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科技管理体制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9 16:02:3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技管理体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科技管理体制

篇(1)

引言 

科技管理是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控制、领导等系列工作,整合并有效利用各方面资源,以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它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因此,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承担人员管理的暂行办法》、《科技评估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等办法,旨在提高我国科研管理水平,为自主创新工作提供良好培育土壤,构建创新型国家。然而,受到传统管理理念与方式的制约,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目前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科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之路,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1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定位,自主创新成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推动力。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在现有机制下,政府要为自主创新搭建平台,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2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2.1顶层体制设计有待优化 

当前我国在科技管理机制上,没有突破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行政色彩浓厚,体制性的障碍仍是制约科技发展的“瓶颈”。如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仍然存在;没有建立起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对如何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培养鼓励创新的环境等探索不够。结果造成科技资源分散、组织动员能力与协调能力不足,甚至影响到科技发展目标和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科技宏观管理体制亟待改革深化。 

2.2科技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国引进市场经济机制,并走进全球化浪潮之中,但相比之下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显滞后。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应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指导性作用,然而,目前科技项目的设置并未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导致项目研究开发与成果应用分离普遍,科技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有“脱节”现象。这表现为两方面:一是科技成果转化难,“走不出去”,在市场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少;二是科技管理部门作为“智囊团”的作用发挥不够,实业界与科研机构、高校的研发联系不够紧密。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而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时,还存在许多科技成果“含金量低”、离市场及企业要求有较大差距等现象.造成了我国有限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3科技投入低,使用效率不高 

根据200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结果显示,2008年全国r&d经费支出4616亿元,r&d与gdp的比值为1.54%.这个比值较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距离,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r&d经费强度都在2%以上,以色列甚至超过4%.而且,我国科技投入管理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往往造成重复立项与支持不足同在、投入不足与浪费低效并存。 

3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3.1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当前,随着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政府科技管理活动应该遵循公共管理的规律,在行政体系、市场体系和社会资源3个维度上考虑定位,对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不同层面上的科研活动分层管理,并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突显地方特色,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具体来说,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是要厘清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多方关系,例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观念转变、科学引导、激励机制等举措,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 

3.2具体措施 

3.2.1创新科技管理观念,转变政府职能 

科技要创新,科技管理必须创新;科技管理创新,科技管理理念必须首先创新。现有科技管理主要思路仍是决策权与执行权一体,政府科技部门一方面负责科技投入的规划、计划、使用方向,一方面安排项目经费的预算决策,甚至肩负科技投入经费使用的监督职能,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科技项目与市场需求脱节。只有转变这种管理思路,才能转变政府职能,应该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方分立的科技投入管理机制。 

首先,是决策权和执行权的分离。建议参考国外科研体制,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项目的管理,包括经费预算与分配,遵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项目的审批、管理和组织实施。这样,科技管理部门从日常的繁重的项目管理事务性工作中剥离出来,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实施一线调研,深入思考各领域科技计划和科技投入使用的合理性及效率.同时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咨询机制,让来自政府、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战略专家提供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方面的决策咨询,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地方创新资源与宏观发展趋势,更科学地设置项目计划,成功引导科研发展方向。 

其次,是建立多层次的监督问责机制。应由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项目的评估,并评价与监督项目承担者的信用,依法处理各种违规行为.再由政府科技部门、科研机构、高校等科研部门共同监督、考核基金管理委员会的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促使基金委提高项目的筛选、管理和转化水平。 

3.2.2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目前,科研单位对科研人才的评估、考核存在简单量化的倾向,也是导致科研工作脱离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管理部门应该在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实现合理、科学的人才评估,切实推动科研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制度安排,其目的是双管齐下、奖罚分明,对科研劳动及成果进行奖励和褒贬,从而调节和控制科研人员的行为,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值得重视的是,虽然科技部门、科研单位正日益重视激励制度的构建,但是容易忽视个体差异性.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需求是人类内在的、天生的、下意识存在的,而且是按先后顺序发展的,满足了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因此一些部门如果没有考虑人才的工作特征和需求的差异性,“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2.3推动精细化管理,倡导成果转化后的“售”后服务 

确立全面、规范的制度体系是成功实施科技管理的重要前提。这里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充分重视和抓好科技管理制度建设,把精细化管理理念体现到制度化的文件中去,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努力做到因为有制度规定而确保精细化管理不因人员变动而不再精细,并且不断把逐渐形成的好的做法、经验,进行整理、提炼,以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制度,从而保证科技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只有关注细节服务、加强细节管理,才能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只有不断从细节中提炼经验、完善制度,才能让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一个从细节到全盘、再由全盘到细节、再全盘这样一个螺旋式循环往复上升的过程。 

4结论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遗留问题以及制度变迁引起的。但是,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管理体制必须克服体制、理念上的束缚,在新的环境下改革和创新,从管理理念、政府职能、激励机制、人才体制、精细管理等方面着手,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科技人才成长提供自由的土壤,形成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形成激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利益导向,为我国的自主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篇(2)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312-0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的竞争。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有效的科技管理手段和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为顺利实现我国科技发展的目标,必须深刻认识世界形势,深入研究科技与经济的关系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新形势下,科技管理部门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科技工作者也被寄予更多的期望。

一、新时期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

1.经济发展科技化。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已经从原始的依靠生产经验积累发展到依靠技术创新突破来推进。科技管理是科技创新的有力保障,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能源行业为例,科学化的管理手段能够指导国家同时进行传统能源的开采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开发,有效地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开采率,推动了资源的合理、高效和综合利用。

2.社会发展信息化。进入21世纪,世界知识经济发展进程日益加快,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网络化加速发展,信息、科技、教育等知识产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在信息产业的支持下,科技成果可以在各国之间得到快速的传播,使科学与技术得到很好的融合。另外,在信息化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科技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的机遇,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申报管理数据库,提高管理效率,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但目前我国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网络信息普及程度也不高,这将成为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迫切需要改进的问题。

3.科技发展国际化。当今科技已成为跨国界的全球化活动,伴随着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资源和研究成果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很好的流动和共享。科技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吸引众多的科技投资和优秀人才,增强本国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对全球市场和资源进行争夺。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应当加大科技投入,提供广阔的科技资源和优越的科研环境,努力减少本国优秀科技人才的流失,加速提升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实力。

4.科技管理创新化。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管理工作已经不是单一的行政管理,而是一个涉及企业技术开发、产品制造、交流合作、人才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科技创新管理是指通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技战略的创新是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管理的创新实质是科技超前性和管理前瞻性的结合,合理的科技战略的制定即是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可行性预测,通过提前制定和完善科技管理手段来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科技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水平和灵活的科技头脑,准备把握科技的发展动向和企业发展特点,为企业的进步及时献计献策。

二、树立正确意识,实现科学管理

科技工作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具有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其经济属性体现在科技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发展科技的重要目的之一即是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同时,科技工作又是一项探索知识、发现自然、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实践活动,具备社会属性。科技管理工作者应该准确把握科技工作的内涵,明确科技管理工作的定位,树立全新的科技工作意识,积极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努力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1.创新意识。创新是科技发展进步的灵魂和原动力。科技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为科技发展提供创新的制度和环境。因此,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都应全面具备创新意识,并将其充分发挥到科技管理工作中去。创新管理的意识适用于项目申请、资金运转、人才配备和考核奖励等各个方面。项目申报与完成的过程中,创新的沟通方式可以为科研人员顺利完成科技攻关提供良好的条件;人才建设中,创新化、合理化的工作方式能够使得科技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科技管理采取先进的考核评价理念和创新的鼓励机制,能够奖赏有据,可以极大的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人本意识。人是生产力的创造者,是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因此,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模式是企业革新和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科技管理工作中应当重点把握的方向。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应当加强人力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角度去培养和利用人才。再者,企业管理部门应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措施,为各类科技人员发展提供不同的平台,为其创造学习机会,落实各项鼓励和奖励措施,激发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促进科技成果的产生。

总之,树立创新化和人本共存的科技管理意识是当今企业科技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和完善的重要能力。只有将科技化的管理融入到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才能够使得科技管理全面化、制度化、人性化。

三、完善科技管理体制,提升核心竞争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一套完善的科技管理体制来支撑。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至今已走过三十年,而企业在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研机构的改制、改组给企业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企业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完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政策和资源,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化配置政策、信息和财政等各种资源来为科技创造提供有力保障。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企业的科技管理体制将会有一个新变化,建立一套完善化、科技化的管理体制,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企业应当将发展实际和国家科技政策制度相结合,在实践的指导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有效科学的管理制度。

1.把握发展机遇,创建产学研用联合体。自1998年我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战略以来,我国企业的科技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在科技发展中有了较为全面的定位,切实落实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项目创新研究,努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基础性、战略性和综合性的科技问题。同时,企业还应逐步加强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有效地整合科研资源,成为科学研究的产业化基地,从而形成产学研用的有机科技联合体。联合体的形成一方面能够促进科学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平稳落地;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2.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创新环境。科学进步和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要素,如制度、政策、资金、人力资源、信息等,这些要素的积聚对科技发展和创新至关重要。科技管理部门与其他政府管理部门有着多渠道的联系合作,因此,要主动把分散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中的各类要素资源进行引导和聚集,整合配置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去。优化创新的企业环境不仅能够加速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且能够提升员工的素质,有力地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有效措施。

3.加强评价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管理的作用。企业的评价体系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科研活动及其创造的经济效益评价和人力资源评价。在科研活动方面,企业应当落实国家科技政策,规范科研成果研究和科技经费使用,并按时定期对承担的科研项目进行调查,对科研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对于成果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并进行表彰鼓励。人力资源评价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将科技人员的劳动成果与其个人的经济利益进行关联,通过实行合理化的激励措施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科学创造力。科学合理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增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合作,而且能够为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团队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是将企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建设相融合的一项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 雷宇,赵晓丽.科技管理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23):113.

[2] 张鹏.企业科技创新管理的思考[J].管理科学,2013,(15):44-45.

[3] 张虹,周增桓.“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及其实践意义刍议――兼论科技创新中的“以人为本”[J].科技管理研究,2013,(6):132-134.

篇(3)

    随着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我国的科技管理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国际先进的科技管理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体制的长期束缚,我国科技管理工作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不同约束和牵制,最终导致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

    二、改善科技管理体制问题的重要意义

    科技管理主要是运用一定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对相关科技项目所进行的组织、控制等一系列的工作,它是管理人员对各方面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科技项目本身的预期目标。科技管理的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相关的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有效、正确地贯彻和实施,同时还会影响到能否充分挖掘和发挥出各个科研机构以及科研队伍的潜力,以及相应的科技规划能否顺利实施。

    改善科技管理体制问题的意义在于,为了能够使得科技管理制度能够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对我国之前出台的相关规定和办法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进一步说,这些办法和规定的出台都是为了能够促进我国科技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的整体科研事业更快更好地进行下去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我国科技管理体制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的来看,当前我国在科技生产关系与科技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归根结底是科技管理体制的矛盾和问题。在这里,笔者对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概括:

    (一)科技管理部门片面地重视立项,而忽视了科技管理的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管理工作受到传统观念和陈旧制度的影响,其管理模式依然沿袭传统保守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已经很不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工作的要求。各科技管理部门仍然将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具体的项目和研究团队管理方面,管理的范围过于宽泛、工作过细,而且制度死板,这些都为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存在着一些科研组织和科技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就导致一些政府职员不能够针对社会组织的情况来进行客观、真实的全面调查。另外还有少数社会科研组织会利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性,在对外提供信息的时候有选择性地提供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而掩盖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造成信息的不真实性,这些机构或者企业往往通过该种不良方式争取资金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因此,科技管理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监管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或者说科技管理部门的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着盲目性,必须做到有效改善,才能让科研经费有的放矢。

    (二)科技管理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市场对科技生产力的真实需求。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引进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却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改革的时代步伐。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充分依靠市场经济机制的指导性、规范性、激励性作用,而我国的科技项目在设置过程中始终没有出现市场经济体制的上述作用和价值,因此科技管理的最终结果是导致了很多科研项目在开发初衷与成果应用上普遍存在分歧,同时也导致了科技管理体制无法与现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不良后果。例如,现在国内有很多科技成果,设计上固然完美无缺,理论上也很有说服力,但就是无法应用到生产中去,或者说很难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推广和普及,因此这些科技成果在市场上产生的经济效益较少,完全没有发挥出科技部门在科技管理方面的推动作用。这样,就给我国的科技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行政色彩在科技管理体制中占有重要位置。

    在机构方面,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受传统计划管理模式的影响,具有十分浓厚的行政色彩。并且,科技管理部门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能够适应科研和技术开发规律的研发、评价和监管机制,在培养鼓励创新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等方面的存在着不足之处,缺乏对科技资源、科技人才的有效调控,严重影响科技发展目标和科技发展战略的实施。

    四、关于改善我国科技管理体制问题的对策或建议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科技管理工作无法过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科技管理体制,因此笔者建议从我国科技管理的自身问题出发,积极探索、研究、解决目前科技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管理之路,为我国的科技与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基础。

    (一)改善科技管理体制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主导原则。

    改善科技管理体制,旨在建立起一整套能够适应当前我国的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完美结合,让科技工作能够更好地发展。改善科技管理体制的重点在于对科研活动进行分层次的管理,例如:可以通过商业运作的模式来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改善科技管理体制的过程中,要重新设定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例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个主体在科技管理中的功能,充分整合整个科技资源,形成一条明确的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协调、联系紧密的科技管理体系。我们在进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时,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主导原则,从职能上对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区分,通过建立起合理的法律法规来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通过各种经济手段来对科技发展进行引导,同时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

篇(4)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涌起,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公司之间竞争的前沿已从资本、规模等逐步转移到科技实力竞争,科学技术与创新研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管理体制问题是关系到科技工作全局、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中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应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回顾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二十几个年头,探索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社会力量的发挥,政府在国家科技发展中职能的定位,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仍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第二,科技创新的宏观决策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科技管理体制官僚化,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不能就科技发展和科技体制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第三,各创新主体适应制度变革的基础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院所的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科研活动多样化的特点。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难以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的问题和制度变迁引出的问题。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走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科技管理之路, 我国的科技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重建科技体系、促进科技自身的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对科研活动分层次管理,以商业运作模式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应该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从其核心内容来讲,主要是设定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构建具有灵活的、可调整的科技宏观管理的作用机制。

在确立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确立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界限,通过立法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及社会资源配置,确立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确立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规范科研机构体系,建立起对科技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研究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制度。同时,动员社会资源发展科技,包括科学共同体或各级科协的作用,利用企业家和富有的个人的捐助资金作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补充,鼓励非营利研究机构和民营科技单位从事科研。

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适应体制完善、经济转型和新科技革命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 在设定行为主体关系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全面的覆盖性与强有力的粘合性、以及比较宽松、有容忍度、开放性等特征, 有助于加强科技创新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机结合, 促进创新活力。

三、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的科技管理体系是基于传统的工业化时代的工作模式建立起来的,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信息化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必然选择。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必然会由于手段的创新而有创新的科技管理方法,这将导致科技管理改革,提升相关部门的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一个信息化的科技管理体制,既能实现对科研管理信息的高效、全面管理,满足决策者对科研信息的把握决策。同时又能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的动态,提高科技竞争的能力。因此,科技管理信息化除了解决目前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放科技人员生产力、提高行政能力以外,必将起到引领未来的作用。

信息化战略思维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实现科研机构高绩效的直接动力,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增加了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科技管理创新应遵从市场经济法则,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等。依靠市场导向,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为科技与经济结合创造条件。在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信息化构建了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系,也为科技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梁建伟 马文建: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6

篇(5)

1.1科技管理部门只重视结果,不重视管理过程

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由于受长期体制制约,管理模式仍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模式。科技管理不么仍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具体的科研项目以及研究团队的管理方面,管理的范围过于宽泛、制度过于死板,等等原因都为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以及自主创新造成了障碍。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科研组织机构与科技管理部门信息不对称,在提供信息时只提供有利于自己的信息,报喜不报忧,通过这种不当的方式来争取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然而把心思都放到争取项目上,真正的科研任务、科研工作却退居二位。科技管理部门的这种管理模式制约了科技工作的发展。

1.2科技管理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在我国引进经济体制后,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却没跟上市场改革的步伐,在对科技资源配套方面,应发挥市场经济的指导作用,使得科技工作围绕市场经济来展开。然而现状却是科研工作与经济生活脱离,科技管理落后经济发展的步伐。许多科研成果难于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科研成果含金量不高,满足不了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这样就对我国的科技资源形成了大量浪费,使得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放缓,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经济战略的调整。

1.3科技管理体制不太完善

我国科技管理工作行政手段干预过多,一方面阻碍了科技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使得科研人员不能放开思路大胆的搞科研工作。过渡的行政干预使得各自为政,缺少沟通,使得科技管理工作没有形成一套与科研工作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在评比、奖惩方面体制也不太完善使得管理制度缺少活力,不能足够的调动起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对我国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而科技管理工作应继续深化改革。

2科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2.1科技管理的内因分析

①管理体制不到位目前我国管理科技工作的部门较多,使得管理职能不能明确,管理工作有重叠,工作关系则是相互独立,在国家科技政策的制定以及执行上很难形成统一领导。②公共科技资源不能有效共享目前为止,我国共建立了19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7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并加强了科研技术平台的建设以及科研基础建设。由于多个部门共同管理,不同机构不能有效合作,造成了国家公共科技资源使用率偏低,不能共享。据相关资料反映国外的大型科研仪器利用率比我国要高5~6倍。③管理方法落后由于历史原因,使得科技管理工作原始、缺乏创新,管理方法都沿用传统的一套,是的管理方法过于陈旧,属于经验式的管理。

2.2科技管理的外因分析

①政策配套不完善促进我国的科技管理必须有相应配套的经济政策,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管理的政策过分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张,很少考虑国家科技自主创新的支持,大量的资金被用于引进国外的现金技术装备,而不是鼓励我国的科技创新。由于国家的相关政策使得在进行经济建设时主要进口国外技术以及设备,使得我国的科技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难跟国外相对成熟的技术展开抗争。②国家计划项目分散国家目前掌握科研经费的部门就有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等众多机构,各部门通过各自计划安排科技项目、划拨科研经费,彼此之间没有进行有效地统筹协调,使得部分科技项目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现象严重。这种局面同时也造成了同一项目多个机构同时申请,同时得到了几个部门的立项支持,科研成果交由多个部门的不合理现象。此种现象持续了很多年,随着国家在科技方面投入的加大,重复申报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日益严重。

3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目前科技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如何更好的组织利用科技资源,使得人力、物力、财力达到优化配置,使得科技管理工作更加有效、科学。

3.1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我国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拨款制度的改革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对研究机构进行分类管理,对偏于开发业务的科研机构,逐步减少事业费;对侧重于公益性研究的机构则实行事业费包干;对基础型的研究机构采取基金制。随着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变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都对科技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2组织形式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以及科技管理制度的完善,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上至国家下至科研人员,整体的组织形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在科研机构,以往只关心自己的科研项目,只在自己的独立范围内自成一体,现在应结合经济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是的科研工作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3.3微观结构以及活动本身的变化

篇(6)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25-0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它包括新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七大产业。政府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者,其制定的规划、实行的政策直接影响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当前政府主要是通过确定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并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和配套优惠政策来引导企业申报承担这些项目,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其中,政府部门对科研项目和经费进行直接管理。毋庸置疑,这样的体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放眼全局,该体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项目、经费、企业及人员之间没有得到高度的协调匹配,监督机制缺失,负面现象滋生。这些问题的存在,乐卮焐肆似笠挡斡胝铰孕浴⑶罢靶约际跆剿骱脱蟹⒌幕极性,阻碍了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坚实基础,对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当前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们必须要以改革驱动创新,健全激励机制,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蓬勃发展。

一、科技管理体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影响的现状分析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与发展,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在运行管理机制、体系结构、创新主体活力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科技体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了以各具优势和特色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为主体的多元化创新研究发展格局;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研究系统结构优化调整,一些开发类院所转为或进入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第三,全国经济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产值的贡献率增大;第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地更加紧密,科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第五,专利授权和有效发明专利快速增长,在国际上的排位逐年提升。

近些年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快速发展。但是当前科技管理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1)科技项目的评审者又是参与者,科学研究与行政管理能力混为一谈,无法使项目评审做到公正公平;(2)项目的申请成为谋生的手段,与科技创新越来越远;(3)项目申请程序和经费预算程序繁冗复杂,研究者无法专心投入到研究中去;(4)政府对科研的控制干预太多。以上这些问题严重挫伤了企业进行项目研究的积极性,阻碍了科技创新。因此,冲破体制桎梏,建立激励机制驱动科技创新成为我们当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构建

(一)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委托关系分析

通过上文分析,政府委托企业进行项目研究并直接管理科研项目的过程中,申报项目存在道德风险,项目评审过程不够公开、透明,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因此,为保证科技管理的客观性、公正性,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本文将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我国科技管理国情相结合,特别引入第三方组织,形成一种新的科技管理模式,即由政府部门委托第三方组织对企业承担的科研项目进行匿名管理。这样,政府和第三方组织,政府和企业之间就形成了委托关系,具体如图1所示。

其中,第三方组织是由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多家中介机构组成的集合,具体包括立项评审专家委员会、结题验收专家委员会、经费预决算机构和监督与信息反馈机构。同时,各机构之间以及机构与政府、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之间都相互独立,互不干涉。各机构具体的职责为:

立项评审专家委员会:(1)立足于评审项目的重点,明确各环节的操作说明和实现目的,根据评审流程对申请的项目进行严格分析,最后评审结果并将结果交给政府机关;(2)把评审的重点放在项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上,对所有的项目以及项目申请人员都按照评审的程序一视同仁,公平对待;(3)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分相结合的多样化评审方式进行多次评审,确保项目研究的可行性或可操作性。

结题验收专家委员会:(1)明确项目的验收步骤、标注和依据;(2)根据项目的目标对各项验收材料进行独立、严格的专业化验收,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要项目承担人进行返工直到合格为止,最后把结果上交给政府。

经费预决算机构:(1)熟练掌握编制预决算的基本要求、详细的具体编制步骤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2)为项目申请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节省申请人的时间和精力,使申请人能专心的竞争立项或者做研究。

监督与信息反馈机构:(1)对以上各委员会对项目的管理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2)及时公布立项、评审和验收信息,让公众参与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

然而根据委托理论,委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面,人具有隐蔽信息而处于逆向选择的地位;另一方面,委托人针对人的隐蔽行为面临一定的道德风险。这引起了委托人和人之间的冲突。为了避免冲突使人显示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并自觉的尽最大努力进行工作,委托人应该针对人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本文的委托关系中,政府是激励的主体,第三方组织和企业是激励的客体。接下来,将针对主体对客体的具体激励机制展开深入论述。

(二)政府对第三方组织的激励与约束

众所周知,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而第三方组织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起着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为了保证第三方各机构的服务质量,政府应通过招标购买第三方机构服务的形式对其进行激励。目前具体的招标方案一般有三种:(1)对于满足条件的机构,政府直接给予与其职能相对应的固定的管理费用;(2)对于满足条件的机构,政府只给予一部分管理费用,在任务完成之后,再给予剩余部分的劳务报酬;(3)在第二种方案的基础上,政府在机构执行任务期间,对其进行定时、不定时的有效监督,并且会要求机构及时公布各种评审信息。若机构按照政府要求公平公正顺利完成任务,政府不仅将剩余的劳务报酬发放给机构,还会再给予机构一定的奖金。若机构在执行任务期间,出现、暗箱操作等现象,则剩余的劳务报酬不再给予机构,若造成严重后果,政府直接追究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一般而言,完善的激励机制不仅包括正面的奖励,还包括相应的约束和惩罚机制。比较以上方案,第三种方案奖罚分明,监督约束机制更加完善,能够达到真正的激励效果。

(三)政府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

随着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此外,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殊性、战略性、全局性、前沿性,为了进一步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作用,政府应建立保证金制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项目。其中,该保证金制度包含立项保证金、成果保证金和成果转化保证金三部分,其具体含义分别为:(1)立保证金是指企业在申报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项目活动时,随项目申请书一同递交给政府的费用,其具体金额按照项目预算金额的一定比例来定。该保证金的设置主要是确保所有申请项目的企业都能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立项活动,从而提高立项的整体质量;(2)成果保证金是为了保证企业在通过立项后能认真刻苦的进行研究以得到最后的项目成果所设立的约束资金;(3)成果转化保证金是基于当下成果转化率低下所设立的能够促进新产品、新工艺、新产业形成的制约保证金。

三种保证金在一定的情况下能够转化,其具体的使用细则为:(1)若企业没有通过立项审核,则政府将暂时保管立项保证金5年以作为企业下次或未来申请项目的立项保证金,若超过期限后企业还没有通过立项,则将该保证金如数返还给企业;(2)若企业通过立项审核,则企业立项前交付的“立项保证金”自动转化为“成果保证金”。如果企业最后取得项目成果,则根据项目成果给予企业一定的激励奖金,同时“成果保证金”自动转为“成果转化保证金”。在未来5年的有效期限内,若成果转化成功,则将成果转化保证金如数返还给企业,并再给予企业一定的奖励用于以后的再创新;反之则成果转化保证金不再归还给企业;若企业在通过立项审核后,最终没有取得项目成果,政府派遣监督小进行调查,若调查发现没有取得成果是由自然因素(地震,泥石流等)造成的,则将成果保证金如数返还给企业;若是由人为因素(挪用经费,经费未专款专用等)造成的,则成果保证金归政府所有。

三、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政策保障

为了确保以上激励机制顺利实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政府还应出台一些与之相应的保障措施。

(一)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对第三方机构的引领作用

在新的激励机制下,政府不再是科研项目的直接管理者,而是第三方机构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和支持者。政府应该尽快完成自身角色和职能的转变,重新认识自己所扮演的协调者、引导者、监督者的角色,在第三方机构自身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尚未被企业认可的起步阶段,充分认识第三方机构在科技体制改革、市场发育和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将第三方机构的建设工作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经济、科技发展的规划和计划,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制度规范和规划引导的职能。

(二)建立和完善法律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在现今市场环境下,良好的法规政策环境和规范化的政策法规体系是确保企业组织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政府应要尽快制定和完善关于第三方机构组织的法律法规,例如制定《第三方机构促进法》,修改与第三方机构发展相关的《公司法》、《税法》、《合同法》等,明确机构的法律地位、权力义务、组织制度和发展模式;建立第三方机构行业自律制度、信誉评价制度和从业人员准入等相关制度;制定和实施行业行为规范、服务标准、执行操守、违规惩罚、资质认证等行业管理制度;制定促进第三方发展的税收、财政、投融资和信贷等相关政策, 保证行业发展的秩序性、规范性。

(三)坚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分业政策

我国地域广袤,各个地区的文化特征、资源分布、产业优势等特点不同,因此,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的资源特点和优势选择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和相关科技项目。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的七大产业各自对资源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政府应对七大产业实施分业政策。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应提升高端设计水平,及时更新生产设备,充分利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出口优惠政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应进一步引进高端人才,制定信息安全法规;生物医药产业应多建设中药材基地,设立医药指标,简化新医疗器械审批程序等;新能源产业应实施电价补贴,拓展融资渠道等政策;新能源汽车方面应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大力进行市场推广;其他产业应设立质量标准,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革等。

在世界各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激烈竞争中,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应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本文从科技体制改革入手,引入第三方组织对创新项目进行管理,并立足于政府的角度,建立和完善对企业和第三方组织的激励机制,以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

[2] (美)拉丰特.激励理论(委托模型)[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篇(7)

项目档案专指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并由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科技项目,在其管理、实施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类型和载体的历史记录。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

(一)遵循统一的科技档案管理体制时期(1954-1986)

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项目的任务由国家直接分配,项目研究是科研院所的日常工作。因此,这一时期,既没有项目档案的概念,也没有建立单独的管理体制。项目档案依托着专业管理体系,与基建、设备、产品等档案一起共同遵循科技档案的管理体制。

1.科技档案管理体制的确立

从“一五”时期起,为解决大量科技文件材料与其他科技资料混同管理的问题,更好地发挥科技档案作用,在科技档案工作中提出按专业统一管理的思想。1980年12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以法规文件的形式确立了科技档案工作按专业统一管理的体制,即“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全国科技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国务院所属的各专业主管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属的专业主管机关建立相应的档案机构,加强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这就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上著名的以“条”为主、“条块”结合的科技档案管理体制(下称“条块”体制)。

2.“条块”体制对项目档案管理的影响

“条块”体制突出强调了项目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对项目档案的形成单位构成了较严密的组织和领导体系。“条块”体制使项目档案管理的责任主体明确,尤其适合计划经济时期项目档案工作的特点,项目档案的流向和归属明确,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项目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有效防止了项目档案的散失。正是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我国出台了科技文件材料的“三纳入”管理制度,顺利地实现了将科研档案工作纳入到各单位的科研管理系统之中。

(二)细分科技档案,建立科研档案管理体制时期(1987-200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开始实行体制改革,面对专业领导体制被削弱,对科技档案管理失去有效监督的现实,档案部门开始探索新的管理体制。

1.科研档案管理体制的建立

1987年3月,国家科委、国家档案局联合《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中明确了科研档案管理体制,即科研档案工作是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对科研档案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

2.科研档案管理体制对项目档案工作的影响

科研档案管理体制抓住了项目档案管理的关键环节,由于科技管理部门是科研管理的归口单位,由其管理项目档案工作为项目档案的规范管理提供了可能性;可言档案管理体制中提出项目负责人责任制,使项目档案管理更符合科研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从这一管理体制出发创立的“四同步”的管理办法为项目档案管理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因此,科研档案管理体制是针对科研活动的特点确定的,触及到了科研档案管理的关键环节,同传统的“条块”体制相比无疑是一个进步,也更加适合于项目档案的管理。

现有管理体制对项目档案管理的制约

由于社会的动态发展,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由建立、兴盛、衰败到最终消失的历程,即人们常说的“周期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现有管理体制已开始制约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1.无实际主管部门

管理体制的核心就是确定领导关系及组织体系,但从项目档案工作的现状看,恰恰是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在两个体制当中都出现了“虚位”。

从“条块”体制看,项目档案管理的领导主体是专业主管机关,其完全建立在行政隶属关系的基础上,经济体制改革后,“条块”体制赖以生存的行政领导关系逐步被削弱甚至消除,专业“领导”的作用范围已十分有限了。

从科研档案管理体制看,其中仅规定了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科研档案工作负有检查职责,其管理力度同“条块”体制的规定相比被弱化了许多,特别是1998年机构改革中,原管理科技档案工作的国家科技信息司被撤销,造成档案管理部门“孤掌难鸣”,“科研档案管理”体制也已名存实亡。

2.缺乏科学的运行机制,导致管理体制先天不足

运行机制是指管理体制的实现方式。如果说体制决定“谁”“做什么”的话,那么机制则是进一步决定“如何做”。就项目档案的管理而言,两种体制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运行机制。

从“条块”体制看,其发挥作用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专业主管机关的“领导”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结合的紧密程度如何。但这一体制并没有提出和解决如何“结合”的问题。“结合”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专业主管机关领导的档案意识。随着计划体制逐步被市场体制所替代,一些专业主管机关既抛弃了“结合”,也放弃了对科技档案工作的领导,整个系统的科技档案工作就成了死水一潭,丧失了生机和活力。

从科研档案管理体制来看,其关键内容有两个,一是“四同步”管理,二是项目负责人归档责任制,而其保障措施在《暂行规定》中并未体现。对于前者,它的实现仍然取决于项目承担单位领导者的档案意识。因为无论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还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行政管理部门都不可能有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检查和落实具体单位的项目档案工作的贯彻情况。对于后者,项目负责人应当履行的档案义务,在作为科技项目委托合同的《课题任务书》中并没有得到体现。合同是当事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依据,没有合同的约定,项目负责人的档案义务就是一纸空文,没有约束力。

建立新型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的思考

笔者认为,项目档案是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构成,在现阶段应考虑建立专门的项目档案管理体制。

(一) 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的内容

根据项目的实施特点,“在集中统一管理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项目档案工作实行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归口管理,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积极配合、依靠社会力量实施项目档案质量监管”应成为项目档案新的管理体制(以下简称新体制)。

同传统的管理体制相比,新体制中增加了新的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国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对项目档案实行归口管理。国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项目档案工作的总目标和

质量标准,项目承担单位的档案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开支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制定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并将其纳入科技项目管理的规程当中;委托社会中介监管项目档案工作情况并负责成果的确认;负责培训项目档案管理人员等。归口管理形成了类似“条块”体制的纵向领导关系,各行各业、各种所有制类型和隶属关系的项目承担者都必须接受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归口领导。

2.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靛解决项目档案工作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协助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制定项目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标准、规范档案中介机构的管理、组织经验交流,落实管理体制,并从宏观上进行项目档案资源及国家科枝档案资源的整体规划。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依然是一种“块块”管理的表现形式,但它的管理职能已很少触及微观层面的档案业务,而更加注重宏观的管理职能。

3.项目监管部门接受国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实施项目档案的监管。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将主要体现在项目档案的宏观管理层面,而微观层面的管理活动则要依靠社会力量,即由第三方中介机构来完成。应当注意的是,项目监管部门的性质虽然是中介机构,但由于它是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具体工作职能的承担者,因此,必须接受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监督;而作为档案中介机构,它也应当接受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

4.项目承担单位的职责是形成并保存完整、准确、系统的项目档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移交或报送档案。

(二)新体制的特点分析

1.领导关系明晰,主体明确。新体制明确了,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在项目档案工作中的绝对权力地位,赋予了其明确的领导职能,使得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有了依据,可以在履行项目管理职能的同时,将项目档案管理作为一个必要的管理环节,强化了管理力度。

篇(8)

1.1科研项目管理总体战略布局与规划不合理

当前科研院所科技发展规划对科研项目发展指导性作用不强,主要表现为科技发展规划中的科技创新目标缺乏整体、统一的科研方向,科技创新目标过高且不切实际,科研项目发展的重点不够突出,不能正确引导科研项目的发展[2]。在多部门管理和统筹协调不足等背景下,科研项目和计划的安排信息难以共享,导致项目立项存在分散、重复和交叉等现象。

1.2缺乏完善、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首先,农业科研院所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的知识,对课题在完成项目任务目标中发生的费用支出是否与项目目标有关、发生的费用是否合理缺乏必要的认知和监督,只是机械地照搬财务管理制度,实施呆板、不完善,缺乏科学的灵活性和应用性;其次,预算编制由课题负责人完成,而课题负责人不具备专业财务知识,缺乏法律意识,对有关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制度了解较少,只凭经验测算,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再次,在农业科研经费的使用中,缺乏公开透明的资金监管体系和对科研经费规范使用的宣传,使得在资金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突击花钱、执行和监管不到位、财务评价体系缺失编等现象[4]。

1.3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

虽然农业科研院所对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科技人才的收入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与其研究贡献不匹配,距离科技人才期望的薪酬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当前能提供的培训机会也比较有限,农业科研院所目前缺乏系统的培训体制及计划,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培训机会,对外交流培训机会少,科技人才知识更新较慢;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抑制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高素质人才大量流失,同时也抑制了科技成果的转化[5]。

2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根据《意见》遵循规律、改革创新、公正公开、规范高效 的基本原则,科研院所建立健全能与国家体制改革相配套的科研管理机制及体系,改变落后的科研管理状态、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2.1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学术影响力

《意见》指出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计划和建立健全统筹协调与决策机制。农业科技工作要服从国家战略和时展需要,农业科研院所应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围绕产业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结合自身科研发展现状,形成详细明确的长、中、短期发展规划,并对科技规划进行合理分解和优化整合,选择战略性、长远性农业科技重大攻关课题,组织跨专业、多学科的协同攻关,强化成果组装集成,通过核心课题带动同类课题整体研究的突破。同时,抓住同一科学问题的关键环节和突破点,从源头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到技术推广、产品开发,实现上、中、下游紧密结合,形成系统集成的重大成果[6-7]。

2.2严格制度,规范经费管理

《意见》指出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和加强科研项目和资金监管。农业科研院所在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上,要树立项目负责人的法律意识、经济责任意识,对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合理性负责。要提高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在编制预算时,财务人员要发挥预算管理作用,指导项目负责人制定科研经费预算,并按照预算要求进行经费开支;建立并健全科研经费管理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自查制度;培训科研人员财务知识与项目管理水平等。

2.3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创新能力

《意见》还指出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对于基层农业科研机构而言,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不仅能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培养科技创新团队,还能推动成果转化效率。首先应实施人才超前培养战略,开展有计划、分层次地培养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接班人和青年学术骨干等工作,力求培养出一批具有国内外一流学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批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科研团队,为今后承担重大课题提供实施保障[8]。同时,为激励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研究所应对科技人员实行任务考核和奖励相结合的管理办法,以承担科技任务、项目、成果与论文的完成情况作为岗位职责进行年度考核,对获得的成果按级别进行奖励,对高级别的成果和高水平的论文加大奖励力度,还应建立与实际贡献相匹配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的人才流动机制,以及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用等收益分配机制,尤其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双向人才流动机制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激发科技创新人员的热情,充分调动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2.4加强科研管理现代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篇(9)

近年来,国家投入的科技经费总量不断增长,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08年的4 616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1年的8 61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从1.54%提高到1.83%,总量居世界第3位(孙自法,2012)。随着科研经费总量的不断增长,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已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建立适应科学研究发展规律、激发活力、相对灵活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及管理现状

(一)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及结构

高校科研经费按照来源渠道大体分为两类: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纵向科研经费指列入国家、地方政府科技发展计划,并由政府财政直接拨付资助的科研经费;外国政府或国际组织相关科技计划资助的科研项目经费等。横向科研经费指承接国外企业或国内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等项目经费。以2009年为例,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经费收入为276亿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占62.83%(高杰等,2011),这说明高校目前科研经费收入是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

以某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十一五”期间国家拨款来源结构为例,其中科技部主管项目占纵向科研项目的19%,其他各部委项目占41%,基金类项目占23%,军工项目占3%,省级类科研项目占14%。各部委拨款占纵向科研项目的60%。可以看出,国家科研经费拨款管理体制是采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重大科研经费拨款都是通过国家各部委立项、审批、下拨,经费管理实行财政部及主管各部委双重管理。

(二)现行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多采取科研管理部门、学院、财务部门分工协作,共同管理科研经费的管理模式。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立项、合同、项目实施、验收的组织管理;学院负责对本单位科研经费的组织管理及监管;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核算的组织管理。

科研经费一般采用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实施“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单独记账、专款专用”管理体制。财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核算基本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所有科研项目可按照不同的预算分类,分项控制,分项核算。科研经费核算既可按照《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科目分类核算,也可按照不同主管部门项目预算支出分类的要求进行预算明细核算,实现了所有科研项目核算信息公开、透明,教师通过校园网可及时查询项目收支结余情况,实现了财务核算、查询信息最大化,满足了不同管理者的需要。

(三)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机制及控制机制

为保证科研项目经费安全合理使用,高等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经济责任机制及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如:项目负责人经费印鉴备案机制、经费支出报账审批机制、预算审核机制、固定资产验收审核机制、资产处置报废审核机制、科研经费外拨审核机制、银行卡支付劳务费的发放机制、招标采购及合同管理的运行机制等。完善的运行机制及控制机制的建立,有效地控制和防范了财务风险。

以某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合同管理、招标采购管理为例,该校制定了《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和《合同管理实施细则》,对合同管理实行统一授权、归口管理、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各单位未经学校授权,不得对外签订各种合同协议。科研管理部门只负责学校组织科研收入的协作合同及预算中明确的外协经费合同的签订。科研经费支出所涉及合同全部由学校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签订。财务部门设立重大项目资金管理科室,负责对采购招标、合同签订等工作的财务监督,严格控制无合同、超范围、提前支付等现象的发生。合同签订、合同审核归口管理、分工负责,有效防范了由合同引发的各种经济纠纷,有效控制了商业贿赂,防范了资金支付的财务风险。

二、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管理办法过多,执行难度大

国家对纵向科研经费的管理,财政部、科技部等主管部门针对不同的科研项目出台了不同的管理办法,目前执行的管理办法有近20项,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等。不同的科研项目经费,有不同的管理办法,执行较为混乱。以某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为例,2011年末有科研项目6 000多项,有的教师同时承担几个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科研人员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去了解不同的政策标准、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不同的科研报表;财务审核报账人员也要区分不同的项目执行不同的政策标准、不同的预算分类等。这种制度体系,给项目承担单位及承担教师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政策规定多年不调整,严重脱离实际

高等学校目前执行的国家有关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大多是2002―2007年间出台的,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是2002年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是2006年的。近年来,科学研究飞速发展,经费总量大幅增加,市场经济的发展更是变幻莫测,但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费用开支标准多年不变,已严重脱离实际,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科研事业以及市场经济。如:2006年现仍在执行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规定,专家咨询费开支标准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00―800元/人・天、其他专业技术人员300―500元/人・天,会期超过两天的第三天起咨询费标准300―400元/人・天、200―300元/人・天。在当时,这个标准可能很适合,但目前专家咨询费远远高于这个标准。为支付高额的专家咨询费,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只能虚报经济业务,造成科研经费列支不真实、虚构经济业务等现象的发生。再如:目前纵向科研项目编制预算都要求遵循《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财教〔2006〕313号)中规定的开支标准,这一标准是国家2006年出台的,其中伙食补助50元/天,公杂费补助30元/天。近年来,国内物价飞涨,这一标准远不能补偿教师出差的费用开支,特别是野外实习、野外考察,条件极其艰苦,偏低的补助标准甚至影响到教师出差野外搞科研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科研水平的提升。

(三)政府管理权力过大,层次过多,限制过死

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经费预算的审批、调整都需要政府管理部门的批准。政府对科研经费管理层次过多,限制过死,项目承担单位难以及时灵活应对。以国家地球探测计划项目为例,政府对项目经费管理的层级是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项目办)――学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预算的审核、调整需层层上报,项目大额招标采购,项目办需派人参加。这种层级管理的体制造成科研工作效率极低,经费执行速度慢,影响科研工作进程。有关管理办法规定,预算调整按照立项预算审批程序上报,但目前上报的纵向科研项目预算调整方案从未得到过批复,相关规定形同一纸空文,实际工作中根本无法执行。在现实工作中,重大项目从执行到结束需三年左右时间,因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三年前上报的预算与实际执行会有很大差别,但学校管理层基本没有决策权。由于调整预算批复难度大,所以教师只能自己想办法,以虚假经济业务处理。另外,项目结束后形成的资金结余要按原渠道返还的规定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很多教师申请纵向科研项目就是为了评定职称。2011年财政部、科技部出台了《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政策有些调整,其中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费如需调整,课题负责人提出申请,由课题承担单位审批,但设备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预算一般不予调增。笔者认为此政策简政放权还不够,此办法也仅限于科技部管理的项目,其他纵向科研项目的预算调整审批权还是没有下放。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科研经费预算及预算执行也应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所变化,另外市场经济物价水平、先进的技术装备等也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所以科研经费预算调整程序应力求方便快捷。

(四)基本科研业务费比例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管理不科学

高校科研经费按性质可分为:机构投入即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费投入、竞争性项目投入、稳定性基本科研经费投入。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可获得国家投入的基本运行费、开放运行费、设备费。竞争性项目经费靠教师申报争取,所以每年收入很不稳定。稳定性基本科研业务费是高校可自主安排的为数不多的科研经费,但其收入比例太少。以2011年教育部所属高校为例,基本科研经费仅占科研经费总额的4.9%。稳定性科研收入一方面是经费比例小;另一方面是资金支付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按照零余额支付,年末学校未支付的额度全部返回财政,年初返还。近年来,财政部等主管部门采取各种措施,狠抓预算执行工作,加大了对零余额专项经费拨款预算执行进度的监督检查,建立了预算执行与下年预算拨款挂钩的制度。财政部、教育部分别下发了《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中央教科文部门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财教〔2009〕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行部属高校预算与预算执行挂钩办法的通知》(教财厅〔2011〕1号),文件规定“年底财政拨款结转资金大于当年预算的,全额扣减已下达的第二年预算控制数;年底财政拨款结转资金小于当年预算但大于当年预算70%(含70%)的,扣减已下达的第二年预算控制数的70%”。教师争取科研经费很不容易,都担心经费被收缴上去,为实现预算执行进度,年末突击花钱现象极为普遍,这也是造成虚假经济业务的一个原因。科研经费有很多特性,将高校基本科研经费纳入零余额财政支付体系,不符合科学研究发展的规律性。

三、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建议

(一)减少政府管理层次,管理重心下移

在国家科研经费管理层级中,高等学校处于项目实施及经费管理的第一线,他们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自身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最了解,政府应扩大高等学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权限,把政府部门过多的权力下放到一线的管理单位,充分发挥基层管理单位的作用,调动管理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政府应通过法律、责任、诚信、利益的管理理念引导科技管理,提高管理效益;通过统一的法规制度、预算管理控制、信用卡支付、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审计等手段,从对科研经费的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管理。如:预算审批后,在预算额度内支付劳务费、专家酬金等开支标准应由市场决定。科技创新需要充满活力的人才聘用机制、开放机制,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应准许科研经费短期聘用高级人才,为科学研究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增加稳定性科研经费拨款,纳入单位基本账户管理

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不断发现、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有稳定的、连续的科研经费作支撑。稳定性科研经费为教师自由探索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是教师的种子基金,是教师承接大项目的储备资金。大多数年轻教师对外很难争取到科研项目,要靠学校稳定的基本科研经费给予扶持,为争取大项目做前期准备。稳定性科研经费的拨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在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应加大稳定性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另外,稳定性科研经费应纳入单位基本账户管理,允许有一定的沉淀资金,政策应体现稳定、宽松、灵活的特性。

(三)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政策,合理分摊成本

国家现行的科研管理办法,大多规定对课题组成员中有工资收入的人员不准许列支人员性费用。高校科研人员的业绩津贴多为高校自筹经费奖励科研人员,但无法列支在科研成本中,导致了科研经费挤占教育事业费的现象。为完成科研项目,科研人员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每一项科研成果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科研成本中应体现其价值。科研人员是承担科研任务的主体责任人,国家在制定科研管理政策上,要充分认识到他们在科学研究以及成果转化中的核心作用,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将责任与利益有机结合,建立较为完善的人员激励机制。

(四)落实科研管理单位法人责任,构建多层次经济责任体系

全面落实科研管理单位法人及各岗位负责人经济责任是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制定责任制时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责任制内容要全面,要涵盖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环节、各层次的全部内容;二是岗位范围要全面,要建立各层次、各部门负责人以及科研项目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制,形成从上到下各层次、各岗位的经济责任体系。三是要建立经济管理的监督体系,明确各部门负责人及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职责权限,使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监督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各负其责。

(五)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的内部稽核和外部监督检查机制

财务部门应设立专门的岗位对会计凭证进行事后稽核审查,及时提出财务风险预警。由于财务报账审核地点分散、岗位多,每个审核人员对财务政策的掌握有偏差,了解的报账信息也有其局限性,很难发现问题。同一报账内容就每个个体来说是合理的,但集中到一起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如某大学在外部财务审计检查中发现,某科研项目报销了大量的汽油费,多笔报销累计达几十万元,经审计核查为科研人员虚报科研经费套取现金。类似的现象,内部稽核人员如能及早发现并进行预警提示,就会防止科研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稽核人员可掌握财务核算全部信息,以其独特的视角,观察分析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财务风险,特别是对日常消耗品的报销,如超出一定量及时提出预警审查。在加强内部稽核审查的同时,政府参与引入第三方即中介机构监管机制,在项目执行中期或项目验收期,实施对项目审计检查,促进和规范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 孙自法.中国去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8 610亿 居世界第三[EB/OL].http:///gn/2012

/05-02/3860102.shtml,2012-05-02.

[2] 高杰,曲绍卫,杨绮雯.当前教育部直属高校投资来源结构及增长态势分析[J].江苏高教,2011(2):40-41.

篇(10)

一、科研管理保障机制的现实体现

科研管理保障机制的现实体现并不明显,由于学校注重对于教学实践的研究而忽视了科研创新的机制保障,这就造成了科研管理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欠缺。科研管理保障机制的实现和教学实践应该实现同步的发展,在科研保障机制的管理办法,科研管理保障的现实需求上都应该提出理性的分析,为科研保障机制的实践对策提出现实的丰富。

1.科研保障机制管理办法

科研管理保障机制的管理办法是为了满足高校学生和教师的科研创新的积极性,对于科研保障机制的实施目的和实施方针都作出了细致的规划。按照社会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而建立的标准化的管理机制,实现对科研创新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创新性人才予以最大程度上的科研支持,提升高校科研能力,促进高校形成规范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科研管理机制,激烈高校学生和教师投身到科研创新当中。科研保障机制的管理办法立足于高校发展的实际,在高校范围内实现总体的科研规划,对于有能力的高校的组织和个人进行科研支持,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和科研经验的高校人才。对科研环境、科研自己和科研设备等方面予以大力的支持。注重对科研成果的审核和严格的把关,对于具有科研价值的学术成果进行奖励,有选择性的吸收创新的科研成果,并且为其应用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

2.科研管理保障机制现实需求

科研管理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推进科研工作规范化实现的重要保障,对于高校的发展、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高校的发展建设来说,完善的科研管理保障机制能够促进高校的规范化发展,实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同步发展,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的同时创造性的提出更多具有现实价值的科研成果。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在理论学习的同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个人的主观认知,以科研成果的形式充分的发挥科研创新的潜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积极的应对竞争的压力。对于社会的长远发展而言,科研管理保障机制的是对科研创新的鼓励和尊重,通过社会的广泛应用,提升科研成果和社会实践的融合,实现科研成果的实践价值,肯定科研创新者的社会价值。

3.科研管理保障机制实践对策

科研管理保障机制实践对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资金和人力的保障、法律规范的保障和科研成果的实践保障。在资金技术方面应该为高校配备专业性的科研指导人才,通过专业化的指导实现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学校通过在人力、资金、设备环境等方面的支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科研创新环境。在法律规范方面,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法律保障机制,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鼓励科研成果的申报,通过奖励和专利申报,提升学生对于科研专利的认知度,自觉的保障科研成果的独创性。在成果转换方面,学校应该和社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科研成果的现实应用和现实转换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实现对社会发展的有效促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成就感,丰富科研管理保障机制的实现。

二、科研管理保障机制对学生科研绩效的作用

学生的科研热情和能力是需要学校的耐心培养的,如何激励大学生的科研动机和热情是高校科研机制的首要任务,科研机制的改革创新直接关系到学生科研绩效的完成和学校科研成果的展现。因此,高校要更加注重科研管理保障机制对学生科研绩效的影响和作用。

1.科研管理保障机制是科研创新的重要保障

可以说,目前高校对科研管理机制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科研组织结构的研究还存在着规范的现象,对学科内容,学科框架的设置也不完整和严密。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科技创新的要求,高校必须在科研机制上有所创新,与时俱进,在时间上有所突破。只有科研机制的建设近乎合理和完善,科研创新才能实现,同时高校的科研管理也会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

科研创新的实现是高校管理保障机制作为后盾的,在高校科研机制成熟运作的情况下,科研评审机制和激励机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要想将大学生的科研工作推向深入,激发大学生们的科研创新,切实发挥高校管理机制在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高校就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管理保障机制。

2. 科研管理保障机制是对学生科研能力的激励

高校要想在科研创新中做出成绩,大学生们的科研能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高校应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呢?可以说,大学生的科研动机是其从事科研项目的主要原因。高校的科研管理机制应该从激励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热情入手,让学生们爱上科研,意识到科研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科研活动是依赖高校的科研管理机制的,学生们如果在一个学术开放,团结合作的环境中进行科研创造,形成一种合作互动的科研交流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科研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一个健全完善的科研管理保障体制,能够为学生提供各种科研活工具和经费的支持,学校举办多样化的科技活动竞赛,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到,只有真正建立一个能够支持学生科研的学校科研机制,学生们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3.科研管理保障机制是学术价值的肯定

学生自从踏入了科研旅程,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与迷茫,甚至怀疑其科研项目的学术价值,犹豫是否该继续进行科研活动,或被动的开展科研工作。长此以往,学生的科研工作便会流于形式,很难取得理想的科研效果,学生们的科研绩效也会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旦科研的学术价值受到质疑,都会打击教学管理者以及学生们的科研积极性,因此,一个健全的科研管理保障机制应该为教师和学生的科研价值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尽可能消除一切文化的,政治的和组织上的障碍,为学术科研搭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活动平台。科研机制对学术价值的肯定是十分必要的,它既能保持科研队伍的稳定性,还能转变科研管理部门的人员科研理念,从而达到一个理想的学术科研氛围。

三、结论

当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科研产出效率不高,科研意识淡漠等,已经不再适应我国高校的科研创新。因此,我国高校应该努力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形成以科研知识创兴为主的高校科研组织结构,充分调动高校学生及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穿造型,不断提升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从而促进高校科研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

基金项目:泸州医学院2013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基于SRTP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PDCA模式研究”

篇(11)

第二条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项目专项资金是指财政科技为支持科技事业发展而设立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开发费、中间试验费和科研项目补助费,是区财政科技拨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支持科技攻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合作、星火、科技成果推广、自然科学、软科学研究等项目的实施。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由区财政核拨的科技项目专项资金安排的各类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

第二章项目申报

第四条申报的项目应符合我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符合国家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符合我区科技发展规划的部署和项目申报要求。

第五条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公益性项目(如农村医疗、环保、教育、村镇建设等方面)允许事业单位牵头申报,重点面向农业“两区”(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星火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及农业龙头企业。

第三章项目立项

第六条项目立项实行专家评审与行政决策相结合的方式。项目评审采取专家负责制,每个项目应有5位(含5位)以上行业、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进行评审,并组成专家组,对项目的创新性、技术方案的可行性、项目组的承担能力、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市场前景等进行评价。项目评审采取百分制,侯选项目平均得分不低于60分。

第七条职能科室根据专家意见,依据经费安排、分数高低、政策导向等拟定项目立项建议,按照规定的程序发文确认。

第八条本办法所指项目按照配套项目和区级项目进行分类。

配套项目是指列入市级以上农业社发科技计划的各类项目,对列入市级农业社发计划项目(企业),给予10万元以内配套补助;对列入各类国家级农业社发计划项目(企业)的,给予一定的配套额度,具体补助额度一事一议;对被认定为市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镇(试点单位)和市星火示范基地的单位,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补助。

区级项目是指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较大支撑,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强推动作用的技术研发项目,农业农村类重点面向生物种业、设施与工程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发展类项目面向生命健康、生态环保、宜居便行、公共安全、教育科学、社会管理等领域,立项后区财政给予10万元以内补助。

第九条项目科技经费补助原则。由科技局通过实地了解项目经费投入情况,结合项目评审专家组(由相关技术专家、财务专家、管理专家等人员组成,专家组对各项目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估打分)意见,提出项目经费拟补助额度提交局党组会议讨论确定。项目资金拨付和受理按照镇财执行。

第三章项目管理

第十条列入区级农业与社会发展科研攻关项目后,承担单位和个人要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局安排的项目补助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第十一条对于年度实施的项目,科技局每年检查一次,实施单位和个人要及时提交阶段性总结报告,项目完成后三个月内要及时向科技局提出申请验收,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和体现项目执行成果的有关材料。

第十二条对于到期没有通过验收的项目,以及到期无故不申请验收或经科技部门通知后仍不申请验收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单位三年内不得承担区级科技计划项目,同时不推荐申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