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旅游规划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3-0056-03
【作者简介】许国良,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教师发展中心(江苏镇江,212000)主任,高级教师,镇江市学科带头人。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建立物理公式的基础和前提。物理概念是在大量的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逻辑方法,把一些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集中起来,并加以概括而形成的,它是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抽象反映。相较于其他学科,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教师也觉得物理难教,究其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两点:作为学习者,学生的大脑获得概念的基本方式,建立概念的基本思维过程;作为教师,物理概念教学所要遵循的基本的规律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物理概念获得的基本认知方式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获得概念的基本认知方式有“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概念形成”是指从我们的直接经验中,通过发现学习,抽象出物体或事件的关键属性,从而获得概念的一种方式。对应“概念形成”,教师在教学中,一般要先引导学生呈现某个概念的不同例证,再通过对不同例证的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出概念的定义。“概念同化”是指利用知识结构中已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向学习者直接呈现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获得概念的一种方式。对应概念同化,教师在教学中,一般是先向学生直接呈现概念的定义,或者引用已有的旧概念演绎出一个新的概念,然后再引用新概念去辨析正、反例证。
二、物理概念获得的一般思维过程
物理概念的建立是学生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基于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概念获得的基本方式,进行抽象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概况为“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三个阶段。感性具体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经验事实,获得物理事物的整体表象、有关资料和相关数据的过程。思维抽象是指在物理事物整体表象、有关资料和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逻辑方法,形成物理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思维具体是指人脑把经过抽象的物理概念“返回”到具体的物理现实中,同某一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过程。
三、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
对应物理概念获得的三个思维阶段,我们可以将概念教学大体上分为“概念表象――概念获得――概念运用”三个阶段。
1.概念表象阶段。教师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出物理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从感性知识、观察实验和经验事实等方面搜集物理思维的材料,亩获得对物理事物的整体表象、有关资料和相关数据。
例如,学生在系统学习“密度”前,对密度概念几乎是没有认知的,对鉴别物质种类的方法也仅仅限于重量、体积、颜色等基本属性。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先要设计一个利用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如,重量、体积、颜色等)能够成功鉴别物质种类的情境,以此来强化原有的正确的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设计一个利用原有生活经验不能够鉴别物质种类的情境,促使学生认识到原有经验的不足,激发学生对物质鉴别的新途径、新经验的探索欲望,进而通过实验测量获得铜、铁、铝等不同金属块的质量和体积的相关资料和有关数据。为运用逻辑方法分析发现“密度”这一物理量的引入价值,提供有力的例证基础。
30年来,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的历程,2007年接待入境游客1.3亿人次,创汇419亿美元,国内旅游16.1亿人次,收入7771亿元,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伴随这一过程的旅游规划为中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新的挑战,需要认真反思、总结和改进。
1 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
中国真正的旅游规划是20世纪80年代后伴随大众旅游业发展而产生的,是在全国各地旅游发展浪潮驱动下诞生的,以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中国科学院郭来喜教授,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丁文魁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敏感地认识到旅游发展与旅游规划的社会需求以及对地方经济的重要性,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致力于地方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咨询服务和实践研究,对丹霞山、深圳市、华北海滨风景区昌黎段、江南水乡古镇、海南岛旅游开发与规划的研究等,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尚清教授对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等,可以说是中国旅游规划的先锋之作。回顾30年来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总结出4个明显特征。
1.1 2000年以前双线并行,摸索前进
20世纪80年代一方面旅游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百废待兴,旅游研究刚刚开始,旅游开发实践既没有理论指导,也没有成功经验借鉴,更谈不上旅游规划专业,从事旅游开发研究与实践者均是从相关学科转行过来。以地理专业为代表的旅游开发策划与以风景园林专业为代表的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为地方旅游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两条路线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同时推进,2000年之后两者开始走向融合,这种融合表现在规划思想、规划队伍组成、规划内容上。
1.2 2000年历史转折,旅游规划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20世纪90年之后,国外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开始引进国内,国家旅游局为了适应旅游发展需求,开始邀请国外专家进行培训,1992年制定了《旅游资源普查规范》,2000年11月出台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通则》,2000年11月颁布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2001年公布了第一批甲级旅游规划设计资质单位。这些标志着中国旅游规划进入规范化管理初级阶段。此后国内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多类型、多层次、多学科介入是旅游规划突出的时代特点,旅游规划的商业化行为引起关注。
1.3 国际旅游规划智慧的多层面输入
1999年四川省率先邀请世界旅游组织旅游规划专家编制全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国外旅游规划师开始进入中国,2000年云南省、山东省先后邀请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编制规划,此后一些城市旅游规划也邀请国外相关旅游规划咨询机构编制,在旅游度假区、开发区层面上很多国外景观规划设计公司进入,2001年《旅游学刊》编辑部在北京主办了旅游规划高峰论坛,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过去一段时间中国旅游规划的经验与教训,一些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旅游规划着作被翻译引进国内。
1.4 旅游规划的反思与理论总结
2000年之后,中国旅游研究的全方位拓展积极推动了旅游规划水平的提高,一批关于旅游规划理论、方法的论文和着作相继问世,一些大学设置旅游规划专业。旅游规划体系与内容基本健全,旅游规划理论、方法与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规划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旅游规划的技术含量是普遍的专业共识。
30年来中国旅游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热点(图3),寻求一个又一个的突破,旅游发展不断走向新的台阶,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显现,旅游规划面临的挑战也与日俱增。在全国各地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庞大需求推动下,中国旅游规划走的是一条市场驱动、内外结合的道路,从没有规则到制定规则,从没有理论到总结理论、引进理论,从没有方法技术到多学科踩着石头过河探路前行,从国内驱动走向国外驱动、内外结合,从高校科研院所到旅游规划企业、境内外相关规划设计咨询公司、政府、相关企业等,共同托起旅游规划这轮红日。
主题公园为中国旅游带来了第一个兴奋点,度假区热带来了旅游房地产热,申报遗产热提升了对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认识,生态旅游热提高了学术界和政府对保护与发展关系的认识。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旅游规划将承担日益艰巨的任务。
2 旅游规划的价值观
2.1 让每一个人梦想成真
旅游规划是建立在旅游需求的基础上,需求推动旅游业发展,要求旅游规划必须满足、引导旅游需求,旅游规划首先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让富人与穷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旅游梦想。
2.2 让好地方更精彩
对于具有先天优势的旅游区,通过旅游规划使其在空间拓展、结构优化、旅游形象、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更高层次的提升,旅游规划是一项管理系统工程。
2.3 让落后地方有信心
旅游规划的视野始终是需求导向的、向前的、区域性的、差异性的,在差异中寻求特色、突出优势,化平淡为特色,化腐朽为神奇,化劣势为优势,为落后地区寻求经济发展出路,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规划是一项经济系统工程,针对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一方面通过发展旅游把地区整体推向市场,另一方面强调地区内部资源的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把能耗降到最低。旅游规划为地方经济发展构建了一条内循环与外向型相结合的经济发展之路。
2.4 让目的地走向世界
旅游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护自然资源、挖掘整理地方文化,用地方文化丰富人类生活多样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旅游规划是一项文化生态系统工程。尊重生态环境,尊重地方文化,尊重社区精神。
进一步提炼,旅游规划的价值观可以归纳为“锦上添花,差异取胜,梦想成真”12个字。
3 旅游规划的方法
3.1 旅游内涵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旅游是什么?对这个词的理解时代特色最明显,旅游是观光、休闲、游憩,旅游是度假、娱乐,旅游是会展活动,旅游是离家旅行,旅游是一种精神需求,一种境界、一种心情,旅游是一种功能,旅游需要 服务,旅游是一种产业,旅游是经济。旅游具有多种含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自己的游法。如何规划?尽管旅游内涵丰富多彩,但经过这30年来的发展还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观光、休闲、游憩。只要地球上存在差异,就存在观光;只要地球上有人,就存在休闲游憩。访问者观光度假与本土居民休闲游憩是旅游研究与旅游规划历来关注的焦点。
3.2 旅游规划的4个共性
依附性:旅游本身是一种活动、一种行为、一种精神需求,需要特定的环境、空间、设施、吸引物来支撑。依附天成、依附经济,旅游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能动性:创意与创新是旅游规划的灵魂,发现差异,定位市场,完善功能,提升形象,是旅游规划生命力所在。
融合性:旅游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旅游规划的融合性,与景观、城市、产业、文化等各类物质或非物质文化的融合;
灵活性与规范性:旅游的敏感性决定了规划的敏感性、灵活性,同时,为了保障旅游规划市场的有序性,旅游规划必须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2102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生态旅游
从生态旅游概念被提出,距今已经有31年了,就目前其概念界定还是模糊。国际生态旅游学会提出生态旅游是游客有意识的到目的地旅游,实现了解当地文化、自然等知识,这种旅游活动除了尽可能维持当地生态系统、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对当地自然游憩环境负有责任之外,还肩负着使当地经济繁荣、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同时尊重并维护当地居民群体的传统文化使其保持完整性。这个定义在传统定义上增加了居民收益内容,而当地居民是旅游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对象,本文也采取此定义。
1.2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规划作为旅游规划的分支之一,以生态旅游资源为依托,运用旅游规划的原理和方法,它要求从整体出发对生态旅游活动空间进行合理布局,是生态旅游目的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依据,是生态旅游区社会、经济、环境效应和谐的指挥官。
2 国内研究进展
相比较国外,我国的生态旅游规规划起步较晚,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于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紧接着1995年与1996年分别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湖北武汉召开了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后又有1999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这时生态旅游正式成为了被广泛倡导的一种旅游形式。
2.1 生态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生态旅游规划具有协调性,即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决定了生态旅游规划必须以生态原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为指导思想,而规划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保护,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规划是否合理,决定了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刘玉安(2006)以典型生态旅游区石河子为研究对象,认为实现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突出旅游特色、营造良好的交通等服务环境、旅游宣传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保护游客利益。
2.2 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理论与方法研究
旅游规划中要遵循市场导向、资源依托、法律监督、宏微观相结合等原则,生态旅游规划除了要遵守这些一般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生态旅游本身的特点,遵循保护先行与适度开发原则、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原则、各方利益共享原则、环境教育原则。国内学者对生态旅游规划原则的研究大体差不多。康宏成(2010)对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也进行了总结,认为要遵循适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性原则、自然与文化的原汁原味原则、各方参与原则、服务设施生态化原则、环境教育原则。
生态旅游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旅游规划除了一般旅游规划基本理论外还有众多符合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来指导,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生态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是最为重要的。申利(2004)阐明景观生态学是生态旅游规划的主要理论之一,分析了在景观生态学指导下旅游规划的过程,肯定了规划结合自然环境的旅游规划的景观生态学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科学技术方法被运用到生态旅游规划中,典型的如GIS(地理信息系统)因具有强大的图形数据采集、空间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分析功能,为生态旅游规划中提高工作效率与其科学性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在生态旅游规划中受到广泛的应用。刘芳(2009)认为GIS的应用必将给生态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旅游市场分析、开发空间规划以及当地环境保护监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薛达元(2014)采用GIS对黔西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分析黔西南州旅游资源特征,规划该州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和特色。
2.3 生态旅游规划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083--03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逐步发展,旅游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1994年起,我国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进入了世界排名前十位,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大国的转变。
旅游者素质的提高,也带动了旅游业方向的变化,人类的旅游不再是单纯的物质享受,而更看重于精神上的收益。文化动机成为了旅游的重要基本动机之一。作为跨文化交往的一种方式,旅游的本质正是旅游者从一定的文化区前往另一个异质的文化区。
显而易见,各地不同文化区域的存在是构成旅游驱动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进人21世纪以来,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发展速度一日千里,现代城市逐渐西化,千城一面的危机已经日趋明显。面对于此,我们只有将各地的风景旅游区赋予传承地域文脉的功能,让其成为城市文脉的“保护区”――那些在城市里几乎消失殆尽的文脉,可以通过风景旅游区的形式得以继承下来。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泪的。旅游是人的一种行为活动,旅游活动摆脱了日常生活的束缚,更注重的是为了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其出发点在于人对不同空间、不同文化的好奇和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保持或传承历史文化的差异即是保持了这种旅游行为的原动力。因此,风景旅游规划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当地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想方设法激发起人们的求异心理,达到吸引更多游客的目的。
2.意义。文脉是一个地域国家、城市、风景区的地理背景。文脉包括自然地理条件、文化氛围和文化脉承,以及社会人文背景。旅游项目要发展成地区旅游形象的标志,就需要对地方文脉进行要素提炼,以要素展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强调“独具一格”,强化地方独有特色。同时,对于当今社会许多传统文化的缺失,旅游这项活动也承载了传播文化的历史使命。通过风景旅游规划,保护并传承当地的文脉,即可保持文脉的延续,又可发展当地的旅游行业,达到双赢。
一、文脉与风景旅游规划
(一)文脉
每一处人类到达过的地方,或多或少都留下了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痕迹和烙印。这一系列延续至今的历史,形成了文化的脉络,传承和记载了人类文化发展的部分历程,从而使这一地区承担了保存和发扬这些文化的使命,这就是地域的文脉。
风景旅游区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古迹遗产,甚至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在进行风景区规划时利用现代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的原理,保护当地的的整体风貌特质以及景观的整体和谐,可以延续地域历史的文脉,帮助人们去认识、适应现代文明发展的时空变化,提升景区内涵。
1.文脉的概念。“文脉”一词译自英文"context",原是语言学中的术语,称作“语境”,表示语言环境中的上下逻辑关系。它还可以表示事物发生的背景及条件,事物只有同具体的背景环境相联系,才能发生、发展。
狭义的解释:从中文字面上看,“文脉”指的是一种文化的脉络。
广义的解释:“文脉”是指介于各种元素之间对话的内在联系,更确切点,是指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2.文脉概念的层次。文脉即是关于物质与空间的概念,又是关于运动与时间的概念。这就意味着文脉的概念分为两个层次:横向的时空关联,即“共时性”(Synchmnic)内容;纵向的时空关联,即“历时性”(Diachronic)内容;换言之,文脉就是为人类所创造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时间与空间上的动态联系。
3.文脉的构成要素。文脉的构成要素包括了两个方面,即是显性构成要素和隐性构成要素。显性构成要素分为自然环境与建成环境。自然环境是体现地域特色的基础。例如:山地、滨水、平原、水网等。建成环境指历史上形成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的人工环境,以及由它们共同构成的各类空间。
人通过在不同空间中所产生的不同感受,来产生与环境的相互交流,达到体会环境意境的目的。隐性构成要素分为地域文化和人的心理与行为。“文化”表达了人类的价值观,人们生活在一定的地域里,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也就具有其特定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居住方式,不同的气候条件,都可以引发出不同的地域文化。
显性构成要素决定着风景旅游区的外在形象,隐形构成要素则是其内在表达。二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没有外表的精神和没有精神的外表都不能够长久存在。只有二者得兼,风景旅游区才会有生命力,有生命力才有吸引力,才能长久生存、持续发展。
(二)风景旅游规划
一、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
“中小型景区”相对于“大型景区”而言,一直以来,学者们对“中小型景区”的概念界定莫衷一是,对其范围界定存在模糊性,研究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编制,对其明确的概念界定必不可少。
(一)中小型景区概念定义
建设部1999年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对风景区按照用地规模大小进行了划分:小型风景区面积在20km2以下,中型风景区范围在21-100km2,大型风景区范围包括101-500km2,特大型风景区一般面积在500 km2以上。王星在《中小型景区的旅游体验营销探析――以四川安县寻龙山为例》一文中参考风景区面积标准界定“中小型景区”,大型风景区一般指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区,通常覆盖面积在几百平方公里以上,中小型风景区一般指县市级风景区,其面积小、资源单一、产品单一。这一划分标准将旅游景区完全等同于风景名胜区,从概念定义上大大缩小了旅游景区的内涵。
胡红梅在《试论中小型景区的创新发展》中结合国家A级景区划分标准进行区别:国家4A、5A级旅游景区为大型景区、1A、2A、3A级和一些新开发、未定级的景区为中小型景区。这一划分标准同样存在问题,国家A级景区评定是综合交通、游览、旅游安全、购物、卫生、经营管理、邮电、资源环境保护、市场吸引力及旅游资源吸引力等方面因素而评定,其划分标准与资源吸引力及景区各项设施的完善程度息息相关,仅以资源吸引力低、各项设施不完善定义“中小型景区”不够全面。
曹伟在《小规模旅游景区的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将“小规模景区”定义为:那些投资规模在一千万以下,年接待游客三十万人次以下,特别包括那些个人投资新开发的景区。对于这一划分标准,景区投资和游客量对于尚未开发的景区无从统计,且各地对于中小型景区的信息收集未必完善。同样,这一评定标准也存在缺陷。
赵小远等在《洛阳市小型景区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定义:大型景区指国家级和省级的景区,通常覆盖面积几百平方公里,设施完善,游客接待量较多;小型景区规模小、服务设施落后、游客接待量低;中型景区介于二者之间。这一划分标准同样泛泛而谈,对于中小型景区定义存在模糊性。
综上所述,“中小型景区”概念定义仍然不能明确。本文在吸收借鉴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概念界定。首先,参照国家风景名胜区及前人对大小型风景区的面积划分,“中小型旅游景区”主要指那些面积在20km2以下的县市级旅游景区。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范围标准并不是绝对的,其具有相对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各旅游区实际情况做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同时,为了更加形象的定义中小型旅游景区,摆脱单一的面积评定法的局限性,具体从其资源、开发属性、内部环境等多方面综合界定其内涵。从资源方面看,“中小型旅游景区”内部资源相对单一,类型有限,且其中并不涉及国家规定要求保护的重点资源类型,如湿地、重要地质景观、重点森林片区等;从开发属性看,这类景区一般以个人投资为主,开发资金相对有限,对项目规划期限、可操作性要求较高;从景区内部环境来看,景区内一般基础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知名度低、发展历史短或是新开发景区。
(二)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
“规划”即对未来事务发展的预测、谋划,卢云亭(1991)认为“旅游规划是(对)旅游未来状况的设想,或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长远的、全面的计划”;吴必虎认为:“旅游规划是对未来某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产品开发、宣传促销及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重要事项的总体安排,它对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宏观指导和动态调控的作用”。马勇、李玺(2006)提出:“旅游规划是在旅游地及其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地及其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市场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特别是旅游市场的需求,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并寻求旅游业对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贡献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综合学者前期研究可以看出,旅游规划即对旅游系统进行的规划,是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与区域特色,对规划区土地、资源、景观、人力、资金等进行的优化配置。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即以中小型景区内旅游系统各组成部分为规划对象,对区域内土地、资源、景观进行详细规划,合理安排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有效因素,通过详细具体的规划设计吸引游客,推动景区发展。
二、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市场实践
在当前规划市场上,面对中小型景区的规划要求,分别编制三层次规划显得费时费力,规划成果的实用价值也会大大降低。在实际规划过程中,一些旅游规划编制单位就中小型景区规划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通过编制一个“1+1的复合型”规划,即“总体规划+重点建设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控规+近期建设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形式,满足甲方一步到位的规划要求,完成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这一规划编制体系在保证规划内容尽可能完整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规划的可操作性,是对当前规划编制的一种创新,但这一编制形式明显不符合《通则》要求。
当前我国旅游规划编制主要依照于《旅游规划通则》,其中规定“旅游区在开发、建设之初,原则上应当编制总体规划。小型旅游区可直接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言外之意,一般而言,旅游区规划需要分三步:编制总规、控规、修规三项规划,而且相互之间是上下统属、前后递进的关系。小型景区可以不编总规,直接编制下一阶段规划,但没有总规的方向指导,控规和修规的可靠性便会受到质疑,若规划方向不恰当,控规和修规的编制将毫无意义。反观现实规划案例,复合型规划明显不符合通则要求,三项规划中选取其中两项进行编制,另一项编制内容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必然会造成规划内容的不完善,从而影响规划效果,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整合当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类编制形式,探索一种更加全面的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编制体系,推动《通则》要求完善,是符合当前规划市场实践与理论需求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编制要求
从中小型景区特征来看,其规划面临着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局面。简单在于规划区范围较小,区域内资源本底相对简单,决定了这类型景区规划是一个“小”规划,这就要求规划编制要“小”而“精”,以较少的组织配备完成规划编制,尽可能减少各项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其复杂性就在于这类型景区对规划成果要求较高,规划内容建设周期较短,规划成果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从这一层面来讲,规划内容就要更多的侧重于修建性详细规划。
同时,按照原有通则要求,在规划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据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以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及法规为基础,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
(二)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为基础,以旅游产品为主体,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可持续发展。
(三)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区域协同,强调空间一体化发展,避免近距离不合理重复建设,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减少对旅游资源的浪费。
(四)采用先进方法和技术,编制过程中应当进行多方案的比较,并征求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尤其是当地居民的意见。
(五)旅游规划技术指标,应当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长远需要,具有适度超前性。
(六)旅游规划编制人员应有比较广泛的专业构成,如旅游、经济、资源、环境、城市规划、建筑等方面。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中小型景区规划不仅要符合一般旅游景区规划的编制要求,对规划编制思想、基本原则、编制手段、技术人员等严格控制,同时要结合中小型景区特色进行规划编制,从规划内容、规划形式等方面探索更加符合其要求的规划编制体系。
四、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编制创新研究
结合《通则》规划要求与当前市场上出现的编制创新形式,本文提出“三规合一”的综合性规划编制体系应对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
“三规合一”旅游规划编制体系,并不是单纯的将原有三项规划内容拿过来合在一个规划中,也不是完全背离原有规划编制体系,否定原有规划另起炉灶,而是在综合原有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实践情况,立足更加实际的指导景区开发建设这一中心,对原有三项规划进行横、纵两方面整合。横向整合“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三项规划编制体系于一体,纵向对原有三项规划体系中的各自内容有所取舍,适度整合,创新规划编制体系,形成一项综合性规划,将三项规划内容集合于一项规划中。“三规合一”旅游规划的提出主要针对中小型景区旅游规划,融合规划要求的刚性约束与规划内容的弹性需求,达到规划与设计、发展与建设的双向需求。
“三规合一”旅游规划作为一种全新的规划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规划主体的一致性
在“三规合一”旅游规划体系中,整个项目从前期的规划定位、方向构思、规划布局到确定各地块技术控制指标以及具体项目景观设计,均由一家规划编制单位完成,这就避免了原有三项规划中由不同单位编制完成时造成的规划理念不一致、思路衔接问题等矛盾,能够很好的保证上下位规划之间的对接,同时又能大量节省规划时间,保证规划的实效性。
(二)规划形式的整合性
“三规合一”旅游规划编制在形式上整合了原有三项规划的编制过程,将原有规划过程中需要重复进行的资源调查、方向讨论在一个规划过程中完成;将各规划结果评审以中期专家论证的形式予以承接;将原有三项规划中各自的文本、图件、附件及说明书的规划成果统一整合于一项规划成果,在规划形式上实现三项规划的整合。
(三)规划内容的全面性
“三规合一”旅游规划从内容上涵盖了原有三项规划的精髓,汲取总规、控规、修规中主要内容,将一些重复、不具有可操作性、空洞化的规划要求省去,在包含总规的空间布局、控规建设控制的基础上,以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为重点进行编制,规划内容全面,实践操作性更强。
(四)规划成果的实用性
“三规合一”规划编制整合后,规划成果更加全面且准确,委托方能够迅速理清规划方向、规划主体与重点项目,短时间内完成规划编制,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景区开发建设中,大大提高了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成果实用价值更高。
“三规合一”旅游规划编制体系的提出,对于整合当前市场上各类规划编制形式,形成一项对中小型景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编制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将三项规划编制集中于一体,大大避免了一个规划项目分属于不同编制单位时产生的项目理解、规划构思与项目认知方面的差异;“三规合一”综合性规划能够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现实需求统一协调规划内容,保持规划思路的完整性,有效组织规划编制。同时,“三规合一”旅游规划融合总规、控规、修规于一体,以修建性详细规划为重点,在一项规划中实现了方向引导、建设控制与重点项目设计的统一,规划形式更加简洁,规划成本更低,规划可操作性更高。这一新型编制体系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旅游规划通则》相关标准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品整体概念 游客体验 产品设计 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产品整体开发与设计理论综述
旅游景区产品开发与设计是旅游规划和旅游市场营销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工作,国内旅游理论界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许春晓(2003)提出来的旅游产品规划“双筛法”和吕本勋、杜靖川(2005)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漏斗法”,探讨了如何在旅游产品规划过程中平衡旅游规划专家、旅游开发者、旅游消费者和旅游开发地居民等之间关系和规范有关各方的行为。1998年,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人类正迈向体验经济时代,追求体验是当今和未来社会新的消费特征。由此许多学者重视景区产品开发在游客体验方面的设计。邹统钎(2003)指出忽视游客体验与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是造成中国旅游景区经营失败的根源。许林、鲍宏礼(2007)更明确提出景区开发应立足于创造游客难忘的经历和感受,即以游客体验为中心来选择、利用资源,开发旅游项目,这是景区发展的未来方向。这些研究意识到了游客购买的是整体感受,对于旅游景区产品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在具体操作层面如何营造整体感受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指导意义不突出。其实市场学中提到的产品整体概念也正是强调了整体感受,并且把产品分成几个层次,阐述每个层次之间关系以及如何设计。因此,本文认为产品整体概念的提出实质上不但强调了产品开发的理念―整体构思,还提出了产品开发的方法与步骤―分层设计。由此可见,产品整体概念对于旅游景区开发产品更具有指导意义,运用产品整体概念设计产品不但体现了以创造游客体验为中心的现代旅游市场营销观念,而且还有利于创造并保持景区的独特吸引力,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
产品整体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西奥多•莱维特于1980年提出,随后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研究,提出了不同看法。其中最有代表性在我国诸多教材中普遍使用的还是三分法,即把产品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产品(Core product)、实际产品(Actual product)、附加产品(Augmented product)。其中核心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核心利益,也就是顾客真正要购买的服务和利益;实际产品是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即向市场提供的实体和服务,如产品样式、包装和品牌名称等;附加产品是实际产品的扩大部分,包括为顾客提供的附加服务与利益,如免费送货、安装以及售后服务等。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三分法来研究产品整体概念视角下的旅游景区产品开发。
景区产品开发理念:整体构思
旅游景区开发产品首先要树立整体观念,对产品开发进行整体构思。因为游客来景区旅游追求的是一种由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环节所形成的综合感受、一种对景区形象、景观、特色旅游活动、景区管理与服务、纪念品等的全面体验。所以景区产品开发是对游客的全过程和各个接触点的全面设计;也是由旅游规划专家、旅游开发者、旅游消费者和旅游开发地居民等共同参与的整体设计。产品开发的范围不应局限于主题形象和特色旅游项目的设计,而是对游客游览前、游览中、游览后的每一个景观或接触点进行精心设计,让游客获得一个全面体验。就像拍电影一样,应该设计好首先让游客接触什么、然后接触什么,甚至包括如何从一个接触点过渡到另一个接触点都要巧妙设计。
产品开发技术:分层设计
(一)核心产品设计要准确认识
核心产品是产品设计的起点和依据。如果说游客来景区游览就是追求一种体验或感受,那么核心产品设计就是为游客策划设计某种体验或感受。景区有没有市场吸引力,就要看景区核心产品有没有准确认识;景区市场规模有多大,就要看追求该类核心利益的游客规模有多大。设计核心产品时,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对景区资源特点和区位情况等进行科学分析,挖掘核心优势,这一核心优势就是提供给游客的核心利益。当然核心产品也可以根据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状况分成几个细分核心产品。这些细分核心产品都是核心产品的合理分支,便于更为准确的认识核心产品、更为全面的展现核心产品,同时也是便于更为全面的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旅游需求。核心产品设计好后,景区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也就确定好了,即景区将主要吸引什么类型的游客,成为提供什么类别的核心利益的景区。
(二)实际产品设计要真实体现
核心产品设计后,就该考虑通过哪些实际产品来展示核心产品。实际产品的设计要真实体现,做到既全面深入又准确无误的展示核心产品。景区内外所设计的每一个景观、每一项活动或每一种服务接触点都是从不同方面围绕核心产品而设计的,具体可以从游览前、游览中和游览后三个环节进行开发设计。
游览前产品设计主要是希望游客在游览景区前就有一个好的印象或感受。这里主要包括景区主题形象设计,还包括景区外交通、餐饮、住宿等方面的精心策划。
游览中实际产品设计是游客正式进入景区游览后系列产品设计,这是主体,一般景区产品规划主要也是侧重于此。应该遵循真实展示核心产品、全面营造游客体验为原则,从景观体系、服务接触体系、特色活动项目、节庆会展活动、主题活动策划、旅游纪念品、景区环境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具体内容见表1。
游览后实际产品设计是游客离开景区前往下一个旅游目的地或景区游览时系列产品设计,这是序曲,主要包括咨询服务和产品组合设计。游客游览完景区后,有些可能想就餐,有些想娱乐,有些想返回,有些继续旅游,景区应为游客提供他们可能需要的各项咨询服务。产品组合设计是景区产品规划一个不可忽略的内容,是指要把该景区与其它景区或娱乐场所等组合起来,形成旅游线路。
(三)附加产品设计要恰到好处
附加产品的设计是游客额外获得的一些好处或利益,是为了增加游客惊喜,增强竞争力。在设计附加产品时务必做到恰到好处,即注重两个要点:第一,注重适合性和适度性,要投顾客需要类型之好、投顾客需求等级之好。所提供的附加产品必修是游客想要的,但也要控制其成本,毕竟从本质上来看这也是由游客买单的,过于贵重反倒会引起游客对核心产品和实际产品档次与质量的怀疑。第二,用游客所喜欢的特殊方法来设计,也许提供的附加产品品种有限,但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赠送方法来创造游客惊喜。
总之,产品整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标准,并以核心利益为核心层次,把其他层次看作是核心利益的表现、丰富、拓展和延伸。旅游景区运用产品整体概念设计产品体现了以创造游客体验为中心的现代旅游市场营销观念。旅游景区只有运用产品整体概念,准确认识核心利益,根据旅游者的需求变化来预测并设计出更多满足游客需求的新产品形式,才能保持旅游景区的独特吸引力,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旅游规划产品设计“双筛法”研究[J].旅游学刊,2003(1)
2.吕本勋,杜靖川.旅游产品规划新方法“漏斗法”―兼与许春晓同志商榷[J].旅游科学,2005(5)
沟域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形态,近年来得到政府和学界的持续关注。特别是辽宁省政府不断出台“沟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扶植和招商引资力度,计划把辽宁省“沟域旅游”建设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辽宁经济和社会科学稳步、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1沟域和“沟域经济”的概念梳理
1.1沟域
“沟域”一词最早在2006年由藏族学者罗绒战堆提出,形象地描述了藏族地区的经济现象。因为地区的高原地貌,大多数居民在两山夹一河的V型沟谷地带生活繁衍,并且在经济学文献资料中常引用“域”字来表达多重含义,沟域一词由此产生。简单来讲,所谓沟域就是强调山间沟谷线状区域向两侧的延伸,强调一种特定的地域形态和范围。
1.2“沟域经济”
“沟域经济”的正式概念最早出现在…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山区工作会议上,此次会议将“沟域经济”定义为:“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地理单元,以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资源和农业产业为基础,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资源、景观、产业等元素的统一规划,形成集旅游观光、生态涵养、历史文化、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内容于一体的产业经济带。”
2沟域旅游的概念和发展条件以及沟域旅游景观的内涵
2.1沟域旅游的概念和发展条件
(1)沟域旅游的概念。沟域旅游是以自然沟域为基础,依托客源聚集地,科学规划、整合其范围内各种资源,兼顾生态,打造能够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旅游吸引物,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区域旅游发展模式。(2)发展沟域旅游的必备条件。沟域旅游是“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但并不是所有沟域地区都适合发展旅游业。沟域旅游的开展要具有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环境条件。能够开展沟域旅游的地区,首先沟域内必须具有良好的地理环境,沟域中的山地、沟谷、水景、森林植被等自然形态要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其次,必须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生物种类具有多样性等。再次,具有其他自然资源,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游览需要,为旅游活动增色。
2.2沟域旅游景观的内涵
(1)沟域旅游景观的概念。沟域旅游景观是沟域旅游发展的依托,又是沟域地区传播自身地域特色的重要工具。沟域旅游景观包括所在区域内的所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经常以一种复合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旅游发展条件的沟域环境是沟域景观发展的载体,沟域内良好的自然地理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沟域旅游景观发展的基础。而沟域内村落、城镇居民质朴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是沟域旅游景观发展的条件。(2)沟域旅游景观的范围。沟域旅游景观包括沟域范围内的山地、沟谷、水系、历史遗迹、乡村城镇等,涵盖沟域内所有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具有旅游吸引和游览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3沟域旅游景观环境设计的特征
沟域内开展旅游活动、开发旅游产业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能够吸引游客的旅游景观。所以,对于要开发沟域旅游的地区来说,对沟域内各种环境的规划与设计是沟域旅游景观设计的重点,其核心是外部空间环境设计。在沟域旅游景观的环境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视觉环境(满足审美要求的可视环境)、生态环境(符合生态原则的空间环境)、入文环境(营造特定的精神环境)三大方面的内容。
3.1视觉环境
(1)立体环境设计。由于沟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在对视觉景观的设计中,可以从地形高差、视线远近和游客的不同游览需要等角度进行立体环境设计。首先,在高度变化上,沟域旅游景观的地理环境以山地、丘陵、沟谷、河谷等地貌为主体,沟域环境中山峰、谷底之间垂直高度落差较大,特别适合立体景观的营造,突出高低起伏错落的景观效果。其次,在观赏景物的远近变化上,游客在应在景观设计中考虑近景、中景、远景的层次性。再次,除高度之外,还应考虑到游客在旅游景观中的不同游览需要或动静行为等来设计,或引导游客欣赏远近高低不同的景观。(2)线性环境设计。在自然环境中,线性环境一般来说是以山峰、谷底等具有等高线划分功能的位置,如山脉、河流、道路等具有形状边界划分功能的物理形态。在线性景观环境设计中,可从连通景点、提供不同的游览线路、满足游客的不同旅游需求和开发不同的景观功能等角度来进行设计。其一,线性环境能够在景观中形成丰富的线性变化,并把不同的景观节点串联起来,构成系列化的线性景观系统。其二,在沟域环境中,景观随地形的变化破碎度较高,游览线路经常迂回波折、坡度陡峭。可针对游客不同的年龄层次和运动能力等,规划不同高度和不同攀登难度的游览路线,或利用不同的道路、铺装、指示标识等引导游客在不同线性环境中行进,营造不同的游览体验。其三,目前的沟域旅游中自驾游的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在旅游旺季特别是长假期间常出现车辆长时间拥堵,甚至难以到达景点的现象。这就需要在沟域旅游景观的设计中,改变过去只关注景点而不关注景点周边沿线环境设计的狭隘思路。比如根据在山脉、河流等景色怡人的线性区域节点设计方便游人中途停留赏景、休憩、垂钓等活动的地点,丰富旅游线路中的游览功能。
3.2生态环境
沟域旅游景观吸引游客的主要点是与城市的高度物质化和钢筋水泥色调截然不同的原生态、自然绿色的外部空间环境。沟域旅游是以良好的自然生态为前提的,在进行旅游景观设计时必须保护好沟域内的生态环境,而且人工环境建设也必须符合生态原则,使沟域旅游能够可持续发展。首先,在进行沟域旅游景观的环境设计时,要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其次,对沟域内的聚落、小城镇等建筑集群的规划设计尽量保持农村的生活风情,而不应在规划设计中将村镇彻底“城市化”,改变了乡村原有自然、淳朴的特色。
4结语
随着对“沟域经济”研究和实践的兴起,沟域旅游作为“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沟域旅游因其特殊的地域和地理特点,使得它具有与一般旅游景观环境设计不同的侧重点。沟域旅游景观的环境设计应该考虑更广阔的视觉环境、更自然的生态环境、更质朴和更原汁原味的人文环境,使旅游景观能有效整合沟域内的资源,充分展现该区域景观环境整体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游憩承载力,又称旅游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旅游承载力,是指在不会引起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发生恶化以及旅游质量的出现不可接受下降的同时,能够容纳旅游者的最大数量。
二、国内外游憩承载力研究进展
(一)国外研究进展
关于游憩承载力(旅游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旅游承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从牧场和野生动物管理学科中借鉴过来的。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呼吁对国内国家公园承载力或饱和点进行研究。美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林学家Wagar将承载力这一概念运用到游憩领域,重点关注游憩活动对荒野区所产生的生态和社会影响。之后,美国学者Lime提出,游憩承载力是指一个游憩地区能够长期维持旅游品质的游憩使用量,游憩区在一定时间内环境或游憩体验不致发生让人无法接受的改变的游憩使用量。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游憩承载力的概念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Wall认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自然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和游客体验质量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降低情况下,所能容乃的最大游客数量。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游憩承载力这一概念在景区的规划管理中备受关注。上述研究大多集中在基本概念方面,对于量化的研究还比较少。
21世纪以后,研究方法不断深入,游憩承载力的量化研究及多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研究备受关注。出现了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对公园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估算;采用计算机仿真模型公园的日容量进行预测。此外,涉及经济学领域的生态足迹法和地理信息领域的GIS技术也极大的推动了游憩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二)国内研究进展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随之引起了资源、环境恶化等问题,引起了学者们对承载力问题的高度关注。赵红红在我国是最早关注这一问题的,1983年,他第一次以江南古典园林―拙政林为研究对象,计算出了当时景区的合理容量。1985年,刘振礼探讨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并在计算方法上进行了初步的尝试。1986年,汪嘉熙从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3个方面对苏州园林的环境现状进行了描述,确定了各观赏园林的最佳日容量。保继刚则把旅游环境承载力定义为在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和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时,风景区所能容纳的游客量。
20世纪90年代以后,游憩承载力研究的势头持续增加,1995年,崔凤军给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认为它是由环境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4项构成。其他学者对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且提出旅游资源承载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这些为区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依据。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从空间分布的角度运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模拟游客的分布和流动,对森林公园的游憩承载力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三、研究展望及讨论
在中国,业内对于“概念规划”有多种理解。王蒙徽等认为:概念规划不是规划层次中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的规划。它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赵燕青认为:概念规划是一个横跨经济与空间的规划,其内容涉及部分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并包括总体规划大纲阶段的主要工作。张兵认为:概念规划是要表达城市与区域在一个长久阶段内发展的整体方向,以及可以指导当前行动的整体框架。实际上概念规划着重解决城市发展中的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各种问题,是规划师对城市的理解和概念物化的过程。针对“概念规划”这一新的范式,城市规划学术界展开了诸多讨论,并形成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概念规划可取代城市总体规划;另一种观点在国内占主导地位,认为概念规划独立于城市规划体系,指导总体规划或者是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概念规划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总体规划标准单一、运用死板、适应能力差的状况,推动城市规划实现革命性的变革。
概念规划的对象涵盖从宏观到微观多个层面的内容,可以是公园、港口、校园、城市中的一个地区或者整个城市。从城市规划这个角度看,目前国内普遍考虑概念规划为战略层面的宏观规划。因而,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性质的规划,其称谓目前也存在多种形式,如“城市总体概念规划”、“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战略性空间规划”、“城市空间战略规划研究”等。
“概念规划”中的“概念”,主要是指规划中那些整体性的认识和观念。可以说, 所谓“概念”表明的是规划的工作深度和研究把握的层面。从已经正式出版的文献中大致可以得出“概念规划”基本概念特征:概念规划是一种注重规划理念而非详细的规划设计,可为任何层次的规划提供思路和发展框架。它是在不断循环的规划过程中解决城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和探索实现目标的途径。
城市概念规划在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简化、区分轻重缓急的基础上,选取对城市发展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基本研究、宏观研究、微观研究。
基本研究指规划目标的自然地理基础、历史文化特征、经济发展历程、经济结构特点以及重大问题的研究。
比如丽江是一个特色十分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其城市特色就主要表现在:自然风光、人文古城、田园景色、纳西家园等。因此,丽江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理念为:在保护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坚守特色。
宏观研究指城市定位问题研究,也就是以基本研究中的结果为基础,在国家发展战略与政策的大背景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宏观分析和判断,准确把握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最终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为科学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的长期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比如丽江城市的功能定位应为:保存完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精品旅游城市,云南西北部的区域旅游中心,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之一,丽江地区以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为支柱的新型经济基地。从丽江古城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综合性要求来看,在经济结构上,丽江应以旅游业、生态产业和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在旅游方面,应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特色,开发新型旅游产品。在农业方面,要结合自身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抓住生物多样性的优势,积极发展新型农业。
微观研究指深入城市发展的各个部分和层面问题的研究。既包括对基本研究和战略研究中某个重点问题的深入研究,也包括城市发展中的一些专门规划问题的研究。
城市概念规划侧重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它是一种运用哲学规划观完成的规划,是在辨证思维中定格一个城市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融入了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美学、艺术、建筑学等多学科的思想。
我国最早的“概念规划”实践探索源于2000年的“广州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从我国已经进行的若干城市的概念规划实践来看,我国“概念规划”主要侧重于对城市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和论证,提出并论证城市或地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可以作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选择的一部分,与空间物质形态相联系时,可以理解为较为宏观的空间结构选择,一般用研究报告的形式来表达规划成果。与通常政府行为下的规划不同的是,“概念规划”的成果作为一种学术性技术文件,只是用作政府城市发展政策的决策依据或参考,不是法定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
城市概念规划不是规划层次系列中的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但是,由于概念规划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因此概念规划多出现于城市的、社区的和局部地带的规划范围。总之概念规划强调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进行简化,区分轻重缓急,注重长远效益和整体效益,对城市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专题的研究。如从国家、区域的角度对城市的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探讨,从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角度提出城市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和发展战略等,以适应城市迅速发展变化和决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春艳. 城市概念规划理论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7
[2] 王春艳. 概念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S2)
[3] 项冉,谭婧婧,时静. 浅谈城市概念规划[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10)
[4] 夏杰,林炳耀. 从国外概念规划引起的思考[J]. 城市规划汇刊. 2003,(01)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鉴于当前旅游地景观设计的研究成果多蕴含在景观生态学中,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已有的概念体系。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景观指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它由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相互作用的斑块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在广泛和一般意义上可把景观理解为地质构造、地貌、气候、土壤、水、植被、动物及人类活动的完整组合而形成的空间异质性的自然综合体。旅游地景观设计(或称为旅游地景观规划)是基于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上的规划,是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相关原理,在景观水平层次上对旅游地的旅游景观、环境景观等进行的一种规划。
1 场所依赖的基本概念
某些地方与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特殊的依赖关系是一个广泛存在的客观现象,这种现象就是场所依赖的反映。围绕着场所依赖,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3个概念:1)恋地情结是人与场所之间形成的感情联系,这种感情联系是人对地方的关系、感知、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总和;2)场所感知是人与自然以某种美妙的体验为中心的结合,这种感知和意识往往集中于某些地点的特别设施,带着强大的情绪和心理联系,深刻存在于人们的心中,使得在该地点所进行的所有活动似乎都充满了意义;3)场所依赖是人与场所之间基于感情(情绪、感觉)、认知(思想、知识、信仰)和实践(行动、行为)的一种联系,其中,感情因素是第一位的。从概念的描述进行分析,3个概念基本一致,包含的基本内容可以总结为:描述的是人与地的关系,强调这种关系是人与地的感情联系,强调这种感情联系的来源,如价值观、认知等。
2 基于场所依赖的旅游地景观设计
2.1 旅游地景观设计应考虑场所依赖
对某个场所产生依赖的人会对这个场所贡献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场所依赖是产生重游的主要动机;场所认同的增加会减少休闲者付费使用资源的反感,会增进对该场所管理费用支出的认同。因此,旅游地景观设计所营造的景观场如果能够使游客产生场所依赖,或者能够进一步加强忠诚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游客将会贡献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并产生重游动机;同时,推行门票提价和维修改造部分区域也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反之,如果景观设计不能使游客形成场所依赖,则不能吸引游客重游;如果景观设计降低了忠诚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则会导致游客的反感。在这种情况下,普通游客会选择另觅游憩之所;对于已经形成较强场所依赖的游客,原有旅游地的变化会使其感到愤怒,甚至会组织起来对旅游地的维修改造进行抵制。旅游地景观设计营造的场所依赖与游客忠诚度的关系。
同理,对于旅游地的社区居民,更应该考虑到他们对长期生活地区的场所依赖,谨慎设计,以获得社区的支持。因此,不管是待开发的处女地,还是已经成型的旅游景区,景观设计一定要考虑场所依赖。
2.2 以场所依赖理论指导旅游地景观设计
2.2.1 将场所依赖理念融入景观设计指导思想
在景观设计前,应先完成前期策划,确立项目的主题和完成市场定位分析,只有确立了项目的定位和主题,才能确定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向,才能进行项目景观的概念设计和后续工作。项目景观设计的总体风格以及景观设计指导思想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场所依赖。对于新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应充分考虑社区已有的场所依赖,使其开发不受抵制;同时,应考虑如何才能使将来的游客形成场所依赖,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此外,对于拟进行维修的旅游地,应充分考虑已经形成场所依赖的社区居民和游客的感受,使维修工作能顺利进行;同时也要考虑景观设计吸引新游客的程度。在适应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景观需与建筑、场所融为一体,使建筑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同时景观可增加建筑的品位与内涵,建筑和景观等人工符号加深场所感知,逐渐形成场所认同,进而使游客形成场所依赖。
2.2.2 前期调查工作增加场所依赖水平调查 在传统的景观设计流程中,景观设计之前有前期调查阶段,设计方应做好以下工作:了解土地自然特性、发展因素和策划营销报告,总结景观设计的可行性和局限性。这些工作是搞好景区景观设计的前提。引入场所依赖理念后,前期调查中需增加场所依赖水平评估项目,具体包括社区居民的场所依赖水平、历史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和忠诚游客的场所依赖水平。只有充分了解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场所依赖水平,才能使景观设计方案得以顺利实施并带来预期的收益。
2.2.3 具体设计工作考虑场所依赖
景观设计要塑造场所依赖,首先必须进行场地分析,即在景观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旅游景区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地脉,指地形、气候、植被、水土等自然要素)与人文环境(人脉,指经济、社会、文化等要素)。第二,进行主题定位,即在场地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旅游景区所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炼出一个鲜明的文化主题,此主题就是旅游景区景观场营造的依据。第三,进行功能分区,旅游景区功能分区涉及两个层次,一是游览区和旅游服务接待区的划分,二是游览区和旅游服务区内部的细分。第四,景观要素规划设计。在场地分析时,要评估旅游地的地脉和人脉中对哪些游客具有场所依赖以及场所依赖的强度;在主题定位时,要确定能增加游客对旅游地场所依赖的主题;在功能分区时,要根据旅游地内场所认同、场所依赖各自强度的不同;景观要素规划时,虚实景观要素的布局也要考虑场所依赖强度的差异。总之,在上述4个过程中,要始终考虑如何利用已有的场所依赖以及如何形成新的场所依赖,把场所依赖作为具体设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2.2.4 对场所依赖水平进行整体评估
景观设计完成后,还要对其进行评估。当前场所依赖的研究成果中已经存在场所依赖水平的评估手段。很多测量方法都可用于场所依赖水平的整体评估,即对指导思想具体设计施工、景观设计之前景观设计之后的状况进行评估。根据整体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确保不断强化游客对旅游地的场所依赖。
3 结语
遵从自然、因地制宜、源于文化、考虑市场、适度设计、注重社区和人性设计等旅游地景观设计理念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旅游地景观设计实践中。随着景观设计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景观设计研究也不断进步,应该将场所依赖这一新理念引入旅游地景观设计全过程。这就要求将场所依赖理念融入景观设计指导思想,前期调查工作增加场所依赖水平调查,景观设计实施注重塑造场所依赖,进行场所依赖水平整体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将场所依赖的基本理论运用于旅游地景观设计,提高游客重游率和忠诚度。
参考文献:
一、中医药健康旅游相关概念
(一)健康旅游的概念[1]。健康旅游的概念起源于西方,提出距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指的是以追求健康为目标而进行的度假活动,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提供相关健康服务、保健设施和保健场所使人们在观光之余,还能提高健康水平,健康旅游可分为保健旅游、美容旅游和医疗旅游,保健旅游又被称作健康养生旅游,具体形式包括中医药膳、温泉药浴、气功教室, SPA瑜伽会所等以维护和增进旅游者健康为目的而展开的旅游形式。医疗旅游(含美容旅游):指人们为了治疗自身相关疾病而有目的选择旅游地点进行的旅游活动。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也不断增长,健康旅游作为三项旅游资源中的一个,以提供健康咨询、药膳调养、养生会所等服务来满足人们对长寿的渴望,依托中医药资源优势来提高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
(二)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概念[2]。中医药是华夏五千年传承和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在其广阔的疆域上,中医药依托历代名医大家,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已经成为养生保健的一种特色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在我国旅游行业才处于起步阶段,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广阔,物种繁多,资源丰富,尤其是中药材资源和特殊地区的地理环境为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将中医药这种名族特色资源跟健康旅游这种新兴概念相结合,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创新,同时也是发展产业经济和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相关政策
(一)《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合作协议》。2014年2月21日,国家旅游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签署了《协议》,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突出各自领域优势,建立协调合作机制,推动中医药领域和全国各级旅游机构的全面合作,齐心协力促进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5年4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了2015年到2020年这五年的中医药服务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依托中国中医药传统文化元素突出的中医医院、中药公司企业、老字号药店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膳食疗养生馆等资源,自主开发出中医药特色旅游专线。建设出一批具有中医药特色影响力的度假休闲区、文化广场、主题餐厅、旅游城镇等旅游景点,建立一批和中医药科技、中药材种植、中医养生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基地,开发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健康旅游品牌。《规划》同时提出要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要发挥我国特有的中药资源优势,整合区域内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医疗机构、养生产品生产企业等资源,鼓励社会力量的加入,打造以中医健康养生保健服务为核心,融中药材种植、中医医疗服务、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三)《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2015年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为了促进我国中医药健康旅游行业的稳步发展,必须加强各地区的中医药文化交流,推出一系列以中医药健康理疗服务、中医药保健养生、中医药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特色产品。《意见》还指出,根据不同地域的中医药文化特点,在恰当的地域建立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示范区,促进中医药服务产业和旅游市场相结合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加强中医药健康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的标准,加强行业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向国外宣传中医药健康旅游,推进中医药健康旅游走向国际,让更多的西方国家接受中国的传统中医药文化。
三、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中医药健康养生与旅游业尚未完全融合。中医药健康旅游是一种新兴产业,目前其发展才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产业链,也并未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特色。旅游行业与中医药管理部门联动不够紧密, 目前已经开发出的中医药旅游资源太少,还有大部分有价值的中医药资源亟待发掘形成新的旅游点。中医健康旅游服务项目太过单一,目前的服务项目只是发挥中医、中药的基本功能,未将中医药文化进行创新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健康旅游产业缺乏掌握中医药知识的旅游服务人员,规范的中医健康旅游服务需要专业的服务人员,游客很难获得良好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体验
(二)缺乏标准化的行业准则。中医药健康旅游是发展中医药的一个契机国家在宏观政策上促进中医健康旅游发展,但在这些政策实施过程中相关具体的标准和细则,或是基层地区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卫生问题,这些都是中医健康旅游业向前发展的绊脚石。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业,中医健康旅游在行业服务人员资格准入和旅游景点认定上没有较为系统的判定标准,这就使得部分地区出现不规范的健康旅游服务,如以提供养生保健服务为噱头进行不合理收费,劣质或无效的保健品堂而皇之的在这些地方销售,以温泉为例,温泉作为中医健康旅游产业中的一项特色资源,近年来温泉地数量不断增长,然而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矿物质污染问题,在当前情况下部分地区为经济利益而盲目开设新的温泉地,这是对人们健康的不负责,也必将一起连锁反应,严重影响中医健康旅游的信誉和发展。
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中医药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的深层次联动。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旅游局为发展中医药旅游事业于2014年联合《协议》,双方部门需在该政策的基础上,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力度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产业的发展,根据双方的部门优势,中医药管理部门积极探索新型中医药旅游服务形式,培养专业的健康旅游服务中医药卫生人才。旅游管理部门加大中医健康旅游项目的宣传推广,鼓励新的健康旅游产业景点的建设,以多项政策优惠推动新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制定健康旅游行业的发展规划和行业准则。中医药健康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产业,应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和安全监测机制,严格筛选健康服务从业人员,加强旅游景点的安全监测,杜绝以谋求经济利益而任意开设健康旅游景点,相关部门应建立系统的监测机制,定期对各旅游景点的环境进行测评并将监测报告及时向社会公布,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