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大全11篇

时间:2023-05-25 18:13:1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

篇(1)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8-0070-02

语言是通向文化核心的钥匙,它能够保持国家和民族的身份,具有强烈的象征性,是一种核心符号,具有凝聚力[1]。

一、对外汉语教育的经济价值

人人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投资的结果,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是一切生产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投资对经济增长正发生着深刻的影响,而人力资本的关键性投资在于教育[2]。舒尔茨在提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后,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人力资本投资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1957年间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高达33%。这一结果被广泛引用,作为说明教育对经济作用的依据[3]。

1.教育的经济价值的意义

从产品的角度说,教育属于劳务(产品),教育又是公共产品。教育的经济价值的意义在于: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素质,这有利于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增长,从而促进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目标的实现。

2.对外汉语教育的经济价值分析

对外汉语经济价值的大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体现:一,利于全世界范围的文化沟通与融合,促进中国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二,国外先进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的引入,有利于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三,利于世界各国间的国际贸易往来。四,促进国家间的政治交流和各自经济的稳定发展[4]。

二、当前四川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四川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投入不足

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投入质量直接影响教育产出质量。”对教育投入环节的分析是诊断整个教育过程的质量和效益的起点。从目前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师资投入和课程资源投入上存在不足。

2.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缺乏特色,人才培养的同质化使其在人力市场缺乏竞争优势

在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是通过人力资本的异质性来实现的,人力资本的同质化则会直接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通过比较几所高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师资力量,可发现我省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严重的人才培养同质化的倾向。这直接导致难以实现预期的教育产出效益。

3.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就业渠道不畅,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在“汉语热”的同时,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最终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却并不多。以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外汉语专业毕业生2011年就业状况调查为例,近几年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四种:

(1)高校——这主要是硕士生的就业选择。

(2)国外——去国外读研、做志愿者或者在国外的培训机构做对外汉语老师等。

(3)相关机构——国内的对外汉语相关机构,如培训班、出版社、汉办等。

(4)其他行业——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就业去向跟对外汉语没有直接关系。

这既说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就业面还是相当广泛的,也说明对外汉语专业现在的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学生一方面不了解国外市场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支付出国的相关费用而很难真正到国外从事自己的专业教学。而省内由于受到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限制,对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需求极为有限。这就造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实际困难。

三、四川省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策略

1.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投入

首先,加强和保证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投入。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多渠道引进和聘用对外汉语的专业教师,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其次,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应用性决定了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中实践性环节的重要性。

2.依托地方大学,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

教育的需求影响甚至决定着教育的供给。因此,教育效益的实现取决于教育过程是否能够培养出满足人力资本市场需求的人才。当前,国际社会对汉语

(下转第69页)

(上接第70页)

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趋势不仅表现在不同国家语言文化需求上的多样性上,还表现在不同专业领域或不同人群需求的多样化等。从四川省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着人才培养缺乏专业特色、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要依托地方大学,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专业特色,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对外汉语教学人才。

3.开拓人才市场,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就业属于人力资源配置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是市场”。因此,解决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在于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如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建立孔子学院,建立具有稳定人才需求的人才输出基地;另外还可以与国外各种类型的学校加强联系,为其提供汉语师资。

4.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合作办学是整合国际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最为方便和有效的途径[7]。在对外汉语教育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当地师资的开发与培养,利用自身诸如资金、师资、生源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培养本土化汉语教师,多渠道开拓对外汉语人才市场,实现在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

[1]左玲玲.西方教育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嬗变和演进——从人力资本理论到社会资本理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篇(2)

作者简介:李湘萍(1978~),女,安徽含山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6: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4-0005-03 收稿日期:2008-06-08

一、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问题

(一)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

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资源投入与产出规律的科学(王善迈,1996)。近20年来中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涵盖了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教育投资和教育财政、教育成本与收益、教育制度变革和创新、教育资源利用和效益等多方面的主题(李桂荣,2004)。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了制度化学校教育中的各种经济现象与问题,并且以教育经济学为主干的学科群开始出现,如高等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经济学、体育经济学等,教育经济学俨然发展成为介乎教育与经济学科之间最具活力且相对成熟的交叉学科。

教育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其理论基础得到了不断的拓展:以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人力资本理论为起点和基础,进而拓展到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激进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受国外相关研究的启发,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在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其他经济学理论之外引入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解释教育经济学的现象和问题,部分学者已经将这种多理论视角的研究取向运用到具体的实证研究中,例如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在教育经济学中的应用。诸多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为教育经济学引入多学科多理论视角,能更为客观而全面地研究教育真实的经济价值。笔者姑且称这种教育经济学的多学科理论视角研究为教育经济学的“外延式”发展。

(二)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缺陷在于静态地理解教育和收入的关系、片面地阐释人力资本的经济含义,这一点在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所谓静态地理解教育和收入的关系、片面地阐释人力资本的经济含义是指:在探讨教育的收入效应时,忽略了在教育和收入之间广泛存在的培训和继续学习,忽略了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这些后续的人力资本投资不仅改变了人们人力资本积累的数量与质量。也决定了教育对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能否发生作用、发生多大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和培训往往最终会以一种“合力”的形式作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收入的增长。有研究表明,教育的主要作用往往是在求职招聘或确定初始工资水平时起到文凭信号的作用,而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在职培训以及“边做边学”才是对人们劳动生产率、收入发生作用的主要原因(萧今,2005)。教育经济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后续的培训与生产实践,因此不考虑这些,就可能会造成对教育经济价值的估计存在偏差,从而导致静态、片面地理解人力资本的经济含义。

在我国教育经济学界,多年来研究领域基本上囿于学校教育之内,并未以“人力资本”的名义,将研究视角拓展到包含培训在内的更宽泛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萧今,2004;刘泽云,2004)进行人力资本多种投资形式的研究,但这类研究主要还是围绕教育的经济收益,对于教育、在职培训、成人教育的研究还是相对割裂和平行,并没有对多途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进行有效的融合研究,而且关于企业培训的研究涉及的多数也只是参与率及影响因素方面,关于企业培训投资收益的实证研究并没有深入展开,当然,持续的跟踪调查、企业培训数据尤其是面版数据的缺乏是制约这方面研究开展的重要原因。

二、国内外培训经济学研究的概况

(一)国外培训经济学研究概况

虽然培训的经济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了解,但培训经济学的出现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以及贝克尔、明瑟等人的研究,对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几十年来,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培训经济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培训数据从无到有,培训度量的日益精细,培训收益估计方法的日趋科学,培训收益研究范围的日渐拓宽(培训对收入的影响――培训对就业行为的影响――培训对失业期限、“由学校到工作转换”的影响)。虽然诸多的研究支持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即培训的投资收益十分乐观,培训是一项极具经济价值的人力资本投资,但在不同的经济制度环境下,不同类别、形式的培训对收入增长和职业发展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培训投资收益的实现取决于个人特征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特征,尤其是后者。

(二)国内培训经济学研究概况

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两个基本途径,与教育相比,培训更贴近劳动力市场,通过培训积累的知识与技能更容易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和教育相比,培训与劳动生产力、收入和就业行为的关系也就更为紧密。与丰富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相比,我国培训经济学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关于培训对就业和收入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实证研究所需要数据的缺乏。以“中国期刊网”近10年来(1994年~2005年)的检索结果为例,以“培训经济学”为关键词在核心期刊范围内仅搜索到lO篇文章,基本上是对贝克尔在职培训理论的翻译和解释,没有相关的以数据支持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关于企业培训的研究大多分布在企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内,而且绝大部分是实务研究,理论研究不多,经济学领域内的实证研究就更稀少。相对应的是,以“教育经济学”为关键词在核心期刊范围内搜索到282篇文章。

在我国已有的少量培训经济学研究成果中,大都是以Becker(1964)的在职培训收益模型为基础,或进行修正和补充,或进行相关的实证检验。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早期的定性研究;另一类是基于Becker在职培训收益模型的修正和补充;还有一类是建立在Becker假设条件基础上的衍生培训成本收益模型。

三、教育经济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与培训经济学的融合

教育经济学未来拓展的路径,除了理论基础上的“外延

式”发展外,还可以在原有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内走一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即强调综合考察人力资本投资的多种途径,特别是教育和培训这两种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让教育经济学走出正规学校教育经济学的固有领地,团结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名义下,与培训经济学融合,走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广阔天地,惟其如此,才能全面、深入地研究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机制。

(一)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融合的必要性

1 人力资本理论及终身学习的内在要求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和培训在本质上都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的融合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在要求。在我们传统的以“分”的视角(即努力“剥离”其他影响因素,以求对教育收益的正确估计)来研究教育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应该以一种“合”的视角,脱离“学校教育――收入”之间简单的经济关系思维方式,综合而全面地研究包含教育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经济价值,探讨两者在总量与结构上如何组合搭配并与适当的生产实践、组织环境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禀持这一研究视角不仅具有全面理解人力资本经济价值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国家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企业与个人确定人力资本投资计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的融合也是终身学习的内在要求。在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逐步普及的今天,人们的知识技能需要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加以提供并不断更新,没有一种单纯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可以“包打天下”,人力资本投资多样化、终身化的时代特点要求我们应该以一种更综合、全面的视角来研究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

2 对教育经济学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的融合,将会进一步促进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研究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更客观地估计教育收益,而且也有助于正确制定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源开发的资源配置战略、以人力资本使用方即用人单位的眼光,来评价教育投资效益、促进教育制度变革和创新等等。

(二)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融合的可能性

1 共同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拥有共同的成熟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Becker(1964)认为教育和工作中的在职培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途径,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人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进而获得更高的收入。由于培训数据的难于获得,Becker(1964)最初对人力资本理论的阐释是通过教育投资收益的实证分析来进行的,尽管他认为培训与劳动力市场、收入和就业的关系更为紧密,人力资本理论假设可以同样很好地运用到对培训投资收益的分析中去。同样因为数据的局限,明瑟(1962)早期也只能用工龄(工作经验)代替培训变量估算培训投资收益,但是其实证分析的基础仍然是人力资本理论。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企业培训数据的逐渐丰富,众多劳动经济学家对培训投资收益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而几乎所有这些培训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都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起点的。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对教育和培训经济价值的研究。基本上都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相对成熟的框架体系内,这也是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得以融合的最重要的理论前提条件,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教育和培训只是形式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途径,在经济含义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通过改变劳动者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从而改变其劳动生产率。

2 相近的实证研究方法

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差不多出现在相同的年代,拥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但比较有意思的是,自诞生之后的几十年来,两个学科的发展却主要处于一种平行的状态,少有交叉和融合,在教育经济学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特色的同时。培训经济学也在劳动经济学领域和工业关系研究中逐渐发展和完善。

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虽然分属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在实证研究方法上却有着共通之处,而最先沟通这两者的正是明瑟和他的收入方程;由于早期培训数据的缺乏,明瑟最初从比较不同员工工资水平的角度来估计在职培训收益,明瑟通过比较两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力的收入差异,并对差异求现值,得到收益率,但这一收益率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在职培训收益率,它包括两个内容:正规教育收益及在职培训收益,因此收益率是对于正规教育与在职培训收益率的某种平均。虽然由于度量上存在的问题,使得这一估计结果还不十分精确,但可以说这是对包含教育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最初估计。虽然明瑟本人并没有认为他的研究是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的融合,因为在早期人力资本理论家来看,教育和培训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被“人为”隔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实证研究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的不同,对于正规学校教育的度量要比对培训的度量容易许多,因此教育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较早地发展起来并逐步完善,而培训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却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培训数据的丰富才逐渐发展起来。

3 人力资本综合指数的建立

虽然明瑟当初囿于培训数据的局限,并没有对培训投资收益进行精确的估计,而是得到了正规教育与在职培训收益率的平均,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既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和培训没有本质区别,那么在实证研究中就有必要综合考察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收益,为此构建一个包括教育和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综合指数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一指数应该能比较全面反映人们的知识、技能、观念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探讨教育和培训在数量与结构上的不同组合搭配,从而获得最大化的收益,这是未来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一个方向。具体而言,人力资本综合指数应该考虑到教育级别(学历)、类型(普通、职业)、培训参与(是否参与过此前培训、在职培训、自费培训)、培训种类和时间(参与的此前培训、在职培训、自费培训的类别和时间)等指标体系的建立,另外对人力资本提供机构(如学校、培训机构等)和使用机构(如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以及相关的面板数据(paneldata)的收集也是必需的。

应该承认明瑟收入方程的建立是有时代背景和研究条件的限制的,虽然后续的研究者们对明瑟收入方程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修正,但如果不尝试在明瑟收入方程中纳入人力资本综合指数,那么任何补充都可能是不完整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的多样化和终身化的时代特点,要求对于人力资本的研究要全面、综合,而培训与继续学习数据的逐渐丰富也使人力资本综合指数的建立和使用成为可能。

(三)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融合的难点

首先,培训的定义和度量存在相当困难。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相比,培训的内涵与外延在不同的行业企业有着不同的理解,培训的基本度量指标,如培训参与率、培训时间与强度、培训成本都很难测度。相比较而言,用教育年限、学历来度量教育要简单许多,虽然二者都存在指标效度的问题。

其次,反映劳动者教育培训经历、就业工作经历的时序资料的缺乏。现有的数据大多是在一个时点上采集的截面数据,虽然部分调查采用了反向追踪的方法,但离实证研究所需要的数据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再次,明瑟收入方程中已经包括教育和工龄,并且工龄曾经一度被认为部分代表了工作经验甚至是在职培训,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明瑟收入方程的科学性和完备性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和接纳。如何建立包含教育与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综合指数,如何将人力资本综合指数纳入收入方程,并且由于这一指数的引入,模型的设定如何作调整,这些都是未来研究所不能回避和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

篇(3)

对于教育与经济的相互作用,自古以来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论述。这些丰富的教育经济思想,对于我们研究不同历史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不同特点和社会主义教育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教育经济既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又是历史上教育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我国自秦汉以来,教育经济思想的不断缓慢发展,儒家大师孔子提出“先富后教”和“以学求富”的思想。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司马迁认为:“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唐朝陆贽认为:“巧而能勤则丰富,拙而兼惰则窭空”。宋代王安石变法中的教育改革明确的表明了教育的经济效用。以“经济是为学结果”、“教以济养,养以行教”为主张的颜元,作为清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的核心是继承了先要富强再谈教育的基本理论,他认为能培养出能治国之士,为天下苍生谋福寻利的人才才是办学兴教育的目标,在封建社会中他的思想无疑是教育经济思想的合成者。这些教育思想和主张,对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使我国一度在较长时期内走在世界的前列。

2.近代西方社会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建设

现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最先兴起关于现代教育经济理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讨论和定义。以教育经济学大师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舒尔茨认为,人力投资是西方国家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强调提高人口质量对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大作用,把教育投资作为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着力研究和阐述了培养人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的经济价值、教育投资与教育成本的效益分析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最突出的创新就是将人力作为一种资本引入经济的范畴。近代社会主义阵营中也涌现了一批教育经济学方面的杰出专家,1924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发表了《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一文,这不仅标志着现代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开端,更体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关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态以及以为理论指导下的现代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而后,陆续出现了一些基础指导理论和创新研究方法都有较广综合性和较强科学性的教育经济学论作。特别是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教育与经济如何均衡合理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七十年代,筛选理论、文凭主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一些激进的社会化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同角度向人力资本理论提出挑战,并从新的理论框架出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进而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内容。八十年代,虽然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理论等之间的争论仍然没有平息,但是关于教育内部收益率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力资本理论获得了实证结果的支持。当前,西方教育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实证分析,对学校以及部门层次的微观分析更受关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产生的影响的兴趣与日俱增。

3.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建立

我国,教育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建立较晚,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开始这方面的系统介绍和专门研究。中国的教育经济研究人员积极借鉴国外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创作了《教育经济学》专著的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他在该书中系统阐述了关于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以及智力投资对社会的经济效用。再比如华东师范大学邱渊教授的《教育经济学纲要》一书,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经济学讲座》等著作均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为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构建了稳固的框架结构,此后涌现出的大批专家和学者在教育经济研究领域积极探索,发表了大量的著作和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系统的学科展现出无限的活力。

二、当前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的几个问题

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中表现最为直接和明显。以高等教育为例,因为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用较快,通过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就可展示出他的经济效用,而且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大量的数据。通过不断的调查分析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对高校进行系统调查的一系列数据分析揭示了过去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外延式的发展道路,对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使用不当,因高校的规模效益低而造成了本已紧缺的高教资源的浪费,从而•14•综述•专著课程教育研究CourseEducationRessearch2015年11月中旬刊论证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效益现象的存在。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的研究,以大量高校经验数据为依据,建立了包含学校产出、效率指标为内容的多参数拨款公式,对如何公平、透明、有效地分配高教资源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等。以上这些分析,肯定了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的积极作用。对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国际比较,探讨了高等教育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对高等教育与就业、经济增长率、资源利用率、实际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结构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这些研究使得对于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论证不再单单是种理论研究,而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有大量例证的、有说服力的论点。高等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的论点在以上多种论证的基础上逐步被确立,进而,教育投资是非生产性投资的传统观点从根本被。在此基础之上,关于国民生产总值中教育投资的黄金配比问题的探讨,得出了想要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必然加大教育投资的结论,教育投资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社会资本理论对教育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的阐释

社会资本理论与教育经济学的发展的息息相关,在现代人力资源观要求教育经济的研究中应注意社会资本的作用。在研究中,借鉴社会资本理论对人际关系、社团组织、网络沟通以及规范契约等的研究,在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教育对经济的影响同样也会因为教育对人际关系、各种组织、网络应用等的影响而对经济产生影响。所以,教育会促进社会资本增长,社会资本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人际关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当今社会经济环境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的全球化,构建人际关系的目的性会更强,更具有浓厚的投资色彩。因为在市场经济下,各市场参与者都希望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与各利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可以促成交易与合作,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风险。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而形成。社会资本理论正是吸收了组织行为形成社资本的观点,通过各利益主体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其次,群体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教育通过促进协同效应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群体协同效应是指群体的工作效果不等于个体工作效果之和,可能大于个体工作之和,可能小于个体工作之和。教育可以使群体尽可能避免社会惰化效应而增长促进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最后,网络时代开创新的沟通桥梁、提高了人力资本收益,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现实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教育和网络沟通,学校、家庭和社区网络有意识的建设人际交流关系网,使虚拟网络交流和现实社会交流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能及时地抓住机会,个人的人力资本才能有效地产生收益。未来的环境多变,组织也具有多边性,人们不断地在虚拟的环境与现实的环境中交替寻找机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虚拟的人际关系也是寻找机会和及时把握机会的重要保证。

3.教育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缺陷

教育经济学作为教育学和经济学的融合学科、分支学科,从两个学科分别来看都比较重视研究过程中的实证研究,教育经济学也不例外的采取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统计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于一般研究中,不仅如此,现今有部分青年研究者以经济学计量模型为基准,对教育经济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然而,综合而言,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仍不具备科学的体系及完善的应用方法。从研究方法来说,我国的研究者主要是运用现成的或略有修改的经济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从研究数据来说,我国的研究只是简单的输入教育调查统计数据,然后对国外教育经济模型做单一的验证就得出相关结论。在选题意义不明确,课题设计无逻辑,研究步骤不清晰,理论和实践关系无联系的情况下,这样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对教育经济大环境有无适应需求,对教育经济学科的问题研究有无使用价值都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论证。同时,类似于研究方法上出现的问题也表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性质和研究主体上。具体表现为:研究内容较为重视微观和中观研究,而对重大实践问题缺少前瞻性探索。研究性质比较重视实践研究,而对学科基本理论的创新性研究不足。研究主体队伍层次不断提升,而专业研究队伍的培养仍待加强。

三、关于我国教育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组织,设立了一批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培养了一批专业研究人员,不少研究成果也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各个领域风起云涌,日新月异,我国教育经济学应不断掌握最新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不断发展进步,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其中,应更加关注教育经济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加强学科自身建设、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以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此,对我国教育学学科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探讨和研究知识经济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一方面,探讨知识经济的内涵和本质特征。另一方面,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尤其是具有非凡使命和特殊贡献力的高等教育学,必然会极大地丰富和促进教育经济学学科的理论建设。靠投资和就业增加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然是会成为过去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依靠技术和知识的投入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虽然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知识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函数本身来影响经济发展的,但是将知识内化进入生产函数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为了全面了解知识经济,需要在传统的经济概念和研究方法之外有所突破。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过程中,应积极采用实证研究的分析手段,研究知识经济在国外和我国发展的现状,对我国知识经济的现状进行宏观测度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分析,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课题。对知识经济这样一种还处于前期发展的经济形态,尚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它的研究存在着一些先天的障碍。

2.积极研究高等教育对教育经济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首先,进一步深入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我国经历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革,经济体制变革带来了教育体制变革,教育体制的转换直接造成传统的计划经济价值观念的摧毁,我国的特殊国情为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中国独有的不可复制的实验场地。在这样独有的基础条件下,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应努力从改革的实践中发掘出对教育经济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资料和普遍实践经验的资料,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说。其次,高等教育财政是教育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既有研究的理论价值,也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必需的实证分析。研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可能;研究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程度和速度、管理方法和成本;研究如何将教育经费以符合效率、公平的原则分配到各教育机构;研究在对高等教育进行成本补偿的同时,如何进行高等教育机会的再分配、如何建立和完善学生资助系统,以充分体现受教育机会平等等,是迫切需要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最后,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和收费制度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将更加受到个人教育需求的支配,而这种需求同时又与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紧密相联。教育经济学可以对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需要进行一些有益的前瞻性的分析,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各种科类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可替代性进行探讨。我们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投资的增加上,而进一步研究合理的教育投资结构以及有利于教育投资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3.加强理论建设,营造活泼的学术氛围,培育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派

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通过不断深化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就。但由于我国国家建设时期的特殊历史原因,我国的教育经济学存在理论体系发展缓慢,理论内容自创性不高,理论结构重复性强,理论框架受限制成都高等问题。其中,我国教育经济学理论内容中有大量是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经济理论学习而来,我国教育经济框架构建中对教育经济领域热点问题的阐述和说明都比较浅显而且受国外教育经济学体系束缚较深,总体来说关于教育经济学的原创性研究深度缺乏且理论创新贫乏。改革开放后我国陆续出版的教育经济学相关著作,内容均在伯仲之间,研究者个人独到的教育经济观点严重缺乏,量与质的比例严重失衡即只见凉的增长不见质的飞越。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了我国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教育经济学理论学派,缺乏学派意识。古有百家争鸣,现代的研究缺少的就是大胆独创,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创新的闯劲。没有学派意识便没有真正的学术争鸣与创新,也就很难使一个学科真正成熟,伟大的思想只能在各种学派的争论与实践中产生。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领域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以我国几大教育部直属的师范院校等为代表的一批高校逐渐涌现出来。作为一个教育大国,我国不仅缺少真正的教育经济学家而且缺乏在世界教育经济学界的话语权,这都和我国没有原创性创新性教育经济学理论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发展,必通过鼓励学界百花齐放各抒己见,为培育一批具有坚定学术信念,并具有中国梦的学术团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让他们的思想在不断碰撞、共鸣中推动教育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此,只有加强教育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方面的深入研究,系统梳理教育经济学相关理论,深入总结学科建设的经验和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引领学科走向成熟。

篇(4)

[作者简介]花鸥(1982- ),男,江台人,江苏建康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曾庆琪(1964- ),男,江苏句容人,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8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江苏高职教育产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a/2013/03/015,项目主持人:花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09-22

在《辞海》中对“属性”的文本解释是“对象的性质与对象之间关系的统称”“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物质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又是事物某个方面质的表现”。在英文中属性用“property”或“attribute”等词来表达,基本语义是事物的特性或者是形成人和物最本质的部分。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作为事物的存在,其实是其本体与属性的相结合,本体就是客观事物本身,它是客观表现具有的多种形式和反映,而属性则是对客观本体所具有的感性表现的抽象规定和一般性规定,具有基本的、不可变的特性。客观本体是属性的物质存在基础,属性则是客观主体的最一般的永恒的表现。没有属性的实体是空洞的抽象,是神秘不可知之物,而脱离实体的属性则只能是主观任意的虚构。同时,客观本体常常表现出多种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之分,这些多重形式的属性构成了客观实在本体。从人类认识规律和方法来说,对属性的认识是正确、直接和快捷判断事物真实多样面貌的首要选择。

高职教育这一客观存在就是高职教育实体与高职教育属性的统一。高职教育实体就是校园中教育活动实体,如高职教育教学活动、高职教育的教科研活动、高职教育的产学研活动等。高职教育属性则是指高职教育活动的教育性、实践性或经济性等。正是由于客观本体属性的多重性,人们在分析和实践高职教育时经常将彼此相近的属性相混淆。例如,高职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得益于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和实践,但如今高职发展进入瓶颈区,则是对其经济属性市场化狭隘理解的结果。对此,要从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一般性理解入手,准确理解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这是当今高职教育发展问题的一种客观存在,也是破解高职教育发展市场化偏差问题的实际需要。

一、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

1.“经济”词义的源由。“经济”一词最早在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晋书・殷浩传》记载:“足下沉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唐代袁郊在《甘泽谣・陶岘》中说到:“岘之文学,可以经济;自谓疏脱,不谋宦游。”宋代梅尧臣在《汴渠》中提到:“我实山野人,不识经济宜。”这时的“经济”主要是“经世济民”的意思。现在“经济”一词实为我国引进日本人翻译的结果,他们将“economics”一词译为“经济”,“economics”在牛津词典解释为研究社会如何组织和管理产生货币、交易和以此形成产业的学说。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则把经济当作财富进行研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主要就是对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及其增长进行深入研究。大卫・李嘉图继承并丰富了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论,只是更加注重财富分配的问题。法国庸俗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则把经济学界定为“财富如何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科学。马克思则认为经济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派认为“经济在宏观上主要是研究国民收入、总就业、总需求、总供给等总量研究,而微观上主要是研究单个企业、市场、商品的行为及其关系”。“经济”这一概念的判定如此模糊,以至于给后人研究事物的经济属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于是从“经济”某一层面进行研究成为方便可行之法,但研究结果不尽如人意,在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研究也是如此。

2.有关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定的比较。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现,人力资本(教育)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因素分析法,推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的贡献占23%。英国经济学家斯宾斯、索罗认为教育具有市场筛选作用,因为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雇主甄别高能力求职者时,求职者的教育水平越高,工资就越高。这些西方学者都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率或者鉴别市场效用的经济性工具意义。

叶澜认为教育是实现各种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教育对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具有经济效益。黄济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联系,为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产生。靳希斌指出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功能,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资料消耗、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转化科技发明有重要作用。黄志良等人通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较注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而高职教育大量实施的以“成才育人”为目的的产学研结合则容易受到忽视,高职教育应考虑如何满足企业发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多发展具有经济属性的产学研结合。王全旺、赵兵川等人借鉴蛛网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成因。

可以看出,对于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分析基本是从经济关联性、与劳动力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的,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判定,是可以从他物关系进行阐述和论证的,只是国外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研究更多的是比较直接从宏观计量方面进行分析,而国内主要还是从制度层面分析经济的,属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

3.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表现形态。(1)物化表现形态――社会大生产力。工业革命时代,机器大工业借助于机器建立了与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力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机器工业部门规模日益扩大化、复杂化、规则化和自动化,复杂的工艺和材料被不断发明和应用,这需要工人必须掌握新技术,并不断及时更新,这样的工作要求和特点,要求劳动者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熟悉机器构造,掌握机器原理与操作技术,因此接受一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反而言之,劳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培训后,理所当然会促进机器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必定会促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提高。(2)内化表现形态――劳动力价值。高职教育对劳动力价值提高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上,并通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与其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别表现出来。马克思曾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的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表现,这种劳动力需要花费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就是说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要比普通劳动贵得多,所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价值就高,劳动力复杂程度越高,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多。(3)外化表现形态――现代商品经济发展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的联系,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关系。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产生的初期,由于产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得以发展,便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劳动所活动的产业部门产生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这种最初的职业技术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劳动力和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联系的关键性环节,现代商品经济正是通过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以此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理解的简单化与狭隘化。从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一般属性以及高职教育功能、价值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等核心概念存在狭隘理解和替代的现象。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是一个不言自存的实在概念,并无需下定义,因此使得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很难直接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进行直接分析,所以大多数人从相关方面入手,这样的认知方式虽有可行性,但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出现“经济属性”概念被简单代替的现象。比如,一提到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时则会联想到“公共产品”“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关联性”“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等,这些所谓的“属性”概念并不是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所指向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教育经济属性”形式的展现,错误地将属性表现认为属性本身,这样理解的后果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的产业化”“高职教育发展的短视化”“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平”等问题的产生。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反映的是高职教育的属性问题,不是功能问题或者关系问题。如果把经济属性最一般的本质仅仅看成经济属性是具有产品的功能或者市场的作用,其结果可想而知。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外延运用泛化与庸俗化。对高职教育及相关核心概念的运用存在泛化与庸俗化现象。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对高职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或对其理解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立场、观念的影响,会折射出主观认识和研究身份。为了方便理解与运用,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对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上提出“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和功能,应该推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专业,高职教育就办什么专业”等一些极端做法,有些学者在进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分析时直接用“教育经济(市场)”这样很不严谨的词句来表述,这些极端做法和不严谨的说法模糊了市场与经济之间的差异性,把经济当成市场,把经济属性看成市场功能,引起了人们对市场理解的泛化,使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歧义,这样会影响高职教育价值的真实体现和教育决策者的理性判断。

3.经济与市场共性与个性边界不清。对经济属性的简单理解和运用泛化处理,说明这两个概念关系边界不是很清楚,明显模糊了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边界。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说,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有特色的概念,高职院校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改一补”“三多一改”等政策措施下发展起来的;从高职教育主要研究者来说,他们大都是普通高等学校工作者或中职教育工作者;从高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背景来说,他们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都是从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演绎,甚至是直接照搬而来的。对“经济属性”外延的简单理解和内涵泛化运用,势必导致共性和个性界定模糊,虽然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三、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中对市场成分的理性反思

1.从认识论上,突破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误区。对高职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职教育时间定位中的狭隘性和简单化。一方面,高职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商品,高职教育作为产品可以用货币进行交换和买卖;另一方面,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进行过度工具化解读,视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为刺激经济、跟风市场的工具,这不仅不符合经济属性本原,也严重脱离了高职教育的本体。按照经济学原理,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存在依赖的基础。按照这样的理解,经济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基础,教育只是有经济属性,但经济属性不是教育的唯一属性。在封建社会之前,以人的依附关系为主的商品经济不发达,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当然就不明显,但并不意味着当时的教育就没有经济属性。在现代商品经济发达时代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从之前的边缘化走向以商品经济为重的社会中心,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逐渐凸显出来,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属性。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更多是指向经济规律在高职教育本身所引起的特殊作用和效果,而市场则更多地体现在“买方”“卖方”以及两者之间价值规律的运用上。

2.从知识论上,厘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关系。经济属于元概念,属于范畴层次,市场只是经济概念的下位概念。经济范畴与普通的经济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反映个别的经济现象或过程,经济范畴则是反映大量出现的经济现象或过程。因此,“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是经济范畴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表现。我们可以用球体理论来加以阐述。“经济”属于球体网络的内层核心中的点,而“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概念是球体网络组织表面上的一个个点,“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根植于“经济”核心概念,吸取“经济”概念养分,“经济”概念理解越深,下位概念越多,认识就越广泛,整个球体网络就越大,且与“经济”概念丝丝相连,位于网络组织的陈述最容易修改,同时修改网络其他部分陈述也比较容易,具有网络中心的陈述在整个网络组织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修改这些陈述不会动摇整个网络体系,它们同属一个球体。

3.从实践论上,回归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本质――民生。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研究,除了丰富和完善高职教育科学理论系统实然性要求外,还有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然性要求,其最终目的就是回归经济属性中的民生要求。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曾提出,职业教育目的有三:“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和“为增进生产力”,其终极目标在于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可以说,回归经济属性的本质民生要求,一是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关注社会民生。高职教育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不在于满足本身,而是要满足构成经济属性的人及其关系的发展和运转。《国务院关于大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要求“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明确发展定位,突出办学特色”,这些经济要求,其实质就是要改善民生经济。把高职教育推向市场,其立脚点和归宿点也是人的社会,如果只重视达到既定目的的手段,忽视了对目的关注,研究其经济属性除了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外,也就一无是处了。

[参考文献]

[1]桂渊.对教育属性的认识[EB/OL].,2008-11-18.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5)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民工受排斥的问题也日渐严重,比如就业排斥、经济排斥、教育排斥等。相应地,农民工所受到的这些排斥对其子女生活、教育、就业都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其教育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社会排斥

1974年,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第一个明确提出了社会排斥的概念, 并用它来阐述那些不能得到社会保障、受到社会歧视的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目前学术界并无准确、统一的概念。曾群、魏雁滨认为,所谓社会排斥,是指由于社会公正失衡导致的个人、团体和地方由国家、企业(市场)和利益团体等施动者的作用而全部或部分被排斥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文化权利以及国家福利的制度过程。李斌认为, 社会排斥主要是指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 而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群体。近些年来, 社会排斥已经成为分析社会公正和社会流动的切入点。

二、农民工社会排斥对子女教育公平的影响

农民工受到社会排斥也成为一个较为普通的非合理的常见现象。且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主要体现在就业排斥、经济排斥等维度,且各维度相互交织、相互累积。排斥本质上是社会中的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进行控制与"区隔"。社会排斥下的教育不公平是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权利排斥的延伸。主要表现在教育起点、过程、结果公平三个方面。

(一)社会排斥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起点公平的影响

所谓教育起点公平,实质就是要是每个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竞争能力。农民工子女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竞争能力,直接取决于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水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起点不公平,与农民工的经济排斥有很大关系。城市学校针对外来人口子女要收高额借读费、赞助费等歧视性费用,给大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入学造成了困难,有部分孩子完全有可能因为借读费而失去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造成起点上的不公平。

(二)社会排斥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

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无论是在教学资源的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有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校舍条件差、教学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安全隐患突出等。农民工子女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无法与城市学校的孩子相比,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三)社会排斥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

所谓结果公平是指达到每个人都获得份量相当的教育资源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后,与后续高中阶段等非义务教育难以顺利衔接,既进不了城市优质学校,又无法融入家乡的教育升学系统,这种身份认同的危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农民工子女作为城市弱势群体,其家庭景和社会关系网络等都无法与城市同龄人相提并论。农民工子女要实现代际的上升流动,无疑需要比城市同龄人克服更多的障碍。

三、推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规定,我国政府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借鉴规划的相关思想,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工作,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户籍制度

社会排斥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归根到底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入学制度和升学制度是最大障碍。应打破户籍制度和儿童受教育权利之间的捆绑关系,尤其是要打破现行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义务教育的入学政策,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原则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

(二)完善合作机制

基于社会排斥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会教育、公安、工商、劳动、财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建立及时有效的工作沟通机制。公安部门要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掌握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流入地财政部门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子女的借读费和择校费予以免收,并酌情减免家庭经济困难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有关费用;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服务指导。各部门应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三)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

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办学校,其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学制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素质及其适应能力,提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因材施教。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和收入不稳定的特点,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与管理办法。此外,建议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学籍卡,对流动儿童实行学籍管理,确保农民工子女学业记录的连续性、完整性。

四、小结

在社会排斥背景下的农民工子女接受的教育是不公平的,主要体现在社会就业排斥、经济排斥、教育排斥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起点不公平、教育过程不公平与教育结果不公平。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以及学校等相关方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SILVER,H. Social exclus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 three paradigms [ J] 1 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1994( 5 - 6 ):531- 577.

[2]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3).

[3]李斌.社会排斥与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 J].社会科学研究,2002( 3): 106- 110.

[4]刘奇.中国农民生存与发展的九大悖论[J].中国发展观察,2006(8).

[5]冯帮.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J].教育与经济,2011(1)16-18.

篇(6)

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当学校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长时间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将会因人才的缺乏而受到阻碍,就需要重视办学兴教,使教育发展的速度跟上社会的发展,但当学校教育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会使生产力难以接受,人才过多,就业困难,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对教育作出及时的调整。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什么样的生产力决定了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类学校和各专业的比例如何。学校结构必须反映经济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发展变革,教育为生产培养的人才在总量、类型和质量上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否则,即便在人才总量上有余,但仍然会出现结构性失调,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考虑学生当前的职业分工与需求,还要考虑未来的社会变革与职业演变,以应对未来加速发展的科技与社会变革。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科学的发展与更新,也必然促进教学内容的发展与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也一样,都是以生产力为前提的。

2.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个体生命的 成长只构成了可能的劳动力,但只有经过教育和训练,掌握一定生产部门的劳动知识、技能和技巧,并参与生产某种使用价值,创造一定财富,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能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和推广,并能产生新的科学知识

要实现由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除了要通过艰巨复杂的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或革新实践外,其技术成果的推广、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都需要通过教育与教学的紧密配合,使更多人掌握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

(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教育通过优化自身结构,分流培养各层次、各类型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使可能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复杂的,变化多端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条件,会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教育投资与国民收入不一定成正比,尤其是个人的收入情况更为复杂,高学历的人的收入不一定比低学历的高,因此我们不能只作简单的分析论断,更不能否定教育对经济所起的巨大作用。

二、教育产业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分析

教育产业观必须基于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才能够得以形成与发展。无论是教育产业还是教育产业化,其概念均存在深刻的内涵。对于古代教育而言,其虽存在显著经济功能,但因缺乏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以致难以形成产业。特别注意的是受教育产业自身特殊性的影响,故而应对其严格界定,切实规避滥用教育产业现象的发生。实际上,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取决于教育产业产出的成果,即随着劳动者劳动能力不断提高,促使其逐步走向工作岗位,从而推进社会生产快速稳定发展。然而由于教育机构隶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既不提供物质产品,也不能够直接创造国民收入,所以其产生的经济效益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以致教育投资难以用投资回收期指标予以衡量,而教育产业更不能够作为企业进行经营,否则将直接破坏到教育本身的规律性,影响到对后备劳动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现代教育隶属于特殊性战略性产业,具体表现在:(1)仅现代教育才能成为产业;(2)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体制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发展需求,同时,国内现行教育市场调节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人事用工制度与成熟的人才市场、劳务市场、投资机制不完善及教育决策存在较大随意性等,此形势下迫切需要推进传统教育模式改革,落实好与生产劳动之间的联系,切实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为现代教育成为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3)教育产业具有特殊性。事实上,教育产业属于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战略产业。要求政府机构了解教育政治方向、协调各级各类教育规模,明确教育方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不断提高投资效益,规范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等。

三、现代教育经济功能分析

育人是现代教育的直接功能,此外现代教育还同时具有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及发展功能。对某些事物进行区别应取决于各类功能的不同,所以各功能也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现。然而若运用直接方式实现间接功能,必然会导致功能异化,不利于功能的全面实现。总结归纳来看,教育功能异化应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片面强调育人功能,对间接的衍射功能重视力度不够,开展封闭式办学模式,仅为教育而教育;(2)过于重视某一种功能,而忽视了其他功能的重要性,破坏了教育的功能结构,不利于其他教育功能的整体实现。实际上,封建社会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而资本主义社会重视教育经济功能,前者将教育作为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以致教育功能异化,而后者将教育作为资本家赢利的工具,同样致使教育功能异化;(3)若将间接功能视作直接功能,会致使教育功能混乱,教育功能异化。以时期为例,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活动中,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这样以来既不会达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预期目标,而且还会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教育质量下降,从而较大程度上制约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产业结构;适应性

教育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产业结构与教育专业结构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经济结构决定着教育结构,教育结构又反作用于经济结构。中等职业教育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区域产业结构是中职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据。中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必须适应区域经济需要,加强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一、赤峰市产业结构研究

(一)赤峰市产业结构概况近些年赤峰市经济快速发展,如图1、图2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466.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5689.1亿元,年均增长16%。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日趋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渐上升,从2010年开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50%。从业人员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最多,占到51.5%,人均产值1.8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到20.8%,人均产值16.5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到27.7%,人均产值6.6万元。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来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赤峰市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任务。在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同时,推动产业多元化和产业链延伸,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改造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变化,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多行业亟需大量熟练技术工人,这就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赤峰市优势产业分析根据赤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调整优化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冶金工业、能源工业、食品工业、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工业、建筑业、旅游业、农业、牧业是优势特色产业,如图3、图4,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94.77%,从业人员总计145万人。其中冶金工业占区域生产总值比例21.91%,能源工业占13.24%,农业占12.13%,食品工业占10.67%,建筑业占10.40%。从业人数中,农业最多,达到107.5万人,建筑业6.5万人,能源工业6.1万人,旅游业3.6万人。

(三)新兴产业分析根据赤峰市十二五规划的“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的第三产业发展目标,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是主要发展方向,这就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

二、赤峰市中职专业结构分析

本研究调查范围包括全市36所中等职业学校。调查指标包括专业集中度、专业布点数、专业聚集度(表1)。目前开设专业集中度超过50%的有4个专业大类,分别是农林牧渔、加工制造、信息技术、财经商贸,说明中职学校办学方向较为集中。农林牧渔专业大类,包含23个专业方向,专业数量占专业大类所有专业数量的71.88%,专业方向覆盖面广。布点数达到123个,平均每个专业布点数达到5.3,专业重复布点多。信息技术专业大类专业集中度达到66.67%,包含10个专业方向,专业数量占专业大类所有专业数量的55.56%,布点数达到43个,平均每个专业布点数达到4.3。加工制造专业大类专业集中度达58.33%,包含16个专业方向,专业数量占专业大类所有专业数量的88.89%,布点数达到59个,平均每个专业布点数达到3.7。财经商贸专业大类专业集中度达到52.78%,包含9个专业方向,专业数量占专业大类所有专业数量的42.86%,布点数达到24个,平均每个专业布点数达到2.7。从专业方向看,总计有26个专业的布点数超过5个。其中计算机应用布点数最多,达到22个,超过10个布点数的有8个专业方向,包括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经济综合管理、机电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护理、学前教育。上述专业重复布点较多,在下一步工作中应进行调整。从学校专业设置看,专业大类超过5个的学校有20所,其中超过10个的有5所,最多达到14个;从专业方向上看,专业方向超过10个的学校有15所,其中超过20个的有5所,最多达到38个。根据职业学校特色发展的原则,包含专业大类多的学校需要明确办学方向。

三、赤峰市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适应性分析

(一)与三大产业适应性分析第一产业专业布点数123个,每年计划招生人数4920人,按照每人工作30年计算,则预计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有14.7万人,达到所有农业从业人员的11.4%,农业类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但是通过实际调查,第一产业实际招生人数普遍小于计划招生人数,有些专业甚至没有招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布点数超过市场需要,说明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办学模式并不完全符合市场规律。每年高考录取人数24000人,中职录取20000人,录取专业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因此估算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及以上的占到40%,第三产业达到70%以上。如表2所示,按照现有从业人员数量和比例,如果使70%以上的从业人员受到中等及以上职业教育,需要大力开展社会培训,不考虑延期复核和继续教育,每年需要新增农业类社会培训2.7万人,第二产业社会培训7000人,第三产业社会培训3500人。

(二)与优势产业适应性分析在分析优势产业和职业教育的关系时,仍然要考虑高等教育的影响。根据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将从业人员参加中等职业教育比例定为70%,产业与专业基本对接良好的有冶金、能源、建筑;职业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有食品、农牧业;培养能力过剩的有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工业、旅游业。职业学校在专业调整时,应首先考虑上述专业方向。如表3所示,装备制造业比例高达13.04%,通过对赤峰市36所中等职业学校调查发现,装备制造业毕业生多安排在外地就业。因此虽然数据偏高,但就业依然良好,男生从业意愿较高。医药工业布点数偏多,安排就业具有外向型特点,专业选择时女生较多。实际调查中发现,愿意到外地就业的女生比例偏低,因此建议加强对医药工业类专业发展的调控。旅游业布点数偏多,由于旅游专业的地域性限制,建议加强对旅游专业发展的调控。食品工业从业人员中未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数预计在11783人,但持有装备制造业从业资格的人员可以在食品工业里从业(例如机电技术应用)。因此食品类专业设置有一定复杂性,需要进一步论证。

(三)与新兴产业适应性分析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商务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是主要发展方向。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赤峰市发展规划,需要加强建设的专业包括财经商贸大类的6个专业方向(商品经营、专卖品经营、连锁经营与管理、物流管理与服务、房地产营销与管理、客户服务),公共管理与服务专业大类的10个专业方向(办公室文员、文秘、商务助理、公关礼仪、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民政服务与管理、社会保障事务、社会福利事务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优先考虑建设的专业:物流管理与服务、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

四、结论与建议

(一)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市场信息、企业信息、学校专业设置信息、毕业生就业情况等信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院校、社会各界共享信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收集、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负责;企业通过平台获得招工信息;学校通过平台了解现状,找准办学方向;学生通过平台选择学校。

(二)调整农牧业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形式农牧业中等职业教育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从业人员中预计仅有10%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从业人员中存在年龄偏大,缺少上学时间等问题,学校教学时间和农牧业生产季节存在重叠。因此,农牧业中等职业教育不适宜全部采用全日制职业教育形式,送教下乡、送教下田等教学形式更符合实际需要。

(三)扶持现代服务业专业建设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现代服务业处于起步阶段,财经商贸大类和公共管理与服务专业大类总计需要建设16个专业方向,其中物流管理与服务、家政服务与管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3个专业方向为优先考虑建设的专业。

(四)优化专业结构,建设特色专业专业大类开设过多的5所学校(赤峰北方职业学校、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赤峰华夏职业学校、赤峰育龙中等职业学校、宁城县职教中心)需要在近期对办学方向进行论证,集中力量办学,打造特色专业,围绕特色专业建设专业群。10所学校需要在中远期对办学方向进行论证,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董强.浅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

篇(8)

一、教育成本概念

教育成本指培养每一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有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教育直接成本是社会与个人为教育而直接支付的费用总和,分为教育社会成本和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教育社会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国家、政府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以及社会集资捐资的经费;教育个人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直接支付教育费用,诸如学费、杂费、书籍文具费、住宿费、交通费和生活差距费等。

教育间接成本是社会和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有时也称“机会成本”、“择一成本”。教育个人间接成本是指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国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

所谓教育个人成本与收益不平衡性,主要是针对个人投入的教育成本,不能得到成正相关的个人收益,一般是指负收益。

二、教育个人成本的计算方法

教育个人直接成本核算计算方法:

S=R+D+H+B

式中S为个人直接成本,R为学杂费,D为生活差距费,H为交通费,B为书籍文具费。

韩宗礼(1988)提出的计算大学生总间接成本:

M=[(p×a×)]i

M为概率项数,n为求学年限,p为可能在某部门就业的概率,a为一年放弃收入的时间百分比,A为同一就业部门水平相当的职工年平均收入,i和j为选择职业的项数序,∑为加总符号。

三、教育私人收益分析

教育私人收益可分为两种,市场化私人收益和非市场化私人收益。所谓教育的“市场化私人收益”就是受教育者从教育中获得的最终可用货币度量的收益。教育的市场化收益有教育质量的收益和教育数量的收益两种类型。前者指在受教育年限不变的情况下因教育质量的提高而获得收益,后者指从增加的教育年限中得到的收益。

教育的非市场化私人收益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具有消费收益,也就是个人在受教育期间所获得的乐趣、快乐等。每二,教育生产消费者选择效益。第三,教育改变储蓄行为。实证研究表明,人们接受的教育与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第四,教育提高家庭内部生产力。

四、教育成本与教育收益不平衡性的表现在个人教育的负收益

1.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或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上学可能只是痛苦的经历。

这主要是指教育的非市场化私人收益,在受教育过程中,或受教育之后,受教育者并没有在精神、情感,以及各种社会行为中得到有利影响,反而对受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导致许多负面影响的形成。比如,在受教育过程中被教师批评、处罚,因不喜欢上学而产生破坏行为等,这些都是教育非市场化的私人负收益。

2.过度教育产生的低效率,使得教育成本增加,教育资源浪费,收益相对减少。

从理论上来讲,受教育数量与个人收入是成正相关的。但由于我国最近几年出现了高学历热,不少人只顾追求升学率和受教育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导致受教育者学历虽高,但无法找到收入满意的工作,甚至失业率增加。

因此,笔者认为,当就业能力达到一个最佳点时,再接受教育,只会加大教育成本,这时受教育若对个人收益产出没有任何价值,受教育者可以选择就业,以扩大个人收益。

五、原因分析

1.教育结构体系缺乏必要的衔接和沟通。

普通教育缺乏职业化教育,学生只懂得一些理论知识,而缺少对专业所属行业,以及专业的社会性的认识,因此学到的知识是和社会与行业脱钩的、无联系的,从而导致在求职时无法适应用人部门的需求。因而,多年的教育成本投入,以及教育资源的使用,都得不到正常的回报。

2.一些大学生主观意识不强,没有紧迫感。

一些大学生进了大学校门就有一种安逸感,自以为进入了保险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竞争上岗已成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就业机制。因此,这些学生无法适应社会,也无法在竞争上岗中获胜。

六、改进措施

1.深化学校的教育改革,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融合和衔接。

现在的职业院校就业状况保持良好,这是因为职业院校的培养方向就是针对用人单位、针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大学应走职业化和综合化相结合的道路。也就是说,在包括专业设置,培养计划、目标、方向的设置上,除了侧重于学生的理论研究之外,更要加强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动态,以找准个体在行业的定位,根据社会用人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学生,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人才。

2.学校应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定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毕业生按指今性计划就业的政策逐步取消,教育机构的自主性不断增强,新的办学形式、办学机构也大量出现。而这些变化影响了学生对受教育的选择和用人部门对毕业生待遇的规定。因此,无论何种教育机构,都应把保证学生高就业率作为核心价值和社会定位,这样对教育机构来说是高产出,对学生个体来说也会有可观的收益。

3.提高受教育数量的同时,更应重视受教育者的质量。

高学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国民整体水平的表现,但是受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追求受教育者数量的增加。当教育机制和用人机制都以质量为先,那么全社会,以及个人的教育成本都会得到控制,个人收益也会相对增加。

4.制定合理可行的收费制度,有效控制教育个人成本。

政府和教育机构应建立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保证收费的合理性,使受教育者合理地投入教育成本,避免不正当的收费现象的发生,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教育个人成本,使教育个人成本最小化。

参考文献:

[1]刘志民主编.教育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供给;市场需求;需求预测;高等教育供应链

1.引言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地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教育阶段,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教育部的数据统计,2003年扩招的首届大学本专科毕业生人数为187.7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70%,专科生仅为40%[1]。这一数据在十年后的2013年大幅增长为699万,2014年为727万,2013年与2014年分别被冠以“最难就业年”和“更难就业年”。与此同时,市场中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和比率远低于毕业生的增加率。

为此,本文试图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入手,分析产生大学生就业时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建立高等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的互动模型,以期优化该系统结构的供给与需求。

2.高等教育供应链概念的提出

国内首次提出高等教育供应链概念的是马永红、刘恋(2004)载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的文献《高等教育供应链形态的特殊性初探》,论述了高等教育供应链有别于一般企业供应链形态的特殊性,并构建了初步的高等教育供应链的概念结构模型[2]。依据企业供应链结构中各节点,如供应商、采购商、制造商、销售商、最终客户的一般构成,相应的高等教育供应链包含了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高等学校招生、在校教育培训、就业、接受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等节点。

3.高等教育供给与市场需要的矛盾

从逐年大量增加的毕业生人数和小幅增加的新岗位数量可知,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但是大学生作为企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人才储备,现在所表现出来的过剩只是一种“过剩假象”。大学生之所以被认为供给过剩,是因为其在短期内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要求。主流观点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学的教育体制改革较缓慢,专业设置调整滞后,毕业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 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严重地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同时,不少高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政府存在依赖性,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的硬件和师资条件等[3]。结果是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从2014年智联招聘网站的《2014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4]来看,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聘用的原因排列前三的为:有相关的实习经历、求职目标明确、专业就业前景好,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2.5%、21.7%和18.8%,三者累计占比63%;而未获得用人单位聘用的原因排列首位的是未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占比45.7%。可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是毕业生未获得用人单位聘用的主要原因。

4.高等教育供给与市场需要互动模型建构

为了应对高等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本文试图采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需求预测及快速反应模式来建立高等教育供应链与市场的互动模型。该模型包含一个上层的共享数据库服务器、在线互联网及高等教育供应链中的各节点。

在这个协同互动系统中,高等教育供应链中的每个节点都将所在机构的就业相关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通过互联网向其他机构提供访问权,以使其能够读取数据,并参考这些数据信息做出自己相应的决策,如招生规模、各专业招生人数和比例及专业设置和调整等,以使其适应市场的需求。

最上层共享数据库中的需求预测,是依据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需求预测模块而设计的。在企业供应链中,供应链管理需要针对产品制造、货物运输进行长达数月的计划,并一直持续下去。已有不同的需求技术来预测需求,但当把供应链看成一个整体时,真正的需求来源只有一个,即产品的最终用户。对于高等教育供应链,教育培训、人力资本的最终输出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计划,并且长达数年(目前我国本专科学制依据本专科类型大体分为3年、4年、5年)。这就要求在做需求预测时,要考虑到时间因素带来的滞后问题,协同预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错误,并使供应链中的错误不会被放大,避免扭曲真正的需求。通过共享对市场行为的认识,提高了预测的精度。

最上层共享数据库中的快速调整,是依据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模式而设计的[5]。快速反应是指在企业供应链中,零售点上应用有快速反应功能的即时生产,使货物从生产商流动到零售商店的过程更为顺畅。对于高等教育供应链,培养人才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活动,不能做到像企业供应链中应用快速反应模式即时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人才,但是可以借鉴其快速反应的思路,即基于市场对劳动力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类别结构的需求,快速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专业结构比例及培养方案。

在高等教育供应链中,以往各节点都是独立运作,较少合作,现在要求其协同运作,并将一些数据信息公开,一开始遇到阻碍在所难免,但随着先进实用的管理技术的逐步引入,并且有其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成功经验,相信高等教育供应链各节点的协同运作也将逐步展开。(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李芳.大学生就业:供求矛盾长期存在背景下的高校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 (11)

[2]马永红 刘恋 郑晓齐.高等教育供应链形态的特殊性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 (3)

篇(10)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41-01

一、计划实施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受教师职业社会地位低下等各种因素影响,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流失严重,教学专业领域出现了教师数量短缺和质量低劣的双重危机,各种要求改革传统教师培养、选拔、雇佣和管理的替代性途径纷纷问世。tfa计划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1985年,我国开始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的原则,县、乡、村及学生家庭缴费成为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由此造成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也造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数量缺乏、稳定性差、年龄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以上不利因素成为我国实施特岗计划的主要背景。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贫困地区的教师数量的缺乏、教师质量的下降、教育的不均衡是tfa计划和特岗计划实施的主要原因。在促进落后地区教育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它们的作用是相同的。

二、计划的性质

tfa计划于1997年创建[1],是美国专门从事教师招募、选拔、培训和管理的全国性非营利组织所推行的一项改革方案。虽然有联邦政府的支持,但tfa计划的性质还是公益性的社会组织行为。从筹资的来源说,其资金是公私合作的,且以私人资金为主。tfa计划侧重于与多方合作,构建了强大的社会网络系统。

特岗计划是2006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四部委共同实施的,其性质是政府行为。较之于tfa计划,特岗计划的资金筹措方面依赖于国家财政。在计划的运行上,国家部门起主导作用。

较之tfa计划,特岗计划其优势在于国家稳定的财政支持。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将私人资金排除在外,政策的限制使特岗计划不能积极地争取企业、基金会、社会团体的私人资金。由于我国捐赠系统的不完善以及学校、企业、社区的往来不密切等因素,造成非公有制部门、非营利性组织和其他团体对特岗计划的参与度和吸引力明显不够强。

以tfa计划为借鉴,建立与组织系统外的良好伙伴关系有利于特岗计划的发展[2]。首先有利于补充特岗计划的资金支持。中央财政拨款的专项资金仅能满足特岗教师的基本工资发放,在目前地方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应积极争取企业、基金会、社会团体的捐赠才能有效解决资金困境。其次有利于缓解我国特岗教师的再就业问题。特岗教师合同到期后,进入公共部门的就业人数有限。让非公有部门的企业主动吸纳他们或者加强与某些创业性公益组织的联系可以增加特岗教师的就业选择方向。

三、教师的招募对象

tfa计划是美国教师培养解制路径改革中的代表,教师的征募面向社会的各行各业。而“特岗计划”的招募对象是以高等师范院校和其他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可见其招聘范围还局限于教育行业。

tfa计划要求应聘人具有扎实的通识背景和专业经验,主张他们要尽可能地尊重和利用其先前的教育背景和经验,使这些通识背景和专业的经验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3]。特岗教师具有通识背景的仍是少数,他们普遍持有学科中心的专业身份,其工作和生活基本以所任学科的课堂为轴心,这使得特岗教师形成了很强的学科依附,窄化了自己的知识视野。因此,特岗教师在岗前培训时要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对通识教育的培养。

四、教师资格认定

在美国的部分州tfa计划推荐新教师接受州的教学许可认证。短训班的学员只要参加了旨在“为结果而教”的学科知识系列研讨会,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年的教学工作,就能获得的全职教师资格证书。tfa计划这种认证需要完成一年的教学工作。tfa计划推荐实施的认证属于选择性路径的资格认证,主要面向教师紧缺的学校和科目。到2008年,通过tfa计划培训获得资格认证的教师

已超过1280余名[4]。

师范院校毕业生作为特岗教师的主体,其教师资格证是毕业通过学分(2012年以前)即可得到,非师范类的学生需要参加并通过资格考试得到资格证书,不论哪一种形式都是先得到证以后才上岗,可是上岗后能不能真正胜任,原发证单位并不能够跟踪到。相比于tfa计划的教师资格认证,即有教学工作经验后得到的认证,我国特岗计划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还有待完善。特岗教师在学校或校外已经取得了与其学科相关的教师资格证,但教师资格证的获得并不能检验出学生真正的教学能力。这种“先得证后上岗”的形式往往会使学校和学生忽视教学技能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特岗教师队伍的质量。

通过对tfa计划和特岗计划的比较研究发现,虽然两者之间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正因为不同才可以相互借鉴。tfa计划在资金来源、教师招聘和教师资格认定方面都留给我们很多启示,当然特岗计划要因地制宜,在择优弃劣的基础上做到对tfa计划的批判性吸收,逐步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方面问题,从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l]徐春妹,洪明.解制取向下美国教师培养新路径——“为美国而教”计划的历程、职能与功过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7,(7).

[2]彭佑兰,许树沛.美国tfa计划及对我国“特岗计划”的启示.教育发展研究,2010,(10).

[3]李佳萍.美国“新教师计划”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内江科技,2009,(10).

[4]david keeling.the new teacher project.2008,http://tntp.org.

篇(11)

作者简介:龚群英(1965-),女,四川威远人,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编号:15SKS051)和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项目“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编号:CQGJ13C841),主持人:龚群英。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7-0080-05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为高职教育事业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对大量实用技术型人才需求的矛盾。但是在经历长期粗放式发展的我国,区域经济正处于经济总量发展有余而质量发展不足的窘境。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而言,我国区域经济走上以知识为驱动力的集约式发展道路和以技术为驱动力的适度规模化发展道路是历史必然趋势。而区域经济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和知识驱动下的集约式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需以符合时代精神的大批高素质实用技能型人才为支撑。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存在重视普通本科教育而忽视高职教育的办学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诸如此类办学思想在高职制度建设领域、高职经济建设领域及高职文化建设领域普遍存在,共同构成制约职教事业健康发展的高职教育生态环境。

实质上,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积极的相依相生的互促关系:一是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将有助于有效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型人才资源的供给能力,进而增强企业运用现代化产业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区域经济范围内的企业的大发展将反促高职院校及时跟踪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趋势,并据此来及时调整高职专业设置,以优化面向社会的人才资源供给能力。二是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的技术升级,地方企业可通过与高职院校展开深入合作的方式来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来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高职教育则可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中获得丰厚的办学资源回报,实现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技术的升级换代,最终反映为高职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素质和能力的持续性提升。总之,高职教育事业的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依赖于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亦取决于高职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水平。为有效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高职教育系统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探究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基本构件及其特征,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有效促进高职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基本架构特征

(一)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特征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教育所处的特定制度生态环境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行业亟需通过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作为影响和决定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制度生态环境建设成败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事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1.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切实关注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社会属性。高职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塑造具备良好技术能力的高职学生,以便于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大批合格技术人才。而若要使得高职学生可资肩负此等重任,则需要高职院校通过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设计,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感和对社会历史文明的传承责任感。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为高职院校践行该教育目标提供政策支持,以促使高职院校可与区域经济体内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互动,从而形成一个组织有力的协同式高职教育模式。

2.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重点关注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生态属性。该生态属性系指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中的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高职院校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及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支持;企事业单位需要依托高职院校来获得产业升级所必需的人才与技术支持;而地方政府则可凭借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的深入合作行为来巩固其税基,增加其未来财政收入。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间建立和谐共生关系是合作各方主客观统一的必然诉求,是感性所规范的目的性与理性所规范的规律性的必然结果。

(二)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大发展带动了高职教育事业的迅速进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则直接使得企业对高职技术型人才保持旺盛需求。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与高职院校相互作用,共同促进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贴心服务。高职院校在加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内容和方向的经济生态环境特点。

1.以新兴产业为核心内容的区域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提出新要求。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主流发展模式仍处于高能耗的粗放式发展阶段,从长期而言,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终将因其不可持续性而走向衰亡。为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区域经济必须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以建成具有资金投入低、单位产能高和排放少的可持续发展式国民经济体系。地方政府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为着力点,优化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有限资源配置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要求区域经济紧密跟踪当前国际产业在低碳环保领域的新动向,通过政策扶植的方式来集中有限资源,在关键性节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转型需要高职教育为其提供大批适应新兴产业生产方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支持。高职院校需要以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为指引,转变传统高职教育理念,利用其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优势来服务区域经济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2.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的区域经济转型战略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提出新要求。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波及到实体产业领域,导致我国各区域经济的传统产业发展陷入困境。为有效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勇于面对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产业转型升级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增强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具体而言,各区域经济的资源禀赋优势有着显著差异,其产业升级所包含的内容也显著不同。但总体而言,产业升级战略通常包括如下内容:一是产业结构方面的升级,二是企业自身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所需。产业结构方面的升级核心是以科技为动力,实现企业生产能力从低技术含量和低经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含量和高经济附加值状态进化。由于产业结构升级要依赖管理思想的革新和技术的改造,这些科技是由人才来掌握,而人才是通过高职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1]。因此,高职教育事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起到了供给企业所急需的高新技术和高技能型人才的作用。

(三)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特征

高职教育文化是高职教育、文化与生态环境等概念的复合体,它是指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呈现的模式及揭示该模式重要特征的符号化结构。高职教育文化是以高职教育系统为核心所构建的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是指以高职教育为核心,以高职教育文化为内涵,对高职教育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关键性制约作用和调控作用的诸环境影响因子的集成系统。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与高职教育事业之间的协同互动式关系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通过渗透功能影响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是承载高职教育系统运行的载体,高职教育系统是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价值实现的目标。高职教育系统在与外部文化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持续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互,从而形成更有利于高职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友好的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良好的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可以摆脱意识形态的强行灌输和教育制度的强力约束,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循序渐进的感化着高职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进而将适宜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渗透给学子们,从而使得众多学子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观念在悄无声息的情形下发生变化。

2.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通过凝聚功能影响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随着社会与经济的持续进步,高职教育价值观日趋多元化态势。高职教育价值观的多元化固然有利于激发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思想活力,促成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但是作为高职教育对象的大学生而言,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尚未定型,其思辨能力和价值观识别能力略显不足。在缺乏主流价值观引导的情形下,高职学生易陷入精神家园失落和信仰危机的局面。高职学生是高职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冲突生态环境下的高职学生的文化取舍直接影响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应当同步培养学生的理想化教育价值观和功用化教育价值观,促使高职学生在坚守自我理想的精神家园的前提下确立实用化教育价值体系,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来定位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

(一)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

1.在全社会树立以高职教育为核心的终身制教育(Lifelong Education)理念是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教育议案标志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正式确立。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工人的知识与技能面临着更快的被淘汰速度。技术工人急需通过贯穿其职业生涯的持续性学习的方式来有效克服其知识与技能过时速度加快的问题。理想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理想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理想的生活方式是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2]。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终身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教育政策、进行教育改革和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指导。高职教育的办学重点应当从传统的全日制学历教育朝着为受教育对象全职业生涯的学习提供教育服务的方向转变。地方政府和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为高职院校面向全社会技能型人才提供终身制教育服务的新教育战略的实施创建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和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改革传统的偏重于学历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改变对技术型人才的学历考核制度法规,摒弃对职业技术人员的一考定终身式考核模式。地方政府和职业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打通高职学历教育、社会化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和职称认定考试,建立可以全社会流转的跨校和跨企业的学分认证制度系统,并且对职业技术型人才实行定期资质认证考核,以有效促进技术人才积极参与终身制学习,确保其持续提升自身知识与技能水平,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生产力的需要。

2.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科学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职教主管部门需对其现行职教管理体制做深入彻底的变革,统筹考虑职业教育的配套教学设施与设备管理、教务与学籍管理及师资力量建设管理等工作,有效解决制约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资源总量不足和质量水平有限的问题。地方政府需鼎力支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事业,积极担负扶持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职责和义务。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修订相关教育法规制度的方式来撮合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展开人才交流与合作,进而增强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地方政府可以为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搭建交流平台,为高职学生搭建进驻当地骨干企业参与实训与实习提供有力的保障。地方政府可以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企业实施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接收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进入企业现场参与实训活动。

(二)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

1.宏观经济生态环境的转型诉求为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动力。当前我国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较为尖锐,多数企业受高级技术人才匮乏所困,其产业升级进程严重受阻。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响应区域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为其提供充裕的高级技术人才支持。当前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高职毕业生结构性供求失衡问题严重,以及表现为高职毕业生总量过剩但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供给不足的素质性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相协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将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纳入到高职人才培养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并对高职学生长期岗位能力做深入考核,以确保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方向相协调。

2.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促使高职教育的经济生态环境日益优化。区域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对高职教育提出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当适应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要求来因地制宜的制定高职专业重点建设方向,努力朝着支持区域经济支柱型产业发展的方向来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为区域产业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优秀的实用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可以强化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校企合作项目的内容与形式,并针对专业设置课题进驻企业展开深入调研,从而确保高职专业设置方案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方向相一致。由于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并非一蹴而就,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来提供差异化的高职人才供给服务。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在集中优势办学资源创办核心专业的同时,亦须办好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一般性专业;在重点发展战略型支柱产业对口专业的同时,亦须发展相对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产业所需的一般专业。

3.高职教育系统应当通过多元化办学募资体系的建构来丰富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的内涵,进而迅速强化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主要障碍。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当摆脱对政府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型,转而建立面向社会的办学经费募集系统。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吸收社会各界有志于高职教育事业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参与高职院校建设,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多元化募集体系的建构不仅有助于缓解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约束的问题,而且有助于以资本力量推动高职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有效促使高职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同呼吸、共命运的同步发展壮大。

(三)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

高职院校软文化环境建设在推进高职院校调整办学层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其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3]。高职教育系统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来优化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为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提供文化环境保障。

1.高职教育系统应确立创新型文化生态环境。我国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立足于现有规模庞大的制造业基础,通过高职教育系统来强化知识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过度依赖性。当前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已经确立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发展战略,这对高职教育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要求。高职教育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突出企业特色。企业在技术与生产领域的创新活动和对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是催生高职教育建立创新型文化生态环境的土壤。因此高职教育应当破除传统封闭式办学模式,实现面向社会需求的办学新思路,贯彻以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特色化创新型生态环境建设策略。同时,高职院校应当确立以我为主的特色化办学特色。高职院校的趋同化办学模式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主要障碍。高职院校应当立足于本校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资源优势,并结合学校驻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现状来确立学校的创新型教育文化建设方案,形成在高职教育市场中独树一帜的核心竞争能力。

2.高职教育系统的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应当与企业文化生态环境相接轨。对于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而言,企业文化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点。企业文化生态环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适宜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功利导向型文化环境,企业的运营活力正源于此。融入企业文化的成熟的学校文化恰恰具有隐性教育的功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职业气质不断优化[4]。通过嫁接具有强劲功利属性的企业文化,高职教育系统可以在继承传统的校园文化的严谨和睿智的同时,也将努力学习到企业文化中的精明和练达,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系统在职业教育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高职教育系统是衔接普通教育系统和市场系统的桥梁,优秀的高职教育文化环境则构成高职教育系统的核心竞争力。虽然高职院校与普通企业的运营目标显著不同,但是在以人为核心的运营理念上具有一致性,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所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具有融通性。高职院校应当主动找寻与自己的校园文化特征相同或相近的企业文化,并与该企业积极展开深度合作。通过为高职学生创设逼真的企业文化氛围,将有助于促使学生深切感知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相融合。通过塑造与企业文化生态环境相接轨的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将利于学生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的熏染,有效提高高职毕业生对企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军超,高涛,颜华保.东莞产业结构升级与高职教育耦合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51-53.