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畜牧经济与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施工安全生产工作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基本方针,必须预先分析危险源,预测和评价危险、有害因素,掌握危险出现的规律和变化,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危险和安全隐患消灭的萌芽状态。
一、目前大中型灌区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中型灌区,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政策不配套,自身管理薄弱,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工程设施配套不全,后期缺乏维护更新,导致设施年久老化失修,灌区效益衰减;水费低于管理成本,实收率低;管理机构臃肿,冗员多,负担重,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动作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灌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到农业基础的稳固和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水利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很不相称。
二、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建设的必要性
1、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必要性
(1) 从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来看,我国大中型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普遍偏低,大中型灌区一方面存在着严重缺水问题,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严重浪费的现象,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要解决农业灌溉缺水的问题,除在有条件的灌区适当开源以外,节水和水资源高效利用将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措施。
(2)由于不少大中型灌区同时担负着向城市及农村生活、工业供水的任务,灌区基础设施同时也是当地水资源配置的基础设施,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灌溉用水要求,而且有助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对大中型灌区进行改造既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 21 世纪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
(3) 我国大中型灌区现状灌溉保证率普遍偏低,抗旱能力差。大中型灌区改造后,可提高灌溉设计保证率,通过对农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加大两高一优农业种植比例,增加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能力。
(4) 对大中型灌区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可减少灌溉用水的无效消耗,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减少灌溉用水量,遏制地下水的进一步超采,防止大面积的土壤次生盐渍化,节余的水量可部分用于维护生态环境,对保护生态系统、改善水环境、防止土壤沙化具有重要作用,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5) 对大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通过一定的资金投入,完善灌区管理、量测、通讯及监测等设施,为提高灌区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灌区改造和改革,可促进灌区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水价和水费制度的改革,实现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对大型灌区的良性运行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中如何进行安全管理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主要特点有:工程项目多、分散而不集中;施工战线长,场地狭窄;受灌溉、发电放水影响,工期紧;部分工程项目受地方干扰性强,施工环境差。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尤为重要。那么在续建配套项目中怎样进行安全管理呢?我个人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管理:
1、重视安全思想建设,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弦
在第一次工地会议上重点讲安全生产工作,在工地例会中始终讲安全生产,自始至终紧抓安全弦,让施工单位始终不放松“安全生产”这根弦。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好了施工质量有保证、施工进度不拖延,施工单位有利润,这样就能达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赢的局面。
2、重点审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重点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有效可行,不能马虎过关流于形式,《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符合施工企业、工程情况以及施工环境等的实际情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不能套格式抄范本,更不能一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用在很多工程中,工程建设最大的特点就是唯一性,所以一个工程必须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做好施工工地安全防范措施,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到实处
安全生产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保证和计划上,要切实把安全工作做到实处。
(1)施工现场进口处必须设置统一规定的“五牌一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施工现场要设立宣传栏、读报栏,要张贴安全标语,危险部位处必须悬挂醒目的标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基坑等处应设红灯警示。
(2)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的检查,杜绝出现无证上岗的现象,特别要针对危险施工现场。例如对于非电气专业人员安装电气设备等现象要严厉禁止。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很多意外的伤害。
(3)任何人员进入施工工地都必须佩带安全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各种材料、构件堆放应按品种、分规格整齐堆放,并设置明显标牌,施工作业区的垃圾不得长期堆放,要随时清理,做到每天工完场清。
(4)施工临时用电必须保证线路走向清晰,不能出现电线混成一团的现象,电线接头处要做到简洁、安全、可靠,对靠近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设置木质、塑料等绝缘体的防护设施,并且必须有漏电保护器以及多处接地线。
(5)职工宿舍要考虑到季节性的要求,夏季应有消暑、防虫叮咬措施,冬季应有保暖、防煤气中毒措施。还要注意施工人员的饮食安全,避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6)在加班、赶工的过程中时安全事故的高发期,主要是由于这个时候施工人员的身体比较劳累,因此对于这一特殊情况,我们更应做好安全的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要避免加班、赶工,如果确实有需要,我们要特别加强监督管理,对于安全隐患要严格控制,避免发生事故。
4、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由于工程施工中,许多施工机械较为传统,施工方法比较落后,难免发生很多人为的错误。通过采用高科技含量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改进传统落后的施工工艺,减少手工操作,增加机械作业,这样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安全因素,同时有效的避免了人的不安全行为。
四、结束语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有自己的特点,在具体的施工中要结合其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其特点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以人为本”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根本目的,任何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都是为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赵兴春.小型水利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改革策划方案[J].经营管理者,2009(11):42.
畜牧业的经济管理涉及众多环节,包括生产、交换、分配等环节,在这一过程当中,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畜牧业的顺利发展。畜牧业的经济管理以及发展,与人畜健康发展有着紧密地联系,在接下来的讨论当中,着重对准现代畜牧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找寻相应的解决办法,为今后的畜牧生产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
1畜牧市场的环境分析
随着畜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畜牧经济效益也应该得到提升。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畜牧业市场结构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西方畜牧产业较为发展的国家为首,大幅占领国外以及国内市场,而我国的畜牧产品的出口比重增长量却不明显。在畜牧产品需求量日益上升的背景下,仅仅保证出口稳定,相对来讲就是经济管理的原地踏步。因此,国家及时出台相关的管理政策和调控机制,国内的畜牧产业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应该基于当前的畜牧发展情况,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情况,从当前的畜牧产业结构入手,从根本上提升畜牧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实力,在国内的畜牧市场当中也要积极提升占有率。在消费者的眼中,产品质量就是竞争当中无形的优势,也是口碑提升的渠道。畜牧相关企业也要注重加强法制建设,规范行业内部工作秩序,建立标准化、现代化的畜牧养殖示范基地,确保畜牧产品的质量优良。管理人员要时刻将产品品质放在发展的首位,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依旧能抵抗发展带来的压力,并且通过当前的先进技术,逐步提升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的认同感,对于保持销售额、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直接作用,也有利于企业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畜牧养殖生产基地。
2畜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农产品竞争较为激烈,在进入21世纪之后,各行各业的发展也进入新态势,尤其在农副产品市场,要打破传统的需求界限,为市场竞争和发展带来新内容。我国的传统农业发展方向与国际市场间存在着冲突,因此在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如果在改进方向上没有制定良好的对策,对于我国的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从当前的发展角度上来看,我国的畜牧产品的生产值仅够维持国内的需求,在出口方向上的潜力也较为有限,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肉制品的价格在稳步上涨,我国的肉制品出口量处于发展相对平缓的状态,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猪肉出口量较低。在这一过程当中,我国畜牧产品和水产品的优势地位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约,例如畜牧饲料、养殖投入等。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之下,我国的畜产品还要满足国内市场的基本需求,由此可见,我国在畜牧出口上的潜力极为有限。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不仅是畜牧产品,其他的生活资源需求也在逐渐增多。饲料的用量以及粮食的紧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畜牧业发展的波动,从短期眼光来看,这一问题会降低国内畜牧产品的供给情况,从长远角度来看,饲料的价格对于畜牧行业的发展空间以及速度都带来不小的影响。当前的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畜牧养殖的成本也在逐渐加大,从而对畜牧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其他方面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当前的很多养殖场仅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却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重视污染处理的重要性,不仅影响到自然环境,对于周围的居民以及畜牧养殖都带来潜在问题。当前大多数的养殖场的污染处理系统和技术上不完善,而且无法满足当前的养殖需求,给自然资源带来较大的损失。我国的污染管理条例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这使得一些“钻空子”的管理人员有机可乘,加重了养殖场周围的污染情况,对于现代畜牧养殖经济管理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畜牧经济管理也需要不断注入新的管理人才和设备。由于受到设备更新速度,以及企业的资金运转等诸多问题,畜牧企业很难做到及时引进吸纳新机器,这也促使畜牧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无法高质量的开展畜牧养殖工作。这样的发展情况不仅会大幅提升经济成本,也不利于当前畜牧行业的管理。人才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畜牧经济发展当中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是当前的企业管理团队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无法从根本良好的开展管理工作,为后续的畜牧经济管理带来较大的阻碍。
3现代畜牧经济管理的对策
3.1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基于当前国内畜牧经济的发展情况,应该全面改善农业资源的配置结构,促使国内农业资源扩大出口规模。利用这种进口替代的形式,逐步向出口促进方向进行转移。这样的资源配置需要畜牧行业多方面的支持,例如,加大猪肉的检疫监管力度;强化农产品市场体制;积极建设农产品交易港口,完善运输设施,为农产品市场发展奠定基础,全面推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改革。畜牧业的管理也要基于经济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达到相应的发展目标,就要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引导相应的管理人员明确当前的畜牧养殖理念,并且完善畜牧产品的管理和检测体系,完善畜牧发展的信息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建立具有示范性质的农场,加强带动领导作用,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带动畜牧行业向无公害方向发展,提升我国农副产品的竞争能力。随着国家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畜牧业的发展地位以及重视程度都有所提升,畜牧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无法缺少的必需品,因此,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我国应该积极改善农业资源的配置,不断拓展农业资源,并且对当前的畜牧技术进行及时更新,解决饲料等方面的问题,满足畜牧行业的发展需求。
3.2更新畜牧管理观念
在过去的畜牧业发展当中,人民的生活条件有限,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这也导致人们的思想水平以及对外界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只注重经济利益,而没有考虑到社会与经济间的发展关系,相关部门也没有对公众进行及时的思想引导。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领导干部要积极发挥自身的管理能力,积极应对畜牧经济管理当中遇到的问题,将畜牧经济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进而促使畜牧行业进入到可持续发展地规划当中。除此之外,人才的引进也是现代畜牧经济管理的基础。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进行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与此同时,企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建立完整、有效的考核制度,通过定期培训,逐步提升工作人员以及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加强管理人员以及人才的全面发展。企业也可根据培训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进一步提升人才管理机制。现代的畜牧行业要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从根本上吸引大量的人才投入畜牧经济管理队伍当中,这样才能从根本入手,解决现代畜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全面降低现代畜牧行业饲料成本以及养殖成本,全面提升畜牧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企业相关发展。
3.3创新规模化的经营
[中图分类号]S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3-0252-01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发展是值得关注的内容。特别是市场经济多元化,经济结构也会多样化,农业领域中的畜牧养殖业更为复杂,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经营环节,都会因此而存在风险。为了降低畜牧养殖的风险,使专业户获得更高的利益,就要对畜牧养殖中风险种类充分认识,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畜牧养殖业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1畜牧养殖中的风险种类
在农业领域中,畜牧养殖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源于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牧养殖户在经济上受到一定的损失。由于影响因素不同,使得畜牧养殖所面临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和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1.1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
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导致风险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这种因素是不可抗拒的,且对畜牧养殖业会产生直接影响,直接关乎到养殖专业户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如果气候环境不适合禽畜生长,就会导致禽畜的健康状况不佳,必然会致使禽畜大量死亡[1]。所以,气候环境是畜牧养殖的重要风险因素。不同的季节,自然环境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是气候环境影响的结果。养殖专业户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就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分析气候环境特点,从养殖经验出发制定出应对措置,以避免气候环境对畜牧养殖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经济利益不会受损。
1.2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
畜牧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就需要畜牧养殖专业户能够直面市场环境,对于市场多元化的运行状态充分掌握。由于畜牧养殖市场是变化无常的,就必然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风险。中国的畜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畜牧业要在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就需要在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还要对市场风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1.3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中国的畜牧养殖业正科学化发展。部分畜牧养殖专业户对科学技术产生了依赖性,放弃了养殖的自主性,就必然会面临技术风险,也会因此造成经济损失。
1.3.1畜禽抗病疫苗使用中所存在的风险
畜牧养殖在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产品在生产、市场和消费等环节中频繁流通,对于禽畜的各种疾病往往就会采用疫苗的方法加以预防。但是,这并不能降低禽畜疾病的发病率,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3.2畜禽品种选择中所存在的风险
选择畜禽品种的时候,如果选择不当,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经济损失。如果所引进的畜禽品种优良,畜禽就会健康成长,生产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3畜禽饲料所存在的安全性风险
畜牧养殖业中,饲养管理是保证畜禽产量的关键,饲料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近年来,中国的饲料管理更加严格,保证了饲料的质量。但是,在饲料市场中依然会存在假冒产品以及质量不过关的产品[2]。这些饲料如果用于喂养畜禽,就必然会对畜禽造成不良影响。可见,饲料质量是否安全可靠是保证畜牧养殖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是农业大国,畜牧养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历史发展。多数的养殖专业户实施了产业化经营,但是在养殖管理上依然持有传统的关键,导致畜牧养殖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科技成分很高的养殖技术没有得到发挥,使得畜牧养殖业面临诸多的风险。
2畜牧养殖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策略
2.1畜牧養殖专业户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畜牧养殖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的。畜牧养殖专业户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要采取规避各种风险的措施,特别是在生产经营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制定出风险预防措施,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风险和利用往往是并存的。养殖专业户在考虑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风险对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管理措施[3]。所以,将风险管理意识树立起来是非常必要的,畜牧养殖专业户只有对风险予以正确认识,才能够从畜牧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出发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制定出来。
2.2畜牧养殖专业户要有能力对风险准确评估
畜牧养殖风险管理中,做好风险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养殖专业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风险管理中,要对风险的类型以及风险对畜牧业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客观地认识潜在的风险。在分析风险的过程中,要求思路清晰,头脑清醒,对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4]。对畜牧市场的信息要多方了解,才能够提高风险预防工作的有效性。
2.3政府要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
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的同时,还要针对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以使得相关政策更为完善。在畜牧养殖中,个体农户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不仅维护了畜牧养殖专业户的利用,而且还有助于促进畜牧养殖业更好地发展。此外,政府还要针对畜牧养殖业的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畜牧养殖专业户及时地了解政策,以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畜牧养殖业实施产业化经营,使得养殖规模扩大,同时也需要面临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可以降低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力,最大程度地保证养殖专业户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宋瑞梅.临潭县扁都乡草地管理对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4,5(15):42—43.
[2]黄承伟,周晶.共赢——协同发展理念下的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02):144—149.
关键词:
畜牧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一、现代畜牧业内控制度的建立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畜牧业在全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取得了深入的发展,我国畜牧业中肉类产量达到了8千万吨以上,产量居于世界第一位;禽蛋类产量和奶类产量也取得大幅度的提升,现在分居世界第一位与第三位。畜牧业作为为人民的生活提供肉蛋奶类食品保障的经济产业,随着需求拉动的影响,其成长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同时,作为依托种植业发展的下游产业,畜牧业对于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和满足城乡市场供应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畜牧业一直采用的是松散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办法,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在经济高速提升、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出现了管理上的脱节导致的行业发展缓慢的状况出现。内部控制的管理办法是现代管理理念中科学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之一,将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引入到畜牧业的生产管理中有利于规范畜牧业的生产活动,促进畜牧业尽早实现产业转型,走向全面发展、快速发展和健康发展的道路。
二、畜牧业财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在逐渐加快,由于畜牧业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理念引入较晚,导致了畜牧业财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畜牧业内部控制没有形成制度体系
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办法,在我国企业中发展的实践还比较短。由于畜牧业同一般生产性企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一般企业的管理办法很难直接照搬进畜牧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因此,虽然在目前畜牧业的财务管理中已经逐渐开始形成初步的内部控制管理思想,但是目前内部控制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在管理实践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往往会导致财务管理部门各自为政,反而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畜牧业财务风险预警能力偏弱
由于缺乏必要内部控制体系,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下,畜牧业还保持着传统、松散的管理方式,导致了畜牧业的财务系统在应对市场风险时缺少必要的灵活性和敏感性。因此,畜牧业在管理上财务风险的预警与抵抗能力偏弱。随着市场供需影响和价格因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于畜牧业的影响不断增加,畜牧业在经营和管理中面临的资金了财务决策上的风险也在慢慢扩大,因此,成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干预机制是当前畜牧业财务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三)内部控制在畜牧业财务管理中的效率偏低
目前,大量的畜牧业的养殖经营依旧是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分散性养殖经营状态。这种经营现状导致了经营环境的发展规模受到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约束。在这种经营模式和规模的制约下,内部控制在资金管理上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由于内部控制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的缺位现象,畜牧业产品在生产组织上往往受到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的双重挤压,导致了畜牧业本身的生产利润分配不均,阻碍了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和经营规模的扩大。
(四)财务人员内控意识与专业能力较差
内部控制管理体制的建立需要由管理思想先进、组织能力强和专业技术过硬的专业财会人员起到带头引导的作用。然而,目前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普遍财务人员专业水平偏低,具有专业从业资格证书的财务及管理人员低于35%,给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实现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同时目前畜牧业的经营规模和管理体制下,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在职培训工作也不到位,造成了在岗财务人员学历主观能动性下降,对于畜牧业财务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票据管理、资金出纳和结算等方面,不能够掌握内部控制在财务管理上的作用。
三、完善畜牧业财务内控的措施
(一)推广畜牧业财务全面内控体系建设
为了加强畜牧业财务管理系统内部控制建设,首先确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在畜牧业财务管理中的建立健全与稳定执行。只有加强财务内控体系的完善,才能从组织结构的优化上完善畜牧业的财务管理制度。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大,畜牧业要厚的长久稳定的发展,就要依靠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在出纳、预算、核算、审计等各个会计岗位上确立,明确权责,落实规定,才能保障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真正在畜牧业本身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到实践。在整体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和推广之下,畜牧业才财务政策和决策方案可以得到有效、全面的监督,从而在财务基础上保障畜牧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改变原始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走向科学化、现代化、集约化的发展新道路。
(二)加强畜牧业财务风险预警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影响因素在畜牧业生产管理中影响的加深,由于畜牧业生产周期较长,盲目的市场跟风可能会导致同类型产品的大量产出造成的市场饱和。当市场过于饱和时,畜牧业产品的价格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就会大幅度下降,给畜牧业生产企业的财政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畜牧业在在管理中要突出内部控制在风险预警上的作用,通过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分析,加强畜牧业生产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管理和销售经营管理,从而降低畜牧业生产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风险预警能力和风险发生时的反映能力和抵御能力。
(三)完善内部控制在财务监管中的应用
当前,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还处在起步的过程中,对于生产企业内部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有效利用对于节约企业资本,加速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监管制度是杜绝财务信息失真、舞弊现象出现的重要管理手段。内部控制的监管作用还有利于改变传统畜牧业经营中财务上松散粗放的管理体制,在幼苗和饲料采购、养殖、饲育、销售等多个方面对财务工作进行有效的内控监管,保障会计业务和处理的真实性、准确性,以保障财务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树立全面内控意识,加强财务人员管理
从管理思想水平来看,我国畜牧业生产和经营在管理理念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传统养殖场在结构设置和岗位安排上对于内部控制管理停留在概念上,因此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对于内部控制的能动作用就有着很大的不足。由于管理思想、制度和组织上内部控制管理意识的薄弱,导致了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往往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同时,由于财务人员管理意识和专业能力偏低,其工作办法和专业技能同内控制度管理下的财务工作办法也不能相适应。因此,加强人才的管理对于畜牧业实施内部控制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首先,畜牧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要树立起明确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在制度的保障之下,加大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引进工作和在岗财会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同时畜牧业的管理要依靠专业的财务技术型人才,再结合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下,将专业财务管理办法同养殖企业的现状相融合,以人才素质培养为保障,有效地突进畜牧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远兰如.畜牧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22:202
关键词: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现状;改革创新;对策
兽医技术和畜牧业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的状态,即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的发展,兽医技术的提高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尤其畜牧业作为我国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得到政府以及相关人员的重视,推动与其密切相关的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优化改革,提高我国畜牧产品的质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积极因素。文章就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究如何推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
1当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畜牧业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政府已经深刻的认识到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对畜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所以在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中也投入了较多的资源,从宏观上来看我国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发展良好,但是细化到细节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1畜牧业对兽医技术管理的忽视
虽然政府已经在畜牧兽医技术管理方面已经有较多的资源投入,但是基层在畜牧业在落实畜牧兽医技术管理资源的时候,并没有将资源真正用于兽医技术的管理,经常将其挪为他用。其次,基层部门对兽医技术管理松懈,对兽医技术的认识不到位,严重阻碍了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创新。其次,基层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较差,在兽医技术领域没有较强的连接和沟通能力,导致畜牧业对兽医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容易被忽略,最终对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1.2管理职责不明确
虽然兽医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重视,但是从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的形式来看还存在严重的缺陷,具体体现在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职责不够明确,兽医技术的管理存在较大的分散性,不同管理机构之间的管理形式不一,导致难以形成统一化的兽医技术管理机制,使得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无法取得明显的成效。
1.3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兽医是畜牧产业的一线岗位,对控制、防治畜牧疫情意义重大,需要有良好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但是现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对于畜牧疫情没有良好的应对能力,没有能力组织协调兽医技术,导致最终疫情扩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对策
2.1设立专职管理部门,定期巡检基层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单一独立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所以在落实兽医技术管理工作时候经常出现落实不到位或者重复落实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应该设立专职管理部门,简化传统行政机构管理程序的复杂性,尽量缩减行政管理人员的数量,分区域进行各自区域内的行政管理人员的调动,提高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的效率。其次,要定期巡检基层管理工作,检测基层兽医技术管理工作是否落实到实处,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2吸纳新型技术人才从业
从调查显示我国现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的从业人员较少,在职的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的特征是年龄偏大,管理理念和措施较为落后,虽然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但是对新型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较少,整体管理工作效率较低。所以上级部门应该积极招纳新生代技术人才,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引进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当中,同时推进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切实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2.3加强管理部门对疫情危害的学习
现在社会管理中对发展较为缓慢的行业关注程度相对较低,各个区域将经济实力的提升作为主要的发展任务,所以在畜牧疫情发生的时候,没有有效的防控办法,所以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推高对疫情危害的学习和关注,提升畜牧兽医技术管理的意识,促进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完善。
2.4建立和完善兽医技术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
完善的善兽医技术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是提高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效率,同时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动态特征做出适应性的兽医技术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对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进行明确的规范,协调多种管理方式,实现部门之间职能的相互制约以及功能的相互贯通,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能够得到细致的划分,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其次,基层的兽医技术管理人员也要明确自己的职责,管理部门可以针对兽医技术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制定奖罚制度,激发兽医技术管理人员主动充实管理知识和技能。最后,根据相关的法律制度对管理过程进行规范,提高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力度。综上所述,兽医技术和畜牧业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的状态,提高兽医技术,加强兽医技术管理,针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对畜牧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要设立专职管理部门,定期巡检基层管理工作;积极吸纳新型技术人才从业,加强管理部门对疫情的危害的学习;建立和完善兽医技术管理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推进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何田.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J].农业与技术,2015(18).
[2]马海波.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与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20).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60-01
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业的总体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人们对肉类的需求在进一步扩大,畜牧养殖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然而,行业之中存在着大批个体养殖专业户,要想在这样的前景之下,把握机遇,实现自身稳固、持续的发展,加强对于风险的管理意识相当。
1 畜牧养殖专业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经营者面对更加复杂的市场环境,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不断变多。畜牧养殖专业户只有建立起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决策。这样,畜牧养殖业专业户在面对风险时的应急管理能力才能体现出来。其次,在畜牧养殖业专业户制定以利益为经营目标时,需要面对市场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企业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管理措施,有利于保障经营目标的实现。
2 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分析
2.1 技术风险
畜牧养殖业的技术风险是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畜禽品种的选择、养殖过程的疫病防治以及饲料的科学配置等方面的技术应用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例如,在畜牧业商品流通过程中,禽类流行性疫病的传播有了相应途径,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疫病控制,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2.2 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是指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产量降低或其他结果的出现。由于禽类和畜类在人工圈养的过程中,对于自然因素的抵抗力在不断下降,导致自然环境的大程度变化对其生存的影响十分密切。
2.3 市场风险
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开展惠民工程。交通运输和销售市场都得到巨大的进步,网络营销更是提供了巨大的交易平台。努力推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加深市场各畜牧养殖专业户之间的竞争,从而导致市场作为风险影响畜牧养殖业专业户的经营和发展。
3 畜牧养殖专业户的风险管理策略
3.1 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首先,畜牧养殖专业户应当从自身出发,努力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进行风险管理的理论知识学习。正确的利用理论知识的指导,构建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分析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应对的具体风险类别,并根据自身情况的实际能力做出合理的决策。
3.2 加强风险分析
对风险进行科学和全面的分析评估,由于风险具有隐匿性、突发性和持续性等特质,所以畜牧养殖专业户需要做好事前的风险规避、事中的风险控制以及风险应急处理,有效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全面保障畜牧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分析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信息,了解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多方求证通盘考虑,为做好风险规避提供有利的支持,进而极力减少风险给畜牧养殖专业户带来的利润损失。
3.3 政府积极引导
随着中国经济的总体规模不断增大,政府的调控措施和经济形势对畜牧养殖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在畜牧养殖业的风险管理中,政府应当利用对于利率、补贴、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的调控给予畜牧养殖业养殖专业户一定扶持,这样有利国家对于减小贫富差距计划的实现。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大融合,需要畜牧养殖专业户对待风险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风险和利益的相关性是客观存在的。然后,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素质和技术水平,分析自身与外部环境的风险因素,建立完善的风险应对机制,从而保障畜牧养殖专业户的经济效益,提升国民经济的实力。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033159
动物传染性疾病是畜牧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危害性较大。动物疫病不仅直接影响到畜牧养殖,还会带来公共卫生严重危害,正确的认知和研究动物传染病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畜牧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都是以农业经济发展为基础,畜牧业和种植业被称为农业经济发展的2个支柱性产业,两者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比例较大,充分说明了畜牧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观察我国当前畜牧业经济收益的现状,整体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全国各个地区的畜牧经济效益均得到了有效提高,其中在我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整体控制下,全国安徽、江西、湖南等各个地区的畜牧业经济发展情况较好,2014年畜牧业同比增长了3.5%,充分说明了畜牧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但是,畜牧养殖业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尤其是畜牧养殖业中动物传染性疾病造成动物死亡率增加,严重降低了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2畜牧养殖业中传染性的疾病防治对策
2.1定期进行畜牧的疾病检疫
对于各类动物疾病防治措施实施的时候,还要做到对畜牧疾病检验检疫工作的定期施展,要遵循并符合现行的检疫防治制度和诊断水平,动物疾病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预防扩散传播。还要对各类动物进行定期做消毒处理、疫苗注射、给药提高免疫力等等。特别是在疾病多发时期,更要对动物生存环境、选址、通风措施、湿度控制、定期检疫防疫工作等等,做到细致、严谨、认真,有效的遏制细菌病毒传播,并保证养殖区域有干净水源供给,并配备好排水设施。
2.2对饲养环境的控制
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对饲养环境定期的进行消毒、清洗与通风等,防止病毒的滋生。及时清理动物的粪便,做好排污工作,保证畜牧居住的卫生环境,降低动物发生疾病的几率。要完善养殖场设施,特别是通风设施和排污设施,空气流通能够有效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排污设施可以将动物粪便及时排出,从而保证场内环境的清洁,降低动物发生疾病的概率。针对动物饲养中发生的疾病,对养殖场要建立严格的检疫制度,保证检疫工作的操作规范、准确,提升饲养人员的执行力。要严格规范动物流动情况,避免动物产生疾病。
2.3加强喂养环节的管理措施
针对畜牧养殖业常发的疾病,应时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策略,加强人为因素在动物疾病防治的主观作用,建立、并执行科学的喂养制度。针对不同的动物实况,调配饲料以保证营养需要和增强抵抗力,同时做好对生长环境的保护和控制。定时对养殖场进行清洗和消毒保证养殖场通风防止病菌的滋生同时做好排污处理及时清理动物粪便等泼弃物保证动物生长环境的卫生质量降低疾病发生的可能此外养殖户还可以选取动物健康群体自行建立动物繁殖体系买现自繁自养从动物源头做好防疫工作通过饲养过程中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减少动物疾病改善动物生长状况买现良好的畜牧养殖效益。
2.4增加畜牧养殖中疾病防控技术的投入
加强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控手段,不仅要从管理机制、管理人员和管理工作入手,同时也要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这是因为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不同种类的动物疾病层出不穷,给畜牧养殖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更好地对动物疾病进行防控,加快动物疾病防控技术的发展,就需要对科技、人员、资金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2.5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的宣传力度
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保持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让广大养殖户深刻认识到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意义,掌握动物疫病防控的基本知识,树立动物疫病防控的观念。只有这样,养殖户才能积极配合防疫人员的工作,做到主动免疫。
3结束语
畜牧养殖是在农业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畜牧养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有这重要意义。而其中对于收益等问题影响较为关键的是传染性疾病问题,农业部门需要对养殖户的动物检疫防疫工作做到深入的指导和普及,以更多的方式方法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影响,减少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动物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
[1]沙维,杨智勇,周来宝.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及防控措施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4(10).
摘要:近年来,五十三团积极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畜牧养殖,对本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五十三畜牧业发展概况,分析了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五十三团;畜牧业发展;对策
根据师市《关于加快推进2013年师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办法》的要求,2014年五十三团党委严格按照师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中提出的要以专业合作社、规模化养殖小区为基础,走专业化、规模化养殖,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基地的路子,通过托管、寄养等方式的转变和安排部署,团领导班子对畜牧业发展中查找出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明确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总体思路。
1 畜牧业发展概况
第三师五十三团是第三师主要的肉羊生产区,2013年末羊存栏数达到5.7万只,是第三师养羊规模最大的团。第三师五十三团也是第三师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团,团场职工本就有畜牧养殖的习惯,据不完全统计,在五十三团辖区,职工庭院养羊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30%。羊在全团牲畜存栏中占91.93%,对提高职工收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家、兵团和第三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精神和要求,以及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扶持政策和对口援疆工作的逐步开展,五十三团畜牧业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目前,五十三团把畜牧业发展重点放在推广引进肉羊优良品种,按照“生产高效、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为基本条件进行生产,通过增加能繁母畜存栏数量,提高出栏率作为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而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是发展经济、调整五十三团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更进一步巩固了畜牧业在五十三团农业中所占的比重。为此,五十三团确立了“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积极把畜牧业从农业中凸显出来”的发展目标,把畜牧业纳入加快推进五十三团现代农业发展战略规划当中,按照农牧结合、种养一体化的经营要求,加大标准化、规模化畜牧养殖基地建设力度,不断提升畜牧业养殖规模和效益。通过畜牧养殖2013—2015年产值分别达到1.05亿元、1.8亿元和2.25亿元,实现纯利润4 200万元、7 200万元和9 000万元的总体思路。目前,五十三团畜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势头强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畜牧业发展越来越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畜牧业作为大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一直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畜牧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师市党委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出要“加快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五十三团作为兵团贫困团场,兵团将在政策、科技、产业化和项目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扶持。(2)畜牧主导产业日渐突出。2012年,全团牛、羊、猪、禽存栏分别为0.23、6.58、0.18万头(只);肉、蛋、奶分别达到1 300、133、800 t;全团畜牧业产值达到4 899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98%。通过产业结构调整,2013年全团牛、羊、猪、禽存栏达到7.04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4%。(3)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一是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成效显著。2013年,五十三团争取畜牧项目资金400万元,完成了3个规模养殖小区改扩建项目建设;二是养殖小区设施不断完善。全团共建成养殖示范户400个,每个养殖示范户能够养殖羊100 ~ 200只;三是采取生态放养与集中育肥相结合、特色养殖与风情旅游相结合,到2015年肉羊养殖规模达到年存栏20万只,为实现五十三团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调研发现,五十三团畜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但五十三团仍存在一些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焦点、难点问题。
2.1 管理体制不完善
畜牧业是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五十三团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在兵、师、团大力推行产业优化调整和连队转型的大环境中,探讨畜牧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是必要的和有益的。目前,发展现代畜牧业,现行的管理体制还存在如下弊端:(1)主体不明确,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削弱了畜牧业在整个农业发展中的比重。(2)农牧合一的管理体制,不利于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实现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多年来,畜牧兽医站都是在团农业科的管理下发展。这种将畜牧业并入大农口的做法,反映了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处于附属(副业)地位的传统农业观念,忽略了农业与畜牧业互补可循环发展的特点,结果必然制约生产力发展,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2.2 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
一是五十三团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缺乏懂管理、会饲养、专业技能强的带头人,制约了五十三团现代畜牧业发展;二是农牧职工还是沿用传统粗放饲养的养殖习惯,饲养各阶段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步伐,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3 产业化水平低
由于在畜牧业发展中的产业化、规模化水平低,特别是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在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还没有形成产业链,企业和农牧工利益联接机制不紧密,不能形成有效的“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了市场竞争乏力,产、供、加、销衔接不畅,影响了畜产品深加工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严重制约了五十三团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4 养殖小区建设管理有待加强
当前作为实现人畜分离、规模发展的主要途径,五十三团养殖小区的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发展较快,促进了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进程。但在养殖小区的建设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生产和建设标准不统一、基础设施不配套、疫病防治措施不严格、组织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和环保投入少等方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出台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以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和生产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5 科技水平有待快速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畜牧生产小农经济意识以及政策性科技投入少等因素,致使难以开展具有商品生产价值的科技工作,畜禽良种繁育、健康养殖和科学防疫等方面存在与良种、良方不配套等现象。目前,五十三团畜牧业科技贡献率不足20%,畜牧业发展提高空间还很大。
3 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建议
3.1 抓好组织结构建设
畜牧业是团场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引起团党委的充分重视,团党委应该对畜牧工作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心;要抓住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机遇,解决好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机构完善、人员配置、福利待遇等问题。为实现畜牧业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发展畜牧业的首要保障,通过与大专院校签订协议、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或以新办教育基金为本团畜牧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为畜牧业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2 抓好标准化场区建设
大力发展规模饲养,加快建设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和生态化的畜禽生产基地。用活用好兵团、师市扶持畜牧业发展政策和资金,引导养殖场户和社会资本依托龙头建设基地、围绕市场建设基地,新建场区一律按照标准化生产设计,同时引导中小饲养场户向标准化场区集中。引导龙头企业与场区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标准化畜禽生产基地和龙头加工企业积极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认证,培育知名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
3.3 抓好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按照“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的原则,加快发展合作社等各类民间合作经济组织,为养殖场户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支撑和销售服务,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合作经济在畜产品市场营销和开拓中的中介作用,积极做好养殖场户与龙头企业、销地市场签定购销合同的工作,组织联络开展畜产品的远距离运销,稳定销售渠道,拓展销售空间。
3.4 科技培训方式要不断创新
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和运用好新科学技术的优势,定期开展畜牧新科技的培训工作,大力提高农牧职工的综合素质与基本技能。通过课堂讲授、交流研讨、现场指导三结合的方式,重点培训“管、防、检、加、销及市场信息获取”方面的知识,培养新型农牧工的典型,使五十三团畜牧业呈现“管理专业化、养殖规范化、产品标准化、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畜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五十三团畜牧产品走出本团、走出三师建立绿色通道。
3.5 积极培养自有专业技术人员
随着财务制度的逐渐改革,目前的畜牧养殖业的财务制度也在逐渐的完善与提升,其实畜牧养殖业的会计工作内容中主要包括会计人员设置、设置账目、汇总经济信息以及编辑报表等,在财务制度之中,会计部门也需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其畜牧养殖业中所产生的经济行为进行管理与监督,实时记录经济数据与发展状况从而实现上报。但是仍然在畜牧养殖业财务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财务行为还不能够满足畜牧养殖业的实际发展需求。比如说目前畜牧养殖业的财务制度细化程度不够,在相关岗位的设置上有所不足,不能够与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完善的联系,缺乏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财务信息的质量以及可信程度较低;管理手段与管理水平也不能够满足标准,这些都是在财务制度内部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之上,才能够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索,从而提出加强财务制度完善的具体措施。
二、如何完善畜牧养殖业的财务制度
1.加强对于国家政策的解读
目前的畜牧养殖业所具有的财务制度相对有限,不能够满足日新月异的畜牧养殖发展要求,所以需要增强对于国家政策方面的理解与解读,将财务制度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出台有机结合到一起,实现财务制度的发展与提升。比如地方的畜牧水产局会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进行养殖业资金专项整治,并且增强畜牧业的融资渠道,使得畜牧企业能够与金融机构进行信息的匹配,为财务制度的完善与财政发展奠定基础。在加强对于相关政策的解读的同时,畜牧企业也能够提升自身的经济管理方式与财务管理制度,比如说金融企业与畜牧企业的信息不对等的主要原因就是畜牧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无法实现有效抵押物的提供,所以自身财务状况以及信用体系建设存在障碍,致使畜牧业融资变难。所以,根据对于加强融资模式的政策的解读,畜牧企业就可以提升自身的财政管理形式,利用多种的平台去展现相应的畜牧产品,提供更多的信息去帮助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与推广。同样的畜牧企业应该在政府进行养殖业发展与扶持的基础之上,做好资金整合与专项资金的管理,明群财务制度的同时,做好资金等上报与记录工作。
2.加强对于畜牧养殖业财务制度的监督
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离不开相应的监督,要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加强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严肃相应的财经记录,在财务制度的监督方面,要实现资金、项目、地区以及单位的全面覆盖,通过内部监督机制的建立,完善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财务管理体系。因为畜牧养殖业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比如说生长周期较长,所以在资金的周转上就会存在着一些障碍,并且发展规模上普遍存在着不均衡不平等的现象,致使一些财务制度不能够实现,所以要在加强对于畜牧养殖业财务制度的监督工作中,实现对于财务制度的改善,完善核算方式,并且在财务制度中针对畜牧养殖业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效地结合。
3.细化畜牧养殖业财务制度中的实际内容
二、建设新牧区发展畜牧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草场。虽然西乌珠穆沁旗早已开始实施了春季休牧和标准化划区轮牧工程,但是始终没能全面的有效地贯彻于实际的牧区牧民生活当中。更可怕的是自然草场在一年四季中不断地被利用,尤其是秋季打草的时候草场损坏是最严重。以前在牧区秋季打草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到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牧区经过承包和租售牧民的草场打破原本在9月秋季打草的规律,既然从7月中旬就开始打草了。在我看来这些人最终目的只是为了赚钱,他们才不会去关心牧区草场的受损与否。所以这般不合理的利用草场是对于自然草场的最大伤害。
(2)畜牧经济的基础设备建设相对落后。近几年来西乌珠穆沁旗虽然投入了最大的努力去建设和优化了畜牧经济的基础设备,但牧民本身的棚帐还是太小、质量也太差,完全达不到接优良冬羔-72子的标准。与此同时打草机和提炼喂养资料的机械也是严重欠缺。畜牧经济是蒙古族自古以来的主要经济来源和生存方式之一,但是粗放的管理方法和落后的基础设备也是导致畜牧经济大大落后于其他企业经济的主要原因。为此,想要发展畜牧经济就要好好解决畜牧经济的基础设备落后问题。
(3)对于畜牧经济的投入不足。在建设新牧区中发展畜牧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不收取畜牧经济的税,地方物资力大量减退,地方财政收入也随之减少。因此地方财政对于畜牧经济的资金投入也相应的减少很多。建设新牧区中发展畜牧经济是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的工程,所以地方政府不断地给畜牧经济资金投入是必然的。如果地方政府财政开始缺乏资金,无法给畜牧经济投资的话畜牧经济就无法得到循环发展。所以依靠地方财政是错误的想法。
(4)牧区社会化服务与科学技术传播方面的不足。由于牧区牧户之间居住的距离太远,几千亩草场上就一家牧户,而且大部分牧户家里至今还没有常电,看个电视都是很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是从媒体得到什么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了。因此,加大了牧区社会化服务与科学技术传播的难度。畜牧经济的生产、销售、分配以及保护牧民利益诸如此类的一切都急需牧区社会化服务与科学技术的传播。虽然西乌珠穆沁旗在传播科学技术方面下过很大功夫,但是由于人力、物力和设备有限的原因没能真正的完成服务于牧民的任务。
三、建设新牧区发展畜牧经济的建议与对策
(1)合理科学的利用自然草场。①要鼓励牧民使用唤醒自然草场为主要目的的自然放牧方式。自然放牧是指在考虑草木生长的频率和水源供应程度的前提下一年四季都要选择不同草场顺其自然的放牧;②严禁不合理的、随意的打草行为。把秋季规定为打草的季节,严禁在其他季节打草破坏草场的行为。为此,首先,管理土地、草场的相关部门出台严厉的规定,严禁过分打草破坏草地行为。其次,牧民把草场租给他人时可以在合同中添加说明关于打草的要求,比如说四季只有一次秋季才能打草。合理科学的利用自然草场是发展畜牧经济的稳定基础。
(2)加强改进畜牧经济的基础设备建设。①大力推广各项有利政策,鼓励牧民积极争取各种国家项目。首先,大力宣传有利于畜牧经济的各项国家政策,让牧民深刻的、全面的了解到这类政策所能享受到的利益的重要性。其次,鼓励积极争取有利于畜牧经济的各种国家项目,让牧民了解到这类国家项目对于畜牧经济发展的重要性;②经过提高牧民收入来完善基础设备建设。牧民自己尽力争取提高本身的收入,可以一边养牲畜放牧一边利用草场建设旅游景点,因为无边无际的辽阔大草原本身就是一个很好地绿色旅游景点。
(3)拉拢外资企业入股投资。可以借助外资企业的资金投入来缓解畜牧经济资金短缺问题。我国的很多企业都是因为借助了外资企业的大力投资才提高了发展速度。所以草原上的畜牧经济也可以积极地大力拉拢外资企业的资金投入脱胎换骨的进入新一代的发展舞台。
[中图分类号] S85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205-01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扩大,养殖密度与流通半径增加,部分重大动物疫病呈现出大范围的流行趋势,而现行兽医防疫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不足,与新形势下的兽医防疫管理已经不适应。为了建立起适应当前畜牧兽医服务管理体系,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服务的质量,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畜牧业的发展服务,应该对兽医防疫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为完善与改革兽医防疫管理体制提供依据,促进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
一、兽医防疫管理的重要性
在我国基层兽医防疫管理工作中,畜牧兽医工作是保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之一,与其它行业共同组成了公共卫生工作。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转变,现行兽医防疫管理体制已经显现出不适应的一面,在国家畜牧业保护体系中,基层兽医防疫管理是畜牧业的前沿阵地,也是东一防疫体制的主要组成,但目前,还存在机构不完善、职责不清晰、法律不健全等问题,阻碍了动物产品安全与质量的提高。
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畜牧业占据重要地位,在保证人类身体健康、动物安全、食品安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基层兽医站的服务职能,是促进畜牧业发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保证人类身体健康的根本。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畜牧业中动物疫病的扩大态势成为重大问题,也广受各国的关注,其影响非常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基层畜牧兽医防疫管理中,存在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经费投入、职能分工方面的问题,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对正常的畜牧防检工作也产生了影响,进而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为了促进兽医防疫管理的发展,需要寻找改革的思路,完善畜牧业服务水平,保证畜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我国兽医防疫管理体制的现状
我国兽医防疫管理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也发生一了一系列的调整与改革,体系中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畜牧兽医推广、检疫、防疫、监督等体制。全国兽医管理最高行政机关由农业部下设的畜牧兽医局统一管理。自2004年国内爆发SARS疫情后,畜牧兽医局体制进行了转变,分为畜牧业司与兽医局,兽医局下设五个处,包含综合、检疫监督、防疫、医政及药政,对全国的兽医行政进行管理,对全国畜牧兽医站、农业检疫所及兽医药品检查所等单位进行业务指导。
三、兽医防疫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 管理机构混乱,职责不清
在机构设置上,我国兽医管理机构存在混乱的问题,行政机构在编制性质上和事业单位的名称及职权都比较混乱,职权及管辖范围繁杂。兽医行政职能没有统一,由多个机构分散进行,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职责不清,影响行政能力的发挥。
2. 执法主体地位难以保证
动物检疫、防疫、监督、兽医医政等管理行为,是政府行政行为,带有公益特点。但在我国兽医管理体制中,部分基层兽医站导游盈利性质,主体地位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一方面,执法单位要执法,另一方面,还要维持队伍的稳定收入及经营活动,在一些地区,政府要求基层兽医站进行创收,导致执法监督工作带有了经营性质。
3. 技术支持体系能力不足
尽管疫情监测体系在我国已经初具雏形,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实际的疫情监测状况并不乐观,存在虚报疫情、有疫不报等现象。除此以外,由于没有第一时间对紧急疫情进行上报及汇总,使得决策滞后或决策失误。在常规疫情监测方面,也缺乏持续性,无法真实的了解疫情的发展。
4. 投入少,基础设施差
兽医防疫经费是影响防疫工作的重点。因为政府资金投入少,整个畜牧业中动物防疫经费占据的比例非常少,部分当地财政甚至将兽医防疫经费截留,导致基层兽医站经费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设备老化,差旅费、办公费、业务费等逐年降低,防疫手段落后,功能下降。一旦出现疫情,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我国兽医防疫管理体制建设的对策
1. 坚持兽医防疫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与时俱进。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兽医防疫管理体制也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进行适时的改革,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任务,着眼全局,在具体国情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寻找我国兽医防疫管理及畜牧产品的安全途径。其次,因地制宜。由于兽医防疫管理涉及的面非常广,这是在改革中遇到的难点,不但要保证基层防疫体系的稳定,还要体现出精简的原则,因此,必须要注重以往兽医防疫管理建设中积累的技术、资源、物质的应用,在统一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开展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存在政事不分的问题,要科学划分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能,科学配备人员和设置机构。
2. 基层防疫体制建设
因为我国的畜牧业饲养存在分散比例大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层防疫机构的作用都非常重要,对于基层防疫管理机构的设置,可以按照工作要求,将乡镇兽医站内公益性质的防疫工作上升到县级兽医站防疫点,由县级兽医防疫管理部门直接管理。
3. 技术支持体系建设
对兽医防疫试验室的职能进行明确,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根据兽医诊断实验室、疫苗生产实验室、兽医诊断试剂实验室、研究实验室等不同性质对国内实验室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功能分配人员及资金,确保各实验室都能得到满足。初次以外,在实验室建设上,还要按照需求进行建设,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地域的人文、地理、经济等因素不同,养殖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针对不同地方的兽医实验室建设,也应该有差异的进行建设。
4. 保证兽医防疫管理的基本资金
由于基层兽医员的工资比较低,待遇较差,对这项公益事业的开展起到阻碍作用,特别是对部分收费项目取消后,兽医防疫管理的资金投入非常少。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确保基层兽医机构的经费落实和稳定。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经费及工资,都要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管理中,并且兽医人员也要纳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范畴,享受工资以外的其它福利待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