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培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凝练了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这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既突出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时代新人方面的独特贡献,符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展特征,又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保持衔接与一体化,同时为道德与法治课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找到了可以落地即与学习内容直接关联的目标,从而能够围绕核心素养重组课程内容。同时,我们还研制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有利于改进教学方式,突出活动和议题式教学,开展综合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可以预期,围绕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能够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实现了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表述与分学段阐述的有机统一
新标准在描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时采用了一些具有统摄性的大概念。这些目标是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转化和落实,是对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综合性表述,整合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是对2011年版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传承与超越。这样,课程目标侧重在学生发展上,落实到具体的问题解决和实践过程中,不再是相互割裂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此同时,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按照四个学段,即“二二二三制”(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根据每个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分别阐述了课程的学段目标,使学段目标之间体现出较好的连续性和进阶性。这是课程标准研制的一大突破,尤其是对道德与法治这门政治性比较强的课程,能够分段进行系统全面的量的刻画,可以说是政治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
担当精神是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实施培养这种素养的主要课程,教师对培养学生担当精神的意义和途径应该有明确的认识。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培养学生担当精神的意义
(一)担当精神在青少年中有弱化的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任何事物的评价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功利化的色彩,这无疑对人们的思想以巨大的冲击。人们对个人利益看得越来越重,对集体、国家、社会的责任逐渐淡化。这对当前中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让中学生从社会上习得了不良的思想观念,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受到削弱。担当精神教育的弱化,是当代中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淡漠的直接原因。近年来,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扭转担当精神在中学教育弱化的倾向,关键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建立以“学生核心素养”为统领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二)培养学生担当精神是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的必然要求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提出,“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最关键的、最必要的基础素养,也就是说一个人成为合格的公民,必备的品格是什么,必备的能力是什么。核心素养包括了三大领域,六种素养,十八个指标的核心素养。第一,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和学会生活。第二,文化基础,包括文化底蕴和科学精神。第三,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1]。它代表了中国学生都应该拥有的基础能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有必然的价值要求,探索担当精神的培养是内在的价值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学生,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国家正在逐步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青年学生必须担当自己的历史使命,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成为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梁启超先生在100 多年前就向中国青年一出如此强烈的期盼。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而现在的中学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将在自己手中变成现实,这是当代青年千载难逢的历史荣光,更是咱们当代青年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是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三)《道德与法治》为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提供了条件
根据2017 年公布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按照中学教育有机衔接的内在逻辑,笔者认为初中政治课程核心素养也应该包含公共参与,而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相当的部分属于责任担当的范畴。责任担当作为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包含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三个具体指标。作为承载国家未来发展希望的青少年学生,需要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既能明辨是非,又能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还要有对国家强烈的认同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几大板块都是立足学生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展开的,这为实施担当教育注入了天然的丰富资源,也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为培育学生的担当精神提供了无限可能。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担当精神的途径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李晓东提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最终表现为综合意义上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而其关键就在于教师对于这种提升的价值认同和实践推进。”[2]每一位教师都对于教学实践有着自己的种种感受,而有心的教师善于从教学实践中发现更多对于自己的教学改进有重要价值的东西。这种发现,需要教学经验,更需要教学智慧。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进展,自觉地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指引自己的教学活动,自觉地优化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认识,在主动关注的过程中及时调整和不断深化认识,及时更新自己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才能更好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迅速展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积极探索适宜的教学方式
1.立足学生发现的教法探索教师不再是知识体系的拥有者和解读者,不再是绝对的知识权威,而是学生发现和成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变基于知识落实的“传授”课堂为给予学生学科能力表现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互动”课堂。要主动关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进展,主动参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进过程,主动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创新探索。2.展现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经历社会实践的机会;既要设计活动以承载学科内容,又要对学科内容精细化设计。活动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思路,理清问题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并进行范式化处理。要了解学生对这一设题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力求让教学过程“活动内容化,内容活动化”,使有关活动的测评可操作。还要了解与教学设计相关的实践意义,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如《中国担当》我们就设计了“学生怎样践行中国担当”的讨论题目,让学生明白自己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可以担当的责任。3.强化辨析和价值引领用支持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基本观点统整统筹处理学科知识,通过事例分析展示观点,在价值情景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澄清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展深化,引领学生认可、信服、坚信根本价值标准;要立足于当今时展的新变化,直面社会思想文化的影响相互渗透,学生接受各种信息的渠道急剧增多的新态势,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要着眼于初中学生阶段成长的新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开放的辨析式学习过程,理性面对不同的观点。如对于国家安全我们该坚持无国界还是坚持有国界的辩论,有助于学生澄清观念,树立起总体国家安全观。学生只有经历自主辨识的过程,自主作出判断,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
(三)整合资源,形成培育担当精神核心素养的场域
1.重视对学生的集体责任感的培养学校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在一定的阶段围绕担当精神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次精彩的主题班会,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洗礼,从而促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定期展示评比中,对优秀学生予以奖励,对有问题的学生予以批评,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常常能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明白自己作为集体的一分子,对所处集体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从而提升其对集体的责任担当意识。2.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当一个民族的子孙没有了对本民族的强烈认同感,这个民族就会渐渐失去生存的希望,因而国家认同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尤其重要。因此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应避免过于侧重形式上的宣传贯彻,与学生实际脱节。在课堂教学渗透中,可以利用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影响学生。比如通过叙利亚撤侨,帮助学生体会国家富强的自豪感;通过灾难事件,帮助学生体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通过“、阿克赛钦地区中印对峙、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制裁华为”,帮助学生体会国家独立的重要性和同仇敌忾的危机感。这些都可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强烈共鸣,培育学生的国家认同,从而愿意为实现国家的发展强大而自觉担当。3.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责任担当意识培养需要学生对责任担当有明确的认知,更离不开中学生自身的社会实践体验。过去的教育基本忽视了中学生在责任担当教育中的主体性,远离学生的真实体验和切实感受,从而使责任担当教育缺乏实效性。通过开展“道德讲堂”“我为长辈做件事”“社会小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养成在家中为长辈尽孝心、在学校为同学送关心、在社会为他人献爱心的良好行为习惯,使自己成为社会的好公民。4.重视对学生的家庭责任担当教育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可以渗透进感动中国模范人物、道德模范人物等内容,更是可以将亲戚朋友或街坊邻居的感人事例讲给学生听。另外,也可以举行“至亲至孝”等主题演讲比赛,提倡回到家中帮助父母做家务,去敬老院做志愿者等,让学生在情感上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情感,从而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学生对父母、家庭的责任担当意识。总之,核心素养中的责任担当是学校育人目标的具体呈现,也是教育实现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课程中要始终坚持这一理念,立足担当这一基点,不断探索实践,完善思政课程实施核心素养培育的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9(b)-0089-03
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应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方向指导,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偏颇。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将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所肩负职责,促使学生持续性、长远化发展。特别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环节,教师有必要提高责任意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其中,使学生的日后发展更加明晰、更为稳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在成长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方可符合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接下来该文将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开展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如下建议。
1做好课堂延伸,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消化能力
小学校内教研工作者在组织教学实践活动的环节,需要基于以往的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教师可加快教学改革进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成长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1]。
建议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明确自身所肩负重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成长特点,针对性地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其中,在参与同时深切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自身成长与发展方面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提升自我,更能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应优化教学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革命烈士缅怀实践活动中,或是观看红色影片,影片观看后及时写下观后感,使得体会进一步深化,进而内化为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或是与学校领导沟通,在组织升旗仪式等活动时,引导部分表现优越的学生上台讲话,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宣传,提高实践力度,为更多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打下铺垫[2]。
2重视课堂教学环节的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
小學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实际等,参照教学目标,不断优化课堂内容,拓展教学路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进一步提升,提高教学质量。建议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仅要彰显自身的专业优势,强化学科教育,同时要加强指导,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念融于课堂,使得课堂内容更具深度、教学措施更加宽泛,帮助学生形成核心价值理念。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将法治、爱国等元素融入课堂中,加强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深入掌握相关知识,内化为综合素质,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受之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3]。
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若想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达到育人目标,那么就要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范围,而其中情景创设教学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学生在参与情景创设活动的同时将加深理解、高效学习,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趣味性,潜在地消化了相关的知识,并理解了其中难点。而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将生活中的场景呈现于课堂,与相关知识点有效结合,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参与情景实践的过程中也将提高对于部分社会现象的认知,理解其中的道理,使学习全过程更具深度与广度[4]。
比如,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基于部分教材内容,设置针对性的情景活动,尽可能地使活动内容紧密衔接,并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其中,使学生在参与情景活动时加强思考,深入探究,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新的认知,从而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体成长及发展方面的影响。
3体现班主任的引导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课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那么就要从多个环节入手把控其中细节,使得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落实更加高效,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入动力源。
这一过程中,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职责,不仅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同时要基于教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妥善处理。比如,部分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乏自信,或存在自卑心理,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加强与这部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避免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相反的,需要帮助学生打开内心世界,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加强认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强化情感体验,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5]。
新出台的中考方案继续实行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办法,从2022届初中毕业生(2019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中考考试总分共计750分,考试科目由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与化学、体育,调整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体育,共8门。其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6科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英语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两种形式,体育考试采用现场技能测试方式进行。
考试科目的分值也有所变化。语文、数学试卷总分由现在的各130分调整为各150分。英语考试总分由110分调整为130分,其中闭卷笔试部分为100分,听力口语自动化考试部分为30分。物理与化学分卷考试,物理试卷总分为100分,化学试卷总分为8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试卷总分各为50分。体育考试总分由30分调整为40分。
随着考试科目增加,文化科目考试时间也随之延长,考试日期由原先的6月16日、17日两天调整为6月16日、17日、18日三天。其中,语文(150分钟)、数学(120分钟)、英语(100分钟)、物理(100分钟)、化学(100分钟)各安排半天,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两门科目安排半天同场分卷进行(共120分钟)。
■计分科目增加,学校向课堂要效率
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介绍,中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有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要求,也与今年上半年我省出台并实施的高考改革方案有关。为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科核心素养、适应新高考等,无锡市及时跟进调整、制定中考改革新方案。
道德与法治课程突出地体现着德育的精神,其中,很多教学环节都无不渗透对良好品德的培养,整个教材体系体现着培养学生德才兼备、适应社会的目标导向。因此,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应当树立两个并行不悖的原则,一个是知识教学原则,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知识素养,能够达到学业考试的要求并不断进步;另一个原则是教师不断树立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不断践行本课程呈现的道德品质和精神,使之不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数来,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修身正己,树立榜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自然受到尊敬和爱戴,自古而今,我们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身处世,处处都有特定的要求。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者,自身首先要修身而养德,不仅要具有渊博的教学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品德,能有一身“浩然之气”,从而使自身更加具有教学自信。
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要不断重视提高自身的修养,广泛领略古人的德育智慧,在学生眼中,教师如同灯塔,更是榜样,每一节课的教学和每一次沟通,都是直面学生的懵懂。所以,教师应该将课程中所渗透的基本德育常识和原则体现在自己身上,让自己能与书本知识融为一体,尤其是体现在课本里的优秀美德,纵然不能一一秉承而践行,也要能够在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中,乃至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让学生看到教师美好的德行和品质,既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同,也树立起榜样,达到以身作则的目的,相互提升。
树立榜样对本课程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不仅要符合教师基本要求,还应该着重力促使自己广泛集聚美好的德行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还应注重体现自身积极健康的一面,尤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将课程中渗透的道德品质结合自身的实际而体现出来。同时,还要发挥各类素材中模范人物的榜样,榜样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青少年学生更容易受到榜样的激励,要让学生在聆听中获得学习的趣味,并得到启发。教师也应从榜样中学习,锻造自己良好的品德,加强学生对教师人格的信服,既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染力和认同感的融合。
二、引领价值,培育情怀
进入新时代,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学生,在理论思维上尚不够成熟,而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刻体现着着党和国家对人才价值引领的深切期望。因此,作为本门课程的教学者,更应当特别注意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导,让学生树立投身祖国未来建设事业的高度自信。
在本课程教学中,要努力注重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要求,把课堂知识中的主要价值要求渗透和融合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学习“国事家事天下事”,结合各类教学素材,调动学生的的家国情怀,认识到自身对于国家与民族未来的意义。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之余应当不断去钻研党和国家的各类制度和战略,从更高的层次拓展自身理论视野,梳理完整的价值结构,才能给学生更明确的价值导向。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中还更加应该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围绕丰富的历史题材,深刻体会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涵,让中学生树立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人。同时,更要不断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通过本课程要让学生在其他各类课程学习中体会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尤其是结合各类文化知识素材,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影响力和地位。同时加大对传统美德的学习,尤其是结合语文课程和历史课程所学,在备课时,将各类美德知识融合在教学环节与习题训练中,加深学生记忆,以深刻的文化,承载深邃的文明,践行美德,共建精神家园,树立积极的人生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学生朝着积极的人生方向迈进。
三、注重方法,知行合一
教师是知识的传承者,也应该是美德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尤其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中更应该相当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学生是教师忠实的聆听者,教师的行为观念和处事原则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青少年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经常浸润在感受品德教育的知识课堂里。因此,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自身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设计探究活动或者组织教学过程的时候,能循循善诱地在整个过程中贯穿一条以用道德教育感化学生的主线。掌握正确的批评和教育的方法,以德服人,注重宽容和严格相互并用的方式。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与学生的对话中,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劝诫和勉励时,需要做到“身正而正人”,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应该首先有“浩然之气”,以严谨的态度治学,以严格的要求督促学生做人处事,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更要注重正确的引导,学会给学生自我反省的时间,同时在班级树立严守正道的教学风气。用集体的力量督促学生,也有助于避免直面冲突带来的误解,让学生自我感知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集体的道德要求。严格的同时也要同时把握宽容的原则,作为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并成熟,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里也应该注重宽以待人,严格的要求、丰富的学识、宽容的态度,能让学生在敬畏老师的同时更加贴近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高效而有持续影响力的教学和人格品质的锻造。
道德与法治课的堂里,教师的尽量可以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链接来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本课程中每个章节都有非常对学生不同角度的品德要求,爱国主义、遵纪守法、文明礼仪、诚信待人等知识无不渗透在本课程知识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要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的重大意义,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中要达到知行合一,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部分知识也理所当然地体现在师生的行动中,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和课堂的互动中,必须坚守以知识促进学生来实践知识,将能够直接在学生身上体现的知识运用到课堂内外,学生所学必须能够以实际行动来体现。也可以通过事例和案例分析,通过正面和反面对比,逐渐帮助学生的判断力,尤其是对道德情操认知,将本课程的德育功能真正发挥出来,完善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
四、秉持信念,诲人不倦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应当有更加厚重的人文情怀,承担起教学任务的同时,更要坚守本课程一如既往的德育情怀。因为在本课程的教学里,几乎处处都体现出育人的要求,所以,一定要具备持之以恒的信念,孜孜以求地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甘于默默无闻,能够不遗余力地将本课程的德育价值贯穿于自身的教学生涯中去。本课程的知识体系随学生的成长而逐渐变得深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抓住知识的重点,另一方面要抓住每个环节的德育重点,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避重就轻。教师要坚守“知”与“行”合一的双重理念,绝不可以忽略本课程字每一个阶段的德育目标。
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本课程的教学者,执着于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有记忆学识之长,能够以所学而所用。但光执着于知识的培养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树对美好德行的培育,使学生不仅仅具备书本的知识,更要懂得传承美好道德,努力完善自身道德水平。因此,作为教学一线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有一颗诲人不倦的爱心,不仅仅要“授业解惑”,更要成为“传道”的载体。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时长记得慎独而内省,让自己学识丰富起来,道德境界高尚起来,不为太多的名利牵绊,也不为各种社会现象而失去应有的高瞻远瞩,要努力学习古人的教育智慧,多搜集古往今来的优秀德育题材。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后,能运用知识并践行知识的意识,注意看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应到它们朝适合自己的方向努力,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功能,不仅体现在书本的文字上,也更要铭刻在学生的心中,而作为本课程的教师,就是负责铭刻的工匠,我们要有工匠的精神,与学生共同成长,与学生一起进步,在课堂内外,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教学中,要注重道德的启发;在批评和表扬的过程中,要能秉持用道德启迪来教育学生的原则。在这里,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注重对学生有充满耐心的关怀,尤其部分学生在成长阶段大多与父母的沟通并不深入,同时对于社会现象的看法也不全面,容易在处理事情时变得偏激,需要在平时多关注此类学生的引导。在平日课余时间也可以多了解学生的认知习惯,结合自我的体会,充分认识学生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走出误区。
五、关爱学生,寓教于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自古不易之道,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工作者,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也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关爱和尊敬。我们要关爱学生,让学生能积极融入教师的角色,尤其本课程的知识点大多相对灵活,部分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课本中的探究与分享涉及很多话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取灵活的方式与学生一起组织探究活动,对于疑难问题,要有耐心地去解释,对于学困生,更应该帮助其找到自身的优势,并促使其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关爱本身就是一种德育,而且是最善意的德育,在这个过程总,学生是开心的,教师是快乐的,寓教于乐,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充满动力的。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是现代法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何辩证性地看待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
一、中国传统社会是伦理道德与法治结合的体现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关系就是以道德与法治为基本内容,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发展演变的基础。
1.伦理道德是中国社会结构与生俱来的特性
梁淑溟认为,中国社会缺乏团体生活的传统,家庭生活的重要性由此突显出来。正是因为重视家庭活动,中国人将伦理关系作为组织中国传统社会活动、建构中国传统社会框架的基本因素。所谓的伦理关系是“此一人与彼一人相互间的情谊关系”,凡是社会中的关系都离不开伦理关系的影响,整个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大型化的家庭,这在政治层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以父子关系定义君臣关系,囊括皇帝到地方官员在内的官僚体系发挥着家长式的作用。
2.法治在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不存在法治的,与其说“依法律而治”不如说“以法而治”。虽然如此,“法”的重要性依然被中国传统社会所重视,具体表现在统治阶级重视通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建构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传统法律体系。
3.伦理道德与法治相互结合并共同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
首先,“礼法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法治观的核心,中国古代法治观的发展既是“礼”与“法”融合统一的过程,也是中国古代伦理法发展演进的过程。从周朝开始,“礼”就被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成为规范国家政治生活和界定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则。孔子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可以看出,儒家将礼视为法律刑罚发挥作用的前提,这一思想在之后又被董仲舒发展为“德主刑辅”的理论,宋明理学更加重视伦理道德,不仅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礼法合一”的思想,更将其提升为天经地义的“天理”。
其次,中国古代法治建设的伦理色彩浓厚,一方面,中国古代的法律规范体现了儒家关于伦理道德的基本思想,法律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倡导礼义、推崇礼法”这一目标的手段;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法律的执行者并不会做到“秉公执法”,“法外开恩”“刑不上大夫”等体现了在社会生活中依然会有逃脱法律惩罚的现象。从本质上来说,伦理道德是法治的核心,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治理模式。
二、道德与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两翼
中国古代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倡导礼法所蕴含的伦理道德观念,最终维护封建王朝的皇权统治,在这一制度下,人们的日常行为必须以其基本的社会身份为前提,必须符合伦理道德的标准。辩清这种做法所带来的利弊是探讨伦理道德与法治关系的前提,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
1.重视伦理道德的社会功能对法律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
伦理道德产生于人类社会漫长的实践活动,往往代表着一种被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取向,它或是一种理想化的观念,或是一種现实存在的文化,但它总能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能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引导、促进人们向善。在实际的法治建设中,法律的作用往往是硬化的,这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带来种种问题,如在法律的制定上忽视道德人性;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过度强调刑罚和法律条文的严谨性等。此外,重视法律道德的教化作用不仅可以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法律规范,还有助于国家各级机关成员带头修身自省,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从人性层面减少违法乱纪行为的产生。
2.法律是伦理道德发挥作用的物质性保障
虽然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有诸多消极因素,如完全服从家长、男女不平等等,但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其在教化民众、培养人才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产生的重要意义。法治,从其表象上来看,系依制度为之,以制度作为行动的指南。一方面,法律的制定使处于文化范畴的伦理道德真正成为可视的条文规章,有利于避免道德说教流于空谈;另一方面,通过具体的刑罚能使民众对原本模糊的道德标准有更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民众知识水平普遍低下的情况下,这一作用更加明显。
3.道德法律一体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关键词:德育;思想品德;教学
2016年秋,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正式开始投入使用。众所周知,个体品德及其法治素养的发展来源于自身生活体验和以自身生活体验为基础的拓展学习,与原教材《思想品德》比较而言,本套教材更加注重建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教材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并由学生的切身体验走向广阔的现实与理论世界;力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精神在与学生的真实体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转化为实在的、作为学生“第二天性”的道德品质、人格精神和法治素养。新一轮的德育改革显然不只是在内容和方法上做些表面上的变化,而是力图在本质上对德育进行深刻的理解,这是多年来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在德育领域里加以应用的必然结果。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淋漓尽致地发挥《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德育功能,润泽学生的心灵,则是每一位思品教师所要面临的新课题。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因此,思品教师自身的素质、道德修养,客观上是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楷模,这就要求每一位思品教师在工作中,要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
际工作中总结了几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具体如下:
一、利用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现阶段,以课堂教学这一主要形式,利用《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是充分发挥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如,结合教材“我的自律宣言”“为他人开一朵花”“别把尊严丢了”“生命的韧性”等内容,培养七年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使他们懂得严格自律、理解他人、自尊自信、磨炼坚强意志等,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培养健全人格,使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又如,结合教材“把握生命的节奏”“走进老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和感恩教育,使他们在提高能力的同时,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从而以一颗感恩的心面对未来。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依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调整策略,有效地提高德育效果。
二、巧用教学方法与评价进行德育渗透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来源于认识和需要,兴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要使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在课堂中利用一些精彩的事实、动人的案例、相关的背景知识,创设有趣的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如,在讲授“走进老师”这一课时,教师就以最美教师张丽莉的事例为切入点,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彻底实现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2.开展实践活动,提升道德素养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社会,亲身体验,用心感悟,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如,教师在讲授“生命的韧性”一课内容时,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耐挫力差、知难而退等现象,开展了一次《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主题班会活动。在班会活动中,学生对身边各种挫折现象进行分析,就如何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踊跃发言,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更真实、更深刻地体会到挫折是生命的特殊体验,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结果就会不同,从而学会了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让生命之根更深。
总的来说,思想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体验,只有在实践中体验,不断获得自身感受,并进行自我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3.发挥评价之光,点亮学生心灵
课堂教学评价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提高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它既是一个教学过程,又是开展德育的重要环节。首先,老师的评价角度应该是多元的,课堂上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的感受。其次,教师的评价应具有激励性,如“你回答得非常棒,我们给他点掌声!”“老师相信你会越来越优秀的”“老师给你点个赞”等等,这些评价语言都会深入学生心灵,引发他们内心深处向善的本性,也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不是在给我们上课,而是与我们一起成长。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明确提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使命。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思品教师,我们责无旁贷,我们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索、在追求,真心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学生的心田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二、师资匮乏
在中小学中普遍缺乏专职法治教育教师,大多由思政教师兼任,甚至有的学校根本不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笔者认识一位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孩,据其介绍学校还是当地的市重点小学,虽然发放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但是至今仍然无老师来上这门课程,课程表也没有显示开设了这门课程,反而显示开设了《国际象棋》等校本课程。在小学师资中大量缺乏胜任法治教育课程具备匹配法学素养的专业教师,“该现象在农村学校中尤为突出,在学校法治教育上缺乏专业性”。
三、学校及其周边社会尚未形成良性法治教育环境
首先,学校与社会中存在的“校园暴力”、“部分教师法治观念淡薄”“中国式过马路”、“走后门”、“部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趋炎附势、嫌贫爱富而对学生的教育不公”等现象会对小学生法治观念、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丧失规则意识。其次,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师生、家长甚至学校对法治教育的关注度会降低,学生更会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所谓“主科”的学习中,而学校则会压缩法治教育的授课时间。
四、教材内容淡化法治教育在法治社会中的地位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一件事儿也许往往涉及多种社会关系,既可涉及道德礼仪,也可涉及法律,甚至是多种法律关系。但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却往往只谈道德礼仪,不谈法律,从而使学生缺乏对社会现象从法律角度去思考的习惯,导致法律意识较弱的后果。其次,法治教育仍然被边缘化。教材涉及法治话题极少,比如,今年重庆市使用的小学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共有六十九页,其中只有五页才直接或间接涉及到法治教育。
五、学校和家庭的法治教育的合力不够
目前法治教育主要局限于学校,且教育形式单一。《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保证每所中小学要至少有1名受过专业培养或者经过专门培训,可以胜任法治教育任务的教师。而在实际上仅凭这点微薄的师资完全不能担负起事实上学校作为法治教育主阵地的使命。例如,在有关学者的调查问卷中涉及您所在学校/单位是否举办过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法制知识讲座、法律咨询、法制文艺演出的问题,而受访者的回答显示“有46%的人选择定期举办,有36%的人选择偶尔举办过”,这两项合计高达82%。足以说明学校法治教育形式单一,且力度不够。
家庭和社会法治教育普遍欠缺。据有关学者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的家长向自己的孩子经常介绍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竟然有近六成的家长从未向自己的孩子介绍过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这个调查结果显然没有达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推动家庭与学校形成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合力”的要求。
二、情景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目前大部分学校教学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灌输性的落后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学,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被动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师生缺乏有效沟通,课堂上教师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没有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情景教学模式下,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课堂活动中心,以情景为教学背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背景下,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可以充分解决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这充分说明,情景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打造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模式。例如,有一门课主要要传达给学生的思想有两个内容:“生命能绽放吗”和“如何敬畏生命?”,上课的老师应使用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在正式上课前,老师可以播放一首关于生命的歌,课堂上可以表现出“珍视生命”的氛围,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有关于生命的视频和照片,让学生能够迅速联想到课本内容,保证学生对该课时内容的有效把握。
三、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对中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无视情景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3],存在的问题很多。首先,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对体验活动的设计过于单调,情景教学走马看花,学生无法充分享受情景教学的和体验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其次,教师对教材的依赖度较高,在实施教学时照本宣科,语言过于教条化;另外,学生对老师所讲的教学知识理解不够,学习热情也不够高涨。由于这几点原因,使得情景教学在课堂上的应用效果并不好,同时学校也存在着监督不力的问题,学校的监督也是教育效果得不到实现的重要原因。
四、有效构建道德与法治教学
中学德育与法治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教师如何运用情景教学的形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充分理解和认识道德与法治的关系,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课程,教师应该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营造教学氛围时,教师要以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知识讲解,同时还可以使用其它方面的教学工具[4]。
五、情景教学在初中教学融合的重要意义
1.情景教学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还不成熟。首先,认知的发展遵循着客观到主观的规律,也遵循着从抽象到具象的发展特点。并且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段,这个年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青春期的学生对任何事情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强的教育可塑性,因此要努力提高青春期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5]。但是初中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有待提高,基于此,老师需要使用情景教学,给予学生合适的引导。在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的时候,需要创设相关的教学情景,将情景教育和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在课堂当中使用生动的语言,利用新奇的事物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的兴趣。这样可以在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产生情景迁移,集中注意力,同时能够渲染教学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情景教学更加贴合课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在初中课程课堂当中应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更加贴合新课标改革要求。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景教学更加贴合课程教学,并且也更加贴合课堂教学的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在课堂中应用到情景教学,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由此可知,在中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模式是实现中学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3.情景教学更有利于创造课程教学学习氛围课程教学和情景教学的有效融合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这样可以更好地营造课程教学的学习氛围。在课程教学当中融入情景教育,可以使课程教学变得更加的丰富立体,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学习内容,对学生的终身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4.情景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进行初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情景教学的融入。在课程教学课堂中融入情景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程度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当中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比起那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带着积极情感投入课程学习的学生,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让课程学习变得更加的轻松、愉快。情景教学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让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6]。在日常进行初中课程教学的时候融入情景教学,这对课堂氛围的营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程学习中非常重要,它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标。在进行日常初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实时注重情景的变化,通过在课程教学课堂当中融入情景教学,帮助学生时刻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进行课程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老师需要借助情景教学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需要根据新课标的标准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可以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习,保证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终身学习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鸳鸯.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No.098(14):27-28.
[2]沈晓春.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4(7).
[3]徐欣.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中),2017,000(004):81-81.
[4]冯会娟.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J].中文信息,2017(1).
在这火热的七月,我有幸参加了本次宝鸡市教院组织的思政课骨干教师暑期培训会。这次的培训组织新颖,有专家的引领,有同学段的名师指点,自学的支持,群体的智慧,丰富的案例,媒体的整合,多样的教学手段,使我受益颇丰。
一、珍惜机缘,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为我们讲课的高倩老师,自己要求作为学员员全程听课,年轻人诚恳热情,追求上进的风气使我自惭形秽,鞭策着我必须好学上进。7月27日的分组讨论交流气氛热烈,学员们在班级发言真诚,特色鲜明,结束后还意犹未尽。
二、异彩纷呈,讲座触动心灵。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异彩纷呈。
吴红叶教授以渊博的学识、严谨而幽默的语言带领我们感受了新时代、新征程;重塑了新师德新使命、进入了新境界、新要求,更坚定了作为中国公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升了家国情怀;坚定了作为思政课教师的学科自信、教育自信,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政课。李春杰院长以博大的胸襟、前瞻的视野、理性的分析激起了学员的思维碰撞,对我们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危机意识的唤醒水到渠成;田培中教授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三个方面为我们思政学科教学做出了前瞻性、引领性的指导;张诚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情景体验的教学设计研究及精彩课例,进而从修炼学科素养、我的第一节课、我的复习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守巢人的幸福等五个方面为我们处于迷茫中的一线教师注入了江苏省教育教学理念及方法的新鲜血液,尤其对复习课指导性极强。刘勤社老师、刘隽老师、高倩老师、陈丽萍老师分别侧重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度的把握、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张之路、把握中考命题导向、凸显学科价值、提升教学品味,从不同角度为我们一线教师做了细致具体、真实鲜活、可操作性极强的指导,李文老师则为我们“用好部编版新教材、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立德树人、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已成为了我脑海中的关键词,让思政课教学回归教育本真,让思政课教师理直气壮地教书育人已成为我的生命自觉。
三、终身学习,更新学习观念。
《礼记.学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通过培训学习,我真的自惭形秽、诚惶诚恐。
【正文】
自从我来到培新大家庭,在一次又一次聆听新教育的专家课程中,不断地感受着新教育的魅力。在这次三天的课程中,我最喜欢的是冯建军老师的《生命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和袁卫星老师的《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的讲座。可能因为我是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所以更喜欢有关德育教育的讲座。
冯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了道德与生命关系的话题。他提出,人是动物的自然性和神的超自然性的统一,以人的方式看待人,人是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的双重生命统一体。人之生命的双重存在方式需要道德。我很支持这句话。生命和道德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既然生而为人,那么我们就应该尊重生命,同时我们应该是有道德有素养的人。正如冯老师所言,一个人讲道德,不是基于社会的要求,而是基于对人性完美的自觉追求。所以,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个追求生命自觉的人。
从古至今,我们都知道一句话: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而且从事着小学低段的一线教育工作,我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老师就是孩子们的榜样,只有自己道德高尚,孩子们在我们这美好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他们的品性才不会差。
今年的一场疫情,让我们听到了一些让人难以置信的事件。而这样的一场有关生命与道德教育的讲座,犹如及时雨般的给老师们送来温暖。其实,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全生命,道德是生命的组成部分,道德教育是为了生命的成长。因此,道德教育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构成,培育有生命的道德和道德的生命,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曾经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著名三问,而今天,冯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了“我为什么活着——解决‘想活’的问题,我怎么活着——能够‘能活’的问题,我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解决‘活着意义’问题”的生命三问和生命教育三答。所以,老师在日常的授课中,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而且要给学生灌输有关活着的意义的生命教育话题。让学生珍视生命,感恩生命,敬畏生命。
然而,对学生而言,生命很神圣。可是,生死对他们而言,又是那么的遥远。生命教育很重要,可是,我却从未深层次的去思考过。冯老师提到了新生命教育的框架设计: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短短的三个词语,就将我心中的疑惑回答了。我们自己,乃至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这辈子其实不就是在追寻这些吗?我们想培养的孩子,不就是希望他们能热爱生命、积极生活、让他们的人生幸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