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 良好的职业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1)重视人才才能留住人才。目前,人才的流动环境有了很大改变。调查表明,约有30%~40%的人倾向于在合适时机跳槽。这一现象,在大公司更普遍。如何留住人才,成为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所以,企业应该为员工创造充足的发展环境,注重人才的实际能力和培养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把员工的能力发挥到最高点,从而加大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我们知道,员工的忠诚与高效使用,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2)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才能避免企业内部矛盾。建立“尊重优秀,提升良好,改善平庸”的用人机制,甚至是打破原有的工人和干部的界限,来促进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才能团结一致的工作,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3)卓尔有效的业绩考核体系,是良好职业管理的有力保障。把高级管理人员纳入业绩考核中,薪酬的考核标准是按照统计结果而确定的。对一般员工的考核遵循依法、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简单实用,易于操作,从而对员工产生鞭策。
(4)建立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职业管理不仅对员工专业产生影响,对企业安全也有影响。具体是平时对员工进行系统性安全教育,并把它制度化,甚至是把安全教育考虑纳入业绩考核。对于建立安全机制,我国企业长期重视不足。可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对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严重的。数据表明,在安全领域投入一元钱,得到的回报可能是十倍。一个安全而有保障的企业,才有资格谈竞争力。
2 职业管理,让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1)企业和员工存在利益共同体。职业管理,曾经被看做员工个人的事情。但随着人力资源重要性的凸显,人们发现,加强员工的职业管理和提升企业效益是一致的。一个企业,组织的存在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努力,而员工只有在企业、组织里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这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微软的发展造就了比尔盖茨这个首富(一定意义上,盖茨也是微软的员工),苹果让乔布斯名扬天下。我们今天热衷于讨论一个企业创造了多少百万富翁,实际上已经承认了企业与员工相互促进这一点。
(2)职业管理促进员工和组织保持良好状态。积极健康的心态会提升人的工作效率,消极颓废则会让人一蹶不振。企业应该学会用制度激励员工,员工才能以激情回报企业。作为企业组织,应该以人为本,从尊重员工职业发展需要出发,制定出现代企业人力管理政策、措施,实行理性化与人性化相结合的职业管理方案。
3 职业管理推动企业培训
(1)企业培训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技术工人紧缺的情况,而相关专业的学生却不能直接显示其技术优势。这一问题的产生,一是学校不能培训拥有熟练工作经验的学生,二是大量需要就业的人群却因为年龄学历问题不受就业单位宠爱。这就导致了技术人员的青黄不接。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社会的努力,也需要企业改变重学历、轻技术的观念。需要企业自己培养员工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应重视员工的经验,加大对新员工的整体培训。
(2)培训推动企业和谐发展。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必须在了解员工特质、职业兴趣和组织发展目标的同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这个过程的实施,需要不断地丰富个人管理经验和对多种技能的培训。没有企业的员工职业管理制度的技术支撑,员工个人是无法制定和实施职业发展规划的。因此,作为系统的职业管理,不是一个企业独自可以完成的,它涉及了二次培训管理,通俗一点说,企业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也生产自己需要的工人。从社会学上说,企业的职业管理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员工相互配合,共同完善。这一制度对企业的发展壮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社会、员工也有积极影响。
(3)职业管理制度为企业培训提供技术支撑。职业管理机制的建立,要使企业技术机构成为培训人才工作的主体,它可以提供证书和具体技术培训,又能赋予员工强大的动手能力。它的职能管理包括以下两个特性:一是对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发展进行技术支撑;二是对企业的员工规划进行合理的行业规范。近年来,很多组织和企业纷纷将职业发展管理作为吸引人才或者组织文化宣传的工具大力提倡,但是在实践中真正能将职业发展管理落实到位的组织却少之又少。企业的追求与现实的窘况相对比,不由得引起我们的反思。
4 职业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支持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源泉。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成功企业最值得骄傲、最不可复制的,往往就是那种看不见的精神。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是看财富的积累,而是看企业文化的高度。要建立优秀企业文化的目标,企业必须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以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实现自我价值为出发点。职业管理,是营造尊敬人、培养人、激励人的文化氛围的唯一途径。员工通过自己职业的发展,可体会到自己在社会的真正价值,把自己所在的企业视为实现人生目标最理想的组织,把自己看成是企业的主人,从而强化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使命感。职业设计和职业管理对员工的职业目标进行制度上的保障和提倡,可以给予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重要的是职业管理制度考虑了员工不同的特点和需要,并据此设计不同的职业发展规划,利于不同类型员工在职业生涯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为每一个员工提供了更为平等的发展平台,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水平的稳定和提高。
一、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的意义
多媒体计算机MPC是能捕获、存储、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活动影像等信息的计算机。它运用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和设施,通过精心设计相关教学软件(课件、教学资源),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这种教学技术强调以运行在计算机平台之上的课件为核心,而课件的设计、制作和运用则是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程序设计和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它是以液晶电脑为教学工具的一种教学形态,以运行在多媒体上的课件来呈现教学内容,以灵活多样的交互手段和方式来控制教学进程,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幼儿教师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时,能使教学内容表现得更丰富、更生动。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个教学软件中,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增强对学龄前儿童的感官刺激。计算机辅助教学既辅助“教”,也辅助“学”,其作用需要通过运行教学软件来实现。从幼儿的教育心理学来看,幼儿注意力的持续时间为:2~3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3~8分钟;3~5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5~6岁时,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25分钟;若仅依靠教师讲、幼儿听,幼儿的注意力只能维持一两分钟,若幼儿教师将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幼儿的注意力能保持25分钟以上。因此,幼儿教师要以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作为教学的表现形式,运用“3+3”的教学方式,即综合依靠“视觉+听觉+感觉”,以及教学引导中的“启发+游戏+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让美丽的图像画面刺激幼儿的大脑发育,让美妙动听的音乐增强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身临其境,主动动手去感知、去探究,这种多样性的教学手段能使课堂气氛更活跃、趣味性更强。
二、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作用
今天,许多一类幼儿园已把多媒体教学作为公开观摩课、优质课评比等活动中的“亮点”和日常教学活动中的“点缀”,在平时的备课过程中多媒体也是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在教师编写电子教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更能体现其重要性。但许多幼儿教师往往不会使用计算机,工作起来十分吃力,从而影响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因此如何培养出一批专业技能强、工作效率高的师资队伍,是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最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部分中职院校没有把计算机课程纳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而是让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去学习,这大大降低了幼儿教师们的工作效率。因此,在中等职业院校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课程应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学前专业的重点职业技能,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完成好理论、钢琴、舞蹈、美术、声乐等专业课,同时也要学好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计算机应用是中职学生必备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它能帮助学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能为今后的幼儿教育事业做好铺垫,能为学生今后的教学之路做好引领,对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三、中职院校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的设置
1.教学课程个性化
随着中职院校课程改革逐步推进,课程设置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基于个性化的教学。中职个性化课程设置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学生层面,在中职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中职院校课程开设要满足不同资质学生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二是教师层面,课程开设要以教师的专业自主创新与“双师型”教师为前提条件,培养“一专多能”型教师是专业个性化的具体表现;三是学校层面,学校是教育的组织机构,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是其核心思想与灵魂,学校的个性化教育理念能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连通的桥梁。
2.教学课程具体化
多媒体课件制作是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代表了教育领域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方向,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它不仅有利于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也将是学科教学中教师备课的最佳选择之一。通过学习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能让学生了解教学辅助软件,熟悉多媒体教学环境,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及制作课件的能力。按照学生能力,安排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第一学期重点为计算基理论基础课程,第二学期重点为文本、课件等制作课程,第三学期重点为平面设计制作课程。
3.课程设置目标化
从计算机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使用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掌握计算机技术。学前教育专业可合理调整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幼儿课堂、生活、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善于运用各种教学辅助软件,善于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进行文字处理等。课程安排具体为:办公操作软件类Word、Powerpoint、Excel、Frontpage等,课件制作软件类Powerpoint、Flash等,制作图形处理软件类Photoshop、Coreldraw等,音频及影视制作处理软件类Audition、Premiere等。
四、幼儿教师怎样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调查显示,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工作实践中,普遍认为现代技术用得越多越好,甚至认为多加运用新技术才能体现自己的教学水平,整堂课完全依靠于计算机。这非但不能起到促进幼儿学习的作用,反而事与愿违,将导致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失去自己的主导地位。因此,中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时,应让他们科学认识多媒体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作用,要发挥其积极作用,优化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灵活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技术两种教学方式,扬长避短,发挥各自优势,起到良好效果。学校教授学生课件制作时,要以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为指导原则,要培养学生合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外知识产权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而我国仅仅发展数十年,中国企业如何在市场占领一席之地,知识产权保护将是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的必要手段,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以技术和专利为主导的争夺战中,中兴、华为等中国成功“走出去”的领先企业也频频遭遇外国公司发起的专利侵权案件。提醒了中国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而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据统计,2013年,我国企业发明专利申请42.7万件,获得发明专利7.9万件,这与我国几百万家企业的总数相比就很少了。这一情况表明,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然薄弱,许多企业尚处在有“制造”无“创造”的“非知识产权”的状态。企业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容易陷入知识产权纠纷中去。
2、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制度不健全
当前,许多企业没有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也不完善。一些企业只是申请专利,而没有将知识产权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结合起来。大多数企业缺乏知识产权管理团队,未能形成规范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3、企业运作知识产权的能力还很低
目前,中国企业普遍重视有形资产,比如厂房、设备、产品等,而对专利、商标、版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认识还不够。没有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开拓市场、获取利益的重要工具。企业的知识产权停留在保护层面,没有最大化的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二、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不应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漂亮数据,而是企业创造价值,牵制对手的“武器”。2011年,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交易中,有55亿美元是付给了摩托罗拉的专利和成熟技术。2013年12月,中兴通讯、华为应诉IDCC“337”调查案件终以大胜告终。此次中兴通讯和华为的获胜,表明了只有重视知识产权才能使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1、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企业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培训,提高员工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充分调动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水平,增加知识产权的产出,降低企业知识产权侵权风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从而保持和巩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2、构建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企业要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对知识产权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从而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企业还要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制定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要求,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工作,逐步建立起系统化、规范化、常规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能力。
3、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企业知识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做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保障。企业要制定知识保护制度,如专利制度、商标制度、著作权制度、商业秘密制度等相关制度,分别对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侵权监控、权利保护、绩效考核、教育培训等方面加以规范化。同时要制定一系列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和奖励措施,规范管理制度,加大奖励力度,提高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4、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团队
知识产权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不但要求具有理工与法律的专业知识,还要懂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永恒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根据实际工作的内容配备和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可以有效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也可以避免各种法律纠纷,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增值的双收益。
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优势
企业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知识产权战略,为技术研发找到明确的方向,为专利布局提供合理的建议。知识产权战略能有效的推动企业创新,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合法权益,实现知识产权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不仅是企业固守阵地的保护盾,也是其开疆扩土的利器。
6、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
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要善于利用专利文献等知识产权信息资源,了解该产品技术领域状况,选择最优化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路线,从而使自己开发的新产品具有技术先进性,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对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产品或者技术,要及时申报专利,得到国家法律保护,从而有效保护发明创造成果,独占市场。
四、结束语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法宝,企业只有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学习并利用好知识产权规则维护企业自身的权利,才能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李铁宁,罗建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文献综述[J].山西科技,20012,(06).
[2]焦贺娟.浅议加强企业专利管理与保护[J].企业活力,2010,(10).
[2]吴汉东,胡开忠.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企业年金作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相关政策、制度尚不完善,企业年金的发展在税收优惠、投资运营、基金监管等方面仍然没有统一且严格的规定,因此我国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空间依然非常巨大。
一、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企业年金总体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经有3.7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比2007年增长了218%,参保职工达到1334.6万人,比2007年增长了255%。经过20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企业年金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还相当的迟缓和落后。在美国,基本养老金相当于退休前平均工资的40%,企业年金养老金约30%,大约有70%的企业加入了企业年金计划;在德国,企业年金养老金相当于员工工资收入的15%,有1/3的企业参加了企业年金;在日本,有60%民营企业实行了企业年金制度。然而,我国企业年金覆盖面非常小,仅占15%,而且行业发展很不平衡,参加企业年金的只有石油、石化、电力、电信、铁路等行业,在参保行业中,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其他性质的企业非常少,在中小企业中建立企业年金的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企业年金计划在我国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二、在我国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的重要性
(一)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三大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进入完善阶段,在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应当建立企业年金,有条件的个人可以参加商业保险。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既定目标,也是对世界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有利借鉴。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制度,使职工退休后领取的由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构成的养老保险替代率有很大提高。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分散养老社会风险、缓解基本养老保险日益严重的支付压力、降低政府财政负担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提高了员工退休后的生活水平。
(二)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要求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按照国际上划分人口类型的标准,我国不仅步入老龄社会,而且人口老龄化趋势迅速加快,老龄化给中国带来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广覆盖,低保障”,且采用的是“现收现付”体系,当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缴费人员变化不大、退休人员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未来养老金供给不足、资金缺口过大,最终导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崩溃。而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的第二支柱,能对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起到延伸和完善作用。企业年金作为一种与职业挂钩的退休保障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职工在退休后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且企业年金主要采用完全的基金运作模式,市场化管理,使投资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使企业年金成为基本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
(三)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企业年金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将企业年金作为福利酬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产经营状况较好、经济效益较为突出、民主管理基础较佳的企业来说,建立、健全企业年金,对吸引并保留优秀人才、强化本企业人力资源优势、确保本企业健康高效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企业年金通过提高员工综合福利酬薪制度,解除员工养老的后顾之忧,稳定员工队伍。对核心价值贡献人员形成中长期激励,提升凝聚力,针对不同人员缴费拉开差距,将激励和员工价值贡献挂钩;提高员工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尤其弥补中高层员工和核心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收入落差,吸引并挽留优秀人才。因此,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年金制度,较好地把员工个人利益与其个人对企业的贡献度及产生的经济价值紧密联系起来,吸引和留住人才、稳定员工队伍、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四)建立和发展企业年金制度是增加退休人员收入的补充形式
在我国,企业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原因有两个:一是目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达5000多万人,每年还将以30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虽然近几年他们的养老金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体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收入相比仍然过于悬殊。二是由于职工退休后,基本养老保险金比在职时的工资收入明显减少,特别是对于那些经济效益好、职工平均工资大大高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企业来说,由于基本养老保险是采用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的,与高收入人群的实际收入差距大,造成退休前收入越高的人群,退休后收入将大幅降低。为了解决这两种矛盾,使职工退休后收入水平不至于降低太多,国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势在必行,这样不仅能满足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而且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结束语
2011年5月1日实施的修订后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要求“投资股票等权益类产品以及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股票投资比例高于或者等于30%)的比例,不得高于投资组合企业年金基金财产净值的30%”。政策在完善,制度在推进,进一步普及企业年金计划,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企业的一线员工在企业中普遍文化水平偏低,主要从事测绘、勘察一线基础性工作,可替代性较强,薪资待遇低,岗位晋升机会少;同时一线员工大多为80/90后,从小的娇生惯养也使得部分成员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弱。现实的工作情况和家庭截然相反的环境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落差,部分人员思想迷茫,没有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归属感较差,主人翁意识不强,工作积极主动性不高,从而限制了自身的职业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公司的和谐可持续发展[2]。
有不少单位,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员工思想教育活动,大部分员工在行动上能与企业共同进退,能真正将企业的发展理念化成内在的动力和自觉行动,但是,由于教育方法方式不当、个人素质等各方面的原因,仍有少数员工对思想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没有把自己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统一,造成工作的消极落后。为此,做好新形势下的员工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改进教育方法,走入员工思想深处,触动员工的思想灵魂,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深入调查员工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以前,思想教育工作习惯于用理论进行说教,总是理论式,程式化,不但不能使得我们的教育深入人心,有时还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员工的反感。为此,必须转变员工思想教方式,使思想教育工作做到有说服务力、感召力和渗透力。要想提高思想教育的说服力,必须针对员工的思想实际,深入基层,在了解发现员工内心深处的需求、挖掘员工内在动力的基础上,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这就要求在加强员工思想教育之前,要开展员工思想调查活动,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查,只有这样才能真实了解员工的思想内在需求,才能为制定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提供指导性和针对性。
二、利用企业文化管理,搭建思想教育平台
企业文化管理作为当今先进的管理方法,具有导向、凝聚、规范、激励的功能,在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激发企业发展动力、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存在必将为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平台。 企业文化管理与企业思想教育工作是不同的工作,但是在本质特征上却有着相似的亲和力,主要表现在:工作对象相同,企业文化管理和企业思想教育工作的工作对象都是企业员工;工作目标一致,企业文化管理目的就是要出效益,企业思想教育工作通过调整员工心态,理顺员工情绪,提高企业在员工心目中的亲和力,从而实现企业整体凝聚力的增强和最终效益的提升;工作方法相近,企业文化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都是从工作对象头脑外面开展工作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要依靠企业文化管理的力量,让企业文化管理中的制度化,促进思想教育工作取得实效[3]。
三、灵活掌握工作要点,做到生动有效
思想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地理论说道,或者是“霸王”式强迫接受,就会引起员工的反感。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思想教育工作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入员工的思想深处,就能得到员工的认同[4]。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工作要点:
1.要尊重个体
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地位,让员工在企业中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个前提下顺势而为,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实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2.要有理有据
在进行员工思想教育时,一定要注意掌握尺度,既要有理论作指导,又要以事实为根据,摒弃空喊口号,让员工心服口服。
3.要寓教于乐
呆板教条是员工思想教育的大忌,要注意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尤其是要注意言语的生动性、幽默性、趣味性,让员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4.要潜移默化
思想教育不是靠一次两次的活动就能取得实效的,需要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加强环境的打造,让员工的思想在潜移转化的感染中得到升华,灵魂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得到净化。
5.要富于实践
开展实践活动,让员工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中,使自己的思想及时得到提升和感悟。要经常开展一些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和技能比武活动,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及时跟踪评价,检验思想教育效果
开展思想教育活动,要及时总结评价,对效果好的活动要及时总结经验,对效果不佳的活动,也要及时总结教训,以便于在以后的员工思想教育工作中,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从而不断改进员工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员工的思想教育效果。只要能尊重人的本性,尊重科学发展规律,在加强员工思想教育的时候,坚持做到既考虑企业的发展要求,又考虑员工内在的精神需求,就能促进思想教育有效推进,为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这包括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我们要大力加强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把企业员工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仰,同企业共荣辱、心连心,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广大员工主人翁和主力军的作用,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宏潮.育人视野下的高校后勤职工思想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1):94-96
1引言
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在企业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政工队伍素质是主要成分之一,对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只有注重对企业政工队伍素质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1]。
2针对在企业发展中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素质重要性的分析
针对当前企业政工队伍发展现状的分析,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有待完善,因为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社会中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同时也要组织一支专业性技能较强的政工队伍。但是针对一部分企业来说,其并未重视政工队伍的优化,主要体现在政工队伍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并且缺乏内容完善的培训体系。虽然说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工队伍是企业的主要成分之一,但是由于未能引起企业中管理人员的重视和关注,所以,导致政工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不能有效处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由于企业内部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企业政工队伍的思想。所以说,在企业发展中只有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素质,才能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在企业发展工作中,重视政工队伍素质的提升,转变传统思想,会提升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能转变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在企业实现良好文化基础建设。需要注意开展企业政治工作时,要求企业管理人员注重采用正确的手段,并且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执行,才能够将各种思想深入贯彻应用在企业发展中,为实现企业建设发展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3针对企业发展中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素质可行性对策的分析
3.1注重提升政工队伍的沟通交流能力
在企业发展中提升企业政工队伍素质,将会显著提升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为了在本质上提升企业内部政工人员自身的管理能力,要求相关管理人员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控制[2]。与此同时,还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强日常协调工作,为落实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提升政工队伍的沟通能力有利于组织一支专业性技能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政工队伍。所以,企业中管理人员应重视提升政工队伍的沟通能力,要求在开展各项工作对善于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还要学会站在每一位员工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了解其实际工作情况。企业中工作人员的家庭背景、社会经历都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尤其是在“三观”、服务理念以及工作态度上也存在着差异性,这就需要政工干部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拓宽自身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实现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确保政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3.2管理人员应当加强培训工作
为了在企业发展中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素质,要求管理人员应重视培训工作。第一,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针对性地对政工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促使在培训中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具有一种责任感。第二,为了在本质上提升政工工作人员的思想水平,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实践操作的同时还要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根据政工人员的学历以及实际能力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可以让企业中经验较为丰富的政工人员带动年轻的政工人员,这种以老带新的手段能够提升整体业务能力。除此之外,需要对政工人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任务,对每一位政工人员合理的分配工作,提升自身工作能力,最终落实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素质的目的,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3.3加强思想管理,转变思想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物质文明的主要基础,因此企业需要高度重视该方面的研究。在企业内部精神文化建设中政治思想、政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企业需要高度重视该部分,积极培养员工政治思想工作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企业的建设发展。如今,在企业的发展中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员工的工作状态有很大影响,同时其也能够反映出企业对于这方面的重视度,因此,在进行内部管理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完善内部制度,提高员工的整体思想,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培训,并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其应用于企业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思想觉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建设发展。
3.4提高企业内部政工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
企业内部政工人员的日常工作主要是针对政治方面进行组织和管理,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政工人员,就需要不断加强政工思想政治管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不断提高企业内部政工人员组织管理能力,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政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重点加强日常协调工作,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控制,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建设发展[3]。
究竟什么高端软件?高端软件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国高端软件产业又是怎样的一个现实?这些都是我们在既有政策和文件中无以得知的真问题。
作为高端软件研究领域的先行者,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即赛迪集团,在业界内部较早了《高端软件产业研究》和《高端软件市场机会研究》的课题成果。近日,笔者有幸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所安晖。
中国科技财富:基于贵所对高端软件的研究与尝试着的定义,请阐述在高端软件上的研究历程以及相关调研心得?如何理解高端软件在战略新兴产业里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安晖:对高端软件的定义和内涵、外延,目前有着不同的理解。根据我们的理解,我们认为高端软件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应具有如下关键点:涉及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如基础软件领域的操作系统等;位于产业链高端和与高端应用紧密联系,如工业软件中的航空航天领域用到的CAD软件;代表软件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如云计算、网络安全等;具有重大产业价值及知识产权价值。
基于前期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发展高端软件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力抓手。一方面,包括高端软件在内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是我国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是信息网络产业的核心、灵魂和重要组成,加快培育高端软件,可以催生和壮大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增长点、扩大内需、拉动产业和经济增长,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端软件应用领域广泛,已深入渗透到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高端软件的发展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中国科技财富:围绕工业软件的主要范畴,结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CAD、数控机床等等领域软件的国产化应用情况,请辅以相关的数据支持,阐述我国在装备制造信息化进程中的创新收获和心得?
安晖:据我们的调查显示,2009年,在工业自动化控制软件领域,高端市场被国外产品垄断。目前,国产自动化控制系统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而石化、火电、核电等重大工程的高端控制系统市场基本为进口产品所垄断。如石化行业主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被Honeywell、Emerson、Yokogawa 等进口产品垄断。火电方面,在超超临界机组和1000MW机组方面,还全部被进口产品所垄断。核电方面,我国百万千瓦核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到目前为止主要采用国外公司提供的核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虽然我国的核电站已有了相当长的运行时间,积累了近百个堆年的运行经验,在运行管理方面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全部为国外产品。国内只有和利时、上自仪等几家企业承担过核电自动化项目,但其核心主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仍被进口产品所垄断。
但就目前,具体CAD、数控机床软件国产化的数据可能现在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可以肯定的是,国产比例是在稳定上升的,而且在一些细分领域,是国产工业软件占据了大部分市场的,而且这市场不是靠低价换来的,是靠过硬的品质和本地化的服务打下来的。这里还要强调的一点是,工业软件不仅在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航空、航天、石化、钢铁、有色、电子、轻工和纺织等各工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工业软件在包括装备制造业的,以上各行业的工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生产管理、市场流通、销售服务、回收再制造等环节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技财富:国际环境下高端软件的语境为何?
安晖:基于前期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国际环境下对高端软件概念的理解仍离不开上述几个必要的因素,即:软件产品本身涉及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位于产业链高端和与高端应用紧密联系,或是代表软件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具有重大产业价值及知识产权价值。就本质特征而言,无论是在国际、国内外,高端软件作为信息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为显著。
中国科技财富:高端软件与基础软件在继承与发展上的关系如何?
安晖:高端软件与基础软件具有一定的交叉关系。基础软件包括以桌面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和办公软件,以及以网络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和汽车电子为重点领域的嵌入式基础软件。高端软件则包括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云计算软件、移动互联网软件及相关信息服务。可以说,从当前的普遍认识看,基础软件包括在高端软件之中,是包括高端软件在内的基础;高端软件的领域相对广泛。
中国科技财富:在现今追求突破性创新普遍难度下,中国在高端软件所涉及到的核心技术方面的创新模式将是怎样的,以及我国的高端软件企业怎样赢得“十二五”发展机遇?
安晖:技术上的创新没有捷径可以走,为支持核心技术的创新,政府会在政策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而企业则应当认清自己的优势领域,找到与产业发展趋势的交汇点,加大研发投入与人才储备,在产业新兴领域抢占制高点,才能推动高端软件核心技术方面的创新,赢得先机。
我们认为,面向“十二五”时期,我国高端软件及其核心技术的创新发展,应当注重抓住两化融合市场和信息消费市场需求,特别把握好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产业发展新机遇,加强高端软件发展路径创新,营造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生态体系,坚持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双轮驱动,坚持产品与服务的互动共进,坚持技术研发、标准化与应用推广的紧密结合,通过与应用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更多的技术创新。
中国科技财富:国家政策背景下对于高端软件的相关支持以及利好信息有哪些?
安晖:去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高端软件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要发展领域,这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了再次明确;今年初,《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将高端软件及具体内容列为重点研发对象。相关文件中对促进产业发展都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促进政策和保障措施,对高端软件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我国正在起草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高端软件相关内容涵盖其中,也会得到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支持。
中国科技财富:国产化在高端软件领域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它所触及到的关乎国内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端软件企业的未来发展是怎样的?或者说我们应该怀揣怎样的期望?
安晖:国产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始终在思索并为之努力的一个目标。在认识到我们与国外高端软件的产局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在工业软件、企业管理软件等领域,我们已经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拥有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地在商业模式、运营模式上进行创新,才能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产业发展方向的主导权。
我们期望,在政府的支持和业界的努力下,未来我国高端软件企业能够取得快速发展,一是在众多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特别是具有专业性的高端软件在行业市场能获得相当份额,企业能够依靠市场实现持续发展;二是核心关键创新取得突破,高端软件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都有跨越式发展,软件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发展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在国际标准领域拥有更多话语权;三是企业自身实力得到增强,涌现出若干家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并对整个软件产业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中国科技财富:作为长期参加软件相关政策与评审的专家,你对国家当前在高端软件领域的政策举措以及相关支持有何建议和意见?
安晖:建议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抓紧研究出台落实国发4号文件的具体细则,特别是在政府采购等方面加大对国产高端软件的支持力度。
二是持续支持鼓励自主创新。加强企业、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之间合作交流,打造和完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应用为一体的高端软件产业链。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建立技术、标准和应用联盟等多种形式,实现高端软件的联合创新和应用推广。
三是改善产业投融资条件。加强投融资环境建设,建立健全产业资本、风险资本、民营资本等多元资本参与的投融资渠道;依托国家相关重大工程,探索完善中央资金扶持和地方跟进投资相结合的新机制。
第一,员工素质低,执行力意识不强。
企业员工执行力意识不强,企业对于基层员工执行力的宣传和教育不够。管理层的执行力的积极主动性也不高,管理的细节不够严谨。不重视细节,企业执行力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忽视细节,往往给企业留下很多隐患。比如说有些企业在报税的过程中,只核对最后数据是否一致,但是中间环节的数据并没有核对,在当月是不受影响的,但是年终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问题。涉及到企业必须调账,如果税金错误,造成的多纳税情况,从国库再支取出来将非常困难。员工执行力意识不强还体现在执行效率低下,有些事情能拖就拖,不能够很好的今日事今日毕。凭经验办事不重视提升自己,不能很好的挖掘新的方法。
第二,执行力文化建设不足。
执行力文化建设不足主要体现在团队没有企业文化,没有凝聚力,像一盘散沙。在团队执行任务时,不能够很好的齐心协力,而是各做各的事情,相互依赖。面对执行过程中的困难,没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将其克服,很容易动摇和放弃。对企业的没有归属感,无视企业荣誉和利益,损害企业声誉。责任心比较弱,面对能逃避就逃避的任务就溜之大吉。面对企业培训讲座积极性也不高。面对企业提供的进修和培训也蛮不在乎,这一切问题都是由于企业执行力过程中文化建设不足造成的。企业在进行执行力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克服以上问题,重视企业执行力文化建设和发展。执行力文化建设不能太狭隘,不能只是注重企业经济效益,不能脱离员工的日常生活。
第三,执行力制度缺乏,保障不足。
执行力制度的缺乏主要体现在制度的缺少和执行不到位。比如说企业在执行力制度方面很多制度还没有,执行力在执行过程中仅仅是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另外一个方面对于企业执行力的监督工作不够,在企业执行力执行过程中,缺少有力的监督,使得员工在执行过程中没有紧迫感,随意性比较大。对于企业执行力执行的好坏,考核体系不够完善,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完全依赖领导层的主管断定,有失公平,不能很好的说服员工以及提高其积极性。执行力制度的缺乏还体现在对于执行力的保障不够,有些员工在没有制度保障下不敢实施其手中的权利,比如说监督权。如果企业缺少执行力的监督制度,面对违法违章的事情时,即使员工想监督举报,在缺少制度时,会大大加大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概率,给企业造成损失。执行力制度的建设不能是一蹴而就的,企业要加大对企业历史,员工情况,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调查基础上,制定适合本企业的执行力制度,如果企业的执行力制度不适合本企业,那么对于企业也将是致命的打击,会使企业朝着相反方向发展,和企业目标相背离。
二、企业执行力的建设和发展策略
第一,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做正确的事情。
提升人员素质有利于企业执行力的提高,高素质的员工是企业执行力贯彻落实的核心。只有员工素质跟得上企业的发展,执行力才能够加强。企业可以增加员工的培训,比如说企业文化讲座,企业可以请一些高校的教师,主要是关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研究方面的老师,给全体员工时间,让其参与讲座,可以设置问题提问环节,让企业员工解决内心的疑惑。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还可以设立奖金和奖励,比如当员工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者是考取证书时,企业要及时给与一定的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员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做正确的事情是指企业领导在灌输指令时一定要清晰明确,而且要符合企业文化,为企业全体谋福利。比如说企业领导在安排工作时,可以使用一、二、三,比较有条例,而且不能谋私利,要让员工从心底愿意执行其命令和安排。并且提高全员素质,还有利于人机关系的和睦,有利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增加领导的领导力,事先制定好规则和计划,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按照要求执行任务,避免盲目不知所从。
第二,发展企业执行力文化,强化执行力建设。
发展企业生产文化的同时,要加强执行力文化建设,当今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执行力也不可能一个人来完成,只有执行力文化得到发展,才能更好的使团队联系在一起,提高整个企业的执行力水平。关于执行力文化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企业要加强文化建设方面的支出,增加文化建设方面的预算。企业每个月可以单独设立一部分经费,专门举办文化活动,可以是诗词歌赋,也可以是现代企业文化,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增加员工去其他企业学习的机会,和外面企业的接触可以更好的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只有在比较下,员工才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自己团队的存在。建立自己企业的文化,比如说简单的企业文化,或者是真诚的企业文化,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企业领导还要身体力行的带头去践行,让文化转化为执行力的动力,使每一位员工都更加依赖企业,提高整个组织的执行力。
第三,加强执行力制度建设,保障执行力的顺利进行。
制度建设是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发动机,是企业执行力的保障。企业要推进执行力建设和发展,首先必须建立其自己的一套完善规范的制度,尽可能的减少随意行为。执行力制度是执行力必须要严格遵守的,不能半途而废。比如说企业可以建立《任务执行达标制度》,当企业安排任务下去时,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任务执行达标制度》来判定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来判断是否对其进行奖励。面对能出色的完成任务的员工,企业要建立《执行力奖励制度》,根据员工任务执行力的情况,对其进行奖励,做到口径统一,没有区别对待。激励是员工执行力的动力,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要同时进行。企业领导制定的执行力制度一定要符合企业的具体情况,不能朝令夕改,要带头落实实施。企业还可以建立《执行力问题反馈制度》,面对执行力不强,又缺少监督的情况下,企业建立《执行力反馈制度》可以让企业员工监督反馈企业领导以及企业员工的执行力情况。《执行力反馈制度》使员工的监督有了制度的保障,企业员工的监督有章可循,也有利于使企业执行力真正的落到实处。这个平台可以是不记名或者是公开的方式,但是企业领导要避免打击报复情况的出现,营造一个公开、公平、阳光的监督环境。
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类相关的企业也在针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积极的发展改革,从而来达到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各类问题不断涌现,如员工集体意识淡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等。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单纯凭借企业的制度性约束与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对员工提供积极的思想指引,不断改进并提升其素质水平,方可从本质上解决此类问题。然而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政工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受制于政工人员自身素质水平不高的影响,导致政工工作开展效果不明显。因而,企业要想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大力加强政工人员的素质水平。
1目前企业政工人员素质缺失的现状分析
在现代企业的日常工作当中政工人员的个人素质水平常常不能够满足时展的要求,素质水平不高现象十分明显,而要想加强企业政工人员的素质水平,针对其素质缺失情况展开相应的分析将至关重要,现就企业政工人员的素质缺失表现阐述如下。
1.1缺乏奉献精神
在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当中,政工人员往往对于一些简单的工作内容争抢着做,而相对较为复杂一些的工作则常常推脱给他人,无论是何事往往都是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完全没有将一名政治思想工作者的觉悟体现出来,并由此也造成了企业内部之中的政工工作时常会显得完全没有说服力。更甚者,普通员工看到政工人员在面对日常工作内容时都是这样的态度,他们也便会采取更加消极的工作态度,从而便会使企业内部的和谐性受到极大影响。
1.2缺乏创新思维
针对绝大部分的政工人员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过程当中,通常均是针对传统工作方法的照抄照搬,未能够依据社会的发展现状来做出相应的调整。因而也就造成了工作方法与态度严重的滞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并且造成工作效率严重不足,企业员工也将会逐渐丧失对政工工作的信心,从而使得企业政工工作面临极大的隐患问题。
1.3缺乏业务能力
在企业的政工队伍当中不具备扎实业务能力的政工人员常常难以深刻理解上级指示的重要内涵,在传达精神指示或具体的工作内容时常常含混不清;在撰写报告以及讲话的过程当中,时常会脱离于实际工作现状,工作内容经常是泛泛而谈,工作指导缺乏实践可操作性;在开展员工调查及政工教育工作之时,也未能够从实际现状出发,常常过于片面性,不具备实际的作用价值,使得政工工作的权威性逐渐丧失。
1.4缺乏集体意识
大量的政工人员时常仅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对于政工工作将会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日常工作当中也仅是完成上级所指派的工作任务,对于日常的政工工作及整体企业的长久发展未能够承担其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2高素质政工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涵养
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必须要基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辅助,企业的和谐发展必须要在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基础上,不断增强政工企业的工作质量水平,现已成为了企业发展、改革的头等大事。只有全面促进对政工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辅助他们积极掌握更加先进的思想政治观念及工作方式、方法,方可促使企业的政工人员在思想上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应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引导其他员工转变传统的固化思想与错误观念,从而给予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创造出和谐、健康的氛围环境。因而也就需要相关的企业能够不断增强政工人员的素质水平能力,对此下文将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2.1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
基于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相关企业的政工人员应当加强对党的先进理论的学习,并利用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思想来武装自身的头脑,借助于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引,通过将国家法律规范作为纪律标准,始终坚持人本思想,一切工作均以员工的利益诉求为出发点,积极维护集体及员工的利益诉求,将实现员工个人价值作为核心工作目标,针对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要能够以身作则,起到带头表率的作用。
2.2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
企业的政工人员应当将自身的带头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要时时坚持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开展日常工作要保持工作作风端正、无私,提倡奉献精神,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践行于日常的实际工作当中,通过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示范楷模。只有如此,方可确保企业员工能够更加积极地接受政工人员的思想指引。
2.3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面对日趋激烈化的市场竞争导致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愈发严苛,在某一方面能力突出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企业的市场竞争需要以及长期的发展需求,只有具备多领域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方可推动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因此,企业政工人员除了本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外,还应当加强对自身在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素养提升,并以此来促进自身政工工作能力与效率的全面提升。
2.4熟练的政工业务能力
企业政工人员的业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能够对上级指示的核心精神思想准确领会,同时应用简洁、准确的语言传达给企业员工;第二,政工人员在撰写报告时应当确保内容明确、通俗易懂,并且要基于企业的实际现状撰写,切不可过分夸大;第三,在开展员工调查及政工教育工作时,应当基于一线基层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员工的切身需求,确保对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开展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3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要想取得长久、稳定、良性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政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在目前的现实生活工作中,政工人员普遍存在着素质水平不高的情况。因此,我们在开展具体的政工工作过程中,应当以努力提高政工人员素质水平为着力点,从而借此来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只有确保企业的政工人员具备了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高尚的道德品质修养、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熟练的政工业务能力后才能够实现对企业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康妍.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企业政工人员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1(8):169.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学生可以依据市场需求自主择业。但是,随着毕业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凸显。与此同时,各大高校开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在二十年来的职业指导活动中,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学生就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做到全程化,把就业指导做成毕业生的“职业介绍”,在学校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职业指导和学生实际脱节的情况。笔者总结原因,发现问题的要害在于,学校没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单单追求“就业率”,必然导致职业指导工作偏向急功近利,本文将从职业指导工作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来分析职业指导工作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一、全程的职业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通过分阶段的职业指导,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这首先表现在对职业的了解。a对大一学生的职业指导主要表现是对职业理想的规划。这时的大学生仍然停留在对职业的幻想阶段。经过职业指导的分析,对于自己兴趣相关的职业有了一定的现实认识。这这些职业需要什么样的技能,如何能够在这些职业中取得成就。通过这些分析,大学生可以大二、大三期间有着力培养这些技能。另外在大四阶段的职业选择之前,对学生进行个人档案的撰写训练等等,能够帮助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职业生活。大学生的就业活动的评价不仅要看就业,而且要看就业之后的稳定性。全面的职业指导能够使学生尽快的适应职业生活,也就是可以使学生顺利就业。
此外,职业指导能促进学校的通才教育。职业市场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不再是专业素质强、专业成绩好,而更趋向于一专多能的通才。因为专业素质只能代表毕业生进入学校之前的学术能力。而真正决定学生发展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等。通过职业指导,学生能够对不同职业所需要的能力有所了解,从而可以有目的地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最后,职业指导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指导不仅仅表现在理念上的指导。更是和一定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职业指导工作中,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如见习和实习,以及一些模拟的面试。能够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另外通过参加有相关部门主管人员主持的讲座和活动,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以及学生的自主实践,有利于将学生学到的理论和知识,转化为自身素质。
二、全面的就业指导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学生在职业指导的前期,必然有对自我的分析。无论是萨帕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还是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还是施恩的职业锚理论或者麦克里兰的胜任素质理论都倾向于学生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业进行选择。也就是说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必然有学生对自己的分析过程。这种分析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一些比较稳定的气质和特点,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
其次,职业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人生资源的整合和积累的能力。一个人能否有效地整合自己积累的人生经验,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驾驭人生的能力,通过职业指导,大学生能够充分地利用高校提供的资源,有目的有方向地锻炼自己。从而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最后,职业指导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实现的长效动力。1943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发表了《人类动机理论》一书。在这本书中,他将人类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作为最高的需求,对一般人来讲,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职业来实现。而且自我实现往往是人类活动的最长效的动力。有效的职业指导能够使学生早日发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早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转贴于
三、以生涯规划为基础的职业规划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职业指导作为贯穿整个大学生的一项课程。它可以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教育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
首先,有效地职业指导能够促进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通过职业指导对学生自身和职业前景的分析,能够促进学生将自我实现的目标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不在抱着“天之骄子”的光环,只想着要去大城市、规模大的公司和薪酬高的企业,将自己的能力需求和社会的要求达成统一。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职业指导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职业指导活动中,学生通过对自己进行评价的客观评价,能够形成对自己的客观认知。让毕业生通过就业咨询和心理咨询,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矛盾和危机,摆脱心理误区,用良好的就业心境取得好的工作。
综上所述,职业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质,促进其尽快的适应工作生活,顺利毕业;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生不再是象牙塔中的学术人才,更是能够投身生活,对社会有贡献的有用之才;能够通过纠正学生的就业观来使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提升其心理素质。总之,职业指导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仇存进.浅析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J].三江学院学报.2007(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233-01
一、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下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在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和直接。高等职业教育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中转站,通过技能型的专业培训,把高、精、尖的科学知识和理念变为现实的生产力。进入20世纪80年代,全球工业生产布局调整,中国依靠低价的劳动力成本,承接了大量从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加工工作,成为世界性的加工中心,中国经济得以高速增长。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家这一战略的提出,使得我国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激烈的变化,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据统计,我们国家从事技术工作的技能劳动者,大约占到整个劳动者大军(不包括农民工)的三分之一,在三分之一的技能劳动者当中,技师和高级技师才占到百分之五左右,如果加上高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三类人算作高技能人才),三者总数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5%左右,这和国家的发展需求还差得很远。在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上,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上升。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主要面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高级应用型、专业化人才,要解决我国高技能人才的紧缺,就要求我国继续采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
二、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效渠道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矛盾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是人们所熟知的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准确说是在校率),一般高等教育入学率要达到15%-50%;质的变化包括教育观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目前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甚至普及化;发展中国家则普遍面临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迈进的阶段。发达国家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时,高等职业教育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美国和加拿大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的兴起,都对本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到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提前达到17%,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军。根据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方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已形成了五类办学机构,即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部分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有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落实终身教育理念、创建学习型社会和改善公民就业条件中将发挥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