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单位档案管理基本情况大全11篇

时间:2023-05-31 14:59:1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单位档案管理基本情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单位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篇(1)

档案统计工作的要求。第一,要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这是档案统计的重要要求。第二,档案统计工作要符合企业建设要求,对档案统计要标准化,统计调查工作要科学化、系统化,统计服务优质化。第三,充分发挥档案统计工作的服务和监督作用。档案统计工作,不仅是有关部门从事研究、进行决策不可缺少的耳目和参谋,不局限于一般的登记、填送报表,同时,还是通过档案统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依据。邯钢公司非常重视档案统计工作,公司档案馆承担全公司档案管理职责及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责令各单位定期开展自纠、自查、自改工作,形成文字报告上报公司档案馆,便于掌握一手资料,统筹管理。同时,由公司档案馆牵头,组成检查小组,由档案馆馆长带队,2~3名具有副研究馆员职称的人员为组员,不定期地对公司所属二级厂、机关部室的档案部门进行检查工作,依据本企业制定的《档案馆藏基本情况统计台账》所涵盖的各项工作逐条逐项进行检查,核实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个别问题由公司档案馆检查组事后汇总,形成文字报告上报相关部门,请求支持。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了档案统计基础工作,确保档案统计数据准确、翔实,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等项工作。邯钢公司档案馆承担着全公司档案基本情况统计工作,公司档案馆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统计管理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档案局的有关要求,在本公司制定的《档案馆藏基本情况统计台账》基础上,认真填写《全国档案事业统计综合年报》档基2表《档案馆基本情况年报》,针对这一项工作,公司档案馆利用公司内部局域OA网、电话等形式下发通知,要求公司所属29个具有档案室的单位报送统计表。并对报送的4200条数据逐条、多次审核,直到数据准确、逻辑关系清楚,汇总后经过公司领导签字、盖章,将电子版、纸质报表报送邯郸市档案局,圆满完成历年来《全国档案事业统计综合年报》统计、上报工作。加强内部培训,提高档案人员业务能力,确保档案统计工作顺利进行。在企业降低成本、挖潜增效、节能减排的主旋律下,机构的整合、人员配置调整、人员到龄退休等情况经常发生,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也经常发生变动,给档案管理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邯钢公司档案馆针对这种情况,在要求各单位报送统计数据之前特举办一期“档案统计工作业务”培训班,对全公司档案工作专、兼职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班内容针对《档案室藏基本情况统计台账》《全国档案事业统计综合年报》档基2表《档案馆基本情况年报》进行逐条讲解,阐明各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了重点部分、共性问题。例如,在统计报表中有一项“未整理零散档案排架长度”是按米为单位计算统计的,因为是未整理零散的档案,可能会以捆、箱、包等形式存放,但是在统计时不能以几捆、几箱、几包来统计,会使档案的实际数量统计不精确。对个性问题举例说明,引以为戒。培训班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很强,受到广大档案人员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对新接手档案工作的人员帮助很大,帮助他们理清了头绪,找准了切入点,解答了疑难问题,为做好档案统计工作创造了条件。培训班由公司档案馆具有副研究馆员职称的人员担任讲师,讲师自行制作授课课件,该讲师也是档案检查组成员,所以对基层工作也很了解,在授课时能够抓住重点,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能够一一解答。通过加强内部培训,讲师能够从基础工作入手,照顾到点、面的问题,学员能够带着本单位实际问题来咨询,从而提高了学员业务能力。通过内部培训形式,减少了外培经费,也为企业降低成本发挥微薄之力。档案统计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档案管理基础工作,通过对档案的收集、移交、整理、鉴定、保管、提供利用等情况最基本内容的记载,揭示了它们形成过程、现状和变化,反映出企业由小到大的历程,因此,档案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在加强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以一颗平凡心做好档案统计工作,为企业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杨 芳 陈林涛 徐志红 单位:河钢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2)

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上实行多头管理、管理体系上仍按传统的三大类管理。管理方法上实行“档随人走”,主要表现在各单位部分人员的档案有的在人事部门,有的在人才交流中心,还有的在劳动部门,管理的主体不清。管理模式上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力、物力、资金不到位,重复浪费极为严重。

(二)人事档案法规不健全。

由于人事档案法律建设上基本还处于探索阶段,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人事档案观念淡薄,普法工作开展力度不够,公众对于人事档案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

(三)人事档案内容不完备,档案整理不规范。

把个人材料归档成册是人事档案规范化的基本前提,许多单位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欠缺。材料混杂、散乱,甚至根本没有清理,有些单位档案虽已立卷成册,但没按要求的格式进行分类处理,给档案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随着行业的发展,各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干部通过各种方式提高了文化水平和学历层次,但由于学习渠道(如函授、短期培训、研修班、进修班等)的差异,以及各个学校对入档材料的要求不同(如有的学校没有学历批准书的相关材料,只有学位证书)等问题的存在,导致某些人事档案中的学历材料不齐备,且无法补办。

(四)人事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大部分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还仅限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较好的单位也仅仅是采用了电子数据库管理,而根本没有实现信息化。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公条件的改善,为了更加真实、全面的地记录干部所有经历和资料,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措施

(一)理顺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现行的人事档案,主要按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进行管理,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有关规定,在强调按隶属关系管理的基础上,突出职能管理。组织部门承担对档案工作牵头抓总,负责档案工作的管理督查和业务指导,同时,具体负责所管领导干部和参照管理单位人员的档案;人事部门负责国家公务员包括依照管理单位人员的档案管理;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事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工作人员及流动人员的档案管理;劳动部门负责各类企业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

(二)健全人事档案规章制度。

要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工作有序,有据可依,保证人事档案工作逐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人事档案“见证历史”的作用。完善档案的保管、利用、借阅、保密、归档、鉴定制度,及时收集、补充、更新和完善人事档案材料。对收集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精练,观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使人事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真正做到不丢失、不积压、客观反映事实。

(三)丰富人事档案材料内容。

要紧紧围绕干部工作大局,提高人事档案利用价值,在收集干部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人事档案材料内容,一是建立干部工作业绩档案,及时将干部的工作情况、工作业绩和在重大活动、重点工作中的表现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收入档案,为凭实绩用干部提供必要的依据。二是建立干部能力档案,重点收集个人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继续教育情况以及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注册考试等能反映个人才能的资料。三是建立干部认可档案,本着党政干部群众认可、技术人员学术认可、企业人才市场认可的原则,分别建立党政干部考核考察档案、技术人员学术和技术推广成果档案、企业经营者利税档案。通过这些内容,把档案建设成为反映干部面貌的镜子,记录干部成长的录像,以便于组织对干部进行全面了解,使干部档案更好地为组织工作、经济工作服务。

篇(3)

随着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医院医保档案管理水平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但是从目前医院医保档案管理的工作现状来分析,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在很多方面上还不够完善,医保档案管理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医保制度作用的发挥。医保档案管理创新之处在于要提高医保制度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医院医保档案对医保制度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当前的医保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与完善。

1 完整性

加强医院医保档案管理的质量,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首先必须要加强医保档案的完整性。从目前医保档案的内容来分析,医保档案主要记录、收集、保存了医保参保单位、参保个人的基本情况,其中还会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例如:特定病种诊疗情况、慢性疾病、重大疾病审批情况等等。但是从内容覆盖的范围来看,很多与医保相关又较为重要的相关内容没有纳入到档案管理当中,可以说医院医保档案在内容上来说还比较单薄,还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公开、透明、全程的档案管理要求。

基于目前医保档案内容上存在的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在医保档案管理中增强一些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这些方面:一是,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各地医保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将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到管理当中,目的是让医保档案管理能够时时刻刻关注到政策的变化,更好的掌握政策的走向才能对当前的医保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更好的指导与规划;二是,个人健康信息。针对个人参保的档案,笔者认为需要建立较为全面的健康档案,档案内容不仅需要包括特定的病种、慢性疾病与重大疾病,还应该加强一般疾病的记录,将力所能及的相关信息纳入医保档案管理范畴当中。针对有特殊疾病、突出大病等等需要进行重点跟踪管理的参保人员,笔者认为可以有意识的加强他们的健康与医疗指导;三是,全面的医疗机构详细资料。对于本地区所有的医院,必须在档案管理中将医院的等级表明,其中医院当中的主要门诊科室、医疗技术人员以及他们的业务素质与能力,医院的收费标准、医保门诊记录等等,这些都是属于医疗结构的详细资料,都是医保档案的内容,而这些信息的记录可以充分体现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加全面的医保服务;四是,医保药品信息要完善。纳入医保范围的所有药品,必须要有详细的记录,需要记录药品的名称、品牌、生产日期、生产厂商、药品用法与用量,还需要记录本地销售的医院、药店与价格等等,不断加强医保档案内容的完整性,才能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加人性的服务。

2 连续性

医保档案实际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参保人死亡或者迁出、迁入等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往往这些客观因素会影响到医保档案的连续性。医保档案一旦失去连续性,参保人在工作变动等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如果选择外地就医,在外地医院查询此人的医保档案就比较困难。而且就医院转诊的情况来说,医院转诊本身难度就较大,而且还会出现“死人领活人钱”的情况,此类情况的存在无疑是对医保制度最大的讽刺。纵观这类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得知由于医保档案相关信息内容传递的不够及时,导致医保信息失去了连续性,从而导致信息上的缺失。

针对此类情况,要求医保档案管理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医保信息的传递性,最大限度确保医保信息管理的连续性。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一是,要保障医保信息的传递性,应该及时做到立卷归档,进一步保障医保档案相关的每一个单位都在医保档案管理当中。医保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立卷归档的良好意识,关于需要纳入到医保档案范围当中相关文件、单位规定以及参保人员电子病历等等,必须要在医院规定时间之内做好整理归档工作。要严格控制因为归档不够及时而影响到医保信息的传递,导致医保信息缺乏连续性。因此,做好医保信息及时传递的工作,为医保信息的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对医保档案要及时更新,医保档案建立之初会产生很多的新的档案,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及时做好各种档案收集工作,并⑵涫淙氲郊扑慊系统当中,及时更新档案代替陈旧的档案信息,最大限度保障医保档案信息的新颖、实效与有效,从而避免由于医保档案信息失效而导致医保制度无法有效实施;三是,医保档案的及时跟踪转移,参保人员由于工作原因或者疾病治疗需要进行转院的情况下,需要将参保人员的医保档案及时转入到对应的医院或者单位,需要在医保档案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医保档案转移必须遵守的相关规定进行转移工作,同时还必须对转移档案工作实施跟踪管理,目的是一旦遇到参保人员由于特殊情况进行转移时,能够从档案管理系统中及时为参保人员办理相关转移手续,从而提高医院医保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3 参考性

医院医保档案管理的创新还需要注重发挥医保档案的参考性。随着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医院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从目前医院医保档案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将医保档案信息输入电脑系统,医保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医保经办单位为管理核心,医保信息收集的主线依托于医保卡,从而对医保档案实现系统的管理,进一步将医保档案信息辐射到医院、各个参保单位,甚至可以是银行、药店等等相关单位的医保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当中,从而让医保档案信息管理网络更加完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加具有参考性。发挥医保档案的参考性,还需要实现单位之间的共享,在医保档案信息共享的前提上才能进一步实现适时传输,充分利用医保信息为参保单位、个人、医生诊断等等方面进行良好的服务,进一步加强医院医保档案信息使用的快捷性。

从目前医院医保档案信息的参考作用来看并不是非常明显,剖析其原因便是医保档案的内容在查询过程中比较有限,因此,医院医保档案信息在今后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医保档案的参考性,需要从医院医保档案信息系统查询功能方面入手,主要有:一是,参保个人信息。医院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查询的基本功能主要是个人信息的查询,主要查询内容是个人参保的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就诊情况、诊疗情况、药品使用使用、实际报销情况等等;二是,医保政策查询功能。随着我国对医保制度的重视,医保政策不断发展并完善,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提供医保政策查询功能能够让广大参保人员及时查询到相关讯息,从而提高医保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三是,咨询功能。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过程中,需要向参保人员说明参保具体情况,要从缴费到就医、报销、结算等等每个环节的办事程序,而这些功能可以当做参保人员享受的基本权利,笔者认为医院医保档案管理可以坚持按照这一程序进行,从而更好的做好医保服务工作。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医保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医院医保档案管理水平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完善相关管理内容与管理方式,从而为社会为参保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U673.2 文献标识码:A

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 of Archives

CHEN Weiguang , JIN Qinmei

(Guangzhou Marin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 Guangzhou 510250)

Abstract: In today’s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effective archive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law-abiding of enterprises. By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and main problems of archives work of our compan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integrated archives management mode including main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archive management work.

Keyword: Archive;Management;Research

1 国内档案工作发展现状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下,档案不仅具有记录信息资源和知识资产的价值,也是单位资产与产权的法律凭证依据。有效的档案管理是单位法规遵从的关键,也是管理控制的根本。因此,有效的档案管理是为单位的发展服务、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工作。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环境下,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院所,对档案工作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都在不断提高,投入也显著增加。

国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法规建设非常重视。2009年,国家档案局颁布了新的《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规定企业档案工作应以企业资产关系为纽带,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标准。近年来,中船集团公司内的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发展很快,如708所、上海船厂、文冲船厂、黄埔船厂、广船国际及龙穴造船等单位,都先后引进了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 广船院档案工作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本情况

我院自1974年建院至今已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其中组织机构也发生多次的变化和调整,但档案工作基本维持着初创时期的以产品技术档案管理为中心的分门类、分部门归口管理的模式。截止2014年,科技档案室作为院二级管理机构设于科技部门下,主要承担产品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公文、财务、党群和劳资档案,则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分管。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门类、分部门归口的分散式管理模式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分散式的档案管理造成较多的管理漏洞和真空地带;各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变动大,工作无法有效传承;没有建立起全院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档案法规执行力不足。

(1)分散式管理模式形成很多档案工作真空区,分类、分部门、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带来两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一,工作界面过于清晰,使档案收集工作仅在公文、人事、财务和科技档案方面开展,而在经营、质量体系、基本建设及规划、信誉证照、投资和子公司管理等方面,档案不完整,甚至缺失;第二,分类管理模式,导致部分档案从产生、收集到管理均在同一部门内部运行,缺乏监管机制,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特别是在文书档案、财务档案和党群、劳资档案方面的管理。

(2)缺乏全院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科技档案室作为院档案工作的业务归口部门,由于没有在制度上对其管理权限和职责予以明确,因此缺乏监管依据和管理的权威性。档案工作没有明确的管理定位和与各项工作同计划、同落实。

(3)长期以来,档案工作没有系统地纳入院总体发展规划中给予重视和安排,在推动档案信息化发展方面缺乏具体措施和资金投入,档案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新和改造缺乏条件,档案保管的八防技术要求很难达到,不利于档案的长期保管。

3 档案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

为改变广船院原有档案管理模式,通过对国家有关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深入研究,结合广船院实际对档案综合管理模式开展研究,提出以下建设方案:

3.1 档案工作组织体系建设

建设综合档案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档案工作组织体系,包括档案工作领导机构、专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兼职管理员队伍的建立。同时需要调动全体员工在档案工作中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

(1)建立档案工作委员会 ,由主管院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中层领导和专家组成的专门工作委员会,是院档案工作组织体系的顶层,对院的档案工作行使领导权和决策权。

档案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审定本院档案工作发展规划;审核本院档案工作制度;审批档案工作年度工作计划;审批档案鉴定工作小组工作方案;讨论决定有关档案工作的重要事项等。

(2)建立综合档案室,对全院科研设计和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档案实行统一管理。根据我院机构设置和运行的实际情况,综合档案室的建立可以在目前档案管理业务相对成熟的科技档案室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职能的扩充和硬件条件的适当补充,组建成立我院综合档案室,实现全院档案的综合管理。

2015年5月,按广船院〔2015〕33号文的通知,信息管理处下设综合档案室,把公文、科研、产品、质量、财务、资产、党群以及实物等档案纳入综合档案室统一管理。综合档案室档案业务管理范围涉及全院的各个业务部门,其中职工人事档案由于其特殊性,按照国家有关的法规仍由人事处独立管理,其他部门(包括子公司)均需把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提交综合档案室管理。

(3)建立兼职档案员系统,目的是为了使我院产品设计和管理各项工作的档案能够有效的收集和归档,落实《企业档案工作规范》中管理档案工作三纳入、四参加、四同时要求。兼职档案员的主要职责包括:直接参与所在部门或项目的档案收集和归档工作;监督档案制度的落实;承担所在部门和项目的归档档案预组卷工作等。

2015年8月完成了部门兼职档案员的报备工作,并组织了一次部门兼职档案员的内部培训工作。

(4)调动全员参与档案工作,依据国家档案法赋予每个员工的档案工作义务和责任,制定相应的措施,在企业内部通过宣贯使员工了解档案工作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不仅局限于档案部门和专职人员,从而落实全体员工的档案工作职责。

本院档案工作组织体系示意图如图1所示:

3.2 综合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制度建设是开展综合档案管理的基石,我院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是由各个分管部门分别编制,例如:科技方面的有《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公文管理方面的有《办公室公文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文书、档案管理规则》;人事管理方面的有《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管辖范围以外的其他档案,则缺乏收集和管理制度依据,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下的、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而现有的部分管理制度编制年代距今已久,存在一些与现行标准规范不相适应的问题,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修改和完善。

2015年5月,我院颁布了《广船院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及《广船院档案工作规范》两份文件,规定了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及档案利用者的工作要求和责任,使我院的综合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依据制度体系顺利开展。其中:《广船院档案工作管理制度》规定了我院各层级档案工作的责任、工作界面、借阅管理及档案工作考核奖惩措施;《广船院档案工作规范》则依据DA/T42-2009《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并结合我院各项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首先规定了党群工作、行政、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产品、科研、基建、设备、会计、职工管理等类别文件的归档范围、归档责任部门和保管期限,然后对各门类文件的形成与积累、整理与归档、归档时间、归档交接、档案整理、档案保管、档案鉴定、档案统计、开发利用等业务流程作出了详细规定,对文件收集责任部门与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工作各个环节中所承担的责任进行了细致划分,有效避免了互相推诿、推卸责任等情况的发生,更好地保障了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规范》同时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工作设施设备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3.3 综合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院根据综合档案管理需要,增加档案库房面积,配备相适应的档案密集架。近两年新增库房面积共88.425 m2,新增档案排架长度453 m。同时对温湿度控制、安全警报监控等设施进行了改造,更好地满足防盗、防火、防潮、防虫等“八防”管理要求。

4 结论

当今,档案的知识资产和信息资源属性已逐步被大家认识,质量体系审核时有一句话“没有记录的事件等于没有发生”,这句话近乎苛刻却又是基本原则。没有档案记录,就没有了以史为鉴的发展记录,没有了企业的知识资产和信息资源。一个单位的档案工作开展情况,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单位的管理水平,因此对档案工作加以重视,把档案工作搞好,是本院发展的需要,目前我院已经按照研究方案开展综合档案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篇(5)

二、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全面覆盖,传统的保存人事档案的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传统的保存方式一直采用纸张保存,纸张质地较脆,容易泛黄撕碎,不仅占用了大量空间,而且不利于信息的查阅。虽然现代使用的是计算机管理,但是计算机记录的是档案的目录,具体的文档资料仍以纸张形式存在,容易造成档案的受损或遗失,给档案的管理造成了巨大不便。

(二)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适应改革的需求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实施,事业单位将实行岗位聘用制,建立公开招聘、解聘、辞聘制度,人员流动频繁,人员的隶属关系不断变化,仍然靠单位自行管理显然不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在档案内容上,也是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十类进行收集,许多单位没有按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补充相应的岗位聘用合同及在招聘录用、解聘、辞聘过程中单位形成的考察性内容。

(三)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难以适应现代人事档案管理的需要

人事档案的管理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需要管理人员具备系统的专业性知识,以应对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如今很多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缺乏相关的专业技能,不能对档案进行程序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有些单位甚至没有专门人员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只是在人动时抽调别的部门人员进行临时的档案管理,导致了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混乱,难以适应新时代管理的需要。

(四)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随着电子信息化的普及,各个单位也采用了电脑来管理人事档案。相比纸张保管,电子档案更加的方便实用,成本也较为低廉。可是在许多单位仍旧习惯于手工操作,即使安装了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由于系统本身的限制只能把个人信息,档案目录输入,调阅档案仍需要用手工操作,这样既不利于档案的管理,又影响工作的效率。

(五)领导档案意识淡薄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是领导的认同,如果领导缺乏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将会给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如今不少单位的领导对人事档案的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只要能做到不遗失,不外泄,能查阅,能调动就可以,造成了人事档案的管理长期处于应付的状态,难以高效的发挥其作用。

三、人事档案工作应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加强领导意识更新思想观念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单位领导应增强档案管理意识,高度重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把它放在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来对待,正确认识档案工作的特点、地位和作用,从人、财、物等方面积极支持人事档案工作,并将其纳入到议事日程。要建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建立人事档案管理达标升级考核机制,对人事档案工作实行定性定量考核,分级分类指导,等级升降动态管理,进一步推进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

(二)不断完善补充人事档案内容适应事业单位改革需要

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的推进和《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事业单位正在逐步推行全员聘用制。对于人事档案工作来说,要按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人事档案的内容。例如:员工签订的聘用合同、岗位合同、工作协议、考核、解聘、辞聘,反映工作效益、工作业绩以及参与重大活动项目等材料,对员工的动态管理等情况在人事档案中应如实记录,归档材料的内容要随时补充完善。对于能够反映员工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的内容,包括个人文化程度、进修情况、继续教育情况、各项专业技术资格等也应在人事档案中有所体现。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推进,要不断完善、补充人事档案相关内容,使人事档案工作符合机构改革的需要。

(三)充分运用信息化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篇(6)

【点评】档案机构的合理设置,是档案工作的组织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中小企业一定要考虑自身特点,根据需要建立适宜的档案工作机构。在此,笔者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就中小企业档案管理,从中小企业建立档案机构的职责、中小企业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中小企业选择档案分类的方法、中小企业档案管理要符合基本程序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中小企业建立档案机构的职责

企业内部的档案机构,是单位档案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主要职责包括:贯彻执行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建立健全本单位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统一管理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档案机构的设置既要依据相关的法规,还要考虑单位实际和档案工作现状、发展和档案管理成本。

二、中小企业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

从广义上说,中小企业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是指机构设置及隶属关系、行政职权的划分及运行等各种相关制度的总称。从宏观上看,主要是指国家对档案工作进行管理的行政体制,包括管理国家档案事务的转移机构的设置、职能分工、运行方式等内容。而中小企业的档案管理,属微观管理范畴。具体指单位对其档案工作进行管理的内部体制,包括档案的领导关系、档案工作机构的设置及职责、档案工作人员的配备等内容。

三、中小企业选择档案分类的方法

由于企业规模大小不一、性质不同,档案管理分类方法也有区别。

1.年度分类法

一般来说,年度分类方法简单易行,运用也最为广泛,适用于组织机构界限不清、档案数量少的中小企业单位。

2.组织机构分类法

此方法能较好地保持档案在来源上的联系,归档较准确,共同内容的文件相对集中,便于查找利用档案,适于内部机构较稳定的中小企业单位

3.问题分类法

采用问题分类法能较好地保持档案在来源上的联系,集中同性质的档案,便于档案的查找,但文件的归类有一定难度,较适用于职能分工界限不清,档案数量少的中小企业单位。

篇(7)

 

一、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自谋职业,造成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不确定性及变动频繁,也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而有些学校或用人单位为了图省事,无视档案保密原则,让毕业生将档案自揣于身,档案乱放、涂改、遗失现象屡见不鲜。人事档案摘要是一些领导以权谋私,部分档案管理人员政治觉悟、职业道德水平不高,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

(一)整理不规范。

整理人事档案是一项细致的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要求整理工作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通过整理使每一个档案达到完整、真实、精练、实用”的目的。把个人材料归档成册是人事档案规范化的基本前提,许多单位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欠缺。材料混杂、散乱,甚至根本没有清理,有些单位档案虽己立卷成册,但没按要求的格式进行分类处理,给档案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博士论文,人事制度。博士论文,人事制度。

尽管我们对人的评价标准始终是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即从政治和业务两个方面来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基本情况。然而,事实上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我们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政治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评价人,并且将政治思想与品德作风、工作表现分离开来,因此是空头政治。在重政治轻业务观念的影响下,人事档案部门没有严格把属于反映个人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实绩贡献等情况的人事档案作为收集归档的范围,而是侧重于政治思想表现材

料的收集,能反映个人业务能力的活的材料相对较少,即使有数量也有限或者补充不及时。

(二)人档分离现象日趋严重,“无头档案”增多。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人才流动日趋频繁,人档分离现象也日趋增多,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大量“无头档案”的出现。“无头档案”是指查不到当事人下落的人事档案,这种档案主要产生于下述情况:

第一、人员主管机关变动与档案的流动未同步进行。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人事管理部门工作制度不健全,人员调动长期不通知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等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发现时,人员已不知去向;二是工作机构或人员大规模急剧变化,造成一些人员的去向不明。

第二、转递工作不准确。在人事档案转递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

1、在工作调动时,由于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少数人以不正当的渠道进入接收单位,手续不规范。不是先调档案后调人,或调档与调人同步进行,而是先调人后调档,人调入后,转档的事就拖下来了,接收单位没有及时索要档案,转出单位也未能及时将档案转出;或是先调档后调人,但档案转出后,调人的事要么遇到人事冻结,要么本人又不愿调出仍留原单位工作,而转出的档案又未及时索回,时间拖久了,就造成人与档案的脱节。

2、有的人事干部对工作不负责任,在档案转递时,不按规定的渠道和方式转档,而将档案直接转至基层单位,甚至交由本人自带,因此档案材料的丢失、错递现象时有发生。

3、在大中专毕业生毕业时,有部分学生在就业方案确定后又重新改派,而档案却未能及时改转。

4、个别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不仔细,转递时对接收单位名称书写不清楚,或书写不准确,接收单位在接收时不仔细核对,误收误存,成了“无头档案”。

三、解决对策

“无头档案”的存在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工作的质量,因此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无头档案”显得十分重要。

(一)防止“无头档案”产生的措施

为了防止“无头档案”的产生,各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健全制度,堵塞漏洞,通常可采取以下措施: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与有关人事管理部门建立联系制度,及时获得人员工作和职务变动的准确信息,包括人员调出的时间、调入单位的名称、主管机关的名称、调动的原因、是否为正式调动等,然后及时将档案转入该人员新的主管部门,使档案与人员流动同步进行。

第一,机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充分认识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及时传递,认真细致、准确详细地书写转递档案通知单和收文机关名称,杜绝误转现象的发生。第二,建立严格的人事档案收进转出登记制度和定期检查核对制度。博士论文,人事制度。档案的进出登记,是档案流转的真实记录,是检查核对和确定档案来龙去脉的依据。检查核对制度,是验证收进转出档案是否准确无误的手段。要认真进行登记,定期检查核对,就能及时堵死转递和保管工作中的漏洞,从而防止“无头档案”的产生。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人事调动或职务变动时,有关单位应及时将其任免通知告诉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联系,及时催问或索要档案。转递档案时,必须按照“干部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详细填写。收到档案的单位经核对无误后,立即做好入库登记,并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回执在一个月内未退回者,转出单位应主动催问,以防档案丢失。

(2)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方案确定后,毕业生所在学校应及时将档案随同就业名册同时转递到所去单位所在地的县(市)组织人事部门,在交接档案时,应与就业名册逐一对照,登记注册,做到有档无人不签收,有人无档不分配,重新改分或错转的档案要认真核查,及时改转。

(3)转出或接收的档案必须完整、齐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档案材料或分批转出。档案接收人员在验收时,如发现材料不齐或丢失,要设法查找或索取必要的组织证明。博士论文,人事制度。

(4)档案转递时,必须严格密封,以机密件通过机要渠道转送或派专人送取,并要签字注册。严禁公开邮寄或自带,以保证档案在转递过程中的绝对安全。

(二)对“无头档案”的处理

处置“无头档案”是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作,关系到对人的使用以至人的政治生命问题,必须严肃认真,谨慎对待,其处置的办法是:第一,认真鉴别档案材料的保存价值。博士论文,人事制度。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处置“无头档案”时,必须依据有关规定,鉴别判定档案材料是否具有保存价值。对一般性简历登记表格和作为组织参考性的人事档案,可以登记造册,报领导批准后销毁。对重要的有保存价值的人事档案,要继续保存,或查清下落,转给有关部门。

第二,仔细分析,认真查阅档案人的下落。可以通过人事档案的形成部门、当事人原来工作单位、甚至爱人、子女或社会关系等线索进行查询,查询时一般由查询机关提供被查人的基本情况,让有关单位查复。博士论文,人事制度。

第三,经过多方查询,确实找不到下落的“无头档案”,根据规定可转当事人原籍档案馆保存。当事人人事档案不齐全的部门,可以向当事人原籍档案馆查询。

参考文献

[1]黄霄羽,曹建峰.人事文件中心建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迫切性——我国建立新型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思考之一[J]北京档案,2002,(07).

篇(8)

党校教务档案是党校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校工作业绩的展示窗口,也是党校开展教学、科研,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科学管理的必备材料。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更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教务档案,则是新时期教务档案管理的重点课题。

一、当前教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收集、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教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往往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也缺乏足够认识,各科室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不规范,有些科室只重视纸质档案,而忽视其他介质档案。而且,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学不再限于课堂讲授,还广泛开展了公开课,论文研讨,下乡调研,教学互动尝试等活动,所形成的教学档案数量增多,载体也日益多样化。一些党校所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即组卷、立卷、拟定标题装订等等,工序多,操作难,工作量大。这种方式收集整理的档案,其查准率是可想而知的。

2.内容缺乏系统性

开办党校的最终目的是进行我党理论和工作的宣传以及对党员进行党性知识教育,党校教育的结果应该被记录在案并且形成系统,有助于党校进行教育总结。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有些班次的材料在办班结束后没有及时移交给档案管理人员或因种种原因不慎丢失;有些教师科研成果,只报送论文题目,没有按时把科研成果复印存档,导致工作衔接不到位,造成科研成果丢失;有些党员教育工作你开展得很好、效果也十分明显,但是这些教育总结资料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档案资料被保存下来。对档案资料整理的缺乏直接导致党校教务档案不完整,没有系统性,影响了教务档案的质量和利用价值。

3.信息缺乏共享性

保守秘密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神圣职责,党校教务档案中包含了大量党校学员的个人信息,这些是必须加以保密的档案内容,但党校教务档案中也包含了很多可以被利用与其他党务工作中的资料,例如对学习班教学效果的总结、党校开办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等,这些资料如果能够被有效利用,则可以有效提高党校的办学效率。但是,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党校教育档案工作存在重保轻用,利用不良的现象。对党校教务信息的共享缺乏导致些弊端:首先,大多数教务档案工作保密多,内需利用多,对外交流共享少,有些重要的、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被抹杀了;其次,党校教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始终处于原始、简单的数据整理状态,信息含量低、封闭,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也就无法与外校进行有效交流,致使党校教学本身的质量迟迟得不到提高。

4.重要档案没有专人管理

党校教务档案不仅包括参加党校学习的党员和部分群众的基本信息,还包括党校学习班的教学具体内容、教学实际过程和结果的总结,有些教学过程当中出现的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深度反思则体现在参与党校学习人员的日常汇报和笔记中;教务工作人员的科研成果可能保存在各自的电脑上。因此,党校教务档案来源渠道很多,材料繁而杂,没有指定专人管理,很难做到分类明确,归档有序。另外,没有专人管理也使材料容易混杂,使得要找的材料不易找到。

5.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

档案管理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进行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成为我国档案管理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时基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计算机文件处理能力和网络化信息处理能力。但是,党校教务档案管理人员多是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不高,较少参加业务培训,管理方面习惯于旧模式,以传统的手工方式管理教务档案,材料分类立卷装订,很少进行档案信息化处理,致使档案提取和调用的效率很低。此外,党校办公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软件缺少文档一体化功能模块,使档案信息化工作进展不顺畅,没有办法对教务档案实施彻底的现代化管理。

二、加强党校教务档案管理的对策

1.加强宣传,提高领导的档案意识

教务档案管理人员要抓住时机,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提高有关人员特别是领导同志的档案意识,为做好档案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能够加强档案管理宣传力度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点:第一,以提高档案服务管理意识为基础进行档案应用性宣传,从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出发提升档案管理意识;第二,去先进单位观察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好处;第三,进行档案管理服务改革。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则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与否,关键在领导,如我们市委党校,就专门配备了一名档案管理人员,还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刻录机、铁皮柜等。由于领导思想的重视,并从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得该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非常规范。

2.建章立制,规范教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制度

进行党校教务档案信息化的第二个步骤,就是要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制度建设,以健全的档案收集和整理制度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党校档案管理工作部门需要做的是,在《档案法》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档案局有关规定,结合新的管理方式,档案网络信息化的要求及学校当前实际,制定和完善教务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制定和完善教学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学员学籍档案、科研成果档案、基层党校活动档案以及其他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特别是要制定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管理的实施细则,并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做出具体规定,使档案管理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轨道。

3.更新观念,努力实现教务档案管理信息化

随着电子政务在快速发展,各级立档单位所产生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正逐步取代传统载体的纸质档案,档案是否有能力接收和安全保管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等新型载体档案,已成为衡量档案事业发展阶段的新的标准,档案信息化势在必行。这就要求学校的档案工作者要更新理念,调整思路,切实领悟到教务档案信息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观察并了解到教务档案的应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从自身的档案工作观念更新出发,将将档案管理的实际操作从手工建档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以“件”为单位整理教务档案,利用计算机录入教务档案信息,建立教务档案信息数据库,实现网络化管理和利用。

4.明确重点,指定专人收集重要档案材料

要根据教务档案的特点,明确各科室收集档案材料的范围,指定专人收集具有保存价值的重要档案资料。如:①文件类:县委、县政府文件、上级文件以及学校制定的教学科研工作文件和实施方案等;②综合类:教学通知、各科室工作计划总结、教学工作会议材料等;③教学类:教学课程表、干部培训进程表、考试安排、考核办法等;④学籍类:各班次花名册、成绩单、结业证及毕业证书、学历证书电子数据等;⑤教师业务类:本校教师以及外聘教师基本情况材料、考核情况、进修情况、骨干教师的培养考核材料、教学评价、教学竞赛和教学奖励;⑥科研类:教学改革方案、下乡下企业调研资料、教学评估和反馈、校际之间的交流材料、情况材料等;⑦教材类:征订的教材、各类教学参考书、本校教师参与编写的教学材料等;⑧其他类:主要包括电子档案、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多媒体材料等,只有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才能使材料归档做到完整准确、系统、规范。

5.严守秘密,处理好教务档案的开发利用与保密的关系

在教务档案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坚持档案工作的保密原则,完善保密制度。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所有权、隐私权的关系,档案的开发开放不能危害学校集体的安全和利益,不得侵犯教师和学员的合法权益,对教务档案中诸如有关教师基本情况,对教师的评价、奖惩情况,学员的基本情况等内容应加以保密。要公开上网的,要经过学校认真审核。但对于那些可以及时开放的档案信息,也要及时上网,避免造成信息利用价值的损失,从而使档案的利用向广泛、纵深发展,实现档案信息交流的最大流量和最佳服务,也使档案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6.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档案工作的任务、工作环境、服务对象、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一是要提高思想素质,营造一种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具有强烈的档案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二要注重自身学习,主动参加岗位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教务档案的水平,做到依法治档。三要成为复合型人才,既有档案管理的专业能力,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手段,擅长计算机的应用和网络信息管理的技术。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主动参加计算机等的考试,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技术管理电子档案,以便对电子档案管理和电子文件实行“前端控制”,争取做到及时接收电子文件。

篇(9)

0 概述

不管是在企事业单位还是在政府工作部门,档案是各个单位都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档案中包含了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企业各项工作的资料管理都是通过档案的形式来实现的,并以档案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数是依靠工作人员手工地完成档案的记录与管理,通常通过纸质媒介进行保存。在对慢性肾脏病人档案的方式上,本单位工作人员只是机械地将档案资料的内容整理、录入到计算机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方式并未对档案管理工作达到明显的提升效果,整体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为了便于档案信息得到安全可靠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错误,因此,开发一套符合单位实际现状的慢性肾脏病人档案管理系统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1 系统分析

本单在对慢性肾脏病人的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能够清楚的掌握每个病人的情况,为每个慢性肾脏病人进行建立档案,并且不断的更新档案,以掌握病人的最新情况。

在β性肾脏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确定建档的对象,一般要求对所有的慢性肾脏病人建立档案,无论他的性别和年龄。本单位会定期对这些慢性肾脏病人进行走访,到他们的家中了解他们的病情。同时,还会开展定期的免费身体检查工作,这样能够掌握慢性肾脏病人的身体的整体情况。对所开展的这些工作都需要通过系统来进行处理,例如进行体检之后,需要将体检的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并保存,再由专门的医生对其身体的健康情况作出一定的判断。

在确定要建档的慢性肾脏病人之后,需要对他们进行建立档案,档案中需要包括两大类信息,一类是居民的基本信息,另一类是居民的健康状况信息包括所患慢性肾脏病的情况。

用户最主要的业务是对慢性肾脏病人健康档案进行管理,除此本单位还组织一些针对慢性肾脏病人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并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2 系统结构设计

本系统在软件架构自上而下分为表现层、业务层以及持久层。表现层主要是由HTML、页面等组成。而业务层主要是由通过接口来完成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系统中所有的控制类和实体类都被存储在该层中。持久层由各种框架以及数据库等组成,其基本功能是完成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各种操作。系统的软件架构如图1所示。

3 功能设计

本文根据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将系统功能划分为档案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慢性肾脏病管理,健康教育活动管理模块、查询统计分析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如图2所示。

1)档案基本信息管理,设计对慢性肾脏病人的基本信息和健康基本情况进行管理,掌握每个慢性肾脏病人的具体情况。

2)慢性肾脏病管理,对患慢性肾脏病人的病情建立详细的档案信息。包括慢性肾脏病人每次看病的诊断信息、检查信息和诊断信息。对本单位为病人所开展的病人随访情况进行维护管理。

3)体检管理,登记并维护对慢性肾脏病人开展的定期体检的基本信息以及每个参加健康体检的病人的检查结果。

4)健康教育活动管理,对本单位针对患有慢性肾脏病的并所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情况的维护和管理,同时记录慢性肾脏病人对每次所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的满意程度和建议。

5)查询统计分析,对慢性肾脏病人的信息及健康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和统计分析

6)系统管理,对使用系统的用户及其角色信息进行管理,对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

4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其设计质量将直接对软件的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数据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要处理的现实世界与数据库原理知识相结合完成设计,本系统在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为:

1)处理的原始单据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在为数据库建立实体联系模型是,要将现实中处理的实际单据与实体之间进行对应,为系统建立实体并分析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就是现实中分析出来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一对一或一对多或多对多。

2)主键与外键

对每个实体都必须要有一个实体标识符,该实体标识符又来唯一识别每个实体,不同的实体之间要通过外键来发生联系。不仅如此,主键与外键还能够分别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3)基本表需满足原子性、原始性、演绎性和稳定性的性质。

4)范式标准

基本表中字段的相互依赖关系,应至少满足第三范式,最好能达到BCNF。更高一级别的范式可以更好的避免数据库中数据的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5)正确处理实体之间的多对多的关系

在将实体转换为表时,要注意必须为其联系也建立一张独立的表。该表中的主键是由两个实体的实体标识符共同组成,再加上联系本身的属性构成表的所有字段。

6)完整性约束的三个方面

数据库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分析并设计表之间如何联系,表中字段需要满足的条件。

篇(10)

(一)加强领导对档案信息化的重视

企业领导应该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领导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并且应认识到建设一支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是企业档案自动化的客观要求,同时,加大力度推广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全体员工积极配合。

(二)强化法制意识

树立法制意识,是做好企业档案工作的基础。搞好企业档案工作要从“提高认识、强化制度”上下功夫,使依法治档深入人心。首先是提高执法认识,要大力宣传《档案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明确执法的严肃性,提高工作的自觉性,从而解决和杜绝档案工作可有可无等错误思想。其次要提高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领导和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是推进和搞好档案工作的重要基础。第三要加强档案工作的制度建设和管理网络建设,把档案工作列入企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保证档案工作专项经费,落实各级领导档案工作责任制,使依法治档工作落到实处。

二、做好信息化建设管理布局

(一)依托企业单位局域网,构建本单位信息管理平台

在局域网上,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与各业务信息应用系统(OA、PDM、ERP等)互相联通,资源共享。通过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可以解决电子文件及元数据的采集、加工、鉴定、归档、管理和维护问题,对各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实施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可以保障档案信息资源类别的丰富和总量的增加,并保证数据真实、完整、有效;同时,整合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一批专题数据库,对其实施统一管理,既可避免出现信息孤岛,又方便信息管理和利用。

(二)以档案综合资源管理系统为平台,管理馆藏传统和各门类档案信息

档案综合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目的,以现场技术资料控制为重点。其基本构成档案信息网页,档案管理系统、文档一体化系统,网上远程检索系统、电子文件和档案全过程管理系统。其上流转的文件资料信息以电子文件形式存在,设计、试验、制造各个环节的电子文件实现了有效传递交换和共享,突破了信息管理孤岛,形成了集成化的档案管理业务环境。在该平台上,可对档案数据实行动态管理,包括动态采集、动态更改、动态跟踪、动态。

(三)以综合办公系统(OA)为管理平台,对煤炭企业事务信息实施全电子化管理

综合办公系统对企业单位公文实施收发管理的同时,实现了全面、系统地记录企业单位各项事务活动。充分发挥综合办公系统效率高、权限分明、自动归档、检索准确、使用方便的优势,按照文档一体化原则,对政务工作中的电子文件实施全过程管理,即在文件形成、收集、鉴定、归档、保存和利用的全过程发挥作用,实现各项工作的记录和电子文档紧密相连和对文件实施全程闭环管理,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四)以档案网站为核心,建立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平台

建立企业单位档案网站的首要目的是向单位内部提供档案信息的查询服务,可使用户借助网络实现方便的档案信息查询、分类查询和专题查询等多种方式查询档案目录信息,也可以实时了解文件资料借阅的更改状况,进行电子文件归档,查看照片档案,浏览档案全文等。

三、做好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数据管理

(一)要积极推动网络化归档工作

利用煤炭企业的网络化办公平台,实现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归档。各立卷部门的档案管理者在档案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和在专职档案人员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权限范围将所在部门产生的需要归档的文件备注处理意见,通过自动化办公平台传输到档案馆数据库,年终时只要向档案科移交一份组卷清单即可,从而减少了档案管理部门的计算机输入工作。档案科只需要对数据进行一些深层次的处理开发,便可完成档案的及时、准确归档。

篇(11)

关键词 人事档案 管理模式 管理体制 管理人员素质

人事档案是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掌握员工的基本情况,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再加上管理体制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出现了变革和转化,对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一些单位没有及时完善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方式,制约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提升,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一、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转化的表现

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也出现转化。构建开放的、社会化的管理模式,提高档案工作服务质量,有利于促进个人与组织协调发展,激发个人潜能,让他们为单位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人事档案需求多样化。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为促进单位发展,应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招聘、选拨、录用人才时,要注重人事档案的科学利用,满足单位各项工作需要。随着人才管理方式改进,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利用,人事档案的内容、载体、传递方式、利用手段等方面的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前人事档案只适用于单位内部的观念越来越不适应管理工作需要。在新形势下,人事档案不仅是组织的需要,同时也越来越为个人所重视,尤其是那些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事档案,其利用程度不断加深。尽管个人和组织对人事档案的要求和目的不完全一样,但对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化目的是毋庸置疑的。

2.人事档案结构复杂化。人事档案的内容多样,来源广泛,档案信息资源结构具有明显的复杂化特征。以前的人事档案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档案信息资源的搜集、处理和利用属于单位内部的档案管理人员,档案内容和结构也相对比较简单。而在现代社会,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来源越来越广泛,不仅包括单位内部人员,同时也包括单位外部人员。由于不同人员的身份、人身阅历、学历、工作经验等不同,导致人事档案的结构也日趋复杂化,也使档案组成的成分和组成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3.人事档案服务开放性。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人事档案的神秘性逐渐弱化,再加上管理制度的完善,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有力的推动了人事档案管理的开放化进程,对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也产生积极作用。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展人事档案管理时,要构建完善的数据库,重视密钥技术、防火墙技术等的应用,保护个人隐私,确保人事档案资料完整,进而促进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交流和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转化的意义

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有利于转变人事档案管理理念,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对工作人员和单位运行发展也产生积极作用。

1.及时了解工作人员信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人事档案主要记录个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归纳总结个人的活动参与情况、政治面貌等,同时还要进行备份与存储,方便档案资料查询。它具有全面性、严肃性、真实性、可靠性等特点,是单位用人的重要数据和历史资料,对有效开展人事管理产生积极影响。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该顺应时展趋势,转变管理模式,创新管理理念,注重搜集并分析人事档案管理的各种资源,及时、全面掌握工作人员的详细信息。进而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的岗位,明确他们的职责,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激发员工活力。

2.维护员工的正当权益,促进单位的有效发展。人事档案管理也是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通过分析人事档案信息资源,有利于掌握员工基本情况,对他们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让他们努力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并掌握员工需求,帮助他们排解困难,维护员工正当权益,进而让每位员工努力找到合适的岗位,在岗位上做出业绩,也有利于促进单位的发展和进步。

三、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转化的对策

为顺应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转化的趋势,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例如,创新人事档案管理体制,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让他们认真履行职责。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热情。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推动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进程,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提升。

四、结语

总之,在信息技术发展和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的前提下,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化。把握这种趋势,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和档案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每个管理人员不可忽视的内容。应该革新思想观念,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从而顺应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转化的趋势,促进管理工作水平提升,让人事档案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