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164-02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制造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然而,中国很多制造商只是别人的生产基地,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但产品的经济价值主要来自创新和品牌。在这种缺乏核心技术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企业的竞争力受到明显的制约。要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高校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现代科技信息服务作用,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及科技信息工作者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建设科技信息资源平台,集成创新资源与信息,促进高校发展
院校建设需企业科技资源的支持,立足于现有优势科技资源,探索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创新资源的整合与结合,以联通产业研发、融通成果转化为重点,以畅通要素流动为突破口,以贯通中介服务、互通资源共享为保障,营造研发有力、转化顺畅、交易活跃、服务高效的大环境,加强高校信息化,努力形成具有六安特色的立体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创新服务平台。
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为基础,不断充实完善科技成果、技术专家、科技文献、共享仪器、专利成果、技术需求、投融资信息、科技中介机构、政策法规等创新资源数据库,并与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及其它市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相互链接,形成各类创新资源信息的开放和共享,为我市企业搭建科技信息检索、资源共享及成果交流平台,加强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面向企业和院校开展创新资源共享服务,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技基础支撑,企业通过网上新产品、新技术、专利成果等等信息并可查询各种创新创业方面的有关政策、行业技术发展新方向、高校人才资源等各类信息。
2 打造专家和经纪人队伍,加强院校科技人才培养,充实科技人才库
经高校特训或外聘的形式建设一支专家队伍。形成集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谈判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分析检测服务、法律/财务咨询服务、资产评估服务、自动化及网络技术服务等行业的专家团队。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培训一批技术经纪人,请外面专家来开展各类专业讲座,提升高校学生的业务水平,挑选技术服务骨干送出去培养。
3 发展新型教育体系,创新企业服务模式,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探索“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上下联运、联合互助”技术转移工作机制。在区域内与高校院所、科技园区、孵化器、产业协会、重点企业、各类中介机构、投融资机构合作,建设基层服务站,由基层服务站的专业人员收集企业技术需求,为企业提供专家、设备、文献等各类科技基础资源支撑,开展技术咨询、产学研对接、技术交易、投融资咨询、平台资源利用培训、技术成果推介交流等服务。
3.1 校企特色服务模式
3.1.1 “培训+收集+走访”模式
站点通过举办不同类型的各类免费培训班,一方面提高了站点在高校的认知度及美誉度;另一方面收集了大量企业基本信息,然后根据所收集企业信息建立企业信息库,定期进行走访。进一步了解企业技术需求,进行服务。通过此种模式的建立站点逐步完善了企业技术信息需求库的建立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1.2 “强强联合+一条龙服务”模式
站点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及扩大服务范围,更全面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逐步建立了“强强联合+一条龙服务”模式。先后与金融机构、财务咨询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及金融担保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财税、科技咨询、企业内训、融资担保等一条龙服务,全方位解决企业困难,与此同时,为高校和企业合作奠定扎实基础。
3.1.3 “传帮带+保姆”服务模式
针对我地区中小企业对科技政策及科技项目等信息渠道闭塞等问题,站点逐步建立“传帮带”服务模式,即站点负责传达各级科技政策信息,帮助企业分析信息,凝练科技成果及技术需求,带动企业进行科技项目申报及成果转化、对接。通过各类形式的服务模式综合对本地区企业进行科技服务,逐步形成企业的“贴心保姆”。
3.1.4 “桥梁+纽带”服务模式
通过站点将企业向外进行推介,同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动态向企业介绍,做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3.2 通过不同平台开展服务,共促校企合作
3.2.1 网上服务
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网上信息资源涵盖了各种创新资源数据库,上连国家及安徽省各类数据库资源,下接六安市各类特色创新服务平台及基层服务站,形成上下贯通的资源共享体系,为企业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检索、资源共享及成果交流平台,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技基础支撑,同时,加强校企合作。企业通过网上新产品、新技术、专利成果等信息并可查询各种创新创业方面的有关政策、行业技术发展新方向、科技文献及共享仪器资源等各类信息。为校企提供创新要素供给、为研发载体提供企业技术需求等信息服务。
3.2.2 网下服务
通过建立基层创新服务站整合各种创新服务资源,发展技术转移合作伙伴,建设创新服务工作体系,协同合作,为企业创新链各个环节所需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并通过建设专家队伍、技术经纪人队伍及高效人才队伍,提升站点自身能力及科技服务水平。
4 企业发展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合作
一是强化学生挖掘创新信息的能力。通过走访企业,帮助企业找出技术创新点及创新需求,并提供技术咨询、知识产权等配套服务;通过专家咨询指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应用新工艺和新材料以及创新销售策略等,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加快自身发展。
二是高校才人必须有做好科技信息服务的决定。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信息服务,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有的放矢,提高服务效率。要坚持走访企业,到第一线挖掘技术需求,开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需求调研、技术需求鉴别、技术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分析等工作,并对其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甄别、筛选与,并请专家为企业会诊,帮助企业找出技术创新点及创新需求,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配套服务。
三是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院校人才和企业共同成长。通过举办各种高校人才创新服务培训,帮助企业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参与举办各类技术交易对接会,成果会、产学研合作洽谈会促进高企之间信息和成果的交流;提供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投融资、技术交易、创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真正为企业搭建科技路路畅通平台和高校才人输出。
5 校企协同合作,解决企业的技术需求
5.1 围绕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提供服务
利用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与省内外各服务平台的协同合作,集成区域内外的创新资源,为企业提供伙伴寻找、技术转移、技术商业化及后续服务。帮助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高校人才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
5.2 人才需了解在企业要求依靠行业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服务
高校培训中要强调企业发展重点,行业技术中心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有效形式,也是整合行业技术和人才资源的主要方式。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合理设置行业技术中心定位:通过服务广大中小型企业,服务于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解决,使其努力成为同行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枢纽。
5.3 结合技术创新工程开展服务,使高校输出人才对企业有新的认识
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立足支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深化认识,全面推进这项工作。深入研究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产学研用结合的利益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推进三大载体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加强试点工作,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有序展开。高校人才要大胆提出疑问,协助企业发展并加强自身能力。根据不同行业、区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鼓励探索推进技术创新的多种有效模式。营造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协同推进机制,统筹协调,集成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技术创新工程实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才人培养,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是一成不变,需高校学生的不断探讨而升华。高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无论是企业还是院校要强化训练。
二、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及素质
若要达到前文所述法务会计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让培养对象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知识和能力。张玲将法务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比喻成“三层大蛋糕”,会计专业背景为最底层,审计、内部控制以及欺诈调查为中层部分,对法律环境的了解为最小的上层部分,而沟通技巧就是蛋糕上的糖果。罗欢平等却将其比喻成“三明治”上下两层为会计知识和法律知识,中间为法务会计的核心知识。
法务会计人才应当具备知识及能力体系并不是简单地相加和拼凑,形成一个体系。首先,道德素质方面,基本应当达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高尚的职业道德、独立的敬业精神以及专业的职业判断,还体现在职业上能够胜任、行为准则规范以及履行保密业务等方面,法务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是工作的准绳,起到方向导向作用,若其道德素质做得不好,不仅仅影响其法务会计工作质量,可能改变的是问题的性质和本质问题,对其知识应用将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其次是知识结构,包含会计、审计以及经济管理知识,法学知识和法务会计专业知识等。会计知识、会计档案和会计信息是法务会计人员工作的主要对象,必须对其会计所反映的信息以及信息的产生充分理解和分析。审计技术为法务会计人员提供基本的证据搜集方法工具和技巧等,同时必须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及风险估计等。法务会计信息表现为表达专家意见和鉴定结论的书面报告,无疑使得其工作性质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律师的调查、取证与法庭辩护联系在一起,但是,法务会计并不是注册会计师和律师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完全融合。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法务会计人员充分理解会计所反映内容和核算经济内容。法学知识包含法律法规知识,诉讼知识和程序以及证据规则等,具体包含了民法、商法、刑法、经济法以及行政法等基本内容,各类法律的具体诉讼程序和如何举证等。明确证据的形式、获取、鉴定以及保全等内容。法务会计知识是知识结构的重心,需要有机融合会计审计以及法律知识同时并有其独特的内容,包含舞弊的甄别、经济案件的侦查、调查、诉讼支持、损失计量以及法务会计鉴定和专家证人制度等。
最后是基本的技能和能力,法务会计工作是一个应用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需具备综合的方法技能才能从事相关业务,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巧和能力包括与服务对象以及相关人员的沟通技巧、交流的语言工具、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熟练地应用这些工具定能让法务会计工作事半功倍,更好的综合应用会计、法律以及法务会计专业知识。
三、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根据法务会计的培养目标以及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分析,就其具体的课程进行设置,在设置时,充分考虑法务会计的服务性、技能性和应用性等特征。注意多学科知识之间的交融和合作。依据大学生课程类别的设置,具体课程体系为:
(一)公共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即大学通修课,主要是就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语言和计算机等相关课程。具体包含法律职业道德、马克思基本原理、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二)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课程中主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知识和传授基本的技能等。具体包含:经济数学、统计学、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经济管理知识课程;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学、审计学、资产评估、成本与管理会计等基本会计、审计以及财务知识课程;除了国际法、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以及宪法、中国法制史等以外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法务会计学、会计法与会计准则、舞弊审计、经济案件侦查、法务会计鉴定等法务会计核心课程。
(三)专业选修课程为学有余力的同学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或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个人发展需要,为专业继续深造或资格考试或实践应用等设置相应的选修模块,具体包含公司财务咨询模块、注册会计师模块、律师资格考试模块、经济法律模块以及法务会计师考试模块等。比如律师资格考试模块可以设置国际法、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宪法、中国法制史等律师资格考试但在必修未开设的课程。
(四)实践实训课程实践实训课程主要满足法学和会计等课程内容实践的需要以及基本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基本技能课程包含相关公文写作、数据库应用、沟通与谈判、心理学等;法学实践实训包含庭审观摩、模拟审判、司法机关见习等课程;会计实践实训包含会计模拟实训、会计软件应用、审计实训等课程;法务会计实训课程包含舞弊调查实务、诉讼支持实务、案例讨论等
四、可行的培养模式
我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高等院校各层次学历教育的专业设置由国家教育部认可,并列入专业目录,法务会计属新生事物,未被正式列入高等教育专业目录,尚处于高校自由开展时期。法学本科(法务会计方向)模式和会计学本科或财务管理本科(法务会计方向)模式进行专业招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法务会计方向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会计职业,从事法务会计工作的很少,学生认为法律、会计两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但都比较肤浅,难以胜任法务会计职业的要求,很难将其有效地结合应用。目前可行性较强、可供选择的培养模式主要有法务会计卓越人才实验班模式、会计学(法务会计方向)研究生培养模式、双学位模式以及法务会计职业培训模式等。
法务会计卓越人才实验班模式,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实验班是学分制改革的实验田;是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区;是学校优才优育创立品牌和精英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单独组织的正式的专业方向教育,将精简相关专业课程,配置法务会计相关课程,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不是一个专业的培养,是精英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只有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感兴趣的同学,才可以参加,实施严格的淘汰制度。
1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间从资本到业务、从管理到运营、从技术到人才等,各个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农业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其中科技型企业升级改制更加快速化。当前,湖南省农业科技企业面临的新的市场发展要求,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当前全国大力发展乡镇旅游观光农业,在这一背景下,农业科技企业当前面临着更为苛刻的市场需求,市场需要特色更为鲜明的产品,农产品或多或少需要带有一定的“土特产”或“家乡味”气息。因此,农业科技企业其所产产品是否具有足够的竞争力,这是当前企业既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是其面临的重大困难,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关系到其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农业企业较多,但农业科技企业则并不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数量少,中小型企业所占的比较大。农业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化,农村地域内的资源、要素和市场的适应性越来越差,几乎无法适应当前的发展要求,反而对要素等在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中流动的要求日益强烈,这就要求以先进的技术、规范的管理等来推动湖南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
2农业科技企业人才开发的普遍性问题
人才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可开发性,以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开发为例,由于受到公司产业发展背景所人才资源状况的影响,致使当前人才资源呈以下特征。
2.1人员素质两级分化。
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前管理层人员近150余人,企业总人数260余人,从这一客观来看,当前公司管理层人员数量超出了实际生产与研究的人数。从近几年招入的人员来看,所招岗位中,研发与高层管理者诸多,而生产与实践者占少数。对于管理层的员工其素质要求较高,而对于基层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人员的整体素质则不作要求,或低要求。这从入职者的学历层次就可以见得,当前公司生产线员工普遍处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还有些员工除了会讲地方湘西语言以外,连普通话都不会,造成沟通难和管理难。
2.2前线员工流动性大。
一个企业,员工流动较大,则说明这个企业的不稳定性明显,对于企业的长足发展将产生极大的阻碍。由于公司当前的一线人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当前九成员工为农民身份,员工对于企业文化、个人愿望、公司制度与流程等了解较少,他们也不得关注,通常只关注眼前利益和得失,什么地方工资高就去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工资高就什么时候选择性去这个地方。
2.3人员本土化严重。
由于农业行业人才的特殊性,致使当前的人才流动频率高,造成了人才市场化的机制冲突。人才开发、培养、管理等机制的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是最为明显的现象。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了管理上的需求,在选择人员与使用人员方面,通常都是采取最直接、最简单、最便利的就地取材的方式,从地方本区域走快速化渠道招聘员工,这些通过快速渠道进入公司的员工占公司所有员工的多数。
2.4核心人才难以留住。
由于公司地处湖南湘西地区,民族特色浓厚,地区当前较为贫穷,还未赶上发达地区的生活水平,再加上公司员工薪酬与绩效之间总是无法对接起来,致使相互脱节的现象明显。
3农业科技企业人才开发对策
3.1树立人才开发新理念。
企业人才开发,首先要明确其开发工作对于该企业经营目标和战略有什么样的帮助。农业科技企业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既要看清当前所面对的经营环境、同时又要弄清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并且还要进一步了解企业未来是否具有生命力、竞争力。培养公司长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人才开发的根本目的,同时培养人才持续竞争优势也是人才开发的根本出发点,即培养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替代性高技能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简而言之,人才是公司获取未来竞争力的必然因素。
3.2强化企业人才开发的作用。
若要使人才开发工作有效,或者能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就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从人才开发的历史演变和现实來看,不同公司,不同类型的公司,人才的角色扮演均不相同;甚至在同一公司的不同阶段也会出现如此现状,不同的角色对公司的增值效果不一样。公司为了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各项设施发挥好,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首先要为人事相关部门配置足够的资源,如增加人员数量,提供系统培训等,更要不断转变人的观念。人事部门则要适当减少对其他事务处理的资源和时间投入,要使全部精力用于人才培养、开发、吸收工作,将资源和时间投入到专业服务中去,与公司发展战略导向同步,使部门成为公司的核心,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方案,实现人力资源高效配置和使用,从而使人才开发的价值得到最全面的体现。
3.3重视员工职业发展,突出企业培训重点。
从研究来看,湖南老爹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人才开发与技术培训体系同样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人才开发过程中,公司所组织的相关培训没有针对性,现有的技能培训方式和手段相当单调,培训时间智囊,次数少,并且参加培训的员工是否有收获,是否能够用培训内容指导实践,这些后续跟踪工作没做到位。这就必定会使公司员工培训流于形式,员工真正想要的培训没有,不想要的培训又必须应付,培训工作无效。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从两个方面下手。
参考文献: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外资企业的纷纷涌入,不仅加大了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而且提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改革和发展的动力。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典型表现就是全球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选择,高校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和竞争,其内容包括各种教育资源,如观念、课程、人员、技术、信息等的跨国界流动,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理解国际事务、能有效生活和工作在多样化世界的具有各种技能的、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人才。随着国际经济活动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会计专业教育国际化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发展势头,旨在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会计人。只有通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才可以培养出与国际紧密联系的实用型人才。因此,本文在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高校会计学科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的支持下,展开了关于会计学科教学体系改革与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
1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
国际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将国际化合作办学视为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由于国际化合作办学发展历程较短,目前国内外系统研究成果并不丰富。
1.1 国外研究现状。国际上对跨国高等教育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方面,以WTO的教育服务贸易为背景,把跨国高等教育作为商业存在形式加以论述,如"Trade in Higher Education Services:The Implications of GATs"(Jane Knight,2002),"Trade in Educational Services:A European perspective"(Spreek vcersie,2002)等;另一方面,对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以及建立国际学历、学位证书互认框架等方面的研究,如"Introduction to the Theme of Transnational Education"(Sergio Machado dos Santos,2000),"Quality Assurance Implica-tions of New 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Robin Middle hurst,2001)等。
简而言之,国外对跨国高等教育的研究主要为宏观性研究,主题涉及跨国高等教育的产生背景、意义、概念界定、类型及其在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地位等。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研究主题逐步呈现专题化,对跨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证书认证等课题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大。大部分研究者从输出跨国高等教育较成功的发达国家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输入国角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见。
1.2 国内研究现状。尽管国际化人才培养是非常热门的实践话题,但目前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我国高等学校会计人才培养的一个严重缺陷是知识面过窄,学科结构单一,培养的人才知识面窄。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又日益明显。对于会计人员来讲,需要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具有广博的其他专业学科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化要求。近年来,这种情况虽然通过拓宽专业面、实施学分制、开设选修课、推行第二学位制、主辅修制等有所转变,但这些改革措施尚远未到位,学生在学习上还受到很大限制,在所培养的会计人才知识面狭窄的问题上,并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从学校实践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开始向院校主导型转变。各高院制定相应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将国际化纳入教学和研究等整体办学过程之中,国际化成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研究水平,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手段。而会计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的缩影和表现。通过国际化办学体制,采用ACCA考证和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等办学形式,从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方法、质量控制等方面学习到先进的办学经验,经过消化、吸收,提高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而创造出有学校特色的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和方法。
受教育对外开放和职业技能鉴定发展的推动,国外会计专业资格证书在我国开始流行。国际劳动力市场需要有国际交往能力和懂国际准则的国际化人才。我国加入WTO后,急需跨国界、跨地域、跨民族、跨经济、跨文化、跨学科的涉外型、复合型的会计国际化人才。
总之,国内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显得比较宽泛,但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跨国高等教育的国际比较及其盈利性特点、办学模式、办学体制的改革以及国内总体情况的分类、归纳等研究尚需进行开创性研究。
2 高校会计学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措施
会计是一种商业标准化语言。会计学科国际化人才,不是传统的只懂会计理论或只懂会计技术的人才,而是具有国际会计准则知识;不但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的人才。相关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国际化手段,提高会计人才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
2.1 会计学科教育观念的国际化。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前提是会计教育观念国际化,即从全球视角出发来认识会计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识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一是在思想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主要是指为增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理解而加强国际理解,使学生深刻理解多元文化。二是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在国际社会中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具体来说,要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懂科技,通外语,会经营,善管理,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通晓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知识。能够适应国外工作和生活环境。
2.2 会计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有必要探讨会计专业国际化发展的课程设置改革,强化会计学科的国际化背景,确立会计学科专业人才国际化培养目标。国际化的课程是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内容上趋向国际化,旨在培养学生在国际化和多元化文化的社会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课程国际化,不仅要开设关于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而且所有课程都应该体现国际观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从以往单纯、外在的人员交流,扩大到课程国际化和跨国教育等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
内容的扩大化表现为会计高等教育使用英语教学,开设广泛多样的国际化课程、课程国际化是实现整个会计学科高等教育国际化、提高会计学科教学和研究水平、培养会计国际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2.3 会计教学内容的国际化。针对会计国际化办学,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有三条主要途径,一是专门开设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如国际会计准则等方面的课程;二是在现有教学内容中补充国外先进的会计知识;三是选用国际上的先进教材。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有以下方式:①开设专门的国际教育课程;②并设注重国际主题的新课题;③在已有课程中增加一些国际方面的内容;④推进国际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的研究;⑥建立校际联系,把国外参观学习与课程联系起来。
2.4 会计职业的国际化。开设国外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培训班,例如开展ACCA、CGA、CFA等职业认证培训,为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会计职业的国际化背景,鼓励并培训学生在学习年限内到国外获取一定的学分或者参加境外实习。强化会计专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相互理解。建议中外国际化合作办学,强强联合,加强国际会计人才的交流,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化观念。
2.5 学生交流的国际化。现代科技文化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要培养出国际化人才,增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就必须派学生到相关国家生活,去了解该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才能够真正深入地理解对方。高等学校学生的跨国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大规模的学生留学国外,不仅有助于各国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而且有利于扩展课程内容的国际广度,开展跨文化的研究与讨论。给学生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推进国际化项目的发展和实施,促进会计教育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取得竞争优势。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是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企业。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指高教系统和职业培训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具有最新知识、较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知识应用系统的主体是企业和社会,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
大学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的策源地。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进行知识的传递,同时也是知识创新源。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是相辅相成的,即通过知识创新培养人才,再利用人才进行知识创新。因此,同志把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概括为“主要基地”和“重要摇篮”,指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研究计算机的设计、制造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处理、控制等的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它包括科学与技术两方面,科学侧重于研究现象、揭示规律;技术则侧重于研制计算机和研究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方法与技术手段。二者相辅相成、高度融合。另一方面,计算机学科也是一门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的学科,表现为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特征。因此,围绕如何培养高素质、计算机学科创新型人才,我们从培养计划的制定、实训基地的构建、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制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在本科生培养中,我们始终坚持“宽专业、厚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原则,在专业办学上强调较强的基础理论教学,注重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创新能力和计算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利用学院的学科专业领域覆盖面广的特点,加强各学科专业的融合;注重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互相渗透,本科教育与研究生培养互相衔接,形成了厚基础、宽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培养的学生既具备电子信息大类的宽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计算机专业的专门知识和实践技能。
我们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省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校级精品课程“数据结构”和“微机与接口技术”,以及一大批核心专业课程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手段,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为适应计算机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提高就业竞争力,我们制定了“基础课群”和“专业套餐”相结合的课程框架。在第一、二年的基础课群中,为了使学生尽快了解所学专业的内涵,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加了“专业概论”课程。在第三学年下期,按照“智能信息处理”、“交通信息检测控制”、“图形图像与数字娱乐”三个方向设置了特色专业套餐,作为学生的专业必选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配合个性化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突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应用能力,强调软硬件相结合的特色,使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之中。采用模块式实验课程及模块化实验教学内容,配合弹性学制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打破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构建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如单独开设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与接口技术、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等综合性课程实验;增加计算机硬件综合、软件综合、以及专业方向创新设计等课程设计;加强实习、工程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节中的工程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工程实践项目、个性化实验项目、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等。注重各门课程之间的交叉与衔接问题,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优化实验与实践教学的内容,使实验教学内容系统化、综合化。
2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我们在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色专业与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建立了计算机系创新实验中心,形成了“嵌入式实验系统”、“游戏与人机交互系统”、“网络综合创新设计实验环境”、“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实验环境”四个实验平台和环境,并在已有的计算机硬件设计制作工程实践中心的基础上,依托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举措,建成一个培养学生计算机软硬件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富有团队协作精神的训练基地。
该基地每年接受逾百名本科生的品牌特色专业创新实验、个性化实验、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毕业设计。仅2007年首次开设的品牌特色专业创新实验25个,参加人数达到65人,其成果的突出特点为:
(1) 涉及前沿研究领域的项目较多,研究成果具有不同程度的创新性。50%以上项目涉及了下一代Internet体系结构研究、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声音与图像处理和新型硬件技术等方面的前沿研究与开发,研究起点较高、难度较大、部分成果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2) 部分实验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和创新精神有更高的要求。如数据挖掘实验要求学生除具有数据库基础外,还必须具备部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模糊逻辑和计算机网络多方面的知识;有关NGI研究除需要广博的计算机网技术基础外,还要求学生敢于挑战Internet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的精神和利用仿真技术去验证研究结果的能力。
(3) 涉及计算机硬件或软、硬结合的研究开发项目数量有所增加。例如部分图像处理的研究与实验工作,除涉及图像的压缩与算法优化技术外,还涉及DSP芯片硬件;特别是与学科竞赛相关的项目,要求学生有更强的硬件开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专业学科竞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与应变等创新能力。还能够引导学生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名利中树立正确人生观,塑造创新人格。基地以嵌入式系统和机器人设计大赛为契机,积极组织和参加国际国内各种专业学科竞赛。近五年来培养的学生在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多项国家级一、二等奖,2006年暑期获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最高荣誉奖――“英特尔杯”奖。
在满足大众教育的背景下,为适应精英教育的需要和具有个人兴趣爱好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参加品牌特色专业创新实验、个性化实验项目、SRTP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载体,以研究型和创新型项目为主体,运用现代化信息平台,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训练基地,已经成为一个发现、选拔和培养特色人才的温床。同学们都取得了不同程度上创新性成果,不仅在各种大赛中获奖,而且约1/3的本科生在不同级别的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学院还出台了鼓励措施保证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促进了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如在推荐免试研究生中将专业学科竞赛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复试中,加大学生创新能力考核的比重。
3培养造就教学创新团队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历史使命,建立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而一支高素质、新思维、专业化的教学创新团队是培养国家创新体系下杰出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因此,我们注重进行教育理念的改革,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强化创新型教育的教学团队建设,2008年本计算机学科教学团队被评为西南交通大学校级教学团队。我们的建设体会可归纳为:
(1) 科研与教学相长,成果与人才共进。40多年的专业建设经验表明:凡是科研成果明显的专业往往对相关专业的教学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反过来,教学实践与教改活动研究工作提出新的课题,促进科研新思维。事实上,本教学团队的“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及“操作系统”三项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都得益于相关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另一方面,科研队伍的培养也为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本教学团队围绕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各类重大的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年轻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前沿技术”课程与讲座,鼓励和吸引青年教师参与前沿科研活动,使中青年教师已经成为科研与教学上的生力军,在国际国内发表了近百篇论文。
(2) 探索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考评制度。创新人才培养任务的具体承担者是教师,师资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创新意识和素质,教师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兴趣、关注和重视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际能力。为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我院在考核教师队伍采用了聘任合同制,合同中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每年针对合同界定的教师责任(科研、论文、教学、学生指导等)进行考核,对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给予优先聘用、提高待遇和奖励等优惠政策;对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教师则给予缓聘警告、降低其岗位级别等处罚,并督促请其尽快进修、以提高教学水平;对那些讲课效果差、学生反映强烈的教师,则一律不予聘用。明确规定教授每年至少为本科生开设一门课程,每学期至少听相关专业教师讲课一次,对学生在各种竞赛中获奖的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和表彰。实践表明:采用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与评估方法,能引导和激励教师更好地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积极承担各项创新设计和竞赛项目的指导工作。
(3) 加强实践锻炼,培养一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希望通过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创新学习和研究过程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培训方面,充分发挥知名专家、教授的作用,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进行教学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坚持新教师试讲制度,组织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督导组对教师课件质量和教学效果定期检查,还配备导师对教学骨干进行重点培养等。实践环节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配合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鼓励青年教师多承担实验教学任务,指导各类创新实践项目,特别是新任青年教师必须到实验室工作锻炼一年。通过教学内容更新、启发式教学方法、研究型教学改革、教学效果考核等环节的训练,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创新体系下,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是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基础厚、业务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栋梁之材。我们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表明: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强化创新实践环境和高素质教学团队这三大举措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是一种成功的尝试。我们的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在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我们要继续进行教育理念的改革,深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方勇,李志仁. 高等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7-100.
[2]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研究组.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类型,承担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会计专业旨在为众多的企业培养具备专业会计知识以及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和建设中,应该树立起以职业分析、工作过程及行动导向为基础的教学观念,从而更好的进行专业课程规划和教学。
一、会计专业创新研究及目标
1.对专业创新的定位
高职院校开设会计专业,应该对专业培养的人才有明确目标,即为企业培养具备优秀专业技能以及能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级专门型人才。具体而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以企业会计管理岗位为对象,除了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税务处理、纳税规划、财务管理等几个必须具备的会计职业能力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
2.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定位
会计专业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应该考虑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方面,以改革作为主体思路,具体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化。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所需求的会计人员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建立学训循环、工学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建设专业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该参照用人单位对会计岗位人才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应该更贴进实际的需求,从而更显课程的专业性。
产学服一体化。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要树立起“生产―学习―服务”结合的理念,使之成为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突出体现社会服务的功能。
3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体目标
3.1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确定要参照职业岗位实际需求。
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是: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审计岗位,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助理以及国家机关的会计审计岗位等。而做好会计工作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审计、财务、税务、金融、法律、电算等知识。通过会计实务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是:会计核算、税务处理、纳税规划、财务管理、审计管理等相关方面的技能。
3.2 以会计工作程序为导向,针对财会工作项目,围绕职业能力培养,设计教学项目。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完善中,课程目标和教学标准应该参照会计工作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内容来设计相对应的课程项目和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3.3 建立过程化系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的设计遵循“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指导理念,以实际的会计工作对员工能力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为基础来建设与之相对应的课程教育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在此基础上:见习工作环境的设计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会计事务所等实际的工作单位参观;课内专项会计技能实训则强调针对性,安排学生进行模拟训练,收集数据、模拟核算等实践操作;综合模拟审计实训则主要是在学习之后让学生利用会计软件对一个企业的全部会计业务进行模拟实务操作;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安排会计实习内容,并要求学生对相关实习写实践报告,总结实习所得。这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逐步递进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实践教学课程的体系化、过程化目标的实现。
3.4 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建立多元化考评体制来实现。
针对会计实际工作环境以及工作的任务内容,模拟企业背景和会计工作场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会计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方法。而教学方法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或综合或分开运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会计软件模拟实务操作等方式,灵活多变,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要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元化考评体系测评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将评价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构建教、学、做、评一体化保障机制,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4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策
“321”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分为三个部分:3个学期开展理论教学,2个学期开展实践教学,1个学期让学生走上实习岗位顶岗预就业。通过具体教学分配,学训循环、校企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以及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合格的会计人才。理论和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以实务工作需求为基础,具体涉及到的知识包括有会计报表编制、会计原始凭证编制与审核、记帐凭证填制与审核、财务信息分析、财务理财分析处理、审计工作等方面。
1.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构建应该参照实际工作需求的会计岗位职业能力为标注来进行,将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实际工作需求的专业能力相结合,加大力度改革会计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体课程的设置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参照会计岗位实际的要求对学生实施教学内容,而理论知识的教学可以等到学生对实际工作有了一定感性认知之后再进行;二是强化实践环节。会计类专业课程应当结合理论与实践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把人才培养重点放在对应用型、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实施“3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职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结合“321”工学结合模式:会计课程体系的改革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为改革方向;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产学合作;建立以会计基础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和教学体系,以会计企业会计岗位能力需求设置课程结构体系,将知识、能力及素质融于学习工作过程之中。
3.实施“321”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高职会计专业职业能力的要求,在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应用能力为重点建立既有学习过程中仿真实训课程,又有校外的顶岗实习活动等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要依托社会上的会计项目来加强学生的会计实践技能教学,重点突出培养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
在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中,根据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应以会计专业培养的会计核算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为目标,采用“321”工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校学习期间通过专业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训教学,学习原始凭证编制与审核、记帐凭证填制与审核等基础知识;同时进行实训教学,包括会计帐簿登记与报表编制、财务信息分析与运用、审计工作基本流程、税务流程与纳税申报、金融工具理财运用等的校内模拟教学。此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需要对会计专业知识进行实践教学,包括成本核算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和财务报表分析实训等;在最后一个学期,在校外进行预就业的定岗工作,包括校外实习、定岗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调查等。
二、结束语
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是对现有的会计教学方法和体系进行创新,教学中将会计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基本目标,结合“321”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理论和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更多可以及时适应会计岗位需求,具备会计专业能力的合格的中、初级会计人才。(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俊. 探究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J].怀化学院学报,2003,(6).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题,教师要以课程体系为依据,不断地把实践和理论进行结合,开展多角度的全面教学。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大改革的力度,进行实践创新活动。通过到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考察、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校企合一的实践教学活动等一系列形式,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更新。
一、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我们在进行创新理念的培训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21世纪是知识更新换代和快速革新的一个时代,知识是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的,为了解决知识更新受限的问题,我们应该对当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合理地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利用,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以问题为主线进行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贯穿,在一个班级,在一个小组或者在一个宿舍要以研究问题为习惯,这是引发思考、启迪学生智慧的有效途径以及进行灵感和智慧激发的重要渠道,是开展创新学习的重要形式。
(二)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兴趣,就可以加强他们进行学习的原动力,从内因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这样学生才会达到忙而不累、乐而忘忧的学习境界,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现在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不足,求知的欲望不是很强,对于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进行学生内动力的培养是我们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三)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应用
每一个学科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有其存在的内在价值。我们要进行多层次的教学设置,不要把学生只是单一地局限在某一个限制因素当中,要开展多角度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整体思想,用综合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这样的问题解决形式才能更加全面和透彻。
二、加大改革动力
教育改革是需要有内在动力对其进行推动的,这样才能把改革的重点和改革的形式进行合理的论断。我们在进行教育体制革新的时候要结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
(一)学校的推动力量
教育的改革是学校的重点,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同时要明确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学校是推动我们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地方,我们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学校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教学方式的革新来有效地开展教学。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灵活地改变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拓展自己的思维。学校可以开展这样的主题活动进行教学,比如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大赛,通过竞赛的形式来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进活动中。
(二)教师的推动作用
教师其实一直以来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实行者和推动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直都是占主导地位的。但是现在教学体制的更新就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了,教师只是把教学活动进行一个合理推进,学生要成为教学的主要实行者,就要在课堂上进行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更新、问题的分析以及问题的解答。学生只要明确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活动当中不再是听众而是一个参与者,就可以有效地进行学习了。
我们可以开展小组谈论活动,在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们要进行综合知识的合理应用,让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把难点和重点解答清晰。教师尽量不要参杂个人意见,让学生独立地思考、独立地讨论和进独立地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独立的思维模式来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而是他们进行主动的探求。
三、进行实践教育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实践的应用,尤其是进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要进行很多方面的实践学习。所以我们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忽视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开展教学的革新,以往教师只是注重讲解知识,没有把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一)到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考察
我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要对工作环境进行实际的考察,因为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今后的工作应用,所以我们可以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实践领域的应用学习,让学生到工厂进行实际学习,或者找到相关的工人技师给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还有实际案例的应用学习,学生有了实际应用的经验,就会对知识运用得更加灵活。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学生在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实际的演练,在演练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学生再结合书本进行学习就可以把问题进一步地深化理解,所以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我们在进行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时候,要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实践的基础上让学生把知识进行合理地运用。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合理地利用有效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在进行技能知识讲解的时候,有意识地加入实践的案例,把实践和理论有效地结合到一起。建立课下实践小组学习,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学习,每个小组可以找到一个实践课题来进行研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开展学习。学生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学习主观能动性就会不断地加强。
(三)校企合一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校企合一是我们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方式,学生可以在学完知识后就进入企业工作,这样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环境,可以有效拓展知识层次。校企合一的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不但学会,还要灵活地应用,这是关键。我们一直以来就是学会了技能,没有过实际操作的经验。这样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就不容易融入其中。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仅仅是书本上了解到的,没有进行实际的应用,就不能开展灵活的沟通方法,我们就是要通过校企合一方式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尽早融入这项学习当中。实践其实也是学习的一个部分,我们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不要只是把学会知识当成我们进行实践教学的主体。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需求,我们要有效地进行现代教育体系的革新。学会用新的理念引导学生对思维模式的更新,把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用,学会用更要不断地进行实践的演练,并且把实践贯穿到我们的教学理念当中。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不断地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会在这样的形势下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12月,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共同《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提出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法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施极为重要,法学教育思想需要通过课程体系得以体现,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需要在课程体系中实现。
一、法学课程体系的现状
课程体系对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起着关键作用。法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一般遵循三个规则,一是遵循教育部2012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开设16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二是遵循各校教务处颁发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设置课程;三是遵循本专业的特色设置系列课程。例如财经类院校的法学课程除公共基础课,法学基础课,法学核心课程外,学校可根据自己的财经特色开设一些课程,如财税法,金融法,公司法,竞争法等。师范类院校因为办学历史悠久,在开设法学理论课程的同时,增加刑法、民法、商法等案例课程,减少纯理论课程的课时,在每年设置2周的学生见习等。工科类院校的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则体现鲜明的工科特点,根据专业方向不同设置一些工科课程,如工科概论等。总之,目前地方高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存在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自主设计课程的类型、数量少
各校对专业总课时、学分都有一定的限定要求,教育部法学专业目录中的16门核心课程是法学的基础课程,包含了法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必须开设,英语、政治、体育等通识必修课属于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对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必不可少,需要开设。这两部分课程占据了课程体系的70%以上,自主课程的开设被压缩在30%之内,有的高校还设置了专业方向课,又占用了一定比例的课程。这进一步限制了自主设计课程的类型和数量。
第二,自主设计的课程体系化不强
受制于课程体系的自主课程模块空间狭小,课程的开设较为零散,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课程的体系化不强。例如有的学校法学专业开设的科研工作与方法、社会工作导论、律师与公证实务等课程,与法学专业的衔接度较低。有的法学专业开设了经济学、会计学、管理W等课程,尽管可以增强学生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锻炼管理能力,但课程之间的关联度依然需要进一步明确,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学校法学专业虽然开设了系列专业课程,但课程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是与课程设计时思路不清晰,定位不准确有直接的关联。
第三,一些自主设计的法学课程未能真正体现专业特色
法学自主课程的设计本身有一定难度,16门法学核心课程已经奠定了法学专业的基础,自主设计的课程或者是增强学生的实务能力,或者是对法学的某一课程进行细化。前者如律师实务,法律文书写作等;后者如经济法学可以细化为多个有关联课程,财税法,金融法,公司法等,可以增强学生对经济法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法学课程体系内要设置有特色的自主课程是有很大难度的,因为专业特色是专业负责人对课程体系的主观的认识和凝练,课程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符合法学体系的课程未必能体现所谓的专业特色。同样,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未必能相容于法学体系。要设计出体现专业特色的法学课程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第四,实践教学环节形式、效果需进一步探索
法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仅仅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学生因缺乏实务训练在毕业之后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明确提出实践环节的累计学分不少于总数的15%。法学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有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模拟法庭,毕业设计等。有的学校还增加了见习。专业实习一般安排在法院、检察院、律所进行,但现在学生实习时只安排做一些辅事务,装订卷宗,做记录,旁听案件等,一些实务性活动如外出调查,法庭记录,参与案件的讨论等都不再参与,这无疑大大弱化了专业实习的效果,延迟了学生接触实践、积极思考和判断的进程。
二、法学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
(一)根据学期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法学课程虽然门类众多,但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基础法在前,综合法在后,实体法在前,程序法在后,理论法在前,应用法在后。遵循由浅到深,由难到易的顺序设置。每学期的课程设置中应注意至少有一门应用型课程。这样安排的目的便于将学生从抽象的法学理论中解脱出来,和实践相结合,积极思考,独立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多开设一些法学理论课程,在第四学期之后,应用型课程数量应大幅度增加,因为此时学生的基础课程已经学完,法学知识体系已经基本构建,但对实务方面的训练较少。建议每学期开设二门以上,切实锻炼学生的实务能力。
(二)实验课程的开设应结合实务,服务于理论
目前高校一些重要的法学课程都开设实验课,虽然课时不多,但对学生法学思维能力的锻炼,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遗憾的是法学实验课程的配套软件质量不高,具体表现为提供的训练太少,案例较为陈旧,影响了教学效果。实验课程的内容应和理论课程相互辉映,是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所以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还是训练项目都应紧扣教学内容,不应该是松散的,无序的。
(三)实践环节形式有序且层层渐进
毫不夸张的说,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法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而法学实践教学的运行离不开教学管理在设计课程时同样应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循序渐进。先认识实习,后专业实习后毕业实习,不同阶段实习的内容不同,对学生的要求不同,追求的效果也不同。在实习的安排中,对实习单位的选择也十分重要。目前学生实习的单位有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主要集中在区级,案件多,工作量大,学生锻炼的机会较多,只是囿于实习单位的顾虑,实质性事务安排得较少。有的律师事务所对实习学生十分负责,指导学生了解律师办案的全流程,并撰写一系列文书。有的律师事务所则采取放羊式管理,不闻不问,学生收获极少。对这样的实习单位就应该果断放弃。另外实习过程管理也极为重要,及时与实习学生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实习中遇到的疑惑,对于他们准确了解法律的运行,了解社会现实意义重大。
三、我校法学课程设计体系具体构想
(一)理论课程体系设计
首先,以法学16门核心课程为基础,围绕着法学专业特色,合理地确定多个课程群,将分散的课程体系化,使学生能认识到课程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例如民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公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未能列入课程群的并不意味着与其他课程之间没有联系,只是联系弱些,多表现为一些基础性课程或综合性课程。如中国法制史,环境法,法律逻辑学等。其次,秉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适当开设一些非法学类课程,如政治学原理,经济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生物工程概论(知识产权方向)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法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再次,确定专业方向课程,如知识产权方向,需开设专利信息检索、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案例等课程。此外,为拓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能力,开设一些选修课(公务礼仪、西方文化名著导读、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等)。最后开设一些实务课程。如律师实务、法律文书写作等,增强学生的实务能力。
(二)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实践课程体系设计时应关注与理论课程的关联,以及课程的实际效果。对于传统的社会调查、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等实践形式,要注重过程管理,考虑到W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习单位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实习内容的科学安排、具体落实,力求每个实践形式都达到最优效果。比如社会调查,首先是确定题目,超出学生认知能力的题目不能选,社会意义不大的题目不能选,题目确定后学生才开始设计问卷,问卷题目应契合主题,与主题关联不大的需要修改。调查问卷统计及调查报告的书写既要符合规范,同时也要有真实的思考和理解。在专业实习中,根据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选择实习单位,将就业和实习结合在一起,实习的时间安排紧凑有成效,能够逐步让学生理解实务的流程以及与理论的衔接。除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外,还应增加诉讼文书、法庭辩论等实践形式,法学专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辩论能力,而一般的法学课程无法对学生的这两种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实践课程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可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课程设计
法学专业的实验课程开设的目的也是为了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目前实验课程的开设受制于法学软件的开发,而法学软件涉及的课程主要是三大诉讼法,其他课程没有相应的软件,这对实验课程的开设形成了阻碍。其实,商法、知识产权法、民法、经济法都应有一定的实验课时,留给学生一定思考和总结的时间。建议可设计各种法律技能的实验和训练,建立全面系统的法律实验室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法律分析和推理能力、调查能力、表达协调能力、诉讼和其他争议解决程序能力等。此外,三大诉讼法的实验课内容在录像、案例的基础上,多增加实务操作部分,通过撰写诉讼文书,强化法律思维,培养实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万洪.论法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定位[J].中国大学教学,2013(8).
[2] 李涛.完善我国高校法学专业课程体系之思考[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4).
Abstract: The software industry ha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our country, higher vocational software outsourc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and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research have a certain value to software talents training. Summarizes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i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eaching reform, explores higher vocational software outsourc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 and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new situ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oftware outsourcing;talent training model;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254-02
0 引言
当前,我国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主要面向日本市场,来自日本的服务外包业务约占60%。与国内其它城市相比,大连地理位置毗邻日本,与日本有着地缘、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联系,与日韩等软件和动漫强国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很深的文化渊源。
1 大连软件外包企业人才需求现状
大连目前共有1200多家软件公司,世界500强软件企业60余家,软件从业人员超过12万人。来自大连IT技能标准及解决方案论坛上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大连软件行业人才缺口达20%,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职位是高职类软件毕业生所能胜任的。
在软件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对于软件开发人员有比较大的需求;近一半的的企业对软件测试人员有需求,四分之一的企业对软件维护和项目管理人员有需求。
2 大连软件外包企业对高职层次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需求分析
企业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开发平台主要有Windows、Linux、Unix和Android,其中Windows、Linux所占份额最大,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Android的开发业务需求越来越多。企业所使用的软件开发技术主要有Java、.NET、C\C++、COBOL;数据库技术主要有Oracle、MySQL、DB2;在企业级应用中涉及的技术主要有Struts、Spring、AJAX、Hibernate、MVC等。
企业在用人时,除了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对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也很明确。在专业能力方面,要求能熟练搭建JAVA、.NET软件Web开发环境、熟悉IIS、TCP/IP等B/S结构相关的网络技术、能搭建软件测试环境进行测试、能达到英语4级或日语2级水平;在职业素质方面,要求具有较好的产权意识、良好的沟通能力、高度的责任感、自主再学习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3 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岗位定位
面对企业对软件开发人员的大量需求,要把“软件开发人员”作为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的首要岗位;软件测试人员的缺口接近开发人员的半数,故将“软件测试人员”作为次要岗位;另外,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办公及业务需求,对软件维护和系统运行的技术支持需求也不容忽视,结合高职学生学习能力等客观条件,应将软件维护、项目助理等有重叠和交叉的职业岗位进行分析整合,并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岗位目标之一。
因此,高职软件外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和创新精神,掌握外包软件开发的基本工作过程及规范,具备程序代码编写、数据库应用开发、软件项目测试、文档编写等能力,能在项目工程师指导下,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软件服务等相关职业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4 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设计
高职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应趋向于选择“全程企业项目嵌入,高中低三层渐进”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分JAVA和.NET两个主要教学方向,辅以相关基础课程和三年外语全贯穿的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的设计理念是以企业实际应用为核心,以知识够用为度,以可持续能力培养为目标。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理论教学体系整体设计按基础入门、能力提升和实战拓展分3个级别设置,这3个级别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在JAVA方向,基础入门级要求能使用HTML、CSS技术实现静态页面的设计与制作,能使用JAVASCRIPT实现前后台的交互,能使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实现逻辑简单 的教学任务,能使用JSP和JDBC技术实现对Oracle、MySQL等数据库应用开发;能力提升级要求能使用Severlet、JavaBean、AJAX、Severlet过滤器、JSTL标签库、JSP EL表达式语言等相关技术和方法实现企业级WEB项目的开发;实战拓展级要求能使用J2EE体系架构、Struts2、Spring、Hibernate等技术和方法实现MVC设计模式下企业中型Web项目开发,团队合作完成大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产品的测试与维护。在.NET方向,基础入门级要求能使用HTML、CSS技术实现静态页面的设计与制作,能使用JAVASCRIPT或VBSCRIPT实现前后台的交互,能使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实现逻辑简单的教学任务,能使用技术实现对MySQL或Oracle等数据库应用开发;能力提升级要求能使用、C#.NET、SOAP、WSDL、UDDI、WSC、WSP、WSB、异步调用、事务、缓存、WCF技术实现企业级WEB项目的开发;实战拓展级要求能使用XML、Ajax、Silverlight编程技术开发框架下的企业中型项目,团队合作完成大型项目的编程与测试,以及产品运行与维护。
实践教学的设计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企业项目导向、工作任务驱动为中心”的模式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项目设计以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训练为主要目标。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按照理实一体化课程、独立实训课程、专业顶岗实践课程3个层次设置。理实一体化课程整体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围绕实现项目中任务的核心技术讲解理实一体教学内容;采用“虚拟企业、再现真实需求”的实践模式,围绕企业常用技术及企业应用项目实战开展独立实践教学内容。
综上,形成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5 结语
高职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研究,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提炼整合而来,其对于培养人才的岗位定位、岗位能力分析、知识与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为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冬.高职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0期:30.
基金项目: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资助项目(2012139);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课题组成员:王郑、黄新、荆肇乾、薛红琴、曹世玮、林少华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3日
一、前言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有着60余年历史的专业,目前全国高校的办学点达到156个,年招生超过万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任务也从主要解决城市和工业用水的供给和排放,即以满足“量”的需求为主,转变为以改善水质为中心、水量与水质问题并重,满足实现水的良性社会循环的目标。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在土木工程学院,2001年开设土木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方向),2007年以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独立招生,2011年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给水排水工程学士学位授权点审核。我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结合学校在资源、环境、生态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创办具有林业大学特色、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江苏省重点专业。
二、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紧密围绕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国家、市政给排水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引领,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契机,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专业规划为抓手,做强优势,补齐短板,努力提升专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培养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善于创新、勇于担当、开放胸怀的高素质人才,推动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奠定专业基础。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掌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有从事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研究开发能力。在加强数学、化学、力学等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突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其获得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并具备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构建
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建设上以《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为基础,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课内教学总学时为2,076学时,总学分为127学时,学生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75.5学分。其中,通识平台课内学时为660学时,其中必修课为468学时、选修课为192学时,课内学分为40学时,其中必修课为28学分,选修课为12学分;专业教育平台课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必修和选修学时分别为728学时和192学时,专业特色课必修和选修学时分别为368学时和128学时。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时从数量到对应的课程知识点涵盖了《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116个知识单元、485个知识点和429个核心学时的要求。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将原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合并成《工程力学》(B)(64学时),将原二年级和三年级开设的《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给排水工程结构》合并成《土建工程基础》(48学时),将原三年级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上、下)调整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2学时)、《水质工程学》(1、2)(48学时、64学时)和《给水排水管网系统》(48学时),将《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学时从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开设《城镇防洪与雨洪利用》、《水工艺设备基础》和《城市水系统运营与管理》等R堤厣课程。在《水质工程学》(1、2)、《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和《景观水工程》等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生态水处理的教学内容。课程教材尽量做到选用“十三五”出版的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要求的教材,同时进一步按照“十三五”期间出版的规划教材组织教学内容。
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进而促进他们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积极开展双语课程、微课、MOOC等尝试,目前相关专业老师已经建设有双语课程《水力学》与《水处理生物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水力学》微课,新颖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科学考察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的考查也从单一的考试向综合测试转变。在课程考查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测评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而且要考查他们对新知识的认识能力、探求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教师按照一定的比重,分别考查课程学习中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记忆效果、相关专业知识的计算能力、课堂参与情况,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通过此举,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学生平时作业成绩不计入学生总评成绩,这样能避免平时作业成绩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作业的抄袭。
四、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分课程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实验教学做到小班教学,使人人都能动手参与实验。在满足《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对实验环节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我校将《水分析化学》课程改为32学时的理论学时和32学时的实验实训课,分别计2学分和1学分(实验实训课程32学时,计1学分),对于高中阶段化学知识掌握比较薄弱的学生,对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将水质工程学实验并入《水处理实验技术》(32学时),使用任课老师参与编写的出版教材,按照水质工程学的实验环节让学生实际参与操作,强化水质工程处理方面的知识。
(二)实习方面。进一步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按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做到所有专业基础课、重要专业选修课及专业特色课都在校内外建有对应的实习、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对取水工程、给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消防工程等的认识实习和实训实习的需要。
(三)创新创业训练方面。鼓励学生进入专业学习以后就能联系老师进行创新课题实验,对于高年级同学在学校的引导下,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创业尝试,结合江苏省及学校每年组织的申报和资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鼓励大二、大三的学生积极申报,构建部分优秀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平台。通过创业创新训练,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毕业设计(论文)方面。鼓励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与各类大学生科研训练课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原有课题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如果不是科研类的论文研究,学生尽量选择毕业设计,且毕业设计要有针对性,最好是针对具体工程(或者假题真做)。对于双向选择选题模式,备选题目一般应多于学生数的10%,确保一人一题。对于毕业设计,从图纸数量和说明书页数上做了最低工作量的要求(在学校规定排版格式基础上)。鼓励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学生组成毕业设计(论文)团队,进行带有交叉性质的毕业设计(论文)。
(五)课程设计方面。将《水质工程学》(1、2)的课程设计均设置为2周时间,加大课程设计工作量,如在给水厂设计中,就要求学生使用V型滤池,而不是使用教科书中讲述的普通快滤池,锻炼学生查阅设计手册和计算案例书籍的能力,从而使设计更贴近工程实际。将《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课程设计分成《o水管网课程设计》(1周)和《排水管网课程设计》(1周),对于两类管网的计算提出具体的计算要求。在学生课程设计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潜质和积极性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通过完整的课程设计,能显著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适应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完善课程教学大纲
南京林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对于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要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优化,哪些内容是学生要掌握的,哪些是要理解的,哪些是要了解的,不能因课程的合并或者教学时数的减少,而简单地将教学内容进行随意的删减,应该采取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此,我校土木工程学院按照新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了38门课程的课程教学大纲,每门课由一位任课教师执笔,一位老师审核,再集体对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讨论,然后进行修改后再进行讨论,经过反复的讨论修改,最后确定下来。教学必须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教学效果达到大纲标准要求,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在教学大纲里面进行了明确。
主要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给水排水,2013.39.4.
[作者简介]周凌宇(1961- ),男,浙江海宁人,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创造教育及创新研究。(江苏 南京 21001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校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系统化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zkt093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80-02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其中之一便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创新教育”)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创新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而我国的创新教育要到大学,使得我国大学生接受创新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同时我国创新教育过程中实践的缺乏也直接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不足,已经到了非改革不足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的阶段。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的精神,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实事求是地分析人才的特征,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本位,切实构建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思索的问题。
一、系统分析
课程体系即课程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围绕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为了明确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笔者借用系统论中的相关原理来加以阐述。主要从系统的目的性、结构与功能三方面进行探讨。
1.目的性。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并行或形成层级的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各子系统及要素共同服务于系统的目的。从研究范围上来看,课程体系是基于宏观层面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办学目标而言。首先我们要在宏观层面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下简称“创新体系”)进行目的性分析,区分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差异性,区分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区分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不同教育层次及不同专业因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所导致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差异等。
2.结构特征。实现创新体系的目标必须通过相应的系统结构来实现。创新体系作为系统,要求其课程体系的结构为非机械的、弹性的、开放式的。这样的系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型的,与外界存在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耗散结构。必须从过去的刚性框架结构体系走向弹性结构体系,由严谨的、固化的课程结构组建过渡到开放的、生态的课程观。这种弹性的结构不仅带来课程的变化,而且势必带来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
3.效率性。效率性即系统的有效性,是系统功能体现的保证,是确保创新体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属性。一要打破体系局限,效率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现行体系教育资源的局限以及现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局限。打破现行专业实践体系的局限,进而打破现行专业教师队伍体系的局限,在教师、教育与教学的层面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二要切实利用院校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工作环境、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顺利推进创新教育的有力保障。建设创新体系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式的运动。高校首先应当从自身资源出发,在院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政策、人才、资金、硬件设施上给予创新教育活动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其次应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与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创新教育工作环境,进一步挖掘学生社团潜力,通过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竞赛等方式,为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提供舞台。切实利用院校现有资源的关键在于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整合与重组。三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充分挖掘与调动社会要素资源是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由途径。高校除了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生产实习基地、公益活动实践基地、科研项目合作单位等相关的社会教育资源外,还应调动董事会成员单位以及校友会、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等相关的社会教育资源,为创新教育活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和可持续的支撑,提升创新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项需要政府政策引导,学校实施、社会密切配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开放式的课程系统结构框架下,面向社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教育才能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诸多方面资源尚未被高校充分认识与有效利用。以企业为例,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大多是在人才培养后期才通过提供实习基地等方式介入高校的人才培养,事实上,政府及企业界的参与可以更为全面化,能从为有潜力的创业项目提供风险资金、科技经费、项目孵化的支持到联合开发创业教材、课程体系,从设计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到为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为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兼职师资甚至是安排校内专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等。要调动社会资源,开展创新型的教学活动,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相连,从而避免创新教育中新一轮的“本本主义”,提高学习的时效性与实效性,提高学校教育要素的利用率,避免改革创新中常见的激进与浪费。
二、构架思路
美国的高校已经形成较为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其基本涵盖创业构思、融资、企业设立、管理等方面。这是我们在创新体系建设构建思路方面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
1.植入创新、创业基因。事实上,创新教育是一种广义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启蒙与体验教育,实施创新体系建设的目的并非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地创办企业,而是要在他们心中植入“创新”“创业”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便生根、开花。成功的创新、创业者显然是在广泛的创新创业实践中产生的。
笔者于2009年11月15日至2011年7月24日期间进行了2010~2011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现状调查,调查小组由本课题组余文华、王立武、周凌宇、舒铁、许剑颖等老师以及金陵科技学院经济信息系2010与2011届毕业生组成。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132份。其中,有效问卷726份。被访者涉及全省13个地区的113所省部属院校98个专业的上千名应届毕业生以及少量往届毕业生。调查表明,多数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动机。应届毕业生中,只有10%的被访者毕业后打算创业;76%的被访者毕业后选择就业,其中34.3%的同学认为“大学就是为了就业,没想过要创业”。因此,适时植入创新、创业基因,建立新型学习的核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围绕创新创业的目标建立明确的目的性、提高学生的能动性。通过组织学生与成功创业者座谈、讨论等活动植入创新、创业基因,使学生产生创新、创业冲动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创办和运营一个企业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因素,感受到创业者独特的精神气质在创业中的作用;感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风险与快乐等。
2.确立课程建设的核心层。说到底,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普及开设“创造学”课程是实现创新体系建设的第一步。高校“创造学”课程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为主要目标,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通过开设“创造学”课程,为大学生奠定创新创业的核心知识与能力层。实践证明,创造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对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特殊的作用。如西南交大设计了9门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包括“知识经济与创新” “发明创造与技巧”“创新方法与应用(TRIZ)”和“创业学”等,已初步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提倡一至二年级选修“知识经济与创新”和“发明创造与技巧”,三至四年级选修“创新方法与应用(TRIZ)”和“创业学”,帮助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高校“创造学”课程的普及开设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构架课程建设的骨干层。实用的“创业学”课程建设是构建创新体系的骨干层。长期以来,高校创业教育课没有被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即使作为一门辅导课程开设的做法也不常见。调查表明,只有4%的被访者接受过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与培训,而且主要集中在四年级第二个学期,往往开课的时候正值学生求职的高峰期,出勤率难以保证,况且开课的老师也多属于“学院派”或来自“负责学生就业”的行政部门,大多缺乏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的就业经历。而聘请的创业者或企业家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质量亟待提高。实用的“创业学”课程的建设需从树立学生创业思想、培养学生创业技能的实际出发,着重讲解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整个企业生命周期管理进行案例式和模拟式讲解,着力于学生实际创业能力的提高。
4.创建课程建设的特色层。创建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的特色层,除建设研究型课程及相关的实践通过增加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减少课内学时,增加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时间外,更为重要的是开设风险课程与进行失败教育。
调查表明,对“如何面对创业的失败”,有80%的被访者态度是积极乐观的。但是,我们认为创新与创业固然需要“激情”与“励志”,可是“失败”教育是更为重要的。如果一味强调“成功”而忽视创新与创业中巨大的风险,便是对学生的误导。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失败和成功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创新。学生不仅要揣着成功的梦想,更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如何真正认识失败,并将失败化为动力成为风险课程的建设的关键。
要开设专利与产权――知识产权相关课程、风投及融资――金融相关课程、商业计划书写作、拓展经济金融类方向模块等,以加强实验教学和学生科学研究基础训练环节。在“创业学”的教学中,通过对创业者素质特征、创业环境分析、创业计划的编制、创业融资、创业企业市场营销组织与管理、创建企业、创业企业的组织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创业企业风险管理、创业企业经营中法律问题的讲解,结合学生的模拟创业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5.人才孵化班。探索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及校生合作的孵化模式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孵化是在学生的创业项目由萌芽、成活到新创企业的培育过程。项目孵化需要早期关注、重点开发建设。除孵化场地和配置相关设施外,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制定基金管理办法;组建创业导师团队,采用责任制的方式等,都是帮助学生创业项目顺利孵化的措施,以便新创企业的条件成熟后顺利与社会接轨。孵化的方式让社会参与到学校创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来,充分调动企业、院校以及个人的资源,结合社会的力量提高学生的生态适应性与竞争创业能力。
三、开发技术
1.以新型的测评体系为关键引导技术。新型的测评体系是构建创新体系的前提,包括“创新、创业能力的测评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测评体系”两部分。测评体系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性格特质、创业潜能,从而减少创业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时也可以用于检验与监控教育的进程与效果。测评系统可涵盖“创业业能力”“创业动机”“模拟操作”等环节。测评体系是学校及社会对于教学质量把握的基础手段。对于新兴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说,传统的测评及评估模式显然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
2.以弹性课程制度与弹性学分制度为技术支撑。弹性课程制度是创新教育实施的基本保证,是系统地开展创新教育的本质所在。创新体系在安排关联性强化选修课模块的基础上,突出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性、开放性与扩展性,避免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确定性与封闭性,使得创新教育本身能够真正适用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弹性课程制也就是学生在参加测评后进行分班级、分阶段教育。创新、创业课程的安排不能一刀切,不仅要满足社会以及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也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差异,在创新课程的设置上必须体现灵活性与弹性。开课与选课视社会、学生的需求而定。
江苏省颁布的《省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有相关规定,弹性的学分制技术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时间等对所学科目进行选择、学习与完成。学分是计算学习量的单位。学生修习一定的课程并考试合格,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达到一定的创新、创业分值后学校便给予毕业,即将更多的分核算与创新实践、特别是离校后的实践联系起来。允许学生自由确定修业年限、选课、转专业,鼓励跨学科学习甚至跨校区的学习。弹性的学分制与创新、创业分值评价更加注重以能力为导向,鼓励终身学习、创新与创业等。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建设不同于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打破现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局限,充分利用院校以及社会现有资源,重视与加强失败教育。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建成有机的、生态式的低碳环保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