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标志设计的意义和作用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9 16:02:5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标志设计的意义和作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标志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篇(1)

1、拉丁字母作为标志设计中的视觉识别要素

拉丁字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罗马字母,是现代社会中较为常用的文字符号。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的语言表达都是这种字母符号,其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以及通用性。因此,它在标志设计中被广泛的运用,甚至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标志设计中涵盖字母元素的标志达到百分之八十的比例。由此可见,拉丁字母作为标志设计中的视觉识别要素的重要意义作用

2、汉字作为标志设计中的视觉识别要素

汉字作为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着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表现。汉字也就是汉语的书面表达标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识别性。汉字同字母比较而言,更具有特色,虽没有字母标志的简单属性,但也避免了字母组合有限性以及相似性缺陷。汉字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也极具视觉性效果。汉字融合了视觉效果、信息量以及艺术性等要素,是进行标志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能够在视觉传达中具有独特的识别性。

3、阿拉伯数字作为标志设计中的视觉识别要素

阿拉伯数字亦是世界通用的一种数字语言,极具广泛性。数字标志即由0~9这十个数字构成,能够作为重要的元素应用到标志设计中,便于设计成各种形态的标志,且极具表现力以及识别性,能够直接的传达某些特定的信息和含义。并且数字标志自身也有一定的形象性以及艺术性,能够在标志设计中起到重要的视觉传达识别的作用。虽然现在标志设计中,数字标志比较少,但这也表现出了其一定的特别性。数字标志在视觉传达中具有较好的识别性且易于记忆。

二、标志设计在视觉识别中的图形运用与表达

图形标志大多具有直观性以及美学欣赏效果,因此也是应用在标志设计中的常用元素。图形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一般用几何形状传达特定的含义,大多利用抽象以及具象的形状来传达某些信息与含义,生动传神,易于理解,较之其他标志设计元素具有较高的识别性。

1、标志设计中具象的图形标志的识别性标志设计比较重视简介易懂且能够传达主要信息,是对一些事物的浓缩以及概括,通过突显某些东西,使得标志具有特色且意义明晰。具象的图形标志较之抽象的图形更加写实,较为全面的展示出所描绘图形的样子。利用简洁概括的方式来表现出标志设计中图形的状态。标志设计者会依据图形本体的特点,利用简化的方式进行修饰处理,使得标志更为生动鲜明,形象具体,在视觉传达中具有识别性。具象的图形标志设计大多对设计所借鉴的物象进行修饰变形,借助摄影、绘画以及计算机特效等众多工具进行修饰、变形处理,最终使得图形标志意义鲜明,信息丰富又不乏简洁清晰。标志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利用具象的图形融入标志的设计中,利用插图、手绘等方式,使得图形标志在视觉传达中具有鲜明的识别性。

2、标志设计中抽象的图形标志的识别性

抽象图形标志简单的概括就是图形标志没有具体客观的对象,主要借助点、线、面等元素,利用平面几何以及其他空间构成形式,综合各种方法,通过抽象的表达方式来传达信息与内容。在标志设计过程中,抽象图形标志作为一种传达信息的方式,能够将概念以及含义全面、精准的传达给人们,因此,具有较为广泛的共识性。图形标志能够很好的表达图形的直接含义,它利用图形符号用简洁,抽象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其自身的信息。因此,抽象的图形标志在视觉传达中也有较高的识别性。例如我国08年申奥所设计的图形标志,利用奥运五环构造出五角星的图形,整体构造又像是一个“中国结”的图案。既涵盖了奥运思想,又体现出中国特色,象征了国家。整体的打太极人形的图案设计又体现出了我国悠久的体育文化。

三、标志和图形设计在视觉传达中的识别性特点

1、视觉识别过程中的审美特点

设计一个内涵丰富的标志,都需要具备审美的特点,不管是企业标志或者是机构单位的标志只有具备了审美特点,才能够富有较好的传达效果以及识别性。没有美感的标志无法承载较多的含义与信息,只有在标志设计中满足审美特点,通过标志的图案与形状表现出美感,才能更好的在视觉传达中拥有一定识别性。

2、标志设计视觉识别中的功能性特点

标志设计一般具有一定的限制,其不但受到内容表达的限制,也就是标志的实用且专属于特定的主体,这也是标志的基本属性之一。标志的局限之处同样也是其创意的部分,优质的标志能够将其实用、功利的制约借助较为新颖特别的表达方式转化为标志传达的视觉内涵,因此,标志具有功能性的特点。借助新颖、别出心裁的设计方式设计出的标志即使具备了观赏的作用,但仍不是合格的标志。标志的主要作用是传达某种特定的内涵与意义,具有实用意义。就如某些公共场所的提醒标志、安全标志等,以及特定的组织、机构单位专属的标志等都有其独特的实用功能价值。

篇(2)

标志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具有象征性的图形设计,传达特定的集团、活动、事物、产品等的特定信息。标志设计涉及美学、广告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语意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分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如何使标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如何使标志更加准确、快速的传递信息成为标志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通过对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标志设计呈现出了众多新趋势,动态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具体表现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动态化的表现首先在于,标志设计不再局限于在任何场合的运用都必须尽量保持其所有面貌,不能轻易改变所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开始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根据相应的视觉原理,赋予作品外在形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标志在视觉上产生极具趣味性的动态变化,显现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视觉意象,并使蕴含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视觉的时空延展中得到准确、有效的识别。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为未来有可能实施的应对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在标志征集活动中,主办方要求标志必须充分反映主题,具有独特性,能与“Exp02000 Harm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标志造型必须简洁而不乏深意,除适用于印刷、网络之外,还必须适合动画制作。最终,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是,该标志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达456种变化样式,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正如主设计师MichaelGds所阐释的那样:“它包含了促使其保持运动和活力的元素,一种永恒的能量。这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保持运动、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运用智慧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又如,韩国一民美术馆的标志设计。设计师对“一民”的韩文辅音字母进行了几何化处理,并利用“田”字形的构图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标志的整体形象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在标志的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背景、媒介、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重新分解、组合。 将上述标志设计案例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志的识别性并没有因为造型的动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或减损,恰恰相反,正因为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抓住了视觉形态的本质,才使得标志的不同组合、变化显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感受,从而强化了标志的识别性。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格式塔的“变调性”理论,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称、平衡、对比、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充分展现标志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唯有这样,才能使标志在动态变化中准确地传达信息。

除外在形式以外,动态化还表现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之中。

标志在视觉系统构架中通常占有绝对主导的作用。其他相关要素如标准字体、辅助图形等都是为了发挥标志的这种绝对中心地位而服务,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也因之而产生一种静态的、主次性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这种静态关系的维持虽然可以突出企业的主体视觉形象,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限制了视觉设计各要素的能动性,弱化了视觉系统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这实际上也造成了对视觉资源的一种浪费。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设计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当代视觉设计中已经可以看到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逐渐显现出的动态化趋势。比如说,标志和辅助图形之间并不一定是主次关系,而有可能是一种互相补充、互为拓展的动态关系。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Orrick Her-rington&Sutcliffe)的标志是一个绿色圆环状图形,辅助图形则是一系列与标志环状外形相似的圆形实物(如齿轮、唱片、纽扣等)。实际运用当中辅助图形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标志的概念,通过对人们相似或相近联想和想像的引发,使标志形象突破了原有的环状外形,其意义也变得更为深远。

由此可见,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关系的动态化趋势中,我们已经不能想当然地将标志界定为视觉设计的唯一中心,其他诸元素或元素组合也有可能取得与标志相同甚至超越标志本身意义的地位。当然,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也并不是毫无标准可言,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在保持突出产品、企业、团体或是活动的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视觉信息得到准确地传达。

二、标志设计动态化的意义与价值

从信息传达的角度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符合新媒介发展要求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总趋势,对于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标志设计动态化符合人的视觉特点。视觉信息的传达包含生产、创造信息的一方,也包含接收信息的一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众”。受众在图形信息传达中虽然处于非主动地位,但却对信息传达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阅读图形时视觉在生理、心理乃至审美层面的需求和规律,才能将预先设定的信息顺利、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动态化的标志图形与静态化的标志图形相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点。通常来说,人在其视域范围内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对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产生与其他事物相比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形象或是杂乱无序的对象都容易产生厌腻和感知疲劳。在现代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人不是对图形所有的细节信息都能关注,而是会有选择地把重要信息安排在视觉焦点上,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富于动感和变化或是与周围环境中其他普通可见物有着显著区别的形状和色彩上去。受众对新奇事物通常会有天生的好奇心,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

信息传播的起点从人们对信息载体的注意开始,没有对图形必要的关注就不能实现信息“消费”。动态化标志图形充满了奇形异构、空间纠错、梦幻矛盾的大胆创想,它以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其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对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为在繁杂的图形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篇(3)

标志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具有象征性的图形设计,传达特定的集团、活动、事物、产品等的特定信息。标志设计涉及美学、广告学、符号学、社会学、心理学、语意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设计分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如何使标志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如何使标志更加准确、快速的传递信息成为标志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通过对该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标志设计呈现出了众多新趋势,动态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具体表现

信息时代标志设计动态化的表现首先在于,标志设计不再局限于在任何场合的运用都必须尽量保持其所有面貌,不能轻易改变所谓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实践中,设计师开始大胆尝试突破标志单一、静态、固定的外形与色彩,更加注重利用标志内部结构的韵律和动态平衡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本质,根据相应的视觉原理,赋予作品外在形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使标志在视觉上产生极具趣味性的动态变化,显现出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视觉意象,并使蕴含于其中的深层含义在视觉的时空延展中得到准确、有效的识别。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为未来有可能实施的应对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在标志征集活动中,主办方要求标志必须充分反映主题,具有独特性,能与“Exp02000Harm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标志造型必须简洁而不乏深意,除适用于印刷、网络之外,还必须适合动画制作。最终,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是,该标志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达456种变化样式,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正如主设计师MichaelGds所阐释的那样:“它包含了促使其保持运动和活力的元素,一种永恒的能量。这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保持运动、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运用智慧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又如,韩国一民美术馆的标志设计。设计师对“一民”的韩文辅音字母进行了几何化处理,并利用“田”字形的构图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标志的整体形象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在标志的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背景、媒介、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重新分解、组合。将上述标志设计案例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志的识别性并没有因为造型的动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或减损,恰恰相反,正因为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抓住了视觉形态的本质,才使得标志的不同组合、变化显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感受,从而强化了标志的识别性。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格式塔的“变调性”理论,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称、平衡、对比、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充分展现标志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唯有这样,才能使标志在动态变化中准确地传达信息。

除外在形式以外,动态化还表现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之中。

标志在视觉系统构架中通常占有绝对主导的作用。其他相关要素如标准字体、辅助图形等都是为了发挥标志的这种绝对中心地位而服务,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也因之而产生一种静态的、主次性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这种静态关系的维持虽然可以突出企业的主体视觉形象,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限制了视觉设计各要素的能动性,弱化了视觉系统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这实际上也造成了对视觉资源的一种浪费。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设计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当代视觉设计中已经可以看到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逐渐显现出的动态化趋势。比如说,标志和辅助图形之间并不一定是主次关系,而有可能是一种互相补充、互为拓展的动态关系。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OrrickHer-rington&Sutcliffe)的标志是一个绿色圆环状图形,辅助图形则是一系列与标志环状外形相似的圆形实物(如齿轮、唱片、纽扣等)。实际运用当中辅助图形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标志的概念,通过对人们相似或相近联想和想像的引发,使标志形象突破了原有的环状外形,其意义也变得更为深远。

由此可见,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关系的动态化趋势中,我们已经不能想当然地将标志界定为视觉设计的唯一中心,其他诸元素或元素组合也有可能取得与标志相同甚至超越标志本身意义的地位。当然,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也并不是毫无标准可言,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在保持突出产品、企业、团体或是活动的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视觉信息得到准确地传达。

二、标志设计动态化的意义与价值

从信息传达的角度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符合新媒介发展要求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总趋势,对于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标志设计动态化符合人的视觉特点。视觉信息的传达包含生产、创造信息的一方,也包含接收信息的一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众”。受众在图形信息传达中虽然处于非主动地位,但却对信息传达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阅读图形时视觉在生理、心理乃至审美层面的需求和规律,才能将预先设定的信息顺利、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动态化的标志图形与静态化的标志图形相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点。通常来说,人在其视域范围内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对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产生与其他事物相比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形象或是杂乱无序的对象都容易产生厌腻和感知疲劳。在现代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人不是对图形所有的细节信息都能关注,而是会有选择地把重要信息安排在视觉焦点上,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富于动感和变化或是与周围环境中其他普通可见物有着显著区别的形状和色彩上去。受众对新奇事物通常会有天生的好奇心,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

信息传播的起点从人们对信息载体的注意开始,没有对图形必要的关注就不能实现信息“消费”。动态化标志图形充满了奇形异构、空间纠错、梦幻矛盾的大胆创想,它以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其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对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为在繁杂的图形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篇(4)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标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动态化的特征。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以“人-自然—技术:一个诞生中的世界”为主题,旨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与生态方面为未来有可能实施的应对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示和交流平台。在标志征集活动中,主办方要求标志必须充分反映主题,具有独特性,能与“Exp02000Harmover”的标题字样协调结合;标志造型必须简洁而不乏深意,除适用于印刷、网络之外,还必须适合动画制作。最终,大会选用了奎恩工作室设计的外观看似有机生物结构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是,该标志并没有固定的结构,其外形和色彩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而形成多达456种变化样式,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难以捕捉的,充满了灵气、未知和不确定性的动态延展的视觉效果。正如主设计师MichaelGds所阐释的那样:“它包含了促使其保持运动和活力的元素,一种永恒的能量。这也是21世纪发展对人类的要求:保持运动、思维灵活、勇于创新,运用智慧推动世界向前发展。”

又如,韩国一民美术馆的标志设计。设计师对“一民”的韩文辅音字母进行了几何化处理,并利用“田”字形的构图形式对其进行组合,标志的整体形象在稳定中富于变化。在标志的实际应用中,这种组合形式并不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根据背景、媒介、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重新分解、组合。将上述标志设计案例聚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标志的识别性并没有因为造型的动态变化而受到影响或减损,恰恰相反,正因为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抓住了视觉形态的本质,才使得标志的不同组合、变化显现出相同或相近的视觉感受,从而强化了标志的识别性。实际上,这也正体现了格式塔的“变调性”理论,即“一个格式塔,即使在它的各构成成分(如大小、方向、位置等)均改变的情况下,格式塔仍然存在或不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动态化标志的设计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对称、平衡、对比、统一、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法则,充分展现标志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内在特征。唯有这样,才能使标志在动态变化中准确地传达信息。

除外在形式以外,动态化还表现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之中。

标志在视觉系统构架中通常占有绝对主导的作用。其他相关要素如标准字体、辅助图形等都是为了发挥标志的这种绝对中心地位而服务,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也因之而产生一种静态的、主次性的关系。本文作者认为,这种静态关系的维持虽然可以突出企业的主体视觉形象,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却限制了视觉设计各要素的能动性,弱化了视觉系统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这实际上也造成了对视觉资源的一种浪费。令人欣慰的是,随着设计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当代视觉设计中已经可以看到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逐渐显现出的动态化趋势。比如说,标志和辅助图形之间并不一定是主次关系,而有可能是一种互相补充、互为拓展的动态关系。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OrrickHer-rington&Sutcliffe)的标志是一个绿色圆环状图形,辅助图形则是一系列与标志环状外形相似的圆形实物(如齿轮、唱片、纽扣等)。实际运用当中辅助图形在很大意义上拓展了标志的概念,通过对人们相似或相近联想和想像的引发,使标志形象突破了原有的环状外形,其意义也变得更为深远。

由此可见,在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关系的动态化趋势中,我们已经不能想当然地将标志界定为视觉设计的唯一中心,其他诸元素或元素组合也有可能取得与标志相同甚至超越标志本身意义的地位。当然,标志与其他视觉设计要素之间的这种动态关系也并不是毫无标准可言,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们要在保持突出产品、企业、团体或是活动的整体视觉印象的前提下,合理调控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作用,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视觉信息得到准确地传达。

二、标志设计动态化的意义与价值

从信息传达的角度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符合受众的认知规律,符合新媒介发展要求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的总趋势,对于提高信息传达的效率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标志设计动态化符合人的视觉特点。视觉信息的传达包含生产、创造信息的一方,也包含接收信息的一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受众”。受众在图形信息传达中虽然处于非主动地位,但却对信息传达的最终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师在进行标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阅读图形时视觉在生理、心理乃至审美层面的需求和规律,才能将预先设定的信息顺利、准确地传达给受众。

动态化的标志图形与静态化的标志图形相比更符合人的视觉特点。通常来说,人在其视域范围内观察事物时,往往会对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产生与其他事物相比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形象或是杂乱无序的对象都容易产生厌腻和感知疲劳。在现代社会纷繁的信息面前,人不是对图形所有的细节信息都能关注,而是会有选择地把重要信息安排在视觉焦点上,将注意力投向那些富于动感和变化或是与周围环境中其他普通可见物有着显著区别的形状和色彩上去。受众对新奇事物通常会有天生的好奇心,正如宋代画家郭熙所说:“人之耳目喜新厌故,天下之同情也”。

信息传播的起点从人们对信息载体的注意开始,没有对图形必要的关注就不能实现信息“消费”。动态化标志图形充满了奇形异构、空间纠错、梦幻矛盾的大胆创想,它以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其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对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为在繁杂的图形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

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介的广泛应用对标志设计提出了动态化的要求。自1981年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推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以来,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网络与数码技术的成熟更是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直接影响到受众的观念与行为。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各种数码编辑软件的出现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摄取、存储和编辑的方式。互联网、互动电视、数字手机等新兴的传播媒介,更是集合了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的传播优点。它们利用多信息通道的优势,将文字、图画、影像、音响等信息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媒介、声音媒介和视觉媒介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充分调动了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缩短了视觉传达的周期,增强了视觉传达的时效性,同时也为交互式的信息传达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互联网络上,受众可以通过单击某文本中加以标注的一些特殊的关键单词或图像,打开另一个文本,激活一段声音、一组图形或是播放一段视频动画。不同的信息阅读者可以在同一时空和网络媒体或者是相关的信息编码者进行交流,甚至交流的本身也可以成为网络媒体实时的信息的一部分。简而言之,以数字式信息符号传播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介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载体,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段,同时又对设计者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信息传播的视觉符号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篇(5)

【中图分类号】G623.75

如今,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互补性研究虽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但在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开展得还不够。因此,我选取这一课题,旨在解决如何更好地恰当有效地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

多媒体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比较分析

多媒体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各具有优缺点,我们试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分析。

1.从对象参与性方面M行分析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在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的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以教师为中心,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除了练习以外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更不利于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

多媒体美术课堂教学与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在指导教学的理论上有着根本的区别。多媒体课堂教学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自由创作需要具有人性化环境的教学氛围。这样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极大地投入到美术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从对象参与性方面来说,多媒体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上的作用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比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更胜一筹。

2.从教学设计结构方面进行分析

以“教”为中心的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是目前的主流。以“学”为中心的小学多媒体美术教学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以“教”为中心的传统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教学目标明确,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这种方法媒体教学缺乏,强调单向的传授,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学”为中心的小学多媒体美术教学设计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教学设计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是其突出的优点。但是,这种教学往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容易偏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这也是其不足之处。

3.从教学作用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是否完成“有意义学习”,是教学方法是否有意义的评价标准。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也就是说无论传统美术教学的“接受学习”还是现代多媒体美术教学的“发现学习”,都能实现“有意义学习”,都能完成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三、提出整合方法

从上述分析可见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和现代的多媒体美术教学方法各具长处和短处。在此,试提出整合方法,使两种教学设计流程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1.设计结构的整合方法

在分析传统的美术教学结构和多媒体美术教学结构的基础上提出设计结构的整合方法(如图一):

我们用教学实例来说明、运用以上的教学设计结构图。课题是《标志》,课题选自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美术课本。

(1)分析美术教学的目标

本课认知目标:知道标志的意义和现实作用。本课操作目标:按要求用简化方法设计4个标志。本课情感目标:通过对“符号语言”的认识,增强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意识。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以“标志”为核心的教学内容。

(2)分析小学生特征设计结构的整合方法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标志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接触,常见的如交通标志、医院的标志等,已经懂得了它们的用途。但这些都是零星的、分散的感性认识。缺乏理性的分析、指导、总结。在标志的设计技巧上,没有任何基础。对在标志设计上常用的概括性的绘画语言更是难以掌握。这也即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3)教学方式的选择

根据教学内容和认知结构变量决定是否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方式。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唯一的,教师在这时的选择是各异的。我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难点,更好地让学生感到设计标志带来的成功感觉,我使用软件来创设学习环境,不采用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方式。至此进入图一中靠左的分支。

(4)美术信息资源设计与提供

在软件第一部分“欣赏”中,我提供给学生各种标志并给每个标志配上图文解释,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①电气火车标志:电气火车标志提示有电气火车;②加油站:加油站标志设在道路旁提醒驾驶员这里有加油站;③方向标志:方向标志是专门指示方向的标志,它常和其他标志一起合用。提供给学生文字信息以概括出标志的概念:标志是一种超越国界的“符号语言”。

由于小学生更加喜欢接受让他们开心的教学手段,因此,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集成动画、音乐、游戏、卡通的形象、鲜艳的画面来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相对应,吸引他们参加美术学习,激发绘画创作思路。

2.教学目标的阐明与媒体的分析组织

在教学中各种媒体作用并不一样,各种媒体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为了追求优化的教学效果,应该鉴别它们的特长和专长。日本教育技术专家坂元昂教授提出了“教学媒体特性评比表”,对我们合理组织媒体教学有借鉴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并不能解决教学过程的所有问题。我们应该走出为使用多媒体技术而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误区,应该在阐明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分析组织适当的多媒体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篇(6)

几何形态的标志在设计中的优势

陈之佛先生的《几何形图案构成法》一书中写到“几何形图案是抽象的,又是最具有规律的。‘抽象’意味着思维的综合,‘规律’表明了形式美底蕴。对于设计艺术来说,这是最难的一把开门钥匙,也是活跃构思的一种发动力。而一个训练有素的设计家,控制构图的法宝也只有靠几何形图案。”这番话说明了几何形态在今天是从事设计艺术的人要善于运用的元素。标志的设计的内容可以涵盖各个领域,而一切事物的形状,都是可以简化的,再复杂的物体都可以用最单纯的几何形态概括出来。在视觉中,人们把握物体的形状并不一定与该物体的实际边界线等同。标志的设计特点是:能够适合放大缩小,要易于人们识别与记忆,这些特点和几何形态的特点极为相似,他们之间的共通点决定了几何形态在标志设计中运用的优势。

创作几何形态标志需注意的问题

“适合”为基本准则

“适合”的本意为适宜,符合。在标志创作过程中,对于几何形态的选择,要以“适合”为基础。“适合”是设计过程中的一个设计的最基本准则。设计的整个过程是为了寻找一个适合商品特质的思路,标志创作时要找准几何形态元素,要做适合产品,适合对应人群,适合对应市场的设计,就要清楚产品上标志的应用特性。没有最完美的设计,只有最适合的设计。

设计为何而服务

根据对一些表的标志进行研究后发现,由于产品的大小有着局限性,对标志也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形态要以简单为主,适合放大和缩小;形态要与其他市场上的标志区分开来,易于识别;标志根据工艺的要求必须是可易于转变为单色的设计为好,这些因素更加确定了这个标志的“极简”性以及几何形态性。这几点确定以后,对几何形态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发现,选择何种形态代表着要用何种意义传达产品诉求。正如,梅花、皇冠这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形态,情感、文化、历史在它们身上有着深厚的积淀,随着从古到今物质文化的发展,它们的意义也一同经历着变迁。设计艺术是根植于人民、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正因为在这些形态里积累了长久以来人类的精神情感及物质文明,蕴含着世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道德、思想、作风、风俗、艺术等社会因素,所以在设计作品中他们才能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觉感受及心理共鸣。

“形态”比“形式”重要

点、线、面、体这些可帮助人们有效地刻画错综复杂的世界,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在平面设计领域里我们谈的几何图形,就是平面几何图形。以三个最基本的几何形态为例:方形,圆形,三角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象征意义,方形是稳固的象征,方形如同大地,方中套圆的图案分别代表了天和地。圆形如同天空,它在东西方均是宇宙。无始无终的圆形可以象征永恒。三角形是三种特性的象征。形的出现为作品添加不同的心理感受,设计中几何形态的变化会带来不同的视觉心理差异。不同几何形态给人带来的视觉传达语言不能忽视,相同的几何形态在不同的结合与运用下也会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如,下面的四个以圆为元素来设计的LOGO(图4),分别是传立媒体(媒介策划公司)、RAYMONDTABER(工业公司)、芬兰农业生产者和林主联合会和speaker(微型喇叭)。四个毫不相干的领域运用的四个LOGO使用的几何形态都是圆形,但互不相同,各有精彩之处。几何形态在标志设计中作为一种词汇,一种语言显得尤其重要。方形,圆形,三角形是塑造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形状,又是组成各种几何形态的原始元素,世间万物的形态都可以归于最基本的几何形态。在看准了几何形态的最终简化方向后,便可选择正确的几何形态表现出来,这些几何形态本身具有不同的特定意义,脱离了几何学意义成为一种视觉符号元素,在标志设计作品中可以表现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情感语言。

形意相合

各种几何形态根据自身的形状,都具备着自己的各种独特的扩展意义。中国的一些吉祥图案,很多都有着方形这一元素,方形就是令人有安全感,能够寄托心情的象征。方形给人坚实、明确、庄严、权威、强力、机械、有力、秩序、稳重的感觉。而圆形的团聚收拢、完整集中,给人饱满、完整、紧密、团结、充实、严谨的感觉。太阳与远古先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太阳是生命的象征,圆是太阳的代码,圆有吉祥如意、丰满无缺的意思,在中国经过代代相沿的传承和变迁,成为全民族的共识。人的轮回,以人为主体,是以圆形代表的循环反复为思维。中国民俗文化把圆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符号,象征着圆满、和谐。几何形态的多种扩展意义是令他们能够在设计中生动,准确表现设计作品视觉信息与心理感受的原因。历史、文化的沉淀令人自然而然的想到的理念与个性,它蕴涵着约定俗成的内涵并带给人的与之相应的心理感受。也就是这里笔者所说到的“意”。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标志设计必定会出现一个又一个新的趋势与潮流,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几何形态在标志设计中表达语言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他在平面设计中对心理产生影响的必然性。过去,我们赋予几何形态丰富的内涵及历史意义;现在,我们在标志设计中加以联系并利用他;未来,熟练掌握了他们,我们就会融会贯通的将其运用在在平面设计工作上。

参考文献

[1]詹姆斯·霍尔.东西方图形艺术象征词典[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篇(7)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1-0094-01

一、独创性

现代标志都应该具有的一项准则――独创性。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是具有相同特性的,尤为突出的是那些同类事物,我们要想区分,只能在它们的表现形式上下功夫,让它们呈现出不同形式的形态美。进行标志设计时,我们应该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特性,这样才能在设计时找出与其他事物的不同,并且还能强化它本身固有的特性,从而找到它的归属感。这是标志设计的形式法则也是它的特殊性。标志设计一定要具有独特的个性,不要有一丝的相同,一定要做到新颖、别出心裁,要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让人看后便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注目性

好的标志设计应该吸引人目光,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这就要求设计标志时要有自己的风格,有创意,色彩运用合理,在对比与调和上鲜明且生动,这样视觉冲击力才会很强烈,很快抓住人们的目光。比如那些公共场所的标志设计,必须更加个性鲜明,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让人们很容易便注意到,这样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提示人们,帮助人们。

三、准确性

我们进行标志设计时,应该了解标志在向人们传达信息的过程中,它是代表什么意义传达的,它想向人们表达什么意思,最终人们看后会有怎样的感觉,怎样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标志设计时一定要具有准确性。无论标志的形式多么的抽象或是多么的具象,颜色多么的艳丽,形态又是多么的新颖独特,它都必须具有一个最基本的准则,那就是准确无误的表现能力,以免让人看后误导。只有具有了准确性,它才能在人们的有限时间、有限空间、有限的注意力范围里,向人们传递信息,让人们正确理解标志的意义。

四、艺术性

现代标志设计是否让人看后有美感、是否具有艺术性是关键。标志的艺术性不仅要有巧妙新颖的构思,还应有熟练的技法,这样才能将标志的寓意和她优美的形态完全结合在一起并表现出来。具有艺术性的标志,它构思严谨、外表大方、有创新,节奏明快,整个设计不落俗套,并且定位准确,具有统一和谐的美感,还有很强的装饰意味特点。标志设计内容与形式完全结合并具有统一性,具有独立的个性,便于识别和记忆。

五、文化性

文化性是标志固有属性的一个独特表现,里面涵盖民族性文化、一个时代的特色以及社会风俗。标志设计中所呈现出的文化属性,是标志设计人员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生活阅历以及对事物的理解和构思很自然地融合到标志的设计内容与表现形式当中的。因此,文化性在标志设计中起到了精神领导的作用。只有文化气息强、表达意义深远、设计品位高的标志,才是优秀的标志。

六、通俗性

现代标志的设计要易于人们认识它,从而记住它,然后传播它,这就要求标志具有通俗性。而且通俗性是较强的标志,它被公众认识的面很广,并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进行标志设计时要与商品的特点相结合,除了让商品的内在联系得到体现外,还应深化商品的意义,设计的标志应该具有亲切感,要体现这一点象征手法是很有用的。运用象征手法的标志可以让本来觉得陌生的企业,一看到标志就有种熟悉的感觉,并且能很快理解标志的意义。例如太阳代表永恒,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这是每个企业都为之努力的方向,也是最想展示给人们看的;大地代表着更新变化、生长发展,具有积极主动的象征意义,这些也是企业表达开拓性、有无限生命力的最佳表现形式之一。

七、通用性

现代标志设计的通用性一般都体现在标志的功能上,标志要适合不同的场合,可以在不同环境中得到展示,在不同的媒体上进行宣传,适用性一定要很强。标志是企业VI视觉识别系统的核心,具有凝聚力和领导性,无论企业在什么地方出现,标志都应该第一个映入观者的眼帘,因为它统领其他视觉表现形式出现。对于标志我们有以下几点要求:第一,对其进行放大或者缩小时都不影响它的使用,它依旧能起到正确的识别作用;第二,对标志进行印刷和宣传的时候,要求标志不仅要适于印刷,还要适合于不同的材质上易于制作,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应该适于人工制作,总之,要没有阻碍地易于宣传和使用。

篇(8)

在标志设计中,运用色彩冷暖色、纯色和明色,让人感到明快活泼、愉悦,标志设计过程中恰当地利用色彩的这一特点,可以让人们在心情舒畅的情况下了解标志设计所传达的设计理念和内涵。

(二)运用色彩的兴奋感,吸引人们的注意

在标志设计中利用某些色彩强烈的对比性产生的视觉冲击效果,会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提高设计作品的识别性。色彩对比性不强的,虽然不能在瞬间吸引人们的注意,但是会给人留下一种冷静、稳重的感觉,适合设计一些高科技产品的标志设计。除了上述使用的一些色彩对比强烈和不强烈的以外,有时候还需要使用一些“兴奋性”的色彩来提高标志设计的视觉冲击效果,在一瞬间激发人们的兴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运用色彩的冷暖感,体现作品传达的理念

在标志设计中,暖色常常用来表达一些充满活力、朝气的主题,主要的暖色有红色、黄色或者橙色等,这些色彩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如麦当劳的标志设计就是运用红色,让人有充满热情活力的感觉。而冷色常常用来表达一些冷静、稳重的主题,主要冷色有蓝色、白色等,这些冷色大多数使用在一些空调或者冰箱设计广告中,传达清爽、冰凉的感觉。

二、色彩在标志设计中的意义

色彩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提高传播的速度,标志设计中缺少色彩将会降低传播力度,失去视觉冲击效果。因此,明确了色彩的重要意义,才能更好地在标志设计中运用色彩。

(一)色彩可以提高标志设计的识别性

在信息化、科技化的今天,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各种信息的传播也多种多样,标志设计必须要利用色彩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带给人们强大的视觉震撼效果,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设计的最终目标。比如,一些“危险”或者“紧急”的标志上,常常使用红色来提高人们的注意和警觉。色彩提高了标志设计的识别性,体现出了色彩强大的艺术功效和意义。

(二)色彩能够引发人们对标志设计的联想

色彩本身是没有生命力的,但是艺术家可以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赋予色彩一种生命力。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色彩组成的世界里,当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色彩发生碰撞时,就会激发某种特有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用色彩表达出来,人们通过色彩可以产生一系列联想。在标志设计中,运用色彩这一效果,能够产生某种象征意义,引发人们的联想,特别是一些美好的联想,更加能够提升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色彩能够让人产生一系列联想,这种想象有普遍的、特殊的,偶然的、必然的。所以,在运用色彩让人产生联想的时候,也要按照色彩使用规律来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采取一概而论的设计方法,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最终失去设计的意义。

篇(9)

符号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符号、符号系统及其规律的学科。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指出:“符号可以看作任意的东西,按照人们形成的社会习惯,符号就是可以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例如,用一个字母x可以代表并不存在的y”。成语“雁泥鸿爪”生动地描绘了符号的定义:人们从泥沼与雪地上观察到的爪印,证明了鸿雁到过此地的事实,并由爪印可以推理分析鸿雁的体形大小和数量等信息。这里,爪印就是符号x,而鸿雁指的就是并不存在的y。标志设计与符号学之间有着直接的、紧密的联系。“设计”一词起源于拉丁文Des-ignare,意思就是“画记号”。设计人员运用符号学理论,对一些研究对象做记号,这也是他们工作中的一个关键方法。符号是从劳动中产生并积累起来的。社会活动和语言交流的频繁进行,使得人类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意识逐渐丰富,从最初认识的表象升华为意识或概念,并记录在大脑中,而这些概念就是从生活经验中抽取出来的,这些外界的事物或者自身的思想、概念,都会通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形成对应的映像。但这些映像都是来源于关系中,同时又是独立于思维活动而起着作用。这些映像都以语言为基础,创作者将其诠释为各种丰富的可视图形、肢体动作、声乐等对象。符号对信息起着承载和传递作用,它可以将有意义的代码和代码系统进行有效的解构,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充当着一种辅助手段。符号的定义范围非常广泛,设计中用到的符号属于非语言符号,但由于它与语言符号有某些共性,所以语言学认为,这种符号对实际的设计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在设计时,可以把一些基本方法和设计元素看作符号,再将其加工整理,就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二)标志设计与符号学的关系

1.标志设计是一个特殊的思维过程

人类的思维过程,就是把整个世界进行符号化的过程,是对各种符号进行创造、选择、整理、转化等的运作过程。由此可见,人类用符号进行思维活动,符号是思维的载体。在设计平面图形的过程中,需要在二维坐标中调整好图形的位置和比例等关系,将信息承载在上面进行表达,这也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来源于设计者,设计者设计出一定的图形,并将负载在图形中的有关信息传播给大众,从而影响大众的行为及心理活动,这种传播过程就需要依靠符号这一媒介。例如交通危险标志,就是把老虎的条纹转变为黄黑相间的符号,将危险或者警示的信息传递到司机的大脑中。

2.标志设计是一种符号表达手段

标志设计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借助平面媒体来传播信息,这种性质也决定了它属于广义语言的范畴。所以说,标志设计实际上也是一种符号表达手段,只不过在设计的时候更多地运用了符号学的原理和方法。例如,某企业标志设计采用中国汉字“盛泰塑胶”为设计源头。汉字本身是一种语言符号,如何在这个“符号”中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赋予汉字新的涵义,就需要找到一个准确的“X”(符号)来代表企业的“Y”(经营理念)。通过对汉字的重新认识,再结合企业的精神,最后产生了新的汉字:将“泰”字中间的竖勾用“↑”来代替,箭头既是对汉字完整性的补充,又体现出企业向上的精神,因此整个标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就将企业的信息通过一个简单的符号传达给了大众。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符号学理论来设计标志,在传递信息中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符号的特性、类型及在设计中的意义

(一)符号的特性

1.认知性

标志设计中,认知性不仅是符号语言的主体,也是其生命。我国很多银行都使用古钱币作为银行的基本标志,用钱币来代表金融机构,所以这种信息的传播认知性极强。假如一个设计作品难以为人们所认识,不能很好地进行传播,那么该作品的设计就缺少了实际意义。

2.普遍性

现代设计主要是为工业生产提供服务,将设计作品分享给大众,所以设计的符号应当尽量大众化,易于为大众所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人员经常遇到这样的窘境:花费了大量时间设计出的作品,客户却不满意。这时设计者会认为客户缺少欣赏能力。其实客户对大众的了解更深。所以,只有充分了解客户、消费者和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使用设计语言设计出完美的作品。从一些公共场所的标牌设计中,就可以明显看出符号所要求的普遍性。例如公厕的男女标志牌,不管男女老少、文化深浅,都很容易辨认。

3.约束性

任何语言的运用范围都有一定的局限,只有一部分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人才能理解符号并领悟到符号代表的信息。例如,德国有一位名叫冈特•兰堡的招贴艺术大师,他设计的作品中经常包含土豆这一实物,而如果不了解德国文化,就很难理解其作品的含义。只有了解德国人眼中的土豆,才能理解作品中土豆所蕴含的意义。

4.独特性

符号设计一方面要围绕“求同”这一中心,使大众容易接受,另一方面还要重点考虑“求异”特征。对于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形式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对于同一个主题,只有在搜集尽可能多的表现形式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出超越平凡的作品。

(二)符号的三个类型

符号与其所代表的事物或者范畴有着紧密的联系,符号学理论将符号归纳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它们代表了三个不同层次:一是图像符号(icon)。图像符号就是用一个事物模拟另一个事物而形成的标识。如肖像代表了某人的脸部特征和身体形貌,人们通过观察相似之处,用直觉来进行判断和辨认。二是指示符号(index)。指示符号与所代表的事物存在因果联系或者时空关系。例如路标就代表了道路的指示符号;而门作为指示符号,则意味着建筑物的出口。三是象征符号(symbol)。象征符号与它所代表的对象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但是它们之间存在既定的规则。象征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及其包含的意义,是社会大众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思维活动整合而成,也可称作社会习俗。例如,在中国,使用红色象征革命,使用桃子则意味着长寿。

(三)符号在标志设计中的意义

标志设计就是将符号作为一种视觉对象传递给大众,它有效地联系着人与社会、自然、文化等多个方面,起着一种媒介作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设计工作者应当了解流行风格、民族特征、传统特色等多方面的知识,充分发掘符号的潜在意义。

三、中国传统符号与现代符号的异同

中国传统艺术符号注重的是精神层面和思维意境,它主要讲求质朴,抛开浮华;追求沉厚,避开浅薄,蕴无限于有限。中国传统图形结合了很多美术艺术,涉及到宫廷、文人、宗教、民间等多个方面,正是这些艺术基础,为现代标志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中国的吉祥图形凤凰,作为一种传统符号,它所表现出的含蓄、凝练就是东方神韵的典型代表。中国传统符号隐藏在传统图案与装饰画中,它的根本宗旨是“含蓄、简练”,重在意蕴,这种意向造型方式注重的是象征性和完整性,同时它也是东方社会的独特之处。所谓象征,即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所蕴含的特定意义,设计成相应的图形。我们看太极图形,看汉画,便可知道中国传统图形“少直多曲”。汉画中的动物、人物都是那样的飘逸,这种曲线的韵味把飘飞、沉厚表达得淋漓尽致。再如敦煌壁画里“飞天”仕女身上轻盈的飘带,画家用一条飘逸的丝带代替天空的云彩,把那种飘飞的神韵巧妙地表达了出来。如今,全球一体化的进展和网络的普及将地球缩小为一个“村落”,中国现代图形的设计将面对全球的竞争。设计的国际流行趋势,东西方文化的接轨,使得我们的现代符号“多直少曲”,用几何学方法创作的图形成了设计的主流,这些精细、明显的几何形体是工业社会的产物,由此可得出“设计中最重要的语言是简化”这样一个结论。秉承这一观念,现代图形追求简练和观念单一,这与人们日益快捷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篇(10)

根据约翰・菲斯克的符码系统理论,对直接意指层面的分析要求用一个具体的意义来描述所看和所听到的内容。包豪斯校舍一组包括教室、车间、办公室等的多功能的建筑群。这组建筑群关系明确,方便而且实用;它采用了灵活的不规则布局,格局错落有致,变化丰富;立面充分体现了新材料和新结构的特点,打破了古典主义的建筑设计传统,获得了简洁的效果。在包豪斯的家具车间,布劳耶利用创造了一系列钢管椅,充分展示了材料的特性,造型优雅,构架外露且简单。布兰德设计的“康登”台灯,灯颈可弯曲,基座稳健,功能效果好,可批量生产。

结构主义符号学认为:符号本身是一种诱导人做出反应准备的刺激因素,是“思想的工具”。它由能指(符号形式)和所指(符号内容)构成,两者的关系具有任意性。在包豪斯体系中,它是通过理论、产品、建筑、平面展示等来展现其本质。就包豪斯作品来说,它的能指包括:包豪斯校舍、钢管椅、“康登”台灯等。这些能指间的搭配组合构建了包豪斯的内容:包豪斯的风格是提倡简洁的,技术与艺术统一的,而它的作品是由简单的、抽象的几何形式组成的,是适合机械大生产的等。能指和所指组成的符号,那就是“包豪斯-现代设计的标志”。

包豪斯的含蓄意指分析

20世纪初期,在欧洲盛行的设计风格远远不止包豪斯一个,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法国的艺术装饰风格等都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为何唯独包豪斯成为了现代主义的标志?

符号学家罗兰・巴尔特认为,内涵代表外延的“换挡加速”。外延义为意义的第一序列:能指即符号本身,所指则是所要表达的内容。内涵义属于第二序列的意义表达系统,它使用第一序列符号作为它的能指,并在此基础上附加另外的意义,即新的所指,由此形成新的符号,这就是符号的换挡加速过程。分析“包豪斯”的含蓄意指过程,也就是分解“包豪斯”的符号意义从“设计学院”飞跃到“现代设计的标志”的过程,如表1。

在表1中,第一级序列中的A为符号的能指,B是符号的所指,是符号以外的外延义,但到了第二级序列中,第一级序列中的能指A 和所指B 共同构成了新的能指(A +B),从而产生了新的所指C,这就是第一次的符号“换挡加速”;之后又通过了连续三次的“换挡加速”,分别产生了新的所指:(E+F)、(G)、(H)。 “包豪斯”这第一级符号的所指,经过四次符号的“换挡加速”到“包豪斯-现代设计的标志”这一新的符号意义,最终使“现代设计的标志”这一新的所指凝固为符号特有的所指,被所有受众所接受并使用。

表1 “包豪斯”符号的“换挡加速”

A

B

A+B

C

A+B+C+D

E+F

A+B+C+D+E+F

G

A+B+C+D+E+F+G

H

A、包豪斯本身B、设计学院,开设设计课程C、现代设计教育之父D、技术和艺术的统一的设计主张E、造型简洁的设计风格F、适合机械化大生产的产品G、为世人熟知的设计风格H、现代设计的标志

包豪斯在国内的误读

日前,国内某高档别墅的广告语中称“项目大胆引入欧美流行‘包豪斯’建筑风格,线条简约大器,富有现代主义美感”。包豪斯风格已然成为国内很多房地产项目的高档产品的代名词。

对于这则新闻,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荒谬”。众所周知,包豪斯在设计上主张为大众设计,决不为少数精英做设计,换言之,它绝不是奢华、高档的代名词。那么为什么国内企业会对包豪斯的符号意义进行误读呢?

篇(11)

标志设计形式表现的范畴比肖形印要大,但设计表现理念和最终效果却有许多共通之处。标志与肖形印都要求可视化元素组合的最终成果具备构图紧凑、简洁概括的凝练之美。比如现代商业标志作为整个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的核心内容,不断出现在各种动静态媒介载体的实物或影像中,环境及参照物跨度极大,却必须仅以独立的形传递关于企业形象内涵的种种信息,这些都要求标志具备极度概括的表现形式。因此,几乎所有历久弥新的经典标志设计,都具备高度简括、以小见大的形式美特征。而肖形印造型的简洁概括则更有胜于标志设计的优势。标志设计可以充分调动质感、立体感、色彩组合来体现出简洁图形中的不同变化,而肖形印的变化则直接来自图形本身,并且肖形印造型的各种变化与讲究,甚至可以说是极为复杂的。肖形印这种简洁与多变的结合正体现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一种主要特质,看似简单的组合图形,却是抽象程度极高,且每一个造型之间的组织也极具章法。所以,看似简单但概括程度高,且醒目突出易于辨识,是肖形印和标志设计关联性的最直接形式表现。

(二)个性表现

标志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区别于其他已有标志,作为代表特定事物的可视化形象,雷同的设计不但不便于受众的识别,更存在产生知识产权纠纷的隐患,最重要的是毫无个性的标志必然会降低标志应用企业或单位的品质及受众认可度。而印章则从古至今都被视为信用的代名词,在古代更是信用与权力的集合体,有些肖形印的图形还是家族图腾或徽章。标志和肖形印的基本功能就是这种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记号的个性化标识,让自身的出现带来特定的信息表达。因此差异性,或者说独特性就成为肖形印和标志设计的共同要求,这种关联对两者最终呈现的面貌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也为肖形印和标志设计的融合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

(三)构成规范

因为标志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载体的跨度很大,从静态的印刷品到动态的视频影像都会出现,如果其自身构成没有严格的规范,经过传播载体或时间地域的变更很可能发生变形,引起辨识困扰,降低标志应用主体的可信度。所以,标志设计作为形象识别系统中的核心内容,其视觉元素构成是十分严谨规范的。标志中使用的文字必须是经过设计的独一无二的专用字体,图形也必须每个结构都有精准的尺寸及角度规范,用色方面也设置标准套色,有具体的RGB(色光三原色)或CMYK(印刷色彩模式)数据确认。而肖形印的构成则有着章法约束,看似随意的图形其实都严格符合章法的要求。肖形印的图形构成非常注意元素组合与印章自身形状的适合关系,强调节奏和韵律,对比与调和,始终做到局部变化服从整体统一,即“乱中求序”“平中求奇”,在有限中找到无限可能。而且标志和肖形印都是有承载主体的图形,因此在设计中还应该严格注意各种图形禁忌,准确传递信息的同时,符合受众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二、语义表达关联

(一)象征性

象征可以说是人类发展史上将图形与意义有机结合起来的最重要方式。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人们就尝试将各种信息或情感用不同的图形甚至是实物来代替,久而久之,这种图形或者实物就成为保有这些信息特性的载体。象征往往不仅是用简单的形指代某个物体,而是附有相对复杂的情感、观念、祈望甚至信仰。象征性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中最为经典的特性之一,肖形印也正是体现着象征思维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代表。比如肖形印中的龙、凤图形就是权势、高贵、尊荣、吉祥的象征,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积淀,存在于每个人的意识之中。再如鱼、鹤、鹿、羊、虎等动物和松树、桃子、白菜、牡丹、莲花等植物,都被赋予如“连年有余”“松鹤延年”“福禄寿喜”“吉祥如意”“清正廉洁“”富贵荣华”等寓意。还有以基本图形样式出现的如“盘长”和“方胜”,即代表人们四环贯通、通明元转的美好祈望。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已经广泛被应用,也产生了很多优秀的设计成果,证明了彼此在象征性上的关联性可以相互融合与应用。

标志设计同样也离不开象征思维的指导,虽然因为文化差异,东西方图形的象征各有不同,标志设计与肖形印的创作环境也各有时代特征,但关于象征手段的应用是完全一致的。比如标志设计中的橄榄枝和白鸽往往象征和平;很多医院或医疗机构的标志中会有蛇和拐杖出现,而蛇杖则长久以来都代表着药品或医生;有天枰出现在标志中则象征公平公正;宝剑或锤子在标志中则象征权威;等等。在现代标志和肖形印表现中,颜色甚至也被赋予了象征意义,比如自古以来,红色被称为太阳的颜色,而在红色系中以“朱”和“赤”为尊,因此印章的颜色也被定为朱色,成为有权威、有力量的颜色。在现代设计中,宝马标志中的蓝白两色就像蓝天、白云和转动的螺旋桨,一方面象征宝马公司的悠久历史与其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则象征公司广阔的目标和向上的精神面貌。承认图像是一种言语,也就意味着它是产生意义的一种媒介。如果没有象征思想的指导和体现,不管是肖形印还是标志都将失去仅用图形承载各种信息的机会,而象征性也是肖形印和标志设计从语义表达上关联度最高的部分。

(二)符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