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经典文学的价值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8 09:42:0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经典文学的价值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经典文学的价值

篇(1)

经典是人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中的精华,它凝聚着一个时代的各种文化成果和现实生活价值,成为时代生活的写照。由于这个缘故,但凡经典之作,无论是理论的抑或文艺的,总是历经时代的考验,为历史所首肯的成果。它们的产生可能很久远,它们的产地可能远离我们本国,它们的内容可能通俗易懂或深奥难解,但它们决不平庸浅薄,也决不辜负任何人的潜心研读。

我们信手拈来若干例证,就可证明此话不虚。就说世界上许多伟大民族在摆脱蒙昧之初创造出的经典吧――中国的《诗经》,印度的《吠陀》,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希腊的《伊利亚特》……当时每个民族都以经典中焕发的精神开拓了文明之路;若以个人而论,则有众多奠定民族文化根基的巨人――中国的诸子,印度的游吟诗人,希腊的七贤,以色列的摩西……后来的每个世代都是靠他们的精神乳汁成长壮大起来;再若以作品而论――面对繁若星数的经典,有人说,荷马是诗人之王(但丁);有人说,谁要了解西方思想史,就到柏拉图著作的注解中去寻找吧(怀特海);还有人说,宁可舍弃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卡莱尔)……说得严重些,后来一切重大的文明进展,何曾脱离过他们的影响?

为了这些以及其他不胜枚举的理由,我们确实应该重视并重读经典――无论我们内心的世界多纷扰,外面的世界多精彩。至于经典带给我们每个人的益处,相信是众所周知的。

一、文学经典具有历史内容的概括性和预见性

读者通过阅读经典可以知微见著,举一反三。我们读但丁的《神曲》,不仅会了解到诗人生活时期欧洲的思想风貌,而且会感受到但丁之前欧洲的变迁和但丁之后欧洲的前途,因为这位先知诗人不仅在诗中对历史做出了审判,而且对未来做出了暗示,就连他的一生也在彰显未来的资产阶级历史命运――浪漫的少年,激昂的青年,先是与封建王权斗争,后又与教会势力斗争,最后以世界公民的姿态终其一生。从他的经典创作中,后人得到过巨大的教益和启迪。

二、重读经典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取法捷径的意义

文学经典对事实和可能发生的事情具有哲学概括性质,把握其中的规律我们将受益终生。历史发展的方向,按照实际的情形,既是多元的,又是相对一致的。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在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那里,已经大致经历过。在精神生活方面,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也大体可以在发达国家的思想演进中找到前驱。事实上,如果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世界文明,就会发现,日常显出很多差异的现象,在宏观的视野下并没有根本的差别。因此,中国理当丢掉包袱,以中外经典为镜鉴,使我们从个人到社会的发展都能少走弯路,多取捷径,在经典的指引下掌握自己的历史命运。

三、经典作品对提升人的历史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名列经典的作家作品,大多充满真知和智慧。因此,经常把玩经典,耳濡目染,对于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格修养,都有巨大的益处。之所以如此,因为诗格高于人格,经典超乎俗作。我们看到,东方的经典,不知哺育了多少仁人志士的男子(如大量咏史之作),兰心慧质的女子(如许多遣怀之作),西方的经典,不知激励了多少盖世的英雄(如拿破仑与华盛顿),变革的哲人(如马克思与埃斯库罗斯),近代以降,东、西方经典的交流甚至逾越了国界,使每个受到较高教育的人都兼得了东、西方经典的熏陶。

四、学习经典是继承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文化成就的必由之路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他本人也有望成为经典作家)曾著专文倡导阅读经典,他认为经典就是人们最好的学习范本,最丰盛的精神源泉,最神奇的人生辅佐。他还提出将本国的经典与外国的经典相比较,从而做出客观评价的主张,这对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都是很有效的方法。中国社会目前正当深刻转折之际,要开拓崭新的历史方向,建设现代文明,不可须臾脱离人类以往创造的思想文化成果,能否在这伟大历史机遇中出色完成继承经典、发扬经典的任务,确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

从以上诸端可以见出,经典,乃是文化的灵魂,因而也是塑造灵魂的文化。认识到经典之可贵,树立起超越经典的信心,才能正确对待古今文化,既不妄自尊大,也不枉自菲薄。为此,笔者愿与读者共勉:重读经典,舍近求远,知微见著,登高临渊,使古今彼此参悟,中外相互借鉴。

当然,我们认识到了经典的意义与价值之后,在阅读经典之前,首先还是要知道什么是经典,如何批判经典。如果您看到,除了您之外,大家都在不断地重温、讨论、赞誉、感激某些著作,如果您从一个时代中再也找不到比这些著作更重要的著作,如果有一本书,您读过之后就终生难忘且不断为您提供精神食粮,那么您就可以断定,您遇到了经典!而一旦您又善于将自己置于自然中正确的地位,善于鉴别经典之得失,寻根溯源,渐行渐远,必定能够发现经典之真谛,大道之蕴涵。(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篇(2)

1.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课标还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列作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把语文素养提升到“立人”的高度加以强调。中华传统经典作为语言文字的精华,时时诵读,咀嚼涵咏,随着时间的积累,将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2.凝聚精气神

精、气、神原本是中国传统经典经常使用的哲学术语,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生命的起源。“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即是维持生命的动力。“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是生命力的体现。人的精、气、神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常常合在一起使用,代表着人的生命状态。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增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国学大师南怀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每个人都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尤其是当今的青少年,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更是文化的传承者。然而,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备受摧残,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作品也逐渐淡出中国的教育体系。我们在学校里见不到品读经典、与先哲对话的孩子,也听不到诵读经典名句的琅琅书声。进入二十一世纪,这种文化断层的现象在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身上更为突出。

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传统和现代并非二元论,不能把二者强行分割两块,甚至放到对立的两极。传统就像是牛顿所说的“巨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会有更加开阔的视野,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一种文化的发展,不但体现了这个文化体系本身的政治经济实力,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软力量,在改变着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一个充满历史想象的民族,在向世界叙述自己的传奇时,不但要让世界听懂,还要让世界与我们共吟唱。

二、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途径

1.搭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环境对于教育的作用,从古至今都被教育者所重视。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需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广阔的诵读平台,创设一个良好的诵读环境。诸如打造书香校园,创造家庭诵读氛围和社区古典文化环境等举措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2.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是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育的主要场所,把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在不加重中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中华传统经典诵读课程。

首先,明确经典诵读教育的目标。一是激发诵读兴趣;二是增加文化涵养;三是培养读书思考的习惯。

其次,丰富教学内容。要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关键之处就在于突出“特色”,而有“特色”最好的展现方式就是不断丰富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学,它需要不断挖掘经典中所包含的思想精华、精神养料、情感因素,以此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开展形式要尽量扩大其外延,用活泼生动的方式来避免诵读经典产生的枯燥感。

最后,优化评价方式。中学生广泛诵读中华传统经典,目的在于实现中华传统经典传承文化、立人立志、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价值。因此,评价中学生诵读经典的效果,不能单一地以诵读数量为唯一标准,而应该扩展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家长反馈等方式来综合考量。

3.利用广泛的教学资源

篇(3)

党的十报告明确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该要求旨在引领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提升精神境界,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所以关注并研究大学生特别是“重技能轻人文”的高职大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而国学经典教育作为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学生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鉴于此,本文浅谈如何通过国学经典教育提升高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高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但是“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理念,造成了高职院校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失衡的局面,致使高职大学生个性发展不充分,素质培养不全面。纵观高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在价值观方面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缺失,精神生活空虚。在多元的文化冲击下,对主流文化缺乏了解和认同,从而导致重功利轻理想,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人际交往方面,以网络为依托的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普遍表现出集体主义观念淡漠,道德情感冷漠。为人处事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生活方式方面,呈现出娱乐化、功利化的倾向。加之现代大学生普遍从电脑、手机获取信息,盲目求新求快,对知识的了解呈现出碎片化、浅显化的倾向,缺乏自主和深层次的思考。

二.国学经典教育在高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中的价值

何谓“国学经典”?所谓“国学”,一般来说是指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沉淀,内聚了中华民族精神密码和文化基因,是民族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所谓“经典”,《现代汉语》解释为“权威的著作”,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1]。“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2]。并提出“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这一概念,“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可以到这样的经典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3]。概而言之,国学经典就是本民族经过历史的沉淀留下来的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常理常道,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丰富大学生精神世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理想信念。同志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曾说道:“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大学生通过国学经典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知爱国情怀。“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追问与诠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深沉广博的仁爱。无疑都将给大学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内化为大学生内在品质。

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促使情感智慧的提升。对于国家应“人皆为尧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论身居何位身处何地,以国家社会为己任;对待他人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人交往要“言必信,行必果”,从而形成和谐的班级、宿舍关系;对自己要“慎独”,“吾日三省吾身”,不沉迷于网络、恋爱,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审视自己的行为。坚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生活观念,摒弃追求物质享受,盲目攀比的不正之风。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要“不怨天,不尤人”,要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主义精神。应充分运用先哲们的智慧,造就大学生健康人格。

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扭转高职专业人才的“单一性”,纠正“职业至上”的功利性成才观,改变学习中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高职学生不能只靠技能独步天下,还要学会与人交往的智慧,驾驭风险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才智。这一切只有通过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从国学经典教育中汲取人生智慧,才能成为有技能,有思想,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

三.国学经典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加强渲染具有国学经典文化的校园氛围。主要包括:一是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学生会开设各类读书竞赛、交流学习讨论会,共同分享好的作品。成立与国学、读书有关的社团,如国学社、汉服社等。利用音乐剧、娱乐晚会等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艺术表演中。二是将公共文化课作为国学经典教育的主要阵地,并辅以高水平国学类讲座。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传统文化中的道理,激发大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三是营造国学经典的在校园环境中育人氛围。如通过立雕塑、挂经典名句的方式,利用校园环境的隐形教育功能,增强校园物化景观的育人作用。四是图书馆应保证同学对国学经典类图书的用书需求。通过氛围营造,让大学生切实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而不只是热衷于英语四六考试,忽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只知韩国明星,对古代圣贤一无所知。盲目推崇情人节、圣诞节,对中秋节、端午节不以为然的尴尬局面。

其次,提升国学经典教育的有效性。在积极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同时,极易犯教育活动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脱节的错误。尽管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学生的参与度、认可度并不高。所以,应积极探索新形式,注重国学经典资源的选择和设计,调动大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可以有以下几个做法:一是将国学经典与新媒体结合,利用新媒体的变化性给予国学经典教育更多的可能。二是将国学经典与“时尚潮流”结合。以流行歌曲唱国学,用动漫演绎国学的方式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三是将国学经典与现代意识结合。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文本时,不简单的照搬经典,要努力寻找与大众文化的联接点,既要有对经典文本的通俗化解读,又要寻找经典文本的现实意义。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兴趣爱好对文本进行再创作。

最后,教师要提高国学经典教育意识,提升人文素养。部分高职教师认为大学生应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或者把人文教育等同于简单的德育教育,以德育来替代人文教育。这种重技能轻人文,重短期各种知识技能的培训,轻长期个人修养提高的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可以保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给人的身心全面和长效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不说与国学经典教育缺失有关。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重视国学经典教育的学习,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同时教师应积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国学素养,丰富精神世界,设计好教学方案,将国学经典教育融入到教学中,使得国学经典教育得以真正落实。

篇(4)

一、再说“何谓经典”

众所周知,在英语文学中,classic(经典)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lassicus,原意为“头等的”、“极好的”、“上乘的”,是古罗马税务官用来区别税收等级的一个术语。公元2世纪,罗马作家奥・格列乌斯曾借用这个词去区分作家的等级,后来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较多地采用它来说明作家,并引申为“出色的”、“标准的”等含义。再后来人们才把它与“古代”联系起来,出现了“经典的古代”(classical antiquity)的说法,于是古希腊、罗马作家们便成了“经典作家”(classical authors),“经典”(classic)也就成了“典范”(model)、标准(standard)的同义语。文艺复兴之后的“古典主义”,强调的正是以古希腊罗马作品文学为文学的典范和标准;因而classic在中文里也可译为“经典”或“古典”。

Classic一词作为与Romantic(浪漫)相对的一个文学术语,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带有一定的负面意义,这个时候的classic则被当做古典的含义。正如艾略特所说的:“从经典、浪漫相争的角度来看,把一件艺术品称作经典的,要么是最高的褒扬,要么是最大的贬损。”显然,在这里,经典与古典被混为一谈了。虽然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前所说,藕断丝连,难以分离,但其在不同的时期,意义是不同的,是不能完全等同的。艾略特认为,古典是经典的一部分,经典的范围则要大得多;这一解释无疑是合理的。

那么,什么才能称得上是经典的文学呢?哪些作家才能称得上是经典的作家呢?经典文学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这些问题,其实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对它的回答,也许永远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艾略特给出的经典的标准是:“心智的成熟、习俗的成熟,语言的成熟以及共同文体的完善”,并对这一标准作了详尽的解释。在艾略特的观点中,经典文学往往既属于一个民族,又超越一个民族;既带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也往往跨越历史的长河,具有时间上的永恒性。当然,这一标准并不绝对,比如,在他看来,像莎士比亚这样的作家,虽然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上面所说的四个“成熟”的标准,但相比于维吉尔、但丁,其经典色彩似乎就不显得那样突出了,因为后者带有更强的欧洲色彩,而莎士比亚身上的英格兰特色更明显一些。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艾略特推崇经典的意义,但他还是相信,经典并不是评价一个作家或作品的最重要的标准,更不是唯一的标准。一些不具备经典标准的作家,在很多时候并不失其伟大:一些经典色彩并不特别突出的作家,也同样并不会因此而失色。比如,莎士比亚并不经典的文学创作,就其文学价值来说,并不逊色于更为经典的维吉尔和但丁等人。作为英美文学批评的大家,艾略特关于经典的这一标准,虽然个人及主观的色彩浓厚了一些,但很多人还是愿意接受并把它当成评判经典的标准。

对于经典文学的评判标准问题,我国学术界同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曼君在《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产生与延传》一文中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对经典的理解还处在模糊的状态,难以给予准确的界定和概说,因为“经典”本身就存在着一系列的悖论:既是永恒和绝对的,又是暂时和相对的;既是自足和本体的,又是开放和超越的;既是群体的,又是个人化的。他本人则倾向于认为经典是那些能够产生持久影响的伟大作品,它具有原创性、典范性和历史穿透性,并且包含着巨大的阐释空间。在笔者看来,正是经典文学的丰富性、复杂性及矛盾性,使得我们试图对经典进行准确定位的所有努力都往往得不偿失。

其实,经典的确立,与其说是作家作品本身的问题,还不如说是一个话语权的问题。也就是说,作家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更多的时候并不只是因为它们本身经典或符合了经典的“标准”,而是阐释者赋予了它们经典的价值和地位;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阐释者本身应该具有解释并确立经典的话语权。在这里,阐释者就不再是普通的阅读者了,虽然上世纪70年代以来,接受理论已经赋予了普通读者与批评家和专业研究者几乎相同的地位,似乎也让普通读者拥有了阅读并阐释文学的所有权利。在经典文学的解释上,几乎所有的普通读者都不过是旁观者或门外汉,都被排除在经典文学的确立者之外,这是毋庸回避的事实。那么,文学经典是怎样建构起来的呢?一部文学作品何以被确认为经典呢?佛克马和蚁布恩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一书中对经典的确立过程进行了研究,值得我们参考。他们认为,文学经典的建构首先涉及话语权力的问题,没有话语权力或话语威信,就无以确立文学经典。这种权力首先来源于政治权力,经典“背后无疑隐蔽着不同时期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集团的审美霸权。典律(即经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每一次的变更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本的变更息息相关……从整体上来说,典律的形成和维护都反映了强势集团的利益”。当然,除了政治权力,文化的传统及历史的背景也同样会影响经典的确立过程。这意味着,一部作品或一个作家能否进入经典的行列,完全来自于同代特别是后代人对它的认可;而这种认可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主观性的,也不存在一个绝对客观的标准。

至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经典的确立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是文学话语权斗争并妥协的结果。“经典”有一定的标准,即使这个标准并不绝对;经典文学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表征,那就是“权威性”、“典范性”及“永恒性”。我们在经典文学上几乎可 以达成共识的一点就是:经典文学主要指那些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能用完美的形式,表达人类普遍而永恒的思想情感的典范作品!而经典作家,则是这些作品的创造者。他们以其对人类共同情感的深刻而个性化的表达,以其在心智与灵魂上拥有的不可取代的价值,成为文学史上永远的高峰。

二、经典作家与心灵智慧

作为经典作品的创造者,经典作家虽然也被纳入我们思考和研究的范畴,但常常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所谓重读经典,往往被简单化为一种对经典文本的重读。相比对经典文本,对经典作家的重读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我们也许会简单地认为,作家的全部价值都附着或体现在他留下的全部作品上;对作品的解读,也就是对作家的解读。这样的观点难免失之偏颇。中国人谓知人论世,孟子也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对一个作家的研究和了解,有的时候比对一部作品的阐释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作品是固定的,特别是经典作品,往往是那些已经成为过去,曾经历史与岁月的涤荡,进入了文学最高殿堂的东西。它的全部内容己然展现在世人面前,不过等待后世读者的不断阅读、接受及不断阐释而已。它是明确的,也是透明的。而作家则不一样,他们即使已经成为故人,生命永逝,但他的性格、生平及经历,却常常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引发人们的猜想、思考和向往。他们不是死去的标本,而是活着的永恒的丰碑。特别是经典作家,其厚重丰富的人生阅历、博大深刻的思想内涵、复杂矛盾的精神历程以及独特不二的性格气质,可能远比他们的作品本身更值得我们思考与追寻。

在《哲人歌德》一文中,艾略特延续了他在《什么是经典作品》中的一些观点,并进一步地解释了他对经典作家的理解。在我看来,这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对经典作家研究和思考的参考和启示。作家所以经典,总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表达出了某些永恒性和普遍性的东西;在他们身上,地方性、民族性与欧洲性总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正如他们在作品中所表达的一样。按照这样的标准,艾略特特别推崇三个作家: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因为在他们的作品中,“有三个共同点:丰富、宏博、统一”。从作家生平和经历的角度看,三个作家中,也许只有歌德因离我们较近的缘故,他的生平经历才可能被我们所熟知。所以,在文章中,艾略特对歌德的解释,更多的是从生其平的角度而不是从作品的角度进行的;这样的角度也许正是我们在研究经典文学时所忽略的!历史主义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在上世纪曾受到广泛质疑,但在笔者看来,对于一个经典作家的研究,这样的方法至少是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跨越时代与地域的隔离,走上前去,用心聆听作家心灵的声音。而这一点,在艾略特对歌德的评价中已经可见端倪。

一个经典作家最值得我们研究与关注的是什么?哪些要素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独特价值?虽然每个人的结论不一,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应该是作家独特的心灵和智慧。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作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首先他有一颗伟大的心灵。显然,在研究经典作家时,其心灵与智慧也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艾略特在评价歌德之所以成为高于同时代作家的经典作家时,用了一个词:智慧。而在解释它的意义时,艾略特也有些无可奈何,只好用比较含混和模糊的语言称:“没有任何一个词比这个词更难界定、更难理解。要理解智慧,本人就必须是一个哲人”。显然,在他看来,歌德作为一个哲人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作为诗人和作家的价值。对于我们,这样的说法是新鲜而独特的。艾略特特别谈到了歌德与时代的背离与不和,这也颇有启发意义。一个作家,特别是一个作为时代精神表达和象征的作家,他与时代之间的距离反而成为了他真正价值所在,这一点听起来似乎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一个真正的哲人,他固然有属于时代的一面,但必然有超越时代的另一面;而这一面,往往是他远离时代、自觉孤独的原因。比如歌德,在那个德国民族性高涨,浪漫主义思潮弥漫于整个德国的时候,他对古典主义的坚守就显得那样与众不同,正表明了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特立独行的价值。

每个经典作家身上,总有一些超越了其作品而让我们回味无穷的精神要素,构成了他们作为经典或伟大作家的真正价值。如果说在歌德身上是其深刻隽永的“哲人”气质的话,在别的作家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拜伦与雪莱,用剑与琴的声音,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年轻的诗人的真正魅力。在世人和一些平庸的诗人们看来,他们不过是一些“恶魔”一样的诗人;但正是他们对社会和生活的反抗,特立独行的猖狂行为,完美地集诗人与战士于一身,赋予了他们自身许多远过于作品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在当时所引发的影响,也许同样远远超越了文学的范围,而取得了更为广泛的思想交流和激情涌动,至今余音未灭。经典重读,更为重要的是对经典作家的重读!而对经典作家的重读,就是要追寻他们生命的足迹,最大程度地接近他们的心灵与智慧,去聆听他们的心声。

三、全球化时代的经典文学

近200年前,当歌德向我们预言“诗是人类共同的财产”、“世界文学的时代就要到来”时,近代工业的大发展,经济和文化的大交流,很快把人类带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世界文学的时代。马克思在论及世界文学出现的必然性时,曾提供了一个理由,那就是“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显然,世界文学的出现,顺应了人们对文学普通性和共通性的需求,适应了经济与文化同一性的潮流。而经典文学也因其对人性普遍性、永恒性的表达而成为了世界文学时代的一个表征。也只是在世界文学的时代,人们对经典文学的意识和渴望才前所未有地强烈;经典文学只有在世界文学的时代才更加彰显出它特有的价值。所以,人们把世界文学与经典文学联系在一起,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进入20世纪下半叶,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时代的特征似乎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往那种认为文化的大交流必须导向世界文学的观念也似乎受到了新的怀疑和挑战。我们突然发现,在这个新的时代面前,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同一,比我们曾经想象过的情形要严重得多,也可怕得多。如果说在世界文学的时代,某些民族和地方的个性尚能得到尊重,尚有一席之地的话,在这个新的时代里,这些民族性和地方性的价值体系正在分崩离析和逐渐瓦解。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个新的时代称作“全球化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物质取代了精神,文化取代了文学,经济成为时代前进的杠杆和表征。所谓文学的边缘化,文化的商品化等,也不过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些必然现象而已。于是我们开始质疑:在这样一个文学尚且成为稀有物的时代里,还有经典文学的存在意义吗?经典文学如果尚在,它又会向我们呈现 出怎样的特征呢?

前已有言,世界文学虽然强调和看重人类文学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但并不排斥和拒绝各民族和地方文学的个体性和独立性,甚至可以说,正是某些民族性和地方性的要素,推动了各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的殿堂。在《致陈烟桥》一文中,鲁迅曾这样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后来,这段话被演绎成“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广为流传。这实际上就强调了在一个世界文学的时代,在各民族文学的交流和对话中,文学的民族性所具有的重要性!当然,我们也不能据此认为,只有民族性才是经典文学的最基本特性。经典文学固然首先是经典的民族文学,但是,“诗是人类共同的财产”,作为能被其他民族广泛接受的带民族性的经典文学,其世界性的特征同样存在,不容忽视。

我们很难设想,一部只表现民族特性的作品,能获得世界性的认同和共鸣。在人类文学的历史上,这样的现象随处可见:同样是反映人类生活的普遍性思想和情感的作品,或者同样是体现民族传统的独特性和特殊性的作品,为什么有的备受推崇,有的频遭冷遇?同样是民族文学中的优秀作品,为什么有的可以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而有的却只能徘徊在民族和地方文学的边缘?在其中,显然有世界性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在世界文学时代,经典文学总是能兼备人类的普遍性和民族的特殊性,两者不可或缺。对于经典文学而言,其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所存在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足以引发我们永久的深思。

我们可以用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莎士比亚。本・琼生在评价莎士比亚时说过:“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世纪”:而这似乎也在向我们昭示文学经典中“普遍性”和“世界性”的重要性。几百年来,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品,已经远远超越了英语文学的范畴,跨越了历史和时代的界线,成为世界文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的读者,从莎士比亚作品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中,获得了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打动世界读者之心的,似乎更多的是莎士比亚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和体验,是那些能让读者普遍感同身受的境遇和环境。

但谁又能否认,莎士比亚不正是由于属于英格兰,不是因为表现了最浓郁的英国历史和文化而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他作品中深厚的民族色彩不也是他成为经典作家的重要因素?布鲁姆用“影响的焦虑”去形容经典作品对读者的强烈震撼,他认为,在莎士比亚面前,“这些人(读者)所遇到的是莎氏最独特的力量中不可超越的障碍:不管你是谁和身在何处,他总是在观念上和意象上超过你。他使你显得不合时宜,因为他包含你,而你却无法包括他”。人类经典文学总是向我们展示一些世界性和民族性相互交织的东西。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中,民族性和地方性则受到了未曾有过的忽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特征日益凸显,所有曾经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的因素都在渐渐消失。与世界文学时代相比,全球化时代则更多地体现出了世界性取代民族性而不是两者共存的特点,地方和民族的差异性渐渐无足轻重,人类的共通性正在成为主流。在这一点上,世界文学时代与全球化时代是完全不同的。那么,在一个世界文学时代曾经被普遍认可的经典文学,今天还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如果有,这样的经典文学,其价值和评判标准还一如从前吗?

篇(5)

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小学阶段是学生构建健全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文学经典阅读能够引领学生在阅读中与智者对话,与伟人交流,在学生的阅读中渗透乐观豁达、不畏艰难、顽强进取等优秀品质,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书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钱理群说:“要阅读名著,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的精神都凝聚其中。”通过阅读四大名著,学生可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瑰宝;通过阅读《老人与海》,学生可以学习老渔夫面对困难坚韧不屈的意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心齐、泰山移”等经典文学谚语更是蕴含深刻人生哲理,这些对于提升小学生文学素养、健全人格大有裨益。有利于树立正确阅读观,丰富精神世界。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阅读是一种碎片化、娱乐化的“快餐”模式,而在这种日渐浮躁的社会群体阅读状态中,小学生的阅读观也极易走偏,形成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等错误阅读习惯。文学经典阅读过程恰好是一个沉静与思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进行的是一种“慢阅读”。这种“慢阅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学经典进行精神互动,使书中的文字活起来,从而深刻理解书中的精神内涵,充实自我,还能够使书中的文化价值得到延展与增值,使学生在沉静中形成自我思考能力,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而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客观读书规律,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提高读书效率,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加强文学理解,促进文化传承。文学理解不仅表现在对文本的字、词、形、意等基础内容的认知和理解上,更表现在对文本所要表达传授的深层次含义的体会与感悟中。加强文学理解能力的修养,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把自己所理解和感受到的东西用心和笔墨记录下来。通过文学经典阅读,强化教师在学生阅读中的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在听、说、读、写每个环节中品味经典,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解能力,锻炼学生对自己文学理解能力的价值判断,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另外,阅读经典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方法,阅读代表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典范性文本,有利于学生继承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小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现实困境

多元文化阅读方式,冲击文学经典阅读。在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网络传播大大改变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也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人们的阅读方式由纸质阅读转变为数字阅读,深刻阅读变为浅显阅读,严肃阅读变为娱乐阅读,越来越多元的阅读方式的出现不断冲击着传统的经典文学阅读,消解了其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相较于经典文学的沉静与思考式阅读,人们更乐于通过网络、电视、自媒体等以新兴的阅读方式来进行浅显阅读、快速阅读。以这种简单的阅读方式来理解经典,会使得人们丢失了原有经典文学阅读中思考与领悟体会的过程,加之“读图时代”“短视频时代”带来的更直观快捷的阅读体验,传统书本文字阅读特有的韵味和兴致被抹杀,经典在网络时代面前显得更加苍白无力。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阅读环境。泛娱乐时代解构传统价值观念,消解经典文学价值。经典文学凝聚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成果和现实价值,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代表了这一时代的主流价值。通过阅读经典文学,能够体会到其所包含的文明传承和价值演变。然而“娱乐至死”时代,各种文化过度追求娱乐,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其内容浅薄空洞、粗鄙搞怪,毫无价值可言。而大众对这种文化的过度追求,带来的是精英知识阶层的集体失语,冲击的是受众的伦理道德思想观念,淡化的是严肃阅读带来的深度价值思考,进一步消解的是经典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文明。经典在娱乐化过程中解构了其本身所蕴含的精神文明价值和人文价值,因此也就失去了其作为经典的价值和意义。应试教育下,文学经典阅读功利化。素质教育虽然一直被国家提倡,但是由于历史因素以及大环境影响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问题,应试教育依旧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又影响了小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应试教育下,分数和考试是老师、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教育更强调教师对学生知识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和主动性。这种模式下,家长只买能够切实提高孩子成绩的教辅书,老师只教考试范围内会出考题的经典阅读篇目,而真正的人文素养教育却未能落实,经典被搁置一旁无人问津。功利化阅读的背后是学生对传统文化背景了解的不深入、对经典文学价值内涵的不理解,这种急功近利的阅读目的最终阻碍了文学经典阅读的发展。

在文学经典阅读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素养策略

篇(6)

一 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

20世纪60年代由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巨大影响,一些法国学者将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方法运用到对社会和文化的现象研究上,尽管没有形成一个学派,但都贴上了结构主义的标签,并由此产生了现代文化研究。

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布鲁姆在其《西方正典――伟大作家与不朽作品》一书中明确表达了他对当代流行的批评理论持反对态度,并且将女性主义批评、新批评、拉康心理分析、新历史主义批评、符号学等视为“憎恨学派”,在布鲁姆看来这些流派特别重视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文化问题,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加入了文化研究的成分,这些颠覆了以往的文学经典,同时他还反对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的侵蚀,强调关注文学作品本身,重申文学的审美功能,尤其是对作品本身语言风格的阐释。他将文化研究与文学经典对立起来,不免有些过激。

《文学理论入门》一书中将文化研究界定为“理论的范式作为理论指导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并指出文化研究内在受着两种力量的驱使,即复苏通俗文化的欲望和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他认为文学与文化研究不一定要存在矛盾,反过来将文学作为某种文化实践加以研究,把文学作品与其他论述联系起来,文学研究会更有所收获。在他看来文化研究不是摧毁了文学经典,而在某种意义上说造就了文学经典,新的阅读方法和研究角度给文学经典增加了活力。在书中的第三章作者针对文学和文化研究分两点进行了阐述。

第一要明确的是什么是文学经典。诚然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被历来学者“冷落”的作品被挑选出来,作为某个分析流派认为的经典,和莎士比亚同时代的剧作家本・琼森,作品以讽刺见长,戏剧《福尔蓬奈》就被作为研究詹姆士一世统治的经典文本。那么传统的文学标准是不是不再适用?重新映入人们视野的作品是不是具有同《哈姆雷特》、《浮士德》这样的“杰出文学价值”?还是因为具有某种文化研究领域的表征呢?我们知道作家创作出来一部作品,对于他来说仅仅是一个文本,并不是文学艺术品,只有经过印刷传播、传递给读者、经过鉴赏分析才能具有艺术价值,整个过程才算作是文学活动,这样才使得一部作品具有成为经典的可能性。这就是说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既包括了作者创作时的文本,又包括了读者对它的再创造、研究者对它深刻的挖掘,它本身具有丰富性和不定性,这也就难以框定出一个标准来评判什么是经典,什么不是经典。只能说哪些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错综性”使作品获得独立的生命价值,永远拥有读者。

第二个争论在于分析文化对象的适当方法。以布鲁姆为代表的一派学者执著审美理想及其批评实践,重申文学的审美功能,关注作品的文学性,以“对抗性批评”来贬低大众文化和文学研究。尽管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他忽视了文学的社会性和其本身蕴含的巨大阐释空间。在卡勒看来,文化研究对文学所做的解读实践,提供了新的解读方法,阐释了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道德和美学价值,尤其是对于社会约定俗成的被列为“经典”的作品的重新解读,使其获得了更多的意义阐释空间,更加经久不衰。

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精神文化现象,它的存在必然具有价值,所谓的价值就是对人类所具有的意义,文学对人类显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的功能或者价值在中国古代就有“兴、观、群、怨”,在西方贺拉斯提出文学寓教于乐,都注意到了文学的社会文化功能。如果仅仅从审美功能上认定一个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的文学性,把作品当作作家一个人的成就,而不去考察它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功能,不去深刻考察作品之所以“经典”、“伟大”产生的社会根源,便抹杀了文学作品多元性和厚重感。而考察这些必须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福柯的"疯癫"哲学观,哈姆雷特的心理世界完全印证了三重人格结构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探析,又能够让我们有所借鉴,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实际生活中的自我,才能超越自我,并在生活的困顿和迷惑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一书中就指出“经典在宗教、伦理、审美、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是提供指导的思想宝库,一直是解决问题的一门工具,也提供了一个引发可能的问题和可能答案的发源地”。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种通俗文化形式对文学作品不同形式的解读,比如各种改编经典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使得我们发现在文本确定意义之外,所展现出来的文本以外的东西,而这也正是吸引受众眼球之所在。传统的文学经典面对新一轮的解读,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受到挑战。一方面我们所谓的文学经典,是与在与各种通俗文化形式对比之下,显示其特殊性的一类文学艺术,比如在叙事技巧,主题价值,材料选取等方面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或者说更具有宏大叙事、人文关照,是放在整个文学史和人类历史的长河上来选取比较突出的作品,不可避免的同时期、同类作家会受到忽视。但另外一方面随着各种新潮理论的出现和解构思潮的影响下,涌现出大量新材料,这就使得各种被排除在经典之外的“边缘文学”和其他相关的文化产品获得高度的关切,可能从它们中挖掘到某一领域的典范,这就使得它们跻身于“经典”之列。按照布鲁姆一派人的说法,不能用文化理论来阐释和挖掘他所谓的“经典”,这是对经典的亵渎和破坏,也就等同于这些经典凌驾于社会文化和理论之上,孤立起来,那这些经典又有什么意义呢?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没有价值的作品,必将被人们所遗弃,取而代之的将是那些所谓的“边缘文化”。

参考文献:

篇(7)

经典应具有传世性的特点,所有的经典著作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经典应具有普世性的特点,它回应人类对于世界和自身的各种追问,关注各民族文化的共同问题。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还需经受读者的考验,具有耐读性,不能让人重读的作品算不上经典。

经典何以经久不衰?以文学为例,布鲁姆认为在于它的“陌生性”“原创性”及“神性和人性的爱恨纠葛”。他说:“审美与认知标准的最大敌人是那些对我们唠叨文学的政治和道德价值的所谓捍卫者。”强调文学作品的艺术性。

然而,有学者认为文学的产生源于伦理表达的需要,文学的功能就是教诲,而文学的审美功能则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物,文学价值的大小在于其所发挥的教诲功能的大小。

经典的确立有一个历史的选择过程。诸如,《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悲剧,曾受到柏拉图的批判.薄伽丘的《十日谈》、弥尔顿的《失乐园》曾经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同样曾被列为禁书。

经典的诞生有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白蛇传>是一部经典神话传说,但从《西湖三塔记》《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到当代各种版本,白蛇、青蛇大致经历了妖化、仙化、人化这三次大的转型。戏曲舞台上的白娘子和小青逐渐被美化为善良、纯真、美丽,敢于追求人间爱情的新型女性,法海则由原来的镇妖英雄跌落为封建伦理道德的捍卫者。

经典阅读要不断地发现新的价值,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作为“硬汉”的形象被视为征服自然的英雄,读者受到的启示是:“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同样这部作品,站在今天生态伦理的立场上,我们会看到这种征服欲给生态和人类造成的危机。小说结尾是暗示性的,圣地亚哥虽然杀死了大马林鱼,但大马林鱼给鲨鱼吃掉了,只剩下毫无用处的一副骨架。人类对自然界的每一次征服,所得到的难道不是白然界的每一次报复?

篇(8)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21-02

2013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了《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网民数为达2.48亿,网民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2.1%,而学生群体在网民中的比例为26.8%。照此比率,可以推算高职学生中网络文学读者应该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基于此,本文分析网络文学阅读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探讨高职人文教育应对网络文学阅读影响的策略。

一、网络文学阅读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

网络文学阅读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影响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网络语言字符化,以数字、谐音、无规则的简化对网络读者的语言表达产生影响,这已经是经大量研究证实的事实,网络文学的语言表达对读者在语言表达上产生影响同样应该引起关注。传统文学讲求炼字,文字语句要经得起推敲,而网络文学由于网络超文本特点,往往是文字、图像、声音的组合,对文字的要求降低;此外,网络文学网站按字付酬的规则,字数越多意味着收益越好,使得网站上的作品掺杂大量的水话、重复,无需考虑文字的精练;网络文学读者阅读速度加快,使得网络文学文句变短,多动态叙述,少静态描写,文章结构简单,写作手法单一。这些网络文学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会进入读者阅读理解同化结构,最终影响读者的语言应用。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高职学生的作业、报告中常常出现诸如“杯具”、“童鞋”一类的词汇,“I服了U”、“你好菜”之类的表达,以及句式雷同、表意模糊、结构混乱的文章。尤其是学生不顾场合和个人特点,只是一味地复制网络表达,在简洁、幽默之余,缺乏规范和雕琢,学生规范化地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相对滞后。

(二)影响高职学生的审美追求。网络时代的传媒介入文学创作和阅读,加上后现代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被改写,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影响高职学生的审美追求。

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审美大众化。网络时代,一切传媒手段都可以参与文学活动,网络文学、手机文学、博客、微博,等等,名目繁多,带来了文学数量的暴涨,文学活动的参与者也日广。随着大众化的扩张,网络文学写作不再像传统写作那样以精神的精致和独创来证明自身的价值,而只能以在场宣告自己的存在,审美大众化削弱了审美的深度追求。二是审美娱乐化。由于消费文化影响,社会生活彻底地娱乐化,文学的娱乐性被提到空前高度,欲望成为消费的重要动力,对感官享受的追求,成为文学宣扬的核心,使得网络文学放弃文学的教化功能。虽然文学也有寓教于乐的说法,但文学的核心价值还应在于它的使命感,娱乐并非文学的基本责任,过于强调娱乐价值终将网络文学导向浅薄和庸俗。三是审美化。欧阳友权在《互联网对文学性的技术祛魅》一文中提到,网络时代追求的是当下和直观,而不是经典的深度与意义。为了追求,博人一笑,网络文学充满了各种戏谑、调侃、戏仿,甚至雷人、恶搞,对经典名著、真实人物进行文字游戏式的胡乱改编,大量戏仿、同人的作品淹没了经典的价值。

文学审美价值取向的变化,一方面,给了高职学生参与文学活动的机会,高职学生通过点评网络文学作品、编机段子、写博客拉近了与文学的距离,可能就此走进文学的世界;但另一方面,网络文学对欲望的张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隐藏在高职学生似曾熟悉的生活表象中,高职学生由于缺乏对生活的深度解读能力,相对缺乏对崇高的认知,只能追求在胡编乱改的文字中哈哈一笑,而无力追问网络文学的深度和人文价值。

(三)影响高职学生对文学价值的认识。网络文学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精英对文学的垄断,更多人进入了文学的领域,也导致网络文学越来越被责问关于文学性的问题。文学性是文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概念,它强调文学的形象思维,强调通过语言、形式、修辞、结构、叙事等展示文学的价值。网络时代,文化的多元取向尤其是消费文化的影响,给人们对文学的基本价值的认识、尤其是文学经典的存在价值认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欲望的高度张扬、物质的过度宣泄,淹没了文学的人文价值和审美意义。为了生存,文学不得不接受市场的规则,以卖点、热点吸引眼球,保住一席之地,就连曾经产生过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经典,在网络文学领域也经历从经典到世俗化的祛魅。例如从经典名著《西游记》到网络文学《悟空传》《沙僧日记》《此间的少年》,高职学生的接受可能会由对经典的崇拜转到戏谑,使经典走下神坛,可能也导致高职学生对《西游记》价值的认识从关注语言、结构、形象、思想转而仅仅留意其娱乐效果,文学的基本价值被忽视。

二、对策

针对上文提到的网络文学阅读对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笔者认为高职人文教育可采取以下策略加以应对。

(一)正确认识高职学生接受网络文学的心理。通过计算机和手机阅读网络文学已经成为高职学生文学阅读的常见姿态,网络文学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不容小觑,但大多数高职学生仅仅将网络文学阅读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沉迷其中的比例并不高。高职学生接受网络文学的心理大致有:网络文学语言随意、通俗易懂加上轻松的笔调,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学习的压力和对未来的迷茫;网络文学中青春校园系列的小说与学生生活接近,作者的语言表达、情感演绎切合他们的心理,甚至可能对他们的成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玄幻、穿越等类型小说虚构的幻象世界可以满足他们对完美世界的想象,可以使他们有机会逃避现实的压力,满足对想象的需要,而高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社会分辨能力,可以区分现实与小说虚构,不会沉迷于其中。正确认识高职学生接受网络文学的心理,有助于挖掘网络文学的正面价值。

(二)充分利用网络文学资源,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高职学生由于长期学业受挫,对写作往往缺乏信心、没有兴趣,这往往是其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不佳的原因之一。对此,高职人文教育者应善于利用网络文学资源,激发高职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兴趣和信心。在高职教育开设文学课程,现阶段不可能成为常态,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文学资源进行人文教育。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学生都在阅读或曾经阅读过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品能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无论是题材还是语言风格都贴近高职学生生活,往往是高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高职人文教育可以从网络文学中选择案例,从交际场合、表达效果出发,让学生深刻理解语言应用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重视网络文学网站的互动反馈功能,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点评,通过与网络上万千读者的互动,规范语言表达;还可以利用高职学生的从众心理,重视与之通过博客等进行交流,通过互动增强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信心。

(三)加强阅读指导,重视经典阅读。网络文学是伴随大众消费文化的兴起而发展的,在消费文化、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尤其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文学成为人人可参与的狂欢,作为精神产品的神圣光环逐渐消减,文学应有的崇高理念、文学经典的地位,在网络技术复制、粘贴和展示中被一一消解,祛魅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问题,文学写作以卖点、热点为追求,以短平快的文字展示当下的理念,关注在场和作为商品的属性,文学的审美价值在市场经济和数字化生存语境中面临重大挑战。作为文学,网络文学依然应该是用文字抒情叙事、传达审美。那些文字优美、语言准确、结构完整的经典作品,经过时光的沉淀,经过历史的选择,依然字字珠玑,余韵悠长。在网络浮躁的阅读环境下,高职人文教育应该指导学生回归文学的审美世界,加强经典阅读指导,使高职学生从文学经典中学会节制欲望、净化灵魂,让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理性价值回归,成为高职学生心灵充实、内心强大的基石。

(四)积极发掘网络文学的正面价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网络时代文学写作的低门槛,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写与不写完全取决于个人意愿,这极大地鼓励了有志于文学创作的学生,只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足够的想象力,就有机会成为网络上的大神,这给高职学生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网络文学自由的特征,不仅便于作者抒发性灵,展示个人情怀,作者展现的自由的精神境界也会对读者产生良好的影响,高职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审美的愉悦,得到精神的升华。网络文学重视读写互动、重视接受,接受者的现实压力可以通过阅读反映了他们心理需求的网络文学而得到有效纾解。接受者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实时传递出去,可能影响作者的创作和其他读者的接受,不同读者之间的互相交流可以促进情感的融合,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最终提高高职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和文学作品解读能力。

总之,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给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带来了新的影响。对此,高职人文教育应善于挖掘网络文学的正面价值,以主题积极的网络文学作品体现出的审美价值取向引导高职学生,使高职学生体会文学审美的价值,给他们的审美活动以更完美的体验,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07)[EB/OL].http://.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7/P020130717505343100851.pdf

篇(9)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140-02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课已窄化为英语知识的单一讲授与识记,丰富生动的语言知识变成单词、语法、句型等枯燥的知识点。经典英美文学作品能深刻表现出社会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特点,生动展示人类活动的变迁和发展。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通过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强烈的情感、优美的文字描述,可使学生感知“有思想”的英语、“有情感”的英语、“有文化”的英语,感知英语之中跃动着的生命。笔者将从应用的必要性、应用原则与方法技巧等三个方面,探究一下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英语教学中应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必要性

(一)新课标的内在要求

英语教学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现实升学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因此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新课改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跨文化意识,促进创新思维,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确价值观,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掌握英语知识不是英语课的唯一目标也不是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我们可以借助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丰满的“血肉”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联系实际,激发其研究兴趣和主动研究的精神。

(二)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人文价值

不管是何种文学题材,何种文学载体,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够反映现实的生活,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脑中反应的产物。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它能够生动地揭示和展现当代的社会生活风貌和英语的时代精神,具有枯燥的文章无法替代的作用。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大量的单词、熟悉语法,还需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体会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经典的文学作品既有丰富的语言知识,更代表那个阶段文学的素养与成就,也反映了一个民族最深处的精神文化,这种人文价值是深层语言学习所要重点培养的内容。

二、英语教学引入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原则

(一)充分性原则

在使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时,我们应坚持充分使用教材原则,这是一个前提条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现版的中学英语教科书在每一单元每一章节都会有一个导入语。这些内容并不是装饰可有可无。这些经典英美文学作品都具有典型性、生动且简明扼要。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加以重视,好好利用,而不是将其视为点缀。通过文学作品的描写和充分的讲解,会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且通俗易懂,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的生活状态,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二)规范性原则

英语不是文学,更不等同于文学。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人类描述世界、解释世界、相互交流的媒介。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扩展跨文化沟通、向世界讲述中国。经典英美文学作品虽然也能反映英语一些语法和语言习惯,但其中必有一定的夸张性、时代性和价值性。这与语言的规范性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能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直接作为语言教学的内容。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对规范英语语法的掌握。

(三)m度性原则

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有很强的文化价值,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经典英美文学作品都有语言学习价值。文学可以作为英语教学的辅助工具,但绝不能等同和混淆。也不是所有的英语课都必须使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与其用得不当不好还不如不用,以免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时掌握好一个度。特别是要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要注意所选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避免过于深奥和艰涩的古典英美文学作品,尽量选择通俗易懂的,富有代表特征的,这样教师就不必在解释内容上浪费时间了。

(四)发展性原则

经典英美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反映,代表当时的作家对所处社会环境的反思,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想将文学更好地应用在英语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较深厚的文学积淀,还要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得到美的享受。做到这点并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学英语教师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多增加在这方面的了解和涉猎,多读一些经典欧美文学作品。能够选用恰当的经典欧美文学作品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来。将文学作品的时代性与语言学习的时代性充分融合,发展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功能,弱化文学作品中不符合时代感的内容。

三、英语教学中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应用技巧

(一)用文学作品开篇吸引同学注意力

一节好的英语课不仅是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引导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笔者认为首先好的开头是十分必要的。一个精彩的导入,会使得这节课生动、充满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点燃他们的求知欲,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一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精彩又充满知识呢?首先,我们应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的中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比如在讲到课文的时候,可以先讲一段英文小诗,吸引一下学生的注意力。再让学生分析这首小诗如何翻译更美妙,顺势导出要讲的内容将学生们引入本课的正课学习。当然好的导入不仅仅局限于某种形式,只要是能突出本课的中心,符合课程的要求,我们都应该大胆尝试。

(二)课前充分准备,知识点巧妙引入

很多中学英语教师对经典欧美文学作品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小说的范畴,事实上诗歌、戏剧、演讲稿、散文等在社会文学作品传播力方面影响更大,可能更为学生所熟知。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经典文学作品要进行充分的准备,不能生搬硬套,各教学环节要进行充分的设计,让学生们了解、认可、熟悉,进而达到促进英语语言学习的目的。作为授课教师,只有做到自己能够熟练于心,步步为营,力求稳中有变,才能将经典欧美文学作品在英语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力。这就要求在淇问蔽颐且将每一个环节都想到最细,精心地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和情景。要把握课堂的氛围,烘托课堂气氛,引起认知矛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做到稳中有变,并把可能产生问题的概率降到最低。

(三)借助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创设教学英语情境

英语教育要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小型的英文字典。根据中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在正课的授受中,我们应积极为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帮助理解教材。这时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帮手。受篇幅所限,英语教材很多地方缺乏充分反映社会生活的素材,教师应该尽可能通过各种手段展现人类进程中丰富的英语文化,多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脉搏,通过文化理解课文中的人物所思、所想,进而熟悉语言在文化反应中的作用。

(四)利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来升华英语文化接受度

在《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都强调要让学生通过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教师在讲完某一章节时,往往都会布置一些课后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去做,以求巩固知识点。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一节好的英语课不仅要包括精彩的开篇,引人入胜的课堂流程,最后的升华情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本课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对一些难点、重点的揣摩。通过文学作品,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经典英美文学作品中寻找英语的脉搏,提高英语语言的使用程度和文化的接受度,达到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五)对经典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初中学生还处于感性阶段,对待事物往往还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而且不太习惯在大的英语背景下进行分析和思考。教师就可以借助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帮助学生加以理解。但是文学是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有一定的阶级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文化情感和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有些与今天我国的国情不相符合。在课堂上使用这些文学作品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反思,防止不良价值观念对心智尚不成熟的青年学生造成危害。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系统性的逻辑思维。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83-93.

篇(10)

面对一段从1949年一直延续至今的中国大陆文学事实,文学史界一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书写方式,尤其是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被提出来以后。许多学者倾向于将现代与当代实行整合,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来容纳更大时间段和空间内的文学事实。从这一角度出发,国内出现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也有的学者坚持当代文学独立性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推出了传统的文学分期视野下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如: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等。在当下的文学史写作中,对当代文学存在与否的理解存在不同,文学史的书写本身也是出现了种种差异。笔者在此并不试图对每一本文学史及其处理方式作个案分析,只是针对当代文学史书写中的断代标准和经典确认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当代文学”的“断代”标准。

以往的“当代文学”这一分期结果之所以成立,是基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历史事实。在这之后,大陆的中国文学与港澳台文学实际上处于互相隔绝的空间。而且,更重要的是大陆中国文学延续的是二三十年代左翼文学的价值追求和运作方式,而且在四十年代解放区文学中加以进一步整合。因此,考虑“当代文学”的存在,不能不基于政治意识形态色彩差异这一事实。而由此引申的是两种断代标准:1.文学本身的价值指向和精神内涵;2.文学所处的政治体制。

由前一种思路,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文学一统化不仅是文学力量的整合,也是文学价值观念,审美原则的整合。在五十年代,中国大陆文学走上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控制下的发展道路。这种社会主义文学到七十年代文学发展到了极端。但随着结束,思想解放,意识形态对文学的控制逐渐放松,文学开始出现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从八十年代开始,一股股文学思潮将文学带进“人性”这一更加深远也是更加复杂的命题之中,在这之后,局限于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社会主义文学体制的文学作品已不再成为创作主流,那种一统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学也面临分化和多元化。这样一来,如果基于这一标准看待“中国当代文学”,则意味着八十年代后的文学事实超出了“当代文学”框架。那么,合理的结果应该是将“当代文学”的下限划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则开始了文学新的时代,这之后的文学,仿佛是中国现代文学分出去的一脉,又重新回到整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之中。然而,许多当代文学史却在沿用这一意识形态区分的前提下,将:当代文学的下限也延续到了当下,这实在令人费解。

从另一个思路推,中国大陆社会主义体制从1949年一直延续到现在,那么,属于这一体制之下的中国大陆文学,应该归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框架之内,这看起来理所当然。但是,以整个中国文学论之,大陆的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文学事实,只是整个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以这一部分冠之“中国当代文学”一名,显然是不成立的。试想,现代文学在抗战时期有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和解放区文学,哪一个又代表着当时中国的文学面貌呢?而我们在书写现代文学时恰好是将三个部分予以整合,统一于中国现代文学。很多文学史承认1949年的分期作用,而又将港澳台文学纳入到当代文学视野。这一整合的依据当然是同属于中国文学这一命题。那么,断代依据呢?显然,以往的意识形态或是政治体制内涵的当代文学概念应该做出调整。“当代文学”之所以独立存在,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以往中国新文学从来没有这样长时间的彼此相互隔绝,而且走向不同的发展方向,基于不同的意识形态。但是,同样一个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八十年代后的中国文学。如果说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史彼此隔绝而思考着彼此截然不同的命题的话,那么开放以来,彼此之间的文化文学交流频繁,而且面临同样的文学命题。不同地区的作家,都在一种现代化的情境中思考人性,思考社会。这样一种文学事实是不是与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学有了很大的不同而重新接续上了现代文学的脉搏呢?显然,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确存在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格局和发展态势,冠以“中国当代文学”似无可厚非,但“当代文学”的原有内涵似当更新。同时,八十年代后中国文学的归属,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

二、文学史书写中的经典名单

文学史的书写,必然要确立一个经典名单。这一名单中应包括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作品,这些经典作品及其作者,是一部文学史得以完成的基础和前提。那么,什么是经典?在笔者看来,至少存在着两种理解:

第一,经典是经受住了时间淘洗的、历久弥新的、探讨人类共同的生存话题而存留下来的文学作品。这一类作品无论从思想意义上还是语言操作层面上都有广大的言说空间,它可以为不同时代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和再阐释,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

第二,通常是作为一个时代经典体系建构的结果而存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每一个时代的经典名单,这些经典从来都是变动不居的。而对于它们的确认本身也是一个变动不居的过程。童庆炳指出,一个时代的经典建构取决于六个因素 :1.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空间;3.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的变动;4.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5.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6.发现人。后四种因素完全存在于作品之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的。这样,这一建构过程所产生的经典本身就有了相对性和时代性,它们并不都具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比如:“十七年文学经典”,它们中的一些作为普通文学作品也许在当下还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但这一解读不一定体现出它作为文学经典的存在,它们很多不再是文学经典。

第一种理解更接近笔者所理解的“经典”,但后一种理解实际上是一种可行的现实操作。一部被历史存留下来的经典,它应该是各个不同时代经典的再经典。时代经典实际上构成了恒久性经典的前提和基础。当时间要在各时代经典中留下恒久的经典作品时,它面对的是一次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开始。第一次选择由于种种原因遮蔽了多少可成为经典的资源值得深思,而时间距离越漫长,我们排除遮蔽进行再发掘的可能性就越小。

在《文学经典的确认》一文中金宏宇指出:“时间才是最终和最公正的裁定者。在一个短时段内或局部中,文学经典具有相对性。”而我们对于二十世纪现当代文学经典的确认,正是一种时代经典的确认过程,也只能确认一种相对的文学经典。经典是应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而我们的经典确认本身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二十世纪民族文化中文学的全貌,是值得怀疑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政治权力对经典确认的干预虽不再那么明显,但是,一种市场化商业化的经典炒作,无疑使经典确认蒙上了一层新的话语霸权的阴影。笔者认为,至少到现在,这一经典确认过程都与某种话语霸权联系在一起。谁掌握理论,谁操作媒体,谁掌握话语霸权,谁就能影响经典确认。而且,我们的出版发行体制,也可能在一部潜在经典出版之前,将其扼杀。

当然这并不意味这要否认在经典的确认过程中已开始有了读者参与,但参与有限。笔者恰恰认为由于各个读者期待视野不同,他们对一部文学作品会有不同的接受效果,从而也就会有不同的对文学经典的理解。理想的文学经典,应该是个不同读者群经典意见的一种互动,是一种妥协性的产物。经典名单应该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它也可以是以众多经典序列并存的状况。我们有多种文学史的书写方式,是不是也可有多种文学经典的表达?而一部文学史,应有一个确定的经典标准,这种标准是具有相对性的,这自然不可避免。但重要的是,我们这些文学史的阅读者要接受这一事实,参照不同文学史的不同经典名单,以期更加全面的把握整个中国当代文学。

参考文献:

篇(11)

1 文学经典生成方式的改变

1.1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交流载体,就其本质而言,中华文化中信息交流和文学作品的传播活动就是这个特定文化集体中社会信息在内部流动的过程。这种流动必然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介,任何的方式方法和工具手段都离不开媒介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与手段的发展深刻影响了文学经典传播方式和生成方式的演变。“正是依据媒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变革,我们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一是口语传播时代,二是文字传播时代,三是印刷传播时代,四是电子传播时代。”

1.2网络时代的到来本文由收集整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曾先后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巨匠,他们与世界各国的伟人们共同构建起世界文化的大厦。通过对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展开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他们的身上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对传统文学经典的重视。当中国现代文学进入到网络时代后,电子传播逐渐开始影响到文学经典的生成方式。

在网络时代来临之前,现代文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生成与作家个人的人生际遇、特定时代的命运之间的特殊联系却是无法割裂的。“在这些经典作品的背后,隐含着一个时代无数文化的先驱者,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而凝结成的‘现代人’的精神风范——个性意识、独立原则、自由精神、为理想献身的精神等等。”正是深蕴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价值使得这些作品获得了永恒,然而这种价值的发现与挖掘、以及最终的认定往往是耗费了较长的时间跨度。而网络时代的悄然降临彻底改变了文学经典的生成方式,它首先夺取了被文化精英掌控的话语权,却未能同时取得文学经典的价值内蕴,使得网络时代文学作品出现空心化的发展趋势。

1.3阅读方式的改变

纵观网络时代新兴传播方式的出现,传统的纸质书籍开始被边缘化,以电子书籍为主流的阅读方式逐渐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要阅读方式。阅读方式的改变在为人们提供最够便利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文学经典的生成方式。它使得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在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同时实现二者的积极互动,进而使得作品成为作家和读者、批评家共同参与研讨的对象。这一全新模式的出现,不仅极大地加速了文学作品经典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使得流行阅读和快餐文化开始盛行,文学作品被消解为单纯的感官刺激,背离了精神愉悦和心灵冲击的文化价值。

2 文学经典认知模式的异化

网络时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大批在全国甚至在海外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抵达了文学的前沿,他们的作品流光溢彩,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实现了全球化语境下独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文明。在我们目前所经历的中国社会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城市在不断的扩大,网络也在逐渐的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中,以全新的辐射方式逐渐改变着更大范围内人们认识周围事物的方式。就文学经典作品而言,人们对其认知模式的异化也主要是缘于这个特定时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