞多糖、枸杞原汁、枸杞籽油软胶丸、枸杞汁饮料、枸杞酒、枸杞茶、枸杞黄酮类的提取等还处于起步阶段,部分产品还处于空白,加工转化增值潜力巨大。
(四)具有日益拓展的市场渠道
目前,柴达木枸杞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已形成了以诺木洪为中心的一级批发销售市场,在德令哈、格尔木形成了零散批发零售市场。在宁夏中宁中国枸杞销售市场形成了独立的柴达木枸杞市场,产品以此畅销全国各地。通过经销商,柴达木枸杞已远销港澳台、东南亚等国家,逐步开启了欧美日韩等新兴市场。在品牌建设方面,诺木洪农场生产的“柴达木牌”和“诺木洪牌”枸杞干果,曾荣获多项全国优质林产品荣誉称号。在市场建设方面,2012年,海西州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诺木洪枸杞交易市场投入运营。
二、枸杞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不利因素
1 水资源贫乏。柴达木属典型的干旱荒漠化地区,也是青海省年降水量最小的地区,干旱、缺水,且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由于干旱,灌溉水源严重不足,现有的水浇地已经大部分种上了枸杞,在旱地增加枸杞种植面积很困难。
2 苗木自给率低。近年来,随着枸杞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导致种苗供需矛盾突出,品种混杂现象较严重。种苗自给率低,良种率无法保障,枸杞苗木主要从宁夏购进,价格较高,种苗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且长途调运和物候差异(宁夏物候期较柴达木早20-30d),苗木成活率低,还易携带新的病虫害,制约了枸杞品种更新和规模化种植。
3 劳动力不足。近年来,作为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的枸杞产业在海西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如栽植、抚育、采摘等需要大量的劳力,劳动力资源的短板也越发显著。每年的枸杞采摘季节,当地劳动力严重短缺,不得不从省内乃至省外带招引枸杞采摘工人。劳动力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发展枸杞产业的关键制约因素。劳动力工资成本的上升,也进一步削弱了柴达木枸杞市场价格优势。
4 科技服务滞后。柴达木地区从事枸杞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仅海西州农科所1家,从事枸杞专业技术工作的仅4人。导致枸杞技术指导缺乏,产品科技研发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加之点多、线长、面广,技术指导和技术管理工作滞后,致使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
(二)有利因素
1 独特的自然环境。柴达木地处青藏高原,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空气干燥,日照丰富,昼夜温差较大,地表水、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自然条件有利于枸杞生长及有机物质、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耕地土质为灰棕漠土,多砂壤,PH值7.4-7.7,含氮0.076-0.124%,磷0.089-0.142%,钾1.6-2.1%,有机质2.71-5.26%,是枸杞种植的最优生产区之一;由于气候冷凉、干燥发生枸杞病虫危害较少,远低于国内其它枸杞产区;境内土地资源丰富,平整,集中连片,目前主要受投资制约,缺少灌溉等配套基础设施,只要解决灌溉等配套设施,非常适合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布局。
2 纯净的生态环境。柴达木地处世界“四大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腹地,拥有国内最大、最集中面积的天然野生枸杞群落。目前,柴达木盆地已经成为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工业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为发展绿色、有机枸杞创造了有利环境。同时,枸杞产地远离工厂矿区,大气、水源、土壤基本无污染,非常适宜于有机枸杞生产,为“柴达木枸杞”成为国际著名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 超群的果品品质。得益于柴达木盆地独特的气候条件,柴达木枸杞具有优良的品质,粒大、肉厚、籽少、色鲜,其商用品质、有效成分、营养价值多数指标高于国内其他产地。据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测定,柴达木枸杞总糖、多糖、β-胡萝卜素、甜菜碱、总黄酮等功效性成分极高,其中,多糖含量4.58%、β-胡萝卜素含量9.26mg/kg、甜菜碱含量0.92%、总黄酮含量4.3mg/g;水分含量高于其他产区,灰分和蛋白质与其他地区相差不大;氨基酸含总量最高,为8.84%;枸杞微量元素丰富,尤其是Mn的含量最高,是中国最优质的枸杞之一。同时,柴达木分布的野生黑果枸杞,经测定含17种氧基酸,13种微量元素。
4 良好的政策机遇。枸杞产业是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集产、供、销为一体的朝阳产业。2012年8月,青海省“东沙西枸”战略构想基本形成,制定了《青海省枸杞产业发展规划》,海西州制定了《海西州枸杞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未来枸杞产业发展的目标、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大枸杞种植力度,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林产品精深加工,枸杞造林及产业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效日益显现。随着各级政府对发展区域优势农业的重视,必将为区域内枸杞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一)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紧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青海提出“生态立省”与“东棘西枸”发展战略的契机,充分发挥高原自然生态优势,以促进枸杞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主线。推动科技强杞,增强产业转型动力;促进质量立杞,打造生态高端枸杞;推进品牌兴杞,提升市场影响力;强化精深加工,纵深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市场流通,拓展产业价值空间;强化招商引资,借力共推产业发展。以经济规律为指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枸杞产业集中、企业集群、经营集约的产业链,推动产业生态、持续、跨越发展,将柴达木打造成为效益良好、市场高端、享誉国际的青藏高原世界生态枸杞产业基地。
(二)发展原则
1 集约利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增加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各要素投入产出比最佳。
2 优先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经济、交通条件好的区域应优先建设。通过高效益和技术示范发挥辐射作用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3 产业集群。布局产业时,在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引导产业项目向特定空间聚集,形成产业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发挥产业的集群效应。
4 可持续发展。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产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发展战略
1 科技兴杞战略。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加强枸杞科研与创新,推广技术普及应用,实现科技与产业统筹发展。一是加强技术合作,打造研发与转化平台。加强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宁夏国家级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海大学等枸杞研究机构合作,积极开展重大课题、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枸杞技术研发和应用。二是建立枸杞产业标准体系,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按照国家无公害、绿色枸杞食品标准,积极开展GAP认证、有机认证、绿色认证工作。对目前已经颁布实施的“柴达木枸杞标准”进行修改完善,参照欧盟、日本等国际农产品有机标准体系,结合海西州实际,着手建立枸杞从品种培育与选择、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到农产品采收的地方有机枸杞果品生产标准与管理规范体系。三是创新科技推广模式,加强科技推广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壮大科技人员队伍,提升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利用现有州、市(县)、乡农林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相关枸杞从业人员授课、示范,培养一批土专家和村级技术员,逐步形成技术推广网络体系,使科研成果能及时有效地得以推广应用。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将枸杞种植及加工方面的科研成果加以推广示范。
2 规划兴杞战略。立足于柴达木地区枸杞产业发展实际,以野生枸杞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以枸杞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主体,统一规划,着力建设枸杞产业园区和绿色产品生产基地,推行枸杞连片规模种植,推动产业整合,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一方面合理规划枸杞产业园区。枸杞生产基地以都兰为中心,向德令哈、格尔木、乌兰等区域辐射,形成柴达木的枸杞产业群,促进枸杞产业的有序发展;在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都兰县枸杞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建立枸杞制干基地,在德令哈市、格尔木市工业园区建立枸杞深加工基地,提高枸杞深加工能力,促进枸杞产业发展;在都兰县、德令哈市建设功能齐全的枸杞营销市场,形成柴达木地区重要的枸杞集散中心。另一方面合理规划苗木繁育基地。积极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在“柴杞”品种基础上,加快专用优良品种的选育速度,选育出具有柴达木特色、自主知识产权的枸杞优良新品种:加快黑果枸杞的驯化繁育,在都兰县、德令哈市和格尔木市建设黑果枸杞生产基地;加快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枸杞产业带建设,在格尔木、都兰和德令哈各建设1个枸杞种苗繁育基地,供应格尔木、都兰、乌兰和德令哈规模化种植基地。
3 质量兴杞战略。一是优化枸杞产品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枸杞产品结构,重点推广普及“柴杞”系列优质品种,提高柴达木枸杞品质;坚持走差异化道路,积极发展鲜食枸杞,加快培育黑果枸杞,探索发展功能性枸杞,尽快推动产业化,抢占市场先机。通过努力,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枸杞产品结构体系。二是建设标准化种植园。按照良好农业(GAP)规范,通过完善道路、机井、灌溉等基础设施,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高效高产栽培、无公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在格尔木、都兰、乌兰和德令哈四大产区建设连片万亩柴达木枸杞规模化GAP生产基地,形成枸杞标准种植园、新品种示范园、有机枸杞示范基地。充分挖掘潜力,改造、完善、提高低产劣质枸杞现有基地林分的质量,推广节水灌溉和无公害生产为重点的标准化栽培模式,提高单产和品质。三是完善产业化组织形式。尽快成立枸杞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专业组织合作社,发挥专业组织在枸杞生产资料供给、技术推广、品牌打造、产品营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构建产业利益共享,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公司各方主动性和专业特长的联合经营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积极推广“企业+基地”、“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科研组织+基地+农户”等具有当地适应性的现代化经营组织形式,并通过示范作用,带动海西枸杞种植标准化、规模化、持续高效发展。四是建立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抓紧筹建海西枸杞质量检测检验中心,按照国家与地方相关标准要求,加强枸杞产地环境、产品安全和产品质量检测,把住产品市场准入关。对枸杞生产全过程的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土壤、水肥等进行监控,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
4 品牌兴杞战略。品牌建设是提高柴达木枸杞市场竞争力的唯一出路,也是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柴达木地区要在枸杞品牌建设方面下大功夫。尽快制定品牌发展战略,努力提高产品品质,充分挖掘枸杞产品的品牌潜质,多渠道、多形式营销,树立“柴达木枸杞”“原生态、高端、尊贵”品牌形象,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端枸杞品牌。一是加快枸杞原产地认证商标注册,形成统一的品牌,加强品牌保护和利用,提高品牌效应;二是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是品牌的基石,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品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柴达木枸杞品牌管理工作核心是枸杞质量,要不遗余力地提高枸杞质量。三是进行品类创新,在当今宁夏枸杞独霸市场格局中,通过品类创新打造产品质量和品牌,重新分割市场。品类创新上除了做好新产品开发外,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产品系列化,营销针对化,如养颜枸杞产品系列、养生益寿枸杞产品系列、滋阴壮阳枸杞产品系列、滋补益智枸杞产品系列等。四是加大枸杞对外宣传力度,在新闻媒体宣传基础上,借助全国中药材市场展销会、青洽会、项目推介会、柴达木旅游节等大力宣传柴达木枸杞,积极筹办柴达木枸杞节,使更多的人了解、认可柴达木枸杞品牌,不断扩大产品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5 加工兴杞战略。生产加工是枸杞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是高附加价值链,在调剂干果市场、供求关系上发挥着巨大作用,也是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扶持特色中小企业。以资本和品牌为纽带,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3-5家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能力较强的企业集团;抓住市场时机,培育上市企业,以扩大在整个行业的影响力,进而带动柴达木枸杞产业的发展:发挥柴达木枸杞资源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实施产业链招商战略,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2-3家,加强研发,创新产品,打造品牌,创建行业旗舰龙头,引领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纵深发展: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提高与大企业配套能力,促进中小企业按照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分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延伸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对枸杞果、柄、叶、根、籽进行综合加工利用,生产枸杞红色素、多糖、超细枸杞柄粉、枸杞叶茶、枸杞油、膳食纤维等系列产品,大力推进枸杞精深加工。积极弘扬高原枸杞养生文化,大力开发枸杞家常菜、枸杞食疗保健菜、枸杞饮料、枸杞休闲食品和医药保健产品。积极发挥枸杞林的生态功能,发展生态游、观光游,文化游、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李冰,青海枸杞产业现状分析与趋势研究[J]林业经济,2013,(4)
当今世界文化、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作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附加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绿色产业”,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南京市文化产业是推动南京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的突破口,挖掘文化消费潜力和空间,以文化产品及服务拉动新的消费增长,促进消费升级。在扩大文化消费内需,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推动南京经济科学发展等方面,发展文化产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快发展南京市文化产业是群众精神文化的必然要求,文化产业是改善南京人民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娱乐休闲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加剧。文化产业发展的欣欣向荣,才能适应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们的文化权益,达到人们对繁荣文化市场的期待。切实发展文化产业是提高南京文化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是价值观及文化内涵的表现。南京想要扩大影响力,提升知名度,走向世界舞台,就必须推动文化走出去。发展南京市文化产业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六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南京与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彼此间各领域的了解、合作和发展,扩大南京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实力。
一、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制定全面宏观的发展路线
发展南京市文化产业,首先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宏观发展路线,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政府职能部门要转变工作思路,树立文化产业理念,引入市场机制,将文化产品的经营和生产市场化。要将文化产业融入南京未来的发展战略,需要与各相关部门形成政策协调、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和工作联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将文化发展与经济、政治发展结合起来,构建既能维护南京文化安全又与国际接轨的文化经济新体制。进一步深化南京与世界文化名城的文化交流与贸易往来,促进彼此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助力南京建设“全国重要文化创意中心”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二、抓住南京文化的个性,建立有南京特色的本土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本土化有助于南京新兴行业的增长。与物质产业相对比,文化产业更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享受和情感满足,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想法、观念、爱好和性格,对人们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文化成为支撑现代人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文化产品的精神消费特性对地域和群体的依赖很大,本土人群受到本地媒体的宣传,对与本地因素产生文化关联的事物关注度很高,特别容易形成舆论效应,而它一旦被市场更多地认可,就会出现扩散性市场狂澜,带动上下游产品的同步追捧。以本土化为亮点推动南京的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挖掘南京文化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向世界宣传南京形象。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合作倡议,南京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深度挖掘古都南京的历史内涵,发挥遗址、遗迹的文化优势,强化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逐步使南京成为“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重点品牌。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南京特点的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不断地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三、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积极实践文化创新和思维的突破
结合南京市文化产业现状和发展态势,不断开发产品的附加值,发掘高科技含量产品,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2016年12月,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首次将数字创意产业纳入其中,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支柱之一。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创意产业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近年来我国数字文化产业领域发展速度较快,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字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影视等数字文化产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成为群众文化消费的主要产品。围绕数字游戏、数字音乐、数字影视等重点领域,推动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文化软件服务业发展,强化文化对信息产业的内容支撑和创意提升,是文化产业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
在充分利用南京文化资源的同时,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关注,建立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及优惠政策。一是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分工,推进重点工作的开展;二是结合银行金融系统,给予中小型企业及创新型文化企业资金借贷税率优惠政策;三是强化科技支撑,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四是打造优质服务平台,简化文化产业企业成立注册手续;五是对符合规定条件的高新技术文化企业,经认定后按一定的税率减少征收增值税等。加快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和成长之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是人才,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做后盾,文化产业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一是南京要为各类突出的人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便利,把人才留住;二要建立健全人才管理系统,包括人才数据库、人才跟踪和人才培养机制,将文化产业相关的人才信息进行整合,建立跟踪机制定期关注,争取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人才培训,加强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人才共同发展;四要建立人才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既懂文化规律又有丰富经验的文化产业人才为南京的发展提供助力。
五、拓展国内与国际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及服务出口
国家和政府对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十分重视,2015年在会议上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南京要抓住机遇,积极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南京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积极开展国际经营业务,扩大对外文化贸易规模,增大文化产业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将南京建成我国重要的文化产品出口基地。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企业走出去,搭建创意文化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德国iF工业设计展、意大利“金圆规奖”、英国伦敦创意设计展等国际赛展。举办相关的文化周、艺术节等活动,加强南京的文化产业与国际大城市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南京市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南京市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挑战。笔者认为现阶段的发展重点在于把握先进文化产业方向,抓住南京文化的个性,发展数字创业产业,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促进文化产品出口。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真正加快促进南京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扩大南京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周末,李东.文化产业与南京区域经济发展[J].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07(05).
[2]孙建成.文化产业的特征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J].齐鲁学刊,2008(05).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160-01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汽车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产业,汽车产业结构却发展的并不完善。而战略管理理论被认为是当今的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企业的高度往往取决于这个企业的战略是否成功。本文试图以战略管理视角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战略管理概论
战略管理就是企业确立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本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决策和实施这些决策的动态管理过程。企业要想有规范全面的战略管理过程就必须经过三大阶段: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及评价和战略实施及控制:首先,我们在确立企业战略时有个前提就是要明确企业使命。其次,根据分析结果对战略进行探索、制定以及选择。最后,通过具体化的实际行动实现战略及战略目标实施战略并控制。
二、战略管理思想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启示
汽车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几年的中国汽车产业还是呈一个增长的态势。目前,中国汽车产品形成了涵盖轿车、货车和客车等多品种、多车型的比较齐全的汽车产品体系。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汽车产业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但汽车产业却有两点问题:(1)虽然中国汽车企业积极与国外著名的汽车企业集团展开合作,但中国主要的技术却要依赖于合资方,自主创新能力缺失;(2)世界主要的汽车企业集团已经在中国市场开始了全面争夺,而中国汽车企业由于规模小、生产集中程度低、效率低、未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重复建设、产业组织过于分散等弱点很难与国际抗衡。针对现代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作者总结以下几点建议,作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启示:
1.确立创新发展,坚持自主品牌战略。自主品牌是改革创新的载体,扶持自主品牌可以使企业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获得可再发展,使企业进入良性循环:首先立足中国国情,做大众心目中名牌;其次应对国际竞争形势,做世界知名品牌。采取有效的营销手段的同时也制定社会责任规划,从根本上加强品牌形象的巩固,增强社会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信任和认同。中国汽车产业要加强产品创新投入。注重研发和人才,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汽车消费,一定要保证汽车消费者能健康、持久享受汽车文明,所以产品创新的方向还要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2.升级汽车产业结构,提高整体竞争力。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都是走集团化、大批量生产道路。进入21世纪,国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针对中国企业目前情况,我们应该有目的性地推进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整合发展,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竞争力。资源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企业可以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建立相关后备支持产业部门,也可以加强与零部件企业间的合作,形成技术联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3.加快制定支持汽车产业的信贷业务。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汽车必然是下一个消费热点,因此我们也应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专业服务于汽车销售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比如,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租赁等业务。通过汽车金融业务来引导消费,扩大市场占有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采取对中国汽车消费信贷持续、健康发展的有益建议。
参考文献:
[1]杨锡怀,冷克平,王江.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14.
201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 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标志着我国已迅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老年人口年均增长3%,预计2020年将达到 2.43亿,占总人口的18%。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内的基本国情。在此宏观背景下,我国异地养老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涌现出了一批新兴异地养老目的地。
异地养老前沿理论与实践
我国的人口迁移研究长期重点关注青壮年劳动力基于就业需求的流动特征,对于老年人基于生活需求的流动特征研究较少。本节简要评述国外异地养老前沿理论,并分析国内外异地养老现状特征。
(一)异地养老前沿理论简述
Litwak等于1987年提出了老年人的“三阶段”迁移理论。他认为在第一阶段,“年轻”、已婚和富裕的老年人会选择迁移到环境较好的宜居地区;在第二阶段,老年人会因为丧偶、健康恶化、贫困、半失能等原因,而选择接近家庭成员或迁入熟悉社区;在第三阶段,老年人的健康状况继续恶化以致失能,则会迁移到专业机构以获取继续照护。Litwak等奠定了西方老年人口迁移理论的基础,此后Conway等(2003)研究发现,低龄老年人愿意迁往具有良好生活环境的地区,高龄老年人则会因为高生活成本而被迫迁移。Calvo等在2009年的实证研究将老年人迁移划分为“计划”和“被动”两种,“被动”迁移者往往遭遇了离婚、疾病、丧偶等冲击,更倾向于出售房产和与亲戚共同生活,但迁移行为能改善老年人的福利和精神状态。
(二)异地养老的国内外发展实践
异地养老是养老服务与旅游休闲深度融合形成的产物,指老年人到异地生活并从事旅游休闲娱乐等活动。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异地养老是老年人完善人生历程、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积极老龄化目标的重要方式。以美国为例,老年人的平均两年迁移率是10%,在1992-2004的12年内,有30%的老年人迁移了住所,获取更好的养老服务和生活环境是迁移的最主要原因。2005年冬季,美国有81.8万名老年人在佛罗里达过冬,而夏季则有31.3万名老年人北上避暑。
长期以来,我国的老年人迁移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拆迁搬家、随迁、投亲靠友等因素,但近年来异地养老迅速崛起并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依据空间尺度划分,我国异地养老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从跨省大尺度来看,每年前往海南三亚市和广西巴马县“候鸟式”养老的老年人分别为40万和15万;从省市区内中尺度来看,北京到2020年将新增的约14万张养老床位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外的新城、乡镇和农村地区,上海将城郊异地养老作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来临的重要方式;从县市内小尺度来看,以成都市为代表的西部劳务输出地区,积极探索将农村留守老年人的集中机构养老作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动力。
基于积极老龄化视角的异地养老功能
异地养老具有促进积极老龄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功能:
(一)异地养老促进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功能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理论,以取代传统的“健康老龄化”理念。“积极老龄化”就是为老年人创造最优的健康、社会参与和安全的机会,以提高其生活质量的过程。“积极老龄化”理论对老年人不再仅从传统的“需求视角”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需求,而是从“权利视角”保障老年人参加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活动的功能,最终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相对独立、社会参与、人格尊严、社会关爱和自我实现等权利。通过将“积极老龄化”的先进理念贯彻于异地养老产业的规划、设计和运营之中,能够有效推动“积极老龄化”目标的早日实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异地养老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流行病学的转型赋予了异地养老更重要的功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1990至2020年间,发展中国家非传染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占所有疾病的比重将从36%上升到57%,老年人疾病防治的重点将转移到保持生理和心理健康上。异地养老及其伴随的休闲娱乐包含大量的身体活动,能够提升老年人的运动机能,降低意外跌倒受伤的概率,有助于治疗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和糖尿病等常见老年病。
其次,异地养老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异地养老必然伴随着老年人惯常生活环境的转换,进而增加与旅伴、养老服务者、异地居民等的社会交往,能够减轻独居老年人的孤独感,有助于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精神疾病。独立生活能够削弱老年人的依赖心理,培养老年人的独立精神,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旅游和休闲娱乐过程有利于增加老年人的知识积累,实现向积极生活方式的转变。
最后,异地养老能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异地养老本身包含娱乐休闲活动,老年人通过能够借此机会欣赏美景、品味美食、享受娱乐、购买特产,将会显著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异地养老让老年人能够追求退休前无暇顾及的人生目标,有利于老年人丰富人生经历,完善人生历程。
(二)异地养老对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功能
异地养老集养老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康体等诸多功能于一体,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和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第一,它能缓解老年公共服务的供需矛盾。通过建设面向城乡老年人的公共服务体系,有助于完善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推进老龄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老年教育、文化和体育事业快速发展,构建“老龄友好型”的产业体系和人居环境。
第二,它能推动养老服务和老龄旅游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十二五”规划预测,2015年我国养老服务和老龄旅游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4500亿和3235亿元,综合考虑两大产业的融合程度,2015年我国异地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将成为拉动我国内需的重要增长点。
第三,它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异地养老将老年人的惯常生活空间置换为宜居的养老场所,能够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居民生活空间的最优配置。城市中心区老年人到郊区、农村甚至外省市养老,既能够享受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优质的养老服务,又能够有效减少中心城区人口,缓解市区拥堵状况。农村老年人到基础设施齐全和服务条件完备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既能够消除随子女迁入城市后带来的城市扩张压力,又能够降低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养老服务体系的巨大成本。
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偿流转,使“土地养老”向“养老金养老”模式转变,能够打破我国“老人农业”的现状,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最终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动我国异地养老产业发展的战略体系构建
构建我国综合性的异地养老产业发展战略体系,包括以下六大方面的内容:
(一)制度保障体系
首先,国家应该正确认识异地养老的重要战略意义,从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等方面为异地养老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在养老服务价格、文化体育消费、交通景区票价等方面给予老年人适当优惠,降低老年人的异地养老成本;再次,在异地养老发展战略、规划编制、项目设计和质量控制等环节增加老年人的决策权和谏言权;最后,消除老年人在异地养老各环节中所受到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二)经济保障体系
首先,国家应该加快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异地养老奠定经济基础;其次,应该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异地领取、服务和结算体系,破解老年人迁移的空间障碍;再次,鼓励老年人以多种方式灵活就业,充分利用老年人的人力资本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最后,在居民退休前协助其制订退休理财规划,保证退休以后资产保值增值。
(三)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国家应该培育发展异地养老产业,保证老年人在异地养老过程中能享受到全程无缝化专业服务;其次,国家应该针对老年人需求,积极改善社区服务、公共交通、社会治安、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最后,应该研究并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旅游休闲权利,培育完善家政服务产业体系,让老年人实现家庭照护和个人休闲的良性循环。在有条件的城市试行以房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业务,在有条件的农村试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偿流转,以优化城乡土地(空间)利用和增加老年人收入。
(四)健康保障体系
首先,国家应该加快老年医疗服务设施建设,在疾病预防、疾病治疗、长期护理、心理健康等方面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其次,考虑对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和健康测评,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量身打造异地养老方案,最大限度发挥以异地养老促进老年人健康的功能。
(五)环境保障体系
首先,在全国形成适宜异地养老的多元化养老目的地体系和旅游线路体系;其次,国家应该出台老年人旅游景区、交通和生活用品的设计和服务标准,形成异地养老的全程无障碍标准化服务流程;最后,将异地养老服务质量作为考察相关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指标,在社会上形成争相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新局面。
(六)行为保障体系
首先,国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协助老年人规划退休生活,在老年人中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向老年人示范积极的异地养老活动,让老年人正确认识到异地养老对于改善身心健康、保持相对独立、增加社会参与、维护人格尊严、实现自我发展等的重要作用,增强老年人异地养老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其次,国家可以建立起老年人的学习网络体系,向老年人灌输“学习即休闲”的理念,增强老年人获取异地养老信息的能力,增进老年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R].国家统计局,2011
2.民政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Z].民政部,2011
3.Litwak,Eugene and Charles F.Longino.Migration Patterns among the Elderly: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J].The Gerontologist,1987(3)
4.Conway,Karen Smith and Andrew J. Houtenville. Out with the Old, In with the Old:A Closer Look at Younger Versus Older Elderly Migration[J].Social Science Quarterly,2003(2)
5.Calvo,Esteban,Kelly Haverstick and Natalia A. Zhivan.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Moving Decisions for Older Americans.CRR WP 2009-16[Z].Chestnut Hill:Center for Retirement Research at Boston College,2009
6.Smith,Stanley K. and Mark House.Snowbirds,Sunbirds,and Stayers:Seasonal Migration of Elderly Adults in Florida[J].Journal of Gerontology:Social Sciences,2006(5)
7.WHO.Active Ageing:A Policy Framework[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9)08-0039-05
同家实现赶超是“二战”后世界发展动态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传统意义上的赶超是指一个国家缩小与领先国家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上差距的进程。战后经济不发达国家,包括刚刚走上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包括战败的经济复苏国家都把实现赶超作为一个国家既定的发展战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转型发展中国家在经历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深层次对外开放以后,对传统的赶超战略做出了新的调整,除了继续传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外,更把重点放在企业技术能力获得和国家自主创新系统的建立上。
一、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西方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古典与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另一个方面是古典与新古典的经济发展理论。古典与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关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以及解释造成这种人均收入差距的原因和实现人均收入差距收敛的条件。古典和新古典的经济发展理论主要关注实现国家人均收入增长所需的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主要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人均产出的增加,或劳动产品即社会纯收入的增加,他把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劳动、资本、土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环境五个方面。亚当·斯密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把劳动看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明确指出一个国家人均产出的增加,一方面取决于投入生产中劳动的质量和数量,另一方面取决于存在于社会体系中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比重,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对国民财富的增长表现出的作用有所不同。生产性劳动能够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非生产性劳动则反而消耗社会物质财富,妨碍生产资本积累和财富增长。大卫·李嘉图作为亚当·斯密理论体系的继承者,则着重从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方面考察其对社会资本积累的作用,指出由于收益递减、生活资料价格上升、地租率提高等原因必然会导致产业利润率下降,因而利润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下降,从而资本积累率趋于下降。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虽然没有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待影响国民财富增长的因素,但是他们的社会分工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为后来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主要以索洛模型为基础,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和人均产出收敛的条件。索洛模型在假定技术中性的条件下,进一步研究资本和劳动这两个可以互相替代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哈罗德一多马模型不同的是,索洛认为,资本一劳动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通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得出经济增长不只是由储蓄率单一地决定。但事实上,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劳动和资本以外,还有更为重要的因素,因为在资本一劳动比例和储蓄率基本相同的国家,人均产出增长率并没有出现收敛或趋同的结果,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水平始终在加剧。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把知识、技术与人力资本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强调了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规模递增与网络外部溢出效应。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当代产业赶超发展的后发优势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诺斯、科斯和威廉姆森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提出的经济增长理论则开始从制度层面探讨经济增长的推动因素。新制度学派在肯定古典和新古典经济理论在解释国家收入增长差距成因的同时,指出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因要从具体的国家制度层面上去寻找。资本一劳动比例的形成,乃至储蓄率、知识、技术积累和流动与人力资本形成都与具体的制度分不开。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等制度参数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制度学派对经济增长差异的解释对后来新产业组织理论的结构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为经济增长首先是制度结构的变动,从而得出产业管制等政策制度性因素对国家经济增长和产业赶超的作用。
古典和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着重解释“二战”前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以及实现收敛或趋同的条件。这是早期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如何实现赶超的理论诠释,这种“赶超”诠释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国家产业内部,可能的原因是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经通过原始的资本积累过渡到了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的矛盾并没有凸显成为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障碍。真正从国家内部结构调整角度来解释实现国家经济追赶和复苏所需的条件则是从“二战”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开始。战败国和新型的民族解放独立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复苏和民族工业的发展便是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课题。
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和以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结构论开启了,从国家内部结构调整角度来解释实现国家经济追赶和复苏所需条件的新纪元。罗斯托认为,人类社会可以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六个经济成长阶段。在这六个阶段中,最为关键的是“起飞”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一个国家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相互关联的条件:一是生产性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至少要保持在10%以上;二是要有一个或多个异质性制造业部门作为起飞的主导门;三是要有一种能保证“起飞”的技术扩散制度。因为“起飞”的决定性因素是要能在某个特定的主导工业部门先引进技术,然后扩散到各个有关其他部门后,新的主导工业部门又替代旧的主导工业部门重复进行新的技术扩散。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强大的农业部门和弱小的工业部门。而农业部门的土地是非再生资源,当农业劳动力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导致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很低,因此农业部门的期望工资水平要比工业部门的实际工资水平低。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之间存在的这种工资差异使发展中国家有可能通过扩张工业部门来吸收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从而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业赶超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传统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与产业赶超发展模式
按照刘易斯的观点,由于工人的收入水平低,进行工业扩张的资本积累只能来自于资本家的利润,但是刚刚走上民族解放独立的国家,无资本家利润可言,进行工业扩张的资本积累大都只能来自于农业,过剩农业劳动力不但没能向工业部门转移,反而通过价格剪刀差和身份限制等制度把农民约束在农业部门,以保证工业扩张的资本积累,造成了城乡差距加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国家陷入贫困化增长的陷阱。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采用此种战略的发展中国家都经历了第一次的产业赶超失败。这些国家都面临一次新的制度和产业赶超发展转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给这些转型国家的产业赶超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因为“二战”后到上个世纪中后期的这段时期,许多国家成功的产业赶超发展战略为转型国家的产业赶超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这段时期,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先后分别成功地实现了传统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重点发展高科技和服务产业,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
上述成功实现传统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国家和地区在这段时期分别实现了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战略,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满足国内需求取代进口,并通过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来逐步实现工业化的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和不平衡发展战略(Hirschman,Myrdal and Rosenstein-Rodan,1958)。特别是不平衡发展战略是理解东亚经济成功的关键之所在,因为按照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不平衡发展为企业家创新提供了机遇。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62)用“雁型”产业发展模式来形象地说明亚洲经济体的产业赶超发展模式。“雁型”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是指某一产业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转移,从而引起国际性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战略连锁变化,这一变化是与各国或者地区的比较优势结构,如生产成本、要素禀赋和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相对应的。发生于亚洲经济体的产业转移往往遵循了从日本,到亚洲新兴国家,再到东盟的转移路径,而整个产业转移的顺序是纺织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的劳动密集型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交替更替的路径,产业发展战略也相应经历由进口替代到出口替代的转型。
弗农提出了梯度转移的产业发展战略模式。他认为各个工业部门、工业产品和技术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中,都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老四个阶段。区域经济的衰老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势,而产业结构的优势又取决于该地区主导产业化和其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主导产业化部门处于创新阶段和发展阶段前期,则该地区成为高梯度地区,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等创新活动,一般来源于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延伸和工业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衰退的部门,产品、技术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缪尔达尔通过运用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程效应三个概念说明产业赶超发展的累积因果关系,从而把弗农的静态产业梯度转移发展到动态的产业梯度转移。佩鲁则进一步发展了缪尔达尔的产业赶超发展的累积因果关系理论,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集聚发展而形成的经济活动中心,即增长极,能够产生较强的吸纳扩散作用,不仅加快了自身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周围地区产业的发展。
传统的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一方面主张发展中国家实行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并重的产业赶超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主张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培育自己的产业集聚区域。实现产业赶超的国家要根据产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适时建立新的制度和采取新的战略,并且依靠这些制度和战略来充分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和克服自己的劣势(Gerschenkro,1952)。低梯度地区可以依赖自己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来发展资源输出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低梯度地区也可以通过“干中学”发挥后发优势,由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到技术改进实现产业的跳跃式发展(Lin-su Kim,1997)。低梯度地区还可以通过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在其内部制造产业发展的增长极,形成产业集聚区域,再通过产业集聚区域的极化、扩散和回程效应形成关联性的产业集群。
三、现代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的最新进展及简要评析
现代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在继承发挥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产业赶超战略理论的同时,着重从全球产业价值链、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三个层次来阐释产业赶超国家的战略选择。
现代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认为,全球产业价值链是由发达国家的领先企业形成的。伴随着发达国家的IT技术革命,主要的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着力发展高科技产业,通过跨国公司的直接对外投资(FDI)或外包(outsourcing)等途径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跨国公司总部只把持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等产业价值链中的技术和品牌环节,从而减少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作为供应商加入全球价值链。全球经济关联度越高,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可能性就越高,从而越有可能从发达国家先进的企业那里获得知识、技术和市场进入等限制性资源。他们把本土企业的这种能力叫做全球产业价值链的网络外部性影响,并且认为通过这种不断重复的“嵌入”和外部性影响,本土企业甚至可以成为全球产业价值链中某个产业的领头羊。当然,这种产业的学习过程涉及到一种集体企业家精神,要求企业家们能够认准、抢占“嵌入”和学习的机遇,并有效地化机遇为行动(John A.Mathews,2006)。
按照现代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赶超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掌握从全球整合资源的能力,充分发挥资源杠杆的作用。发挥资源杠杆作用是产业赶超国家挤入先进技术行列的重要保证(C.K.Prahalad&Gary Hamel,1990)。资源杠杆作用不是指发展经济学文献中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而是指产业赶超国家如何把有关技术转移的商业活动转化为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机遇。企业技术能力是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核心竞争力。产业赶超国家企业技术能力获得是通过技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技术改进与创新的路径来实现的(Nathan-Rosenberg,1981)。这个过程是国内研发、政府政策、技术转移方式、市场条件、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和知识本身的属性、企业家才能配置等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这些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技术能力的赶超会表现出技术随从、技术跳跃和技术创新三种不同的模式(Keun Lee,Chaisung Lim,2001)。
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背景下能否真正增强本土企业的技术能力,增强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关键在于该国以怎样的方式“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现代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认为,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背景下,产业赶超国家自主创新的可能途径是遵循OEM-ODM-OBM的路径依赖(John Humphrey & Hubert Schmitz,2002)。当然这条自主创新的途径必然给产业赶超国家带来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的压力,因为本土企业想以充分发展的独立主体加入既有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时,必然会遭到先占企业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屏蔽两种进入壁垒的阻扰。所以产业赶超国家不得不寻找新的战略均衡或与可能的国际机构进行合作开发新的产业价值链。这样,产业赶超国家一方面可以把它们自己的研发、物流和生产价值链进行全球化以确保它们创造收益活动的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自己“嵌入”既有的结构以获取实现产业赶超所必须的知识、技术和市场进入等杠杆性资源(Timothy J.Sturgeon,2001)。
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企业技术能力升级和国家自主创新,是当今时展中国家要实现产业赶超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统一的整体。全球产业价值链是企业技术能力升级和国家自主创新的网络环境,企业技术能力升级是核心和关键,国家自主创新是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和企业技术能力升级的目的和归宿。只有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才能保证国家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和实现国家产业和经济的安全。
四、产业赶超发展战略理论对处于转型进程中的中国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产业价值链中的分工不对称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新的不均衡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中生产和供应链的一体化程度也随之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发达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设厂和外包等途径把处于产业价值链底端的加工装配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和环境成本相对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而产品设计的研发环节和商品的营销环节仍然保持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总部(Jan Kregel,2008)。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很大一部分就是发生在跨国公司内部的产业内中间投入的半成品贸易,而不是传统的基于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产业间成品贸易。
产业价值链中的不对称分工导致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新的不均衡发展。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业务时,一方面,在土地资源、能源、环境和劳动力成本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中国资源、能源的进一步粗放式使用;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挤压了中国本土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但是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的改变扭曲了这种不均衡发展。一方面,使人们误解跨国公司能够给本土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通过“干中学”和技术外溢效应使本土企业实现技术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跨国公司的价值创造和出口贸易也带动了中国GDP和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进一步加大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缺口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削弱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二)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不能实现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赶超过程的主要路径依赖是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在整个赶超过程中技术和创新是关键。企业技术能力是创新的前提条件。企业技术能力的获得不能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的途径实现。仅仅依靠建立外资企业以获得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技术转移来提高本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行不通的(Bell and Pavitt,1993)。跨国公司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都会把投资所在国的本土企业视作潜在的竞争对手,对关键技术和营销网络不但不会进行扩散,而且会挤压发展中国家本土企业的发展空间。
中国与日本、韩国实现产业赶超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有广大的国内市场,有大量的潜在国内需求,技术与市场的匹配还存在大量的空间。我们必须抓住既有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匹配间隙作为产业赶超的起点,充分发挥政府在企业与大学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战略,在产业价值链高端努力实现本土企业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而不是遵循技术引进、技术模仿与技术扩散的路径依赖式发展(LIU Xielin,2007)。
(三)实现产业赶超的主体应该是本土民营企业
实现产业赶超发展有两种力量驱动,一种是本土企业,另一种是通过FDI设立的外国企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主要是依赖本土企业推动,巴西等其他东亚亚洲国家及中国大陆主要依靠外商投资驱动。Daisuke Hiratsuka(2005)通过计算制造产业的国际竞争系数发现,主要依赖本土企业推动产业赶超过程的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在上游产业获得成功,而主要依赖外商投资驱动产业赶超过程的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在上游产业并没有获得成功。
本土民营企业是实现产业赶超发展的主体,这是日本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现产业赶超发展成功的经验。民营企业求生存和求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市场环境压力会促使整个企业群体去不断实现产品、技术和市场创新。政府应该不断放松对民营企业的进入管制,解除各种制度性障碍,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市场环境。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28-01
区域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已经逐渐成为富有潜力的新增长点,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的导向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体现更为明显。但是纵观目前各省(市)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仍存在着明显缺陷,如对文化产业属性认识不足,在规划过程中经济分析的缺失,导致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缺乏突出的产业优势,思路单一,结构雷同。该市在现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也面临着如何结合其他相关地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把区域文化产业及其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以推动衡水市区域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目标。
针对衡水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探索出有衡水特色的区域特色。
1 立足于区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努力实现体现区域特征的现代区域文化产业结构。通过深入调查我市现有的地区文化传统与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区资源优势,如中国丝网之乡,皮草之城,衡水湖等品牌优势,以这些既有的文化名片为依托,以拓展新的文化为重点,通过资源重组,技术保障等手段,争取实现创意新颖,具备市场开发潜力的区域文化产业体系。在文化开发的过程中,应以现有的文化品牌为基础,以“旧瓶装新酒”的创意为出发点,重点强调如何赋予这些现有的文化品牌更多的活力与市场价值。
2 跨行业联动模式的重组与联合
区域文化产业的跨行业联动模式,不应考虑行政区域内的跨行业模式。在具备发展共性与相似文化特征的相关行政区域内,可以通过跨行业互补的方式平衡不同区域内的不同区域文化产业特色,通过这种更加有效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对于相邻区域见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投资渠道和金额可以通过这种跨行业联动模式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人力、技术等重要资源也可以在这种模式中得到充分利用。
科学的跨行业联动模式并不仅仅指相邻区域间相似区域文化产业间的联动模式。这一模式首先要求行政区域内对区域文化产业的进行整体认知与规划,强调核心基础文化的同时,以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文化与相关文化多渠道式发展,拓宽三种文化之间的外延,争取探索出与相关文化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其次,组织建设科学的电子商务发展平台。现代化科学的区域文化产业必须有成熟完善的平台为依托。在现代化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不同区域文化的跨行业联动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最有效的技术支持。最后,行政区域内的跨行业联动模式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否则,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动模式将很难变为现实。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来进一步完善区域间的文化产业重组,这也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长远的增长点。
3 准确市场定位,确立区域文化品牌
该市应重点开发本地既有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品牌,鼓励既有文化品牌和产业通过品牌创意和市场开拓,赋予既有品牌新的市场和活力。并逐步培养这些既有文化品牌走出区域性发展区间。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调研,拓宽品牌的省际、国家乃至国际效应,通过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有效的电子商务平台把区域性文化品牌做大做强,使之真正成为能够代表区域经济的一张名片。
4 支持发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事业
群众文化事业是也区域文化内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本身就有植根于群众的优良传统。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事业的配合与支持。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群众文化道路也应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并符合时代要求。群众文化生活必须走社会化发展之路,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是不切实际的。群众文化事业的自发性特征决定了它的市场性特征,不同的街区,不同的年龄层次群体对于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不同的需求。各种运动休闲场所与设施的完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群众文化事业更适合走社区化发展的道路,以点带面,以少聚多,健康积极,丰富多才的群众文化事业也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得到了更多专家与大众的认同。但是,文化产业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参与到经济发展中,并且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要求呢。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极其不均衡的国家,如何通过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通过以上的分析与阐述,我市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汲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是又不能照搬照抄。应该切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体现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力争构建一个科学的均衡的区域文化产业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