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育实践与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本质上是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对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作品等素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艺术已经广泛进入电视、电脑、网络等大众媒体,成为现代日常生活、精神陶冶和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艺术的感受、想像和创造能力,已经成为促进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与之相对应,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实践与研究,走出了一条以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富有民族特色办学之路,为高校输送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民族人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和好评。
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理念
我国第一位艺术教育博士郭声健,在以普通学校艺术教育作为研究方向的论文中指出:中小学艺术教育应该是审美教育,它通过艺术化的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欣赏和表现活动,并在艺术活动中学习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我校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和感受,提高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艺术特别是朝鲜族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掌握必要的艺术知识与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突出朝鲜族艺术学科特点,形成具有本县民族艺术教育的特色,让艺术教育不但能够在德育、智育力所不及的方面发挥出其特有的审美功能,而且能发挥出就连德育、智育自身也难以发挥出的德育、智育的功能。学校抓住民族艺术教育这一突破口,使艺术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我校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教育思想,科学的艺术教育实践,连续多年的艺术教育成果,使学校的艺术教育走在了全县中小学的前列。
二、多方筹资,改善艺术教育设施
艺术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要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把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积极为学校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物质保障。为此,学校始终把艺术教育的硬件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学校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共投入50余万元,布置装潢了具有朝鲜民族特色的舞蹈室、艺术成果综合展室、多功能综合大礼堂、绘画室,配置了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购置了与之配套的还有录音机、影碟机、电视机、幻灯机、种类齐全的石膏塑像、各种组合的静物、色彩、画架、画布和各种乐器、舞蹈服装、道具等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我校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更好地对学生开展艺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科学管理,规范艺术教育教学
我校坚持高起点、高水平的原则,确立了继承和弘扬朝鲜族文化传统与发展现代艺术教育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技能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工作思路。为保证学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民族艺术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把艺术教育作为考核班级、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备课、课堂教学、教学科研、课外辅导及各种文化艺术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严格的标准和便于操作的考评机制。
艺术教师(主要是音乐、美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严格按照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认真上足上好每一堂艺术课,完成所有教学任务。从而让学生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
在开设艺术课和培养艺术特长生的同时,积极发挥学生艺术团的力量,大力开展各种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积极组织学生艺术团走向校外,参与各种社会文化活动,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
在课程、课时安排上,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认真执行,上足,上好。在教学过程中,对具有以前已学习过某一艺术单项且有一定水平的学生,采取再提高的教学方式进行个别辅导,对初学者分小组进行授课。整个教学过程,依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教学形式,学生按不同进度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同时,定期举行公开课,不断修正新的教学模式,确保艺术教育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四、普及教育,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在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需求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人文环境的发展,家长和社会对于人才培训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不仅要求我们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还对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构成有很高的期待,要求我们民族教育在提高学生智力水平的基础上,还要培养出掌握基本民族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
近几年我校着力加强民族艺术教学工作,在开设好常规艺术教育课程的同时,增设了朝鲜族器乐、舞蹈课和朝鲜族书法课、朝鲜族美术课程(均为选修课),力求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普遍提高民族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还招收了朝鲜族艺术特长生,并配置民族艺术专业教师,由主管校长直接负责,指导艺术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制定教学计划和培训目标,责任到人加强特长生的培养。在特长生的影响下,一些有艺术潜能的学生也加入了进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以美术学科为例,专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教育的同时,结合课程安排有意识地穿插民族绘画教学内容,十分注意普及学生民族绘画知识和学生美术潜能的发挥,让学生有时间有目的的进行发挥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绘画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艺术潜质,并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名学生,临摹的达芬奇的《蒙那丽莎》那幅油画,人物造型准确,形象逼真,笔触细腻到位。后来,老师注意培养他的民族绘画水平,动员他加入到民族绘画特长班,三年后,他考入了大连民族学院设计专业。之后另外还有几位学生,以自己较好的绘画能力考取了大连民族学院、吉林动画学院等。2006年,我校金延龙同学的作品在吉林省新闻社举办的美术作品比赛中获的银奖;同年李相姬同学在全县首届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这应该说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好例子。
五、拓展空间,丰富第二课堂教学
为了给艺术教育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民族文艺展示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更具体的艺术体验,使学生的艺术才华得以充分展现,营造了一个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富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学校成立了民族舞蹈小组、声乐小组、书法小组、绘画小组及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的班级合唱团。每到课外活动时间,校园内歌声四起,学子们挥毫泼墨,其乐融融,校园中到处都洋溢着富有浓郁朝鲜族特色的合谐景致。
学校每年都定期举行不同的民族艺术活动,如以民族歌舞为主的大合唱比赛,开学、毕业典礼上的汇报演出、师生卡拉OK大赛,绘画展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活动,整个校园沉浸在民族艺术的海洋里。同时,学校还将这些活动推出校园,参加演出,并获得很好的成绩。每年在团县委组织的活动中,我校舞蹈队的民族舞蹈均获得出席领导和观众的普遍好评。2003年,在市第一届中小学艺术活动中,我校民族舞蹈《手绢舞》获得二等奖。2004年,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艺术大赛中民族舞蹈《扇子舞》获得二等奖。2005年我校应市艺术节的要求,到市演出民族舞蹈《喜庆舞》。2006年民族舞蹈“帽子舞”获得一等奖。同年在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民族舞蹈《刀舞》、《帽子舞》分获一、二等奖,金鑫的绘画作品《色彩》获二等奖。2008年,延边电视台组织的《长白杯》独唱比赛中,我校学生获得二等奖。
六、培养师资,提高艺术教学质量
重视艺术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让艺术教师学有所用,是提高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我校非常重视对全体教师和艺术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完善岗位考核制度,对艺术教师在艺术教学和艺术业务领域取得的成绩和教育成绩列入同等加分项,让奉献精神归化为教师的动力,把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稳步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本培训,组织民族艺术专业教师定期为全体教师上公开课,重点普及民族艺术常识,由浅入深培养广大教师的民族文化素质。克服经费紧张的实际困难,要想方设法让艺术教师参加一些艺术教育学习培训班和各种类型的研讨交流会,鼓励艺术教师参加各种类型的展览、比赛,对于完善艺术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整体艺术修养和教学水平提到了积极的作用。
七、各科渗透,整体提升艺术教育水平
生活是美的,艺术是生活的再现,同样也是美的。艺术的任务就是教学人们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教人乐观向上、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责任,同样各科教材都是各个领域中美的极致。所以每个学科都要认真挖掘美,各科任课教师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美,不能使学生感到枯燥,这才是艺术教育的真正普及。优化学科课堂教学,将艺术教育融入其中,是促进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使学生既增长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和艺术修养。
语文。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发掘美育因素,提高教学效果。高中课本中《再别康桥》一课,教师把汉语文、音乐、美术(影视)有机地融在一起。多媒体的动态美景,配上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很快就领会了课文内容。通过学科渗透,学生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获得美的感受,领略了自然美、音乐美、色彩美、语言美,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有较长一段时间是被分为了不同的教育类型。以往我国人民将职业教育的概念认定为由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是可以得到国家颁发的教育学历。而对技工教育而言,是指劳动行政部门主管的学校,同时技工教育的毕业生也无法得到国家颁发的教育学历。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目前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因此,人事管理制度也需要进行改革,将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之间的接线进行模糊,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融合。文章从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且结合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现状,讨论了如何将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进行融合。
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注重于理论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因此经过职业教育学习的学生在理论学习上十分过硬。但是在实践方面,与理论有着严重的脱节现象。而正是由于这样的现象,导致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虽然在理论上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是无法很好地进行的。因此为了让我国职业教育更好地进行,就必须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不仅不能完全和普通高等教育相同,同时也需要加强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教学,以保证职业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同时对于职业教育的考试制度也需要进行改进。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考试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在考试过程中进行体现的方法。而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很好的检测学生对课堂教授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目前职业教育考试让学生以及教师深陷于应试教育的泥潭无法自拔,在毕业后的知识掌握也无法达到要求。在职业教育的教师方面,教师的素质普遍较低,因此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因此,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为了较好的进行,就必须与技工教育进行融合,吸收技工教育的特点,提高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
二、我国技工教育对职业教育的启示
目前我国的技工教育显然要比职业教育更受企业欢迎,这主要是因为技工教育进行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技工教育培训的学生在动手能力上远远高于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在刚进入到企业后就可以为企业做出贡献,十分适合社会的需要,对学生的学专业素质培养十分关注。而正是由于这一点,技工教育可以为我国的职业教育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在通常的情况下,职业教育是介于技工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之间的一种教育方式,经过职业教育的学生在理论研究的能力上是无法与本科毕业生相比的,在动手能力上是无法与技工教育的毕业生相比的,因此在两方面都无法达到社会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也就无法得到我国企业的青睐。由此可见,为了让我国的职业教育较好的进行,就必须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进行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精进。而如果我国职业教育在进行过程中按照社会的需求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就能够极大地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水平以及就业率。
三、我国的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进行融合的实践
如果让我国的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进行融合,那么就能够让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好地进行。而在我国某地的职业教育学院也与技工教育进行了结合,并且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例如我国某地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当地人民政府批准,与当地的技术学院等技工教育学院进行了融合,并且组建成为了专门意义上的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这样的方法,就能够实现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进行较好的融合。在融合之前,可以采用许多有效的手段以及措施进行融合。在融合的方法上,主要总结起来有3种方法。
(一)将办学方法进行创新
在办学方法上,可以进行创新,以保证学院较好较快的发展。在这一方面,可以使用一些新兴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的创立方法上,可以将教育的中心确立为“能力”,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需要主题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且需要建立起教学质量的监督体系,以保证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在融合后能够逐渐提升教学质量。
(二)需要让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全面融合
在这一方面,为了明确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在融合后的教学方向以及教学目标,可以制定出专门的发展纲要,并且可以使用一些竞争招聘的手段,在源头上让学员的管理水平以及师资水平进行提升。
(三)通过迎评创优的方式来推动学院的发展
通过迎评创优的方式,则可以更好的帮助学员的发展。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学院多参加省内外的各项评定,并且需要尽力的取得较好的成绩,从而提升学院的影响力以及知名度。由于学院的知名度提高了,也就能够吸引更好的师资力量以及生源,帮助学院更好的得到发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往往无法达到要求,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水平。而让我国的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进行融合,就能够帮助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得到提升,也能够更好的提高我国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于晓东.解析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的成功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3,(19):2-2.
[2]李强.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的成功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173.
一、理论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昭示了闪光教育的真谛,就是遵从人的本质特性,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作为基础,真正把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新型德育教育模式,摒弃过去行政式、任务式、标签式、命令式的传统德育手段。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放大优点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的人文关怀,这更加符合现代德育的内涵。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多在独生子女的条件下长大,生活条件优越,挫折教育极其缺乏,听惯了好话,同时他们在初中阶段成绩都还算中等偏上。但是到了高中阶段后,原来的优越感逐渐丧失,竞争压力陡然增大,学业负担重,加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在现代的高考模式下,要承载成功和失败、拼搏和放弃的转变,人生的迷茫、家长的期望等就更加重了心理负担。因而他们的心理需要引导,需要真诚的安慰,需要鼓励教育来增加他们前行的力量。反之,在心理处在青春蜕变的关键时刻,稍有不慎,就会自暴自弃,带来不良的后果。所以,在高中德育实践中就需要德育者用欣赏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用“闪光教育”思维作为德育实践的行动指南。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学校,总有成绩靠后表现平平的学生,他们大多缺乏自信,人生目标不是很明确,这样的学生更加需要激励,使得他们重获自信。而且这部分学生往往是现行德育的重点管理对象。
“闪光教育”的德育实践就是关注到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通过关注、表扬、激励,使得他们找回自信,从而达到德育实践的最终目的。
二、基本思路
闪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必须从学校管理的大局出发,各层面协同合作推进。从教师层面做好宣传工作,所有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全员育人,让所有教师明确闪光教育的内核,人人有义务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从小处着眼,及时鼓励。从德育管理层面做好考核工作,把闪光教育作为班级德育考核的重要项目之一,设计考核细则并落实到位,鼓励各班级发掘出学生闪光点,让学生人人争先,勇于亮点,形成班级内互相欣赏、互相鼓励,集体奋进的态势。从学生活动层面做好平台活动,学校德育部门要经常联合其他部门搭建各种能够展示学生“亮点”的平台,举办门类多样、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有时甚至要量身定做体现局部特色的活动,使得学生们有展示闪光点的舞台,通过受众欣赏来提升自信。
通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多平台锻炼,使得更多的同学能够体验到进步的乐趣,由平庸走向闪光,以点带面。同时使得校园文化气氛活跃、品位提升,从而促进整个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具体实施
理念需要实践的检验,闪光教育需要德育实践活动来支撑,两者要契合。就以笔者学校为例谈谈闪光教育德育实践。
作为一所三星级普通高中,学校确立了“寻找闪光的教育”办学特色,内化“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办学理念。将“每周一星”评选活动打造成我校的德育特色活动,有详细的标准和考核制度。“每周一星”评选标准:每班级每周评出一位有“闪光点”的同学,且行为表现能够感染带动周边同学积极向上的同学,将其命名为班级之星。班主任再向学校推荐其为校级每周一星候选人,要求候选人在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突出的能力表现被身边的老师、同学认可。学校组织评定后,从候选人中评选出一位校级“每周一星”,并将授予其在某个方面的闪光之星,比如:“学习之星”“文明之星”“体育之星”“绘画之星”“管理之星”“乐于助人之星”“文采之星”“演讲之星”“孝敬父母之星”“礼仪之星”等等。以此来发掘我校学生的闪光之处,激励带动更多的同学积极向上。学校对班级进行奖惩性考核,对入选校级“每周一星”的班级当月班级考核加分,对没有候选人的班级扣分。学校对“每周一星”颁发荣誉证书,并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对推荐教师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学校将“每周一星”图文并茂式在学校大屏幕上一周内滚动播放;在校报上刊登照片和事迹或获评感言等;并上传学校网站。同时学校在主干道上制作了“星光大道”主题景观,对一个学期评出的“闪光之星”图文并茂集中展示。在这一过程中,一大批在不同方面有特长的同学脱颖而出,如星光般熠熠闪烁,通过榜样示范,传递正能量,更多的同学会把优秀变成习惯。“星光大道”既汇聚了学子的优秀风采,又是学校闪光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从而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
文化应该是融入一个人,一个民族的血液中的。我们民族的文化是从何而来?它是从《诗经》中来,从《论语》《庄子》等先秦诸子中来,从唐诗、宋词、元曲中来……激荡我们民族的血脉,历经千古不老!
一、初中语文第一节课,给学生一个传统文化的世界
初中语文第一课,我们便向学生介绍国学,介绍传统文化三股主流:儒、道、释。
我们向学生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领学生做猜测空间的游戏,从而锻炼学生表达和倾听能力,了解文化名人、著作等。
在“文学欣赏”这一环节,我们带领学生欣赏《蒹葭》,了解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风格,欣赏余光的《春天 遂想起》,了解余光中和他的乡愁诗,认识游子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我们还向大家推荐了《开心学国学》的主题曲,领略中华文明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摘抄优美古诗文、课前进行“精彩展示”
多年来,从六年级学生们入学开始,每周末都有一项作业――古诗文摘抄。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古诗文篇目做摘抄笔记。
当我们学习《观沧海》时,有的学生便摘抄《短歌行》;当我们学习当我们学习《桃花源记》时,有的同学就摘抄《归去来兮辞》:当我们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后,有的同学摘抄他的《正气歌》……
如何检查学生的摘抄效果呢?
我在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设计了“精彩展示”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大声朗诵自己所摘抄的古诗文,让朗朗的诵读声成为语文课的前奏。
精彩展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具有古诗词创作能力。请看学生的诗词习作(该诗获“诗词中国”传统诗词青少年创作大赛二等奖):
减字木兰花
王子欣
物是人非,言笑晏晏在耳畔。花落泪垂,美人独坐颦蛾眉。
流年似水,今秋未减前秋怨,借酒消愁,狂歌依旧情难旧。
武陵春 花木
陈 宇
荷兰竹柏不肯醉,牡丹只富贵,暮秋亦曾羡菊梅,红豆无声喟。
白杨是否伴梧桐,苦与甜滋味,木棉铁树万年青,无人解相思泪。
精彩展示,给每个孩子心中都洒下阳光,使他们成为留恋于语文青草地的快乐的孩子。
三、校本活动课――“华夏经典诵”和诗会活动的开展
每周两节的校本活动课,我们向学生介绍我国历史的文学大家,并学习其作品。比如,学习了杜甫的《石壕吏》之后,便学习他的《兵车行》,感受苛酷的兵役带给人民的灾难;学习《江城子 密州出猎》时,诵读班便学习《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年日夜记梦》,感受苏正月轼对亡妻深挚怀念和伤悼……
每年5月,我校召开了“‘激情满怀 诗诵风华’经典诵读诗会”,诗会期间,学校成了诗的海洋。诗会中,同学们热情高能高涨,表演形式多样:朗诵篇目中有经典诗歌,有自创诗歌 。
四、论语讲坛――教师们精神盛宴
《论语》被誉为“东方的圣经”,穿越千年不老,读《论语》就是让我们在奔波中沉静下来,静观自己的心灵,独享一刻之闲。为了引导教师从论语这东方圣经中觅人生的智慧与顿悟,我校开设了“论语讲坛”。
在学校的“论语讲坛”中,我向全校教师讲解了《论语》中的“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从“大学”谈起,从孔子、孟子、苏轼等角度讲解了我对“忠恕之道”的理解……使全校教师走近《论语》,了解了《论语》。
五、“风华好诗词大赛”的举行
2014年,我们组织了“风华好诗词”大赛。初赛九百人海选,复赛六十人角逐,决赛十二争雄,推出“决赛”现场,学年顶尖级选手进行了激烈的角逐。赛场步步惊心,迭起,掌声雷动。《哈尔滨日报》《生活报》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六、带领学生进行“名家系列研究”
近年来,我还带领学生进行了“苏轼系列研究”“杜甫系列研究”“李白月诗研究”。2012年6月15日,中语会副会长张鹏举教授来风华中学听了我的《黄州 苏轼 赤壁》,在全国“传统文化实践研究年会上”给予肯定。
七、访文庙走近孔子,沐浴儒家精神洗礼
为了更好地领悟儒家的思想精华,我带领学生参观了哈尔滨文庙。通过参观大成殿、走畔桥,听讲解员介绍孔子的生平,我们共同感受着孔子自强不息的灵魂力量,使孔子的形象驶入了学生的心灵之中。
八、编辑出版《风华经典诵》《风华佳作园》
为了更集中地引导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主编了风华中学语文校本教材《风华经典诵》。包含包含《四书篇》《古诗词篇》《古文篇》《现代诗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感悟国学。
《序言》中这样写:“《风华经典诵》采撷文学的朵朵浪花,献给风华莘莘学子,以承儒家思想的火种,传厚德载物之道。希望同学们润泽心灵,汲取智慧。”
关键词 :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实践体系 社会教育
随着现代就业前景日趋紧张,高校在帮助学生就业的同时,更多的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创业教育。但是如何才能将创业教育同高校的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这就成了每个高校师生需要面对的课题。下面,本文将对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体系进行探讨。
一、在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融入创业思想
创业精神并不是空口说白话即可做到的,高校对此更不能只是一贯的动员,这无异于怂恿,对毕业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教师必须正确地引导,让学生可以在自己合适的专业方向进行创业。
1.在专业课内容中引导创业。所谓创业并不是单纯地开一个小公司或饮食店,我们所期待的创业是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开拓新的事业。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发现自己所学专业中的新形势新发展,并且利用这些“新”为自己的将来打开一片天地。为此,在我们日常的专业教学中,除了要教导学生已有的知识外,更多的需要教导学生专业应用。例如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婚庆展会的沙画,在几年前仍然只作为一个美术技巧,在众多美术课程中被学生忽视。但是经过学生的对专业前景的观察,已经能够很好地运用到工作事业中去。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发现商机创业的同时,首先应当改变我们的教学方式。
2.在专业课形式中引导创业。学生的创业是带有风险的,而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规避风险,让学生有更充足的准备应对创业时所带来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储备,更需要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运用的过程中了解所学专业在将来有什么运用之处。例如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多地运用多媒体,将国外的一些先进方法带入课堂,让学生了解国际形势,并且根据我们现在的国情以及社会需要进行改变。在这样的引导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思考,并且找到答案,这才是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二、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创业教育
创业并不是纸上谈兵,学生在有了创业的需求与欲望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创业的经过,以及创业过程中所带来的麻烦以及遇到的问题。而这些我们可以利用实践来引导学生。
1.利用实践激发学生的创业情绪。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联系的根本,在于学生是否能有创业的主观意愿,如果无法激起学生的主观意愿,教师无论如何教导学生创业都无济于事。因此,我们可以引入成熟的创业案例,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并且可以联系一些成熟的创业企业,让学生进行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2.利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学生有了创业的渴望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拥有创业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产生创业情绪,更关键的是,学生可以由此找到创业的切人点。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知道所学的专业如何致用,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将书面的知识变为工作的能力,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找创业的契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起到引导作用,不要刻意限制学生的思维,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帮助。
(一)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实践变革是为彰显教育的社会职能而发生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变革活动,在本质上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具体体现,反映的是社会的教育需要。要理解教育社会职能的能动性,就必须充分把握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充分认识到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是所谓的“相对”,指教育活动的存在与变化是有条件的,其社会职能的发挥有赖于一定社会条件的支持,同时随其变化而变化。二是所谓“独立性”,指的是教育的行为价值的内在稳定性,强调的是教育活动有自身存在的特性以及较强的独立提出和实施行为目的的能力,不易受其他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两层含义叠加在一起,既是说明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但更是凸显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驱动教育发生摆脱束缚、实现超越时展的变革的内因。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人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践变革是具有鲜明价值取向和丰富文化内涵、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把各种有利于人的发展的要素充分整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活动。基于教育的生活本性,不断使自身的价值和功能更加趋近于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价值旨趣所在,集中体现了人对自身发展的期待和设计。因此,每一次的教育实践变革都是在已有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对当下教育进行的改造和创新,是具有雄厚历史基础并面向未来、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能动的活动。充分说明这一点,就是要揭示作为为未来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具有强大的能动性,它能够在被制约和影响的条件下,通过自我变革以超越这些制约和影响,进而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作用,教育的社会职能就是在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能动性两方面力量达成某种平衡的条件下实现的。
(二)教育实践变革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以培养人为己任的活动,而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一个人要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尤其是能够适应特定的体制,就要接受社会的要求与制约,为此,受制于社会、为一定的时代和体制服务是教育得以发挥自身功能的前提。但是,教育还有更为广阔和高远的价值目标,犹如苏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它在帮助人适应一定时代和体制的同时,更要剔除遮蔽、完善人性,在更为深刻的层面体现出促进人实现更好发展的功能。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得当下的环境和条件与人的发展之间可能存在不相适应,甚至会出现相互背离或冲突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下,需要教育及时从形态、内容和方式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在各种因素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实现动态平衡,更好地展现教育的社会职能、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且展开于生活,而生成和变化是生活的本性,在这层意义上,探究与生活、与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相一致,是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活动方式,它确保教育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通过自身的能动性以证明自身的存在。循此逻辑,探究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合乎生活本性的教育就是以探究作为其活动方式彰显其价值的。探究的品格使得教育活动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在什么体制下,即便背离其本性的力量再强大,其中都有一股内在的能动力量影响自身的实践,这是教育活动的源头活水,是其内在价值生生不息、应对外界的各种变化的依据,构成教育的超越性的核心内涵。由探究展开的教育活动与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相同步,是教育的学术品格的反映。如果教育的进程和方式违背了这一点,其活动乃至内容都必然会偏离教育的原点。一般来说,教育的探究性通常内隐地存在于教育活动过程并以缄默的方式发挥作用。当教育以自身的惯性平稳地运行或者外在力量大于教育本身时,人们往往可能对它的存在视而不见,然而,当社会发生变革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时,蓄积起来的教育的探究性的力量就会显露出来,成为促成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动因。
(三)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
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其中既蕴含着人类对未来的愿景和期盼,也彰显着人类的智慧和努力。教育是人类重要的实践领域,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教育经验和教育认识都能够通过教育实践反映出来,表征着人对教育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也孕育着对未来的期待的萌芽。依据辩证法,任何逻辑力量都是在事物本身原始性矛盾的基点上生成的。作为有质的规定性的教育,既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又有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核心特质,教育实践变革就产生于这两种力量的相互博弈并达到某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对其逻辑分析也需要基此展开。
教育理论是促进教育实践变革的重要因素。教育是包含极为复杂的价值要素的实践活动,如何恰当合理地协调其间关系直接关涉对教育的理解和把握,正如有人所指出的:“在教育活动中寻求的某些有价值的手段或目的”是教育实践变革的旨趣。而这些“有价值的手段或目的”必然有历史延续性和累积性,蕴含着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认识,它们驱动着教育实践变革,并以适宜的方式在其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教育理论的能动性就体现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反映和揭示其中的运行逻辑并对教育实践变革做出批判和价值澄清,确保教育实践变革在正确的方向上行进,推动新的教育认识的生成。
多样化是教育实践变革方式的特征。教育实践变革的问题导向性决定了其方式的丰富多样性,需要全面地把握它。从引发变革的动因上看,教育实践变革可分为外铄式和内发式两种类型。所谓外铄式,是指教育实践变革由外在力量引发和推动,具有自上而下、由外到内的特性。这种变革方式在政策支持、组织实施、资源保障,尤其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变革的社会氛围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其不足在于,如果对变革过程的复杂性把握的不够充分,或者缺乏良好的愿景,此类方式的教育实践变革就可能因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而难以为继,事倍功半,甚至会使教育活动产生偏差。而内发式则是指发生于教育内部、然后逐步由内推向外、自下而上、渐进式的变革,这种方式关注教育生态的多样性,尊重教育发展的现实性,能最大限度地唤起教育自身的主体意识,激活并释放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教育持续自我更新。在这个意义上,内发式的教育实践变革的价值和意义高于外铄式的教育实践变革。但是,要实现自下而上的教育实践变革是有条件的:一是教育自身有变革的内在愿望与需要,二是需要有外在社会条件的支持。只有这两方面条件都具备时,变革才能发生并发挥出应有的社会功能。
此外,自下而上的教育实践变革的效果的显现是缓慢的,较难在短时期内看到成效,尤其是在一定的体制性因素的作用下,如果条件受限,得不到其充分支持,它要达成既定的目标就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基于教育实践变革所具有的鲜明的社会历史性、与时代需要的内在关联性以及效果显现的延迟性等特性,简单化地对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教育实践变革做出评价是不适宜的,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决策本身都不是有效的,仅当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相互作用、调和并且导向欲求的目标时,改进才会产生。”教育实践变革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形态方式多样,并不能简单地拘泥于某种既定的套路或模式,合理的教育实践变革就是要以外部推动为条件、以内部变革为根据展开自己的活动逻辑,在变革中形成推动教育向前的力量。
教育实践变革具有系统性。教育实践变革是系统性的变化,其内容涉及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一是教育思想和观念层面的变革。教育思想和观念是教育主体对教育现实的自觉反映,包含了“应然”的价值取向,之于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能动作用,是教育实践变革的先导和灵魂。二是教育系统层面的变革。教育实践变革是对关涉教育发展的各种要素间相互关系的重建,旨在提升和拓展教育的各种社会职能的发挥。依照结构功能主义观,教育系统中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之于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有重要影响,要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职能,就必须完善目标体系、权责体系、角色关系、沟通和协调体系,这些方面都是关涉教育实践变革的组成部分,是教育实践变革的关键。三是教育实践方式层面的变革。教育的形态、内容以及运行方式等能够基于情境和条件的需要与可能不断做出与之相适应的调整,积极促使教育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发生变革,是教育实践变革的外显形态。这三个层面的变革之于教育的社会职能的发挥具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只有相互适应、形成合力,教育实践变革之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性推动力量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实现对社会生活变革的影响。
人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是教育实践变革的根本原因。无论在何种条件下,人的需要和愿望都是在一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与当下的社会现实的交互作用生成的,其中,已有的教育认识必然会以复杂的形态内隐在教育活动之中并对其发挥影响力,是促使其生成当下的需要和对未来的愿景的条件。作为推动社会变化和文化变革的活动,教育实践变革具有渐变性,无论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它实际上总是从微小的方面以渐进式的方式展开的,是在与之相关的各方面力量不断博弈的情形下,由量到质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溯源已有的理论基础、澄清已有的立场是教育实践变革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明确的意义感、方向感的关键,这也是使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以问题解决为扭结消除其间裂隙的条件。
二、教育实践变革的理论特征分析
教育实践变革是能动的活动,其中既潜含着丰富的前人智慧和能够激活人面对当下疑难情境的机智,同时也隐含着教育发展的愿景,能够通过不断澄清和验证已有教育经验和认识的基础和合理性,使教育理论的能动作用得以不断地发挥出来。因此,科学合理的教育理论绝不是建立在无视自身根基和条件的某种道义上的思辨或臆想,而是有历史传承为内在依据、蕴含在教育实践变革中的能动力量,具有以下特征。
(一)变易性
作为在已有的历史基础上展开的活动,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变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此时能够发挥作用的教育理论必然是在当下新情境下发生了适应性变化的、柔化的理论。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的愿景和时代的变化为教育实践变革提供了背景、动力和条件,也对其提出了要求,适应时代精神的教育理论必定来自当下的教育实践变革,并能够予其以分析、说明和展望。显然,迅猛的社会变革给教育理论带来的影响是如果它要能够准确充分地反映变革,就必须在逻辑起点、体系构建、表述方式和词语使用等方面与教育实践变革同步,且能够准确反映其时代特征和需求,而不能像以往的教育理论那样是宏大叙事和思辨性的。在这一点上,哈耶克(FriedrichAugustvonHayek)的分立知识观有很强的解释力。他认为,知识是以个体化的形态存在的,在本质上是分散的,这种“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它们在一般意义上甚至不可能被称为科学的知识。但正是在这方面,每个人实际上都对所有其他人来说具有某种优势,因为每个人都掌握着可以利用的独一无二的信息而基于这种信息的决策只有由每个个人做出或由他积极参与做出时这种信息才能被利用。”知识的应用是分散性的,每个事实情境的知识仅为每个相关个体所拥有,总是与特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教育实践变革具有鲜明的时空特征,以往任何所谓学科化、系统化的教育理论都难以对当下的教育现实做出准确和充分的解读和充分说明。在这种情形下,教育理论就应当有“变易”性①,能够依据情境自我重构,及时做出能与时代对话的调整,而不能不顾正在变化的现实、按照某种既定逻辑去推演。关涉教育实践变革、具有分立性教育理论建构于历史的背景之上,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知识基础、体验以及现实处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高度个人化、地方化和情境化的知识,它所具有的经验性和变化性使其区别于可以被共享、标准化的知识,无法像规范的学科化、体系化的教育理论那样被纳入特定的学科体系之中或用其话语方式加以言说,而且,这种知识的拥有者只有在特定的情势下才能知道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它。只有充分认识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和教育理论的变易性,才能准确地解释教育实践变革过程中蕴含在每个实践个体身上的知识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在其中可能发挥的功能。
教育是情境性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具有变易性的知识才能很好地把握它,因此,以反映人的存在、与教育实践的逻辑同构的教育理论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帮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为目的,能够不断地自我改造和调整。以往在客观主义知识观的影响下,人们多据持强势学科的知识观来看待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理论相对于教育实践具有优先性,对实践具有指导、甚至是规约作用,在这种学科化的知识观的影响下,出现了漠视教育的情境性和教育理论的学科特征的问题,以至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冲突不已,引发了诸多争讼。教育实践本身与生活间具有天然的内在关联性,这样一种基于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关联在教育与外界的各种关系中具有优先性,它使得教育实践往往会不受教育理论的牵绊而沿着生活的轨迹一往直前,不断地发生变革。换言之,教育实践变革本身所具有的高度复杂性决定了学科化的教育理论必须跳出逻辑自足的窠臼,在理论旨趣、形式、体系、内容等方面能够更加贴切地做出与教育实践同构的诠释和解读。事实上,教育实践变革必定是发生于特定时空条件下的活动,能够对其做出充分阐释的只能是具有情境适应性的、能够变易的知识。劳斯(J.Rouse)就指出,适用于具体的实践场域的知识是地方性知识,它是具有鲜明实践性特征的知识。他说:“科学知识根本就是地方性知识,它具体包括于实践中,而这些实践不能为了运用而被彻底抽象为理论和独立于情境的规则。”②在他的认识中,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只能与实践的具体情境联系在一起,只有它才具有对该情境做出充分解读和说明的能力。教育是情境性的活动,能够帮助人应对各种疑难情境的教育理论一定要有很好的情境适应性,也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生成有话语权的教育理论,这也是破除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隔阂的关键。
(二)丰富性
从情境适应性上看,一定的理论是相对于一定的实践而言的,所谓普适的理论也是相对于适用的范围而言的,说明人的认识具有有限性,有特定的边界、适合的层次和范围,其解释力也实现于这个空间。以往在讨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系时,缺乏对教育理论的旨趣、形态、结构以及生成过程和方式、一定的教育理论的主体等要素做出清晰的界定,致使教育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与教育实践本身缺乏内在的对应性,比如,动辄以“脱离教育实践”为口实予教育理论以指责,但这样的表述并未能说明它们两者各自的主体和范围,很难说清楚是“谁的理论”脱离了“谁的实践”,也没有说清楚是什么样的教育理论脱离了哪一类教育实践,结果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各说各话,对它们两者关系的批评也是无的放矢,以至其间纷争不已。
教育实践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决定了教育理论的层次和形态的丰富性。从存在到思维的类别来讲,对应不同层面的教育实践领域,可以将教育理论分为四个不同的认识层次,即大众化的教育认识、职业化的教育认识、专业化的教育认识、学科化的教育认识。它们各自的生成基础、表达方式以及解释域不一样,能够发挥的功能也相异,在讨论教育理论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时,需要对它们做出区分,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是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教育实践变革。
社会大众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主体,其生活样态固然是日常和习俗性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对教育的期盼和亲身实践。对其而言,生活的信念和需要使得其无论自身当下的生活状态如何,对教育和人自身的发展都有自身的理解和认知,都会身体力行地在生活中去实践自身的对教育的愿景。大众化的教育认识和感受固然是真实的,有合乎教育本性的一面,反映社会大众的生活实践和对教育的理解,但其也有被遮蔽的一面,未必是全然合理的和科学的,意味着它既是促成教育实践变革的最原初的力量和生成更深刻的教育认识的基石与前提,但也可能是制约教育实践变革和深化教育认识的因素。为了抵御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功能,需要有理念先进、思想认识深刻、具有引领能力的力量对其进行引导,这样,其能动的一面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
教师是助推教育实践变革的重要专业力量,传道授业解惑是其职业的主要内容,也是其作为专业工作者存在的依据,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因此对教育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尽管这个层面的教育认识在学科的意义上未必是学理化、体系化的,但这是每个教师所拥有的、深刻影响着其个人教育实践的个别化教育理论。根据价值取向和教师对自身工作立场的理解的差异,这个层面的教育理论又可被分为职业性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性的教育理论两类。所谓职业性的教育理论,是指以确保教师能够循规蹈矩和规范地履行教职为导向的理论,这种教育理论从职业的角度来理解和说明教育和教师工作,使得其具有操作手册或者工作程序指南的色彩,在它的影响下,教师对其所从事的工作的理解是有限的,多是在“制作”的层面来看待自己的工作。而所谓专业,指的是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能够为社会提供一种特有的、范围明确的、社会不可或缺的服务,在自主的范围内对于自己的专业行为与专业判断负有责任。为保证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它需要在服务中不断开展研究。同时,由于具有无法替代性,工作被视为是一种事业、一种生活方式。当教师超越职业性而具有了专业品格时,他的教学实践就具有了行动的品格,也就就生成了专业性的教育理论。这种教育理论是反思性的,构建于一般性的教育理论和教师个人丰富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之于教师的教育实践的价值在于它具体指导着教师通过行动来平衡各种冲突、实现超越,同时在此基础上生成属于其个人的、卓尔不群的教育理论,并据此对自身的工作做出有个人见地的阐释,这是能够引发教育实践变革的能动的因素。
对以构建教育理论体系为目的的教育理论工作者来说,他们以此作为自己的志业,在一定的哲学方法论或者实证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致力于探究教育活动的内在学理逻辑和构建教育理论学科体系,以求对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做出说明和阐释,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学科化。然而,在做出这样努力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实践无知”现象,在获得了更高抽象度的教育认识的同时,教育情境中具体的环节、鲜活的事例可能会被忽略,导致教育理论与具体的教育活动和教育现象之间出现裂隙,教育理论难以予教育实践以充分、完满的阐释和解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关联需要通过若干中介才能实现,只有通过诸如模式的转化、中间环节的选择、知识的融通等,它们之间才能构建具有内在性的联系,否则就会出现无法对话的问题。如果要缩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间的差距,依照教育实践变革的逻辑构建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学术话语方式是必然的选择。
(三)实践合理性
以问题解决的方式积极面对当下的困境以扭转劣势、获得更有利的发展可能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价值取向,这是以“本质直观”的方式在当下做出的选择,在本质上蛰伏着趋利避害、摆脱当下疑难情境的冲动,同时蕴含着丰富的经验与应对智慧,是实现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及其逻辑建构的依据。正如布迪厄所说:“潜在行为倾向趋向于在没有任何理性计算和任何对成功机会的有意识估计的情况下,确保两种可能性直接相符:一种可能性是(在附带或不附带希望、期待、担心等主观体验的情况下)被赋予事件先验或事先可能性,另一种是从过去经验出发确立的经验或事后可能性”,这种行为倾向具有诞生性,无法模拟或重复,但它确保行为在合理的意蕴范围展开。任何一种社会变革都关涉过去已获得的经验,理论探索本身也是一种实践,是当下实践的当然组成部分,阿尔都塞称之为“理论实践”。他说:“理论对于实践,对于它帮助产生或发展起来的实践,对于由它作为理论而加以总结的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切策略都必定建立在战略的基础上,而一切战略必定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
这里所谓的理论,指的就是能够充分地揭示教育实践变革中所潜含的萌生性因素的合理性并能为其做出辩护的理论。在实践的场域中,首要问题不是正确不正确,而是合理不合理。而检验理论合理性的标准是多元的,除真理性标准外,还需满足逻辑性、得到经验支持性、内容丰富性、可证伪性、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发展的进步性等。如果教育理论要能够充分地揭示出教育实践变革中所潜含的萌生性因素,就必须依情境发生适宜性变化,在逻辑、形式、结构乃至内容等方面具有丰富性。
关注教育实践变革,就是要深入分析蕴含于其间的教育理论及其在新情境中可能发生的变易,彰显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品质和特性。有人指出:“教育理论必须扩散到改革者,即到教师社群与体制设计者的心灵世界、决策链条中去才可能生效———借助教育理论魅力的释放、辐射来‘感染’教育行为,触动教育决策,是教育理论干预教育世界的特有逻辑,即衍射逻辑、魅力逻辑。”一定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理性是教育实践变革内在需求,也是其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蕴含于其中的教育理论是使其转化为自为活动的关键。由于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必然会生成多样化的教育理解和教育认识,也必然会对教育实践变革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关注教育实践变革或者教育实践优先并不是贬低或者无视教育理论的价值和作用,而是要把教育理论置于全部实践变革中的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把它视为是分析、总结、完善教育实践变革的一个环节或组成部分,能够成为教育实践变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在其中发挥检验、批判、诠释和说明的功能。
(四)价值导向性
教育实践变革是在已有的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具有历史基础的活动。在悠久的历史进化中,人类对历史、社会生活及自我成长的认识都会积淀在当下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中,形成为约定俗成的活动方式或习惯,在其中发挥着引领、驱动、说明和建构的功能,此即布迪厄所说的“习性”。他说:“这一构成的原则是有结构的和促结构化的行为倾向系统,即习性,该系统构成于实践活动,并总是趋向实践功能。”说明“习性”生成于实践、指向于实践,包含着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文化要素。这种经验、知识和文化要素,亦即哈耶克所论述的“默会知识”,是教育实践变革的一个环节或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着奠基与建构和对教育实践变革进行分析、总结与完善的功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积淀于教育活动中约定俗成的活动方式或习惯都有一定的惯性于其中,它的存在使教育活动的展开有可能事半功倍,在某种条件下,甚至能够阻碍、抵御外在力量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和干预,使教育实践变革以既定步伐前行。当然,当约定俗成的活动方式或习惯等与教育活动的价值旨趣、内涵、方式等不相符合时,它就有可能成为阻碍其进行的力量,阻滞教育实践变革。二是作为文化现象,已有的习惯和习俗中包含着那些对自身不满的能动性因素,它可能会随着活动不断积累,终而成为推动教育实践发生变革的力量,这正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契机。不过,这些因素要释放出自己的功能,取决于教育理论的自觉意识的觉醒和一定外部条件的支持。
教育实践变革关涉教育观念、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内容与方式的调整与改变,是富有历史和经验内涵、饱含理念升华要求的活动,无论其起因、过程乃至结果,都渗透着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康德强调,物自体虽然不能被认识,却可以为我们所信仰,实践理性所追求的即是道德的本体,实践理性优于理论理性是其实践哲学的基本原则。有人对此进一步补充认为,这里所谓的实践,不是一般意义的“做”,而是有明确价值导向的行动。阿多诺就指出,康德所说的具有优先地位的“实践”是正确的应当的行为,绝非鲁莽草率的行动。显然,正确和正当是以行动本身包含着某种价值判断为根据的,具有价值自足性。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认识的对象是建构的而不是被动记录的,它是社会需求与社会结构变革带来的对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做出的协调与完善,也是对现实所是的教育经验、教育认知的有组织的提升和凝练,其本身深含丰富文化信息,包括变革愿景、已有的教育认识等,表明教育理论深度介入到了教育实践变革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驱动教育活动向更合理的方向展开的力量,是教育活动的内生动力,但同时它也可能作为观念性的力量阻碍教育活动的展开。为此,在把握教育实践变革的过程中,需要澄清和阐明自身的价值立场。这是教育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动因所在,是生成新的教育理论话语方式的重要条件。
三、教育理论要充分反映教育实践变革
教育理论要能够意识到教育实践变革的需要并与时俱进地对其做出充分反映,如是它才有可能实现创新。为了实现教育理论创新,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充分理解与接受教育实践变革的现状与趋势,并将这种理解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理论需要和构建教育理论的学理依据。
(一)在实践中构建教育理论的意义
作为内在于教育活动的价值,教育实践变革的意义与趋势往往蕴含在教育活动过程之中,要揭示这些变革性要素就要发挥教育理论的批判品格,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仔细地对其中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和旨趣做出鉴别。同时,由于教育理论的意义生成于主体与环境、实践对象及其情境之间的博弈之中,需要在其形态、内容、结构等要素的交互作用中去把握它。如果教育理论不能澄清自己的立场并对教育活动做深入的分析批判,其自身本有的价值就会被遮蔽,也难以形成新的教育认识和教育理论。为了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教育实践变革,需要教育理论摆脱以往完全皈依强势学科规范和方法的学科倾向,能够尊重教育实践的内在逻辑和人的发展需要,在更加宽广的视野下审视教育及其与之发展变化相关的各种要素,厘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解释说明它们可能的变化趋向。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变革的目的与意义的理解程度越高,它就越能够具有时代解说力和指导力,就越能吸引人、影响人,这是其生成意义的基础。为此,教育理论要有时代敏感性,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教育实践变革的意义、趋向并能以大众可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传播。
(二)丰富阐释教育的方式
作者简介:盛伟(1977-),男,河南商城人,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系主任,副教授;刘志超(1961-),男,河南偃师人,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河南焦作45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省级特色专业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0805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089-02
实践教学问题一直是从事专业课程教学教师讨论的热点话题。文献[1]对基于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进行了探讨;为提高专业课程实践教育教学效果,中职学院提出了项目教育教学方法[2,3];集美大学庄友明等[4]提出了关于毕业实习的“分散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实践教育教学模式。
河南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于1998年在原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的基础上,在我国煤炭企业自备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紧缺的情况下进行了专业重组后成立的。从2002年起,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逐步划分成热能工程、制冷空调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三个本科教学和就业方向。专业重组以后,学校对该专业的建设非常重视,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实验设备。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建成热能与动力工程河南省特色专业。
经过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在实践教育教学方面,相关专业课程建设有了很大进步,并初见成效[5],也逐渐探索出了一些较有参考价值的创新性实践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有:项目带动的实践教育教学;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参加大学生专业设计大赛;建立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等。文中对这些实践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总结和探讨,希望为同类高校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一、项目带动的实践教育教学模式
项目带动的实践教育教学模式是指在现有教育教学体制下,专业课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教师个人主持的科研纵向课题或者横向课题,促进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从而使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始于新生的创新性实践教育教学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高年级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了一些专业知识,教师可以直接指导这些高年级学生,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课题。低年级的学生应逐步跟随高年级学生,打下手,参与一些简单的科研活动。当这些参与过一些科研训练的低年级学生进入高年级时,由于经过了前期科研方面的简单训练,指导教师进行科研指导时就比较得心应手。
河南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在读期间可以参与的一些科研活动主要有: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全国节能减排大赛、“步步高”、参与任课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等。图1为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为例,说明项目带动的实践教育教学模式的开展方法。
二、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
为加快河南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掘校企联合办学优势,为开展“3+1”联合办学模式以及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实施奠定基础,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非常必要。
从2002年起,河南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先后与洛阳、民权、新乡以及焦作等地的一些制冷企业集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生在这些企业实践基地可以接触到实际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往往不是依靠某一科专业知识能够解决的,需要机、电、冷等综合知识的应用。通过在现场实际生产企业锻炼,并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接触,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知识,也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与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应该说,校企合作办学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较为优厚的办学条件。除此之外,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内资源,在校内动力中心也建立了稳固的实践教育教学基地。河南理工大学动力中心拥有热水锅炉2台、供汽锅炉3台,还有2台供中央空调使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这些条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地。
三、参加大学生专业设计大赛
在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类设计大赛,这是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好的实践教育方式。目前与热能与动力工程相关的全国性设计大赛主要有“爱默生杯”中央空调设计大赛以及大学生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应用等设计大赛。这些设计大赛在规定的课题内以学生创新设计为目标,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开发和设计新产品、新系统、新方法。在这一实践教育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的正确引导非常重要。任课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苦练内功,并从参加校内一些小的科研活动锻炼开始,从而增强学生参加全国性质专业设计大赛的能力和信心,提高参赛获奖率。从2006年起,河南理工大学每年均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应用等设计大赛以及与能源动力相关的设计大赛等,每年均有学生在这些专业设计大赛中获奖。
四、创新性实践教育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分成三类:传统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创新性实践教育。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习实验指导书的基础上,以完成实验报告为目的的简单实验教学。实训教学是指在教师设计好的既定实训项目基础上,以增加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为目的,缺乏对学生的创新性以及对学生基于理论的深入理解和思考。与传统的实训教学以及实验教学不同的是,在进行创新性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对实验台进行改装,并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实验,并把实验结果与课堂的理论教学结果进行比对,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获得更深刻、更直观的理解。这里所谓的创新性实践教育教学平台是一种实验平台。基于这种平台,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并综合应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创新性地开发必要的实验项目。由此可见,实训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仅限于让学生获得对理论知识的直观理解,并以增加学生的动手和操作为主要目的,但缺乏基于创新性实践教学平台教学模式的使学生对知识灵活性的掌握、应用以及深入理解等。
创新性实践教育教学平台的建设可以有两种模式和方式:对传统实践教育教学项目的改造;建立新的创新性实践教育教学平台。
基于传统实验教育教学,河南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对传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发,并对实验台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对中央空调演示实验台和热泵性能演示实验台进行了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发。对于传统的中央空调演示实验,在过去的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仅依据说明书对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进行演示。这种实验方法根本达不到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而且对学生专业教学产生的印象也不够深刻,导致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也不够扎实。2007年,实验室教师对该类实验台进行集散控制系统的DCS改造,增加了工业控制计算机以及温度压力等热工信号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并使学生对系统进行组态编程,对实验系统和过程进行综合设计和试验,从而增加和提升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在传统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于热泵性能演示实验台也是仅仅根据演示实验过程说明书演示热泵系统运行以及循环基本原理。这种实验方法并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及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设想,如果有这么一种实验平台,可以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对实验台设置故障,让学生想办法去解决故障,这样对开展学生创新性的实验方法有启迪性的作用。比如让学生对系统进行拆卸重组;自主对实验台更换制冷剂;对系统进行热泵特性曲线的绘制;对压缩机进行拆卸,通过改变阀片的厚度,研究压缩机制冷性能的改变;通过软件采集系统各温度测点数值,从而使用计算机自动计算系统性能系统以及自动生成机组性能曲线等等。通过以上改造以后可以发现,仅仅一套传统演示实验平台,稍加改造,实际上可以完成热泵、制冷、压缩机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组态编程等多方面的创新性实验,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习专业知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在创新性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建设方面,2011年以河南理工大学国家级工程训练中心平台为基地,建立了制冷空调创新实践教育教学平台,具体做法是:新购置和建立了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自主拆装并可进行创新实践设计的制冷空调组装平台(数量20套),学生可以分成20组,以小组形式对制冷空调系统从设计、计算、组装进行全面的实践训练。同时,另外建立了废旧空调冰箱拆装平台,共计20套。完成上述实践操作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总结
科技进步和时展使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成为必要。仅仅依靠演示实验以及对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的传统实践教学方法显然不能适应时展。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程教师应该顺应时展要求,多渠道多手段开展创新性实践教育教学方法,并对新方法进行大胆尝试。河南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在专业课程实践教育教学方面,通过采取项目带动的实践教育教学、校内外实践基地、大学生专业设计大赛、创新性实践教育教学平台等等实践教育教学模式,逐步探索出了适合本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本科教学体系的创新性实践教育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先亮,谢英柏.校内实习基地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4,(4):84-85.
[2]邓锦军,徐晓萍.项目教学法在制冷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08,(7):159-160.
[3]肖震.项目教学法在冷库制冷工艺教学中的应用[J].机械职业教育,
【分类号】G623.5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是师生交互的过程,有智慧火花的碰撞,亦有道德光芒的闪烁,在师生交互中促使学生德育养成。数学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渗透德育教育,增强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教育艺术性,增强小学数学教育实效性。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教学做法。
1.激发数学学习动机,明确德育目标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德育教育地位,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是重要教学任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小学生身心特点,考虑小学生学习能力,阐明数学知识用途,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刺激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内在驱动学生学习,让数学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思考生活,发展德育智慧,实现数学教育目标。
如,在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笔者制定德育教育计划,在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导下,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开展有目的性的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贯彻辩证启蒙教育,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思想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德育教育计划中,笔者的具体做法包括结合数学教材,开展爱国教育;结合数学实际应用,开展学习目的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奠定高素质发展基础,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将知识学习和问题解决有机融合,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刺激学生数学学习动机,明确德育教育目标。
2.挖掘德育教育内容,强化德育意识
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具有统一性、辩证性与客观性,数学知识中蕴含着大量德育教育内容,实施德育教育首先要钻研教材,挖掘德育教育内容,把握德育教育因素,掌握数学科学体系,梳理数学知识内在联系,整体把握数学中德育教育脉络。总之,挖掘数学知识中德育内容,发掘数学德育教育思想,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收获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效果。
如,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通过切割、拼接对比分析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观察比较后,得出平行四边形底、高、面积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经过转化、联系、比较等推导,获得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数学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德育意识。
3.指导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德育品德
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活动,以学生学习态度、目的、方法等衡量德育教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德育,是小学数学进行德育教育主途径。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提倡学生谦虚好学,有机结合数学知识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学习活动和德育教育,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如,《解简易方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简易方程ax±bx=c的解法,明白简易方程计算道理,能够正确解析方程,提高学生简易方程的计算能力,渗透方程中蕴含的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观点。教学中,笔者书写板书:4x+3x=(4+3)x,从式子中可以看出包括两个未知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思考简易方程的计算过程。学生经过合作学习,得出以下情况:(1)4x表示4个x,3x表示3个x,4x+3x一共是(4+3)个x,也就是7x;(2)先求一共有多少部车:4+3,再求一共多少元,就是(4+3)x=7x。W生的思考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计算结果均正确。然后,笔者让学生进行小结,简易方程中包含两个未知数的加减,可以结合乘法分配律,根据方程式意义,相加或相减未知数前的因数,再乘以未知数,计算结果。从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中,可以看到学生具有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联系与区别意识,是德育品德养成的过程。
4.注重数学社会应用,增强德育能力
数学学科在生活中有极强的应用性,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如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管理问题、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均有很大的实际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在社会领域的应用,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无形中培养学生社会道德意识,增强德育教育,充分利用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思考生活,关心社会,用数学服务社会,增强德育能力。
如,《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中,让学生应用已学数学知识,剖析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植树问题。案例:在全长为100米的小路上,让学生植树,每隔5米植树一棵,两端均栽树,一共需要栽树多少棵?学生思考,因为两端都要栽树,因此栽树棵数与间隔数相差为1,那么得出:100/5=20棵。经过计算得出最后的结果,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德育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实施德育教育,需要立足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制定德育教育计划,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明确德育目标;挖掘德育教育内容,强化德育意识;指导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德育品德;注重数学社会应用,增强德育能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耳濡目染,点点滴滴,顺其自然,潜移默化,有机渗透,实施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带领小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迈入社会,塑造心灵,播种明天,托起希望,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奠基。
在《一九零零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中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事业也,如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与人类也。”[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的性质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即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人格教育“弥散”在语文教学中,具体来说,就是语文老师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结合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全的品格的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语文人格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也正呈现出蓬勃的生机。高玉祥的《健全人格及其塑造》、程红兵《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等研究成果,标志着人格教育的理论研究已初具形态。陈雪茜的《高中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刘志旭的《中学语文人格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徐建军的《高中语语文人格教育与学生人格建构》等成果的出现,标志着语文人格教育在教育的实践层面上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就这可喜的现状,对语文人格教育发展的前景作了一些美好的瞻望。
一、有利于教育观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其人格教育的功能。一方面,由于社会导向与学校自身办学竞争压力等因素,高中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目标上,高中语文教育自然就成了语文考试教育。教室成了工厂,教学成了大量的考试技术培养与训练,从而使语文教学坠入“工具主义”泥潭,失去了应有的动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将语文的人文熏陶简单地等同为思想政治教育,习惯性地将“权威”解读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跪着”读书,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人格教育的理念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教文育人”的思想。正如于漪老师所指出的:“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教文’要纳入‘育人’这个大目标。”[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把“育人”放在首位。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自觉地利用好教材中的人格教育素材,用高尚的情操、感人的事迹感动学生,“在学生心中播洒做人的良种”[3]。因此,语文人格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其初步的实践,能促使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地将语文教育立足于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道德水平、心理健康、社会责任等素质的全面发展层面上,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有效地促进语文教育效率的提高
从现实来看,语文教学的确存在着少、慢、费、差的低效状况。这其中的低效不仅指学生的语文读、写、听、说等能力低下,而且指学生的人格发展状况不佳,具体体现在语文学习和生活中的认知肤浅、情感冷漠、思维僵化等。其原因诸多,但不容忽视的一条是漠视了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割裂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作性,就不能反映出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本体特点;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就等于抽掉了工具性的内容与灵魂。只有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去统一整合,才能提高语文教育的实效。一方面,语文人格教育不同于政治教育,只有通过语言的学习才能获得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及情感、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读写听说等基本能力的养成,必须建立在一定思想道德水平、思维能力及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即只有当学生的人格素质得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养成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发展。总之,只有将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统一起来,才能走出传统的重知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误区,才能发挥其教育实效。因此,重视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能促进学生的人格品质的不断优化,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语文教育效率。
三、为其他学科的人格教育提供有效的借鉴
学校的各学科教育中都有着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人格教育本来应该贯彻在德、智、体、美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但是在我们以往的各学科教育中,都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而人格教育却被无情地丢弃了。正如朱小蔓所说:“到了近代,知识成批量地增加,学校教育开始制度化。知识传播在教育中空前突显,掩盖、遮蔽了向德的教育本质。随着科技发展,改造自然大于或高于生命本身,人的本质、教育本质开始异化。”[4]在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中,人格教育的核心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加强,在课程的实施中关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就目前的学校教育实际情况来看见,人文学科中的人格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理科学科中的人格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容乐观。就整体而言,在课程的实施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还是不够理想的,以考试为中心、以训练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还是很普遍。这固然有“指挥棒”作用的原因,也与学科教育中人格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滞后有一定的关系。高中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正是对这一困境中的有力突破,它将为其它学科的人格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上的方法借鉴,进而推动学校人格教育的全面、有效的落实,为教育迎来灿烂的明天。
四、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人格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这一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而传统的将人格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相分离的做法将得到彻底的纠正。就目前而言,在学校教育中,将人格教育真正落实到教育上可以说还是任重道远。其原因众多,既有外部的原因(如世俗的观念、人才的选拔制度等),又有内部的原因(如课程的建设、评价制度的改进、教育科研的跟进等)。所以,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素质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待于与之有关的各个方面的全面跟进。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开展找到了突破口。它尽管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已涉及有关的教育本质、教育规律、课程建设、课程实施等方面的问题。这将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班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体育、艺术和其它学科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等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也为广大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提出崭新的话题,进而促使人们去思考和研究学校的素质教育。所以,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必将有力地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以上几点认识是一个基层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当前的语文人格教育研究与实践中所作的一些美好瞻望。我相信,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落实与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会重视语文人格教育这一不容回避的重要课题,并以此为契机,从更广阔的背景去思考和探索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和语文教育问题,从而使得“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不断向前推进,也使得语文教书育人的功能得到更有效的落实。
参考文献:
[1].全集(第二卷)[M].中华书局,1984:412.
1.学校主题文化的确立。
(1)目前大部分学校都在追求教学质量,提高升学率,进行应试教育,单调的教学方式和生活,导致学校出现“快乐缺失症”,师生生命活力消失。中小学生出现厌学,患忧郁症、焦虑症事例增多。我们认识到:“学生不快乐”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2)教师没有享受到教育的幸福。国家倡导教师要享受教育幸福,但教师却很少将教育工作与“快乐”联系起来。教师每天忙于工作,生活单调,缺乏生活情趣,感受不到工作带来的快乐,教师职业倦怠,教师团队缺乏凝聚力,在学校里缺乏成就感、归属感。学校领导感受到办学的压力,缺钱、缺人,追质量,在办学中感受不到快乐。
(3)小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中也出现了政治信仰淡化、理想信念模糊、表现出道德价值迷失、道德情感匮乏、道德行为被动、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
基于以上因素的考虑,我校实施了“快乐文化”教育,着力打造学校品牌。
2.以“快乐文化”内涵构建学校的办学理念。
快乐文化,是指以快乐为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以研究和实施正确的快乐理念,形成科学合理的快乐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快乐文化是以人文关怀为着眼点,我们充分调动教师的智慧和热情,集思广益、总结借鉴、概括提炼、完善升华,形成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一是凝炼办学理念,确立了核心理念:“塑快乐品质,启智慧人生”;基本框架:一个核心,三条主线,六个板块。二是形成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让师生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过一种精彩、快乐的校园生活”是学校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办学追求的目标,也是东小人共同的美好愿景。
校风、校训、教风、学风、誓词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反映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反映着学校的历史和精神风貌。为此,我们十分重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以及誓词的确定,快乐文化教育的基础是树“感恩、求知、心态、交往、情趣、做事”的品质,重点是培养人“远志近行,敢为人先”的行为文化,其核心是“塑快乐品质,启智慧人生”的精神文化,此外,我们还凝炼出校徽、校歌、校树、教师“三知晓”、“四修炼”、 “四互助”,快乐教师体现在:以生为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关系和谐。快乐学生体现在快乐伙伴、快乐课堂、多元课程、多彩活动,每天“五个一”,三情阅读等直观精神文化,用于精神激励和塑造,使之成为学校的一面旗帜、一种形象、一种特色、一种品牌,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根据快乐文化要素,开发主题文化校本课程,使快乐文化的理念进入师生心灵
为了彰显快乐文化主题,学校教师团队经过学习、研究、交流编写了快乐文化校本教材(共6册)。这套教材涉及面很广,教师们自己编写教材,从搜集资料,对资料内容进行加工改造,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展示出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们的科研能力。全书紧扣快乐文化教育的六个主题:感恩、交往、做事、求知、心态、情趣,每个年级围绕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由六个要素构成,编写时根据低中高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图文并茂,以问题为索引,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感悟,以能力培养为着眼点。每课都安排了课外综合实践活动,其用心就是通过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快乐文化》校本课程落实到生活、教学、学习之中,使每个师生沐浴在快乐文化之中,不断追寻生命的价值,做一名快乐教师,快乐学生。
三、根据快乐文化要素,构建学校的活动文化
学校成立了书法、绘画、舞蹈、计算机、编导、剪纸、无土栽培、柔力球操、合唱团、田径等10余个社团活动,同时我们还开发了《植物探秘》、《书韵留香》、《乐在炫舞》、《七色神笔》、《快乐在e》、《HappyABC》等多元有特色的选修课程,满足了孩子们不同个性的需求,锻炼了师生多方面能力,提高了师生的素质。
四、根据快乐文化要素,构建快乐高效课堂123四步法
我校把高效课堂工作与学校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进行。快乐文化更重要的是育人,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课堂是快乐文化的有效载体,高效课堂是我们追求快乐文化卓越的终极目标,在这个背景和理念的支撑下,我们尝试构建模式如下:
总体模式:一个追求------两个基本点-------三个改变,来形成教学整体合力。
一个追求:即日常教学追求一点一滴的有效教学。
两个基本点: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出发点,以寻找适合有效地学习方法为支撑点。
三个改变:学校管理的改变,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学校管理的改变:
班子成员:完善制度进行督导,及时总结由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指导,事后总结
意识观:班子每个人找难点,突破难点,真正为一线教师服务。
措施:班子成员一对一到实验班听课,评课,指导。每周二、四为固定听课时间,周二、周三校本教研反思。
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发展。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变。
课前,教材预设,备不同层次学生的障碍预料和预设问题。
课中,应根据学生预习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把握,设定学习目标,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会的不讲,教师导学导在重点处,难点处,关键处。作业布置有层次,有针对性。
课后:光有先进的学习方法,还要有强化跟进。教师对单元知识点进行检测,有错误点档案,进行有针对性练习再小测。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从学生由接受知识向探索生成知识转变
课堂四步法: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合作探究――应用拓展
简称: 问 导 研 练
预习交流(教师出示预习提纲,学生自学,课上汇报预习成果,提出疑难问题)
明确目标(根据学生预习对知识的掌握和教师对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把握,设定学习目标,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会的不讲,)
合作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梳理归纳)
应用拓展(巩固练习,拓展新知,发展思维,开阔视野)
适性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追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其主要理念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体现了适性教育的道德性,其前提是尊重学生,含义也是丰富的,意味着教育对象的内在尊严,意味着师生的人格平等,意味着无限地相信学生,意味着对儿童个人世界的尊重,意味着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等等,不尊重学生的教育是扭曲的教育。二是研究学生。研究学生体现了适性教育的实践性,是教育得以展开的基础。教育必须“目中有人”,只有研究学生,才能理解学生。研究学生,就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背景,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研究学生的学习结果,当然,这种“结果”既包括知识的收获、技能的掌握,也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形成。三是发展学生。发展学生体现了适性教育的目标性,是教育的落脚点。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基于合格”的而不是“统一规格”的发展,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而不是“统一水平”的提高,是各有不同而不是“人人如此”的成长,是学生的行为举止、兴趣特长、学业成绩、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高。
1.实行年级组管理模式。加强学生管理,制定并完善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并加强学生乘车和饮食安全管理。着眼于细节,重在对环境卫生、文明行为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在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中坚持高标准、低起点、严要求、重训练的原则。积极开展人性教育,加强对善良和智慧等品性的涵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成长为有博大的慈悲胸怀、高尚的道德情操、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
2.重视德育队伍建设的深化。调整班主任的设置,加强德育骨干队伍的培养,努力探索班主任队伍专业化道路。创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促进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形成。
3.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我校地处交通枢纽重镇,是吴江市交通安全情境教育基地。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交通安全教育已经成为我校德育的品牌。目前,我们编印了校本教材《交通安全你我他》,将零碎的知识进行整合,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提供给教师开展辅导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从生命教育的角度举办系列活动,进一步探索交通安全教育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4.关注学生的心理。积极发挥心理咨询室的辅导功能,努力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扬起自信的风帆。我们将学生行为规范细化为礼仪、卫生、就餐、做操、上课等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要求,并把评选的过程转化为教育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养成教育的主体。我们积极开展班级管理周周评、课堂常规管理先进班和特色“苹果娃”的评比活动。各班在校级评比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开展相应的评比活动,使得我们的评比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5.探索适合学生的评价机制。顺应孩子的天性,是一种理性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目的;启迪孩子的灵性、发展他们的个性,完善他们的人格才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所以,我们努力把握儿童的心理,基于学校的实际,确定把“平安、健康、美丽、聪明和快乐”作为学生发展的共性追求。为了有效地引领学生,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实施学生激励表彰机制的改革,深化特色娃的评选,开展红苹果和金苹果特色娃的评比活动,使得每一名学生学有目标、迅速成长。
6.加强德育资源的利用。积极联合家庭、社区等德育团体,充分发挥家委会、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等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深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充分挖掘校园环境育人的功效,使学生在幽雅和谐、催人奋进的校园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获得情感的熏陶,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道德、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适性课程的开发
“适性教育”相关的思想源远流长,孔子的“因材施教”、道家哲学的顺应天性、王守仁的“顺导性情”以及卢梭的关于教育必须尊重儿童天性的论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苏霍姆林斯基“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等等,都与“适性教育”有着相同、相通或相近的理念。从实践来看,目前各校追求的“个性教育”、“为每个儿童设计课程”、“差异教育”等实践也都包含着“适性教育”的内核。我们认为,这些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核心在于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往往体现在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与个体特征两个方面。所以,我们所谓的“适性”,既要适合儿童的天性,即儿童作为儿童的群体特征,“把孩子看作孩子”,把儿童教育与“成人教育”区分开来,更要适合学生的个性,即儿童作为“这一个”的个体特征,把“具体的教育”与“普遍的教育”区分开来。无视儿童性的教育与无视个体性的教育都不是适性的教育。建立“适性课程”是我们实施“适性教育”的重要举措,这既是新课程改革形势的要求,也是我校内涵发展的迫切需要。我校为吴江市AAA级特色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的办学强势项目,体育又是学校重要的办学亮点,与此相关的课程雏形已经形成。“十五”期间,我们在“做实基础课程”、“做强特色课程”与“开发生本课程”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实践。“适性课程”的校本开发,是我校“十一五”课程改革的重点所在,继续聚集特色,完善特色课程,服务于学生发展,是我校建立适性课程的方向。
1.我们在省级课题“当代小学生适性教育的实践研究”深入实施的基础上,积极申报苏州市、吴江市两级科研课题“在适性教育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观察研究”、“生本课堂教学的研究”、“新时期小学生激励表彰机制研究”和“加强小学学生社团活动管理有效性的研究”,一线的学科教师还积极申报了30个年度课题,希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强化并落实课程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健全学校教育科研机构,形成通畅、规范的科研网络,建设一支数量可观的高素质的教育科研骨干队伍,拥有一定数量与质量的科研课题,并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使我校适性课程得到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2.在适性教育理念下,我们突出课程内容的意义与价值,从学生的发展和本地社会的需要出发,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在艺术、体育、诗歌与交通教育等方面形成有着本校特征的系列特色教材,逐步在核心课程中寻找切入点,建立校本课程体系。继续以整合的理念,深化艺术、体育、交通和诗歌教育,并且在制度上成为常态,在价值上着力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
(1)艺术教育。学校致力于艺术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培训、学习等路径让年轻的艺术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校园环境力求有较好的艺术氛围,学校网站上开设学生艺术展示的专门网页。注重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寻求新亮点和发展点。尝试学科与其他特色整合,寻求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培养学生较全面的艺术素养。
(2)体育。学校确立“健康第一”的办学思想,严格落实“五严精神”和“三项规定”,把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战场放在课堂教学上,使学生的健康指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在抓好全员体育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扎实搞好业余训练,确保足球、乒乓、门球以及田径等项目继续在全市领先。
(3)交通教育。我校是吴江市交通安全情境教育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品牌。目前,我们编印了校本教材《交通安全你我他》,将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提供给教师开展辅导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以生命教育为主题举办系列活动,进一步探索交通安全教育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4)诗歌教育。为改善小学生的读写生活,探索“适性教育”的新途径,我校全面、深入、扎实地开展了诗歌教育。经过三年的实践,诗歌教育已经深入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心中,并形成了学校的一项教育特色,“诗意校园”初步形成。我们编印了校本教材《莺湖诗报》、《乐乐的诗》等,在完成诗歌校本教材编辑的基础上,我们将坚持诗歌吟诵活动与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相结合,坚持诗歌吟诵活动与跳皮筋、踢毽子等传统体育活动相结合,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诗歌普及活动,如举办“我给诗歌配画”比赛、诗歌专题手抄报评比、诗歌主题中队会、诗歌书法比赛、红诗诵读比赛、迎新诗歌创作比赛等活动。建立诗歌教育评比制度,每年面向全体小学生进行“小诗人”和“明星习诗班”的评选,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热情。
三、适性课堂的观察
教育的重要任务,一是顺应天性。就是顺应学生的天性,帮助他们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因此,我们理应关注学生的天性、特征、需求,尊重他们,让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精神上更加自由快活地发展。其次是启迪灵性。灵性与生俱来,更多的属于一种生存智慧,教育可能无法培养灵性,却可以启迪灵性。我们要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条件与机会,而不是用太多的教条和权威扼杀他们的灵性。第三是发展个性。个性发展教育,就是尊重、鼓励和发展个体独特性和优势的教育。教育需要根据不同的个体施以不同的教育,才能使他们潜在的个性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即所谓的“因性施教”。第四是完善人性。“人性”,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否具有向善、行善、扬善的人性,直接关系着他的思想定位、社会价值和人生走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的人性,用人性善的光辉照亮理想、温暖生活、美化社会。我们认为“顺应天性”是教育的方式与艺术,“启迪灵性、发展个性、完善人性”是教育的目标与指向,三者的目标也有着各自的重点,有着不同层次的追求,在教育工作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去实施。
我们的“适性教育”基于对学生的观察。从2006年开始,学校在市教科室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了课堂观察研究。我们把“适性教育”建立在日常的教学与研究之中,把“课堂观察”作为实施“适性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使“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落实在每一个教学日中,落实在每一次教学活动中,落实在每一节课堂中。
2006年10月,我们开始了以“学生学习的投入状态”为主题进行的首次课堂观察,之后,把主题进行到底,坚持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学校成立了观察活动小组,先后分别组织了跟踪观察、骨干教师观察、自我观察、教研组观察、志愿者观察活动,到现在已经延伸到各教研组长自行组织的组内观察。观察的主题,从首次的“学习投入状态”到“教师提问”、“教师评价”等,经历了多次的观察,教师们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有的老师开始撰写观察日记,持续地记录、跟踪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教师们正在从“现象研究”深入到“关于对象的现象研究”,正在从“外在研究”发展为“探询内心世界的研究”。
课堂观察活动的开展,使教研组活动内容更贴近教师的教学研究,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如每周二下午的学科集体备课,各年级组常常围绕组内教师的课堂观察进行观察后的分析与研讨。它改变了以往教研组内传统的听课评课的方法,不再套一些专业化的语言,也不是简单地打一个评价的分数,而是直面课堂教学的问题及现象的本身,做出自己的分析。教研围绕教育教学这一重点展开,激活了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智慧,变原来的形式化的走过场为现在的人人有话讲,个个会分析的“真研究”,真正促进了教师的观念改进与行动的跟进。
四、适性文化的营造
适性教育追求教育本身的“天性”,从某种意义上看,它是对教育本真的“回归”。一是回归儿童。我们的教育常常把孩子当作成人,常常忘记儿童的心理特征,忘记儿童是一个“成长中的人”,而不是“已经成长了的人”。这种“成长中的人”具有主动性,不是被动的成长,而是自主建构的成长;又具有成长性,不是“已经成长了”,而是“正在成长中”;不是“过去时”或“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这种处于“正在成长中”的具体主动性和成长性的儿童,有儿童的心理特征,有儿童的行为特征,漠视这种“儿童性”的教育必定是残酷的教育,是有违教育伦理的教育。二是回归生活。强调教育必须“存于生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是一种“活生生的教育”。我们必须尊重儿童的经验与体验,从儿童的经验与体验出发,通过教育来丰富儿童的经验与体验。远离儿童的经验世界,漠视儿童的体验过程,必定是“非适性”的教育。三是回归个体。教育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必须面对每一个人。“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都是一片广阔空间,回归个体,也许是一种教育的理想境界,但这种理想境界,是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所在,离开了“个体”的教育,必定是有违科学精神与教育道德的教育。
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好的教育场,形成润物无声的校园特色文化。我校在适性教育理念的统领下,努力将校园建成一个温馨家园、生态公园、文化乐园。
1.营造温馨家园。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的温馨,我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场所、食堂、过道以及心理咨询活动室等等都是为他们而精心设计,让他们所喜欢,为他们所接受,让一切教育都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现,让所有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2.建设生态公园。学校现有的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40%,我们还美化花坛,增加花卉品种,让校园时时充满生机,学生在四季都能感受花的温馨,草的和谐。我们顺应学生的心理,设置孩子们喜欢的情境,将在校园东侧建设“闲趣园”,在操场西侧设立“野趣林”,安放石桌、石凳,在教学楼间设置学校“小小气象站”,在学校的各个角落设立可分类回收的垃圾箱等等。
3.构建文化乐园。以现代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学校教育理念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校园文化的创新。
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地方特色,突出亲近学生、主导成长的思想,形成环境优美、格调高雅、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特色,为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温馨美丽的宽松、和谐的环境。一是确定富有文化内涵的教学楼名、路名和广场名。二是建设开放式的适性教育展厅,反映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展示办学成果。三是建好用好心理咨询室,开展以“心理辅导课”为形式的团体性发展性辅导,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四是精心做好包括学校莺湖诗社等专用教室的环境布置,体现学科教学个性化。五是办好12个宣传大橱窗,适时布置主题性教育图片,或展示能够体现学生灵性与个性的优秀作品。六是进一步提高标准,把学校网站建设成学校对外宣传的阵地和社会了解学校的窗口。七是建设师生书画展室,展示学校多年来艺术教育的成果,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在花坛中间,设置以诗歌为内容、以书法大家作品为形式的大理石板,营造更多的艺术味与书卷气。八是完善走廊文化,在教学楼的各个楼层建设文化长廊,规划主题墙面,反映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情况,进一步彰显学校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