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病毒预防小知识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8 09:41: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病毒预防小知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病毒预防小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 G 479 G 451 R 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5-0402-03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wards AIDS Among Middle School Doctors in Ningxia/ QIAO Hui*, ZHANG Yuhong, LUO Xianghong, et al.*Public Health School of Ningxia Medical College, Yinchuan(750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health educational situation in AIDS prevention among middle school doctors in Ningxia,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AIDS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Ninetytwo middle school doctors in four cities in Ningxia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an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35.3% of the investigated doctors had received AIDS health education, and over 90% of the doctors had correct answer to the route of AIDS transmission. However they scored very low on the route by which AIDS don't sprea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IDS.About 95.7%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doctors and 98.9%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doctors approved of education of AIDS prevention in the middle school but nearly all the school doctors of Hui nationality(96.8%) opposed giving lectures on condom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and 49.2% of school doctors opposed giving lectures on the correct way of using condom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Those doctors who had received training scored higher than those who hadn't received training in the aspects of AIDS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towards AIDS prevention,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he school doctors of Hui nationality scored lower than those of Han nationality in attitudes towards AIDS health education(P<0.01). The school doctors acquired their knowledge on AIDS from books, newspaper and magazines(76.9%) and then from broadcast(45.2%). Training ranks the fifth place in AIDS knowledge acquisition(23.6%). Conclusion Training on AID prevention educ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mong middle school doctors and health education teachers in minority areas. Outline and teachers' reference books on AIDS prevention in schools which are suitable for minority areas should be compiled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Universal precautions;Health knowledge,attitudes,practice;Faculty

艾滋病(AIDS)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疾病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以来,已在世界各地蔓延。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个人的观念及行为密切相关,在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能够培养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他们对不良生活行为和高危行为的抵御能力。因此,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好的“疫苗”。学校是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

要场所,学校校医、健康教育教师在学校健康促进、预防AIDS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宁夏地区回族人口占全区人口的34.77%。由于及风俗习惯等原因,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将更多一些。为此,笔者于2005年8月对参加“宁夏学校预防艾滋病及生活技能骨干师资培训班”的98名校医和健康教育教师进行了调查,以期了解校医、健康教育教师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与态度,为今后在民族地区更好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积累经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参加“宁夏学校预防艾滋病及生活技能骨干师资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学员分别来自银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吴忠市,共98名,发放并收回问卷98份,有效问卷92份,有效应答率为93.9%。其中男性47人,女性45人;回族35人,汉族56人,其他民族1人;校医或学校护士69人,生物教师兼职健康教育教师14人,专职健康教育教师4人,其他教师5人。平均年龄(42.23±2.31)岁。

1.2 方法 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根据我国具体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基本情况;(2)艾滋病基本知识和态度;(3)接受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情况;(4)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需求和存在的困难。采用不记名方式答卷,当场发放问卷,当场收回,在填写调查表前,由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和注意事项。

1.3 统计分析 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 被调查教师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识(性传播、经血传播、母婴传播)掌握得非常好,正确率都在90%以上;但对共用厕所、蚊虫叮咬、得性病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等知识掌握得较差,尤其是对艾滋病目前无有效的疫苗和治愈方法答对率很低,分别只有46.7%和64.5%。有35.3%的教师回答曾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见表1。

被调查的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主要来自书籍、报刊、杂志(76.9%),其次为电视、广播(45.2%),培训在各种来源中居第5位(23.6%)。

将艾滋病知识题目计分,答对1题得1分,满分14分。结果显示,接受过培训的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得分为(11.72±1.68)分,高于未受过培训的教师得分(10.25±2.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P<0.01)。回族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得分为(10.86±1.23)分,低于汉族教师的(11.43±1.09)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预防艾滋病的态度 几乎所有的被调查教师都赞同在初中和高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对在学校讲解正确使用知识的态度中,有44.6%的教师赞同在初中阶段讲,71.7%的教师赞同在高中阶段讲(表2)。96.8%的回族教师反对在初中阶段讲解正确使用的知识,49.2%的回族教师反对在高中阶段讲解正确使用的知识。

接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态度总得分为(11.19±1.55)分,高于未受过培训的教师总得分(10.24±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2,P<0.01);回族教师对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态度总得分为(9.32±2.01)分,明显低于汉族教师总得分(11.67±1.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P<0.01)。

2.3 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 多数教师表示对艾滋病毒感染者不歧视,但仍有部分教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不够宽容,或缺少同情、关心的态度。见表3。

2.4 校医和健康教育教师希望学习的知识 84.6%的教师回答需要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知识,在知识需求中居第1位;其次为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基本知识(72.8%);还有66.7%的教师表示想要了解有关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研究进展。

2.5 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困难 在47名曾开展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师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害怕提及敏感问题(45.3%)、缺少课时(23.6%)、不知道具体的教育方法(20.3%)及难以把握教育的度(12.6%)。

3 讨论

3.1 重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培训 调查结果显示,宁夏部分中学校医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对于有些不传播HIV的途径如蚊虫叮咬、共用厕所等认识较模糊,仍有32.6%和19.4%的教师不知道蚊虫叮咬和共用厕所不传播艾滋病,部分校医不清楚剃须刀、牙具传播HIV的危险,不清楚患性病者更易感染HIV;分别有46.7%和64.5%的校医不知道目前尚无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也无治愈艾滋病的方法。学校是有效促进学生、个人、家庭和社区成员健康的重要场所,在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校医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提示在今后对校医的培训中不能只强调传播途径,还要讲清楚不传播的途径,注意纠正人们的一些错误认识,消除大家的盲目恐惧,这对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有着重要意义。

3.2 积极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恐惧和歧视心理 调查结果显示,仍有相当部分的校医回答不愿意与感染有艾滋病病毒的同事在同一个办公室办公(44.5%),有28.3%的校医不同意让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学生与其他学生在同一个教室上课,有39.0%的校医同意让艾滋病人远离他人生活。在调查中校医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对AIDS的恐惧心理与歧视并不完全是由于知识缺乏造成的。有关专家认为,宽松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整体预防[1];而歧视会产生负效应,是一种社会危险因素。因此,如何消除恐惧心理和歧视行为应作为今后培训工作的重点,也应作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

篇(2)

结果 小组绝大部分顺利完成项目活动,技术支持与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受欢迎,大部分小组与托管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发现的问题:小组存在能力不足,经费使用有"白条"现象;项目从国家层面到地方进行督导,督导成本大,地方政府对外来人员介入较为敏感,感染者存在暴露风险,经费托管机构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等。

结论 由国家项目办制定统一标准,让地方承担现场督导与技术支持的模式更为适合于基层社区小组开展的草根项目。

[关键词] 艾滋病;基层社区小组;现场督导

[中图分类号] R59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4208(2009)15-0007-02

基层社区小组参与艾滋病控制工作是全球基金第三轮艾滋病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球基金和国际社会的一个关注点[1\]。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体系中,民间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目前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层社区小组较为活跃,他们绝大部分组织成员是普通的农民,同时也是感染者,涉足艾滋病防治工作,在某些地区还是个较为敏感问题,当地政府对他们聚集开展活动有一定的顾虑。

全球基金第三轮中国艾滋病项目国家项目办支持了20个草根项目,分别分布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湖北六省的感染者较多的自然村。针对基层社区小组参与工作热情高,但能力有限的实际情况,另由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和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承担一个“草根NGO活动跟踪和技术支持”的支持项目,专为该20个草根项目进行督导和技术支持。笔者资料来源于对该20个草根项目的两次现场督导和技术支持,目的是通过现场督导和技术支持帮助小组顺利地完成项目,探讨更为适宜基层社区小组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现场督导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为20个基层社区小组参与的草根项目的项目执行负责人或执行人员、托管机构知情人、项目活动点的社区干部。

1.2 调查方法

1.2.1 个人深入访谈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中的个人深入访谈方法。访谈由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人员来完成,访谈地点设在相对独立的场所进行,按事先准备好的访谈提纲一对一访谈,每次访谈前在征得调查对象口头同意后开始,每次访谈约50分钟。

1.2.2 小组座谈 参与式的座谈,由调查人员做主持人,事先准备好的座谈提纲,提纲为半结构式。

1.2.3 查看项目相关记录文件 对项目活动的相关记录文件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查看,并对存在问题进行现场及时纠正。

1.3 调查内容 了解小组项目执行情况、与托管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关系、对督导与技术支持的反馈、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4 资料处理 访谈结束立即将原始记录进行整理,据定性研究的方法,反复阅读原始记录,以不同问题分组,归纳各种观点或看法,找出主要观点和次要观点,并进行分析讨论。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情况 本次访谈了48人,其中小组负责人20人(17人为感染者),托管机构知情人22人,社区干部7人。

2.2 项目执行情况 督导显示,20个项目除三个项目进度没跟上和一个项目未报批国家项目办和督导单位而对计划稍有调整外,其余的项目基本按计划开展项目活动,相关记录资料也较完整,经费使用绝大多数按预算进行。

2.3 督导与技术支持的反馈 在督导的同时,与技术支持相结合,针对大部分基层小组是初次参与项目工作,经验不足,且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对项目的执行、相关项目文件的书写、活动的记录等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访谈中发现(20/20)小组普遍反映这样“手把手”的现场指导,对他们帮助很大。把督导工作定位于旨在帮助小组完成项目,鼓励为主。例如:对项目活动记录不全的地方,不会采用责备的语气,而是用商量的口吻,教他们如何记录才是较为规范。一方面督导方能心平气和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被督导方易对督导方产生认同感,乐于接受督导专家的指导,最终达到既能将项目做好,又能提高小组能力的目的。(20/20)小组普遍反映这是一种平等、民主的督导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能力。

2.4 小组与托管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关系 项目执行之初,大部分托管机构有一定的担心,对小组开展活动不放心,认为会由此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但随着活动的开展及相互间不断的交流,同时有的小组还帮助当地政府调解感染者与相关部门的一些纠纷,事实证明小组是在配合政府开展工作。因此大部分小组与当地托管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当地政府从不理解到认可,到最后给予大力支持。但也有极个别项目点,小组进行了项目活动以外的维权活动,让地方政府对他们有了负面印象。

2.5 督导、技术支持及经费管理的可及性

2.5.1 技术支持 项目执行过程中,大部分小组文化程度较低,一些档案文件的记录与书写有一定的困难,能力不足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小组反映获取技术支持较为困难,地方相关机构又没有提供的义务,从国家获取相关信息因没有网络等相关条件而受到限制,这给工作带来了不便。

2.5.2 现场督导 基于艾滋病问题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在局部地区政府对感染者参与艾滋病相关工作还相当敏感,如有外来组织的介入,他们担心会给当地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当地相关机构相当谨慎。另外,督导人员对当地来说,是外来人员,会引起当地老百姓的注意,村民对此有一定的好奇和猜测,给感染者的暴露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项目分布于六个项目省,极为分散,且均在最基层的乡村开展活动,地处偏远,交通极为不便。另外,项目执行人员大部分为农民,白天要忙于农活,督导工作还得考虑到农闲时间,无形中加大了督导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2.5.3 财务管理 因为大多数小组(18/20)没有注册,项目经费需要托管。作为财务托管部门,其责任与义务不明确,托管到什么程度,如何托管,各地操作不一。极少部分(2/20)托管机构过多参与项目活动,从项目的申请和执行所有的活动均一手操办,小组的参与性极低,缺乏自主性,脱离了项目的初衷。“白条”现象存在,项目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常常是额度相当小,无法索取正式发票,给项目执行方和财务托管方在财务管理方面带来了困难,涉及项目资金的安全问题。托管机构没有提取一定的管理经费,对托管过程中发生的一定费用无法支出,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有的托管机构只是承担报账工作,对所开展的项目活动缺乏了解,对项目经费的具体使用难以监督。同时极个别地区对督导工作配合不够,有故意避开督导人员现象,使得财务督导遇到了一定的阻力。

2.6 督导与技术支持的正面影响

2.6.1 宣传国家艾滋病相关政策和全球基金项目 在了解项目活动开展情况的同时也了解目标人群对国家艾滋病相关政策的理解情况,发现部分感染者对国家艾滋病相关政策有一定的误解,认为每个地区政府应给予同样的救助,督导人员进行了及时的纠正。目标人群小组座谈中,针对大多数感染者对项目资金来源未知的情况,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释,让他们对全球基金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开展活动的资金来源于全球基金,而不是当地政府发放的救助款,避免由此而引发感染者到当地政府索要救助款的事件发生。

2.6.2 兼顾政府与小组的利益, 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作为小组,更多关注的是感染者本身的利益,希望有外界的帮助;而政府部门,更多考虑的是社会的稳定,站在更全面更高的角度来关注小组的项目活动,他们担心外来人员的介入,会引起当地的不稳定,对外来人员或组织有一定的戒备心里,由此,双方理解的角度不同可能会引发一些冲突。督导过程中针对感染者提出的一些敏感问题,给予及时的疏导,告诉他们问题的解决要据当前现有的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来进行,让感染者逐步形成理智地与政府沟通的意识。督导的同时也帮助了小组建立与当地相关机构信任关系。本着就地开展活动的原则,项目活动一定要与当地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相结合。而小组参与艾滋病防治活动,对地方来说是个新生事物,当地相关机构对他们工作情况及产生的结果无法预测,存在过多负面影响的担心。项目督导人员的到来,将民间组织工作的理念传递到相关部门,给了当地相关机构了解民间组织工作的一个好机会,由此部分机构开始对小组工作有了一定的关注。

2.6.3 营造民间组织的社会支持环境 小组经费托管机构基本上是当地的项目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卫生局,大部分小组在未参与项目工作前极少与这些部门有接触,甚至有的还不知这些部门的具体地址。在项目的申请与执行过程中,小组成员开始与这些部门有了不同程度的接触,部分地区,小组还要与当地行政机构如乡政府等有交流。督导过程中,督导人员对托管机构知情人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具体情况,对存在的沟通协调上的问题及时给予当事人反馈,并现场解决,增进了双方彼此间的合作与信任,为项目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环境。小组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作用大,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他们有一定的水平,但缺乏参与的空间和机会,地方相关机构应给他们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让其充分发挥优势,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3 建议

3.1 提倡平等、民主的现场督导方式 督导工作定位旨在帮助小组完成项目,鼓励为主,采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开展督导,督导工作完成的同时小组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有双赢作用。

3.2 现场督导与技术支持相结合 作为草根项目的督导,原则上应以帮助其提高能力,促进小组的成长为主。在督导的同时,与技术支持相结合,针对大部分民间组织参与项目工作经验不足,且文化程度较低的情况,针对具体操作进行“手把手”的指导,解决了存在问题的同时又进行了规范。同时关注资金使用的安全性问题,项目中经费使用发生的“白条”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督导过程中结合当地具体财务管理规定和项目执行方的实际困难帮助协商解决,因此在督导现场既了解项目活动开展的情况,又解决了项目执行过程的技术操作问题。

3.3 建立地方督导机制,国家统一规范,宏观管理 草根项目的实施地点多为较偏远的农村,且项目执行人员要忙于农活,督导时间要灵活安排,国家督导人员下到现场进行督导不切实际,人力、物力、时间大大增加;另外还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外来人员给感染者的暴露带来了一定的危险,因此将督导相关工作由地方承担,对其进行统一的培训,并与地方相关项目督导相结合,在节省资源的同时,也可以解除地方政府的担心与敏感,还考虑到了感染者暴露问题,更是降低了督导成本,也确保了督导队伍的稳定和督导工作的顺利进行,更符合社区基层小组就地开展活动的原则。

篇(3)

中图分类号 R77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8-0021-02

doi:10.14033/ki.cfmr.2016.28.011

高度近视、白内障是临床上和生活中导致低视力与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在高度近视眼的患者中白内障的发病年龄比较早、进展的速度比较快,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中主要以核性白内障为主[2],其主要的特点是晶状体呈现均匀一致的混浊,晶体密度增高导致核硬度增高,进而导致颜色加深[3]。在白内障发生的早期,患者往往会出现远视力的降低、明显的视疲劳等症状,这些症状不能通过眼镜度数的调节而得到完全的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玻璃体液化、晶状体囊袋大、眼轴长等特点[4],并且很多患者都合并有视网膜脉络膜疾病以及黄斑的病变,属于一种难治性的白内障,所以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时机显得尤为重要。在本研究中探讨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使用IOL植入术与超声乳化吸除方法结合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24~46岁,平均(31.83±2.09)岁。40例患者中患眼共68眼,眼轴的长度在(29.19±1.89)mm,手术之前的矫正视力:≤0.02的有22眼,在0.03~0.04的有25眼,≥0.05的有21眼。皮质混浊16眼,后囊膜下混浊24眼,核性混浊28眼。按照LOCSⅡ对晶状体进行分级[5]:Ⅱ级核28眼,Ⅲ级核31眼,Ⅳ级核9眼。另外,排除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所导致的眼部疾病。

1.2 方法

在对患者实施手术前,要使用裂隙灯对患者的眼前节进行检查,需进行手术的眼睛要进行散瞳处理,再用90D前置镜对眼底视网膜脱离及视网膜干性裂孔等眼部情况进行检查。采用IOL Master对眼轴进行测量,行眼部后段的B超,视网膜黄斑部的OC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计数的检查,使用SRK/T公式计算IOL度数。

手术方式选择IOL植入术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方法,手术前对患者实施散大瞳孔、表面麻醉的操作,然后进行透明角膜切口及辅助切口。将粘弹剂注入前房内,连续环形撕囊,直径在5.5 mm左右,水分离后,使用超声乳化吸除术吸除晶状体的核,对晶状体的皮质进行灌注抽吸,将粘弹剂注入,囊袋内植入折叠型的IOL。将粘弹剂吸除,水密切口,手术结束后的用药情况为5 mg/5 ml的普拉洛芬滴眼液每天使用4次,疗程为3~4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4次/d,使用14 d后停药。对并发症、眼压、最佳矫正视力等情况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矫正视力情况、脱残率、脱盲率、屈光度偏差值等情况[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患者的矫正视力情况

患者手术后3个月的矫正视力较手术前的矫正视力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2.2 手术后患者屈光度偏差的情况

屈光度偏差值在±0.50D以内的占58.82%,屈光度偏差值在±0.50D~±1.00D的占36.76%,屈光度偏差值在±1.00D~±2.00D的占4.41%,见表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对视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度近视与白内障是目前对人们视力影响较大的两种眼部疾病[7],高度近视病变的基础是眼轴的变长、巩膜壁的变薄、悬韧带变得脆弱。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具有其特殊性,高度近视的存在,使患者的视力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往往会伴有黄斑劈裂、巩膜后葡萄肿、周边视网膜变性、巩膜变薄等[8],在这些伴随症状中,对视力影响最为严重的是黄斑区的病变,对手术的效果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分析探讨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使用IOL植入术与超声乳化吸除方法结合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通过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IOL植入术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方法进行治疗后,患者手术后3个月的矫正视力较手术前的矫正视力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

在本研究中将IOL植入术与超声乳化吸除术应用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显示较好,在进行手术前对患者的眼部进行详细的检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术中使用直径适当的连续环形撕囊,充分的进行水分分离,对发病比较早期的患者,使用较低的超声能量即可以将白内障摘除,在手术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超声能量的稳定,减少手术中眼压的波动。在进行手术时,要做到细心谨慎,超声乳化碎石时要以高负压、低灌注、低能量的原则为指导,对超声的时间要做到尽量的缩短,来减少对眼内组织的破坏,超声乳化的时候要使得前房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深度,注入的粘弹剂要适量。IOL植入术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此种手术方式在较低的能量下便可以完成,显著的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也解除了患者长期戴眼镜的烦恼,缓解了视觉疲劳的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使用IOL植入术与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方法,临床上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患者手术后的矫正视力显著改善,屈光度偏差值也有较大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宏权,韩宇,杨君,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9):1075-1078.

[2]马晓瑜,曹英.超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分析[J].中外医疗,2013,33(8):44-45.

[3]王梅芳,张炜,郁文国.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32-33.

[4]唐东永,李霞,梁皓.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Bigbag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眼囊袋内的稳定性[J].眼科新进展,2013,33(6):542-545.

[5]邱艳飞,何建中,兰婷,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硬核白内障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4):146-147.

[6]邢晓杰,汤欣,宋慧,等.Quatrix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5):399-404.

篇(4)

1.霍乱:

 

一般为无痛性腹泻,往往伴有呕吐。每日几次至几十次的腹泻,排出淘米水样大便,患者四肢冰凉,双眼凹陷,严重脱水,治疗不及时可在发病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内死亡。

 

2.细菌性痢疾:

 

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起病较急,高热达40℃以上。

 

3.伤寒、副伤寒:

 

主要症状有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肠出血、肠穿孔为主要并发症。

 

4.病毒性腹泻:

 

主要症状为排出黄色水样便,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其呕吐和腹泻症状比霍乱轻,但对婴幼儿具有较大的危害。

 

5.甲型肝炎:

 

儿童患者常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精神不振、不爱动等表现,部分病人起病时常有发热,此时做化验检查会发现血清谷丙转氨酶异常升高。如为黄疸型肝炎,则同时还伴有小便赤黄、眼巩膜变黄、全身皮肤变黄等症状。如达到重症程度,还会出现高烧、频繁呕吐、重度腹胀、乏力、黄疽加重并伴有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症状。

 

饮水卫生是灾后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措施,要做好水源保护,防止水源污染。我们必须要防止“病从口入”,重点是不喝生水喝开水;食物要彻底煮熟,不吃未煮熟的食物;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熟食品要有防蝇设备;接触排泄物后,应立即洗净手。病人的排泄物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教育儿童不要随地大小便。劝阻灾区群众在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不吃“大席”,不搞聚餐。群众出现腹泻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自觉隔离;并积极配合疫情调查以及消杀工作等。

 

-洪灾后需要重点关注-

 

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及其预防小知识

 

1. 流行性出血热:

 

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起病急、发冷、高热,患者常极度疲乏,剧烈头疼,腰痛,眼眶痛,称为“三痛”,同时患者有“酒醉貌”。

 

2. 钩端螺旋体病:

 

简称钩体病,多发生于抗洪救灾和田间作业人员中。鼠和猪是北方的主要传染源。钩体病主要症状和体征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小腿肌肉触痛、浅表淋巴结肿大和眼结合膜充血等,严重者可造成肝、肺、脑、肾等重要器官受损,并危及生命。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和钩体病的主要措施是灭鼠和做好家畜管理,同时不要接触不明原因死亡的动物。做好家畜管理主要包括管好家畜传染源(猪、犬和牛等),不让粪尿液直接流入水中。提倡圈养猪,搞好猪舍的卫生。将家畜用水池塘与人用池塘分开等。此外,不在可疑疫水中游泳、洗衣物等,下水作业尽量穿长筒胶鞋,保护皮肤不受钩体侵袭,不喝生水等。

 

3.流行性乙型脑炎:

 

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家畜(猪、牛、羊、马)和家禽(鸭、鹅、鸡等)。蚊子为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临床上发病突然,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

 

预防乙脑等蚊媒传染病的主要措施是防蚊灭蚊。外出尽量穿长袖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避剂,室内防蚊灭蚊要充分利用纱窗纱门、蚊帐及居室内喷洒灭蚊药等。加强人畜隔离手段,改善居住环境,降低居室周围的蚊虫密度,减少被蚊虫叮咬的机会;排除居住环境周围的各种积水(翻盆倒罐),清除杂草,减少其孳生地。

 

4.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是由布氏菌感染造成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等。主要传染源为羊和牛。发病前病人往往与牛、羊或其制品有密切接触史。

篇(5)

二、组织开展防控科普宣传行动

按照县委、县政府及指挥部印发的关于疫情防控的倡议书、防控宣传知识等积极开展宣传,并通过微信、QQ等社交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宣传,更新安全教育宣传栏,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相关的知识。充分利用“微”微信公共号、大厅LED显示屏及门前主公路悬挂“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标语等方式,并每天在大厅LED屏滚动播放预防小知识。根据疫情动态,持续抓好肺炎疫情期间的爱国卫生运动号召全局人员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做到及时学习科普知识,营造“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良好氛围,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并且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家属做好家庭卫生及疫情防护工作。全局人员严格按照疫情期间办公要求细致落实测温洗消等规定。

三、积极协调、办事防疫两不误

篇(6)

很多人乐于自己用药治疗感冒,但是否会选择感冒药呢?

在选择感冒药前,首先应诊断明确,是普通感冒、上感,还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90%的感冒可由多种病毒引起,因此治疗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目前对普通感冒和流感都应用抗病毒的药,如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等。对症治疗感冒的药物主要有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减轻鼻黏膜充血药、镇咳祛痰药几类,如新康泰克、泰诺等,主要是解决头痛、流涕、鼻塞等症状。当有明显的细菌感染症状时,再加用抗生素,当然,对于年老体弱者或婴幼儿,也要适当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

利巴韦林又名病毒唑、三氮唑核苷、尼斯可等,能够阻断病毒复制的重要环节――次黄嘌呤向黄嘌呤的转化,从而抑制了多种病毒的DNA和RNA复制,是广谱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对多种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适用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性鼻炎、咽炎、咽结膜热)、疱疹口炎、带状疱疹、小儿腺病毒肺炎等疾病。常用剂型有注射剂、片剂、口服液、气雾剂等。特别是利巴韦林气雾剂(信韦林),该剂型可使药物直达病灶部位,迅速阻止病毒复制,更有效地防治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与口服相比,剂量很小(仅为口服的6%~10%),几乎无不良反应,而且携带、使用方便。5毫克/毫升的雾化吸入可以明显缩短病程。

此外,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活动,保暖及室内通风,多饮水,进流质或半流质而营养丰富的饮食,适当进食新鲜蔬菜、水果,戒烟戒酒等,对于帮助恢复机体抵抗力、减轻症状、促进早日康复是有利的。健康者也最好远离感冒的病人,以免被传染。

应当在感冒初起时就及时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合并症。给儿童擤鼻涕要按住一个鼻孔,擤另一个鼻孔,千万不能两个鼻孔一起擤。感冒后一段时间内最好不要游泳,也不要乘坐飞机,因为感冒后咽鼓管肿胀、堵塞,易诱发中耳炎。孩子感冒后如果有耳朵疼、耳朵堵的感觉,一定要高度怀疑中耳炎,及时就医。治愈后,要到医院检查听力。

小知识

篇(7)

学校常见传染病有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腮腺炎、水痘、流感等。其中腮腺炎、水痘、流感及麻疹

均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所以我们每人都要充分认识传染病对我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轻者可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重者可留后遗症甚至死亡。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主要表现:起病急骤、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

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防治:

(1)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注意保暖;

(2)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3)让幼儿多饮水、多吃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

C;(4)注意通风,居家和教室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到一个小时;

(5)尽量避免幼儿出入公共场所;

(6)要注意幼儿个人卫生,要勤洗手。员自觉接种流感疫苗,并可“组织流感疫苗的自愿接种工作

:如果流感和禽流感这两种病毒混合,再演变为人传人的病

毒,那将是人类的一场灾难!

3、水痘: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

发热和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传染性强,

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

预防:除注意空气流通外,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后全

部疹退为止,对有接触者可在

3日内注射水痘带。 手足口病:患儿有轻微的发烧,口腔内部出现水泡,有时会 伴有疼痛感,形成口腔的浅表溃疡。病后

1—2天,患者的手脚上会出现水泡

(多见于患者手指、手背和脚背的皮肤表面),但不痒不痛。 预防: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尽量少让幼儿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5、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发热、咳嗽、流涕、眼膜充血、口腔粘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主要特

征,麻疹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是唯一传染病,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预防:

(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隔离患者治疗后5天。

(2)增强免疫力,可肌注丙种球蛋白或麻疹疫苗。

(3)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6、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是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病毒侵入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腺肿大或者两侧腮腺同时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开口和咀嚼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胀痛加剧,常可波及邻近的颌下腺,台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腮腺肿大可持续

5日左右,以后可逐日减退。全部病程约7-12日,可并发炎、卵巢炎、脑膜炎等。 预防: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服用中药抗病毒冲剂预防,流

行季节注射“麻腮风”疫苗提高免疫力。

秋冬季预防传染病的总体原则应为以下几点:

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

防护意识。

3、居家、教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幼儿园开展晨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

5、适当的采取预防性服药措施。

6、尽量不到卫生条件差,没有消毒设施的小餐馆用餐。

7、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

长安一小学生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

2 秋季空气干燥,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引起一些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容易引起暴发流行,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秋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而在学校出现较容易引起流行的是:

流感、流腮、水痘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下面就将这些常见传染病的有关防治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 秋季学校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潜伏期

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

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染期为

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 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

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 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 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 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

7-10

天可治愈。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

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

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 多见。

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

痂为止。

3.流行性腮腺炎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传 染病,一般2周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发热、耳下腮部、颌下漫肿疼痛,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方蔓延,可并发脑膜脑炎、急性胰腺炎等。染源是腮腺炎病人或隐性感染者

冬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讲座

一、 流感的预防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急性流感患者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病初2—3日传染性最强,病后7日后仍有传染性,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预防:

1、避免受凉:当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出门在外要尽量站在空气通畅的地方,同时尽量少到拥挤的公共场所。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我们每天的大课间对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十分重要,所以希望同学们没特殊情况都要参加。在假期中同学们每天早上也可以进行晨练,增强体质。但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3 、净化环境: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教室的同学要先把门窗打开通风五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尽量不要拉上窗帘让阳光射进室内,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起到消毒效果。

4 、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所以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让父母监督自己严格执行。

5 、冬季干燥,应多喝热开水。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还具有一定的抗感冒的作用。同时豆制品,鱼虾蛋类等能够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6、免疫预防:没有患病的同学也可到防疫站或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

二 、食物性疾病预防

天气转凉,许多人在吃东西时就不像夏天那么注意了。而冬季依然是食原性疾病多发季节,人们应该提高警惕。时值冬季,更应该把好“病从口入”关,注意方方面面的食品卫生问题,防患于未然。

人们所说的肠道传染病,医学上是指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一类传染病。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是该类疾病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等传

播。特别是现在长时间不下雪,气候干燥,空气中的细菌较多,如预防措施不力,极易引起急性肠道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腹泻、呕吐、腹痛、腹胀是很多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共同症状,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的发生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增进人体抵抗力着手,严格把好“病从口入”关。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在教室准备好自己的杯子,不要和他人共用。

(2)加工菜品必须煮熟烧透,尤其是海产品、水产品更要煮熟烧透,不要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比如说诺瓦克病毒,主要就是通过粪口传播。这种病毒在冬季隐藏在贝类海鲜等食物中,人吃进去后可通过人体的排泄物和呕吐物进行空气传播,所以一定不要吃生的或者是半生的海产品。

加工好的菜品要妥善保存,避免熟食品与生食品接触,用于加工生、熟食品的刀具、餐具、案板等要分开,所有置备食品的用具表面必须干净,抹布应每天清洗,以防止食品制作过程中的相互污染。

(3)不要食用腐败变质的禽、蛋、肉、水产品以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要食用发芽的土豆及霉变玉米面。不要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包括一些野生植物、野果等)和水。

(4)在学院食堂用餐,不要在外面小店用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饮用安全卫生的水,不要喝来历不明的水,避免喝生水,尽量饮用开水。

(5)加强个人体质锻炼,做到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小结:只要我们加强注意,提高预防意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炼造一个强壮的体魄,就不怕寒冬的来袭。

冬季传染病预防小知识

1、避免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净化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过室内;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间。

3、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4、增加营养。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讲究卫生。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常剪指甲,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

7、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8、早发现、早治疗。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切忌不当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乱吃药。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

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篇(8)

理 念

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是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综合疗法,但其中的关键乃是抗病毒治疗。这是由于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而且能改善肝功能和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病变;还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其传染性,最终使病毒清除,终止病变的发生、发展,使病损修复,阻断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和肝癌。这便是当今对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新理念。

回想以往,我们在治疗乙肝病毒中所存在的误区、盲点,还真不少。

首先是不注重抗乙肝病毒治疗,误以为转氨酶(ALT)异常就是提示有传染性的指标,并以为转氨酶越高,传染性就越强。遗憾的是,持有这种错误观点的,现在仍大有人在。他们只重视降转氨酶,不考虑抗病毒治疗;在选择抗病毒治疗时机上,总是先采取措施把转氨酶降至正常,或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加用联苯双酯之类强降酶药物。这使得很多患者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在抗乙肝病毒药物的选择及方法上,有的医生或患者,不愿接受国际公认的抗病毒首选药α-干扰素、次选药新核苷类似物,而长年累月地接受中药抗病毒治疗,或只想用某一种药物、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结果只能是以失败告终。这样不仅给患者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还使他们在精神上蒙受很大挫折,伤心失望之余,有的还得出“乙肝没法治”的结论,以麻痹自己。

药 物

在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在抗乙肝病毒治疗上,已获得许多新的进展。现在的治疗方法主要锁定以下三类:

(1)用α-干扰素和核苷类似抗病毒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地卡韦等,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

(2)以细胞因子如胸腺素α1、白介素12、γ-干扰素等,进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治疗;

(3)采用抗HBV治疗性疫苗,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

特异性免疫疗法对乙肝病毒而言,确实是一种全新的疗法,其特点是它可以打破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免疫耐受,也就是说在谷丙转氨酶不高的情况下,亦可接受此种疗法。

在我国,特异性免疫疗法是1998年9月获国家卫生部批准,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研究协作组,组织有关单位采用基因重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制成的治疗性疫苗。先后观察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370例,结果使HBsAg、HBeAg及HBV DNA阴转率分别达到14.7%、30.0%与37.3%,疗效较好,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这种方法还很安全,至今未发生令患者不能耐受的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目前,正在为能够达到抗乙型肝炎治疗的总目标而努力。

前 景

2004年4月召开的第39届欧洲肝病会议上,有专家报道:单用阿德福韦,可使部分患者HBsAg、HBV DNA转阴,ALT恢复正常。用阿德福韦酯化物治疗一年过程中,90%以上患者能保持HBeAg血清转换。

另外,聚乙2醇化干扰素α-2a(派罗欣)单用,也能产生比拉米夫定高的持续应答率。笔者以此药联合胸腺肽-α1(基泰)治疗慢乙肝6例,其中已有1例HBsAg转阴,另1例HBsAg也已由治疗前的强阳性,至治疗5个月时的弱阳性。初步看来已显示出较好苗头。如能再配合前述的特异治疗性疫苗,其疗效将会更好。

据悉,目前我国正在抓紧研制的DNA疫苗、树突疫苗等治疗性疫苗,前景看好。所以,虽然前程困难不少,但乙肝患者却不要为此失望,因为科技总在前进,明天定会胜于今朝。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下午,咨询电话:021-63610109转43923。)

小知识

抗乙肝病毒疗效的总目标是什么

总目标分为两种,即近期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目前据美国肝病学会和欧洲肝病学会抗乙肝疗效共识,均推荐病毒定量终点为保持<105copies/ml,使病人处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对HBeAg阳性病人则需要达到HBeAg/抗HBe长期保持血清转换状态(即HBeAg转为阴性,抗HBe转为阳性);ALT保持正常和肝组织学指数好转(仅有陈旧性病变或轻微炎症)。

篇(9)

发热、皮疹、口腔疱疹,一样都不可小视

潜伏期,不能掉以轻心。有的家长说,孩子昨天接触了患手足口病的孩子,但这两天没什么异常,看来没有被传染上。其实,手足口病有一定的潜伏期,即孩子在接触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后,不会马上发病,所以看不出异常。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天,多数为3~5天。因此,父母不能大意,需要细心观察。

发病初期,常误以为感冒。潜伏期过后,在发病初期,有的孩子会出现发热、流涕、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在疾病流行期,父母需留意孩子的体温变化。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更需密切留意孩子的伴发症状。

典型症状是皮疹和口腔疱疹。发病1~3天后,以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等皮疹,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为特征性表现。但不是说身体的这些部位会同时出现上述症状,比如,部分患了手足口病的孩子仅表现为口腔或手、足、臀部某一或某些部位有皮疹,部分人则在臀部、膝部甚至全身也可出现皮疹。皮疹一般不痛、不痒、不结痂,约5天左右由红变暗,1周左右消退,不会留疤。但若是口腔黏膜出现疱疹,一旦破损容易引起溃疡,就会有明显的疼痛。这时,婴幼儿表现为哭闹、流口水增多、不愿意吃奶等,大一些的孩子表现为不愿意吞咽食物,说嘴巴里面疼等。

健康小贴士:手足口病的严重程度主要看是否并发脑膜炎、脑炎、肺水肿、肺出血、心肌炎等,而与皮疹多少关系不大。如有些患儿皮疹很少,却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重症患者病情发展相当迅速,若不及时就医可危及生命。在疾病高发期,父母每天帮孩子洗漱时,需留意孩子的口腔、手掌心、脚底板、臀部、等部位有无可疑皮疹,即使只有几粒小疹子,也不可忽视。

如果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手、足、臀部有皮疹,或口腔内出现疱疹,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若疑似有并发症,应住院积极治疗。手足口病虽然不是一种新型的传染病,但需早预防、早治疗,以避免并发症危害孩子健康。

预防手足口病,注意个人和周围环境卫生是关键

手足口病听起来有些“凶险”,但我们也不用惊慌。将“常洗手、勤开窗、喝开水、食熟食、晒衣被”这15字口诀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对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都有帮助,这就从一定程度上预防了该疾病。

1.常洗手、晒衣被,可避免儿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帕、玩具、牙杯、食具、衣物、床上用品等。

手足口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是粪―口传播和密切接触,这两者都离不开手。因此,最简单的“洗手”恰是非常有用的预防方法。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的习惯可降低患手足口病的风险。比如孩子进食或接触食物前,在大小便、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捂时碰到呼吸道分泌物、公共场所玩耍等之后都要及时认真地洗手。若孩子有吮吸手指的习惯,爸爸妈妈一定要帮孩子纠正过来。

健康小贴士:父母也要注意手部清洁。手足口病主要的传染源是有症状的患者及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而后者易被忽视,如成年人免疫力较强,感染后常不发病成为隐性感染者,或症状较轻不易察觉。所以,爸爸妈妈也要常洗手,可保护自己并防止把病毒传播给孩子。例如,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到家,在接触儿童前也要先洗手、更换外套。

经常洗晒孩子的衣物、被褥,对孩子的玩具、水杯、食具定期清洗消毒等能减少孩子接触感染的机会。一般不需要特别用化学消毒剂来消毒,由于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热敏感,用热水浸泡、开水烫煮,或在阳光下晾晒,就是简单又有效的消毒方式。对于被污染的物品,也可从超市选购有卫生许可证的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用相应比例的水配制后,采用浸泡或擦拭消毒。

2.勤开窗,可避免病毒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手足口病的发生与接触的肠道病毒种类、数量密切相关,当环境中病毒的种类、数量增多时会加大感染的风险。在天气较好时,勤开窗通风可以减少室内病毒的浓度,减少感染。另外,在疾病流行期,还应减少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质量较差的公共场所去,避免近距离接触患病的儿童,以免从空气飞沫中传播病毒。若出入人多拥挤的场所,可戴上口罩。

小知识: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 组16型(CA16)最为常见,其中EV71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优势病原。不同型别的肠道病毒感染后不能提供交叉免疫保护。因此,以往生过该病的儿童,也有可能再度感染其他型别的肠道病毒而再患手足口病。在疾病流行期,同样需加强防护。

3.喝开水、食熟食,可避免饮用或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途径传播。

篇(10)

通常以打喷嚏、鼻塞、流涕、流泪等局部卡他症状为重,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采用对症治疗的药物进行治疗,一般经3~7天痊愈。

治疗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要,原则上常规治疗不使用抗生素,只有出现合并细菌感染时,由医师根据检出的病原菌类型,合理使用抗生素才有效,患者忌自行使用抗生素。近期各种媒体报道出现的“超级细菌”,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有密切关系,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亦可经接触传播。具有暴发、蔓延、覆盖面广的特点。

多以全身性症状为主,表现为起病急,伴发热(多以高热为主,常达39度)、头痛、寒战、肌肉痛、咳嗽、咽喉痛、虚弱疲乏等,可持续2-3周,并可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而威胁患者的生命,近年来大家熟知的“甲流”、“禽流感”都属于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在治疗上多采用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同时对患者进行隔离,并加强室内通风和空气消毒。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是针对流感流行特点接种流感疫苗。

不同病毒引起的感冒症状可能不同,并伴有自身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如受凉、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烟酒过度、全身性疾病以及鼻部本身的慢性疾病影响呼吸道畅通等。治疗药物多以复方组成,常选择用针对头痛、发热症状的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或阿司匹林;缓解卡他症状的抗过敏药物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扑尔敏);减轻鼻黏膜充血的药物伪麻黄碱;镇咳药物常选用右美沙芬;抗病毒药物多选用金刚烷胺等等。

选用感冒药物应对症治疗为主,避免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特别注意休息、饮食清淡、大量饮水,可选用含大剂量维生素c的橙汁饮用,这可给免疫系统充分的体力支持。

中医感冒分类

中医认为,感冒是因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头痛、鼻塞、鼻涕、喷嚏、恶风寒、发热、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主要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三种类型。

风寒型感冒

病人除具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肌肉疼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这种感冒由于病人感受风寒之邪气。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正柴胡饮冲剂、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

风热型感冒

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黏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便秘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清开灵口服液、银黄颗粒、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莲花清瘟胶囊、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暑湿型感冒

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预防感冒小知识

经常彻底地洗手,尤其是当你接触感冒患者后。

多喝液体,如水、果汁等,有助于缓解鼻塞,避免呼吸道脱水,此外温开水还能缓解咽痛症状。

干燥的冬季可以在室内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的湿度,可以缓解感冒症状。

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老少皆宜的感冒药膳

荆芥粥

【组 成】荆芥10克、薄荷5克、淡豆豉10克、粳米80克。

【功效主治】发汗解表,清咽利喉,退热除烦。适用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心烦失眠等症状。

【煮制方法】先将荆芥、薄荷、淡豆豉煎沸后五分钟(不宜久煎),取汁,去渣。另将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同煮为稀粥。

【方 解】荆芥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外感药物,药性较为平和,有发汗、祛风、解表的功效,无论风寒和风热证,都可选用。薄荷为辛凉解表药,有发散风热的作用,用于治疗感受风热之邪,身痛不出汗,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淡豆豉是用大豆加工而成,有解表除烦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发热恶寒、头痛、胸中烦闷、虚烦失眠等症,风寒风热证都可选用。三药与粳米煮粥用服,由于三药力量缓和,对于一切感冒之症均可选用,加上粳米有扶正和胃功能,所以“祛风而不伤正气,发汗而无损阴液”,所以,老幼体弱均可服用。

【服用方法】每日适量,分二次温服,服后盖被休息,使微微出汗,效果更佳,一般以2―3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由于荆芥、薄荷的有效成份均为挥发油,所以煎煮时间不宜过久。

【出 处】《养老奉亲书》

防风粥

【组 成】防风10克、葱白二茎、粳米80克。

【功效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适用风寒感冒,发热畏寒、恶风、自汗、头身疼痛、关节酸楚不适等。

【煮制方法】取防风、葱白煎药汁,去渣,先用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稀粥即可。

篇(11)

当然,在你什么防护措施都不做的情况下,是很难躲过流感侵袭的。这个春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把流感拒之门外!

小知识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哪里不一样?

普通感冒又可以称作“上呼吸道感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受寒受凉后容易发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比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和咳嗽。而全身的症状不太明显,通常不会身体发热、头疼和全身感到不适。另外,患上普通感冒后不容易传染给他人。

流行性感冒,顾名思义,有很旺盛的传播性,用一句流行的话说,就是“杀很大”。和普通感冒不同的是,流行感冒病毒和电脑病毒很像,它的版本经常“刷新”,对于免疫系统来说,不是“熟面孔”,无法快速识别和进行相关处理,所以病毒常常很快就能长驱直入人体各深部器官,造成可怕的后果。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英国2010年12月初开始的一波流感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将39个生命带给了死神。流感的特点是全身症状严重,包括高热、头痛、四肢酸痛、没有食欲、乏力、困倦,而普通感冒中比较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则表现较轻。另外,流感在冬春季节比较多见。

怎么穿

“春捂秋冻”这句已经被历代验证的健康谚语你肯定听说过。无论是预防流感,还是普通感冒,防寒保暖绝对是必要的。

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是初春的主要特征,天气预报里除了会有天气情况,还有“穿衣指数”报告。穿衣指数一共分8级:

1-2级 夏季着装,可穿短款衣物,衣服厚度低于4毫米;

3-5级 春秋过渡着装,可穿单衣、夹衣、风衣或毛衣,衣服厚度为4-15毫米;

6-8级 冬季着装,可穿棉服、羽绒服,衣服厚度大于15毫米。

戴口罩,不要让流感“飞”

进入春天,口罩就愈加流行起来,除了挡风沙,还有挡流感病毒的重要任务。面对市场上一次性的、棉质的、多层的……种类繁多的口罩,到底应该如何选择才能有效防止病毒入侵呢?

时尚口罩的硬伤

好看的有味儿,没味儿的不好看。

文具店、小百货店、地摊上随处可见的漂亮印花口罩逐渐取代老式纱布口罩,成为大街上的主流,甚至成了时尚。可是,这样的口罩并不能阻挡流感病毒,相反,却给健康带来不小的隐患:

1 印染工艺 市面上卖的很多几块钱的印花口罩,其成本可能只有几毛钱。本应用染料印染的口罩,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容易脱落的涂料工艺生产,对健康造成损害。

2 面料和填充物 有些口罩做工十分粗糙,其里外面料用的都是涤纶,填充物用海绵泡沫,这样不仅不能保暖防尘,甚至还会吸附灰尘。普通健康人戴了可能没什么感觉,要是哮喘、过敏人群戴了,反而会加重病情。

相关链接:时尚口罩需要标准

其实在国内口罩是有标准的,早在2003年,“非典灾难”发生之后,中国就第一次对普通脱脂纱布口罩和医用口罩了国家标准,其中对于口罩的长度、层数、密度、微生物指标等均有严格明确的技术要求。然而市场上充斥的时尚印花口罩大多是棉布或是其他纤维面料制作的,并不在“普通脱脂纱布口罩”之列,也就无法以纱布口罩的国家标准规定去规范。对于普通时尚口罩的监管,目前依照的是国家纺织品的相关规范和说明。

简单来说,现在的普通口罩,其安全技术标准和普通的袜子、内衣是一样的。这种没有按照阻隔病菌的标准制造出来的口罩,和围脖有什么区别?

预防流感,至少要戴N95型口罩

在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制定的标准里,N95是感染防护的最低标准,最大的特点是能够预防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医院里的防治甲流的医生都要佩戴N95型口罩。

作为普通老百姓,如何方便地选择有效的口罩呢?

选择口罩要看三大指标:阻尘效率、与人脸的密合度和佩戴舒适度。

首先看阻尘效率,即对微细粉尘(5微米以下的呼吸性粉尘)的阻隔效率。市场上普通的棉布口罩纤维很粗,完全无法过滤较小微粒。纱布口罩阻尘效率也比较有限,至少12层纱布才能阻隔一定直径的粉尘颗粒。

其次要看与人脸的密合度。比如棉布口罩和纱布口罩都因为不是立体成型,与面部有空隙,给病毒留下可乘之机。

最后再看佩戴舒适度。不是立体成型的口罩不仅会与面部形成空隙,还会由于过于接近口鼻部分,导致呼吸阻力大,容易沾染秽物、滋生细菌。就拿12层纱布口罩来说,戴上这么厚的口罩肯定是舒适不到哪儿去了。

如果没有条件获得N95型口罩,不得不选择12层或16层纱布口罩,就要注意平时养成良好的佩戴习惯:

每天用开水烫5-8分钟,清洗干净,挂在有日照、通风的地方晒晾干静;准备至少3个口罩经常换洗;每天连续佩戴口罩不超过4小时。

怎么动

即使在户外有感染流感病毒的危险,那也不能总是宅在屋子里不是?到大自然中去,做做户外运动,如快步走、跳绳等,加强锻炼,是提高防流感免疫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勤洗手 少揉眼

常见的传染病80%以上是通过手来传播的。就算你只是碰到有流感病毒的门把手,都很有可能在擦嘴、擤鼻、揉眼的过程中将病毒引入人体。因此,洗手是切断病毒传染途径中的重要一环。

洗手前准备:除去手上的戒指和其他饰物-用温水打湿双手-在一只手的掌心中放少量洗手液(尽量不用块状肥皂,因为长期处于湿润状态的块状肥皂容易受病原体污染)

开始洗:沾点洗手液,先搓出泡沫

必要的话,再洗一下手腕,

最后用流动的清水将手上的泡沫彻底清洗干净。

以上步骤至少要持续15秒。

洗手后:

洗干净的手最好以下垂的姿势自然晾干或甩干,然后用―次性纸巾擦手。如果用毛巾擦手,最好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用擦手毛巾。

睡得好 抗病毒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提高免疫力、抗拒流感病毒的关键。

研究表明,

每天只睡4个小时的人,

比每天保证睡8个小时的人所产生的抗体减少了一半。

得了流感之后,

更要保证每天10个小时的睡眠,

并且尽量不要带病上班,

以免过度劳累而造成肺炎等并发症。

怎么吃

营养均衡是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的饮食原则,流感高发季节更要注意。除此之外,许多人还会服用传统药剂――板蓝根和小柴胡颗粒来预防流感。

板蓝根最多用三天

所谓“板蓝根是预防流感的最佳药物”之说,是证券市场为了抬高某些题材股的说法,至今没有科学证据能证实板蓝根可以有效预防流感。因为存在错误的认识,有的老百姓还将板蓝根当作家常便饭,一有鼻塞头疼的,就服用两包板蓝根冲剂,甚至天天喝。

是药三分毒,近年来因为滥用板蓝根而发生过敏的现象可不少。板蓝根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药性为凉性,滥用板蓝根可能会引起头昏眼花、胸闷气短、呕吐、四肢麻木等过敏反应,严重者还会导致休克。专家建议,板蓝根最多喝三天。

小柴胡清热不化湿

流感的特征与传统医学理论中的“风、热、湿”有关,小柴胡颗粒中含有柴胡、黄芩、党参、大枣、甘草、姜半夏,对于热毒等症状有抗菌抗毒的功效。但是,至今临床实验中仍未有证明表示小柴胡颗粒确实就能预防流感,包括甲型H1N1流感。

作为属性寒凉的药物,过量饮用小柴胡非但不能预防流感,反而会降低自身免疫力。

理论上来说,寒凉的食材均对预防属“热”的流感有一定作用,燥热食物对于预防流感则有反作用,应尽量少吃。

营养保暖不可少 接种疫苗更有效

其实,要想彻彻底底地把流感拒之门外,吃药不如多洗手,洗手不如打疫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