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大全11篇

时间:2023-05-30 15:04: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生态旅游规划的概念

篇(1)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及环保观念不断普及,人们渐渐开始关注生态旅游,国内很多地区都开辟了一些生态旅游的相关项目。生态旅游在发展地区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同时也减少了旅游开发对于环境的破坏,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备受推崇。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首先,一些地区对于生态旅游概念还不是很清楚,盲目进行发展旅游业,在进行项目规划的时候,缺少创新意识,形式雷同,盲目地抄袭国内外的典范,并未针对该地区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其次,一些地区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时候主要针对经济发展进行,比较轻视环境保护问题,使得所谓的生态旅游规划名存实亡。最后,还有的地区虽然制定了完善的规划,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规划的内容来进行,管理并不规范,依然采用粗放型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上述种种现象都表明我国生态旅游事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必须要强化生态旅游的相关概念,找到规划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重点,使得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要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事业,就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更好地规划,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找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发展这三者之间的平衡点,让生态旅游能够稳步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之联系

生态旅游的概念原本来源于西方国家,美国生态旅游协会曾经对其有过专门的定义,在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提出过生态旅游这个概念。①一般来说人们认为生态旅游并非简单的旅游产品,它也不是简单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要强调的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要寻求的是和生态保护的共同促进。生态旅游不应该破坏环境,而应该起到保护自然资源的作用,要保持各种资源能够被可持续利用,同时也要帮助当地的经济以及环境等方面能够更好地维持可持续的发展。

生态旅游具有和一般旅游不同的特征。它必须保持自然性,是一种原始的旅游方式,在远离城市的自然风光中,人类能够更好地领略大自然原本的风貌,探索大自然的秘密。生态旅游还必须具有保护性,不应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要注意重复利用原则,寻求经济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要通过合理的谋划来保持长久的经济利益。生态旅游还必须具备科学技术性,对于生态旅游的规划和开发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对环境容量进行检测,对旅游产品进行科学研发的基础上,开发者要能够充分体现环保意识。

由于生态旅游具有和一般旅游不同的独特特性,这也使得它具有了一般旅游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要更好地规划生态旅游,就必须对它的功能有所了解。②生态旅游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功能,由于生态旅游全面协调自然、经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所以能够可持续地为某地区提供经济收入,并给当地人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我国对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研究。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就有旅游界的人士开始关注并引进了生态旅游这个概念,但是它真正以文件的形式得到确认则要晚得多。1993年,我国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文件《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正式确认了“生态旅游”这个概念。

自此,国内学者便开始关注生态旅游这个概念。首先,有学者对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实践和规划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例如,张秋菊、海鹰撰写的“我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综述”一文,就依据近年来国内生态旅游的研究情况,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也有学者通过设立专项项目,进行了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例如,赵磊发表的“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一文,就以湿地作为研究重点,论述了湿地生态旅游方面的进展。最后,还有学者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对生态旅游的环境承载力等课题进行研究,例如,王会娟的论文“关于国内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就研究了环境承载力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随着大量的学术研究和论文资料的收集,国内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也越来越清晰了,2006年,国家旅游局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生态旅游进行讨论,会议对生态旅游的重要性进行了肯定,达成了进一步共识:生态旅游不光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更是强调和谐的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式。

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实践。我国不仅对生态旅游的课题进行了学术方面的研究,更致力于具体实践。早在1982年我国便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尝试将旅游和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同步开发。此后我国的生态旅游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截至到2005年底,全国各种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有2349处之多,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网络覆盖式结构,证明了我国生态旅游事业正在不断向前发展。

我国尝试在不同地区开发生态旅游,有以华山等为代表的山岳生态景区,也有以天池等为代表的湖泊型生态景区,此外以神农架为代表的森林生态景区和以内蒙古为代表的草原生态景区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还不乏以冰雪、海洋等为代表的生态景区。③在开发旅游产品方面,我国也进行了各种不同的尝试,除了一般的野外观光旅游以外,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开发了以鄱阳湖为代表的观鸟生态景区,以香格里拉为代表的探秘旅游等。

影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环境保护同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方面,生态旅游对环境的积极作用。发展生态旅游对于环境保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生态旅游可以切实对当地环境进行保护,旅游所创造的经济收益可以用来持续地维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为当地濒危动物的保护、水体污染的治理等提供必要的资金,而且通过生态旅游的方式还可以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们自觉保护环境,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这些都是发展生态旅游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当前生态旅游对环境保护的局限性。生态旅游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受到公民素质与现有科技的局限性,当前生态旅游对于环境保护也存在一定的消极作用。因为在不断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依然会将一些废弃物排放在大自然,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同时噪音问题等也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一些游客出于好奇采集植物,由于不谨慎而导致火灾,随意丢弃垃圾等行为,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为了兴建旅馆、停车场等公园设施也会对当地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搭建基础设施类建筑物而随意打入地基等也会破坏当地的地质地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大肆捕杀海鲜野味,兜售蝴蝶、贝壳等标本,这些都对野生动物的生存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另外,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势必会增加大气中废气的排放量,对当地大气环境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些汽车或游艇所泄露的油污还会污染当地的土壤或水源。

由此可见,如果不能很好地对生态旅游进行规划,加大对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投入,其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作用将使得生态旅游“不可持续”。④

科技发展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一方面,科技发展对生态旅游的积极作用。在生态旅游中,科学技术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生态旅游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含量很高的新型产业。⑤科学技术和生态旅游活动的发展也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科技发展对于生态旅游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利用科学技术可以更好地检测生态保护区的环境质量,并通过一定的科技手段来减少生态旅游对环境的破坏,通过分析环境的承载量、环境退化的速度、自然资源的消耗量等,能够帮助当地更好地进行生态旅游的规划,保持可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对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极作用。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很多企业都利用科学技术来追求经济利益,不可避免会排放大量废弃物,因而造成水资源污染、温室效应等大量的环境问题,对环境造成破坏,而这正是影响生态旅游发展的最重要问题。对于我国来说,虽然科学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但是总体水平依然不高,而生态旅游中所占有的科技含量同样也不高,利用科学技术来改良环境方面的能力和投入远远不如环境破坏的速度。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调整好生态旅游和生态保护的关系。首先要加强对于生态旅游的规划,而且这种规划还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要利用生态学方面的理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制定并执行规划的时候将游客的行为活动和当地环境的特殊性质有机地结合起来,考虑好当地自然环境对于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并尽量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好基础设施的数量,避免因为人数过多或盲目建设大规模基础设施而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更好地对生态旅游进行规划,把握好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政府还必须从法律方面入手,制定并完善一整套能够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律法规。既要鼓励各地发展生态旅游,又要监督好环境保护问题,通过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经营者的行为,并对出现违法违规现象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要梳理清楚各项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健全相关的配套法规制度,对于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可以建立有偿使用制度等,这些也都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要协调生态旅游和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不仅要靠政府和社会的努力,其实每一个游客、旅游从业人员也必须要有所注意,文明旅游,提高自己的素质。当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每一个游客、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生态环境方面的科普教育,要让每一个人明白环境保护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够收到更好地效果,加强全体公民的生态道德,促进每一个人自觉自愿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绿化,主动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在各地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的时候,可以相应地添加一些与科普或环保有关的项目,例如在植树节的活动中展开义务植树活动,组织环保小队去自然保护区捡垃圾等,只有让生态环境方面的道德深入人心,才能够更好地协调好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调整好科技发展和生态旅游的关系。要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规划,还必须协调好科技发展和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首先各级政府和相关人员在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的时候必须要真正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生态旅游的重要性,要对其投以高度的重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生态旅游虽然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还是以粗放型为主,质量比较低,科技含量并不是很高,要提高我国旅游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在生态旅游中投入大量的高新技术,以促进生态旅游更好地发展。⑥不仅各地有关部门在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的时候要融入科技含量,工作人员具体实施的时候也不能偷工减料,要切实地按照规划中的内容来进行,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之前要依托科学技术做好环境容量的检测和调控,在设计旅游产品的时候要将环保考虑进去,在进行旅游管理的时候要做好监控,建筑基础设施时不能破坏当地的植被和地质,在开发的同时要考虑到环境治理的问题,采取一定措施对当地废水、废气等的排放进行专项治理。

引导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型、制度型创新。除了在制定生态旅游规划的时候要重视科学技术以外,还应该在更宏观的角度加强科技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提出并实施“科技兴旅”的战略任务,让生态旅游真正成为一种融入了科学技术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方式。为了更好地实施“科技兴旅”的战略任务,各地政府要对此表示合作,不能够只想到发展旅游业来增加经济收入,而应该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强在旅游业中的科技投入,并切实地研究各种环保项目和环保技术。对于生态旅游方面的科技研究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可以直接用于环境污染的专项治理,如用高科技的手段来检测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污染情况,通过遥感技术检测并收集相关数据,在发现污染的时候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治理等。也有些科学技术的研究是通过侧面来对生态旅游提供帮助的,例如可以加强互联网方面的建设,建立相关网站,旅游信息,进行生态旅游知识方面的普及,接受游客包括环保问题在内的各种网上投诉等,这些也都能够从侧面让生态旅游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语

现阶段,我国在生态旅游规划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形形的问题,但是只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把握好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发展生态旅游业,坚持在生态旅游规划的过程中巧妙地使用高科技技术,必然会使我国生态旅游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汉口学院)

【注释】

①牛亚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12期,第42~45页。

②万友清:“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维与创新思考”,《特区经济》,2006年第5期。

③潘贤君,刘旺:“旅游持续发展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年第14期。

④韩锋:“生态管理是我国风景游憩地的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园林》,1999年第6期。

篇(2)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及相关研究进展

生态旅游的概念起源于绿色旅游,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于1983年提出的,其初衷是通过改变旅游方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生态旅游的概念逐渐取代了绿色旅游,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在1993年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并维护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双重责任的旅游,更加侧重旅游对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作用。

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发展、生态旅游市场规模、生态旅游评估等方面。国内对生态旅游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生态旅游资源现状评价、开发潜力、适宜性、开发策略、美学评价、景观评价、环境效应、社区参与等一系列的研究,生态旅游类型主要包括森林、湿地、滨海、山岳、湖泊等等。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其后期开发的基础,如何科学的、全面的制定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是制定出合理的开发规划的关键所在。其目的是通过运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能够科学的衡量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和生态价值,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确保在保护的前提下,确定最适宜的开发方式。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制定主要的原则为科学性、典型性、系统性、代表性和综合性,既要科学全面的反映出区域环境的特点,又要使评价指标尽量简练,可获得性强。目前,《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家标准(GBT18972-2003)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旅游资源评价大多在此基础上进行。黄震方等在综合考虑旅游资源条件、生态环境条件、旅游条件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了新的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对江苏海滨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刘水良等从资源条件、区位交通、经济基础、客源市场等方面对广东沿海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张晓琴等以张掖市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旅游资源条件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功能性分区。贾哲等建立了包括3个类,14个亚类,31个指标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对狼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总结生态旅游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旅游资源禀赋、生态条件以及外部条件三个方面进行。旅游资源禀赋反映了资源自身的价值,直接关系到后期产品的优劣。生态条件则是生态旅游资源的环境脆弱程度,也关系到开发的强度。外部条件则是开发是否能成功进行的关键所在。指标体系分各个层次,主要可概括为目标差-准则层-指标层,反映了评价指标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三、生态旅游开发及可持续发展

尽管生态旅游的定义尚不统一,总结已有的生态旅游开发经验,但是应该坚持生态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突出主题和特色原则、社区参与原则。具体来讲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兼顾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社区共同参与,以达到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的优化,旅游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旅游环境逐步改善,旅游经济稳步提高,实现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发与保护并重

应该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区域往往都是生态环境脆弱性很高的区域,因而就存在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开发规划的要在摸清楚区域自然环境容量及承载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使规划的旅游产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同时还要保证开发与保护的同步性。在当前的报道中,旅游开发造成环境破坏的问题并不鲜见,主要包括景观破坏、植被退化、水质污染等等,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

(二)突出主题和特色

当前生态旅游的开发已经是遍地开花,但是存在重复建设导致旅游产品重复、雷同,形成不必要的竞争,使旅游市场混乱。在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特色,突出主题,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要认真研究当地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分布、组合形式,对各种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统筹规划,从而确定各自的比较优势,突出其的主题和特色,处理好开发与保护、重点和一般、传统和现代、投资与收益的关系,扬长避短,才有可能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效益最大化。

篇(3)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篇(4)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框架

在旅游业的各种概念中,生态旅游无疑是最多被提及和应用的一个,但在这众多的概念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误用和滥用。生态旅游已慢慢偏离其原本的目标,而只是成为一种招徕游客的“诱饵”。众所周知,旅游业的产生、发展是社会化大工业的产物。工业化的结果刺激了旅游业的需要,但同时也给旅游业带来了较多的负面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旅游企业唯利是图、急功近利式的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都无疑给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久居城镇的人们更加渴望那种回归自然、天地人和的旅游状态和环境。“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替代旅游”应运而生。

首先提出生态旅游概念的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谢贝洛斯?拉斯喀特。他在1983年赋予了生态旅游一个清晰而权威性的定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1]

此外,还有一些国外学者也提出了自己对生态旅游的认识,生态旅游是环境敏感的旅游和设施,它所提供的宣传及环境教育使旅游者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同时不对生态系统和当地社会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和损害。生态旅游是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将游客数量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的旅游。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的、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和环境教育的旅游(Buckley 1994年)。

随着我国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生态环境对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一些旅游学家也开始逐步探索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王兴斌认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为主要旅游吸引物,以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普及生态影响和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

吴兆录则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者走进优良生态环境的一种活动。

上述定义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各不相同,反映出理论界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尚存在较多的分歧,生态旅游的概念还需要进一步统一和规范。

二、我省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黑龙江省是全国生态示范省之一,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有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16个,以及3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全省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以冰雪、森林、湿地等风光著称[2]。但是在长期的开发过程中,由于没有遵循良好的生态发展规律,大量的生态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一些生态资源已经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濒临绝迹。我省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我省部分生态旅游景区由于追求短期效益,不顾及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为了片面追求经济经济效益,对景区的生态资源过度开采,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之许多游客缺乏足够的生态保护意识和观念,旅游景区对环保设施的投入又不足。垃圾遍地、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濒临绝迹,使原本就有限、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据最新统计,我省现有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质污染,13%存在噪音污染,7%有空气污染现象。

2、缺乏专业的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人才。我省生态旅游开发时间尚短,又缺少生态旅游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广,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缺少大量的即懂生态学又懂旅游学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生态旅游的开发依托的资源分属不同部门,这些部门即是开发部门又是管理部门,这样无论从专业背景还是经营管理上均不能满足生态旅游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

3、生态旅游的区域旅游品牌竞争力不高。区域旅游品牌是指将某一个区域当做一个旅游产品,它能给旅游者带来某种独特的精神享受。区域旅游品牌建立在该区域旅游资源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是由该区域的多项产品组合而成的精粹。而我省尚还没有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旅游品牌。

4、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近些年来,我省针对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制订和实施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出于一些客观原因,对一些违法行为没有进行及时和严厉的惩处,许多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法制环境。

三、建议

1、制定科学、可操作的生态旅游规划

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制定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并在其中充分贯彻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首先要确定自然环境的保护范围,尽可能地减少生态旅游活动给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到“天人合一”。其次,生态旅游景区应合理进行功能分区,区划为原生态核心区、缓冲区和旅游接触区、生活服务区。以景区特定的生态环境资源特色为基础,合理布局景区必要的基础设施,尽量做到规划设计的生态化,减轻对景区生态环境的压力。

2、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在旅游区,对旅游者的教育是生态旅游与一般自然旅游的不同特质之一,也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相应的宣传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取生态知识。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把保护环境变为自觉的行为,尽量减少和避免对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造成负面影响。

3、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篇(5)

自从Ceballos-Lascurain.H于1988年在《生态旅游的未来》一文中正式引入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在生态旅游的概念以及由其延伸的具体实施方案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在我国,尽管对生态旅游的乐观估计时有报道,生态旅游也被广泛地认为是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被期望能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从而导致缺少一个评估生态旅游贡献大小的明确的指标体系。而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力图初步建立一个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价的框架。该框架是基于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当地居民、自然资源和旅游三者间关系上进行设计。

关于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

由于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生态旅游的概念,因此生态旅游和其他旅游方式的区别显得模糊不清。王家骏选择了44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旅游定义来进行分析,将关键词一一选出,按聚类方法将其归纳为6大类11组分,构成了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然后根据构成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的6大类组分的内在联系,参考Edward·S·等人的模型,构建起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模型。这一模型对于我们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有一定的帮助。从这一模型中,可看出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的定义仍将生态旅游对象局限在自然生态、自然环境方面,忽视与自然相伴而生的历史遗产、传统社区等文化生态。也就是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一种旅游形式,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等;广义的生态旅游资源则把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人文景观也包括了进去。也就是说,广义的生态旅游还包含了民俗旅游等文化生态的内容。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后者。

笔者认为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从旅游者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对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具有高质量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一种全新体验过程;从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保护为目的的旅游方式;从当地居民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较小、并可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总的来说,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为终极目标。而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以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正确规划设计和有效管理作前提的。

生态旅游评估框架的设计

通过上面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评估指标框架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对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联系的评估;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关系的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关系的评估;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选择评估因子时应注意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敏感性等特征。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生态旅游点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并进行优劣判断,而且还可为管理决策体系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在现实中居民和环境间的冲突时常发生,这一情况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当地政府一相情愿的保护和开发政策,没有征求和顾及当地居民的意见、想法和利益,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居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缺乏对生活、生产方式加以选择的余地。持续的环境压力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会危及到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旅游业的发展,以至造成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的后果。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地资源之间应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一方面,居民主动地参于生态旅游点的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从良好自然环境带来的旅游产业中获得回报;另一方面,居民完全可以通过适度的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从自然资源中获得回报,但同时应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掠夺,造成生态系统处于过度的环境压力之下。

对两者关系的评估可从居民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对待资源保护的态度、地方参与资源保护的程度(数量和类型)、当地居民和保护区内员工的关系、对资源的使用频率等方面来进行。

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自然景观(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和人文景观(包括过去和现在)决定了生态旅游点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自然景观连同人文景观同时可以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自然体验和文化交流,这是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也会加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和文化保护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就是一个生动的环境和文化保护课堂。反过来,对环境和文化保护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在当地旅游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中,必须保证充足的资金返还到环境和文化保护中去,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生态旅游的开发不能使资源退化,而应当实现一种敏感于环境的发展方式,即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避免超出旅游景点的环境本底,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因此评估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评估生态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贡献率,这可从生态旅游资源是否提供了有质量的旅游经历,是否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教育的场所,对现有容易利用的物质改进的潜力如何,对文化生态的体验质量怎么样等来进行;其次要评估旅游业对生态旅游资源所应做出的贡献,这可从旅游业是否对生态旅游资源有意识地进行保护,保护如何,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的环境教育怎么样等方面来进行。如果这两个方面的贡献都比较高,说明这两者的关系处于良性的互动之中。

旅游业和当地居民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让当地居民加入到生态旅游建设中来,即从经济、心理、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正当经济利益。只有居民对生态旅游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及和生态旅游之间建立起这种正向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难题。

在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不能完全依赖生态旅游业,应该补充其它的经济形式,使经济多元化。旅游业不仅可以为国家和地方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同时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社会和经济效应。反过来,旅游设施的改善和良好的自然及文化景观会给旅游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为生态旅游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与此同时还会增进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当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

要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地当地居民的关系,主要要看当地居民是否从旅游业中获利。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开展旅游业而提高了的经济收益,在这方面主要看地方居民从事旅游业及其与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数量,看地方的旅游业企业或与旅游业相关的企业数量以及当地居民与外来者的比例。二是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这方面主要是评估当地离供应商品与服务的最近城镇的距离,医疗状况,教育状况、邮政、电话和电力供应,道路质量、公共交通状况等。三是社会福利条件的改善。这主要是评估居民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上升,收入增加的影响,地方居民对旅游者和旅游业的态度,真正的认识或经历地方文化等。

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

没有好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开展生态旅游不能成功。因此对生态旅游地的管理机构以及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评估是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也是能够调控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能动因素,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生态旅游地域结构是否有序及系统是否能够良性循环有决定性作用。而要对生态旅游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就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目标。其次要做好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要确定区域的游客临界容量。第三还要加强旅游环保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加快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加强对国民的环境教育,重视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效应评估工作,同时还要增加环保经费的投入。第四是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经营者的管理,要求经营者慎重选择旅游目的地,精心编排旅游路线,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旅游团人数,培养好的生态旅游专业领队。

评估能影响生态旅游是否最终取得成功的管理因素的指标,因此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看管理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性,这包括了环境保护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旅游规划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保护区的规定和使用限制如何,对社区的介入的支持如何等。二是要看管理策略如何,是否对生态旅游地的年度资料进行更新(包括物种、旅游者数量、周围社区统计等),是否有社区共享计划以及对旅游者的管理如何(包括对旅游者行为的控制、群体的数量、运载量等)。三要评估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这可从对物种的监控,担当旅游向导、景区巡逻和执法的状况,跟科研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跟社区的公共关系等。

通过认识资源、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了解到对生态旅游的评估,其实就是看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之中,如果三者的关系良好,可见生态旅游地开展的生态旅游是成功的,而发现三者关系中任何两方的关系处于不好的互动时,就可以提醒当地的旅游管理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三者的关系重回正轨。这个评估框架也显示了只要通过运用适当的管理策略,在资源、当地居民、旅游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保护,又可以促进发展。因而这个框架既可以评估生态旅游业的各个重要方面的相互联系,同时又可以评估一地生态旅游的地位。

参考资料:

篇(6)

自从Ceballos-Lascurain.H于1988年在《生态旅游的未来》一文中正式引入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在生态旅游的概念以及由其延伸的具体实施方案上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而在我国,尽管对生态旅游的乐观估计时有报道,生态旅游也被广泛地认为是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被期望能促进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生态旅游项目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从而导致缺少一个评估生态旅游贡献大小的明确的指标体系。而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力图初步建立一个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价的框架。该框架是基于对生态旅游内涵的正确认识以及对当地居民、自然资源和旅游三者间关系上进行设计。

关于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

由于缺乏一个被广泛认同的生态旅游的概念,因此生态旅游和其他旅游方式的区别显得模糊不清。王家骏选择了44个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旅游定义来进行分析,将关键词一一选出,按聚类方法将其归纳为6大类11组分,构成了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然后根据构成生态旅游定义分类系统的6大类组分的内在联系,参考Edward・S・等人的模型,构建起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模型。这一模型对于我们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有一定的帮助。从这一模型中,可看出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大部分的定义仍将生态旅游对象局限在自然生态、自然环境方面,忽视与自然相伴而生的历史遗产、传统社区等文化生态。也就是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类:狭义的生态旅游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一种旅游形式,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等;广义的生态旅游资源则把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文化等人文景观也包括了进去。也就是说,广义的生态旅游还包含了民俗旅游等文化生态的内容。笔者的观点倾向于后者。

笔者认为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认识:从旅游者角度来看,生态旅游是对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同时具有高质量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一种全新体验过程;从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破坏较小,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文化保护为目的的旅游方式;从当地居民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对当地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较小、并可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总的来说,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社会、环境、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为终极目标。而这个终极目标的实现必须是以对生态旅游产品的正确规划设计和有效管理作前提的。

生态旅游评估框架的设计

通过上面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应当以实现当地居民、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旅游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生态旅游评估指标框架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对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联系的评估;对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关系的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之间关系的评估;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选择评估因子时应注意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敏感性等特征。这样才能使设计出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生态旅游点的状态以及发展趋势,并进行优劣判断,而且还可为管理决策体系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

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在现实中居民和环境间的冲突时常发生,这一情况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当地政府一相情愿的保护和开发政策,没有征求和顾及当地居民的意见、想法和利益,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居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以及缺乏对生活、生产方式加以选择的余地。持续的环境压力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而且会危及到脆弱的生态系统和旅游业的发展,以至造成不可逆转的灾难性的后果。当地居民和生态旅游地资源之间应建立一个和谐的关系:一方面,居民主动地参于生态旅游点的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同时从良好自然环境带来的旅游产业中获得回报;另一方面,居民完全可以通过适度的农、林、牧、副、渔等产业从自然资源中获得回报,但同时应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掠夺,造成生态系统处于过度的环境压力之下。

对两者关系的评估可从居民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对待资源保护的态度、地方参与资源保护的程度(数量和类型)、当地居民和保护区内员工的关系、对资源的使用频率等方面来进行。

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业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自然景观(包括风景、地形、水文特征、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等)和人文景观(包括过去和现在)决定了生态旅游点发展的潜力和竞争力。自然景观连同人文景观同时可以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自然体验和文化交流,这是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也会加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和文化保护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良好的自然和文化环境就是一个生动的环境和文化保护课堂。反过来,对环境和文化保护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在当地旅游业所带来的财政收入中,必须保证充足的资金返还到环境和文化保护中去,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生态旅游的开发不能使资源退化,而应当实现一种敏感于环境的发展方式,即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避免超出旅游景点的环境本底,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因此评估生态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评估生态旅游资源对旅游业的贡献率,这可从生态旅游资源是否提供了有质量的旅游经历,是否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教育的场所,对现有容易利用的物质改进的潜力如何,对文化生态的体验质量怎么样等来进行;其次要评估旅游业对生态旅游资源所应做出的贡献,这可从旅游业是否对生态旅游资源有意识地进行保护,保护如何,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进行的环境教育怎么样等方面来进行。如果这两个方面的贡献都比较高,说明这两者的关系处于良性的互动之中。

旅游业和当地居民的关系及其评估该关系的指标

生态旅游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让当地居民加入到生态旅游建设中来,即从经济、心理、社会、政治等多方面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尊重和保护他们的正当经济利益。只有居民对生态旅游有了正确的认识,以及和生态旅游之间建立起这种正向的互动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难题。

在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不能完全依赖生态旅游业,应该补充其它的经济形式,使经济多元化。旅游业不仅可以为国家和地方带来大量的外汇收入,同时可以为当地居民带来社会和经济效应。反过来,旅游设施的改善和良好的自然及文化景观会给旅游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并为生态旅游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与此同时还会增进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自豪感,从而有利于当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

要评估旅游业和生态旅游地当地居民的关系,主要要看当地居民是否从旅游业中获利。当地居民从旅游业中获利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由于开展旅游业而提高了的经济收益,在这方面主要看地方居民从事旅游业及其与旅游业相关行业的数量,看地方的旅游业企业或与旅游业相关的企业数量以及当地居民与外来者的比例。二是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这方面主要是评估当地离供应商品与服务的最近城镇的距离,医疗状况,教育状况、邮政、电话和电力供应,道路质量、公共交通状况等。三是社会福利条件的改善。这主要是评估居民健康和教育水平的上升,收入增加的影响,地方居民对旅游者和旅游业的态度,真正的认识或经历地方文化等。

对规划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估

没有好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开展生态旅游不能成功。因此对生态旅游地的管理机构以及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进行评估是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也是能够调控生态旅游地域系统的能动因素,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生态旅游地域结构是否有序及系统是否能够良性循环有决定性作用。而要对生态旅游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就必须有科学的管理目标。其次要做好生态旅游规划,生态旅游区要确定区域的游客临界容量。第三还要加强旅游环保工作,加强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加快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加强对国民的环境教育,重视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效应评估工作,同时还要增加环保经费的投入。第四是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经营者的管理,要求经营者慎重选择旅游目的地,精心编排旅游路线,培养游客的环保意识,严格控制旅游团人数,培养好的生态旅游专业领队。

评估能影响生态旅游是否最终取得成功的管理因素的指标,因此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要看管理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性,这包括了环境保护法规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旅游规划的制订和执行情况,生态保护区的规定和使用限制如何,对社区的介入的支持如何等。二是要看管理策略如何,是否对生态旅游地的年度资料进行更新(包括物种、旅游者数量、周围社区统计等),是否有社区共享计划以及对旅游者的管理如何(包括对旅游者行为的控制、群体的数量、运载量等)。三要评估保护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这可从对物种的监控,担当旅游向导、景区巡逻和执法的状况,跟科研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跟社区的公共关系等。

通过认识资源、当地居民和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可了解到对生态旅游的评估,其实就是看这三者的关系是否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之中,如果三者的关系良好,可见生态旅游地开展的生态旅游是成功的,而发现三者关系中任何两方的关系处于不好的互动时,就可以提醒当地的旅游管理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三者的关系重回正轨。这个评估框架也显示了只要通过运用适当的管理策略,在资源、当地居民、旅游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生态旅游既可以促进保护,又可以促进发展。因而这个框架既可以评估生态旅游业的各个重要方面的相互联系,同时又可以评估一地生态旅游的地位。

参考资料:

篇(7)

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

1 生态旅游的提出

1.1生态旅游的概念

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词,关于这一新词语,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不同的使用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这些诠释有的很相似,有的差别很大,甚至讲的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内容。从中外学者70多条对生态旅游所作概念和内容的诠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态旅游是以 自然 资源(包括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2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别是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新时尚。

虽然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既加以利用。但是,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包括生态旅游,都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发展生态旅游,不搞好规划,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旅游环境的问题,就会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生态旅游地正受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成为开展可持续旅游和生态体验的理想场所。但是,生态旅游区(地)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开展旅游业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就成为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的重要原则。

生态旅游由于囊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关系,故对其进行开发管理时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并以此为指导,形成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双向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2.2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安全性兼容协调原则

经济有效性是指人们在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时,应最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

生态安全性是指人们在组织旅游经济活动时,应该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使之保持存在和再生的能力。

2.2.1管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衡量经济的有效性上

衡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要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二,向自然生态系统索取资源要适度,坚持控制外延无限扩大的生产方式,反对掠夺或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做法。第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要充分,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生态感受和生态知识。只有做到上面三条,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吸引力,使旅游收益得以实现。

2.2.2必须对生态安全性进行定位

通过对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两个指标的分析,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处于既矛盾又统一的定位整体中。其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的无限增长给生态安全带来的威胁,其统一主要表现为二者可以有机结合和转化。

2.3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整体统一原则

生态效益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社会效益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始动力;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的重要拉力,从中起主导作用。三大效益都是生态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3 生态 旅游 区的开发与规划需注意的问题

(1)制定生态旅游区的专项规划时,要特别注意研究生态环境承载力,亦即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在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程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2)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

成功的生态旅游有赖于高级导游、称职经理的合作,而熟练又有技巧的经营管理人员又需要有效的培养和良好的 教育 。因此,从事生态旅游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上岗职业培训,特别是导游更应具备较深的 科学 知识。对所有从事生态旅游业的经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伦理的思想教育,让所有的人都明白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伦理为指导,生态旅游的 发展 目标是与环境伦理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生态旅游强调环境意识、 自然 感应,以唤起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3)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与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

只有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不受侵害的条件下,生态旅游才能正常地、持续地发展。许多经验证明,让地方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与服务,如在导游、环卫人员、宿舍管理、餐厅服务、工艺品加工等方面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的生活得以改善,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他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激发他们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减轻因对资源需求而破坏环境的压力。当然,当地居民参与管理和服务必须经过严格培训。

参考 文献 :

[1]王佳,路紫,孙连敏.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环境承载力诌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2,26(2):204.

[2]郭鲁芳.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旅游 论坛 ,1998,(2):34.

[3]徐期勇,艾南山,李立华.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研究.环境保护,2000,(3):31-33.

[4]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篇(8)

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生态旅游(ecotourism)的概念。生态旅游是个外来词,关于这一新词语,世界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不同的使用者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诠释,这些诠释有的很相似,有的差别很大,甚至讲的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内容。从中外学者70多条对生态旅游所作概念和内容的诠释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包括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基础,具有生态伦理理念的一种高层次的保护性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可创造持续的就业机会,是生态经济学和生态学理论指导下的一种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式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1.2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别是英国、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成为一种新时尚。

虽然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既加以利用。但是,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包括生态旅游,都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发展生态旅游,不搞好规划,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旅游环境的问题,就会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

生态旅游地正受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成为开展可持续旅游和生态体验的理想场所。但是,生态旅游区(地)属于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开展旅游业极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就成为生态旅游发展开发的重要原则。

生态旅游由于囊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诸多关系,故对其进行开发管理时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观,并以此为指导,形成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双向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2.2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安全性兼容协调原则

经济有效性是指人们在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时,应最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

生态安全性是指人们在组织旅游经济活动时,应该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使之保持存在和再生的能力。

2.2.1管理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衡量经济的有效性上

衡量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要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二,向自然生态系统索取资源要适度,坚持控制外延无限扩大的生产方式,反对掠夺或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和旅游生态资源的做法。第三,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要充分,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生态感受和生态知识。只有做到上面三条,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吸引力,使旅游收益得以实现。

2.2.2必须对生态安全性进行定位

通过对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两个指标的分析,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有效性和生态安全性处于既矛盾又统一的定位整体中。其矛盾主要表现在经济的无限增长给生态安全带来的威胁,其统一主要表现为二者可以有机结合和转化。

2.3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整体统一原则

生态效益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社会效益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始动力;经济效益则是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的重要拉力,从中起主导作用。三大效益都是生态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3生态旅游区的开发与规划需注意的问题

(1)制定生态旅游区的专项规划时,要特别注意研究生态环境承载力,亦即生态旅游环境容量。

生态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指旅游环境系统)的现在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包括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程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或景点、景区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

(2)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

成功的生态旅游有赖于高级导游、称职经理的合作,而熟练又有技巧的经营管理人员又需要有效的培养和良好的教育。因此,从事生态旅游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上岗职业培训,特别是导游更应具备较深的科学知识。对所有从事生态旅游业的经营人员进行生态环境伦理的思想教育,让所有的人都明白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伦理为指导,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是与环境伦理要求和目标是一致的。生态旅游强调环境意识、自然感应,以唤起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

(3)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与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

只有保障当地居民的利益不受侵害的条件下,生态旅游才能正常地、持续地发展。许多经验证明,让地方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与服务,如在导游、环卫人员、宿舍管理、餐厅服务、工艺品加工等方面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的生活得以改善,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他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激发他们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减轻因对资源需求而破坏环境的压力。当然,当地居民参与管理和服务必须经过严格培训。

参考文献:

[1]王佳,路紫,孙连敏.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环境承载力诌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26(2):204.

[2]郭鲁芳.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旅游论坛,1998,(2):34.

[3]徐期勇,艾南山,李立华.生态学原理在生态旅游中的应用研究.环境保护,2000,(3):31-33.

[4]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5]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贺春艳.从生态旅游的三大效益再论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旅游学刊,2004,19(1):77.

篇(9)

如果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角度出发,生态旅游主要出现在工业文明的后段,那个时候人类面临着资源、环境和生态等很多生存问题,我国的生态旅游通常是以生态保护区为基础发雇起来的,当前,原始的自然景观已经发展到了半人工半生态的形式。在发雇中呈现出了非常强的多样新特征,但是在发展中坯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81.1管理观念存在误区,发展思路模糊

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很多人对生豳旅游的特点和实质并没有一个较为全面和准确的理解,一些地方政府对生恚旅游资源的优势性也不是十分的清楚,在生态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样也影响到了生态旅游的建设和发展。

1.2旅游资源粗放式的开发和盲目利用,不能对其进行全面科学的规划

最近几年,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比较兴盛,一些地方政府以此为经济发展的契机,为了更好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通常桌用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方式和盲目性的手段去利用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实际的工作中对于应该怎样去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以及经济价值_没有设定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规划,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生态旅游景区资源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很多旅游资源的功能都是基本相同的,同时也无法给当地的旅游产业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开发的水平和产品的附加值都不髙,所以也不能对医域之内所有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合理整合,无法充分的体现出当地旅游资源的发展潜质6

1.3生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足,经营理念滞后

在我国的生态旅游经营者当中,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我国国营或者是事业单位,一个是农民。国营事业单位因为受到我国以往的计划经济的影响比较明显,所以在服务意识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足,服务的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而农民在经营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专业培训,所以在经营理念方面也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状态,此外,主管部门也没有很多生态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导游和服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并不是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使得旅游产品在开发设计、经营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都不能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1.4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强,经营管理不规范

当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市场呈现出持续走高的状态,地E政府在实际的工作中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不重视其发展的科学性护额合理性,这样也就使得很多地区在生态旅游方面都没有进行-个非常科学完善的规划,政府在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中也不能很好的对生态旅游行业的发展予以正确的引导,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使得旅游E在规划方面出现非常大的不足。另外,经营主体也没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意识,经营管理的规范性并不是很强。

1.5生态旅游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由于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一个相对科学合理的规划,我国的一些生态旅游匡当中也没有配备齐全的基础设施,此外,我国的很多地区的生态产品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生态旅游的所有相关行业还不能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好的融合贯通的状态,所以也无法很好的提供更多种类的旅游产品,这样也会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经济效益的实现产生了不利的影晌,

2.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策略分析

2.1加强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管理理念的认识,理清其发展思路

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应该加大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管理理念的普及和培训工作力度,让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和消费者了解其本质,以克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单方面、低水平的发展以及缺乏对生态旅游管理经营特点、规律和管理理念的深层认识,理淸其发展思路,促进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2.2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有序开发生态旅游资源,

对生态旅游的开发与管理应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合理预测生态系统的负载极限、利用可能性以及持久性等等,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发展规划。同时紧密结合区域所在的重点依托城市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相关行业的配套发展,减少在实施中的局限性、盲目性及不必要的损失,因地制宜、协调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培养髙素质的创新型生态旅游的管理和服务人才

髙素质的人才是实现生态旅游合理开发和管理的关键,缺乏适宜的、髙素貭的各类人才,生态旅游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管理和服务人才,才可以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带动生态旅游管理水平的提髙。

2.4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管理,同时注重发挥政府的力量,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

通过对进入生态旅游K的游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不断监测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物做最小化处理,对水资源节约利用等多种技术手段以达到加强生态旅游g管理的目的。并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式管理,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的力度,提高旅游相关实体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认识、了解和重视程度,营造浓厚的保护和发展当地生态旅游的氛围。

篇(10)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 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 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财贸经济,1998,(8).

[4] 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 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 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篇(11)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

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