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乘数估值法大全11篇

时间:2023-05-30 15:04:2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乘数估值法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篇(1)

【关键词】 肋骨骨折;内固定;钢板;骨钉

我科自2006年7月~2008年2月共收治98例多发肋骨骨折,其中12例联合应用合成树脂人工骨和肋骨爪形钢板(国家专利号:20033011 912.9)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21~56岁,平均38岁。9例为单侧多发肋骨骨折,3例为双侧多发肋骨骨折;骨折数4~12根,平均5.8根。其中连枷胸5例,均合并不同程度胸内脏器损伤。伴肝破裂1例,脾破裂1例,颅脑损伤2例,脊柱骨盆及四肢骨折5例。11例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其中3例行呼吸机辅助呼吸。入院至手术的时间为0~15天,平均2.8天。

2 治疗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根据骨折部位而定。切口根据骨折部位和骨折线情况决定,可以取后外侧或前外侧切口,也可以取骨折线部位纵行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切开或分开胸壁肌肉,逐一充分暴露清理骨折端,适当剥离骨折端骨膜3~5cm,尽量保护肋间肌和肋间血管神经。仔细检查后根据骨折端情况选择合成树脂人工骨或肋骨爪形钢板内固定[1,2]。固定后检查如果胸膜腔有破损,则在腋中线第6、7肋间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需行胸腔探查者,首先在适当的肋间隙进入胸腔,处理胸内病变,然后再固定肋骨骨折。合并肝、脾破裂者,先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处理腹腔病变,然后实施胸部手术。

3 结果 本组12例均为单侧手术,左侧7例,右侧5例。固定肋骨2~6根,平均3.4根,共使用内固定物40个,平均3.3 个,其中合成树脂人工骨17个,肋骨爪形钢板23个。同时进行胸内血肿清除术3例,肺修补术4例,肝破裂修补术1例、脾切除术1例。3例手术前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分别在术后第2、3、6天成功脱离呼吸机。12例患者术后胸廓均恢复完整性,X线摄片显示肋骨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固定物脱落及骨折处断裂现象。5例连枷胸胸壁软化患者术后胸壁稳定,反常呼吸消失。12例均治愈出院。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肺炎2例,切口脂肪液化1例。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2.5个月,胸片复查显示骨接合部固定良好,骨折愈合,未出现胸廓畸形。随访>6个月10例,患者恢复正常体力劳动;另2例术后有轻度患侧胸痛,生活质量良好。

讨 论

严重胸部损伤造成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浮动胸壁,以及多根单处肋骨骨折但骨折端明显错位造成胸廓明显畸形的患者实施肋骨切开复位内固定,近年来已基本达成共识,其中合成树脂人工骨和肋骨爪形钢板都是应用比较新颖的内固定材料[3]。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应用合成树脂人工骨内固定虽然对胸壁的手术创伤较小,但对于前肋骨折或者是肋骨粉碎性骨折,某些肋骨细窄骨髓腔小的患者,其使用受到很大限制。而肋骨爪形钢板虽然对胸壁的损伤稍大,但型号齐全、使用更为广泛,特别是对于肋骨粉碎性骨折优势更加明显。对于粉碎严重的肋骨,粉碎骨块小的可将其去除,肋骨短缩2cm左右再用爪形钢板连接固定。如果粉碎骨块较大,可以先用合适型号的钢板在两肋骨断端连接“架桥”,然后将碎骨片放置在爪形钢板"桥"下,用20可吸收线连同肋间肌一同连续缝合捆扎进行加固缝合。手术应只对重点区域的肋骨进行复位固定,术中不必固定所有骨折的肋骨,第4~8肋尤其是第6肋骨的良好固定最为重要。在达到稳定胸壁的前提下,不过多地显露肋骨,增加组织创伤,而且可以为患者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联合应用合成树脂人工骨和肋骨爪形钢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可以将两种内固定材料的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减少手术创伤,改善患者预后的治疗目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篇(2)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患者止痛效果明显增强,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优良率达到85.7%,观察组患者优良率达到89.3%,两组患者优良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两种方法对患者均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其中椎体成形术对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轻疼痛作用较保守治疗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术 保守疗法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072-01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常见的病,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已经是威胁老年人生命和健康的严重疾病[1-3]。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的患者中,有一半以上为椎体骨折[4]。本院对2006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保守组和手术治疗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6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在我科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12例,男性67例,女性45例,年龄45-79岁,平均65.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临床资料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入院后常规卧硬床板,以腰背肌功能锻炼的同时,给予止痛药塞来昔布0.2g po Bid。观察组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术前行X线和CT/MRI扫描。局部麻醉后,C臂机透视下经椎弓根穿刺合适后,缓慢将骨水泥经沿穿刺针套筒注入椎体,注入量为4-6ml,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2-3d。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与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止痛效果比较。对两组患者止痛效果的分析发现,对照组56例患者中,VAS分值在治疗前为8.47±1.25,治疗后为4.45±1.09,观察组56例患者中,VAS分值在治疗前为8.43±1.21,治疗后为2.24±0.83,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在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VAS分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VAS分值比较分析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568.43±1.212.24±0.83

对照组568.47±1.254.45±1.09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分析发现,对照组56例患者中,住院时间为28.4±4.56d,观察组56例患者中,住院时间为9.63±1.35d。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分析

组别例数住院时间(d)

观察组569.63±1.35

对照组5628.4±4.56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丢失率的比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的分析发现,对照组56例患者中,治疗前椎体高度丢失率为28.12%±5.76%,治疗后为16.98%±3.71%;观察组56例患者中,治疗前体高度丢失率为27.94%±5.41%,治疗后为16.45%±3.34%;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在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椎体高度丢失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治疗后椎体高度丢失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丢失率的比较分析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5627.94±5.4116.45±3.34

对照组5628.12±5.7616.98±3.71

2.4 两组患者功能评定的比较。对两组患者功能评定的分析发现,对照组56例患者中,优34例,占60.7%;良14例,占25.0%;差8例,占14.3%;优良率为85.7%。观察组56例患者中,优35例,占62.5%;良15例,占26.8%;差6例,占10.7%;优良率为89.3%。经统计学分析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优良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功能评定的比较分析

组别例数优良差优良率

观察组5635(62.5%)15(26.8%)6(10.7%)89.3%

对照组5634(60.7%)14(25.0%)8(14.3%)85.7%

3 讨论

本研究初步观察并探讨了椎体成形术及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发现,两组患者在功能评分和椎体高度恢复上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椎体成形术由于具有及时减少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在减轻患者症状的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受到患者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谭平先.椎体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近期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6):944-947

篇(3)

【Abstract】 AIM: To study the effect on oste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 vitro by administration of simvastatin in vivo an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anabolic osteogenetic effect of simvastatin. METHODS: Thirty 3monthold virgin female SD rats, weighting 250-300 g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3 groups: Group 1, control, 10 rats; Group 2, given simvastatin 10 mg/(kg・d), 10 rats; Group 3, given simvastatin 20 mg/(kg・d), 10 rats. All of the animals were given the agents through gastric tube for 28 d. At 29th day all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 femur and tibia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fter treated with same condition for 14 d ALP activity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 supernatant was determined. The mRNA level of cbfa1 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cbfa1 protein expression was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 Cell count kit (CCK8)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cell proliferation. RESULTS: After the rats were administrated with differentdose simvastatin in vivo for 28 d, and then the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were cultured for 14 d in vitro, the level of cbfa1 mRNA was increased, and the expression of cbfa1 protein also in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nd supernatant ALP activity increas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test showed that the proliferation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in Group 2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oup 3, when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Simvastatin leads to the high expression of cbfa1 i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and increased ALP activity, which may be parts of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nabolic osteogenetic effect of simvastatin.

【Keywords】 Simvastati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osteoporosis; osteoblast; cbfa1

【摘要】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体内给药后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成骨分化和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 方法:3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 G1组(C)为对照组;G2组(SIM10)给予辛伐他汀10 mg/(kg・d);G3组(SIM20)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d). 连续给药28 d后,取大鼠的骨髓细胞体外培养,诱导14 d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bfa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收集上清液,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应用cell counting kit(CCK8) 测定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辛伐他汀体内干扰28 d后,再经过骨髓细胞体外培养诱导14 d后,cbfa1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呈剂量依赖关系. 上清液碱性磷酸酶表达增高,呈剂量依赖关系.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G2组(10 mg)组促进细胞增殖,而G3组(20 mg组)未见显著性差异. 结论: 辛伐他汀可促进骨髓基质细胞中cbf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辛伐他汀刺激成骨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此有关.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骨髓基质细胞;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核心结合因子

0引言

他汀类药物是竞争性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降低肝内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是近20 a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调脂药,目前广泛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1999年Mundy等[1]经过动物实验筛选了30 000多种天然或人工化合物后发现,他汀类药物可引起成骨细胞系的骨形成蛋白2(BMP2)的高表达,并能有效地刺激骨形成. 继Mundy之后,同样的发现,通过灌胃法口服给药(辛伐他汀),正常及去势大鼠[2] 皆可见小梁骨量增加. 并伴随成骨作用有破骨细胞数量的减少. 在临床的回顾性研究中也发现,服用他汀类药物可以增加血清中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水平[3]. 并降低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4-5]. 但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辛伐他汀对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如何,目前国内外少见报道. 本研究采用体内给药然后体外对骨髓基质细胞培养诱导的方法,旨在观察辛伐他汀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成骨分化的影响,以探讨其促进骨形成,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动物30只3 mo龄雌性SD大鼠(郑州实验动物养殖中心提供. 动物合格证号为医动字第410117号)平均体质量250~300 g. 所有受试大鼠均置于动物房中饲养1 wk,以适应环境. 然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 G1组(C)为对照组, G2组(SIM10)给予辛伐他汀10 mg/(kg・d), G3组(SIM20)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d).

1.1.2材料DMEM培养基(Sigma), β甘油磷酸钠(Sigma),维生素C(Sigma),辛伐他汀(商品名:西之达,国药准字H20000007)浙江瑞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CCK8(日本协和化学研究所),Trizol(Invitrogen), MMLV逆转录试剂盒(BBI公司), Taq DNA聚合酶(BBI公司), 引物由北京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合成.. 兔抗 cbfa1抗体,辣根酶标记的山羊抗兔Ⅱ抗,ECL发光试剂盒均购自美国SantaCruze公司.

1.2方法

1.2.1给药方法各亚组动物分笼,标准固体饲料和自由饮水摄食喂养,光照12 h,黑暗12 h,室温为(25±2)℃左右. 各实验组动物于手术后次日通过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灌胃. 连续灌胃给药28 d后处死所有动物.

1.2.2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无菌条件下,处死的大鼠即刻取双后肢股骨和胫骨,将其附着肌肉和结缔组织分离干净. 用DMEM培养液(青霉素100 u/mL,链霉素100 μg/mL,100 mL/L胎牛血清,维生素C 50 μg/mL,β甘油磷酸钠10 mmol/L)反复冲洗骨髓腔,收集细胞于离心管中,1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细胞重悬后反复吹打成单细胞悬液,细胞计数板计数,接种于培养瓶中,50 mL/L(体积分数)二氧化碳,37℃温箱中培养. 24 h后换液,以后,每2~3 d更换培养液,弃掉未贴壁的悬浮细胞. 至细胞融汇成致密单层后进行传代,细胞计数后接种于培养瓶和培养板中.

1.2.3RTPCR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培养诱导14 d后,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RNA定量后反转录合成第一链后进行PCR, PCR反应体系: 总体积25 μL,包括:10×PCR buffer 2.5 μL, 25 mmol/L MgCl2 5 μL, 2.5 mmol/L dNTP 0.5 μL, 引物(25 μmol/L)各1 μL, Taq酶0.25 μL (5 U/μL),cDNA模板2.5μL. PCR引物的序列: Cbfa1(扩增产物为 240 bp)上游引物: 5′CCCAACTTCCTGTGCTCC3′,下游引物:5′AGTGAAACTCTTGCCTCGTC3′);GAPDH(扩增产物为288 bp)的上游引物: 5′TGCTGAGTATGTCGTGGAG3′ ,下游引物: 5′GTCTTCTGAGTGGCAGTGAT3′. PCR反应条件:cbfa1为95℃ 5 min; 94℃ 30 s; 55℃ 45 s; 72℃ 50 s; 35个循环;72℃ 10 min. GAPDH为95℃ 4 min;94℃ 30 s;54℃ 40 s; 72℃ 35 s;30个循环;72℃ 10 min. 循环结束后取扩增产物5 μL于20 g/L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后再经溴化乙碇染色,最后将凝胶置于凝胶成像分析系统中扫描检测各条带的光密度值并求出与内参照物GAPDH的光密度比值.

1.2.4Western blot5 cm×5 cm培养瓶内细胞在经过诱导培养基诱导14 d后,细胞刮刀收集细胞. 细胞浆核蛋白抽提缓冲液[5]〔A:10 mmol/l HepesNaoH(pH 7.8), 15 mmol/L KCl, 1 mmol/L MgCl2, 0.1 mmol/L EDTA, 1 mmol/L DTT, 1 mmol/L PMSF, 1 μg/mL Leupeptin. B: 20 mmol/L HepesNaoH(pH 7.9), 1.5 mmol/L MgCl2, 0.42 mol/L NaCl, 0.2 mmol/l EDTA, 250 mL/L(体积分数)甘油, 0.5 mmol/L DTT,

0.5 mmol/L PMSF,

1 μg/mL Leupeptin. PMSF使用时临时加入. 〕顺序抽提提取核蛋白. 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定量,取相同蛋白量的样品,以排除细胞量的差别,SDSPAGE电泳,转膜,封闭液(50 g/L脱脂奶粉TBS+1 mL/L Tween20)封闭过夜,1∶200(体积比)稀释的兔抗Cbfa1多克隆抗体第一次杂交,室温温育2 h后,TBST洗膜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5 min. 然后辣根酶标记的羊抗兔Ⅱ抗第二次杂交,室温温育1.5 h即可,洗膜后ECL发光试剂盒发光,显影,定影. 密度扫描仪定量分析.

1.2.5ALP(碱性磷酸酶) 活性的检测细胞培养14 d后,取培养液上清,ALP检测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单位为nkat/L.

1.2.6细胞增殖的测定将消化所得细胞以2×104/mL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每组50孔,每孔培养基总量为100 μL,次日起每天选择各10孔细胞,连续测5 d,每孔加入CCK8溶液10 μL,37 ℃孵育4 h停止,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上测定每孔的光密度值(波长450 nm,参比波长655 nm),以时间为横轴,A值为纵轴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 不同给药剂量的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方差分析及Dunnett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倒置相差显微镜下细胞形态观测骨髓细胞接种后6~8 h,骨髓基质细胞(BMS)开始贴壁. 随培养时间延长,未贴壁的悬浮细胞死亡或随细胞液丢弃. 培养瓶中只有贴壁的骨髓基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呈典型梭形或多角形的成纤维细胞. 培养约5~6 d后,细胞融汇至0.8左右.

2.2RTPCR骨髓基质细胞在辛伐他汀给药组中cbfa1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G3组(20 mg组)水平更高(P

2.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辛伐他汀给药组G2 和G3组较对照组核蛋白cbfa1表达增高,而G3组(20 mg组)表达更高(P

2.4上清液ALP活性辛伐他汀给药组ALP活性高于对照组. G3组(20 mg组)增加更显著(P

2.5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辛伐他汀给药组中,G2组(10 mg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图4).

3讨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辛伐他汀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相关因子ALP及cbfa1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10 mg组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

骨髓基质细胞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不仅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还可分化为脂肪细胞,成软骨细胞,甚至神经细胞等[7]. 而在骨组织工程学和骨质疏松治疗学方面,如何能有效的刺激BMSc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ALP是成骨细胞的特异表型,ALP的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成骨细胞分化程度和功能状态. 其活性越高,说明前成骨细胞向成熟成骨细胞分化越明显. 宋纯理等[8-9]发现在辛伐他汀对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干扰过程中,ALP活性明显增高,BMP2高表达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OCN,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水平增高,呈现剂量依赖关系. 本研究结果与其一致,提示辛伐他汀有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向更多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质,并且可能具有刺激分化成熟的成骨细胞的成骨功能.

新近研究表明,核结合因子a1 即cbfa1转录因子是调节成骨细胞生成的关键因子,属于Runt结构域家族,因此又称Runx2(Runt related gene 2). Cbfa1是成骨细胞分化早期的标志物,它可调节OCN基因表达. Ducy等[10]在小鼠和大鼠骨钙素基因启动子区发现了与cbfa1的Runt结构域特异性结合的连接基序,即成骨细胞特异性作用元件2(OSE2). 随后又发现在Ⅰ型胶原(COI1), OPN,骨结蛋白(ON)等成骨细胞标志基因中也存在这种启动子元件,cbfa1通过调节这些基因在成骨细胞的表达,来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当非成骨细胞异位表达cbfa1时,可使这些细胞表达骨钙素,而缺乏cbfa1基因的小鼠骨组织仅有软骨细胞和软骨,而无骨形成[11]. 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锁骨颅骨发育不良综合症就是由cbfa1一个等位基因突变引起[12]. OPG(osteoprotegerin)是由成骨细胞分泌的破骨细胞分化和功能的抑制因子,其在体外培养细胞中的表达也同cbfa1密切相关[13]. 本实验中可见到辛伐他汀促进了cbfa1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说明辛伐他汀可通过提高cbfa1因子的表达来促进BMS分化为成骨细胞,从而使成骨细胞表达增强.

Cbfa1表达也受许多生长因子,激素以及转录因子的影响,Viereck等[14]报道cbfa1为成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BMP2, TGFβ和地塞米松的靶基因. 其中BMP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有效的细胞外因子,这类因子可通过Smads信号途径诱导cbfa1表达,并可能通过调节cbfa1Osx和其他转录因子来影响成骨细胞分化[15]. 他汀类药物进入体内后以前体药物的形式对蛋白酶体有抑制作用,进而抑制了BMP的下游信号调节蛋白Smad的降解,使BMP的含量增加. 但其明确,具体的作用靶点和途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

目前已知与增殖激活有关的基因有cmyc, cfos, cjun, 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基因有组蛋白,细胞周期素基因. H4组蛋白的基因表达伴随细胞内DNA的合成,与增殖密切相关. 本实验中10 mg组促进细胞增殖,而20 mg组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 辛伐他汀对增殖作用的机制是与激活相关基因有关还是与细胞周期基因有关,是否存在双向作用机制,即在较低剂量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而在较高剂量时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目前,辛伐他汀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的新型药物,对其成骨作用做了大量研究,但其临床应用尚待进一步证实,同样也有报道[16],辛伐他汀可促进小鼠骨折愈合. 对骨折愈合的相关因子表达和具体作用机制未见其他报道. 因此,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辛伐他汀对成骨作用的机制,为他汀类药物用于临床骨质疏松和骨折愈合治疗提供依据,将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Mundy G, Garret R, Harris S, et al. Stimulation of bone formation in vitro and in rodents by statins [J]. Science, 1999,286:1946-1949.

[2]Maria P, Waldemar J, Malgorzata MM, et al. Effects of simvastatin on the development of osteopenia caused by ovariectomy in rats[J]. Pol J Pharmacol, 2003,55:63-71.

[3]Chan MH, Mak TW, Chiu RW, et al. Simvastatin increases serum osteocalcin 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treated for hypercholesterolaemia[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1, 86:4556-4559.

[4]Meier CR, Schlienger RG, Kraenzlin ME, et al.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s and risk of fracture[J]. JAMA, 2000, 283: 3205-3210.

[5]Chan KA, Andrate SE, Boles M, et al. Inhibitors of hydroxy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 and risk of fracture among older women [J]. Lancet, 2000, 355: 2185-2188.

[6]王勇,黄文华. 一种改进的核转录因子的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1,23:119-120.

[7]Pittenger MF, Mackay AM, Beck SC, et al. Multilineage potennial of adult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J]. Science, 1999, 284:143-147.

[8]宋纯理,党耕町,郭昭庆,等. 辛伐他汀对骨髓基质细胞骨形成蛋白2表达及对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2002, 16(6):384-387.

[9]宋纯理, 党耕町, 等. 辛伐他汀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 [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 35: 533-536.

[10]Ducy P, Zhang R, Geoffroy A, et al. Osf2/Cbfa1:A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 of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J]. Cell, 1997, 89:747-754.

[11]Komori T, Yagi H, Nomura S, et al. Targeted disruption of cbfa1 results in a complete lack of bone formation owing to maturational arrest of osteoblasts [J]. Cell, 1997, 89 (5):755-764.

[12]Mundlos S, Otto F, Mundlos C, et al. Mutations involving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CBFA1 cause cleidocranial dysplasia [J]. Cell, 1997, 89(5):773-779.

[13]Thirunavukkarasu K, Halladay D L, Miles R R, et al. The osteoblastspecific transcription factor cbfa1 contributes to the expression of osteoprotegerin, a potent inhibitor of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J]. J Biol Chem, 2000,275(33):25163-25172.

篇(4)

【关键词】 骨组织;总RNA;基因表达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取三组正常成年SD大鼠股骨,以下用XHF1型高速离散器按文献操作[1].

1.2方法选取三种提取总RNA的方法,即:A-按Trizol说明书进行;B-同A,其中氯仿抽提重复2次;C-同A,产物以DNA酶消化后再加Trizol重复A. 对结果进行RTPCR验证,各取等质量RNA按Invitrogen说明书进行反转录,得到的cDNA进行I型胶原的PCR扩增. 根据I型胶原的mRNA序列用DNAStar软件设计引物5’CTCAGGGGCGAAGGCAACAGT3’和5’ATGGGCAGGCGGGAGGTCT3’. 设计时使扩增片段跨内含子,即基因扩增产物和cDNA扩增产物在长度上相差内含子序列,cDNA长度125 bp,实际基因长度255 bp. 2 g/L琼脂糖凝胶电泳查看结果.

2结果

各方法所得总RNA的A260 nm,A280 nm及A260 nm/A280 nm值有一定差异,前两法各值相近,实验观察到两法得到的总RNA溶液较浑浊,杂质的存在使A260 nm/A280 nm低于标准值. 各法均有扩增条带(图1,2),但前两法产物中有大量较长杂质片断(图1). 只有C法符合进一步克隆表达要求.

M:DL2000 marker;1~3: A组; 4~6: B组; 7:对照.

图1I型胶原粗品RNA的扩增产物(略)

M:DL2000 marker;1~3: C组; 4:对照.

图2I型胶原mRNA的扩增产物(略)

3讨论

高速分散器可使大部分骨细胞在短时间内从钙盐中分离出来,节省操作时间、简化操作过程,与已往方法[2]比减少RNA降解几率. 但分散器也将DNA长链打断而混入RNA分子中,即使用氯仿重复抽提也不能去除. 若完全按Trizol法不进行DNA消化,会漏除已碎裂的小片段DNA,进而导致扩增出含有内含子的较长片段.

本文对TRIZOL法从成熟大鼠骨组织提取总RNA作了两种改进,只有重复2次抽提之间用DNA酶消化,才能在清除大量细胞外基质和矿物质干扰的同时保证所提RNA完整且纯净.

篇(5)

(1)企业一级法律顾问职业岗位资格相当于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篇(6)

2、点击面板左上角的“中”字图标;

篇(7)

【关键词】

火灾事故;处理原则;应急运输组织方法

0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因为具有速度快,运能大,污染少,能耗低,安全可靠等特点而发展势头迅猛。同时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建设大容量快速的城市轨道交通是缓解大城市交通堵塞的有效途径。

但是面对曾经发生的事故和将来无法预知的危险因素,我们需要提早采取措施,研究应对方法。本文将针对火灾事故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运输组织进行研究。

1 城市轨道交通火灾事故

1.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火灾事故的构成因素

地铁火灾的构成因素繁多,主要如下:

(1)人为因素:在城市轨道运营中无论是乘客,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还是其他人员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其中乘客的行为主要是其随意丢弃烟头和携带危险物品导致的。操作人员不定时检修设备以及违反操作规范的行为也可能导致火灾。最后地铁管理人员对于防灾工作的马虎大意,管理方式的不到位也非常可能埋下火灾的隐患。

(2)物的因素:城市轨道系统中有许多可能引起火灾的可燃物体。乘客违禁携带的可燃物会造成火灾。城市轨道工程修筑时没有考虑采用阻燃的材料,列车车辆的材料选用不当,或者是电气设备的老化,线路线缆的问题也非常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最后,消防设置的缺失或者是火灾报警器的故障也都会令火势更加难以控制。

(3)环境因素:城市轨道系统比较开放,很容易受到外界系统的干扰。社会局势的动荡,不法份子的故意破坏或者是公民缺失必要的防火意识就可能导致火灾。其次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也很容易诱发火灾。

1.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火灾的危害

(1)造成设备的损坏和线路的停运:火灾发生后为了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通常会将附近的常规电源断开。列车或者是隧道内失火如果火情比较严重,则必须停车,由人员从隧道逃生。故地铁火灾的发生极其容易造成整条线路的停运。此外,火灾发生后火势得不到控制会进一步对城市轨道系统中的通信设备机房、信号设备机房、牵引降压混合及跟随变电所、整流变压器、动力变压器等设备造成损坏[4]。

(2)人员伤亡:火灾造成的最为严重的灾害即对人员生命的威胁。据数据表明地下铁道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主要是由烟雾中的毒气引起的。一方面是因为地铁系统在建造时经常使用有机高分子装饰材料,遇到火时非常容易产生有毒气体。其二就是地铁中火灾烟雾不易扩散。再考虑到烟雾粒子会吸收和散射光,给救援救灾更是带来了巨大的难度[5]。

2 火灾事故下的应急运输组织方法

2.1 火灾事故处理原则

对于火灾事故要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理念 [6]。做好火灾探测,监控和报警的预防工作。当火灾事发生以后要以“先通后复”作为工作原则,坚持先救人,后救物。积极组织人员疏散和伤员抢救。力争在火灾发生的5分钟内控制火情,并疏散人员。

鉴于城市轨道火灾事故的特点,在本节中将火灾事故分为列车运行区间和城市轨道车站两类,进行分析。其中列车运行区间内的火灾更加体现了应对火灾事故的行车组织思想,而车站的火灾则是车站客运应急组织的体现。同时考虑到火灾救援的紧急性以及救援责任的明确性,本章节对救援组织方法的论述将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更为直白地论述。

2.2 列车区间火灾事故应急运输组织方法

列车在运行中发生火灾后,列车应该尽力驶入前方车站进行人员的救灾。但若列车因为火灾事故而被迫停车,那么事故情形往往更加严重,从隧道中逃亡势必要穿过一部分的浓烟区,火灾的救援非常困难。故当列车在区间内发生火灾之后各个部门必须相互协作,共同救援。救援的相关部门可以分为列车司机信息传报,控制中心紧急处理和组织机构协助救灾三大部分。根据行车组织的思想,上述运用的行车组织方法主要有失火列车的及时停运,与火灾区域相邻区段的列车临时停车和相邻车站的临时扣车、及时派遣列车救援等方法。

2.3 车站火灾事故应急运输组织方法

车站内发生火灾,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第一时间安全疏散乘客,同时停止车站空调水系统,并将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转入火灾模式 [7]。车站的火灾应急处理主要核心在于对于客流的紧急疏散,具体处理可以由值班员信息传报,相关人员紧急避灾,应急人员灾害处理和车站灾情解除这几个部分构成。

(1)值班员信息传报:火灾发生时,值班员应先通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确认火灾位置并通知值班站长。然后将火情向行调汇报,请求公安机关、消防人员的救助,同时运用广播或者是乘客信息显示屏向所有人员下达紧急疏散的指示。

(2)相关人员紧急避灾:值班员在车站控制室的后背控制盘(IBP盘)上按压紧急停车按钮,并激动紧急模式。按压自动检售票机(AFC)的紧急按钮,打开所有的闸机。其余人员,如安保员,保洁员应在站厅和出入口协助疏散并关闭车站。确认电梯的停止并且没有被困人员。

(3)应急人员灾害处理:紧急服务人员到来后,值班站长向紧急服务人员汇报详情。之后消防人员,救护人员进行救灾,公安机会协助维护现在秩序和扑救。

【参考文献】

[1] Yan Li,H.L.Guo,Heng Li.Transit-Oriented Land Planning Model Considering Sustainability of Mass Rail Transit[J].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10,136(3).

[2] Miltos Kyriakidis,Robin Hirsch,Arnab Majumdar.Metro railway safety[J].An analysis of accident precursors.Safety science.2012,50(7)

[3]金宇.浅谈地铁重要设备的防火保护[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第21期.

篇(8)

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是企业具有创造力的生产力要素,其拥有重要的价值,致使产权转让以及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事件经常发生。而知识产权转让、投资等行为的价格基础即是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

知识产权价值的评估是基于企业作为判断主体,对知识产权客体为企业所做出的贡献来进行的判断。知识产权具有时效性,无形性,专有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知识产权价值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存在着困难。[1]

知识产权价值的确定方法有: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但是这些方法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仅就吸收投资方式取得知识产权的估价问题展开研究,设计的新的知识产权出资估价方案可以称为承诺收益法,该方案力求消除预计误差,准确的将知识产权产生的未来超额收益在出资者与企业间分配。

1.知识产权出资价值的初始计量

笔者认为知识产权价值是由其对主体价值的贡献所决定的。对企业价值的贡献越大,所投资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就越大,反之亦然。因此,注重考虑知识产权产生收益的能力,通过知识产权在使用年限内所获得净收益的现值来计量其价值的收益法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具有实际意义。但收益法使用的参数的确定在实际评估操作中存在较大的难度。应用收益法评估知识产权价值时,在未来预期收益、持续时间和折现率这三个参数相关数据的获取方面存在问题。

本文提出的承诺收益法以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承诺来确定其出资的初始价值,实现以来源于未来超额收益的确定的参数对知识产权出资进行估价。

1.1 Ri―知识产权出资者承诺的超额收益的确定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对于生产者而言,可以控制生产成本、带来超额售价、控制市场份额、获得顾客忠诚度,并对竞争者带来难以克服的阻碍,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持续的超额利润。[2]知识产权的作用是由能够带来未来垄断利润、超额利润等超额收益所决定的。但是,现有的估价方法却错误地选择了预计的未来超额收益,从而导致了估价结果的不确定,甚至不同的估价者因预计的基础等存在差异会给出不同的估价值,影响各方对知识产权投资价值合意的形成,也无法保障各方的权益。

承诺收益法仍然是基于知识产权所能带来的未来超额收益来确定其投入价值,但该未来超额收益不是预计的,而是知识产权出资者承诺的。与知识产权出资估价的现有收益法不同,承诺收益法的超额收益是在与被投资单位或其他实物资产出资者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知识产权出资者承诺的该知识产权在被投资企业能产生的各年超额收益。其与实际产生的超额收益无关,也与预期产生的超额收益无关。它是知识产权出资者向被投资企业和其他实物资产出资者承诺的预期超额收益,即出资者承诺被投资企业在使用该知识产权后对企业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增加收益的量。

1.2 i―持续时间的确定

现有收益法中对持续时间的判断也较为困难。由于知识产权没有物质实体,所以它的价值不会由它的使用期限的延长而发生实体上的变化,因而它的使用期限也不能从有形的损耗中判断。按照通常观点,知识产权使用期限取决于受法律保护的有效年限和有效经济受益年限。法律保护的有效年限是受法律严格控制的,例如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发明专利保护期是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都是10年。与此对应,有效经济受益年限是企业在实际使用知识产权的过程里从中受益的年限,其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折现时间仅仅依靠法律保护的年限来“一刀切”式的确定是不准确的,同时依靠有效经济受益年限的预测又是很困难的。

承诺收益法以承诺为基础,初始计量公式中使用的折现时间可以直接按照知识产权出资者承诺的期限而定。由于以承诺的时间来进行衡量,折现时间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在出资者承诺的期限里,因为知识产权领域的更新换代比较频繁,用来作价出资的知识产权会面临短期内贬值的问题,从而出现其能带来超额收益的时间小于出资者承诺的时间的情况;在超出出资者承诺的期限里,知识产权可能会继续带来超额收益,从而出现其能带来超额收益的时间大于出资者承诺的时间的情况。以上两种情况可以通过跟踪调整机制将收益之间的差异直接在出资者与企业之间进行分配。跟踪调整机制将在后面进行具体介绍,在跟踪调整机制的作用下,折现时间的准确性要求在这种机制下被淡化。

1.3 r――折现率的确定

现有的折现率确定的主要方法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法、风险累加法、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有学者指出,在交易中,交易的双方都是理性的,因此评估人员要分别从知识产权出资者与企业两个角度出发考虑确定折现率。如当委托方为知识产权出资者时,可根据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确定折现率;当委托方为资产购买者时,可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折现率。[3]

在承诺收益法评估公式中超额收益、折现时间都是站在出资者的角度上所做出承诺的,所以对折现率的确定需要使用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的方法。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将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其可以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中获得,也可以通过上市公司的统计资料得到。

但是这样的评估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容易忽视行业内部差异,从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中直接获得的相关数据与被评估知识产权的收益能力不相同等等。根据折现率的确定原则:折现率的确定需要与收益额相匹配;需要以行业平均报酬率为基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由此笔者提出:既然超额收益、折现时间都是出资者所承诺的,所以对折现率的确定不仅仅需要使用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法,也需要站在出资者承诺的角度上来确定。因此在用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知识产权评估折现率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由知识产权出资者根据承诺的超额收益对比行业平均水平,将在此基础上修正后的行业平均资产收益率作为折现率。

由以上可见,知识产权出资价值的初始计量实现了以来源于未来超额收益的确定的参数对知识产权出资进行估价,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地形成知识产权出资价值。

2.建立知识产权未来实际超额收益的跟踪调整机制

由于承诺收益法所确定的知识产权出资价值依据知识产权出资者的承诺来确定,为了防止其通过过高地承诺未来超额收益而导致知识产权出资价值虚增,同时也为了避免因承诺过低导致知识产权所有者利益受损,就必须建立知识产权未来实际超额收益的跟踪调整机制。

跟踪调整机制的基本内容是:将所投入的知识产权在未来使用期间所实际带来的超额收益与承诺的超额收益进行比较,如果实际超额收益大于承诺超额收益,则说明知识产权出资者的承诺过低导致知识产权的出资价值被低估,那么其差额应该更多地被知识产权出资者分享(可以增加知识产权出资者的(下转第55页)(上接第51页)股权份额或直接以现金的形式支付);如果实际超额收益低于承诺超额收益,则说明知识产权出资者的承诺过高导致知识产权的出资价值被高估,那么知识产权出资者就必须以现金补偿未达到的承诺超额收益部分或者对其出资额做减资处理。

由上可见,这样的保障机制对知识产权出资价值的初始计量起到一个修正的作用。由于初始计量中使用的参数均是知识产权出资者承诺的,而现实往往与之不一致,因此,建立跟踪调整机制能弥补该现实与承诺之间的差异,同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风险也可通过这样的制度来降低。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出资价值的初始计量时使用的超额收益、持续时间、折现率均依靠知识产权出资者的承诺来确定,实现了以确定的参数对知识产权进行估值的目的。跟踪调整机制则对承诺与实际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弥补,达到了评估价值带来的超额收益与实际价值带来的超额收益趋向一致的结果。

3.结语

本文在已有知识产权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又根据其在实际运用中的合理性方面,在提出一种更为适用的新方法――承诺收益法的基础上,对该方法中涉及的参数以及跟踪调整机制进行了探讨。知识产权出资价值评估的承诺收益法作为一整套知识产权出资问题解决方案,可以以确定的参数来定知识产权出资价值,弥补了现有估价方法在参数选择方面的不足。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1(b)-151-02

近年来,无张力疝修补术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修补方式Cq,本院2002年1月~2009年7月采用此手术方法治疗了386例成人腹股沟疝,效果满意,但有部分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86例中,男354例,女32例。年龄19~92岁,平均57.4岁,60岁以上患者232例(60.10%)。临床诊断:腹股沟斜疝372例(其中复发斜疝12例),腹股沟直疝12例,直疝合并斜疝2例。其中,双侧疝12例,嵌顿性腹股沟疝42例。术前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和前列腺增生等125例。

1.2 修补材料

采用南通华利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美国Bard公司的产品,包括网状锥形疝环充填物和成型补片。材料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不可吸收,具有良好的抗感染力和组织相容性,能迅速与人体组织黏合固定。

1.3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少数患者为全身麻醉)。常规疝切口约5 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打开至外环口,适当游离两侧,能容补片即可。找到疝囊游离至疝囊颈部,再游离精索,斜疝者如疝囊较小,可不切开,将疝囊由内环口直接推人腹腔;如疝囊过大则行疝囊中部横断,近端结扎,远端疝囊口敞开锁边缝合或剥离。直疝则将疝囊由直疝三角推人腹腔;充填物的外平铺内环口周围腹膜后,中央固定5~6针,再将成型平片置于精索后方,精索通过预留孔通过。平片并与周围的腹内斜肌、腹横肌弓状缘、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表面的腱膜等固定6~8针。疝囊剥离面大者,部分行阴囊烟卷引流。术后沙袋压迫12h左右。

2 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65例,其中,术后尿潴留26例,补片周围积液3例,伤口深部感染1例,网塞感染脱出1例,切口、阴囊血肿8例,腹股沟区异物感16例,慢性腹股沟疼痛9例,疝复发1例。无死亡患者。

3 讨论

3.1 术后发生尿潴留

本组术后发生尿潴留26例,大部分为老年男性,除与硬膜外麻醉有关外,可能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有关,采用导尿治疗后治愈。

3.2 补片周围积液

植入的生物材料在术后早期引起的局部生物反应,从而表现为其周围组织水肿积液。本组2例患者术后4-5 d切口下端有淡黄色液体流出,早期应用激素、抗过敏药物治疗,局部用高渗液外敷等措施,补片周围积液自行吸收,2周内治愈。有1例患者切口一直流液,出现漂浮,后合并感染,与组织不相容而取出生物材料。

3.3 深部感染

对于无菌性的疝修补术来说,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仍然存在争论。有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报道,术前使用抗生素可明显减少感染的可能性。本组1例患者出现深部感染。切口引流、抗感染、治疗3个月愈合,笔者认为,重视围术期的处理及规范手术操作是防治感染的关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作为常规应用,对于存在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易感因素者可适当应用抗生素。

3.4 切口、阴囊血肿

创面渗出或渗血渗入切口和阴囊或剥离突入阴囊内疝囊面渗出或渗血可引起切口、阴囊血肿。预防尤为重要,术中精细操作,仔细止血;对于坠人阴囊的巨大疝,可不完整剥离,切断疝囊,如剥离面大,可能会出现阴囊血肿,因此,应预先阴囊戳孔引流。本组2例巨大疝剥离面手术中行阴囊戳孔引流,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切口常规沙袋500g压迫12 h左右。程度较轻者卧床抬高阴囊并局部理疗多可痊愈;出血已形成明显血肿者,可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并适当应用止血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严重者宜在阴囊底部穿刺抽吸或戳孔置引流管;而严重出血导致广泛组织积血者,应再手术探查止血。本组8例切口、阴囊血肿患者,均以阴囊血肿为主,3例经抬高阴囊后自行吸收,3例行积血穿刺抽吸引流,2例阴囊血肿戳孔引流后痊愈。

3.5 腹股沟区异物感

可能与患者体瘦。皮下脂肪垫少。同时塞人疝环的锥形充填物型号较大有关。可以通过选择适中的锥形充填物型号,成型补片安放平整术,将网塞固定好不让其移动等方法来预防。本组术后发生16例,经理疗1~4周全部患者腹股沟区异物感消失。

3.6 慢性腹股沟疼痛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常见的原因有固定网片时将网片缝合于神经分布丰富的耻骨结节骨膜上,部分或全部切断神经,与异物接触,瘢痕组织压迫或结扎神经、形成神经瘤,充填物过大等。可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钝痛、锐痛及烧灼样痛。大多数患者随时间推移可逐渐缓解:有的可先行理疗或口服止痛片;再者肌注镇痛剂或局部封闭注射;对治疗无效或剧烈的“放电样”疼痛者可考虑再手术,探查松解或切除神经。固定补片时在耻骨结节处不要穿得太深而缝至骨膜上,注意可能的神经解剖变异,精细的手术操作、仔细止血、补片的选择都是重要的预防措施。本组术后慢性腹股沟疼痛9例,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

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7-0001-04

一、概述

人类发展和科学技术演变的历程表明,重大的历史跨越和重要的科技进步都与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和工具创新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创新实践表明,其中善于学习和运用先进的“创新方法和技巧”,对提升企业的创新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2007年,由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开展了系列创新方法工作,并在黑龙江、四川、江苏等省开展技术创新方法试点。创新方法工作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从源头上激励企业创新活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工作在当今中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随着企业技术创新方法的开展和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份的推广运用,对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成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总结成败得失,明确改进方向无疑是一个最佳途径。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成效评估,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并对整个企业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日趋丰富。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中国内外一般遵循OECD(经济与合作组织)所规定的《奥斯陆手册》,手册主要评估分析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七个不同部分:创新目的、促进或阻碍创新的因素、创新数目、创新的新颖性和性质、创新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创新的扩散以及专门问题如专利等。

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估研究较早的Steele教授,曾经用核对表的形式对R&D活动进行了评估。

Barton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由掌管技术的人创新管理、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及企业价值观组成。

Ransley和Rogers对企业的最佳R&D实践进行了研究总结,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评估应考虑的7个方面:技术策略、项目的选择和管理、核心能力、有效性、外部意识、技术转移和人员。

这些指标虽然对企业技术创新评估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都比较粗略,而且是针对国家和企业创新能力的,不太适合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成效的评估,对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成效的评估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国内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主要代表人物有许庆瑞、傅家骥、魏江、项保华、王伟强、李廉水和关士续等。目前国内对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技术创新能力评估和技术创新绩效评估,其中前者由于起步更早,研究成果也较多。

我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傅家骥先生按照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过程、成功企业技术创新给予的启示、企业技术创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技术创新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等几方面,然后分别从这几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吴运建、吴建中、周良毅从投入产出、知识的产生和交流、商业化以及分类测度四个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

魏江、郭斌、许庆瑞对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区分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通过与行业先进水平进行比较来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

曹崇延、王淮学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分成了R&D能力、生产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投入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和产出能力等7个方面,对应于每个能力,分别设计了7个指标体系,共40个分指标,同时对每个分指标的内涵给予了设计说明。

戴冬秀、李睿、宋化民从技术积累、R&D投入、生产消化新技术、销售新产品能力等4方面选取了10项指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估。

上述研究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基于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的成效评估少之甚少。为此,本研究依托科技部21世纪中心“技术创新方法辅助创新体系和推广机制研究、培训教材开发及成效评估”课题,构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成效评估指标体系,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及成效评估的完善提供支撑。

三、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评估指标是评估系统总体目标的具体标志,要对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引用成效进行评估,必须确定评估内容及各个影响因素。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企业技术创新成效的基础和依据,它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的指标衡量企业创新绩效情况,是整个评估工作的核心。

(一)评估内容

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成效评估的对象当然是应用了技术创新方法的各类企业。在评估企业技术创新行为过程中,应明确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的成效,分析企业技术创新方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经营业绩的作用机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的优势及不足,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当中主要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

(二)构建原则

企业技术创新方法成效评估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评价问题,在本质上是对“科技一经济一社会”这一复杂系统运行机制和内部规律的深刻反映。评估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成效,需要一套较好的指标。指标的选取、指标的数量、指标中主观与客观指标的比例,都会影响到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具体说,企业技术创新方法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指标选取的科学性是指该指标具有稳健有效的特点,能够对成效的评估起到支持作用,数据的来源权威可信,指标本身与评估对象的关联度大,敏感性强,指标体系的层次清晰。

第二,系统性原则。企业技术创新方法评估指标应从系统的角度,全面、综合地反映被评估对象的整体情况,抓住主要信息,从企业自主创新的总目标出发,进行系统分解,逐层建立一个各有侧重、相互联系、系统集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保证评估的全面性与可信度。

第三,易操作性原则。指标的建立应该充分考虑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成本及质量的可靠性,尽量选取较为容易、获取成本低且质量可靠的指标。并且在考虑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的同时,还要保证可以有效进行量化分析计算。

第四,平衡性原则。为体现企业应用创新方法成效的全面性,指标体系要兼顾多方面的均衡。例如,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结合,用绝对指标反映总量、 规模,相对指标反映速度、比重;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指标相结合,以综合反映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创新管理指标与创新效益指标的结合,以综合反映管理效率等。

(三)指标体系

本指标在分析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目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和成功经验,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成效评估指标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由两级构成,一级指标有技术产出、经济产出、研发效率、创新管理水平4个,二级指标共有17个具体指标,见表1:

在整个指标体系中,将企业技术创新成效分解为技术产出、经济产出、研发效率、创新管理水平四个方面,以此作为企业应用技术创新方法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现对这四个方面说明如下:

第一,技术产出。企业生产运营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的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找到一条符合本企业实际的投入尽可能少、获得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可靠途径,以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完成及实现。技术的先进程度,包括发明专利或关键技术的突破,都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成效有重要影响。

第二,经济产出。没有需求的技术没有生命力,经济产出反映的是社会接受企业创新产品的能力,体现着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和市场占有。企业创新活动的经济产出是企业各类资源投入转化的价值形态,通过技术创新把生产出来的新产品或新工艺推向市场,以收回企业投入,并取得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的现实体现。

第三,研发效率。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使企业生产研发的效率有所提高,从而使企业技术创新实施过程的品质得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效率既是创新实施的表征和结果,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客观尺度和主观实力,体现创新实施的水平、质量以及竞争能力。企业技术研发效率主要从项目研发周期、成果转化、单位R&D投入的专利产出数量等方面来衡量。

第四,创新管理水平。技术创新离不开管理,创新管理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保证。创新管理水平表现为企业发现和评价创新机会,组织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技术创新成效显著的企业应具有明确而实际的创新战略和有效的创新研发机制。在本评估指标体系中,创新管理水平的各项指标几乎都为主观指标,采用1-5量表实现量化评价操作。

四、总结与讨论

总的来说,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指标,目前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测度指标,对于这个领域也比较成熟,但是对于企业应用技术创新方法成效评估指标的探讨却非常之少。本文在前人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构造了企业应用技术创新方法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第一,在评估原则上,除遵循一般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外,突出遵循系统性、可操作性、导向性和利于间接绩效评价等原则。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组原则为自愿与数字随机法。研究满足医院伦理学要求,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神经根或神经受损患者。研究组女性与男性为21例、14例;年龄63~82岁,平均(74.23±5.17)岁;损伤节段,4例L3,8例L2,12例L1,7例T12,4例T11。对照组女性与男性为20例、15例;年龄64~84岁,平均(73.76±5.35)岁;损伤节段,3例L3,7例L2,13例L1,6例T12,6例T11。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对照组,实施镇静与止痛治疗,将矫形复位枕垫置入受损椎体,在患者承受范围内尽可能升高枕垫,以静脉镇痛泵对疼痛剧烈患者进行治疗,以生理盐水250ml与血塞通分针剂200mg相加实施静脉滴注,取3粒痛舒胶囊饭后服用,一天3次,1疗程14天。②研究组,在对照组方法上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为俯卧,投影定位病椎弓根体表使用C臂机透视,标记并穿刺处理。麻醉后使用穿刺套针借助正位透视引导进行椎弓穿刺,在扩张球囊中插入针芯,缓解撑开压缩椎体,对上下板情况进行观察,若存在破裂现象需停止撑开。调制骨水泥,使其硬度适宜,借助侧位透视将其注射至病椎,注意对注射量进行控制。4~6ml为腰椎注射量,3~4ml为胸椎注射量,注射时若有渗漏现象需停止,在骨水泥出现凝固迹象时拔出穿刺针,压迫止血并无菌包扎,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1.3效果观察标准

随访一年,对两组治疗后的CoBB角、椎体高度进行测量,对比两组数据。以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判定两组疼痛评分,以0(无痛)~10分(疼痛剧烈)区间进行疼痛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18.0统计学软件中录入研究所统计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的表示与检验分别使用(n,%)、X2,计量资料的表示与检验分别使用±s、t。P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后的CoBB角、椎体高度对比

两组治疗后的CoBB角、椎体中线高度、椎体前缘高度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

2.2两组的疼痛评分对比

研究组治疗一周时、一个月时的疼痛评分为(3.49±0.67)分、(2.62±0.97)分;对照组治疗一周时的、一个月时的疼痛评分为(4.72±0.87)分、(2.36±0.94)分,两组在治疗一周时的疼痛评分差异明显,t=0.45,P

3 讨论

目前,临床在固定脊柱过伸位、耻骨与胸骨联合时采用了较轻便的后伸型支具,不但舒适且更为牢固,对于患者提早下床活动有促进作用,且镇痛药物的复位前应用可显著提升复位效果,不但有效且安全简单。因此,有学者建议将保守治疗作为压缩或骨折较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经皮椎体成形术可在疼痛加剧、进一步塌陷时应用。

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中,椎体在结构性填充骨水泥后得到了加固,病变椎体稳定性得到提升,有效控制了病情的发展,且在改善微小骨折疼痛方面也非常有效。骨水泥的注入可起到促进压缩椎体刚度、强度恢复的效果,使微骨折稳定性增强,这一效果已经生物力学实验证明,这也许也是这一方法可止痛的主要机制。并且,椎体内部、周围神经组织会受骨水泥毒性、热效应影响而出现变性坏死,从而使患者疼痛敏感度下降。所以,经皮椎体成形术适用于希望症状尽快缓解、疼痛耐受较差的患者。对于椎体高度的恢复,有学者指出疼痛的缓解与椎体高度恢复无必然关联。本研究中也反映出了这一现象,对于椎体高度经皮椎体成形术并无明显作用。相比之下,因保守法将伸整复矫正力应用于责任椎体,在骨折处应用后伸型支具,复位与椎体高度恢复较好。但不少学者指出,长期卧床会使患者肌肉萎缩、骨量流失加速,加剧骨质疏松与进行性疼痛,导致恶性循环。综上所述,经皮锥体成形术与积极的保守法均是可行的治疗方案,需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