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项目风险评估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8 09:41:4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项目风险评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项目风险评估

篇(1)

本篇论文的中心是基于粗集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的高风险识别,这样在制定开发计划中,最大的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形成对高风险的管理。

一、模型结构的建立

本文基于粗集的BP神经网络的风险分析模型,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为项目进行中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个模型中主要是粗糙集预处理神经网络系统,即用RS理论对ANN输入端的样本约简,寻找属性间关系,约简掉与决策无关的属性。简化输入信息的表达空间维数,简化ANN结构。本论文在此理论基础上,建立一种风险评估的模型结构。这个模型由三部分组成即:风险辨识单元库、神经网络单元、风险预警单元。

1.风险辨识单元库。由三个部分功能组成:历史数据的输入,属性约简和初始化数据.这里用户需提供历史的项目风险系数。所谓项目风险系数,是在项目评价中根据各种客观定量指标加权推算出的一种评价项目风险程度的客观指标。计算的方法:根据项目完成时间、项目费用和效益投入比三个客观指标,结合项目对各种资源的要求,确定三个指标的权值。项目风险系数可以表述成:r=f(w1,w2,w3,T,T/T0,S/S0,U/U0),R<1;式中:r为风险系数;T、T0分别为实际时间和计划时间;S、S0分别为实际费用和计划费用;U、U0分别为实际效能和预计效能;w1、w2、w3分别是时间、费用和效能的加权系数,而且应满足w1+w2+w3=1的条件。

2.神经网络单元。完成风险辨识单元的输入后,神经网络单元需要先载入经初始化的核心风险因素的历史数据,进行网络中权值的训练,可以得到输入层与隐含层、隐含层与输出层之间的权值和阀值。

(1)选取核心特征数据作为输入,模式对xp=[xp1,xp2,.,xpn]T,dp(网络期望输出)提供给网络。用输入模式xp,连接权系数wij及阈值hj计算各隐含单元的输出。

m

Ypj=1/{1+exp[-(∑wijxpi-hj)]},i=1,2,.,m;j=1,2,Λ,n,

i=1

(2)用隐含层输出ypj,连接权系数wij及阈值h计算输出单元的输出

m

Yp=1/{1+exp[-(∑wjxpi-hj)]},i=1,2,.,m;j=1,2,Λ,n,

i=1

Yp=[y1,y2,……,yn]T

(3)比较已知输出与计算输出,计算下一次的隐含各层和输出层之间新的连接权值及输出神经元阈值。

wj(k+1)=wj(k)+η(k)σpσpj+α[wj(k)-wj(k-1)]

h(k+1)=h(k)+η(k)σp+α[h(k)-h(k-1)]

η(k)=η0(1-t/(T+M))

η0是初始步长;t是学习次数;T是总的迭代次数;M是一个正数,α∈(0,1)是动量系数。σp是一个与偏差有关的值,对输出结点来说;σp=yp(1-yp)(dp-yp);对隐结点来说,因其输出无法比较,所以经过反向推算;σpj=ypj(1-ypj)(ypwj)(4)用σpj、xpj、wij和h计算下一次的输入层和隐含层之间新的连接权值及隐含神经元阈值。wij(k+1)=wij(k)+η(t)σpjxpi+α[wij(k)-wij(k-1)]

3.风险预警单元

根据风险评价系数的取值,可以将项目的风险状况分为若干个区间。本文提出的划分方法是按照5个区间来划分的:

r<0.2项目的风险很低,损失发生的概率或者额度很小;

0.2≤r<0.4项目的风险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

0.4≤r<0.6项目的风险处于中等水平,有出现重大损失的可能;

0.6≤r<0.8项目的风险较大,必须加强风险管理,采取避险措施;

0.8≤r<1项目的风险极大,重大损失出现的概率很高,建议重新考虑对于项目的投资决策。

总之,有许多因素影响着项目风险的各个对象,我们使用了用户评级的方式,从风险评估单元中获得评价系数五个等级。给出各风险指标的评价系数,衡量相关风险的大小。系数越低,项目风险越低;反之,系数越高,项目风险越高。

二、实证:以软件开发风险因素为主要依据

这里我们从影响项目风险诸多因素中,经项目风险系数计算,作出决策表,利用粗集约简,抽取出最核心的特征属性(中间大量复杂的计算过程省略)。总共抽取出六个主要的指标(PersonnelManagement/Training,Schedule,ProductControl,Safety,ProjectOrganization,Communication)确定了6个输入神经元,根据需求网络隐含层神经元选为13个,一个取值在0到1的输出三层神经元的BP网络结构。将前十个季度的指标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数据,对这些训练样本进行数值化和归一化处理,给定学习率η=0.0001,动量因子α=0.01,非线性函数参数β=1.05,误差闭值ε=0.01,经过多次迭代学习后训练次数N=1800网络趋于收敛,以确定神经网络的权值。最后将后二个季度的指标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利用神经网络系统进行识别和分类,以判断软件是否会发生危机。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风险预警工作是有效的,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后二个季度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最后神经网络的实际输出值为r=0.57和r=0.77,该软件开发风险处于中等和较大状态,与用专家效绩评价方法评价出的结果基本吻合。

参考文献:

篇(2)

1软件开发项目的概述

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其主要包括运行程序、数据库以及各类相关文件。软件开发项目本身属于特殊项目开发工作,其与普通项目开发工作在特征上有着一定的差别。首先,软件开发项目是创新的过程中,其所研发的程序是客户指定的,无法利用现有组件对其进行拼接;其次,软件开发项目所加工的对象是一系列抽象化的数据,并不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第三,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相关开发人员投入大量的脑力劳动,并且这种脑力劳动强度较高,所需知识十分复杂;第四,软件开发项目所研发的商品也不具有具体形态,属于程序代码,是各类抽象化的数据集成体,因此其在开发的过程中能够方便开发人员进行修改和完善。

2软件开放项目风险评估的概述

2.1风险的概述

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承担其本身所具备的风险,而一个企业对于风险的预估、评价和规避能力就成为了其是否能够长远发展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外研究者对于风险的定义上可以看出,他们认为风险主要就是人类在从事某项已定的活动中时,由于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自身造成了经济损失的情况,也就是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当事人或企业造成的损失。

2.2软件开发项目风险的各类特征

软件项目开发本身就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项目开发性工作,其与普通的项目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软件开发项目本身也就具有了自身独有的特征。

(1)客观性

在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中,风险是随时相伴的,其发生的时间无法进行准确的确定,对于风险的规避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人们只能通过相关手段尽量减少风险带给企业的损失,而无法完全对其进行规避。软件项目开发中的风险也是具有这种客观存在性和普通性质的,并且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其风险发生的几率也远超普通项目开发工作。

(2)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风险的主要特征,根据软件开发团队本身的客观属性、软件开发环境以及客户对于软件功能的要求等的不同,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所要面对的风险也就不同。同时由于各类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所能够发生的各类风险也不能够十分确定,同时在各类风险认知上,各企业或软件研发者的认识都有所不同,就使得风险的不确定性有着更大的变化。

(3)行为的相关性

在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出于对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目的考虑,需要有相关的决策者对各类开发工作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而此时,软件开发的风险也就随着决策者的行为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因为,不同的决策者对于软件项目开发的风险有着不同的认知,并且在采取相应预估和规避策略时其所采取的方法也不相同,但是风险本身却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行为模式能虻贾路缦盏慕峁有着不同的变化,这也就是风险的行为相关性,同时也加剧了风险本身的不确定性特征。

(4)多样性

由于软件项目开发工作本身就具有极其多样的技术引入,因此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风险也就发生了多样性的转变。由于项目本身的规模、周期、范围以及种类等客观因素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就使得风险的过程和结果各不相同。另外,在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相关决策者对于各类风险都会做出预估和规避,并且在开发的各个阶段也会针对于不同的风险给予相应的改进措施,而这样也就使得在整个过程中部分风险得到了有效的降低,但是却使得另一部分风险发生了转变,产生了新的风险,使得软件开发的风险种类越来越多。另外,各类风险在发生时能够互相左右、互相牵制、互相诱发,这也就加大了风险的多样性变化,给风险评估和规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5)对称性

在所有的项目开发过程中,项目本身的风险与项目能够带来的经济收益都是呈现对称性的,风险越高的项目,其能带给双方的经济利益也就越大;但同时,风险性越大,其给双方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就越大,软件的开发也不例外。

2.3软件项目开发中风险的种类

由于软件项目开发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因此其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种类也非常多。其中,按照风险的内容进行划分,主要包括管理风险、费用风险、周期风险、技术风险以及商业影响风险等;而按照风险本身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3类,分别是开发环境风险、项目特殊化风险以及产品本身风险;按照风险的确定性进行分类,可以将软件项目开发风险分为3大类,分别是已知性风险、可预知性风险以及不可预知性风险。

3软件项目开发风险管理的概述

软件项目开发风险管理工作就是对软件在开发过程中所能够遇到的各类风险进行预估,并对判断出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规避。这类工作在各行各业运营过程中都需要开展,是保证企业经济收入,减小风险给投资者和开发者带来的经济损失,有效保证企业的稳定收入的主要方法。根据其所采用方法的不同,风险管理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也不相同,同时对于风险结果的改变也就不相同。

4模糊逻辑下软件开发风险评估的方法

模糊逻辑是一种与人类思维逻辑方式最为接近的分析方法,其主要是对于各类不确定因素、不准确信息进行判断的分析方法。模糊逻辑主要是基于模糊逻辑变量、模糊逻辑函数以及似然推理等方法对软件开发项目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4.1模糊逻辑的基础理论

在传统逻辑思维中,其主要是以二值逻辑为基础,也就是说其对于事物的判断主要就基于两个结果,分别是“是”和“非”,这属于对事物的清晰化判断。对于不确定或变化性较大的事物的判断上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因此也就诞生了模糊逻辑理论。

软件开发过程中,相关开发者在对软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客户所给出的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此由于开发者理解的不同就会造成软件风险的不同,也就产生了不确定性。对于有模糊数集来说,其研究的对象是模糊的,但所分析的函数本身趋势是精确的,但是由于在分析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认知有着一定的偏差,因此这种函数既具有数学的科学性,又具有个人化的主观性。

4.2模糊逻辑下对于软件开发风险的评估方法

模糊逻辑可以说是对软件开发中所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价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由于软件开发项目本身的特殊性,其所产生的风险也就具有特殊性质,而模糊逻辑方法对于这类不确定性极高的事件的评估效果极好。

首先,相关管理者需要对软件开发中所能够产生的各类风险进行归纳,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并将其归于模糊逻辑数据库中,保证在后期评估过程中能够有据可依。

其次,根据所开发的软件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整个风险评估工作设计框架,这是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保障。

第三,根据模糊逻辑计算公式,对各类可能发生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和推演,并且建立其完整的模型。这样管理者就能够对各类风险所导致的因素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对各类风险所能够带来的结果进行了解,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改变。

第四,对概率树进行设定,这样就能够了解到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每一个风险发生的几率,同时了解各类风险对于现金流的影响情况。同时对于概率树的建立能够有效对风险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进行有效的预判,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无法为风险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风险发生概率和影响情况,还需要管理者基于数据进行判断。

5结语

软件开发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软件行业的发展,利用模糊逻辑理论能够有效对未知的风险进行u估,虽然无法得到准确的风险判断,但是可以为相关管理者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帮助其对软件开发流程的安排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 陈丽蓉.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风险管理[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

[2] 曹阳红.软件开发项目风险研究[J]. 电子商务,2010(08).

篇(3)

一、构建用于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的风险矩阵

(一)风险集的选定

风险集的确定可根据我国风险投资项目的具体特征、所涉及的领域和所处的阶段,将具体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分为7大模块, 即环境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和退出风险。[1]

(二)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等级的确定

由于风险投资项目很难收集到数据,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风险影响的评定。综合风险分值在4分以上为高风险,2―4为中等风险,2分以下为低风险。[2]

假设某项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所得的专家评估数据对相应风险因素求平均值,得到结果为:风险影响量化值分别为(4.5,3.5,5,5,4.5,4,3),风险发生概率分别为(10%,70%,60%,90%,90%,60%,10%),则对照风险级别对照表,可由原始风险矩阵方法可判断出各风险模块的风险等级,将取得的数据填入表1中。

表1 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估的风险矩阵举例

风险类别 风险影响Ri 风险发生概率 风险等级 Borda序值 风险权重Wi

量化值R 等级

环境风险 4.5 关键 10% 中 3 0.060564

管理风险 3.5 中度 70% 低 3 0.028494

市场风险 5 关键 60% 高 2 0.298638

技术风险 5 严重 90% 中 0 0.298638

生产风险 4.5 严重 90% 中 1 0.137602

财务风险 4 严重 60% 中 3 0.137602

退出风险 3 中度 10% 中 6 0.038463

(三)风险权重的确定

先应用Borda 序值法对风险模块进行重要性排序。以环境风险为例,根据风险影响准则,比环境风险影响程度高的因素个数为2 ,即RR11=2;根据风险概率准则,比环境风险发生概率大的因素个数为5,即RR12=5;代入上述公式可得,环境风险的Borda 数为7。同理可得其他风险类别的Borda数分别为:7,11,14,12,7,3。根据Borda数确定其Borda序值分别为:3,3,2,0,1,3,6。由上述方法所得的Borda序值可知:该风险投资项目的七个风险中,技术风险最为关键,其次是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然后依次为财务风险、环境风险和管理风险,最后是退出风险。

根据上一步骤排出的Borda序值,邀请专家组对风险投资项目的7个风险因素按重要性程度进行两两比较打分,构造判断矩阵,并求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即为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向量。

表2 应用excel表格进行的层次单排序计算

按行相乘 开n次方 权重Wi Awi Awi / Wi CI=(λmax-n)/(n-1) CR=CI/RI

0.0001 0.250403683 0.03176822 0.25919 8.1587243 0.10227 0.07576

0.0001 0.250403683 0.03176822 0.19439 6.1190432 0.10227 0.07576

1440.0000 2.826146311 0.35854763 2.53238 7.0628934 0.10227 0.07576

810.0000 2.603142003 0.33025551 2.30622 6.9831517 0.10227 0.07576

8.3333 1.353772028 0.1717504 1.72109 10.020874 0.10227 0.07576

0.0001 0.250403683 0.03176822 0.25919 8.1587243 0.10227 0.07576

0.0006 0.347934789 0.0441418 0.29982 6.7921281 0.10227 0.07576

7.88220618 7.6136484 查表,得RI=1.35

本文按层次分析法中的方根法计算各风险模块的权重,由CR=0.07576

(四)确定风险投资项目的总体风险等级

专家评定的风险影响量化值为(4.5,3.5,5,5,4.5,4,3),结合各风险因素的权重,对风险因素的等级进行加权:

Z= R*RWT= (4.5,3.5,5,5,4.5,4,3) (0.0317 0.0317 0.3584 0.3302 0.1717 0.0317 0.0441) T =4.72835>4

可判断该风险投资项目的综合风险等级为高风险。其中市场风险、技术风险风险影响量化值最高,应采取充分措施防范可能带来的损失。

二、结论

本文基于风险矩阵方法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利用风险矩阵方法中的Borda序值法,对风险因素的重要性进行顺序,构造判断矩阵,从而确定各风险因素的权重,最后结合风险的等级量化值和风险因素的权重确定风险投资项目的综合风险等级。基于风险矩阵法数据需求量相对较小,流程简洁,系统性强等优点,使其对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有较比较大的参考价值。

篇(4)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由于实施“走出去”战略,国内许多石油钻井企业的域外项目规模逐步攀升,工作量与产值占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甚至成为各钻井企业重要利润增长点之一。但近年来,由于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呈复杂化、高难度井比重在增加,市场竞争愈呈激烈,项目风险越来越大。一旦出现井下复杂情况,直接导致亏损的概率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风险分析和系统控制,加强有效管理,确保项目安全运营。

一、构建风险控制模式理论依据

实施内部控制是强企业之路,而全员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理念。钻井企业域外项目由于其地域环境、管理条件的特殊性和高风险、高投入固有特征的存在,使风险理念秉承以及风险控制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更显必要。本风险评估模式,从有效实现全员风险管理出发,对项目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实现系统、规范地运作一个钻井生产企业域外项目,,控制风险,减少损失,提高项目安全与效益。

二、组织工作与制度健全

1、高度重视风险管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由于机构精简致监督机制不建全,外部项目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较弱。为便于统一实施风险管理策略,切实提高风险管理的地位和实效,应成立以公司领导为组长、各部门专家、权威人士组成的项目风险管控小组,组织开展项目风险评估与管控工作。

2、健全细化管理制度,保证风险管控工作有效开展。(1)完善会议制度,实现全员控制和重大问题集体决策。(2)实行财务委派制,以强化财务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真实。(3)完善商务谈判程序制度。(4)加大对域外项目内控和审计例行检查力度和密度。

三、风险分析及评估指标的选择

钻井企业域外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为资源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前两项风险应于项目调研阶段重点关注。管理风险控制涉及人员的管理,内控观念、经营意识和成本观念的树立,制度、机制完善,管理信息的通畅,以及财务管理规范等;钻井技术风险可以是由地质、工程设计和地层情况形成的固有风险,也可以是由于自身技术水平和设备、关键材料质量不能满足需要而产生的风险;还可以大致为软风险和硬风险,软风险即钻井液系统处理地层复杂情况的能力和可靠性,硬风险指钻头钻具组合和设备性能的可靠性等。此外,风险控制是否有力,运营效果是否理想,还综合体现在关键经济指标(如应收帐款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的好坏上。

故,本文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在兼顾综合性和重要性基础上,以上述四种风险评估状况及两个关键经济指标实现情况为基础,构建风险评估简易模式(表格),为实施全员全方位精细管理和有效措施管控风险明确方向。

四、钻井域外项目风险评估模式

(一)指标比重。

1、资源风险及市场风险。除在项目调研阶段重点关注外,在项目运营周期内,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该两项目风险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也将之纳入日常风险评估范围内,前者占比重10%,后者占比重15%。

2、管理风险和技术风险。两者是运营风险,对项目整体安全、有效运行异常关键,故风险权重高,均定为20%。技术风险看似独立,但从宏观看,亦属管理问题。好管理能促进技术的综合应用,反之,技术问题的解决也能切实减少管理之烦恼,所以将技术问题纳入管理范畴来谈,也很有现实意义。

3、关键经济指标完成的风险。钻井工程成本高、资金需要量大,故应关注资金回收速度(用应收帐款周转率来评价,比重10%),防范资金链断裂;要综合判断项目风险和项目存在意义,效益本身是最有说服力的综合体,所以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引入风险评估体系内,比重30%。

综上所述,纳入本文风险评估范围的六个指标及其比重分别为:资源风险(10%),市场风险(15%),管理风险(20%),技术风险(20%),应收帐款周转率(10%),净资产收益率(30%)。

(二)评估模式。

根据前述, 我们建立了以六个重要指标为内容的风险评估模式(表格)。其中,资源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四项风险的评分,是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通过风险管控小组的调研和专家打分计算得来;应收帐款周转率及净资产收益率两项关键经济指标的原始值,来源于实际报表数据与自身行业标准的对比(为方便数据采集,我们用集团公司石油石化行业综合数字来代表行业标准。也可采用近三年实际平均数);各风险指标的加权评估指标,由各原始值及其各自权重乘积得出;综合风险评价值,由某钻井域外项目六个加权评估指标加总得出。

五、模拟实践

(一)模拟风险评估。

针对某公司四个钻井域外项目在特定时点或时段上存在的主要风险,按上述模式进行反套评估,得出综合风险评估结果分别为:2007年的项目一61.22分,2010年的项目二72.29分,2011的年项目三32.5分,2011年的项目四71.55分。综合风险较高的项目二及项目四将作为风险管控的重点。附表二所反映了模拟的风险评估过程(由于涉及商密, 某些经济指标不完全按实际反映)。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情况变化, 风险及其对应措施也在变化,故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也应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持续进行。

附表二所反映的风险分析与评估,确立了重要风险控制点,就可以合理地运用管理、技术、细节上各种手段和措施,将项目各种主要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提高项目安全和效益。因篇幅有限,不作细述。

六、结束语

钻井域外项目风险评估,需要严密的组织领导、大量的调查研究、科学量化的指标评估、民主开放的管理制度,还需要全员风险管理理念、精细管理理念的灌输。唯如此,才能有效提升风险管理实效,实现项目运营安全和内涵发展。

篇(5)

本篇论文的中心是基于粗集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的高风险识别,这样在制定开发计划中,最大的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形成对高风险的管理。

一、模型结构的建立

本文基于粗集的BP神经网络的风险分析模型,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为项目进行中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个模型中主要是粗糙集预处理神经网络系统,即用RS理论对ANN输入端的样本约简,寻找属性间关系,约简掉与决策无关的属性。简化输入信息的表达空间维数,简化ANN结构。本论文在此理论基础上,建立一种风险评估的模型结构。这个模型由三部分组成即:风险辨识单元库、神经网络单元、风险预警单元。

1.风险辨识单元库。由三个部分功能组成:历史数据的输入,属性约简和初始化数据.这里用户需提供历史的项目风险系数。所谓项目风险系数,是在项目评价中根据各种客观定量指标加权推算出的一种评价项目风险程度的客观指标。计算的方法:根据项目完成时间、项目费用和效益投入比三个客观指标,结合项目对各种资源的要求,确定三个指标的权值。项目风险系数可以表述成:r=f(w1,w2,w3,T,T/T0,S/S0,U/U0),R<1;式中:r为风险系数;T、T0分别为实际时间和计划时间;S、S0分别为实际费用和计划费用;U、U0分别为实际效能和预计效能;w1、w2、w3分别是时间、费用和效能的加权系数,而且应满足w1+w2+w3=1的条件。

2.神经网络单元。完成风险辨识单元的输入后,神经网络单元需要先载入经初始化的核心风险因素的历史数据,进行网络中权值的训练,可以得到输入层与隐含层、隐含层与输出层之间的权值和阀值。

(1)选取核心特征数据作为输入,模式对xp=[xp1,xp2,.,xpn]T,dp(网络期望输出)提供给网络。用输入模式xp,连接权系数wij及阈值hj计算各隐含单元的输出。

m

Ypj=1/{1+exp[-(∑wijxpi-hj)]},i=1,2,.,m;j=1,2,Λ,n,

i=1

(2)用隐含层输出ypj,连接权系数wij及阈值h计算输出单元的输出

m

Yp=1/{1+exp[-(∑wjxpi-hj)]},i=1,2,.,m;j=1,2,Λ,n,

i=1

Yp=[y1,y2,……,yn]T

(3)比较已知输出与计算输出,计算下一次的隐含各层和输出层之间新的连接权值及输出神经元阈值。

wj(k+1)=wj(k)+η(k)σpσpj+α[wj(k)-wj(k-1)]

h(k+1)=h(k)+η(k)σp+α[h(k)-h(k-1)]

η(k)=η0(1-t/(T+M))

η0是初始步长;t是学习次数;T是总的迭代次数;M是一个正数,α∈(0,1)是动量系数。σp是一个与偏差有关的值,对输出结点来说;σp=yp(1-yp)(dp-yp);对隐结点来说,因其输出无法比较,所以经过反向推算;σpj=ypj(1-ypj)(ypwj)

(4)用σpj、xpj、wij和h计算下一次的输入层和隐含层之间新的连接权值及隐含神经元阈值。wij(k+1)=wij(k)+η(t)σpjxpi+α[wij(k)-wij(k-1)]

3.风险预警单元

根据风险评价系数的取值,可以将项目的风险状况分为若干个区间。本文提出的划分方法是按照5个区间来划分的:

r<0.2项目的风险很低,损失发生的概率或者额度很小;

0.2≤r<0.4项目的风险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

0.4≤r<0.6项目的风险处于中等水平,有出现重大损失的可能;

0.6≤r<0.8项目的风险较大,必须加强风险管理,采取避险措施;

0.8≤r<1项目的风险极大,重大损失出现的概率很高,建议重新考虑对于项目的投资决策。

总之,有许多因素影响着项目风险的各个对象,我们使用了用户评级的方式,从风险评估单元中获得评价系数五个等级。给出各风险指标的评价系数,衡量相关风险的大小。系数越低,项目风险越低;反之,系数越高,项目风险越高。

二、实证:以软件开发风险因素为主要依据

这里我们从影响项目风险诸多因素中,经项目风险系数计算,作出决策表,利用粗集约简,抽取出最核心的特征属性(中间大量复杂的计算过程省略)。总共抽取出六个主要的指标(PersonnelManagement/Training,Schedule,ProductControl,Safety,ProjectOrganization,Communication)确定了6个输入神经元,根据需求网络隐含层神经元选为13个,一个取值在0到1的输出三层神经元的BP网络结构。将前十个季度的指标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数据,对这些训练样本进行数值化和归一化处理,给定学习率η=0.0001,动量因子α=0.01,非线性函数参数β=1.05,误差闭值ε=0.01,经过多次迭代学习后训练次数N=1800网络趋于收敛,以确定神经网络的权值。最后将后二个季度的指标数据作为测试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利用神经网络系统进行识别和分类,以判断软件是否会发生危机。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风险预警工作是有效的,运用神经网络方法对后二个季度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最后神经网络的实际输出值为r=0.57和r=0.77,该软件开发风险处于中等和较大状态,与用专家效绩评价方法评价出的结果基本吻合。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1绪论

任何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是因为客观世界存在众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以及人类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公路隧道工程风险可以理解为全周期风险,即在隧道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可能遇到风险,是决策者因客观条件不确定性而做出的项目决策与预期目标发生多种偏离的结果。公路隧道风险评估过程包括风险管理的四个方面,即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和风险对策。

2公路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基本原理

公路隧道工程风险评估时首先是对隧道工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识别,找出所有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然后采用概率论的方法对存在的风险因素和事件进行概率计算,从而根据所占比例的大小确定出风险的严重程度,这其中就包含了定量或定性的方法。通过与单个风险评价准则相对比,对单个的风险进行风险评价,进而对隧道工程整体风险可接受准则比较,确定该风险因素或事件是否在工程建设的可接受范围之内,从而根据其评价结果制出相应的对策来降低这些风险因素或事件对公路隧道工程的实施产生的影响。

2.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或手段,将影响公路隧道工程的风险因素识别出来,并对其进行量化的整个过程。

公路隧道结构体系和施工过程复杂,而目前国内隧道风险事件的整理资料相对比较匮乏,并且研究分析处于初期阶段,所以说常常采用专家调查法来识别隧道风险,再通过发放一些问卷的方式,通过德尔菲法来比较专家调查法识别结果,从而校核其结果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最终确定影响隧道工程的重要风险因素。

2.2风险估计

所谓风险估计就是对一层中识别出的风险因素根据概率论的概念,给出某一工程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引起后果的性质和概率,风险估计主要包括风险概率估计和风险损失估计两个方面。

(1)风险概率估计

通常情况下,对风险概率的估计可采用客观概率估计法和主观概率估计法,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客观概率估计法是利用项目风险同一事件或类似的风险事件的相关数据资料,对某一风险因素进行客观性估计,但是要准确估算出客观概率,需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获得足够多的数据信息,但是对于公路隧道而言,大多数的风险事件都是隐蔽的、不确定的,可能会在未来某一时刻某一地点发生,所以说是不可能实时实地进行大量实验测试的,获取数据信息就很困难。主观概率估计法是专家基于经验、知识或类似事件的比较从而做出的风险估计,在风险数据很难获取时主观概率估计成为首选,但是整个估计过程甚至结果都很模糊,不能做出准确的分析。所以说在数据信息相对缺乏的条件下,进行风险概率估计,应该将主观概率估计法与客观概率估计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很好的衔接和过渡,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避免因过多地依赖决策者的主观意识,又可以对风险进行客观性的估计,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目前对风险进行概率估计的方法像蒙特卡洛模拟,不足以应用到现在大规模、高风险的公路隧道工程项目中。本文主要结合以往的风险评估方法,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进,提出了将主观概率估计向客观概率估计靠拢的一种估计方法,即凭借公路隧道专家的经验判断,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将这种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可以满足工程要求精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风险损失估计

公路隧道工程风险损失的研究分析主要是集中于国民经济损失和财物损失两个方面,但事实上要准确的估算出工程风险损失,除了以上的两个方面外,还需要估算出环境损失、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等各个方面,但是这对于目前的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分析而言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除了传统的套用一些经济学领域的经济评价公式外,公路隧道风险评估能否也可以采用风险发生概率的类似方法,通过专家的经验判断,通过一定计算方法,使主观概率尽量与客观概率接近,将这种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结合起来,值得我们分析研究。

2.3风险评价

公路隧道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是在对隧道工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识别后,并根据定性定量的方法对其进行概率估计,确定影响公路隧道工程质量、成本、进度的主要风险因素,从而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的风险评价。首先通过建立综合考虑风险概率与风险后果的施工风险评价模型,计算确定影响项目总体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的数值大小;然后根据公路隧道相关风险接受准则和评价标准,对影响公路隧道总体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评价,判断和检验隧道工程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是否可以被接受,并根据计算出的概率值确定影响隧道施工的主要风险因素,并将它们按照重要度进行划分等级,这样可以有效地对存在的风险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躲避或消除,保证公路隧道的施工安全。那么对于公路隧道而言,其复杂性就决定了隧道风险评价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问题,所以说要想对公路隧道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评价,就需要运用综合性的评价方法,即对存在的影响隧道预期目标实现的所有风险因素通过专家调查法进行综合评价其权值。

2.险决策

风险决策是对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所确定出的影响公路隧道质量、进度、成本的主要风险因素所采取避让或消除措施,针对同一类风险因素,需要从众多方案中选出最优的解决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实施,保证风险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有的放矢。

3公路隧道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流程

要想对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就需要按照合理的风险评估流程来进行,充好识别显现的以及隐蔽的风险,并对其定性定量的评价,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风险降至最小。

对于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

(1)在前期准备阶段要充分勘察和掌握工程项目情况,尽可能收集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信息资料,包括隧道工程背景资料、设计资料、气象资料、地质资料等。

(2)针对工程项目的组成部分划分评价层次单元,这样可以很好地对其进行专题型评价;

(3)对划分出的各评价层次单元中可能出现或隐蔽的风险事故进行分类识别;

(4)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分析各个风险事故的原因、发生工况,并对损失后果进行分析;

(5)运用定性、定量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进行合理的评价;

(6)针对隧道工程可能存在的各个风险事故提出有效的、最优化的控制措施;

(7)综合各评价层次单元所存在的风险事故的评价结果,对各评价单元进行评价;

(8)将各评价单元的评价汇总成隧道工程的总体风险评价;

(9)确定相应的风险评价结果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10)最终编制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报告。

4结论

将本文所提出的综合分析方法运用在近几年的公路隧道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上,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但是还是需要将风险从定性分析尽量向定量分析靠近,这样就能更好地对公路隧道工程项目风险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郭仲伟.风险分析与决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

篇(7)

(一)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借助模糊数学的一些概念,对实际的综合评价问题提供一些评价的方法。具体的说,模糊综合评法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基于评价过程的非线性特点而提出的,利用了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运算法则,对非线性的评价要求进行量化综合,从而得到可比的量化评价结果的过程。由于模糊的方法更接近于东方人的思维习惯和描述方法,所以这种模型应用广泛,在许多方面,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实用模型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项目风险评估的具体步骤 进行项目风险评估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1)建立因素集。如表1所示,设X为一级因素集:X={X1,X2, …,X5},Xi为二级因素集:Xi= {Xi1,Xi2,…,Xik},k为二级指标因素的个数。

(2)建立评语集。评语集是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总的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设评语集用W ={ W1,W2,…,Wm}表示,式中Wi (i =1,2,…,m)表示由高到低的各级评语。在本文中结合各个目标的实际情况Wi表示为={低风险,较低风险,一般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

(3)建立单因素模糊判断向量得到模糊关系矩阵。Ri=(ri1, ri2,…rin)( i=1,2,3…m)。采取类似民意测验的方法,请行业内专业人士对目标企业的各个目标按上面的评语集进行投票。认为目标ui属于n个等级v1,v2,…,vj…vn,的人数分别为ei1,ei2,…ein。例如如果有20个人参与投票则:Ri=(ri1,ri2,…rin)=(ei1/20,ei2/20,…ein/20)对u1至um共建立m个单因素模糊评判向量:R1,R2,R3…Rm。为了解各因素的权重,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问卷设计了9个选项,请了公司董事会、财务人员、和项目相关负责人等20位专家组成评估团队,对各指标进行评价。

表2中第一行数字表明,从延期风险来看,评估团20人中有9人认为延期风险低、5人认为延期风险较低、3人认为延期风险一般、2人认为延期风险较高、1人认为风险高。其它各行依此类推,表3~表5同理。通过计算百分比得到模糊评价矩阵为:

R1=0.45 0.25 0.15 0.1 0.050.35 0.4 0.1 0.15 0 0.4 0.25 0.2 0.1 0.05

通过计算百分比得到模糊评价矩阵为:

R2=0.3 0.4 0.2 0.1 00.3 0.45 0.15 0.05 0.05

通过计算百分比得到模糊评价矩阵为:

R3=0.1 0.1 0.2 0.4 0.20.1 0.1 0.2 0.35 0.25

通过计算百分比得到模糊评价矩阵为:

R4=0.15 0.25 0.3 0.25 0.050.1 0.1 0.2 0.4 0.2

(4)权重的分配。在一个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中,由于低一级层次的指标都是针对高一次各子因素集所作的细化,因此,权重的分配就是指每一层次的各因素、各指标在所归属的相邻上层次的子因素集中所占的权数大小。权数大小是根据重要性程度而定的。通常,可以用来科学计数的方法有:两两比较法、德菲尔法(又称为专家打分法)、调查统计法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如下:设权重集为W,则W= {W1,W2,…,Wn},其中Wi为二级指标因素的权重集,Wi={Wi1,Wi2,…,Wik}, (> 0,j = 1,2,…,k),Σk=Wik=1。权重的分配受到企业的目标、文化、以及董事会成员的态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权重分配既要考虑各指标的相互关联性,又要有所侧重,所以根据评估团的经验给各指标赋予一个权重,构成两级权重向量。

第一,一级指标权重向量分别为(X1,X2,X3)、(X4,X5)、(X6,X7)、(X8,X9)四组,权重向量:

W1=(0.3,0.3,0.4)

W2=(0.6,0.4)

W3=(0.8,0.2)

W4=(0.7,0.3)

说明在完工风险中,评估团认为预算超支风险所占比重最大,为40%,延期风险和质量不合格风险各占30%。其它权重意义以此类推。

第二,二级权重向量分别为 U1、U2、U3,U4权重向量:W=(0.5, 0.3,

0.1,0.1)

(5)将所建立的模糊关系矩阵和权重向量进行合成运算。即按照矩阵运算的法则权重向量与模糊矩阵的第一列两两配对,在与第一列配成的M对中每一对选择两个元素中较小的那一个,组成一个有M个元素组成的向量,在整个向量中选择最大那个元素作为模糊综合评判向量中的第一个元素,也就是B中的b1,同理把权重向量与模糊关系矩阵中的其他列进行配对,运用最小最大法确定模糊综合评判向量中的其他元素。

第一,进行一级综合评价。设B1代表Xl、X2、X3的综合评判结果,B2代表X4、X5的综合评价结果,B3代表X6、X7的综合评价结果,B4代表X8、X9的综合评价结果。

B1=W1*R1=(0.3,0.3,0.4)0.45 0.25 0.15 0.1 0.050.35 0.4 0.1 0.15 00.4 0.25 0.2 0.1 0.05

运用MATLAB可求得B1=(0.4,0.3,0.15,0.05)

同理可得,B2= W2*R2=(0.6,0.4)0.3 0.4 0.2 0.1 00.2 0.45 0.15 0.05 0.05

=(0.3,0.4,0.2,0.1,0.05)

B3= W3*R3=(0.8,0.2)0.1 0.1 0.2 0.4 0.20.1 0.1 0.2 0.35 0.25

=(0.1,0.1,0.1,0.39,0.21)

B4=W4*R4=(0.7,0.3)0.15 0.25 0.3 0.25 0.25 0.1 0.1 0.2 0.4 0.2

=(0.135,0.205,0.27,0.295,0.095)

将上述结果B1、B2、B3、B4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向量归一化,可得到:

b1=(0.363,0.273,0.181,0.136,0.047)

b2=(0.286,0.381,0.19,0.095,0.048)

b3=(0.111,0.111,0.111,0.433,0.234)

b4无需归一化。

归一化结果说明,风险低的隶属度为0.363,根据综合模糊评判结果的最大隶属原则对评判,可得出完工风险低。同理依次可判断,市场风险较低,金融风险较高,不可抗力风险也较高。

第二,进行二级综合评价。通过一级综合评价,我们得出得来的各因素风险水平有所差异,所以要想得出整个项目风险的准确评价,还要进行二级综合评价。

由b1、b2、b3、b4可以得到二级综合评价矩阵R=(b1,b2,b3,b4)

=0.363 0.273 0.181 0.136 0.0470.286 0.381 0.19 0.095 0.0480.111 0.111 0.111 0.433 0.2340.135 0.205 0.27 0.295 0.095

由二级权重向量,可得B=W*R

=(0.5,0.3,0.1,0.1)0.363 0.273 0.181 0.136 0.0470.286 0.381 0.19 0.095 0.0480.111 0.111 0.111 0.433 0.2340.135 0.205 0.27 0.295 0.095

=(0.2919,0.2824,0.1856,0.1693,0.0708)

同样采用最大隶属度法,可以得出该项目的风险低。

二、模型评价

本文采用的模型的综合评价法可以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形成投资决策支持系统的一部分。但由于是笔者的初步尝试,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实用性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运用该方法进行项目风险评价主要有以下优点:避免凭经验和主要决策者的个人偏好对目标项目进行选择;通过多目标的细分并对单个目标给予评价,有利于揭示目标项目的真实情况,使决策更具科学性。但是该模型在企业并购中的运用也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在运用模型时要考虑到特定项目中模型尚未考虑到的但是可能会影响到项目风险评估的因素的变动;运用该模型的过程中相关数据的取得应该有更为严格的要求。如权重向量的确定,以及模糊关系矩阵的投票人应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否则数据失真将直接影响到评判结果,项目投资决策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以后的发展状况,甚至于会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问题。总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综合不同概率分布的专家意见,为定性指标较多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价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评价途径。

三、结论

对多目标决策问题,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因此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分析工程项目投资过程中诸因素对投资安全的影响,并进行综合评价是必要的。但由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各个指标之间并非完全独立,调查问卷的样本量还不够大,用于检验的评价对象较少,以及方法的选择不够多样化,因而最终评价的精确性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在这几个方面继续深入下去。

篇(8)

一、建筑工程项目中所面临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风险因素数量越来越多且种类复杂,致使其在整个寿命周期内面临多种多样的风险,为切实加强对建筑工项目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必须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进行了解和掌握。

1.项目环境风险

项目环境风险主要包括自然环境风险和社会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主要表现在地震、洪水、暴雨、雷电、滑坡、泥石流、塌陷以及其他突发自然事件等。由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现象将会造成工期拖延和财产损失。社会环境风险是由于价格变动、汇率变动、通货膨胀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将会给建筑企业带来一定风险,从而影响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2.项目技术风险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着技术不规范和施工技术不协调的因素,因此会产生项目风险。由于发包人没有采用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在工序过程中不能较好地进行协调和统一,影响以后的结算和验收。发包人管理工程技术不到位,不能及时解决承包人所提出的技术问题,而且不能及时答复相关问题,也会造成项目工程的延误。

3.项目管理风险

每个施工故事背后都离不开施工管理,每次施工管理都离不开施工人员的密切配合。良好的施工管理能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反之,则会恶化施工风险程度,加大工程项目的风险。因此,施工管理因素和施工现场的管理能力及施工企业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因而风险评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行风险评估首先找出项目风险的来源,识别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并采取措施化解和消除风险。然而一些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潜在风险,建设人员无法准确判断这些风险的位置,这些不确定风险将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进行和最终工程的竣工。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前期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评估工作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必要基础工作。

1.项目风险评估概述

风险评估就是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并量化风险,评估风险所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定组织的承受能力,从而消减风险,拟定应对各种风险的对策,控制项目风险。

2.项目风险评估的具体步骤

首先,收集数据,由于建筑风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必须保证收集的资料客观、真实。这些资料可以从以往工程项目经验中获得,也可以从对社会经济发展分析中获得。其次,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通过建立风险分析模型,量化收集资料,从而细致地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价。最后,通过建立风险分析模型,可以使人们对项目风险的评价更加全面。

3.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估的方法

项目风险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按照依据类型不同分为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和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又称为经验方法,在基线风险评估时经常用到,找出目前的安全状况和基线安全标准的差距。按照评估深度和评估方式划分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定量评估是在定性评估基础之上进行操作。对风险进行分析和计算使得评估效果更加深入。

三、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的风险管控

针对项目环境风险要做好应对恶劣天气的安全常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防患于未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于国家宏观调控和汇率变动等因素,要保证资金充足,及时筹措资金。编制对恶劣环境的应急方案,合理调集人力、物力、财力,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序进行,缩短应对恶劣环境的时间,减少人员伤害和降低经济损失。针对项目技术风险明确规范技术标准,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严格把关施工人员的勘察资料,减少技术不规范和施工技术不协调所带来的财产损失和因测量误差所带来的返工和务工的麻烦。项目风险管理贯穿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针对项目风险管理要建立健全系统的管理体系。

四、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单位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风险,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工作,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成本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施工安全管控和风险评估,可以有效防范和应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而且我国在工程技术方面获得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朱卫东.水利工程招标方式与评标方法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11.

[2]陆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挣值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3):145-149.

[3]闫丽颖.基于D-S证据理论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J].建筑技术开发,2013(10):69-72.

篇(9)

1 前言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项目本身具有实战性、系统性和反馈性等特征,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风险因素,部分风险因素是可以预见的,研制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规避。从提装备研制项目效益的方面,需要对装备研制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对研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及时规避,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

2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分类

根据风险理论,信息化装备研制项目风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装备研制项目风险源分类,可以清晰界定概念,不易遗漏风险元素,可操作性强,所以本文采用该方式进行分类[1],可将装备研制风险分为:计划风险、技术风险、组织管理风险、费用风险、采购风险、环境政策风险、生产风险等。

3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立风险管理的系统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理解和管理风险。风险管理过程由若干相互影响的主要阶段组成,每个风险管理阶段的完成都需要风险管理人员的努力。根据信息化装备研制风险管理的情况,将风险管理过程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6个阶段,如图1所示[2]。

4 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1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直接关系到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准确、有效,在构建装备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可测量性。对于定性或定量指标的测量建立详细的评估标准。

(2)可得到性。可以准确获得验证该指标体系所需的数据,对于难获取的数据,采用一些近似方法获得。

(3)可跟踪性。在评估指标构建时,应考虑提出的指标是否便于跟踪监测和控制。

4.2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它包括资料信息的收集、目标分析、指标体系结构的确定、指标的收集与筛选、指标内涵与标度设计、指标体系的筛选与简化和指标的有效性分析等步骤。

根据以上步骤以及装备型号研制项目风险评估的需要,在对评估目标进行分析和综合后,抽取某些共性的风险内容构成识别体系,依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建立层次型结构指标体系框架,如图2所示。该指标体系可用于对信息化装备研制风险进行整体的评价,为制定出合理的风险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5信息化装备专项建设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风险控制是对试验过程进行连续监控和纠正的过程,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小损失幅度而采取的风险处理技术。风险控制有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两类:

反馈控制是通过对装备研制风险发生的连续观察和实时监督,发现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补救。如各种形式的审查、汇报、工作检查、阶段性工作总结等,都是反馈控制的具体形式。

前馈控制是一种主动的风险控制方法,通过装备研制项目管理人员的主动性预测,发现并降低装备研制风险。做法是根据对风险的预先分析,制订风险降低计划,并跟踪其执行情况,对易出问题的地方提前制定对策(预防措施),尤其对项目关键技术要实施重点管理。

6 结语

装备研制项目风险评价和管理研究是一个多学科、多目标的系统工程。装备研制项目风险管理对装备研制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信息化装备研制项目风险评价和管理问题做了探讨性的研究,从装备研制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入手,结合装备研制项目的特点,建立了装备研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林义.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陈仕亮 主编.风险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篇(10)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道路建设的投资规模,随着道路建设的扩大,道路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也成为建设着关注的焦点。道路工程项目涉及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以及投资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材供应单位、设备制造单位和当地居民。如此多的参与单位,更造就了道路工程项目巨大而繁杂的特性,道路工程建设周期长,环保生态问题突出,通常受工程区域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1-3]。因此,道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受到各种风险影响、产生巨大损失的事情时有发生,所以进行道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风险评估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定性的有风险因素分析法,头脑风暴法等;定量的有蒙特卡罗模拟法,层次分析法等[4]。本文采用多级模糊评判模型法分析道路工程项目,一方面是因为道路工程项目的某些风险因素是模糊的,对其风险的评估也具有模糊性,另一方面,道路工程项目的风险要素具有明显的层次性,采用多级模糊评判模型更加合理,实用。本文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道路工程项目风险的主观指标评价问题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进而利用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将反映内部控制的各个单一因素评价纳人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式体系中,利用多级模糊评价模型求出综合评价结果的代数值,从而为道路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价量化问题提供一种可行、科学的方法。

1 道路工程项目风险指标体系统

道路工程项目是从事道路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道路工程项目主要涵盖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附带道路排水工程、桥涵工程和隧道工程等。随着近年道路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庞大,道路工程项目已经呈现出了它独有的特点。道路建设工程的各个部门都存在风险,有的风险相互叠加放大,有的风险相互抵消而减少。由于道路工程建设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当中,道路工程建设受到大量风险因素的影响。道路工程建设和其它建设项目有相同的风险因素,也有其特殊的风险因素,从道路工程项目的概念、组成及其独有的特点出发,笔者参考大量相关文献总结得出,道路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主要包含管理风险,设计风险,施工风险,财务风险,合同风险及其他风险六个方面的风险因素。将这六个大的风险因素分解,可以得出二级的风险因素,整个道路工程项目的风险指标体系就如下表所示:

2 道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本文以河南XX道路工程项目为例,来分析道路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估方法。该项目位于XX市新区,该新区是集商务办公、金融信息、科技研发、会议展览、文化游憩及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服务中心,也是XX市新区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控制区域7.6平方公里。该项目涵盖永兴东路、青梅路和竹林路等多条道路建设,总建设里程20.6公里,道路红线宽40、50等一级公路,为新区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由于公司项目较多,员工不足,并且员工的技术层面也有很大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该项目,要完成项目组成员的遴选,包括项目经理和技术组成员,派遣能够胜任该项目的员工成为了一个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也成为了本文写作的初衷,我们运用多级模糊熵权法对该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估,具体如下:

运用多级模糊熵权法来建立道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模型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建立道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各层各个指标的权重,然后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评估项目的风险水平。具体模型建立的过程如下:

2.1 建立指标体系(U)

通过上文道路工程项目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我们可以确定对应模型的两层因素集。

2.2 确定风险评语集(V)

评语集是指对各个因素的风险评价程度的模糊集合。笔者在此将道路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分为六个等级V={V1,V2,V3,V4,V5,V6},分别表示风险“很低”“低”,“较低”,“一般”,“较高”,“高”六个级别。为方便计算评价结果,我们给评语集设定定量指标V={V1,V2,V3,V4,V5,V6}={10,26,42,58,74,90}。

2.3 熵权确定权重

各因素的权重与风险评价结果紧密相关,因此确定权重的方法相当重要。对于本文的两个层次的因素指标都可以通过向有关的专业人士和学者发调查表,根据他们的打分运用熵权法计算最终的权重。我们以计算第一层(U1,U2,U3,U4,U5,U6)个因素的权重为例来介绍熵权法计算权重的具体步骤如下:

2.3.1 建立风险因素权重表

根据上述确立的因素集和项目的基本概况,请相关的专家和学者为各层各个因素对于上层的权重打分,我们得到一级因素对于总体的主观权重,并得到权重评议矩阵U如下:

2.3.2 确定熵权

对于一个有m个评价指标,n为评价专家的问题,第i个指标的熵表示为:

-------------(1)

其中 ,m表示评价对象的个数;R是专家评价得到的指标权重的评议矩阵。

那么第i个指标的权重表示为:

----------------(2)

篇(11)

本文在绿色建筑的大课题之下,着重针对国外施工企业在中国的跨国项目中的风险评估进行探讨研究。在阐述绿色建筑与风险管理的相关概念,以及对比了国内外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展态势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专家商磋和数学建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评估对企业影响较大的重要风险因素。希望能激发更多对相关课题和领域的探索,又能够为跨国项目中的企业提供一些风险评估的相关参考。

关键词 国外施工企业 绿色建筑 风险评估 层次分析法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全球城市化发展的高速进程下,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状况,并进行深刻反思: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特征的粗放式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忽视自然资源的限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高速的经济发展,遭到众多的质疑?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论点被相继提出。

中国能源整体消费状况显示,建筑业、工业、交通三大高能耗领域占碳排放总量的90%以上。其中建筑业几乎占到50%,远高于运输业和工业领域。据住建部预测,受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影响,2005到2020年的15年间,中国的城市建筑新增面积将达到150-200亿m2。[1]基于建筑业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以及当前建筑业的发展前景,建造、推广绿色建筑成为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它能够缓解建筑业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矛盾,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纷纷登陆中国,带来成功的建造经验,促进绿色建筑领域的管理机制和体系完善,进一步增强和推动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依据我国的国情,必须对绿色建筑项目进行正确评估,当然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种种未能及时预见的阻碍,影响绿色建筑项目的顺利建造。本文意在对比国内外的绿色建筑发展情况,对国外企业在中国的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提出一些看法建议,督促施工企业能够对中国的绿色建筑有更加准确的风险评估,并尽快转换角色,投入到中国城市建设的浪潮之中。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1.绿色建筑的相关研究。

国外对绿色建筑领域的探索和研究起步较早,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69年美国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提出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应协调发展并探索了建造生态建筑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案,它标志着生态建筑理论的确立。

上世纪90年代之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开始走入正轨。1993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18次大会发表《芝加哥宣言》,号召全世界建筑师把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列入建筑师职业及其责任的核心内容;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工程师在新世纪中的工作准则。[2]目前,国外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成本节约、技术科研、市场推广等诸多方面。

我国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起步较晚,绿色建筑的概念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入我国。1996年,我国在“九五”发展计划中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作为重点研究;建设部于2001年正式启动关于绿色建筑的研究;2002年底,国家科技部立项,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研究,推出《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GOBAS(Green Olympic Building Assessment System)》;2004年设立的“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标志着我国真正地进入绿色建筑的推广阶段。

2006年3月,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年10月,建设部和科技部共同颁布《绿色建筑技术导则》。此后,相继出台一系列规范,逐步完善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目前,国内对绿色建筑的研究还停留在绿色建筑的内涵、相关政策和评价标准等问题上,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方向,国内的绿色建筑研究还有相当多的领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

2.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美国学者布莱克及蒙顿率先建立一个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的包括互相不信任的行为、员工间的冲突行为等各种可能引起风险的行为进行研究。“风险管理”一词是在美国学者格拉尔的调查报告《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新阶段》(1952年)中被首次提出。1955至1964年间,现代学术性和职业化的风险管理正式诞生,风险管理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984年,Tyebjee & Brun率先在定性阐述评价准则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法得出美国第一个风险投资项目评价模型。此后,许多学者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为建设项目成功识别、规避许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不安风险因素。

在风险管理方面,我国研究起步依然较国际晚,对于风险问题的研究是始于风险决策。80年代初,周士富教授首次在论文中提出使用“风险”一词。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的《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风险管理研究的开始,其理论体系的确立,为后续学者、专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风险管理日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研究。

二、绿色建筑风险管理概念

(一)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的定义与内涵。

《大且绿――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性建筑》一书,将绿色建筑定义为:通过节约资源和关注使用者的健康,把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的建筑,其特点是有舒适和优美的环境。[3]我国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 50378)则明确定义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4]

“绿色”概念即3R 概念:①减少环境污染(Reducing environment pollution);②减少资源消耗(Reducing resource use);③减少能源消耗(Reducing energy source use)。绿色建筑区别于普通建筑的内涵,即保证建筑物的性能、质量、寿命、成本,兼顾建筑物本身的坚固、实用、美观要求的同时,又要求建筑物本身及其建造过程具有高资源利用率、低能耗、污染少等特点。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领域内的延伸,综合考虑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绿色建筑的基础思想是以人为本,极力提倡人、自然、建筑三者的和谐发展,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2.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的概念贯穿全寿命周期,具有周期长、成本高、阶段工作复杂等特点。区别于一般建筑主要在施工以及使用阶段需考虑其社会影响,绿色建筑从项目的决策、规划设计,到施工、运营,再到项目的回收利用,这整个寿命周期都与人类、自然和社会有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在建造中应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绿色建筑的建造对绿色技术有较大依赖,必须有先进的绿色技术提供支撑,其最终的效益良莠不齐,也由权威的评价体系进行鉴定检验,区别于普通的建筑项目建造。可引入绿色专项咨询机构,由绿色专项咨询工程师负责绿色目标方面的监理实施。

绿色建筑收益主要来源于建筑后期使用中的成本节约,以及不可估量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伯克利实验室的研究表明绿色设计可带来的财政收益――节省能源、促进就业以及国内生产力增益――在建筑物的有效生命期内(50年)大概每年每平方英尺可节省50至70美元,这将是兴建绿色建筑所需额外费用的10倍。[5]随着科技的进步,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正与普通建筑逐步拉近,绿色建筑的未来价值潜力无限。

(二)风险

风险是指发生某种损失的不确定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可能存在的经济损失种类不确定;二是这种损失是否存在是不确定的。

风险具有客观性、突发性、多变性和无形性等,总是客观存在于工程项目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其不确定性给风险的防范增加多重难度。风险一旦发生,所造成的损失又是事先难以准确估量的,不可轻易忽视。加之,绿色建筑在理论及其应用实践上,未形成成熟的建造体系。全生命周期来看,从前期的规划决策到最终的资源回收,环节越多,不可控因素也就越复杂,其风险相对普通建筑要大得多、难的多,风险识别评估环节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风险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和破坏,努力防范、减少、转移和分散风险,最终实现消除或减少风险的存在,顺利实现工程项目的目标。美国系统工程研究所把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计划、风险跟踪、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沟通。本文着重风险的分析评估方法。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一般分为定性、定量分析,较为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等。

三、绿色建筑行业概况

(一)国外绿色建筑行业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发生以后,各国纷纷开始重视推动降低能源消耗的决策。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制定节能的法律法规、制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推行经济激励政策。列举美、英、日三国关于发展绿色建筑的普遍做法。

1.美国。

美国大部分州目前执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建立并推广至今。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LEED是目前被认为是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LEED强调建筑在整体、综合性能方面达到建筑的绿色化要求,很少设置硬性指标,各指标间可通过调整形成相互补充,它考虑各地的实际差异。[6]其评估体系大框架由五大方面构成:可持续建筑场址、水资源利用、建筑节能与大气、资源与材料、室内空气质量;将通过评估的建筑分为铂金级、金级、银级和认证级四个认证等级。由于采用的是第三方认证机制,增加了这一体系的信誉度和权威性。

美国除出台相关强制性的法律以外,也强调自愿性的项目。比如,美国在1998年启动的“能源之星”项目,激励节约能源方面做出的贡献。它作为一种节能的认证标识,包括建筑物的节能和运行管理两个方面。“能源之星”解决了消费者与开发商间的信息不对等,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识绿色建筑。

2.英国。

英国作为较早发展绿色建筑的国家之一,其推广手段是以强制性为主。《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作为全球首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由英国建筑研究中心(BRE)于1990年提出。BREEAM采取“因地制宜、平衡效益”的核心理念,它是全球唯一兼具“国际化”和“本地化”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6]BREEAM涉及9个方面的内容:管理、健康和舒适、能源、交通、水、材料、土地利用含生态、垃圾、污染,由至少要有两位注册评估师对绿色建筑项目出具评估报告,并根据总体综合打分和评级(通过、良好、优秀、优异或杰出)。

3.日本。

2002年,日本国内由政府、企业和学者联合成立的“建筑物综合环境评价研究委员会”,创建亚洲第一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估体系(CASBEE,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for Building Enviromental Efficiency)》。改评价体系以各种用途、规模的建筑物作为评价对象,试图评价建筑物在限定的环境性能下,通过措施降低环境负荷的效果。分为“建筑环境性能、质量”与“建筑环境负荷的减少”两个主要部分,采用5分评价制,满足最低要求评为1分,达到一般水平评为3分。

与“能源之星”相类似的,日本政府施行了环保积分政策。两者都是自愿性政策,不同之处在于:“能源之星”是针对节能产品与建筑的标识,而住宅环保积分是在民众修建改造环保住宅时获得,积分可用于兑换购买券,是一项激励民众消费的政策。

(二)国内绿色建筑行业发展

国内目前并没有形成像LEED这样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绿色建筑评估主要依据的是建设部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该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包括以下六大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其中具体指标由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部分构成,将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是我国学者首次提出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这套体系对绿色建筑进行全程监督管理,涉及项目招标、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行管理等环节,并分别从环境、能源、水资源、材料、室内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评估。但这一体系仅针对奥运建筑进行评估,还不能推广至所有类型绿色建筑。

实际的运行中对法律标准解读因人而异,名为达标的绿色建筑实则不能完全达到绿色节能减排效益的建筑难免存在。绿色建筑不能够准确评估,缺少政策保障,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项目建设的风险。除此之外,有关政府和部门还未出台一些对开发商和消费者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

(三)国内外行情对比

国内绿色建筑发展仍处在一个摸索前进的阶段,目前实行的法律法规从数量、涵盖范围看急缺广度,且完整性、系统性看更缺深度。这一国情给中国绿色建筑建造项目的实施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对于刚刚进军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来说,还不能够掌握中国的市场,一时难以实现由原本外国建造背景下的认知向中国市场大环境下的绿色建筑行情认识的大转弯。

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尚未被提出,目前国内绿色建筑认证仍较多的采用美国的LEED认证体系。虽然国内绿色建筑起步较晚,但年均的认证建筑增长数量还是不容小觑的。据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中国大陆通过美国认证注册的项目总数已达到个1638个,累计9622万平方米,去年增长数在除美国的海外国家之中位列第二。[7]

中国大陆与其他国家地区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绿色建筑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而这一庞大的市场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促使世界各国的优秀绿色建筑建造企业来中国进行投资建设。再看时间上的纵向发展,近十多年中,中国大陆地区绿色建筑注册认证数呈现指数级增长的态势。绿色建筑在中国的行情不仅仅是前景展现,关键论证了其续航力十足。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吸引到这一领域中来。

四、绿色建筑项目风险清单

绿色建筑除了一般项目所具有的普通风险因素以外,还有着特殊的绿色风险因素。本文主要是针对国外施工企业承包商的角度,探讨绿色建筑项目相关的风险因素评估方法。

(一)项目建设阶段风险因素

提出影响承包商在绿色建筑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要风险。根据本文关于绿色建筑以及风险管理相关概念的阐述,以及对于国内外绿色建筑行业概况对比,针对国外施工企业的特殊条件,对一些可能被忽略的重要因素进行强调。

本文将着重分析承包商的风险与外部风险,按风险内容分成:政治法律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万欣、秦旋在其《基于实证研究的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8]一文中通过专家访谈,识别出影响我国绿色建筑项目的62项风险因素构建风险清单。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手段得出风险重要性排名前15的关键因素。文中与承包商有关重要风险如:承包商管理能力差、缺乏有绿色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法律、法规不完善等等,不仅适用于普通绿色建筑项目中的承包商,也同样适用于外国的施工企业。这些因素与两者分别的关联性差异也不尽相同,将被纳入清单之中。

诸如“缺乏与设计单位沟通、配合”风险,虽对普通企业的影响不大,但国外施工企业的施工模式、管理模式不同于国内的企业,不能和各相关方顺利沟通、配合,将可能对绿色建筑的项目建设带来极大的负面风险。综合考虑将其纳入到风险清单。

绿色建筑具有周期长、成本高、阶段工作复杂等特点,对企业自身的资金储备与周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资金风险”列风险清单之中。同时增加“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工程师”相关的风险等未涉及的风险因素。

自然风险的适用范围较广,包括绿色建筑项目与其他的普通建筑项目。因此,这类风险在本文中将不予讨论,突出针对外企与绿色建筑项目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为主。

(二)项目风险清单的制定

提出风险清单,将以此进行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估。本文综合三种类型共13个风险因素建立评价模型。三大类型为:管理技术风险因素、政策法律风险因素和经济市场风险因素。

管理技术风险包含有7个风险因素:绿色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能力有限、成本估计偏差、工期风险、安全风险、缺少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工程师等经验人员、对业主的绿色要求理解偏差、与设计单位/分包商/监理单位协调不到位。

政策法律风险包含3个风险因素: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变化、缺乏绿色建筑保障制度。

经济市场风险包含3个风险因素:外汇风险、企业资金风险、建材、设备价格风险。

五、绿色建筑开发项目的风险评价模型

(一)层次分析法概述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最早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提出的。先后被应用于多方面研究领域,成为现今重要的决策分析方法之一。层次分析法将与决策有较大关联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具体层次,属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一种决策方法,广泛运用于多目标、多准则、多要素、多层次的非结构化的复杂决策的问题。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把研究问题所含的要素进行分组,每一组为一个层次,按照:最高层(目标层)、若干中间层(准则层)、最低层(措施层)的次序排列起来。

最关键的步骤是构造判断矩阵,即针对上一层次中的某元素而言,评定该层次中各有关元素相对重要性程度的判断,矩阵形式为:

根据“1~9比率标度方法”(如表5-1),对各个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赋值,完善判断矩阵。一般而言,表中赋值是根据数据资料、专家意见和分析者的认识,三者加以平衡后给出的。

表5-1 判断矩阵标度及其含义

标度 含义

1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3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因素稍微重要

5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因素明显重要

7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因素强烈重要

9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一个因素比另一因素极端重要

2、4、6、8 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如2属于同样重要和稍微重要之间

倒数 因素i与j比较判为bij,则因素j比i比较判为bji=1/bij

层次单排序可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问题,即对判断矩阵Ak,计算满足

(5.1)

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

(5.2)

层次单排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本层次与上层次中的某元素有联系的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重值。这一求解过程可借助YAAHP软件进行辅助计算以减少计算量。

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检查各因素的权重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1)由上述求得的特征根求CI:

(5.3)

在上述(5.3)式中,当CI=0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反之,CI愈大,就表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越差。

(2)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对于1~9阶判断矩阵,RI值见表5-2。

表5-2 矩阵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

阶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RI 0 0 0.58 0.9 1.12 1.24 1.32 1.41 1.45 1.49 1.52 1.54 1.56 1.58 1.59

(3)当阶数大于2时,求随机一致性比率CR,当

(5.4)

则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调整判断矩阵。

最后进行多层次的排序,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层次单排序的结果,计算出针对上一层次而言的本层次所有元素的重要性权重值。

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中,还有层次总排序,是针对具体的方案层而言的,即判断各方案在这些措施层面下的效益总和,从而进一步进行方案的优选决策。本次的模型构建,没有涉及具体的方案选择,故不需要用到层次总排序,具体的排序方法不再赘述。

(二)绿色建筑项目风险评价模型

1.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并构造判断矩阵。

以评估国外施工企业在中国绿色建筑项目风险为决策目标,前文列出的风险因素清单建立准则层与措施层。层次结构模型如图5.1。

图5.1 层次结构模型示意图

分别对三个准则层要素建立判断矩阵。

2.专家确定风险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标度。

考虑到问卷调查法的调查结果具有较好的普遍性,对于调查对象的身份及其权威性难以把控。为避免各种偏差数据影响到最终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故在此处改用专家的方式,缩小调查对象人群分布,提高权威性。

通过对数位专家的,综合多方意见,获得影响绿色建筑各风险因素相对重要程度的标度,如表5-3、表5-4、表5-5和表5-6。

表5-3 措施层风险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标度表1

管理技术类 技术管理 成本 工期 安全 经验人员 业主要求 单位协调

技术管理 1 4 9 8 3 5 7

成本 1/4 1 6 5 1/3 2 3

工期 1/9 1/6 1 1/2 1/8 1/6 1/4

安全 1/8 1/5 2 1 1/7 1/5 1/3

经验人员 1/3 3 8 7 1 4 5

业主要求 1/5 1/2 6 5 1/4 1 3

单位协调 1/7 1/3 4 3 1/5 1/3 1

表5-4 措施层风险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标度表2

政策法律类 法律法规 政策变化 保障制度

法律法规 1 3 7

政策变化 1/3 1 5

保障制度 1/7 1/5 1

表5-5 措施层风险因素相对重要程度标度表3

经济市场类 外汇 资金 建材设备

外汇 1 1/5 4

资金 5 1 8

建材设备 1/4 1/8 1

表5-6 准则层要素相对重要程度标度表

管理与技术风险 政策与法律风险 经济与市场风险

管理与技术风险 1 7 6

政策与法律风险 1/7 1 1/2

经济与市场风险 1/6 2 1

3.层次单排序。

(1)计算表5-3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特征向量 (5.5)

特征根 (5.6)

(5.7)

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即管理技术类风险下各因素的权重为:

风险因素 技术管理 成本 工期 安全 经验人员 业主要求 单位协调

权重 0.401 0.135 0.022 0.031 0.250 0.103 0.058

(2)计算表5-4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特征向量 (5.8)

特征根 (5.9)

(5.10)

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即管理技术类风险下各因素的权重为:

风险因素 法律法规 政策变化 保障制度

权重 0.649 0.279 0.072

(3)计算表5-5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特征向量 (5.11)

特征根 (5.12)

(5.13)

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即经济市场类风险下各因素的权重为:

风险因素 外汇 资金 建材设备

权重 0.199 0.733 0.068

(4)计算表5-6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特征向量 (5.14)

特征根 (5.15)

(5.16)

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即准则层各因素的权重为:

风险要素 管理与技术风险 政策与法律风险 经济与市场风险

权重 0.758 0.091 0.151

4.多层次排序。

综合准则层与措施层的权重,进行多层次间的排序,计算最终权重,获得总风险排名如表5-7。

表5-7 风险因素总排名

名次 风险因素 分类 权重 名次 风险因素 分类 权重

1 技术管理 管理技术 0.304 2 经验人员 管理技术 0.190

3 资金 经济市场 0.111 4 成本 管理技术 0.103

5 业主要求 管理技术 0.078 6 法律法规 政策法律 0.059

7 单位协调 管理技术 0.044 8 外汇 经济市场 0.030

9 政策变化 政策法律 0.025 10 安全 管理技术 0.023

11 工期 管理技术 0.017 12 建材设备 经济市场 0.010

13 保障制度 政策法律 0.007

由表5-7可知,企业自身“绿色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能力有限”、“缺少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工程师等经验人员”、及“资金风险”三个风险因素分别位列风险因素排名的前三位。政策法律方面,“法律法规不完善”这一风险排在第六位。由此可见,与绿色建筑相关的技术与经验人员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影响较大,如建材、设备价格和保障制度这类外部因素则相对影响较小。因而,国外企业在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中应更多地重视绿色施工技术方面的风险,及时制定规避风险的相关措施。

六、风险防范的对策建议

一般项目的风险管理应对措施主要有:风险规避、风险防范、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四种方法,而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管理。

(一)管理技术风险的对策建议

企业在管理与技术上的风险是众多风险之中相对重要的风险类型。对这一类型的风险防范要求企业应重视与绿色建筑相关经验人员的聘用和专业培养,提升企业整体业务水平。或是可以采用风险转移的方式,在具体的绿色建筑项目中,与有资质的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公司协作,指导项目中与绿色施工技术相关的建造工艺。企业还应注意对工程质量的标准、工程款结算的方式和时间、工程量清单等的核实进度,对施工成本应进行详细认真的核算,避免陷于被动。

(二)政策法律风险的对策建议

外国企业刚接触中国绿色建筑项目时,就应对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总体上把握。在合同签订与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核实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绿色建筑项目建设周期较长,企业应关注政府政策决策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三)经济市场风险的对策建议

由于工程项目风险中存在着不少不可控风险,可通过合理利用一些金融工具,即通过增加承担项目风险的相关利益人,实现降低工程项目中单位个体风险的目的来分解风险、降低风险;在资金储备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各种市场价格等因素的波动,提前预留出必要备用的资金,从容应对突如其来的风险与损失。

七、结论

1.通过对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说明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针对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与行情的对比,总结出我国绿色建筑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与研究。

2.结合绿色建筑特色,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将影响国外施工企业在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层次的权重赋值,计算其最终权重,得出影响外国企业在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中的三项关键影响因素:“绿色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能力有限”、“缺少绿色建筑专项咨询工程师等经验人员”和“企业资金风险”。

3.在风险因素评估的基础上,对风险的防范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希望企业在绿色建筑项目中重视风险的规避,保障绿色建筑项目的顺利建造。

参考文献:

[1] 世界银行.2009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国外绿色建筑发展概况[N].中国建设报,2006.3.29(1).

[3] 戴维・纪森著.大且绿(走向21世纪的可持续性建筑).林耕,刘宪,姚小琴译.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5.

[4] 建设部.GB/T 50378-2006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 美国重推绿色建筑.中国房地产报,2006.11.30.

[6] 谢福泉,黄丽华.国外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及启示[J].绿色科技,2013.1:261-26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