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短期债券投资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对于此项投资,投资成本是46000元,现账面价值是48000元(46000+4000-6000/3)。因投资成本低于账面价值,应按投资成本划转,差额计入投资损失。甲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借:短期投资46000
投资收益——长期债权投资划转损失20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40000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4000
——债券投资(溢价)4000
如果上述长期债权投资曾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500元,则其账面价值为46500元(48000-1500),仍按成本划转。甲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借:短期投资4600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500
投资收益——长期债权投资划转损失5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40000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4000
——债券投资(溢价)4000
如果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是2500元,则其账面价值是45500元(48000-2500),此时则应按账面价值划转,以45500元作为短期投资的入账金额。
甲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借:短期投资4550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2500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40000
——债券投资(应计利息)4000
——债券投资(溢价)4000
如果企业购入的债券是分期付息债券,且是溢价购入,平时收到利息时并没有增加应计利息,随着溢价的摊销,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会越来越低。因此,无论何时将长期债权投资划转为短期投资,其账面价值肯定会低于投资成本,直接按账面价值划转即可,也不会产生划转损失;如果企业是折价购入的分期付息债券,债券账面价值会随着折价的摊销而逐渐增加。因此,无论何时划转,其账面价值都会大于投资成本,这就应当按投资成本划转,同时就会产生划转损失。
例2:甲企业在一年前购入分期付息债券一批,现拟转为短期投资。当时的购买价格是46000元,面值40000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0%,溢价按直线法摊销。
现在该债券的账面价值为44000元(46000-6000/3),低于投资成本,则应按账面价值划转。
借:短期投资44000
第二种情况,经济高增长、低通胀时期。此阶段常见的表现就是市场抛弃安全的债券资产,购入股票等风险资产。因为长期债券等被抛弃,长期债券价格下跌,债券市场进入熊市。此阶段短期债券不赚钱,而长期债券价格下跌。
第三种情况,经济高增长、高通胀时期。这个阶段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价格都是下跌的,只有做空债券才能盈利。这一阶段短期债券收益率上升,向长期债券收益率接近。
第四种情况,经济低增长、高通胀时期。此阶段,长期债券价格大幅度上扬,此后应尽量持有长期债券,因为经济已经或者即将进入衰退期。
在把握了大的经济环境之后,决定是否投资债券就变得相对简单一些了。目前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和较为宽松的资金面,均有利于债市行情延续。整体来看,债市基本面良好,短期监管政策的调整不影响中长期债市慢牛行情。债市基本面向好,固然有利于固定收益类投资产品实现理想回报,但并不代表在具体投资时可以率性而为。
目前整体债券信用利差仍维持在历史低位,短期内可能呈现供需两旺、收益率在低位盘整的格局,这意味着,在投资时必须积极寻找具有票息优势的品种,并优选个券进行投资。
会计上对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息,除特殊情况外,在实际收到时应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不确认投资收益;而税法要求除特殊情况外,均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并入应纳税所得额(特殊情况是指,短期投资取得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
对于短期股票投资,税收上必须严格区分持有收益与处置收益,因为二者在所得税上的处理截然不同。处置收益是所得税税前所得,不需要还原,也不需要比较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各自的适用税率,直接并入投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所得税。持有收益是所得税税后所得,并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按照被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进行还原,且需比较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各自的适用税率。如果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低于被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还应作为免于补税的投资收益进行处理;如果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其已缴纳的所得税额还应作为应补税的境内投资收益的抵免税额进行处理。
短期投资收益的税务处理
例如,某企业2002年1月从银行买入按年付息的A企业债券100000元,2月收到2001年债券利息5000元,3月将A企业债券以107000元卖出;2002年4月以银行存款164250元从证券市场购入的股票B作为短期投资,2002年5月B公司宣告并分派现金股利4250元,2002年6月以170000元卖出(B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则该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2002年1月,购买短期债券时:
借:短期投资———债券A 95000
应收利息 5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对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5000元,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不包括在债券的初始投资成本中,税法也认同会计的这种做法。
2002年2月,收到2001年债券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利息 5000
收到购买时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5000元,只冲减已记录的应收利息,不冲减短期债券的初始投资成本,税法也认同会计的这种做法。
2002年3月,处置短期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107000
贷:短期投资———债券A 95000
投资收益———短期投资处置收益 12000
由于没有取得持有收益,会计制度和税法确认的处置收益是一致的。换句话说,如果存在短期投资持有收益,必然会导致以后处置时,会计制度和税法确认的处置收益不一致。
2002年3月,购买短期股票时:
借:短期投资———股票B 164250
贷:银行存款 164250
2002年4月,收到宣告分派的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4250
贷:短期投资———股票B 4250
由于宣告分派股利在购买之后,会计制度要求冲减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税法要求分回的股权投资持有收益,不论是否补税,都一律按被投资企业的适用所得税税率还原成税前所得,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如果该持有收益属于免税的投资收益,或者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低于被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15%,还应作为“免于补税的投资收益”5000元[4250÷(1-15%)]进行申报;如果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的适用税率15%,其已缴纳的所得税额750元[4250÷(1-15%)×15%]还应作为“应补税的境内投资收益的抵免税额”进行申报。
2002年5月,处置短期股票时:
借:银行存款 170000
贷:短期投资———股票B 160000
引言:
国债的期限结构,就是各种期限国债的搭配,即在一国所有的国家债券中各类国债各自所占的比例及对比关系。利率期限结构不仅是市场状态的重要标志,也能够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做出反应,成为宏观经济的“指示器”。[1]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单一的国债期限结构不利于投资者进行选择,难以满足持有者对金融资产期限多样化的需求。相对于成熟的国债市场,中国国债市场无论在债券发行数量、发行频率还是在发行品种结构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2]
对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分析:
(2009年数据缺失)
通过对上表数据可以得出,中国国债的期限结构是以中期国债为主。2000年以后,随着国债发行机制的日趋规范和完善,期限结构不断丰富⑶,但短期国债的增加并不明显。反观发达国家的国债期限结构,美国的短期国债占总国债的70%以上,日本稳定在75%以上,而意大利、西班牙、瑞士所发行短期国债占比最低时为72%。由此可见,我国的国债期限结构中短期国债占比过低。
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国债期限结构中短期债券比例过低主要有如下四个原因:
一、我国国债发行实行的是规模控制,而不是美国等国的余额控制,客观上造成发行人为了减少审批的麻烦,喜好发行中长期债券。
二、发债人一味追求降低发债成本的结果,由于1996年以来我国连续8次降息,利率处于历史低位,特别是10上半年一、二级市场长期债券的利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下跌,10年期长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最低下降到2.5%附近,更有甚者的是30年期国债招标利率仅为2.9%。因此,从降低发债成本的角度看,这两年无疑是发行长期固定利率债券的最佳时机。
三、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操作依赖度不强。西方国家,实施货币政策,主要的手段是通过央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通过市场上对短期国债的买卖调节基础货币量。但在我国,央行除了依赖公开市场操作来进行货币市场的调整外,还可以利用央票、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这些手段,在西方国家并不经常使用。同时因为中国大多数银行的国有背景,道义劝说在中国可以起着比欧美国家更重要的作用。并且人民银行还可以通过调节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直接达到货币市场调节的目的。这些都降低了中央银行对公开市场操作依赖性,因此也降低了短期国债对作为调节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的重要性。
四、国债期限结构应与财政支出结构相对应。发行短期债券,主要是用于平衡国库短期收支,同时作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长期国债通常用于周期较长的基础设施或重点建设项目。中国政府在正常的管理服务职能外还承担了很多的投资职能。由干政府投资项目一般都是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而资金的筹集大多数又是通过债券,因此,中国需要发行大量的中长期债券为投资融资。同时,近几年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远远超过GDP,财政盈余明显,因此,政府不需要通过短期国债为政府头寸融资。因此,中国国债中短期债券比例远远小于中长期债券也就不难理解了。
不良影响分析:
一、极大地制约了债市的流动性。我国债券市场,特别是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较差,原因之一是缺乏短期品种,短期债券的缺乏使得债市的流动性先天不足。
二、增加了金融机构,特别的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我国国债发行主要集中在银行间市场,而目前银行间市场的成员主要是金融机构,且主体是商业银行,因此低利率长期国债绝大多数由商业银行持有。长期债券可能跨越数个经济周期,其利率风险较高,而目前我国尚无利率风险管理衍生工具,大量持有长期债券使得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利率风险。同时,长期债券的流动性不如短期债券,大量持有长期债券也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增加。
三、不利于中央银行展开公开市场业务。流动性最强的短期国债是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主体,短期国债的短缺势必会影响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
四、较单一的期限结构无法满足众多投资者对国债品种多样化的需求。相比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对国债更加偏好于短期国债。随着银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国债购买中份额的增加,投资者对短期国债的需求会更加强烈。
五、单一的国债期限结构会增加政府的融资成本。如果政府只发行一种期限类型的国债,根据利率期限结构的市场分割理论,会造成单一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大于供给,从而引起该品种的发行利率上升。其次,过少的短期国债会降低政府在市场利率波动时相机行事减少债务成本的能力。
六、过多的中长期债券的发行会造成还债压力的不均衡分布。由于无法通过短中长债券的合理搭配,短期、长期债券比例偏低,无法容许政府根据财政收入安排还款,缓解政府的还款压力。
七、无法提供基准利率。我国法定利率期限结构并不是真实的利率期限结构,而是在法定利率期限结构的基础上,经过“就高不就低”或“保值贴补”的修正形成的隐式利率期限结构,在一些时期,法定利率的期限结构和隐式利率的期限结构产生了严重的背离,使法定利率期限结构面目全非,在实际操作中不具有参考意义⑷。同时由于发行数量和发行期数的不足,交易并不充分,没有形成充足的竞价。因此,短期国债利率没有充分反映市场最优资金的供求。同时,由于短期国债的发行量不足造成的交易量不足使得短期国债的利率中包含了流动性升水,并不单纯为资金的使用价格。最后,由于发行数量和发行期数的不足,短期国债无法形成完整的利率曲线,这一点是致命的。
改进与建议
虽然我国已经从国债年额度审批制度转变为国债余额管理制度,但对国债期限结构的约束依然存在。为了改变这种现象,需要进行一下几个方面的改进。首先,推动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增加短期国债供给,对国库限制资金进行有效运用,针对国库账户的季节性赤字应该采取有计划地发行短期国债予以弥补。其次,可以考虑通过短期国债轮动的方式为长期基础设施融资,改变对长期国债的依赖。再次,将更多的投资性任务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实施而不是依赖政府使用长期国债融资。最后,减少央票的使用,将公开市场操作回归到短期国债上,增加短期国债的发行,形成真正的市场基准利率。(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 孙皓、石柱鲜,经济评论,2011年第3期
1、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分类的差异性
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贷款本金或利息在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应作非应计贷款核算,其已入账的利息收入和应计利息予以冲销。但由于该制度未对计息期间做强制性规定,可能会导致同样的贷款由于计息期间的不同,银行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如甲、乙两银行同时在1月1日向丙企业发放贷款,甲银行采用月度计息,乙银行采用季度计息,倘若丙企业在1月31日不能支付利息,那么,在4月末该笔贷款在甲银行业已归入非应计贷款核算,但该笔贷款在乙银行仍然处于正常的应计贷款科目核算,虽然该笔贷款在两行状况并无差异:均不能支付利息且呈连续状态。从而导致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差异性,不能正常反映自身的经营状况。
2、措辞不严谨导致会计处理的无所适从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应当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可见短期债券投资利息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同时该制度又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这样,减值准备的计提确认的权责发生制与短期债券投资利息确认的现金收付实现制形成了制度反差,在同一制度中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确认标准导致了会计处理的无所适从。例如银行在3月投资A债券30万元,4月A企业宣布支付利息3万元,并于5月收到,此时A债券的账面价值为27万元,倘若6月末A债券的市场公允价值为28万元,那么此时银行对A债券价值的核算则陷入两难局面:会计报表列示27万元则不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若列示28万元则不合谨慎性原则。其实我们只要将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改为“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账面价值和市价孰低计量”则可以很好的解决短期债券的期末计价问题。
3、债券收入的归类问题
按照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债券投资同发放贷款一样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同时从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情况来看,不外是发放贷款和投资两种,因此,银行业债券投资收益采用同一般企业的列示方法(投资收益归属于营业外收入)则有不妥:一则商业银行运用资金一般为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债券投资的收益占收入多为20%以上,将其列示为营业外收入容易让人误解为我国银行业主业不突出;二则银行业的利息支出为最重要的营业成本,其间有相当部分为债券资金的占用成本,如果将债券收益列示为营业外收入则容易导致收入与成本不配比,不利于进行损益分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修改会计报表的格式来解决债券收入的问题:在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上移至利息收入后面,同时将营业利润的公式修改为:营业利润=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其它业务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其它业务支出。
4、资产减值导致的利润调节问题
由于现行金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如果高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按照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如果低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按其差额冲回资产减值准备。同时,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则退市处理,由此导致了不少上市银行利用资产减值作为利润的调节杠杆,通过“计提”和“转回”的账面游戏,误导投资者的选择。在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通过明确规定“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年度不得转回”来避免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但这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规定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则不符合资产自身的定义,其实我们通过严格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条件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条件则可以使利用减值准备来调整利润的情况得以改观。
5、短期债券投资收益的入账时间问题
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由于短期投资一般金额较小,流动性较强,投资收益于实际收到时确认无可厚非。但对于银行业来说,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其拥有的短期债券投资较多,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投资收益则不太符合实际:一来银行业持有的短期债券多为国债或金融债券,违约风险较小,且利率多为固定,适宜按期计提收益;二来短期债券投资所承担的存款利息支出多为按期计提,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收付实现制则明显收入成本不配比;三来短期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收付实现制容易造成银行业利润的期间波动起伏太大,不符合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原则。因此,我们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原则和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原则,可以对短期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按期计提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予以确认。
6、短、长期投资的划转条件不明确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改变投资目的,将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应按短期的成本与市价孰低结转,并按此确定的价值作为长期投资新的投资成本。拟处置的长期投资不调整至短期投资,待处置时按处置长期投资进行会计处理”。按照制度的理解:短期投资的划转的条件在于“改变投资目的”,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现实标准,在实务操作中难以把握。而在现实中,由于短期投资在期末必须按照成本和市价孰低提取减值准备,相对来说长期投资计提准备的要件严格得多,因此,银行的财务部门会在短期投资市价持续下跌时完成短、长期投资的划转来规避短期跌价准备的计提,从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7、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关注程度不够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产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会计处理难度较大,同时具有收益不确定性、高杠杆性、高风险性等特征,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和风险规避工具。但在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只是简单在第一百四十条提及“对于外汇交易合约、利率期货、远期汇率合约、货币和利率套期、货币和利率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应说明其计价方法”,并未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价和披露做出统一的规定,因此,国内银行一般将其作为会计报表的附注作一般性披露,难以客观的确认银行业的风险。
8、与税收制度的衔接问题
2001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遵循会计的稳健性原则规范了银行业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但现行的税收制度仍然按照“期末贷款的1%差额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可以在计算所得税中扣除,对实际计提超过1%的部分调增应纳所得税额”,由此导致不少金融企业出于利润考核的考虑对金融会计制度执行不严。当然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国家税务部门对税前的“呆账准备金”抵扣额进行调整。但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在金融会计制度中明确:对由于会计政策与税务规定不一致产生的所得税差异允许单列科目“递延所得税”处理,同时将该科目归属于利润分配项下做增项理,以此来激励银行采用金融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对策分析
2001年度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基本适应了当时银行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银行业在加入WTO时关于银行业开放承诺的逐步兑现,现行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便显示了出来:外资银行的加入带来的国际会计准则接轨问题;衍生工具的计量问题等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在理论和制度上予以完善,做到与时俱进适合银行业发展的需要:
1、减少金融企业的选择权,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末,在美国的会计理论界就展开过“会计艺术论”和“会计制度论”的争论,前者认为应当给予会计人员更多的会计判断权和选择权以促进会计学理论的发展;后者认为应当减少会计人员的判断权和选择权以维护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2001年的“安然会计造假”事件让这次争论划上了句号:美国国会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现行的公司和会计法律进行了多处重大修改,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价值判断来强化了当局的监管。而我国近年来上市公司年报的不断调整和不断出现的会计差错也从侧面映射出会计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权过多会削弱会计信息的质量。美国会计学界的价值形态的变化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2、注重银行体系的特殊性,如实反映金融企业的财务情况
与一般工商企业比较,金融企业的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性,如果单纯地按照一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套用在银行上,则容易令人误解银行体系的财务状况,尤其在涉及到主营业务上。例如对投资收益按照一般工商企业属于非主营业务,归属于营业外收入是正常的;但投资收益原本就是银行的主营业务之一,倘若套用一般企业的归属方式则会影响外界对银行的公允评价。同样,在对短期投资收益的确认上也有必要考虑银行的特殊情况。
3、完善会计制度、准则建设,适应银行业发展状况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为过,尤其是在外资银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关注程度后更加带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同时,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导致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和披露的关注程度不够,而金融衍生工具大多只是一种合约,它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实际的交易事项可能尚未发生,从而与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不符,因此在资产负债表内不能够具体量化,企业多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提及,进而掩饰了银行业的潜在风险,难以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因此,银行业的发展对会计制度的同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情况下,可以通过根据新出现的情况进行新准则的制定来予以补充。
1、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分类的差异性
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贷款本金或利息在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应作非应计贷款核算,其已入账的利息收入和应计利息予以冲销。但由于该制度未对计息期间做强制性规定,可能会导致同样的贷款由于计息期间的不同,银行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如甲、乙两银行同时在1月1日向丙企业发放贷款,甲银行采用月度计息,乙银行采用季度计息,倘若丙企业在1月31日不能支付利息,那么,在4月末该笔贷款在甲银行业已归入非应计贷款核算,但该笔贷款在乙银行仍然处于正常的应计贷款科目核算,虽然该笔贷款在两行状况并无差异:均不能支付利息且呈连续状态。从而导致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差异性,不能正常反映自身的经营状况。
2、措辞不严谨导致会计处理的无所适从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应当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可见短期债券投资利息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同时该制度又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这样,减值准备的计提确认的权责发生制与短期债券投资利息确认的现金收付实现制形成了制度反差,在同一制度中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确认标准导致了会计处理的无所适从。例如银行在3月投资A债券30万元,4月A企业宣布支付利息3万元,并于5月收到,此时A债券的账面价值为27万元,倘若6月末A债券的市场公允价值为28万元,那么此时银行对A债券价值的核算则陷入两难局面:会计报表列示27万元则不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若列示28万元则不合谨慎性原则。其实我们只要将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改为“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账面价值和市价孰低计量”则可以很好的解决短期债券的期末计价问题。
3、债券收入的归类问题
按照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债券投资同发放贷款一样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同时从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情况来看,不外是发放贷款和投资两种,因此,银行业债券投资收益采用同一般企业的列示方法(投资收益归属于营业外收入)则有不妥:一则商业银行运用资金一般为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债券投资的收益占收入多为20%以上,将其列示为营业外收入容易让人误解为我国银行业主业不突出;二则银行业的利息支出为最重要的营业成本,其间有相当部分为债券资金的占用成本,如果将债券收益列示为营业外收入则容易导致收入与成本不配比,不利于进行损益分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修改会计报表的格式来解决债券收入的问题:在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上移至利息收入后面,同时将营业利润的公式修改为:营业利润=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其它业务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其它业务支出。
4、资产减值导致的利润调节问题
由于现行金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如果高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按照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如果低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按其差额冲回资产减值准备。同时,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则退市处理,由此导致了不少上市银行利用资产减值作为利润的调节杠杆,通过“计提”和“转回”的账面游戏,误导投资者的选择。在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通过明确规定“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年度不得转回”来避免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但这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规定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则不符合资产自身的定义,其实我们通过严格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条件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条件则可以使利用减值准备来调整利润的情况得以改观。
5、短期债券投资收益的入账时间问题
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由于短期投资一般金额较小,流动性较强,投资收益于实际收到时确认无可厚非。但对于银行业来说,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其拥有的短期债券投资较多,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投资收益则不太符合实际:一来银行业持有的短期债券多为国债或金融债券,违约风险较小,且利率多为固定,适宜按期计提收益;二来短期债券投资所承担的存款利息支出多为按期计提,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收付实现制则明显收入成本不配比;三来短期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收付实现制容易造成银行业利润的期间波动起伏太大,不符合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原则。因此,我们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原则和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原则,可以对短期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按期计提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予以确认。
6、短、长期投资的划转条件不明确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改变投资目的,将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应按短期的成本与市价孰低结转,并按此确定的价值作为长期投资新的投资成本。拟处置的长期投资不调整至短期投资,待处置时按处置长期投资进行会计处理”。按照制度的理解:短期投资的划转的条件在于“改变投资目的”,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现实标准,在实务操作中难以把握。而在现实中,由于短期投资在期末必须按照成本和市价孰低提取减值准备,相对来说长期投资计提准备的要件严格得多,因此,银行的财务部门会在短期投资市价持续下跌时完成短、长期投资的划转来规避短期跌价准备的计提,从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7、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关注程度不够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产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会计处理难度较大,同时具有收益不确定性、高杠杆性、高风险性等特征,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和风险规避工具。但在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只是简单在第一百四十条提及“对于外汇交易合约、利率期货、远期汇率合约、货币和利率套期、货币和利率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应说明其计价方法”,并未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价和披露做出统一的规定,因此,国内银行一般将其作为会计报表的附注作一般性披露,难以客观的确认银行业的风险。
8、与税收制度的衔接问题
2001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遵循会计的稳健性原则规范了银行业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但现行的税收制度仍然按照“期末贷款的1%差额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可以在计算所得税中扣除,对实际计提超过1%的部分调增应纳所得税额”,由此导致不少金融企业出于利润考核的考虑对金融会计制度执行不严。当然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国家税务部门对税前的“呆账准备金”抵扣额进行调整。但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在金融会计制度中明确:对由于会计政策与税务规定不一致产生的所得税差异允许单列科目“递延所得税”处理,同时将该科目归属于利润分配项下做增项理,以此来激励银行采用金融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对策分析
2001年度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基本适应了当时银行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银行业在加入WTO时关于银行业开放承诺的逐步兑现,现行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便显示了出来:外资银行的加入带来的国际会计准则接轨问题;衍生工具的计量问题等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在理论和制度上予以完善,做到与时俱进适合银行业发展的需要:
1、减少金融企业的选择权,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末,在美国的会计理论界就展开过“会计艺术论”和“会计制度论”的争论,前者认为应当给予会计人员更多的会计判断权和选择权以促进会计学理论的发展;后者认为应当减少会计人员的判断权和选择权以维护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2001年的“安然会计造假”事件让这次争论划上了句号:美国国会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现行的公司和会计法律进行了多处重大修改,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价值判断来强化了当局的监管。而我国近年来上市公司年报的不断调整和不断出现的会计差错也从侧面映射出会计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权过多会削弱会计信息的质量。美国会计学界的价值形态的变化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2、注重银行体系的特殊性,如实反映金融企业的财务情况
与一般工商企业比较,金融企业的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性,如果单纯地按照一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套用在银行上,则容易令人误解银行体系的财务状况,尤其在涉及到主营业务上。例如对投资收益按照一般工商企业属于非主营业务,归属于营业外收入是正常的;但投资收益原本就是银行的主营业务之一,倘若套用一般企业的归属方式则会影响外界对银行的公允评价。同样,在对短期投资收益的确认上也有必要考虑银行的特殊情况。
3、完善会计制度、准则建设,适应银行业发展状况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为过,尤其是在外资银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关注程度后更加带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同时,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导致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和披露的关注程度不够,而金融衍生工具大多只是一种合约,它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实际的交易事项可能尚未发生,从而与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不符,因此在资产负债表内不能够具体量化,企业多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提及,进而掩饰了银行业的潜在风险,难以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因此,银行业的发展对会计制度的同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情况下,可以通过根据新出现的情况进行新准则的制定来予以补充。
债券互换的方法有四种:
一是替代互换。替代互换是指在债券出现暂时的市场定价偏差时,将一种债券替换成另一种完全可替代的债券,以期获取超额收益。这种超额收益可能是由于市场上货币供求条件相对不平衡造成的。例如,债券投资者持有一种期限为30年的国债A,票息率为7.00%,年付息一次,到期收益率为7.00%。而市场上存在国债B,其到期收益率为7.10%,而其他方面如期限、票息率等与国债A完全相同。投资者预期债券定价的偏差是暂时的,国债B的到期收益率最终将会从7.10%降到7.00%的水平。这时投资者就可以进行替代互换操作,卖掉国债A而买入国债B。假设l年后国债B的到期收益率修正为7.00%,那么国债B所提供的年收益率是8.33%,而持有国债A的年收益率即为7.00%。通过替代互换就可以获得133个基点的超额收益。如下表:
当然,替代互换也存在风险,如纠正市场定价偏差的过渡期比预期的更长;价格走向与预期相反;全部利率反向变化。
二是市场内部价差互换。当市场上两种债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收益差幅,而且该差幅有可能发生变化,那么资产管理者就会进行市场内部价差互换,在卖出一种债券的同时买进另外一种债券,以期获得较高的持有期收益率。
三是利率预期互换。利率预期互换是直接利用对整个市场利息率的预期变动来获取利润。比如说,在预期收益率整体上会提高的条件下,管理人员会用相应金额的短期债券来替换长期债券。这是因为长期债券在一定的收益率提高的幅度下,由于其存续期限较长,其价格下跌的幅度在总体上会较短期债券大。而在预期收益率整体上会降低的条件下,管理人员则会用长期债券来替换短期债券,因为长期债券在收益率降低的条件下,其价格上升幅度在总体上也较短期债券大。
利率互换是金融机构及有利率风险的机构规避风险、进行风险交易的工具,因而也具有一定的套利功能。利率互换不仅在套利上有利可图,同时也可以解决一些债券市场投资者经常碰到的资金头寸和时间难以匹配的问题。利用利率互换与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的组合,投资者就可以合成一个符合自己持有的资金头寸时间的债券头寸。
例如,投资者甲目前有6个月的资金头寸,但是市场上目前没有合适的剩余期限为6个月的债券可以进行投资,甲将此笔资金放入同业拆借市场进行一笔基于shibor3M的拆借(3个月期满后继续融出三个月,可进行2轮),同时在IRS市场做一笔基于shibor3M的为期1年的IRS交易,IRS报价为3%。交易完成后,每三个月,甲将获得的一笔收益率为(Shibor3M+3%-Shibor3M)/3的稳定现金流,即甲可在6个月中持续获得年利3%的稳定利息收入。6个月期满后,拆借市场资金回流,甲可在IRS市场上做一笔对冲交易,了结6个月前建立的IRS头寸。这样,在这6个月的时间里,投资者甲获得的利息收入为shibor+IRS-shibor=IRS,相当于6个月投资于固定利率为3%的固定利率债券。
四是纯收益率互换。纯收益率互换着眼于长期的收益率变动,而不愿意对短时间内的未来收益率或收益率差幅作任何预测,用那些长期收益率高的债券来替换掉那些长期收益率较低的债券。
优越的现金管理
货币市场基金的特征在于其收益与定期存款类似,流动性则与活期存款相仿。也就是说,管理的比较好的货币市场基金,其年化收益率可以与一年定期存款差不多;而且可以随时取现,与活期存款相似。当然,严格意义上说,货币市场基金取现的灵活性要比活期存款略差一些,在T+2赎回的情况下,需要等待两天之后才能拿到现金。
笔者数年前在美国求学时,就发现个人银行账户中,有三个户口,分别是:储蓄、支票和货币市场基金,相互之间可以方便的进行网上银行转账。其中,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是最高的,取现的灵活性则略差一点,每个月都有转出次数和最低金额的限制,但是已经能够满足日常需求。因此,笔者当时把大部分流动资金都放在货币市场基金中,以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获得更高的收益。
目前,国内需要通过网上银行购买货币市场基金,操作起来没有美国那么方便,而且一般无法做到T+0,但依然是一个很好的现金管理工具。笔者一般在留出少量可以应付一个多月日常开支的资金于活期存款账户之后,会把大部分闲置流动资金放在货币市场基金中,以应付不时之需,并获得合理收益。
衰落的王者
2010年中,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约为2.7万亿美元,在9.5万亿美元的共同基金总规模中,占大约28%,略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债券基金,三分天下有其一。同期,美国的存款总额为7.7万亿美元,与货币市场基金之比大约为3∶1,即很多美国人会用货币市场基金来进行现金管理。在最近十年中,货币市场基金在美国基金市场中所占的比重,最低的时候,约为20%,最高的时候,超过40%。
中国的货币市场基金曾经在基金市场上是绝对的主力。2005年底至2006年初,规模曾经达到2000亿元,在基金总规模中的占比超过40%。之后,货币市场基金不断衰落,到2010年中,总规模仅为974亿元,在基金市场中的占比仅为4%。同期,中国的人民币存款总额高达67.4万亿元,与货币市场基金之比为692∶1,即大部分国人依然主要使用银行存款进行现金管理。
中国货币市场基金衰落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投资者对其缺乏了解,不知道其低风险、合理回报的特征(与股票基金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中国的利率水平并未市场化,长期偏低,使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相对有限。另外,银行在销售货币市场基金时获得的好处较少,因此银行客户经理在向客户推荐基金产品时,不太愿意推荐货币市场基金。
细看收益
为了考察货币市场基金的表现,我们把到2010年9月13日具备1年、2年和3年回报的货币市场基金进行统计(针对机构客户的B单位未纳入统计)。可以发现,所有货币市场基金过去一年的回报都超过0.7%,高于0.36%的活期存款利率;其中4只更是超过2%,与2.25%的一年定存利率相仿;还有35只收益率介于1%和2%之间,与7天通知存款的1.35%和三个月定存的1.71%相仿。如果看过去两年的年化回报,则全部超过1%,其中还有18只超过2%。过去三年年化回报也全部超过1%,其中35只介于2%和3%之间,还有3只超过3%。
如果看货币市场基金的平均回报,过去1年为1.56%,过往两年年化为1.99%,过去三年年化为2.55%,都远高于活期存款利率,也高于7天通知存款利率。
为何货币市场基金在保持流动性的同时,可以取得高于活期存款的回报?货币市场基金可以把一部分资金存为定期存款,以获得与定期存款相仿的利率;还能用部分资金投资于短期债券、央行票据、同业存款等,这些品种的收益率一般都会高于活期存款,其中短期企业债券的收益率往往会更高一点,当然风险会高一点。
何时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率?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债券,因此在债券的收益率曲线较为平坦,也就是短期收益率与长期收益率接近,甚至短期收益率高于长期收益率时,能够取得较高的回报。一般,如果宏观政策偏紧,收益率曲线会较为平坦,甚至出现短期收益率高于长期收益率的情况,因此在宏观政策偏紧的时候,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可以取得较高的回报。
与之相反,在债券收益率曲线较为陡峭,也就是短期收益率远低于长期收益率的时候,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较低。一般,宏观政策宽松的时候,收益率曲线会较为陡峭,此时投资货币市场基金获得的回报往往较低。所以我们看到去年,国内的宏观政策较为宽松,短期债券收益率较低,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普遍较低;而今年宏观政策偏紧,短期债券收益率较高,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也明显上升。
从历史上看,国债利率倒挂先行于经济放缓的现象并非是今日才发生的特例,这样的现象在美国曾经发生过多次。数据显示,自195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的历次经济放缓之前,总会先行发生国债利率倒挂或平坦化,而且先行时间不多于5个季度[1]。同样,欧元掉期利率曲线也于2007年初开始呈平坦化趋势,并在经济放缓(2008年底至2009年底)发生之前的2个季度内出现了倒挂(见图1)。
二、为何收益率曲线倒挂预示经济放缓
在正常情况下,短期利率应该低于长期利率。收益率曲线倒挂是短期利率上升、长期利率下降或短期利率上升速度高于长期利率而使得长短期利差缩小直至为负的结果[2]。根据供需原理,收益率曲线倒挂可归咎于两方面因素:第一、投资者的短期债券需求下降,长期债券需求上升;第二、融资者的短期债券供给上升,长期债券供给下降。
前者说明了投资者投资长期债券的意愿高于投资短期债券。什么因素决定投资者的长短期资产配置?假设投资期为10年,可投资资产为1年期国债和10年期国债。在这样的情形下,投资者可进行的投资方案是投资10年期国债或滚动投资1年期国债。如果投资者预期未来1年国债收益率下降或者收益率的波动性提高(这意味着再投资风险提高),那么投资者将会选择投资10年期国债。可见投资者对长期投资的意愿高于短期投资的行为意味着其预期短期债券收益率下降、再投资风险提高,而资产收益率下降、再投资风险提高正是经济放缓的典型特征。
后者体现了融资方(企业或政府)对短期资金的需求甚于对长期资金的需求。以企业为例。如果是短融短投,那么企业长期资金需求的相对下降意味着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意愿在降低,或者说明企业的资金链吃紧,短期流动性风险使得企业提高了对短期资金的需求。如果是短融长投,那么则意味着依靠短期融资的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越来越不具有可持续性, 短融长投的财务风险在提高。因此从融资方来看,收益率曲线倒挂意味着企业的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可能会大幅下降,这同样预示着经济即将进入衰退期。
三、我国经济个体的紧缩预期趋强
相关投资者信心指数表明,目前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信心程度弱,并呈下降的趋势[3]。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自2010年11月起一路下滑,至2011年6月已经达到悲观的临界点水平,并持续至今。显然,企业对未来经济形势也是信心不足。
经济个体的悲观态度源于当前宏观经济“内忧外患”的基本形势。“潮涌”式的过度投资以及金融危机以后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使得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变得非常严重,已经不可能再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同时,过剩的产能急需有效的需求予以解决,否则将会造成难以平复的困局。但是,欧美信用危机的深入与扩散使得世界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风险,外部需求疲软,同时,内需不足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此外,“刘易斯拐点”即将来临,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也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极大的挑战。这一切都表明我国经济放缓的风险正在提高。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扩张空间有限,使得经济个体的紧缩预期变得更加强烈。在经过此次金融危机的大规模经济刺激以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扩张空间变得极为有限。在货币政策方面,我国M2货币供应量已达到历史高位,M2/GDP的比例接近200%,远超出欧美发达国家,更重要的是当前CPI水平高企不下,2011年6月份CPI同比上涨6.4% ,至2011年10月份为5.5%,这使得央行不敢轻易大幅放开货币闸门来阻止经济紧缩。虽然在2011年11月底,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但这是否意味着央行的政策空间有所改善,还值得进一步观察。在财政政策方面,2009年政府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使得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几乎翻了一番,截至201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10.7万亿元,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剧增。2011年7月发生第1例城投债违约事件,引起债券市场的恐慌,地方债发行利率大幅提高。显然,财政支出的扩张空间也是非常有限,政府不可能再次出台4万亿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的有限使得经济个体对未来经济走势的紧缩预期变得更加的强烈。
参考文献
一、国债期限结构的现状分析
目前,按偿还期限划分,中国国债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与长期国债三类。短期国债指发行期限在1年以内的品种,中期国债的偿还期限为1~10年,而长期国债的偿还期限均超过10年。从表上分析,目前我国债的期限结构的特征主要有三:一是短期债券占当年发行量比重随着国债余额管理方法的调整变化较大。在国债余额管理方法调整前的2004年和2005年该比重较低,2004年为14.39%;2005年为21.75%;2006年国债余额管理方法调整提高到32.47%,由于2007年包含特别国债,比例过大。2009年至2011年中期国债基本保持稳定,增加了长期国债的发行。二是长期债券占当年发行量的比重有所提高,还发行了20年、30年和50年期限的债券。三是长期债券的期限也有了新的变化,结构处于多元化。上述变化表明,中国国债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应该讲,这是在过去的发行额管理方式下,为避免国债发行和还本数额的过快增加而采取的权宜之策。显然,这不利于国债金融功能的发挥和国债市场的深化。随着国债余额管理的实行,今后应注意结合财政收支状况,尽可能合理安排和调整国债结构。
表1 中国国债的期限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国债协会数据资料计算得出。
二、国债期限结构的国际比较
从表2中可以看出,G-10国家大多数国家试图将发行期限结构分布在四个区域内:短期(1年或1年以内)、中期(1~5)、长期(5~10年)、超长期(10年以上),具体见下表。由于近年来许多国家的赤字和债务水平呈下降趋势,相应减少了期限种类并提高了平均发行规模。如从1992年开始,加拿大将固定利率付息债券的发行集中在四个关键时期限上(2、5、10、30)并相应提高了基准债券的发行规模。美国也相应停止了3年期债券的发行,以适应融资需求的减少。大多数国家通过定期对已存在的债券进行增发,以建立更大规模的基准。这些国家在基准债券发行方面,将一种或多种关键期限的心法债券作为基准,这些基准债券作为宏观经济指标被追踪或作为相关债券的定价参考。此外,发行规模中相当大的部分是被活跃的交易人如一级交易商所持有,从而确保了基准债券的流动性。
表2 各国国债市场的期限分布
资料来源:国际清算银行。
从表中可以看出,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联邦债券的期限结构里,短、中、长三者所占比重相差不大,其中中期债券比重稍高。在60年代,中短期债券比重提高,长期债券比重下降;短、中、长期债券比重拉开了距离,相应比重分别为38%、51%和11%。这一变化趋势增加了债券流动性,扩大了社会信用。70、80年代这种趋势继续增强,短期债券所占比重进一步升高到47%~49%,中长期债券比重有所下降,分别为42%和10%左右。这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过度膨胀,经济进入滞胀状态。为了治理滞胀,联邦主管部门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大量收回短期债券,代之以中长期债券,如此逐渐消除了通货膨胀,滞胀现象得到控制。
三、国债期限结构的基本评价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国债市场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金融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挥着宏观政策信号传导和微观资产经营的作用,特别是作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及利率市场的作用更是难以被取代,而这一切的发生是以国债市场的良好结构为基础的。结合中国的实际来看,能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推出齐全的国债品种结构
发达国家的国债种类较多,而且发行期限、发售方式、付息形式和流通方式也多样化,这就给购券人选择国债种类以较大的自由,能充分调动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并按照购债人的意愿确定投资行为。我国这种单一的期限结构,使国债严重缺乏选择性,很难满足投资者对金融资产期限的多样化需要,而且使国债发行规模在较短时期内急剧膨胀,国家财政还本付息的压力过于集中,客观上为进一步扩大国债发行规模设置了障碍,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投资者的选择。因此,中国在今后应该丰富国债的品种结构并采取措施增加可流动的国债数量,以形成合理期限品种结构和适度的流通规模,满足投资者的不同选择。
(二)采用市场化的发行方式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国债运作的市场化,从国债发行的公开方式看,并不是简单的将国债拿到市场上发售,而是对国债发行的条件,包括价格和利率采用招标、投标方式,最终决定在市场上发行国债的条件和额度。这实际上是将竞争机制引入国债发行,使政府在国债发行中处于相当主动的位置,由政府按照有益原则确定发行条件,降低国债成本。
(三)培育成熟的机构投资者
发达国家居民个人持有的资产多委托金融机构管理,国债市场的参与者多以机构为主,个人直接持有的国债份额一般都比较小。这种由机构持有的前提是场外交易,可以使交易双方就价格、金额进行谈判,尽快缩小差距,达成协议,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由于机构投资者众多,买卖活跃,从而使国债的流通性好。而在中国国债的大部分保留在个人投资者手中,真正参与流通的不足25%,这种不合理的持有者结构容易使二级市场出现价格扭曲,不利于国债发行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功能的发挥。
(四)探索灵活的交易方式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国债交易方式主要有现货交易、回购交易、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等。国债回购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国债市场的扩大,增强了金边债券市场的造市功能,也提高了国债市场套利活动的效率。而在中国国债交易虽有一定发展,由于监管不力,过去国债回购没有严格实行百分之百的现券抵押,曾一度出现全国范围的债务链,今后需加强监管,规范发展有百分之百现券抵押的回购交易,以活跃流通市场。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国债协会.《20011年中国国债市场年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一)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比较分析
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债券市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债券品种发展也比较成熟。其规模也远远大于股票市场。美国每年发行国债的数额占GDP的比例为100%。且市场可流通的债券品种丰富,既有国债,市政债券,也有公司债券,联邦机构债券等。
我国的债券和美国相比差距较大。每年发行总量也不过占GDP的15%左右,且品种比较单一。主要有国债、中央银行债、政策性银行债等为数不多的几种。
(二)债券市场投资品种比较分析
美国的债券市场主要是以工商企业和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为主。政府短期债券占政府发行量的40%。除此之外,不少的地方政府、地方公共机构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些债券被誉为安全性仅次于“金边债券”的一种债券。工商企业发行的债券产品更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且种类繁多。
在我国债券市场中,政府债券占相当大的比重。其中国库券和央行票据占债券市场的比重达到近70%,且大部分为5-10年的中长期债券。企业债券占的比重非常小,而且地方政府不允许发行债券。
(三)债券的流通市场比较分析
美国的债券流通是以场外交易为主的交易市场。同时,电子化交易系统的普遍应用也大大促进了流通市场的活跃。债券市场的日交易量是纽约股票交易所日交易股票数量的13倍之多。政府债券及政府支持机构发行的债券十分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