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4-0013-03
职业能力
本文将综合职业能力简称为职业能力。对职业能力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理解,英语国家看重通过考核鉴定可确定的具体的技能和绩效;德国则强调人的能力发展过程;我国教育部门对能力的理解是“综合职业能力”。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与培训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尤其是关键能力。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可以对职业能力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分类:从能力的组成元素上讲,职业能力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职业经验等;从能力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上,可分为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关键能力)。如图1所示。本文按照能力所涉及的内容范围进行讨论。
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人们主要是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而获得专业能力。通常,专业能力是职业业务范围内的能力,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主要有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使用和对劳动材料的认识等等。专业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合理的知识结构及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是对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现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愈来愈高。其中,独立进行计划、实施和检查的能力成为对现代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但这种能力的培养仅仅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很难实现的。
非专业能力概念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主要集中地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不断加速的技术进步使得知识技能的半衰期急剧缩短,加速了具体职业知识技能的老化。一方面,这造成了在劳动力市场上各行业间劳动力流动和适应性问题;另一方面,造成了经济界对劳动力需求和教育界对劳动力培养之间的协调问题,即对就业能力结构发展的预测变得越来越困难,因而,教育对劳动力培养的针对性也变得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相对来说不易淘汰的能力需求,例如通过自觉的独立的继续学习来更新知识、适应变化的能力。
非专业能力对人生历程的各个方面如职业生涯、个性发展和社会存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那些与一定的专业实际技能不直接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它更是在各种不同场合和职责情况下作出判断选择的能力,应对人生生涯中不可预见的各种变化的能力。非专业能力由于其普遍适用性而不易因科学技术进步而过时或被淘汰。非专业能力一般认为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关键能力。
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拥有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如制定工作计划,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方法,对工作学习结果的评估方式等。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职业劳动者自身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重要手段。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及科学的思维模式是对方法能力的基本要求。
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具备的社会能力。人际交往、公共关系、环境意识、职业道德都是它包涵的内容。社会能力不但是生存能力,还是从业者的发展能力,是现代社会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和对社会的规范是对社会能力的基本要求。
关键能力是对那些与具体工作任务和专门技能或知识无关的,但对现代生产和社会顺利运转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的总称,它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梅滕斯(D.Mertens)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我国学者姜大源对关键能力的描述是: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生变更的时候,这种能力依然存在并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和形成新的技能。如果从业者具备了这样一种能力,并成为自身的基本素质,那么,当职业发生变更或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他就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取新的职业技能与知识。这种能力在从业者未来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能力与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关系
关键能力源于基本职业能力而高于基本职业能力,是基本职业能力的纵向延伸,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能力范畴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范畴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专业能力范畴:职业适应能力、新技术接受能力、质量意识、时间意识、安全意识、经济意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等。
方法能力范畴:分析与综合能力、逻辑与抽象思维能力、联想与创造力、决策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全局与系统思维、时间意识等,是方法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能力范畴:社会责任感、心理承受力、参与意识、积极性、主动性、成功欲、自信心、宽容度、团体工作协调能力、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等,是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笔者对关键能力进行了简单的归类和细化,具体如表1所示。
现代职业教育根据职业从业者能力和关键能力的精神实质,确定具体的培养目标,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技能与知识教育的同时,具备独立制定计划、独立实施计划、独立评估计划的能力。
独立制定计划可使受教育者获取对任务诊断性、预测性的能力,独立实施计划可使受教育者获取完成计划的能力,独立评估计划可使受教育者获取对计划任务总结、反馈、自我修正的能力。通过这样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使受教育者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什么是素质教育
关于素质教育的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许多人都有一种误解,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掌握几种专业技能,就是素质教育。真是这样吗?古人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学生的“才艺”学习很好,但是“才艺”的学习一定要建立在道德仁义的基础上。现在企业寻找人才的时候,很多企业家无奈地感叹,不是找不到专业人才,而是找不到有素质的人才。这个素质其实就是肯尽责、肯付出、肯负责。
素质教育,绝对不是学生仅仅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也不仅仅是多掌握几种技能。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根本是德行,在于一个人正确的人生观和为人处事态度等,面对社会上的各种问题,会用正确的道德标准去判断和应对。
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一致性
素质与能力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素质是潜在的能力,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人们在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从事职业话动,必备的主观条件是素质与能力。
素质是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基本品质,而能力是这种基本品质的外化。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关键能力,与我国国民素质教育是一致的。
人的成功要素中,智力因素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素质教育特别注重情商(EQ)的培养,而情商只能在后天的人际交往中养成。现代职业教育培训在广阔的社会环境(学校、企业和社会)中对学习者进行面向职业实际和社会的教育,注重人际交流能力(交流方式、利益冲突的处理)、群体意识、社会责任心、与人合作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的培养。这些社会能力的培养,是养成情商的重要手段。
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以发展职业行动能力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改革,即在自我控制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中,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形式和途径等)。其核心表现在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在职业教育活动过程中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潜存于个体身上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发掘出来,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创新,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创新行为,实现社会的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及科学的思维模式,培养有利于创新思维和活动的情感、意志等。这些正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具体表现。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教育强调“做人”和“做事”教育的结合,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职业能力培养除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外,注重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关键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主动参与工作的意识,勇于承担工作责任,能够尽快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
职业能力是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必备基础,是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网络交流与信息普及,国内企业面临产业升级、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在这种环境条件下,企业对员工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职业院校尽快满足市场和社会的这种需求。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1).
[2]PD.Dr.habil.Frank buenning,Alexande Schnarr M.Sc.,Sun Yang M.Sc.,Kai Gleissner M.A.,Dr.Hans-Joachim Bar.课程开发、课堂设计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施[M].德国InWEnt公司,2009:8.
[3]邵雅忠.德行教学之路[EB/OL].[2010-03-06].http:///gb/chengjing/yyjz/dxjy/jy-06.htm.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329-02
小学阶段时学生能力培养和形成的关键时期。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重知识,轻能力,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今天,素质教育已经被提上日程。
1. 培养自学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社会飞速发展,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社会需要的已经不再是知识丰富的学者,而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育的发展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小学阶段时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全面展开,自学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注重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势在必行。
1.1 应试教育的弊端。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仅仅是知识的收纳箱,教师教学以死记硬背为主,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被培养成了考试的机器。教师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分低能使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应试教育背景下培养的学生适应能力差,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高速发展的社会而言,需要的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2 资源的有限性。对于中国的教育领域来说,存在一个基本矛盾就是需要接受知识教育的人群远远大于社会的教学资源。这种矛盾在小学教育阶段尤为明显。在学习资源有限情况下,教学时间、教学内容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学生仅仅接受短时间的课堂学习,不具备课外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他所接受的知识将是十分狭窄的,学生在人生发展道路上将会受到限制。
1.3 社会发展的需求。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国家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应试教育模式下的重知识的人才已经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尤其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数学学习中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总之,小学阶段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应该让学生具备独立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2.培养自学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方法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与能力还没有定型,这一时期的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教师的引导及时,正确,对小学生的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传统教育下的弊端重重,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的发展。
2.1 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活泼好动,但是学生的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教师要准确把握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把握好教学节奏,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始终。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兴趣高涨,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学习兴趣是学生能力形成和培养的基础。小学数学的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
2.2 进行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学法"到"仿法"最后能"创法"。注意学生的学法迁移,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教师只有这逐步形成自学能力。例如:由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法指导,形成自学三角形的能力。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种思路和方法又会增强自学能力。使自学方法更加科学化,自学知识更快速、准确。
2.3 树立自学意识,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学生能力的培养依赖行动的执行,但是学生学习行动是靠学生学习意识来指使的。在学校,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多的时间孩子是在家庭中,家庭教育也要重视学生独立自主意识的培养,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家长不能参与。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尝试,鼓励孩子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孩子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创新思想,把准方向,突出主体
作为知识本身,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更新。近几年,试题中紧密联系实际的蔬菜问题、行路问题、储蓄问题、探究性问题的引入,都需通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观察、比较、归纳、分析、概括、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才能解答的题目,就是数学知识更新的充分重要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的教育目标要有固有的“解答型”向“能力型”转变,不仅授之“鱼”更要授予“渔”,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尤为重要。
三、创新课堂,创设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能力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人发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发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积极讨论、积极发现。当学生的发现不够完善条理时,教师也要表扬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及所持的依据或者说明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完善。使学生明确其错的原因,修正思想,加以改正。这样,学生才会有成功的喜悦,才会感到教师的作用,才会有利于今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和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学习。
2.创设探究环境,培养参与意识
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建立活跃、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积极的思维与探索,勇于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看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四、改革教育的评价体制
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育评价体制,改变“一考定终身,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教育评价体制,老师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不仅是卷面成绩,还应有实践操作动手、动口等成绩,更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使不同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真正确保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五、创新教学方法
第一,素质教育不仅是对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也要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工作千头万绪,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育本身的创新,其中教育工作者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关键。
孩子学习紧张,课业负担重,老师、家长也疲于奔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暂且不说采取什么方法,整天忙得比大人都紧张的孩子有这个时间吗?但奇怪的是,无论时间多么紧张,许多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则大都不吝时间,甚至不计精力,使家长和老师百思不得其解,特别是对孩子沉迷于游戏颇有微词、百般禁止。然而,计算机仿佛就是为当代孤独的孩子们设计的,其中丰富的内容可以让孩子经历现实中难以企及的生活阅历,可以让孩子爱得发狂、恨得要死,可以激励孩子探索未知世界,培养孩子克服困难、勇夺胜利的追求精神,可以训练他们多种思维方式,鼓励他们勇于竞争、勇于出奇制胜、勇于创新,教育他们要有合作精神。这些丰富的内容和逼真的体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能找得着吗?在我们的课堂上、教材里、老师身上有任何体现吗?正因为现有生活和教育体制中的缺失太多,当孩子们发现了电脑这一未来学习、工作的最佳伴侣的时候,发现新大陆般的心情是不难理解的。如果我们不能从中得到启发,彻底转变教学理念、教育方法,特别是根据现在学生求知欲强、探索精神强的特点全面思考、设计课堂教学,孩子们“沉迷”电脑的情况可能还要严重。西方的教育家们崇尚“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的信条。也许,孩子的创新天性、探索天性是任何传统都难以真正束缚的。由此可见,我们教师从传统的教育观念解脱出来是何等的重要。
第二,“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的两条重要原则,强调每节课都要有对不同的学生提高的计划与实现这种提高的问题设计(写入教案),并在教学中落实。
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既面向全体又突出个性,我们可以尝试将对学生的提高方法也作为备课内容写入教案,我们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作出计划,但我们可以将学生分类,因类施教。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的。
第三,关注每一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
我认为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发现学生的优点,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才能使其潜能得到体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主要以培养人的个体自主、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为目的,突出学习的乐趣性、思维的创造性、精神的愉悦性和心理的健康性。
一、在生活中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吸取知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获取知识重在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感染学生,让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之一。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尝试、探究、运用”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他们创新的潜能。在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教师先请两位组长领取准备好的礼物,分别是15支铅笔和16支铅笔。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要把这些礼物平均分给4个小组,让学生动手分?有的同学会说“分不完”。如此学生就在这个问题的启发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活动,并根据分发的过程列出相应的算式,讨论为什么这样分、这样列式,体验了余数产生的过程,从而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这样教学,改变了单纯的常规教学模式,创设了与学生密不可分的生活情境,加强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学生体验到了生活数学的趣味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主体教育是一种教育的观念或教育哲学思想,它相对于依附性教育或客体教育而言,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1.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实践出真知”在数学教学中它同样是发现概念、方法、定理和公式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发明创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上来。如在辅导学生解答如下一道题目时就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教学:某人从一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的顶部到底下用了7.5分钟,他若以同样的速度从下往上走,则用1.5分钟可到达顶部。如果他不走,乘自动扶梯到达顶部需要多少时间?如果停电,他用多少时间可从底部走到顶部?学生初次接触这道题目时,觉得很难解答,一时感到束手无策。此时,学生有一种“心欲求而不得,心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关键处加强指导,启发学生探索,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2.在交流中拓宽思维
在教学中加强讨论、合作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帮助,还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学会讨论,加强交流、增强整体意识,在整体中培养创新素质,发挥创新才能。例如:按教材学习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之后,让学生讨论除了用剪拼成平行四边形来推导的方法外,还可不可以把它剪拼成其他图形来推导。这样,学生在推导中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之后,再让他们小组讨论,更容易发挥学生的创新才能。有的学生就想出了可以拼成三角形来推导,有的学生甚至想把它拼成梯形等,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拓宽了。
3.在练习中达到创新
练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证明,有思考性的练习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巧设练习,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习题。如果练习设计得巧妙、新颖,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巩固练习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有一次在整理复习练习课时,笔者把所有练习题设计在一个小小的旗台里。让学生比一比,看谁最先达到顶峰夺得红旗。学生非常高兴,有的学生就很快把每道题都做好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样不仅可以开放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2制定了一个符合企业需求的软件测试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学生在学习期间应通过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初级)、数据库开发工程师考试、软件测试工程师考试(初级)等职业资格认证,英语水平达到A或B级,日语水平达到三级,计算机能力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或取得微软信息化应用能力认证(高级)测评证书。在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与经验,能够看懂基本设计文档,掌握测试基本理论,具备编写测试用例并根据测试用例进行一般测试的能力,能撰写常见测试文档及完成简单测试分析,掌握自动化测试技术,能熟练使用QC、QTP、LR、vbs及类C语言编写自动化测试脚本,分析测试结果。在素质教育方面应具备如表1所示的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278-01
在实施“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轨的当今,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渠道作用,通过各个学科的协调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已成为今后教学的方向。劳动课以它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融为一体的独特优势,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劳动学科的自身特点,劳动学科能更好的体现出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出发,构建起“以自学为基础,以思维为主线,以训练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动脑的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智力、审美的情感”由此看出劳动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劳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呢?
一、以提高素质为目标
劳动教育是教育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可偏废的一个方面。目前,学生中有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宠爱条件优越,几乎没有劳动知识和能力,更缺乏劳动实践。在这样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不热爱劳动。所以,开设劳动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劳动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方面是利用劳动课要劳动的特点,通过学生动脑、动手、付出体力、创造成果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劳动实践中发展智力,陶冶情感,磨练意志。简而言之,要寓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于劳动教学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开设好劳动学科将推动学校劳动学科整体育人功能。由此可见,上好劳动课,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将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劳动课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立足于素质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二、以课堂教学为途径
为了达到设计劳动课的目的,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以课堂教学为途径,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我在劳动课的教学中,对课堂结构做了如下的构想与尝试。
2.1 激情导入,引入新课。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倾向性的心理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而又轻松地学习是一节课良好的开端。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可因人因时因课而异,常见的有展示直观教具,创设问题情境,组织相关活动等方法,精心架设“兴趣”的桥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对课堂教学有一个很好的设计。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及传输信息,并通过信息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在反复调控中使教学系统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点。因此,抓住两条线,即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重点在教学准备、原则、内容、方法及模式方面提出标准蓝图。如用展示直观教具的方法,在新课讲授之前把本节课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学生看,以此来激发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欲望,从而进入积极学习的状态。
2.2 讲解示范,传授新知。劳动课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的重要体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实践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所以新知识的学习安排应该是从理论到实践。学生了解了劳动的步骤和方法,但每步具体该怎样去做,还需要教师给做出样子。教师的示范操作一要具备规范性,即准确无误;二要具备可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如讲《西裤的缝制方法》时,为了让学生清楚的看到科学标准的操作过程,我在课前认真练习多次,制成录像带并配有解说词,课堂上放出后,每步做什么,怎样做的,图文并茂,学生边听边看,效果非常好。
2.3 实际操作,掌握要领。学生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形成熟练技能的最佳途径。学生的实际操作要在教师的组织安排下进行,教师要巡视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特别是重点部分更应多强调,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要领。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实际操作,掌握要领的舞台。
四、以社会实践为目的
中学劳动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离开了社会实践,即使教师讲得再透彻,学生听得再明白,不进行社会实践,要达到劳动课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是一句空话。为此,中学劳动课必须以学生的社会实践为目的。我认为应该做到三个结合。
一、培养兴趣、自我调整,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学生只有喜爱数学,对其产生兴趣,才有可能去主动学习,关注有关数学知识,碰到一些难题时,也会示意去思考如何解决,逐步养成自觉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的习惯。对此,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仅要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生动有趣、具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多向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大胆想、大胆做、大胆说。
例如,在教学比较简单的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先自学,并说:“看哪位小朋友自学得好,请他来做一回小老师教一教我。”以此激励学生认真自学,然后让其讲一讲如何解题,若有讲得不好的地方,其他学生及时进行补充。这样一来,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从喜欢数学老师到喜欢数学课,从喜欢数学课再到喜欢探索数学知识,逐渐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产生自觉的学习行为。
二、分析问题、自我计划,提出正确的学习目的
提出观察的要求(问题),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围绕这些要求(问题)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学习任务,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学,提出要学什么,然后制订计划,思考如何去学。
例如,我在教学克的认识(第四册)时,先复习了“千克”的有关知识,然后引入课题。接着,教师提问:“这节课中,你想学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有学生说:“我想知道1克有多重?”有学生说:“我想知道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表明他们对学习任务有了自我意识,产生想了解的渴望。在此基础上激励学生:“你们有信心去解决这些问题吗?你能不能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你想怎么去解决?”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好计划,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准备。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初步培养其自学能力。
三、掌握方法、自我监控,实施有序的学习步骤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按照步骤有序地进行,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和调节的能力,避免做事虎头蛇尾,并补充、检验和修正自己的学习过程。
例如,学生在学习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错误率很高,这就要求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要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都要有意识地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随时调整,不断完善。为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经常提示学生自我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这样做对吗?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哪一种方法最好?逐步让学生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提高自学能力。
四、检验结果、自我反思,评价完整的学习过程
一、字音教学,要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
1. 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不仅低年级应该这样做,中高年级也应该利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应注意的是,在运用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时,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就是在教字音和复习字音的过程中。生字上面总是带有拼音,这样就检查不出学生脱离汉语拼音以后是否读准字音了。应当在学生初步学会字音后,就去掉汉语拼音让学生认读,这就是说去掉了“拐棍”也能读准字音,才算是真正地认识这个字了。
2. 有些生字的读音和口语中的读音不同,学生极易读错。如:“工农兵”的“农”字,应读“nóng”而学生易读成“nù”。类似一些字的读音,要在学生的反复练习中加强指导,使学生读准读音。
3. 教学多音字要依据词来定音,剧音辨义。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含义和词性。多音字的产生是由于这类字分别被组合在不同的词和词组里,是所属词或词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辨别多音字,关键在于据词定音,剧音辨义。多音字的读音,要结合词语来确定。例如:“强”字就有三个读音,在“强大”中读“qiáng”,在“强词夺理”中读“qiǎng”,在“倔强”中读“jiàng”。再如:“折”,可以读“zhé”表示弄断(折断)、弯曲(曲折)、转变方向(转折)、这和(折价)、折叠(折扇)等;也可以读“shé”,表示断(枝折花落)、亏损(折耗);还可以读“zhē”,表示反转(折跟头)、倒过来倒过去。多音字的出现,常常有如下几种情况:因词性不同而多音;因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而多音;因动作的和名物义的区别而读音不同;因普通用法和古人名用法不同而读音不同。在课文中遇到多音字,不要把一个字的几个读音都教给学生,要结合词来教,在词语中用该读什么音就教什么音。以后出现另外的读音时,再教另外的读音,最后,可以放在一起复习巩固,归纳比较。例如:“着”在“小猫叼着鱼”里读zháo,在“着手、着眼”中读zhuó,在“空着手”中读zhe。学生分别学了“着”的几种读音后,可进行归类练习,让学生说说“着”有几种读音,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或者让学生用几种不同的音组成词语等。
二、字形教学,要充分发挥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要着重指导学生认清字形。字形是难点,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突破这个难点,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1. 教给学生分析字形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教学生分析字形,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分析字的哪些形。一是分析笔画,即分析一个字是有什么笔画组成的,学生刚认字的时候,就要教他们一笔一笔地分析。要告诉他们什么是笔画。书写时,从起笔到收笔就是一笔或一画,同时要教给学生笔画的名称。如:“九”字,它是由两笔组成的,它的笔画是:撇、横折弯钩。二是分析结构单位,即分析一个字是由什么偏旁或基本字组成的。学生学了一些偏旁和独体字以后,学习合体字的时候就不必一笔一笔地分析字形了,可以分析字的结构单位。如:学生学了“单人旁”和“尔”字以后,在学“你”时就可以分析字形了:“单人旁”加“尔”字就是你们的“你”。因此,让学生尽快地掌握一些常用的偏旁和构字率较强的独体字是十分必要的。三是分析字的结构,分析笔画或结构单位在一个字的位置。包括书写的顺序和各部分的比例。如:“体”字写时就是先左后右,左窄右宽;“寺”字写时就要从上到下,上下相等。
分析字形就是分析以上三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分析一个字是由什么笔画或什么结构单位,按怎样的形式组织起来的。
2. 要充分利用汉字的结构规律,帮组学生掌握字形,提高识字能力。汉字的80%是形声字,能灵活运用这一识字规律,是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一部分字的音、形、义的。教学生认识形声字的特点,不要讲很多的道理,要帮助学生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个别到一般,逐步掌握它的特点。如:学生学了“杨、槐、柳、榆、松”等字以后知道它们是树名,就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类,启发他们了解偏旁和字义的关系。
汉字在形体上的规律,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利用,并使学生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掌握这些规律。
关于人的素质之内涵,包含四个方面: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及身体和心理素质。其中,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灵魂与方向,是做人的根本;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发展基础,体现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职业素质是人的立业本领,其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结构,还包括工作能力;身体和心理素质则是前三项素质的物质与精神的基础,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承受力。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一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相辅相成,最终才能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要求能获得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还应能获得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革新创新、外语应用等八项内容。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以后从事其他任何职业活动时,都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综合能力或基本能力。学生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就业及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中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社会要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冲突
职业核心能力已成为企业单位的主要考核因素。有关调查显示,56%的企业认为现阶段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比培养专业能力更为重要,而职业学校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方面均呈现出劣势,这与企业需求差异明显。尤其在解决问题方面,企业认为现在毕业生最缺失的能力和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出入很大。相关调查显示: 超过60% 的企业和在校学生认为学校现阶段有关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一般,关注度不够,与企业的愿景相去甚?h。
2、学生个人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不足,核心能力低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年龄小,而且是中考后没有考上高中、或不想继续上高中的学生,他们在世界观、学习能力、自我管理等能力上有一定的不足。父母送子女上职业学校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在就业市场能找到工作而已。有关问卷显示,有 83.1%的学生从来不知道职业核心能力是什么。中职学生缺少培养自身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的欠缺使学生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不了解职业要求与自身素质的匹配程度,不了解社会需要,看不到职业核心能力在就业和今后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能力低下,综合素质偏低等问题。一批批中职生进入职场后,虽然刚开始能马上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但一年后甚至更短时间,就显示出竞争的劣势,职业生涯发展受到限制,而自我学习、自我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3、学校方面在培养核心能力上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首先,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理念落后、方法陈旧,依然采用填鸭式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足,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大多数教师对职业核心能力认识不足,在教学和管理中没有主动地渗透核心能力的培养。核心能力的教师培训和认证工作涉及面还较小,力度、影响力不够。中职教师在专业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职教理论素养及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和不足。
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1、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力度
政府部门的指导思想和政策、资金支持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实施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政府必须制定相应政策,加大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投入力度。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设立校企合作基金;鼓励学校和用人单位建立对口联系,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所需的各类人才;由于各地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教学资源的不平衡性,可根据各地的特点,组织有关单位研发一套适合当地特点的教学改革方案,以培养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人才。
2、加强中职教师的培养
加强中职师资队伍职业核心能力方面的培训,是实施核心能力培养的前提和保障。教师是具体实施教育教学的主体,只有对教师的培训和培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核心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1)课程体系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整体建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有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 都应该具有培养核心能力的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模式、行动导向教学组织、多种学习途径进行综合化培养。
①在现有课程中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已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课程的探索和实证研究,可以借鉴,如与人交流能力可融入语文课;数字应用能力可融入数学课;信息处理能力可融入计算机课;自我管理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自我学习、解决问题和创新等能力。
②开设职业核心能力模块课程,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如信息处理模块、数字应用模块、自我学习模块,等,让学生自由选修,缺什么补什么。鉴于中职院校学生年龄较小,历练时间较短,可以开设组合模块课程,如与人交流与合作模块、解决问题与创新模块,等。所有的课程都应该具有培养核心能力的教学目标,可多模式、多途径综合培养。
③开展第二课堂。依照职业核心能力的模块进行划分,有意识地设计和组织相应项目的培训和实践活动。包括开展社团活动,技能竞赛活动。
3、采用新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评价形式
B844.2
据查,中学生34%、小学生20%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失衡、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应当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搀扶好孩子的心灵,使其身心健康。赛珍珠说:“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积累,而是心智上能力的发育。”近来一些教育专家和学者皆大声疾呼“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必须加强中小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然而,一些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仍然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许多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更是知之甚少。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增强,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学会生存的本源
21世纪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批创造型人才。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学生拥有了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学会生存的本领。这是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
一个人的素质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教育是指社会素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美感)的教育和培养。但社会素质是在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在素质教育中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学生学会生存。
心理素质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增强和健全其心理机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使学生在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中,其心理活动的过程能有效地反映现实,解决面临的问题,达到对环境的良好适应,并主动向更高的水平发展。简言之,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包括认知、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素质。
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1.让学生树立起自我意识观念
通过家庭教育和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逐步树立起自我意识观念。在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锻炼中,让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思想意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评估自己,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他们以后成才、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自信心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一个在体操方面很有前途的12岁小孩来见总教练,总教练没有当即让她表演体操,而给了她4只飞镖,要她投射到办公室对面的靶子上。那个小女孩胆怯地说:“要是投不中呢?”教练告诉她:“你应该想到怎样成功,而不是失败。”小女孩反复练习,终于获得成功。因此,在生活中,你应该告诉孩子,做任何一件事心里 首先要想到成功,而不是失。相信自己成功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增强孩子的自主性,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养观。在教育问题上采取民主的态度,注重给孩子自,经常倾听孩子的观点,让孩子在家庭决策中起一定作用,并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一定的责任,允许孩子取得主动并且负起与年龄相适的责任。
2. 培养孩子社交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最基本的方式。未来社会的许多工作都需要人们通过协作去完成,这就必须让儿童从小就学会与他人交往、协作。家长可引导孩子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处理交往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让孩子在不断的协调、适应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地相处与协作。
3.注意培养学生的稳定情绪,乐观开朗的性格
有一位哲人说过:性格决定命运。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性格就决定了就决定了他将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够做好什么样的工作。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使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养成稳定的情绪,乐观开朗的性格。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他们不同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排忧解难,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还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包括学习的、娱乐的、竞赛的游戏的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整个身心都能获得陶冶、启迪、收获,并且养成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性格。
4.注意培养学生同情他人,善待他人的品德,学会关心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德才兼备的人。一个出色的人才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又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德育、美育发展心理素质中的非智力因素――情商。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个人情绪稳定、乐观、充满自信,善于与人相处、合作,往往能够更成功地应付生活的荣辱浮沉,也就更容易成长和发展。
5.要注意学生智力、人格、个性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和掌握劳动技能的向导。学生在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的差异,就是创新的火花。教育工作者要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使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
6.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中的矛盾,把握住各个心理发展时期,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水平。
7.培养孩子竞争能力
平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家长需从小对孩子进行平等竞争意识的教育,培养孩子的赶超精神和自强不息意识,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态看成败,胜不骄、败不馁。这就要求家长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各种竞争,并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的心态,让这会争取机会去表现自己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和家长努力做到以上几个方面,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强化学生的生存能力。心理素质教育为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那么素质教育也是空洞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