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全11篇

时间:2023-05-30 15:04:2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传统的课堂教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传统的课堂教学

篇(1)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交往和对外交流的增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日益重要。然而,英语作为工具语言的观点却长期占据国人的心灵,我国的有关教育部门和英语专业毕业生大多只注重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训练和英美文学等入门的介绍性课程,自己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常常被忽略,导致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现象。鉴于此,多数学者在英语教学中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纷纷著书立说。在这种背景下,笔者于2002年参加工作第一年起,着手准备中国传统文化英文版教材的编写工作。笔者于2006年教授中国文化(英)这门课程,本门课设立的初衷就是让学生掌握中国儒释道等流派的主要思想与流变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在十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课堂教学法与项目型教学法有着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本文拟比较两种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异同,以期对英语教育者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中有所启发。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国人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精神境界无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涵盖面极广,神话、历史人物、宗教哲学、文学、医药、美术等广博的知识让学生们应接不暇。面临体系庞大而内容繁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有限的48学时内高效地传授中国文化知识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十年教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查资料、想办法,为使英语专业学生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尝试性地总结了传统课堂教学法与项目型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异同。

以笔者为例,2006年开始教授中国传统文化,因为那时市场上还没有大量出现英文版的中国文化教材,所以主要从零星的素材和网络上搜集资料形成自己的教案。最初开始时主要以讲授中国文化的各个独立的史实性材料和背景知识为主,后来逐渐演变成各个流派的主要思想等篇章。在讲授中逐渐发现传统课堂教学法有如下特点:(1)课堂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师以讲授的形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此时的教师角色以专家型和权威者主导课堂。(2)教师以教材的单元为单位,以练习题为手段,以考试为目标,整体推进,章节联系紧密,教师有利于实施教学内容。(3)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简单地记忆和复述老师讲授的内容和知识点。学生记忆以事实性知识为主。

在随后讲授的过程中发现,传统课堂教学法的弊端如下:(1)在教师传统讲授的情况下,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在知识体系上浮光掠影,一个学期下来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2)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只是肤浅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碎片知识。(3)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体验,难以在情感和心灵上受到深刻的震撼,更不用说传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俗称“填鸭式”教学。为了有效改变这种现状,笔者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2009年引入“项目型”教学法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项目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欧洲。“项目型”教学法PBL(project-based learning)以某一特定的项目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在“做中学”,真正主动体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让学生成立兴趣小组,自己动手完成某一特定项目,最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某种形式的成果展示。“项目型”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变现状。

在实施项目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发现,项目型教学法有以下特点:(1)教师从传统课堂专家型和权威型的角色转换为课堂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教师主要从方向引导和总体评价作出评判,另外,教师对必要的核心观念和内涵作出分析和评价。(2)教材的内容以“项目”或者专题形式展开。针对某一项目,与其涉及的概念和知识层层递进,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不再是互不相关的碎片知识。(3)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主动参与项目学习,学生对知识和概念的理解是深刻的。而且,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探索,最后形成书面报告或者PPT成果展示,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完成项目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从事科研的能力。

笔者在十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分成若干个项目。例如: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孔子学说、老子和庄子学说、墨家学说、佛教、王阳明心学、雷峰塔与白蛇传、林语堂与京华烟云、寒山文化等项目;将一个教学自然班分成与项目相匹配的兴趣小组,通过“项目型”研究教学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教学环节主要通过项目布置、项目内容设计、项目展示、教师总体评价与细节把握、调查问卷与访谈等环节进行教学。从十年的教学效果看,传统课堂教学法与项目型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中的异同点如下:(1)教师从传统课堂以权威者和专家型的角色转变为同事和参与者的角色。教师不再单一传授知识,而是对学生进行宏观指导和细节把握。(2)教材的内容从以往以单个事实性知识和介绍性知识为主(主要是记忆性知识),转变为介绍性知识和反思、阐释等项目型的有机整体知识。(3)学生角色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按兴趣学习,体验知识,探索知识体系。学生主动学习,以体验知识和阅读大量材料为前提,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从“填鸭式”的学习到独立开展学习、合作学习。(4)目标评价也有所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期末成绩为主,没有课程教学中的过程评价,而项目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重构知识起到过程评价和动态评价作用,和期末成绩一起对学生起到综合评价作用。

综上所述,将近十年的项目型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地改变学生“文化失语症”现象,有效地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入“项目型”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设计项目,达到深刻体验中国文化的教学目的。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广大教育工作者呼吁解决英语专业学生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一个途径。正好契合了主席在对外交往中,讲好中国故事的讲话精神。尽管项目型教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教学中具有一定优势,但传统教学法的长处也是不能忽视的。在学生完成项目进行PPT口头汇报时,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出现的纰漏和缺陷,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加以补充和引导,这样才能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英语教学相得益彰,学生的学习才能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李竹青.“项目型”教学法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教育外语学研究,2002.

[2]张文忠.英语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07.

[3]朱长文.《对外汉语文化教材中知识文化项目的分析研究――以《21世纪对外汉语教材――中国文化》[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4]杨建中.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2-14.

篇(2)

(一)教学方式上传统教学注重系统地教授科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也使学生能很快理解教材上的知识。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能很好地掌控课堂,便于教师实施、组织整个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精力集中,产生共同的想法,引起共鸣,增进师生感情,有助于感情交流和沟通。

(二)教学形式教师在讲台上授课,与学生面对面,这种方式有助于情感交流, 也能直接感受到学生的喜怒哀乐。 除此之外,教师边讲内容边写板书,学生也随着边听边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所学知识的重点及难点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 并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有:讲授法、演示法、指导法、课外辅导法、布置家庭作业法等。 其中讲授法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我们无数先辈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和改造流传下来的,它经过不断筛选、淘汰,最终才被人们认识和利用的有效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方法中,讲授法是主体,布置作业和课外辅导等是作为辅助地位存在的, 这些主次方式融合在一起, 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教学内容。 而且,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这样有利于教师有效地掌握教学进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一)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标, 完成教科书中要求的内容,这是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部分。对于新教师来说,只要能讲清知识即可;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讲, 就得在达到教学知识的基础上再发展一些相关知识,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拓展知识面。再有其他的教学任务,则是可有可无的,没有真正被重视起来。 例如学生工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

(二)教学过程在上每堂课之前, 教师已经按教师用书和教材上的内容安排好了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教案。 上课后,教师和学生都是按着教案设定好的按部就班地走。 教案是按着教材里所讲的逻辑和顺序,并适当设计一系列想过的问题或练习; 在教师的思路里,这问题和答案都是既定的,教师设计的每个问题,都是为了引出正确答案。 然后教师就按着顺序解读教案,教案就是剧本,教师是主演, 而学生就可以作为配角出现在剧情中; 他们的任务就是配合主角按着剧本演好每一场戏,而剧中的台词是早就拟好的,是不能更改的。最可悲的是, 由于这种长时间的编排模式, 学生已经忘了或者丧失了修改台词的能力, 他们心中也认为这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他们只要按照步骤进行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学生按照教案中的正确答案回答问题, 若学生没有答出规定的正确答案, 则教师要继续努力将学生向正确答案方向引导,直至学生了解为止。

(三)教学方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在传统教学课程中,只注重传授知识,而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我们的模式基本是一致的传递接受。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都有同一种思维方式,都有同一种逻辑方法,大家注重了统一性,却忽略了创新性。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学生主要的任务是把教材里的内容学好,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教材里的内容通顺地说下来,所以就形成了现在的教学方式填鸭式、注入式、满堂灌。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我们只研究如何教,却从未研究学生如何学课堂上完全以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这种教育方式太保守、太封闭,无利于现代科学教育的发展。

三、新时代下传统教学方式的危机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在课堂上,通常教师总是讲解和论证一个观点, 直到让学生了解为止。 而教师很少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 更很少让学生自己独立地来论证一个观点。 长此以往,学生对教师、对课堂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不爱自己动手动脑,只是一味地等着接受。教师对学生往往一刀切,却忘了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在科技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逻辑性极强的人才, 更需要创新型人才。 我们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归根结底还得需要教育改革, 将几千年的传统教学方式依据现代社会的要求作出适应性调整, 以求培养出国际顶尖级人才。

四、改革下诞生的教学新课改

(一)新课程下教材的改变以前, 我们用的教材是依传统教学编撰、主要以讲解知识为主的教材。 这种教材文字多、图片少、习题多,学生看了会感到枯燥无味。 现在,我们采用了新编的教材,在新教材中,文字性的东西少了许多,只介绍一些基础的知识,却增添了许多图画内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要想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必须自己想办法去探索。

(二)新课改下教学方式的改变新课改下的教学方式摒弃了满堂灌、填鸭式,现在的教学提倡互助合作。 形式上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要求教师实施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独立思考问题,课堂上要预留一大部分时间让学生用来做些动手、动脑的活动,并且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19-01

一、MOOC简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移动终端开始大量涌入高校课堂,既有助于学生轻松获得大量信息,又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新近出现的MOOC,就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创新型教育模式。MOOC,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翻译是“大规模开放式的在线课程”。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集在线学习、社交服务、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二、MOOC特点

(一)依靠网络,开放性强,规模宏大。MOOC教学资源的传播主要依靠网络,学习者可以在任何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因为网络的便捷性,学习者只需进行简单的注册,即可在MOOC平台中获得需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学习。

(二)体系完整,时间简短,内容精炼。MOOC资源的者都是一线的学校,有顶尖的教学专家结合先进教学理论,设计出优秀的教学体系。MOOC以短视频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时长一般为5―10分钟,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也便于学生课后的巩固和复习。

(三)互动共享,学习自主,考核严格。交流与互动是MOOC教学的基础,学生可以就遇到的任何问题在讨论区或学习论坛上发帖解决,教师也会筛选提问集中且意义较大的问题,以文字整理或视频录制形式进行系统解读。MOOC学习者在既定开放时间段内进行学习、在线提交作业和参与在线考试,获得学分和结课证书。

三、MOOC的发展趋势

MOOC早期仅是将传统课堂教学搬移到网络上。随着先进的网络技术的发展,新颖的MOOC理念逐渐呈现,并逐步发展出自有体系。根据美国教育部网站上的,1996-2008 年对高等教育的案例调查结果显示,仅参与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MOOC学习次之,MOOC+课堂教学效率最高。由此可见,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将成为主流。

四、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的可行性

首先,在MOOC和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用MOOC来组织教学活动可以完成辅助传统课堂的教学目标。传统课堂中自由讨论时间较少,若在课堂播放简短的MOOC视频,能够留出很多时间供学生进行讨论。传统课堂以作业的方式检查学生们学习成果的周期较长,而MOOC通过互联网的云服务,能对学生进行及时检测,迅速给出测验结果。

其次,MOOC的知识点都是零碎化的,而传统课堂教学的连续性比较强,可以很好解决知识碎片化的问题。另外,MOOC在中国普及率不高,若把其带入传统课堂,通过老师的O管督导可以提高MOOC的普及率。

最后,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MOOC教学中所需的技术和工具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掌握,这为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结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整合的方式

(一)课前预习。学生在课前通过MOOC的学习,能预先对知识有大致了解。而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在MOOC平台提交的问题和进入MOOC后台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对课程内容做出相应调整,使传统的课堂重点更突出,知识讲解更具针对性,提升教学效率。

(二)引导课题。MOOC时间短、内容新颖,将MOOC作为课堂引题,既能减少教师备课的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由此使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三)重点讲解。MOOC对知识点的讲解有针对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评定知识重难点,选择播放相关MOOC视频辅助教学,让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消化知识重难点。

(四)复习巩固。学生在传统课堂上学习后,可以针对未解的知识在MOOC平台上复习和解惑,从而巩固知识和获取新知。

(五)知识拓展。MOOC可以提供更高层次和更深层次的学习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将其学习能力发挥到极致。

六、结语

目前看来,实现“MOOC+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可能性较高,但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来说,MOOC只能是一种补充手段,还有很多细节有待提升和完善。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无论何种教学模式,都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宇飞.MOOC:宏观研究与微观探索[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1).

篇(4)

一、传统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我国的语文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发展过程。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社会需求,往往决定着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的目的,进而决定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方法。我国封建社会的语文教育,其实质是单一的以文言文教学为主的教育。由于封建统治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书院、私塾和社学等各类教育机构,除少数对群众进行“教化”外,多数是为了培养各级行政官吏。教学内容以封建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为中心,蒙馆教识字书,其他学校以教儒家经典为主。自隋唐开始,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选拔能够为己所用的人才以巩固和维护其统治,所以大多数读书人把读书作为出仕的阶梯,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科考诗文上面。读书、解经、做文章,成为读书和应考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官办书院还是私塾,均以载圣人之言的文言文为主要教学内容,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论先生和弟子,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都以尊崇古人为原则,以古人的是非为是非,丝毫不敢离经叛道。由于教学内容单一,导致与之相应的简单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以背诵、讲解为主。背诵,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又是学生要完成的最主要的任务,背不出来便要挨板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沿着这种思维定式,先生和学生始终认为只要能够把相当数量的文言文烂熟于胸,就不怕写不出好文章。教师拖着长长的声调摇头晃脑地教,学生跟着摇头晃脑地读,是教学中常见的情形。从蒙学所用的字书,到四书五经,“只要能够把这些东西原原本本地背诵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即使到了相对较高的程度,对经书的理解也必须根据一定的注释,学生不能进行主动发挥。不但所学内容是一成不变的,就是表现内容的形式也必须是固定的。学生所使用的词汇、句式、语气等都是背诵下来的,甚至达到了无一字无来历、无一句无根据的程度。学生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思维的内容和方式也就必然是从古人到古人”①。

讲解,是教师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前教古文的时候,教师的责任就是‘讲’和‘写’,学生的责任就是‘听’和‘抄’。做教员的,在上讲台的时候,把古文逐字逐句解释,翻做白话,责任就完了。如果能够多备几部类书,把古典详细考查出来,写在黑板上,或者在黑板上多写几段和所教的有关系的文章,那学生就要推崇他的学问渊博而认为好教员了”②。这种文言文教学的状况,即使到了清末民初,乃至“五四”时期,依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二、白话文教学内容的初步确立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清朝末年,在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沉痛现实面前,许多有识之士发现中国民贫国弱的最大根源在于教育。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文言文教学对于开启民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阻碍。“愚天下之具,莫如文言,智天下之具,莫如白话”③。“中国人知识普及的障碍物多得很;但是最祸害的只有两条:第一是死人的话给活人用;第二是初民笨重的文字保持在现代生活的社会里”④。兴学图强,开办新式学校,提倡白话文教学,成为时代的呼声。西方先进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被逐步引入国内。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堂的设立,“语文”逐渐脱离了自周至清这一历史时期和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融为一体的教学状态,独立成科。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白话文教学开始萌芽,班级授课制和规定课时制开始试行。1922年11月公布并执行的“六、三、三、四”新学制,结束了后教育的混乱状况,中国新式教育从此进入了一个稳定的时期。1923年6月刊布的《中小学各科课程纲要》,在全国各地被普遍采纳试行,国语教学得以确立并发展。1929年,由教育部中小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订定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级中学课程暂行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课程暂行标准》出台。1932年,经过修订的新课程标准正式颁行。至此,国语教学得到巩固并走向成熟,彻底结束了文言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奠定了白话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随着语文教育内容的重大变革,语文教育的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班级授课制的实行,使课堂教学成为学校教育活动开展的最主要形式。如何施行白话文课堂教学,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和教育研究者面临的课题。在长期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人们一直在不停地探索和研究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有重大影响的语文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法。如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不能脱离政治,认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学习,强调“教、学、做”合一。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主张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再如黎锦熙先生,他于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教学法》,“是我国语文教育史上迄今发现较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语文教学法专著,为语文教学法学科体系奠定了初步基础。书中拟定了较全面的教学目的,把国文课的教学宗旨与社交上的应用结合起来,侧重于读、听、说、写、做五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并兼顾语文能力和人格锻炼两个方面”⑤。另外,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一贯主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对于读写教学,他认为读是写的基础。此外,他还注重口语训练,并提出了具体要求。

语文教学法学科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语文教学法以语文教学为研究对象,语文学科的性质、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等都是它的研究客体。语文教学方法是语文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边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引导、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教学方法具有独立的意义和作用,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与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学方法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三、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趋势及思考

白话文教学初期,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始终未能摆脱讲解、看书讨论、精读、泛读的大致框架。随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语文教学的方法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就有: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提问法、讨论法、演示法、研究法、观察法、练习法、复习法、独立作业法、电化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更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影响较大的如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倡导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三主”就是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四式”就是实行自读、教读、练习和复读四种基本形式。又如辽宁省盘锦市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创造的六步教学法:1.定向;2.自学;3.讨论;4.答疑;5.自测;6.自结。再有江西省特级教师潘风潮总结的语文八步教读法:1.默读课文;2.查疑难字;3.小组朗读;4.个人写出分析草稿;5.小组讨论课文;6.听教师分析课文;7.个人写出课文分析;8.写读书笔记和背诵课文。

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我国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区域的广大,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办学条件和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语文教学本身的多样性、灵活性以及语文课堂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决定了不可能将某一种教学方法作为恒定的方法运用于所有的语文课堂教学并大范围地推广。“教学是一种艺术,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不同的目的要求,采取不同态度,选择一种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总体来说,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这样几个原则:“第一,与教学内容的切合性。学科的内容决定着使用教学方法的总的方向性,同时,课型的不同与教学任务的不同,教法应有所区别。第二,知识与能力的兼顾性。第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协调性。第四,教学过程的高效性。”⑥

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讲解法是教师运用最多的基本方法之一。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过去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同时,由于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体系的建设,从而忽视了对于语文整体功能的认识。因此,将语文分做若干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这些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进行。同时,追求语文教学过程的模式化,追求完整的教学序列和精确的教学目的。这样,讲解法在使用中往往变为教师的个人表演,变成“填鸭式”或“注入式”,其表现是要求讲深、讲透、讲全。训练则以题海战术为主。这种方法将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将能力的训练放在第二位,将学习的态度、方法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上,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把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或把教材编写者的解读当成最佳解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教师或教材当成绝对的权威,而丝毫不会怀疑。这与封建社会文言文教学中尊崇古人的现象极其相似。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是,在信息化社会里,各种知识与信息每日都在成倍地增加,教师根本就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语文知识。况且,从小学到中学,由于教材本身对内容的限制,即使把所有的课程都改成语文课,学生所学的知识从量上来说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仅仅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己任是远远不够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学会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方法。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应尽可能地运用远程教学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快语文教育信息流动,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与共享,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教师必须认识到的:一是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育方式,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会合作,进行研究性的学习。二是教师的作用,最主要的是要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条件和环境,而不在于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程是一个过程,不是教师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其所不知的过程。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认识社会生活的过程,认识自我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找到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点,探求各类教法的内在联系性,调整教学构思,加速教学流程中的信息传递,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与社会飞速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①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学

②沈仲九.国文科试行道尔顿制的说明

③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

④傅斯年.汉语改用拼音文字的初步谈.

⑤许嘉璐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语文卷.沈阳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47.

⑥张健主编.学校教学实用全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75.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新课标;翻转课堂;传统教学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者都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理念,翻转课堂无疑是当下最热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话题之一。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可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将传统课堂中的课上活动和课下活动进行互换,呈现出教学手段先进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流程高效化、师生角色双主化和评价方式多元化等特征。在实施推广过程中,它必然会与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好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的态度是,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应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一、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界定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理念来自于美国柯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两位化学老师。两位教师课前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视频,课堂时间用来完成作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而翻转课堂在美国各个学校得到大力推广。2011年春季,可汗学院的创办人Salman Khan在TED上的演讲《用视频再造教育》,再次引发了大众对翻转课堂的关注。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颠倒的教室。翻转课堂是指在正式学习中,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接着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老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式[5]。在翻转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对于教师来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是按照教学安排制作视频,更重要的是怎样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需求分析,探究他们在理解教学内容上的误区,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观看视频,还要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与同伴在线交流或者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强调的是自主建构知识体系。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对于教师来说,只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统一,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的培养与发展。对于学生来说,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缺乏创新创造能力。

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其最大的特点是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到教室以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到教室内,以便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并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实际应用,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条件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

二、新课标实践中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比较

(一)翻转课堂较传统教学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基于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建构出一种基于真实情景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方便的信息获取以及丰富多彩的交互方式,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发现和探索的能力。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进度也会存在差异,理想化的学习环境是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指导。但是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学方法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而翻转课堂则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有针对性、可控的学习环境。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控制视频资源的进度以及教师的在线辅导来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增加家长在学习过程的参与度

学生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此时,家长的参与就显得至关重要。家长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监督,跟教师一起参与讨论、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这不仅能让家长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形成“家长――学生――教师”交互系统,打破了以前“教师――学生”的二元格局。

3.加强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素质教育强调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成了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养的核心手段。翻转课堂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融合了网络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了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提高了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另一方面,翻转课堂需要教师积极努力地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路、方法,在课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二)翻转课堂较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1.对教学效果-知识系统化有影响

在先教后学的课堂里,教师是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来展开讲授的,至少教师的信息是完整的,但是翻转课堂的课堂结构是以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过程为线索的,原本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有可能被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切成一个一个相互之间暂时没有联系的碎片。因此,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的翻转课堂的课内,在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模块的学习活动之后,需要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整合起来,就显得非常重要。

2.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信息素养有较高要求

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余观看教学视频后,自己完成课余练习并在互联网中查找资料,总结问题,然后在课堂中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这一切安排都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够通过教学视频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在课前练习中找到自己的疑问,并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在网络中进行资源检索,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

3.对教师本身要求较高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需要制作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但是不能对学生的选择造成影响。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来制定出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还要通过测试将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即时做出测评以便于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4.对教育评价与评估机制改革有要求

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所取得的成绩不能立竿见影,它的应然目标是难以精确测量的、无形的,而教育的实然目标却是可测的、有形的、能在(下转第10页)(上接第4页)短时间内带来可见的成绩。我国现有的教育评价过分关注教育的实然目标,以分数、升学率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学校的重要标准。评价方法研究成果少,可操作性不强,存在评价方式单一的现象。故无论是评价观念,还是评价的技术方法都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地完善。

三、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可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翻转课堂教学将传统的课上教学和课下学习“翻转”过来,形成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这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变化无异于传统课堂发生的一次深度裂变,为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场域,但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也应特别慎重,不能轻易地全盘否定传统教学而对翻转课堂模式全盘接受。如果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度没有处理好,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完全让学生自由去探索,忽视教师(甚至也忽视教材)的作用,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真正将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合理把握不同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使教学过程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翻转课堂毕竟只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如需普遍适用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例如,如何编制利于学生自学的高质量的微视频,不同学科的微视频编制有什么不同特点,翻转的课堂教学到底应该如何进行,有没有规律可循,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等等,这一切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教育探索和实践。任何一种教育改革模式,不可能指望在短短的一两年或者三五年就能取得显著成效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取得经验,改进不足。尽管如此,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强大推动力,我们的课程改革一定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离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距离会越来越近,从而真正培养出我们所期望的更有活力、更会自学、更能独立思维、主动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创新型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郭晓功,徐鲁宁.信息化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差别对比[J].信息通信,2014(6).

[2]陶治.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

篇(6)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是集多媒体的长处与网络的优点于一身,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网络的交互性方便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生自主练习时,教师还可发挥网络的监控功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进程,并利用网络的辅导功能,给学生以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

2.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和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都将有很大的影响。

3.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

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

1.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区别

首先,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在上课的地域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课堂的地域被无限地扩大了。其次,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在上课的时间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媒体网络教学没有太多的时间限制,学生可随时上网学习,随时与指导老师和学习者交流。第三,多媒体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在上课的环境方面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课桌消失了,代之以计算机系统、电脑工作台,教师和学生及学生之间也可以不是集中在特定的教室,而是由网络连接的所有师生。

2.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其特有优势

(1)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

由于多媒体网络能提供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集成的大容量信息,又具有形式灵活、资源共享、超媒体、交互性等特点,甚至还能创设更接近实际情景的虚拟化实验学习环境空间,给学习者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认知方式。因此,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资源,有利于因材施教。

(2)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多媒体网络是一种特殊的“媒体技术”,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其承载和传播的信息形式是多种类型的,包括文、图、声、像多种媒体信息,覆盖教学系统的各种要素信息,具有全面性;二是提供了各种部门、各类人员、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和各种要素信息之间联系的通道,而且这种联系是多向的、交互的;三是信息传递的高效性;四是形成了系统整体结构,多媒体网络在教学中运用,通过各种教学信息资源的检索、设计、处理和传递,有利于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3)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利于开展情景教学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环境除了教师以外就只剩下黑板、粉笔之类的东西。我们的许多教学活动如果能借助一定的情景,就能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们要讲一节关于的历史课。按照传统的教学,就只能凭老师说,学生想象了。而对于多媒体网络教学而言,就可以凭借多媒体网络创设一定的情景。通过声、画、影像再现当年屈辱的历史,以及现今的实况录像。通过这些情景,学生就可以深刻的认识历史,真正的学到所学的东西。这些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这样创设的情景,学生就能深刻领悟,教学效果就明显。

(4)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利于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己掌握学习的内容和进度等。在现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个人的知识体系毕竟有限,而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实现知识的合理利用,学生就可以学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因此,多媒体网络教学能够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的这一教学原则。

3.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局限

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在现阶段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条件下,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对教学不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网络资源中,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教学信息也急剧膨胀,并且这些网络信息资源过于分散无序。在这种状况下,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选择能力,否则提供给学生学习的资源将使得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导致效果不佳。

(2)多媒体网络教学中要求教材也得与时俱进,能够反映当前最新的知识点,因此教材的更新周期较短。在较短时间内要开发出高质量的新教材就要付出较高成本,这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高质量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教材难以保障也是它对教学不利的因素之一。

(3)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各种教学信息的安全性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完全开放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自由地进出,其他网上用户也有可能通过非法方式进入网络教学系统,对教学资源进行非法的使用甚至进行恶意破坏,还有网络病毒等,这些都是对网络教学信息安全性的威胁。

(4)由于目前网络通信的费用较高,使得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教学费用比传统课堂教学的费用要高。这对在大范围内尤其是偏远的贫困地区推广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了很大不利。

这些不利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广泛应用和大面积推广。

三、多媒体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它的关注度愈来愈高,结果也导致了一种怪现象――多媒体网络热出现。许多教师不管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简单地认为制作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或上网就可以上一堂示范课或优质课,然而其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1.多媒体网络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

不可否认,多媒体网络所具有的集成性、交互式、虚拟性和知识呈现的非线性等特点,使其与黑板、粉笔、挂图等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多媒体网络更多的是起到载体、手段、桥梁的作用,它使传统媒体多媒体化。因此,多媒体网络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优化组合。

多媒体网络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不是挑战,而是机遇。我们要继续探索,寻找多媒体网络与传统媒体的最佳结合点。传统的媒体不会因为网络的出现而消亡,只会因其而更丰富。例如:英语教师在讲授某一语法规则时,可事先通过幻灯片呈现这一语法的大量例句,然后讲解,并辅以板书或投影材料,其效果也相当不错。其次,教师课堂上的情绪、态度、情感,对学生高尚品德、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让多媒体网络与传统媒体完美结合,从而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2.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篇(7)

在发展较为先进的城市,教育事业一般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在农村,由于思想观念落后,硬件设施以及师资不到位等原因,城市的先进教学模式有时无法在农村实施,或是根本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从教经验浅谈几点体会。

一、物理实验课在农村严重的缺失

在农村学校,由于物理实验课严重缺失,致使大部分学生对物理课失去兴趣以及学习的信心。而造成实验课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硬件设施严重不足。虽然国家在这次的改革项目中配备了一定的硬件设施,但对于广大的农村而言,这只是微乎其微的,在广大偏僻的农村,既缺少学生做实验的专业化实验室,又缺乏实验用的专业化实验器材,古人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这些设施,实验根本无法进行。

2.专业化师资严重不足。曾几何时,我非常欣赏我们的农村老师,往往在大学里专修一门专业课,可参加工作回到学校后,既要给学生教物理,又要教音乐、美术、体育、信息等课程,这些课程本应该由专业化的老师去教,但是由于农村学校师资本来就很短缺,很少有专业老师愿意来这里教这些不参加县局统考的专业课的学生。所以老师们也只能硬着头皮身兼多职。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能学好吗?

二、教师化身为“情报搜集员”

为了应付全县的统考,老师们只有整天在网络上下载题,化身为“情报搜集员”,让学生做完网上所有的题目,这样,老师心里才会踏实一些,认为学生做过一遍所有的试题,就一定会考出优异的成绩。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疲于应付考试,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结果就是教师和学生身心俱疲,而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更不用说去创造性地工作了。

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

1.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制订纪律,学生遵守纪律;教师做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学生惟命是从;教师选择学习内容,学生适应内容;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而学生只纯粹是客体。

2.在现实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惟教材、惟教参、惟教案至上,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绝对遵从和对于教师的一贯服从,把教材、教师讲授的内容视为“圣经”和金科玉律,当做颠扑不灭的绝对真理,他们极少怀疑知识的正确性和教师的权威性。造成了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学习,缺乏批判性地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教师眼中的学习佼佼者,往往并没有成为栋梁之材。

3.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是以同一标准来塑造、培养学生。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时间、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考试、统一的答案、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种教学严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成了压抑学生个性、扼杀创造力的“元凶”,致使本应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变得死气沉沉,缺乏生命活力和生机。

4.课堂教学的单一化。由于中考选拔方式以及升学率的评价机制的影响,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往往是以应试教学为特点。教学手段单调、乏味,以强行灌输为特征,以教师讲解、题海战术为主要形式,力图将应试内容深深烙在学生脑中。教学就是为了中考,这似乎成了传统物理课堂教学的信条。从教学内容上看,只要是考试要考的或有可能要考的,教师就会不厌其烦地讲解,并配以大量习题以巩固,而那些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则被视为无用,一带而过或者干脆不讲,并直言这些考试不考。这样一来,学生的眼中也只剩下考试这一目标,学习内容单一、僵化。教学评价上,考试似乎永远是最主要的标准,教师教的怎样,学生学的如何,全凭一纸成绩,这使得传统课堂显得很苍白无力。

篇(8)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指校园教室中进行的教学活动,通常是教学者与学习者同时处于同一空间,在教室中学习者由于环境影响必须遵守某些行为规则即某些沟通方式。传统的教学,大多是教学者依赖既有的经验,依照教科书的内容,以讲述的方式传递给学习者,学习者也只是被动地接受。传统教学只在教室上课,是最传统及最普遍被使用的教学法,由教师以某一特定主题为中心,做有系统、有组织的口头教学。传统教学的主要精神是完全由教师主导与掌控整个教学情境,利用黑板板书及运用教学资源与课本的内容讲解,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或练习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主,并未特别注意或正视学生之先前概念,更没有发展特殊且适当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产生概念的改变。学生习惯被动地照着教科书的编排及老师的教学进度去吸收新知识,老师必须是个无所不知的全能者。传统的课堂教学着重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传统教育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结构严谨,基础扎实,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一条简捷、经济、有效的途径。这一点,可以从它培养出来的现在战斗在各级各类岗位上,为祖国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才上得到有力的证明。《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我国的传统教学,抛弃其不合理因素,传承、发扬其优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充实、发展和创新。总结起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有:①节省学习时间。②知识具完整性、系统性。③教材教具使用具有弹性。④班级秩序容易掌控。⑤教师的热忱与专业素养可以影响学生学习。⑥教师的互动讨论可直接管控与调整。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因为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过分热情追求和对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客观的认识、分析和评价,片面地认为创新就是要斩断和传统的一切联系。导致教师有一种观点似乎越来越流行,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创新的课堂教学是相互对立的,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完全抛弃传统的课堂教育。

与此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多媒体辅助教学更是成为热门的话题。实践也证明,适时适量地应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但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不加选择地一味使用多媒体,认为这才“现代化”,才够“课改”。因而也出现了这样的课堂:课件精美,图文、形声并茂,师生投入,教学过程像看电影,无论学生爱不爱看,只管一路放下去,教学过程成了“注入式多媒体课件教学”,书本、笔记不用了。教师成了一名“放映员”,教师的讲解仅是“画外音”。多媒体本来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但在这些课上,却喧宾夺主,成了课堂的主宰,约束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学生也因此缺少了思考问题的空间。学生从表面上看,始终在认真听课,但或许只是对精美课件感兴趣,其实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是由于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认识的误区造成的,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改提倡“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意义深远。但从知识、方法、能力之间的关系来看,知识还是最基础的。方法是一种在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被内化的知识,是掌握知识的知识。能力则是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的产物。可见,没有知识、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人类千百年来经验的总结,内容丰富,传授知识是最便捷、最省时的最佳方法。我们要关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教学原则: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只是为了给老师省下时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创设一种教学的情境,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应从“寓教于乐,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出发,不能把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作为进行现代“注入式教学”的工具,否则就有违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衷了。

篇(9)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5-0041-03

【作者简介】杜廷云,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6),中小学英语高级教师,连云港市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

当下的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着两种现象,一种是偏向传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直接面对教师,双方能够进行各种层面的交流,一名优秀的教师对学生能够起到直接的影响,对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起着一定作用。另一种是偏向现代,现代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教授学习方法,不单是“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现代教学方式利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把英语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但是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次要地位,与学生交流时间减少,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引导,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多通过机器间接进行,这对于学生情感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不利的。这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以概括为:教师认识不足,残留“应试”病根;学生思维固守,习惯“喂食”模式;家长不明就里,过分“依赖”牵引;学校条件限制,硬件设施不足。两种现象的并存不禁让人感到纠结:如何才能让“传统”与“现代”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和谐共生、相辅相成呢?

一、和谐共生――英语课堂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一)从“望而却步”到“云中漫步”

十年课改,给我们带来了丰硕的成果。随着新课标的颁发及新教材的修订,一线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1.新知学习中的悄然转变。

译林新版小学英语教材主课文部分以对话、短文、短剧为主,高年级课文内容很长,学生在学习对话时,往往会望“文”兴叹,产生畏难情绪。

特级教师沈峰在教学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7 A letter to a penfriend一文时,是这样来导入新课的:她打开网络邮箱,在收件箱里打开一封英文信件,然后引出课文的教学。T:This is a letter from my penfriend.学生们觉得真实有趣。最后她又让学生写一封电子邮件给她。教师在网上修改信件内容,同时为第二节课储备语言资料。

沈老师评课时说:“时代不同了,不要机械操练,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模拟真实语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句型巩固时的应然而变。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教学离不开字、词、句。巩固字、词、句应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如果在教学中只是简单枯燥的记忆,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9 The English Club中的重点句型是“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其中涉及China、UK、USA、Japan等多个国家。因为这是中国英语课堂,学生来自中国,所以练习其他国家时就有点牵强。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会做一些国旗等教具来帮助练习。而现在,教师则可以利用网络小游戏来练习,当点击正确的泡泡时,小鱼就会飞过去。这种让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能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

(二)从“封闭学习”到“开放学习”

1.网络时代“一起作业”。

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是教师上课,学生听讲,然后回家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作业内容一般包括朗读课文、抄写句子、背诵课文等。而“一起作业网”的出现让全国的小学生拥有了共同的作业平台,弥补了课堂上的不足,实现了作业分层,英语作业变得趣味盎然。

译林新版《英语(六下)》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后,作业里的词汇复习部分,一般是学生回家跟读、抄写、朗读等。而在一起作业网中可供选择的形式与内容就非常多,且每一项又有很多小项可供选择,如在“单词辨识”中就包括:小魔女与淘气猫、杰克船长、正义法官、打地鼠、拳击擂台等,非常有趣。

更大的优势是教师还能进行个性化批改、写评语,汇总班级整体完成情况等。这就打开了英语学习新的一扇大门。

2.“翻转课堂”玩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也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或反转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的一所山区学校,后经萨尔曼・可汗和他创立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发展为全世界所熟知。翻转课堂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完成作业)。在翻转课堂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主要是倾听学生的提问,从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互联网去使用优质资源。

在教学一般过去时时,教师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展开课堂教学,这时重复讲解显得枯燥单调,一节课下来教师往往筋疲力尽,学生掌握得也不够理想。因此,笔者试着录制一个关于一般过去时变化规则的视频,学生在观看后展开讨论。视频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暂停在任意位置,复习课上可以多次拿出来使用,减了负,效果好,真是一举多得!

视频的使用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特征,视频虽然短小但信息清晰明确,能让学生重构学习流程,同时也便于复习巩固。这样课堂上就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思考。这是“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迈进的一大步。

(三)从“定量供给”到“超量供给”

1.拓展延伸无定量。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中,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情况,在拓展延伸环节,往往是教师设置3-5个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编对话。更开放一点的课堂可让学生当堂Do a survey(做个调查),这都属于“定量供给”阶段。

一位教师教学译林新版《英语(三下)》Unit 6 Colours一课时在拓展环节运用了“Let’s show”活动,让学生根据提示编对话(如图1)。此环节中,看似对答如流的师生或是生生对话,其实意义不大。如能这样:播放一段雨后彩虹的视频。当美丽的rainbow形成的时候,学生不禁欢呼:How nice!/Great!观看完后,教师根据动画内容,做一个“好记忆力!”(good memory)的游戏。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有的回忆彩虹颜色,有的回忆花草颜色,有的回忆小鸟颜色,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对话热情。

以上案例中,前者属于定量供给,后者属于超量供给。

2.发散思维无极限。

新课标要求:“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现代教学手段与互联网紧密相连,内容更加丰富。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的大脑。只要你能想到了,几乎都能在网络上搜索到,发散学生的思维真是无极限。

二、深度融合――英语课堂中“传统”与“现代”的追求

(一)深度融合:体现在英语教学手段上

教学手段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视听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五个阶段。

1.继承传统英语教具学具的妙用。

自制教学用具。如学习新教材What time is it?(四年级)时的自制钟表;学习Colours(三年级)一课时,准备各种色彩的卡纸;学习The English Club(五年级)一课时,师生共同制作国旗;学习robot一词时,教师带领学生用纸箱自制机器人等。这些传统的做法,虽然耗时多,但是学生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板书简笔画。现代教学手段应该和传统的板书简笔画完美融合在一起。粉笔的妙用不能遗失。板书简笔画不仅可以总结整节课知识点,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2.发挥现代英语网络学习的长处。

现代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把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抽象空洞为具体生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学习英语视野,培养学生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运用现代教学方式学习时,教师要关注班级的弱势群体,即学习能力不强、家里没有网络平台、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还要多跟学生交流,避免让学生直接面对冷冰冰的机器。

(二)深度融合:实现在英语环境创设上

英语环境主要包括英语学习的软件环境和英语学习的硬件环境。

1.软件环境,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课内软环境。英语课内环境主要是指英语课堂中的学习情境。情境的创设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课堂上既需要教师利用传统朴素的教学手段,也需要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手段。

课外软环境。英语课外环境主要是指小学生把英语学习延伸至课外。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学习渠道,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达到学习目的。学生课外的学习离不开传统的听说读写,也需要接触更多的学习资源,提高英语素养。

2.硬件环境,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座位设置。无论是传统的秧田式座位,还是现在流行的圆形小组合作式座位,只要是适合本班学情,便可以实现传统秧田式和现代圆桌式的完美融合。

文化氛围。教室中英语环境的布置,如:英语角、英语长廊、英语书法作品展览等这些传统的项目,还包括为学生播放英文歌曲、英语电影的文化氛围等现代项目。两者结合,形成英语学习的浸润文化。

(三)深度融合:关键在英语教师理念上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1.未必是“革传统教师的命”。

《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一书的作者涂子沛说:“这场教育革命,谁将受到最大的冲击?不难发现,就是革教育工作者的命,革传统教师的命,这场革命首先是扑向我们的老师。”作为一线英语教师,首先要认清目前的教育改革形势,固守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显然是不行的,但是中国小学生学习英语有着特殊的情况,一些传统的好的教学方式我们要继承。

2.英语教师转型势在必行。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5-0079-02

1引言

在目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大量知识,这种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传统课堂无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实现因材施教。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规模在线课堂MOOC(慕课)应运而生。慕课既可以方便学生跨时空自主学习,又可以方便教师把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慕课正在逐渐改变着教与学的模式,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服务于教育的改革之中[1]。

2 MOOC慕课与传统课堂的对比

2.1 MOOC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共同点

1)无论是现今的慕课,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均以具体课程作为载体,他们都有着明确的教学目的、授课对象、教学内容,并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传统课堂在课上进行面对面交流,课后进行答疑解惑。慕课通过在线课堂,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交流,进行网上的答疑解惑,互相交换学习体验。两种模式都有沟通和反馈。

2.2 MOOC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差异性

1)传统课堂与慕课在教学规模和开放程度方面不同。传统教学以班级为教学组织单位,固定上课时间,固定上课地点,按照教学日历统一授课。每个班级40人左右,合班上课也控制在150人左右。慕课不受传统课堂人数的限制,可以满足大规模的授课需求,而且依托互联网可以不受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而且参与的学校数量和课程数量都是大规模的。

2)传统课堂与慕课在学习互动形式上不同。传统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学习,师生主要的互动形式是课堂提问和回答,优点是即时互动,面对面直接交流,缺点是课堂时间有限,互动时间少,否则会影响授课进度。慕课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己安排学习时间,按照课程任务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利用闲散时间通过互联网学习课程知识点,可以不断重复学习。优点是不用固定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完全利用互联网和社交软件进行学习互动交流,使得学习的方式更加灵活、便捷。缺点是缺乏严格的监督指导机制,往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课程学习缓慢,无法达到学习目标等问题。

3)传统课堂与慕课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不同。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占主导地位,逐渐引入小组讨论、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课堂布置作业,邮箱和QQ进行沟通答疑等,但教学方法始终不够灵活完善。慕课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课程教学视频多样化,知识点精炼,时间上分段讲解,实景授课、对话式授课、访谈式授课、动画演示、虚实结合等。慕课利用互联网技术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2]。

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实施与评价

目前,传统课堂的教学主要还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基本知识,基本上满足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需求。慕课的出现,使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灵活性。传统课堂和慕课各自均有优缺点,将慕课形式和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有机融合,构建慕课与传统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3.1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NET项目实训》课程涵盖的知识点较多,而且课程案例的实践操作性强,结合《.NET项目实训》课程的教学特点,构建出结合传统课堂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该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程前期、课程中期和课程后期三个阶段,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学习理念。

3.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

以《.NET项目实训》课程为例,实验教学班学生人数60人左右,一般3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由组长负责组员的任务分工与合作。通过小组学习、协作共同完成项目案例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2.1课程前期

教师结合本校特色,针对课程内容分节制作教学视频,详细制作PPT和课程项目要求等教学资源,并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其中,教学视频是核心内容,每段视频不宜过长,以10分钟左右为宜,讲解知识点和任务要求。学生利用充足的课前时间完成自主学习,通过观看网络教学视频,任务要求导读,学习PPT课件,提高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组讨论过程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内容相互交流,相互之间答疑解惑,完成课程任务设计部分。对于难点问题,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请求老师帮助。

3.2.2课程中期

课堂上,每个学习小组针对课前的课程任务要求制作演示文稿,并讲解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师针对每一组的任务解决方案进行个性化指导,逐一给出详细点评,指出方案的优缺点,并记录每一组的分数。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优化方案,完善自己的任务解决方案。教师针对网络平台反馈的集中性问题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的学习[3]。

3.2.3课程后期

学生课后根据课堂讲解的内容进行总结完善,形成最终任务报告,并提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任务报告给出相应成绩和评语,成绩由课堂讲解和任务最终报告两部分组成。教师针对全体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教学总结归纳。学生针对教师评语和成绩等级,进行课后反思、总结和完善。

学生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体作用,锻炼自主个性化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和教师都要做适当的改变,才能使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效果。

3.3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

评价环节可以采用传统测评和网络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通过MOOC网络教学平台随时查看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包括教学视频学习进度、讨论交流情况、作业完成提交情况等。教师根据各部分反馈信息和任务报告情况给出合理的平时成绩,线上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也可以根据每学期课程的内容情况动态调整。最后学生的期末成绩为平时成绩与传统考试成绩的综合。

4结束语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们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反馈信息表明大部分学生认可这种教学模式,它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锻炼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对问题的分析与掌握能力更加深入。结合传统课堂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却忽略学习者“学”的主动性的现状,构建了新型师生关系;打破了教学资源缺乏、课堂教学方法单一、乏味的现状;解决了传统课堂“一刀切、齐步走”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展个性化学习。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这种将传统课堂的优点与MOOC的优点相结合,构建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必将受到各教学单位的普遍关注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篇(11)

多媒体进入英语课堂教学,给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改革。他给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它能够创设形象直观,刺激丰富的学习情境,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到了沉闷、单调、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有静态的文本教学变为动态的视频教学,为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动力,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频、听觉与触觉等多种感观并用的教学情境,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优势。因此利用多媒体进行多媒体英语教学已经称为大多数教师的常用手段,它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创设最佳情境,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有效地实现和优化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资源的合理整合。

1.利用多媒体能使英语课堂更深动、形象、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才能乐于接受。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是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更是英语课堂充满生机,这是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

2.多媒体教学增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一半多局限于课本和教师积累的课外知识,学生的可读量十分有限,但多媒体却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这一缺陷。多媒体节约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及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可以在短时间内播放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只需要学生了解的一些知识和内容。他知识面广,信息量能快而准的呈现我们所需的信息或资料、能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的课外阅读,同时加大密度,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3.多媒体在改革英语学习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创痛的英语课堂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内容不仅枯燥,而且学生无法置身于语言环境之中,英语教师一人不可扮演所有的角色,而学生语言能力更是有限,这就认为创造条件。多媒体教学更好的运用色彩、图像、配音,突出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利用多媒体手段,运用不同的色彩、线条、标记等,能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冲击,尤其是讲解英语就子结构,词汇用法,具体语法项目时,教师可以在准备课件时,标好所讲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讲课时芳在屏幕上,学生就一目了然,就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了。

4.多媒体教学声画并茂,感染力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的特点,可以在线或设计教学所需情景,是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更好地发挥教学的德育和美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