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人生价值的意义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前言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那么,长寿就一点好处都没有吗?也不是的。这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些好处的。
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走运时,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甚至恣睢骄横,飞扬跋扈,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这一生。
其中不走运的则穷困潦倒,终日为衣食奔波,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即使日子还能过得去的,不愁衣食,能够温饱,然也终日忙忙碌碌,被困于名缰,被缚于利锁。同样是昏昏沉沉,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活这一生。
对这样的芸芸众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从何处谈起呢?
我自己也属于芸芸众生之列,也难免浑浑噩噩,并不比任何人高一丝一毫。如果想勉强找一点区别的话,那也是有的:我,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人,对人生有一些想法,动过一点脑筋,而且自认这些想法是有点道理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4-0001-04
一、引言
和谐,指的是矛盾双方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一种关系状态。这种关系既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社会关系形成的前提条件是:每个人在为人处事时,必须遵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自己求生存的同时,不能危及他人、社会、自然的生存;在自己求发展的同时,也要给他人、社会、自然留下发展的空间,最终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状态。
人生价值观是一个人行为的“指挥棒”。一个人怎么样看待“人的价值”,直接决定着他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将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人、自然和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关键在于人们拥有的人生价值观是否有益于和谐社会关系的形成。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他们,大学阶段又是一个人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和谐社会需要构建什么样的“人的价值”理论,落脚点在我们应以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使其树立有益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人生价值观,这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学界主流的观点是:把人的价值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人作为价值关系的客体,因其言行满足了他人或社会的需要而有价值,这种价值被称作“人的社会价值”;二是人作为主体,因他人的言行或社会的举措满足了自己的某种需要,这种满足对作为主体的人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被称作“人的自我价值”。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为避免陷入重视其一而忽视另一个的形而上学错误,往往强调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我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两方面:一是自己能否给社会带来益处;二是社会能否给自己带来益处。这样的观点看起来是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公平、和谐理念,但还是有问题。比如:在“人的价值”是由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部分组成的假设前提下,当社会价值一定时,一个人向社会索取越多,自我价值越大,他的人生是否就更有价值?如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势必加剧自私自利、重视索取、轻视奉献的社会风气。此观点的另外一个缺陷是:若他人的言行或社会的举措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要,按照价值的定义来说,这只是体现了他人或社会对这个主体的价值,是他人或社会的价值表现,不能称之为主体的“自我价值”,否则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
很显然,现有的主流的“人的价值”理论体系有比较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对旧的理论进行发展和完善,构建一种新的、更完善的人生价值理论体系,不仅仅是理论创新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二、关于“人的价值”的重新界定
价值是反映主、客体关系的“关系性”范畴。事物是否有价值及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它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这个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集体),也可以是社会。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没有价值,取决于他的思想、言语、精神、行动能否给个人、群体(集体)、社会带来益处,或满足个人、群体(集体)、社会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学界把这种关于“人的价值”的观点称为“效用论”或“客体论”。
有学者认为,人不同于一般的物,一般的物只能作为客体,作为人认识或改造的对象而存在。而人不同,人在社会关系当中,既可以作为实践的客体,也可以作为认识活动和改造活动的主体。关于“人的价值”的“客体论”似乎只强调了个人作为价值关系的客体存在,而否定了个人作为价值关系的主体存在(这也是该理论被称为“客体论”的原因),是有缺陷的。其实,该理论被称为“效用论”还情有可原,但被称为“客体论”却不是很恰当。因为,在“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这个概念界定中,包含着人在社会中的双重角色,即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或自己的需要被满足,或满足别人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在复杂的社会价值关系中,个人既可以是价值关系的主体,也可以是价值关系的客体。例如:张三的言行因为满足了李四的需要而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这个价值关系中,张三是价值关系的客体,李四是价值关系的主体。反过来,李四也会因为自己的言行满足了张三的需要而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这一价值关系中,张三成为价值关系的主体,而李四是价值关系的客体。所以,从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群体的角度来看,价值“效用论”并没有否定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性。
一个人在判断一件事情要不要去做的时候,一般情况是:首先判断此事对自身是否有价值和意义,而不是看此事对他人是否有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选择“要不要去做”“要用多大的气力去做”的时候,往往是先看此事对自身是否有价值,有多大价值。对自身有价值或价值大,就花大气力去做;对自身没价值或价值小,就不做或花一点儿气力去做。一个人若因为自己的言行而获得精神或物质上的满足,这个人既是价值关系中的主体,也是价值关系中的客体。此时,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是统一于一体的。
综上所述,“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这个主体,包括自己和他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等式表达这个关系:个人的价值=自己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他人需要被满足的程度。在这个等式中,若需要被满足,就是正价值;若需要被损害,就是负价值。如果一个人的言行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损害了他人的利益,那么正价值和负价值相互抵消,结果是此人的人生价值大打折扣。损害他人的程度越深,损害的对象越多,人生的负价值就越大。有些人可能会提出疑问:“如果一个人掏钱帮助了穷人,穷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了,但此人的利益损害了。按照以上的等式,此人的人生价值不也大打折扣了吗?”事实不是这样的。如前文所述,一个人之所以能自愿做一件事,是因为此事对自身有正价值,或满足物质上的需要,或满足精神上的需要。一个人掏钱帮助穷人时,物质上看起来受到了损失,但精神上却得到了满足,或得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满足感,或得到社会成员对自己的赞誉和肯定。所以,“掏钱帮助穷人”的行为带来了双重的正价值: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又满足了别人的需要。这种“既利己,又利人”的行为,创建的是“双赢”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有些人可能还会提出这种疑问:“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仅仅满足了他人的需要,而对满足自己的需要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按照以上等式,此人的价值只包含满足别人需要的部分,满足自己需要的价值部分为零,这对个人的价值总量评价来说,不是有损害吗?若真的有损害,我们怎么还提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呢?”对此疑问,笔者的回答是:首先,如果一件事情对自身没有任何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意义,那么人们就不会去做,所以,以上的假设是不存在的;其次,那些看起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其实也是满足了自己的“私利”的,这种“私利”就是“追求自己的信仰,实现自己的理想”,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按照以上论述,一件事情,即使对他人有价值,但如果对自身没有任何价值或意义,人们是不会自愿做的。但不愿做,并不等于不去做,也许迫于外界的压力,最终被逼无奈地做了。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评价这个人的人生价值?笔者以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应注重行为的结果。不管行为的动机是否出于个体意愿,只要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这个行为就是有价值的,这个人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
综上所述,个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言行满足主体(包括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满足需要的程度越高,人生价值越大,反之越小。
三、对“人的价值”相关问题的探讨
(一)对需要的界定
人的需要是复杂的,甚至有些人的需要是相互冲突的。在这种情况下,应怎样评价“人的价值”?
供奉在日本靖国神社里的14个二战甲级战犯,对虔诚祭拜他们的人来说,这些战犯是民族英雄,而对遭受过日本侵略的受害国人民来说,这些战犯是杀人恶魔。面对如此复杂的需要,我们应怎样评价人的价值?标准只有一个,即此人的需要是合理、合法、正当、健康和人道的,不损害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符合人们求真、向善、爱美的天性。一个人若能满足主体的以上需要,他的人生就有价值,否则,就没有价值。
(二)不能以人创造的价值来衡量“人的价值”
人创造的价值有大有小,“人的价值”能以人创造价值的大小来衡量吗?按照的观点,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也就是说,一个商品,其上凝结的抽象劳动越多,则商品的价值越大。一个人的劳动生产率越高,他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就越大;一个人的劳动复杂程度越高,其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也会越大。如果以一个人创造的价值总量来衡量社会成员的人生价值,虽对那些贡献大的人有激励作用,对其他的社会成员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此种价值判断对社会的良性运转来说不利。如:一个农民,一辈子兢兢业业地种庄稼,他生产的粮食很有限,他的人生价值和袁隆平比起来,是否就一文不值了呢?一个身患重症的人,他和疾病作斗争,花费了很多社会医疗资源,由于身体的原因,他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还极其有限,这是否说明他的人生价值就很微小呢?
如果以人创造的物质价值量的大小来衡量人生价值,其弊有二:一是过分重视物质,忽视了精神,助长社会的“物质化”风气。我们可以说袁隆平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平凡的农民,但不能说袁隆平的人生价值就大于一个农民。这个农民创造的物质价值虽小,但其任劳任怨的品格、积极的生活态度、踏实不浮躁的作风对社会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价值。身患重症的人虽然没有能力为社会创造物质价值,但其热爱生活、珍惜生命,面对挫折顽强抗争的精神也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二是助长社会短视、功利的倾向。例如:一个长期默默无闻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假设、实验,再假设、再实验,虽然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但仍无重大发现、发明或创造,既没有主持过任何重大项目,又没有发表相关的高质量学术论文,这是否可以说明,他的人生价值很小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还有谁原意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对人类有重大意义,却不能在短期内取得研究成果的科学探索呢?
(三)个人的价值与满足需要的人数呈正比
一个人的言行,对有些人来说可能很有价值,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可能毫无意义。如果一个人的言行可以满足更多人的需要,那么这个人的价值就相应更大一些。反之,如果一个人的言行损害了更多人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价值就更小。当一件事情对一部分人有益,而对另外一部分人有害时,这件事情该不该做呢?抉择的原则应该是:当受益人数多于受害人数时,此事可做,反之不可做。
例如:一个人大吃大喝、奢侈浪费,极大地满足了自己对物质的需求和虚荣心,但同时浪费了社会的大量资源,损害了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如前文所述,他的人生价值=正价值1(满足了一个人的需要,正价值只有一个)+负价值1+负价值2+负价值3+……(损害了很多社会成员的利益,所以负价值很多),此人的人生价值评价结果可想而知。
又如:一个造纸厂厂长,他既为社会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又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这些都属人生正价值,看起来两全其美。但如果他未能有效保护环境,肆意砍伐林木、肆意排污,破坏了周边居民的居住环境,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那么他的人生价值=正价值1+正价值2+正价值3+……(满足自己和他人需要而呈现出的正价值)+负价值1+负价值2+负价值3+……(损害社会成员利益而呈现出的负价值)。
(四)影响个人价值的因素有四个
人和一般的物不同。一般的物只能充当价值关系中的客体,而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客体的身份存在,又可以主体的身份存在。这是因为人是有意识的,有主观能动性,能在意识的指导下认识和改造社会。人既然和一般的物有根本的区别,关于“人的价值”界定和“物的价值”界定就应该有区别。“物的价值”以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为标准,它看重的是物的属性、结构是否和主体的需要相契合及契合的程度。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价值”应该界定为“是否有意愿、有行动、有能力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所以,一个人有无价值、有多大价值关键要看对以下四个问题的回答,即有无满足主体需要的意愿?有无满足主体需要的行动?有无满足主体需要的能力?自己的言行对满足主体的需要来说是否产生了实际的积极作用?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只要有一个是肯定的,那就说明这个人的人生有价值,肯定回答越多,这个人的价值越大。
四、小结
一个人怎么样看待“人的价值”,直接决定着他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将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人、自然和社会,将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意义还是消极的影响。所以,追问“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构建科学、合理的“人的价值”理论体系,并以之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对和谐社会关系的形成来说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这个主体,包括自己和他人。满足的主体越多,满足需要的程度越大,“人的价值”就越大。一个人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不能伤害他人的利益,否则,人生价值就大打折扣甚至变成负价值。用两句话概括“人的价值”之真谛,即利他利己,才有意义;为己为他,幸福大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如果都能自觉地用这种价值观来规划自己的人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他是一个大学生,一个大学生来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来养鸡的确另人难以置信。但事实终归是事实,这是爸爸他经过精心努力得来的成果,但是爸爸他不满足与现状,为了攀登上更高的的山而更加努力。
炒股,是彭雨这些年来惟一的理财方式。从千禧两千一直忙到奥运会结束,这8年,彭雨没买过黄金也没养过基金,拿着本金20万元专情不移地在股市里摸爬滚打,除了那几年熊市她不看行情,其余时光都在单位和证券公司之间跑。这期间,老公多次让她清仓出来,说还是早点给儿子攒一套婚房比较划算。彭雨自信地告诉老公,理财的事儿她懂,这叫放长线钓大鱼,也就是所谓的――价值投资。
可如今,彭雨却疑惑了,2007年顶峰时,账户里已经有了80万,可今年又跌到了38万,虽然还是有得赚,可是如果8年前选择买两套房,早不知翻了几番呢。
彭雨感慨:价值投资不过如此,还不如当初见好就收呢!
其实,“不善投资”的彭雨,收益也绝对不差。没有达到她的预期,是因为她还没有掌握价值投资的真谛。
股市的价值投资真谛
自称是“巴迷”(巴菲特粉丝)的投资达人妖娥告诉我:“彭雨简单地把价值投资等同于长期投资,而老巴的价值投资精髓,则是一定要看企业的本身,看这个公司将来的发展,看你对公司的业务了解多少,看管理层你是否信任,如果这些情况都OK,股票价格合适时候,再大量买入。”
妖娥的这番话包含了三个关键:1.寻找到具有长期发展或竞争优势的股票(要求你会选股);2.看股票是否正在相对便宜的估值(不是便宜没好货,而是要物有所值);3.耐住寂寞。(坚持持有,并在合理价位时不断买入)。
关键1.
选只“长寿命,抗打击,能成长”的好股
27岁的周周和丁梅手头都有一笔想做投资的钱,可这时却遇到了一个问题,周周想把钱投入股市,希望28年后退休用做养老金。丁梅也想炒股,作为15年后女儿的大学基金。可是,那么久以后的事儿,现在该如何选股呢?
来看周周,选股当然要服从她28年后养老的需要,在今后的28年,她没有时间、精力去分析这些股票,同样也不能频繁操作买卖这些股票。于是,就要保证,在28年内无管理的情况下,这些股票需要大幅上涨,以便退休后能好好享清福。
这样一来,我们选的股票必须在即使发生了战争、瘟疫、地震、暴乱……都能经受住。于是,选股第一原则诞生了,它就是抗灾变原则。做不到这一点,就不可能是价值投资。
接着,如果周周的股票虽然经历了28年的考验,却没有带来足够的回报,这也不行。所以,选股第二原则,就是要买能长期、明确、稳定的,在各种考验下都不会停止成长的股票,所谓――成长原则。我忍不住偷偷问妖娥她看好哪些成长股。她说,眼前有些股虽然跌重了,但她长期看好的无非是几只资源股加上万科茅台了,除此之外,国有企业、资源型企业和垄断企业比较有前景,大盘一旦转好,他们跑得最快。(以上为一家之言)。
关键2.
像囤货一样高抛低吸
妖娥说,彭雨大概输在对巴菲特领悟浅了、应用时间短了。持股不够坚决,所犯错误通常都是好公司买得太晚,或者卖得太早,长期投资当中,偶尔调仓什么的,总不在时机。
应该尽量少选几只股票,低价买进,长期持有。只有把投资当生意看,才能把风险控制在第一位,否则,那就是“三赔”:赔钱、赔时间、赔精力。
不是价值投资不就是放着不动吗?其实“不动”只是不宜频繁操作而已。老巴除了他的重仓股长期投资甚至终身持有外,也经常做一到三年的短期投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他的重仓股也会在合理价位时补仓。
关键3.
坚持长期定期投资
那些股神们一再倡导价值投资,可大多数人还是缺乏信念,往往是一看到大盘滑落,就完全顾不上什么投资理念了,恨不得马上变现才好。
有了好心态,你就不会劳心费力,更不会为了行情暴跌寝食难安。如果你坚信中国会越变越好,那就让时间成为财富的放大器吧,在它们细水长流中慢慢积累。
有一个宁波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插曲,她说自己10年前去义乌做小生意,因为看到了义乌商人的勤劳苦干,看到了义乌小商品的发展迅速。所以在小商品城这只股票一上市,就花了两万元买了一些。当年,买完股票就跌,再加上辗转宁波生意做大了,她几乎忘了还有股票这回事。到了2006年听不少人谈论股票,她才想起自己买的小商品城,打出对账单一看,升值加上每次派息送股,账户里已经是十几万元了。
其实,投资无秘密,你能看到的,别人也能看到。大概只有坚持,才是人最难做到的吧。
巴菲特给女人的投资建议
1. 能够独立思考什么是“价值投资”。
虽然是从股市谈起,却不是要你死守着股市一盘菜。如果有机会在眼前,你又熟知理念,当然可以去尝试。如果你炒股炒到坏了生活乐趣,那不如换一个市场或投资产品试一试。交男朋友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理财也一样。
2.具有以知识为后盾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投资市场里充斥着各种所谓专家,如何区分是专家还是忽悠,对散户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你惟一能做的,就是加强学习。自我保护是女人的天性,追求上进则是这个经济时代赋予女人的责任。
一天,小和尚请教禅师:师父,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呢?”禅师说:“你搬一块大石头,拿到山下的菜市场上去卖,假如有人问价,你不要讲话,只伸出两个指头;然后你把石头抱回来,师父告诉你,你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小和尚抱块大石头到菜市场上去卖,来来往往的人看到,都觉得很好奇。一名家庭主妇走过来问:“石头多少钱卖呀?”小和尚伸出了两个指头,主妇说:“两元钱?”小和尚不做声。主妇又说:“那么是二十元?好吧!我刚好拿回去压酸菜。”小和尚带着石头回到山上,乐呵呵地去见禅师:“师父,今天有人愿意出二十元钱买我的石头,您快告诉我,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禅师说:“不急,你明天再把这块石头拿到博物馆去卖,像今天一样做,等你回来我们再谈。”
第二天早上,小和尚抱着石头到博物馆去卖,人们看着石头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一个人冲着小和尚大声问:“你这块石头多少钱卖啊?”小和尚伸出两个指头,那人说:“两百元?”小和尚没有回答。那人又说:“两千元就两千元吧,刚好我要用它雕刻一尊神像。”小和尚非常惊讶,回去对禅师说:“师父,今天有人要出两千元买这块石头,这回您总要告诉我,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了吧?”禅师哈哈大笑说:“你明天再把这块石头拿到古董店去卖,照例这样做。这一次,师父一定告诉你,你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第三天一早,小和尚又抱着石头来到了古董店,依然有人围观,有人谈论,有人疑惑。终于有一个人过来问价:“这块石头多少钱卖啊?”小和尚依然不言不语地伸出了两个指头。“两万元?”小和尚惊讶地叫出声来:“啊?!”那人以为自己出价太低,立刻纠正说:“不!不!我说错了,是二十万元!”小和尚听到这里,立刻抱起石头,飞奔回山上去见禅师:“师父,师父,今天有人出价二十万元买这块石头!现在您总可以告诉我,我人生最大的价值是什么了吧?”
禅师摸摸小和尚的头,说:“你人生最大的价值就好像这块石头,如果你把自己摆在菜市场上,你就只值二十元钱;如果你把自己摆在博物馆里,就可值两千元;如果你把自己摆在古董店里,却价值二十万元!平台不同,定位不同,人生的价值就会截然不同!”
在观念多元化、利益多样化、生活个性化的社会背景下,部分高职学生出现责任感淡漠甚至缺失的现象,这已经成为引起教育界关注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也应当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宝贵的资源,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加强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及使命感的培养。其中,墨子人格精神中蕴涵丰富的忧患意识内容,可为对高职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提供值得借鉴的思想资源。
一、忧患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蕴含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其以一种基调贯穿于民族精神显性内容的各个方面,并以隐性的形式积淀于民族精神的最深层次。这种忧患意识通过历代文人无数次的表露、历史的反复积淀、文化的不断升华,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定势与一种文化意识,而且表现为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牵挂和担忧,并时刻警惕历史进程中出现危机、问题和困难的爱国主义情感,带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体现出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忧患意识与责任是息息相关、相互包含的。
源远流长的忧患意识,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大地,促进了治道的精神和责任的规范形成。当人们面临自然、社会与人生所遭遇的患难而产生忧虑与思索时,则表现为人们对国家、民族、人生的命运和前途的关怀,反映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要求个体对他应该而又能够做到的事情和自主选择的行为负责,即选择对社会有利的、舍弃对社会有害的行为,这就是社会责任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将责任意识教育作为提高高职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既是一个人的社会化和人格完善化的程度,也是当今高等教育育人工程的当务之急和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
二、墨子匡时救弊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作为墨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反映出墨子对当时个人及其生活的时代、人民和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1.忧己一一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为了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主张强力而为,表现为“上强听治、下强从事”(墨子·节用)的奋进精神
以德为先,把立德及自我修养作为治道核心,这是中国传统仁人志士所特有的一种治道精神,墨子也不例外。墨子始终关注人事努力并反对“天命”,强调人力对社会的支配和控制,主张“强力而为”,强调“赖其力者生”(《墨子·非命下》),“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必富,不强则贫;强必饱,不强必饥”(《墨子·非命下》)。在墨子看来,社会治乱,国家安危,天下之治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个体“强力”的作为,在“强”的品格内涵支持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便是“上强听治”、“下强从事”的奋进精神。
墨子认为环境与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而有所警醒,把人的生存、发展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密切联系起来,体现了个人在行为上所应承担的责任,是一种坚强的意志和奋进的精神。因此,墨子勇敢地去面对现实,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墨子的忧患意识不是停留在感情和认知范围,而是必须将认识化为实践,这种实践性就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墨子忧己的责任意识和精神被弟子及后世仁人志士所接受,并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而进行临摹和实践。
2.忧民一一关注时代与社会,“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墨子·兼爱下》),做到“与百姓均事业,齐功劳”,表现为一种深切的责任意识
墨子指出体恤民众疾苦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平民生活处境,并避免战乱祸患。由于统治阶级的荒无度,加之频繁的战争,使老百姓饱受苦难:“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厚葬久丧……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墨子·辞过》)。因此,墨子提出了爱民主张,并将这种爱民的品质变成一种普遍的社会行动,做“必先万民之身,后为其身”,在政治和道德行为方面通过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的方法来制约统治者;对百姓来说,其实质就是要保护百姓的生命和物质利益,从而实现“万民之食之所以足也”(《墨子·兼爱下》)。同时,墨子更关注民众的政治权力,强调人格平等,提倡人人政治地位的平等,为此提出“尚贤”的主张,这种“忧”体现了将民众生存权的自然平等提升到政治权利的平等,从而实现“刑政治,万民和,国家富,财用足,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墨子·天志中》)。
墨子这种从自我走向社会,自觉主动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甚至努力改变民众命运及意图,整合失序的社会,探索新出路的使命感,清醒地认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同时,自觉地担负起历史责任,是一种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反映了任重道远、于国事民生不敢须臾忘怀之情。
3.忧天下一一“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庄子·天下)的匡时救弊精神,表现为一种宏大的历史意识
救世是战国诸子共同的理想,以救世为己任的墨子,对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感,比任何学者都来得积极、强烈和执着。墨子认为“事上竭忠,事亲得孝,务善则美,有过则谏,此为人臣之道也”(《墨子·非儒下》)。墨子和其他诸子一样,读书治学,四处游说。但是,其目的不是谋求利禄,而是匡时救弊。墨子的忧患意识是平民阶层以道自任、为道献身的忧患意识,这种忧国精神,是对社会的关注和追求乃至献身必然诱发出的一种对社会现实和政治践行的精神。可见,墨子的责任意识更为浓烈,在忧患感中发现危机,有危机感中才能意识到重任在肩,责任感又引发出忧患感,忧患感再次激发责任。因此,墨子具有高度的救世热情和奋斗的精神,突显墨子高度热诚的爱国责任意识,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种宏大的历史意识,也是一种深重的责任意识。
三、当前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被戏称为“弱势群体”的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天生矮人一截,是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一入校就有“选错了路、入错了门”的想法,从而导致一些人意志消沉,缺乏斗志,纪律松散,出现了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倾向,表现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现象。“无兴趣”是指部分高职生对什么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在行动中表现为情绪淡漠、空虚、情感萎顿,整天无精打采。持这类心态的学生,对自己要成为怎样一个人都稀里糊涂,当然也谈不上为完成责任而努力了。“无所谓”就是学习、工作、生活无所谓,成功与失败无所谓,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无意义”指部分学生似乎看破了红尘,只看到黑暗一面而没看到美好的一面,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毫无意义,从无兴趣到无意义的过程中,心态渐渐变得淡漠起来。
部分高职生的三无现象,导致他们以一种毫不在乎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因而面对应该承担的责任或应该履行的义务时,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寻找种种理由将责任推至一边,或者不理不睬,干脆拒绝或逃避。这部分学生个人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都很淡漠,更谈不上关注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振兴,对于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则淡而忘之,忧国忧民意识更加淡薄。
四、墨子忧患意识对于高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代价值
墨子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向内发展是人格品德的培养,向外的延伸则是现实与政治的实践,由此出发,忧已、忧民、忧国体现了对人生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其积极价值对培养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现实意义。
1.墨子的忧患意识是一种昂扬的奋进意识及清醒的危机意识,有利于培育学生对自己负责的精神,彰显道德主体的自我责任意识
“忧患意识,实际是蕴含着一种坚强的意志和奋发的精神。”墨子的忧患意识,首先表现为自我关怀即忧己,自我关怀就是关注自我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其对人类自身价值存在的肯定。这不仅是个人对自我完善和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还是谋求主体道德生命的提升与实现自身完美人生价值的途径。因此,在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时,从清醒的危机意识中渗透出一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
忧己意识是道德主体深化和拓宽了自我意识的特定内涵。当前部分高职生由于自我关怀的缺失,自我意识水平比较低。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角色、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生活与学习中缺乏一种奋进精神与坚定的意志,这就需要提高高职生自我意识及忧己意识。当代社会,忧患意识就是要发挥主体自身的能动性去应对不确定性,因此,高职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意味着高职生对个人行为责任感的增强,行为趋于自觉化,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自己行为负责,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养、提高、完善其他各种能力,才能去应对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潜伏着的不同的危机意识,把责任认识转化为责任行为。其中,就业问题就是高职生面临的一大难题,高职生应当汲取墨子忧患意识所蕴含的昂扬的奋进的忧己精神,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出路与危机共生的社会中寻求出自己的出路。
2.墨子的忧患意识蕴含着一种深切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民族精神
当前的部分高职生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不损人”而尽量“利己”的“不作为”层面,对社会的关心程度降低,责任感下降。尤其是面对与自身利益关系不大的公共事务或公益劳动时,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单纯强调回报,偏向个人主义发展。造成其责任感脱离社会价值导向,缺乏自觉履行责任的强大内在驱动力,缺乏对现实的责任意识,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
墨子的忧患意识是平民阶层以道自任、为道献身的忧患意识,在自我关怀的同时,墨子更强调对群体的关怀。提出“民利第一,民意至上”,即对平民阶层的关怀,渗透出对时代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的命运、未来变化的责任和使命意识。可见,墨子的患有所忧,是对社会之“患”、人民之“患”,是出于一种深切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现实价值看,墨子的忧患意识正是现代高职生所应当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它不仅要求高职学生承担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也要求对民族、国家、人类承担责任的明确清晰并且具有深刻理性的意识,它要求高职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去承担一系列对他人和集体的责任。
3.墨子的忧患意识渗透着宏大的历史意识和执着的信念,有利于高职生拓展时代视野,培养时代进取精神
墨子的忧患意识是通过历史意识的思维审度社会,并带着坚定的信念,付出艰辛的努力。在对当时社会和现实局限性否定外,其本身还蕴涵着超越局限、积极进取的建设性,对社会忧患的超越就意味着社会的跃进。墨子的忧患意识渗透着宏大的历史意识与信念的执着,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一直被人们尊尚与传承,成为激励历代仁人志士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这种忧患意识促进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推动着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得过多,同时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只是课堂学习活动的旁观者,麻木地看着教师和几个同学的“表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上课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就是耐心地等待课堂45分钟快点结束。部分学生强制自己不能动,不能说,不能打扰其它同学,不能影响教师的讲课。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忍耐。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会认为是在磨练意志,但对于身心还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简直就是在摧残生命。抹杀人性的教育怎么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又怎能为学生的将来打好基础。为此,我呼吁:教育者要直面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为提高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而教。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和做到以下几点:
1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功能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也是人。把学生看做“人”,就是要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具有巨大潜力的、能够实现主体全面发展的人。事实上我们每个教师都有体会:不是每个成绩优秀的孩子都能成就丰功伟业,那些成绩平平的孩子走上社会表现非凡的也大有人在。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和每个学生建立起真正朋友式的关系,使自己成为这个集体中能促成大家彼此交流、学习的一个纽带。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把握时机与学生达成默契。在合作探究中多倾听学生的思想,遇事和搞活动时要多和学生商量,平时能和学生谈心,相互交流内心的感受。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多用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方法来鼓励学生。哪怕只是一个亲切的微笑,也会在瞬间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相反,如果只是时时刻刻对学生抱着警惕心理,一看到学生连脸上的肌肉都会形成表情定式,立刻就板着脸,满脸旧社会表情严肃。这样即便是不批评、不指责,学生也会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试想:一个孩子在惧怕、怨恨的氛围中长大,他怎么会对周围的人真诚以待,他又怎么会懂得尊重他人、信任朋友呢?
“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我们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而不是用来填充知识的容器,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体现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能参与到社会生活中的心智健康的人。
2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实现教育是为了“完善人”的功能
即使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已经具备了主动性,他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储备来探究简单问题,学着和人交流,懂得靠集体的智慧来合作解决比较难的问题。所以教师不必担心课堂上把一些时间交给学生会造成莫大的损失浪费。对于要探究思考的问题一定设计地科学合理,学生会在老师的调动和启发下,不遗余力地投入合作学习中去。特别是那些平时很少敢一个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学生,他们的胆量会大些,而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们会意外地发现他原来非常聪明,大家的赞许更会给他带来莫大的安慰,渐渐地他自信了、勇敢了。虽然重新认识自我的机会是教师给的,但教师的关注毕竟是一个人的力量,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被关注必须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因此,要对每个学生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必须要做到教育、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学生能充分表现,他的个性才能鲜活地展示出来。自我的存在被认识、认可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实现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
“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教育就可能蜕变成“训兽式”的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充分唤起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放手让他们充分发挥。关注每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思维能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挖掘自身隐藏的财富。培养一个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即一个在生物学意义上的、心理学意义上和社会意义上都得到和谐而充分发展的人。
3 克服教育的功利性,体现教育是为了人的终身发展的价值
现在的教育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是人类更好地生存、发展的前提,是人类终身发展的基础。但现实是非常不容乐观的。一些学校领导甚至是部分教育主管部门没有与时俱进的评价机制,口里高喊着素质教育,但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还是考试成绩,教师面对学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个事实,只敢正确认识不敢正确对待。特别是针对那些“学困生”、“后进生”,由于害怕他们的学业成绩太低而拖了全班的后腿,只能采取重复强化和高压威逼的手段来维持学习活动,抱着能多考一分是一分的希望来工作,结果是教师身心疲惫,学生每天像在苦海中挣扎的受难者,稍不留神就会爆发,一场压制与反压制的战斗时时刻刻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师生的身心健康都被摧残却欲罢不能。
教育的功利性,不仅受“成绩至上”的评价机制的影响,还受现实社会中的物质欲望的影响。相比较其他行业教师的收入偏低,而且整天披星戴月非常辛苦。为了得到较好的经济回报,有的教师毫无选择地给学生订购学习资料,从中获得回扣,学生在他的引导下终日都充满了作业的劳役。也有的教师把学生当作挣钱的对象,利用各种名目给学生补课,就连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也会今天去写作提高班,明天去阅读加强班,当然各种补习班都是收费服务。如果有的学生不想参加,教师就会旁敲侧击,利用考试成绩的提高需要课外辅导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这样学生以各种不同的心态走进补习班,有的学生甚至觉得上课学不学听不听都无所谓,反正我有足够的条件去老师的学习班,老师必须对我的成绩负责。渐渐地学生的主动性越来越差,学习的效率越来越低,教师的课外补习简直成了上课不爱认真听课学生的救命稻草。这样一来教师的业余收入比学校挣的工资还高。当然,为了生活,为了取得令家长、学校满意的成绩,很多教师是被逼上办补习班这条路的。可是这种方式教出来的学生不仅学习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了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因此必须要克服教育的功利性,想方设法开发学生潜能和智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未来和终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教育可以说是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影响的价值将远远超过本阶段而延续到终身。因此,教师不仅要心中有人,更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去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参考文献
1 《普通教育学》
1.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突出强调在多元化的时代,更加强调人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医学生是医学院校校园的主体,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要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acp-asm基金、abm基金和欧洲内科学联盟2002年共同发起和倡议《新世纪的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言》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的职业精神[1],提出了医师必须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患者自主、社会公平的三大基本原则和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医疗质量、对患者诚实等十种职业责任。20世纪90年代左右出生的已成为当前医学院校主体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学从业人员,正在从医学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处于职业认同感、职业价值观逐步形成阶段。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工作者要从发展的眼光看待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深刻理解医学生在校的主体地位,真正地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加强他们的职业精神教育,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缓解医患矛盾,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做好基础工作。
2.当代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医学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医学院校虽然已经意识到这一方面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结构欠合理
许多医学院校的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课程设置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课程位置不清,课时少,关注和重视度均很低[2]。各类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课程设置目的性不强,只侧重于课程的知识属性的灌输,而疏忽了其内在价值性。同时,这些课程目前还缺乏与整个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合,使得它们仍然较独立于医学课程之外,不能充分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3]。
2.2 非医学背景教师对医学知识了解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非医学背景教师容易认为医学只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而忽视了建立人文素养课程的真正目的是将人文素养课程的内在价值影响给学生,而不是一味侧重人文素养课程的知识属性[4]。医学院校应通过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等非医学专业课程,完善学生的自我修养,并为其以后进入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知识背景和能力支撑。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地讲解概念和理论, 而没有注重其实用性。另外,非医学背景教师对医学知识不够重视, 容易导致所教知识与学生的专业脱节, 学生兴趣不高,也不能实现课程的宗旨。
3.完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
3.1 教学中融入医学元素
传统的非医学学科教学游离于医学教育之外,所以医学生只是迫于考试的压力而学习,并不能将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课程所讲授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素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些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意义[5]。教师恰当地结合医学知识进行学科教学, 既可以达到学科间知识的有机融合, 有助于改善知识结构,改变狭隘的专业观,也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帮助[6]。
3.2 辅导员队伍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精神的引导
辅导员在高校中是最为接近学生的教师群体,负责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活动组织等大量工作,很多辅导员对学生来说亦师亦友,对学生的引导和导向作用不可估量。因此,应该重视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运用辅导员的有利资源引导并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让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生命观、价值观,进而在医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3.3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医学职业精神的本质是医学文明和文化的传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浓郁的春雨润物般的医学职业精神氛围陶冶学生的心灵,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至关重要。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突出弘扬医学职业
神为核心,如果偏离了这个核心,校园文化就会流于“通俗大众化”,没有了医学职业精神所独具的特色精彩和灵气。一是加强校园校貌环境建设,通过建立医学家塑像群、医学家事迹长廊、医学家名言画像等,让学生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一种切身的医学气息氛围和深厚的医学文化积淀。二是加强人文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利用橱窗、校内刊物、广播、网络等大力宣传中外历史上医德高尚、妙手回春、治病救人的故事,让他们的崇高职业精神永远在校园中流传,达到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目的。
3.4 加强医疗实践,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对于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来说,外部的教育影响和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被他们所理解、消化和吸收,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观念。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体现知行统一的医疗实践,让医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和必须胜任的社会角色的价值,强化他们治病救人乃医生义不容辞的职责的观念,对病人一视同仁的观念,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观念等,使学生接受生动而深刻的职业教育,增强责任感,从而使认识得到深化,精神得到升华。
3.5加强以榜样召感为主题的教育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实效性,必须加强校园内外医学职业精神教学基地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140多所医学院校,包括70多所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建有校史馆的约达90%,但建有专门的以弘扬医学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主题的医学教育场馆寥寥无几,其比例非常低[7]。因此,医学院校在扩大规模的建设规划中,应有系统地建设以弘扬医学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主题的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园等示范性教育基地。这些展室、展馆等要展出人物的生平事迹、贡献成果介绍、珍藏物品和个人塑像,要让参观者有视觉和心灵的震撼,让他们被一种高尚的力量所吸引、所启迪。同时,要把参观这些展室、展馆建设成为新生入校、毕业生离校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干部培训、新教师培训、新医务工作者培训的必修课。医生、护理人员入行前必须在先辈们面前宣誓,为将来献身医学许下庄重的诺言,让毕业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医学职业精神的教育,将精神铭记心灵。
参考文献:
[1] abim基金,acp-asim基金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倡议.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4):1-2.
[2] 汪滋民,李明,蔡郑东.医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87-88.
[3] 梁进.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学科教育的全球化[j].复旦教育论坛,2006(4):1.
[4] 刘翠,程乐森,徐玉梅,等.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23(1):98-99.
[5] 祝世娜.医学院校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医学知识学习[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3):71-74.
关键词:艺术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
当前在知识经济的社会环境下,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现代人才全面素质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具有深厚专业背景,在各专业领域拥有专精知识,同时又具备深厚人文素养的人,换一句话说就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与融合的人。大学生是实现国家强大与民族复兴的栋梁,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不仅仅是狭隘意义上的人文课程、人文论坛、传统理论的渗透,而更多的是,应该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角度,来实施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实践,因为科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人文教育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科学教育也体现了人文教育,对提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进行研究,将会从更高的视野审视我国高等教育实施中如何在兼顾专业教学、课外辅导、实践教学以及具体的公众化教育中贯彻国家的教育纲要,把培养、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融合,体现高等教育中两种精神的融合,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真正具体的统一。
1艺术教育的意义
艺术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有不同的教育形式,利用这些教育形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这些教育形式包括审美感受力、鉴赏能力和创造力的教育。如果把对大学生的教育形式与其他学科比较,就会明显地看到重要的独特价值,这种价值在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就一定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大学的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只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文化氛围,它的表现形式主要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内外艺术表演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大学艺术教育,可以使学生达到娱乐、审美、心理调节和传播文化的目的,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显然只要利用得当,这些都可以达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艺术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就日益成为大学生接受的教育种类,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受到最有活力的教育,使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因此,大学的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已经表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2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
2.1对大学生的生物学价值
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具有生物学的价值。通过艺术科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大脑成长,可以通过艺术活动得到发展,由于这些活动能够促进大脑皮层得到较大的兴奋,这种兴奋能力能够改善大学生大脑的成长速度,这样就可以使大学生的大脑皮层,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就可以更好地支配各器官的灵活性。特别是在艺术教育中,大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形体训练,这些运动形式,可以使大学生提高自己的体态、动作、行为能力,这样就可以尽快使大学生的身体达到审美的标准,使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美化大学生的体态。显然,这种艺术教育的方法,可以将大学生美的标准,传输到大学生的思想领域中,让大学生通过接受艺术教育,使大学生思想得到提高,通过后天的艺术训练手段,不但可以使大学生具有健美的形象,而且可以达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达到具有健康的身体、优美的线条。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增强大学生运动的节奏感,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得到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思想品味。
2.2对大学生的心理学价值
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学价值,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主要是大学生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就会使大学生的思想得到提高,使大学生相互之间身心和情感得到交流。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这样大学生就可以伴随着这种情感交融,就会使大学生在心理上对知、情、意、行产生影响,就会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大学生的道德取向得到提高。这样就可以使大学生有机会选择喜爱的运动方式,使大学生在艺术教育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丰富,就可以使大学生的健康得到提升,这样也可以使大学生心理和人格得到和谐发展。
2.3对大学生的智力价值
艺术教育是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一种教育,它能够使大学生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会使大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大学生的成长教育中,艺术教育的优势在于发展大学生的智力价值,智力价值是大学生具有提高思维的特点。对于大学生的形象思维,是大学生必须突破的一种约束。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足以说明,在艺术教育中,大学生的智力价值,可以成为智力发展基础,因此,对于艺术教育来说,通过前者,可以给大学生以智力,通过后者,可以给大学生以智慧,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2.4对大学生的美学价值
艺术教育可以对大学生的美学价值提供帮助,这是以审美的角度,通过运动,塑造大学生的形体,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得到正确的运动目标。审美对大学生来讲,是一种健康的需求,他是对大学生的性情陶冶。在大学生的成长中,使他们的感性因素得到净化和升华,使它们成为审美需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的有用人才。
2.5对大学生的思想精神价值
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精神价值,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高校可以通过艺术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传达对大学生的关怀,这样就可以使大学生通过对存在价值探索,使大学生在高校学习中,达到优化自身的情感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味,能够使大学生在文化素养、价值取向、精神生活等方面得到提高,就可以使大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有利于大学生对自身思想精神的塑造。在高校,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引起大学生的内心发生共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这样就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较大的提高,更快地成为祖国有用人才。提高大学生在生活中的能力,使大学生尽快提高分辨真假、美丑、善恶的能力,通过思想教育的提高,提高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尽快使大学生成长起来,使大学生成为实现美好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有志青年。高校对艺术教育的实施,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效果。
3结语
艺术教育是一种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欣赏艺术品时,使大学生达到接受思想教育的途径,当大学生在艺术教育中,对艺术的精美发出赞叹,就提升了大学生对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力表现出由衷的赞叹,就可以使大学生受到教育,使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的模式,把大学生引向文明的艺术殿堂,大学生就可以成为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小焱.试论艺术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方法[J].文学界(理论版),2010,(08):25-27.
[2]何雪蕾.艺术教育在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价值[J].北方音乐,2012,(02):19-21.
[3]乐建军.桥牌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作用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11):190.
2002年12月6日,正在长春读初中三年级的臧苗苗放学回到家,母亲陈清熙把她拉到沙发上坐下,郑重地对她说:“苗苗,妈要和你说一件事。”苗苗有些好奇:“嗯?”“你不是爱看电视剧吗?那古代的皇宫里住着皇上、妃子、宫女和太监,可除了皇上和太监,怎么不让别的男人住呢?”苗苗以为母亲要和她讨论电视剧,笑着说:“那不乱套了?”陈清熙接着说:“妈是想说,太监是不能和女人结婚的,也不能生孩子。”苗苗不以为然地说:“这个道理我懂。”
陈清熙的表情严肃起来:“妈的比喻虽然不恰当,但我要说的意思是,你爸就是一个不能生育的人!”
“什么?”苗苗吃惊地张大了嘴巴,随即脱口问道,“那我怎么来的?”陈清熙平静地告诉女儿:“你是我和你爸抱养的。”见女儿震惊不已,陈清熙暂时避开这个话题,问了女儿另外一个问题,“你觉得刘老师这人怎么样?”母亲提到的刘老师是教苗苗声乐的刘京民。“他是个好老师!”陈清熙又问:“那我和刘老师在一起生活,你同不同意?”
苗苗再次感到惊愕:“你要和我爸离婚?”陈清熙双眼含泪点头说:“结束这段不正常的婚姻,你爸是支持我的,只是怕你受到伤害……”
一向幸福的自己顷刻间变成了父母的养女,而且自己向来认为和睦的父母原来早已心生裂痕,苗苗一时无法接受,急得直掉眼泪。
陈清熙把女儿搂在怀里,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个明白:1969年9月,16岁的陈清熙从上海下乡来到黑龙江建三江农场,在这里遇见了长春知青臧鸿宾,两人互生爱慕。臧鸿宾毫不隐瞒地告诉陈清熙,15岁那年,他因一场手术,留下了生理缺陷。25岁那年,陈清熙不顾家人反对,和臧鸿宾登记结婚。1982年7月,已经顶职的陈清熙又舍弃了上海的工作调到长春,与返城的丈夫团聚。
由于生理原因,臧鸿宾和陈清熙结婚不久就无法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了,陈清熙自然无法生育。而且,臧鸿宾因为工作原因常驻外地,每年春节前后才能回家一趟。陈清熙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公婆,每天像陀螺似的辛苦地转着。
臧鸿宾越来越觉得愧对妻子:爱情会在长久的分离中被岁月侵蚀殆尽,而他也不能给妻子实实在在的幸福。他对陈清熙说:“我不想拖累你了,咱们还是分开吧,你去寻找你的幸福。”陈清熙不同意:“我既然从北京奔你而来,就没想那么多。吃点苦倒没什么,只是没有孩子,这个家总像缺少点什么。”臧鸿宾沉默了片刻,说:“那就抱养一个吧!”
1988年农历正月十五,天降瑞雪。陈清熙单位的会计抱着一个刚生下40多天就被父母遗弃的女婴,匆匆来到陈清熙家。这个女婴就是臧苗苗。有了女儿,陈清熙几乎淡忘了这桩无性婚姻带给自己的难言之隐。
聪明伶俐的苗苗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1998年,她在长春市少年声乐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发现女儿有唱歌的天赋,陈清熙萌生了让女儿拜师深造的念头。1999年,通过别人介绍,陈清熙让女儿投到长春某大学声乐教授刘京民门下。刘老师对苗苗倾注了大量心血。两年后,苗苗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专业校外音乐水平考级中,达到五级通过水平。
2000年9月,一所部队艺术院校到长春招生,刘京民举荐了苗苗,陈清熙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送女儿入学需要13万元,她怎么都拿不出来呀。
刘京民不相信面相富贵的陈清熙没有钱,把陈清熙叫到办公室不客气地问:“看你和孩子穿戴这么利索,你平时又对孩子这么好,怎么关键时刻却舍不得掏这笔钱呢?这么好的机会都不抓住,难道她不是你的亲生女儿?”刘京民的话,触到了陈清熙心里最脆弱的一面,她说:“老师,真让你说对了,这个孩子真是我抱养的,但我从来都把她当成亲生女儿。我靠卖酸菜和加工毛线活挣钱,给她买了三份保险,生怕她有一丁点闪失。可以说,我活着就是为了女儿。如果有钱,我怎么会合不得拿出来送她去深造呢?”说着,陈清熙掩面而泣。
刘京民震惊了。更让他想不到的是,接下来,陈清熙像个受委屈的孩子似的,将自己23年的婚姻经历,一股脑地倾诉出来。刘京民眼圈红了:多么善良、坚忍的女性啊。
虽然女儿没能进入部队院校,但陈清熙对刘京民心存感激。随着交往加深,陈清熙对刘京民也有了进一步了解。一直以来,刘京民与妻子性格不合,一直在婚姻的苦海里挣扎。1997年,妻子随子女去了外地,刘京民就孤身一人生活。得知令人敬重的刘老师婚姻不章,陈清熙洒下了同情的泪水。
此后,刘京民每次来家里给女儿上课,陈清熙都要留他吃饭。赶上送女儿去老师家上课时,陈清熙也会帮助刘京民料理家务。
你放心,我会和你一起关心他们
2002年初春的一天,刘京民告诉陈清熙,他那名存实亡的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陈清熙见刘京民处在人生低谷,便经常去帮他洗衣、做饭,给他很多关照和安慰。
这年秋天,臧鸿宾利用出差的机会回到长春。见妻子一个人忙里忙外,自己却帮不上忙,臧鸿宾心里很不安,他再次向陈清熙提出:“你没必要像苦行僧似的过日子,有合适的,还是另找一个人吧!”陈清熙没有吭声。她何尝不想拥有正常的婚姻?可如果自己真的离开丈夫,别人该用怎样的眼神看她?女儿会不会受到伤害?况且自己已经49岁了,人生中最华丽的时光已消逝了,自己带着女儿还会找到幸福吗?
过了两天,刘京民给苗苗上完课后和陈清熙聊天,发现她有些神情恍惚,便问她是否遇到了什么麻烦。陈清熙把自己的内心矛盾对他讲了。刘京民叹了一口气,说:“对正常人而言,无性婚姻是不人道的。你没必要苦守这种只有躯壳的婚姻。而且,女儿长大后,了解了你的痛苦,会造成她心灵上的阴影,从而影响到她的婚姻。”停顿一下,刘京民突然说,“我没有趁火打劫的意思。但如果你不嫌弃,我们可以在一起生活。”
“你?我?”陈清熙有些惊愕地看着刘京民,“你是教授,而我……怎么可能呢?”刘京民诚恳地说:“你善良、体贴人,遇到你,我有回到母亲身边的感觉。而我们都在婚姻上得不到幸福,同病相怜,在一起会彼此珍惜。至于咱俩的身份并不重要,你为家庭、为女儿、为婚姻作出的牺牲,谁也做不到。在我眼里,你比教授伟大……”
刘京民的话有如风暴袭过海面,令陈清熙心里波涛滚滚。陈清熙知道,刘京民经历过痛苦的婚姻,待人宽宏大度,对苗苗像对自己女儿般呵护,是个值得信赖的人。可就这么和臧鸿宾分手,以后他该怎么办?没有家了,他再回长春去哪儿?突然,一个想法在她脑海里一
闪而过:如果大家能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矛盾不就迎刃而解了吗?重要的是,这么做,女儿得到的爱会更多,就不会对她造成伤害…-可是,真这么做,臧鸿宾的自尊心受得了吗?刘京民会包容这一切吗?陈清熙感到心里没底……
第二天,陈清熙向刘京民说出自己的想法:“你得答应我两个条件:一是对苗苗要像亲女儿一样,不让她受到伤害;二是我和臧鸿宾16岁就认识,又一起过了20多年,离开他,我心里不安,而且他的父母都不在了,他再回长春也没地方去,我们要接纳他,不能把他抛下……”刘京民的眼眶湿了:“你一个普通女人都有这么宽广的胸怀,我一个教书育人的老师,怎么会心胸狭隘呢?你放心,我会和你一起关心他们。”
2002年12月初,臧鸿宾回家休假。当天晚上,陈清熙对他说:“你不是一直劝我找个好男人再嫁吗?我找到了。”臧鸿宾愣了片刻,问:“找的谁啊?…这个人你认识,是刘老师。”臧鸿宾又问:“他爱你吗?…‘我相信他。而且他也爱咱们的苗苗。”沉默片刻,臧鸿宾突然哭了:“以后,我不能回来了……”陈清熙也忍不住哭了:“你是不是觉得没有亲人了?你放心吧,苗苗永远是你的孩子,你从外地回来,还住家里,咱们是四口之家啊……”臧鸿宾含泪点了点头。
于是,12月6日苗苗放学回家后,出现了本文开头的场景。
对自己恩重如山的母亲竟然是养母,而且忍受了20多年不完整的婚姻,苗苗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她止住眼泪,爬上阁楼,看见父亲一副波澜不惊的表情。臧鸿宾冲女儿点点头:“不要为难妈妈。”父亲的一句话,证实母亲没说假话,并且父亲真的支持母亲的选择,这让苗苗心里多少有些宽慰。母亲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做女儿的怎么会不希望她找到幸福呢?苗苗从阁楼上下来,扑到母亲怀里:“妈妈,你永远是我的亲妈,女儿祝福妈妈……”
2003年1月,陈清熙和臧鸿宾协议离婚。
过完春节,臧鸿宾就要离开长春回外地上班了,刘京民在一家酒店设宴为他饯行。端起酒杯,刘京民对臧鸿宾动情地说:“你放心,我会把苗苗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关心,她只是多了一个爱她的爸爸。清熙吃了这么多年苦,我也会照顾好她。再有,我在长春没有亲人了,就把你当亲弟弟吧,希望你也把我当成哥哥。来,咱哥俩干一杯!”
臧鸿宾流泪了,握住刘京民的手说:“这么多年我对不起清熙,让她受了很多委屈。而且,你能给她的,我给不了。所以,我祝福你们了!”
老爸――老爹――妈妈――我爱你们
2004年7月3日,51岁的陈清熙和64岁的刘京民举行婚礼。
2005年春节前,陈清熙接到臧鸿宾从西北边疆打来的电话,像从前一样告知他回家的时间。到了臧鸿宾回家的日子,陈清熙给他烧好洗澡水,准备好饭菜,和刘京民、菌苗一道等他回家。下午3点,臧鸿宾风尘仆仆地回来了,扔下行囊,喊了一声:“苗苗,老爸回来了!”苗苗也惊喜地张开双臂,父女俩深情拥抱。
这时,刘京民上前和臧鸿宾打招呼,臧鸿宾猛然意识到,这个家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自己已不再是这个家的男主人了,表情有些尴尬,竟然没有理会刘京民。陈清熙提醒他说:“鸿宾,刘老师和你说话呢!”刘京民赶紧摆摆手:“快开饭吧,鸿宾走了这么远的路,一定饿了。”在帮妻子摆饭桌时,刘京民悄悄地对陈清熙说:“鸿宾能回来,说明他渴望得到亲情,但同时也害怕失去咱们大家对他的爱,他在观察、揣摩咱们的态度,所以你千万不能伤了他的自尊,对他宽容一点。”
饭后,刘京民拉着苗苗出门散步了,屋子里只剩下陈清熙和臧鸿宾。陈清熙说:“咱们虽然不再是夫妻了,可咱们还是一家人。你知道吗?鬼节那天,是刘老师和我一起去给你爸妈烧的纸。他是教授,是不迷信的,可还是跟我去了。我是说,一家人就要按一家人的样子做事,你别有什么拘束,还和以前一样。”听到这些,臧鸿宾很感动。刘京民与苗苗散步回来,他主动向刘京民伸出手。聪明的苗苗为避免尴尬,管臧鸿宾叫“老爸”,称呼刘京民为“老爹”。
理性上,臧鸿宾真心希望前妻能得到幸福,然而看到陈清熙和刘京民出双入对时,又难免有些失落。一天,陈清熙给刘京民穿戴整齐,送他去市老年大学教课。这时,刘京民已经退休,被老年大学聘为声乐教授。陈清熙回来,臧鸿宾气哼哼地说:“你们搬出去住吧,我眼不见心不烦。我和女儿过。”陈清熙吃惊地看着前夫,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陈清熙住的房子,是原先公婆留下的,离婚时,房子进行了财产分割,一半产权在臧鸿宾名下。陈清熙有些生气,但她很快理解了臧鸿宾的苦闷,和颜悦色地说:“我不怪你发脾气,你还把我当成你的亲人才会这么做。以后,你有什么火气,就冲我撤吧!”
前妻的话让臧鸿宾感到惭愧,他说:“我不是真心撵你们,如果你们真的走了,我再回来,还找谁去?”听前夫这么说,陈清熙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不会撇下你,到哪儿,你都是这个家的一员。”
2006年夏天,陈清熙和刘京民用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在青岛按揭买了一套三居室期房。臧鸿宾得知后,关心地打来电话:“你们没有钱,买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陈清熙说:“买三居室是有考虑的,我和老师住一间,给女儿预备一间。另一间给你留着。将来你退休了,就到威海住。”臧鸿宾声音哽咽了:“谢谢你们想着我。等年终发奖金了,我就给你们汇去还贷款……”
在这样一个特殊而又和谐的家庭里成长,有妈妈和老爹、老爸的关怀,苗苗倍感幸福,学习也越发刻苦。
2007年6月初,苗苗要参加全国高考了。由于她的户口在几年前就办进了北京,所以她必须去北京参加考试。本来,陈清熙要陪着女儿去北京的,但当时刘京民又被另一所老年大学聘为教授,在两所学校之间奔波教学,非常劳累,身边不能没人照顾。这时,臧鸿宾从外地匆匆赶回家。全家人聚在一起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得知前妻的难处,臧鸿宾自告奋勇说:“你在家照顾刘老师吧,我去北京陪考。”后来陈清熙才知道,臧鸿宾这次回来是办公事的,并且只有两天的逗留时间。为了让陈清熙留下来照顾丈夫,臧鸿宾耽误了返程时间,回到单位受到批评。
2007年8月,苗苗以优异成绩被北京一所大学录取。
2007年十一长假,臧鸿宾担心女儿想家,于10月2日去了北京,陪女儿度过了四天假期。为了省钱,臧鸿宾给女儿买了世界公园的联票,女儿开心地进公园里玩,他就坐在公园的栅栏外边等。中午,他买来面包和火腿肠,父女俩隔着公园的栅栏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午餐,随后,女儿又返身去玩……到了晚上,臧鸿宾花380元请女儿吃了一顿全聚德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