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课堂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时下,为实现教育公平,政府加大资助力度、推行“两免一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让孩子们“上得起学”;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并向边远、薄弱、贫穷的农村学校倾斜,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缩小校际及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内各阶段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给“择校热”降温;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及城乡教师交流力度,组织名师送课下乡,全面提高办学质量,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好学”。
无论是让学生在上学路上不用担心学费,生活费的问题,还是让孩子们进入更均衡、更优质的学校,他们最终将走进我们站立的地方―课堂。如果说政府的各项举措是在为教育公平的大树培元固本,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它施肥浇水、剪枝驱虫,最终让教育公平之花在课堂中绽放。因此,作为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我们更应该贯彻公平教育的理念,课堂上应做到教育公平,为教育公平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在一个班级乃至更大、更广的范围内,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几十个学生坐在你的面前,看上去整整齐齐,但他们肯定各有各的性格特征。学生这许许多多不同的性格、爱好、兴趣等等,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矛盾中见出统一,变化中求得协调,构成了集体生活的斑斓色彩。那么,教师在课堂上怎样做到教育公平呢?
如果我们能把关爱的目光投向课堂的每个角落,而不是只期许那些自己“喜欢”的学生;如果我们能把视力不好的大个子的同学调至前排就座,又不会影响其他同学看清黑板,而不是坐在教室的边远角落;如果我们能给予学习能力不强的同学更多的帮助和鼓励,而不是对他们不冷不热;如果我们能给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同样多的课堂教学提问及回答问题的学习机会,又不会打断知识丰富、勇于进取的学生的思考,而不是对他们不闻不问;如果我们能给经济情况悬殊家境上处于劣势的同学配以同样经济简装的教材、教辅用书,而不是漠然处之;如果我们能让班级中的每个角色、课堂上的每个机会都对所有学生平等开放,而不是人为制造一个教室中的“精英群体”;如果我们能以敏锐的目光发现每个学生身上不同的优点,而不是用某个简单化的标准去看待他们;如果我们能以无比的耐心去发掘每个学生不同的潜能,而不是用某种固定化的模式去要求他们;如果我们能以因材施教的态度去发展每个学生不同的长处,而不是用某条单一化的道路去束缚他们。我想,我们在课堂上就在为做到教育公平努力。
当然,要做到课堂教育公平,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清醒认识当代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的差异,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主动放弃高声说教的话语,通过步步引导让我们的学生们去挑战教材中的一个个问题,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给予学困生更多的机会和鼓励。让我们一起亮起课堂公平的阳光吧,这样才能让每位学生的心灵都充满自信的阳光,让每位学生都能托起生命的阳光。
2生活是学生成长的舞台
陶行知对学生的解释为:生,即生活或生存。这个解释发人深省。学校教育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如何在社会上生活。品德教育要联系实际生活,不同地区生活的自然条件和社会风俗会有较大差异,因此要品德教育要根据学生周边的生活环境来进行适配结合。使学生在身边的社会活动中体验,获得进步。把课堂教育搬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真善美。比如开展各种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组织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新型建筑等活动,丰富小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等事物的有关了解;让学生走到街头观察交通实况,认识到遵守交通法规的必要性。在父亲节或母亲节时,引导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洗一件衣服等。在生活中让学生养成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愉悦的态度,培养学生出动脑筋勇于创造生活的意识。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教育上分享对这些社会活动的感受,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思想。
【课堂故事一则】
这是我和一个女学生的故事,简短,但却意味深长,从这之后,我开始更多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学生长处着手,扬长避短。
学生:老师,我不想上自习了。
我:自习?哪个自习?
学生:晚自习。
我:晚自习为什么不想上呢?难道下午吃完饭就要去睡觉吗?
学生:不是那个晚自习。
我:老师就知道,你这么优秀的女孩子肯定不想落下一节课的,哪怕是晚自习。
学生:老师,我说的是晚晚自习,就是上到10:40的那个。这次考试我也没考好,我觉得上晚自习没啥用,所以不想上了。
我:先不说这个,老师听说你跳舞跳的特别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跳的啊?
学生:老师,你怎么知道?我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跳了,到现在都还没停呢,每周都要去跳的。
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跳舞,一直坚持到现在,太棒了,那老师想问你小学二年级跳舞跳的好吗?
学生:刚学一年,跳的不怎么好。
我:跳舞跳了一年觉得跳的不好,那你放弃跳舞了吗?
学生:没有放弃,因为我觉得我可以跳的很好。
我:你真的很棒,知道自己跳的不好也没有放弃,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证明你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也十分有信心。那为什么晚自习刚开始上了不到两月就要放弃呢?
学生:老师,嘿嘿,看来是我太容易放弃了。
我:我觉得你肯定不是轻言放弃的孩子。
学生:嗯嗯,老师我去上晚自习了。
学生开心的走了,留下我在办公室里默默一笑,这个孩子以后再也没有跟我说过不上晚自习的事,从此她学会了坚持。
【课堂故事二则】
这是我和一名学困生的故事,孩子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讲,但却很积极。
我:这道题老师讲过很多遍了,哪位同学可以起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一位学生举手了,这是位学困生,我知道这道题的难度很大,于他而言,是不可能解出来的,可我还是给他了个机会,让他站了起来。)
学生:老师,我不会。
我:不会为什么举手啊?
学生:我想上厕所。
我:这位同学请坐,哪位同学可以回答一下?
学生:老师,我不能坐,我想上厕所啊。
我:这道题可能有点难,那大家仔细听老师讲解吧,别忘了记笔记哦。(我开始了知识讲解,这名学困生就默默的坐下去了。一会,我挑了一道很简单的问题进行提问,我知道这名学困生一定会再次举起手来,果不其然。)
学生:这道题您讲过,可是我还是不会。老师我想上厕所。
我:好的,请坐。我们继续看题。接下来的这道题哪位同学可以回答啊?
(学困生第三次举起了手)
学生:这道题我会,选A。
我:可以解释下为什么吗?
学生:我感觉是。
我:你说出了英语学习的精髓——语感。非常棒!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微课”的教育模式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教育事业及学生发展的真正需求,因此,对于学生的课堂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际发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直接对学生进行切实的教育,将具体的“微课”教育方式融入到传统的学生教育课堂当中,引起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于实际的教学知识的掌握水平,促进学生的不断发展。
一、对“微课”模式下的“翻转课堂”的概述
“微课”是一种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相应的教学内容制作成网络课件的形式,供学生学习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教学方式。其视频的长度普遍偏短,能够利用学生的碎片时间加强学生对于实际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使得“微课”受到广泛的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微课”的教学模式往往与相应的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微课”利用自身学习时间、地点的宽松限制,给学生提供了更好的预习和复习的机会,并且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将相应的知识转化成相应的趣味性内容,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真正兴趣。“翻转课堂”是一种近几年的新型教学模式,其通过转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角色关系,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课堂当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更多地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课堂当中锻炼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而不单单是学习内容的掌握。“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更加高效的被学生掌握,学生在中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学习对知识进行规划、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总结目前自己的学习方式中出现的问题,进而不断地加强自身的实际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传统的教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质量低
传统的教育课堂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详细的规范和规划,大多数情况下由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程度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从而盲目地进行下阶段的备课,学生对于学习当中的学习内容认识模糊,但随着课程的不断进行,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差距也逐渐加大,导致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水平低下。
2.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的课堂教育当中,教师并没有重视到教学环节当中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导致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对于相应的教学环节并不重视,学生渴望得到重视的心理,使得其一旦没有得到一定的内心安慰,便会对实际的教学产生厌倦,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不利于学生在课下对知识的巩固学习
传统的教学环节只注重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课下学习工作的开展。传统的教学当中只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课后作业,没有对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后学习规划指导,导致实际的课下学习效率非常低下,不利于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强化记忆。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的相应教学分析
二、“山穷水尽疑无路,观念一变天地宽”
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源于这所学校在崔校长上任之前的破败局面:学校教学质量位居全县倒数,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学校师生信完全丧失了信心。校长、教师的频繁调动,学生的严重流失,使这所乡镇初级中学面临撤并的绝境。崔校长就是在这种境遇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接手这所学校管理的,他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向现实挑战的魄力,使杜郎口中学绝处逢生,在绝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而这一切靠的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从不经意间学生的一句对教师不屑一顾的评价“老师讲的没有我讲的好”中,崔校长得到启发,何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呢?为此,崔校长大力倡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力求做到精讲多练,并对课堂师生活动时间作出硬性规定,从一开始的教师课堂讲解不超过10分钟,再到教师不用讲解的“无师”课堂的创建,逐步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完全地交给了学生。崔校长强调课堂上学生越乱越好,“乱”说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的课堂表现从“乱而无序”走向“乱而有序”再到“乱而有效”。这种放手靠的就是对师生角色的准确定位和对学生的充分信任,放手不等于放弃,学生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提示,离不开教师针对学生的基础、性格、性别等因素而合理搭配的小组组建,离不开教师拆掉讲台、搬走讲桌、摆脱自身神圣权威地位的勇气。取消所有学科的书面作业,不是抛弃作业这一有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而是对传统书面作业存在的反馈周期长、不及时、不直观等弊端进行改进。在教室的前后左右增加黑板,并分片划给学生,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有能为及时有效的纠错提供直观便利的机会,而且还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这样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靠的就是观念的转变和创新,这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观念一变天地宽”。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过程是教书育人的过程。它是有声、有色、有情感的。把握好一堂课的四十五分钟,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注意集中、积极思考、获得启发,可以大大提高课堂价值。
一、把握课堂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一堂课的教学过程要有以下几个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强化、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其中,有两个环节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是一定要抓好的。
(一)导入新课
导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好的导语能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师首先要下工夫的就是导人新课的环节。导语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要符合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起学生的兴趣;三是要简洁凝练,短小精悍,通俗易懂,一般两三分钟就需转入正题;四是要形式多样化,可以通过温故知新、开门见山、故事导入、提问启发、教具导入等等。
(二)讲授新课
这是一堂课的核心环节,对于新课的内容,绝大多数课堂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讲授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每堂课的重、难点要突出,将重点、难点反复强调,并作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印象深刻;二是要善于引发诱导,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三是合理安排时间,教师可将新课内容分为几个板块,合理安排各个板块所需要的时间,使教学井井有条;四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动起来,课堂才能充满生气。
二、设计良好课堂活动
在课堂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一舞台,适当运用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参与热情。让活动成为课堂中活跃的音符,激活学生的心灵,让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快乐体验的过程,使学生最终获得知识和情感上的双重收获。
如在讲授《鸿门宴》的时候,我提前布置了预习,让学生做好翻译工作。在课堂中,我让学生主动起来朗读时,课堂上寂静无声,竟没有一个学生主动举手读。我又换了一个方式,让他们分角色朗读。这时,课堂上马上活跃起来,很多同学跃跃欲试。在朗读时,其他没有参与的同学也能够认真地听读,并积极指出他们读的不到位的地方。然后,我又请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式朗读,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上台的同学即兴发挥,模仿古人的语气对话,竟然也能把暴躁自大、优柔寡断的项羽以及狡猾多端、能言善辩的刘邦演得像模像样,下面的同学看得津津有味,为下面一个环节―一人物形象的分析做好了铺垫。最后,我又请同学们用白话文演绎新版本,同学的兴致更高了,平日星学生最头疼的翻译也在轻松快活的气氛中顺利完成了。只需一个小小的变动,就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并且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推进教学
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每堂课都会有重点需要学生掌握的部分,也会有一些难点处需要学生理解。在学生难以掌握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运用这种方式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烛之武退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清楚秦、晋、郑三国的利害关系和灭掉郑国到底是对秦国还是晋国有利,光靠嘴上讲,可信度不高,学生也较难在头脑中想象出来,所以我从网上找来当时的地形图,学生一看,这三国的远近关系一目了然,学生自然明白灭郑仅对晋国有利,秦国帮助晋国来打郑国,秦国分不到好处。教师可以省掉很多不必的口舌,很好地达到预期效果。另外,课本上选的很多篇目都有了影视形式,如《失街亭》《林黛玉进贾府》《茶馆》等等,我按照课堂需求截出某一段让学生欣赏,学生有了更直观的视觉感受,积极性变得更高了。
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更改往日呆板的方式,尤其是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逼真活泼的动画、言简意赅的解说,使学生保持了很高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寓教于乐落到了实处。
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他们是国家的未来,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们在孩子成长时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求他们树立较强的集体观念、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和尊重社会公德,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做好铺垫。但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贪玩的天性容易让他们走偏,如果不经过持续得体的训练和教育,不一定能获得较好的结果。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如何能够让学生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养成习惯、塑造人格,这才是教师们永恒的主题。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对于小学生,他们的天性就是玩,要想在学习上发动他们的主动性,就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所以,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要把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每堂课变为探究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生命活力。我们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如可以讲解《中华成语故事》中的《曾子杀猪》的故事,让学生讨论生活中有关“诚信”方面的话题。这样,学生对《讲信用》一课中对做人要“一诺千金”和“言必信,行不正”等有了较深的理解,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不讲诚信会有怎样的后果。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陶行知先生一直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见他坚决的态度和立场。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是一个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一个预设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是一个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筑的课堂,是一个对话与体验遥相呼应的课堂,是一个现实与理想逐渐逼近的课堂。它是师生和谐、心扉敞开的场所;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师生创造奇迹、激活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随时都可能邂逅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的旅程。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心灵得到充分放飞,尽情徜徉于我们的课堂之中!
三、多与学生谈心,拉近距离
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变学生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自我管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培养,集中体现一个爱字。首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经常同他们个别谈心,从学习、心理、爱好、家庭等处了解学生,利用晚上经常同学生电话沟通、同家长沟通,及时了解每个人的接受能力和心理变化,然后在对症下药,针对每个同学不同的特性进行不同的教育方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会接受启发诱导;对学生满怀热情和爱心,尽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心理疾患,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如果对他们只用简单甚至粗暴的方法,只能加大与老师的对立情绪,给以后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难度。现在教师普遍对学生没有耐性,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反而适得其反。所以,作为一个教师要有一颗爱心、一颗真心,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小学教学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过程。教师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只要教师富有一片爱心和诚心,小学教学就一定能把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机且紧密地揉合起来,在培养小学生茁壮成长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在新的教育环境下,结合传统的教育特点,将各科教学与德育教学紧密结合,趋利避害,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更全面地实现素质教育,培育好祖国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 黄耘.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儿童文学素养的培养研究[J]. 高教论坛,2009,(7)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必须具备如下的学生观:学生是资源主体,是未开发的富矿,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先天禀赋,它是学生的资源基础,这个基础决定其可以被开发成才。学生之间又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表现在接受教育的不一致性。社会对人才要求是多样的,教师就要注意扬每一个学生之长,避每一个学生之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只要条件具备,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学生是有发展权利的和需要理解尊重的人,他们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尊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处于主体能动状态是使他们生命火花迸发出来的基础,而学校的问题常常忽视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学校要为学生这个资源主体创造适合其开发生长的条件。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我们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可以肯定地讲,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片有待开发或进一步开垦的土地。教育者应视之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加以挖掘和利用,通过创新教育,把学生存在着的多种潜能变成现实。有人谈到创新,就会很快和那些天才联系起来,似乎与己无关,对一般学生更是望尘莫及的事。其实这是对创新的一种偏见。事实上,天才与平凡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绝大多数人先天的条件是相似的,有的人创造性得到了发挥,而有的人却受到抑制甚至扼杀。学生的主要经历是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就是这个资源主体开发的中心活动,提高学生主体素质是围绕教学活动开展的。
二、高尚的师德是德育教育的灵魂,平等轻松的课堂是德育教育的基地
课堂教学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
传道者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身必须有高尚的灵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教育者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以及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 、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要规范、文明,举止大方端庄,严肃而不古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要轻易伤害。要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过分强调“师道尊严”,刻意保持课堂的纪律性,不能用命令式的语言训导学生,不要迫使学生违心地按教师的旨意学习和生活。在班级管理方面要充分发扬民主,对每个学生要公平,不能厚此薄彼,形成生动活泼、团结紧张的局面,使学生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
数学教师沃兹绘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新课型——“自由日”。在“自由日”,孩子们可与老师天南海北地聊这问那,无拘无束。有人干脆跳上凳子手舞足蹈:“嗨,让数学见鬼去吧:干点有刺激的事。”沃兹老师平静地说:“问吧,说话算数,所有的问题,只要我能回答的,我都会回答你们这帮家伙。”一个调皮的家伙高高地举起手:“老师,你认为你是不是一个天才?”老师幽默道:“有什么天才会来到这里教你们这帮家伙呢?”同学们大笑。聪明的迈克慢悠悠问:“你知道怎么做核武器吗?”谁都没指望老师回答这个玩笑,但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边演示边讲解,把核弹的工作图及点火系统的示意图画了出来。还有一个学生想嘲笑老师:“嗨,沃兹先生,你一生中干的最蠢的事是什么?”老师反唇相讥道:那就是让你通过这次段考。”这个回答把全班同学笑得前俯后仰,矿矿说:“一个‘条理型’的老师,很需要像沃兹老师那样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小小的活动,让学生从平淡无聊的代数、三角几何中发现乐趣……还教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乐趣,这一发现定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和谐,不是任何政治或德育的标签能达到的一种状态。我国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并未有达到生活般自然浑成。只有生活化的德育,才有生命力。
三、把德育目标和任务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
在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职学校也在积极转变教学方法,课堂管理效果显著,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高,比如很多中职学校走出来的学生,成为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和好员工。虽然如此,中职学校课堂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师生关系不融洽、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解决对策,从提高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师生关系、提高中职教师课堂管理能力方面去努力,接下就这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详细分析。
一、中职教育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中考成绩不理想,或者是没有参加中考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制能力较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开小差。此外,这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致于他们不知道如何学习,这就影响了他们的对所学知识的领悟能力,对教师所讲课堂知识的理解不足50%,这就大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进而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就会对学习厌倦,不愿意积极主动思考问题,上课时也不能认真听讲。中职学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课前不能做到提前预习,课后不能积极完成课后作业。在课堂中很多学生也存在交头接耳和睡觉现象,很多时候教师不闻不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兴趣就没有培养出来,家长送他们上中职学校也是无奈之举,进入社会工作什么都不会,不上学又生怕在外惹是生非,很多中职学生的专业都是家长帮着选择的,并没有按照他们的兴趣来选择,这使得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课没有兴趣,更不用谈认真学习了[1]。
3、师生关系不融洽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教师在课堂管理还是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一旦学生上课不认真,不遵守纪律,就严加斥责,毫不给学生留情面,甚至有些话还有损学生尊严。此外,中职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主要是职业教育,实验课程较多,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教师扮演引导者角色,但是有些学生就是动手能力较差,经常让教师指导,耐心不足的教师就会骂学生笨,教了这么多遍还是不会。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感觉教师看不起自己,在他们心目中就会对教师产生不好的印象,时间一长就会影响师生关系。
4、教师课堂管理能力不足
很多中职学校招聘的教师都是一些专业课教师,学习的大都是理工类专业,并没有学习过心理学,这使得他们虽然会专业课知识,但是在课堂管理方面确实无的放矢,在课堂纪律不好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维持班级纪律。此外,由于他们没有仔细研究过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出现问题时,很难分析出正确的原因,处理问题的方法效果也很不明显,学生往往是屡错屡犯。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中职教师不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大道理谁都懂,但是中职学生往往是知道做不到,原因在于中职教师的课堂管理方法不当,学生内心不服。
二、解决对策
1、提高中职学校生源质量
要想真正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中职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必须要提高中职学校生源质量,在招生过程中不能够仅仅招收中考落榜生,或者未参加中考的学生,还要招收一些品学兼优,但是限于家庭条件,不能继续读高中的学生。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在招生还要有分数限制,不能没有成绩就直接就读,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而且也会影响学校形象。中职学校在招生时要参考学生的中考成绩单或者是初中学习成绩,成绩过差的学生不予录取[2]。
2、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学校教师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则可以参照初中以及高中学校教学方法,首先要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学习兴趣真的培养不出来,可以对学生进行兴趣测试,帮助学生确定感兴趣的专业,并且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调整。这种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校学习的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自然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兴趣,即便遇到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顺利解决。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教师进行长期努力,才能够使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3、设法改善师生关系
上文分析了中职学校师生关系不融洽是教师管理方法所致,因此,改善师生关系首先要转变教师课堂管理方法。中职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要放低自己的姿态,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和朋友一样,给予充分包容和尊重,不能遇到问题就严加斥责,要问清楚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对于主观原因要引导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客观原因要教导学生不要模仿。此外,中职教师在课后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给予学生思想指导,帮助学生增强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从而逐步改善师生关系[3]。
4、提高中职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中职学校教师管理能力的提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第二,要招聘一些高素质教师。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主要是让教师学习一些先进的课堂管理方法,及时更新教师的课堂管理方法,并且让教师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懂得如何去分析中职学生心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招聘高素质教师主要招收一些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校期间接受过心理学教育,懂得如何把握学生心理,进行课堂管理时则更加得心应手。
总结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06-02
1 情感教育的内涵
2003年英国沃里克大学国际教育研讨会上,各国教育专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以及情绪。它包括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以及他们的自尊,关注每个学生能够感到身心愉悦,更为重要的是关注他们与别人之间的关系的效果,人际关系和社会技能是情感教育的核心”。卢家楣教授在《情感教学心理学》一书中更为具体地指出,“所谓情感教学,从最根本的涵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从以上专家对情感教育的理解,我们不难看出,情感教育更为完整,它着重从知情交融的教学活动中的“情感”角度来分析教学现象,告诫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回避、抽离情感层面,而应该把认知和情感统一起来。
2 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探索与运用
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缩短师生距离感,开展平等对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营造民主、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社会情感的重要载体。教学氛围是一种隐性教育。它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民主、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进一步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变“厌学”为“愿学”。那么如何去谐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罗杰斯认为,“能否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首先取决于教师行为,即取决于他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1)“关心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石”教师应具有关怀品质,要懂得关心、理解、认同、尊重、友情和信任学生。
“具有关怀品质的教师,他们关注的目光不是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指向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自我观念,坚持他们的学业努力和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各个方面。”具体来说,一个具有关怀品质的教师,就是能关心、爱护、尊重、理解、赏识、信任学生,并且懂得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这样的关怀虽然并没有指向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友善态度,对个人的关心及人际间合作的教育风格,对学生的智力行为会产生大量积极肯定的影响。而做好一个具有关怀品质教师的关键在于,应特别注意让那些存在差异的学生获得多元的价值肯定,让“沉默的大多数”不要放弃自我,因为这些学生都更需要教师对他们抱持教育责任和生命关怀,更需要为他们创设在交往语境中积极感受自我的机会,满足其自尊需要,使之成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达到降低他们的焦虑,消除其情感障碍的目的,最终增强他们的自信,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感。
(2)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创轻松、愉快课堂。
着名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学习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可见,就英语学习来说,是否有兴趣是影响英语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猜谜、幽默法,适当的竞争、绕口令等多种教学方式和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来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合作意识,使学生“互学”,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态度。
合作精神是培养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合作性学习,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可增强课堂凝聚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频繁交流,形成了合作气氛,从而获得交际的乐趣。所以,在英语课堂中,适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小组对话、小组讨论、小组表演skit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当好设计者、组织者、鼓励者和评价者的多重身份。
2.2 对教学资源的情感性处理
内尔・诺斯丁认为“每一个伟大胜利的作品都同时是对人类情感与智慧的探索,都包含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思考。我们应该让这些存在主义的思考与情感教育启迪我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音像、电视、网络等各种载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善于挖掘真实事例所蕴含的有价值的情感因素,将其生成情感教育的资源。因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因真实而令人信服,是最具有亲和力的情感教育资源,也更具有号召力。这就要求教师,对生活、对人生抱持一种积极热忱的态度,关心社会,认真感受,充分展示其中的显性情感因素,仔细挖掘其中的隐性情感因素,努力诱发悟性情感因素,并对不含情感因素的内容赋予其适当的情感色彩。这样一来,势必可以拓展情感教育的渠道,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精神成长。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阅读“she said heIping 0thers changed her life”说的是几个北京大学的毕业去甘肃偏远乡村当志愿教师的故事,我给学生讲了现实生活中,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故事,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并表示要好好学习,将来也为乡村教育的建设做贡献。
2.3 构建与情感教学相匹配的学习评价
(1)认知评价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评价相结合。
长期以来,由于情感因索的忽视,很多英语教师在评价时,缺乏情感交流,对学生的情感需要基本上不考虑,因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大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从情感维度着手,对教学评价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使学生得到认知反馈的同时,也感受到情感上的影响,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课堂中心要由教师转向学生,变教师主演为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发展和完善个性,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学生主体要依靠教师主导,教师主导巧在引、妙在导。“引”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从创设愉悦的课堂情景,营造轻松、幽默、新奇的课堂氛围入手,构建层次丰富、结构严谨的“启发-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用完整有序的和谐美、严密谨慎的逻辑美、弛张有度的节奏美、激思探微的启迪美,使主体获得精神情感上的满足,把学生的学习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激起求知欲。“导”是指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分析、归纳、验证;指导学生自己去置疑、析疑、答疑;指导学生自己去争论、发现、创新。
二、全面性特征
中学生物教学肩负着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者和挖掘学生的潜能的任务。因此要正确处理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教学与部分尖子培养提高的辩证关系,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①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人才观和质量观,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发展变化的目光看待学生,寻找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取长补短。同时要改革传统的唯分数测试,全面合理评价学生。② 要注意学生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教学的难度、进度要以中等生为依据,同时兼顾上下两头,既让优秀学生有发展的空间,也给后进生提供进步的台阶。在教学设计和教材处理上,面向全体学生,分成易、中、难渐次递进,实施分层目标教学。③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广泛、平等地参与课堂演练、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杜绝只让少数学生动手实验。
三、创新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