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6 15:38: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

篇(1)

关键词财务会计 提高职业操守

一、会计人员执业纪律

(一)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界定

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连接会计法律和会计职业道德的中介环节,起着桥梁作用。会计执业纪律运用“再规范”的明示,帮助会计人员共同按组织要求的准则履行职责并习惯化,这必然会提高会计人员恪守会计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同时,由于会计职业纪律的内部强制和激励作用,也会养成会计人员内化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动性。

(二)构建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必要性

1.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规范会计执业行为、提高会计工作水平最基本的要求。会计执业纪律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离开这一基本环节,会计工作就无从谈起。如果没有良好的会计执业纪律,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失去可靠保证,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

2.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贯彻会计法规制度的重要保证。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执业纪律为保证。会计执业纪律混乱无序,必然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往往从会计执业纪律薄弱开始的。由于某些地方的某些单位,会计执业纪律制定或执行不利,不仅削弱了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也使内部财务收支处于失控状态,给违法违纪行为以可乘之机。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

3.加强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遵守会计执业纪律是会计人员素质体系中的重要成分。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就要从会计执业纪律这一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提高和改进会计工作。

4.遵守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是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会计工作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为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服务。会计工作在提供上述服务中,必须以健全的会计执业纪律为保证。

二、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监管怎么实施

对会计人员执业纪律操守情况的检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政府、职业团体、各个单位、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一)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为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应逐步建立起单位所有者自主管理为主,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相配合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探索不同所有制、不同经营性质、不同经营规模下的单位会计人员管理模式,其特点是:(1)财政部门重点管理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检查会计人员的执业纪律;(2)公有制经济单位可采取适宜的会计委派制形式;(3)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可采取自主管理形式,即会计人员的管理权由企业掌握,主导权归于企业,保障企业享有选择会计人员的权利;(4)会计职业组织起着联系会员与政府的桥梁作用,应充分发挥协会等会计职业组织对会计人员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作用。

三、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自我约束

强化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自我约束,必须要求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职业素质,提升会计执业水平。根据会计人员从事的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培养,促使其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职业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制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守则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的有效方法。

篇(2)

一、会计人员的执业纪律相关问题

其一,会计人员职业纪律的规定范围。会计职业纪律的是由其相关的组织或者权威部门制定的。他能够保证会计人员在从事财务工作的时候遵守相关的纪律,按照规定做他们的工作。他们的职业纪律就是他们做事的基本准则。所谓的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约束力既不像法律法规那么苛刻,也不像职业道德那么宽泛,它是介于其两者之间的一种规范制度。

其二,会计人员职业纪律的存在的意义。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纪律要求,就肯定会出现问题,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会计职业纪律是对从业工作者的一个最基本的约束,加入美有了这个约束,他们的工作质量就会出现问题,信息以及工作效率就会失去保障。有了这个约束,就会使会计工作经验有序,让会计的职能作用得到最好的发挥。

其三,会计人员职业纪律主要规定:“第一条,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得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各单位不得聘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对持证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持证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寓意积极配合;第二条,必须具备会计师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才能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单人单位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活会计主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经历必须在三年以上,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第三条,必须执行直系亲属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准单人单位或下属单位、控股公司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活会计主管人员。单人单位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准从事单位或下属单位、控股公司的会计工作;第四条,每年必须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每年必须结束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学识不少于24小时,并通过统一考试,成绩合格。”

二、会计人员执业纪律的监管的实施

会计人员职业纪律作为纸上的文字不是难事,但要切切实实的实施到各个工作岗位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且对于岗位的考核、监管是非常复杂的,落实的好与坏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就能完成的,他需要国家政府的帮助、会计职业的团体组织、每一个单位,甚至于关系到整个社会。

其一,在原来的基础纸上,继续改革、优化会计从事工作者的管理方法。当今社会经济已经逐渐发展为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发展。随着这样的发展趋势,会计行业将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体系,就是各个单位自己管理,同时国家政府、社会以及会计行业予以监督的形式。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币一样的公司规模和所有制度不同都会有一些差别。比如大型国有企业可以将任务分发给下属会计部门甚至于个人。而国家的财政油罐部门主要负责会计从业人员的认证资格和继续教育深造的问题。对于自主经营的企业则就由他们的管理人员进行负责。一些会计的团队,组织部门等则起着纽带的作用,上面汇报政府,下面组织会计工作者。

其二,让国家的有关部门对会计人员职业纪律进行考察以及监管。首先就要做好对会计工作人员这也纪律的深刻再教育工作。这是由国家的财政部门按照一定的规定对每一位会计工作中进行考核与测评,甚至于打分。而且,国家的有关部门为了重视继续教育工作,还具体的支出了一些新的指标,比如每年的会计工作者都必须再教育培训课程,而且必须超过二十四个小时,并且还要由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命题进行再次考察,全省一起查阅试卷,如果不能合格,还要进行补考,直到合格。否则不予相关资格证盖章或者注册等。此外,还要确保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有效真实性。因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一个基本的从事会计行业的证书,他象征了一个人是否具备会计行业的基本知识,这个证书不能弄虚作假。这其实不仅是一个基本能力的代表,也是一个人诚信和基本的职业道德的表现。

其三,对每个人的职业纪律表现建成表格档案,上传到网上,对表现好的加以表扬,对没有遵守职业纪律的人加以惩罚。闲心是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时代,很多人都把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进行电脑化、网络化,使每个单位随时都可以进行信息的检查。以这种方式进行管理检查,不仅方便快捷,也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了约束与管理,他们也会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自律。另一方面,对表现好的人进行表彰与鼓励可以增强他们的荣誉感,也会给其他从业工作者树立榜样。与此同时,对不遵守纪律、克己奉公的工作者进行批评教育,也可以给他人提高警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才能不是去他们认为宝贵的东西。

三、会计人员自律制度的完善

1.优化会计人员的内在品质,积极完善会计人员自律制度

通过继续教育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转化为会计人员的优秀品质,使得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成为自然之举。目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失,个人欲望急剧膨胀,自律机制应当化身为“约束系统”,会计人员必须自觉按照自律标准严格约束自己。坚定信念以立德,牢记准则以守德,加强学习以明德,会计人员应该把学习教育视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律制度。

2.建立健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用他律机制完善自律机制

在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遵循情况的检查,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监测评价系统,使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充分发挥作用,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建立健全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监督制度和监管部门,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奖惩机制,通过制度创新,严格考核,提供奖惩,把思想引导、利益调节、精神鼓励、物质鼓励、处罚及惩戒相结合,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环境,通过他律带动自律,为会计人员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3.为会计人员自律制度的完善创造社会环境

会计人员自律制度所谓的外部环境指的是社会道德教育现状、社会经济、社会政治、社会文化等等。因此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员自律制度需要社会为其提供适宜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使会计人员自律制度适应其中,在发挥会计人员自律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财政管理部门的监管作用,动员全社会来支持、理解会计工作,为其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总结

会计人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律建设的核心内容。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待自己一定要严格,做事高标准,不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通过自身的不断提高,使得自己具备更强的自控、自律能力。只有通过对会计人员实施严格的监督管理,完善其自律意识,才能使会计个人职业道德素养水平得到提高,才能进一步促进整个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强化五种意识做好学校会计工作[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篇(3)

关键词 会计人员 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工作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业务逐渐增加,企业的资金逐渐增加,企业会计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是由于会计人员的工作实务或者职业道德缺失,导致的企业经济损失逐渐增加,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于企业的正常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

会计工作关系着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行。会计人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以保障企业的良性运转。由于近年来企业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增多,对于企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不容乐观,企业需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

(一)会计人员缺少职业道德观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对于会计人员有着较好的约束作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对于会计人员进行有效地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会计行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还比较淡薄,没有真正意识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一方面,会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会计人员没有真正意识到职业道德的作用,也没有重视职业道德,在现实工作中忽略了职业道德对于会计人员自身的要求,最后导致会计人员出现违法的行为,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对于职业道德的认识不够充分。会计人员由于工作的关系没有时间和精力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有效地学习,最终使会计人员由于缺乏职业道德意识而给企业带来严重损失,同时会计人员也因违法或者违反职业道德而受到处分。

(二)企业忽视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忽视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企业对于会计人员虽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制定了规章制度。但是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还有所欠缺,企业对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如何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由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确实导致企业损失的现象逐渐增加,保障企业经济的正常运行,首先需要保障企业财务工作的健康运转。会计工作掌控着企业经济的运行的主要工作,需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健康运转。加强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是目前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会计人员具有约束作用,可以有效地保障会计人员的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不高的问题,企业要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的培训,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使会计人员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约束企业会计人员履行自己职责。

(二)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

对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监督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障会计工作顺利进行。企业需要建立会计工作的监督机制,维护企业的利益。目前企业会计信息会出现一些失真的现象,同时一些会计人员为了一己之私而造成企业的严重损失,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可以有效地保护企业的会计工作正常运行。另外,除了企业内部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之外,对于企业的会计工作要有严格完善的法律和制度规范,保障会计工作顺利进行。如果出现会计人员违法乱纪的行为需要企业根据法律进行严格约束,提高会计人员的警惕性。

(三)提高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

作为会计人员需要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同时也需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会计人员需要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对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会计人员通过加强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自觉地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更好地为工作进行服务,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障企业的顺利运行。

(四)会计人员需要自律,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会计人员需要有较高的自律意识,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企业的会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详细准确的核对,尽量减少由于会计人员实务而导致的企业损失。会计人员负责企业的财务运行,关系着企业业务的运行,关系着企业经济的发展。因此,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律意识,做好本职工作,促进企业的健康运行。

结语:会计工作关系着整个企业的运行,会计工作对于企业业务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近年来会计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现象,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改善当前的会计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1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

11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就目前来说,会计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占有的比例不是很高,总体来看,不论是业务素质方面,还是学历水平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于是,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就难以避免会计工作者存在不少问题,诸如业务知识不够到位、知识水平提高缓慢等,同时对新的会计规则不能及时地进行了解,对新的会计制度不能进行及时的熟知;还有的会计职能水平欠佳,不论是其专业知识,还是其技术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另外,还存在一些会计工作者很少参加与业务相关的培训来及时地进行充电,致使其会计知识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存在水平不高的现象,而上述种种也造就了会计工作者职业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现状。

12会计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就目前来说,社会上很多会计人员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是十分重视,同时对国家的法律法规也不是认真遵守,当在企业经济活动中进行相关的核算和监督工作时,并不规范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在工作的过程当中,对自身的原则也不严格坚持,于是就导致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频频发生。还有一些会计工作者经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享乐主义思想十分严重,甚至有人为满足一己私欲,竟然对道德、法律全然不顾,利用自身职务的便利,不断地以身试法,最终让损害集体及国家利益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发生。

13会计工作者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对于目前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相关建设来说,与会计行业的脚步并不能保持同步,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当前的会计法律法规与发展速度较快的会计领域不能同步适应,致使其显得相对陈旧,更谈不上规范化及科学化;第二,就目前的法律法规来说,还存在很多内部不协调、法律法规不配套的现象,使得其想将应有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难上加难。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缺少完善的会计监督机制也是很多会计工作者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的重要因素,很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频频发生。而存在的管理体制漏洞也让很多会计工作者受到行政方面的干涉,致使其监督职能不能充分发挥,这也相应地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形成了阻碍。

2会计工作者职业道德问题的成因分析

21内部层面的相关原因分析

第一,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很多单位当中,领导并不是十分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情况及实施过程,领导也很少注意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情况;有很多单位根本不具备部门之间的内部控制监督体系,还有的单位虽然有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做不到规范的执行;更有单位并不具备完善而科学的审计监督体制,这样一来,就致使某些会计工作者发生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挪用公款或者贪污的不法现象,或者千方百计地钻法律的空子。

第二,会计工作者在单位中的地位和其他工作人员不同,有着明显的独立性,这就使得其职业道德水平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会计人员和单位的负责人有着分不开的从属性关系,使得其呈现出较弱的独立性,有一部分单位的领导为了实现自身的特定目的,就向会计工作者施加一定的压力,让会计工作者常常立于尴尬的境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在这样的境况之下,会有部分会计工作者冒着造假的危险选择“服从”领导的结果。

第三,利益驱动。基于经济学的原理,如果存在一个会计行为的收益远远大于其成本的时候,经济人在这项行动中产生的道德危险的概率就相对较大,而会计工作者有时就可能充当这个“经济人”,在利益驱动之下,他们可能会偷偷将制度缺陷和信息的优势利用起来,采取对自己有利的计量方法进行会计造假。

22社会层面的相关原因分析

第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致使对一些会计道德丧失的现象处罚力度不够。就目前来说,绝大多数的会计职业道德都不属于强制性的,而会计法律规范是让此道德维持规范的重要措施,故而,会计职业道德在执行的过程当中离不开较为完善的法律氛围。但就目前来说,中国会计相关法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并且对一些丧失会计道德的现象及行为并不能采取制约性的强制措施进行处罚,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助长了会计造假的歪风邪气。

第二,当社会上存在有些会计人员造假的时候,可以认为是主观原因造成的,但如果会计造假的行为频频发生并且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时,我们就要反思和质疑一下,是不是当前的会计制度或者准则存在问题,当前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否已经相对完善?就目前来说,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制度还远远不能达到社会对其的实际需求,并且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道德规范之中还存在一些选择性的矛盾,这些是导致会计工作者职业道德问题的社会原因。

第三,对于部分企业来说,人才选拔时,经常对应聘者的“关系”情况十分看重,这样一来,就导致了一些腐败现象的频频发生,最终导致会计工作者违背道德规范的恶性循环的事情不可避免。另外,如果信息不对称,也可能引起会计工作者的道德失衡。就目前来说,现代企业制度普遍存在?扇ǚ掷氲南窒螅?于是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不可避免,这样一来,如果某一方获取的信息不够多,就很难对会计工作者行为的规范程度作出论断,而也可能出现一些会计工作者因舞弊的风险相对不高而为会计信息进行造假,进而在违背职业道德的情况下谋取私人利益。

除此之外,一些业务主管部门诸如工商局、税务局中和企业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利益关系,难以对企业进行有力的社会监督,而像会计师事务所这样的中介机构又缺少应该具备的独立性质,就使得短期行为相对容易产生。于是,致使一些社会公众对会计报表不能给予充足的重视,进而给企业造成的外部压力远远不足,而这些最终都可能导致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

3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措施

31对会计主体外部行为的环境体系进行合理优化

311?M一步健全和规范会计法律制度体系

对于会计工作者来说,其工作的相应职责来自法律规定,如果要让会计行为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善,也离不开法律的规定。因而需要完善民事的赔偿制度,将会计法规的执行力度发挥到最大,并对法制监管进一步进行强化,以法律德。另外,一个社会中的道德进步了,就必然最终导致社会关系的普法化,故而,对于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来说,要想实现其规范化,必须立足于我国实际,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情况下,将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失衡行为的发生率控制在零状态。

312进一步加大宣传,给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营造积极氛围

对于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部门及相关财务部门来说,应该立足于自身实际,针对会计职业道德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广大会计工作者积极进行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并且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社会营造一个正气的社会舆论氛围。

313针对实际,将各层次的会计人才进行优化及合理配置

就我国的会计工作者来说,高、中层次的人才并不是很多,而低层次的人才却相对较多,因而,应该进一步促进会计人才的进一步流动,从而进一步调整高、中、低各层次人才的比例分配。并且,在当前社会下,创新是一个潮流名词,应该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的会计工作者。同时,进一步加强其后续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更好地提高会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让其与时代的脚步保持一致。另外,对于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独立性要给予充足的重视,从而进一步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体制的相关改革。与此同时,健全和完善政府相关监管体系也是优化外部环境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32对会计主体内部行为的环境体系进行合理优化

32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尽力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

对于内控制度来说,不仅可以严格控制各项会计活动,也能控制各种经济活动,并且能够通过相应的内控措施控制和规范会计工作者的行为,因此,可以通过如下内控措施来将单位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充分发挥:①定期对会计岗位进行轮换;②对单位的内部控制程序和内部控制设置方式进行完善和健全;③建立相应的内部监督和评估体系;④建立和完善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其他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322进一步规范单位负责人的权力使用权

对于单位来说,为了进一步控制单位负责人及会计工作者的造假行为,应该将财务公开制度落实到实处,从而让单位的会计工作更加透明,让单位的职工可以对单位的财务情况进行及时的监督。同时,要端正科学用人的理念,任用一些道德素质较高、专业知识较强的工作人员在会计岗位。

32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及评价系统

篇(5)

一、我国会计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1.理论界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

对于会计监管,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认识:第一,干预论。干预论认为会计监管即是管理当局对会计工作的干预,根本目的是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认为会计监管即对会计工作的干预。第二,公证论。公证论认为会计监管的根本目的在于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认为,会计监管是确保委托关系下方尽职尽责的主要途径和形式。第三,“博弈论”。该观点认为,会计监管可以看作博弈过程,市场的参与者对监管政策及其执行展开谈判,现有的会计监管模式是其博弈后的利益均衡结果。

2.认识误区

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从源头上影响了会计监管的正常开展。在此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将会计监管概念与审计监管概念相模糊。很多企业将审计监管等同于会计监管,而事实上审计监管是对会计监管的再监管,它侧重于事后监管,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监管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在会计监管实践中,很多人错误地将会计监管和审计监管简单地混为一谈。这一认识误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使会计监管的事前监管功能缺失,只通过审计“事后算账”来监管。概念的混淆必然使会计监管不力、会计监管效果不佳。

3.法律法规约束力不够强

我国已经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会计监管。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会计法》为基础、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主体、以法规解释等文件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会计监管法规体系。该体系既有宗旨性的原则性规范,又有实践性的操作性规范,进行了较为详尽、合理的规定。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会计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就是:违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特别是对当事人的犯罪前违法惩戒的措施,远没有达到使其舞弊的风险成本远远大于舞弊行为的机会收益的程度。

4.从业人员素质问题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的具体实施才能发挥预期的效果。但在我国当前强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有的经济主体不能区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有的单位负责人为了追求个别利益、短期利益甚至是不当利益,授权、指使甚至胁迫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使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发生扭曲,正常的会计工作被破坏。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之下,基本的会计原则难以贯彻,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观念难以坚持。一般来说,企业虚假的会计信息出自于具体的会计工作人员之手,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会计监管的有关对策

1.把握会计监管宗旨,厘清认识

重视会计监管或者说对会计监管必要性的认识,直接源自于国内外屡屡发生而且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可以说,会计监管是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而这三个方面的监管必须相互协调,形成一套严密的监管体系。会计监管是我国经济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防范违规违纪和会计舞弊,以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保障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和管理当局工作正常进行。这是进行会计监管的初衷,各种不同的认识,应该作为道路与方法的区别来对待,而不要忘记会计监管的最终目的。把握这样的宗旨,有助于解决有关认识上的分歧。

2.借鉴国外会计监管的有益之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发达经济体、会计成熟体制中会计监管的有益之处,可以避免失误,少走弯路,这是后发国家的优势,我们一定要在此方面多做必要的归纳与研究。例如,美国公司改革法案中的会计监管条款对我们至少有以下启示:第一,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保持审计的独立性。《独立审计准则》是判定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是否存在过失的唯一技术依据,在我国,审计准则的地位在法律上却没有得到确认。第二,完善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独立性是会计信息真实的第一道屏障,而我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往往是公司财务部门或管理层的附属机构,受制于公司管理层。美国世通公司舞弊案最早正是由企业内部人员发现的,但在我国,让一个作为企业内部人员的会计举报本公司会计舞弊在事实上是不可想象的。

3.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管法律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完备的会计监管法律体系能够为会计监管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因此应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我国《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解释组成的会计法律法规框架基本齐备,下一步,应在发挥法律法规效力上加大力度,比如,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赔偿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负责人加大惩处,加大其违法违规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如《证券法》等,加强会计法律体系的执法建设,使会计监管真正做到通过法律发生应有的效力。

4.加强行业自律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目前,我国行业自律机制还有待加强。行业自律机构要保证其监管有效性,应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在具体成员组成上应主要由会计和审计专业外人士组成,规定专业外人士应保持法定多数,以确保监管的独立公正性。同时,建立同业复核制度对一定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系统进行调查和评估。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强化企业会计人员责任意识,开展会计诚信教育。

篇(6)

一、我国会计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1.理论界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

对于会计监管,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认识:第一,干预论。干预论认为会计监管即是管理当局对会计工作的干预,根本目的是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认为会计监管即对会计工作的干预。第二,公证论。公证论认为会计监管的根本目的在于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认为,会计监管是确保委托关系下方尽职尽责的主要途径和形式。第三,“博弈论”。该观点认为,会计监管可以看作博弈过程,市场的参与者对监管政策及其执行展开谈判,现有的会计监管模式是其博弈后的利益均衡结果。

2.认识误区

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从源头上影响了会计监管的正常开展。在此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将会计监管概念与审计监管概念相模糊。很多企业将审计监管等同于会计监管,而事实上审计监管是对会计监管的再监管,它侧重于事后监管,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对同一经济事项的监管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在会计监管实践中,很多人错误地将会计监管和审计监管简单地混为一谈。这一认识误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使会计监管的事前监管功能缺失,只通过审计“事后算账”来监管。概念的混淆必然使会计监管不力、会计监管效果不佳。

3.法律法规约束力不够强

我国已经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会计监管。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会计法》为基础、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主体、以法规解释等文件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会计监管法规体系。该体系既有宗旨性的原则性规范,又有实践性的操作性规范,进行了较为详尽、合理的规定。但同时也必须承认,会计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就是:违规处罚力度远远不够,特别是对当事人的犯罪前违法惩戒的措施,远没有达到使其舞弊的风险成本远远大于舞弊行为的机会收益的程度。

4.从业人员素质问题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的具体实施才能发挥预期的效果。但在我国当前强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有的经济主体不能区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有的单位负责人为了追求个别利益、短期利益甚至是不当利益,授权、指使甚至胁迫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假帐,使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发生扭曲,正常的会计工作被破坏。在各种各样的压力之下,基本的会计原则难以贯彻,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观念难以坚持。一般来说,企业虚假的会计信息出自于具体的会计工作人员之手,因此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观念在会计监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会计监管的有关对策

1.把握会计监管宗旨,厘清认识

重视会计监管或者说对会计监管必要性的认识,直接源自于国内外屡屡发生而且愈演愈烈的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尤其是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可以说,会计监管是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对企业的资金运动和经营管理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而这三个方面的监管必须相互协调,形成一套严密的监管体系。会计监管是我国经济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防范违规违纪和会计舞弊,以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保障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和管理当局工作正常进行。这是进行会计监管的初衷,各种不同的认识,应该作为道路与方法的区别来对待,而不要忘记会计监管的最终目的。把握这样的宗旨,有助于解决有关认识上的分歧。

2.借鉴国外会计监管的有益之处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国外发达经济体、会计成熟体制中会计监管的有益之处,可以避免失误,少走弯路,这是后发国家的优势,我们一定要在此方面多做必要的归纳与研究。例如,美国公司改革法案中的会计监管条款对我们至少有以下启示:第一,完善独立审计准则保持审计的独立性。《独立审计准则》是判定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是否存在过失的唯一技术依据,在我国,审计准则的地位在法律上却没有得到确认。第二,完善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独立性是会计信息真实的第一道屏障,而我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往往是公司财务部门或管理层的附属机构,受制于公司管理层。美国世通公司舞弊案最早正是由企业内部人员发现的,但在我国,让一个作为企业内部人员的会计举报本公司会计舞弊在事实上是不可想象的。

3.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管法律体系建设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市场有序运行的基础。完备的会计监管法律体系能够为会计监管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因此应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我国《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解释组成的会计法律法规框架基本齐备,下一步,应在发挥法律法规效力上加大力度,比如,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赔偿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负责人加大惩处,加大其违法违规的成本。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同时还要强化一些相关配套法律及相关法规的实施,如《证券法》等,加强会计法律体系的执法建设,使会计监管真正做到通过法律发生应有的效力。

4.加强行业自律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篇(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作,财务会计工作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企业领导加强财务会计工作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和难点并解决。

一、现行财务会计工作的变化

正如工业革命推动了会计工作实务和理论的发展一样,新时代的经济环境推动了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财务会计工作正在经历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在一系列变化的共同作用下,财务会计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同时也给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了更多发展的可能。为适应现行财务会计工作的变化,原有的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做出改变,并不断完善,才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二、现代财务会计下存在的难点

(一)我国的经济结构影响财务会计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主要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不可再生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主,但是这种做法往往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折旧,于是财务会计方面出现了资产摊销等业务。一些发达国家的财务会计情况比我们好的多,主要由于他们经济结构与我们不同,发达国家大多将科学和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主要产业,并且通过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第三产业的有效运作。发达国家的企业财务工作方向比较集中,主要用与研究费用和生产成本上,这种管理模式,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保证了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财务的会计工作会受到经济结构的影响带,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从而需要调整工作模式,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模式。

(二)我国企业组织形势制约财务会计工作的发展

由于我国企业的组织形式不同,企业资本来源也就不同,从而导致会计在报告企业财务信息时会出现倾向差异,这种倾向会对财务会计。比如,企业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公司,且公司的资本来源于众多分散的中小资本,其财务会计会相应的强调会计信息使用者,倾向于对私人投资者利益的维护[2]。目前,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较少,于是其占整个社会经济组织的比重较小,财务会计信息公开程度比较低,大部分企业不需要公开。但是,上市公司中大多数是国家控股企业,所以它们在公布财务信息时必须要规范,充分考虑到国家控股这一特点,倾向于国家作为投资者的利益需要。这种倾向会对财务会计工作进行制约,因此限制其发展。

(三)我国社会文化环境对财务会计工作的干扰

社会文化环境是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每个国家社会文化环境各不相同、特色鲜明,这种文化认同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例如,法国的国家发展历史比较短,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很大的发展,它的国家社会文化中,国民对集体观念认识不认同,国民追求人格的独立性,这就直接影响了财务会计工作,财务人员在工作中自律性比较低。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人民的思想比较保守,在工作中过分追求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而对于自身的创造能力不重视,所以造成财务会计的工作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重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1],虽然对工作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我国的发展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第一,过分追求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先进技术和理念却缺乏本土适应性,有些技术虽然引进了,但本土适应性及差,根本不能应用到实际生产中,造成严重的技术浪费;第二,技术虽然能够引进,但人才却不好引进。由于国内人才缺乏,懂得使用技术的人员更加稀缺,所以人才和技术不能统一,反而阻碍了发展。

(四)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的企业运作模式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弊端,很多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的岗位选拔并不是任人唯贤,而是任人唯亲或者任人唯钱,在部分企业中,财务工作岗位的人员是管理人员的亲属,这些财务工作人员并不具有相应的财务知识储备,更不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这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并不能够给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反而会阻碍企业的自身发展[2]。

三、财务会计的工作难点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导致会计工作的相关规定不完善

目前,我国经济领域的立法工作有些滞后,缺少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制定的相应法律法规。尤其是在财务会计工作方向的法律法规更是稀缺,这对很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1]。

大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是经过领导批准任命的,对于他们的各项工作内容是由领导进行批示,这样容易助长会计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同时降低了他们责任的承担。现行法律体系有关会计工作的法规不完善,这就导致了会计工作人员不好区分各自承担的责任,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多问题。所以需要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要求企业对会计工作加以完善。

(二)对会计核算方法的要求提高

我国的会计模式已经从传统逐渐转变成适应经济发展的模式,但仍然存着一些不足,遇到特殊情况时这些不足就会表现的特别明显。比如,通货膨胀的发生的时候,历史成本和现实市场价格不对等,会计模式就显得无能为力[1]。由于每个国家经济体制的不同,导致会计工作核算方式、方法不同,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不断进行,必将带来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给现行的财务会计工作的核算方式和核算方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形,国家和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应对,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

结束语:通过对现行财务会计环境下工作难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没有完全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因此,为了让财务会计工作真正实现促进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的目标,企业应该重视财务会计的工作难点,积极采取各项措施解决问题。

篇(8)

新《会计法》的实施,对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会计人员作为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道德水平的优劣,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单位会计工作的质量.本文拟就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会计法》第39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人员的

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任务有三条:

一是建立法制严明、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二是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

三条都离不开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和会计管理.但从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看,会计作假现象在某些领域、某

些环节十分普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推偏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使会计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必须抓住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

计工作的“含金量”.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的提供是由会计人员完成的,所以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后者起着重大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法律、法规很难完全保证和满足有些利益和要求,况且法规往往滞后于现实.所以,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要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人的道德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作一个德才兼备的理财者和管理者.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99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2章第2节,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作了六个方面的原则规定,以我个人理解,会计职业道德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会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会计这个职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承认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社会价值.会计工作不仅为企业内部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政府管理部门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而且还担负着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管理、提商经济效益的任务.因此,要求会计人员端正专业思想,“明确服务宗旨,树立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良好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守岗位,以高度的事业心做好本职工作.

(二)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尤其是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都要通过会计工作来体现.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为了更好地履行核算和监督的职责,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熟悉掌握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依章,依法把关守口,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会计人员在履行职责中,要敢于并善于执行各种法律、规章,坚决按国家法律、规章严格审查各项财务收支,维护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决不能为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三)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是每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品质.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资料不仅是各单位进行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依据,而且也是国家据以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调控的重要依据.如果会计数据失真,那会计核算就毫无意义,这不仅影响到微观管理,而且还影响到宏观决策。因此,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完整、准确、如实地反映各项经济活动情况,不隐瞒歪曲,不弄虚作假,不搞假帐真算、真帐假算。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

(四)廉洁牵公,不谋私利

廉洁奉公,不谋私利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特征,也是衡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尺度.会计工作是各方面利益分配的关键,只有在会计工作中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一心为公,才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会计工作天天要与“钱”“物”打交道,如果没有廉洁奉公的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就可能经不住“金钱”的诱惑,还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会计人员必须以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敢于抵制揭发各种损公肥私的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大胆维护国家的财经纪律及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到“手提万贯,一尘不染。”

(五)精通业务,自强不息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会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其内涵十分丰富,知识面也相当宽广,而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生活中提出了许多过去不曾遇到的新问题,会计也面临着许多全新的课题,会计理论、会计知识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认真钻研业务技能,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管理技术,以适应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六)改革创新,搞好服务

会计是对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参与预测和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人员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记帐、算帐、报帐的传统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胆改革,从会计工作的角度,对投入产出进行可行性论证,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参与单位的预测和决策,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建立一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一)加强宣传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加强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而且这应重视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岗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穿于会计人员的整个职业生涯之中。必须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在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注意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此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还要从会计专业的学生抓起,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使他们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与此同时,还应重视舆论宣传的作用,舆论可以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行为起到扬抑作用。在会计领域中,只有形成了扬正抑邪、褒善贬恶的社会舆论环境,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从会计人员“自律”抓起

所谓“自律”就是会计人员应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对照和自我调整,不断地提高觉悟和修养.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是以内心力量起作用的社会规范。会计工作质量的高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其对决策的有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会计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就此而言,会计人员必须在职业生活中对自己的思想品质、思想意识方面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要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业准则.

(三)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篇(9)

一、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作,自1985年制定会计法以来,对我国会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会计现代化发展进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新的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必须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同时,又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给予法律保护,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从事会计事项,严禁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在新旧制度交替并存情况下,会计工作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岗位设置不规范。一些企业由于为了减少费用开支或其他原因。违反《会计法》和《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不按规定设置会计工作岗位。有的会计人员既管钱又管账或者管钱又管印鉴。

2 会计信息失真。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在单位领导的授意或某些利益的驱动下,有意识地编造假账、假报表,从而出现会计凭证不合法、会计数据不准确、会计资料不完整的情况,往往是对内对外几本账。对外报送会计信息要看领导的眼色和意图行事。

3 会计监督不力。由于会计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目前企业的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比较好。对会计监督工作却做得不到位,不能有效地按国家财会法规、财经制度独立进行会计监督,导致会计秩序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出有:

(1)条线管理软弱化。出台的法不能说少,著书立说的学者也挺多,但批“作业”的老师却有限,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块强线弱。

(2)执法检查弹性化。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各种因素而不同。

(3)执业保护不善。会计专业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据岗位,其中有些人财经政策和财会知识缺乏,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4)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在舆论导向上重效益轻执法。在介绍企业财务人员先进事迹时。有关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比比皆是,而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的报道却少得可怜,财会人员若主动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在内部受到非议和排挤。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保护。

二、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会计工作

1 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要继续贯彻各项财务制度和《会计法》,保证制度和法的真正落实。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人员。要深入一线,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情况,指导和帮助企业执行好新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新的核算方法,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会计管理体制。

2 建立健全会计法规体系,依法进行会计监督。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规则的重要方面,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保证会计规则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宣传、学习、贯彻会计有关法规,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查处会计规则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纠。在抓好已有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同时。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

3 健全会计管理机构,强化综合部门的监督职能。建立企业管理以会计管理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各级财政部门要按《会计法》行使管理企业会计职能,统一规章制度,规范企业会计工作。企业管理以会计管理为中心所体现的会计学与企业管理的关系是一种内核与外壳的关系:会计一方面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基础而存在,另一方面又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工具与基本手段而存在。通过与其他管理的充分融合,形成这种模式的一般结构,这样就能充分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使会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

同时,各级财政、税务、审计等政府部门要相互协调,按财政法规行使管理、监督的职能,严格执行《会计法》,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完善企业管理体制,从宏观上间接调控企业,评分管住企业上缴利税和执行财经制度情况。彻底改变长期以来以产值、销售收入等计划指标考核企业的直接管理方法。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对已经脱钩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的资格要严格进行审查,其所出具的报告独立承担社会和法律责任。要提高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准。以充分发挥他们监督企业会计工作规范化的作用。

4 提高会计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和积极性调动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和会计改革的顺利进行。

篇(10)

会计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现实要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我国企业提高竞争优势并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在社会经济发展科学化、快速化、持续化和协调化的今天,我国的会计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集中表现为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健全,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做出适应性选择,即如何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应对未来会计行业发展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实现会计业务处理准确化,会计信息提供及时化、真实化的目标。本文从明确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构成入手,分析了当前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探寻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具体措施。

一、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结构模式

在学术界,学者们对于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内涵的界定有着不同的看法,由于审视角度的不同和划分方法的差异,产生了多种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构成理论模型。研究者普遍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业务技能、健全的心理素质是构成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基本要素。作为一种社会职业,会计具有多层面的素质要求:一方面,作为社会行业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其他行业从业者所共有的素质;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岗位要求、技能水平的特殊性,会计人员又具有其特定的素质要求。概括而言,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精神层,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和身心素质;二是知识层,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知识、会计理论基础知识、相关的专业文化知识和背景知识以及会计工作经验知识;三是行为层,主要包括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应急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

实际上,会计工作是一种高智力活动,它的正常运作离不开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必要的技能水平,因而在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结构模式中,知识层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和实践活动的必备基础。精神层则是会计人员从事工作的内驱动力源,是激发会计人员潜能素质的助推器,也是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催化剂,它的健全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层和行为层的合理建构与有效运作。行为层是静态知识层的动态彰显,是会计知识和会计经验转化为实际影响力的根本途径,是发挥知识层功能作用的重要通道,也是影响会计人员完成会计工作任务和实现会计工作预设目标的重要因素。

会计是一项内容繁多、步骤复杂的工作,它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会计核算、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申报和缴纳税金等工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国际化趋势的日渐明显,来自国内外的资源竞争总是令企业“始料不及”,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不断打破企业已有的发展目标、战略和策略,使得企业在面对和处理各种信息时表现的力不从心,支撑企业发展的传统会计工作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进而出现会计工作难以支持企业预测、决策、绩效考核、经营评估以及战略管理的情况,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生存与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尤其是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可见,会计工作较其他行业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上述三层结构中,最能体现会计工作职业素质特点的是精神层、知识层和行为层的三维一体性,它要求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培养应紧紧围绕这三个层面展开。近年来,虽然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稳步扎实推进,但现有的一些有关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与理想的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新企业会计准的出台,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从事于落后、贫困地区的会计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亟待提高。这表明现行的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误差,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提高游离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具体准则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要求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当前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讲,会计工作的实践过程也就是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出台,我国会计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会计队伍建设成绩显著,然而与国外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仍存在整体素质不高、综合技能偏弱、知识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尚未达到新时期会计工作发展的客观要求。以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三层结构模型比照整个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现状,当前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缺陷和不足。

1.职业观念淡薄,人文素养缺乏。实践表明,会计人员的职业观念和人文素养是影响会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素养往往会外化为一个会计人员的处世态度、思想境界、人生追求以及理想信念等人格因素,并通过日常言行表现出来,成为影响企业形象的重要方面。由于受社会经济浪潮的冲击,部分会计人员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享受,职业观念淡薄,缺乏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从整体上看,会计人员的人文素养还比较缺乏,突出表现为人文知识不足、职业情感淡漠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等方面。

2.学历层次较低,知识广度不够。当前,会计人员职业素质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学历层次较低又是影响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提高的制约性因素。特别是从教于农村、贫困地区的会计人员工作者,他们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这也正是会计队伍建设难以实现突破的症结所在。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厚的知识量是会计人员职业要求特殊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如果只局限于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就会影响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3.业务技能单一,创新能力偏低。现实中,很多会计人员认为自己在工作管理、沟通技巧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途径。一些会计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继续教育,会计工作的手段和技能单一,工作绩效不佳。长期以来,会计工作被错误定位成简单的记账工作,受此观念的影响,一些会计人员只注重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在会计工作的实践过程中,缺乏创新这一重要环节,进而造成创新能力整体偏低的现实格局。

4.职业理念落后,竞争意识较差。职业理念落后,竞争意识较差,是当前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存在的又一重要问题。与其他行业的工作相比,多数会计人员的发展长期依赖于所在单位主管部门的会计教育或者培训的计划安排、组织实施,缺乏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创新的精神,既缺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把握,又缺乏对企业发展、自身优势和会计工作的微观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的会计工作者受传统职业理念的羁绊,缺乏竞争意识和竞争观念所致。

三、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面对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落差,我们必须立足实际,转变观念,创建长效机制,寻求多种策略与途径,有计划、多层次地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确保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1.职业素质理念的树立是前提。职业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职业素质理念的正确树立、有效传播和规范运作。如何促进职业素质理念的树立与传播,把理念传播贯穿于职业素质提高的始终,真正体现其作用,是会计人员职业素质能否提高的前提。一般而言,职业素质理念的树立可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对内通过积极引导,潜移默化,群体认同,形成凝聚力,使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理念在认知中“入心”,在渗透中“落地”;对外通过弘扬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价值观,塑造典型,营造氛围,让社会真正感受到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切实提高,并加强外部的有效宣传,促进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理念在融入中“定格”,在交流中“升华”。

篇(11)

会计管理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深化会计改革,转变会计管理观念,强化会计执法力度,目的就是要规范会计秩序,创新工作方式,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会计管理功能,全面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水平。笔者认为新形势下深化会计的改革与管理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会计管理观念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会计法规制度日趋完善。

(一)管理目标从“人治”向“法制”转变

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做好会计行政许可审批工作,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服务意识,廉洁自律,认真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决策科学性,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

(二)管理思想向会计管理转变

要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工作,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要更加重视会计工作,努力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水平,使其真正成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管理手段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

间接监管是以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鉴证为基础,由于一家事务所为多个客户提供用,财政部门完全可以通过对一家事务所的监管,达到对多个单位监管的目的,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成本。

(四)管理方式从有关部门“共同管理”向财政部门主管、有关部门会同监管转变

财政部门要加强与其他有关方面的沟通和协调,完善协调机制,加强对地方会计管理工作的指导。

二、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一)完善会计法规制度

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对《会计法》进行修订,及时修订会计准则,制定和新的会计准则。

(二)完善会计监督制度

如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制定对外投资、成本费用、担保、固定资产、存货筹资、预算等会计控制制度。

(三)完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主要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聘制度,如《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

(四)完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针对会计工作管理出现的新问题,管理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记账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三、执行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会计工作管理制度是财政部门的一项基础工作,如果会计制度执行混乱,必然会导致财政收入流失,支出失控,最终会给财政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财政部门应提高认识,积极担负起管理会计制度的责任,把会计制度管理摆上重要位置,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一)强化准入制度

进一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和单位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管理。实行从业人员资格的认定,这是会计改革的关键,也是对会计人员进行宏观管理的有效形式,是财政部门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

(二)强化评价制度

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级评价制度,不断提高会计队伍整体素质;认真做好会计资格考试和评审工作,积极稳妥地扩大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试点;组织好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落实考务责任制度,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三)强化继续教育制度

要转变继续教育培训的管理方式,规范会计培训市场,提高质量,按照“更新知识、分类指导、拾遗补缺、学以致用、注重实效”的原则,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要明确培训的重点内容和培训要求。

(四)强化诚信制度

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制定和完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营造诚实守信、依法理财的良好氛围,探索会计信用等级评价的途径和办法,努力提高会计的社会公信力。

四、认真抓好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评价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持证人员从业档案信息系统,及时记载、更新持证人员相关基础信息和注册、变更、调转登记情况;从事会计工作情况;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受到表彰奖励情况;因违反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和会计职业道德被处罚情况。

(一)品质

指会计人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应遵循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具体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坚持准则、参与管理及强化服务八个方面。

(二)执业行为

是指执业人员应按照《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及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取得、填制合法的原始凭证,规范使用会计科目;依法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数据分析;按照规定时间向有关各单位报送财务报告;对经济事项实施有效监督;定期将会计资料规范地装订、归档;自觉接受财政、税收、审计等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监督机构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如实提供相关资料,并就有关情况进行解释说明。

(三)胜任能力

胜任能力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学历、经验、专业技术资格,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有价值判断与预测分析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计算机运用及操作能力、写作及语言表达能力等,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