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机电设备市场大全11篇

时间:2023-05-30 15:04:1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机电设备市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机电设备市场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就给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了要求,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煤矿企业开始大量的引入一些机械设备,煤矿开采的机械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可以说保证煤矿机电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就是对煤矿生产效率的保证。为此我们必须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

1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1.1煤矿机电设备的常见故障

1)内部元件掉落故障。这种故障通常发生在激烈振动的机电设备中,由于这种机电设备的振动幅度比较大,在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内部元件的连接头松动,若松动后没有及时的进行预紧,就容易掉落。2)内部元件老化故障。线路外包皮脱落老化以及内部零件长时间运行磨损老化,是机电设备主要的老化故障。3)调节失衡故障。出现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是机电设备内部压力不均匀,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机械元件的长时间磨损,致使元件间出现缝隙,在工作时配合不紧密造成调节失衡故障。此外外界作用力的过于不均衡也会引起机电元件的调节失衡故障。4)设备内部油路受阻或渗漏故障。这种故障一般在工作环境恶劣的机电设备中容易发生,例如在粉尘以及一些腐蚀气体浓度大的地方工作的机电设备容易发生此类故障。5)破坏性质的故障。这种故障一般都比较明显,很容易通过观测判断出来。如设备轴承的断裂,皮带的断裂等等。

1.2煤矿机电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

按照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的原因可把机电设备的故障大致分为:松动性故障、老化性故障、失调性故障、泄露性故障、破坏性故障。此外在机电设备的管理方面也有很多问题存在,如设备的管理检修维护不当造成的设备故障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造成设备故障。

2空气压缩机及移动变电站常见故障处理

2.1空气压缩机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方法

1)排气量不达标、压力不够。出现这种故障可能是由于阀门的密封性出现问题,产生了漏气现象。要及时检测阀门的密封性,若密封性存在问题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从新密封。2)功率消耗大于设计规定的最大值。这种故障主要表现为吸气压力不足,气阀受到的阻力过大。遇到这种故障时要及时检测冷却器和相应的管道,并采取合理的方法处理。3)级间压力低于正常压力。这种故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一、由于排气阀出现问题致使上一级活塞环泄露过大,二、缸套与活塞及活塞环过甚磨损造成漏气,要及时更换磨损程度严重的零件,三、吸气管道存在问题,要及时检查管道保证管道的畅通。4)排气温度过高。这种故障通常是由于冷气缸的冷却器发生故障引起的,首先要检查气缸的冷却水是否足够,其次要让冷却器的进气口离高温物体远一些。5)运动部件声音异常。这种故障在空气压缩机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联轴器与曲轴的配合不紧密产生了松动;轴承发生松动,轴承与轴承座的配合存在间隙;十字头滑道,连大杆、小头瓦,主轴承等间隙过大。解决方法是紧固相关部件之间的配合消除它们之间的间隙,及时更换受损部件。6)气缸过热。这种故障一般是由于气缸内部进入脏物、气缸油过少、冷却水过少造成的。及时把气缸内的杂物排除,加注油、冷却水即可解决。

2.2移动变电站常见故障处理

1)复位按钮按下后,指示漏电的信号灯虽然能亮,但无法闭合馈电开关。高低压联锁线没有接通,联锁按钮KA2接触不良,半导体脱扣器的线圈发生断线,可能是造成该故障的原因,可通过把通向高低压联锁按钮的导线进行更换,把KA2按钮更换,把半导体脱扣器的线圈进行更换来解决此类故障。2)按下实验按钮,馈电开关不跳闸。发生此类故障的原因可能是a.本身捡漏继电器发生故障,b.实验按钮存在问题,c.未接通接地电阻,四、未接好辅助接地极。要想排除故障可通过更换捡漏继电器或实验按钮,对辅助接地极从新布置,从新安装接地电阻即可解决此类故障。3)运行过程中,馈电开关跳闸后,馈电开关信号灯的黄灯亮起,漏电状态信号灯的绿灯亮起。这种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调整好过载,致使过载造成馈电开关发生跳闸现象,把过载保护装置从新进行调整,降低用电负荷即可解决此类故障。4)HGK隔离开关闸合上后馈电开关的闸不能及时闭合,漏电状态下的红色信号等亮起。发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馈电开关本身存在问题漏电、网络绝缘太低。要想排除此类故障可以通过更换漏电开关,把绝缘性能不好的线路进行处理便可解决此类故障。

3总结

总之,由于煤矿机电设备长期处在极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且其工作负荷往往也比较大,所以极易出现各种故障。在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后,我们应该认真细致的进行分析,把故障发生的原因找出来,并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选择相应的诊断方法和维修技术。此外在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实际的维修工作时,相关维修人员应该不断的学习,并且对维修技术和经验要不断的进行总结,要做好煤矿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煤矿机电设备长期、稳定高效的工作,才能真正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常彦鸭.煤矿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J].科技传播,2013.

[2]彭军.论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及其维护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3.

[3]张丽颖.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方式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篇(2)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机电安装工程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机电在应用范围上很广泛,主要涵盖了机械设备、管道、电气、仪表等工程的安装施工。对机电安装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管理。最终达到工业机电设施的正常使用目的。

一、工业机电设备安装的特点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之中,机电设备安装的工作量很大,由于工业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非常复杂,因而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机电设备的安装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工业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量也很多,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单位也很多,这就导致工业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工业机电设备的安装主要集中在建筑工程完成后,并且要在建筑开始装修前完成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但是,由于工业机电设备的施工时间经常会比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要晚,所以需要主体结构工程进行预留或预埋。因此施工单位还需要制定完善的机电设备安装的制度。同时,还需要保证机电设备安装的资金和物力等资源提供得到保障[1]。

二、工业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水平落后,工程设计不科学

首先,许多企业合同管理人员对相关专业了解不够,思想认识不足,导致对工程项目合同的拟定和管理不严格、不合理。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观念还比较传统。跟不上信息化管理的步伐,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处理不及时以及分类不合理等,无法体现市场的需求。另外,工程的设计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一些设计人员不考虑实际情况,造成设计不合理,甚至工程设计方案未经过严格的论证与会审,便仓促上马落实。这样将会导致工程结束后的工作量统计与设计量严重不符而造成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经济损失 。

2、造价管理混乱,安装不规范

由于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以及造价管理不规范,甚至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违规签订合同,从而导致工程造价远远超过项目的预算。除此之外,一些施工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决算时,故意通过扩大定额工程量的评定手段来提高子项目的套价。在安装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些施工企业甚至购买价格高昂但质量低下的产品,这样不仅增加了工程的安装造价,同时还给工程质量带来了很多隐患。

3、设计单位的技术水平和素质不高

3.1在订立合同时,采用各种办法使合同条款欠缺细致的规范,给设计单位预先留下许多漏洞,导致工程造价严重突破工程预算。特别是在包干工程项目中,导致包干项目包不死,最终成为按实结算工程。

3.2在工程预算、分阶段结算或工程竣工结算时,设计单位往往站在自身角度,故意曲解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定额予目的套价,对定额中的活口,更是以充分利用。

3.3取费标准不按“安装工程类别划分标准”和设计企业资质等级套,低类高套,增加安装工程造价。

3.4安装工程未计价材料的价格,日前完全是实行市场价。

3.5重复报量和超进度报量。

3.6由建设单位供应材料的工程,设计末期设计单位采用多报材料计划,材料到货后,易地串换,套成现金,为日后甲己双方“扯皮”埋下隐患。

三、加强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现场管理措施探究

1、合同管理

在建筑节点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合同内容进行严格审查,并严格核实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项目的实物量,对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变更现象进行合理评估,同时对施工成本、施工机械、施工材料、施工工期及施工质量等进行有效监察。施工前,依据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图纸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和编制,同时对招标文件与施工内容进行详细阅读和研究,对施工合同中定额补贴费用支出进行充分考虑,并将其归入到工程施工预算范畴。在签订施工合同后,施工单位必须办理相关的工程开工手续,并依据业主要求和实际施工情况,明确具体的开工时间和竣工时间,并制定相关的施工计划,采取有效的技术、安全措施。

2、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主要是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及施工检测等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环节中所采用的手段及方法进行管理。由于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不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环境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要严格依据我国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规程要求及标准,对施工图纸进行有效的审查,并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选择适宜的施工机械设备,优化施工组织,合理安排工程施工顺序,以保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3、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保证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对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及使用安全性和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要建立完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并具体到每个施工环节中,以对整个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特别是对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严格监控,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随着建筑质控技术的不断完善及提高,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中,可引进先进的质控技术,并对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审查,尤其对隐性工程进行抽查和验收,以确保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

4、进度管理

首先,分解建筑节点安装工程施工进度总目标,依据单位工程划分为若干个交工目标或者时间目标。同时将每个交工目标分解成为多个施工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周计划、月计划及季度计划等,明确每个计划完成时间及人员职责。其次,明确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负责人,并组织工程相关负责人、施工人员、班组长及调度人员等加入到施工进度管理工作中,并建立相应的进度控制管理体系。再者,加强对外沟通与协调,正确理解业务要求,并随着土建工程施工计划变更,对施工计划进行适当调整,合理配置各种施工资源,以减少影响施工进度的不利因素。最后,在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如果进度计划出现偏差,必须及时对进度计划进行合理调整,并对进度状况进行超前预测。当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任务全部完成后,需对施工进度控制进行总结,并编写详细的进度管理报告。

5、验收管理

当施工单位依据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要求完成所有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任务后,由相关部门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验收,若工程施工质量与设计要求、业主要求相符合,并具备良好的系统使用功能,可立即办理工程转交手续[3]。机电设备安装施工验收材料主要包括机电设备资料、运行可靠性报告、工程变更资料、施工合同、施工规范及标准等。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不仅要达到施工合同规程内要求,同时要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相符合。

6、安全管理

为了避免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安全事故的产生,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优化施工安全防护条件,规范施工安全操作行为,明确安全管理与控制职责。首先,施工单位必须构建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并制定安全教育、安全技术、安全检查等制度,保证每个施工环节安全管理工作达到相应的指标,并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自觉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其次,对施工安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新技术存在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并全面提升施工单位的安全防范能力。再者,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当事故发生时,能够尽最大可能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电施工的项目管理是协调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管理。是管理中的艺术。管理好了,上下齐心,工程按部就班,管理不好,勾心斗角,一片混乱。所以,在建立高效低耗的管理体系的同时,也要明确管理目标,共同完成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篇(3)

自加入WTO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力度加大,矿井对机电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同时这也是煤矿生产顺应潮流、跟上时展的具体体现。从目前的大型机电设备日常维护情况来看,机电设施已经成为制约矿井企业发展的关键点,设备运行直接影响整个矿井生产和效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从各方面完善煤矿生产,推动机电设备维护管理进程。

一、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矿井生产的逐步落实,矿井机电逐步向现代化、系统化方向转变,这不仅是矿井生产发展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现代化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生产单位逐步向系统化、现代化方向转变,虽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受竞争环境以及经济体系的影响;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部分矿井企业在提高自身生产效率的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对于这一系列的现象,为了推动市场发展,必须充分应用市场竞争带来的机遇,在提高操作效率的同时,让生产更加稳定、持续的进行。

对大型机电进行维护与管理作为保障矿井生产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系统化矿井企业的重要展现。它的工作成效将贯穿到整个矿井生产环节,尤其是对大型机电设备越来越依赖的今天,一旦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矿井生产及运输过程,甚至还会使矿井生产处于瘫痪状态,这样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还会让经济效益得不到提升。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必须注重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实效性。

二、加强大型机电设备规范化、系统化维护管理

矿井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由于大型机电设备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所以在维护管理中必须注重规范化与系统化。对于矿井系统来说,保障了机电设备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就能确保矿井生产的正常运行。在机电系统中,只要一个系统环节发生故障就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甚至出现瘫痪的局面。针对这种现象,更要进行系统化、规划化管理。

(一)明确矿井责任机制

为了让矿井机电设备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必须规范管理团队。维护与管理团队作为整个矿井机电设备维护的主导者,同时也是整个维护管理工作的实施者。因此,在现代矿井企业管理工作中,必须注重管理人员维护工作,在各项责任机制落实的过程中,根据相关责任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也只有将各项责任机制以及故障点分工明确后,才能将管理团队整合起来,实现规范化、系统化机电维护工作。反之,就会让整个管理工作如一盘散沙,进而出现维护与管理矛盾、责任推脱的现象。最后,还必须定期组织责任机制宣传工作,让矿井维护管理更具有依据。

(二)做好设备采购

为了有效控制设备故障点,在大型设备采购开始时就必须严格控制。设备采购作为整个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管理维护的重要环节,对设备维护以及规范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设备采购中,必须根据矿井工作要求,对设备型号、价格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在购入后,严格根据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设备检测,从而避免设备自身质量引起的故障。同时这也是大型机电设备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作。

(三)强化监督管理体制

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作为展现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机电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维护、管理对控制设备故障点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以管理人员为中心对机电设备进行整体全面的管理。在编制企业监督与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对矿井设备故障点以及发生率进行科学评估,并且以此作为依托,让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监督控制。另外,管理人员还必须认真执行监督机制以及对故障点进行全面掌控,一旦发现设备故障,再使用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且上报给相关部门,做好设备系统后续维护与管理工作。

(四)健全维护与管理方式

在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中,除了设备自身质量会对机电设备造成影响外,使用周期也会对其造成影响,就像生命周期,不能逆转一样。但是,通过有目的的维护与管理方式也能减省对机电设备造成的影响,从而避免故障过早出现。例如:在夜间工作中,对于部分煤矿作业并不需要机电进行辅助,也可以使用保障措施,降低对设备造成的影响,同时这也是边相延长使用周期的做法,它不仅能降低煤矿生产成本,还能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这一系列的保障措施都必须在管理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就会对矿井煤矿生产造成影响,甚至还会对从业人员造成生命影响。

三、强化现场管理以及技术培训工作

(一)强化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作为整个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的核心工作,同时也是整个机电系统故障点的所在。从目前的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来看,由于系统结构逐渐复杂化、大型化,为了保障现场管理更加全面、完善,必须对矿井进行全方位的维护与管理。

在现场管理中,操作人员必须根据矿井机电设备操作要求,按照正常的流程以及轨道进行,并且时刻保障系统运行正常;通过定期对相关设备进行抽查、巡查、检查,不放过任何可疑点,对于可能对设备造成影响的部位,应该立即跟换或者维修,并且做好记录工作,这种“体检科”以及“户籍”的维修方式,不仅能加快设备好转过程,还能减少维修时间与待修率;通过保障大型固定设备维护与检修工作,从根本上避免机电设备带病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二)强化工作人员日常培训进程

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来看,矿井维修与管理人员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下,矿井大型设备越来越别具一格,传统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时展要求。针对这一现象,为了推动大型机电设备在矿井中的应用过程,必须根据技术要求,从根本上提高相关设备的维修率与利用率。维护人员作为整个管理工作的核心人员,同时也是管理成果的保障。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团队,必须根据技术以及时展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维修管理水平以及操作熟练程度,提高机电设施管理与维护工作。

在矿井机械化不断增快的环境下,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同时对技术管理人员的生产要求也不断增加。所以在管理人员中,必须采用送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不断推动矿井生产培训工作。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结合力度,在集中或者分散培训的过程中,从根本上保障机电设施构造、结构、性能、工艺流程以及结构原理,从而不断提高机电维护管理队伍工作能力。

结束语

矿井大型机电设备维护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为了推动现代化矿井机电设施管理维护进程,必须从源头上做好设备检修工作,在保障各项设施安全运行的过程中,提升矿井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TU85文献标识码: A

1、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特点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一般始于建筑的主体结构结束后施工,在装修工程之前基本结束,因此该工程第一个特点就是施工工期短;第二个特点,是工程材料涉及的品种。规格繁多,机电设备材料小到一个阀门如蝶阀。球阀。闸阀等等,而每一种阀门按直径又分为很多各规格,每一种阀门,每一个型号的阀门的施工方法。造价都是不同的,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注意;第三个特点,是接口多,由于机电设备安装前后连接主体建筑施工和装饰工程, 不可避免要与两个工程接口,因此发生变更的情况也比较多,在施工中要做好安装工程的变更工作;第四个特点,是暗装。暗敷多,出于对建筑美观效果的考虑,机电设备多安装在隐蔽的角落,而相应的管线多采用暗埋暗敷的方式, 这样对竣工验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求机电设备安装各方要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避免后期不必要的返工而增加造价。

2、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常见的问题

2.1、操作人员知识欠缺,电流强度不适中

首先基础操作存在问题,对相关规范不了解,对导线要求不合理,对连接工艺不熟悉,对导线包扎程序不熟悉都是导致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差的原因。当代机电设备安装不仅需要操作人员对基础操作熟悉,而且对精细化综合性的技术操作要求较高,需要机电设备安装人员具有较高的工作经验,尤其是交叉环节细节问题考虑要周全。电流问题,主要体现在电流强度与机械设备额定功率不相符,电流强度偏大,电气设备功率偏小,过载电流偏小,电阻偏高,电源缺项等。

2.2、电气设备问题

在机电设备安装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没有充分考虑设备电气要求,而盲目进行安装,结果由于安装过程不科学,要求不满足,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要表现在:第一,是由于隔离开关安装出现问题或动、静触头的接触压力与面积不够而导致接触面发热氧化增加电阻,烧伤触头,发生事故;第二,是施工中未正确装配断路器灭弧罩与触头,在接触压力、同期性、分合闸速度等不达要求时,会造成触头过热,延长熄弧时间而导致绝缘介质分解,引发短路器爆炸事故;第三,是部分施工单位将零序电流互感器不按规定进行安装,安装在开关柜底板下面的支架上,更有施工人员直接将其捆绑在电缆上,除此之外,当电缆终端头穿过外附零序电流互感器后,部分施工人员对电缆金属屏蔽接地线与外附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相对位置也不清楚,常常出现电缆接地线该穿零序电流互感器时没有穿,不该穿的反而穿了;第四,是变压器短路,包括出口线短路、内部引线或绕组间对地短路以及变压箱直接的短路,部分施工人员在进行吊芯及高压管线安装时,将螺帽、钥匙等金属杂物掉入,变压器本身密封装置安装错误或安装过程中出现损坏等这些都会降低变压器绝缘强度,致使发生短路,造成事故。

2.3、配件问题

机电设备配件市场混乱,山寨、产品冒充名牌产品,采购人员自身条件较差,导致采购到的配件不合格,把关不严等。螺栓螺母等基础配件,在连接时受到机器以及电磁力的长期作用,产生滑丝松动或断裂现象,不合格产品规格不统一,导致各配件之间连接不紧密,常常出现松动,影响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某些特殊机电设备不仅仅要注意基础配件的连接问题、机械效应,同时应当注意配件的耐热程度,耐压程度,电阻程度等相关指标。

2.4、工程承包问题

首先是管理强度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有关部门把关不严,没有施工资质的工程队伍包揽工程。工程量小,投资小,利润较低,资质较高,条件较好的施工队伍不愿意施工,或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对工程进行转包等。而施工实力差的队伍接到工程后,不能按照施工程序规范施工,并且施工队伍中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专业技能水平较差,导致机电安装工程质量不过关。

2.5、设备噪声振动大

近几年, 国家对建筑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严格, 公众的环保意识也随着国家的严要求而进一步提高,对于设备的噪音污染也越来越重视。 由于机电设备涉及的品种、规格繁多,而且都以“动”为特征,这就极易造成振动和噪音污染。 以设备机房为例,由于机房集中安装了各类机电设备如:冷动机组、加压水泵、空调机组、变压器以及暖通排水等动力设备,当这些设备运转时,由于需要很大的动力,且因为旋转的惯性力和偏心不平衡,就极易造成设备部件产生振动,并通过传递到底座、管道而产生噪音并通过空气进行传播,从而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影响。

3、主要的防治措施

3.1、电气方面问题的控制措施

对机电设备电气方面的问题控制主要从安装方面、保养方面和调试三个方面进行控制。首先,是安装方面,现场管理人员要提前对安装进行设计,做好相关配合准备工作。安装工作要有主次,通风设施、配电设施、变压器等工作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每种设备的安装要按照一定的作业方式和工序顺序。 其次,是检修保养方面,大部分烧毁的机电设备都是由于不正常运作造成的,而造成设备不正常运作很大原因是日常的检修保养不到位。最后,电气控制柜应设在干燥%通风、便于操作的位置,定期进行除尘,对接触器触点、线圈铁芯、螺丝是否牢固,机械部位动作是否灵活进行检查,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调试工作是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关键环节之一,在设备实体安装完毕后,进行场地清洁,然后按照。先单台后系统,先手动后自动,先近后远,先空载后负载。的原则,对设备进行调试, 所有调试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在调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

3.2、机电设备进行隔声减振处理

第一,要对进排风口进行吸声、隔声处理,改变排烟口位置,对墙面和吊顶进行吸声处理;第二,对于安装在楼顶的室外机组,设消声器或者消声百叶,必要时可设置吸声屏障,对于空调通风系统在隔声处理时,注意合理的配置消声器%消声弯头、消音静压箱,并对管道内的气流流速进行控制。如果上述设备在机房中进行隔声处理,在处理时要考虑机房的通风、散热、采光和照明。对设备采取减震处理时,要保证隔振效率不低于90%,且不产生固体传声,风机可采用弹簧减振器,风机进出风口可采用软接,在风机、风管底部采用隔振支架时,要注意对支架位置进行调整和固定,保证位置正确,受力均匀。

3.3、提高机电安装管理。作业人员专业素质

机电设备安装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与现场管理和直接作业的人员专业素质低有关、 施工单位要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详细的岗前培训,要求熟练掌握安装知识和标准,对与施工中使用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要求施工单位提前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学习,并编写相应的施工方案、由于机电设备安装工艺和技术要求越来越复杂,施工单位要在施工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自身施工水平,确保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

总之,随着建筑科技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和使用功能要求正在逐步提升。机电设备安装时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的质量和投入使用后的功能效果。在安装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外观效果上考虑设备与环境的协调统一,而且要从环保的角度上考虑减少震动,防止噪音污染。

参考文献

[1]李季,吕厚轶,周斌.机电设备安装常见技术问题及改善办法[J].湖南农机,2011,03:87+92.

篇(5)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点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根本,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彰显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特点,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近年来,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选择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作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试点,立项了吉林省教育教学科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一、人才市场调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复杂程度逐渐增加,控制系统日趋先进,这使得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被高度重视,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和技术管理工作凸显重要。这就要求必须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但是,根据目前对该专业人才市场掌握的初步情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的技术人员,无论是从人才的质量上,还是队伍的数量上均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对省内外生产企业的专业人才市场进行调研中,通过现场座谈会、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专业岗位群结构、技术队伍基本状况、近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用人单位对学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意见和方案改革的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综合性信息收集。其主要信息点包括:(1)关于培养目标;(2)关于人才规格;(3)关于专业口径;(4)关于知识结构;(5)关于能力培养;(6)关于学制。经过对上述信息点的提炼和综合分析,确定了“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改革的基本思路。

二、《方案》改革思路

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宗旨是打破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思路,在充分的社会需求调研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岗位能力解析、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优化的教学内容安排、强化的专业技能训练,突出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解决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问题,更好地实现教育对社会的服务功能。

1.基本思路

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包括人才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系;构建技术应用能力强、适应人才市场需要的、具有相当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水平,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勇于创新、乐于探索的开拓意识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是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

(2)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大力整合课程体系;

(4)深化改革教学内容。

2.基本框架

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要明确“按照人才市场的需求,把握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培养高质量技术紧缺型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理清“以职业岗位(岗位群)、技术领域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为依据确定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的基本思路;建立“构建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和鲜明专业特色的具有较强适应性、针对性、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即由人才市场调研入手,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岗位和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构建人才规格。在明确人才培养规格的基础上,设计人才能力要素的构成及所需的知识支撑和训练方式,从而合理配置知识结构、选择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条件,完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形成科学的教育运行机制。

三、《方案》改革探索

1.关于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只有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才能明确定位人才培养规格。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应以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质量监测、故障诊断与处理、设备运行技术管理与生产管理方向的基层技术人员为目标,以中小型企业中机电修配厂、机修车间的工段长、技术员、质量检查员为基本岗位。其培养目标定位是:“面向机电设备维修行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机电设备维修行业生产第一线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机电设备维护、检修、运行与管理等方面技术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2.关于人才的规格

人才规格定位涉及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构建。人才规格从根本上讲应包括基本素质、从业能力和社会品质等方面。在基本素质中包括了政治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关于业务规格,在以就业面向的岗位所应具备的从业能力为基本依据的同时,应考虑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拓展,以保证继续学习的需要。

3.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质。根据对企业和毕业生的调查分析,结合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研究本专业学生在知识培养、能力训练和素质教育方面的现实要求,确定了专业知识配置框图及解析系统、专业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框图及解析系统,即以对应关系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框图和解析表。其职业能力分为: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核心能力。将每项专业能力或基本素质进一步细化形成能力要素,对应着每一单元能力要素匹配知识支撑,最终将知识支撑组合设置为课程。这样的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基本依据的逆向性开发设计课程模块,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的教育方案。

4.关于课程设置与整合

在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前提下,课程的设置是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内容。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专业特色,强调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最大程度地体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服务于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原则。在建立课程体系中加大课程整合力度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调整与重新组合。坚持了以下原则:一是公共课必须、够用的原则;二是职业基础课精选、实效的原则;三是职业技术课的针对性、实用性原则。据此,对原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与整合。同时科学地调整了教学内容,尽可能压缩理论教学时数,尽可能减少课程门数,避免了知识重复与交叠,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模式,切实保证课程设置服务与能力培养。

5.关于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成功就业的人才,关键强调的是职业能力。突出技能培养,完善职业能力训练方案,是职业教育根本任务。《方案》改革的研究重点亦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将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成三个层面,即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实训。每个层面上既注重现场实践教学的技能训练,又注重理论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把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能力训练相互融合、教学做统一,在课内教学中加大了课程实训学时,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得以完成。在学习过程中完成中级维修电工、高级钳工技能鉴定考证工作。《方案》中,实践教学总时数达894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2%。课题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能力训练方案编写了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教材》,在各实训环节中付诸使用。与此同时,不断完善机电设备检修实训基地建设,并组织构建了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方案。

6.关于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的改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形成独立的体系,虽然强调相结合,但实际运行中的“脱节”是不可避免的。通常是将实践环节规划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个阶段,其中认识实习属参观性质的走马观花;毕业实习多数是为毕业设计收集素材;真正解决专业实践的是生产实习,但往往这一实习安排的时间集中,涵盖的内容又多,效果非常不好。更主要的是实习安排在课程结束后,完全背离了课程实践的应时性。据此,必须打破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相对独立的体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对应时效,构建相融交汇的教学模块。在教学中把讲授和训练有机结合,该讲就讲、说练就练,有相当部分职业技术课和专业课均可在实训基地进行,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实习,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按能力培养要求穿插融汇成一个教学单元,由主课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学生在教室和实训室交替进行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

7.关于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制约这个问题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在现场生产岗位调查中发现,管理体制上机电是不分家的,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技术人员应该是机电并举、两项全能。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企业生产的管理中,机械与电气是有分有合而技术人员则各有侧重。其二,是紧缺型人才的培养周期为3年,单靠在校内的各教育环节中完成机械和电气两个专业方向的全部能力训练是不现实的。研究认为,机电设备维护与修理可设定两个研究方向,即“以机为主、以电为辅”方向和“以电为主、以机为辅”两个专业方向下的教育模式。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综合改革”课题研究,践行了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过程,相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研究工作在高职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6)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涉及的专业和学科比较多,通常会采用新的技术、设备、方法和工艺等,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安装工程的施工量也越来越大,对施工的技术、质量和监测要求也逐渐变高,施工单位只有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才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深化设计的要求

1、深化设计是施工的主要任务,施工单位一定要有深化设计的资质和能力。施工单位要对工程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并由工程的机电设计单位对图纸审批同意 后才可以施工。

2、机电设备由业主选定厂家生产的指定产品,由机电施工单位提出产品的具体型号,经业主批准后采购。设计部门设计时设根据可以确定的位置、厂房、电力容量大小等要求进行水、电、风的全厂系统设计,而机房的设备待购货后,由厂家提供资料,留给施工单位进行深化图纸设计。

3、机电工程包括机械、给排水、空调通风、消防和电气五个系统,深化设计以各机房为单位进行,主厂房具体包括:机械设备间、废水处理间、纯水间、 办公室和控制间。机械设备间又包括空调机房、锅炉房、冷冻机房、空压机房等 若干个机房。深化图纸设计是以上述每一房、间为单位进行各专业综合设计,并 与各专业系统设计已到达机房门前的管、线等相连接。

深化设计的实施

依据提供的资料,对设备的工艺流程、具体尺寸、基础,预留孔洞尺寸、排列施工部门的安装工作量和深化设计所要进行的工作等要求详细的进行了解, 并制定出设计的步骤和程序。对每一机房,首先在图纸上按照厂家说明书要求放样,用拉线法到现场分别画出设备基础的纵、横中心线,再安排各辅助设备的位置,对预留孔洞的位置进行检查,看其是否正确。如果存在问题,及时联系业主,并制定解决方案。问题解决之后, 方可对图纸进行深化。在计算机上进行图纸深化设计的全部工作,采用CAD 软件绘图。因为每一机房不同专业的设计都处于一张图中,平面图太过复杂,识图不便。如:在机械暖通间内,就集中了各类水泵、冷冻 机、空压机、锅炉、热交换器等众多设备,各工艺管道、风管、线槽、电管密集,图中线条非常复杂,所以设计应采取下列措施:

1、用简单的框图代替设备,对次要、较小的设备用符号表示。

2、用不同的颜色或不同的线条表示不同专业、不同管径的管道,并按比例适当地把机房图纸放大,力求图纸清晰、美观,易于识别和施工。

三、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程序

整体施工层面的施工程序大体可表述为:在具体安装之前应开箱对全部待安装的机电设备和相关零件设备进行检查,注意要全部清点,坚决不能有任何细小部件的遗漏;清点确认无误后,要逐一登记所有设备部件,然后填写相关责任人的姓名;基础放线、定位,即完全遵照设备布置图纸和待施工建筑物的轴线、边缘线、高标线的要求标准;把通过吊车等将设备待安装设备搬运就位;检测与调整包括尺寸链原理、误差分析、精密测量技术等所有位置精度项目和部分形状精度项目,不光是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关键的环节,其技术检查结果也会影响工程质量产生;大型机电设备固定,在各自基础上固定重型、高速型和大震动型设备;拆卸、清洗解体型机电设备和易生锈、超过防锈保存期的整体机电设备后进行装备;对以上述设备充分进行与加油后予以调整、试运转,全部达到标准要求后方可验收。

建筑工程设备的安装技术要求

配电装置的安装技术要求

配电装置是机电设备的核心,其一旦出现问题,人员及其设备就不能够正常的工作,导致供电可靠性大大降低。因此,在这一阶段,千万不可以松懈,要严格按照施工图进行施工,依据标准按规范验收。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发现低压开关柜内回路开关与设计不符,供货的开关的型号不能够满足现实的需要,从而引发一些安全事故。

(二)电力电缆的安装技术要求

电缆是输送电能的载体,电缆的质量要是不合格,容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工程中使用的电缆绝大多数都是沿竖井、桥架及其沟道铺设,在此过程中使用的电缆,种类较为繁多,规格大小也不一样,如果不严格加以管控,就会出现失误,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三)母线槽的安装技术要求

矩形母线主要用作变配电所内高低压设备之间的连接线路,是一种灵活性较高的配电系统。预制型母线安装要注意核对规格型号,外形尺寸。清点附件以及连接用紧固件数量,母线与变配电设备连接有差异,应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可以考虑在连接处加柔性补偿装置。在装卸、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生产厂家的技术指导,选派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配合安装。

五、机电设备安装中遇到的问题

1、螺栓联接问题。螺栓、螺母联接是机电行业的一种最基本的装配,如果联接过紧,螺栓在机械力与电磁力的长期作用下很容易出现金属疲劳,发生剪切或螺牙滑丝等联接过松的情况,使部件之间的装配松动,引发事故。对于电气工程传导电流的螺栓、螺母联接,不但要注意其机械效应,还应该注意其电热效应,压接不紧,接触电阻增大,通电时产生发热-接触面氧化-电阻增大的恶性循环,直到严重过热,烧熔联接处,造成接地短路、断开事故。对于一次设备及母线,联接线的并沟线夹、T型线夹、设备线夹、接线相等都可能因为这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事故。

2、振动问题:(1)泵:转子不平衡,轴承间隙过大,转子和定子相互磨擦,转子与壳体同心度差等,这些都是机械方面存在的问题。(2)电机:转子不平衡,轴承间隙大,转子和定子气隙不均匀。(3)操作:主要是工艺操作参数偏离泵的额定参数太多,引起泵的运行不平稳,例如:出口阀控制的流量太小引起的震动等,这要求工艺尽可能接近泵的额定参数进行操作。

3、超电流问题(1)泵:轴承损坏,转子与壳体相磨擦,泵内有异物等。(2)电机:功率偏小,过载电流整定偏小,线路电阻偏高,电源缺相等。(3)工艺操作:所送介质超过泵的设计能力,如密度大、粘度高、需求量高等。

六、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

实施高要求管理措施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质量。为了加强监督和管理工作,需要从人和事两方面开展工作:其一,监管安装单位。对设计施工图纸、方案、技术和人员进行市查,并且审核其是否符合安装技术标准。其二,监管安装质量。对施工过程、作业流程、安装环节等等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和控制。

在施工管理的工作中,既要关注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问题,也不能忽略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的消除问题。安全隐患要从细微处抓起,既要在施工过程中,管理好口常的安全工作,还需要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措施体系,对施工相关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讲座,使得人人都关注安全问题,确保大家的生命财产受到健全体系的保护。进行责任绑定制度,哪项过程出了问题,需要哪个相关人员负责,就严格执行下去,从而确保安全事故趋零化。

结语

机电设备现场设计与施工在机电产业运营系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机电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必要有专业的技术,作为施工单位必须不断的创新设计施工体系的理论与模式,加强机电安装现场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对每一项工作都要进行监督和检查,从而有效的促进机电安装技术及机电产业的整体效益能够登上新的台阶。

篇(7)

湖南沅陵凤滩水电厂(以下简称“电厂”)于1978年建成投产,共安装4台100MW混流式机组,总装机容量400MW。由于设备运行30多年,设备老化问题严重,机组发生了转子磁极阻尼条损坏、转子中心体及排水环开裂等一系列重大缺陷,电厂安全生产局面一度陷入“两多一少”(主设备问题多、机组强迫停运次数多、发电量少)的艰难困境。通过对设备进行综合治理,积极开展设备管理创新,电厂解决了因主设备先天不足而困扰安全生产的难题,在水电厂设备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设备管理的主要做法

电厂在设备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包括:科学决策、推行点检、优化工序、技术革新、国产化改造、从严管理六个方面。

1.科学决策,安全、效益两不误

在应对投产初期的主设备重大隐患时,电厂当初面临两种方案可以选择:其一,是4台机组全停不发电,逐年、逐台对隐患机组进行维修。其二,是预防重大设备损坏事故,边发电、边维修。通过认真研究和反复论证,电厂确定了“以建立预案体系为保障,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减少国家投资损失”的工作思路,在制定“重点设备定点定修措施”和“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前提下,科学做出了“边发电、边维修”的决策。针对阻尼条损坏、转子裂纹、排水环裂纹等系列问题,采取定点人工监测、定期停机检查等一系列重点设备定点定修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了大量主设备缺陷,避免了设备事故,同时获得了较好的发电效益。

2.推行点检制,提高设备管理效率

2009年,公司大力推进点检制管理,水电厂以此为契机,在设备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推行了点检制。

第一是建立点检制度体系。建立了包括组织体系、点检管理标准、点检技术标准、定修策略及各类支撑文件在内的点检制度体系。设备管理按照机械、电气2个专业分工。点检技术标准在“八定”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日、周、月点检工作卡和日、周、月点检路线,并以定期试验、维护标准、检修管理标准做补充。设备定修策略在按照预防检修、预知检修和事后检修进行设备A、B、C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发电设备检修导则》检修等级界定、技术监督周期及运行经验后,以表格形式制定。设备定修策略注重以“状态检修”为主,各辅助设备的检修以开展D级检修与定期检查保养为主,机组等主设备的检修,在满足技术监督周期要求的同时,计划检修与定修相结合,并对每个设备的检修进行三年的预安排。

第二是解决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在推行点检制的初期,发现由于检测点列得过多过细、点检数据大而杂等原因,存在点检走过场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提高点检工作的有效性,一方面对点检标准体系中的点检部位和点检项目进行了优化和调整,选取其中能准确反映设备健康状况的关键点进行长期重点监控,并逐步建立点检监测数据库系统,以便于统计分析和观察变化趋势。目前已经结合设备健康状况开展调速系统漏油量、GIS微水含量与压力变化、排水环振动等10多个重点设备关键参数的运行趋势分析。通过对重点设备的关键参数进行运行趋势分析,较好地掌握了重要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为机组运行工况的调整、机组检修计划的安排、检修项目的确定以及设备隐患的排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埋“地雷”抽查等形式,对点检制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点检不到位、点检数据不真实、消缺不及时等现象及时进行考核,督促点检制的有效执行。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有效避免了点检走过场的问题。

第三是注重设备缺陷管理的检查、监督与考核。将全厂所有设备的管理责任细分到每个岗位,要求设备缺陷处理不过夜,对不能立即处理的重大设备缺陷必须采取预控措施,进行挂牌督察处理;汛期坚持开展设备缺陷周分析,布置、落实防范措施;每月坚持开展设备运行分析,检查设备缺陷处理情况,总结设备缺陷分布规律,不断改进;将设备消缺率、非计划停运率等指标均纳入员工绩效考核范畴,特别是对重大缺陷的处理实行重奖重罚、考核兑现。通过采取这些严格的管理措施,使设备缺陷得到及时消除,保证了设备健康水平。

第四是加强过程控制,提高设备检修质量。按机组检修级别,分类清理检修项目的W、H点,建立完整的W、H点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W、H点的关闭流程,点检员严格按标准进行现场签字验收。通过执行W、H点验收制,高质量地完成了水轮机轮毂解体大修、受油器解体检修、组合轴承局部解体检修、主轴密封衬套修补等一系列重大检修项目的实施,提高了设备检修质量。

第五是强化培训。人员素质是保证点检有效性的必要措施。针对点检制的推行,长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和第二专业培训活动。电厂成立由厂领导任组长,部门负责人、综合部培训专责及分部培训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部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和第二专业培训计划;领导小组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与分部和个人绩效考评挂钩。通过强化培训,一方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为点检制的推行提供了人员保证;另一方面加快了新学员的成长,充实了后备技术力量。

通过点检制的推行,电厂各部门职责界限更加分明,设备日常维护更加到位,设备检修更加规范。实践证明点检制是提高设备效率,延长设备寿命,保证安全生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3.优化工序,提高检修工艺水平

为尽快消除主设备重大缺陷,采取不断优化检修工序,缩短维修周期的措施,集中解决主设备问题。2009年进行1#机磁极处理,厂家制定的维修工期为60天,电厂通过认真研究,自制专用工具,创造性将“拆尽重装”工序改进为“拆一装一”工序,有效解决了磁极更换过程中转子不平衡、盘车困难、施工进度缓慢的问题,将处理一台机组的工期缩短到了20天。2001年至2009年,先后完成了4台机转子磁极临时处理和永久更换、4台转子中心体裂纹处理、4台机排水环裂纹处理等维修工作。

2008年1#机轮毂首次进行解体大修,对两道关键工序进行了优化。一是在导叶套筒的安装过程中,套筒磁力钻定位钻孔和定位攻丝是关键工序,怎么做得更好更快?经过反复研究,打破常规的钻孔方式,采用自制的定位钻孔工具,创新了“全定位攻钻法”,通过此道工序的改进,保证了攻钻的质量和同心度。二是采取受油器局部解体的全新施工方法,省掉了受油器与大轴延伸轴间隙调整的工序,至少节省7天工期。这两道关键工序的优化,不仅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人为误操作的几率,保证了检修质量。

4.开展技术革新活动,提高设备可靠性

为改善投产初期二次设备不可靠、机组非计划停运频繁发生的不良状况,采取到同类电厂、制造厂家、科研单位进行设备调研,征集合理化建议、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召开技术革新方案研讨会等措施,实施了大量技术革新项目。成功解决了机组辅机电源不可靠、机组自动化及保护元件误动作、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不完善、调速系统不稳定等问题,设备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不断提高,机组非计划停运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主轴密封衬套磨损严重问题,大胆采用高科技新型材料贝尔佐纳超级金属进行修补,修补后的主轴密封,其强度和精度均达到设计要求。这种局部修补的新方法与整体更换衬套的传统方法相比较,既节省了人工,又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5.探索国产化改造工作,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电厂机组及其辅助设备都是进口设备,其关键备品备件的价格昂贵,有的甚至已经停产。为降低维护成本,采取多项措施实施国产化改造工作,一是组织人员考察国内生产和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对进口关键备件进行测绘、试制,打通直购渠道。二是对于一般的易损易耗件、对材料无特殊要求的机加工配件以及外围、辅助系统的设备优先实施国产化,对材料特殊、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根据技术条件和实际情况逐步开展国产化工作。目前已经完成部分仪器仪表、自动化元件、机组同期装置、机组PT、CT、水轮机调速器、励磁变压器、计算机监控系统等设备的国产化改造,大幅度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6.从严管理,提高设备管理执行力

再好的设备管理措施,如果执行不到位,将无法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从严管理是提高设备管理执行力的有效手段。电厂从严管理是指要求严、制度严、考核严。首先是树立和强化“严”的意识,强调“服从也是硬道理”,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让员工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从严管理的必要性,培养纪律严明、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其次是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流程,努力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依,用制度管人管事。三是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坚持违章下岗,严格考核。多年来,电厂在设备管理方面一直坚持从严管理的工作作风,为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设备管理的成效

多年的设备运行管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避免了重大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

在主设备先天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决策和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了一系列重大设备隐患,截止到2011年9月24日,电厂连续安全运行3000天,没有发生重大设备损坏事故。

2.设备可靠性指标不断提高

机组等效可用系数逐年提高:2004年为74.83%,2006年为94.5%,2010年为96%。

篇(8)

在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电力行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人们的生产、生活对供电质量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与人们用电需求,电厂必须要引入节能系统,同时,又必须要保障供电量,因此必须要引入更多先进的设备,这些设备操作复杂,对管理的要求也很高,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这些设备进行信息管理,必须要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借助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提升电厂设备管理系统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功能介绍

按照提供的系统主界面得知,电厂设备的主系统分为五个目录菜单,菜单分别具有单独的控制功能,可以完成对整个电厂信息的调控,它们分别是:(1)文件,其中涵盖了与电场调控系统相关的信息,对电厂的历史电量使用作出了相应的记录;(2)机组,这部分主要用于对大型电力设备的生产状况进行记录,并根据设备的运转状况,及时排除潜在问题,为后续检修提供方便;(3)系统图,主要完成的是对系统设备的记录,并以图示的方式进行展示;(4)查找设备,方便维修人员以及工作人员了解现场物资的实际状况,并完成对特定物资设备的检修和查找任务,缩短查找过程时间;(5)快速查找,这项功能主要完成针对重点机组技术信息以及相关设备档案记录的查找。查找时只需输入重电机组的批号,就可以根据提示完成相应档案记录的查找任务。

2基本信息管理

电厂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管理,并对各电力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以满足系统的正常运转需求。电厂生产系统需要完整地记录相关信息内容。基本信息管理包括电厂各主要机组的名称,并根据安装顺序进行排序;其他系统的档案记录名称,并有序的对这些系统进行分类;在图示的最后一栏,是对“其他工作”的记录,这部分主要是针对于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相关工作记录。而图的右侧位置,则显示了电厂的专业类型名称,并根据其专业进行了严格分类。以上信息都记录在电厂的数据库中,并利用电厂的总设备系统完成数据的记录、管理使用等过程。由于这些数据对电力系统的运转十分关键,因此,电厂设备信息管理人员应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并根据电厂的设备管理规定,及时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更新,进一步降低在维修、保养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为方便管理人员以及维修人员了解现行机组的运行和检修状况,相关人员只需要在主界面的“机组”位置下拉菜单,就可以准确的找到各个机组的实际检修以及运行的相关记录。这些记录中包含了重要的数据信息,并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储。检查人员只需要找到相关日期的机组文件夹,就可以了解开机组的定期检测记录,比如:在打开某电厂的机组记录时,可以呈现“8号机组在2011/2/7至2011/2/27期间的检测记录,其中包含了被检测机组的数据、图片等信息”。相关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核电机组进行重新检查,或者对现有的信息数据进行添加、修改或删除,以达到信息更新、资料同步的目的。为保证现有机组信息的安全,需要电厂设备管理人员,定期对现有机组信息维护系统进行检修,并将其更新到最新版本,避免因外界入侵而导致信息泄露的状况发生。为进一步避免机组记录因人为操作不当而出现安全问题,或设备受损而导致储存数据不完整等问题,需要设备使用者做好相关数据的备份工作,并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更新,提高现有机组记录信息的同步性。

3系统图

操作人员根据提示在主界面的系统图菜单中,点击系统图图标,就可以进入系统主界面。由于之前存储的信息是按机组以及专业进行分类,所以操作人员可以在特定区域输入要寻找的生产系统编号,就可以在主界面显示相关数据信息。数据管理人员有权对这些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保存等相关操作,所以,数据管理人员需要由电厂的总领导进行指派和任命,并在其具有专业管理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的前提下,才能给予其行使相关操作的权利。比如:操作人员根据指令要求输入开8号、9号机组设备的操作命令,然后系统会根据指令在汽机专业的管辖范围内进行数据检索,并给出需要的信息内容,操作人员只需根据提示点击相应按钮,就可以在系统中找出需要寻找的记录。由于机组维护系统以及记事系统被定期更新和维护,因此,现阶段为工作人员展示的信息内容,可用价值更高,检索速度更快。根据提示点击“显示设备”的菜单,则可以在屏幕的左侧显示之前输入的系统设备清单。之前输入了“找寻8号机组蒸汽系统”的相关命令,所以,屏幕上会展示与这台设备相关的信息清单,并允许操作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保存,以完成信息的更新任务。为进一步方便操作人员对设备名称进行观察和点击,在鼠标箭头移至特定设备上时,鼠标右上方就会显示相应设备的名称,这种人性化设计方式,有效的降低了信息检索过程中的不必要麻烦,提高了现有信息的利用率,加快了信息的检索和反应速度。当操作人员在系统中完成对特定设备的检索命令输入以后,就可以按照提示点击相关设备的档案信息资料。由于之前系统完成了设备管理人员的信息检查,因此,在提供相关信息资料的同时,会尽量提供以备更新的可利用价值信息,并在相应位置弹出“设备资料”界面。设备检修人员根据提供的资料信息,可以按要求完成设备的选定任务。设备管理人员需要了解8号炉等相关资料信息,因此电脑屏幕上会显示与8号炉相关的生产厂家、用户现场情况、设备使用状况等信息内容,并将完整的资料以文件的形式打开,设备操作人员只需根据提示,就可以在文件夹中找到准确且详细的设备资料。由于管理人员需要对这台设备的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和保存,因此,系统会根据操作者需求给出相应提示,以加快对这些信息的处理速度。工作人员在对特定基础信息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文件夹所展示的关联文件信息,了解现阶段关于该机组的使用以及运转状况,电脑也会根据其提示将这些信息以图片、曲线图表的方式进行展示,方便信息检索人员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分析现有的电厂实际经营状况以及生产流程图的整理状况得知,如今多数电厂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根据提示要求完成在系统资料中查询相关信息的过程,系统也会根据其流程图为查询人员展示更完整的信息。电厂设备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操作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在熟练掌握相关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和顺序的同时,要具有对现有基础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的能力,并根据系统和设备的运行时间,对相应程序进行维护和升级,来确保检索信息与更改信息的稳定,为现有的信息检索与更改工作提供方便。

4查找设备

为尽快完成相关设备的信息检索与信息更新工作,信息检索人员渴望通过设备快速找到准确的信息内容,并及时排除类似设备信息对检索内容的干扰,提高信息的检索速度,保证信息检索的准确率。操作人员根据系统提示完成相应界面的点击,并打开系统图界面,与找寻的信息内容进行比较,最终获得与输入词条相关的信息内容。设备管理人员在对现有信息检索功能进行维护和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电厂设备管理系统进行安全检索,将潜在的问题及时处理,并根据要求对相应信息进行补充。在通过主界面对“查找设备”的信息进行点击后,系统会根据提示调出与设备相关的信息资料,设备管理人员只需输入简单的字符,就可以完成信息的区域性查找,并在众多类似资料中了解与设备相关的信息记录,提高检索信息的准确度。假如设备管理人员输入“开式水”的信息,则可以按照信息提示在相应设备上查到九个类似信息内容,并在数据表的相应位置呈现8号机开式水泵B,并同时在特定位置指出与该类型泵相关的信息内容,同时展示与其相关的检修记录,并将检测数据在特定位置呈现。这种操作方法可以准确查找与“开式水”有关的信息内容,利用关键词查找,可以准确查到与关键词相关的设备信息,降低信息检索过程时间,提高信息查询的准确度。此外,由于某些设备在被检修或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并非由专业的电厂检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所以某些信息可能出现不同步的状况,为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对信息查找过程造成干扰,非专业检修人员需要在对设备进行检修以后,及时将检测数据交给技术部门,并要求其完成信息同步过程。电厂设备管理系统在经过不断维护和更新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现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为尽量降低重要信息存在的安全风险,电厂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更新,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可能存在的信息泄露风险,有针对性的完成系统的编辑工作,让电厂设备管理系统时刻具有良好的信息保护能力。

5快速查找

电厂设备管理人员要对重要信息进行了更新和记录,查找人员只需要在主界面点击“快速查找”图标,按照其提示输入相关机组、系统和设备查找信息,系统会根据提示迅速在重点信息资料库中进行词条检索,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记录的显示。如图8所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设备会按要求进行相应的检修和维护,维修人员会对已被记录的数据进行信息更新,并根据实际的维修工作状况,将主要的信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同时完成后续的设备跟进检修工作,准确掌握设备的现行工作状况。设备管理人员会尽量将信息以文字文档的形式存储,并将主要信息发回电厂设备管理系统,以确保信息的安全。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信息资料进行更新,让最新的设备使用以及工作状况可以被准确的记录,提高现有机组信息的利用价值。为尽量保证信息“快速查找”的查找需求,设备管理人员除了对现有信息进行更新和记录以外,还可以根据信息类型对信息进行分类,并将重要信息单独存在某一固定文件夹中,方便后续查找和使用。设备管理人员还需要不断完善电厂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能力,某些信息会由于长时间存储或信息同步而被删除,这些信息需要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清理。虽然这些重点信息对电厂的现行运行状况没有过多利用价值,但是,这些信息却对其他电厂厂商具有一定的诱惑力。某些被删除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电厂设备的实际运转以及使用状况,并同时记录了现阶段设备的使用寿命,而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对电厂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最终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综上所述,在满足快速查找的信息检索需求的前提下,既要保证现有查找信息的完整与安全,又要处理好被删除的信息内容,并建立信息检索与维护系统,提高现有信息的使用安全程度。电厂设备管理系统的更新与应用,有效的提高了电厂的总体经济效益,确保了信息使用过程的安全与便捷。相关领导应加大对专业人员的筛选力度,定期对电厂设备管理系统进行检测,让更完整的数据成为保证电厂设备稳定运行的前提,提高设备的使用价值。

6结语

本文从六大方面对电厂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分析,从文本的研究中发现,电厂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相关管理者与技术人员相互协作,积极引入新的技术类型,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更加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如此才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建设以及经济发展对供电量的需求,也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杜冬梅,岳燕冰,何青,李红.电厂点检管理系统开发[J].广西电力,2010(02).

[2]王聪生.电厂生命周期的数据维模型[J].中国电力,2014(08).

篇(9)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大发展,同时对城市建设的基础资源——电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业设备用电量和居民日常生活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对发电厂建设与改造力度不断加大,为发电厂工程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电气设备作为电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运行中运行状态的正常与否对于整个发电厂工作的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工作中做好电气设备检修与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发电厂的工作重点。

1.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与管理的重要性

在发电厂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由电气设备引发的故障隐患,因此在工作中需要加大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力度,优化检修方案,做到合理有效控制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频率,进而确保发电厂各电器设备的正常合理工作。发电厂的电气设备主要是由发电机、变压器、电气主接线和变电站设备等组成。由于发电厂的电力输出电压高、电流大的特点,对各项电气设备的安装也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在电厂运行工作中,设备质量以及设备的选型、施工质量等各环节的施工情况和维护措施决定着整个发电厂安全运行的情况,也只有在电厂工作中牢牢把握接线、接地线、电气设备固定架焊接等方方面面因素,才能够有效的保证供电质量与稳定性。因此在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与处理过程中,必须通过健全检修制度来提高对电气设备的控制力度,同时为电气设备运转安全提供保障基础。

2.电厂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实例分析

发电机是发电厂的核心电气设备之一,也是发电厂电气设备中最容易引发故障问题的环节。发电机最常见的故障是滑环碳刷冒火,这一故障的出现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消除,则很可能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特别是氢冷发电机,出现这种隐患的时候最容易造成停机现象。严重时将被迫停机。紧急停机不仅影响企业连续生产。而且对发电机本身也将产生重大危害。

2.1故障原因分析

通过对电厂发生的几次较大的环火造成停机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产生环火的几个主要原因:

2.1.1在机组运行中,虽然使用同一压簧、碳刷.但由于压簧的压力不同。使用时间长短不一样,出厂质量有差别。使得碳刷与滑环问的接触点电阻不一样。使得同极滑环上不同碳刷间电流不均,部分碳刷电流太大,造成压簧严重受损变形,产生火花。

2.1.2碳刷型号虽然相同。但由于存在阻值上的差异,同极滑环上碳刷间电流分配不均。个别碳刷通流偏大、压簧发热变形、压力减小、产生火花。

2.2对策

2.2.1将发电机滑环上的所有压簧全部更换为同一型号的压簧,并且根据机组检修情况测试其压力。每个碳刷对集电环的压力应基本相等,约2x5.88±7%牛顿(用弹簧秤测量),否则应更换弹簧。

2.2.2运行各班每小时必须对发电机滑环、碳刷、压簧进行一次全面、系统地检查。一个小的失误往往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和懈怠。

3.电气设备的检修方式

电气设备检修分为事后维修、预防性定期检修、状态检修和改进性检修等等。事后维修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其他失效时进行的非计划性维修;预防性定期检修主要是指一种以时间为基础的预防检修方式也称计划检修;状态检修或预知维修是从预防性检修发展而来的更高层次的检修体制,是一种以设备状态为基础、以预测设备状态发展趋势为依据的检修方式;改进性检修是为了消除设备的先天性缺陷或频发故障,对设备的局部结构或零件的设计加以改进,并结合检修过程实施的修方式。改进性检修通过检查和修理实践,对设备易出故障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改善设备的技术性能,提高可用率。与技术改造针对补偿设备的无形磨损相比较,改进性检修是要通过改进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来提高设备的可用率。

4.如何加强电厂电气设备的检修管理

4.1工作人员素质

计划性榆修要求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一个专业面的知识,而监测检修需要一专多能型技术人才,在设备运行、设备故障处理和设备检修过程中均能够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保证没备利用率和整体效率。为此,电厂在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参与的“安全”培训制度。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新设备的开发、设计、研制、安装及调试,有效利用电厂大中专以上学历职工,为电厂计划检修与监测检修的进程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检修和技术改造过程中,电厂应与协作单位处于良好的合作关系,从检修和技术改造开始参与全过程。共同参与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及时归纳总结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培养出一批胜任生产现场运行操作、检修维护、技术改造的骨干力量,缩短了电气设备开发、研制、试用、维护的周期,加快了新没备的推广应用。要真正有效地开展榆修,还必须开展全方位的运行维护交叉的更深层次的业务技术培训,造就一大批既懂运行管理又懂设备维护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4.2具体检修措施

篇(10)

为了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我国电力系统改造工程逐渐增多,同时也扩大了火电厂的数量以及规模。而在火力发电厂建设的过程中环节,设备的安装及调试管理工作质量最终直接影响到电厂的运行正常与效率,因此,在安装调试环节中需要施工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效开展工作,做到保质保量。

1 影响火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管理的因素

火电厂项目设备作为实现能源转化的重要设施,其在安装和调试作业的过程中往往受到众多因素的干扰以及影响,导致影响了设备安装的质量,无法完全在火电厂运行中充分发挥。笔者结合多年经验与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对火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

作为火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管理的主要参与者,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素质能力往往对工程安装调试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施工人员在安装调试作业的过程中若缺乏熟练过硬的技能,导致其对不同类型、型号的电力设备各项性能的了解,往往会引起了安装风险以及隐患的存在,最终在正式投产运行时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及故障。基于此,为了进一步确保作业的水平和质量的提升,相关单位需要对施工人员技能水平的培训以及素质的提升。

1.2 施工环境的影响

作为电力设备安装、调试作业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施工作业的场地环境质量也会对施工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若施工场地环境较为恶劣,施工材料以及设备堆放杂乱无章,作业环境条件受到限制,对火力电厂电力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至关重要。

1.3 工种交叉过度影响

由于火力电厂电力设备安装、调试作业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土木工程、电力工程等诸多环节,故而出现了工种复杂、施工规模庞大的特点。在这样的状况下,施工人员往往在安装的过程中遭遇到工种交叉作业的问题,使得工作难以有序开展,使得管理凌乱无序,会可能给施工企业单位带来质量、安全以及成本等方面的风险。

2 火电厂电力设备安装管理措施

火电厂建设完毕后,投入运行正常是否很大程度取决于电力设备安装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重视设备安装作业的过程的管理工作。关于火电厂电力设备安装管理工作措施,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有以下几点:

2.1 加强安全管理

目前,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日益提升,要保障电力能源正常的供给,电力设备安装的安全性能问题必须高度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力部门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安装作业安全性的提升,规避因设备安装、联动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施工单位依据设备安装的具体状况制定好施工方案,并确保施工团队以施工方案为核心进行操作,此外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并通过相关培训促进其责任心的提升,进而保障设备安装作业的稳定开展。

电力设备的安装作业主要分为规划、协调、安装三个阶段。为了确保各环节安全性的提高,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进而保障火电厂调试工作顺利进行,避免以追赶工期而导致的安全质量问题。

2.2 加强技术管理

施工单位在开展电力设备安装作业时,需要对设备性能、各项技术要求进行严格检验工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合格_标。同时,施工单位以及管理人员需要加强技术管理,为安装作业工作的稳步开展提供有利的保障。首先,安装施工单位要进行技术交底,并加强技术监督队伍的构建,确保安装作业所需的技术符合实际的需要,确保设备在后期运转的安全性、时间、状态、环境等因素符合设计要求。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加强引进先进技术的运用,确保电厂项目设备安装工作的顺利开展。

2.3 加强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作为火电厂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电力设备安装质量好坏对整个火电厂的运行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逐步扩大质量监督、管理的范围,实现对设计图纸、施工材料等部分的质量控制。

工作人员需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审计,并对火电厂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进行抽样检查,确保其符合项目工程实际要求与标准。另外,在设备安装作业之前,施工人员需要依据相关的标准对各设备质量参数进行分析,确保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而对未达标的产品则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换,防止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严格管控力度,确保其质量。

3 火电厂电力设备调试的管理要点

所谓的火电厂电力设备调试,指的是作业人员在完成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作业完毕后进行试运行,并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设备状况进行调试,确保整个项目系统的稳定运行,保证设备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在设备调试管理作业时,需要作业人员对各设备的组织以及性能进行整理、记录,并依据国家以及行业的规定进行调试。一般而言,调试的过程中需要对设备项目的用途以及性能等方面进行操作,确保其符合各项规定以及标准。通常情况下,调试人员会着重开展绝缘电阻测试和保护跳闸试验。绝缘电阻测试作业的开展能够对保护回路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确保各信号灯指示的准确无误。而保护跳闸试验则对断路器回路之间接线的安全性、准确性的试验。检查转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以及整个系统带介质运行的严密性,压力、温度、流量等相关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分系统安全稳定有效运行,满足机组整套启动的条件。

管理人员需要加强项目管理法的运用,将火电厂调试工作分为多个独立项目,并依据项目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确保调试作业的顺利开展。另外,该管理方法在运用时需要对相关人才的选用,故而需要电力部门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以及招募,确保在各个岗位上有合适的人选。合理选择合适的项目经理是促进各项作业的稳步开展,并在调试过程中的质量、施工进度和成本的有效管理,确保作业效率的稳步提升,促进电厂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

总体而言,作为保障火电厂安全运行的基础以及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设备的安装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作业人员做好各项调试工作,保证设备投入生产后期运行的质量,减少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在调试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管理指标以及监督到位,最终确保整个工作环节有效开展,进而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回报。

4 结束语

为了确保火力发电厂的正常运行,满足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电力建设企业需要依据有关标准开展火电厂建设项目设备安装及调试管理工作,并根据实际状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规避安装调试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各单位在开展电力设备调试、安装过程中的环境具有差异性,故而本文所讲述的内容只作为参考,需要电力建设企业依据实际合理选择有效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TU758.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能够存活在这个地球上的必要条件,我们日常的饮用水及生活用水,很大一部分都来自自来水厂,自来水厂机电设备安装和对水的处理直接关系到了我们的生活甚至关系到我们的健康问题。本文就自来水厂机电设备安装实施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为自来水厂日后对于机电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带来一些启发。

1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来水并不是直接就能饮用的水,而是要经过一系列的净化,经过很多道工序加工和处理才能饮用的,因此,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保障机电设备能够顺利安装实施就成了和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题,然而在机电设备的安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实施不能正常进行,下面具体来分析一下这些问题:

(1)安全性有欠缺和维护检修制度不完善

只要涉及到机电设备就有一定的危险性,安全问题就成了实施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由于涉及到了电和水,危险系数更是大大的提升,工作人员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机器的老化或者故障很容易造成安全问题。就目前来说,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不仅仅是零件的简单修理和设备的维护,它已经跃身成为集生产、质量、安全、环保于一身的综合性问题。日常维护工作做得好可以延长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机器使用的寿命。所以维护检修的制度的制定是十分有必要的。然而目前多数的自来水厂并没有重视这一点,仅仅是出问题再补救,不能防患于未然。

(2)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

一个工厂设备安装实施程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制度的建设,管理制度的建设包括对自来水厂工作人员的管理问题和对机电设备的管理问题。机电设备出现故障,通常是管理人员的管理不到位或者管理人员没有忧患意识所造成的,因此,想要对设备安装实施好首先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工作形成模式和制度对管理人员和管理任务进行约束,形成周期,比如建立好定时检查设备的制度,让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去执行,这样就能保证在设备损坏之前,提前进行预防,并且能使得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完善管理制度,防患于未然

对于自来水厂机电设备的安装实施问题来说,归根到底是安全的问题,安全性的欠缺不仅给自来水厂带来隐患,而且还会对工人的安全造成威胁,甚至还可能影响到居民的饮水。对于安全问题,要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维护,防患于未然,下面在机电设备安装实施设计过程中,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

2.1精心保养维护,提倡主动维护

(1)重视保养,在建立机制的基础之上,在设备管理活动中要使得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标准得到渗透,使得维护和保养工作保质保量并且卓有成效的进行,努力做到设备和工作保养经常化。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保养和检查,坚决杜绝违章操作,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处理和维护,彻底排除故障,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

(2)提倡预防性维修和主动维护,主要是针对定期检查系统的维修。通过温度测试、磨损检测、震动检测等现代化检测方法,利用各类检测仪器对不同的设备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工作。根据检查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修并且做好维修记录工作以便给下次做参考。

(3)及时抢修重点设备维修,在重点设备出现故障时,要求抢修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对机器的重点设备进行抢修,并且派专人进行监督,确保抢修的质量、顺利完成各种抢修的工作。同时全场要对库存的设备进行统计,确保下次出现重点设备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换。

2.2完善制度,做到有章可循

(1)要加强制度的建设,建立和完善设备管理体系,制定完善设备安全管理的制度,规定好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建立标准化的机电设备管理体系,使得设备在从使用到维护再到保养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寻、有据可依、有条款可执行。

(2)机电设备的实际管理情况要符合实际的需要和实际的情况,并且具有可操作性,能将管路落实到各个级别的管理阶层中去,设备的运行必须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各部门和个人必须严格的遵守,从“人治”走向“法治”,的管理道路。

(3)加强学习,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自来水厂的机电设备维修和使用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这就对机电管理人员提出了高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了解机器的构造,能够熟练操作和维修机器,并且要有安全意识,不断学习不断的总结经验。

3总结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自来水厂的机电设备也跟着有了很大的发展,也逐步走向了现代化,自来水的问题关系到了每个人的健康,虽然设备在安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相信只要管理人员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将安全纯净的自来水送到每家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