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老年护理的重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5-30 15:04:1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老年护理的重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老年护理的重点

篇(1)

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老年住院病人均是65岁以上的,其中男112例,女88例,病人病情较复杂,除手术外,合并高血压120例,占60%,合并心脏病86例,占43%,合并糖尿病44例,占22%。

2 老年病人的特点

2.1 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老年病人的体质较弱,全身条件较差,并发症多,入院时除手术疾病外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其它慢性疾病,其抵抗力、代偿力、应激力等较差。另外,老年病人较年轻人的手术疾病也较复杂和严重。

2.2 手术期间的心理特点:老年病人由于具有特定的生理条件,必然导致心理上的变化,大多数病程较长,认为即使手术也难延续生命,对手术深感紧张和恐惧,对疾病的康复缺乏信心,其中一部分病人是在子女的劝说下而入院治疗,接受手术的病人对手术的恐惧甚至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年龄已高,会在经济上、陪护上给子女增加负担而产生一定的顾虑。

2.3 手术的生理变化:由于老年病人的客观条件及特殊的心理变化,致使其血压容易上升,一些血压原本正常的病人,一进入手术室即因紧张而出现血压升高,甚至达到难以手术的程度,其他生命体征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3 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3.1 加强术前访视:做好术前访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手术本身是一种创伤,病人从非手术状态到手术状态,需要有一个适应和能够接受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各种监测仪器所产生的报警声,麻醉的方式,手术方法的概要。让病人感觉每一个环节都有人关心,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同时也增强护患之间的交流。

3.2 病人术前晚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让其关系最密切的亲人陪护在身旁,保持病室安静以及柔和的光线,如难以入睡可适当应用镇静剂,进入手术室前再次安慰病人,使其放松,减轻恐惧心理,避免血压升高、心率增快。

篇(2)

1 护理要点

心衰患者体质弱,抵抗力差,病情重,生活自理能力差,所以,不仅要做好生活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尤其要防止情绪激动,消除患者恐惧、自卑、孤独的不良心理状态,还要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防止疲劳,避免加重心脏负担,I级心衰可下床做一般活动;II级心衰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III级心衰须严格卧床休息,应取半卧位。注意协助翻身,排便,如大便干燥,要给润肠剂,洗漱、服药、进食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待心衰纠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饮食的护理,一般给予易消化,低脂低盐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禁用易引起腹胀及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以防便秘。

预防肺部感染,防止感冒,严密观察病情,尤其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水肿患者应观察尿量的增减情况。严重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气吸入,根据病情应给予适量的浓度和流量。如肺心病引起的心衰病人,吸氧时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持续性吸氧,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肺心脑病发生对冠心病心衰病人可给予一般浓度的氧气吸入,并持续给氧。

注意输液时速度不可过快、不可过多,防止发生急性肺水肿,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控制心衰发作和诱发心脏病因素的主要防治措施。

2 护理心衰患者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3)

关键词:肿瘤;放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99-01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一种利用放射线的辐射能治疗疾病特别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大约70%的肿瘤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放疗[1]。但放射治疗在杀伤肿瘤细胞起到治疗目的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不同程度损害,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老年肿瘤患者由于其生理特征在放疗过程中有很多独特的护理问题,所以运用人文关怀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进行密切观察和护理,会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现将我科2012.3-2013.6期间收治的老年手术后进行放疗的9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要点。

1 临床资料

90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61-78岁。其中直肠癌15例,肺癌20例,乳腺癌20例,鼻咽癌8例,食管癌12例,其他恶性肿瘤15例。

2 方法

患者入院后进行详尽的全面身体、心理、社会支持系统方面的评估,根据病情按医嘱进行放疗,同时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运用人文关怀进行护理。

3 结果

90例患者中,除2例食管癌患者由于胃肠道反应特别重而中断放疗外,其余患者顺利完成预定放疗疗程。所有放疗患者在放疗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应用涂抹药膏、调整饮食、提高免疫力等方法进行控制。相当一部分患者出现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按医嘱给予升白细胞药,进行成份血输注及采取保护性的隔离措施,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小部分患者照射部位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通过加强监测,对症处理,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4 讨论

通过本组资料研究发现老年人放疗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特点,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1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生理、生理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种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器官储备能力减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免疫防御能力减低。患有恶性肿瘤的老年人虽然肿瘤相对发展缓慢,但临床症状复杂、不典型、隐匿性高,由于机体应激能力明显下降,通常会伴有较多的并发症和合并症,在治疗和护理时难度较大。老年肿瘤患者对疾病治疗很大程度上受经济状况的制约,因为癌症是一种难治、经济耗费大的疾病,相当长的治疗过程及昂贵的医疗费用,使相当一部分患者和家庭在精神、心理、经济上不堪重负[2],大部分患者求生欲望不强,焦虑、恐惧、绝望心理者居多。

4.2 放疗前护理

4.2.1 心理护理: 患者入科时进行详尽的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系统方面的评估,并不断动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患者的个体性差异进行不同方式的安慰、鼓励和支持,教会患者一些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如倾诉。使患者及家属对放疗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有所了解,避免紧张情绪。

4.2.2 改善全身情况: 通过烹调患者喜欢的食物,合理的饮食调配,增加患者的食欲;保持病房的整洁、舒适,给患者创造一个能充分休息的环境;患者穿着宽松、柔软、吸湿性强的棉质内衣[3],保护照射部位的皮肤;改善局部情况,避免局部感染,如做好口腔护理,预防感染。

4.2.3 针对性护理 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做好相应放疗前准备措施:如头颈部放疗患者根据需要做好鼻咽、上颌窦冲洗,指导督促患者进行张口功能锻炼;食管癌放疗患者应避免吃硬性食物、刺激性食物等。

4.3 放疗中护理:

肿瘤病人放疗中常出现在放疗过程中,注意经常观察血象变化,

4.3.1 心理护理: 在放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有力支持,教会患者一些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念。多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眼神、触摸等给患者以支持。

4.3.2 病情观察及监测:在放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如出现疼痛、出血、感染、头昏、食欲不振等症状、及时汇报医生并对症处理。注意调整治疗方法及剂量,尽量保护不必照射的部位,根据患者需要给予镇静剂,维生素B类药物。充分摄入水分,从而达到减轻全身反应及避免局部放射损伤的目的。监测血象变化,如白细胞计数降至3×109/L,血小板计数降至80×109/L时,必须暂停治疗,若白细胞计数极低,应实施保护性隔离[3]。

4.3.3 针对性护理:放疗期间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每日尽量饮水3000ml左右,衣物宽松柔软避免摩擦。保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应用化学物品、热水擦拭。鼻咽癌、食管癌放疗患者,做好口腔护理,患者可于饭前、饭后、睡前用淡盐水、温开水含漱,用鼓颊和吸吮交替动作漱口1~2min,清除牙垢,并做张口运动,防止感染;鼻咽癌患者每日予鼻腔冲洗,生理盐水100mL+浓氯化钠10mL ,嘱患者张口呼吸,由一侧鼻腔缓慢注入,患者轻轻回吸后由对侧鼻腔或口腔流出,两侧交替,直至冲洗干净;胸部肿瘤放疗患者:肺癌患者在放疗时应警惕放射性肺炎的发生,而乳腺癌患者则应保持照射野清洁干燥,内衣不宜穿戴,避免局部受压与摩擦;腹部肿瘤放疗患者应避免产气、粗纤维食物,告知患者照射一定时间后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此为正常反应,给予对症治疗。

4.4 放疗后护理

4.4.1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多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及时给予患者支持和鼓舞。鼓励患者间的结伴,同伴间的支持和帮助。

4.4.2 放疗反应的护理

4.4.2.1 皮肤、粘膜反应的护理: 干反应可涂0.2%薄荷淀粉或羊毛脂止痒;湿反应可涂氢化可的松霜,不必包扎;有水疱时,涂硼酸软膏,包扎1~2日,待渗出吸收后改用暴露疗法。同时要注意局部皮肤的保护,包括加强局部粘膜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内衣等。

4.4.2.2 血象反应:定期测血常规,如白细胞低于正常,嘱病人注意休息,不去公共场所,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预防交叉感染。

4.4.2.3 照射部位器官的反应:射线可使照射野内正常组织发生反应,因而放疗期间须对照射器官功能观察,对症处理,出现严重副反应暂停放疗。如口腔、食道反应:保持口腔清洁,给予患者无刺激,易吞咽的软食,同时进食后不可立即平卧,餐后喝少量水冲洗口腔及食管;肺部反应可出现低热、咳嗽、胸痛等肺部损伤,此时应停止放疗,配合医生应用大剂量激素和抗生素治疗,并嘱病人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4.3 饮食护理:放疗可引起全身不适反应,患者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疲乏、恶心呕吐,食后胀满,血浆蛋白降低。所以饮食护理应贯穿整个放疗过程中。鼓励患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食物。胃纳不佳者,食物多样化,注意色香味的搭配,并且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少量多餐。

总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各系统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免疫机能下降,营养较差,合并疾病多等,对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差,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运用人文关怀,加强老年肿瘤放疗患者的全程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篇(4)

糖尿病属于代谢紊乱类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约有95%以上为2型糖尿病患者[1],人口老年化的加剧,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攀升。本文采用电话护理随访的方式探讨电话随访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均符合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电话组和普通组。电话组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2.5±1.7)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8±0.5)年。并发症类型:高血压14例,冠心病5例,肿瘤13例。普通组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4.8±1.3)岁。病程1.5~10年,平均病程(4.9±0.4)年。并发症类型:高血压11例,冠心病9例,肿瘤14例。

2.结果

2.1患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3.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陷而致病,属于代谢异常类疾病,除了采用药物治疗,更重要的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管理[3]。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的原因,可能对糖尿病基本知识不够熟悉,记忆力的衰弱,影响到疾病的预后和控制[4]。本研究采用电话式护理回访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血糖控制的疗效,取得很好的效果。

3.1电话回访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熟悉度 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长期住院治疗不仅金钱不允许,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利用现今普及的通讯工具电话的方式来达到护理的目的,方便了患者和护理人员,同时电话方式可有效督促患者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电话的方式宣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相比于读书获取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患者更易于接收,且效果较好。从表1可看出,电话组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的熟悉度显著高于普通组,疗效显著。

3.2电话回访改善患者血糖 电话回访方便快捷,通过电话督促,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血糖的摄入量。糖尿病短期内很难看到其治疗效果,老年患者易于产生焦躁、郁闷等不良心理,影响到疾病的治疗。采用电话的方式,与老年患者聊天,排解患者不良情绪,让患者积极面对糖尿病,控制血糖的摄入量。从表2可看出,电话组患者生化指标显著优于普通组,在今后可推广应用。

3.3电话回访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电话回访护理,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交流完全是语音交流,缺乏各种肢体、表情等,所以护理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临床护理经验,还需要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与患者交流,需要保持良好的服务心态,才能让患者虚心听取各项建议。这需要护理人员日常加强锻炼各方面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电话式回访护理方便快捷,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认识,有效控制血糖。

参考文献

【1】王雪玲,杜敏. 2型糖尿病患者行定制电话健康教育的临床观察[J]. 护理学报,2011,18(12):72―74

篇(5)

1 对老年病人精神和情绪变化护理

老年人患病后多有精神和情绪的变化,表现为情绪急躁、易怒,或悲观失望、精神状态差。护理工作更要耐心细致、体贴和周到,要得到老年人的信任和合作,就要从言语态度、操作手法的掌握上下功夫。要熟悉老年病有并发症多、病情多变和错综复杂的特点,故观察要严密细致。老年人的主诉往往不多且出现晚,因此通过护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和妥善处理尤为总要。

2 对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老年人患病后食欲更差,易发生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紊乱,在护理时预防和妥善处理以上问题关系到老年病的预后。因此,随时观察患者情况,并根据医嘱即时给予补充营养物质,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老年人患病后卧床时间长,抵抗力低,极易发生并发症,如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后并发肺炎,卧床不起的病人易发生血管栓塞症等。为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应是老年病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血管等是并发症最易发生之处,加强以上器官的护理对老年病人尤为重要。

3 对老年病人用药期间的护理

保证给药途径的畅通,严密观察老年病人用药时易出现的副作用和过敏反应。采取措施预防胃肠道用药的反应,合理的应用和保护好老年病人静脉血管以保证用药。

4 对老年病人其他方面的护理

大小便失禁在老年人患病后容易出现或加重。为此,护理时应创造条件方便老人大小便及便后保持会清洁干燥。更应注意的是,随着老年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常有不同程度的受累,其中脑、心、肺、肾及 骨骼肌肉最为常见,应注意维护其原有功能和改善已受损的功能。加强康复期老年病人功能锻炼,使其能生活自理。

篇(6)

《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6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26%,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2.93个百分点。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三成,达31%。老年人是社区的特殊人群,因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及社会角色的转变,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健康问题突出,对护理需求量很大。绝大多数老年人惯用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因此,开展社区老年人护理,满足老年人身心需求,维持老年人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将成为社区老年人护理工作的重点。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定远县城内60―70周岁,无痴呆及精神病史,能正确回答问题的部分老年人。

1.2调查方法

利用方便抽样,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及询问的形式,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逐项向老年人询问、填写、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136份,回收率为100.0%。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个人基本情况、健康状况、老年人对社区的护理需求;包括;1.健康指导,2.体格检查,3.家庭病床4.上门护理5.康复服务.6.社区老年院。

2 结果

通过对我县几个社区的136名年龄在60-70周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老年人对社区的护理需求都十分强烈,在6项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中,平均每人需求3.2项服务,其中92.08%需要健康指导,69.79%需要体格检查,46.28%的老年人需要家庭病床及上门护理和康复服务,还有90.28%的老年人需要走进社区老年院。老龄人对社区护理需求与现有社区护理项目的低利用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是今后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应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护理力量。

3 对社区老年人护理工作的认识

3.1 转变观念,鼓励全民参与

中国正全面迎来“421家庭时代”,一对夫妻赡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的家庭格局日益成为主流,家庭负担极为沉重。中国老人赡养问题不能只依靠家庭赡养,应向社会赡养过渡,动员全民参与养老保险。

3.2 完善和规范社区护理机构

国家应加强对社区医疗领域的投入力度和管理,逐步形成“医院-社区护理机构-家庭护理机构”一条龙服务。提供连续的疾病护理、康复护理、心理精神护理、日常照护、健康指导,高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

3.3 健全完善相关政策、制度,逐步建立社区养老机构

政府部门要完善养老金制度、保险制度,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由政府投资或鼓励投资者建立私立养老院及社区老年院。

3.4 多元化服务模式发展

社区老年人护理不仅要做好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还要对老人进行疾病护理、心理护理。加强老年院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3.5 培养社区专业护士

制订培训计划和内容。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改善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以提高社区老年人照护的专业水平,同时重视基层护工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照护服务需求,提供规范有效的老年人照护服务。

4 社区老年人护理评价

4.1 社区老年人护理的内容和形式不全面

目前我国社区老年人的护理还主要以老年人护理医院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为主,其他的护理内容以及护理形式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充分发挥它们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的作用,有待规范化、专业化。

4.2 老年人社区护理人员不足、人才短缺

社区护士工作的满负荷程度高、有效工时数低、社区护士数量不足以及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不足。即使在上海――我国最早步入老龄化的城市,通过调查发现,其社区护理人员也存在着年龄老化、学历低、职称不高以及护士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4.3 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社区护理的管理基本都是秉承医院护理管理的模式,而缺乏一套符合社区护理服务要求和特点的管理模式。因此,出现社区护理管理中组织结构不合理、服务目标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建全、质量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影响了社区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快速发展。

5 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

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使人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人口的老龄化必将使社会患病人群的需求与医院有限床位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医疗模式的转变,健康内涵的扩展,必然带来医疗保健模式的改变。以个人和疾病为中心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转变为以个人、家庭和社区为基础的医疗保健服务模式,这已经是全球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适应变化,一是选派骨干外出参观,进修或学习。二是应有计划地安排学习班,让护士了解国际、国内的社区老年人护理发展的现状,为实践打好基本的理论基础。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13)02-0083-04

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护理专业始于2002年,2006年开办护理本科教育,截至2012年,共培养护理人才专科4100余名,本科1052名;2010年与国际接轨,成立国际护理学院,招收涉外护理方向本科生;2011年注重学术兴院,成立护理研究所;2012年获准校级重点建设学科,设置本科层次老年护理方向。护理学专业是医学院唯一的本科专业,历来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自创办以来,学科成员高度重视其建设与发展,视其为“品牌”学科精心打造。目前校、院各级领导与护理同仁达成共识,重点建设老年护理学科,提升护理办学层次机不可待、时不再来。

一、开办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

(一)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变化,对护理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2010年护理学已从医学辅助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等共同组成整个医学领域,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护理学已成为一门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学科,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朝阳产业”。因此,必须加大我校护理学科建设的力度,开办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便培养出更多合格、专业化的高级护理人才,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健康服务的需要。

(二)符合国家人才需求

2003年教育部与卫生部发文“关于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建议”,要求随后5年输送100万毕业生;2005年卫生部颁布“中国护理事业5年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建设老年护理、社区护理、肿瘤护理等专科领域;2010年国家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我国千人口护士数0.993,医护比1:0.61,远低于国际水平1:2.7、发达国家1:8.5。卫生部要求医护比1:2,即护士缺口近300万;本科护士不到2%,硕士护士凤毛麟角。这些事件与数据表明国家急需大量高等护理人才。目前我省有7所院校开设护理本科教育,即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医学院、延安大学、陕西中医学院、西安培华学院及我院,而具有硕士授予权的仅2所,即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远远不能满足地区对高端护理人才的需求。故必须提高我校护理学科培养的层次,开办专业学位护理硕士教育,以符合国家、地区对专业化高端护理人才的需求。

(三)跟上护理发展步伐

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理论基础,研究有关预防保健、疾病治疗与康复的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在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等领域发展迅速,表现在护理实践不断拓展,护理内涵不断延伸,护理研究不断深入,护理教育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日益科学,护理角色日趋多元,不仅为护理提供者、计划者、管理者、协调者及健康教育者,未来还将增加促进健康和降低危害因素的角色。故必须加快我校护理学科建设的步伐,跟上护理学发展的脚步,促进学科间交叉、融合、共谋发展,在预防保健、疾病评估与防治、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遵循专业教育规律

现代护理教育日新月异,完整的中专一大专一本科一硕士一博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师业务能力逐年提高,课程设置趋于完备。故我校必须明确护理学科建设的着力点,注重学科的应用性与前瞻性,体现专业实践性特色,尤其在课程设置上,应与专业人才特点、护理服务对象相吻合,完善教育评估体系与模式,以遵循护理专业的教育规律,为申报专业学位护理硕士授权点奠定良好基础。

二、开办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的可行性

(一)首期建设老年护理方向切实可行

考虑护理学主要支撑的二级学科间体系的逻辑性、独立性、成熟度,结合护理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护理学科的14个二级学科,即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中医护理学、人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心理护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及军事护理学。综合上述情况,结合我校、院自身实际,特确定老年护理方向为首期建设的学科方向,因为该学科专业人才为国家、卫生部迫切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老年护理学是一门社会需求高、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的学科,是探求运用护理程序解决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早在1967年美国从事老年护理‘的执业者须具备学士以上学历,目前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老年护理人才梯队。最新资料显示:我国老年人1.8亿,所以,我国社会对老年服务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剧增。

老年护理专业学位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与人才就业岗位:一是老年健康保健与疾病预防,居家、托老所等社区老年卫生服务;二是老年病人护理,综合医院老年病科、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三是老年人养老与临终关怀,老年公寓、养老院等养老服务机构。

(二)现有软、硬件条件保障其切实可行

梯队建设是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人才资源与团队精神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因此,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优秀教师和督促、帮助现有教师提高业务水平齐头并进;倡导献身教育、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关爱学生、引领未来的护理教师精神,在师德建设、教书育人上常抓不懈。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的护理学科现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位、师缘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如表1所示),3名省部级、1名校级教学名师,2名校级教坛新秀;55岁以下占57.9%,专职教师中硕士以上占50.0%,所有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表明目前的软件条件已满足了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的培养要求。

西安外事学院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方案完备,措施得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已培养出的251名护理本科人才学位授予率为97.8%,一次性就业率98.1%,实习医院录用率颇高,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奖6项。教学特色鲜明,如省级精品课程“急救护理学”的急救技术双语教学、综合演练,老年护理学(养老院、干休所)、社区护理学(社区卫生院、医院)的社会实践教学,健康评估的小组合作学习、临床见习和实习等。另外,构建了完整、多元、多层次的特色课堂实训和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即课程的课堂实训、临床实际模拟与见习和临床护理生产实习3个组成部分,辅以课外科研、第二课堂、文体活动等,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强化学生创新意识,锻造学生创新能力,增进学生竞争能力,以适应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变革的需要。目前,教学硬件总价值达590.69万元,有4个省内最高水平的三级甲等医院为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即西安交通大学第一、二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其中3个医院为护理硕士培养单位。护理学图书为2.3万余册,期刊32种。专业课的多媒体授课率已达到100%,等等,上述硬件条件已完全满足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培养的要求。

(三)校、院的学术氛围促使其切实可行

2012年10月,值西安外事学院创建20周年之际,学校履行大学学术职能,积极开展适合民办实际与特点的科研氛围愈来愈浓厚,学校启动3个重点学科建设和本科教学工程,投入100万元鼓励科学研究;医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的质量工程建设,护理学科获批重点建设学科、科研项目5项,教学创新团队、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各项建设逐一展开,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日益剧增,校、院的大小学术育人环境促使了专业学位护理硕士培养切实可行。

三、愿景展望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事关培养一流创造性人才和参与国际竞争。护理研究生教育是护理事业与国际接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1992年开始护理学硕士教育,2010年设置专业学位,且国家要求专业学位培养占70%。故重点建设护理学科,开办专业学位护理硕士是学科同仁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机遇。

篇(8)

【中图分类号】R749.1-6【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5-107-02

跌倒是指人体失去正常的姿势,不由自主地跌落在地面或较低的地面上。国外文献报道每年约有1/3的老年人发生过跌倒事件,且有20%―30%的跌倒会造成中等或严重的伤势,跌倒是老年人伤害最常见的原因,也是导致老年人意外死亡最主要的原因[1],是住院病人常发生的意外事件之一。跌倒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增加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影响患者对医院医疗安全的信任,还极易引起医疗纠纷。老年精神病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更易发生跌倒。本文对我院30人次老年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我院老年科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间发生跌倒事件30例。

1.2 方法: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意外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分析跌倒患者的一般情况,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及跌倒的后果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跌倒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占43.3%,女性17例,占56.6%;60-69岁11例,占36.6%,70-89岁19例,占63.3%;跌倒患者中原发病是精神分裂症的9例,占30%,阿尔茨海默病6例,占20%,癫痫所致精神障碍5例,占16%,血管性痴呆4例,占13.3%,脑梗塞3例,占10%,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例,占6.6%,其他1例,占3.3%。

2.2 跌倒情况:白班发生9例,占30%,夜班发生21例,占60%。跌倒的地点:床边8例,占26.6%,卫生间7例,占23.3%,走廊5例,占16.6%。饭堂和病房内各4例,均占13.3%,活动大厅2例,占6.6%。跌倒后致伤情况:15例患者跌倒后致头皮破损,3例股骨颈骨折,2例前臂骨折。

2.3 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评估30例跌倒患者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疾病因素23例(占76.6%),其次是药物不良反应19例(占63.3%),癫痫发作4例(占13.3%),自理能力差10例(占33.3%),医疗环境因素2例(占6.6%),护理技术因素3例(占10%)。

3 护理对策

3.1 对有跌倒危险患者的重点护理 我们对老年精神病患者采用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对评估有跌倒危险的高危患者及时采取: (1)在患者床头、一览表、病历夹上标注醒目的防跌倒的标志,列入重点交班内容,严格交接班。(2)对有跌倒史的病人要详细询问跌倒发生时间、地点、致伤程度、有否用过易致跌倒的药物等,重点看护,必要时设专人陪伴。 (3)对老年痴呆伴有夜晚不眠、行为紊乱、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的患者在卧床或坐轮椅时给予保护约束,并加强观察,以保证安全。(4)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对行走不稳的病人多照顾,将常用物品放于随手可取之处,外出活动或检查时由护理人员在旁陪同。

3.2 提高安全意识,护士是预防跌倒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重视在职培训,定期对护士护工进行老年专科知识培训和跌倒风险知识教育,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护理和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重点病人交班本,病房设施要每天检查,及时维修,提高安全隐患预见性,识别高危人群,合理排班,确保病人安全。

3.3 注意环境安全病室, 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潮湿应及时擦干,清洁工拖地时应置“地面湿滑,小心跌倒”的标示。病人宜穿不易滑倒的鞋子,厕所及行人通道亮灯照明,浴室及洗手间应设置扶手及防滑地垫,指导病人病人正确使用拐杖、助行器。特殊情使用床栏,约束带,确保病人安全,对尖锐的床头桌角加防护垫进行包裹,防止病人跌倒时发生严重的伤害。

3.3 加强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向高危患者及陪护人员讲授跌倒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使患者认识跌倒的危害性,教会患者及陪护人员识别跌倒危险因素及采取预防措施。对使用增加患者跌倒危险的药物时,应告知患者及陪护可能出现的反应如服用镇静安眠药的患者,告知未完全清醒时不要下床活动。对服用降压药、抗精神病药等可能致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时,嘱其缓慢改变,起床时在床上坐一会儿。对一些怕麻烦别人的患者,要让其知道护士愿意帮助他。

4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精神疾病患者跌倒与原发疾病及所用治疗药物有关,疾病的病理性改变能影响感觉输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的协调[2]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使患者出现药物副反应,主要为性低血压,增加跌倒的危险。对于高危跌倒病人,护士及家属严格监督病人用药情况,按医嘱服药,从小剂量开始不随意增加剂量,及时休息。据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预防跌倒是非常有必要的;必须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学习,提高安全意识,认真做好危险评估,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预见性。只有通过全面、细致的护理评估,必要的护理干预以及护理人员、老年人和家属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维护老年精神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上海已经成为了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需求正呈几何倍增长。近年来,医院正面临着老年护理资源匮乏、日常护理工作中缺乏对老年患者心理上的关怀、护理费用负担严重等问题。我科通过对半年来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问卷分析,总结老年患者在护理中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提出相应的解放方案,现总结日下。 缺乏心理关爱

护理人员在为老年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不仅要做好老年人生理上的护理,还需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老年患者在生理功能下降或患病时会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变化。有些患者会表现为对医生的治疗产生质疑,进而拒绝配合治疗和护理等。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悲观厌世等情绪或发生自杀情况。护理人员在接触到此类患者时应给予足够的感情支持。要抱着对患者的同情和关爱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可以采取倾听、诉说、交谈、陪伴等多种方式关心,宽慰患者。在日常护理中以鼓励安慰患者为主,建立老年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关系,缺乏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及认知。护士应该耐心的对老年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和健康宣教。同时在讲解时要注意语气的轻柔,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宣教,这样能使老年患者有效而愉快的接受治疗和护理。 护理费用负担严重

在问卷调查中,老年患者普遍反映护理费用负担重。这主要是由于专业护理人员缺乏,患者需要自行雇佣护工承担一部分生活护理造成的。医院针对这一现象,新增了大量的护理岗位,提高护士床位配比。现在我科已经取消了护工,患者日常的生活护理全部由助理护士承担。这一举措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提高了医院护理的整体质量。 饮食护理问题

对于老年人来说,饮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1)老年患者会随着生理功能的减退出现消化不良以及咀嚼功能减退等情况。在饮食方面要指导患者以温凉软食为主,在烹煮食材是尽量煮烂为宜,这样有助于老年患者的咀嚼与消化。老年患者以少食多餐为宜,可在三餐之间添加一些点心,但都以量少为宜。此外,有些老年患者可能因为怕麻烦家属而刻意少饮水来减少上厕所的频率。护士一旦发现这种现象应立刻阻止,同时注意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宣教,强调适量饮水的重要性。 日常基础护理

篇(10)

近年来,根据社会热点与行业动态,我校对老年护理专业教学计划作了适当调整,改变过去部分学生选修老年护理课的方式,将老年护理列为必修课。

1.2理实合理分配,递进式开展老年护理实训

在调整理论教学计划的同时,更加注重老年护理实训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在老年护理课程学习目标和课程内容选择上,我校将老年护理教材与护理专业整体教学计划有机结合,实行“养老机构见习—校内外实训—养老机构顶岗实习”递进式工学交替教学,突出技能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3纳入中医养生,契合老人所思所想

1.3.1慢病调养,穴位保健

中医养生保健技术非常适合老年人慢性病的调养。通过强化学生中医保健技术训练,如穴位按摩、耳穴疗法、穴位注射等,针对性地满足老年人养生保健的迫切需求,使祖国医学得以传承和发扬,符合《中国护理事业规划发展纲要(2011—2015年)》中加强中医护理的要求。

1.3.2药食同源,养生简便

专家指出,中医药对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有独到之处。以传统医学之药食同源理念,在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纳入中医饮食营养学的相关知识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技能训练效果,使学生乐于承担老年护理工作,能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渗入日常老年护理工作之中,获得职业成就感和社会认可。

2校内外联合,强化技能

2.1校内实训,练技能提素质

2.1.1建立校内老年护理实训室,理实一体多元教学

我校以现代养老服务理念为基础,根据老年护理最基本的技能要求,建设并不断完善符合实用性、适用性原则的老年护理实训室(模拟老年病房),以提高校内实训效果,落实老年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实训室内配备各种老年人专用的生活和康复锻炼设备,综合利用情境体验、角色扮演、小讲课、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2.1.2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充分体验身心老化

借助现代化设备———高级着装式老年行动模拟装置,使学生亲历老年期变化,突破因年龄跨度大而产生的理解困难,即体验式教学,这对于年轻健康的学生学习老年护理课程有着特殊作用。(1)行为体验:让学生置身于校内模拟老年病房中,引导其感受与普通病房的共性及差异。在此基础上,让其穿上着装式老年行动模拟服或老年偏瘫模拟服,真实体验老化或肢体功能障碍导致的行动不便以及日常生活障碍。学生体验后,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实训成果。(2)内心体验:角色体验结束后,要求学生书写体验报告(实训日记),鼓励学生内省,在实训日记中记录自己的思考及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实训教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通过这样的体验和思考,不少学生不仅老年护理技能得到了明显强化,而且老年护理服务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2.2校企合作,知感恩悟需求

2.2.1了解行业现状,提升职业价值感

第一学年末,安排全体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要求学生选择老年公寓、医院老年病区、老年护理院等养老机构或场所,初步接触各种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调查养老服务现状和老年人身心需求,亲身感受老年护理事业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养老形势的紧迫性,从而提升其职业价值感,激发学生爱老、敬老的内驱力和学习老年护理知识技能的动机。

2.2.2主动走上岗位,获得专业成就感

第二学年,在护理专业开设老年护理课程,选拔有实践经验的护理教师承担教学任务,集体备课,统一制订授课计划和实训计划。我校团委与市义工委、养老机构合作,根据老年护理授课计划合理安排校外老年护理实训,共同实施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工作,并将实训重点定位于关爱、护理低能、失能老人,让学生以志愿者身份与老人一对一结对,定期去养老机构开展以生活照护、交流谈心、环境卫生改善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服务,教师现场指导,学生每次服务后记录收获与体会,从付出中获得认可。

2.2.3推行工学结合,把握行业发展动态

第三学年,依托我校老年护理校企合作平台,安排全体学生有计划、分批进入养老机构实习,开展老年护理工学结合,使学生真实体验就业岗位,巩固理论知识,提升老年护理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为就业做好准备。我校以本地区级老年颐养中心为校企合作重点区域,成立老年护理产学研合作基地,通过师资互派和双向挂职锻炼,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共同培养、培训实用型高素质老年护理人才。在该基地实习8周后,学生对老年护理的认知发生了巨大转变,培养已初见成效。在此基础上,我校即将与全省各地的养老机构开展更加广泛的合作,并尝试逐步开展“订单式”培养,为学生就业开辟更多途径。

3创新评价体系,循环反馈实训效果

以浙江省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方案为引领,我校对老年护理实训评价体系进行改革,由单一评价模式转变为多元化评价模式,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培养。

3.1关注过程,促进教学相长重新编印

校内实训手册,要求学生将实训过程中重点环节的内心感受写成书面报告,教师审阅后按标准给予相应分值。将其中的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树立榜样,有利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教师还可以学生感悟作为教学改进切入点,找到素质教育突破口,将正能量注入学生内心,达到教学相长。

3.2素质养成,态度技能并重改革

实训考核重技能操作的传统,对学生实训过程中的表现、成绩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作出评价,侧重对实训过程的观察、记录、反思。态度与技能考核各占50%,以达到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调控学习过程的目的,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培养合作和互助精神。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为评价主体和参与者,无形中提升了职业素养。

篇(11)

在泌尿外科手术中,老年患者所占比重较大,由于老年患者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下降,加之手术置管的因素,给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本科回顾并分析了60例老年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科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泌尿外科手术老年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中,男25例,女5例,年龄61-86岁,平均(69.1±2.4)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3例,年龄60-85岁,平均(68.6±3.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安全隐患

对实施安全护理干预措施前6个月泌尿外科的护理缺陷进行总结分析,主要安全隐患包括以下几点:

1.2.1生理因素 老年患者生理机能与心理素质不断下降,对外科手术的承受能力减弱,在术前产生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患者的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失调,血糖和血压升高,影响了手术的实施和身体的恢复。且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下降,在行为和感觉方面的反应比较迟缓,易发生烫伤和坠床等情况。同时老年患者的抵抗力也较差,术后活动少,长期卧床会发生感染、压疮等并发症。

1.2.2疾病及药物因素 老年患者常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慢性疾病,平时服用的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手术的效果,老年患者的特异性表现较差,症状表现不典型,若对病情观察不够仔细,则会发生严重后果。

1.2.3管道因素 因手术需要,常会将膀胱造瘘管、导尿管等留置在患者体内,术后对患者随意改变常会使管道受压、扭曲和脱落等,造成引流不畅,且患者会因为留置导管刺激产生无意识的反射性对抗,造成管道脱落,甚至会引发大出血,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1.2.4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随意将护理操作流程简化,不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缺乏无菌操作意识,有造成医源性感染的可能;欠缺娴熟和标准的技术,操作不当,引起安全事故。

1.2.5管理因素 医院缺乏到位的管理措施及监督力度,在护理操作中存在人为疏忽,如未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制度、护理记录不够全面、准确等,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1.3护理干预措施

1.3.1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对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进行准确地了解,积极与患者沟通,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保证患者的睡眠充足;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必要情况下对其应用适量的镇静药物。

1.3.2加强整体护理 根据患者的手术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选择;严格按照护理操作标准规范执行各项操作;给予患者及时的心电监护;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在麻醉未清醒时也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防止生硬的操作及护理[2]。

1.3.3注重护理操作与安全意识培训 护理人员需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注重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术后严格执行标准规范操作和无菌操作规程,详细清楚、及时地做好各项记录,护理资料要保存完善。

1.3.4加强对仪器设备与重点环节的管理 对医疗仪器设备要定期检修及养护,保证仪器设备的性能,增强护理人员操作仪器设备的安全风险意识;对重点对象与重点环节要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实时监控,保证护理安全。

1.3.5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应在术前、术后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有效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增强患者各个方面的安全意识。还可以定期举办安全教育座谈会,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对于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改进。

1.4评价指标

客观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缺陷和手术医生、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指标。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若P

2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患者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减少,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上升,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存在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技术安全因素与非技术安全因素,技术因素有医疗仪器设备、护理技术及经验等;非技术因素有护理环节或条件不当等,本次实验中的护理安全隐患包括生理、疾病、药物、留置管路、护理人员以及管理等。

手术护理安全隐患会对手术效果造成直接影响,所以非常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的安全护理中,必须注重应用风险管理和前馈控制,对各项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预防控制,更科学全面地做好安全护理。不断更新护理理念,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对重点环节与对象加强管理,切实做到安全护理,减少护理安全风险的发生。

总之,对于泌尿外科老年患者的手术护理,护理人员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根据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安全、和谐的护理服务,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