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演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206-02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较以前相比,复杂性、广泛性增大,学生们开始步入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因为交往能力的高低成为青年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处理好与人交往的关系。如果我们能了解到沟通方式中的心理学原理及技巧,就有可能较好的度过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阶段,减少因自我交往挫折产生的自我否定焦虑感。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个有关学生运用沟通技巧处理人际交往中的“摩擦”的案例。
亦柔是某高校一年级女生,来自某城市一个中产家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入学近一年的时间里,她感受着缤纷大学生活带给她喜与累的双重感受。在家,有一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小天地,可学校宿舍却是4人间的大家庭,来自五湖四海的姐妹们将共同相处四年。这不,四朵姐妹花共同面对生活学习带给她们的种种考验。问及亦柔宿舍同学的相处之道时,她便滔滔不绝的如此道来:王霖给每个人的见面礼是一个“隔音耳塞”,原来睡上铺的王霖晚上睡觉总是打呼噜,她怕吵着大家,所以提前给大家做了预防工作,另外她也很委屈的讲到,打扰大家她也不乐意,但是这个生理毛病需要大家多体谅。热情活泼的李田有一个习惯,总是喜欢坐在下铺亦柔的床上聊天,套近乎,恰巧,亦柔是个有洁癖的小女孩,平时最讨厌别人坐她的床,在家里连她爸妈都不可以坐她的床,为了不破坏同学间的友谊,也为了照顾到自己的习惯,亦柔悄悄地铺了块卡通造型的大浴巾,解决了困扰她数日的问题。四朵姐妹花把宿舍生活过得热热闹闹的,真可谓是“出门在外靠朋友,大学友情绵又长”。
上述案例中的当事者交流包含了双向性原则、设身处地原则以及真诚的原则,这是有效沟通的三个原则。设身处地,也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与角度来考虑问题是人际交往中有效沟通原则之一。是指在朋友交往过程中,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上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求得心理上的相同。在与人交往中,应当将对方视为具有自己相同的个人权利和个人尊严的独立个体,力求做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样在交往中就能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引起情感的共鸣。
一、解读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沟通则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过程,也是一切社会赖以形成的基础。
(一)满足社会性的需求
人是群性动物,喜欢群居生活,这是天性。社会学家马斯洛也指出“社会性”是人类五大基本需求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归属,是家庭中的一分子,与朋友在一起时被接纳,在社会上被人尊重,这样才能让你感到你和他们同类,有类同的语言、生活与文化,如此生活一起,才能分享,才会产生乐趣,才能使生活有意义。
(二)增进自我了解、发展自我概念
每个人的自我了解来自自省,另外的信息来源即是他人。别人就像是镜子一样,当我们和他人互动时,可以从别人的反应或回馈中,发展出清晰、正确的自我画像。因此,人际网络愈广就拥有愈多的镜子,也就有多方面的回馈,让你不必只从少量的回馈中就给自己下对结论,这样对自己比较公平。
(三)甘苦与共、携手互助
“与朋友分离的欢乐是加倍的快乐,有朋友分担的痛苦是减半的痛苦。”当个人的成就、荣耀、快乐被自己的朋友分享,更能感受到喜悦与价值。而当个人有痛苦时,如果有家人或朋友在身边安慰、鼓励或协助,就不会感到孤单、无助,人也比较容易恢复信心,也有勇气从失败、痛苦中再站起来。
(四)促进身心健康
积极心理学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生理与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帮助。有人说寂寞会致人于死地,优质的人际关系可以创造生命、延年益寿。很多医学研究都发现积极、支持性的人际关系使人长寿,提高肌体免疫力,使人较少患病,也帮助疾病的复原。同样的,寂寞、疏离等会导致心理疾病。令人痛苦的事莫不过没人理会、没人爱、被放弃、疏远等,这些使人感到焦虑、沮丧、挫折、失望、自贬,会造成心理的失落、创伤。所以,积极的、支持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安全、自尊、自信、愉悦,而成为快乐、健康的人。
二、有效沟通的心理策略
(一)听是首要的沟通技巧
“听”具有五个层次。第一层是根本不听,例如妈妈的唠叨;第二层是假装在听,例如做青蛙状;第三层是有选择的听,例如聊天、报告等;第四层是全神贯注地听,又叫聆听,例如音乐会,小道消息等;第五层是最高境界倾听,用心去听,即用同理心去听。
另外,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个技巧就是移情换位,这是指有效的听者是主动的听者或能移情换位的听懂别人的信息。具体分为表层和深层。表层:听者简单地解析、重述或总结沟通的内容。深层:听者不仅有表层的参与,也能理解对方隐含的或没有说出来的内容。
例如:甲同学与乙同学的交谈。
甲:“我用了整整3个月时间来准备英语四级考试,下苦功夫来复习单词、听力等,历年真题都做了很多遍了,但还是在听力上失分太多,最后的总成绩还是差3分,没能顺利通过考试,哎。”
乙同学:“我知道,你感到很难受,因为你已经非常努力地争取,但还是没有考好。”
心理学老师:“你投入了这么多精力和时间在这件事情上,足以见你对此事的钟声程度,却由于自身基础不够扎实的原因没能成功,一定非常难过,但整个过程中你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并注意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协调,接下来的备考一定会顺当很多,如果需要老师的协调那以后我们多加强练习!”
分析:这里乙是表层的移情换位,心理老师则是一种深层的移情换位。因为他听到了甲的言语外之意――由于公司内部协作的问题失去了业务。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训练我们的听知注意力;听知理解力;听知记忆力;听知辨析力;听知灵敏力。
(二)说――“鸟不会被自己的双脚绊住,人则会被自己的舌头拖累。”
一般而言,“说”可以分为这几种类型。社交谈话:通过语言接触,分摊感觉,是建立社交关系的闲聊。“……怎么样?……”感性谈话:分摊内心感受,卸下心中重担,属宣泄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剂。“担任班长一职,为班级荣誉,你辛苦了……”传递资讯:交流双方的对话像一场乒乓球比赛,你来我往,双向沟通。
另外还要善于利用非语言因素。据调查分析,从交谈中获取信息中,视觉占55%,声音占38%,语言占7%;非语言因素包括:使用您的声音;语音与语调、语速、强调;使用面部与双手;露出开朗、机警的微笑;使用眼睛;声音与视觉协调一致;使用身体;身体姿势、泄露信息、身体距离;让对方开口;鼓励别人谈论观点。提问的技巧:选择性提问、婉转性提问、协商性提问。
(三)看――观察
留心捕捉脸部表情,我们可以试图通过关掉声音,“看”电视的方法来练习。学习洞察眼睛的变化,从瞳孔见好恶;肢体动作可以增添色彩与气氛。
距离代表亲疏。挚友:0.5M以下;一般:0.5~1.2M;商务:1.2~2.4M;公开演讲:3.6M以上。
(四)写
写具备可以永久记录;可以很好地组织复杂的材料,易于理解,可以事后阅读等有利之处。我们需要在写之前想清楚,再下笔;简洁,用字铿锵有力;使用空格、段落、标题、字体、图片等。比如选取一个生动的题目;“必须知道的事实”:选择你希望传达给对方的几条最重要信息;关键词:将“必须知道”的语句浓缩为关键词;解释、强化、推敲;加以强化:回应中心。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总是伴随着种种心理因素,其中有些对人际交往是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如对自我和他人的正确认知,开朗乐观的性格,宽容大度的胸怀等,有些对人际交往是起阻碍作用的,如羞怯、猜疑、孤独心理等。了解阻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并自觉消除这些心理障碍,才能有效地进行人际交往。
【参考文献】
[1]张庆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中职生的人际交往较以前相比,复杂性、广泛性增大,学生们开始步入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因为交往能力的高低成为青年学生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然而,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处理好与人交往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如果我们能了解到沟通方式中的心理学原理及技巧,就有可能较好的度过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阶段,建立起外在的心理支持,减少因自我交往挫折产生的自我否定焦虑感,维护个人心理健康。
1 解读人际沟通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与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极其古老的社会现象。沟通则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过程,也是一切社会赖以形成的基础。因此,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萨倍尔说,“……每一种文化形式和每一社会行为的表现都或明或暗地涉及沟通。
1.1 满足社会性的需求:人是群性动物,喜欢群居生活,这是天性。社会学家马斯洛也指出“社会性”是人类五大基本需求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归属,是家庭中的一分子,与朋友在一起时被接纳,在社会上被人尊重,这痒才能让你感到你和他们同类,有类同的语言、生活与文化,如此生活一起,才能分享,才会产生乐趣,才能使生活有意义。
1.2 增进自我了解、发展自我概念:每个人的自我了解来自省,另外的信息来源即是他人。别人就像是镜子一样,当我们和他人互动时,可以从别人的反应或回馈中,发展出清晰、正确的自我画像。因此,人际网络愈广就拥有愈多的镜子,也就有多方面的回馈,让你不必只从少量的回馈中就给自己下对结论,这样对自己比较公平。
1.3 甘苦与共、携手互助:“与朋友分离的欢乐是加倍的快乐,有朋友分担的痛苦是减半的痛苦。”当个人的成就、荣耀、快乐被自己的朋友分享,更能感受到喜悦与价值。而当个人有痛苦时,如果有家人或朋友在身边安慰、鼓励或协助,就不会感到孤单、无助,人也比较容易恢复信心,也有勇气从失败、痛苦中再站起来。
1.4 促进身心健康:积极心理学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生理与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帮助。有人说寂寞会致人于死地,优质的人际关系可以创造生命、延年益寿。很多医学研究都发现积极、支持性的人际关系使人长寿,提高肌体免疫力,使人较少患病,也帮助疾病的复原。同样的,寂寞、疏离等会导致心理疾病。令人痛苦的事莫不过没人理会、没人爱、被放弃、疏远等,这些使人感到焦虑、沮丧、挫折、失望、自贬,会造成心理的失落、创伤。所以,积极的、支持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安全、自尊、自信、愉悦,而成为快乐、快乐、健康的人。
2 有效沟通的心理策略
美国沟通大师保罗莱金研究显示:领导者的交往沟通时间有45%花在听,30%花在说,16%花在读,9%花在写。
2.1 听是首要的沟通技巧:上天赋予我们一根舌头,却给了我们一对耳朵,所以,我们听到的话可能比我们说的话多两倍;研究表明,大部分人至多是中等程度的听者。现存的问题集中在交流双方是否能听懂对方的意思。是否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理解对方。
“听”具有五个层次。第一层是根本不听,例如妈妈的唠叨;第二层是假装在听,例如做青蛙状;第三层是有选择的听,例如聊天、报告等;第四层是全神贯注地听,又叫聆听,例如音乐会,小道消息等;第五层是最高境界倾听,用心去听,即用同理心去听。
另外,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一个技巧就是移情换位,这是指有效的听者是主动的听者或能能移情换位地听懂别人的信息。具体分为表层的和深层。表层:听者简单地解析、重述或总结沟通的内容。深层:听者不仅有表层的参与,也能理解对方隐含的或没有说出来的内容。
例如:某同学甲对一同学说,
甲:“我用了整整3个月时间来准备英语四级考试,下苦功夫来复习单词、听力等,历年真题都做了很多遍了,但还是在听力上失分太多,最后的总成绩还是差3分,没能顺利通过考试,哎。”
一同学:“我知道,你感到很难受,因为你已经非常努力地争取,但还是没有考好。”
心理学老师:“你投入了这么多精力和时间在这件事情上,足以见你对此事的钟声程度,却由于自身基础不够扎实的原因没能成功,一定非常难过,但整个过程中你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并注意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协调,接下来的备考一定会顺当很多,如果需要老师的协调那以后我们多加强联系!
分析:这里乙是表层的移情换位,丙则是一种深层的移情换位。因为他听到了甲的言语外之意——由于公司内部协作的问题失去了业务。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训练我们的听知注意力;听知理解力;听知记忆力;听知辨析力;听知灵敏力。
2.2 说——“鸟不会被自己的双脚绊住,人则会被自己的舌头拖累。”一般而言,“说”可以分为这几种类型。社交谈话:通过语言接触,分摊感觉,是建立社交关系的闲聊。“…怎么样?…”感性谈话:分摊内心感受,卸下心中重担,属宣泄沟通,是人际关系的剂。“担任班长一职,为班级荣誉,你辛苦了…”传递资讯:交流双方的对话象一场乒乓球比赛,你来我往,双向沟通。
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威廉?萨菲尔说:与人沟通时,必须先理清自己的思路,说话要言之有物,以此说服、引导、感染和引诱对方。
另外还要善于利用非语言因素。据调查分析,从交谈中获取信息中,视觉占55%,声音占38%,语言占7%;非语言因素包括:使用您的声音;语音与语调、语速、强调;使用面部与双手;露出开朗、机警的微笑;使用眼睛;声音与视觉协调一致;使用身体;身体姿势、泄露信息、身体距离;?让对方开口;鼓励别人谈论观点。提问的技巧:选择性提问、婉转性提问、协商性提问。
2.3 看——观察:留心捕捉脸部表情,我们可以试图通过关掉声音,“看”电视的方法来练习。学习洞察眼睛的变化,从瞳孔见好恶;肢体动作可以增添色彩与气氛。
距离代表亲疏。挚友:0.5M以下;一般:0.5~1.2M;商务:1.2~2.4M;公开演讲:3.6M以上。
市场营销是一门着重强调“关系”与“沟通”的学科,基于其实用性较强的特征,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良好衔接便显得至关重要。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实用型人才,当前企业对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要求也逐渐侧重于实际应用方面,这便向学生的沟通能力与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特对中职市场营销教学中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策略做出了相关探究,以期为中职教学工作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一、中职学生沟通能力现状分析
在相关调查研究中发现,就当前中职学生的实际沟通能力而言,大部分学生在倾听与交流等方面的锻炼相对缺乏,时常出现难以相互理解的局面,无论在倾听还是在表达上均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经分析,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中职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相对较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强,但在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方面的精神也难免相对欠缺;其次是学生在校内与人产生实际沟通的机会相对较少,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互动交流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导致易产生拘谨的感觉;最后是部分学生在不良身体语言习惯的驱使下,在交流时时常出现心口不一的局面,想要表达的善意往往碍于语言的生硬而难以得到准确的表达,形成一种交流障碍。
二、市场营销教学中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相关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框架
就市场营销这一学科的理论教学阶段而谈,学生知识框架完善与否是可对日后实践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的一大因素。在市场营销教学的过程中,可将教学目的系统地划分为对学生进行沟通意识、沟通能力及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健全的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知识框架得以完善。首先是演讲与口才课程,良好的口才与表达能力是沟通过程的重要基石,演讲与口才课程的设立主要是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锻炼,使学生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表达功底得到充分的强化,为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普礼教育课程,良好的礼仪是沟通成功的垫脚石,因此,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训便显得至关重要,不仅可使学生对自身着装与举止进行正确审视,还可促进学生自信心的进一步提升,使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仪态;最后是沟通技巧课程,基于沟通过程的动态性与交互性,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学会表达,还应掌握巧妙利用沟通技巧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沟通技巧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分角色模拟的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社交技巧的重要性,并在不断锻炼中使学生的沟通技巧得以强化。
(二)师生互动,促进教学方式的完善
课堂教学的实质在于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及信息交流,这意味着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及高质量,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沟通能力的强化,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便显得至关重要。在中职学生所面临的求职背景日益演变的情况下,学校所提供的教学方式也应做出相应改革,以避免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无法满足市场实际需求。在新时期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予以充分尊重,并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围绕学生的实际教学需求,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启发引导,积极倡导合作式学习,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沟通能力的进一步强化。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由教师进行教学任务或案例框架的设置,并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根据小组中各成员思路、方法的融合,各小组分别为教师所列举的案例提供相应的工作方案及商讨策略,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与指导。在上述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也在无形间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可获得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避免与实际应用脱节
基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实用性,仅仅进行理论教学往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教学需求,在理论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具有多样性、灵活性的特征,且建立在不脱离理论与实际的基础之上,使教学工作从根本上与实际应用相互衔接。一方面,可在校内开展市场营销模拟竞赛等实践性质较强的活动,并倡导学生高度参与,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提升的同时,也向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为强化学生的身体语言沟通能力,在竞赛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进行表达时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手势、身姿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分,并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身体语言将自身想法进行更为清晰的表达,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以更为良好的姿态进行表达,促进沟通能力的根本强化。总而言之,在沟通能力的培养中,理论与实践属于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的两大因素,进行教学时应对这两大因素引起足够重视,避免脱节现象的出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沟通能力是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必备基础,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对其进行充分培养是一项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应注重理论知识框架的构建,也应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以培养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根本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春兰.市场营销专业实行产学研结合的途径与实践[J].科技成果纵横,2007,(6).
[2]郭军灵.关于新时期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6).
[3]赵文颂.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科技信息,2009,(25).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沟通成为当今时代的重大主题。有效的沟通理念、良好的沟通能力,已经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沟通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竞争的重要指标之一。沟通能力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之一。在社会交往中,沟通就是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手势彼此传递或交换知识、意见、感情、愿望、观点和兴趣等的社会行为。沟通涉及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沟通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沟通的效果,对学习效果的好坏、人际关系的协调、冲突的解决、人格的健全及心理健康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沟通能力总体较差是客观现实,一些学生沟通意识不强或缺乏沟通知识,少数学生存在认知、心理或人格方面的沟通障碍。大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大都起因于沟通障碍,而心理问题的产生直接制约着他们的潜力发挥。要解决心理问题,让他们的人生有良好的发展,就要加强对大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对大学生素质的必然要求,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大学生沟通能力现状
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只要在社会中生存,就会面临着不断与人交往、与人协作的问题。当今大学生的沟通能力与社会期望尚存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沟通意识淡薄
沟通意识即一种沟通观念或一种指导沟通的思想,指人自觉、积极、主动沟通的倾向,表现在在实践中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贯彻着这种已经是内在的倾向。通俗地看,沟通意识就意味着,个体在从沟通的角度看我们生活的社会。大学生沟通意识的淡薄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有关。在家庭教育中,尽管许多父母在生活上对独生子女很娇惯,但是并未真正与孩子平等相处,去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更多的是以长辈自居进行说教,使孩子处于一种思想压抑的状态,也更谈不上有意识地教育孩子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了。 在学校教育中,通行的是灌输式的教育,基本上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多数教师并不喜欢同学提问题,也不太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造成学生缺乏沟通的主动性。所以学校、家庭和大学生主体的沟通意识都比较缺乏。意识指导人的行为,沟通意识的淡薄导致大学生主动沟通、实践训练沟通能力的行为意识不强。
(二)沟通技巧缺乏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沟通需要艺术,需要技巧,需要幽默,需要化解,需要调查研究,需要知识储备,而这些都是大学生所欠缺和亟须弥补的。如今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体人群。他们在家是家庭的中心,集千般宠爱于一身,有部分学生在家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大学集体生活人际沟通过程中,缺乏沟通技巧,不能换位思考,自私自利,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常发展,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三)沟通实践缺乏
随着现代人对沟通重要性的认识,沟通理论方面的各种书和资料也随处可见,一些学校也开设了关于沟通艺术方面的课程,但沟通并非直接套公式那么简单,还需要在实践的沟通交流中不断总结和提高。尤其是现代网络的发达, 网络已不再仅仅是操作工具,而是某部分人的生活必需品,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或聊天,或打游戏,将自己大部分时间和情感寄托于虚拟的社会中,而减少实际与人沟通的实践。人的发展应建立在现实的人与人互动的基础上,社会学理论中的“镜中之我说”和“概化他人说”证实了这一点。网络沟通减弱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关系,使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了现实的人际交往,忽视了人际沟通知识的学习,缺乏人际沟通能力的实践锻炼,影响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策略与途径
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很好的发展人际关系,发挥个体的内在潜能,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指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 15%,人际关系则是 85%。任何能力都是在后天的学习、塑造中获得、提升的,沟通能力也是如此。为了培养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沟通能力,笔者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鼓励大学生积极培养主体沟通意识
沟通意识作为人自觉、积极、主动沟通的倾向,是行动之准备和行动过程中不断呈现在意识中,而能指导和改进行动的一种思想。从认知角度看,培养沟通意识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性。通过沟通教育或自我训练,培养沟通主体意识,树立一种科学的沟通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形成一种沟通思维方式,把无意识的沟通变为有意识的、科学的沟通,提高主动沟通意识、角色换位沟通意识、双赢沟通意识、自我形象塑造意识。
(二)改善和加强沟通课程教学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高校,沟通课是基础必修课,而在我国,专门为提高沟通能力的课程在大学并未普遍开设,即使有沟通课程也仅是选修课而已,没有作为必修课。沟通课程学习对于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各高校应该把沟通课程纳入文化素质课程体系当中,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以必修课、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如《人际沟通》《管理沟通》《跨文化沟通》《应用礼仪》等课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案例、角色扮演、讨论等教学方法,强化就业面试、演讲等训练,贴近学生的现实需要,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系统化的训练,使他们有健康的人格、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质与人际交往技巧,提升他们认知自我、理解他人并与他人顺利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沟通实践机会
高校要为学生搭建更为广阔的沟通平台,提供更多的沟通实践机会,使大学生通过实践这个根本环节提高沟通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演讲、辩论比赛等活动,大力推进学生班级、宿舍建设,加大活动普及力度,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开展中来,以加强学生相互间的沟通,增强大学生团队精神。学校应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各种实习、勤工俭学,加强大学生与企业、社区的联系,促进大学生与社会的深层次沟通。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沟通环境,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鼓励学生通过加强自我训练、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全面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
结论
沟通能力是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必备能力,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是顺利完成学业的基础,是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也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能力。因此,学校有责任提供一切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资源,教师有义务担当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责任,学生有必要发挥主观能动的主体意识,自觉地进行沟通交际的自我训练,使高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出既有高层次的专业技能,又有多方面综合实力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中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人文类需要,开设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
文件给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为中职学校开展“人际沟通课程建设”活动提供了政策依据。
一、开展人际沟通课程建设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际沟通人才有了多元化的要求,尤其是口才营销成为企业生存的重要依赖之际。因此,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人际沟通人文类课程应以社会职业交往和沟通技能的需求为导向,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技巧和人文方面的素质。
社会的日新月异要求学生不仅具备高境界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还要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为此,中职学校开设人文类课程成为必然,而人际沟通课程更是重中之重,开展“中职学校人际沟通课程建设”,才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
二、开展人际沟通课程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我校人文类选修课课程有:公共关系学、美学基础、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环境与资源、心理学、创业与就业、演讲与口才、管理学、舞蹈与形体。
我们曾对参与选修这类课程的学生作过调查,对象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内向型,这类学生一般不喜欢说话和与人交谈,但在参与选修课学习后,认识到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又因为在课堂上有比较多的表现机会,所以性格变得开朗很多;
第二种是普通型,这类学生一般不主动与人热情接触,也不主动学习,但通过选修课的学习,改变了固有思维观念和习惯,为人处事也大都多了一些热情;
第三种是外向型,这类学生一般都多才多艺,但不是样样精通,有点骄傲,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后,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变得虚心了。
调查结果表明,选修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习者的人文素质起到了一定作用。
深圳开发贝特公司曾经来学校招聘员工,学校推荐了一批选修了舞蹈与形体、演讲与口才、公共关系学等课程的学生,到达公司时正赶上公司要筹办元旦晚会。从参与组织到上台表演,主角几乎都是我们的学生担纲,由于他们的出色表现,为学校赢得了声誉。还有一名电子专业女生,唱歌、跳舞、写作、演讲很出色,应聘一家报社得到重用,还被派往德国专门学习。
综上所述,我校在开展人文教育具有较为成熟经验,开展 “人际沟通课程建设”是有基础的。
三、人际沟通课程建设目标
1、人际沟通课程开发和设计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职业生涯发展为需要”的原则,通过调研,融合《公共关系学》、《演讲与口才》、《心理学》3门人文类课程,构成新的人际沟通课程。
2、人际沟通课程基于社会需求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通过探索,形成“练中学,练中教”的教学模式,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相关人际沟通的技巧。
四、人际沟通课程建设内容
1、社会调研分析
社会调研分析主要是通过社会调研,了解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人际沟通类课程的需求状况以及综合素质培养标准。
2、典型训练项目提炼
典型训练项目是指一个项目的具体训练科目,是人际沟通课程框架确立的基础,要通过社会调研、学生现状分析、专家访谈等形式,再综合各方面因素才得以提炼。
3、确立课程框架
课程框架由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典型训练项目、综合能力要求、人际沟通课程学习内容、基准学时、训练学时、学习任务名称等构成。该框架为制定课程方案提供依据。
4、开发人际沟通课程
由人文类教师、社会学者、课程研究专家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分析探讨每一工作任务的具体能力要求,将社会需求转化为教学性工作任务,设计开发相应的人际沟通课程。
5、基于社会需求情境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形成老师“练中教”,学生“练中学”,使学生提早融入人际沟通的实际氛围,构建自我的人际沟通知识和提升人际沟通的技巧。
6、人际沟通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使用
探索职业教育教学化建设,初步建成涵盖《公共关系学》、《演讲与口才》、《心理学》3门人文类人际沟通课程,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教案、实训指导书、课程考核方案与试题库、案例集、工作过程的图片、音视频、动画、训练项目、社会案例等教学资源库,为教师教学、学生和自主学习服务。
6、人际沟通课程特色校本教材开发
聘请社会专家,与人文类教师共同组成编委会。深入社会调研,采用座谈会和调查问卷等形式,与社会专家共同分析归纳人际沟通方面的社会具体需求,确定教材的定位。
通过教学实践分析学生特点,详细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删除陈旧的知识点和脱离实际的案例内容。以社会案例为基础校本教材,在内容上突出社会交往技能训练。聘请校内外专家,对教材的定位、规划、设计和编写进行审定。
7、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
(1)、“多元化”的考核制度:考试模式强调各人文类课程之间的联系,将若干门人文类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巧融合在一个综合性考核项目之中,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试内容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根据人文类技能标准,制定考核“全方位”的评价机制,从综合素质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使评价真正体现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8、建设与人际沟通课程对应的实训室
(1)、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联合相关行业、社会共同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校内训练场地。具体计划:与八桂职教网和南宁电视台作为合作重点,让学生参与到社会调查所承接的项目中去,鼓励学生在项目中学习,在应用中提高。
(2)、开发训练教材。为将学生素质培养落到实处,并使培养出的学生能从容面对社会,根据对社会需求的调研和社会能力分析结果,组织专任教师和社会人士依据教学实际编写基于社会需求的训练教材。
9、人际沟通课程高素质型师资队伍的培养
积极探索人际沟通课程的建设研究,积极与社会专家交流,派遣人际沟通类教师到社会考察调研,使教师深入社会当中,获取实践体验经验。
五、人际沟通课程建设的预期成果
1、 人际沟通课程资源库,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多媒体课件、教案、训练指导书、课程考核方案与试题库、案例集、图片库、视频库等资料;
2、 人际沟通实用案例资源库,其基本内容包含与人沟通技巧的调查分析、沟通协调技巧、人文素质培养、交际礼仪实务、演讲商谈技巧、活动策划技巧、个人形象塑造、公关策略、障碍排除方法、优化心理素质案例等各方面内容的多种案例,为学生的体验式训练提供活教材;
3、人际沟通课程的特色校本教材:
4、 人际沟通课程校内训练室的建设方案、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和训练教材;
5、 人际沟通类人际沟通课程训练室,包括心理咨询室、演讲与口才训练室、人际交往情景模拟训练室(佐以职业礼仪训练)。
非语言技术,是指通过身体动作、面部表情、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和意向和交流信息、进行沟通的过程。这种技术能力,具有语言信息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是人际交流、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间的沟通、交流中,有很大一部分信息并非是由语言传递的。毕业生要想应聘成功,获得一份理想的职业,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取决于非语言技术在应聘时的灵活、有效运用。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通过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研究者把声音和肢体语言都作为非语言交往的符号,那么,人际交往中信息沟通就只有7%是由语言完成的。另有研究者统计,人脸部能表现出约25万种不同的信息,教室内可以有7000多种课堂手势,这些非语言技术都有着丰富的含义。例如,在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进行训练时,无论所做的动作成功或失败,教练或是抚摩头或是拥抱,都是一种思想情感的表露和传达。
二、非语言技术的作用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会发现,非语言技术的运用,可以起到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手势、表情、眼神、笑声等,都可以说话或传情。所以,非语言技术不仅是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补充,而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沟通,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态度和兴趣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应。事实上,非语言技术在人际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有时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传播和沟通中,非语言技术的运用,既补充和支持了语言信息沟通的作用,又体现了自身的魅力所在。在特定的场合,非语言技术可以起到特别的作用,且效果远比语言信息更好。因为语言传递的信息可以是真,亦可为假,全凭说话者的意识所控制,而非语言技术却难以伪装而透露出实情。例如,一个人在演讲台上,一边抿嘴、搓手,一边说自己一点不紧张,台下的观众能相信他“不紧张”吗?
非语言技术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早已被人们所熟悉。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广泛性和文化交流的多元性,使人们越来越希望从非语言技术中捕捉更多、更深层、更真实的信息。同样,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招聘与应聘活动中,双方都希望从对方的交流中得到较多的、真实的信息。因此,非语言技术的应用,在招聘活动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同一专业的毕业生一起参加同一单位的应聘,若其中哪位着装得体,在面试过程中能坦然、自信、谦逊地与考官进行交流,回答问题内容准确,语音、语调悦耳、手势自然,那么,这位毕业生将比不注重非语言技术运用的同学更容易得到工作。这充分验证了在人际交往中非语言技术的重要性。近年来,笔者走访观察发现,大部分毕业生与理想职业岗位失之交臂,主要就是因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对非语言技术的准确把握和正确、灵活的使用。例如,曾有一位毕业生到一家用人单位应聘,尽管他很想得到那个岗位,然而在应聘时却漫不经心、东张西望、心神不定,结果用人单位以不自信、没礼貌、素质差等理由,未录用该毕业生。由此可见,学习交流中的非语言技术,对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择业是十分必要的。
三、非语言技术的主要形式
在实际交流、沟通中,非语言技术有诸多的表现形式与类型。其中,最重要的三种是目光、微笑、衣着。掌握并运用好这三种非语言技术,将有助于毕业生实现成功
就业。
1.目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接触,是人与人之间最能传神的非语言交往。眉目传情等成语形象地说明了目光在人们情感的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毕业生在应聘面试时,与考官的目光对视尤为重要。一方面,通过眼神,可以展现聪明自信;另一方面,可以察言观色,避免面试出现尴尬。如果眼光游移不定,逃避主考官的目光,这除了表明应聘者的拘谨之外,还表示应聘者缺乏自信心。另外,应聘者可以从主考官的眼神中看出一些信息。如果对方满意,其目光一定会有所反应,如注视时间延长,凝神的眼光突然闪亮等。如果主考官露出这样的眼神,应聘者的应聘基本可以说是成功了。
2.微笑
正所谓“相逢一笑泯恩仇”,微笑来自快乐,它带来的快乐也创造快乐。在应聘过程中,微微一笑,双方都能从发自内心的微笑中获得这样的信息:“我们可以是朋友”。微笑虽然无声,但表达了如下多种含义,如高兴、欢悦、同意、尊敬、认可等。作为一名应聘者,应把笑意写在脸上,传递给别人温暖、信心等,从而有助于建立彼此的信赖感,增强自信心。如果应聘结束时,主考官面带微笑地告诉你“等通知”,说明这次应聘是成功的。
3.衣着
在公共场所,人的衣着也在传播过程中与对方进行着沟通。意大利影星索菲亚•罗兰说:“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类型,它代表你的个性。一个与你会面的人往往自觉地根据你的衣着来判断你的为人。”衣着本身是不会说话的,但人们常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穿某种衣着来表达心中的思想和建议要求。同样一个人,穿着打扮不同,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同,它们会得到不同的收效。
在应聘面试中,应聘者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面试官总是先看到应聘者的外在形象,然后才会听到对方说话。所以,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众人皆知。据统计,人与人之间的第一印象是在1~7秒钟之间形成的,外表形象占55%(显性因素包括服装、个人面貌、形体、发型等),行为表现占38%(显性因素包括声音、手势、姿势、动作等),真才识学占7%(隐性因素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由此,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外表形象在第一印象中占据最大比例。如果给人一个好印象,就算不善言辞,人们也会比较宽容;反之,如果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好,那么,就算后面的交流很精彩,也会大打折扣,甚至降低可信度。着装得体的应聘者会给主考官留下较好的印象,可以加大应聘的成功机率。那么,如何着装才能给人以好的第一印象呢?整洁、大方、得体即可。
参考文献:
[1]叶素贞,曾振华著.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正文:
一、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
班级:2016级一班(高一新生)
人数:84人
时间:2013年9月13-14日
学生基本情况:该班学生中男生28人,女生56人。独生子女34人,占40.5%;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18岁,平均16岁.来自农村的占77.4%,毕业于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占82.1%。开学初,对该班进行访谈时发现,大部分学生谈到面对全新的面孔和全新的学校,不知如何与同学们相处,如何与大家进行沟通交流,怎样去融入班集体,如何做一个感恩、自信的人等问题。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高一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衔接阶段。调查显示,大部分高一新生在入学适应方面存在适应缓慢或者难以适应等困难。我们针对高一新生进行入学适应的团体辅导,希望通过团体辅导提高学生适应能力,以打造一个高凝聚力的班集体,让学生学会交往与沟通,更快融入团队,适应班级为起点,进而进行自我探索与感恩、提升自信等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高中的新生活。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辅导教师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和班级内同学的人际互动,运用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活动,帮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知,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行为方式,预防并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并激发学生潜能的教育活动[1]。
团体辅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无论对培养健康的个体、营造美满的家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构建和谐的社会,还是对心理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都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有人群的地方,团体辅导就可以有用武之地,就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实践证明:团体辅导既是一种心理辅导和治疗的方法,也是一种促进人格发展和预防心理困扰的有效的教育活动[2]。
三、研究的步骤与方法内容
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学初在高一新生中选择一个班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与训练,采取集中训练方式,辅导时间为两天共15小时。
本次研究采取最受同学们喜爱的体验式活动教学辅导模式,对高一新生进行团队人际交往与沟通、自我觉察与感恩、增强自信的训练。
活动第一天旨在提高学员的团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建立规则,和谐团队,进而提高其团队意识和凝聚力;第二天的自我觉察与感恩、增强自信训练,可以让学员正确认识和反思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态努力追求,这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和团队精神训练的重要环节。
人际交往环节设计的思路主要是:从认识第一个伙伴开始,融洽整个团队的气氛,用自信分数来分组为后续自信训练埋下伏笔,正向互动融入小组相互介绍与了解对方,并与其它小组进行积极互动,对形成的各个团队进行建设,最后在浅度催眠的状态下闭眼静听关于珍惜友谊的一段朗诵――“特别情感给了你”。
人际沟通环节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从小组展示看小组内的沟通情况,对全体的倾听能力作一个测试,用实际的问题再次考验学生倾听能力。通过不看不说、只说不看、积极沟通等训练提高学生沟通能力。最后让学生明白行为比说话更重要、更有价值,明白说再多不如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自我探索与感恩环节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认识自我,深入探索亲人眼中的我、朋友眼中的我及自己眼中的我,思索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通过“我的五样”、“生命之舟”、“我的重要他人”“心有千千结”等进行自我探索,找寻心中的爱,反思成长,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命中的所有人。
自信提升环节的设计思路主要是:首先让学生回忆成长经历中自己的成功小故事,再寻找自己的优点与长处,让同学互相赞扬与欣赏。其次是找出自己需要锻炼的特质,并坚定不移、信心百倍的大声说出自己的优秀品质。然后通过观看视频明白永远不要放弃,意向百分百,努力的争取并展示自我。最后让每个同学展示自己的风采,相信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四、个案研究跟踪讨论
(一)班主任感受
班主任谈到:培训一天后去寝室查看时,发现寝室同学不再是各玩各的,而是全体愉快的在一起下棋、讨论。通过此次培训使得学生的沟通能力、感恩的心、自信心、班级意识大幅度提升,班级团队凝聚力明显增强,同学之间感情更深厚,交往更和谐。班级学生干部是通过两天的培训观察和学生积极上台演讲之后才推选出的优秀学生。
(二)学生感受
有学生这么写到:今天我上了人生中最奇特的课。认识了很多人,感觉班上同学很有人情味,同学们相处很融洽,相信本班一定会更加团结友爱,超越其它班,成为让别人都羡慕的优秀班集体。
五、个案研究结论与思考
通过为期两天的团体辅导,该班学生从人际交往、情感沟通、自我觉察、规则意识、班级凝聚力与自信心等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从而更加热爱班集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动交往
人际交往的成败或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一个人的学业、生活、婚姻、事业等的成功与失败,如何创设一个高凝聚力的团体或让个体尽快融入一个新的集体,赢得友谊,为人生事业发展提供帮助,是我们很多人感到困惑的问题。
本次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更快融入班集体,他们学会了主动争取,主动交往。有一位学生这么写到:进入安中这个新环境,校园是陌生的,老师是陌生的,同学也是陌生的。我们面临的一切发生了变化,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压力和紧张,为了更好的成为优秀的学生,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我们要做的就是熟悉他、认同并接受他,尽快把自己融入学校这个新环境中。
(二)学会沟通
人际沟通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不注意其中的一些细节特别是非言语行为可能使你在交往中事倍功半。
情感沟通是联系人们内心世界的纽带,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桥梁。团体辅导的魅力所在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那道障碍,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去倾听他人的话语,与他们沟通的关键,如何团结合作,与朋友分享欢乐与痛苦。
(三)立即行动
没有空洞的理论,没有玄幻的狂想,没有高调的口号,没有虚伪的煽情,有的,只有行动,不断地行动,向着目标,坚定地走!学生如是告诉我。目标就是动力,目标就是希望,不要管其他人的目光,想做就做,路在脚下,目光在远方。
(四)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一个以清晰自己人生价值观,激发感恩与成长动力为目标的训练环节。每一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在生命旅程中是如何对待亲情、友情、健康、事业、金钱等,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而努力的过程中,学会多赢与感恩。学生谈到在自我觉察中体会到了心痛、真理与爱,懂得了要爱护自己,珍惜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千万不要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
(五)提升自信
自信提升是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打破一些负性思维和消极暗示,发现自己的优势并敢于追求,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相信自己并努力创造自己美好未来的一种积极心态,这是激发人成长动力挖掘潜能的一个有效手段。
(六)规则意识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这句中国的老话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所验证。制定规则来进行约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一个守规则的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学生一时的行为违背了规则,一定要去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不要仅限于简单地用规则约束。真正的关心会比单纯的管束效果好得多。我们老师面临学生出现的很多问题,也应积极应对,而不是逃避和麻木不仁,任其发展。
通过这次团体辅导,看到了老师及学生对活动的喜爱,尤其是学生在团体辅导之后的明显变化,我们由衷的感到开心与幸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Social Support of Sports Professional and Non-sports Majors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social support of the study,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to fi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event and alleviate problem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better adapt to socie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author selected bayinnaoer city of Inner Mongolia five university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th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research.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the overall situation is good, the family support dimension scores the highest, sports activities on understanding social support have actively action.
Key words mental health;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support; sports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内蒙古巴彦淖尔市5所高校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750份,回收有效问卷717份,有效回收率为96.6%。其中体育专业293人,占40.9%,非体育专业424人,占59.1%。
1.2 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参考姜乾金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主要改动是将“领导、亲戚、同事”改为“老师、亲戚、同学”。共12个条目,由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三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含有4个条目。同时以个题目项分数之和的平均分反应个体的社会支持总程度,分数越高,得到的总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2)数据统计方法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问卷的一致性信度检验
一般而言,内部一致性信度Alpha大于0.87表示问卷信度较好。本研究采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说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信度。
2.2 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状况
首先,虽然大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监管,但是由于父母和子女间的关系无法取代,大学生需要获得来自家庭的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家庭是大学生支持的主要方面,成为大学生最多的社会支持维度。其次,同学、朋友之间共同生活,互相帮助,成为大学生第二社会支持维度。
2.3 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之间社会支持的差异检验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社会支持总体情况、家庭支持维度、其他支持维度和朋友支持维度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均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并且差异均十分显著。
2.4 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中,运动群体与非运动群体社会支持状况的差异检验
根据查阅的文献,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特点,我们提出了我国大学生运动群体的标准:包括体育课在内,平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次数是3次或3次以上;每次体育运动持续时间30min以上的大学生称为运动群体大学生,不能满足这个特点的即非运动群体大学生。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促进身体健康,缓解精神压力,调解不良情绪起着积极作用。相对而言,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更有规律,更积极主动;其次,参加体育锻炼能结识更多的朋友,促进人际交往,拓宽人际圈,建立良好的人际网络;另外,体育运动中很多项目是需要协作完成的,有利于养成互相帮助的习惯,能在活动中得到别人的帮助,培养团体意识,掌握沟通技巧;另外,体育专业大学生大多性格外向,积极向上,展现出朝气蓬勃的一面,更容易结交朋友。这都可能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四项调查数据得分显著高于非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的原因。
在非体育类专业的大学生中,存在着经常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即运动群体大学生,他们往往和同学好友一道去参加体育运动,促进了彼此的友谊和感情,在体育运动中,还会结识到新的朋友,这就无形中扩大了社会交往面。体育活动过程中,他们互相协作,互相帮助,互相沟通,不仅仅锻炼了身体,还加强了彼此间的联系,使社会交往面进一步拓宽,从而获得更多人的支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体状况良好,家庭支持维度得分最高,为4.80;朋友支持维度得分排在第二,为4.70;大学生社会支持的总体得分为4.68,排在第三位;其他支持维度数为4.54,排在第四。(2)体育活动对领悟社会支持有积极地作用。通过研究数据对比,我们进一步发现了体育活动对于领悟社会支持具有促进作用。
3.2 建议
(1)学校要充分认识社会支持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帮助大学生认识获取社会支持的重要意义和主要途径,鼓励和激发大学生互相帮助,加强交流,互相沟通,通过多种途径,拓宽交往面,积极主动地寻求社会支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2)高校的班级要建立班委会、学生会等集体组织,建立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促进学生交往,并且要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班主任和教师要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交流沟通,打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指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3)高校要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例如:运动会、文艺汇演、演讲比赛、书法交流、研讨会等,这些形式灵活多样的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能培养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能使大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学会利用社会支持资源。(4)大学生自己要充分认识社会支持的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和其他的交往交流活动,在日常学习中,多与别人交往,多沟通,多帮助别人,多结交朋友,这样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建立起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 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心理学动态.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在信息社会,企业是生命的有机体,企业管理的本质和核心是沟通,管理沟通是企业组织的生命线,而沟通则是机体内的血管,通过流动来给组织系统提供养分,实现机体的良性循环。管理沟通是日常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实现管理效果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
管理不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沟通不仅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剂,更是企业落实经营管理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各级员工有效工作的基础。沟通是管理的高境界,良好的沟通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和谐,干群关系更融洽,以便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沟通存在问题可能使企业有限的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无法实现最佳配置,这样不仅产生不了合力,反而互相牵制,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行和发展。
管理沟通的重要性有两个数字可以很直观的反应,就是两个百分之七十。第一个70%,是指企业的管理者,实际上70%的时间用在沟通上。开会、谈判、谈话、做报告是最常见的沟通形式,对外各种谈判、约见也是沟通的表现形式;第二个70%,企业中70%的问题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
日常管理工作总而言之为: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安全管理等等,这些均需要借助于沟通才得以顺利进行管理。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打通人们才智与心灵之门,使之心情顺畅,精神愉悦,随之有效的激励人,挖掘人的潜能,形成谋事、干事、成事的氛围,真正让人们的力量像泉水一样向上喷涌,以便更好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共赢。
当然,许多新的管理理念、方法技术、政策规定的出台,都是经过数次沟通、碰撞的结果,只有好的沟通才能最终实现管理最科学、追求效益最大化、追求职工最实惠的理念,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流程管理。
二、沟通是管理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现代管理理论公认的四大管理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哪一项功能的实现也离不开沟通。计划的过程需要以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内部资源分析讨论为前提,市场调研和分析讨论就是沟通的重要形式。计划的形成就是良好沟通的结果。另外,计划的下达和正确执行又需要沟通来进行。至于组织、领导与控制,它们本身的过程,就是沟通的过程。没有沟通,怎么组织?没有沟通,又谈何领导?没有沟通,没有信息的掌握和及时反馈,又谈何控制?因此,在现代信息经济时代背景下,可以说管理即是沟通。
管理的对象基本上是由参加管理活动的人或人群组成的,这些人或人群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从事现实管理活动。管理者向被管理对象输出指令,并从被管理对象方面获取信息,从而有效实施管理。管理是组织、指挥、领导、控制别的人去正确完成工作和按计划实现工作目标。组织、指挥、领导、控制无一不是信息交流,即沟通。
三、 沟通技巧及其应用
沟通就是交流双方信息传递的过程。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家庭的一员、某个组织中的一员,每天都会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与人沟通。沟通的技巧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在很多的情景之中,沟通技巧的优劣会成为不同沟通结果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以良好的心态,运用好沟通技巧,与各种人进行沟通。
(一)善听。“倾听则明,偏信则暗”。倾听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之一。成功的管理者大多是善于倾听的人。为了使倾听有效,一要身心投入。集中精力、集中思想、积极思考。二要换位思考,以增强相互理解。三要沉默是金。静静地听他人倾诉是有效倾听的最好方式。四要听其言观其行。不仅非语言信息较可靠,而且言行一致更关键。
(二)能说。包括面谈与演讲技能。现代人都要学会沟通、表达和当众讲话。“能说会道”更能适应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更适应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的需要。面谈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形式,是管理沟通发生的交流方式。要讲究说的艺术,要以理义感人,注重伦理道德,说话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切忌巧言令色、强词夺理、冗词赘句。
(三)巧读。作为一个管理者,每天要阅读的信息很多,如:报告、合同、会议资料、公司文件以及网上信息等,阅读后再传达给员工。管理者在管理沟通中掌握读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阅读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一种体现。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管理者在阅读中要进行互动式的阅读,即在阅读中要善于总结、提问、阐述以及预测。
(四)擅写。笔头沟通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沟通形式,也是现代企业最可靠的沟通方式。“口说无凭,落笔为准”。在现代企业的商务活动中,商务函件、协议、单据、申请报告等都要以笔头纪录方式加以认同。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发挥纸张、传真(Fax)、电子邮件(E-mail)、电子会议系统( EMS)的不同作用。二要提升笔头沟通的语言组织技能。把握笔头沟通的语言逻辑的最高层次、中间层次、基础层次,善于运用演绎、归纳等推理方式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三要把握写作特点,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并使读者乐在其中;明确写作目的,按不同受众选好风格、渠道偏好及不同的沟通方式;把握好写作的换位思考。
在信息经济时代,管理沟通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就是企业管理本身,沟通的任务就是管理的任务。管理就是沟通,良好的沟通,不仅优化不同主体之间信息正确的传递,使组织的正常活动得以维系,也促进人们之间的关系融洽,使组织获得超越职能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职业院校文秘专业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领域的先进理念逐渐确立,传统的文秘专业已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和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市场需求文秘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公关技术,能熟练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办公设备等等,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职业院校的文秘专业教学现状令人堪忧。
首先,重理论轻实践。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是职业院校文秘专业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师照本宣科讲授完毕,安排学生在没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凭空杜撰,由此得到的是枯燥的课堂和学生习作的敷衍了事,让学生很难真正学到综合职业技能。其次,缺乏创新理念,不思进取。一般来说,职业院校中文秘专业教学管理的系统培训较少,学生甚至老师都很少能接触到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这就限制了他们的专业视野,束缚了专业教学的发展。同时,文秘属于行政管理岗位,一般社会招聘中文员的待遇比较低,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没有自我提高的意识,对专业问题不求甚解,不思进取。因此职业院校文秘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2 如何加强文秘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2.1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培养目标
职业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最终是以就业为目的。学校需要结合社会用人单位对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调整培养目标,使之能够胜任文秘工作的各项内容。
一是写作能力。作为一名文秘人员,写作能力是基本更是关键。一名文秘人员,如果缺乏写作素养和能力,是不能胜任文秘工作的。因此,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了解各种写作方式和技巧,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进行不断地写作训练,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风,明确写作的严肃性和政策性,提高写作修养。
二是语言表达能力。文秘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技巧,否则很难做好这份工作。学校教学要通过专业、规范地训练,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自如,如和不同角色人的说话方式、重要场合的谈判技巧、成功地辩说、激情地演讲、幽默地玩笑等。语言能力的表达得益于渊博的学识,因此学校教学离不开广泛地阅读。
三是信息技术和办公设备的运用能力。科技的飞速发展,给各行业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因而岗位需求也更高了。文秘工作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方式,而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办公手段的现代化,要求文秘人员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传真机、打印复印机等处理日常工作,需要掌握日常办公软件的操作和灵活运用,能够了解如何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如何筛选重要信息等。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使之适应现代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学生对先进事物的吸收和接纳能力。
四是人际交往能力。在近几年的高校招聘会上,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求职者的“情商”。文秘这一职业,需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更突显了人际交往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悦,充满信心,还能带给周围的人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状态,利于工作的开展和任务的顺利完成。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增强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社交礼仪、自身修养、职业道德素质等相关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2以岗位分析为基础,优化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文秘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实际应用技能。由此可以将专业课程归纳为三类:一是基础素养类,如人文社科、职业道德渎职、心理健康、哲学与人生等;二是职业技能类课程,如应用文写作、秘书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三是实践类课程,如公共关系、文化礼仪、会计基础、摄影等。这三类课程是对文秘专业所有学生的要求,以此来适应现代秘书职业发展多元化的趋势。
根据合理的课程体系,进行科学地课时搭配比例。减少纯理论学时,注重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2.3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受到严重谴责,结合学生的特点,大胆探索和实践情境模拟、现场教学、换位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室中模拟会议召开,会议文件的起草、会场的布置、参会人员的接待、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涉及多方面知识,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印象获得实践效果,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4加强实践教学,提高职业技能
利用校内外资源,进行实习实训,强化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首先,在校内安排顶岗实习,将学校一些部门的秘书岗位提供给学生轮流承担,比如办公室管理、图书信息处理、文件起草、会议组织等任务,安排正常的工作量和工作职责,让学生亲身体会文秘工作的真正价值;校内举办的文化节、运动会等相关活动,让学生自己起草策划,组织安排会议的相关工作等。
其次,组织社会实践,提高职业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企业庆典、公益社会活动、颁奖仪式、公司经验交流会等,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培养职业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同时,职业院校要积极利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授课,提高学生“习文办会办事”的能力。
2.5强化综合素质,助推就业竞争力
坚定的信念、充沛的精力、果断的胆识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都是成就事业的必要保证,广泛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磨砺,对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笔宝贵财富。坚持给学生传输自主创新创业的理念,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种“比别人更会学习”的素质,学会把知识、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3 结论
可见,职业院校文秘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涉及诸多因素,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业特点为基本原则,优化教学思路,注重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文秘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筱敏.中职文秘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2014(9)
[2]莫正桂.论中职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3(12)
[3]王翠风.中等职业学校文秘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2013(6)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其实就是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息通过从上到下或同层间传递,达到管理和控制的目的。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面向社会的窗口,更是企业管理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这就要求我们在项目施工管理上要不断深化、细化以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是指在项目的生命周期内,不断进行资源的配置和协调,不断作出科学的决策,从而使项目执行的全过程处于最佳的运作状态,产生最佳效果。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是指项目管理应综合协调好时间、费用、以及功能等约束性目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成功地达到一个特定的成果性目标[1]。
1.1根据工程项目情况组建项目部及配好项目经理
工程项目由于工程大小、难易程度、工程分项多少等不同,组建的项目部也就不同,进而为该项目配置的项目经理也会不同,而项目经理是该项目部的重要所在,特别是当一个工程项目只配项目经理时,他作为一个工程项目的第一责任人,是项目好坏的关键,他的综合能力、组织领导能力都尤为重要。为此,一个项目部的组建特别是项目经理的配备对实现工程项目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项目部的建设要注重其项目部组成人员,作为项目经理要掌握专业水平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管理水平,需要项目经理具备以下几点能力:
一是专业技术能力:所有工作都需要一些专业技能,它是一个人生存的必要本领,而作为管理者更是重要,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就说服不了下面施工的工作人员,更何谈去管理他们。要使下面施工人员信服管理者,这样做项目就能成功一半。
二是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者须掌握在人群中与人共事、理解别人、激励别人的能力,才能有效的发挥他的管理能力,只拥有专业技术能力但缺少人际交往能力的人,也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三是局势判断的能力:管理者要有把握和掌控局势的能力,这样才能去分析和诊断复杂的情况,然后根据局势做出相应的决策,因为决策需要管理者看准问题,找出可以改正问题的替代方案。
项目经理作为一名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始终表现对公司及相关产品的兴趣和热爱;自愿承担艰巨任务;在工作时间避免闲谈及向有关部门提出部门或公司管理的问题和建议的良好习惯。其次要具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善于合作,注重组织建设;敢于冒险;把握机遇的特质。再次要克服无法与人合作;缺乏适应力;浪费时间和金钱;不注重咨讯汇集;没有礼貌;缺少人缘;缺少专业知识;不重视健康;过于慎重、消极;摇摆不定、缺乏将才;自我设限,不思长进的不良习性。最后要不断提高综合分析、控制情绪、幽默、演讲等综合能力。
良好沟通是工程项目成功的主要因素。沟通的方法靠人际技能,人际技能不但用于内部管理,也用于工程项目的相关方面的沟通。美国管理学大师摩尔把人际关系看成事情或项目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所占比重为80%,这说明了人际技能是项目管理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沟通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和理解别人的需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有理有节地通过接触、交流,把己方的要求技巧地表达出来,最终说服对方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在处理冲突时要有一定令人信服的良策,包括折衷方法;要掌握沟通的互动性,而不是单方的,要充分调动对方,利用能力和人际技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内部沟通中首先是与营销人员的沟通,在沟通中要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相关方的情况,工期要求以及招投标和合同等;其次要与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周期、工程设计、工程概况等沟通;再次与采购进行采购周期和资金状况的沟通;其四与生产加工制造部门进行资金保证的沟通;最后要与上述部门的沟通对整个工程做到“心中有数”,并通过随时的沟通调整工程计划,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
在外部中主要与业主、监理、总承包、其它相关施工单位的沟通,在外部的沟通中首先要把握好第一次的沟通,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在沟通时要了解工程情况,不要以一问三不知,也不要夸大其辞,要以向对方学习的心态,以沟通感情为主,了解对方,为今后的交往打下基础,这是关系到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其次在日常沟通中要有理有据,注重说话的实效性,在合同面前时平等的双方,享受合同赋予的同等权利,所以不要低人一等,在不可为的情况下不要违心地承诺,掌握沟通技巧和语言尺度及语气,当与对方发生沟通困难时,可以通过改变沟通环境、地点、方式进行沟通。最后要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感情关系,完成一个工程要交一批朋友,赢得一片赞誉。
1.2、工程项目中的几点要素
1.2.1、强化施工队伍建设
施工队伍是一个工程项目的最后实现者,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度、材料消耗最后决定了工程项目的结果,为此建设一支有活力有技术能力的施工团队是保证实现工程项目目标的重点。在组建施工队伍时要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坚持“谁用工谁负责”和“教育、使用、管理并举”的原则。
1.2.2、做好项目施工前准备会和施工计划会
作为施工前的开工准备会,由营销人员、设计总工或主设计人员、项目管理负责人、材料采购负责人、投标设计负责人、审计等有关人员参加。首先是营销人员进行工程合同的移交,并对合同的工程地点、施工范围、主要施工项、合同额、工期要求、质量要求、回款方式、材料的种类、厂家等要求及需各部所做的前期配合进行交底,介绍合同执行的风险。其次进行商务策划,分析合同中在方案、材料、项目、工程质量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商务风险,总包配合费的情况、谈判的具体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再次了解施工的现场软环境(与业主、监理、总包之间的协调关系),业主的资金状况(了解业主资金是否后备充足),现场实际施工状况(总承包单位施工进度状况)等,为施工做好准备。最后确定合同全体执行过程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及设计施工图的完成签图时间,主要材料厂家的确定时间,项目部人员进场时间等进度安排。
1.2.3、掌握项目管理的三个技巧
三个技巧就是掌握工程管理的送样和封样、合同变更这三个技巧。
送样和封样不是简单按照合同的要求,而是要将对企业有利的材料进行推荐,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使其封样达到对企业有利的目的。当所签合同单价对企业不利时,可采取变更结构形式和材料等措施,通过经济洽商,使其更改合同。
1.2.4、项目管理的核心-成本控制
依据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计划、进度报告、工程变更等确定施工成本计划,按成本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等步骤完成成本控制计划。而成本控制包括:人工费的控制、材料费的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施工分包费的控制[2]。
2、结语
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一个工程项目完成后,要有条理、明确、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目的在于引导将来,在新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改进、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要具备的要素非常之多,不能一一举例,但主要在于有一个优秀的项目经理和成本控制的掌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