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产业发展机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广东游艇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于1976年的东莞市玻璃钢船厂是国内较早生产FRP游艇的国有企业,建厂以来已生产了各种规格的摩托艇、高速客船和高级游艇,特别是1994-1995年为法国CATANA游艇公司建造了4艘11.6m的双体风帆机动游艇,这在当时广东产生了很大影响。
1981年9月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一批外资企业--深圳江辉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在蛇口工业区建成投产,1982年4月生产出第一艘6.76m长的豪华型游艇“吉普赛岛人” 号销往美国。此后,以“吉普赛岛”(ISLANA GYPSY) 为商标的系列豪华游艇跻身于世界名牌游艇之列中。
1992年到大陆投资建厂的台商独资深圳大庆游艇股份有限公司,它创建了一个有生命力的FRP游艇厂,约有80名工人,建造了令人意想不到的高质量豪华游艇,其主要市场是美国,其次是北欧等国。
广州高华游艇制造有限公司也是国内成立较早的游艇公司之一,并且拥有自已的设计能力,设计生产了从11m到15.2m多种型号的玻璃钢游艇。
显利(珠海)造船有限公司是由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香港财利船厂有限公司独资兴建的造船企业。主要建造玻璃钢豪华游艇、铝合金质高速船、钢质拖轮、油台补给船、多用途工程船舶。 1997年4月,显利造船公司在珠海市斗门区注册成立,2000年9月,国内第一艘世界级私人豪华游艇在显利公司成功建成下水并出口美国后,2004年1月又建成52米高级豪华游艇(SEASHAWII),被美国权威游艇杂志评为世界级私人豪华游艇50强之内。 2006年9月荣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百家知名侨资企业” 。
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游艇制造企业之一,除了生产公务商用艇之外,2005年又在珠海平沙游艇工业园设立游艇制造基地,主要生产符合美国市场需求的动力艇产品系列16.2m、18.9m和22.9m,至今已有数艘进入美国市场。太阳鸟游艇采用美国Brain Holland的设计、美国专家的技术监督和新西兰High Modulus支持,是国内可以熟练掌握树脂灌注和真空导流技术的厂家之一。
佛山市宝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它是一家集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现代化船艇生产企业。佛山宝达公司的前身重庆宝达公司在开发高性能船舶方面成绩卓越,目前除生产玻璃钢客船、高速船、船和公安海事巡逻艇之外,还大量涉足12.2-16.8m大型豪华游艇开发和生产。不仅承担OEM项目的制造,还推出了其自有品牌Polymarine。目前已在国内销售了若干艘Polymarine品牌15.2m游艇。
在我国新崛起的游艇企业中,有佛山宝达、珠海江龙、深圳海斯比等就是成功的案例。在中国内地十多个成功的台资企业中,有珠海显利、杰腾、先歌、深圳大庆等企业,海外市场成绩不菲,几乎所有产品全部出口海外。中国游艇制造企业主要分布三大区域,集中度最高是珠三角地,其中珠海平沙游艇工业区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集聚度最高的游艇产业基地,目前已聚集游艇制造和配套企业24家,主要企业有宾士域游艇、杰腾游艇、铎洋游艇、三洋造船、先歌游艇、ZF宏昌船舶推进系统、南国游艇俱乐部(在建)等,2008年共生产游艇900多艘,销售额突破10亿元。2008年显利(珠海)造船有限公司、珠海太阳鸟游艇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杰腾造船有限公司、珠海江龙船舶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市宝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珠海市琛龙船厂有限公司在中国船艇制造企业销售前10位企业中,排在前6名,其销售额占前10位游艇企业销售总额的73.51%;《2010年我国船艇出口省(市) 排名》广东位居第一,出口金额占比为25.65%。由此可见,经过30多年的稳步发展,技术的积累、队伍的形成、市场的拓展,广东游艇产业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基础。
二、中国游艇产业迎来战略机遇期
中国游艇产业逐渐从纯出口型转向国内市场,并通过网罗国际游艇人才和技术,凭借船艇制造优势逐步跨入世界游艇产销大国行列。中国造船业在2010年成功突破了产量6500万吨大关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在中国船艇中,同样以玻璃钢为建造材料的全封闭抛落式救生艇赢得了超过全球60%的市场份额,为中国游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游艇产业发展规律: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游艇经济开始萌芽;超过5000美元,部分具备购买游艇能力的人开始买游艇。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2009年的人均GDP已达到5000美元。根据《2009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珠三角地区人均GDP已达到9855美元,人均财富的增长为游艇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全球发达国家已达到平均每171人拥有1艘游艇,挪威、芬兰则高达6-7人拥有1艘。从中外人均消费水平来看,我国游艇产业可以说是还处在起跑线上,发展空间巨大。广东南濒南海,与港澳相通,全省海域辽阔、海岸线绵长,拥有海域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倍多,占全国14%;有大陆海岸线4000公里,占全国19%,居首位。从气候条件上看,南方基本没有寒冬,一年四季均可出海,这是山东、江浙无法比拟的。这些对开展游艇业都是极大利好。从消费结构来看,能够购买私人游艇的人士个人资产通常在1千万元以上,珠三角富豪排全国首位,再加上部分进入珠三角的港澳富豪,广东能够消费得起游艇的人群规模超过10万人,居全国之首。粤港澳一水相连,协力发展游艇经济底蕴深厚,未来定会领跑全国。
三、广东游艇产业竞争力位居首位
由我国游艇专家杨新发主编的《中国游艇产业发展综合报告2011》认为,广东游艇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广东五项指标排名全部位于前三位,其中游艇工业位居首位,经济条件、政府管理和自然环境排名第二,游艇服务相对较弱,排名第三(见表1)。
从竞争力指数分析结果,广东游艇工业竞争力有明显优势,得益于在游艇制造和出口优势;游艇服务广东不及上海,是广东游艇俱乐部没有上海密集,游艇展数量虽然多,但展会规模不及上海;滨水景区和气候条件广东比浙江稍好,但广东的岛屿数量、分布不及浙江;经济条件广东稍逊于上海,但广东各地区经济条件发展不平衡;政府管理竞争力各省市的差距不大,说明了政府对游艇产业发展的重视。通过分析,从中可以探求广东进一步提升游艇产业竞争力的创新之路。
四、创新驱动广东游艇产业发展对策
1.要以科学规划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游艇产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完美结合。提升广东游艇产业竞争力必须从游艇工业(游艇制造、游艇产业园区、游艇出口、游艇配套供应和科研创新能力)、游艇服务(游艇俱乐部、游艇展、游艇驾驶培训、游艇行业协会)、自然条件(水域岸线、海域面积、海岛、气候特征、滨水景区)、经济条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消费能力、旅游经济)、政府管理(政府产业定位、景观水系规划、相关政策。法规配套) 等5个方面着手。要以科学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以政府积极推动为引擎,坚持区域间联动,发展大旅游、形成大市场、培育大产业。
2.要加强游艇业界与世界游艇业界的交流互动
随着中国游艇市场的发展,该产业将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加快, 广东游艇业界要加强与世界游艇业界的交流互动,技术交流、人员互访、乃至原料研发,工艺推陈出新都可能在我国境内上演,不排除超级游艇向中国大陆靠近的速度,特别是广东有可能成为继地中海区域以及北美区域以外的最大的游艇市场。
3.要成为我国游艇经济先导区
游艇是一种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利润的产品,在正常年份,其销售额已接近海运商船的销售总额。同时,游艇产业是一个产业集群,游艇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有机结合。游艇的生产将带动广东新型材料、涂料、电子仪器、仪表、动力、推进系统等几十个配套工业的发展;而它的消费,也将带动游艇码头、游艇修、燃料加注、水上娱乐及宾馆餐饮等一大批服务行业的迅速发展。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广东游艇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到2015年,广东省游艇产业发展将再上一个新台阶,产业规模和出口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的优势,游艇娱乐和配套服务赶超国内先进省份,树立游艇产业全国领先的典范。将完成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游艇制造基地建设和游艇休闲港的建设,以游艇制造和游艇娱乐为中心延伸产业链,初步形成中国南方最具规模的游艇产业集群,打造最具魅力海上游艇观光休闲基地;游艇自主研发能力显著增强,艇用设备国产化水平明显提高,自主产品研制取得突破,游艇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2020年,广东省游艇产业整体实力和规模进一步提高,游艇产值达到全国份额的30%以上,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的地位,游艇产业链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更趋合理,广东真正成为我国游艇经济先导区。
4.要借鉴台湾成功走向国际游艇市场的创新经验
台湾游艇业发展,现已朝向大型化、精致化的高级游艇为主,在国际游艇市场上,直接与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国际知名的大型游艇厂形成竞争态势,未来如何提升技术能力、生产效益与品牌价值,以提高整体台湾游艇的市场地位,强化品牌力量,并且发展高值化量产型游艇,在M型市场的两端提升市场占有率,是游艇业者们的未来努力的方向。据台湾中国造船暨轮机工程师学会邱逢琛理事长、黄正利顾问《台湾游艇产业技术发展现况》一文介绍,台湾游艇产业发展至今已超过40年,向国际游艇市场密切结合互动良好,近年在国际市场评价逐渐提高,广受国际买主好评。目前约有30家游艇厂持续经营,建立起台湾游艇产业聚落,也具备完整的上下游技术、人力及产业链的连结。台湾游艇业界、学界及船舶中心,近年持续投资游艇研发提升品质,强化节能与绿能,以技术特色的加值,带领台湾游艇建立更精进的优质产业,积极建立台湾游艇优良的品牌形象。台湾重视游艇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船型发展技术、内装施工技术、结构轻量化及低振噪技术和表面精质度技术等四个方面。台湾船型发展技术:主要是发展符合市场需求之游艇船型,开发各种速度域的主要船型。从早期的基准型游艇开发,进而推展舒适型的豪华游艇,而后发展高价值的特殊船型。在船型开发中,藉重各种计算分析用之开发工具。近年来台湾的客制化、大型化及精致化巨型游艇,已发展到相当成熟阶段,不但整合专业设计及制造,也结合高科技产品之应用。内装施工技术:指游艇具模组化成舱间的整体完成图和厂家导入具模组与自动化生产技术。结构轻量化技术,在设计概念上积层板叠序,调整加强材布置与寸法叠序;分析概念上,全船结构应力分析。低振噪技术:主要是主机螺桨选用,房间布置安排,吸隔音材运用。表面精质度技术,主要是改质树脂改善表面螺纹现象。进入21世纪,台湾游艇产业已成为高价值产品,2009年出口165艘游艇的平均单价达126万美元,其技术含量比以往更为精进。台湾游艇界非常重视技术提升和人才培育,把技术和人才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参考文献
1.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广东游艇产业竞争力研究》,2008
2.邱逢琛 黄正利,《台湾游艇产业技术发展现况》,2010
3.朱珉虎,游艇发展简史,中外船舶科技,2010(第1-2期)
一、世界钢铁产业格局演变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资本市场的活跃以及区域人口的结构变化,世界经济活动的重心开始重新布局,由此支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钢铁工业也自然随之发生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全球的钢铁产量增长逐步放缓,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其经济重心逐渐转向高附加值产业,直到21世纪独联体和东欧主要国家结束动荡,亚洲经济恢复,发达国家经济也开始复苏,尤其是中国进入快速工业化发展进程,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全球钢铁生产重新步入快速增长的轨道。
在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球钢铁生产重心正在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钢产量在20世纪60年代末达到1.3亿吨,而2006年粗钢产量降至9868万吨,2007年产量不增反降,为9820万吨。美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出口国,现早已转变为最大的钢材净进口国。显然,美国的钢铁产业正逐渐向境外转移,美国国内的钢铁需求正越来越多地依赖进口。中国的钢铁产业发展对世界钢铁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2005年世界产钢量11.32亿吨,比2004年的10.67亿吨增长6.1%,2007年世界粗钢总产量比上年同比增长7.5%,其中中国内地的增量占世界总增量的73%,如果扣除中国内地的增长因素,则世界总增量仅为3.2%。
随着并购重组进程的加快,世界钢铁工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塔塔集团2006年并购了英国的康力斯之后由世界第50名一跃至第6名。2006年7月,米塔尔集团并购安赛乐集团后,彻底颠覆了世界钢铁工业格局。此次并购产生了年产钢量1.16亿吨、年营业额600亿欧元、员工数超过32万人的超级钢铁巨头,占有全球钢铁市场份额的10%,生产规模至少是最大竞争对手的3倍。可以说,米塔尔的世界钢铁霸主的地位已经确定。安米集团一枝独大,并与新日铁、浦项、宝钢、JFE、等形成了众星拱月之势。由此,新的世界钢铁格局正式形成。
二、制约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区域性强、企业集中度偏低
从200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整体粗钢产量为48928.8万吨,而仅河北省的产量就达到了10569.3万吨,占到全国比例的21.6%,我国的钢铁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钢铁是资源型行业,要想长远发展,不能仅仅将其按行政区域划分,应当考虑各种因素的结合,选取最佳组合,以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
2006年,有学者对世界范围产量规模在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集中度进行了测算,2006年世界产钢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有57家,其中日本有4家,其钢产量占日本当年产钢量的75%;美国有3家,占美国当年产钢量的48%;韩国有2家,占韩国当年产钢量的83%;俄罗斯有6家,占俄罗斯当年产钢量的96%;欧盟15国有7家,占欧盟当年产钢量的74%;中国有22家,占中国当年产钢量的51%。除了美国和印度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之外,其他主要产钢国家(地区)产业集中度都达到50%以上,俄罗斯甚至达到96%的高水平,钢铁产业发展高度集中。中国和世界各国钢铁产业在集中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突出一个特点就是中国中、小型企业多,从而导致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导致中国钢铁产业整体抗风险能力偏弱,竞争力不高。
2、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
当前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生产与需求不相适应。我国自1996年占据世界粗钢产量第一的宝座之后,至今仍然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仅仅从量上取胜是远远不够的。从产品结构上看,线材、螺纹钢等低端产品严重供过于求,主要是中小企业重复建设造成的。我国现有钢铁产品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例明显比国外大型钢铁企业低,在出口产品中钢铁初级产品占很大比例,一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如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带)等在生产能力和质量上不能满足国内需求。
以能体现钢铁产品技术含量的“板材比”来看,目前发达国家的板材比重一般为60%以上,而我国的板材比从2001年到2003年分别仅为35.42%、34.96%、34.96%,2004更是下滑到了17.20%。而2007年该比例为34.86%,比2006年提高了2.97个百分点。我们能够看出,虽然下跌止住了,但是这个数值并没有大幅上涨,反弹点仅与2002年持平,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甚远。
3、体制限制、小型钢铁企业退出难
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6649家钢铁企业,在产业政策颁布后,不少企业已经选择了并购重组这条重生之路,但同时也是由于钢铁产业政策的保护,越来越多的小规模企业进入到这个产业,直到2007年,我国已经是拥有7161家钢铁企业的产钢大国,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其中的1085家亏损企业。他们由于规模不足、生产方式不当、技术水平过低等原因,已经无力再续经营,但是政策上的扶持和地方政府的“保护”使他们不能及时退出,从而导致了大量过剩低端产能。这样不仅造成钢铁企业自身维持困难,过多小型钢企的存在也拉低了我国钢铁产业整体的集中度,从而出现越来越不合理的钢铁工业格局,给中国的产业发展增添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三、新格局中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对策
1、以产业振兴规划为契机,促进产业融合优化发展空间
总理于2009年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钢铁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全部内容。对于钢铁产业来说,应该利用振兴规划提供的机遇,注重发展方式的调整和创新,可以尝试各类产业的相互融合,达到拓宽产业发展空间的目的。十大产业中,汽车和船舶业属于钢铁产业的下游产业,加强二者发展的同时,为钢铁产业提供了更大的需求空间;对于物流产业来说,钢铁业与其有着更强的渗透性,规划中还特别提到发展钢铁物流的重要性,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随之也出现了很多物流企业群和物流园区,但是我国的钢铁物流还是明显滞后于钢铁产业的发展,因此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二者的有效融合能为钢铁产业节约成本,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2、以组织创新为支撑力,兼并重组实现规模经营
2005年出台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钢铁产业政策。但是政策中关于准入标准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进入壁垒的不断降低以及利益的导向,将会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但是过高的退
出壁垒以及利益关系的迁涉致使这些亏损企业难以马上退出,这就造成了低端产品的重复建设。另外,参考国际主要产钢国家的经验,我国也可以进行产业组织方面的改进和创新,打破原有的兼并方式,尝试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联合,这种在我国尚未出现的“强强组合”会造就成一个更强势的钢铁企业,就像米安集团一样,占据国际无可比拟的强势地位。因此,针对我国的特殊情况,应该按照钢铁企业的实际进行兼并重组,而不一定要按照大企业兼并小企业、技术先进的企业兼并技术相对落后的企业的旧规则来进行,改变原有的兼并规则,将会给我国的钢铁产业带来一次全新的突破。
3、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竞争力
为了有效地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应该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聘用以及国际先进技术引进。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专业人才的就业率低成为了这个时期普遍的问题,而这正好也是影响产业技术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钢铁产业就是这样的情况,它属于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相对素质不高,同时因为所处的资源型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矿业生产的行业性特点,使许多拥有高学历的人才就业观带有偏见。要想改变钢铁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这一状况,实现技术转型,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切实把人才放在重要地位对待。
第一,要有足够的教育培训费用于职工基本技能和使用新技术新产品的培训。
第二,重用拥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在待遇方面应有合理的安排,可以考虑定期安排人员进行海外科技学习;对于在工作中有出色表现或有特殊贡献的人给予适当奖励。
4、以管理创新为向心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02
1 我国在线教育发展及市场需求概述
随着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发展,教育产业从线下走到线上,迎来颠覆式的变革,也带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在线教育(e-learning)也被称为远程教育或者在线学习,主要以网络为介质进行远程教学。针对用户群体在线教育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类:K12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目前,美国约有400万名注册的在线教育学生,60%的企业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员工培训[1]。
首先,根据统计数据,中国人口达到13.5亿,具体人口年龄构成如图1所示。按照人口推断,不论是学前教育、K12教育、高等教育,亦或是在职业务培训都拥有广大的需求基数。对比欧美国家,中国家庭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大。
图1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其次,根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图2所示)。教育需求者逐步由在家庭周围寻找名师改为利用互联网络查找知识。教育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为在线教育的普及奠定了基础。近几年,手机网络的兴盛更是促进了在线教育碎片化,让“随时随地终身学习”不再是口号。据CNNIC报告显示,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保持年增长率19.1%的稳定增长。我国手机端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用户数为2.47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长了1.12亿,增长率高达83.8%。随之而来,在线学习平台不断涌现,教育类APP层出不穷,各大投资巨头争相涌入在线教育行业,反映出强烈看好该行业前景。无论是传统的教育类公司还是新兴的科技类公司,未来均面临十分激烈的竞争局面。
图2网民规模及普及率增长图
数据来源: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cn/
再次,我国不断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教育产业发展。从教育支出分析,直至2012年我国教育行业投入与GDP的比值才达到4%。而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9%左右,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4.1%。考虑到我国GDP的快速增长,未来我国的教育整体支出还有相当大的空间。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体系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无论是K12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核心资源主要集中在公办教育体系中。资源的过度集中不利于教育产业多元化,尤其是在线教育产业,受限于各类审批机制及资源壁垒,无法蓬勃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及教育开放化的信号日趋明显,从欢迎和吸引企业等外部力量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到松绑远程教育审批机制,公办教育资源的开放化将成为促进教育产业信息化重要信号。国务院总理在2014 年 1 月 8 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提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三项措施,其中指出,国务院将取消和下放“利用网络实施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网校审批”。同时,新一届政府将加强教育和科技的全局化部署。
2 在线教育用户需求特点分析
纵观在线教育发展,从早期的网校培训直播课程到现在的互动教育平台,只有满足用户新的需求才能开拓市场,从竞争中脱颖而出。
2.1 在线教学质量的需求
我国优秀的教师资源集中于线下教学,造成大多数用户主要信赖线下教育,宁愿花高价钱去附近院校参加培训班,也不愿意参与网络课程。据新东方、学而思等教育机构报表统计,90%以上收入依然来自线下。而国外各大教育平台大多采取整合线下资源来保证在线教育质量。例如,美国Coursera教育平台就吸引了众多世界著名大学加入,其中包括数所美国的常青藤大学,以及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我国名校复旦和上海交大于2013年入了Coursera平台,面向全世界学生授课。Coursera利用线下优秀的师资团队保证在线教育的质量,吸引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万名学生注册124门课程。因此,Coursera受到众多投资巨头的青睐。截至2013年7月,Coursera已获得总额6500万美元的三轮融资[2]。我国在线教育要不断开拓市场,首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问题。各大教育机构可借鉴欧美做法,联合传统教育的师资团队共同开发在线教育市场。
2.2 在线教育认可度的需求
我国传统教育中各大院校之间学分不能互通。在线教育大多也无法颁发相应的认证。即使有证书,其社会认可度也较低,由此限制了多数用户的选择。而欧美三大在线教育平台纷纷推出了毕业认证,且部分获得国家教育机构或者业界认可。例如,美国Coursera平台中的5门课程获得了美国教育委员会的官方认可,学生利用网络课程完成的学分可以自由地在美国其他大学转换为相应的学分。又例如,美国Udacity会对注册学生免费的就业匹配计划,同时将学生的简历和学生的成绩发给包括Google、Facebook、Twitter和美国银行等合作公司[2]。借鉴国外经验,国内在线平台可以联手国家教育认证机构及各大公司,推行在线教育认证事宜,以此吸引更多用户选择网络课程。
2.3 在线教学模式的需求
我国早期的在线教育主要是将名师授课过程录制成网络课件,比如网易公开课,土豆公开课等,特色在于学习者不用远渡重洋即可在家聆听世界一流导师的课程。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此类课程起初受到热烈追捧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坚持听完全部内容[3]。此类在线教育模式发展受限主要由于以下原因:①网上公开课只是单纯录像,将线下课堂模式搬到互联网上,依然是是无差异性的单向填鸭式教学。因此,在没有提问发言参与的情况下,用户很难坚持到最后;②公开课基于高等院校课程,讲解复杂耗时长,理论为主实践为辅,而往往在线教育用户,特别是在职培训用户更偏向短时间内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大量的问题解答及实操训练[3]。基于用户的学习互动需求,未来在线教育产业发展愈来愈偏重于“教与学”的平衡,甚至更多在于“学”的培养。换言之,各类教育公司如果能够吸引用户目光激发其兴趣坚持学习,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了做到“学”的培养,在线教育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可以针对用户的学习体验的便利性、趣味性及时效性。例如,某些学科的数学公式、几何图形、化学公式、生僻字等不便于键盘输入,针对此类学科的在线教育产品必须开发上述特殊操作工具,利于用户简单地进行学习操作。例如,K12教育要充分调动用户的主观学习意愿,此类在线产品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利用流行的网络语言,动漫教师人物,电影动画情节及特殊音乐音效等手段让学生发自内心喜欢从而购买使用。对于需要大量实时互动环节的课程,则要加强沟通工具的开发,实现“实时直播、实时互动”,解决在线教育时效性问题,增强用户需求黏性。同时,各大教育平台要加强线上线下的互补作用,线上主要用于课程的单向传播、堂上测试、小组讨论、学生数据收集等环节,而把个性化辅导、深度答疑解惑、试卷解析、作业辅导等环节放在线下。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将虚拟世界学习体验与真实世界学习感知结合在一起,多方面、多角度激发用户学习热情。
(广东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523808)
参考文献:
信息产业机遇空前
在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中,信息产业可以做什么?IBM认为,在交通、石油、医疗、食品系统、水资源、供应链、电网、金融、城市等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产业都大有可为,机遇空前。比如,由于瑞典斯德哥尔摩市采用了智慧交通的方案,大幅度改善了交通拥堵的状况,使得人均碳排放量降低到4吨,而临近的国家是6吨,美国则是22吨。即便是最传统的产业也可以更加现代化。比如IBM与全球著名的石油公司一同将油田效率从20%提升到40%;在钢铁企业可以利用智慧系统预估炼钢流程,从而大幅度提升产值;又比如传统电网升级成为智慧电网,降低电力传输中电量的流失。
信息化可以协助中国传统企业转型提升,也协助新兴产业获得突破。今天在很多新的服务业中也可以应用智慧的方式大幅度提升服务能力。比如航空业,航空公司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物联网提高服务水平?今天的信息技术甚至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模拟飞机货品装载流程,帮助飞机装载平稳,大幅节省油费。
彰显信息技术效益
今年6月,IBM举办了一个大型高峰论坛,聚集了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来自不同行业的400多位企业领导者。与会人员谈愿景谈未来时都非常认同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企业转型,并更为关注信息技术如何落地。我们认为在运营、社会、品牌、战略四大方面都可以全面彰显信息技术效益。
第一,运营效益。领导者非常关注项目的成本和产出。比如智慧交通,一个城市是否需要花费资金来改善交通状况,或者花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后能否取得应有的效果。比如新加坡政府在决定投入物联网、启动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项目的时候,需要看到相应的效果。在应用了智慧交通系统连接新加坡城市1000多个信号灯后,每个人在出行前根据实时路况合理选择最快路径不再只是一个愿望。
第二,社会效益。今天在从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效益也非常明显。比如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南京市会迎来更多从上海来的短途观光游客。以前他们需要在南京住宿一夜才能轻松游览当地重要的历史文化古迹,而现在可以做到当天游览,这对于南京的服务业是全新的改变。
如何用信息技术让服务业转型带来社会效益是一个重要挑战。又如以观光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水城威尼斯,平均每年迎来2000万游客,大量游客的到来使得很多景点接近饱和,这加快了对历史古迹的破坏速度,但游客数量不足将会影响整个城市的财政收入。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威尼斯旅游局可以合理预估各个景点的游客量,疏导观光游客的游览路径,甚至可以预估第二天、第三天的游客量,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第三,品牌效益。比如以软件外包业为主导的爱尔兰,关注如何将国家发展计划与信息科技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新的爱尔兰国家品牌形象。
第四,战略效益。中国的很多企业在展望未来愿景的时候都需要和信息技术联系起来,与感知的世界结合起来,发展未来战略。
创新的领导力
中国企业能否顺利转型是“十二五”规划落地的关键因素之一,IBM希望用自身的转型经验帮助中国企业成功转型。其中,如何塑造和培养创新的领导力至关重要。IBM针对全球1000多家企业领导者进行调查后发现,产业协作需要展现创新的领导力。IBM认为这其中有三大要素需要强调:今天的领导力是协作创新的能力,而不是独善其身的领导力。因为所有的产业变革不可能只来源于某一家企业的创新,今天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电网都需要信息技术与不同产业的转型调整结合起来。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车墩经济保持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两镇合并更极大地促进了车墩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镇规划使城镇变得更现代化、更秩序化,而一个地区的产业状态则可以体现一个城镇的独有个性。因此,在城镇规划中应将产业发展规划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所在区域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等方面深入彻底的挖掘,引导产业的孵化、满足产业的发展。
二、车墩的区位与特点
2.1车墩区位
车墩镇,位于上海市区西南,东邻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濒上海母亲河——黄浦江黄金水道,西连松江工业区,北靠沪杭高速公路。全镇区域面积45.3平方公里,有16个村,户籍人口35000人,外来人口8万人。行政中心设在车墩集镇东侧,距松江城区6公里。车墩镇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有高速公路、320国道、车新、车亭、北松公路、沪杭铁路、金卫铁路等,320国道和北松公路交叉穿越车墩腹地,沪杭铁路、金卫铁路纵横贯通,是途经浙江、江苏、上海的主要交通枢纽。
2.2城镇特点
车墩镇以工业见长,旅游业也方兴正起。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改革开放后,中外客商纷至沓来,车墩成为投资热土,逐渐成松江区外商投资企业最多、上海市台商投资企业最密集的乡镇之一。莘莘学子创业园、华阳工业B区、上海浦江源生产业功能区、以及叁零SHANGHAI创意产业园等经济园区大手笔投入,高标准推进,为接纳大、优、强企业提供了一流的发展载体。与此同时,老上海风貌镇建设的核心区域将为松江新城南部规划区域中沿黄浦江滨江休闲度假和生活区的一部分,更将形成车墩特色的产业积聚区和居住区。
三、规划与理念
3.1规划指导思想
以“打造工业重镇”为依据,适应车墩地区经济发展,促进车墩镇坚持贯彻“老上海风貌镇”的城市形态发展战略,不断调整完善,打破行政区划约束,与国家工业园区、规划中的南部新城、西北部现代服务业、南部现代农业布局相衔接,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继承与发扬工业重镇优势,运用城镇设计手段,发掘、利用与有机整合自然、人工与人文要素,塑造一个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运营高效且具有车墩特色的白领新镇。
3.2城镇规划目标
通过对车墩的历史、人文和自然要素的分析,结合现有的自然资源,向东南方向发展,从城镇区域的角度展现高品质的、独具车墩地区特色的城镇风貌。设计中以“老上海”为主要元素并作为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在尊重有限的土地资源下,创造一个平衡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一个稳定且多样的城镇系统,来提升土地的价值和发展策略。
3.3城镇规划原则
在影视乐园南北2.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内,以“建南改北”为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老上海风貌城镇。北面老镇区重点区域建筑以立面改造为主,商业街、医院、学校等工程也都将凸显老上海风貌。南面为新建城区,新建建筑和设施将作为影视乐园风格的延伸,处处营造老上海特有的经典风情和文化气息。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塑造老上海风貌城镇特色。
四、发展的策略与建议
随着车墩工业在松江东部经济圈日益重要作用的凸显,车墩将发挥好现有优势,让车墩众多的唯一性得以突出。力争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更多产业、居民落户于车墩。车墩的发展已有极好的工业基础,基于现有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扩展思路,发展相关的周边设施,植基产业链,做大做深。以下是基于车墩现有的产业,顺应现有市场需求,对未来城镇建设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4.1工业:实现工业质量提升
至2012年,车墩工业产值已达242.7个亿,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提高现有庞大存量的效益将会较为直接、迅速地反映到整个产业的水平提升上来。因此,利用现有工业资源,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对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容小觑的现实意义。一是要提高准入标准,招商引资注重提升产业能级。二是要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积极鼓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要引导企业调整产品,推动规模企业产品转型。四是要淘汰劣势企业,盘活存量提高产出率。
4.2房地产业:积极打造宜居新镇
松江新城总体规划修编后,将车墩轻轨22号线以西、北松公路以南的大部分区域纳入其中,这一变化孕育着房地产的重大潜在机遇。作为非传统商品房开发区域,在高标准、高水平的整体区域规划下,车墩房产开发具备了后发优势。轻轨开通、土地逐步增值,无疑为发展中高档房地产业、提高导入人口素质从而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层次提供了有利条件。车墩可以开创出上海影视文化独有的楼市板块,从而推动车墩楼市的城市化进程
4.3商业与旅游业:形成增长新亮点
车墩应抓住发展机遇,着力打造“一镇两貌”的特色集镇。其中,车墩集镇依托上海影视乐园,以老上海特色风貌为核心,华阳老街则按照明清特色风貌开发建设。在此基础上,积极启动商业、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编制,以对接松南郊野公园、影视乐园二期开发等带来的商业和旅游业发展机遇。以松卫公路、北松公路沿路带为地标,主打中高端汽车4S店走廊将是重点发展方向。
4.4生产业:不断升级配套功能
充分挖掘“园区、路带、道口”价值,发展生产业。即以浦江源服务业功能区、松卫公路北松公路沿路带、重要节点道口为载体,发展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编制好浦江源生产业功能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区以发展商务流程外包服务(BPO)为主要特色,重点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软件研发、后台服务、办公支持、创意产业等六个领域。
五、结语
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期,城镇的规划和设计只有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抓住特色,才能实现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作为城镇建设重要纲领的城镇规划,要如何应对并促进地区产业发展,是规划创新与改革的新课题。车墩镇在编制城镇规划时,基于产业发展构思,对产业的空间布局、品牌塑造、文化创新、政策配套方面进行一定程度考量,将有利于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奇,孟静.城市规划区内城乡居民点统筹规划初探[J].小城市建设,2009(8):16-20.
中图分类号:F426.8
健康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健康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世界各国纷纷将其作为支柱性产业来加以重点扶持。近年来,辽宁省健康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可以说,辽宁省发展健康产业,既存在发展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机遇
目前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已迎来了良好的机遇,具体因素包括如下几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被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为此要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8%左右。
生物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早在2009年,国务院便出台《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将生物医药列为医药产业重点发展领域。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又明确地把生物医药列为七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其中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领域共有32个:包括新型疫苗、生物技术药物、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现代中药与民族药、生物分离介质与药用辅料等制药子行业的重点产品和服务领域共18个;医学影像设备、先进治疗设备、医用检查检验仪器、植介入生物医用材料等医疗器械子行业的重点产品和服务领域共14个。
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中,“十二五”时期,国家计划投入400亿元,在此基础上,“十三五”期间将再投入750亿元资金进行扶持。据此计算,“十二五”开始的未来十年间,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扶持资金总额将近1200亿元[1]。国家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财政扶持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这既为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战略性转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辽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加快及其相关政策的实施,为辽宁省健康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新医改推行以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相关改革政策连续出台,尤其公立医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以及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广泛覆盖,不仅使医疗卫生事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辽宁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新医改以来,辽宁省共支持了94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辽宁城镇医保参保人数达到2120万人,参保率94%,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5%、70%和70%;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2]。
新医改及其相关政策的实行与取得的显著成效,为辽宁健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原动力。一方面,政府通过大幅增加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会直接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从长远看,医改政策的实施,也有助于改善国民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预期,从而拉动健康市场的消费需求。
(三)经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与人口老龄化加剧,为辽宁省健康产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经济条件的改善与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关注健康问题。健康需求是一个相对刚性的市场需求,当慢病增加、亚健康蔓延与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其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并非仅仅是保健意识、“治未病”观念与养生理念的变化,而且也是医疗需求与保健需求的变化。即一方面,会因经济条件的改善而产生大量的个性化非基本医疗服务,使医药健康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进一步扩大,推动非基本药物器械的加工生产;同时另一方面,也会进一步拓宽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空间,给营养保健品业、商业医疗保险业等健康服务产业带来无限商机。
目前,辽宁省65岁及以上人口457.3万人,占总人口的10.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预测,到2039年,辽宁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30%以上[3]。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使老年人群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总量日益增大,使健康养生、健康体检、预防保健与康复护理等相关产业有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面对辽宁省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医疗保健服务业,以适应市场需求,满足老年人对医疗、预防、保健、护理、康复等方面的需要,不仅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也会在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与自身产业基础优势,使辽宁省健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
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落后于国内其他省份,但作为工业大省,依托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雄厚底蕴,在健康产业发展上,却有着基础较好与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尤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辽宁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大力建设健康产业园区,不断搭建健康产业发展平台,从而为辽宁健康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009-2011年的3年间,辽宁医改总投入达到334亿元[2]。巨大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推进全民医保、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方面。除此之外,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上,“十一五”期间,辽宁省还每年拿出2000余万元投资于重大科技攻关专项[4];而在健康产业园区建设上,200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做出举全省之力加快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的推动下,各市地都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相继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园,通过加大生物医药的资金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给予重点支持。这样,就使辽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工业基础与中医药和海洋生物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使辽宁健康产业在有利的发展平台上能更健康地发展。
二、辽宁省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辽宁省健康产业虽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来自国际健康产业市场竞争的外部挑战
健康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普遍超过15%[5]。国外健康产业发展迅猛,跨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强,产品研发的技术垄断优势已经严重威胁中国的健康产业安全。目前,“国外健康产品在中国市场以7%的品种占有40%以上的市场份额”[5]。从辽宁健康产业市场看,最严峻的挑战主要来自于生物制药业与医疗器械业两大产业领域。
在生物制药产业领域,辽宁医药市场面临跨国药企的激烈竞争。近年来,辽宁医药新产品的开发越来越难,而老产品市场则受到进口产品的严重冲击。辽宁省生物医药市场已出现逐渐萎缩的态势。一方面是医药创新成果适应不了生产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是企业买不起国外药物研发技术,买了转化成产品也难。现在,省内各开发区都在紧锣密鼓地建厂房,搞GMP改造,但却面临着可投产的品种太少和企业开工不足的危险[6]。
在医疗器械产业领域,由于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中,基本被GE、西门子、飞利浦等几家跨国企业垄断,因而,虽然辽宁有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的科技研发优势,但目前辽宁医疗器械仍然主要以进口为主,进口医疗设备主要来自日本和美国,基本为高端医疗设备。而出口企业多是为国外医疗器械生产厂商提供配套零部件和生产技术含量较低的中低端设备,自主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的能力相对较弱,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不强[7]。2012年,辽宁医疗器械出口持续负增长,全年完成出货值21.8亿元,同比下降0.5%[8]。
(二)来自国内健康产业市场的省际竞争挑战
健康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后,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区)把医药产业作为重点或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引导,辽宁省健康产业的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省际间的竞争压力。
虽然,辽宁省中药及生物制药产业在全国优势明显,医药产业总量也占有一定比例,但发展的相对速度却逐年下降,落后于山东、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省际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发展形势十分紧迫。
2011年,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广东、河北等省份,医药产业年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1600亿元以上。山东省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761家,17家进入全国医药百强企业,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1691亿元,2015年目标为3800亿元。上海、浙江、江苏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外资企业联手打造中国最大、世界著名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飞速发展。而辽宁省医药产业在2011年,销售收入仅为680亿元,占全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4.5%。近年来,辽宁省医药工业在全国排名第10位,与辽宁省在全国的地位极不相称[6]。
(三)来自辽宁省健康产业竞争劣势的内部挑战
辽宁健康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还有诸多不利的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健康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医药产品竞争力较弱;高端科技人才匮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
目前,在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仍然缺乏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就全行业来讲,进入全国百强企业只有3家,而且比较靠后;号称百亿集团企业仅有1家,而且经济形势还不太景气;超10亿元内资企业只有9家,其中包括较大型的外商投资企业5家[6]。企业竞争力不强,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也导致辽宁医药市场缺乏优秀名牌产品,极大地影响了市场占有份额。例如,辽宁省乳癖消、沈阳红药、木鸡冲剂等大宗中药产品,在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上,还不完全符合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尚未合法进入国际医药市场。辽宁医药市场的一批老品种,不仅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而且甚至面临被迫退出市场的危险。
如何科学地发展辽宁健康产业,做大做强医药企业,尽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打造辽宁医药品牌,不仅是辽宁健康产业发展中将要面临的来自于自身的挑战,而且也已成为辽宁省健康产业发展所必须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三、发展辽宁省健康产业的主要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发展辽宁省健康产业应做好如下几点:
(一)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转变发展理念
目前,辽宁省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在延续,第二产业仍为带动辽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首先转变发展理念,正确认识发展健康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意义。只有顺应时势更新发展理念,才能制定出推进健康产业发展的科学的应对举措。
(二)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
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需要辽宁省偏重投资的需求结构必须优化调整,但改变偏重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即摆脱所谓投资“依赖症”,则不能失去第二产业的发展优势。即在保持辽宁经济发展特色前提下,仿效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通过依靠第三产业,来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由于健康产业兼跨第二、第三产业,并且辽宁健康产业发展方面,还有其自身产业基础与发展优势,未来的健康市场需求前景也极为可观。因此,发展辽宁健康产业,必须依托发挥辽宁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以走特色发展道路为引领,不断出台相应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
(三)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健康需求是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一个相对刚性的消费市场。扩大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广大群众的消费需求。近年来,辽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持续增长,而经济条件改善下所产生的健康保健需求,已经形成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并且,辽宁省自1995 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后,老龄化比例已高于全国平均线。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变化,必然带来预防保健、健康体检、家庭健康护理等新的市场需求。所以,发展健康产业对拉动辽宁健康市场消费需求的作用已毋庸置疑,问题关键是如何释放健康消费需求。释放健康需求以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以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为基本前提。只有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才能释放拉动相对刚性的健康市场消费需求。
(四)不断加强法制建设与社会管理
健康产业是极具发展前景的万亿市场,只有加强法制建设与社会管理,才能在严格规范与科学引导下,不断永续健康发展。从辽宁保健品产业发展现状看,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不规范、市场秩序混乱、行业标准缺失、监管缺位错位等方面。例如在沈阳,经营保健品店只要在食药监局备案登记、到所在地工商所申请办理即可,而不再需要卫生局负责审批的养生保健行业的“食品卫生许可证”;经营保健酒类产品,则更是处于监管盲区。可以说,辽宁保健品行业乱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法制建设与社会管理的落后。同时也表明,加强科学引导、进行立法规范、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已成为辽宁省健康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刘国锋.十二五400亿十三五750亿 国家投重金扶持重大新药创制[N].中国证券报,2012-06-29.
[2]一轩.辽宁医改:三年投入334亿 公共卫生服务“不差钱”[EB/OL]. (2012-03-22).http://.
[3]史楠,刘柏霞.健康老龄化与辽宁医疗保健服务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09 (12).
[4] 科技部网站.辽宁省积极发展生物医药产业[EB/OL]. (2007-07-24).http://.
[5] 中国食品科技网.中国健康产业现状分析[EB/OL]. (2013-01-15).http://.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IC产业在全球形成了以美、日、韩三国为代表的三大经济体。近年来,中国台湾地区以强大的晶圆代工实力为核心,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其综合实力已与韩国不相上下。
全球IC产业发展呈现如下特点:一是从成本上看,不可逆的价格下降压力给IC产业带来严峻挑战。由于摩尔定律的作用,集成电路单位功能成本平均每年降低25%左右,集成电路价格也逐年下降,其中存储器电路的价格下降最为明显。二是从技术发展趋势看,集成电路已经进入45纳米、32纳米制程技术和系统级芯片SoC时代,并逐步进入用碳替代硅的后CMOS时代。三是从产品市场看,推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动力已经从计算机产品向通信及数字消费类电子产品转移。四是从IC制造业全球转移趋势看,全球IC制造业有向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上世纪80年代,全球芯片制造业从美国转移到日本;上世纪90年代,韩国与中国台湾成为芯片加工制造的主力;目前已有美、欧、日、韩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封装测试企业和生产线落户我国长三角与环渤海地区。五是从全球产业价值链来看,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处于价值链的高端,控制着标准制定、系统集成以及核心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日本处于次高端,是世界消费电子产品的霸主,在微电子、光电子产品及计算机方面仅次于美国;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处于中端,是关键元器件的生产基地;我国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主要从事一般元器件的生产及整机的加工和组装。
我国IC业发展现状及隐忧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IC产业一路下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行业冬天”,我国IC产业也受到一定影响。
从产业结构来看,2009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芯片制造与封装测试对外依存度较高,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而IC设计业在内需市场的拉动下逆势增长。据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去年全年产业销售额规模同比增幅为-11%;制造业因出口大幅下滑,销售收入同比下滑13.2%;封装测试业受外需萎缩及奇梦达(苏州)公司破产保护的影响,全年销售收入同比降幅19.5%;IC设计业,受家电下乡、3G网络建没、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刺激内需政策的拉动,销售额同比增长率达14.8%。
从应用领域来看,计算机领域依然是2009年我国最大的集成电路应用市场,市场份额高达45.9%,比2008年提高了3.8个百分点。通信领域在3G建设的带动下,市场份额也较2008年有所提升。汽车电子领域虽然市场份额较小,但近几年来市场稳定,2009年市场增速达10%,实现逆势发展。消费类和工控类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市场增速下降20%左右。
从政策环境来看,自2000年,国务院颁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IC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启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的持续推动,都为IC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从IC设计企业发展路径来看,一些有实力的IC设计企业已开始摆脱同质化竞争,实施差异化策略。同类IC产品靠性能、质量、价格和服务等综合能力进行竞争,产品由原来的通用芯片向“芯片+软件+解决方案”转变,IC设计企业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应用专利”。
总体上看,我国IC产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问题:
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低端的低附加值部分更加边缘化。我国IC产业主要以制造环节“被动”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由于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国家,将价值链低端的低附加值部分外包,导致我国只能依靠廉价劳动力从事低端加工制造,获取低额利润,也就难以积聚IC产业发展所需的巨额连续投资,难以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导致R&D过程“路径依赖”。目前我国芯片技术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IC领域的跨国公司,本土IC企业尚未形成核心价值和可持续性优势,产品创新仍有赖于引进国外高端技术。而处于产业主导地位的国家,为保持技术垄断和国际竞争力,严格控制技术和设备的出口,导致我国IC技术发展过程中形成明显的“路径依赖”,并在国际技术标准上受制于人。
产业格局不够优化。从上下游产业格局来看,国际公认的黄金比例是设计、制造和封装3:4:3,目前在国内IC产业链中,封装测试业所占比重最高,制造业次之,设计业所占比重最小,且多处于初创期。
风险投资对我国IC产业的关注度减弱。2004-2006年,风险投资对“中国芯”的关注一度高涨,但近年来,由于众多投资案例的失败,使VC失去了信心,对IC产业的关注度减弱。目前我国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不发达,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北京lC产业的新机遇
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进行新一轮调整,全球芯片设计企业巨头、代工厂纷纷进军北京市场,北京芯片市场的重要地位日益突显,IC产业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巨大的市场潜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R&D空间。在3G手机、平板电视、便携式数码产品、汽车电子等电子市场持续增长的带动下,北京IC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一是安全产品市场,近年来用于数字认证系统的安全产品市场巨大,包括增值税发票认证系统、金融数据密码机、智能IC卡及密钥、加密传真机等,二是以节能减排为代表的绿色集成电路市场,目前除了LED市场外,在太阳能、风力发电等领域,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尚未涉足。三是汽车电子市场,汽车电子领域的综合信息平台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已取得一定成效的比亚迪曾提出“One Car One Wafer(芯片基材)”的口号。四是智能卡市场,虽然IC产业在城市的智能卡市场进入“红海”时代,但农村市场尚未涉足,农村市场对智能卡的功耗、安全和成本提出了新的需求。
低碳生活和物联网等新兴市场的发展为IC设计业提供有利契机。低碳技术和物联网为嵌入式芯片技
术及其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应用载体。嵌入式芯片是“物”的身份识别,是信息的采集、传输、监控以及“物与物”之间通信、整合、互联互通、集中管理的核心技术。要充分利用嵌入式芯片现实和潜在的市场,着重于新一代技术的推进和产品的研发,使北京IC设计业做大做强。此外3C融合的潮流与3G时代的到来也为IC设计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创业板为中小IC设计企业开启上市融资大门。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降低了初创期IC设计企业上市融资的门槛,同时也增强了VC和PE等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前期投人中小集成电路企业的信心,拓宽了IC设计业的融资渠道。
北京IC产业发展路径
北京如何利用科技、人才、市场的优势,加快IC业高端化发展的进程,这是需要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建议如下:
突出重点领域,把发展IC设计业作为IC产业升级的突破口。IC设计业作为整个IC产业链的龙头与核心,以其知识原创性凸显了创新的潜质及在迎合市场需求方面的巨大活力。以IC设计业为核心,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是推动北京IC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一是发展IC设计业符合首都的功能定位。相对产业链各环节来看,芯片设计业对自然资源的要求不高,资金投入较低,利润率较高,对优化北京产业结构有积极的影响。二是北京有得天独厚的智力资源优势。有大规模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有吸纳高素质人才的首都优势,有创新技术的政策环境,很适于IC设计业的发展。三是有良好的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北京芯片设计业涌现出了华大、大唐、中星微电子、中芯微系统、威盛等一批极具实力的设计公司,产品档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注重产业规划,把握“十二五”发展规划预研和制定的关键时期。把与低碳和物联网应用相关的嵌入式芯片及其关键技术内容纳入北京市信息产业和半导体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一)居民收入的提高刺激了对服装的购买能力。消费结构升级直接导致销售模式的变化,在总量攀升的基础上,诸多企业面临的是销售模式创新的考验。
2005年1—9月人均衣着支出为599.6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32.7%,人均购买服装支出为441.8元,同比增长40.6%,占衣着支出的61.6%,其中前三个季度中服装单价比去年同期增长24.8%,价格提升令人振奋。
总量扩张与结构升级令企业有更多模式选择,有基础和有条件的服装企业一定要提前进行产品升级的战略性规划,未来中国一定能够出现自己的定级品牌,本土奢侈服装品牌诞生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中国时尚市场的不平衡特征决定了中国顶级服装品牌一定是区域性的。
销售关键日概念对高档品牌服装产品的销售作用日益彰显。从漫天撒网到精确打击,企业营销的资源匹配与战略协同模式面临巨大挑战。2005年服装购买旺季在2、5、7、9月等季节变换时节,近几个月人均购买服装的支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7.4%、52.7%、92.9%和41%,黄金周的销售作用更是突出。
(二)人力资源的优势。低成本是目前行业竞争的主要方面,专业技术储备以及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将导致行业竞争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归宿。
人才的需求首先要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关。在中国,目前行业竞争的驱动主要在两个方面:品牌和成本。
全国有不少服装纺织专业的高校,这些学校的存在无疑为发展服装行业提供了一个丰富的人才库。至今为止,全国设有服装科研机构104家,服装高等院校2所,并在40多所高等院校中开设服装专业(系),这些是未来支撑中国服装企业品牌战略的根基。
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是支撑这个产业的关键。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2005年十大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来看,服装纺织业最低。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发展服装产业这无疑在服装生产成本上占有竞争优势。
(三)棉花与化纤价格影响服装的外销。中国的服装乃至整个纺织行业的国际地位的崛起,首先取决于自身产业集群的整合程度,大而全、小而全的行业现状根本不会产生国际影响力,所谓的国际品牌的梦想也不会实现。
服装产业和棉纤价格息息相关,中国是棉花和化纤的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棉花和化纤价格已开始影响国际价格走势,这对于中国服装外销成本和价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产量地位如何发展到对全球市场有影响的决定地位,中国的服装产业如何与原材料产业进行联合或者整合,达到力量的会聚,这样的前景是非常诱人的,其中行业协会与产业资本杠杆的使用将是关键的影响力量。
中图分类号:F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165-02
一、法库县陶瓷产业发展的现状
2002年6月,第一家陶瓷生产线落户法库。截至2009年末,落户陶瓷企业达142户,开工建设生产线352条,其中竣工投产生产线192条。全年生产建筑陶瓷3.5亿平方米,外运货物350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41亿元,相当于2002―2007年五年工业产值的40.29%,同时安置就业人员将近24 000名。
陶瓷品种已由最初单一的建筑陶瓷,发展为建筑瓷、日用瓷、艺术瓷、工业瓷、电瓷、特种瓷、卫生洁具等十二大类27个品种。产品不仅覆盖了东北三省以及的东部,而且远销美国、蒙古、俄罗斯、阿联酋、西班牙、韩国、苏丹等国家地区,初步建成了集生产、销售、研发于一体的陶瓷生产基地。据统计,法库陶瓷产业综合指标排名全国第五、东北第一。并被中国社科院评为“2009第三届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东北瓷都”被评为“新沈阳十大名片”。
二、法库陶瓷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发展优势(Strength)
1.资源优势。法库县是国家一类矿产资源大县,已探明非金属矿产30多种,占沈阳市已知矿种的70%,占辽宁省的20%以上。拥有瓷土、高岭土、膨润土、硅石、方解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其中钾、钠长石的白度和钾钠含量在全国首屈一指。其储量之大、品位之高、种类之全,位居世界前列。法库被评为国家一类矿产资源大县、全国瓷窑基地县就是最好的证明。
2.燃料与动力优势。法库陶瓷工业园区距全国十大煤田之一的铁法煤田15公里,铁法煤田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已探明储量2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57亿立方米,服务期限一百年。沈阳市正在规划将天然气输气管道延伸至法库陶瓷工业园区,届时法库陶瓷工业园区内的陶瓷生产企业就可以使用充足的高效清洁能源。法库电力设施齐全,供电充足,风力资源十分丰富,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32万千瓦,机组分布在四家子、开发区、柏家沟、包家屯、慈恩寺、叶茂台等九个乡镇,电价维持在0.435元~0.47元之间,可以为法库陶瓷产业园区的迅速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
3.交通运输优势。法库县城是国务院批准的沈阳卫星城,国道101线、203线及三条省级公路经过城区,县城是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取道101线、102线入关的捷径,且背靠沈阳、毗邻铁法矿区,有铁路与京哈线相连,具有辐射全东北的交通条件。阜新到四平的高速公路、沈阳到法库的高速公路已投入使用。法库陶瓷工业园区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仅110公里,距大连港350公里、鲅鱼圈港260公里、营口港225公里、丹东港170公里。
4.劳动力优势。当地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正在向非农产业转移,城镇的社会就业岗位不足,新生的知识型年轻劳动力充足,劳动力价格较低,只相当于发达地区的一半左右。
5.成本优势。在法库陶瓷工业园区投资建厂具有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尤其是原料、能源、劳动力价格以及其他费用都明显优于全国其他地区,可以实现企业的低成本运营,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同时与山东、河北、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销往东北市场的产品相比,可以降低大量的运输费用,增加企业的盈利空间。以佛山为例,300mm和450mm的瓷片,佛山出厂价为4.5元以上,而法库同样规格的产品大概仅为2.1元~2.3元,法库陶瓷产品的价格优势是很多产区不具备的。
6.市场优势。沈阳市是东北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也是和沿海、关内沟通的交通枢纽,还是和国际交往密切的大城市。东北三省市场广阔,可辐射日本、韩国、蒙古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东北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二)发展劣势(Weakness)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金不足,尤其是上下水没有跟上企业入驻发展要求。年产量300万平方米的陶瓷砖用水7万吨,其中蒸发掉的水量为4.5万吨~5万吨,每年外排废水0.6万吨~0.8万吨,循环利用水量1.2万吨~1.4万吨左右。因而如果产量达到2亿平方米,则年用水量约467万吨,而目前法库陶瓷工业园区用水绝大部分是采用开采地下水。法库现在城市污水日排放量约7 000吨,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量仅为4 500吨,年处理污水约为165万吨,处理污水能力极为有限。
2.循环经济、综合利用不顺畅,缺少高水平项目。陶瓷业是环保工作的重点行业,法库陶瓷产业园区虽然已经初步引入循环经济理念促进产业发展,尽力解决高污染、高能耗,影响持续发展的问题。但是由于国内外企业的迅速进驻,造成现有的循环系统设备无法全部消化企业每天产生的大量陶瓷垃圾,对周边居民生存环境、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危害。
3.先进的现代项目少,高档陶瓷产品比重小,品牌产品量不足。大约有36%的企业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低,需要提升。在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陶瓷产区都已经拥有自己的品牌,而法库陶瓷产业园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处于进一步研发、引进状态。
(三)发展机遇(Opportunity)
1.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农村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每年有大量人口从农村搬入城市,这些人需要购房、装修,这必然需要大量陶瓷产品。而且房地产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商品住房、民生工程、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的大面积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陶瓷产品。在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如果东北亚市场进一步开放,法库陶瓷将有更广阔的市场。
2.把握南陶北上的机遇。近几年,迫于资源、能源、污染问题的压力,广东、福建等华南、西南产区的陶瓷企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而自身又存在加快资本扩张的优势,因此很多企业积极向北向西寻求发展空间。
3.把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机遇。中央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决策正在得到进一步实施,其财税费等方面都有具体的优惠政策。这也为法库陶瓷产业软环境的发展,提供了优惠条件,抓住这一机遇对法库进一步的发展极为有利。
(四)发展威胁(Threat)
1.陶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法库县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陶瓷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加工产业。如何依据矿产资源的现保有储量、产量和陶瓷产业发展规模对陶瓷原料基地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化开采,保证500条陶瓷生产线生产百年以上的原料供应?如何保证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这是威胁到法库陶瓷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2.陶瓷产业竞争加剧。近十年来,中国的建筑陶瓷工业发展极快。4 300多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分布在除以外的各省、市、自治区。福建磁灶的外墙砖,河南及潮汕地区的卫生洁具,山东淄博、四川夹江地区的釉面砖,佛山的高端陶瓷都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三、未来发展建议
1.加强环保安全生产。环保安全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法库陶瓷产业园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强化环保和安全。环保安全工作应从创建环境中寻求解决方法,以为企业服务作为工作切入点,形成专业的环保安全部门,对目前企业的粉尘处理、水处理、煤气处理、固定垃圾处理装置进行技术改造,逐渐推行煤层气、天然气和集中供气作为主要供应手段。注重引入“循环经济”概念,注重环保问题解决办法的研究与实施。
2.转变管理部门职能。法库陶瓷产业园区已基本完成起步阶段,随着入区企业增多,人口增加,管委会除招商外还必须应对企业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客观要求管委会职能进行转变。为夯实基础加快发展,应加快各职能部门入区步伐,在园区内建立行政区,管委会主要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
3.提高产品科技水平。产区应该对先进陶瓷的研发和产业化给予高度重视。随着中国先进陶瓷研发能力的提高,高科技陶瓷必将成为今后他陶瓷市场的重点。法库陶瓷产业园区可以依托园内已有的东北瓷都顾问中心以及已经建立了良好关系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与清华大学、东北大学、日本京瓷、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国内外陶瓷科研单位全面合作,定期交流,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专利转化等合作,科学制定园区发展战略,鼓励合作研究。逐渐把高科技陶瓷技术转化为企业生产力。
4.彰显法库陶瓷文化。目前,法库已在工业园内形成了一定的陶瓷文化建设。比如,创建文化展示区,以“法库门”为标志性建筑,建设创业广场,建设陶瓷博物馆,丰富陶瓷文化,利用新区建设文化商贸场所等等。将中国的文化、艺术和陶瓷创作相结合,在建筑陶瓷产品上反映中国的习俗、神话、文学、艺术、绘画、雕塑等等,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再现在陶瓷产品上。很多家居品牌都在推出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跃升到文化内涵和附加值的竞争。
5.制定合理园区规划。陶瓷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加工产业,对陶瓷原料基地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化开采,保证百条陶瓷生产线生产百年以上的原料供应。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陶瓷工业城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分期建设以陶瓷生产企业集群为主的生产产业区;以原料加工、机械维修、物流配送、研发中心、会展中心、商务酒店等为主的配套服务区;以挖掘陶瓷文化底蕴、构建现代陶瓷文明为主的文化展示区;以商住、餐饮、购物、娱乐为主的生活居住区,形成完备的产业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二、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的互促互进
第一,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技术支撑。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和增长的源泉。科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使得文化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持续创新,以此拓展发展空间。诸如广播凭借电磁辐射传播电波,并依托卫星的应用不断开拓受众领域;电影电视则依赖图像处理技术与光缆、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来提高视听效果等。而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又促使文化产业结构向高技术、高集约化演化,不断创造出文化产业新的增长极。此外,科技创新提高了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如网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实现了新闻传媒业的连续性;而手机与电视、电影以及音乐的结合产生了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成为娱乐节目互动的商业媒介和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第二,文化产业对科技创新的内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张力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新科技在全球的流动速度和流量,促使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从而加速了高科技文化产品的上市。如广播作为第一个带入千家万户的电子媒介给报纸带来巨大的冲击,促使报纸行业开始改版、扩版,从而推动印刷技术的提高;而面对电视技术竞争,广播业发展亟需技术上的革新,客观上又推动了无线电接收装置的变化和调频电台的兴起;电影业面对电视业的挑战而寻求高投入大制作,应用高新技术,直接刺激了电脑特技、数字技术在电影业的应用和电脑高科技术自身的进一步发展。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形成的良性循环已经形成一股合力,推动科技创新力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的阔步向前。
三、科技创新主导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第一,加强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的研究。从技术角度而言,计算机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作为文化产业科技化的趋势,应成为我国重点研究领域。从产业角度出发,则需要研究重点领域的技术发展和介入问题,确定文化产业中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点课题,结合实际,加强自主创新,不能停留于模仿与跟随的层面。
第二,提高文化产业生产链条的科技含量。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产业生产链条的科技含量对文化产业的效益与兴衰起着重要作用,针对我国文化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的现状,应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高文化产业生产链条的科技含量,以技术创新促进文化产业链条中各环节以及核心产业和延伸产业的生产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快文化产业链条的优化升级。
第三,增强文化生产主体的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吸收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和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文化生产对创新成果的吸收和融合能力越强,其竞争力也越强。不仅能缩短创新成果转化为文化生产的周期,促使文化产业结构向创意产业、内容产业转型,也能使传统文化产业脱胎换骨,成长为基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现代文化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四,促使文化产业增长与科技创新周期的融合。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和演化周期缩短的动因。科技创新周期缩短,产业新陈代谢能力增强,会导致文化产业的演化周期越来越短。所以现阶段文化产业的增长要积极适应技术创新周期的演进,通过自身的发展需求引导技术创新的方向和进展,使产业增长和技术创新二者之间步调和谐,相得益彰。
2009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正式批准北京、苏州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这将大大加快苏州服务外包产业的进程。软件与服务外包是苏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2008年苏州新增的服务外包企业近500家,超过了2007年以前的历年总和。软件与服务外包正成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和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据全国的计划,未来5年内,要新增100万名大学毕业生到服务外包企业就业。从苏州市政府获悉,目前该市各类服务外包企业已有500家,从业人员达5万人,涉及软件、动漫、第三方物流、金融会计、人力资源等领域。2007年前三季度苏州软件出口收入7400万美元,接近2006年全年的3倍;全市通过CMM/CMMI国际认证(软件能力成熟度)的企业已达10家,另有15家正在论证之中,这些数据显示服务外包产业在苏州篷勃发展,是苏州经济发展新战略中的支柱,是朝阳产业。新战略的实施无疑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服务外包给高职教育带来的机遇
服务外包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和其他服务活动(如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各类资源管理、仓储运输物资管理、企业运营流程管理、服务管理等)的外包。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是适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情的黄金产业。把握历史机遇,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已经成为今后几年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战略导向。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在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因素的同时,也给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转移升级,正推动服务外包加快进行。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将有更多跨国公司将其非核心业务外包,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这给我国承接外包业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据介绍,目前我国服务外包发展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产业升级趋势更加明显;二是离岸外包近期仍以软件服务外包为主,市场格局短期难以改变;三是在岸外包的需求将大量出现,地域发展不平衡导致细分服务的地域集中度上升。服务外包产业的迅猛发展无疑将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为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高职院校制定的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将从政策及融资渠道上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的扶持。另外,在服务外包产业的拉动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以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用尽可能多的形式和手段满足服务外包产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需求。
二、高等职业教育以改革迎接挑战
要抓住服务外包发展的机遇,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结构和内容,加强课程实施、评价和管理,反映地方经济发展热点、行业企业需求、科技进步、企业生产管理方式变化及学习者的发展要求,与行业企业培训等各类非学历教育相融合,为造就一大批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服务。
(一)与时俱进,更新高职办学理念。
2005年9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职业教育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指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当前构建高职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高职教育应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不断创新办学模式。
1.树立市场需求导向观念。市场需求导向观念就是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是要“以岗定乾坤”。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时刻关注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选择办学模式。
2.树立能力本位观念。能力本位观就是要坚持以能力培养为宗旨的办学理念。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新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有突出的职业技能,更要有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坚毅品格。针对这种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在招生选拔环节就应该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在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中更要注重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育。
3.树立实践教学观念。即坚持以实践教学作为手段的办学观念。高职教育既然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的教育,就必须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按照不同能力培养方向,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组合相应的能力模块课程;注重采用各种有效的能力开发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4.树立“零距离上岗”观念。“零距离上岗”是现代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提出的新要求,是衡量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标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和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只有学校和企业双赢才能使合作有效地进行。“零距离上岗”的衡量标准就是零适应期,即高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到企业即能上岗,不需要企业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再对新进员工进行长期或短期培养。要达到这种培养要求,学校就要传授给学生当前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要领,让学生既学得准确又学得扎实。
(二)产教结合,全面推动“订单”教育。
要办好高职教育,除必须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观外,还必须探索有效的办学模式。目前正面临着苏州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的历史性机遇,这更迫切地需要我们把高职教育融入到服务外包产业的大格局中来,探索真正适合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最佳办学模式。“订单式”培养作为职业教育市场化的产物,无疑将会为推动苏州的服务外包产业的全面发展发挥其独特价值。“订单式”培养模式就是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跟学校签订培养协议,然后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协议单位就业的教育模式。应该说,“订单式”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产业化的结果,是人才需求与岗位需求的最佳契合的办学模式。订单式培养可以使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更贴近实际;可以使毕业生真正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从容地走上就业岗位;从而令高职院校同用人单位真正实现双赢。作为一种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教育模式,“订单教育”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其灵活多变。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可以根据人才供需双方的实际情况,选择多种订单培养模式。实践中根据生源的不同,“订单式”培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独立招生型“订单式”培养。这种订单教学班,是用人企业根据其岗位需求下订单,企校联合编制培养方案,然后由学校根据企业要求自主招生,并对照岗位职责,以工学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成建制地到用人单位就业。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做到了学生入口、培养过程及出口的有机统一,大大缩短了员工的成长时间。同时,按订单要求培养的学生,由于既了解企业的实际,又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具有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因此,进入角色迅速,非常受企业欢迎。
第二类是企业选送型“订单式”培养。通常是由用人单位或行业,选送培养对象到学校,由学校根据协议要求,组成订单教学班。这种订单教学班从进校开始组建,师资配备、课程设置都按用人行业或单位的人才需求进行安排。比如在师资方面,可以由校方选派教师任课,也可以由用人行业或单位选派人员授课;在教材使用方面,可以选用统编教材,也可以选用学校或用人行业自编教材。这种类型的订单教学班,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也同样深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订单式”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事物,就其发展过程来看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探索中难免会出现新情况,产生新矛盾。比如:如何处理“订单式”培养的毕业生提升了就业期望,“订单”就业岗位难以满足其职业发展需要的情况;如何解决教育主管部门要规范培养模式与学校依“订单”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矛盾等。这些问题都是职业教育面向市场的过程中所必然遭遇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在实践中探讨、研究。
(三)建章立制,加快“双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依托就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如果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作后盾,高职教学就会失去其本质特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广泛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所谓“走出去”就是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内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一线进行顶岗实践和锻炼,让教师参与企业经营管理,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双师型”技能,从而使教师逐步达到一专多能。“请进来”就是积极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部门经理或老总到学校当专、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学生带来生产、经营、管理、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和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从而使高职教育更贴近实践。
适应苏州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建立市场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是苏州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只有面向市场,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才能真正使高职教育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