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护理延伸服务的意义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118-04
乳腺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女性,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常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以达到预期根治目的。但由于乳腺癌根治术需要切除大量的组织,手术创伤面较大,从而可以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的创伤,进而导致患者术侧肢体功能发生障碍及改变患者的躯体形象等并发症,以致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护理措施不能够显著地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护理效果欠佳。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延续护理服务是现代护理的一种典型,也是医疗护理走向社区服务的扩展,从而延续护理服务可以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术后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率及满意度[41。我院就护理延伸服务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进行实验,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乳腺癌行乳腺改良根治术患者,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研究组患者45例,年龄21~49岁,平均(37.6±4.9)岁,其中小学学历13例,初高中文化12例,大专以上学历2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年龄为20~47岁,平均年龄为(37.2±4.7)岁,其中小学学历15例,初高中文化8例,大专以上学历17例。两组患者年龄及各项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行常规入院指导、健康指导及出院指导。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告知患者功能锻炼方法及健康指导,出院后定时进行电话回访患者的功能锻炼情况。研究组患者给予延续护理服务进行护理,具体措施为:(1)心理护理干预: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同时邀请治疗效果理想的患者为其讲解在各治疗期间的心理调整方法;为同患乳腺癌的病友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接触氛围,使患者拥有积极的治疗心态,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对治疗充满自信。此外多角度的指导患者,从主观上改变患者的不良治疗心态。(2)行为干预:术后初期为限制患者的肩关节活动,需要对患者术肢体行肩关节包绕;抬高患者术肢体,指导并协助术肢体伸指、腕部关节活动;护理人员连接好负压吸引装置,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血块凝结的现象。(3)认知干预:讲解围术期相关知识和手术肢体功能锻炼的作用,减少或者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缓解疼痛的方法,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患者手术部位的肿胀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术后护理: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询问患者的身体、心理状态及精神状态、家庭支持、社会关系等等情况,及时为患者的需要提供正确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指导、并嘱咐患者坚持术肢体功能锻炼,定期电话回访,及时反馈患者的情况。
1.3评价指标
生存质量评分: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17-36)进行评分,主要包括:功能状况、躯体状况、附加关注、社会及家庭、情感状况等项目。
依从性评价标准:完全依从主要是指患者主动按时完成规定动作锻炼;部分依从主要是指患者处于被动,同时动作不完整或者锻炼次数减少;不依从主要是指偶尔进行功能锻炼或者不进行锻炼;依从率=完全依从/总例数×100%。
优良率评价标准:根据患者的患肢上抬高度与健侧肢体的差值进行评价,优主要是指患肢与健侧上肢高度差值≤5cm,良主要是指患肢与健侧上肢高度差值在6~10cm,差主要是指患肢与健侧上肢高度差值在10cm以上。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数据,(x±s)的形式来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功能状况、躯体状况、附加关注、社会及家庭、情感状况等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功能状况、躯体状况、附加关注、社会及家庭、情感状况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率的情况分析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率为82.2%,对照组为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3585,P
研究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优良率为91.1%,对照组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954,P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1]。目前糖尿病在全球呈流行趋势,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2]。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由于糖尿病治疗时间长,药物种类繁多,用药方式较为复杂,老年患者存在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等因素,导致很多患者病情反复,治疗效果差。如何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是当前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难题[3]。糖尿病患者住院周期短,周转快,仅仅靠院内的护理和照顾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护理得以延续,我院对出院后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了护理延伸服务,将护士的健康指导从医院延伸到家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2月我科出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65.5±3.1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3例,初中49例,高中及以上38例。纳入标准: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2DM诊断参照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符合WHO规定的发展中国家老年人≥60岁;②病程超过3个月;③出院后继续服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④本地区常住人口,近1年内无搬迁;⑤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肾病变的患者;②有精神异常的患者;③有认知障碍者;④正在参加其他研究课题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血糖等方面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住院期间按护理常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的方法,出院时为其建立个案管理手册,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伴发病及并发症,相关检查,治疗(药物)及自我管理情况,详细记录在手册之中,交待患者随访时间,随访负责人及联系电话。
1.2.2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延伸服务6个月,具体如下。
1.2.2.1人员选择 选择4名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人员承担延伸服务工作,1名江苏省糖尿病专科护士,2名技术骨干,均经过3个月的培训并考核合格,1位护理部主任,负责技术指导。
1.2.2.2护理延伸服务方法 针对患者不同的基础条件,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回访方式并指派专门的护士进行回访。①电话回访:第1个月1次/w,第2个月开始1次/2w,回访内容:出院后服药情况、有无漏服、错服,胰岛素注射情况,针头多长时间更换、皮下有无硬结、胰岛素如何储存、血糖监测频次、有无低血糖等;②面访:预约患者到内分泌科病房,专门负责面访的护士根据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决定面访频次,以7%为界限,HbA1c7%,每月面访1次,面访时患者需携带口服药及外包装、胰岛素注射笔、血糖仪、血糖监测记录本等,患者先自行操作,护士观看,检验患者服用口服药、注射胰岛素及血糖监测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给予指导,查看患者的血糖记录本,观察药物疗效,必要时邀请医生协助调整治疗方案,酌情增加面访次数,随时保持电话联系,以便及时了解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③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面访的患者直接进入家庭访视环节,频次同面访。
1.2.2.3集体授课 研究开始时对患者用药知识进行系统的评估,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针对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每季度1次大课堂教育,包括认识糖尿病、降糖药物及常见误区解析等,结束之后给予15~20 min分享与讨论。
1.2.2.4心理护理 糖尿病病程长,老年人易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等,访视时要与患者多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注,减少一些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1.2.2.5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及注射胰岛素方法,根据患者的用药种类和血糖值指导其血糖监测的频次及时间,指导患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与患者共同制定用药计划。
现今护理学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护理服务已经不单纯指院内的护理,逐渐的向外延伸,建立一种延伸护理服务模式。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主要是在住院分娩护理及孕期保健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和扩充,是护理服务发展的必然方向。我院为了总结产后延伸护理的临床效果,对我院产妇实施产后延伸护理服务,临床效果较为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间分娩的656例初产妇,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328例产妇平均年龄为(28.22±2.32)岁;236例为正常分娩,92例为剖宫产,均为活产、单胎。对照组的328例产妇平均年龄为(27.36±3.43)岁;204例为正常分娩,124例为剖宫产,均为活产、单胎。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观察组的产妇接受母婴保健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的产妇接受常规的护理服务模式。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的主要组成:即由产褥期产妇的护理和新生儿的护理两部分组成。
1.2.1 产褥期产妇的护理服务的主要内容[1] ①产后康复:主要是治疗产妇产后生殖器官的变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产妇的子宫恢复,使其尽快恢复体型,同时帮助产妇解决产后尿潴留及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的症状。②心理疏导:大部分初产妇产后会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这要引起医生及家人的足够重视,在对产妇进行随访时,给予安慰和关心,及早的解决产妇心中的疑惑。③电子档案:根据每个产妇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年龄、分娩方式、职业、出院日期、手术方式以及文化程度等信息建立个人档案,产妇出院后定期对其进行电话回访或者家庭回访,及时的更新信息,便于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估与指导。④知识宣传与演示指导:为孕妇及其家属制定产褥期护理及新生儿保健等方面的讲座,同时现场演示新生儿护理方面的具体内容。
1.2.2 新生儿的护理服务 生产完成的早期,在住院期间以医院的专业护理为主,家长的学习参与为辅,产妇出院后则转变为家长的护理为主,医院的定期回访为辅,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2]:①建立电子档案;②新生儿抚触:家长在院期间均可免费学习新生儿抚触方法;③新生儿沐浴;④新生儿游泳。
1.3 评价方法 分别在出院后产妇的第7、14及28天进行家庭随访,其它时间进行电话随访,如产妇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随访次数[3]。通过对产妇进行回访,及时了解其与新生儿的状况,在最后一次随访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有产妇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产妇所掌握的母婴知识情况以及新生儿和产妇的身体健康情况等等。
1.4 统计学处理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以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来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 果
通过对本文所选的产妇进行研究表明,观察组的产妇对医院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8.72±3.06)分,对照组为(14.21±3.15)分,两组分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通过实施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帮助产妇更快的康复、更好的实施新生儿保健及产褥期护理[4]。本文的研究指出,观察组的产妇对医院的护理服务有较高的满意度,新生儿及产褥期产妇均比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产褥期保健以及新生儿护理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明显比对照组好,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但是现今的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只有一少部分医院尝试的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5]。产后延伸护理服务模式能够帮助产后出院的产妇提供专业性的产褥期指导及新生儿护理帮助,有效的帮助了产妇从医院到家庭的过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日清,施月秋.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1981-1982.
[2] 张伟,吴小君,刘晓燕.对出院后胃食管反流患儿家长延续健康教育的实施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03):502-503.
血液透析结束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护理人员从心理、饮食、用药、血压监测及健康教育等方面,通过信件、网络、电话随访、病友会等方式进行延伸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1心理护理延伸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因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对其身心和家庭、经济均造成较大影响,患者对未来的治疗和生活感到悲观失望,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消极心理。护理人员可通过家访、信件、网络或电话联系等方式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消除其悲观、焦虑的心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饮食护理延伸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通过电话、网络及随访等各种方式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在饮食上严格限制每日饮水量(尿量+500ml),严格限制钠盐摄入量(3~5g/d)[3],严格控制每天的进水量和进食量,根据患者体质量、每周透析次数以及个人口味和喜好,制订营养均衡、搭配合理的膳食食谱。
1.3用药护理延伸服用降压药物是血液透析患者降低血压的重要手段,患者血液透析结束后仍需坚持服用药物,护理人员应定时与患者随访交流,了解其用药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提醒患者及家属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并提醒患者不可随意增减药物用量,按时测量血压,以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和血压稳定。
1.4血压监测护理延伸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详细介绍监测血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醒患者利用家庭血压计每天定时测量血压,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左右,血压发生异常变化时应及时通过药物进行控制,若控制效果不佳应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进行相应的检查与治疗。
1.5健康教育护理延伸护理人员定期组织患者病友会,常规每15天组织1次,及时了解每例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心情开朗。告知患者透析班次,提醒患者按时做血液透析,若出现不良症状随时与透析治疗中心联系。
1.6观察指标延伸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1.7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比较从研究结果来看,实施延伸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从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实施延伸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18/18),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的83.3%(15/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延伸护理
一、资料与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6例,男47例,女39例,年龄45~75岁,平均(59.16±1.12)岁。在所有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最小随机化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给予延伸护理干预),每组4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护理方法: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增加患者对疾病及用药注意事项的了解,并在患者服药后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释放其内心的压力,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主要包括:①成立延伸护理服务小组,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组员的专科技术及知识,定期为患者安排健康知识的讲座,免费发放知识手册,对患者进行强化训练,鼓励患者彼此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全面的解答。②加强患者的健康指导: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使患者及技术能够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原因、治疗方法、用药方法等,消除患者内心的恐惧和担忧,提高其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③运动指导:患者出院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个性化的训练程序,如刷牙洗脸、慢走、上下楼等,逐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并告知其出院后按计划进行锻炼,告知患者医院联系电话,方便出现不适时及时咨询或求助。④定期随访:患者出院后,采用电话或者家庭访视的方式对患者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患者的问题,并指导其纠正,针对执行力度不够的患者,应加强监督作用。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为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健康指导。护理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其中遵医依从性的评价根据科室自制量表,包括自测脉搏、自测血压、自测体重、正确服药、合理饮食、规范运动、避免危险因素及定期复查8个方面,均采用1~4分制,得分越高表示依从性越好。采用WHO提供的住院精神卫生服务满意程度量表(患者版本和家属版本)[1],本量表共21个条目,采用1~5分制法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统计学方法: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遵医依从性的比较:观察组遵医依从性各方面评分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的满意度93.02%,对照组86.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三、讨论
延伸护理是指在患者出院后给予患者延续性、持续性的护理服务,是患者出院后依然获得健康指导及医疗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及时了解疾病的最新动态,掌握疾病治疗和预防的基本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的复发率[2]。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情况,并方便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改善程度,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指导。陈志花等人的研究发现,在给予50例观察组患者常规出院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进行1年的随访发现,该组患者在服药、饮食、复诊等方面的遵医依从性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该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护理实现了对慢性心衰患者的持续性和延续性干预,有助于患者得到持续的专业指导,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延伸护理,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的遵医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伸护理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综上所述,延伸护理应用于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有助于患者遵医依从性和满意度的提高,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随着医学的进步,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因救治及时而存活,但他们在病情稳定后回到社区家庭仍需要连续性治疗、康复及护理,否则可能使已取得的疗效减退[1]。由于脑卒中患者病程较长,往往需要家庭护理促进患者的进一步康复,护理延伸服务是指除常规的医院内的护理服务外,还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及家庭指导等多项延伸式的服务,其对于疾病的复发、预防及后期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改善均有积极的意义[2]。既往家庭康复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是患者康复不能达到最佳效果,我院神经内科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开展康复护理,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为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9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49~81岁,平均年龄(61.2±6.3)岁。两组患者的出血与缺血脑卒中比例、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9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康复训练指导,主要包括出院时进行疾病和并发症的预防、必要的康复训练、饮食和药物指导等。而观察组49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1.2.1建立健康档案 责任护士对自己床位上出院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主要包括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以外,还包括患者存在哪些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功能障碍情况,定期随访的内容等,所有档案统一管理。
1.2.2制定延伸护理计划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表格,由护士长组织,科室统一讨论制定可行有效的计划,主要包括健康饮食、合理用药、肢体及语言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护理原则。
1.2.3延伸护理的实施 通过电话随访、患者或家属到医院随诊和护士家庭随访等多种指导手段完成延伸护理的实施,对患者随访半年,随访患者饮食、药物、肢体功能训练等情况,指导患者自我监测和护理技巧,及时发现患者心理问题并予以疏导,重点为患者解答疑问、解决问题,再次强化患者康复锻炼的信念、信心和意愿。
1.2.4心理护理指导 脑卒中患者由于偏瘫、失语等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自理能力,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并且出院后缺乏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关怀,容易导致出院后各项康复训练不能顺利有效进行[3]。通过延伸护理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指导,让患者了解脑卒中的病情,如何预防,如何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等,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早日得到康复。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Barthel指数、护理满意度。
1.4评价标准
1.4.1 Barthel指数 使用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第3个月、半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独立:96~100分;轻度依赖:75~95分;中度依赖:50~74分;重度依赖:25~49分;完全依赖:0~24分[4]。
1.4.2满意度的评定 自制满意度评分表,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分,主要分为4个等级:①非常满意:≥95分;②满意:90~95分;③一般:80~90分;④不满意: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以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Barthel指数的对比 出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比较无差异(P>0.05),出院3个月、6个月的Barthel指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1.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7.6%,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呈现出持续攀升及低龄化趋势,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大量的卒中后残疾患者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巨大经济和精神负担[5]。延伸护理作为优质护理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指让病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让病人真正能够感受到护理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6]。通过延伸护理的开展,明显提高家庭护理的能力,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谐了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顾叶,刘玲,敖丽,等.以家庭为单位的医院社区延伸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1):89-91.
[2]王娟.护理延伸服务在脑卒中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74-75.
[3]金秋月,张金菊.延伸护理服务对脑卒中患者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4):146-148.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1(c)-017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nursing extension service for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cervical cancer operation.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and discharged from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a random number table,they were even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2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provided routine discharge guidanc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supplied nursing extension servic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at admission and six months after discharg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n admission(P>0.05).The scores were both increased in the quality of life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Nursing extension service;Cervical cancer;Self care;Quality of life
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为宫颈癌,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宫颈癌手术治疗后,虽然切除肿瘤,但是患者常需要面对巨大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远低于正常人,且同时低于其他疾病患者。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目的不单单是对患者生命进行保障,同时也需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生活质量更能准确反映患者治疗及康复情况。目前公认的患者疗效指标之一为生存质量,故如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是目前护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护理延伸服务可显著提高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1]。在患者出院后,由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持续的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对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手术出院患者给予护理延伸服务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出院的宫颈癌患者40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宫颈癌且手术治疗后出院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年龄30~72岁,平均(41.4±4.9)岁;病理类型:10例鳞癌、10例腺癌;文化程度:5例本科,5例大专,4例中#3例高中,3例初中及以下。观察组年龄31~74岁,平均(42.6±5.5)岁;病理类型:11例鳞癌、9例腺癌;文化程度:5例本科,4例大专,5例中专,3例高中,3例初中及以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具体内容: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在患者入院时,给患者发放出院指导事项书,在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并给予支持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延伸服务,具体内容如下。在出院前医护人员给予患者详细指导,告知患者自我护理方式如测量血压、体温以及脉搏的方法等。给患者发放“专科知识宣传册”以及“出院指导卡”, “专科知识宣传册”内容包括宫颈癌疾病相关知识、日常注意事项及饮食禁忌等。“出院指导卡”包括饮食、运动、用药以及疾病监测方法等,并使患者知晓责任护士联系方式、复诊时间以及科室电话。医护人员每月至少一次通过电话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每周至少一次给予患者邮件提醒。电话时间应为下午2~4点,通话时间>7 min,通话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耐心真诚的倾听患者诉求,认真解答患者疑惑,并向患者强调下一阶段的治疗方式及注意事项。及时了解患者当时体征情况及癌症扩散转移情况,提醒患者注意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患者出院后的服药剂量,令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及运动方式,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疗效判断标准及评价指标
采用自行设计的自我护理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及出院6个月时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自我护理量表内容包括饮食干预、服药管理、症状管理、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和社会适应。每项总分2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好。采用欧洲癌症功能与治疗研究机构设计的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量表对患者入院时及出院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生命质量量表内容包括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以及总体健康。每项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6个月时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宫颈癌患者治疗效果不断提升,但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却始终不理想[2]。研究表明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健康人群,且接受放疗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差[3]。患者因对疾病了解不足及对手术存在误解,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在宫颈癌患者术后给予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4]。张友梅[5]研究表明,在宫颈癌患者出院后,给予患者护理延伸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延伸服务为患者出院后由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持续的护理指导,通过电话或者家庭访问等形式与患者保持联系[6],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治疗情况,给予患者饮食、运动、用药、心理等方面指导,提醒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事项及饮食禁忌,指导患者服药剂量,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7],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疏导,积极认真回答患者疑惑,倾听患者诉求[8],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延伸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护理范围不再局限于病房内,通过对患者在出院后进行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宗旨[9]。
本研究显示,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在入院时无显著差异,出院6个月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宫颈癌手术出院患者给予护理延伸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患者康复更有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变歌,顾浩.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2):124-125.
[2]戴斌,陈文兵.家属同步认知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行为特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6):50-53.
[3]伍李明,王丽.延续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4):677-680.
[4]肖惠敏,郑建伟,兰秀燕,等.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对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415-419.
[5]张友梅.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4,35(6):I0015-I0016.
[6]营克琴.对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化疗后延续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6):99-100.
[7]周春兰,李晓瑾,李文姬,等.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4):663-665.
[8]刘小红,张子云.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31):3955-3957.
[9]田莹.乳腺癌化疗患者居家管理中延续护理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351-352.
[10]张玉颖.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1(6):143-145.
[11]高平.护理延伸服务在改善宫颈癌手术出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2):101-104.
[12]王兰芹,田松焕,程欢.延伸护理改善宫颈癌患者放疗后生命质量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26):2036-2039.
[13]秦洁丹,蒋兰芳.延续护理对子宫颈癌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221-223.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20.038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肿瘤,主要治疗手段为根治性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目的不但是要延长生命,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患者生活质量[1]。本文笔者对本院行根治性子宫全切除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给予了延伸性护理,观察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诊治并行全子宫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5例,术后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45~80岁,手术切除治疗后患者已出院并自愿参与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平均年龄(64.87±7.88)岁,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40例,腺鳞癌7例,透明细胞癌3例;对照组35例,平均年龄(65.11±6.37)岁,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25例,腺鳞癌7例,透明细胞癌3例。所有患者排除合并有精神性疾病,无理解障碍,预计术后生存时间大于1年,无远程脏器转移。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理分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癌症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术后注意事项的交待。观察组给予延伸性护理:根据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相关护理措施,并建立档案资料由专人跟踪随访,随访时间1~3年,随访内容包括常规体格检查、详细的问诊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随访过程中注意消除患者的抵触情绪,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消除患者术后的对癌症及术后并发症的恐惧情绪,对疼痛患者指导其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并鼓励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融入家庭生活中,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注意休息,加强运动。聆听患者的咨询,并给予专业耐心的解答。对于合并尿潴留患者,指导其进行正确的腹部盆底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训练,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排尿成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率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术后护理干预后排尿功能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和残余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术后排尿功能的比较
组别 排尿困难例(%) 残余尿量(ml) 尿潴留例(%)
观察组(n=50) 4(8.00) 120±22* 3(6.00)
对照组(n=35) 9(25.71) 350±41 6(17.14)
*与对照组比较,P
2.2两组术后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的比较观察组出院6个月躯体、情绪、社会、角色及认知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延伸性护理是在患者出院后继续给予专业的指导和督促,促进继续治疗和复查,预防病情的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涉及方面较广,去是指个人或群体感受到的心理或精神、社会和躯体各方面的总体主观感觉状态良好,是一个主观的、动态的和多维的概念[2-3]。延伸性护理是针对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及出院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并建立个人档案,由专人负责和随访,并定期给予相关专业知识的宣传教育,使临床护理工作延伸到院外,拓展护理服务的领域,并与患者建立长期咨询、沟通和指导的关系,护理人员依据自身专业知识,从患者日常生活、饮食、运动等方面展开护理,给予合适的心理护理干预、运动干预及后续的治疗计划等,在增强护患关系的同时,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5]。
子宫内膜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及广泛盆腔淋巴结清除术患者,常常伤及支配膀胱和尿道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导致尿潴留和排尿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6-7]。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后要给予合适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自身排尿习惯和心理状态,制定合适的排尿训练计划,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护理人员防治尿潴留。本研究结果表明,给予患者有效的术后及出院后的延伸性护理,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和残余尿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常常需辅助化疗或放疗,由化疗产生的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疼痛或放疗引起的腹泻、呕吐阴道狭窄及烧灼感等也严重的日常生活[8]。对于年轻患者,性生活功能障碍及由此引发的不良情绪等也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9]。因此,对于癌症患者,在行手术切除病灶的同时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术后延伸性护理有现实必要时,在患者术后及出院后继续给予专业的护理指导、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并给予合适的护理干预和督促,从患者饮食、运动及社会活动等方向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有效提高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0]。本研究结果表明,给予延伸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院6个月躯体、情绪、社会、角色及认知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对于子宫内膜癌子宫全切除患者,术后制定并实施有计划的延伸性护理,可显著降低尿潴留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开江,刘青,李培全,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8):803-806.
[2]蒋小安,刘瑛.我国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研究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7A):1773-1774.
[3]王志芹,杜占军,卜玉华.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1B):130-132.
[4]毛惠娜.对出院患者实施跟踪护理服务的成效[J].中国护理管理,2007,7(6):58-59.
[5] Erelson E A,Sung V W,DiSilvestro P A,et al.Urinary symptoms and impact on quality of life in woman after treatment for endometrial cancer[J].Lnt Urogynecol J Pelvic Floor Dysfunct,2009,20(2):159-163.
[6]纪妹,单家治,武惠敏,等.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防治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30-231.
[7]刘广丽,董文霞.护理干预对减少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发生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2009,15(24):33-34.
[8] Aalders J G,Thomas G.Endometrial cancer: revisiting the importance of pelvic and paraaortic lymph nodes[J].Gynecol Oncol,2007,104(1):222-231.
脑卒中是脑血管病变引起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脑损害,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均高,给各国的医疗服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随着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脑卒中的发病率呈明显的增高趋势,然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脑卒中的病死率显著下降,更多患者带着肢体功能障碍出院,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立足社区,面向家庭,做好此类患者的连续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2009年7月――2012年7月期间,我们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诊断标准[2],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②均为首次发病;③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④脑卒中发生前肢体功能正常;⑤同意进入本研究,具有良好的依从性。
1.2临床资料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47-70岁,平均(62.80±6.36)岁。脑卒中类型:脑梗死57例和脑出血33例。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护理方法
1.3.1健康教育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相同的健康教育:①基本知识教育。根据患者的实际,讲解脑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先兆症状和应急措施等。活动困难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深静脉血栓、压疮等。②用药及饮食指导。讲解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合理膳食,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粗粮,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3]。③康复指导。首先,教会患者正确摆放。其次,指导患者床上活动,以及坐位、站立训练。最后,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如进食、穿衣、清洁、排泄、床-轮椅移步、行走等,以及语言功能和作业技能训练。
1.3.2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周内,责任护士进行电话随访1次,解答患者的相关问题,以后仅在患者复诊时给予相关指导。观察组患者实施施延续护理干预,出院后每周电话随访次,每月家访1次,并评估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和依从性,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督促患者遵医嘱用药,坚持随诊,如出院后1个月复诊1次,以后每2-3个月复诊1次。②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的肢体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和帮助,树立治疗的信心,从而坚持康复训练。③向患者家属了解患者在家生活情况,并让家属认识延续护理干预的意义和重视脑卒中康复训练,积极参与护理干预过程,随时提醒和督促患者关注自身健康。④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帮助家庭成员自身心理调节和改变角色功能,促进家庭关系和谐发展。
1.4效果评价患者入组时和入组后1年,分别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患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FIM):由6个部分18个条目组成,包括自我照顾、括约肌控制、移动能力、运动能力、交流和社会认知,满分126分,最少为18分,评分越高,提示自理能力越好。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该量表共50小项,其中上肢部分33小项,下肢部分17小项,每项评分0-2分,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肢体功能障碍越轻。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组时FIM评分分别为(29.14±4.37)和(29.30±4.52)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1年,两组患者FIM评分分别为(72.83±7.61)和(42.85±6.94)分,评分均较入组时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提高幅度更大(P
2.2两组患者患肢运动功能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组时FMA评分分别为(33.18±4.11)和(32.97±4.25)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1年,两组患者FMA评分分别为(85.78±6.68)和(62.38±6.29)分,评分均较入组时提高,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
3讨论
出院患者延续护理工作是利用信息化工具进行的一种开放式、延伸式健康教育形式,它能有效提高出院患者生活质量,在护士和患者乃至家庭成员间建立有目的的互动,从而促进和维护患者的健康[4]。延续护理最早源于1981年宾夕法尼亚护理学院一项为提早出院的易感患者提供出院后家庭随访的研究,其目的在于提供有效和低成本的健康服务,该小组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现延续护理干预对多种疾病患者具有改善健康预后、提升患者满意度的积极效果,随后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5]。我们将延续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改善。通过对本组患者护理资料分析,发现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具有以下意义:①强化健康意识。通过频繁的电话随访和家访,强化患者的健康意识,树立健康信念。②提高遵医行为。遵医行为不仅包含按医嘱服药,还包括饮食、生活方式等行为,通过延续护理干预,使患者改变不良行为,提高遵医行为,使康复训练得以巩固和延续。③深化了整体护理工作的内涵。传统的护理模式正被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模式所代替,护理服务的范围已从病房扩展到社区、家庭,服务的时间也从上班延伸到24h全天候服务[6]。延续护理则满足了现代护理模式的要求,使医疗服务从院内延伸至院外,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使整体护理工作的内涵得到充分的延伸和扩展。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由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都逐渐衰退,虽然住院期间接受了系统的健康教育,但是出院后患者及家属对相关的教育知识开始淡化,实施延续护理使患者得到持续性医疗照护,不断强化健康意识,促进患者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春燕,岳秀红.脑卒中患者及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95-2997.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3]王东顺,李孟瑞.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1(1):137-138.
维持性血液透析在挽救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生命上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患者因存在肾脏排钠能力降低的问题,极易诱发体内水钠潴留,因而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往往会并发依赖性高血压,极大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早期临床上对依赖性高血压患者常采用降压药物以及降低干体重等干预措施进行治疗,但降压效果却不十分理想,为此,我院引入了序贯透析治疗联合延伸性护理干预,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4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且透析时间均超过3个月,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平均(51.20±3.64)岁;原发病类型:肾衰竭21例、尿毒症18例、高血液肾病11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44~76岁,平均(51.23±3.65)岁;原发病类型:肾衰竭20例、尿毒症19例、高血液肾病11例。2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透析的+个性化降压药物+促红细胞生成素+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院内饮食指导以及用药指导)。观察组则给予序贯透析治疗联合延伸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采用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生产的4008S透析机,将可调钠值设定为(140±2)mmol/L,血流量参数设定为250ml/min,每周透析2次。②延伸性护理干预:a:心理护理延伸:由于需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的身心受到极大影响,导致其容易出现悲观、害怕、焦虑等负性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结束血液透析治疗后应通过电话、信件或者网络等方式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多关心、鼓励患者以帮助其保持健康的心态。b:饮食护理延伸:患者出院之前为其指定一份针对性的饮食表,出院之后要通过电话随访或者家庭随访的方式监督并指导患者控制每日饮水量及钠盐的摄入量(3~5g/d),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及时帮助患者调整膳食食谱,以尽可能的达到营养均衡。c:用药护理延伸:患者在血液透析完成之后仍然需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以提醒并督促患者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嘱咐患者不可自行增加药量,按时测量血压,以将血压控制于稳定范围内,要告知患者一旦有控制不佳的情况应立即联系医护人员,以及时进行检查与治疗。
1.3观察指标
治疗2个月后,测定2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干预前,对照组收缩压为(162.3±12.1)mmHg,舒张压为(96.7±6.6)mmHg,干预后,对照组收缩压为(124.9±13.7)mmHg,舒张压为(82.8±5.7)mmHg;(2)干预前,观察组收缩压为(163.3±13.1)mmHg,舒张压为(94.5±6.8)mmHg,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为(106.7±9.8)mmHg,舒张压为(74.7±5.2)mmHg;(3)干预前,2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
3讨论
临床上,高血压是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患者在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情况下可通过超滤脱水、口服降压药以及改变透析模式等方式达到控制血压的效果,但某些患者经上述治疗后仍然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据相关研究[2]显示,此类患者的发生率约为25%~40%。分析依赖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方面:①自身疾病诱发的植物神经功能兴奋;②在透析间期,病人存在有效血容量显著增加的现象,诱发体内水钠潴留;③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存在功能障碍;④患者机体的血管活性物质以及抗高压因子存在分泌减少的现象。序贯透析主要是指在前1h行单超滤,通过不透析的方式将血液中的水分快速除去,以有效维持血浆渗透压,同时能够促进组织间隙中的水分快速向血浆中移动,通过促进血浆再充盈而达到维持血压的效果,在进行后4h的透析时,通过降低每小时的超滤率而达到稳定控制血压的目的[3]。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配合延伸性护理干预,能够将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从院内延续到院外,有助于解决出院后患者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对促进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建立科学的饮食结构、保持健康的用药习惯均有积极意义,进而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本研究中,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充分显示,给予高血压患者序贯透析治疗的同时配合延伸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稳定控制血压水平,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彬彬,范凤燕,刘霞,等.可调钠曲线透析和序贯透析对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9):24-25.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骨外科;应用效果
随着当前临床护理模式日益趋近人性化,护理质量的提高也极为重要。而骨外科患者由于多需长期卧床,其对生活护理及临床护理需求更高,护理人员的护理任务及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护患纠纷发生率也更高。人性化护理将患者作为服务中心,以人性化护理服务为突出重点的针对性护理。骨外科患者病情多较严重,故合理高效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痛苦的减少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意义重大。本文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以对人性化护理在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加以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患者72例,男39例,女33例;年龄21~69岁,平均(41.9±1.7)岁;23例为上肢骨折,26例为股骨骨折,23例为脊柱骨折。将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在年龄及病情等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故可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
该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即:①护理人员将“以人为本”作为护理理念,以患者为服务中心,使用文明用语,以微笑服务患者,热心、耐心、诚心对待患者,细心照顾患者[1];②注重行为规范,护理人员应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增强专业知识,加强有效沟通,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③人性化服务,即根据患者病情实施针对性护理,注重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2]。将住院环境、探视陪护、饮食及安全等向患者、患者家属详细、耐心地进行介绍。主动同相关部门联系,合理安排患者,为患者节约检查等待时间。若患者病情严重,护理人员则需加强主动询问,适当加以解释以帮助患者理解。针对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要求,护理人员应尽量予以满足;④人性化沟通,即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应结合其具体病情,注重语气与用词,以高效易懂方式同患者交流[3]。当家属对护理工作有所误会时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耐心聆听并解释,以实现护患纠纷的减少;⑤建立舒适就医环境,即病房应保持整洁、干净,可将温馨提示挂于墙上,为其提供书刊、杂志等读物,以帮助其转移注意力。还可将疾病相关健康教育手册置于床头,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疾病;⑥坚持回访,即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出院后,在患者出院的3周内分管护士或者护士长对其予以电话回访[4]。针对患者病情进行针对性康复指导、疑问解答、科普宣教,嘱咐其复查时间。此外,征询其对医护服务意见及建议,帮助其适当掌握家庭护理的方法,为其家庭护理实际困难的解决提供帮助。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加以对比。护理效果判断标准:①显效:患者可在拐杖等的支持下展开无负重活动,经X线及CT检查结果显示其骨折已基本愈合;②有效:即患者病情有一定缓解,但未达到显效;③无效:即患者病情无好转,甚至有加重迹象。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示并行χ2检验,P<0.05提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对比
本研究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分别为97.2%与7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本研究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4%与69.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科住院患者多需长期卧床进行治疗,故对生活及临床护理具有较高需求,这就使得临床护士心理压力较大,且护理任务更为繁重,致使护患纠纷发生率更高。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本”的临床护理模式,以人性为基础,以患者为护理主体,尊重患者,进而实现个人与集体的全面发展。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自生物模式逐步转变成生物-社会-心理的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也逐渐成为临床护理的指导思想[5]。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同患者、患者家属进行主动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临床医护;向患者讲解手术必要性及相关注意事项,帮助其缓解内心恐惧,树立正确心态。向其讲解成功病理,促使其树立信心;手术完成后进行相关护理,对褥疮、压疮等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6]。告知其定时翻身与拍背,以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人性化护理为临床新型护理模式。相关研究指出,骨科患者住院期间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护患间距离的拉近,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7]。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在实施人性化护理中其服务意识能够得以强化,工作主观能动性能够得以充分调动,进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本次试验通过对36例骨外科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通过对护理服务加以规范、实施人性化服务、注重人性化沟通、建立舒适住院环境及将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出院后等措施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其护理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均存在显著优势,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骨外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主体,以人为本,既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还有助于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进而实现护患关系的改善,促进护患纠纷发生率的降低,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常青 单位:黄梅县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赵红霞.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7):222~223.
2孙晓娥,孟祥丹,赵秀霞.浅谈人性化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09,7(6):143.
3龙正兰,罗丽莉.浅谈人性化护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6):52.
4高明杰.骨外科开展多方面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3(5):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