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大全11篇

时间:2023-05-31 14:59:0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篇(1)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89-02

辽宁省是我国的重要粮仓。“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是辽宁农业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5年。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辽宁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并不高。利用铁岭农业科研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基础良好交通便捷自然地理位置优越等方面优势,建设铁岭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的中心和枢纽,带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

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1 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这些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使我国粮食生产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总产量保持连年增加,多数农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量所占比重约为40%,如能进一步强化科学管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可再提高10个百分点。

1.2 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强调农业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及农业技术成果的实用性;重视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保护和保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继承传统农业的优秀成果,同时注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1-2]。

1.3 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互相推动、共同发展关系越来越紧密,客观上要求要尽可能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还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科学技术只有通过转化,才能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不断扩散,从而实现科技的使用价值[3]。

1.4 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农业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生产面临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严峻挑战,农业发展政策也受到WTO框架下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使过去对农业的一些保护政策失去了法律依据,这些方面使今后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必须依赖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提高农业整体实力的有效措施[4]。

1.5 优势明显

铁岭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自然地理位置优越。全市区域面积1.3万km2。耕地面积54.67万hm2,是辽宁粮食主产区的核心地带,适宜玉米、水稻、花生、大豆、杂粮、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种植,是辽宁生产水平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典型代表。在这里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具有代表性,有助于解决辽宁省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铁岭市农业科研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基础良好,为铁岭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经形成了铁岭农业科研中心、种子生产中心、设施农业中心、成果引进与转化及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的中心,通过进一步组装集成,便可大大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广率及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率。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将在辽宁农业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腾飞进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铁岭乃至辽宁的农业发展也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

2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

2.1 示范展示平台

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及农技推广的团队优势,通过下派科技特派团,建立铁岭县菜牛乡玉米示范基地、开原八宝乡水稻示范基地、西丰营场乡中草药(五味子)示范基地、昌图大兴乡养牛示范基地、清河区张相镇葡萄示范基地、开原三家子草莓示范基地以及27个农业综合展示点。重点展示玉米、水稻、大豆、花生、蔬菜、草莓、中草药、畜牧等新品种,组织当地基层干部、农户到示范点参观,并通过报纸、电视台、广播、多媒体、发放农情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扩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影响,激发农户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欲望,达到由点向面辐射推广的效果。鼓励科技特派团建立企业化运作的产业化示范基地,使派驻乡镇成为派出单位的研发基地、创收基地和成果展示基地,促进基地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2.2 推广培训平台

2.2.1 农业技术培训。建立科技特派培训体系,聘请粮油畜禽果蔬食用菌植保土肥水产农机林木园艺农村政策等方面专家,搭建农业专家培训平台,并依托科技特派培训基地,发挥科技特派员传、帮、带的作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业技术人员、乡镇科技助理、农村经纪人以及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开展农民科技致富能人、农村科技示范户、农民经纪人、农民技术员、乡土科技带头人培训,提高培训人员的创业能力。此外,与铁岭电视台辽北新农村栏目合作,制作农业技术光盘,对一些农业典型事例报道,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农民勇于探索,寻求致富门路,鼓励科技特派团员创办、领办、协办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以科技特派员为核心、农民技术员为载体,农事企业、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

2.2.2 成立农业专家科技服务热线。组织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成立农业专家科技服务热线,解决各种生产问题,实现农技服务“全天候”,极大地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5]。

2.3 网络信息平台

2.3.1 建立铁岭涉农信息门户网站。整合互联网相关涉农网站,将国内农业方面的网站链接到门户网站首页,构建作物品种栽培、农产品市场信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多种数据库,加快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并在平台上为农户提供网上检索文件传输、信息资询、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最终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6]。

2.3.2 建立“一村两站”工程。结合铁岭市农业科技示范乡镇,建立12个农业科技信息示范村,在每个示范村,建立“一村两站”工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将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通过互联网使用技能的培训,使农民学会收集、分析、、传递农业科技信息[7]。同时为每个示范村建立互联网站,并统一链接到铁岭涉农信息门户网站上,将具有本村特色的农产品供求信息、技术信息、村屯的自然情况、招商引资等信息进行,让世界了解村屯,使村屯走向世界。

2.4 管理措施平台

加强组织领导,组成铁岭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特派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科技特派工作,解决科技特派行动的重大问题,制定科技特派行动实施方案,保证科技特派行动的顺利开展[8]。健全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要建立科技特派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组)下派、奖励等重大事项。

3 参考文献

[1] 赵林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2):2-6.

[2] 李军,何荣明,毛祥东.当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紧迫性、存在问题和对策的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04(4):134-138.

[3] 郭照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4] 张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5] 薛庆林.我国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篇(2)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中关村又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将力争用10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蜚声中外的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誉为“中国的硅谷”。中关村示范区自成立以来,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高科技产业发展,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如今,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中关村又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国务院近日批复原则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纲要》对中关村赋予了全新的战略定位,以五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划定了中关村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十二五”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产业技术变革、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和不断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北京要在全球和区域经济分工中占领高端、争取主动,必须把强化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着力点,围绕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的首都经济特征,使首都经济走上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轨道,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为此,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力以赴抓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切实发挥其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把北京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中心。中关村成为创新战略的重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它的发展关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建设,乃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功与否。《纲要》应运而生,意义重大,它是贯彻落文国务院关于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精神的具体部署,是促进首都经济实现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

《纲要》提出,中关村要秉承面向世界、辐射全国、创新示范、引领未来的宗旨,坚持“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滁地”的战略定位,服务于首都世界城市的建设,力量用10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这样的定位和目怀令人振奋,同时也意味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关村示范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区域,同时也是高科技企业、高端人才最为密集的地区,作为我国当之无愧的科学高地和高速发展的产业高地,创新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特色和优势,做好《纲要》的具体落实工作,经过艰苦的努力,未来发展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中关村定能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

篇(3)

此次协议的签署是积极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会的精神,加强战略合作,推动科技进步和加快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部实施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及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战略以来,全国第一个由部、省、市三方共同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的范例。

据介绍,此次合作旨在通过集中部、省、市三方优势创新资源,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深入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新区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科技创业、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优化政策环境和生态环境,稳步提升珠海高新区的科技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努力将珠海高新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特色突出的创新型科技园区,成为珠三角地区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典范园区和推进“蓝色珠海、科学崛起”的强大引擎,将珠海高新区打造成为“珠海形象主门户、高新技术产业主战场、科技教育主阵地、文化展示主平台”。

协议明确,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广东省科技厅将在创新型产业集群、科技创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及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等方面,加强对珠海高新区战略定位、发展方向的宏观指导,帮助珠海高新区制定战略前瞻、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根据协议,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技厅和珠海市政府将建立三方共同推进珠海高新区发展会商制度,定期召开会商会议,实现三方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的有效对接,并将分别指定联络机构和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协调工作。三方将共同开展战略研究,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功能作用以及重点目标任务;共同探索研究推动珠海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的体制机制与发展模式,围绕创新创业共同组织开展一系列重大活动;共同推动重大创新要素向园区集中、重大创新资源向园区配置、重大创新产业向园区聚集;共同研究提出促进珠海高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共同推进珠海高新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珠海高新区将按照部、省、市三方共建的要求,明确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举措,在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创业、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开展“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到2017年前后,建成“珠江口西岸”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引擎、优势产业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龙头和创新高地,基本形成创新文化浓厚、多元文化并存的国际性知识型社区,以及人文历史、生态环境与知识创造三元互动的滨海智慧新城。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赵明鹏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协议的签署标志着科技部、广东省、珠海市在深化合作、协同创新,共同推动珠海高新区提升发展水平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协议符合珠海高新区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将会极大地推动珠海高新区的发展。科技部火炬中心作为国家高新区日常工作的指导单位,将与广东省科技厅、珠海市政府一起,通过签署三方协议的方式,集中各方面资源优势,共同支持珠海高新区的建设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科技部火炬中心会继续加强对珠海高新区战略定位、发展方向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并将这一工作模式在全国推广。

篇(4)

通过开展“工业创新发展十大系列活动”,引导企业提高创新意识、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以创新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产业提升、发展方式转变,营造全社会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重点

突出“合力兴工、创新强工”主题,根据《*市工业创新发展行动纲要》,围绕工业创新发展五大行动,设计十大系列活动,三十项具体活动载体,进一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创业激情,形成政府推动创新、企业自主创新、社会参与创新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工作内容及职责分工

(一)着力推进发展理念创新

1.组织工业创新发展大讨论活动。通过论坛、座谈、征文等方式,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刻认识推进工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营造“合力兴工、创新强工”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拓展思路,广泛征求推进工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意见。(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市经贸委)

2.开展向先进地区和企业学习活动。组织有关部门、重点企业赴全国先进地区和企业学习考察,借鉴各地推进工业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新举措、新经验,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进一步坚定信心、创新创业。(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公室,配合部门:市经贸委、市委宣传部)

3.举办长三角十六城市工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邀请长三角十六城市政府有关领导、经济学家、企业家来绍聚会,举办工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推进区域合作,进行思路对接,共谋创新发展。(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公室,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二)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实施循环经济“850工程”,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培育5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新增3家以上省级绿色企业;继续抓好5个省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13家试点企业建设。(责任部门:市发展改革委,配合部门:市经贸委、市环保局)

5.深入推进节能减排。根据《*市节能减排行动纲要》,全面实施“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全面落实节能降耗“双十”、“双百”计划,全面推行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管理红、黄、绿牌制度,深入开展“三高一低”企业专项整治,确保完成节能减排各项目标任务。(责任部门:市经贸委、市环保局、市安监局)

6.切实提高经济质量。盘活存量,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和厂房进行“零土地、零排放”技改,通过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加强专业化协作,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提高标准厂房利用率。提高质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指标,进一步提高新增投入产出率、新增资金利税率。增加总量,实施技改投入“1234”计划,力争投资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达到10只,1亿元以上项目达到200只,在建项目总数达到3000只,启动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只;确保全市完成工业性投入570亿元,其中设备、技术等技改型投入占工业投入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管委会等部门)

(三)着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

7.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根据《*市科技型企业培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形成国家、省、市级科技型企业体系,力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开发省级以上首(台)套产品10只,新产品产值率提高1个百分点。(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8.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产业集群和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推进产业升级。(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9.实施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立足*工业发展实际,摸排和筛选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生物科技等领域10项共性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扶持、重点攻关。(责任部门:市科技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四)着力推进发展体系创新

10.推进产业集群化。实施产业集群培育提升工程,着力提升纺织、机械装备、食品饮料、汽配、家电、家具、包装、医药成品药、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信息电子、先进装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创意、网络等新兴产业及与产业集群相关联的工业设计、技术服务、信息咨询、风险投资、检验检测、人才开发、会展服务、物流配送、会计审计等生产业。(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11.推进产品高端化。实施“品牌强市”战略,鼓励企业创建各类名品名牌,创牌数量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引导企业加强品牌经营,品牌经济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执行有力、协调有效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和领导机制,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制度建设。实施专利战略,争取专利申请突破1万件、专利授权6000件、发明专利100件。实施标准化战略,争取新增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订企业5家。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高的“三高”产品,形成一批产品产业单打冠军。(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市科技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市外经贸局)

12.推进企业规模化。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扶持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力争新增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亿元企业100家、规模以上企业200家,形成梯队型企业群体。重点培育10家左右有国际竞争力、国内影响力、行业带动力的领军企业。(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统计局等部门)

13.推进创业全民化。按照《*市现代家庭工业发展规划》,实施“创业富民”工程,积极开展“创业*”系列活动,加强对现代家庭工业的培育扶持,力争新增现代家庭工业企业5000家,解决就业5万人左右。(责任部门:市农办、市经贸委,配合部门:市工商局、*电力局、*电信分公司、市邮政局、各金融机构)

(五)着力推进发展平台创新

14.加快推进杭州湾产业带建设。结合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合理调剂土地,加快推进市区工业北移战略,建设杭州湾南翼的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合力调整镜湖新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布局,全面实施市区二环线内企业转型提升拆迁工作。(责任部门:市经贸委,配合部门:越城区政府、*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局)

15.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重点提升1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重点工业功能区,以“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为原则,通过产品结构的替代、质量提升、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的提高,推进“退二优二”、“二次创业”,力争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公室,配合部门:*经济开发区、袍江工业区、镜湖新区管委会、市经贸委)

16.加强经济强镇村集聚平台建设。依托开发区和中心镇建设,重点整合和提升20个乡镇工业功能区、扶持和规范100个现代家庭工业集聚点建设,成为工业创新发展的新平台。(责任部门:市经贸委)

(六)着力推进发展空间拓展

17.健全企业外拓机制。鼓励企业赴境外、市外建立工业园区、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加强对外拓企业的统计管理和税源管理。鼓励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大力培育出口优势企业和出口品牌,争取企业自营出口增长20%,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责任部门:市外经贸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经贸委)

18.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境外、市外优质资源,加强项目、资金、人才、科技、管理的引进,围绕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引进大、高、新、优的项目,努力实现从招商引资到选商引资的转变。开展对重点区域及上海等地的专题招商活动,召开“回乡经济”大会,开展“爱乡模范”评比活动,依托“越商创新促进会”,进一步完善内、外资招商网络。(责任部门:市经贸委、市外经贸局,配合部门:市招商局)

(七)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19.推进企业组织结构创新。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建设,重点引导家族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开展资本经营,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和上市企业做强做大,争取全市新增上市公司8家,新增融资40亿元。(责任部门:市上市金融办,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20.推进工业管理体制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营造有利于工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国资监管体系,推动国有资本整合提升,做优做强。(责任部门:市农办、市国资委,配合部门:市国土局、市经贸委)

(八)着力推进人才队伍创新

21.大力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市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基地,组织企业家创新创业培训和经验交流。筹建工业经济特约研究员组织和经济顾问制度,建立起企业与政府之间稳定长效的互动渠道。重视培养新生代企业家,通过组织赴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企业大集团学习培训等方式,努力实现我市新老企业家平稳交接。(责任部门:市人事局、市经贸委)

22.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技术研发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重点引进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属于技术创新关键领域的高端人才,千方百计吸引归国留学人员回绍创业,鼓励企业采取柔性流动、项目合作等方式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设立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奖励在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责任部门:市人事局,配合部门:市科技局、市经贸委)

23.培育一支高素质技工队伍。鼓励开设与我市传统产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技校或专业课程,开办软件职业技术培训班,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产业型蓝领工人。(责任部门:市教育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九)着力推进要素配置创新

24.缓解企业“用地难”。统筹安排和协调工业用地指标,探索盘活土地存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切实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责任部门:市国土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25.缓解企业“融资难”。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推进乡村银行试点工作,发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积极引进外地金融机构来绍设立分支机构。(责任部门:人行*市中心支行,配合部门:*银监分局、市经贸委)

26.缓解企业“用工荒”。进一步创新劳动用工方式,积极与中、西部地区开展劳务对口合作,积极引导企业向学校“订单式”招工。(责任部门:市劳动保障局,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十)着力推进发展环境创新

27.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舆论环境。多形式、多载体、全方位宣传报道近年来*工业创新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果,大力宣传推广企业创新发展的先进典型和事迹,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配合部门:市经贸委)

28.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围绕“合力兴工、创新强工”主题,重点推进“产业集群化、产品高端化、企业规模化、创业全民化”战略,制订完善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措施。整合现有的工业扶持资金,集中财力推进结构调整、产业提升、发展方式转变和企业竞争力增强。(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公室,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市经贸委)

29.开展工业创新发展竞赛。开展各县(市、区)政府工业创新竞赛活动,并制订考核评价细则及相关激励措施。开展以“比实力、比活力、比竞争力”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创新竞赛活动,并开展创新型企业评选活动。(责任部门:市经贸委)

30.积极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开展“三合一”企业和高危行业专项整治,确保安全生产主要指标实现同步下降。完善金融稳定工作协调机制,健全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努力维护金融稳定。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责任部门:市安监局,配合部门:人行*市中心支行、*银监分局、市质监局、市经贸委)

四、工作要求

篇(5)

6月3日,区长__、副区长__一行利用一下午时间,对______城市高科技产业园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听取了__城市产业园建设进展汇报,并就园区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__区长首先在__前听取了__荣誉大厦整体建设情况及__城市产业园各功能区域划分情况的介绍,之后分别来到__城市体验馆、__城市孵化器及企业高端人才公寓进行考察。祝区长在考察中指出,产业园一是要找准定位,二是要合理布局,三是利用好一区多园等优惠政策,抓住我区产业转型机遇,共同助力__经济发展。

目前园区一期A座已于2014年12月完成并交付使用,总面积13万平方米;二期B座预计在2017年12月完成交付使用,总面积12万平方米。园区现已进入招商和入驻阶段,已签约46户,其中科技企业26户,金融机构9户,服务机构8户。正在洽谈和装修完工后准备进驻的有50多户,包括神州数码、方正集团等龙头企业;拟招商的包括省内__城市相关企业、国内外__城市建设企业、物联网领域企业以及华夏智城、颐高集团等电子产品企业,同时招收科技含量较高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机构。

重点支持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园鱼菜共生、气雾栽培等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探索农业科技设备化、家庭化、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有机生态农业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扶持农民科技致富,开展农村科普行动,实现科技富农,科普惠农。

农业科技设备化即以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展示基地,向有相关需求的种养殖户、农家酒店、农家乐旅游点>,!<、特色餐饮商家等提供整套高科技农业设备的安装、维护等服务。农业科技家庭化是将现有科技设备小型化,实现城市家庭阳台、窗台自产有机生态农产品,填补市场空白,进而实现以销售相关设备产品、种子养料、有偿服务等为基础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化。截止到上半年,农业科技设备研发以产生雏形,待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一是引入高校外脑,完成了我区“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切实做好我区未来5年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布局。借助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导师团队,参与研究编制我区“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围绕国家、省、市科技重点工作任务,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规划。

二是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积极推进与吉林大学、__工业大学、__应化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重点抓好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及一区多园内的核心企业科技创新,做好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推荐工作,积极推进院士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有效促成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加强科技管理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和科技奖励机制,合理使用科技三项经费,偏重“先见成果后补助”方式,鼓励区域内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继续抓好省级创新型试点等工作。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积极推荐国家、省、市级科普示范社区、科普基地、科普带头人。同时与吉林省创业联合会、新青年创业商学院、吉林教育广播人文963合作《青春之声·创业新青年》企业家访谈栏目。

二是加强地震应急体系建设,开展应急预案及备案自查工作,完善地震应急体系,加强地震应急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三是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综合应急演练。在全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前夕,于5月8号下午,在__市第三十中学举行了平安中国防灾宣导千城行动进校园——吉林省暨__市“放飞梦想张扬生命色彩”防震减灾综合演练。

四是开展“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活动期间,通过广场宣传和社区、校园防震减灾电影播放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营造全民参与防震减灾的氛围,推动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走进学校、走进单位、走进社区和家庭,普及地震法律法规、地震科普知识、民居防震减灾知识,解答群众咨询的有关问题。

篇(6)

争当产业转型升级“排头兵”

福泉想要抢占产业转型升级“制高点”,就必须主动扛起工业发展大旗,坚持把创新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

搭建平台载体,增强科技创新动力。积极建设研发机构,特别是鼓励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建立具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推进科技项目库、专家库等各种数据库信息网络建设,提高区域科技资源整合能力、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构建孵化创业平台,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选择有条件的产业园区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鼓励企业创办各类创业园和专业孵化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

加强培育扶持,壮大科技创新实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进一步完善扶持中小微科技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的相关政策。大力实施领军型企业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企业梯队成长。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大规模优势、较强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大力扶持川恒公司、兰鑫石墨公司等规模企业成长为省内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充分发挥福泉工业园区优势,聚集一批科研创新企业,使之成为区域创新基地、公共创新平台的重要支撑,切实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的承载能力。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加快人才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全力打造聚才、育才、用才、引才的良好环境。积极搭建政府、企业、院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发展平台,推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院校为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营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继续实施好省州“十百千人才遴选培养”及“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等项目工程,推进科技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形成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良性运行机制,培养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的多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以绿色为引领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通过以打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为核心,福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示范先行,努力为全州“添彩”“增绿”。

以绿色生产为动力,提升“绿色实力”。坚持以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市)”为契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煤电磷一体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龙配套产业 “三大示范工程”,统筹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公共及社会领域的循环发展工作,探索建立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努力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试点示范园区、城镇和企业,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循环经济技术,形成以循环经济模式为核心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新型绿色产业体系,创建特色鲜明、行业领先的福泉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同时,深入挖掘福泉古城文化、三丰文化、商圣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加大对洒金谷、蛤蚌河等自然景观的开发利用力度,着力将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成为绿色经济增长点。

以绿色生态为基础,构建“绿色屏障”。坚持以实施“绿色福泉”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全力推进绿色屏障构建、绿色水域护佑、绿色城乡建设、绿色通道建设、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绿色屏障建设再创新业绩、绿色环境治理实现新突破、绿色资源培育取得新成效,努力打造“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城市环境。

以绿色生活为导向,增进“绿色福祉”。鼓励绿色消费、推广绿色居住、推进绿色出行,在全社会倡导文明健康、节约环保、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引导居民形成崇尚科学、保护生态、朴实自然的生活方式,积极营造有利于绿色发展、城市转型的社会环境,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以开放为动力

争当区域开放合作“排头兵”

通过大力实施“区域化互动发展”战略行动,进一步把福泉作为黔中重要交通枢纽的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开放合作优势,进一步打破壁垒、开拓市场,在推进区域合作共建中走在前面、做好表率,努力实现区域关系共建、发展成果共享。

绘好规划设计图。进一步加快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推动编制都凯福城市圈及福泉―瓮安―开阳―息烽磷化工经济带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建立三地区域经济战略合作模式和跨县跨州交流机制。着力加大与都匀、凯里等周边城市的合作力度,打破地方行政区划束缚,促进各种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的空间集聚,实现区域间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逐步构建都凯福城市圈,共建黔中经济区东部发展新极核。

篇(7)

一是企业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占主体地位。根据2014年11月公布的《2013年江苏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与科技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研究与发展活动经费支出达1450亿元,同比增长12.58%。其中,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与研发经费投入1239.57亿元,占总投入的85.48%。二是企业在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科技人才的投入中占主导地位。截至2013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科技机构19335个,拥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7.67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研发机构17996个,占机构总数的93.07%;企业拥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33.2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8.18%。

1.2企业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日益频繁。最近5年,全省各地有关于各类型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交流座谈活动不断增加,江苏省政府更是连续几年组织江苏省中小型企业科技成果展。二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占主导。据调查,超过60%的企业正在或者准备投入资源用于提升企业生产技术的科技活动中。三是专利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随着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专利保护的重要性。现在有很多企业已经拥有几百项专利,正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四是注重人才引进。目前江苏省各型企业中的科技人才已经占社会人才总数的90%以上,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到了企业中,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五是注重品牌的培育。现在众多企业开始培育自己的品牌,并加强品牌的保护工作,以便使自己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并逐渐开拓自己的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1.3企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

最近5年,江苏省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科教兴省战略规划,从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能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环境。在城市创新环境问题上,6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对“十二五”发展规划、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计算机网络普及程度等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超半数的受调查企业对本地人才市场培育程度、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条件、网上人才市场发展程度等环境因素都给予了积极肯定。

1.4企业创新发展成果丰硕

2014年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其中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26.1万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7277.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6%;完成出货值13232.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44%。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新材料制造和智能装备制造占总产值的60%以上。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7703家。2014年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277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51项。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33个,科学技术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1.5民营科技企业正成为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随着企业注册资本限制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陆续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在全省企业经济发展中,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创业精神、最具创优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使得民营科技企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根据江苏省2012年度民营科技企业统计快报数据分析,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呈现了以下特点。一是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达53687家,同比增长45.4%,其中苏锡常地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二是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全年实现总收入35883.8亿元、净利润达2588.2亿元,为历年最高。三是高素质人才的积极参与。借助灵活的运行机制和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民营科技企业正不断吸引着大量创新人才的加入,尤其是众多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使得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储备不断增加。目前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博士和硕士从业人员达1.1万人和7.4万人,并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在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正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2江苏省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2.1大部分企业缺乏真正有竞争性的核心技术

尽管我省企业出现了如富瑞特装、常柴股份、江南电缆等自主创新的典型企业,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主要还是依靠从国外引进为主,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还不足1%,有近八成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航空制造、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等领域,许多关键技术仍然被国外企业所掌握。这使得一些企业,尤其是刚成立的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买断或者支付国外公司的专利,甚至有些只能成为科技企业的代工厂,从事低利润、高成本的简单加工,难以进行科技创新等科研活动。

2.2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仍然相对不足

从国际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一般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但是根据江苏省自主创新企业统计数据(2012),约20%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2%,仅39%的企业这一比例超过了5%。所以从整体来看我省企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还低于国际水平。一方面,众多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缺少吸引优秀人才的条件。在企业性质、文化、科研技术条件、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以及对个人发展前途等方面,多数企业不具备优势。所以很难吸引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更多的只能依靠企业的技工,长期依靠仅有的一些人才自我摸索和实践。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由于资金规模有限,仅有的一些资金难以引进先进的设备。装备水平不高阻碍了企业对新技术的引进和吸收,限制了企业的二次创新。

2.3企业融资渠道少,内部管理不完善

伴随着新一轮企业对外扩张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入手,规划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科技创新仍然存在着诸多限制。第一,融资难融资贵。由于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经营稳定性差,信用等级低和可用于抵押给银行的资产不足,这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意对这些企业发放贷款,这样就导致了企业不能从银行获取资金来用于自身发展。第二,管理思想和手段落后。许多企业规模已经扩大,人员已经增多,但是,在管理方式上仍然保留着创业时的方法,尤其是民营企业,许多重要的岗位大多被家族成员所占据,虽然从处理业务的角度依靠自己人较为可靠,但是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家族成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并不一定跟上企业的发展要求,直接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3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建设思路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需要建立一系列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来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保障。

3.1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包括企业内部激励与外部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员工。为了充分调动员工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企业一方面要为员工提供展示自己技能的舞台,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对员工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使员工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与此同时,政府也应积极准备,通过出台各项扶持政策和搭建一系列创新活动平台,为企业科研提供包括人才、资金、项目等在内的社会资源,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的顺利进行。

3.2催化机制

随着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甚至个人都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我们现在专利申请量和商标申请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如何将这些科技成果、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知识产权的市场化。通过明确科技成果产权人、利益分配等关键因素,使这些科技成果和专利能够为企业所用,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3.3供给机制

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人力资本、技术资本、金融资本等众多要素的支撑。其中,人力资本最具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积累是企业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应积极引导企业有效地引进和改造企业的生产技术,不断增加自身的技术资本的积累,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此外,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壮大创业投资和资本市场,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局面。

3.4竞存机制

市场经济,强者生存。随着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如果不参与科技创新,不获取新的技术创新,就很难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来。当然,有竞争就会有合作,企业在自身的科技创新之中也需要与自己的竞争对手,与有供需关系的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高等科研高校等开展不同方式的合作,进行合作创新。在合作中取长补短,提高创新能力。

篇(8)

1.2促进应用技术型高校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并发展壮大研究平台服务经济社会重大需求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应用技术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驱动因素和激励能量,是提高其服务社会积极性的前进动力。雄厚的学科优势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并满足市场需求的支撑点,也是体现其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和办学价值的重要所在。为此,应用技术型高校应积聚力量继承发展优势学科,整合办学资源开设新专业,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将自身的学术成果、智力团队、科研力量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地方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及多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参与科研平台建设,打造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库”。

2有效的融合机制实现应用技术型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2011计划’是个干事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更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3]“2011计划”不仅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也需要理论、思路、方法的创新,应用技术型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也是如此。

2.1精心建立扶持培育机制应用技术型高校要从全局的高度,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各要素、各层次统筹规划。应用技术型高校面向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要扭转长期的思维定式,以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亟待突破的技术性难题,结合自身条件,了解相关领域创新主体的优势,确定参与的学科、单位、企业和团队,构建适宜的协同创新体。应用技术型高校要紧贴企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瞄准地方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研究学科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的互动因素,通过汇聚科技创新要素,发挥人才、学科、科技等优势,培育协同创新方向,勇于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一道申报省级甚至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帮助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攻关。

2.2有效推行协调发展机制开放办学是当今高校的明显特征之一。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整合优质资源,积聚力量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建立跨高校、跨单位的协同创新体系,参与协调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问题。

2.2.1推动学科资源深度融合 满足社会需求学科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基础。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需进一步汇聚特色学科资源,搭建学科创新平台,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基础才能牢固。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应符合区域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有利于协同创新体的建设,注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地方特色的新兴优势学科,推动优势学科与国内外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密切交流、深度融合,使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符合区域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向,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以福建工程学院为例,该校传承“大机电、大土木”优势,瞄准福建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开展了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与福建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实现工管结合、工文渗透,管文理经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该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职能,突出内涵建设,就业率多年保持省内高校前茅,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体现了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过程中创造的办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2.2.2加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突出特色科研与亮点科研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支撑。特色科研成果使学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具有亮点要素,也为协同创新体建设指明引导方向。实践表明,作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重要载体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对引领高校优势学科发展、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将产生广泛、重要的影响力。应用技术型高校首先要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明确科研主攻方向,针对性开展科研工作,以特色科研打造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特色。[4]其次,学校根据科技攻关的需要,整合学科、专业科研资源,注重高水平科技研发团队建设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核心科技创新成果的竞争力。再者,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利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影响力和效应。高校对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的深度将影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程度。福建省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围绕福建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需求,关注区域发展规划,加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着重攻克、解决生产难点问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贡献。近年来,福建工程学院联合校内外科研力量成立了福建地方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福建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福建地方建筑研究中心、福建知识产权研究院、福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等科研创新平台,加强团队建设,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2.3把握协同创新的根本 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根本。当今区域间的经济、文化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资源的争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在人才汇聚与产出方面具备优势,若缺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创新便无从谈起。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推动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将学校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相结合。应用技术型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应主动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校地合作、校企联合等方式,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构筑人才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前部署、谋划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工作深入研究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制订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区域经济社会特定资源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培养师生教学科研主攻方向。

2.3有力推动项目引导机制项目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纽带。目前政产学研合作大多还停留在合作开发、技术转让等层次上,缺乏更高、深层次的合作。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要以重大项目为引导,促进多部门共同参与,并对协同创新的工作目标和机制、推进方式等进行统筹安排,从整体上推动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发展。可见,面向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要以项目为纽带,发挥政产学研各方特长,依托高校的人才、技术等资源,吸引政府、企业加入,共同成立联合体,抢占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制高点,承接学校科研成果的规模化生产,推动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推广和应用。应用技术型高校还可以与政府合作的形式,承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参与地方政府相关规划的制订,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从中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另外,高校应敏锐地实施行业企业大合作战略,大胆尝试将政产学研合作的目光投向行业龙头,推进战略合作,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福建工程学院与福建省直单位(部门)、市县政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开展课题研究、决策咨询、科技服务等内容;与GE公司、SIEMENS(中国)有限公司、富士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等大公司共建实验室,产生一批重大合作成果,促进该校各项建设发展成就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篇(9)

二是着力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按照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总要求,上海已经明确了“十三五”规划的总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围绕这些目标要求,上海将着力提高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和文化等城市功能,推动非核心功能疏解。促进与苏州、嘉兴、无锡、南通、宁波、舟山等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打造大上海都市经济圈。

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型国家。现今,产业集聚俨然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产业转移的重要体现,更是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地区经济的强大动力,产业集聚区则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和依托。

漯河市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首个食品名城。它的发展在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中原崛起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漯河市政府以及市委对漯河产业集聚给予了高度重视。漯河的产业集聚区也更是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不断完善,但也面临着主导产业不够突出、创新体系不够健全等瓶颈。这对漯河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跨越式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目前在文献方面,对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都有一定的研究论述,但是较少的以实例为证来全面系统的阐述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更很少将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解决策略用之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在《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中苏会侠分析了漯河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并对如何促进城市化、工业化提出了意见建议。在《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中黄利春认为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产业升级,她认为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可以对产业空间结构进行优化,并促进产业升级。

本文将基于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视角,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河南省内陆特区漯河市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与相互机制,在产业集聚效应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得出有效的结论建议来促进漯河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中小城市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

三、漯河市产业集聚情况

1、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漯河经济开发区)

其位于市区东南部,面积24.2平方公里。发展与食品相关的研发产业。具有齐全的研发、检测等设施。满足各类项目的需要。杜邦等7家世界五百强入驻。旺旺等知名企业也相继入驻。

2、沙澧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源汇新区,12.6平方公里。以物流、纺织服装等为主导。配套发展医疗器械等产业。区内建设有不同规格的标准厂房。引进了天河针织等纺织项目。

3、东城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市区东部召陵区境内,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已建成6.5平方公里。区内三横三纵的道路框架网已经搭好。该区主要以食品加工配套、电子信息等为主导。形成了以益生园、精益包装、东兴电子工业园等为代表的食品、食品配套及电子产业集群。以光鼎电子、科兴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已在该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4、临颍县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北部临颍县境内,16平方公里。主导产业是食品、电子、纺织服装,兼容发展生物医药、建材加工、机械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发达便利的纵横道路网吸引了大量知名企业诸如香港巧巧、盼盼、河南天冠企业进驻。

5、舞阳县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漯河西南部舞阳县境内,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已建成8.9平方公里。该集聚区以盐化工及相关产业为支撑,兼容发展配套服务产业。舞阳县拥有全国品味第一、储量第二的盐岩矿产,储量高达400亿吨。现已有中盐公司、金大地、河南永银等大型盐化工企业,台湾宏福制鞋企业入驻。

6、漯河淞江产业集聚区

其位于漯河市区西北部,8.6平方公里。以食品加工、商贸物流为主并发展医药、机械等产业。乐天、双星等企业纷纷入驻。

三、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地处中原,区位优势突出。六条国、省道纵横东西南北。发展成效日益显著,入驻企业平均以每年六十到七十家的速度快速集聚,赢得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化示范园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师范基地、对外开放先进开发区等诸多荣誉。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完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

(二)劣势分析

集聚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不足,漯河市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较慢并且缺乏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人才保障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才是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根本与核心从而导致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相对缺乏。高端人才不断外流,尤其是懂管理、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形成匮乏。

(三)机遇分析

政策倾斜有利,在河南省陆续下发推动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漯河市随之结合自身实际出台各项政策落实指导意见,在税收、招商引资、行政收费等方面给以大量支持。机构设置合理,漯河市六大产业集聚区分别单独设立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由县长或区长主责协同各有关部门负责人成立集聚区领导小组研究和解决集聚区各类发展问题如招商引资和管理服务等等。

(四)挑战分析

就漯河市内部问题来看主要是由于产业集聚创新体系仍然不够完善、产业内在联系相对薄弱、主导产业不够突出等缺陷而导致产业集聚效益不能良好的转化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力。其次从漯河市外部来看,其中最大的挑战主要来自漯河市之外的河南省其他相关市区。

四、漯河市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明确产业发展定位

漯河市自身一定要高度重视并科学地把握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的内涵,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在拉动经济增长等的综合性作用。通过增加相关的资金投入、通过完善人才保障、倡导知识产权、落实扶持政策等等来进一步全面去提升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水平。明确不同产业集聚区的具体发展定位,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区的经济建设水平。在产业集聚区考核体系中增加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所占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比重。

(二)科学规划,优化产业体系布局

漯河市需要尽快把其相关的产业集聚区创新发展纳入到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等整体发展规划体系中去。一方面,对产业集聚区的地理空间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整合。另一方面,也在大力的发展食品工业等为主导和特色产业的前提下,进一步引入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等一系列环保节约企业。打造更加高新的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优化整个产业体系的新布局,进一步努力发展壮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先导产业。

(三)坚持创新,健全科技创新机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一方面漯河市要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另一方面,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科技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机会和平台,创办产学研基地,最大限度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此外,漯河市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切实保障产业集聚区人才队伍素质和创新水平的提高。

(四)培育文化,倡导创新发展理念

漯河市要不遗余力地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并且这一理念一定要深入人心,从而能够对营造出尊重知识、人才、鼓励创新的园区氛围,能够引导园区内企业做到自主创新、相互竞争合作、推陈出新等建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各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培育出漯河市创新型产业集聚的良好文化,对创新的发展理念进行进一步的倡导。

(五)增加交流,引进技术互利共赢

为了更好的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漯河市一方面需要坚持“引进来”战略,积极去与各个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展开技术合作,并吸引进入园区驻地开展项目研究。与此同时,努力鼓励本区内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漯河市也要坚持“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地与知名产业集聚区、以及相似产业集聚区扩大沟通和交流,如北京文化创意集聚区、上海商务商贸集聚区等等,从而进一步双方的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一)专著

[1] 简新华:《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雷 鹏:《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发展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

(二)期刊、论文集

[4] 苏会侠:《漯河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企业导报》,2013年第10期。

[5] 梁新举:《河南省漯河市产业结构的若干思考》,《中国产业》,2012年第8期。

[6] 黄利春:《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江苏商论》,2011年第1期。

[7] 李玉红:《河南省中小城市产业结构分析―以漯河市为例》,《河南科学》,2010 年第7 期。

篇(11)

一、科技新城概况

某科技新城于1991年建立,属于国家级高新区。该新城占地231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50万,其中20万农民,20万大学师生,10万产业工人。目前已开发产业区面积为60平方公里,区内各类企业近2000家,其中外资企业260余家,世界五百强企业8家,销售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3家,高薪技术企业80家。

该新城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实现了道路、通讯、供水、排水、供电、煤气等七通,区域内有医院、学校、商贸网点、标准化厂房等,社会服务体系健全,金融机构入住,为企业投资提供便利。为实现该新城进一步发展,提出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通过科技新城设计,以全面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及品质,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二、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基本理念

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其新城设计要求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产业发展带动科学创新,要求发展生态产业并实现生态建设,生态建筑推动生态产业,将科技、创新与生态融为一体,综合提高科技新城设计品质。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基本理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

科技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方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能源短缺问题,环境退化问题等,依托科技创新构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进行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工作时,必须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理念。科技属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与产业相结合,可以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并实现科技价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投入到生产之中的科技方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周期不断缩短,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产业高科技要求生态科技新城建设协调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资源利用率,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科技创新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进行传统产业调整。

(二)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

当前,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条件成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只有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可实现生态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理念要求重视产业结构调整,逐渐降低第一、第二产业结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三、 “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总体思路

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以实现生态和谐为目标,其总体思路主要包括设计基本思想、设计基本原则、产业布局、构建科学创新体系等内容。

(一)设计基本思想

科技新城设计应遵循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基本思想,以新城社会、经济与自然所构成的复合系统为设计对象,综合应用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及技术手段,合理设计科技新城生态管理,优化配置新城空间资源与文化资源,协调社会、经济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基本原则

在科技新城设计中,应坚持以下原则: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特殊性,综合分析其社会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及生态环境等,因地制宜地开展科技新城设计工作;整体性。科技新城设计应加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性,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工作,重视人与生态关系的和谐;重点性。在设计中突出重点,如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生态保护等作为设计重点。

(三)产业布局

科技新城产业布局,应保证其产业结构合理,根据环境特征及地理位置,合理布局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服务业,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生态保护。

(四)构建科学创新体系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配置科学资源,以企业、科研单位、科技中介机构为中心,构建科学创新体系。

四、科技新城建设主要模式及实践探索

当前,我国科技新城建设发展速度较快,虽然其新城开发与建设模式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整体而言,科技新城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产业新城模式、田园新城模式、资源新城模式与智慧新城模式。其中智慧新城模式为科技新城建设的重要成就,依托高端智能技术,实现城市全智能化。

本文中所提高的某高新区,其发展基础较好,为实现科技新城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该高新区缺乏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支撑体系不健全、群众基础较为薄弱,政府发挥主体作用。为此,在进行该区域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建设时,合理进行新城设计定位,将其区域功能定位为新兴产业集聚区,将城市功能定位为综合产业新城、生态科技新城,将产业功能定位为航空制造、光伏、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并明确科技新城节能减排目标、科技创新目标与建设目标。该高新区新城设计预期于2015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城镇人口达36万人,并设计将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1:75:24,于2015年,战略性支柱产业占全工业园区总收入比重75%以上,实现100%的工业污水处理。合理优化科技新城布局,建立科技新城生态体系,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人文环境,并依托金融及政策支持,不断提高科技新城建设质量,实现良好的综合效益。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研究,主张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协调生态保护,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结合实际案例,重点对生态科技新城设计的理念、总体规划思路、建设模式及实践进行探索。实践证明,科技新城设计与建设,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付溢.锦绣科技新城、缤纷景观环路――南京高新区环路景观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2]凌涛.科技、人文的建筑格局――解读天安南海数码新城[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